时间:2023-08-24 09:27: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外部投资的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金对每个企业都是稀缺资源,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和长远发展时时刻刻又离不开资金。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
虽然企业进行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生产与资本经营的维持和发展,但是就其每一项具体的融资活动而言通常要受特定动机的驱使。例如,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发生的资金周转和临时需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对外投资、兼并其他企业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偿付债务和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融资等等。无论企业的融资活动受何种动机驱使,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价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力求使自己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企业的融资活动来自于投资需求。当然,这里所说的投资包括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市场的间接投资。是否要进行融资活动,主要通过比较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来决定。例如,投资项目未来的年均报酬率(或年均利润率)是多少?通过融资活动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称资金成本率)是多少?这是企业管理决策层最为关心的。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在开展融资活动之前,必须对未来的投资收益作一个较为可靠的预测,只有当投资收益远大于资金成本的前提下,才可以确定所进行的融资活动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当投资方向确定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估算投资数量,因为投资数量决定融资数量。如何估算投资数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但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融资,必须事先仔细估算资金需要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融资数量与投资数量相互平衡,避免融资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果或融资过剩而降低资金的效益。
一旦确定了资金需要量,企业就应在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之后,再考虑外部融资问题。所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无外乎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现金来源和通过留存利润等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占用它们虽然也会发生资金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非付现的),但是却不要支付融资费用。而外部融资是指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从外部融入形成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形式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形式。占用外部融入的资金不仅会发生使用成本,还要支付融资费用。因此,运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所发生的成本相对要高些。而企业真正开展的融资活动就是从外部融入资金,真正的融资数量就是向外部融入的资金总量。
由于企业融资可以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融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既然要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就必须考虑融资以后应当保持一个良好、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财务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同时综合资金成本又有所降低。在这种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财务上的优劣排序,以便在具体的融资实践中实施动态选优。
当然,总体的融资战略又必须与具体的融资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按照一般财务理论,权益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融资成本。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财务风险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总以考虑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的负债融资方式为重点。而在我国的资金市场,到目前及其未来的一段时间为止,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所以投资者对回报的预期一般都比较低。况且,国内外财务学界的实证研究还没能证明中国企业权益资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资金的融资成本。事实上,只要注意到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和压力较大这一现实情况,企业在对外融资时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有关权益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等。对于采用吸收直接投资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应当尽可能要求权益投资方直接全额注入现金,避免以实物作价进行直接投资,以便达到资金充分使用的目的。对于采用发行股票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暴利效应,新股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企业是没有风险的。并且,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每年给予股东的红利回报微乎其微,可以想象企业使用权益资金的成本肯定不高。最近一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权益融资方式,即所谓增发新股。由于管理层关于增发新股的条件制订得比较宽松,主要以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与及其发展方向作为取舍依据,使得不少经营业绩一般,财务状况较差,上市以来长期得不到配股资格、资金非常短缺的企业获得了采用权益融资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它们提出了与国家提倡、鼓励和扶植的产业方向相一致的投资项目,据此作为新的创业的开始,结果取得了增发新股的资格,权益融资计划得以实现。因此,根据我国融资的具体情况,只要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市场信誉和行业发展前景等条件允许,外部环境又比较有利,就应当尽可能采用权益融资方式。企业这样做不仅在资金使用上会有很大的自由度,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可以使资本结构更趋稳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却不见得高,对企业来说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采用权益资本的融资方式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获取资金的时间和过程也要长一些,但对有较好的投资项目而又需要资金的企业来讲,千万不能放弃采用权益融资、尤其是股票融资这种方式。
虽然在我国权益融资对企业极其有利,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毕竟有一定的难度,包括申报、审批、实施等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因此,只要企业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产品销售顺畅、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合理,企业就应该利用负债融资方式。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在安全的财务风险范围内充分享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还可以确保所有者权益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任何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方式都会有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债权人只有在充分评估申请负债融资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财务等状况以后,才会决定是否予以融资以及融资的数量大小与期限长短。至此,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企业能否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自身的条件(包括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等)是极其重要的,借贷市场中的债权人是不可能做慈善家的。要有效地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企业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外部形象的塑造决不可轻视。
一旦企业具备了负债融资的条件,就应进入借贷市场有效地进行负债融资。这时,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完成融资目标。
一般来说,对短期经营产生的流动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应当尽可能利用赊购等商业信用方式减少对外短期资金的借入量。必须从外部借入的短期资金,企业要在谨慎的现金预算基础上作好到期偿债计划,然后以比较优惠的利率获得短期融资(如信用额度,周转信贷协议等方式),切不可贸然进行短期融资,当到期无法偿债时又通过高成本高风险的长期融资来偿付短期债务。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和财务风险增大。
对生产和资本经营产生的长期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在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为融资目标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方说,当企业发展需要进行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时,管理层首先就应考虑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周期的长短。
如果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的周期比较短,相应的融资方式必须既能够较为有效地转移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又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不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明显的恶化压力。这时,融资租赁将是一种最有效的负债融资方式。因为融资租赁是出租人出资购置承租人所需的设备,在租赁期内(在中国规定融资租赁的租赁期只要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一半以上即可)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按期(年、季或月)收取租金的的一种借贷方式。显然,只要在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一半时间内承租人就有退租的自由,完全可以把设备淘汰的风险转嫁给出租人。另外,承租人以融资租赁方式使用的设备可以在租赁期内同自有设备一样税前计提折旧;与此同时,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也可在税前从销售收入中扣除。这样,由于税收抵免作用,承租人实际负担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所以,对资本比较小或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若要通过负债融资发展自己,融资租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值得推荐的融资方式。例如,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仅有一千多万人民币的资本,在当时连一个飞机的机翼都买不到,但就是它在公司创建初期利用了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使用波音客机,通过有效的航线营运和资本经营,资本迅速扩张,今天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亿资产规模并且连年赢利的上市公司。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资金对每个企业都是稀缺资源,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和长远发展时时刻刻又离不开资金。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
虽然企业进行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生产与资本经营的维持和发展,但是就其每一项具体的融资活动而言通常要受特定动机的驱使。例如,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发生的资金周转和临时需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对外投资、兼并其他企业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偿付债务和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融资等等。无论企业的融资活动受何种动机驱使,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价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力求使自己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企业的融资活动来自于投资需求。当然,这里所说的投资包括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市场的间接投资。是否要进行融资活动,主要通过比较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来决定。例如,投资项目未来的年均报酬率(或年均利润率)是多少?通过融资活动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称资金成本率)是多少?这是企业管理决策层最为关心的。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在开展融资活动之前,必须对未来的投资收益作一个较为可靠的预测,只有当投资收益远大于资金成本的前提下,才可以确定所进行的融资活动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当投资方向确定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估算投资数量,因为投资数量决定融资数量。如何估算投资数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但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融资,必须事先仔细估算资金需要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融资数量与投资数量相互平衡,避免融资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果或融资过剩而降低资金的效益。
一旦确定了资金需要量,企业就应在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之后,再考虑外部融资问题。所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无外乎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现金来源和通过留存利润等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占用它们虽然也会发生资金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非付现的),但是却不要支付融资费用。而外部融资是指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从外部融入形成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形式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形式。占用外部融入的资金不仅会发生使用成本,还要支付融资费用。因此,运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所发生的成本相对要高些。而企业真正开展的融资活动就是从外部融入资金,真正的融资数量就是向外部融入的资金总量。
由于企业融资可以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融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既然要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就必须考虑融资以后应当保持一个良好、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财务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同时综合资金成本又有所降低。在这种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财务上的优劣排序,以便在具体的融资实践中实施动态选优。
当然,总体的融资战略又必须与具体的融资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按照一般财务理论,权益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融资成本。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财务风险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总以考虑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的负债融资方式为重点。而在我国的资金市场,到目前及其未来的一段时间为止,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所以投资者对回报的预期一般都比较低。况且,国内外财务学界的实证研究还没能证明中国企业权益资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资金的融资成本。事实上,只要注意到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和压力较大这一现实情况,企业在对外融资时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有关权益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等。对于采用吸收直接投资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应当尽可能要求权益投资方直接全额注入现金,避免以实物作价进行直接投资,以便达到资金充分使用的目的。对于采用发行股票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暴利效应,新股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企业是没有风险的。并且,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每年给予股东的红利回报微乎其微,可以想象企业使用权益资金的成本肯定不高。最近一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权益融资方式,即所谓增发新股。由于管理层关于增发新股的条件制订得比较宽松,主要以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与及其发展方向作为取舍依据,使得不少经营业绩一般,财务状况较差,上市以来长期得不到配股资格、资金非常短缺的企业获得了采用权益融资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它们提出了与国家提倡、鼓励和扶植的产业方向相一致的投资项目,据此作为新的创业的开始,结果取得了增发新股的资格,权益融资计划得以实现。
因此,根据我国融资的具体情况,只要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市场信誉和行业发展前景等条件允许,外部环境又比较有利,就应当尽可能采用权益融资方式。企业这样做不仅在资金使用上会有很大的自由度,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可以使资本结构更趋稳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却不见得高,对企业来说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采用权益资本的融资方式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获取资金的时间和过程也要长一些,但对有较好的投资项目而又需要资金的企业来讲,千万不能放弃采用权益融资、尤其是股票融资这种方式。
虽然在我国权益融资对企业极其有利,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毕竟有一定的难度,包括申报、审批、实施等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因此,只要企业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产品销售顺畅、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合理,企业就应该利用负债融资方式。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在安全的财务风险范围内充分享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还可以确保所有者权益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任何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方式都会有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债权人只有在充分评估申请负债融资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财务等状况以后,才会决定是否予以融资以及融资的数量大小与期限长短。至此,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企业能否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自身的条件(包括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等)是极其重要的,借贷市场中的债权人是不可能做慈善家的。要有效地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企业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外部形象的塑造决不可轻视。
一旦企业具备了负债融资的条件,就应进入借贷市场有效地进行负债融资。这时,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完成融资目标。
一般来说,对短期经营产生的流动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应当尽可能利用赊购等商业信用方式减少对外短期资金的借入量。必须从外部借入的短期资金,企业要在谨慎的现金预算基础上作好到期偿债计划,然后以比较优惠的利率获得短期融资(如信用额度,周转信贷协议等方式),切不可贸然进行短期融资,当到期无法偿债时又通过高成本高风险的长期融资来偿付短期债务。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和财务风险增大。
对生产和资本经营产生的长期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在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为融资目标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方说,当企业发展需要进行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时,管理层首先就应考虑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周期的长短。
如果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的周期比较短,相应的融资方式必须既能够较为有效地转移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又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不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明显的恶化压力。这时,融资租赁将是一种最有效的负债融资方式。因为融资租赁是出租人出资购置承租人所需的设备,在租赁期内(在中国规定融资租赁的租赁期只要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一半以上即可)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按期(年、季或月)收取租金的的一种借贷方式。显然,只要在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一半时间内承租人就有退租的自由,完全可以把设备淘汰的风险转嫁给出租人。另外,承租人以融资租赁方式使用的设备可以在租赁期内同自有设备一样税前计提折旧;与此同时,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也可在税前从销售收入中扣除。这样,由于税收抵免作用,承租人实际负担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所以,对资本比较小或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若要通过负债融资发展自己,融资租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值得推荐的融资方式。例如,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仅有一千多万人民币的资本,在当时连一个飞机的机翼都买不到,但就是它在公司创建初期利用了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使用波音客机,通过有效的航线营运和资本经营,资本迅速扩张,今天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亿资产规模并且连年赢利的上市公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我国企业数量急速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均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关注。而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各个环节,更容易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力量,因此,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效益,防范企业经济损失,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管理,将企业可能的财务风险加以控制、防范和规避,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
1.融资风险
资金作为我国现代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资产较为密集,融资主要是通过股权和债务等方式。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方式,不必按期支出利息,不会造成过大的利息支出压力,因此相对安全;当采用债务融资方式,可能使偿债压力增加,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部分企业由于负债融资金额不恰当,导致多融资或者少融资,当负债融资过多时,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利息负担,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当负债融资过少时,又可能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企业经营。
2.投资风险
企业进行投资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投资风险。具体来说,投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违约风险等,当企业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后,由于市场需求或者政策发生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投资风险,特别是被投资者遇到情况难以预料等情形,均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而当投资出现风险时,企业在既定时间内难以收回投资,投资收益更无从谈起,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和经营效益。
3.存货风险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存货是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保证,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能够使得企业适应市场需要,确保正常销售进行。但同样的,生产存货过多可能导致企业产品积压、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影响企业经营效果;反之,一旦企业存货过少,又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企业销量,甚至导致违约风险。
4.价格风险
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企业产品价格可能随着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变动等因素而波动,直接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同时反过来又影响企业存货,当价格上涨,可能导致供过于求,形成产品积压,当价格下降,又可能导致企业盈利减少,甚至成本收入倒挂,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同时也有可能由于价格下降,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产品无法正常销售,又给客户造成企业实力不足的印象,甚至损害企业信誉。
5.环境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往往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不受企业掌控,但是往往又对企业产生直接或者潜在的影响。例如国家对某个行业税收方面的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该行业利润受到影响,对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又如国家环境保护等政策出台,可能影响对消除环境影响要求较高的企业等,形成风险。
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1.优化筹资结构,利用财务杠杆
企业在进行筹资时,应充分考虑财务杠杆的作用,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考虑对于债务和股权筹资方式的合理利用。众所周知,确保筹资负债利息率低于筹集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则可确保财务杠杆发生作用。因此,为规避对外负债融资导致的财务风险,应考虑不同的情形。当企业发展趋势较好,企业处于扩张时期时,由于自有资金不足,企业可以考虑负债筹资方式,此时,由于负债筹资快捷,有助于帮助企业尽快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负债方式筹集资金方式支出的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净利润。但是由于负债筹资方式使得企业需要考虑利息支出,即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负债筹资方式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若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低于特定水平时,财务杠杆系数较高,此时应注意控制债务筹资规模,防止财务风险增加导致损失。
2.强化可行性分析,识别投资风险
完善企业投资决策机制,明确责任,防止由于企业管理者盲目决策进行的投资活动,为企业带来未知的风险。应加强企业投资风险识别,运用财务管理相关理念、知识和方法,对投资活动可能发生的风险加以识别和办事,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价风险影响大小。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时,应通过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周期等指标,加强对于经济可行性的谁,特别是投资成本和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成本费用应准确测算,从而对企业投资进行科学的分析,避免企业投资失败。
3.调节产业结构,优化存货库存
如前所述,存货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率,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甚至导致不良负债。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应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应合理预测产销量,保持合理的库存量。当存货不足时,应加强补充原材料,强化产品不足,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当库存过大时,应加强营销,扩大销售量或者采用信用销售方式,减少库存,同时应加强对客户信用情况的判断,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可以采用赊销方式,而对于信用等级难以判断或者信用等级不高的客户,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止由于提高销量而形成坏账的情况。
4.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应对价格风险和外部环境变化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由于复杂多样,因此往往难以改变和把握,但是企业为防范财务风险,应尽量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价方式,实现企业科学决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以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应采用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各项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和展现,及时发现在出现价格和环境风险等情形时,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特别是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变动弹性等指标在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能够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及时调整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决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消除外部环境带来的各项风险。
5.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尤为重要,应树立企业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内部控制风险关键点,确立内部控制管理重点,将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均加以分析,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将企业生产经营和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力导致的财务风险降低。应加强流动性资产的管理,一旦发现偿债能力等不佳,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从而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公司;融资;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28-02
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企业制定筹资战略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宏观环境之下,制定时要考虑:1.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日益活跃,我国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的日益完善,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保证,使我国企业的筹资区域进一步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加,方式也更加多样。2.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高速的发展势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表明,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国内外大量的游资找到了出路。3.技术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科技开发力度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有计划培养,都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及其他公众的状况,这是确定企业筹资方式的前提。一个良好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等微观环境,将十分有利于企业筹资的顺利实现。此外,笔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应该属于企业筹资的微观环境。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政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研究开况等。就筹资而言,企业内部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吸引资金、技术进入企业,因此企业要得到实现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应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赢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他们才会将资金、技术交由企业使用和管理。
但创业企业筹集风险资金的过程确是艰难的。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一年要听数百位企业家阐述他们的创业计划,可最后投资的企业不足约见的1%。因此,做好准备,把握机会、主动争取创业融资相当重要。筹资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讲,实质上是推销你的公司,推销你的产品和你的梦想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会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怎样向经验最丰富的投资商推销他的第一商品――初创的企业,从而获得资金的支持。
企业进行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生产与资本经营的维持和发展,但是就其每一项具体的融资活动而言通常要受特定动机的驱使。例如,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发生的资金周转和临时需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添置设备、扩大规模、引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对外投资、兼并其他企业进行融资;企业为了偿付债务和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融资等等。无论企业的融资活动受何种动机驱使,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价影响融资的各种因素,力求使自己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企业的融资活动来自于投资需求。当然,这里所说的投资包括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市场的间接投资。是否要进行融资活动,主要通过比较投资收益和资金成本来决定。例如,投资项目未来的年均报酬率(或年均利润率)是多少?通过融资活动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或称资金成本率)是多少?这是企业管理决策层最为关心的。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在开展融资活动之前,必须对未来的投资收益作一个较为可靠的预测,只有当投资收益远大于资金成本的前提下,才可以确定所进行的融资活动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当投资方向确定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估算投资数量,因为投资数量决定融资数量。如何估算投资数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但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融资,必须事先仔细估算资金需要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融资数量与投资数量相互平衡,避免融资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果或融资过剩而降低资金的效益。
一旦确定了资金需要量,企业就应在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之后,再考虑外部融资问题。所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无外乎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的现金来源和通过留存利润等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这部分资金是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占用它们虽然也会发生资金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非付现的),但是却不要支付融资费用。而外部融资是指在企业内部融资不能满足需要时,从外部融入形成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负债融资形式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权益融资形式。占用外部融入的资金不仅会发生使用成本,还要支付融资费用。因此,运用外部融资的方式所发生的成本相对要高些。而企业真正开展的融资活动就是从外部融入资金,真正的融资数量就是向外部融入的资金总量。
由于企业融资可以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其融资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既然要从外部融入资金,企业就必须考虑融资以后应当保持一个良好、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使得财务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同时综合资金成本又有所降低。在这种总体的融资战略下,设计多个融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财务上的优劣排序,以便在具体的融资实践中实施动态选优。
当然,总体的融资战略又必须与具体的融资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按照一般财务理论,权益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融资成本。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财务风险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总以考虑降低综合资金成本的负债融资方式为重点。而在我国的资金市场,到目前及其未来的一段时间为止,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所以投资者对回报的预期一般都比较低。况且,国内外财务学界的实证研究还没能证明中国企业权益资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负债资金的融资成本。事实上,只要注意到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和压力较大这一现实情况,企业在对外融资时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有关权益融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等。对于采用吸收直接投资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应当尽可能要求权益投资方直接全额注入现金,避免以实物作价进行直接投资,以便达到资金充分使用的目的。对于采用发行股票融资方式的企业来说,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暴利效应,新股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企业是没有风险的。并且,我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每年给予股东的红利回报微乎其微,可以想象企业使用权益资金的成本肯定不高。最近一年里,中国股票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权益融资方式,即所谓增发新股。由于管理层关于增发新股的条件制订得比较宽松,主要以上市公司投资的项目与及其发展方向作为取舍依据,使得不少经营业绩一般,财务状况较差,上市以来长期得不到配股资格、资金非常短缺的企业获得了采用权益融资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它们提出了与国家提倡、鼓励和扶植的产业方向相一致的投资项目,据此作为新的创业的开始,结果取得了增发新股的资格,权益融资计划得以实现。
因此,根据我国融资的具体情况,只要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市场信誉和行业发展前景等条件允许,外部环境又比较有利,就应当尽可能采用权益融资方式。企业这样做不仅在资金使用上会有很大的自由度,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可以使资本结构更趋稳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却不见得高,对企业来说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采用权益资本的融资方式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获取资金的时间和过程也要长一些,但对有较好的投资项目而又需要资金的企业来讲,千万不能放弃采用权益融资、尤其是股票融资这种方式。
虽然在我国权益融资对企业极其有利,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毕竟有一定的难度,包括申报、审批、实施等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因此,只要企业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产品销售顺畅、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合理,企业就应该利用负债融资方式。这样,企业不仅可以在安全的财务风险范围内充分享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还可以确保所有者权益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任何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方式都会有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债权人只有在充分评估申请负债融资企业的资产、经营和财务等状况以后,才会决定是否予以融资以及融资的数量大小与期限长短。至此,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企业能否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自身的条件(包括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等)是极其重要的,借贷市场中的债权人是不可能做慈善家的。要有效地从借贷市场获得融资,企业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外部形象的塑造决不可轻视。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击败对手的有利武器。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不但能充分地利用好内部资金来源,还能有效地从外部融入资金。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旦企业具备了负债融资的条件,就应进入借贷市场有效地进行负债融资。这时,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完成融资目标。
一般来说,对短期经营产生的流动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应当尽可能利用赊购等商业信用方式减少对外短期资金的借入量。必须从外部借入的短期资金,企业要在谨慎的现金预算基础上作好到期偿债计划,然后以比较优惠的利率获得短期融资(如信用额度,周转信贷协议等方式),切不可贸然进行短期融资,当到期无法偿债时又通过高成本高风险的长期融资来偿付短期债务。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和财务风险增大。
对生产和资本经营产生的长期资金借贷需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来源,在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尽可能低的财务风险为融资目标的前提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方说,当企业发展需要进行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时,管理层首先就应考虑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周期的长短。
如果所添置的设备升级换代的周期比较短,相应的融资方式必须既能够较为有效地转移设备被淘汰的风险,又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不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带来明显的恶化压力。这时,融资租赁将是一种最有效的负债融资方式。因为融资租赁是出租人出资购置承租人所需的设备,在租赁期内(在中国规定融资租赁的租赁期只要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一半以上即可)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按期(年、季或月)收取租金的的一种借贷方式。显然,只要在超过设备物理寿命的一半时间内承租人就有退租的自由,完全可以把设备淘汰的风险转嫁给出租人。另外,承租人以融资租赁方式使用的设备可以在租赁期内同自有设备一样税前计提折旧;与此同时,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也可在税前从销售收入中扣除。这样,由于税收抵免作用,承租人实际负担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所以,对资本比较小或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若要通过负债融资发展自己,融资租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值得推荐的融资方式。例如,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仅有一千多万人民币的资本,在当时连一个飞机的机翼都买不到,但就是它在公司创建初期利用了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赁使用波音客机,通过有效的航线营运和资本经营,资本迅速扩张,今天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亿资产规模并且连年赢利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跨区域扩张 扩张动机 合法性倾向 进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F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10-0055-08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的跨区域投资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区域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实现跨区域扩张发展战略的根本手段。在实现跨区域扩张的过程中,进入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在制定区域多元化战略是需要明确的关键问题,具体地,企业需要决定是通过新建还是通过并购来实现跨区域扩张。
学者对于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研究,主要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学习的视角以及制度的视角等三个不同视角切人。Anderson与Gatignon(1986)从交易成本视角出发,认为企业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虑,在进入与原经营区域存在着差异的其他地区时,为了尽快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本土化,弥补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附加经营成本,会更多地选择并购而非新建:而Barkema(1998)的研究则从学习的视角出发,认为企业基于对企业技术能力与组织惯性的考虑,投资目的地与企业原来所在区域存在的区域差异阻碍了子公司的组织学习,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的企业在进入其他区域时会选择新建而不是并购;而从制度理论视角出发的学者认为,企业的行为受到来自于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Kostova(1999)的研究表明:企业进入一个制度距离较大的地区时,制度距离构成了组织惯例从母公司向子公司转移的障碍,因此更多的会采取新建的方式进入。对于同一问题的观察,不同视角的研究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相互矛盾的结论?在考察企业选择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研究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其他研究的视角可以更有效地解释跨区域扩张的进人方式选择?
本文试图基于制度理论中合法性的视角,主要考察企业扩张进入制度差异较大的其他区域时,企业对于进入方式――新建还是并购的选择。与前人的研究不同,本文将引入企业跨区域扩张的动机,希望通过研究具有不同跨区域扩张动机的企业,在面对来源于组织内部和投资目的地制度环境构成的双重制度压力下的合法性倾向,并讨论合法性倾向的作用,及不同扩张动机的企业在进入方式选择的差异。
二、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企业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涉及到跨区域扩张的动机、行为、绩效等相关研究领域,鉴于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考察通过新建进入还是并购进入实现跨区域扩张,本节主要对跨区域扩展动机以及影响进入方式的因素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一)跨区域扩张的两种动机:资产利用和资产寻求
对于跨区域扩张动机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相关研究领域,随着不同时点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实践的变化,对于企业进行跨区域投资的动机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早期的对外投资实践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的优势企业对其他区域的直接投资,这一时期的学者们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进行研究,这些企业具有更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更有效率的生产活动控制、更有效的分销渠道,或者具有技术与市场营销专长,基于优势资源或者能力的寻租成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动机;Buckley从内在化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企业更愿意通过公司内部而不是公司之间的交换来转移中间产品、关键技术等,也就是说,对于具有优势资产的企业而言,出于避免市场失灵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的目的,构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Lecraw(1977)针对新兴经济体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处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向其他不发达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尤其是向那些更为欠发达区域进行投资。无论是出于寻租或者是克服市场失灵的目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是具有某种优势资产,扩张动机是针对这些优势资产进行资产利用(Asset-Exploit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位于欠发达地区或者新兴经济体地区的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投资频率逐步上升,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企业特定优势不仅仅是来源于拥有的所有权资产,同时也来源于获取互补性资产的能力,或者与其他拥有互补性资产的异地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能力。由于构成优势的关键资源与能力受到空间分布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出于资产利用的动机,还可能作为获得那些当地缺乏而其他地区所拥有的战略性资产的行为。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通过进取性地并购投资目的地的企业,或者利用那些与企业本身具有类似文化和种族背景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由当地的供应商和客户组成,建立品牌、获得创新性的生产技术、形成广泛的分销网络,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企业本身的能力。Makino等人(2002)对来源于台湾地区的企业所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也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作为取得投资所在地区的优势资源的一种手段,处于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向发达国家的投资是为了寻求战略性的资产与市场资源。可见,资产寻求(Asset-Seeking)已经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动机。
(二)进入方式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
通过新建还是并购来实现跨区域扩张,是跨区域扩张企业面临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式的选择问题,从相关文献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多元化企业本身的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两个层面的多种因素。
首先,企业本身的资源、能力与优势对选择新建或者并购具有重要的影响。拥有集中化生产技术并形成规模化优势的企业更加主张自建方式,而不是并购,以求通过集中并利用有价值的资源使企业价值最大化;Rugman&verlleke(1992)在将企业所有权优势视为国际化战略基础的同时,强调如果公司的优势是可转移的,投资者会倾向于通过新建方式来进人,如果公司的优势是不可转移的,则投资往往通过收购目标市场中已有的公司来实施跨区域扩张:Hennart与Park(1993)的研究发现:由于复杂技术的转移一般比较困难,对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的难度和风险都较大,而通过企业自己的员工进入国外分支机构更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传递,因此,拥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企业一般采用新建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以往的跨区域投资的经验对于后期的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经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进行采用自建(并购)的历史越长,相应的进入方式越丰富,就越倾向于采取自建(并购)的方式进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以往的扩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某种特定方式进行扩张的知识和能力,或者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共同的认知与惯性。无论如何,在相关的研究中,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被视为影 响进入方式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投资目的地的环境对以新建还是并购的选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目的地对于其他地区资金进入的相关政策,以及对于新建与并购的相关法规构成了进入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地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当地市场是有效的,异地的进入者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来取得必要的资源,企业将选择新建的方式来进入,相比之下,并购更需要成熟的金融市场来保证交易信息的齐备,如果金融市场建设滞后,股票市场的规模小而流动性不足、波动大,加上金融数据的不透明、中介机构的缺位,将加大企业采用并购进入的前期构筑合同成本,以及并购后对某些不需要业务进行剥离的成本,显然,在这种情形下,并购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式;而投资项目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业,新建可能会导致激烈的竞争,而并购则不会导致供应的增加,更可能被跨区域扩张企业所采纳。
(三)区域制度距离对进入方式的影响
随着制度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的融合,制度环境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些研究不再局限于将制度环境视为战略决策的背景,而将其视为对企业战略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并开始讨论区域制度与企业战略行为之间的关系,部分对跨区域扩张企业进行研究的学者,针对投资企业原来所在地与投资目的地的制度差异对进入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但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甚至得出了相互冲突的结论。
部分学者认为通过新建进入是克服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Jemison与Sitkin(1986)认为当一个公司收购另一个公司时,如果两个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异大,进行整合将十分困难,通过新建方式进入有利于与母公司保证一致性;Barkema(1998)对具有雄厚技术力量企业的扩张行为的研究表明,新建是这些企业的重要进入方式;Kogut与Singh(1988)的研究也表明:区域间差异越大,企业之间越不倾向于并购。与这些研究结论不同,Anderson与Gatignon(1986)认为:为了尽快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本土化,弥补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附加经营成本,企业会更多地选择并购而非新建;Brouthers与Brouthers(2000)对企业文化影响的研究也认为,较小的文化差距使得无需得到本土企业的帮助,就可以建立自己生产经营体系,因此跨区域扩张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建。
(四)对现有研究的简单评价
对于跨区域扩张企业的进入方式的研究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和国际商务理论的研究热点,但对于企业应该采用新建或者并购进入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的研究或者只是关注到外部环境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或者只关注到能力转移的影响,而结合跨区域投资的动机的研究则较为鲜见;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的文献较多地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切人,部分研究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切人,而对跨区域扩张涉及到的区域制度差异关注不够,也未能充分解读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这一战略决策的合法性,从合法性的视角的研究仍未见到。而在企业跨区域扩张的实践中,一方面,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扩张动机,这种动机对战略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如Wilson(1980)所提倡的:在对投资方式选择做出决策之前,仔细考虑投资决定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战略行为的可接受性源于合法性,进入方式的选择应该关注到合法性的制约。因此,将跨区域扩张动机引入到分析框架,从合法性视角来分析跨区域扩张的进入方式,或许是解释当前各种研究结论的相互冲突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选择面临的双重合法性冲突
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选择是战略发展方式的问题,作为一种企业战略行为,企业在进入方式选择时面临着来自投资目的地和企业本身的两种合法性约束,不仅如此,在存在着区域制度差异的情形下,企业将遭遇内外合法性约束之间的冲突。
合法性是在共同社会环境下,对某种组织或者组织行为是否合乎社会共同的期望,代表了社会对组织存在的接受性、适当性以及合意性的整体判断,体现了已有规范、信念、价值观等社会构建体系对某一组织或活动的存在所提供的解释程度。组织一经取得合法性,这种合法性就构成了“能够帮助组织获得其他资源的重要资源”。反过来,那些未得到相关利益集团认可而不具备合法性的企业,将因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生产要素输入,难以得到生存的基础,更无法形成本身的竞争优势。
一个组织或者组织的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取决于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行为是否符合所在场域的制度压力要求,由于制度包括一系列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对行为主体构成了约束,一个区域的制度安排往往决定了该区域的商业活动交易和协调成本、区域创新活动的程度,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所在区域企业的战略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其所在区域的组织场域中各种利益集团的期望构成了制度压力,这些制度压力构成了企业面临的外部合法性约束,企业在战略行为的选择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外部利益集团的期望与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顺从的响应,才能得到外部合法性。同时,作为一种战略决策,企业跨区域扩张的进入方式选择上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制度压力,由企业文化、管理惯例、制度流程等形成的内部制度安排、甚至以往的扩张经历和经验教训、管理者对某种进入方式的偏好等,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内部合法性约束,对进入方式的选择产生着影响作用,同样需要在选择进入方式时进行必要的响应,才能取得内部合法性。
来源于外部制度压力的约束与来源于内部制度压力的约束可能存在着不一致,甚至是互相对立的。此时,企业就面临着相互冲突的合法性约束,对于跨区域扩张的企业而言,这种双重合法性约束的冲突尤为明显,这是因为:跨区域扩张活动涉及到不同的区域,投资目的地与母公司所在地在制度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产生制度距离,区域间制度距离的存在导致了冲突的产生。一方面,企业需要合理响应投资所在区域的外部合法性约束,否则,将陷入“外来者水土不服”困境;另一方面,跨区域扩张行为又需要针对母公司的组织惯例、母公司的总体战略等内部制度安排进行响应。因此,区域间制度距离导致了合法性冲突的产生。Kostova的研究表明:制度距离越大,跨区域发展的企业越难在投资目的地建立合法性,或者越难把战略规则转移到异地子公司。
总之,跨区域扩张企业面临内外合法性约束,尤其在存在区域间制度距离时,更会遭遇到内外合法性冲突的矛盾,因此,在进入方式的决定中,企业需要在相互矛盾的多重制度压力下进行选择:选择更高程度地顺应外部制度压力或者内部制度压力,这种选择所表明的倾向性构成了企业的合法性倾向。
四、不同扩张动机下的合法性倾向
合法性倾向是企业针对来自内外合法性约束的一种反应,而这种内外合法性约束又是企业本身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企业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也是决定企业跨区域扩张的动机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因此,企业跨区域扩张的动机与合法性倾向之间受到共同的驱动因素的作用,不同的跨区域扩张动机反应了不同的环境 与资源的组合,也将体现出不同的合法性倾向。
(一)资产利用动机下企业拥有内部合法性倾向
对于具有资产利用动机的企业而言,跨区域扩张是为了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资产,希望通过本身的优势资源与投资目的地的生产要素的结合,发挥本身优势资源的作用,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将企业特定优势有效地转移到投资目的地。
复制是将母公司竞争优势转移到投资目的地市场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将企业在某些区域形成的技术诀窍、管理方式在新的投资区域进行拷贝,实现优势资产效应的放大,尤其是企业的优势资产主要是表现为一些默会的、无形的知识时,通过复制可以有效地保证核心能力的转移,避免转移过程中走样和溢出。为了实现有效地复制,企业在跨区域扩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内部合法性的要求,企业内部的技术规范、管理流程、公司文化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内部合法性约束,成为跨区域投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信条,否则,扩张活动可能因为不符合内部合法性的要求难以得到必要的认可和相应的资源投入,或者因为缺乏认可而根本不能得到立项,或者因为投入和内部支持不足,核心能力的复制与传递出现偏差,导致优势资产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在资产利用动机下,尽管跨区域扩张企业需要满足投资目的地外部合法性的要求,但为了保证优势资产得到有效的利用,需要更高程度地满足内部合法性要求,因此,企业将具有内部合法性倾向。
(二)资产寻求动机下企业拥有外部合法性倾向
对于具有资产寻求动机下的企业而言,跨区域扩张是为了获得本身缺乏、并且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取得的战略性资产,这种战略性资产包括可被接收的高新技术、管理能力、市场经验以及投资目的地拥有的其他稀缺资源等,这种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目的地的相关利益集团对于跨区域扩张企业行为的认同程度。
投资目的地的关键资源拥有者和相关利益团体,包括投资目的地政府、行业协会以及跨区域扩张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甚至竞争对手一起构成的组织场域,对跨区域扩张企业的资产寻求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或者说,能否得到战略性资产高度依赖于这些利益团体。与出于资产利用动机的扩张行为不同,即使企业本身具备一定的核心能力,为了寻求当地拥有而母公司本身缺乏的战略性资源,出于资产寻求动机的企业对于母公司的依赖程度并不像对当地制度压力来源的依赖程度那么高。Oliver(1991)曾经提出,组织对所面临制度压力来源的依赖性越低。组织抵制这一制度压力来源期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具有资产寻求动机的企业而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满足来源于内部合法性的要求,但为了有效获得投资目的地的战略性资产,将更多地顺应外部利益集团的要求,因此,企业将具有外部合法性倾向。
五、不同合法性倾向下进入方式的选择
如前所述,合法性倾向既反映了投资区域制度压力的要求,也体现了企业内部资源能力所构成的内部一致性压力,不同的合法性倾向是企业权衡内外制度压力之后选择的结果,不同的扩张动机导致了不同的合法性倾向,而合法性倾向将进一步影响到跨区域扩张的进入方式选择。
(一)拥有内部合法性倾向的企业选择新建进入
拥有内部合法性倾向,意味着在决定进入方式时,企业将更关注来源于企业内部合法性的要求,需要通过合适的进入方式以保证在企业战略目的、企业文化与行为认知以及组织惯例等方面的内部一致性,而通过新建的方式进入更容易体现内部合法性倾向。
研究表明:以等级层级的方式进入更有利于保证内部的同型化,并具有更高的内部一致性,采用新建的方式进入投资目的地,通过由母公司派遣驻外人员,从当地选拔聘用员工,进而逐步成立一个新的企业,在公司成立之初,资源与优势的获得直接来源于母公司内部,在母公司眼中,这样的子公司更容易“视为己出”,也容易被母公司接受与认可,从而容易获得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合法性;相比之下,采用并购方式的进入,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与组织惯性的存在,尤其是一些具有知识默会性和组织嵌入性等特点的关键性资产,难以进行整合,可能产生内部一致性的危机,因此,通过并购进入常常会遭遇到与母公司传统和惯例的冲突,难以取得内部合法性。
因此,具有内部合法性倾向的跨区域扩张企业,是采用新建而不是并购的方式进入投资目的地。
(二)拥有外部合法性倾向的企业选择并购进入
拥有外部合法性倾向的企业,将更关注来源于投资目的地的外部合法性的要求,通过相应的进入方式来体现对于外部环境中的规则、规范与认知三个维度等方面要求的响应,以取得当地外部环境各种利益集团的认同,并取得外部合法性,而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更容易体现外部合法性倾向。
并购主要是通过全资或者部分收购当地的一个企业的股权,从而实际控制被收购企业,使其成为跨区域扩张企业在投资目的地的一个分支机构。由于被收购对象已经存在于投资目的地,其前期运作过程中与所在环境的各种外部利益集团互动形成的管理惯例、外部形象、取得资源和向外提出的方式,常常带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与所在区域环境的合法性要求具有较高程度的兼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并购可以使得跨区域扩张企业得到目标企业原有的“合法性溢出”:不仅如此,通过并购后保留原来处在关键岗位的员工,沿袭原来的企业外部关系网络,有利于进入之后保持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好地把握和顺应当地合法性要求,可以更好地体现对外部合法性要求的响应。相比之下,如果采用新建的方式进入,由于缺乏先前的网络,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外部资源提供者的信任,甚至仅仅是因为被视为“外来户”而被排斥。
因此,具有外部合法性倾向的跨区域扩张企业,是采用并购而不是新建的方式进入投资目的地。
六、对比性案例分析:来自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与丽珠医药集团的证据
为了进一步说明合法性视角下企业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选择,本文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简称温氏集团)与丽珠医药集团(简称丽珠集团)为例进行对比性案例分析。通过差别复制的方法,可以有效呈现扩张动机、合法性倾向、进入方式选择之间关系的证据链,为前文的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证据支持。
(一)温氏食品集团的资产利用动机与内部合法性倾向
温氏集团位于广东新兴县,自198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养鸡业为主要业务。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跨区域扩张,到2009年底,温氏已经成功进入中国境内的21个省份,其主业养鸡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温氏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农业企业的重点龙头企业。
创办初期,公司创新性地采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农户负责分散化的生产环节,而公司负责统一选种、统一孵化、统一防疫药品发放、统一鲜活肉鸡销售等“四个统一”环节,这些合作模式既有效调动了合作农户的积极性,又可以凸显规模经济效应,奠定了成本优势的基础。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与完善,温氏与合作农户建立的关系网络、本身专注于养鸡技术开发所形成的专业技术以及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构成了温氏集团重 要的核心专长,在为温氏取得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温氏通过跨区域扩张来实现增长提供了最根本的能力基础。
因为区域市场需求有限,而鲜活禽类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张存在着有效经济半径制约,同时中国各地都对鲜活禽肉制品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通过利用本身在养殖业的核心专长,通过复制本身的成功运营模式和技术来满足其他区域的市场需求,成为温氏集团在1990年代中期的一个重要战略动机。
温氏集团在跨区域扩张的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合法性的冲突。一方面,进入其他省份的跨区域扩张当然需要得到投资所在地的相关利益集团的认可,而最重要的利益集团包括当地政府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农户。首先,复制一个“四个统一”的运营模式需要一定面积的养殖基地,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同才能取得用地指标;其次,“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的基础之一是当地农民愿意加入合作网络,一定要考虑当地农户的利益,这些来源于当地的要求构成了温氏集团跨区域扩张的外部合法性约束。另一方面,温氏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相对集权的管理模式,集团需要全面控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经营环节,同时,还需要对合作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进行过程控制,以此来保证其核心专长可以得到有效的复制,这种内部的制度流程构成了内部合法性要求。尽管温氏的“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给合作农户增收的示范效应与政府的要求并不冲突,但其管理模式的要求常常与各地农民传统养殖习惯出现冲突,这就导致了温氏集团在跨区域扩张过程中遇到的内外合法性约束冲突。
(二)丽珠医药集团的资产寻求动机与外部合法性倾向
1985年1月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丽珠医药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广东省珠海市,1992年10月公司改制成股份制企业,定名为“珠海经济特区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丽珠医药集团A、B股先后成功上市,丽珠医药集团成为国内医药行业首个A、B股均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公开发行上市后,丽珠集团充分利用科学的治理结构和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方面的优势,并通过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加强技术研发等工作,不断强化了本身的技术力量和企业品牌,企业业务范围与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由于地处经济特区珠海,企业在当地成长受到用地政策、环保政策、生产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在中国医药市场制度尚未健全的大环境下,以产品形式进入其他地区的扩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面临着不对等的竞争,因此,丽珠集团需要寻求当地和企业本身缺失战略性的资源,以实现扩充产品线取得范围经济效应、有效进入其他区域市场的目的,换句话说,丽珠集团具有寻求战略性资产的动机。而在中国医药市场依然存在着区域分割、医药行业的新增生产线需要一系列评估、认证的行业规范约束下,能够使得丽珠集团快速形成新增生产能力、有效接人当地市场的资源就成为一种战略性资产。
制药企业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的特点,同时,因为药业企业产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疾病防治效果,因此,管理部门要求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行业管理的规定,这些构成了制药行业严格的准入门槛;也正因为这种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中国早期的制药企业大多属于国有企业的性质。作为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常常得到企业所在地的相关利益集团的高度关注,这些利益集团中,当地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压力来源,一方面,政府作为当地制药企业投资者,对于企业效益的关注;另一方面,政府又充当着当地制度要素供应者的角色,承担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此外,制药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或者关键生产要素的供应者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对于制药企业的期望常常构成具有区域特点的行业规范。
对于丽珠集团而言,其跨区域扩张的进入行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可以取得扩张目的地最重要利益集团授予的合法性,尤其是当地政府的意图与评价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之下,尽管企业内部的各种制度安排形成了有力的内部合法性约束,甚至丽珠集团本身还具有良好的企业品牌、雄厚的技术力量,以及基于营销网络形成的优势,但在跨区域扩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满足投资目的地政府的期望,就难以得到当地的支持,就会因为缺乏外部合法性而使企业难以得到关键性生产要素的输入,企业寻求互补性的战略性资产动机也就不能实现。因此,丽珠集团在跨区域扩张的战略性资产寻求过程中,必须更高程度关注投资目的地的外部合法性约束,将具有外部合法性倾向。
(三)进入方式的差异:温氏集团的新建进入和丽珠集团的并购进入
温氏集团具有更强的内部合法性倾向,而丽珠集团则需要更高程度地满足投资目的地的外部合法性要求,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大集团在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选择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从1994年9月温氏集团在河南省禹州建立温氏公司开始,集团开始进入跨区域扩张的战略进程。在1994年到2004年之间,每年新办公司3-4家,到2004年底,温氏集团形成了以广东为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区、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区、以南宁为中心的广西区等四大区域市场的格局。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t。温氏集团2005-2009年发展目标和经营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完善区域布局”,在继续完善华东、华中、西南等区域的网络局部的同时,新增江西、云南、安徽、贵州、河北、天津等6个省(市、区)发展养殖业,到2009年底,温氏拥有的二级公司22家,下属的110多家一体化养殖企业分布于中国境内的21个省份,形成了覆盖国内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等多个区域的生产与销售的布局,2009年集团来源于养殖业的销售收入高达155.3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养鸡业务销售收入为110.45亿元,其跨区域扩张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100多家下属企业的跨区域扩张的进入方式上,温氏表现出高度地一致性――通过新建进入。这种进入方式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温氏集团本身的期望,首先,有利于在新建的企业完全复制原有的运营模式,通过人员派遣,“公司+农户”合作模式的制度复制,保证不同区域的产品在育种、孵化、防疫、销售等环节统一管理,实现降低运营成本;其次,新建企业属于本身全资拥有的企业,有利于各个区域之间的战略协同,尤其在产品销售区域方面的协同,避免内部产品的价格竞争。因此,通过新建进入是满足内部合法性的有效方式,是内部合法性倾向下进入模式选择的结果。
丽珠集团的跨区域扩张从1993年1月参股广东省清远市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同年,集团还通过与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合资设立上海丽珠东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这种选择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也是一种服从外部合法性要求的反应:1997年集团全资收购广东省利民制药厂;1998年通过股权受让取得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52.19%的股权;1999年集团通过股权转让取得常州康益化学制药厂30%股权;2002年太太药业人主丽珠集团之后,进一步加大了通过收购取得了异地投资企业的控股权的力度:2003年,丽珠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最终取得广东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的86.80%股份:通过收购取得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2004年,丽珠集团全资收购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至此,丽珠集团形成了以广东珠海为总部,在广东清远、广东韶关、上海、四川、福建拥有控股企业的跨区域生产销售布局,有效地实现了跨区域扩张。
在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选择上,丽珠集团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通过并购进入。这种进入方式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政府的意图,首先,作为原油有业企业的投资者,通过股权的转让可以有效得到部分收益,体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并购并不一定增加新的产能,维持了当地的产业组织形态,避免竞争程度上升,同时,并购还常常可以保留原有企业的员工工作岗位,对于当地政府发展经济和维持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并购进入是满足投资目的地政府期望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外部合法性倾向下进入模式选择的结果。
七、结论
经过文献整理和案例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企业的不同跨区域扩张动机与不同的合法性倾向对应,而合法性倾向决定了企业跨区域扩张进入方式的选择;以资产利用为扩张动机的企业,拥有内部合法性倾向,更多地通过新建方式进入投资目的地;而以资产寻求为扩张动机的企业,拥有外部合法性倾向,更多地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投资目的地。
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多元化趋势的发展,资金筹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经常性事务。它是指企业分析自身的生产经营现状和资本需求情况,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规划,确定投资资金的需要量和资金投放的时间结构,然后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和渠道,衡量筹资风险,在保持资本结构合理性前提下,及时、适量地获得所需的资本。企业资金筹集是企业进行资金运营的基础和前提,资金运营则是资金筹集的下一个必经阶段,是对资金的重新配置,直接影响到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的主要任务有所区别,但却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资金筹集以低筹资成本为目标,以最大限地实现资本增值;而资金运营管理的目标就是资本增值,而通过资金筹集获取低成本的资本是实现企业增值的关键问题。所以,必须将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本文认为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提高资金运营的效率,筹资过程应注意三点:
第一,成本与效益相匹配原则。这是企业任何经济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到企业资金筹集与运营管理,即要求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资本营运中时,不仅要考虑各种筹资成本,还要权衡各种形式资金的投入收益,综合权衡比较之后,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确定科学的筹资方案,以保证运营管理的实际效益。
第二,服务资本运营项目原则。不同的投资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不同、资金性质也有差异,选择适合的筹资方式是决定企业资本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筹集资金时必须从资本运营项目出发,结合投资项目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的特殊性,比较不同筹集方式的优缺点,或者对各种方式进行合理组合,选择能够最有效地降低筹资成本,保证顺利实现投资项目收益的筹资方式。
第三,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资金筹资是为了通过有效的资金运营管理获得投资收益,而这种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通常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所以,在选择筹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资金运作管理可能遇到的风险,坚持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客观评估资本运营项目的收益与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尽可能地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保证通过资金运营实现预期收益。
二、企业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
现代企业面临更宽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资金来源渠道也日益拓宽,筹集资金方式多样化,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筹集和外部筹集两种方式。
(一)企业内部筹集资金
内部筹集资金主要源自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扣除成本及税费后的盈余,即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的自我积累。如果企业当期利润率较高,就有能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此时可以通过内部筹集方式获取发展资金。当前常用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提取折旧费用和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折旧费用是非付现成本,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从产品售价中扣除,不需要付现,因此会滞留在企业,形成企业的现金流量,可以用于企业发展。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则是一些信誉较好的企业利用与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在购买原材料或服务时,达成暂缓支付货款协议,从而形成应付款融资。企业可以将该部分应支付的资金暂时用于其他急需领域,调节资金余缺,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外部筹集资金
企业外部筹集资金的方式相对来说要丰富很多,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空间。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吸收股东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向银行和非金融机构借款、融资租赁、预付货款等商业贸易融资、买方信贷、票据贴现以及获取政府补贴等方式。不同的筹集方式对企业的制度体系与经营发展潜力有不同的要求,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经营特点与业务发展需求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
当然内部和外部筹集方式是不排斥的,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有利的筹资方式,在具体选择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技术投资; 营运资本; 技术许可
中图分类号:F275;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6-0017-03
一、引言
技术的投资过程就是把技术投入到企业生产及流通的过程,它包括技术的生成与应用,创新理论学派将其称为技术创新。其中,技术生成由R&D完成;技术应用意指技术商业化。融资渠道是影响技术投资效率的关键因素。学术界关注技术投资,不仅因为它带来的知识溢出,而且因为它很难通过外部渠道筹集资金。融资约束是指受金融市场的影响,企业在获取内外部资金时成本有很大差异,外部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无力承担,导致外部融资受阻、企业投资过于依赖内部资金的财务状态,内外部资金成本差距越大,融资约束越明显。技术投资的特殊性使其受到的约束程度更为突出。近年企业技术投资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导致投资支出比最优水平低约20%~30%。了解融资约束对技术投资的影响机理,对于缓解技术投资的融资压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1990年罗默提出内生增长模型以来,该问题引起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拟采取定性分析与文献评述的方法,围绕不同融资方式对技术投资的影响这一主题,系统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的经典文献,意在为缓解国内企业的技术投资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二、技术投资融资难的原因
与一般投资相比,技术投资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投资风险大,成功概率较难估计;知识难以存储并且商业化周期较长,沉淀成本比例很高;50%以上的技术投资资金被用于支付高级研发人员工资,导致融资担保的可抵押价值非常低。以上特征使技术投资有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调整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保持内部资金的充足性,技术投资由此面临较多的财务限制。此外,技术成果易于复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基于维护核心技术优势的角度,企业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商业机密,对于技术投资项目相关信息的披露较为谨慎,宁愿承担一定的融资压力,也不会轻易选择信息公开。如此,资金提供者与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资金风险加大,企业也很难获得外源融资,即使获得,成本也较高,而内源资金又无法满足技术投资需求,最后只能被迫放弃一些有未来前景的投资机会,融资约束由此产生。
三、融资约束的存在性证据
对于技术投资是否存在融资约束,各国学者基于不同背景作了大量研究,验证了两者之间显著影响关系的存在。较易技术创新的企业往往是那些能够获得外部融资的企业。Czarnitzki(2006)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德国企业的技术投资行为,显示融资约束确实影响了技术投资,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对投资行为影响更大。Saviganc(2006)使用法国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也证实了存在较高融资约束的企业具有较低的技术投资倾向,相比之下美国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更大。Silva(2011)使用葡萄牙企业的数据,将融资约束看作技术投资的内生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其对技术投入与产出的影响,验证了融资约束的存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投资也存在融资约束,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低,尤其是高新企业,融资约束更为严重。顾群等(2011)通过构建高新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得出相似结论。相比之下,赵伟(2012)的研究较为宽泛,同时分析了融资约束、出口等因素对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将国有和民营企业进行了对比,发现融资约束、出口对企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
四、融资约束对技术投资的影响机理
(一)外源融资
1.举债对技术投资的影响
若企业债务较大,技术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就高。主要是因为债务具有刚性特征,企业要承担还本付息压力,这对内部现金流的要求较高。考虑到企业价值主要来自于未来的增长机会,基于收益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以及固有的投资风险,债务合约结构并不是很适合技术投资。尤其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高风险性特征进一步导致财务困境的预期边际成本会随着杠杆水平而上升。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技术密集型企业通常具有较低的财务杠杆。抵押是解决债务融资难的有效工具,但技术资产本身较难定价评估,抵押客观上受到一定限制,缓解融资难的力度有限。此外,企业的信用等级对债务融资与技术投资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企业的信用水平与融资额正相关,与融资成本与融资约束程度负相关。
2.外部股权对技术投资的影响
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外部股权应被给予更多考虑,尤其是风险较大的企业,不需要债务筹资,但可能需要股权筹资。在美国,缺乏内部资金的中小科技企业主要通过发达的股票市场进行筹资。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股票市场推动的。相对债务来讲,股权融资有几个优点:无论对内部还是外部筹资而言,股东都分享收益;不需抵押要求;权益的增加也不会带来与财务困境有关的问题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适用性。股权筹资在首次公开发行阶段很重要,而考虑到成本较高(约在10%~13%之间),上市之后很少有企业再大量使用,尤其是对那些公开上市的成熟企业,它们已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不需要依赖股票发行。可见,国外发达的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国内企业技术投资同样存在对外部股权的依赖性,尤其是高新企业。
3.其他外源资金支持方式
鉴于融资约束的普遍性,除了以上提到的融资方式,还有一些政策性基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压力,如政府基金。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基金计划是美国的SBIC和SBIR,德国、瑞士、英国等也存在类似的基金计划,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明显的支持作用,使得受资助企业更容易从市场上获取资金。但该政策实施效果不怎么理想,获资助的企业技术投资的增加幅度小于受政府资助的额度,而且产出成果增长也缓慢。可见,政府基金对缓解融资约束对技术投资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内源融资
当外部资金仅在溢价才能取得时,内部融资因子应当影响投资。企业的技术投资主要依靠内部资金,大量的文献对此提供了证据。对技术投资来讲,成本最小的内部资金是内部现金流量,一旦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现金流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
1.内部现金流量
Jensen(1986)曾提出抽走企业现金流以减少经理人成本的治理策略可能会阻碍企业的长期创新活动。Hall(1992)发现1973―1987年间美国制造企业的现金流与技术投资额正相关。基于对国内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卢馨等(2013)选取2007―2009年沪深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分析发现高新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会不得已放弃一些财务可行的项目,以此说明技术投资的强度受到现金持有量的显著影响。若企业能维持较高的现金持有量,技术投资就有了资金保障,现金流起到一定的缓解融资约束的对冲效应。技术研发投资强度、支出水平与内部现金流呈正比。基于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技术投资大的企业有增加内部现金储备的倾向,这样更有助于适时把握投资机会。但现金持有量也并非越多越好,随着储备量的增加,现金流对技术投资的敏感度会降低,过度投资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营运资本对技术投资的平滑作用
在利用内部融资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一是内部财务状况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二是创新活动有很高的调整成本,突然中断会使企业遭受很大损失。因此,一个利用现金流波动调节投资支出的企业可能会在现金持有较低时牺牲掉一些高边际价值的项目,而在高现金流量时采纳一些边际价值相对较低的项目。此时就需要一种工具能够平滑与现金流波动有关的投资。这主要反映在营运资本中,它能够涵盖更多的平滑要素。自Adam Smith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营运资本是企业资本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固定资本具有同等重要性。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相对于其他投资,营运资本投资有较低的调整成本和较高的变现能力。在内部财务受到负面冲击的情况下,受融资约束的企业不会同比例地减少各种投资,而是依据调整成本的高低进行反向调整,即调整成本越高,减少的投资越少,最后保持各种投资的净收益在边际上相等。这样一来,在财务利润下降时企业通过减少营运资本投资或变现营运资本,将有限资金配置到调整成本高的技术投资活动上,使在遭受财务冲击时仍可持续进行技术投资。
3.技术许可对技术投资的调节作用
除了营运资本的平滑作用外,技术许可权亦可作为重要的融资方式。Kenan(2010)、Nalin(2006)提出解决融资约束的新办法,即利用知识产权融资(这里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技术专利)。很多企业的技术产权已经被用来销售、许可、售后回租等以获取资金支持。对企业来讲,技术筹资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技术许可,尤其对于那些刚开始成立,面临融资困难的企业,许可权收入已成为其技术投资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这些困难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以换取预付款,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通常是一些孵化企业、供应商和分销商。就世界范围而言,企业从专利许可中获得的收入已经从1990年的15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00亿元。Teece(1986)提供了几个有关石化、制造、计算机、电子行业的技术许可案例。近期的案例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化学工业,如高通公司在发展早期,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工资,资金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为了获得最好的投资机会,20世纪80年代末期,高通在生产及销售CDMA产品的同时也将技术许可给其他企业,甚至许可给更加强大的设备制造商摩托罗拉。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研究得出,技术投资的内在特点决定了企业不适宜采用债务融资,更倾向于优先选择内部自由现金流、外部股权资金以及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如营运资金、技术许可等对技术投资的平滑。营运资金因其较低的调整成本以及强流动性对技术投资起到明显的平滑作用。这种融资方式在国外比较活跃,相比之下,国内企业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此,以后的研究工作应多关注这些新型的融资方式对企业技术投资的影响,尤其是技术许可权与技术投资的影响关系、营运资金的平滑效果等还需加强实证研究。
(二)建议
以上结论对国家鼓励企业技术投资有积极的政策含义。鉴于内部资金是企业技术投资的重要融资渠道,企业应成为缓解技术投资融资约束的主力,通过合理地安排内部资金,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有价值的资产,突破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积极拓展新的内部融资来源。首先要灵活运用营运资本的平滑作用。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营运资本无融资成本(或极低),非常灵活(必要时甚至可降至负值),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营运资本可作为内部自由现金流的很好补充。考虑到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营运资本的平滑作用还是有限的,企业还需多尝试使用一些新的融资途径。比如技术许可权的销售和许可、产学研合作研发、成立技术投资联盟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
从宏观层面,考虑到金融市场尚不成熟,还未成为企业技术投资的强大后盾,国家也需制定一些鼓励企业技术投资的积极政策,进一步完善金融改革,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加灵活、宽松的融资环境。如完善证券发行与上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制定灵活多样的税制制度,对国家鼓励的技术创新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减免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融资约束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的短缺,弥补技术投资的资金缺口。此外,为鼓励企业尝试使用技术许可权筹资缓解融资约束,国家尚需制定并完善一些有关技术产权保护、流转、交易等各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Hall B. H.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xford Review Economics Policy, 2002, 18(1):35-51.
[2] 卢馨,郑阳飞,李建明. 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5):51-96.
[关键词] 大企业风险投资 战略动因 投资模式
一、大企业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资本来源主要有政府、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大企业、个人资本等几类,而大企业风险投资是其中非常重要而较为特殊的一类。大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特指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大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的战略性目标,对企业的内部或外部的创业项目进行的风险投资。
大企业风险投资活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比普通风险投资晚大约20年。历史上大企业风险投资随风险投资经历了三次兴亡和衰退的起伏。近年来,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都认识到风险投资模式对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特别是Intel、IBM、Cisco、Dell、Lucent等高科技跨国公司更是成为参与风险投资的先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大企业附属风险投资机构不但已经成为世界风险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全球企业巨头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1998年以来,随着风险投资在我国成为热点,许多公司也积极参与风险投资。据2001年统计,沪深两市有30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投资高科技技术产业,先后成立了联想集团风险投资公司、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北大方正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大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等;至2005年,大约有30多家大型企业设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清科创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企业风险投资资本占到我国全部风险投资资本31%,成为继外资资本以外比重最大的资本来源(见图1)。
二、大企业风险投资的战略动机
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动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纯为了追求财务效益为主要目标的财务型风险投资;第二类是配合大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型风险投资。学者普遍认为财务收益应是大企业风险投资较低层次的动机,追求战略回报是大企业风险投资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大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要素。司春林甚至认为大企业风险投资活动带有强烈的战略色彩,可以将大企业风险投资直接称为大企业战略性风险投资。
不同的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战略目标各不相同,综观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动机,其战略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挥技术窗口作用,迅速获得先进技术;(2)加强在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已有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3)充分利用内部技术平台,提高技术创新效率;(4)培育战略合作伙伴及获得战略协同效应;(5)传统产业企业实现战略转型。
三、大企业战略性风险投资的模式
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大企业风险投资的模式也会不同。对于大企业风险的投资类型的研究,早期的学者大多根据大企业风险投资的目的和同企业主营业务相关性来进行大企业风险投资类型的划分,如:Burgelman风险投资项目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和其与企业主营业务的相关性来建构大企业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型;Chesbrough根据投资目的和同企业运营能力相关程度来构建大企业风险投资类型。这些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在于大企业是否应当通过参与风险投资实现业务多元化、进入新业务单元的方式等。同时近年来,有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大企业风险投资项目从外部来或从内部产生是个关键因素。Birkinshaw and Hill实证发现考虑风险投资项目的来源,内部或外部的不同将对大企业风险投资的绩效有一定影响;Markham指出投资外部或企业内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将影响到资源的分配、管理机制、绩效等方面。
基于上述研究,根据其和主营业务的相关性及项目投资方向是内部或者外部,可以将大企业战略性风险投资分为四种模式:内部优势型、生态系统型、内部触角型、业务转移型,(详见图2)。
1.内力增进型:投资和大企业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来源于大企业内部的项目。采用该种战略模式是为了加强在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已有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一般企业倾向于以内部研发的进行内部技术创新,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采用独立于研发部门的风险投资的方式。
同方股份是典型的引入风险投资进行内部技术创新的范例。同方股份致力于对清华大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以信息技术和能源环境为发展方向,投入的项目多为具备创新型技术,未来具有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市场龙头企业的潜力,如与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合作的芯片设计业务,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合作的集装箱检测设备业务等。公司采取的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找到一条快速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全资退出以便启动新的投资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态协作型:投资和大企业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来源于大企业外部的项目。该类型的战略目的在于培育战略合作伙伴及获得战略协同效应。大企业通过监测和观察自身产业的创业项目,采用少数股权投资、战略联盟或者直接并购的方式来进行风险投资,这是企业进行垂直整合的一种非常有效而又成本相对较低的模式。
目前全球最大的企业风险投资者英特尔是外部投资的最佳案例。英特尔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建立技术生态系统:一个包括新的游戏规则及游戏者的技术系统,这个技术系统包括上下游以及竞争者。英特尔公司认为这都是意义深远的共同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英特尔此类投资的宗旨是使微处理器有一个很好的产业生态,借此刺激对微处理器的需求。此外,英特尔认识到,在高科技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技术集成度日益提高,不能单靠突破产业价值链上的某一点,而需要整个产业价值链互相呼应的协同创新。通过在整个技术系统中广泛进行风险投资,英特尔公司得以了解技术系统发展的动态,掌握技术创新的主动权。
国内联想投资也是非常相似的投资形态,全部是投资外部项目,大部分集中在大IT领域,包括电信网络设备、企业应用软件、IT服务和用于通信设备的半导体芯片设计。联想投资围绕自身较为熟悉的IT领域,是为了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拓展联想集团的业务版图,这些项目是对联想集团产品的补充,有利联想形成一个互补厂商的联合体。
3.内部探照型:投资和大企业主营业务相关度低、来源于大企业内部的项目。该类型主要有两个战略目的:一是为母公司开一扇窗口,掌控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能够试验不容于现有主营方向内的或者不适合在现有组织框架内发展的、却有机会成长为产业的新趋势或者给企业带来某种竞争优势的新技能或业务。
朗讯科技公司在1997年创立了新风险投资基金(NVG),目的是将那些贝尔实验室开发出的,不符合朗讯现有业务的新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成立后至2001年3月,它评估了300多个商业机会,启动了35项风险投资业务,有40个创司及20个战略投资集团已投资了3.5亿美元在这些新创事业的投资组合上,这些项目拥有了高达约百分之六十五的内部报酬率。朗讯集团因为具有创新并运行NVG的远见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4.业务转移型:投资和大企业主营业务相关度低、来源于大企业外部的项目类型。这也是一种探索型的企业风险投资,不同的是将方向延伸到企业外部,大企业由此试探和接触不同市场的前景,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结构升级。
鲁冠球创立万向创业投资公司,就是瞄准国家重点支持的创业投资领域,切入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万向集团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同其成功投资高科技产业万向硅峰的例子,万向创投的主要目的在于业务的升级和转移。万向的投资实践对于民营企业步入风险投资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民营企业与风险投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民营企业走出无自主知识产权、无技术优势、无后续产品的苦境,又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总结及建议
大企业开展风险投资对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许多国际上大型公司的实践证明,大企业开展风险投资大多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很短,企业作为一个主体参与风险投资的历史更短,企业比较有规模介人风险投资括动是从1998年以后出现的,2000年左右出现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 但2003年以后随着整个风险投资市场的低迷,大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而且国内大多数企业投身风险投资的目标十分盲目,在投资模式和投资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国内大企业风险投资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开展风险投资的战略目标。战略导向是大企业风险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大企业在进行风险投资前一定要分析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对自己介入的新领域的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2.选择适当的风险投资模式。根据设定的企业战略目标,公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上文研究的不同的风险投资模式。
3.采取合适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包括了组织模式、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及退出机制等多方面的具体运作手法,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和投资模式,选择合适的运作机制。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国内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和战略目标,国内大型企业参与风险投资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大企业资金成为创业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余红胜:大企业创业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Hellman. Tomas. A Theory of Corporate Venture Investing[D].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1997,Standford University
[3]司春林:创业投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Robert A.Burgelman. Designs for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In Established Firm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4,Volume XXVI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