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管理沟通的主要策略8篇

时间:2023-08-23 09:17: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管理沟通的主要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管理沟通的主要策略

篇1

关键词: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转贴于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云锋,于晓东。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外资,2004,(05)

篇4

摘要:本文概述了企业沟通管理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沟通与外部组织沟通需求日益增多的现状,提出提高企业沟通管理的一些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策略完善企业沟通管理

对于任何组织及个人,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沟通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是管理意识的精髓。沟通不仅能增强组织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还能大大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明确的把沟通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无论是公司决策前的调研分析与论证,还是生产销售计划的制定、日常工作的组织、企业内部人事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界的交流,都离不开沟通。如果沟通顺畅,上下合力,一个团队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1 企业沟通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沟通分为内部(针对企业员工)及外部(针对客户、政府、媒体)两个部分,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管理遇到的障碍越多,效率也就随之降低。

1.1 良好的内部沟通有助于企业将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发展目标等重要信息传递到每个员工心中,同时,通过双向沟通反馈,及时了解到个人及群众的想法观点,有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更好的完善员工间的工作协调配合,革新企业决策制定过程,做到群策群力与时俱进。

1.2 良好的外部沟通,可以有效地塑造完善企业形象,更好的和利益相关者交换信息。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未来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而有效沟通的基础在于沟通中的信息传递。

因此,加大企业对企业沟通管理的重视,制定企业传播策略,提升企业沟通管理技巧,成为现代化企业提升对内对外的沟通管理能力及效率的关键手段。

2 如何做好企业的沟通管理工作

2.1 从战略角度重视沟通管理

资本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已经使每个企业面临更大、更广阔的商机和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快的效率、更完善的企业形象来开展新经济时代的商务。许多现代化大公司都把负责沟通的职能部门提升到企业组织的最高管理层面。这一高级职能部门在传统人事部和公关部的基础上拓展了一些分支机构,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能,以适应不同的沟通对象(如员工、客户、政府、媒体等)和不同的沟通任务。这些分支机构隶属企业沟通部,由沟通部统一管理,统一分工,各有特长。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使沟通部的决策具有战略意义,有利于树立统一的整体形象。

2.2 对外完善沟通策略

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体现在将企业的核心价值、态度、情怀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建立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首先,信息是沟通中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合理合适对胃口的信息,也是企业沟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大数据”时代,借助日臻完善的调查分析手段,有效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利益相关对象进行分析,进而“量身定做”传播信息。另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彩,从早期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等单方向的传播,变为互动性更强的微博微信。选择好的传播途径,有助于信息更直接的传播到所要影响的对象中,另外互动的方式,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信息的到达程度,吸收程度和影响力。这样借助现代化的分析传播手段反复修改和制定策略,完善企业传播及沟通机制。

2.3 对内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巧

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内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绩效等内容准确的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并且积极引导他们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同时注重员工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传达信息方面效率很高,但在员工信息反馈的重视与收集,以及建立良好的双向交流机制方面尚有欠缺。职工较管理者而言,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顾客,了解顾客更多真实意见,因此管理者必须有效的进行员工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不仅包括信息的事实内容,还应同时记录员工的情绪,可以借助会议、专题小组、录像、录音带、电子邮件、内部通讯、公文、通报等渠道进行员工反馈信息的收集。同时应鼓励管理者与员工的双向交流。实行管理者开门办公,员工随时可以进入管理者办公室,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员工需要企业提供何种支持以及投诉与抱怨的主要内容。管理者是否掌握了沟通技巧对沟通的有效性产生最大影响。沟通部门的战略地位及对企业发言人的公关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强有力的数据分析,管理者的“倾听”途径日益丰富,双向沟通实时互动已成为趋势。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管理层面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态。企业若要争取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协调内部关系,合理组织内外部组织结构的沟通是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不可否认,目前有许多企业的沟通管理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数据化、信息化的时代,通过多样化的沟通策略企业的沟通管理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高凯宾.浅析企业的危机沟通管理及实施策略[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08).

篇5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概念的界定。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的群体,其成因主要是出于对认同感的追求,也就是说,非正式群体是人们从中获得认同感的一个载体。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学校、班集体中除了小组、班委会、团支部等各类正式群体之外,由一部分具有相似爱好、兴趣、利益的学生自发形成的团体,成员间形影不离,行动一致,保持着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带有浓厚的感彩。各群体间则相对独立、松散。

2.研究的背景。

天津市第七十七中学作为一所国办普通初中校,地处市郊接合部,外地学生比例将近50%,种种现象导致我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已悄然形成。

经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存在很多形式,但以消极型为主,主要表现为:在学习上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上、活动中缺乏纪律观念,自我约束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学之间只是靠“哥们儿义气”维系所谓的朋友关系,与教师和家长之间矛盾尖锐,缺乏良好的沟通方式。

3.研究的意义。

多年来,由于教师们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缺少方式方法,甚至会一味地遏制其发展,教师为此付出很多,但经常没有任何回报,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及职业幸福感也在逐步减退。为此,我校课题组想通过探索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正确引导的管理策略,为学校充分发挥正式群体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采取各种积极的管理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把课题研究的思想、方法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当中。

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都是基于群体成员的个体需要和客观条件的促成,其存在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无法回避,必须正确面对。因此,我们要采取什么管理策略才能发挥出非正式群体的优势,让其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普通初中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现状、特点和需求。

(1)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组合是按学生主观意识形成的,随意性、自由度强,没有男女性别之分,没有成绩优劣之分,完全是学生之间以情感为基础、以相近或相同的需求为引力、以相互交往为媒介、以满足一定的要求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结合体,是以个人情感、友谊、爱好或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结成的小群体。非正式群体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但不是任意的几个人凑成的,它是由日常交往频繁、密切接触、彼此充分选择的成员组成的,成员心理模式的相似性是它产生的基础。在一个非正式群体中,往往有些不成文的规范约束着群体成员,这种规范是默契形成的,对每个成员有很大的约束力。如果哪个成员违反了这种规范,就会受到强大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孤立或被群体所抛弃。所以,每个成员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团体内部一般较为团结和互助,有时关心自己的“小集团”更胜于关心班集体。

(2)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非正式群体中的许多学生,往往具有某些方面的特长。包括具有“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成员,他们或许是未露峥嵘的璞玉,或许是有希望有前途的未来的歌手、诗人、画家……引导得好,这些学生就有望成为某方面的积极分子、骨干力量。

结合多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之所以会有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缺少关爱,除了自己的父母外几乎很少受到重视。这就需要教育者以一双慧眼去发现、做伯乐去扶植,而不能视其为非正式群体成员而另眼相看。

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多少、大小,一般说是无法界定的,而教师管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原则却只有一个,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只有这样,方能达到建设良好班集体的目的。

2.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书信、QQ等不同方式深入了解学生中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状况。最终,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一定要落在“如何疏导、如何引导、如何维护”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即:“知—疏—导—护”四步管理法。

(1)知。知即知道,知道并了解所研究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中的核心人物。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一个月后,学校都统一组织一次问卷调查,旨在通过此问卷和日常的观察初步了解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和他们的核心人物。

在教师缩短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能够自然地接近并了解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基础上,与消极型学生非正式群体建立起以下三种沟通策略。

轮式沟通策略:教师与每个成员进行双向沟通,通过组织内的核心人物分别与各个方面的人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此种沟通策略主要适用于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其他可以掌握其核心人物、成员数量较少的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环型沟通策略:教师与两个成员进行双向沟通,这两个学生同时分别与另外一个学生进行双向沟通,以此类推形成环状。适合此种沟通策略的是临近成员之间依次相互联系、核心人物不突出的非正式群体。

网状沟通策略:没有固定通道的约束,大家可同时与任何人进行沟通。网状沟通是群体组织中各成员相互间自由地沟通,那些成员之间地位平等、还没有形成核心人物的非正式群体更适用于这种沟通策略。

(2)疏。疏即疏通,疏通非正式群体之间以及他们与各正式群体间微妙的关系。为了疏通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教师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行为干预策略:通过调查分析,对班集体内部那些无组织无纪律、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在学习、活动等行为上加以干预,保持他们独特的个性,使其保持创新精神,形成团队的凝聚力,控制他们反班集体、消极的情绪,使他们融入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形成团队意识,促进班集体建设。比如:我们可以根据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业余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并定期举行比赛,学校投入部分资金为比赛优胜者颁发奖品,以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多元化评价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评价也由单纯的学习成绩评价改为综合素质评价,而对于非正式群体学生的评价则更需要多元化、多角度地去观察。特别是其中的“学困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家长及教师们的认可;如果单纯从学习成绩的角度着眼,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受到关注,但他们在劳动、体育、助人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一旦获得认可就会促进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功。因此,多元化评价策略对于这些学生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导。导即引导,引导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发挥各种优势,促进教与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在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发挥其特长,利用其较高的“威望”和号召力去影响群体成员,这样大可趋利避害,发挥非正式群体的正效应,以保证班集体、学校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策略。

赏识策略: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协商策略:先让学生们意识到教师是愿意成为他们朋友的人,而不是处处针对他们的“敌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处处体现出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但不强求他们作出明确回应。

开锁策略:针对学生在思想水平、知识基础、个性特征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的状况,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法上,应尊重这些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4)护。护即维护,尽力维护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让其成员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爱。尤其是面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时,为了让这些群体中的学生们时时刻刻体会到教师、同学对他们的关爱,我们采用了如下策略。

聆听策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总以师者自居,尽量避免以训人的口气说:“你给我听着……”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换一种思路或者换一种口气对学生说:“我正在听,你慢慢说。”积极的聆听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学生的心扉,而理解、宽容、接纳又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教师的教诲也就在无形中潜入学生的心底,使其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优点轰炸策略: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把目光盯在学生的优点上,引导学生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篇6

随着管理者对企业营销和企业沟通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开始强调营销和沟通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改进营销中的沟通环节,但是多数企业的沟通环节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类问题,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的沟通障碍和企业对外沟通存在障碍。

1.1企业营销中内部沟通存在的问题

营销部门与非营销部门缺乏沟通;管理者思想上的不重视;员工没有主动沟通的意愿;内部沟通渠道及反馈机制难以落实;对营销部门的定位不准确。

1.2企业营销中对外沟通存在的问题

客户反馈渠道不畅;企业诚信缺失和过度承诺;员工沟通意识不强并且缺乏沟通技巧;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干扰;沟通中缺乏品牌针对意识

2.企业营销中出现沟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企业自身原因

组织层级和管理机制的缺陷;缺乏良好的沟通组织文化和有效沟通渠道;考核制度不合理;缺乏全过程营销的意识;营销工作的方向不正确

2.2外部环境原因

地区文化差异影响企业营销推广;政府政策导向和行政命令的干预;沟通的特殊性和媒介形式的局限性;竞争对手或部分媒体的刻意干扰;消费者个人原因导致的沟通障碍

3.企业应对营销中沟通问题的策略

企业进行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在提升企业的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能力时,要从企业内外部同时开展改革创新活动。

3.1内部沟通策略

(1)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架构

企业要提高营销效率,必须建立以营销为核心的组织结构,需要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使企业从以公司运作为导向,转向以客户、消费者为导向。

(2)塑造鼓励沟通的企业组织文化、提倡员工全员参与内部沟通

企业内部需要根据企业营销发展的需要塑造轻松坦诚的沟通氛围,改变“官本位”思想,提倡双向沟通,只有塑造出开放沟通的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环境才能使得企业营销工作顺利完成。

(3)改善营销的沟通渠道、形式和环境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网络

丰富领导与员工的沟通渠道,建立多样的各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利用多样化的渠道营造出和谐开放的沟通氛围,同时建立完善的沟通监督机制,保障沟通渠道的全方位畅通。

(4)改善薪酬、考核和激励制度

完善薪酬体系和改革考核制度是企业营造沟通氛围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完善各个部门与销售利润挂钩的薪酬体系,使得各个部门的利益与营销环节相关联,激励员工参与到营销环节的沟通中,为企业营销计划出谋划策。

(5)制定科学的内部沟通策略,培养全过程营销的整体沟通意识

在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中制定内部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的总体战略是企业营销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导引,企业要树立全过程的营销和沟通意识,从企业营销发展的实际制定战略,深入了解员工的想法和客户的需要,设立完整的沟通机制,在宏观上把握企业涉及市场营销的沟通的顺利开展。

3.2对外沟通策略

(1)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沟通习惯

在市场营销沟通过程中,企业需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保持积极沟通心态,培养跨文化的理解力,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使得员工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消除文化异同造成的不利影响。

(2)维护与政府、媒体和同行业参与者的良好关系

(3)合理选择媒介形式并及时关注媒体的不当行为

(4)丰富客户沟通渠道特别是客户意见的反馈渠道

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渠道形式是多样的,合理利用各类沟通渠道将为企业提升自身价值带来益处。在原有的常规渠道基础上,创新利用网络等新型渠道进行客户沟通。

(5)重视企业诚信意识并维护好企业品牌形象。

4.策略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4.1内部调整策略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机构调整中必须充分调研和广泛吸收员工意见;在培训和改革中注意调整员工情绪,向企业员工解释说明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化解和消除企业改革的员工情绪阻力;注重改革的可视性和实际性,让全员意识到改革的进行,看到改革的效果,为员工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破除个别利益团体对改革的阻碍。

4.2外部沟通策略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一切改革策略的实施均应该以能提高企业营销能力为基准;注重营销中的沟通与企业其他环节对外沟通的相互支撑;重视客户的实际体验。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32-01

企业当中的“绩效”一词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工作,很多员工都非常关注,因为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关系着他们的工资。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员工切实的感受到自己所创造的价值,感受自己被认可。如果员工对于绩效的评价结果比较满意,那么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反之他们工作也就不会努力,相应的绩效则会下降。

一、目前绩效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中,绩效沟通、规划等对绩效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管理中百分之七十的错误都是因为沟通不善所造成的,在企业的实际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沟通当中存在下列问题:(一)管理者对绩效沟通的重视程度不够。绩效沟通是应当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之中的,在这个过程中,任一环节的管理者都必须和工作人员进行双向的沟通。但是许多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沟通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在为员工设定相应绩效目标和标准时,在对员工进行考评和绩效结果的反馈时并未和员工进行沟通,通常自行其是,不利于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规划。规划和目标是人们做事的方向和指南,引领人们奋斗,绩效沟通同样如此。绩效沟通需要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等诸多因素制定富有竞争性和前瞻性的沟通计划,然后实施计划。现实当中很多企业缺乏完整有效的沟通规划和目标,经常是发现问题后才去沟通。(三)绩效沟通没有制度化。绩效沟通的活动频率,渠道选择,沟通对象如果没有以明确的制度确定下来,不利于绩效沟通的合理性、公平性。绩效沟通缺乏制度的规范及约束,就会对员工评价缺乏合理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因而员工与主管间经常会因为绩效的考评结果发生矛盾。有数据表明,大部分员工对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制度并不满意。(四)员工在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参与度低。一项有关工作人员对公司考核体系、公司程序的了解程度调查表明:大部分员工对这些制度都不了解。一项对一些中小企业单位的绩效沟通状况调查表明,“没有”和“偶尔”两项约占66%,由此可见在当今单位绩效管理的工作当中,员工缺乏相应的绩效沟通参与,是处在被动地位的。

二、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成因分析

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由多个因素构成,导致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效果差的原因非常多。以下从两个角度对绩效管理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通过鱼骨图进行分析。不愿意干活通常表现为缺勤率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低以及提案率低等诸多方面。对于任一企业而言,都无法容忍不愿意干活的员工存在,导致员工不愿意干活的原因主要是员工对薪酬不满意,工作压力较大。对薪酬不满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工资水平相对于同地区、同岗位水平来说比较低,另一情况则是工资同绩效不相关,工资内部的公平性太低。(二)通过帕累托图进行分析。鱼骨图帮助大家分析了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中引起某些问题的因素,在问题发生的过程中,不同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可以通过系列调查抓住问题发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如员工满意度、离职访谈、绩效的数据统计等方法都可以帮助人事部门收集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影响程度,可以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提高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途径

(一)重视绩效沟通的作用。从企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过程来看,任一阶段都与绩效沟通密切相关;从企业绩效系统的整体来看,沟通则是其生命线。对直接主管而言,可以通过沟通全面的了解下属工作的情况,进而掌握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有利于上司公正的对下属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对下属而言,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单位目标调整,工作内容与工作重要性变化等,以便于个人及时调整工作任务和目标等,而且同时能得到上司对自己工作的绩效评价,改进工作中的各个问题,更好的实现目标。(二)制定绩效沟通的策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沟通,尤其是绩效沟通。企业必须拥有明确的、统一的绩效沟通战略,以保证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沟通问题在本质来说是由于单位缺乏沟通战略,沟通战略的明确可以为沟通行为提供方向和动力。绩效沟通目标战略的制定可以将管理人员,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结合为有机整体,从全方面提高企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水平。(三)企业单位的沟通渠道要完善。企业单位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绩效沟通的渠道,这些渠道有些是正式的,有些是非正式的,不同沟通渠道有不同的优点与缺点,其适应情景有所不同。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知道应当通过哪些渠道来提高沟通的效果,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确保员工和管理层间的沟通畅通,保证沟通渠道的完善性。企业应当使绩效沟通渠道多样化,运用非正式与正式沟通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企业整体绩效,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速度快、新型的、乐于被工作人员的沟通渠道,还应当同时考虑不同渠道所具有的互补作用。(四)创建和谐的沟通氛围。企业必须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环境与人文环境,这样可以为企业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更为有力的保证。创建良好沟通氛围主要表现为员工和管理者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只有当员工和管理人员真正理解了绩效沟通的制度并自觉去遵守时,沟通制度才能够变成一种文化,良好的沟通氛围才能最终形成。

四、结论

作为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下属沟通;作为下属,也应当积极和管理者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双方彼此沟通,密切配合,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沟通效果。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提升途径非常多,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切实的尊重员工,让员工放开自己去同管理人员沟通,解决各种问题,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锦西石化分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人力资源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班级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没有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一味的守旧,使班级的管理进度一直停滞不前,这样最终会导致班级的管理效率得不到提高。其次,过于单一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在管理的时候由于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不能做到对班级的管理尽心尽力。最后,没能与学生的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致使班主任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个性。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要策略方法

针对班主任在管理小学班级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要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善于根据教育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还要以小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时刻以小学生为主,针对小学生的特性来进行管理。其次,在管理班级的模式上,班主任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计划。在管理的时候除了班主任自己去管理,还可以设置班干部的相辅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通过学生与班主任的共同管理来促进班级的发展。最后就是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和个性,以便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这样也能够让家长知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和班主任能够很好配合,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热爱班级、热爱集体。

管理好班级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班主任要善于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不要一味地遵循传统的管理方法,并在管理的同时要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也让学生有集体主义的精神意识,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