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8篇

时间:2023-08-23 09:17: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24-04

一、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然较大

近三年来(2004-2006年),随着国家对“三农”经济的“降赋减税”和“工业反哺”,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2006年全国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03546亿元,同比增长17.2%,占全国GDP的49.1%,同比增速高出全国GDP3.2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底,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1256元,占全国人均GDP的70%,比2004年、2005年分别提高了3.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图1 2004-2006县域人均GDP增长对比图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仍然较大。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比较明显。

2006年,东部地区县域人均GDP最高,其次为东北地区,两地区分别17635元和11435元。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分别为8645元、9356元、6387元,县域人均GDP最高的东部地区是最低的西南地区的2.76倍。以县域人均GDP最低的西南地区作为对比基数,2006年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各区域县域人均GDP占西南地区县域人均GDP的比值分别为2.76、1.79、1.46、1.35,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10、5、14和4个基点,由此可见,各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三年来,这种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还在不断扩大。

图2 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通过汇总计算2006年各区域所包含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值的前十位与后十位县域的人均GDP,用各区域全部前十位县域和后十位县域的人均GDP的比值反映各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各区域内部的发达县域与落后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相差5.98倍,中部相差4.32倍,西北相差7.85倍,西南相差4.04倍,东北相差3.37倍。

图3 2006年各区域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近三年来,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GDP占比下降,第二产业的GDP占比明显上升,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全国县域第一产业GDP占比为19.5%,比2004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GDP占比由44.9%上升到48.8%,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GDP的占比为31.4%,基本保持稳定。第一产业GDP占比的下降和第二产业GDP占比的上升,表明县域经济的非农产业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图4 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5 各区域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变化图(%)

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14元。2004-2006年全国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2%。

表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简表单位:元

表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简表单位:元

在县域居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6年全国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比①为2.36倍,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90倍和2.82倍,分别高出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0.54倍和0.46倍,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14倍和1.74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近三年来县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来看,全国县域居民城乡收入比由2004年2.28倍上升到2006年的2.36倍,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地区主要为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2006年两地区的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0.23倍和0.13倍,其他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

表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变化

图6 2006年各省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比

三、财政收入增长势头较好,经济自我造血能力增强

近三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全国县域人均财政总收入②为1038元,比2004年增加了389元,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0%。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7.95%提高到2006年的9.22%,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为458元,比2004年增加了165元,年均增长率为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3.59%提高到2006年的4.06%。县域财力的快速增长,为推动农村的各项改革,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县域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

图7 各区域人均财政总收入增长情况(元)

表4 各区域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四、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

2006年,全国县域财政总支出1063亿元,分别比2004年、2005年增加389亿元,226亿元,财政总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0.3%,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了1.2和0.8个百分点,2004-2006年三年的财政总支出年均增长25.6%。

从县域财政总支出的结构看,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农业支出增长较快。2006年,全国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17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6倍,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7.85%,6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二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稳步增长。2006年,全国县域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为1176亿元,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增加526亿元和289亿元,2004-2006年,全国县域用于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的占比分别9.6%、10.6%和11.1%。其中,东部地区由于财政能力较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张能力较强,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最高,西北地区受益于西部大开发,公共基础建设支出占比也相对较高,近三年来,振兴东北计划的实施为东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提高较快。2006年,东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13.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西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12.6%,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占比为8.1%,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三是人头费支出③下降较快。2006年,全国县域的人头费支出为5444亿元,人头费占比为56.7%,分别比2004年和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人头费支出占比下降幅度较大,两地区2004-2006年三年时间分别下降了9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人头费支出占比反映了各级县域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人头费支出占比的下降表明近几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困扰中国县域经济多年的“吃饭财政”现象有较大改观,但总的来看,目前县域财政的人头费支出仍然偏高,还有下降的空间。

图8 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亿元)

表5 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五、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是近三年来县域经济所表现出的突出特点。2006年,第一产业占主导④的县(旗、县级市)只有438个,占比为21.9%,比2004年第二产业下降了1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主导的县(旗、县级市)达到1056个,占为52.8%,比2004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2004-2006年3年间,全国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0.5%,并且各区域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都在30%以上。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县(旗、县级市)占比的大幅提高以及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表明县域经济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

表6 各区域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年均增长率

单位:万亿元,%

伴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城镇化趋势也日趋明显。2006年全部县域城镇人口占比⑤为20.3%,比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经济发达县域城镇人口占比为28.3%,比2004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经济落后县域城镇人口占比为16.3%,比2004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发达县域的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化具有更便利的条件,因而其城镇化的趋势要比经济落后县域更为明显。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

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广西历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作为扶贫的主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广西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属性。广西共有县域单位109个,本文所确定的县域经济具体包括53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6个县级市,以及撤地设市、撤县(市)设城区而设立的3个城区,共计88个单位。2015年,广西县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4%;县域人口442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广西境内的江河、湖泊、森林、动植物等资源都分布在县域,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发展措施和优惠政策,县域经济各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在全区的特殊地位愈发明显。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县域单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4.06亿元,是2005年的6.02倍,年均增速达19.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28亿元,是2005年的5.02倍,年均增速17.51%。其中,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单位仅1个,到2015年竟达62个之多,占总县域单位的70.45%。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项目立县”掀起广西投资热潮。2015年,县域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17.05亿元,是2005年的12倍;县域平均投资134.10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县域单位财政收入1046.4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县域单位人均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2015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5.29元,是2005年的3.39倍;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33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3%。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仍面临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任务重和缺乏增长后劲等诸多难题。

1、竞争力较弱

从全国层面来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竞争力较弱。根据《2016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公布的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广西并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县域单位。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百强县的集中地,分别占百强县域单位的26席、20席和20席。就连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贵州和四川都分别占有3席、2席、2席和1席。广西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偏小,影响了其竞争力。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运用arcMAP10.3,结合广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县域经济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图2所示)经济实力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泛北部湾区域和西江经济带上,经济实力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百色市和河池市)。2015年,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单位桂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8亿元;经济实力最弱的河池市凤山县,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二者相差15倍。这与县域的地理区位条件、开发开放水平息息相关。

3、转型任务重

近年来,广西正以积极姿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县域产业深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立县之本。县域农产品大都以原材料出售,缺少加工,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宜州市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县,但其产业链条仅停留在“种桑+养蚕+缫丝”上,虽然产量高,但收益低。与此同时,诸多县域单位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缺乏创新,进入“资源陷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百色传统的铝工业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河池有色金属业占县域工作总产值的45%以上。在新时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4、缺乏增长后劲

广西经济实力中等及以下的县域仍有半数以上,这些县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文化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首先,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弱,财政收入少。诸多县域都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债务负担重,难以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其次,县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地理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多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例如,桂北的资源县,直到2017年才修通建成高速公路,极大制约了资金流、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最后,很多县域单位缺少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的工农业在广西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诸多县域在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路径,但成效并不显著。缺乏大中型的龙头企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过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转变陈旧的“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紧抓县域经济“三区八带”新格局③,做好经济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集聚,将人民生产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就业和增加收入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生态、自然、旅游等资源禀赋,顺势而为,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创新机制,形成“县域突破”。

2、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河流、民俗民风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业是县域经济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广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三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

3、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

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全国层次要素。经济要素包括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全国层次要素是县域外的因素,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财政转移、“省管县”等。县域是统筹这三类要素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首先,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规划,形成各县域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其次,优势互补发展异地经济。依托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县域产业发展,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或趋近,广泛开展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人的集聚,更是人才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高素质人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集聚经济”的催化剂。首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各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人才引进相关的住房、交通、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其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定期进行辅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最后,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释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单位为元。②根据arcMAP10.3的自动分类,经济实力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96289~838661万元;经济实力较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38661~1798103万元;经济实力中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798103~3960031万元;经济实力较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960031~8099752万元;经济实力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099752~17278354万元。③“三区八带”:a.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b.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张红、付秀彬: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8):74-77.

[2]陈建红: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90-92.

[3]高启杰: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1):3-6.

[4]李宏岳: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限于经济发展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6-79.

[5]曹群、刘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6):59-67.

[6]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15-25.

[7]李火娇、严志强:广西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3-119.

[8]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19-38.

[9]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

[10]庞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

[11]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7):30-36.

[12]韦春竹、韦韡: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5.

[13]周李磊、林孝松、左倩云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26.

篇3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4

关键词: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不仅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区域化运行来实现,而且直接反映了经济区域性的特点。县域经济的繁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县域金融的改革取向,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区域经济单元,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大力支持。一般来说,金融发展有两个维度:即金融数量扩张和金融数量的改善,然而在我国这么特殊的转型体制的环境下,十分明显地暴露出了融发展轻质量重数量。具体表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占县区金融机构比重很低,业务的种类也比较少,并且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逐步缩小。因为市场的局限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中撤出,从而收缩了贷款额度。农信社作为县域金融的主力军存在着严重的经营问题,包袱沉重,权责不明确,并且自有资金的不足也没有给县域所需资金注入应有的血液。此外,县域中的非正规的金融依然存在,而且有些地区非常活跃,对正规化的金融在县域发展中带来不少的压力和阻碍,包括民间的借贷和非法集资。其次,本身缺乏相关的法律约束以及拥有的金融风险性。另一方面来说,县域金融的滞后性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同时,在加强县域金融制度与渠道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担保体系与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县域金融的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支持作用

金融机构的前期贷款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较大,贡献系数接近18%。同时分析显示,GDP的增长对贷款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表明县域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支持县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县域经济的增长还有带动县域金融机构增加对县域地区增加资金投放的作用,二者互为促进,良性发展。

2.农信社与城市商业银行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鞍山县域地区,农信社、城市商业银行(鞍山银行)共同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信社、鞍山银行与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80%以上,其中,农信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就高达50%以上,是促进鞍山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3.大型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职能明显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出现负贡献的现象,表明大型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职能明显而且持续弱化。

三、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域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

县域网点和金融机构大量收缩,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后,并没有相关的金融机构马上跟进,而且留存的商业银行由于对贷款上的限制,信贷功能渐渐弱化,从而导致局部真空现象,削弱了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的能力。

2.经营权上,信贷资金投入不足

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不足,主要原因是县域机构的战略调整。商业银行新增多贷款及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县域金融供给依靠农信社的贷款增长,充当着配角位,从而对县域金融的发展造成资金缺口,导致经济发展的需求与金融信贷严重失调。

3.由于县域资金的大量外流,加剧了资金的供求矛盾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及趋利性,信贷资金逐步向大中城市和企业及发达地区相对集中,导致其分支机构存款的放贷少上划多并且邮政只存不贷,其存款全部上划到总行。除此之外,居民的教育投资,民间的对外投资及债券股市的投资也是其主要渠道,从而加剧了资金供求的矛盾。

4.县域金融服务及功能体系不完善

针对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督促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逐步完善信贷体制的管理。从各个方面考虑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加授信额度,使信贷制度更加灵活,逐步下放流动资金的贷款审批权限。积极探索合作金融的改革模式,对于合作金融的改革模式要进行深入的探索,逐步改成符合现代化银行业的发展要求,增强资金实力,强化农信社在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并且继续发展联保贷款及小额贷款等等,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以弥补县域金融对经济支持的不足及市场失灵现象,并且更加明确功能定位,是信贷方向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县域金融制度创新,促进金融服务渠道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通过县域金融制度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渠道结构,破解融资瓶颈,完善服务功能,鼓励县域金融机构中的银行、保险、担保机构等与县域民间金融进行有效的战略合作,创新服务渠道形式,探索构建综合性、统一和谐的多渠道体系兼容县域金融服务渠道体系,实现渠道体系资源与结构的优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实现金融支持产业升级和县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2.加快县域金融产品创新

县域金融机构要适应县域金融需求的发展,强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业务流程,满足差异化、多元化的县域金融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个人金融产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推行各种创新性的信贷模式,设计适合与满足县域需要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快鞍山县域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设立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区,支持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模式。

3.构筑完善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构建由国有商业银行、城市银行、农信社与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组织和谐共存且互为补充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并要积极鼓励与促进县域保险、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服务县域经济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同时打造鞍山县域地区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环境,推动征信体系建设,拓宽征信系统在非信贷领域的应用,增强征信系统影响力,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坚决打击破坏金融生态环境行为,形成相对完善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4.拓展融资渠道与创新担保方式,建立有效的金融担保体系

为畅通县域金融服务渠道,必须构筑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县域金融机构要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与担保模式,探索发展银行和民间资本有效结合,整合服务,进一步探索由银行、合作社、信用村(户)、企业、担保公司以不同方式组合的信贷担保模式,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同时基于订单与保单等金融工具,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创新担保方式,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县域金融担保体系。

5.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

大力支持县域中小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并且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建立起政府+龙头企业+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架构体系,打造政府基金+产业链普惠金融机构+融资主体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满足县域中小企业来自各类金融机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勇,张.构建县域中小企业金融支撑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3,(6):85-87.

[2]宋明.县域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困境与化解途径-基于甘肃省甘谷县的调查[J].甘肃科技纵横,2014,(7):7-9.

[3]付志勇,陈明.浅析金融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以江西南康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3,(12):59-60.

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功效系数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的重要部分,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例,来说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情况。

一、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及涉及指标

1.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即先运用功效系数法,将所有考核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转化成无量纲差别的评分值,然后对每项考核评价指标加权平均,分别计算总量水平的静态指数和当年增长的动态指数。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各考核评价指标实施无量纲处理时,其“满意值”、“允许值”分别取全省县(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按照静态指数占40%、动态指数占60%的权数分布加权平均求得。

功效系数(D)=[(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40%+60%

2.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指标

涉及评价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款,实际进出口总额,在岗职工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二、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

太湖县隶属于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辖区内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有57.1万的总人口。

2.县域经济发展指标情况

2014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925766万元,增幅9.1%,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26525万元,增长5%;二产实现增加值428801万元,增长11.6%;三产实现增加值270440万元,增长8%。

工业总产值1767350万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6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含房地产)896811万元,增长2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457万元,增长13.1%。

外贸进出口总额5586万美元,增长46.4%,其中:出口3943万美元,增长38.3%;进口1642万美元,增长70.8%。

财政收入完成62196万元,增长19.4%;财政支出250351万元,增长13.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1140380万元,增长15.5%。

2014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354万元,增长1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6元,增长12.2%。

3.各种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

2014年,在安庆市八县市内比较,分别算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功效系数0.65;工业增加值功效系数0.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功效系数0.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功效系数0.7;财政收入功效系数0.61;外贸进出口总额功效系数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功效系数0.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功效系数0.64。

此依类推,算出涉及到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乘权数,相加后即可算出县域综合考核指标,因各个省市按各自的省(市)情,制定的权数各不相同,在此不进行具体的说明。

三、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的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2014年,全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太湖县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和全省、全市一样出现同频共振,开始换档减速。

二是受自身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步伐不快。如2010年太湖县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6.8:42.8:30.4,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4.9:45.9:29.1,而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4.5:46.3:29.2,依然处于较低层次。虽然近几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要加快,而且三产行业结构有待调整。

三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不足。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看,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招工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出现下行,压力增长。从企业运行影响力来看,缺少财政贡献率大、产业牵动性强、辐射广、对经济有突出支撑作用的大企业。

四、加快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求县域经济发展不以GDP论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县、富县,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为立足点,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物质利益。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减少审批层次和行政干预,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三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人口集中、经济集聚、资源集约,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四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建立自主发展创新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五要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利用太湖县的旅游资源,努力做到“活力太湖,美好太湖”,加快太湖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1]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篇6

1、特色产业开发强势推进。按照产业互支互促、循环一体发展的思路,坚持扩规模、强管理、拓市场、增效益,持续推进果品、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开发,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果品产业,按照“牛(猪)-沼-果-窖”生态建园模式,在养畜大村种果,在果品大村养畜,全县累计发展优质果品基地35万亩,果品产量达到22.5万吨,实现收入3亿元。加快发展畜牧产业,坚持牛、猪、鸡并重齐抓,集中建办规模化养殖场和专业小区,着力培育专业村、专业大户,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7处,新增养畜72.63万头(口),畜牧业总收入达到4.35亿元。快速发展蔬菜产业,以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依托日光温室育苗、中拱棚示范带动、露地种植扩大规模,合理流转土地,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建成了红河朱段等12个拱棚蔬菜示范基地,新搭建中拱棚10083座,带动全县每年种植各类蔬菜12万亩。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产业为支撑,按照“抓点示范、以线连点、扩线成面、联片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项目资源,推进产业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全方位实施“三清五改”,纵深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示范乡,树立了__新农村建设的品牌形象。

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近两年争取实施各类项目353项,完成投资17.06亿元,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条件显著改善,近两年建成通乡通村油路工程28条298公里,整修砂化村社道路380公里,农村公路主干线基本实现了柏油化。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了3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新增自来水入户11560户,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6%。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两年新增造林6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13%;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积极实施田家沟坝系工程等项目,营造水保防护林1.9万亩,完成综合流域治理面积26平方公里,水土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2.4%。电力网络逐步健全,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全县乡村通电率达到100%,农户通电率达到97%。

3、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着眼招大引强,积极组团赴外考察招商,成功引进实施了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3万吨苹果清汁、5万锭棉纱生产线等重大工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果汁饮料、肉制品加工、酒精、棉纺、原煤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搭建工业发展平台。积极申报煤炭资源勘探项目,初步列入省级勘探基金项目计划;抢抓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机遇,编制完成了陇东能源化工基地__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创设良好投资环境,全力推进资源勘探开发,新打探井、评价井108眼,试采原油1.08万吨。实施各类招商项目21项,到位资金3.12亿元。

4、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围绕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持续推进城镇开发。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多方经营城镇,加快城北开发,新修了城北“两纵两横”主干道路,职教中心建成搬迁,党校综合楼、法院审判庭等重点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回中广场、王母宫水景区等一批重点工程,构建了“一山两带七区”的城市建设新格局,近两年城镇建设总投资达到5.26亿元;稳步推进县城综合开发,县城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经济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4.62 %,初步形成了机制完善、多元投资、配套建设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小城镇产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5、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紧紧围绕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景点内涵,配套服务功能,强化宣传推介,以西王母文化、石窟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天然温水资源五大板块为支撑的旅游景区建设初具规模。近两年累计投资达到1.54亿元,大力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大云寺博物馆建成了舍利塔及接待、服务、管理三个中心,王母宫景区建成了前区广场和游客中心,田家沟景区二期开发顺利实施,大云寺-王母宫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温泉宾馆四星级饭店顺利通过验收。200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8.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6225.7万元。

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近两年投资1.16亿元,新建、改建

中小学137所,新建校舍面积8.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5.6万平方米。教育质量逐年攀升,2009年全县高考普通本科上线848名,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医疗卫生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新建了县医院门诊大楼,新建、改扩建乡镇中心卫生院11所、标准化村卫生所204个,总投资达到3200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3%,基本实现了医疗卫生“四个全覆盖”。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建成了以县宣传文化中心为龙头,以__2国道沿线文化长廊为纽带,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要载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平台。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顺利通过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县社会福利中心基本建成,__中心敬老院建成投用,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1、经济总量明显偏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全县人均生产总值7424元,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低18372元、2911元和11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6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9.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890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赶不上全省平均水平。大多数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处于偏后位次,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等发达县份的差距更大,全县整体上还处在夯实基础、改善条件、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艰难爬坡阶段。

2、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从人口结构看,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2%,农村人口比重大,统筹发展比较困难。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5:1,明显高于全国3.3:1的比值,如果再考虑城乡群众在享受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等公共资源上的不均衡性,差距会更大。

3、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比例为__:32:37,传统农业县和欠发达经济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产不太优,基地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不够牢靠,现代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二产不够强,全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对财政的贡献率仅为7%,支撑带动力不强;三产不够活,现代服务业发育程度低,旅游产业没有形成优势,效益不够明显。从区域发展来看,川区、塬区与山区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果畜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在开发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达到4200元,最低的村只有9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9.3万人,贫困面达29.4%,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非常艰巨。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全县公路总里程中,三级以下公路占等级公路的75%,自来水入户率仅为70.6%,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7%,一些边远贫困乡村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科文卫基础设施欠帐较大,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的标准较低、覆盖面还不够宽,民生保障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按照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的战略思路,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发展定位是:“三区两带一园一目标”,即建设泾汭河川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人文生态旅游经济区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__项目区三个优势经济区,努力建设南北二塬两个果畜互支互促循环农业示范带和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力争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建设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富裕小康、社会和谐稳定的新__,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

1、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路子。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建立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以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各级各类规划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规划体系,编制完善县城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率先完成所有乡镇、行政村建设规划。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大县的目标,切实加快城北开发建设,努力扩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枢、重点小城镇为依托、中心村镇为基点的城镇体系。紧紧抓住新一轮试点工作的机遇,坚持抓点示范,以线连点,扩线成面,联片突破,整体推进,按照创建示范乡、扩建示范区、扩大示范村的思路,统筹规划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科学引导农民修建小康住宅,综合整治村容村貌,培育乡风文明,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2、坚持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路子。坚持把招商引资办工业、立足产业兴工业、开发资源强工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在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建设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上集中突破,扩大工业总量,提高质量效益。着眼招大引强,每年论证储备2-3个过亿元的大项目,引资新上3-4个5000万元以上产业关联度强、财政贡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引进组装项目,打造招商引资的平台和工业发展的载体。切实做好协调服务,加快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步伐。围绕建设全省果品大县、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绿色畜牧基地的目标,持续扩规模、强管理、打品牌、增效益。果品产业要始终坚持以发展有机果品为方向不动摇,不断强化标准生产,扩大储藏营销,着力打造名优品牌。畜牧产业要坚持以科学养殖、集约经营、规模生产为重点,集中建办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果畜互支互促、循环一体推进。蔬菜产业要坚持日光温室育苗、拱棚蔬菜增效、露地蔬菜扩量、间作套种补充,促进蔬菜规模不断扩张。围绕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文化作支撑,配套夯基础,宣传树品牌,整体上水平,着力在项目建设、体系完善、品牌推介、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上集中突破,扩大景区容量,提升景点品位,形成较为完备的景点体系,着力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品牌。

3、坚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走整体配套、联网共建的路子。围绕路、水、电等“瓶颈”问题,抓建一批大项目,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率先实现城乡联网、共建共用。围绕建设陇东重要交通枢纽,高度重视,全力协调,确保西平铁路、西长

凤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实施通乡通村油路工程,确保__年95%以上的村通油路。围绕泾、汭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积极论证灌区改造、渠系配套、河堤治理等水利项目,持续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覆盖面,努力扩大入户率。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为目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水保综合治理,精心实施好退耕还林后续项目,抓建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打响生态品牌,提升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出路子。4、坚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走均衡发展、共建共享的路子。紧紧抓住群众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吃水、行路、上学、看病等问题,坚持每年办成十件惠民实事,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覆盖。更加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校舍排危步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稳步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陇上教育强县。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务管理质量,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教育医务人员秉持操守,提高医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编制全县文化发展规划,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开发特色民俗文化,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

篇7

关键词:科技支撑 县域经济 安徽省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3]禹晋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近年来,龙山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六大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加强四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六个龙山”的奋斗目标,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县域经济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

一、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72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财税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1亿元,同比增长29.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58亿元,同比增长20.01%;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7.9%;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二)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粮食总产量20.1万吨,连续9年保持增长。百合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值突破8亿元。烤烟种植7万亩,收购烟叶17.2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1.8亿元,创烟叶税3325万元。柑橘品改低改3万亩,桔橙柚总产量达12万吨,“里耶脐橙”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养殖大户1100余户。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旅游业持续提升

2011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技改完成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招商到位资金5.09亿元。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兴起,里耶景点圈建设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八面山、惹巴拉等旅游项目规划完成,里耶古城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苗儿滩镇捞车村问鼎湖南省旅游特色名村。

(四)固定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黔张常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龙张高速完成了预可研等前期工作,龙吉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龙永二级路已试通行,里龙公路正式开工。城镇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水利、电力、农业等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四水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加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两网”升级改造、烟基、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等项目和工程。

二、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龙山县物华天宝,森林、水利、中药材等产品资源丰富,锰、铅、锌、铝土、煤、耐火粘士、石膏、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强势发展提供充沛的原料;此外,龙山县作为横亘武陵山脉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具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二是产业优势。龙山县是农业大县,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过初步发展,龙山县开发建立了百合、八面山蔬菜、比耳脐橙等15万亩无公害基地,获得了“土家俏大头菜”、“穗穗红提”等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初步形成百合、反季节蔬菜、凉薯、辣椒、烤烟、大头菜、桔橙等颇具规模的优势产业,涌现 “酉源中药”、“喜乐百合食品”、“洗车河腐乳”、“乌龙山大头菜”等知名民族特色产品品牌,龙山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三是区位优势。龙山县虽地处边远,但与湖北、重庆接壤,地处重庆黔江、湖北恩施、吉首、张家界四个地级市的几何中心,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是湘西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关键位置,可接受长株潭、成渝、武汉三大城市圈的辐射,且县城与湖北来凤县城仅距4公里,是全国唯一的省际间县城最近的,区域优势明显。

四是政策优势。龙山县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和省市州在政策、资金、物质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包括了对于开发的产业和区域拓宽;加大资金投入,以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的支持;发展科技教育和吸引人才的优惠等。

(二)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劣势

一是县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不强。龙山县域经济与湖南省的经济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龙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72位。与州内县市相比,GDP总量名列湘西州第四,落后排名第一的吉首42亿元;财税收入名列湘西州第五,比排名第一的花垣少3.9亿元。与周边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重庆秀山财税收入16.7亿元,重庆酉阳15.5亿元,湖北来凤4.7亿元,湖南桑植3.3亿元,而龙山仅为2.68亿元。

二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体系不完善。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龙山县的工业主体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工业生产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模式以单一粗放式为主。县域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传统农业为主,总体呈现“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基本态势。

三是县域投资不足,经济外向度低。经济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反映了本地区经济要素和外部经济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能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龙山县经济外向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外贸出口几乎为零,外商投资规模偏小,国际化程度低,投资吸引力相对较弱,同时投资环境有待加强。

四是载体不发达,发展遭遇瓶颈。龙山地处边陲,坡陡、路险、弯急,通向县外的国、省道仅有四条,除了龙永二级公路,其它均为三级路或者以下。由于龙山正处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阶段,龙张高速仅完成预可研等前期工作,龙吉高速2015年竣工,在此期间,龙山在招商引资、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遭遇瓶颈,受到了制约。

五是资金人才外流,生产要素供给不足。近几年来,国家和省里支持龙山县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受资金趋利性的市场化配置的影响,资金流向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导致县域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影响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受环境、待遇等因素的限制,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盘不活”,不仅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到县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龙山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龙山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纵观全球,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深,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国际环境总体趋好。从国内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统筹发展转变,经济整体进入快速增长期。湖南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启动,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正式成立,龙凤一体化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湘西州成为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龙山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龙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龙山县市场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弱小,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和其他县市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在建设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进程中,能否实现国家的规划目标,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龙山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三、发展龙山县域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要制定明确的发展主题和目标方向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是县域经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战略措施,是突破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变的有效措施和可靠途径;要以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的方向,突破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发展二三产业,力促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小城镇推动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是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就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拉动内需,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实现龙山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从全县的高度出发,统筹考虑各龙山县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发展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支撑战略,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最大限度地倾斜到项目招商和项目建设中去。

(三)大力改善和发展投资环境

发展龙山县域经济要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服务理念,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与人文支持。要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的硬环境;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作风,减少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软环境。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搭建平台,解决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要以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区域优势,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

将特色发挥为优势,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根据龙山县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禀赋条件发展自己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

(五)加大自主创新,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龙山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业工业化水平低下,这一特殊县情决定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突破交通、环境、科技等瓶颈的制约,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