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09:17: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课题工作,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者:首先请您谈一谈《课题指南》制定的背景?
丛中笑:为配合新一轮家庭教育工作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更好地为决策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全国妇联童工作部编制了《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是在充分考虑了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第五次全国妇女童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童发展纲要(2011―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文件中家庭教育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后制定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课题指南》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丛中笑:《课题指南》在突出工作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将研究范围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家庭教育法律政策研究:加强政策研究,推进立法进程。
家庭教育的研究要突破家庭教育自身的问题,注重宏观研究,既要关注社会环境变化对家庭教育带来的各种影响,又要从社会文化建设、社会环境、政策、法律的角度研究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因此,围绕家庭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探讨如何制定实施家庭教育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并努力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着眼理论体系的完善,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随着家庭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要基于教育实践,同时要重点关注理论指导实践的适宜性,确实发挥理论指导、服务实践的重要作用。
3 家庭教育实践研究:关注家庭教育现状和问题,突出时代特征。
深入了解中国家庭教育现状,及时发现并深入研讨、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盲点问题。由于家庭教育实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应结合教育实践,选择重点关注的领域和人群进行家庭教育的研究。同时,由于家庭教育实践的变化性,要重点关注不断变化的多元因素对家庭教育带来的诸多不同影响。
4 家庭教育工作研究:着眼指导、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家庭教育工作研究要针对目前存在的家庭教育指导、支持和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探索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模式和新载体,提升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公益性、针对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扩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覆盖率。
记者:您认为《课题指南》的意义是什么?
丛中笑:首先,《课题指南》在借鉴其他领域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课题申报、课题管理和课题验收等环节的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保证课题都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其次,《课题指南》的意义还体现在整合研究力量,实现家庭教育研究长远发展。研究人员不足和分散是我国家庭教育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研究工作开展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如选题重复,浪费研究资源;缺少交流,影响研究效率等。
第三,《课题指南》的也是为了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的局面。一是通过课题申报,淘沙见金,把最优秀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予以支持,协同攻关;二是本周期课题由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负责管理,该指导中心将安排专人负责各省的联络工作和成果推广,以便为大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逐渐形成家庭教育研究的管理机制。
记者:中国童中心是综合性的少年童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交流的平台。作为中国童中心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围绕《课题指南》的,中国童中心有关家庭教育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丛中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实践了十年的时间,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本周期的课题管理委托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负责,该机构是去年成立的,日常办公设在中国童中心。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会认真履行职责,推动这项工作的科学、公正、规范的发展。
在中国家教学会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出台了《全国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新一轮全国家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已确定了“家庭教育立法研究、流动与留守童家庭教育研究、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家庭教育的研究、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研究、《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实施研究”等几项关系到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重点课题。
记者:为推进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童中心都做了哪些有效的尝试?
丛中笑:中国童中心借助全国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平台,申请了学会的重点研究课题: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研究。
本课题希望能从一个更加系统的角度去看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联系,对重点问题环节有所突破,建构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框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当前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提出建议。
记者:在新一轮家庭教育工作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中国童中心将落实哪些具体工作?
丛中笑:中国童中心将很好地完成全国家教研究指导中心的工作,按照学会的统一要求,搭建家庭教育研究信息资源库,以全国家庭教育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收集整理全国各地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学术研究、热点评论、专著及专家等相关信息资料,搭建全国家教研究与交流的信息平台。
中国童中心是一个面向家长和童的校外教育机构,每年有十几万童参加相应的活动,我们将加大家庭教育研究工作,拟定针对家教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方案,举办由专家学者、家庭教育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研讨与培训,对家庭教育管理、指导服务活动与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开展校外教育阵地的家教讲座、咨询与指导服务活动。面向广大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咨询、个性化指导与服务活动。注重指导服务活动的示范性与引领性。
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为教育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可以说,我县科研工作启动在“十五”,发展在“十一五”,提升在“十二五”。2011年5月,我们召开了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县教育局有关领导、省教科院领导、市教育学会和教科所领导、各校校长及主管科研领导、科研先进个人代表、优秀成果获奖代表等200人参加了大会,大会表彰了“十一五”先进个人及先进单位,四所学校做先进经验介绍。在实验高中体育场举办了科研成果展,四所学校的教师做成果汇报课,并对主管科研领导进行培训,组成新一届教育学会组织机构。通过《通榆县教育学会章程》,修订《通榆县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文件,召开通榆县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印发了《成果集》和《材料集》、《通榆县“十二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通榆县“十二五”教育科研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评比方案》,为全县教育科研工作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提供了整体思路。教育科研部门大力开展了课题研究活动,将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将教育科研发展的动力植根于课堂教学活动,杜绝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两层皮”现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围绕教育局中心工作开展,我们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工作思路。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中心,以抓科研兴校工程建设和科研课题研究为基本点。通过几年努力,教育科研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几年来,我县广泛发动基层学校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不断加强课题的规划、审批和指导,特别务实地抓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严抓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制发了《通榆县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标准》。通过对规划课题的严格管理,引领了教育科研方向;通过指导课题研究,提高了全县科研课题研究的质量。为强化科研工作,教育局加大力度增加了科研成果证书、结题证书等在评职晋级中的分值,各职能部门在评先选优或推选骨干等活动中将课题研究做为基本条件,营造重视教育科研的氛围,确立教育科研良性的发展方向。
按照科研规划,积极组织有关学校参加“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让教师和学校选择不同的项目,使研究内容多元化,各校均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课题研究使学校凸显理念和形成各自的特色与风格。例如,实验高中把教育科研定位在发展的希望所在,校长张威同志亲自承担一项国家、两项省级课题。其中《普通高中多元化模式的研究》已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填补了我市没有国家级独立课题的空白,其研究成果显著。明德小学注重开展校本科研,提升办学品味,关注教育教学实际,认准以校为本解决实际困惑的科研方向,立足校本,开展扎扎实实的校本科研活动。校本科研活动要求教师追求“高标准”,注重于科研的前沿性和长远性,着眼于“低重心”,即科研的基础性,远离“象牙塔”式科研和脱离实际的科研。通过大量的校本培训,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学文明礼仪示范基地”。
三、抓教育科研活动,注重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活动是科研的载体。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在课题研究上,为了加强过程管理,制定了课题中期成果汇报活动方案。教科所印制了活动安排日程,对活动进行了记实并通报;举办了两次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汇报会,听评研讨课120余节;组织实验校参加国家级课题子课题活动5次、省级培训及研讨会8次;参加各级教育科研成果征集活动,其中获奖累计378项,省级优秀成果945项,市级优秀成果980项,县级优秀成果458项;参加省学会“两先一优”评比活动,先进单位15个,先进个人76人,优秀会员112人;组织参加白城市第六届教育学会年会,我县受表彰教育科研先进个人7人,市优秀会员13人。市科研名校评比,我县4所学校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名校;组织学校参加白城市教育学会举办的“基于网络下中学教学模式研究”白城十中现场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还组织了两次中期成果汇报活动,对活动进行总结和通报。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使教育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四、抓科普活动,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
我们大力抓科普宣传工作。几年来,教育学会组织人员针对教育科研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送讲座下乡活动,深入基层讲座32场次,参加培训教师3000余人。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教育局组织教育学会和教科所及有关专家深入基层进行科研服务活动,参加30余所学校的开题报告会,并深入课堂听评课题报告会、《抓好“五个一”,提升教育科研质量》等讲座,受到全县教师欢迎,细致地指导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做好《教育科研报》的编发工作,共458篇,每年十期,共出版五十期,每年装订成册,《教育科研报》真正成为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交流平台。2008~2009年,《教科研报》集已送中央教科所参加科研成果展览。县第十届学术大会装订了《科研成果论文集》。2010年组织教师参加论文成果征集活动,推荐成果217篇发表在不同级别的教育刊物上。2011年我们征集教师科研成果139篇,公开发表在《现代教育科学》上,为教师搭建了科研实践平台。一系列的科普活动,为全县科研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1)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民办院校的发展基础还不扎实,学校的主要工作重心在教学。但教学如果没有科研做底蕴,是一种没有观点和灵魂的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科研作为积淀,教学效果再好,也难以满足民办本科高校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方向与成果,从而弥补教材知识更新的不足。同时,科研使教师能从更高层次驾驭和把握本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将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贯穿到课堂和实践教学当中,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有助于稳定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缺乏对教师职业生涯的支持。作为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而言,职称晋升是一个最主要途径。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是评定职称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科研环境和条件的支持会成为影响教师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科研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民办院校的生死存亡,科研是民办本科高校做大做强的必要途径。通过科研,可调动民办本科高校的内部活力,优化育人模式,形成适合本校的特色教育教学体系。
然而,民办本科高校在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制约因素,阻碍着民办院校科研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科研工作得不到上级部门重视,被边缘化。和公立院校相比,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科研不够重视,基本未纳入政府的统筹管理中,民办院校想获得课题立项十分困难。政府管理部门的科研文件和通知,民办高校有时无法看到,更无资格参加相关的会议,导致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水平较低,很难申请到高层次的科研课题。
(2)科研管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民办本科高校一般重视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制度也比较健全,而科研一直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体现在科研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到位,这直接导致科研信息传达不及时,检查及监督力度不够,无法有效推动科研的建设和发展。同时,科研制度也不规范,如科研课题及经费的申请、科研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及科研档案管理等方面一般都缺乏明确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不足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教师申请项目后很难获得学术假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查研究,学校下拨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也较低,不利于提升课题的质量,有些科研项目不得不延期。(下转第123页)(上接第83页)
(3)科研人才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我国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一头是青年教师,他们大部分是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尚无高级职称和科研经历,在学术科研领域缺乏竞争力。另一头则是退休后返聘的老教师,他们科研能力较强,但返聘教师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教学,科研指导及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间缺少了能够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年科研领军人物,使得青年教师只能单枪匹马去搞科研,本身难度就已经很大,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特色了,致使民办本科高校形成不了优秀的科研团队。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高校的地位和待遇等方面远不如公办院校,教师队伍很难维持长期稳定,有些教师拿了博士学位或晋升到副高职称后,科研有了一定起色,但几年后便被公办院校吸引去了,导致民办院校辛苦培养的学术带头人很多都去了公办院校,为别人做了嫁衣。而搞科研要求教师有潜心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较大的流动性对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4)科研经费不足,科研基础设施差。我国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主要倾向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科研未纳入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这导致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经费普遍不足,有些院校甚至无科研经费投入。同时,民办院校普遍存在着资金压力,直接制约了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目前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民办本科高校具有一定的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但仍无法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大部分院校科研基础条件差,图书资料量小且更新速度慢,达不到基本的科研要求,使得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氛围不浓,科研产出特别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尤为困难。
民办本科高校想要提升科研水平,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有:
(1)制定、健全科研制度,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民办本科高校不应把科研作为教师的个别行为,而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符合本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如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励制度、成果推广制度等,并着眼于制度的落实,保证科研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尤其要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首先要保证科研奖励经费充足,加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对优秀成果和有发展潜质的项目除给予奖励外,还应配套追加一定经费支持进行深入研究;对骨干科研教师给予充分发展空间,使其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对于科研薄弱学科,要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并争取校外项目合作。
XX年5月5日至8日,xxx州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推进暨成果展示会在我校召开,为承办本次会议,xxx州教科所、xxx县教育局、xxx县教学研究室、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沿渡河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全力以赴,加强会议承办工作的指导,我校全体教职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xxx州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的课题主持人或学术秘书、部分“忠孝雅诚主题教育和”和“民族常识、民族文化”教育成效显着的学校代表近200人。xxx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久红、xxx州教科所所长胡卫国、xxx县教育局局长郑远宏、xxx县沿渡河镇党委书记钱才东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州教科所副所长陈泽奠、杨舜山分别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州教科所副所长汤吉舜、xxx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发剑。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州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会上,我校校长庹自保、建始县民族小学副校长谭琼、建始县七里坪中学教师向 莉、xxx市桂花园小学德育主任向恒举、宣恩县宝塔河小学校长扬长艳等同志,分别就湖北省民族文化课题“xxx州开掘运用本地德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xxx州xxx教育科研课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xxx课题“关注关爱留守生”等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大会交流;xxx州教科所所长胡卫国、副所长陈泽奠、汤吉舜、德育研究室主任袁玉荣等同志分别就“个人课题研究”、“ xxx州开掘运用本地德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和关注关爱留守生课题后期研究工作以及忠孝雅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安排”、“课题结题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后期研究工作”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还观摩了我校10节课题研究及忠孝雅诚主题教育展示课,参观了沿渡河中学校园,考察了沿渡河镇学校德育活动实践基地。
二、承办工作的成功经验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筹备任务:编印了一本相册,一本校本教材,一本会务指南,七八年级各班准备了一节班会课,办了一个展厅,筹备了一台晚会,成功组织了一次大团队赴神农架考察活动。
1、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好口碑,改变了沿渡河中学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树立了沿渡河中学在xxx县乃至全州农村中学中的新形象,营造了良好的学校发展环境,推动了学校发展的进程。有人评价这次活动时说,这次活动将沿渡河中学的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了三至五年。我们倒是更看重口碑,更看重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俗话说:“别人说你好,不好也好,别人说你不好,好也不好”。
2、教职工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整个活动筹备工作中,需要我们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需要协调,如:与酒店、镇直各单位、文工团、镇内兄弟学校等的配合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校园硬件建设投资近六万元。
3、成功展示了德育课题研究班会活动课。其参与面广,教育面大,通过编制方案和具体实施,创新了活动课的基本模式,特别是在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地资源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教师的出谋划策和专家的指导,使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众人拾柴火焰高。
4、锻炼了我们的团队。通过编印会务资料、办展示厅、策划班会活动课、筹备晚会、接待与会人员、组织考察活动等,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发现了人才,充分展示了师生的才艺,初步展示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激情。为承办类似的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5、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是办好这次活动的保证。xxx州教科所、xxx县教育局、xxx县教学研究室、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沿渡河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指导承办工作,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拨专款三万元,xxx县教育局拨专款一万元,民营企业人士万红卫耗资万元为学校移置“校训石刻”石头,张剑锋无偿捐助迎宾用品和晚会舞台装饰用品,许国锋捐款一千元,镇内民营企业老板和镇直各单位主动做条幅和横幅28条。
实践再一次证明:
1、人心齐,泰山移;
2、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是可以做好的;
3、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关键词】 科技检索创新 问题 建议 研究
1 查新管理部门和查新用户对查新工作认识的问题
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科技查新工作对于科研工作的成败以及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而且也会与科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加倍重视。但是很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对查新工作的具体内容等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在科技查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识的不足之处和误区,以下,笔者简要将这几个误区加以论述和阐释。
1.1 查新管理部门对查新工作认识的问题
有一些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对于查新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对于课题申请能否达到要求并不予以严格的审核,此外,对于专家的评审过分依赖,比如有些课题的选择和利用是建立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之上,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尤其是一些管理层人员对于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认识不足,仅仅只是对一些评奖的作品才进行相关的查新工作。科技检索查新工作对于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于科研的成败和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深入对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认识,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1.2 查新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
综合我国查新咨询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我国的查新咨询工作不断尝试着改变,一定程度的适应了我国的社会需求,但是其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科学成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目标,因此,可以说其建立的基础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这在一些实例中较为常见,比如说,一些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只是要求对项目的验收的查新工作,一等程度上忽略了项目的立项查新,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验收项目的检索查新过程中,倘若已经查明为重复的项目,委托人的处理方式只是在查新点中进行文章的修改,适当突出和寻找新颖之处,但是这种查新检索工作已经违背了查新咨询的初衷。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需要相关的查新质量监督单位的及时跟进和监督,并且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政策来有效对查新质量以保障。
1.3 用户对查新工作认识的问题
一份查新报告的完整数据资料整集汇总,大概会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由于部分委托单位以及个人对查新工作具体流程的不甚了解,往往导致了在上报期限附近才将查新委托送到相关的查新单位,有的甚至急于求成,上午将委托查新项目送至查新单位,下午就想拿到,这种现象是极为普遍的,因此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查新工作人员的负担,对于其查新的质量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1.4 用户的查新意识较为淡薄
综合来看,我国的查新用户的查新意识相对而言较为淡薄,而这种淡薄的查新意识也极大的阻碍了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所谓的查新意识,就是指用户的信息需求。我国的诸多用户普遍缺少自觉的查新需求,他们查新的初衷无非是由于一些科研管理部分的硬性规定,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进行相关的科技检索查新工作,这种被动的科技检索查新行为就导致了查新的不严谨性。
2 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建议分析
2.1 选好查新点
对于所查新的项目,要求清楚的掌握检索要点、关键,对于主题词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词义要准确不可太过模糊,存在歧义。在一些检索项目中,并没有明确阐释查新的主题,导致了查新工作中的一些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查新工作人员必须就项目本身进行很好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确定真正反映主题的关键词。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技术类难题,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主题内容分为研究对象、技术特征以及适用范围等几个方面,并且需要从中选取相应的关键词作为代表,通过对其进行条分缕析的研究和筛选,有效的增加检索途径,进而为检索工作更好的开展奠定基础,有效保证项目查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2 合适的数据库的选择
在进行检索之前,除了需要准备几个基本需要的数据库之外,还要对项目自身的特殊性进行把握,并且与课题本人进行细致和详细的沟通,此外,对于课题的相关内容、创作背景以及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为其准备其他的一些数据检索库。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倘若数据库的选择十分合适,那么不仅可以更好的保障科技检索创新的质量,更可以节约检索费用。
2.3 检索策略的制定
为了有效的对课题的范围进行准确的界定,需要采用较为专业的、准确的检索策略,以及需要对检出精度进行控制,有效对检索思想加以体现。同样的一个课题,在不同的检索人员的操作中可能会采用不相同的检索策略,而这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检索结果差异,进而对检索的的质量以干扰。因此,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较为专业和准确的检索策略。
2.4 充分分析检索结果
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检索的结果,进而为撰写查新报告做准备。查新报告的撰写是查新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科研成果的鉴定和颁奖等都需要查新报告作为依据。因此,在撰写查新报告时,需要对查新结果进行细致的文献对比和分析,进一步说明研究课题与查新课题的相关性。
3 结语
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检索查新工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检索查新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科研;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16―02
2011年,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全国教育科学与研究会议上明确提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职业教育科研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1]但目前中职学校的科研工作并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了办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往往随着市场、行业热点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中职学校的科研缺少较为稳定的范式和一贯的研究方向,同时也缺少固定的选题、固定的人员,在研究方向上很宽泛,在选题上比较散乱,研究的过程不系统,研究的成果往往又不能很好地推广和应用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中职学校科研工作开展困难的原因分析
1.科研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教育主管单位当中并没有专门的中职科研机构,在教科院、教研室这样的地方也找不到中职教育科研人员(以龙岗区为例,见下图)。即使有专门的中职科研人员,往往也是由普通教育科研人士转任。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的科研理论缺乏提炼者、传播者、课题的管理者,以及科研课题成果的鉴定者。
2.中职科研缺少有效的激励手段。中职教师群体中普遍对于从事科研的动机不够强烈,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通常是出于上级的要求、满足评聘职称、职位晋升的需要,缺少从事科研的内在需求,这是中职科研发展缓慢,整体发展不足的直接原因。
3.中职学校科研保障不足。由于中职科研需要参与大量生产、经营实践相关的活动,经费使用要比普通教育的科研花费更多,但主管部门却采用同一个标准对科研经费进行发放,这就使得在从事科研活动时经费捉襟见肘,很多科研活动不得不求助于企业、行业协会,而经费来源的多元性就注定了研究方向要随着“投资者”的意愿发生偏移,不能保障研究的方向性。
4.中职学校科研力量缺乏整合和高效利用。以某校为例,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本科文凭超过九成,从接受过系统学习的比例来看人才质量是非常高的,但是科研力量缺乏整合和高效利用,这就导致了教师在从事科研活动中精力不足。加上并没有将科研能力纳入到教师的评价体系或权重过小,[2]这样的指挥棒会让中职教师轻视科研,进而导致中职学校的科研力量不足。
二、中职科研应当遵循的两个原则
1.中职科研活动应具有办学指导性。中职科研活动的指导性体现为科研成果可能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如果说普通教育拥有一套相对来说稳定、规范的办学模式的话,那么职业教育的办学却处在动态和多元评价之中。体现在学校发展要顺应市场、行业热点、技术改革的变化,这让管理者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应对,所以中职科研的出发点应该是提供应对外部变化的实际对策和方法。笔者认为,这是中职科研的核心价值,也是中职学校要重视科研活动的根本原因。
2.中职学校的科研选题以服务学校规范办学为目的。中职学校的教师经常抱怨职业教育的不稳定性,缺少一定范式,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需要一种稳定的、成熟的办学范式。但是,外部环境又时刻在变化,这一矛盾也正是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办学行为的规范性,规范着教育工作者的办学行为朝着好的方面发展,需要通过研究找出中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办学行为的不确定性,更需要通过职教人去研究,找出相对稳定的办学模式。
三、提升中职科研的对策
1.管理者重视仍然是提升中职科研能力的有力法宝。学校要加强科研能力,不仅驻足于学校领导的“口头”重视,在多种场合下要向教师讲清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更要完善科研管理机构,提供充分的人员编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科研管理章程和科研成果评估措施,在实际工作当中将科研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2.打造一支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科研队伍。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中职学校除了开设必要的科研培训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科研带头人,依靠科研带头人指明科研方向、带领科研团队、辐射和推广科研成果,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科研力量解决学校发展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3.加强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一方面,要主动地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更多的科研活动的资助;另一方面要多元化科研资金的投入主体,要走出去,积极寻找可以进行科研合作的资源和伙伴,积极承担科技创新局、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社会团体的科研项目,保证科研经费的足额投入;在其他方面,还可以在增加图书资料的购置,提供数据库接入,设立研究基金,为教师提供弹性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尝试。
4.做好“校企合作”,增强教师科研的实用性。教师的科研活动应与企业的生产结合,深度合作,走以市场为导向、工学结合的科研之路。具体做法为:教师利用假期或者学校指派到企业顶岗实践,将教研融到教学之中,实现教学理论与企业实践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撰写工学结合所必需的一体化教材。
5.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首先是要通过制度和量化的要求提高教师对于科研活动的参与度。如对教师,参与学术活动,读书活动等做出明确量化要求;其次,学校科研主管部门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制订学校科研计划,制订科研考核和奖惩机制,尤其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做好规范和监督;最后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课题的立项审查和成果鉴定工作;要对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保障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知识产权及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鲁昕.以教育科研推动职教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6-29.
[2]浅谈中职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EB/OL].http://,2014-12-02.
[3]尚雪艳.提高中职学校教科研水平的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1).
摘要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从课题的选题、申报、立项、中期监督以及结题,直至最终的归档,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科研管理工作,重视科研,加强科研管理创新至关重要。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创新;对策
近年来,农业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及科研管理水平却与农业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吻合,从一定意义上讲,科研管理水平制约了科研的快速发展。因为科研工作是专业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如何开展,科研管理机制如何创新,如何使科研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显得十分重要[1]。当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限制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从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一些对策。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科研基础较薄弱,管理意识相对滞后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因为地处基层,科研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理念相对薄弱,往往还意识不到科研管理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很多时候还停滞在以前的习惯做法,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滞后于时代潮流。对于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缺乏主动性和广泛参与性。
1.2管理体制较僵化,经费投入不足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程序较混乱,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归根结底在于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比较僵化,没能从根本上进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致使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鱼龙混杂,没有能够深入挖掘一些年轻的更有潜力的高素质科研人才,这也是由于科研管理体制不够灵活造成的。
1.3优势专业较少,科研队伍较薄弱
总体来说,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各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力量上单薄且分散,一个专业的科研项目往往只包括了该专业的研究方向,集约化程度较低,缺少交叉优势和新的学科生长点,难以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专业群;科研队伍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科研工作缺乏深度的积累和纵深发展;科研范围窄小,科研成果形式单一,大都是发表的论文,而真正能为区域农村经济服务的科研项目较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研管理人员的梯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2对策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发掘这些特点是做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一个单位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2.1确立创新观念
2.1.1确立创新的观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观念的创新是前提。要从传统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以科技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和目标,以科技创新服务未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根本任务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科研管理工作要尽可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和保证,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工作要从制订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促进多出成果多出效益。
2.1.2确立协同攻关的观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个体的、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有组织的科研,紧贴生产实际,加强科研攻关。要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要确立打造科研特色的观念。打造科研的特色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科研管理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特色意识,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理区位的特点,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有意识有侧重地进行优势力量的整合,打造本单位的科研特色,形成品牌。
2.2建立健全开放的管理机制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只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科研管理工作才能够创新。科研管理必须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适合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从宏观上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活动进行调控,增加协调,强化服务,使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充满活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2.1竞争机制创新。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工作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队伍整合难、资源共享难,科研竞争大多体现在个体之上,导致课题小型化、单干的倾向,个体之间彼此封锁信息,难以开展联合攻关,难以形成创新群体。为此,提倡群体竞争、团队竞争,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竞争机制,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倡导竞争的同时强调合作,保证科研人员能加强联系与合作,促进其在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中形成合力[3]。
2.2.2激励机制创新。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机制激励、情感激励等。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参考这些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单位发展的激励机制的整体规划,使激励成为促进其科研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并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兼顾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差异来进行激励。同时,对科研人员实施激励机制时,还应根据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较弱的事实,合理设置激励的“度”。
2.2.3约束机制创新。约束机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科研行为的规范,无论是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还是对论文质量衡量上都必须进行约束,否则将给科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给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4]。如实行科研项目中期汇报制度,然后由科研处汇总向所领导汇报,纵向课题还要向上级有关机构汇报。项目到期如尚未完成研究任务或不符合结题条件的,应及时提交申请延期的书面报告,科研处签署意见后,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且项目延长期不得超过一年。
2.2.4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其对科研工作实际意义和效果的评价。这一机制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业绩评价体系,必须把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应将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既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更鼓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的成果,使科研人员在数量中求质量,在质量中求数量,促进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在质与量上达到统一。
2.3建立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
培养一批有才干的科研管理人员和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管理队伍,应尽快使科研管理队伍知识化、专职化、高效化[5]。
2.3.1科研管理工作者的自身观念要更新。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服务形式应表现为2个“强”:服务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效益观念强;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公关能力强。避免常规的思维套路,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树立创新意识。既了解本单位科研工作的目标与现状,又了解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形势及国家的科技方针与政策,在管理工作中具备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想和观念[6]。
2.3.2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到位。科研管理者要彻底改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向以“协调、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科研第一线,提高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要有服务创新意识,为科研人员提供各类科技信息、技术转化途径等方面的服务。
2.3.3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求新意识要超前。科研管理人员需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吸取一切有用的先进经验,改变仅凭直觉经验和感情因素支配的狭隘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辨证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导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
2.3.4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竞争意识要强烈。竞争意识既是忧患意识又是进取意识,在科研活动逐步面向市场的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要有紧迫感,把握住市场、企业需求的脉搏,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挥在一般状况下难以发挥的管理潜能,提供高质量的全程服务,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2.4构建良好科研管理平台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以本单位的发展实际为依托,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引,清除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政策盲点,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决策咨询研究条件,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服务体系,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平台。
2.4.1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领导要躬身下去,走到前面,为培养和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理清思路、创建体系、构建机制。单位领导既要搭台,又要唱戏;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只有领导重视科研,带头科研,营造重视科研、尊重科研人员的良好氛围,强化精神激励,提高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才能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才能把科研上的“单兵”、“散兵”作战组织起来变为“兵团”大战,才能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2.4.2增加经费投入是保证。对科研工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必要投入,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重视科研工作的一项指标就是经费的投入;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国家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的立项,多渠道争取科研经费,保证配套经费足额到位,专项使用[7]。科研经费有力保证,不但可以购买供科研用的设备、资料,确保科研信息的获取,为科研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职工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2.4.3人性化管理是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尊重人、关心人和信任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落脚点。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以“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凝聚社会各界人才”为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科研发展规划,引导全体职员工关注社会的需要,为科技人员提升科研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4.4管理方法创新是保障。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反映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相关部门应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水平高、适应性强的公共管理软件,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减少低水平、难交互的管理软件的使用,使各类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日常工作、项目监控、评估和科学决策中。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也应以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思路来考虑和安排,积极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科研管理人员要大胆突破以往旧的束缚,思想上要超前,行动上要快捷,走出单位,走向市场,贴近社会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并融科研于科技服务、科技产业开发管理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科研成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8]。
3参考文献
[1] 吴明瑜.科研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58-359.
[2] 林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问题与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2):54.
[3] 郑存库.论专业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J].科技论坛,2003(4):11.
[4] 郑咏梅.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模式的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2008(4):125.
[5] 游兆彤,绍建成.新世纪农业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4(4):34.
[6] 戴洪娟,白一光,蒋启东.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J].农业科技管理,2006(4):78.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四级。
正确
错误
2.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技术要求分类中,业务信息安全类记为A。
正确
错误
3.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单位和联网使用单位。
正确
错误
4.在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是第二道防御屏障。
正确
错误
5.入侵检测技术能够识别来自外部用户的入侵行为和内部用户的未经授权活动。正确
错误
6.VPN与防火墙的部署关系通常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
正确
错误
7.电子商务是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正确
错误
8.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不包括B2C和2C。
正确
错误
9.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基础架构的变革和变化。
正确
错误
10.在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认真防范风险。
正确
错误
11.物流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2.科学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产品到原理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
正确
错误
13.科研课题/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实践形式,更是科研方法的应有实践范畴,是科研管理的主要抓手。
正确
错误
14.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正确
错误
15.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正确
错误
16.论文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和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正确
错误
17.科研成果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8.著作权人仅仅指作者。
正确
错误
19.著作权由人身性权利和物质性权利构成。
正确
错误
20.知识产权保护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由某一个方法单独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信息安全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确定性、完整性、有效性
B、确定性、完整性、可靠性
C、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
D、可靠性、有用性、完整性
22.()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前提。
A、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B、风险评估
C、信息安全策略
D、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3.风险评估的相关标准不包括()。
A、GB/T 20984-2007
B、GB/T 9361-2005
C、GB/T 9361-2000
D、GB/T 22081-2008
24.()是密码学发展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革命。
A、公钥密码体制
B、对称密码体制
C、非对称密码体制
D、加密密码体制
25.在进行网络部署时,()在网络层上实现加密和认证。
A、防火墙
B、VPN
C、IPSec
D、入侵检测
26.以下关于国际信息安全总体形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无处不在,安全不可或缺
B、漏洞隐患埋藏,安全风险调整
C、漏洞隐患显现,安全风险调整
D、优化顶层设计,注重结构保障
27.美国()政府提出来网络空间的安全战略
A、布什切尼
B、克林顿格尔
C、奥巴马克林顿
D、肯尼迪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照电子商务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的是()
A、本地电子商务
B、直接电子商务
C、完全电子商务
D、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
29.以下不属于社会科学的是()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医药学
C、医药学
D、法学
30.()是从未知到已知,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方法。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具体
31.()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
A、科技论文
B、学术论文
C、会议论文
D、学位论文
32.()是通过查阅相关的纸质或电子文献资料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行业内部资料或信息等。
A、直接材料
B、间接材料
C、加工整理的材料c
D、实验材料
33.()是整个文章的整体设计,不仅能指导和完善文章的具体写作,还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周密化。
A、摘要
B、引言
C、写作提纲
D、结论
34.期刊论文的发表载体是()。
A、娱乐杂志
B、生活杂志
C、学术期刊
D、新闻报纸
35.()是指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门或课题委托方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度情况以及提交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A、开题报告
B、中期报告
C、结项报告
D、课题报告
36.我国于()年实施了《专利法》。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37.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不包括以下哪项()。
A、排他性
B、独占性
C、可售性
D、国别性
38.知识产权的时间起点就是从科研成果正式发表和公布的时间,但有期限,就是当事人去世()周年以内权利是保全的。
A、30
B、40
C、50
D、60
39.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多方协作,但()除外。
A、普通老百姓
B、国家
C、单位
D、科研人员
40.关于稿费支付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版付一次稿费
B、再版再次付稿费
C、一次买断以后再版就不必再给作者支付稿费
D、刊登他人文章就要付稿费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41.信息安全人员的素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A、技术水平
B、道德品质
C、法律意识
D、政治觉悟
E、安全意识
42.信息安全刑事犯罪类型主要有()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利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实施的犯罪
D、盗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罪
E、非法复制受保护
43.信息系统安全的总体要求是()的总和。
A、物理安全
B、系统安全
C、网络安全
D、应用安全
E、基础安全
44.对信息的()的特性称为完整性保护。
A、防篡改
B、防复制
C、防删除
D、防转移
E、防插入
45.国家“十二五”电子商务规划是由()共同编制。
A、国家发改委
B、商务部
C、科技部
D、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E、工信部
46.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是()
A、强化宣传
B、统筹安排
C、构建完整市场体系
D、营造良好环境
E、优化资源配置
47.逻辑方法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具体
C、归纳与演绎
D、统计与测量
E、观察与实验
48.理论创新的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先进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49.科研论文按发表形式分,可以分为()
A、期刊论文
B、学术论文
C、实验论文
D、应用论文
E、会议论文
50.知识产权是由()构成的。
A、工业产权
B、著作权
C、发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