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8篇

时间:2023-08-23 09:17: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物理全部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全部知识

篇1

[关键词]学生经验;经验前测;问卷分析;初中物理

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可以从经验前测入手,通过问卷与分析,更好地把握学生经验,提出教学优化建议,从而实现精准教学。

一、把握学生经验,指向精准施教

(一)有效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经验

学生开始初中物理学习时,他们是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的知识经验进入课堂的。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并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经验起点,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采用教学策略,对学生已有正向经验进行有效唤醒和激活,并进一步强化、拓展和提升;对经验缺失的内容应重视依托物理原型,提供丰富的事实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成长经验;对于学生原有的错误经验则更应高度重视,精心设计富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让学生在亲历体验后,在反思与讨论中自省自悟,实现经验的改造。因此,有效的物理教学必须建立在教师了解学生经验起点的基础之上。

(二)初中物理的经验起点主要是小学科学

初中生物理学习的经验起点除生活经验外,系统的知识经验主要来自小学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以物理为主,且对初中物理“声、光、热、力、电、磁”六大版块均有涉及,教材设计了较多的观察、实验和探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物理学习经验。但长期以来,乡村小学科学课程一直不被重视,科学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科学课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效果缺少有效评估;教研活动和教学指导相对比较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普遍不重视……这些都是造成长期以来乡村小学科学教育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因素。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已由原来的三年级起始变为从一年级起始,教材共有十二册;小学科学在五年级进行全区统测调研,从教学评价改革入手,以“指挥棒”的形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我们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有利条件。

(三)通过经验前测把握物理学习经验起点

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开始初中物理学习之前,究竟已经具备了哪些物理方面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哪些是正确的经验?哪些是错误的经验?还有哪些方面根本没有经验呢?学生的经验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为此,我们课题组选择在初一学生开始物理学习前,以问卷的形式对物理学习的经验起点进行前测,同时对初中物理教师也进行相应问卷,了解教师对学生经验的把握情况。最后,是对学生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把握学生经验的现状与特点,为实现基于学生经验的精准教学提供教学参考和建议;同时对教师与学生两种问卷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一方面可以真实地了解教师把握学生经验的现状,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参考与支持。

二、编制师生问卷,实施网络调研

(一)问卷编制与实施

课题组编制的初中生物理学习经验前测问卷全部采用单选题的形式,以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的衔接内容为命题点,以物理现象、实践操作或观点认识为载体,了解学生的经验起点。团队研究了小学科学教材与课标,经验前测问卷共62道选择题,涉及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衔接的“声、光、热、力、电、磁”全部六大知识模块。2020年11月,课题组选择本区域七所公办初中的初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借助信息技术课堂进行问卷,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741份,实施了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得到了第一手可靠资料。课题组同时对教师把握学生经验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请一线物理教师预测初一学生未学习物理时每一题的答题情况,将预测结果与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进行对比,以此了解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经验起点的把握情况,共回收本区域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师问卷101份。

(二)问卷回收与统计

课题组借助信息化研究工具“问卷星”软件,基本实现了后期数据的汇总与统计分析自动化和信息化,所有题目的选项分析全部由系统自动同步生成,每题可分区域、学校、性别、选项进行统计与分析,所有图表均自动同步生成,避免了人工统计的烦琐和错误,大大提高了实证研究的工作效率,大家也由此体会到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分析问卷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一)学生经验前测的问卷分析

课题组设计的学生经验前测问卷主要侧重于了解初一学生对将要开始的物理学习有了哪些经验储备,他们对与初中物理“声、光、力、热、电、磁”六大方面有哪些正向经验,哪些负向经验,哪些方面还没有经验,问卷的试题主要以学生身边的事实情境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开调查。例如,在光学部分有这样一个选择题很能说明问题。按照物理教师的想象,照镜子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学生肯定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在101位初中物理教师的问卷反馈中,超过70%(选A和B的总数)的教师认为:至少有一半学生不学物理也能答对本题(如表1所示)。分之一,超过半数的同学都选了选项B。这一结果大大出乎初中物理教师的预料,教师对学生经验的预估与事实的差异,正说明了把握学生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引发了我们对问卷结果的认真分析和对学生经验的深入思考。通过对整个问卷62道单选题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有了以下发现和结论。1.经验前测表明,学生经验有三大特点。学生都是带着各自的经验开始学习的,学生的许多经验对物理学习有正向作用,但同时也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学生经验仅是具体化和事实化的现象,缺少抽象化和概念化;二是学生经验是碎片化和片面化的,往往只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缺少系统化和完整化;三是学生经验缺少逻辑性和科学性,往往凭直觉作出判断,缺少理性思维与分析归纳。上面小丑照镜子题目,有58.47%的学生都错选了B,就是因为学生平时照镜子时,镜子一般都是竖直放置的,因此学生平时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也是竖直的,学生仅仅记住了平时照竖直镜子的事实,并没有抽象化、概念化地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因此,当情境发生变化时(镜子倾斜),学生无法凭经验和直觉正确分析问题,错误也就在所难免。2.教师对学生经验的把握呈现明显不足。尽管教师都知道要尽可能把握学生的经验起点,但事实上,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都存在较严重的把握不足现象。在问卷的全部试题中,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题教师的预判和学生的问卷结果存在明显不符。如,表1中有超过70%(选A和B的总数)的教师认为:至少有一半学生不学物理也能答对本题,则是教师对学生经验的判断过于乐观;同时,也有很多题目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经验的判断过于谨慎和悲观。尤其是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对学生经验把握不足的情况更为普遍。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物理教学建议

1.原型启发,激活经验,变式跟进,生长经验。初中物理教学要寻找能建构概念、发现规律的最佳实例,精心设计“原型活动”。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研究小学科学教材,分析学生经验,把握经验起点,精心设计原型活动。对小学科学课已做过的探究活动和实验,最好不要简单复制,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要寻求“有疑、有趣”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正向经验,补充学生的缺失经验。同时要重视基于原型的变式,只有在变式中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把握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实现经验的生长,有效达成教学目标。2.三问三探,反思经验,思辨悟理,改造经验。初中物理教学要关注课堂思维的发展,要在“疑问、反问、追问”中层层深入,在“一探究竟、再探求证、三探求真”中逐步领悟,实现“三问三探,反思经验,基于经验,思辨悟理”的悟中学。特别要把握学生的错误经验,对原有的错误经验,要通过问题引领,设计层层递进,逐步进阶的探究活动,在反思、辨析、质疑、求真的思辨型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自省自悟,改造经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3.回归实践,运用经验,解决问题。初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以致用环节,体现“知行合一”。经验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知识和技能的习得都必须基于一定的实践和原型,在物理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掌握的概念和规律,还必须回归实践,适时运用,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其掌握情况,更能在运用中深化理解,拓展深化,实现升华。通过初中物理教学的经验前测,使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经验的特点与现状,为更好地把握学生经验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如何研究学生经验提供了实践样例,在汇总并分析问卷结果的基础上,课题组还就初中物理六大知识模块提出了“基于学生经验,实施精准教学”的系列化教学建议,既为我们团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支持,也为一线物理教师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白孝忠,盛建国.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互动式经验前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4):70-73.

[2]蔡峰黎.基于经验前测的初中物理典型光学前概念的引导策略[J].新智慧,2020(16):80-81.

篇2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能够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物理探究活动的实验方式基本是相同的:实践—认识—实践,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活动时,要为学生灌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想法,要求学生规范、严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大胆分析、小心求证,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篇3

一、课堂讨论法的优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讲课,将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灌入”学生脑中,学生只有被迫接受.学生若想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必须死记硬背,除了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之外,教师还给了学生非常大的压力,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仅是卷面成绩.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物理产生厌烦感,使学生放弃物理这门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课堂讨论法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利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能使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物理知识.课堂讨论法的活跃性,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热情,促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现物理的魅力,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法,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讨论法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需要研究探讨的物理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科学地进行分组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将讨论依据、分析过程及分析得到的结果全部记录下来,最后整理记录的材料与教师分享心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物理素质得到提升.

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法

1.学习环境.在初中物理教学环境中无非有两种情况,要么气氛紧张,要么就是嘈杂伴随着混乱.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气氛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将课堂讨论法灵活运用到物理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与教师的思路和课堂的气氛融为一体.

2.合理分组.运用课堂讨论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将每个小组的人数和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科学地进行分组.分组时要注意每组人员不宜过多,根据班级内全部人员总数,保证每组人数不超过五人,人太多会导致整个小组没有组织性,而人太少又会导致讨论过程进展缓慢.在分组过程中,要根据物理成绩进行合理分配,如每组中必须要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要任命每组中成绩相对较好并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来带领组员共同讨论完成任务,以保证课堂讨论发挥最大成效.

篇4

关键词:分成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

在我国,物理课程一直到初二才会正式开设,与语文、数学等科目相比,不少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表现较为困难。受到学生领悟能力与兴趣取向的影响,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学生的学习水平发展不一的情况。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受各方面条件所限,教师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能实行一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采取折中的方式进行备课,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指导方式与评价方式。这种“一刀切”的模式无法兼顾全部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成绩很难提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1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让基础相差很大的学生都能够乐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1]。简单来说,分层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其实,分层教学并不新鲜,早在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学最优”理论等都是教学学者们对于这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进而才形成了分层教学模式。物理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在学生水平发展不一的情况下,更要应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制定易达到的目标,对于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则制定多项目标。通过分层教学的应用,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物理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自我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有效结合。

2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物理课堂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教学,导致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基础较弱的学生却还是没办法掌握。探究发现,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很强的优越性。首先,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物理是一门初二才开设的课程,学生大多感觉难学、枯燥,部分学生因此不喜欢物理课程,甚至对学习物理完全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学好物理。而分层教学的应用,要求老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相对应的学习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懂物理的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其次,分层教学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传统的初中物理课上,大多数老师都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而是一味讲述知识点,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分层教学的应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同时,分层教学要求老师了解学生基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大程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水平。

3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做好学生分层:做好授课对象的分层工作,这是分层教学的基础。学生分层是指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思维能力等为依据,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初中物理课中,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基础标准,B类为良好标准,C类优秀标准。例如,同样一个知识点,A类只要求知道、理解,B类学生则要求能够根据现象、实验中总结出;而C类的学生则要求能够展开联想、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2]。这样一来,每一类学生都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知识。但是对学生分层要注意,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好,不能在班上把名单公布出来。

3.2进行分层备课与指导:应用分层教学法,分层备课时教师的必备功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准备不同难度的知识。同时,在物理课堂上,还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特别是初三的学生,虽然物理从初二才开始学,但是受到个人领悟能力和兴趣的影响,到了初三往往基础相差很大,所以在备课与指导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老师讲授到一般的基础知识点时,应该尽可能给A类表现的机会,而到高难度的知识点讲授时,就可以重点关注C类的学生。在进行指导时,对A类学生尽可能详细,多举实例,而对C类学生,则可以略讲,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究。

3.3布置作业时实施分层: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中,班级所有同学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样,这样一来,不但加剧了学生之间互抄作业的情况,还会使学生失去完成作业的积极心态。在分层教学模式中,物理老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在课内完成统一标准练习的基础上,在课外分层布置作业。A类学生以完成基础题目为主,B类学生重点在于巩固知识点,C类学生就应该尝试创新拔高题。

3.4实行考试与评价分层:实行考试与评价分层是布置作业实施分层的加强。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制分层的物理考试试卷,将设题分成基础题、巩固题与创新拔高题三部分。基础题部分所有学生都要求达标;巩固题要求A类学生尽可能完成,B类和C类学生则要求全部达标;创新拔高题要求C类学生达标,其他学生选作。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只需要完成相应的要求,都要肯定学生成绩,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逐渐树立对学习物理的自信。评价标准也应当分层制定:A类学生重在表扬,评价中多肯定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B类学生则重在鼓励,激励他们敢于尝试;对于A类学生,则应当坚持高标准,通过竞争式评价鼓励他们相互促进[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具备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时,应当在做好学生分组的基础上,实行分层备课与指导、分层布置作业,最后分层考试与评价。

作者:张淑聪 单位: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少兰,陈俏敏.分层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讨论教学;情境教学

一、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困境

1.学习兴趣缺失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体系中分析,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新的科目,其教学内容乏善可陈,学生学习半知半解。虽然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计等多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革新与优化,然而其教学目标中的基础知识、理解分析以及解题运用等方面不曾改变,反而变得更加由浅入深。笔者曾做过一份简略“初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呈现两极化的现象:其中60%的参调学生表示有学习兴趣(仅有25%的学生由心喜欢初中物理);剩余40%的参调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有10%的学生选择放弃物理学习)。笔者认为,其成因有以下几点:(1)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不够,造成无法营造物理学习的氛围;(2)教师对于部分新课改理念理解与实践有所偏失,导致教学重形而失质。

2.教学语言不够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其中一点便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与实际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转变思维模式,从而更方便于学习与理解。然而,根据实践表明,大部分的教师为了彰显其教学水平、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大量地使用一些精简的教学语言。笔者认为,精简的教学语言是对于一些已学科目的效率化教学,并不适应在初学物理的教学阶段。因此,要提升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应当在授课过程中,把教学知识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初中生更容易地学习与理解。

二、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几种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初中物理“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以求初中生能融入并参与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发挥个性、学识以及兴趣等方面,在整个“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从而提升其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趋于多元化,其教学方式也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科学化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联电路电流连接等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应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观看物理实验视频以及现场实验操作。首先,在观看物理实验视频后,教师应让小组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以及讨论,指出实验中的一些关键操作、安全事项等;其次,在现场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情境想象力,使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运用,从而进行教学关联。教师指导每组学生把实验操作、数据、技术参数等进行记录,之后进行组间的汇报,并把每组学生之间实验记录的不同点进行探讨,以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欲望,使其教学更具扩展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物理实验的相关教学,不仅仅设计了每个学生的独立“留白”思考,更是让小组学生之间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把实验转变为教学知识以及生活实际,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2.班级讨论教学

笔者认为,摒弃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复杂难题的解析,物理其实是一门趣味的科学学科。笔者认为,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职能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乐趣,打造知识化与生动化的教学课堂。现阶段,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使得其课堂教学更具效率化。例如,在《光现象——光的反射》教学,当涉及一些现象以及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精简的语言短句来形容下‘光的反射’,大家评判下谁的更具生动与形象?”基于现代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特征,其智力往往不能全部发展于学习过程中,比如,花大量时间上网、发帖、留言等,然而,教师便发展学生的这种个性,使其转变为物理学习的驱动力。根据实践教学所得,问题的提出以及回答过程中,例如,生:法线通过入射点;生:入角增大反角增……学生往往会争论彼此精心想出的短句,互相进行辩论,谁的更生动与形象。作为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应该充当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评价人,用知识化以及幽默化的教学语言来阐述学生的辩论,不难发现,班级内学生的学习与讨论十分热烈。除此,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个人魅力,教师应直接把学生的回答加上自身的学识把短句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诀,来浓缩学生的学习记忆:“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其作用不仅仅是简化记忆难度与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能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主导教学过程,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物理情境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于传统教学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冲击力与改变力。教师逐渐转变其教学职能,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把教材内的知识与生活化(物理应用)情境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串并联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室内的灯作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们进行关开(开关数量),让其简单地分辨其串并联,为了更加延展其知识运用,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合作,推选一位小组代表进行回答,简述:生活中哪些是串联、哪些是并联?哪些是串并联?显而易见,这种生活情境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串并联的基础知识与运用,教师可用通俗的例子来叙述:“一个开关四盏灯全部亮起,其中1盏灯坏了,当全部熄灭为串联,当3盏灯亮为并联,当1或2盏灯亮为串并联共同作用。”当然,笔者认为,生活情境教学,其引入的一些生活(物理应用)情境,应与一些其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联系在一起,例如,设计、环境保护等,如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从而全面地提升个人综合知识。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加快其教学职能转变,以形成专业化、职业化教师队伍为己任,而学生应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力求“学而思、思而学”的学习理念,把新课改的人性化渗入其中,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鹏,张云亭.人本主义在初中物理课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9(04).

[2]代卫建.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09).

篇6

关键词:高效率;初中物理;授课质量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各大初中学校也在不断改进物理教学方法,以建设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现阶段,众多初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同样的困扰,即如何更加迅速地提高课堂质量。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很好地把握住课堂的时间,因而无法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因此,构建高效率教学课堂,提高初中物理授课质量,已成为各大初中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也适应了当前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主要是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两极分化现象提出的。目前,某些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初中物理知识等现象,再加上部分初中物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比较低,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始终无法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一直无法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初中物理学科的成绩也就无法真正提高。由此可见,构建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当前我国许多教师依旧遵从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革新陈旧的授课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很多学生也经常出现上课走神、开小差等情况,根本不知道教师想传达什么教学理念,也无法很好地跟上教师上课的节拍。长此以往,我国初中物理课堂实际的授课质量将被大大削弱。针对这种状况,各个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彻底突破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树立起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的概念,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不断调整授课进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如何营造高效率的初中物理课堂

众所周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授课模式,积极营造出高效率的课堂环境。

1.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积极做好充分的备课

初中物理教学授课之前,需要相关教师做足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初中物理课堂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个学科时,势必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他们对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也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心里的各类学术困惑,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初中物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通过精心、细致的备课,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2.不断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授课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授课前精心的备课工作,只是全部授课过程的一部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还应该认真做好教学方案的规划工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物理学属于比较难懂的课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师更应该肩负起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把握初中物理学习方式的责任,以使学生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快速进入良性的学习状态之中。

3.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不断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

初中物理课程最有意思的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大部分物理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实践来得到有效的证明。初中物理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蕴藏的各种奥秘,能帮助我们揭开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神秘面纱。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利用物理学科这一特征,不断将日常生活情境融入到实际授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现象中蕴藏的各种奥秘,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初中物理课堂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水平,营造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4.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相联系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水平是提高其自身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思考能力以及特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能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战胜挑战。除此之外,教师在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技巧,使其能够将物理理论知识同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完善已有的理论体系。

5.善于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和实验操作,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计算机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了一个相对高效的教学工具,便于教师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物理教师还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能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印象,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潜能。

三、结语

现阶段,随着高效率初中物理授课理念的不断传播与应用,物理学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其总体教学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各种新鲜的教学模式不断被应用于实际授课过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此同时,高效率初中物理课堂的不断展开和深化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效率初中物理授课模式的建立、完善,不仅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还带动了其他学科的科学发展,为其他学科的创新、改进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和实例。

参考文献:

1.吕其梅.浅议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

篇7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以上目标创造条件,而不能是相反,要注意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典范。

例如,在讨论电阻的串联时,不能只满足于形式上的“串”,而要讲清在连接方法上必须是一个接一个地联结,不能有分支,电流在流动时是依先后次序逐个通过各电阻。在讨论并联时,不能局限于“并”的形式,关键在连接方法上,是几个电阻的一端都接在一起,另一端也都接在一起,然后接入总电路,电流在流动时是同时流过所有并联在一起的电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由电路连接的现象而逐步深入思考其内在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

对于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这只是电磁感应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不能在教学中将它作为电磁感应的全部。若电路不闭合怎样?若全部导体切割磁力线又怎样?是否不切割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向学生提出,但不必解答,具体内容待到高中再学。这样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促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不能像有的老师那样:如果不能产生感生电流就不是电磁感应,这样就把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堵死了。如果这样不恰当地断然否决的现象重复多次,势必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之后的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对于电路,初中只学部分电路,到高中才学全电路。在全电路中,电源有电动势、有内阻、有内电压,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的变化而变化。初中不讲这么多,但最好是预先埋下伏笔,讲到电路两端电压时可以说电路两端电压不变,讲到电源时,最好加“假设”,假设电源电压不变。这样学生自然会想,不假设的真实情况怎样?为什么要假设?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求知欲,给高中学习全电路预先留下余地,不会因先入为主的片面认识而形成学习障碍。

篇8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以上目标创造条件,而不能是相反,要注意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典范。

例如,在讨论电阻的串联时,不能只满足于形式上的“串”,而要讲清在连接方法上必须是一个接一个地联结,不能有分支,电流在流动时是依先后次序逐个通过各电阻。在讨论并联时,不能局限于“并”的形式,关键在连接方法上,是几个电阻的一端都接在一起,另一端也都接在一起,然后接入总电路,电流在流动时是同时流过所有并联在一起的电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由电路连接的现象而逐步深入思考其内在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

对于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这只是电磁感应的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不能在教学中将它作为电磁感应的全部。若电路不闭合怎样?若全部导体切割磁力线又怎样?是否不切割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向学生提出,但不必解答,具体内容待到高中再学。这样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促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不能像有的老师那样:如果不能产生感生电流就不是电磁感应,这样就把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堵死了。如果这样不恰当地断然否决的现象重复多次,势必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之后的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对于电路,初中只学部分电路,到高中才学全电路。在全电路中,电源有电动势、有内阻、有内电压,路端电压随外电路的变化而变化。初中不讲这么多,但最好是预先埋下伏笔,讲到电路两端电压时可以说电路两端电压不变,讲到电源时,最好加“假设”,假设电源电压不变。这样学生自然会想,不假设的真实情况怎样?为什么要假设?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求知欲,给高中学习全电路预先留下余地,不会因先入为主的片面认识而形成学习障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