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学学科的特性8篇

时间:2023-08-23 09:17: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学学科的特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学学科的特性

篇1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思维过程的体现。教师在医科数学的语言教学设计中应设计语言的节奏、与医学语言的融合、数学语言的直观性和恰当的无声语言。

【关键词】 医科数学; 教学语言 教学设计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观体现,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授课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相应的教学语言。面对医学研究数学化的发展趋势,医科数学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医药科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医科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医科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设计数学教学语言的节奏、内容、逻辑性和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科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益。

1 从医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数学课堂教学应设计语言的节奏与思维程式的统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应与数学思维相统一。医学生学习的特点是记忆的东西多,这容易钝化学生怀疑和探索的能力。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其他医学课程学习思维方式的负迁移而影响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设计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

教学语言的节奏的设计首先体现于语言的表达,如速度、重音、升降(抑扬)、停顿等。比如: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此时学生的思维速度较慢,这时的语言宜慢不宜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学语言的节奏也应有所不同。过快则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过慢又满足不了学生思维速度。在授课过程中还应恰当灵活地运用“停顿”来控制课堂节奏,留更多时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语言的节奏的设计还体现于问题的设计。课堂提问是控制授课节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既能让老师知道节奏是否合适,又能调动学生紧随教师思维的求知欲望,还能发现各类授课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问题的设计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之间的转换也应顺应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程式。数学问题的设计应逐层深入,还可设计一题多解、一法多用,问题的设计能激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发散性,可增强学生医学学习的思维水平。

2 从医科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数学课堂教学应设计数学语言与医学语言的统一

数学语言是指表达数学名词、术语、定义、法则、公式及其推导的形式化语言,它具有简洁性、符号性、展开性、抽象性的特点[2]。医学语言是贴近医学平常惯有表达的文字专业语言。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大多是今后用来作为一种工具为医学研究服务的。因此,在医科数学的教学设计往往涉及不少医学背景,医学问题往往只是一些只能用医学语言表述的现象,想通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就必须把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用严密的数学工具发现其内在规律性,包含了数学语言与医学语言的互译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和数学理论应用时教师可设计适合的医学问题。医学问题的表述需要医学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译,两种语言的准确互译不仅让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生活背景,让学生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参与数学学习,更能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的语言设计既要有医学背景语言的专业性,又要有翻译后数学语言的准确性;既要设计数学问题求解结果的数学形式化语言的简洁性,又需要设计相应的医学解释语言的通俗性。

3 从医科数学的教学要求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设计逻辑性性与直观性的统一

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决定了数学表达必然具有逻辑性,因此,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但是,医科数学的教学要求要远低于理工科数学,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的形式化要求较低、数学性质和定理的证明要求不高、难度较大的定理不做要求等,但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从数学的知识结构来说,教师应设计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医科数学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学生对于逻辑性过强的数学理论学习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设计数学课堂语言的直观性。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和直观性的统一主要是在保证不破坏数学本身内在知识结构关系的前提下,用直观性的语言加以阐述,以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可设计数形结合的辅助方式和类比的方法加强教学语言的直观性。

4 从医科数学的教学方式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设计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统一

医科院校多采用大班制、多媒体教学,易使师生距离疏远,课堂沟通不足。适当增加无声语言可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声语言主要包括:媒体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在课堂上要充分应用多媒体,发挥其形象、具体、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在讲定积分的概念和空间解析几何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讲导数、积分的运算这类学生必须掌握且技巧性很强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借助黑板边讲边写、师生互动,适当加强学生的练习。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肢体活动,心理学家发现,在人们面对面进行交谈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的[3]。因此,教师应设计恰当的无声语言如表情和动作来帮助教学,课堂上的教师的微笑、投入教学的表情、甚至学生做练习时到学生中间的巡视都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冷振生.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52.

2 胡良华.小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的调查与分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55~156.

篇2

关键词:中医;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33-03

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

中医在其历史的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四大经典。所谓“经典”,“经”字含有“经常之道”、“不容改变”之意,即是表示此四部经典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一切医理和医疗实践的根本依据。换言之,随着中医四部经典的成书,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和演变则是在经典理论基础上的发挥和阐释。

事实上,中医与中国传统之哲学、科学乃是一体同源,自古即有“医易同源”、“岐黄源于道”之说。《易经》是古代先哲通过“取其象”的思维方法得到的关于天、地、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宇宙自然观乃至生命科学观。如《易经系辞》中言: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古之圣人通过观察,将天地自然万物通过恰当的类比与归纳(即“象其物宜”),将纷繁多变的事物加以抽象和简化。所谓“道”即道理、原理,即事物现象背后所隐含的道理和规律。古人认为,唯有通过对一阴一阳的消长变化的认知,才可以对形而上的“道”进行把握和体认,进而达到“与天地准”,且“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的境界。

因此,《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并不是急于条分缕析地论述和分析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而是先要建立阴阳的观念,以阴阳的观念来分析和把握“形而上”之理――亦即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在规律。《内经》中即指出:

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

因为,如果不能够把握形而上的道,则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和病证中做出清晰不误的分别和诊断,因此有“治病必求于本”之说。所谓形而上的“道”,道即道理、原理,而“本”即是阴阳。阴阳是一对具有对立而统一属性的范畴,它是中医用以认知人体生命之“道”的工具,亦即是说,中医正是注重于考察人体生命所变化出多方面的对立的现象来认知其原理。又因为阴阳可以很好地统摄和归纳事物的状态、属性,使之简明,如寒热、表里、虚实等,都可以统摄于阴阳的观念中。换言之,阴阳的观念相当于公式,事物具体的表象都可以代入这一公式中来求解。

当然,如果单单只是阐述一个形而上的道及阴阳的观念,则只是哲学,又与需要诉诸形而下的“器”的医学无关。中医理论认为,“神、气、精”即对应了人体生命从形而上之“道”以至于形而下之“器”,是人体生理的客观功能和现象。其中,“气”是沟通“神”(属无形的机制层面)与“精”(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属有形层面)的媒介,如《内经》中所言:“气合而有形”。“气”在中医之内涵亦非常之广,含有五脏之气、元气、卫气等等诸多内涵,但简而言之,亦可说“气”相当于有质无形的能量、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因而,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对气的探求便常常显得十分重要,诸如在中医的四诊中,望、闻、切三诊都与对“气”的探求直接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内经》同时对纷繁复杂的形而下的自然与人的生理揭示以“数”的道理。在中医的理论中,“数”――是将“气”的周流运行加以定量化、精确化的依据。在《内经》中说道: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关于“数”的原理又称术数,其中,“术”字含有技术和应用之意,即指若能通达“数理”,则可以将形而上的道应用于技术和实践的层面当中。在《易经》文化的体系中,包含有三个内涵,分别是理、象、数。而在中医的体系中,则可以说同时含有理、气、象、数四个内涵,“理”即是指形而上的道,“气”是借以化生万物的能量基础,“象”即是通过归纳和抽象事物的形象特征而来,亦可说是一种既抽象又具有图像式的思维方法,“数”则是对形而上到形而下之间的一种量的规定。《内经》中指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其中,“知道者”也就是得道者、明理者,他必须是既通晓阴阳,又明了术数。阴阳属于归纳之层面,术数则偏于推演。换言之,中医的思想可以说是暗含了归纳与演绎的结合,也又同时包含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数”的法则与西方的数学或数理逻辑不同,它所蕴含的思想是同中国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传统之“数”,不是单单纯粹的、无意义符号,而是同时包含有“象”和“理”在其中,所以它本身是具有“二维”乃至“三维”的向度。中医理论中常用到的通常是天干和地支(简称干支)的数理体系,干支的法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的系统,干支之数本身又可以与阴阳和五行相互配合,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推演计算的依据。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即是根据《内经》中的数理法则应用于疾病的传变和诊断中,将其具体化以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少阳、阳明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其中预测疾病发展和变化的时间,就是应用了传统的数理法则来进行的计算和推演。

二、独特的认知方法

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和发展,中医的理论广受诟病的原因,缘于其形式上的神秘与玄学特质。事实上,中医理论之神秘,源于它的高度归纳和简化。南怀瑾曾提出,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中国上古时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都发展到最高点,可是其弊病,就是后世不知其所以然[1]。

另一方面,中医形式上的玄学特质,固然与它高度简化以至后世不知其所以然有关,同时亦源于它在认知方法上有别于西方实验科学。《内经》所建立的体系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部分是源于古代医家(即前文所述的“知道者”)在内证或慧观下所得到的关于对生命现象乃至天地自然的认识。这样一种“内证”的方法,是研究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今天的学界少有提及和讨论。它不同于西方科学依靠仪器进行实验观察的测量方法,需借助外部的观测仪器或对象,如西医学通过小白鼠的动物试验、解剖分析等。最原始的中医认知实践,部分是在古代医家(即《内经》所谓“知‘道’者”)处于虚静的慧观下对自身生理知觉和状态的观照及体悟而完成的,是一种“内证”的认知实践。中医博士刘力红指出:“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构建了中医理论。”[2]熊春锦亦提出:中国的慧观科学,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型的灵感思维、有序性潜意识直觉思维以及深度定观、慧观、无为先天状态下的“性慧”运用的产物[3]。前文提到“医道同源”,亦是说它们在认知方法上有相通之处,如《老子》中指出: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由静而“观复”便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体察到事物不容易被觉察到的微细方面,也就是认识了人体生命之规律。这种“内证”的认知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实践者)的自我修身(心)的基础之上,既需要这个实践者能够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又需要能够修养道德、以德进道,即通过完善自身的“德”而体认于“道”。在《内经》中即指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二字,不是现代语境下狭义的社会公德或伦理。中医学中“道德”二字各有其意义,“道”即人体背后的原理、规律,“德”即生命的物质能量,即《老子》中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熊春锦亦指出,“道德”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道和德是人的本源,“德”蓄养着人体的精气神,是生命的本质所在[3]。如前文所述,“气”作为人体能量态的生命现象和动力,古代医家先哲通过对自身感觉的冷热、酸麻、痛痒等感知的体会和总结,使得中医这种内证和慧观成为可能。如《内经》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因此,古代医家的实践者(上古圣人)通过内证(即“论理”)的实践中对“气”与“阴阳”的把握,得到关于经脉、脏腑、穴位、气血乃至本草的药性等各个方面的认识,这个认识应当说是对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直观性的描述,而并非凭空思考或想象的产物,当然,我们亦可以说这是古代医家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假说。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求证认知的方法,中医在对人体的脏腑、经脉赋予五行、阴阳的内涵,是有其根据的。五行是对于纷繁复杂的物质自然世界直观认知基础上的归纳和抽象,其所代表的是五类属性,同时也代表五种功能,并非单独指狭义上的物质个体。《尚书・洪范》中将五行定义为: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古代医家通过慧观而观察到,五脏在其功能态上各有其所主,其各个功能与五行的性质是相同一的,因此将其归结为一类。例如,当人体肝脏出现问题时,会出现眩晕震颤等症状,即《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这一症状与风摇动树木在中医“象”的思维中是同一的,因而中医将肝与五行之木相对应,又有“风气通于肝”之说。另一方面,中医对五脏的定义,并不完全是狭义的器官结构,而是指代五种不同的功能,因而往往比西医所定义的器官概念下的五脏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例如,肾脏在中医中不单单指代肾盂这个泌尿器官,而是广泛的包含主管人体体液、排泄、生殖、骨骼等功能,它是一个功能系统的代称。

因此,如果将中医五行、五脏的观念简单地用现代常识加以理解,自然会造成莫名其妙的感觉和误会,认为中医同于玄学或伪科学,而事实上,这是由于其特有的认知方法和“象”的思维所致。

此外,在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乃至五行之间互相转化的定义,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内核,后世历代医家都将之视为不言自明的前提或公理加以应用,而不会再去求证它。近年来,不少人就此而批判中医有关五行、阴阳等理论属于玄学,缺乏科学依据。在这里,笔者举出英国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eal Polanyi)的观点加以说明,波兰尼认为:科学观是这样成型的,每一个人之所以接受自身已有的科学知识,无非是由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信念体系,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历史中[4]。通过总结和反思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波兰尼认为科学离不开信念,信念即是对某一形而上的观念无条件地确信,并以其为向导而指引科学的实践。因此,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于信念,因为科学永远是在探求中以接近真理,但在这个探求的阶段中,若不依靠信念而接受一些尚未得到完全确证但却是最基础的东西,科学实践将无法进行下去,中医学如此,西方科学也不例外。

三、从《伤寒论》论中医之科学性

由于《内经》理论兼有哲学化的特点,它以“形而上”统摄“形而下”的理论建立方式,其理论便内在地要求医者能够如《内经》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所谓“医者,意也”。至东汉张仲景通过发展《内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的理论,著有《伤寒杂病论》,集此前中医理论之大成。《伤寒论》将《内经》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创“六经辨证”之法。所谓“六经辨证”,简言之,即是六大分类的辨别方法,张仲景通过定义每一经病的主要症状和分辨方法,可以将临床纷繁多变的病症都纳入“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而其核心仍是阴阳的辨证,也正是由于始终不离对“本”(即阴阳)的把握,方使得中医在临床中始终以最简化的方式来进行诊断与治疗。

由此可见,《伤寒论》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使得《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的理论得以应用于临床的实践中,它们之间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与此同时,《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的诊断治病规范,使得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再仅仅依靠“医者意也”,而是有客观、具体和确定的法度规则可依,消解了《内经》理论的哲学化,使之独立分离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科学。

《伤寒论》所开创“理法方药”的辨证和临床医疗规范,已经包含了科学的内涵和要素。科学是以在观察(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践(验)加以验证假说,若证据支持假说,则假说提升为理论,反之则否定假说。《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机制,正是从临床可直接并明确观察到的症状(或症候群),通过医者思维而分辨其为某一经的病症,然后只需依据“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的原则遣方用药即可。患者服药后,若疾病的症状得到明显或完全的好转,则证明了六经辨证理论(可看作一种假说)的正确。

换言之,《伤寒论》建立的辨证机制所追求的是,只要患者的症状一定,那么,不同的医生按照六经辨证的规则所诊断的结果和治疗的处方应当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实现了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

后世医家对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用药体系,对于其疗效常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肯定。可见,《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临床反复实践验证的。如清代陈修园说:“经方(即《伤寒论》之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5]从这一点上来说,将中医称之为科学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而到了金元时期,中医的临床理论又经历了发展和变化,如药物归经、五脏和三焦辨证理论等,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看似丰富了中医的理论,事实上却失去了《伤寒论》所建立的最直观的临床观察和检验的机制,使得中医在临床医疗实践上变成不同医家各执一端的局面,如清代徐灵胎认为:

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元时号称极盛,各立门庭,徒骋私见;迨乎前明,蹈袭元人绪余而已……如谓宋元所制之方,则其法可传者绝少,不合法而荒谬者甚多,岂可奉为典章?[5]

而发展至明清时期,“温病派”理论的产生和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中医的临床疗效受到更大的制约,中医由原先“一剂知,二剂已”而逐渐成为“慢郎中”,由此,中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上都渐渐失去了客观和可靠的标准,使得中医在近百年来一直陷入科学与否的争论之中。

笔者认为,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在于《伤寒论》――部分清代以及近当代以来的名医亦都持此观点,因此,对于中医溯本求源乃至解决中医的科学性问题都应从其中寻找答案。《伤寒论》无论从诊断到治疗,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客观的经验事实做依据,因此,若简单地将中医批判为“伪科学”是片面武断和有失公允的。

因此,在科学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互的今天,应当客观地看待中医理论及其认知方法,并为之留一席之地。同时,回归中医的经典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之中多多求证,未尝是经不起验证的科学。笔者认为,这需要东西方各自的开诚布公,以及中国对于自身传统文化思想的认同感。相信若能如此,东西方之科学和文化都将得到互补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3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9.

[2]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

[3]熊春锦.道医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6,7,14.

篇3

    情景教学产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军课堂,当时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亦称听说法。它以语言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在环境中教学,利用一种强化了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与目的语的接触面,通过全境化教学,加强了学生接触和运用目的语的学习机会,收效良好。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模拟某种情景或景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其最重要的手段是案例教学,目前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受到教育者的青睐,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各级学校的英语、语文、体育、生物等课程中应用。各类医学教育也在逐步尝试采用情景教学法。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搭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的课程,传统课堂讲授方式适宜于基本知识的学习,但对于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明显力量不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引入了情景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收效良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情景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现介绍如下:

1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中医情景教学法的关键

    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一点,就在于需要体现出中医的特色。中医的特色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如何能体现出整体观念,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演示天时、地域等相关因素,或借助于教师的情景描述,来虚拟情景,例如可以在寒湿腰痛的病例演示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阴雨天、潮湿的居住环境等场景,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中医学的情景教学法一定不要脱离了中医的精髓。采用案例模拟的情景教学法,可以在教室中安置诊桌、椅子、脉枕、血压计等来布置诊室的环境,由学生扮演医生,教师扮演患者,来模拟诊疗情景。各种病史、症状的询问,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动作形态、语言声息都可以通过表演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但是虚拟病人无法把舌苔、脉象表现出来。这是中医辨证论治情景教学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直接通过语言描述告诉学生相应的舌苔、脉象,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但是还有欠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智能舌象仪、脉象仪来部分弥补这种不足。

在模拟诊治患者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注重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整个诊疗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望、闻、问、切,要望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注意听患者的声息,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注意切脉的动作要领等,然后就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处方用药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模拟医生诊治患者,给他们以真实、具体的情感感受,锻炼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

2丰富情景创设 提高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需要的情景。创设情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教学中的认知内驱力。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其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天地人统一等思想抽象难懂,对于初涉中医的学生来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疾病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就要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的情景,用直观感性的情景表达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激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情景设置可以包括图片、多媒体资料引入、创设问题情景、虚拟环境、临床病例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牛彩琴等将情景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中医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包括:创设背景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生活情景,化解教学难度;再现历史画面,丰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力;虚拟自然环境,增强教学效果;引入临床病例,培育思维能力;引人实验情景,提高动手能力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各种情景,以景触情,启迪学生思维。例如在“癃闭”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告诉学生朱丹溪提出了治疗癃闭的“提壶揭盖”法,就是开肺气、利小便的方法,但是学生往往还是不太明白,因此在教学中预先准备了一把紫砂壶,在紫砂壶中装上水,但是事先把壶盖和上面的小孔都用胶带封住了,这时给学生演示倒水,水并不能倒出来。把胶带撕掉,再往外倒水,水可以很顺利的流出。这就是气压的缘故。这时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重温了水壶倒水的情景。人体也是如此,它和自然界很多原理是一样的,肺主气,气行则水行,开提上焦肺气,可以通利下焦膀胱,故上窍开则下窍自通。通过这种情景设置,把医学的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印象,掌握了知识,启迪了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沟通理论和临床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两者并重,缺一不可。传统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情景教学偏重临床技能的提高。以情景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为例,案例教学一定要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只有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如果学生尚不明白什么是水肿、淋证,什么是癃闭、关格,何谈其临床特点,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呢?因此,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深入理解,才能在情景教学中进行成功的案例模拟、病例讨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还是以传统课堂讲授为好,临床辨证论治,适合灵活地采用情景教学法。只有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得益彰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沟通理论和临床,使学生听完课,多思考,会看病。

4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师为主导

在中医内科学情景教学中,学生扮演医生是案例模拟的主角,教师可以扮演患者,起到主导证候的作用。以淋证为例,患者可以说出排尿痛这种主症,但是医生能否问出病程、相关症状、既往史等,则需要看学生对这种病的掌握程度,这也可以起到一个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引导出不同的证候,例如尿痛伴有尿血,就是血淋;尿痛伴有砂石,就是石淋;尿痛伴有病情反复,劳则犯病,则是劳淋。可以判断出学生对这种病各种证候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的作用还包括引导学生抓主证,明诊断,掌握类证鉴别。主证是辨证论治的关键依据,它是患者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主证决定了诊断、处方、用药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例如胃痛,患者感觉胃脘部疼痛就是主证,明确疼痛部位就可以做出诊断,它和心前区闷痛的心痛、两侧胁肋部疼痛的胁痛,显然不同。教师可以在情景模拟中进行引导,以使学生明确诊疗的程序。在情景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表现中的优点予以肯定、表扬,同时指出问题和不足。

篇4

一、组织传播中的行为控制

从1949年施拉姆提出的大众传播学的框架开始,将人对人的传播分成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及人际传播。其中组织传播涉及了组织和传播两个概念的交织。大多数学者认为,组织是一个通过协调活动来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的一个社会集合体。通过协调、组织成员通过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来与其他成员或与其他组织成员进行关系处理。传播则是贯穿于组织和管理整个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传播在组织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有利于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和行为进行协调和控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按照传播学的理论还进行教学行为和策略的实施,对于提高传播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堂教学中的传播规律

课堂教学是一种组织传播的形式。因其传播内容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固定性等特点,因此在组织传播中的一些相关理论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分析。尤其是组织成员,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行为控制因素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信息的编码、传送者;学生是受者,接收、内化信息并给予反馈;传播通道中传递的是教育组织者编制好的教育信息;教学媒体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双方的通道。课堂教学因其特殊性,在其组成的传播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通过教学的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和学生进行沟通和相互感染,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样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评价对自身的认识、教学等行为做出及时的调节。

三、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教学策略

教师处于整个传播决策者的地位,并且在信息时会处于主动地位并且具有权威性。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课堂教学传播的组织影响过程、目标设定及反馈过程的方式和方法。

1.影响过程

基斯和凯斯把影响定义为“人们成功地说服别人村从其劝告、建议或命令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组织传播时,教师仅通过宣告“因为我是权威者”来实施行为控制是不可行的了。另外,在横向的和纵向的关系中,正式权威已不是一种可行的资源,而往往离不开影响过程。教师如果想要达到影响和说服的目的,必须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符号进行文化传播活动。在课堂教学,教师不仅通过语言等符号进行直接传播,并且还是用一些非语言符号来传递态度、感情等其他信息,这些辅助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理解力上起到作用。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很好地推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课堂教学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激发其学习热情的首要因素。要通过对具体课堂教学环节的目标设计等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行为的控制。

2.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过程

(1)目标的明确性:设定明确的目标要比设定笼统的目标更有效,在进行每堂课之前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例如“我要将目标提高10%”远远比“我要提高目标”定的更加可行。教师必须以“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学”为原则,摒弃把教学的动力归因于升学的需要与压力的错误思想。在对教学内容解读的时候,不能将教材直接作为教学内容,要超越教材。在每堂课的设计中,要力求精、细,目标更为具体和量化。面对压缩越紧的课时,应该提炼精华。因此教师课堂教课思路需要清晰。可以设计一条讲课主线。在主线讲述的过程中,横向和纵向扩展知识面,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感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将知识内化。

(2)目标难度性:如果所设定的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不会太难以至于无法实现,目标设定就能够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最好的目标是那些有难度但是可实现的目标,借助生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生活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型和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讲学生的学科世界与日常生活世界结合起来,避免使课堂变成了只有虚拟的符号、概念的空洞、单调的形式。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让生活因课堂而丰富,以促进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学,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这样不仅可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还可以使得实现目标变得有趣与可行。

(3)目标设定的参与:一个由组织者向成员指定的有难度的目标和由组织者与成员共同设定的有难度的目标效果是同等的,但是参与在目标设定中有一定的价值。具体表现在,首先参与可导致有难度的目标,而这反过来又会促进绩效。其次,参与提供了重要的奖励,如参与者满意度提高、职责也更明确。因此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可以允许学生参与设计。尤其在当下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将学生局限在被动学习者的范围中。在让学生积极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设定时,可以促进其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对教师及自身满意度的提高。

3.反馈过程

教师在整个的过程中主要以教育者单向传送信息为主,还会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效果以便于调整再传递。作为反馈接受者最关心的是反馈的价值,而且更喜欢正面的反馈而不喜欢负面的反馈。但是为了使组织顺利运行,经常需要纠正绩效问题或不足,通过什么方式来既能纠正问题,对于学生或者教师来说又“可接受”的方式来提供反馈?费尔赫斯特和他的合作者提出,解决“价值困境”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一种把关于任务的负面反馈同对员工的支持结合起来的方式传递反馈。我们可以得出,在进行反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这样的语句进行:“我认为是你一名很有潜力的学生/教师,特别是因你在……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所以在……方面有发展。但是在……方面有些不足,你应该在……方面(具体的学习过程)有……方面(具体的建议和举措)的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良好的反馈效果。

四、具体课堂教学策略——以《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为例

1.课堂讲解策略

课堂讲解方面,理论简明清晰,避免啰嗦,侧重实践训练,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细节的把握。目前,很多教师以完成课件制作作为备课要求,整堂课堂一味地将书本知识变换形式,仅仅展示理论知识,而不加实践例题的精细讲解,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还会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失去兴趣。相反,如果以试题为范例,精讲、细讲例题,从试题中分析各个考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知识好奇程度的兴趣,恰恰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二进制算法的过程中,先不急于讲述二进制的运算法则,而是先复习关于十进制的数码、进制原则等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研究清楚后,快速引入二进制的算法原则和数码。重点进行二进制例题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对新概念进行理解。在例题选入的过程中,不仅选用死板的计算,还选用例如IP地址的十进制计数法等应用型例题。从而加强学生对二进制的理解,深化学生对整个计算机体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教学水平和技巧的提升,还应该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与其他教师对使用课件上课的对象、范围、技巧等进行认真讨论。将多媒体教学技术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到课堂教学中。

2.课下辅助策略

课堂教学的短暂,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为学生制定课下有效的辅助策略也很重要。最了解学生的不是教师,应该是学生自身以及周边的其他学生。因此运用此规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指定一名组长,教师需要每周听取组长对小组学习的活动报告。具体的活动内容由教师进行指定,组长进行监督。试题库方式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定课下的辅助策略主要包括:对试题库考察知识点的分项概括;知识点的重组、知识点涉及理论知识的书本还原、书本知识的内化等。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从书本到实践,从实践回书本”,从而在课下达到有效辅助课堂的教学目的。

3.监控课下辅助策略

每组学生是否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了任务,这是最终的落实点。从管理角度上看,教师不可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状况,但是确可以整体把握每个学生的基本动态,中间的纽带在于组长。教师可以多与学生组长进行互动、探讨。学生组长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所以一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讲解,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进行答疑解惑是必须的。解决共性问题后,再根据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了解每组的个性问题。通过重点抽查的方式达到“督查”的效果。

篇5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院共有8家,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这些美术学院发展历史悠久,各种教学设施完备,学科建设齐全,知名度相对较高。它们在艺术设计的学科建设上大致分为环境艺术工程系、视觉传达系、工业造型系、染织服装系等单位,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非常详细的专业划分。以视觉传达系为例,内设商业摄影、平面设计、动画、影视编辑、装饰设计等专业。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内同样也设置有艺术类二级学院,一般都称为XX大学艺术学院或XX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此类艺术学院数量繁多,发展历史与学科建设也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二级学院始建于1990年以后,也有一部分二级学院是刚刚建立的。它们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教学与课程设置上参差不齐,学科建设也相对不完整。虽然这些二级学院经过数年的发展,也各自拥有了其特色专业,但由于受到资金调配、办学规模、专业建设等多方面的限制,与专业美术院校相比,在教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法国艺术类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国相同,也可分为“专业美院”与“综合性大学”两大教育体系。它们分别直属于法国国家文化部与法国国家教育部两个不同的政府机构。“专业美院”与“综合性大学”在艺术教育上的定位完全不同,并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向上也有着明确的分工。

法国的美术学院可分为造型艺术学院与装饰艺术学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美术学院与设计学院;其中装饰艺术学院在法国仅两家,它们分别是巴黎装饰美术学院和斯特拉斯堡装饰美术学院。美术学院在教学上以艺术实践教学为主,兼修部分艺术理论。学院内设不同的艺术工作室,如金属工作室、玻璃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等,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不同工作室的艺术实践课程。美术学院的学制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1~3年)完成学业后由法国国家文化部分别颁发DNAP(国家造型艺术文凭),第二阶段(3~5年)完成学业后由法国国家文化部分别颁发DNSAP(国家高等造型艺术文凭),相当于我国的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历证明。

法国公立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系或艺术学院大体上分为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两个方向,教学上与美术学院有着明确的区分,大部分时间以艺术理论与实验性艺术教学为主,学制上分为学士(License)、硕士(Master)、博士(Doctor)三个阶段。毕业后,由法国国家教育部颁发国家学历、学位证书。1~3年为学士阶段的课程学习,4~5年为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5~8年为博士阶段的课程学习。

法国的“美术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了互补,也各自凸显出其教学上的特色(侧重点),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为补充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不同方向的艺术类人才,同时也为艺术学科的深入理论研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艺术或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实践的教学模式上,同时为艺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建立起完善的理论基础。

根据中国艺术设计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虽然法国的艺术教育制度相对完善,但如果完全效仿,并不能有效地改善“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都是以“美术学院”教育为“蓝本”的,并没有发挥真正的“综合性大学”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或者说“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归属于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学科,艺术不可能仅局限在一门学科中进行研究。我们需要所有艺术范围内各学科的融合,同样需要艺术范围外各领域的融合。这样“综合性大学”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先天条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美术学院”所不具备的资源,也是综合性大学二级艺术学院的决策者们与教师所应思考的问题。在某些综合性大学内开设的第二学历、学位教育,为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也为艺术设计的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学科领域的平台。例如某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选修部分建筑学院的课程,理工学院的学生选修部分艺术学院的课程,等等,这些都能够体现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综合性大学建设艺术设计学科或许应该转变不同于“美术学院”的教学思路,中国的美术学院对专业有着明确的划分,如果在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的设置上也完全效仿美术学院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学院框架,而受到二级学院人事编制的限制,不能为综合性大学每个学科配置一个优良的师资团队,同时也会对艺术教学带来不良的影响。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在大学范围内的有效重组,应该是改善现有教学模式,例如某某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假设把这两个学院重组到一起,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可能是仅针对两个专业在某一领域上的优势互补;但所带来的弊端是需要在综合性大学内摒弃美术学院的一些传统艺术学科。

本文以某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内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4个专业方向,虽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分割上与专业美院基本相同,但是在学分与课时安排上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一般综合性大学在课程设计总表上会划分出公共基础必修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4个模块,每个模块中事先规划好不同的学分与学时量。对于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本身,问题就出在了4个模块的划分上。以4年制本科教育为例,艺术设计专业的总学时为2336小时,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时数为692学时、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为128学时、学科基础课的学时为864学时、专业课的学时为652学时。从上述数据可以清楚得知,其中艺术设计专业课仅仅占4年教学总课时量的28%,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我们的问题出在4个专业方向共修的学科基础课上,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占4年教学总课时量的37%。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存在一些学科设置上的矛盾。艺术设计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是某些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模块的调整来完善现有教学设置环节上的不足。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其专业设置的共性,在这种共性体制的包容下,也不能忽视艺术设计专业个性问题的存在。

篇6

[关键词]新一代大学生;特征;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47-02

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反映了时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思想、心理、个性成长、行为活动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映射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势,为增强思高等教育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当前对新一代大学生认识与评价的误区

(一)把个别现象作为判定整体的标准

目前社会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关注,多是见于新闻报道有关其行为特征的描述,重心大多放在了衣着、消费等显性层面,鲜有理论层面的深入解读。许多媒体的报道,往往借助以少数的细节、个体的行为,特别是缺乏科学设计的随机或抽样调查,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上升为对一个群体的判断。譬如看到有的“90后”大学生入学支出不菲,各类名牌榜身,就武断地作出结论说这个群体“拜金”、“盲目攀比”、“物欲意识强烈”,而事实是现在的许多家庭已有经济能力供孩子消费,社会的发展与开放也允许人们有更好的物质追求,不仅“90后”大学生如此,就连许多经历过困难时期、思想相对保守的成年人也开始追求科技、时尚与潮流;此外,舆论在分析新一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时,往往会忽视他们的规划意识与理财能力也在增强的一面。当一批“90后”登上北京奥运会冠军领奖台时,有人就感慨说“90后”大学生并非某些报道所称的“垮掉的一代”,他们同样能吃苦、能担当,同样具有国家荣誉感,其时并没有去想那些奥运冠军们还不是大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极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导致对新一代大学生认识的偏差,如果这种误会发生在高校管理者身上,则可能使教育缺位、错位或失效。只有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坚持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观点,经过深入、科学的调查,并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带强迫性地贴上标定身份的标签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张贴是依人、依事、依地、依情况而有所差异的。同样的行为或事件在一些社会中被视为正当的,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被视为问题;就是在同一社会中,对于同样的现象,人们也会贴上不同的标签。对于“90后”大学生,舆论早已给他们贴上了个性、自私、另类、叛逆、没有责任感等标签,在许多人的思维里,当提到其中的关键词时,就会同当代的大学生划上等号。这无疑带有浓厚的强制性意味,有“欲加之名,何患无辞”的嫌疑。譬如现在的大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被说成是“太自我”的表现,而其他人的类似行为就可能评价为“有原则”并受到鼓励;对当前大学生个性十足的穿着,用“火星文”与别人交流,而事实上从“80后”自身早已融入潮流的大军,火星文也恰恰是从“80后”发明的第一代网络语言“演化”来的。对这一问题,有关注人士也表示了“反省”,武汉大学在公布的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中就鲜明地表示“‘90后’的大学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利用标签建立评价的目标系,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消极意义同样明显。根据标签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出被贴标签者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将“变成”什么。因为标签改变了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可能改变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这告诉我们:如果把标签直接同当代大学生划等号,不去加以纠正,一味带着“有色眼镜”以“怀疑”的目光认识和对待当前的大学生,只会招致他们的反感与对立,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与改进,迷失成长的方向,造成消极的后果。

(三)传统观念和成人思维的习惯性误读

传统观念习惯将年龄作为判断人生阶段的标志,古时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涵盖各个年龄段的说法,而十八岁被作为成熟和自立的标准线。“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性称谓,纵然是以出生的年龄界定,但在他们十八岁这个所谓成人的年龄(2008年)才能普遍地使用,毫无疑问隐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映射着人们以出生年代认识和评价一个群体的思维定式。

根据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代沟”不仅仅意味着年龄差距带来的沟通障碍,更意味着因成长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当代的大学生没有经受过物质生活匮乏的时期,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备受家长和社会的宠爱,他们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因而必然不能吃苦,自立意识差,只会关注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关心别人和感恩;改革开放的环境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拓,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会使得心态不稳定,好高骛远等等。然而,现实生活中,出生在各个不同年代的人的表现,并不完全像有些人预见的那样。一些当过知青、吃过苦的人,有时也会做出让人汗颜的事;相反,一些家境优裕的新一代大学生,能自觉、热情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对繁重的工作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作出自己的奉献。因此,对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简单地用出生年代进行划分,是不科学的。人的存在毕竟是复杂的,必定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只要主流是积极的,趋势是向上的,就不必为某种社会现象过分的担忧,而是在肯定的同时加以引导。

二、对新一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正确解读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认为,当前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的确存在着一定误读,往往是根据个别现象来评价整体,没有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他认为,相比以往学生,这新一代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也更自信,喜欢尝试新事物。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可以说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无论从哪个侧面或角度来看,都体现了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一)独立性:时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倡导和鼓励依法、有序、合理竞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而独立是通过竞争得以生存的法则。“90后”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处于竞争的状态,这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相对宽松、充裕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自信,可以不完全依赖外界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尝试,即使失败也会得到宽容。从时展的角度来看,与新一代大学生休戚相关的教育改革、高校招生改革、就业改革等会继续推进,全新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也鼓励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二)选择性:个人社会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为新一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可支配资源,也创造了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的选择意识、选择机会、选择能力大大增强;而网络等信息化媒体的发达,使得当代的大学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传统载体之外,有了实现个人社会化的更广泛的途径。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接受什么样的观念、走什么样的路,都是可以选择的。每一次的选择都影响着自身的个性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反过来又决定了他们选择什么,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正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三)多变性:多元价值的冲突与融合

社会开放使得各种观念、思潮、舆论、信息等竞相涌入,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低俗等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理想主义的教育内容和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高尚人格的高成本和道德弱化的低成本,主流信息的单一和非主流信息的开放,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新一代大学生复杂的价值观。集体和个人、规则和自由、理想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价值判断过程,新一代大学生在坚守主流价值的过程中,观念不断地经受着冲击,即便微弱的变化也会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总之,新一代大学生总体上不仅仅具备令人担忧的问题,还有很多令人可喜的优点,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而且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他们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期待和需要;憧憬校园生活,期待发展突破;职业发展目标明确。由此可以看出,“80后”到“90后”的变化不是个体刻意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印记,不能简单地用“70后”甚至“80后”的品性和惯性思维来理解、审视和评判“90后”这新一代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5期

篇7

    1、悠久的历史

    任何一个艺术种类在人类文明的进程史中都有其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脉络,这其中皆包含人类对于大自然改造与征服过程中对于艺术的基本认知与探究。在从实用到艺术的逐步发生与发展中,无不体现人类对于美的不懈追求,体现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艺术积淀。

    古老的中华先民对漆的发现和使用可谓是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漆最早的国家。有文献记载:早在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时,禹作祭器,墨染其外而朱髹其内,这可谓是最早关于漆器的一些记录了。以我国所出土的文物实考而言,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髹涂朱红色的漆碗,足以证明中华民族制作漆器的历史已有七千余年。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使用便非常普遍,近年来,如河南信阳战国墓、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漆器,种类丰富,并装饰有精美的图案或画面。这时期漆器造型手法多变,漆色已发展为多色的彩漆,并利用金、银、铜、玉、贝等多种天然及人工材物来镶嵌装饰,以显示其奢华性、贵族性。随着制作漆器材料的丰富和制作技艺的发展及在日常的生活中实用性的大大需求,到了唐代漆器才较为明显地在民间开始使用,直至宋代则普遍起来。宋代已产生了漆行、漆器店等商业行为,大量出售漆材、漆器。漆器在满足实用的前提下以其独特的色彩、图案、装饰体现了人们对精神审美愉悦的无限追求,也是创作者审美理想的物化之体现,“所谓物化,是自己随物而化,主客合一的极致”。所以到明代时期漆艺的发展达到了繁盛阶段,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出现了漆艺、雕漆的高峰。据明代漆工黄成的《髹饰录》中记载,此时漆艺的装饰之技艺繁华富丽、无可比拟。

    漆器、漆艺、“漆画”无论我们是从实用的或艺术的角度去探究的时候,都会发现深藏于形式之下的所散发的民族与地域、历史与文化的气息,它是中华大地民族深层内在心理与精神本质及审美心理的体现。

    2、早期的“漆画”

    这里我们所关注到的漆画,作为艺术的形式而言,其并未具有真正的绘画独立性,在漫长的中国漆艺发展历程中,漆画几乎一直依附于漆器及其多样性的形体之上。在与漆器的结合中,中国古代漆画的艺术形式多变、表现内容丰富,诸如神秘的抽象性、生动的写实性、宗教的寓意性等艺术特质在悠久的漆艺中都有大量的作品出现。如马王堆汉代漆棺画、长沙南郊黄土岭出土的战国人物漆画、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绘锦瑟、浙江宁波的明代竹编五彩描金漆盒,这些漆艺代表的不仅仅是器物的本身,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审美观照及民族的审美本质及其审美的倾向。所谓美的观照即“向某对象的心的作用,在究极上,乃是现实意识的基本构造之自身”我们在对器物本身视而不见的时候,依附于其上的漆画本身已经具有了作为绘画的独立存在的价值及审美的独立性,生动的场面、饱满的构图、色彩的搭配等诸种艺术表现元素的体现与独立的其他绘画艺术相比不分上下,只是由于与器物的结合而未能成为独立的漆画艺术作品。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独立的漆画艺术的出现与崛起,同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漆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外来漆画艺术的影响与融合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当代漆画艺术在发展中的“境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当代漆画艺术家乔十光先生所说:“开漆画独立之先河的是越南。中国漆画的独立便是在越南磨漆画的刺激下,在现代艺术观念的启发下,在当代中国漆画家创造性劳动中完成的。”

    3、漆画的独特性

    漆画以“漆”为主要载体去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大漆为主要的媒介,漆画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艺术、现代工艺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体。

    漆画材料的独特性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

    材质、技法是漆画最基本、最物质性的构成因素,是漆画艺术表现作品的关键。

    漆液、矿物颜料、漆板这些材料是漆画独特之根本。漆画材料涵盖之广,是其他绘画艺术种类难以比拟的。大自然造物力量之神奇给我们的视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视觉美感。如金箔、银箔、蛋壳、沙子、植物叶、螺钿等等。这些丰富的可以为漆画所采用的物质在漆画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审美语言是不同的。与此同时漆画材料的创新及延展性也是其他画种所难以比拟的,不同艺术家在漆画创作中随观念的改变、题材的变化、画面效果需求等往往会自觉地寻求不同的、新颖的材料来展现自己艺术作品的特质。

    不同材质的属性决定了其展现的美的艺术价值,艺术家在漆画的创作中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加工、创新代表了个体的艺术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尤其是对材料选择和加工的主观性、偶然性更增加了漆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当然艺术家的创作观念是统领整个艺术创作的根本。总之漆画材质的属性美与材质的独特性是漆画艺术的一大特点。

    漆画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其表现技法的独特性。

    丰富的、变幻莫测的漆画工艺手段,以及某些特殊的工艺具有偶然性表现形式及表现效果,构成了漆画艺术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质。

    漆画的创作周期较长,对于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其难度主要是对天然漆画材料的掌控与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同我们熟知的水彩、油画有一定的差别,这也是材料的物理性决定的。漆画的表现技法非常丰富,有打磨、彩绘、镶嵌、磨绘、刻填、堆塑等多种表现形式,技法掌握的难度较大,需大量的实践方能在艺术表现上有所建树。在制作中不同的艺术处理技法会产生各异的艺术效果及意想不到的视觉美感,最终达到材料与技巧、漆性与画意的完美结合,这也许正是漆画艺术神奇之处吧。

    二、当代漆画艺术的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我们这里讨论的被边缘化涉及诸多方面,包括艺术自身发展中的自我自律及影响艺术发生、发展的他律性问题。简单来讲是指我们民族漆画艺术被边缘化的客观原因:即历史、经济、文化、地域等多方面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漆画发展的多元因素。其次在漆画艺术发展中本身自省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被边缘化的现实

    中国悠久的漆艺自唐朝始传入日本,这个在大和民族看来是“舶来品”的东西却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日本的本土民族发扬光大,“漆器”似乎已经成为日本的代名词,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也足以说明一个民族对于优秀文化的遵从与渴求,同时对于我们漆艺的原创者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一种对待文化“自觉与不自觉”的警醒。就像西方人提到陶瓷就能想到“China”一样。日本的漆画艺术同我们自身的漆画艺术之间产生的角色调换,难道仅仅是一个“文化现象”的问题吗?众所周知,最早最精美的漆器是在中国,而如今最会做漆的则在日本。

    越南漆画起步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20世纪30年代年法国人维克脱尔·塔尔丢为越南漆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法国人并没有把西方的教学体系完全强加于越南学生,而是鼓励越南的学生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元素与潜质,发掘、发展本民族自己的艺术。他们甚至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开始尝试把传统的漆艺技法融入绘画中,越南真正的漆画艺术由此开始。在之后的不断探索、实践、成长中,漆画(磨漆画)在越南画坛中逐渐发展成为他们的“国画”,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这里不再探讨漆画艺术谁是源头、谁是追随者的问题,无多大意义,历史总是要发展的,我们不能总是拿着我们祖宗的荣耀来谈论今天的现实,这种鞭策也许是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的自我觉醒与创作动力吧。

    2、目前国内漆画艺术现状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漆画艺术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但是任何一个艺术种类的发展演变必然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其中有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偶然性存在,这其中包含有历史、地域、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现代漆画虽然从上世纪30年代已经起步,但是几十年来了解与关注它的人可能并不多。漆画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既然存在了必然会经历发生、发展与衰变的一个基本规律。漆艺在我国的传统实用美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在大众审美活动中多数人仍把它当美术工艺品一类来看待,这是存在的现实。对于一个从事非漆画艺术的其他艺术工作者来说可能对漆画艺术都知之甚少,更别说普通的百姓大众了。再者,在新时代艺术教育极大的发展中,漆画艺术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像国、油、版、雕等这些专业一样受到应有的重视。艺术教育在当今的市场化、功利化的影响下变的愈加现实,以至于漆画这个专业逐步被排挤于主流艺术之外,在其后的发展中也就相应地受到一定的影响,漆画艺术这种境遇的“尴尬”对于漆画艺术自身而言无疑是一种发展的阻碍,所以后来在漆画最初被纳入全国美术展览时引起很大争议。

    另一方面漆画艺术比较强调材质的特殊性和工艺的复杂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其受到材质、技艺、制作等多方面的制约,同其他艺术类别相比不可避免地会把漆画艺术看做是更接近工艺美术的,而在电脑数字化急剧发展的现在,许多传统的工艺美术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新型艺术手法与技术手段所代替,在艺术与实用美术之间漆画不可避免地被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漆画的教育、普及、创作、创新。

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 多样化 平等化 主体化 开放化 现代化 客观化

开放性教学与传统的封闭性教学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注重“以本为本”、“从本到本”,生硬的将一些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从不将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呈现出内容单一化的特征。而开放性教学不再以教材内容为唯一依据,还将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相联系,将新颖、贴切、生动、有时政性特点的材料引入课堂。注重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具体表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概括材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使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观点、理化,揭示知识之间、知识和理论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能力、贯通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师生关系平等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高高在上,占据着绝对权威,主宰着课堂,,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片面追求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开放性课堂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与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同学型师生关系。而同学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确立同学型师生关系是对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孔子强调“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因为同是学习者,所以,学生因与教师的角色不同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这种心理认同的结果是心理自由,而有了心理自由,学生就不会产生逃避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学生来说,教师又是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同学”。这个“不一样的同学”必然会受到大多数同学的特别关注,由此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向师性”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心理基础,因为它只有期待、亲近,而没有排斥、回避。同学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教师放下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心理,纠正对学生人格的藐视态度,向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并以此赢得学生信任进而彼此接受的开放过程。这一开放过程无论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三、学习方式主体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并且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习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方式窒息人的思维与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开放性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们共同强调的一点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如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等的自主选择、自主调控,合作学习强调团队中的个体要承担个人责任,而探究学习则更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动手实践和体验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

四、教学方式开放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主要表现为(1)老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4)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5)老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6)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给学生,学生唯命是从;(7)老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8)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人征求意见)适应学习内容;(9)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10)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这种教学方式反映的是社会本位、教师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漠视人的自由和尊严、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眼中无“人”的教育。这种教育只会禁锢、封闭、奴役和钳制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奴仆和顺民。开放性课堂教学强调教学必须以“引导”为主,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引导是开放的,不仅包括课内的引导,也包括课外实践活动的引导,不仅包括知识观念的引导,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引导才能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使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求知者。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教师一张嘴,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的又一特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多媒休教学的突出优点在于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寓理于事,寓教于乐,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耳、脑多种器官的功能,更大限度调动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