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8篇

时间:2023-08-23 09:17: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

篇1

关键词:毒邪 分析

1 毒邪学说的发展概况

毒邪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从《内经》时代开始,即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有充实与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内容包括毒邪的界定、历史沿革、病邪性质、致病特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近3年来,有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毒邪致病的机制探讨方面。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毒邪学说经历了兴起、昌盛,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有悄然沉寂之势。究其原因,涉及了从中医疾病观到当代疾病谱变化的方方面面。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

【参考文献】

篇2

    1  毒邪学说的发展概况

    毒邪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从《内经》时代开始,即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有充实与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内容包括毒邪的界定、历史沿革、病邪性质、致病特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近3年来,有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毒邪致病的机制探讨方面。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毒邪学说经历了兴起、昌盛,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有悄然沉寂之势。究其原因,涉及了从中医疾病观到当代疾病谱变化的方方面面。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

    【参考文献】

篇3

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关键词】 病因;邪气;邪;中医基础理论

Abstract: Pathogeny indicates all irregular and abnormal factors, the perverse trend is one part of pathogeny, mainly pointing to the six abnormal kind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such exopathy as pestilence. Both can exist separately of the human body, also can enter the human body, becoming pathogenic factors. The perverse trend is the pathogenic factor too if it goes into the human body, otherwise not. Those not causing disease are not pathogenic factors, but they are causa morbi if causing disease.

Key words: causa morbi; perverse trend; irregularity; TCM basic theory

笔者曾以“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为题,对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行过讨论,认为致病因素是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邪气是六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病邪,不能泛指一切致病因素,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另外,笔者在掘文“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2]中提及邪气、病因、致病因素三者的概念与关系,认为“比较一下邪气、病因、致病因素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三者所描述的都是致病因素,仿佛这三者是同一的。而事实上,这三者是有差距的,根据笔者的理解,致病因素包含的内容较广泛,包含了所有的邪气与病因,也就是说邪气与病因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而病因是已经引起疾病的,也是已经进入人体被人体感受的致病因素。邪气可以是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未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可以是已经被人感受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未被人感受的致病因素。而且,中医论述邪气时主要是指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致病因素,如六、七情、饮食、劳逸等等,很少包括外伤、寄生虫之类。可见,邪气与病因都包含在致病因素之中,两者有交叉,有相同和有不相同的地方。根据这个理解,在论述邪气与病因的概念时,不能笼统地称之为‘又称致病因素’、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只是说:“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今日复习之,觉得似仍有不当之处,尤其是“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与“邪气与病因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之命题,有欠妥当,故再论之。

1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概念

1.1 邪与邪气的概念

“邪,不正当,不正派。如邪说;改邪归正。《书·大禹谟》:‘去邪勿疑’。邪,中医学上指一切致病因素为邪。《急就篇》卷四:“灸刺和药逐去邪。”。“邪气,中医学名词。指六以及疫疠之气等外邪。邪气和邪的含义,有所不同,邪气一般指外感病邪,而邪则既包括外邪,又统指一切致病因素”。[3]这里《辞海》对“邪”与“邪气”的概念作了定义,并对“邪”与“邪气”的概念作区别,这种区别,笔者完全认同,但论及概念时,似有些疑问,笔者认为,邪属不正当、不正派,从中医病因学说的角度来看,邪则应以认为不正当、不正常的的因素,也就一切不正常的因素称为“邪”。而邪气则是“邪”中也即一切不正常的因素当中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因素,而且一般指外受之因素,如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等,很少包括外伤、寄生虫之类,故邪气不能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1.2 致病因素与病因的概念

致病因素,顾名思义,即是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所谓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同时又指出:“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而笔者认为,病因,顾名思义,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十分明确地阐明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即人有病,导致这个病的原因称为病因。

两者的概念严格来讲,以中医病因学说或中医发病学的角度看,病因与致病因素两者都已经涵盖了正气的因素。一个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与致病的“邪”两个方面,是由于“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且在邪正斗争中,通常“正”起决定作用,“邪”至多只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并非导致疾病的原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致病因素、病因与“邪气”、“邪”有了明显的不同。

2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关系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是中医病因学说乃至发病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也必须予以界定,其关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历代中医名家鲜有论述者。

笔者以为邪属不正当、不正常的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人体以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疾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乃至病因。邪气存在对于人体尚有一定的相对性,六气变六(六气异常),必须是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即太过与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变化过于急骤,而且又碰上了人体正气虚弱,进入人体,打破阴阳动态平衡,导致人体疾病发生,变成了六,而对人体正气旺盛,体质强之人,邪可能进不了人体,它仍是六气,甚或进了人体,未能打破阴阳动态平衡,未能导致疾病发生,也只能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存在于体内。

邪气一般指外感之邪,是邪的一部分,这部分邪主要是指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邪,如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等。邪气既是邪的一部分,也与邪一样,可以存在于人体之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疾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乃致病因。邪气与邪一样,其存在对于人体也有一定的相对性。

邪与邪气都可以独立存在于人体之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如果最终引起疾病,则又成为病因。

致病因素,顾名思义,即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它是邪(包括邪气)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体内,潜伏在体内的因素,它在一定条件下,打破阴阳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时,就成为病因,一种致病因素在不同的个体内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疾病不是唯一的,可能是几种病机不同的病证,譬如体质不同,从化不同,病证不同,几种致病因素可能同时存在,导致疾病时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也可能是几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最后导致某一疾病的发生,这时这一种致病因素或几种致病因素加上体质因素,就成了病因。

而病因,根据《医学源流论》“人之所苦谓之病,致此病者谓之因”[4]、“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3]的论述,病因是已经引起疾病的,也是已经进入人体被人体感受的因素,与邪(邪气)可以是已经引起疾病的因素,也可以是未引起疾病的因素,可以是已经被人感受的因素,也可以是未被人感受的因素明显不同,致病因素是已经被人感受的因素,没有体质变化的因素,也可能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了体质变化的因素,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来说致病因素是多元的,而病因相对是比较单一的。邪包含了邪气、致病因素与病因,进入人体的邪气有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只有致病因素才可能成为病因。邪气与致病因素有交叉重叠之处,邪气与病因也如此。

3 结语

如上所述,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中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久远,使用语言的差异,引用的是古代哲学,概念表述与今人不同等等原因,中医学中有许多概念表述是不确切的。《素问·调经论》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之邪,严格意义上讲,或许解释成致病因素更为贴切些。

【参考文献】

[1]张光霁.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8.

[2]张光霁.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04.

篇4

关键词: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69

1前言

中医学是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医学形式。中医学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典型特点的中国传统医学。近年来,在我国大力开展医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西医大学都开设了中医教学,但由于受到西医教学方式方法的冲击,中医教学存在着诸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学课时比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效果不好等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中西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不同的,适合西医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不一定能够适合中医教学。

2中医学概述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古典基础理论、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

3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中医教学氛围

中医学虽然是我国传承保护比较好的医学之一,但是在西医院校教学过程中,往往呈现一种西医压倒中医课程的现象,并且在学生们日常可见的一些医学相关现象多为西医。另外,中医培养人才往往是需要比较系统长久的培养才能够达到成才的目的,另外很多高等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内馆藏的中医图书量比较少、种类比较单一,所以在大多西医学校的中医学习氛围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的医学类高等院校普遍中医课程开设都放在本科教学的第三年,这样学生们在接受了两年的西医教学之后,对西医的物质理论、医药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学生们的思维定式之中已经存在了西医思维,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中医课程开设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大的抑制作用。中医教学在开设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中医文化介绍、中医优势介绍,而是直接开始中医授课,这样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难于接受中医理论,导致学生们对中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在对中医理论产生“排斥”之后,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难以达到牢固的标准,就更无法深入到中医理论的精髓之处去认识,所以很难对中医理论进行实践。

3.2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在实行改革,在中医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应的课时缩短工作。但是中医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医学形式,所需要的课时比较多。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医专业学生需要1000多学时来完成中医学习,而我国的西医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中医学时被缩短为100学时左右(80学时理论授课,20学时的实践授课),两者相差十倍,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是严重不符合对学生进行中医理论培养和了解中医知识的。所以,一般大学都会存在“学生没学懂、老师没讲完”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是导致我国西医大学中医教学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

3.3重理论轻实践

医学教育是一个比较依赖实践过程的学科。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因为本来中医学的课时安排就不足,更谈不上所谓的实践课程了,使得教师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成既定的基础知识传授,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样就会让教师侵占实践教学时间,大多数的课时都安排给理论教学了,但是往往中医学中的理论知识都存在很大的难理解性,需要实际进行操作才能让学生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4培养中医思维方式

4.1根据中医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当前中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的现状下,中医教学最大的目标就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安排进行改革,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来缓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之间的冲突。虽然我们在尽量地增加中医教学课时,但是总课时是固定的,为了避免顾此失彼,所以要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改革。新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中医观点中的系统、发展的形式来看待病理的形成。通过复杂系统的简化,就能够很好地形成新型中医教学目标。

4.2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篇5

剪口结扎术的有效性研究现状

剪口结扎术是贺执茂教授根据中医传统的结扎疗法对外剥内扎术进行改良、创新研发的手术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院采用剪口结扎法治疗混合痔10000余例。

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中医传统的结扎疗法是在内痔基底部用丝线结扎或套扎,使内痔萎缩脱落而痊愈。其优点是比西医手术切除法要简单,患者痛苦小一些。不足之处是不能治疗外痔。

从18世纪开始,大约从Morgagin时代起,解剖学的发现给痔赋予现代概念,痔就被认为是肛管黏膜下的曲张静脉,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剪口结扎术是Millian-Morgan 术的一种改良术,也是建立在传统的痔静脉曲张学说基础上的一种术式。本手术的缺点是1次最多只能处理3个痔块,在切除的创面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黏膜桥,否则手术后容易引起狭窄,手术创面愈合慢,一般需要4周左右的时间。

临床实践研究进展

王怀军在传统痔结扎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交叠缝合,防止组织结扎不全、术后出血的危险,并且痔核切除齿线以下引流通畅,水肿减轻,取得了满意效果。

PPH术的有效性研究现状

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自20世纪70年代起,痔本质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提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and hemorrhoids,PPH)。手术的实质是通过特制的吻合器,在严重脱垂的痔的上方环形切除一定宽度的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同时对远近端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肛垫或内痔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由于手术同时切断位于黏膜下层,供给痔的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中动脉分支,使术后痔的血供减少,痔核在术后2周左右逐渐萎缩。

临床实践研究进展:PPH手术的近期疗效显示术后病人疼痛明显减轻,甚至一部分病人出现完全无疼痛,住院时间缩短。国内临床研究表明:PPH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 Ⅳ度痔,两组在症状改善满意率上分别为89%和81%,在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方面,PPH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剪口结扎结合PPH术的研究现状

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痔的现代概念认为,痔即肛垫或称解剖学痔是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因此,痔的治疗目的不是消除痔体本身,而是减轻或消除其症状,手术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保护可保留的正常组织,而非根治。PPH术的适应证根据2006年7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为: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和反复出血的Ⅱ度内痔。

临床实践研究进展:因为其适应证的狭窄,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的患者都要求采用这种痛苦少、时间短的手术方式,所以临床上许多的医生改良PPH术对痔进行治疗,拓宽了PPH术的手术适应证,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人对80例环状混合痔先行痔核部分切除术,再行标准的PPH 手术。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可采取PPH加痔核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

问题与展望

剪口结扎术操作简单,对于痔的治疗根治效果好。缺点是1次最多只能切除3个痔块,在切除的3个母痔创面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黏膜桥,否则手术后容易引起狭窄。另外,术后常伴有部明显水肿,疼痛明显并且时间长;创面愈合慢,一般需要4周左右的时间;如果切除的组织过多,术后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肛管狭窄。PPH术由于痛苦少,时间短等优点,在国内迅速蓬勃发展,但是因为其适应证狭窄,使得许多的病人无法使用PPH术进行治疗。因此,我院研发了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痔病,不仅拓展的PPH术的适应证,而且也有利于剪口结扎术的施展,由于外痔的切口减轻,基本上不会有狭窄发生,更加适用于临床需求,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与完善,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既保护了肛垫正常组织,又将症状有效消除,证明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一种符合痔手术发展的更加有效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贺执茂.肛肠疾病的诊疗与预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12.

2 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大肠病外科杂志,2000,6(3): 4-11.

3 唐淑敏.痔病因学说的讨论.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19-124.

4 常宝志,黄莛庭,满蒙.痔外科治疗观念的演变.中华实用医学,2004,6(7):81-82.

5 姚礼庆,陈巍峰.痔外科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临床外科杂志,2007,2 (15): 77-78.

6 刘全芳.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技术改进.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1(10):617-618.

7 王怀军.痔手术的“外剥内扎”治疗法.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4(12):819.

8 姚箐.剪口结扎治疗混合痔185例.湖南中医杂志,1997,3(13):15.

9 景湘川.剪口结扎注射加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临床研究,2005,7(2):1018-1019.

10 李帅军,熊之焰,贺执茂,等. 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120例多中心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2005,1(11):9-10.

11 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3(4):58-60.

12 傅传刚.PPH治疗重度痔病.大肠病外科杂志,2004,10(3):163-164.

13 汪建平,黄美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在中国开展的概况.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7):258-259.

14 任东林,罗湛滨,张思奋,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肛垫复位固定术与外切内扎术治疗II~Ⅳ度痔的比较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2):714-715.

篇6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改革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自1969年在医学教育中应用以来,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一经应用便展现出与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PBL模式理论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真实的、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围绕着问题结合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获得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1]。PBL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PBL教学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相吻合的教学模式[2,3]。我国近几年来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十分提倡“PBL”这一教学理念。

1.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对象选择与分组:选择中我校2010级中医七年制专业不同方向(传统中医方向、中医方向)的教学班级,对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30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采用PBL教学方法,每5人一组,共6个小组;中医方向110人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两个班级所用教材均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课程教学章节的选择:中医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在课堂讲授完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后选择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在讲授完藏象的概论及五脏中的“心”的前提下,进行其它四脏脏及其六腑;病因学说中讲授完风邪之后的其它邪气及其七情、痰饮、瘀血等内容,进行PBL教学法试用。于学期末进行理论考核和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分析。

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于学生的PBL教学的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难点、重点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拟定部分思考题与教学案例,并在应用前期提供少量辅导材料。

编写教学案例:为了使PBL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教研室的有关教师多次研讨,制定PBL教学的具体案例,病例中的问题具有劣构性。每个病例都有学习重点,且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涵盖相应的课程内容。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我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

编写教师指南:因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案例的理解不同,为避免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及其对讨论内容引导的不同,针对引导性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编写教师参考指南,对每个问题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制定具体实施步骤:PBL实施过程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针对相关问题自学教材,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做读书笔记。讨论课前将教学案例及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小组成员之间可相互讨论;小组讨论后,推荐1名代表参加大班讨论。大班讨论时,由每组推选的代表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及时补充,其他组成员在该组讲解之后,可以进行提问。最后,教师搜集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总结讲解、概括归纳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上述PBL教学法实施的步骤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大班讨论—教师总结。

2.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

理论考核评价分析:PBL教学方法组平均成绩78.4士9.8,传统授课法组平均分73.8士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4,p=0.0289

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课堂气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理解接受、主动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结果显示,课堂气氛方面,PBL教学法组90.0%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较系统讲授法组(67.3%)明显改善;学习态度考评如听课状态、课堂纪律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教学方法(76.4%)有改善;学习兴趣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讲授法组(77.3%)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知识的理解接受方面,PBL教学法组76.7%学生能较好地分析案例,较传统讲授法组(71.8%)有所增强。另外,PBL教学法组在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分别为80.0%、87.0%和73.3%,较传统教学法组60.9%、72.7%和58.2%高。可见,PBL教学法较之传统授课法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由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理解,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则普遍感到该课程概念多而陌生,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针对以上特点,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师生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及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为了更好的推进和实施PBL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计经验,如要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指导学生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注重教学形式的合理运用,实现在参与中发展。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于传统型中医方向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步建立了PBL教学方法中“教”与“学”的效果评价机制,这必将对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Chan LC.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hybrid medical curriculum[J].Kaohsiung J Med Sci,2009,25(5):254-257.

篇7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00)

1 中医药主要包括中医理论和中药药理理论

中医理论,通常称为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理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基本上把毒性分为“有毒,无毒,微毒,小毒”。

现代所谓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

《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小毒,有毒,微毒”。

2 中医药指导体育运动的开始

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员长时间经受大强度负荷,以至于身体在两个训练周期间不能完全恢复机能正常水平,表现出身体疲劳感加重,运动成绩不能维持在较高和理想水平。那么怎么样才能在不减小运动负荷的情况下,使机体疲劳程度较快恢复,保持理想的运动成绩哪?从中医药理论角度可以解释,中医认为运动性疲劳属于疲倦范畴,属于内伤不足之虚症,主要表现不同形式的虚症(脾虚、肾虚、气虚、血虚等)。张世明在对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时指出,运动性疲劳可分为形体疲劳症、脏腑疲劳症和神智疲劳症三种类型。其疲劳的本质是脏腑功能下降或失调和经血不足。姜文凯等把运动性疲劳分为:脾虚、肾虚、脾肾阴虚、脾肾阳虚、脾肾阴阳两虚。乔玉成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分型原则,将运动性疲劳分为运动性肾(阴虚、阳虚)、运动性脾虚、运动性肝郁、运动性肾疲、运动性心血型、运动性脾胃两虚。陈家旭提出,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虚症有关外,还应注意肝郁,在运用中医药缓解运动性疲劳初阶段。

人们大多采用“黑箱子”理论去抗运动性疲劳,运用古典医学的记载指导中医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比如说;抗疲劳生药常见的抗疲劳生药有陆生和水生两类。陆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人参、构祀子、黄茂、花粉、猴头菇、西洋参、红景天、刺五加、阿胶、鹿茸、灵芝、金针菇等。水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螺旋藻、中华鳖、蛤蚜等。这些我国传统的补益生药及其提取物,常被加人到抗疲劳食品中被广泛使用。但我国当时对这类生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一些补益性生药未做抗疲劳功能评价便盲目地制成所谓的抗疲劳食品投放市场,一些抗疲劳物质虽已被确认,但其功能因子尚未确认。有些抗疲劳物质的功能因子虽被确定但其他化学结构尚未明确。也有很多研究把以上考疲劳的中药进行了扩展,有人通过实验探讨了海洋生物药尖海龙、三斑海马、牡垢、龟板、刺参、海星黄、螺旋藻、海带的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这八种生药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有效降低游泳后血乳酸含童(p<0.05或p<0.01),证明有推迟运动性疚劳出现和促进麦劳恢复的积极作用。

3 中医药在体育领域运用的现状

在现阶段人们更加想突破“黑箱子”理论的瓶颈,更想进一步搞清楚单味中药或者复方中药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成绩的机制原理。所以有很多学者尝试着,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五行学说、藏相学说等)能和西方的学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有意的结合,试图搞清楚中医药能够抗运动性疲劳的真正机制。也有人将人体的各大系统分开(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运用先进科技仪器(核磁共振成像、色谱仪等)来探测机体体内在中医药干扰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而从分子水平上掌握变化规律。

比如说;通过用八子补肾胶囊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血液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受试者实验后体重血清睾酮(T)水平和耐力运动成绩未见明显变化;体脂重量和体脂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无氧功率显著提高(P<0.05)。服用对照胶囊受试者实验后体重、血清T水平和耐力运动成绩明显下降(P< 0.05),但体脂重量、体脂率和无氧功率未见明显改变。最后表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能在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间保持体重、减少体脂重量和体脂率,维持运动耐力并提高无氧运动能力,维持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稳定。还有就是,运用实验法确定HiHiLo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的效果以及对T/C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期间维持运动能力的新的训练模式。结果显示:高住高训低练模式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体重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维持也优于传统的减控重模式,提示这种减控重模式是可行的。

4 中医药在体育领域运用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中西医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先进科学仪器的陆续问世,能够清楚解释中医药作用机制原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解释中医药原理能够更好的运用到体育领域中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开展。

4.1 利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原则,“证”是“论治”的起点和核心,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代谢组学是对机体代谢事件的全面跟踪和评价,因此,中医证对疾病的描述与代谢组学对疾病的认识具有内在本质的相通性。徐舒等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清,发现乳酸、肌酸、葡萄糖、3-羟基丁酸、谷氨酰胺、磷酸胆碱、磷脂酰胆碱、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可代表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特征,表明中医证候的生物标志物可能不是单一物质,而是差异物质的集合。李林等以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尿液,发现病变大鼠的肌氨酸酐含量增加,提示气虚证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着密切关系。以上研究表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可将“证”的研究推向科学发展的前沿,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4.2 代谢组学与中药物质基础

篇8

1 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观念落后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中兽医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根深蒂固,授课过程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习也只注重课堂讲授的内容,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脱离了临床的应用与实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兴趣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繁杂、抽象

中兽医学内容繁多,主要包括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理论,以及病因、四诊、防治法则、中药、方剂等多个内容。且其中诸如阴阳五行等内容语言晦涩、抽象难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而同时由于近年来课程学时数的不断缩减,现有的课时亦不能满足对全部教学内容的讲授工作。如何精炼教学内容,授课语言通俗易懂,是摆在中兽医学课程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1.3 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中兽医学的教学虽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限于该课程的特殊性质,课程相关的直观教学资料相对较少,如标本、照片、录像、动画、模型等,多数课件的制作仍以文字为主,相关知识与理论的阐述仍停留在文字描述阶段,缺少直观教学资料,极大地影响了授课效果,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另外,课堂讲授也多以老师灌输、学生听讲记录为主,课堂氛围死板,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满足现代兽医人才的需求,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兽医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对学生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改善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力求使学生在了解一定的中兽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中兽医传统的疾病诊疗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实践生产中运用中兽医相关知识诊断和治疗一些常见的畜禽疾病。

2.2 优化教学内容

2.2.1 删繁就简,精炼教学内容

在目前各门课程学时数普遍缩减的大环境下,仍旧一味的强调增加课程学时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教学内容过多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精简教学内容,合理取舍是唯一解决途径。首先紧紧围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两个基本特点,着重讲解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如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等,尤其是脏腑学说,让同学从中医角度了解和认识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讲解病因学说、辨证方法、中药及方剂的基本功能和临床应用等,让学生理解如何从中兽医学角度去诊断临床常见畜禽疾病,并合理选择用药。而对内容抽象,难于理解的经络学说、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做适当的简要介绍,同时可适当让同学了解一些兽用中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2.2.2 重点突出,强调现代研究成果

由于中兽医学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诊断和治疗畜禽疾病的经验总结,而缺少现代科学的验证,这也是近年来中医学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的一些理论知识要重点强调,比如中药十八反的内容中,哪些是现代研究证实的,哪些又是经过实验研究后证明是古人对药物功能的误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兽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

2.3.1 对比式教学法的应用

对比式教学法主要指与西兽医学对比教学法。中兽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相比虽然在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均有所差异,在方法论上也有很大区别,但在个别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存在相似之处。由于中兽医学课程普遍被安排在高年级讲授,对学生而言西兽医学的理论和观点已经先入为主,此时能找到中兽医学和西兽医学理论相似的切入点,对比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心的功能时,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可以推动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以营养全身。而西兽医学认为心的主要功能是泵血,把血液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为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和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心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2.3.2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文献
    刊号:31-168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