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5: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生态学习 系统化结构化 构建 探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2
著名传媒学家麦克卢汉曾说过,“技术倾向性是人类拓展思维环境的必然路径,网络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学习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空间内”。因此,网络可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让信息在网络这个学习平台中展现自己的学习优势。
1 生态学习系统理论概述
本文探讨的生态学习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学习管理、学习资源、同步课堂、在线辅导和社会化资源5大模块。生态学习系统与生态学习在概念上存在很强的辨识度,生态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状态,而生态学习系统强调的是学习中所能应用到的媒介。从关联因素上看,这两个概念理论都离不开“生态”环境。
1.1 教育生态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学校硬件设施、学习资源入手,大力提倡数字化学习,创建了“生态学习”基地。基地的建成,一方面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方式和需求;另一方面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完美融合提供帮助,对于各学科开展教学研究更是有积极意义。
1.2 生态系统
教学信息化就是要用科技手段武装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较全面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它的实施对促进教育改革,实行素质教育有深远意义。互联网的引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如社会资源、知识储备、信息数据等,这些生态因素会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认识学习环境,构建符合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思维结构。在角色定位上,学生是主体,生态环境是客体,这两个角色的生长关系犹如植物与大自然一样,大自然为植物提供水、阳光、空气等必要养料,让植物能茁壮成长。由此可见,人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终身生存理念,要想通过学习得到生存能力,提高自身的生命价值,必须利用生态学习系统的资源养料时刻、连续性地充实自己。
2 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生态学习成为现实,而微课程这样一种新兴的视频教学资源,由于兼备形式新颖、主题鲜明、重视引导、使用便捷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学生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各个区域、各个学科教师制作的微课,在云时代还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我们期望构建具有苏州工业园区特色的多元、立体、系统的微课程资源系统,打造系统化、结构化的资源平台,服务学生。
2.1 生态学习系统资源环境
2.1.1 现实学习环境
现实学习环境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与传统学习模式相辅相成,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知识资源,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音乐厅以及家庭、社区等校外学习工具资源。除此之外,由校园文化引申出来的校风、学风思想也可直接影响现实学习环境,所以也是系统的构成要素。综上分析,现实学习环境设定的硬件物质条件要求很高,具有一定的主观建设标准和规范。
2.1.2 虚拟学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就是一种将远程教育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结合起来,并提供虚拟学习环境的软件系统。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环境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费用支出。虽然虚拟环境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其资源的丰富度、信息检索的便捷性要远大于现实学习环境。
2.2 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构建
2.2.1 网络学习资源
在现实资源的影响下,虚拟网络可以将信息转化成数字、符号、电信号等多个资源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帮助网络学习环境资源创建一个独立的知识生产和消费格局。格局内的知识资源便拥有了自我生长的能力,能够在资源消费中促进其与外界文化的交流。由此可见,网络学习资源的生命力、活力很强,不仅可以囊括容量巨大的知识资源,还能实现跨地域、跨国界的传输。
2.2.2 现实学习资源
生态学习系统的显著特征是资源交互、合作的表现形式,所以现实学习资源也应改变知识结构,利用学习场所、学习工具的项目支撑点和关联性,共享信息资源。同时,为进一步拓宽资源的运行空间,学校、家庭以及学习社区可以依靠现实活动,来加大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自由性,让他们真实感受到交互资源的作用和能力。
2.2.3 社会关系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资源复杂,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同知识群体会推动资源的升级发展。以学习为主的资源形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也必须迎合人际关系变化,将资源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阅历。同时,社会公开宣讲的一种制度形态也属于社会关系资源,可以作为独立的课程体系,因为群众的思想和个人思想往往存在矛盾点,利用社会资源化解矛盾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因此,人处在社会关系中,其获取的资源会随着社会的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犹如体制变化一样,思想和观念一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
2.2.4 生态环境资源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是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一个生物灭绝了,与这个生物相关联的生物链上的动物都会受到生存环境影响。虽然人是高级动物,但依然承受着生态资源压力,土地、水源、食物、空气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此可见,一切知识资源来源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制约会限制其他环境资源的延展发展,学习者得不到满足的生活,则学习资源就会失去原有的效力和作用,虽然在理论上能改变生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起到现实效果。
3 生态学习系统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生态学习系统的建立标志着生态资源已与学习者建立了资源交互关系,能够支撑现代教育继续稳步发展。无论是现实、虚拟的学习环境资源,还是社会关系、生态环境资源,学习者利用技术工具改变资源结构的大发展方向并没有改变,仍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辅助资源和互动资源。笔者透过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构建内容,深刻认识到资源在共享开放平台中的引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宝贵的资源和广阔的系统空间能为现代教育指明道路。
3.1 交互性资源设计
现代教育应与环境资源一样,都应保持平等、互动的关系。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分配学生、教师、学习资源三者之间的权属关系。例如,教师负责搜集有用资源,将资源按不同分类、不同知识能量、不同理解方式划分开来,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对其他外部资源的认识,在交流帮助、互动学习的帮助下,吸收资源。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实施集体制作微课视频。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两个下午来集体制作微课视频,并为教师录制微课视频。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翻转课堂”的试点学校,不断追寻“任务点指向有效度”、“微视频支撑有浓度”和“课堂内衔接有维度”。学校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目标,坚持互助互补、文化融合,将资源库建设和“翻转课堂”做出实效、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3.2 引入外化教育
在不断吸纳内化资源、课程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而放弃主观探索知识,思考问题的权利和能力。为此,现代教育应摒弃传统知识结构,利用生态学习系统资源的交互功能和影响能力,创造外化教育模式。例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目前初中26个教师、高中11个教师参与到微课制作和“翻转课堂”的研究中来,以课题为抓手,对不同学科组实施分阶段推进的方式进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向其他学科组渗透,借助已有成果有效指导其他学科组开展研究,最终达成以点带面、全面丰收的成效。由数学、物理、英语三个学科组(以高一备课组为主)承担先期研究工作,研究关注以下主要方面:怎样在各学科组内形成不同模式的课例形式;怎样推广扩大到不同的学科组;怎样对参与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怎样高效呈现微课范例;怎样实现网络技术对微课的支持;怎样对教学成效进行准确评估以及怎样进行扎实有效的微课设计、制作、使用等问题。基于这样的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卢敏翔和骆玮教师先后开设公开课。由于在上课前,教师就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自行学习知识,所以课堂上就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学生们将疑惑提出,教师则对其进行讲解,这样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3.3 利用学习共同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保障
人类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索精神,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在素质教育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采用全方位的生态学习系统资源,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台网络计算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传统教育,在闲暇之余可以根据网络资源与专家建立沟通关系,或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共同创建讨论平台。为同一目的、同一学习目标而成立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学习实现空间对话,让学生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获取虚拟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综上分析,现代教育充分利用了学习共同体的兴趣控制能力,将生态学习系统中的资源全部赋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沟通可以让学生获取最有利的社会关系资源,享受资源交互能力带给他们的正向指导能力,帮助他们创建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的个人生态学习资源。
4 结语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系统化、结构化的生态学习资源系统的构建,将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家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教学和学习,从学习任务布置到学习资源推送、从学习工具提供再到学习效果检测等环环相扣,互为促进,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节省课堂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实现无限学习、无限未来的目标。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苏州 215021)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张德江.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8):110-124.
[2]覃荔荔,张婷元,任大宇.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及其教育实践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1(1):153-157.
[4]安蓉,陈伟华.基于生态学习观的学习模式与农业技术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5):1491-1493.
[5]孙传远,刘玉梅.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15(2):154-159.
[6]余金昌.基于生态视角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2(6):142-145.
[7]卢杨,刘德富.大学英语生态学习系统的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1):215-217.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肠易激综合征;生长抑素;神经肽Y
中图分类号:1t256.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44-0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肠道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以及大便性状的异常,病情持续存在或呈间歇性发作,缺乏明显的形态学和生化学的异常改变,临床上以腹泻型较为常见。本院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了腹泻型IBS,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腹泻型IB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73±9.23)岁;病程6个月~8 a,平均病程(2.46±0.67)a。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4.57±9.18)岁;病程6个月~9 a,平均病程(2.72±0.64)a。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罗马Ⅲ的标准。排除标准:①妊娠以及哺乳期的妇女;②既往有胃肠道器质性疾病以及腹腔手术史的患者;③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④精神障碍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每次40 mg(2粒),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处方:党参、茯苓、炒白术、莲子肉、桔梗各10 g,山药、薏苡仁、炒扁豆、炙甘草各5 g,砂仁5 g;水煎服,1剂/d,餐前服用,每日服用2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的腹痛、腹胀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的减轻减轻,大便次数显著减少,粪便性状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缓解,大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无改善。②血浆生长抑素(ss)和神经肽Y(NPY)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比较2组患者的SS、NPY水平。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2组血浆ss与NPY水平比较 见表2。
3讨论
1循环经济学的内涵
目前普遍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因此,并没有把循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宄。例如,诸大建认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平衡,过分强调扩大生产来创造更多的福利;而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着眼点在于如何通过对有限资源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如何通过减少废弃物来获得更多的人类福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奈民夫。那顺、梁继业和邢恩德认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门学科称为“循环经济学。徐大伟和王子彦通过梳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贡献,指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应该是兼具微观、宏观和宇观思想的、以‘生态一经济一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为研宄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文章认为“循环经济学”这一名词是由吴季松提出的。而吴季松认为“系统论与生态学是循环经济学的两大支撑”,“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要像生态系统中一样,建立起经济系统中的循环组分;与生态经济学同一理念,但研宄及措施更为具体”。
从已有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献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学的研宄对象就是循环经济。而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目前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探讨可以归纳为三类观点:第一类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定义循环经济,主张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从自然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第二类是从生产的技术范式角度定义循环经济,主张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使生产过程的技术范式从“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向“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第三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不管从何种角度来定义循环经济,都承认“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三项基本原则,也是循环经济论点的最为显著的内容。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根本在于“循环”: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转的线性经济系统,而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因此,不妨将循环经济学定义为以“自然—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为支撑,研宄在既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以缓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为目标,运用经济学方法研宄物质流、能源流的运行机理、方式、技术、效率、机制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1循环经济学是以“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视角为研宄的切入点
当前的经济学研宄对象业已从经济系统本身的一元思维拓展到“自然一人类社会”二元思维,但是,“21世纪的主要矛盾由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变为需要大幅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单位自然资本带来的经济发展)”。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更需要通过在区域系统运行的不同产业之间、同一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与能源交换。因此,循环经济学中的空间概念,将跨越生态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以及各个产业内部系统和产业系统之间,以及社会一经济系统,而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内寻求物质流、能源流配置效用的最大化。
1.2循环经济学是深层生态学的应用与发展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认为两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生态思想,这种本质上有别的观念反映在当代生态运动的具体行动中便有了完全不同的现实主张。例如,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浅层生态学通常的做法是,用技术净化空气和水,缓和污染程度;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可范围内;或干脆把污染工业完全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与此截然相反,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关注的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R。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学不是一个解决局部或部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经济科学,而且从更深层次的问题揭示、更大范围的系统设计、更为有效和长久的解决措施方面,来提升“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的运行效率。
1.3循环经济学的研宄目标是着重借鉴经济机制与杠杆,合理组织资源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与保护
其中也要考虑这一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例如,仅仅从资源循环利用来看,循环利用的次数越多越好。但是,如果考虑到每一次循环,都需要添加额外的能源与物质,比如附加的机器、运输的基础设施等,则就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生产流程、工艺或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下这一循环利用的程度。
1.4循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应用经济学
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目前一些分析十分注重将技术经济的分析应用到循环经济研宄的具体领域。当然,循环经济学的研宄并不限于技术层面、自然系统层面,而要寻求有利于形成循环型经济模式的社会经济制度。
2循环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异同
循环经济学的研宄是以“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为支撑的,而自然系统又是由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及自然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这四者之间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还是同一自然界的不同表象,从而又是相互区别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可再生性和资源禀赋,由于资源贸易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的区域约束性相对减弱;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主要在于环境容量;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自然生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生态阈值。由此可见,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和影响途径是不一样的。
依据自然界及其组成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自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学科体系。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经济学则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经济学则是以生态阈值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学科。
当然,如果从大资源、大环境、大生态的概念出发,则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又是重叠和交叉的。例如从大资源的角度出发,则不仅研宄自然资源,还研宄社会资源,当前一些资源经济学的研宄内容就是这样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将自然环境理解为环境资源,将自然生态理解为生态资源,从而扩大了资源经济学研宄的范畴。还有即是从大环境的角度,将资源、生态纳入环境系统,并将其作为环境经济学的研宄内容;也有的将资源、环境纳入生态系统范畴,并从大生态的角度来研宄生态经济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区别。
对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划分可以看出,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可以涉及到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的相互内容,因此,需要综合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三门学科的内容来加以分析与研究,这就需要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这门新的学科就是循环经济学,其从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污染最小化以及生态循环利用三个角度来实现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学是一门有别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兴的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全面、系统地描述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与规律的,一旦形成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其将高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反过来还可以引导这三门学科的发展。
3循环经济学研宄视角的比较与发展趋向从当前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来看,其研究视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技术流程分析
这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到生产流程,并通过对生产流程过程中资源投入、循环利用及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例如,有学者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依据,按照物质守恒定律,针对产品中所含的某一元素或某一稳定混合物,研究其基本规律。图2表示产品产量变化情况下,资源效率与循环率之间的关系,该图表明,提高循环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或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资源效率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循环率对于资源效率的增长要小得多[10。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资源效率与循环率之间的关系Fig.2Therelationbetweenresourceefficiencyandrecyclingrate资源利用效率与循环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完整的或真正经济学上的效率;对于产量持续增长情况下循环利用效率对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要小,这也是一个假设,有可能在资源环境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即便扩大产量,其生产者也是注重资源集约利用,从而改进生产流程,促进循环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里还需要考虑不断增长方式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以提高循环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对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要对比分析采取循环技术和新能源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循环技术的可行性。
3.2深层生态分析
这主要表现在区域循环系统(如循环农业、循环工业等)的构建方面。例如,在生态工业园中有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进人大循环的,因此还应建立把使用后的产品进行回收、加工和处理的企业。这样,在生态工业园中,既有中、小循环,又有大循环,如图3所示,在a、b、c、d、e、f阶段,企业A',B',C'分别承担企业A,BC的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回收、加工和处理。然而,按照深生态学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实现收益分享、共同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存在资源链断裂而带来的市场风险问题,因此,还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建立收益分享机制的同时,构筑风险分担机制,从而建立更为可靠、稳固的循环经济共同体。
3.3模式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都是在从企业、区域、社会层面分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且结合各地实践提出具有更为具体的模式内容。例如,有研究结合江苏省发展实践提出了七种模式:工业生态整合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结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回收模式[11。同时,各地还在积极探索模式推广,以不断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当时,总体看来,对于模式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増强,尤其是实行循环经济的时期相对较短,还难以分析模式推行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实施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从战略、立法、规划、政策建议等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总结。就总体而言,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运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由此可见,循环经济还处于定性探讨与实践探索阶段,可以说,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己走在了循环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前面。
关键词 传统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本;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63-03
经济学由于其经世济民、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学科与社会性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人们期待着经济学能为解决当今各种重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答案。但由于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固有缺陷,它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使命,相反,有时甚至成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当今绿色经济的时代,需要采用新的更广阔的视角,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扩展,生态经济学这一跨学科的思维范式就是人们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之一。
1 环境问题与经济学的变革
在过去的30多年里,环境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新的环境威胁层出不穷。由于未考虑生态限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扩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的程度令人震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重大而艰难的环境与发展任务。
2006年9月7日,《中国环境经济核算2004》绿皮书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次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报告,仅计算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体废弃物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10项污染损失,就占到了2004年GDP的3.05%, 为5 118亿元。其它环境污染如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10多项损失以及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生态破坏的成本还未进行计算。
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在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粗放型资源开发方式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抉择。在这方面,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分配为己任的经济学责无旁贷。
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对人与人的关系(消费者、厂商和政府)进行分析,提高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公平传统经济学认为,增长不仅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认为能够同时取得可持续性与增长两个目标,而不必通过向环境上和谐的模式调整人类的行为来限制消费本身。由于经济生活是由真实的人们而不是非人格的因素如家庭和厂商进行的,我们应当对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进行重新思考。简单化的理性假设与人类行为的许多方面不相符合,关于经济生活的更加开阔的思想也不可能是价值中性的。由于自然界与人类行动间的明显的相互作用,环境不应看作外部问题,而是经济运行的中心问题。
经济学的绿化就是从经济学要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的推理、结构、方法和范式进行审视,扩大其领域,把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经济学应当通过对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健康,所以,经济学在本质上应当是全面考察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的跨学科的学问,经济学有理由进行变革,应当着重把公平与可持续性看作自己研究与解决的中心问题。
丁言强等:传统经济学的绿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2 生态经济系统观与传统经济学的缺陷
生态经济学认为,自然环境包含了人类经济系统,而人类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人类经济系统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取得有用资源,并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人类通过占有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生产出产品,而环境则在一定程度内吸收人类经济系统排放的废弃物,并提供人类经济系统不能供给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其他服务(如水资源更新等生态服务)。 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自然环境的支持下进行的,所有经济生产也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费。自然资源的存量(传统经济学称之为“土地”),生态经济学称之为自然资本。
传统经济学将环境(一般以土地为代表)仅仅作为生产的一种要素,认为环境从属于并且在人类经济系统以内。尽管并不存在与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分离的经济系统,人们现在所认为的经济学主要是对“孤立的”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社会和生态问题基本上是视而不见。正是这种颠倒的经济系统观为人类经济活动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从而危及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埋下了祸根。
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相对丰富的时代。在过去的20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动员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本。在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时,这种权衡是可以接受的。现在,由于生命支持资源快速枯竭,这种交换就不再可取了。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自然资本的观点――自然资本只是一种不太重要的经济生产要素――是一种严重的理论缺陷,并产生严重的政策后果。把自然资本从资产负债表中排除在外,是一个极大的疏漏和失误。市场价格没有提供正确的信号,在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系统中,自然资本没有包括在资产平衡表中,混淆了资本与收入,提供了不适当的信息,使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公众看不到经济规则调整的必要性,造成自然资本的过度利用。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为了追求理论的纯洁性,主流经济观点仍然固守一些值得怀疑的假设。
(1)环境(或称自然资源、“土地”、自然资本)被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是人类经济系统的一部分,环境提供物质资料和服务,吸纳废弃物,使人类经济成为可能的作用被忽视。
(2)即使环境提供的物质资料和服务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也不被看作是不可缺少的。认为,人造资本几乎可以完全替代自然资源。
(3)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假设之一就是人造资本替代自然资本。自然地,无限替代性这一教条认为,增长没有极限,即使是热力学的限制。以人造资本替代自然资源,不断提高利用效率,人类技术永远能克服资源稀缺性,不间断的增长不仅可能,而且是最好的,可能是贫困与环境退化的唯一解决方案。这是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观点。
(4)把人们看作是“人类原子”――理性经济人,在通过市场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必然促进社会利益,即所谓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没有必要从生态观点认识事物,否认相互作用、相互依赖、集体主义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非经济联系。
(5)如果一种事物是好的,则越多越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指出,“有一个原则是生态扰乱者,――如果一种东西是好的,则越多越好。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关系可以长久地保持线性。”
虽然这些假设曾经相当有效,它们赖以产生的条件已经消失。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地球上人烟稀少,人工物品和废弃物不多,新古典经济思想就产生于这一长时期的末期。现在,世界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相比已经非常大,地球上人口众多,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产生量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容量,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是否仍然正确,令人怀疑。
3 自然资本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认为,地球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一系列不可缺少的资源和服务,是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生存所必需的,不能为人类劳动、人造财富和技术的任意组合所替代。自然资本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础,正确处理人类与生态圈的关系是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地球上的自然资本禀赋正遭受迅速增长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巨大压力,许多形式的自然资本正日益退化和稀缺。如果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剩余的自然资本将不足以支持人类的继续生存,更无法扩大全球经济,因此,保持和投资于自然资本是我们最紧迫的优先考虑。不考虑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的流量,任何有组织的经济系统都无法存在,这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与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相结合,自然资本就成为满足人类需要和保存甚至恢复自然生命系统的纽带。
一般认为,自然资本由三种主要类别组成:自然资源存量、土地和生态系统,由于它们对人类经济以及经济之外的其他生命提供各种服务,所有这些自然资本对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本的服务可以分为四类:资源服务包括经开采进入经济以便于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品和服务的自然资源,如矿藏、原始森林的原木和深海鱼类;沉淀服务吸收生产和消费的没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被排放到空气、水体(包括海水)中或埋进填埋场,这三种去向通常称为“沉淀”;生命支持服务提供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栖息环境,如果生存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了,物种多样性就受到了威胁,包括人种在内;娱悦服务是指自然环境能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如提供用于休闲活动的怡人风光。
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取决于自然资本的维护(除了其他形式的资本以外)。如果自然资本存量下降到不再能够充分地提供上面列出的服务的程度,任何依赖于这些功能的发展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可持续性要求自然资本存量与其它形式的资本分开,单独保持完整。在实践中,这要求在作出自然资本使用决策时,必须采取谨慎态度。可持续性是一个与眼前问题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的长远问题。可持续性所呼唤的慎重常常表述为如下的“预防性原则”: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不应超过其自然再生能力;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必须谨慎而有效,要留意同样的功能后代人也能拥有,比方说,通过技术开发或转向使用可更新资源;沉淀服务的利用不能超过其同化能力;应当避免或者至少最小化导致生命支持服务恶化的活动。
在今后的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是提高自然资本的生产力,把生命系统的动力学原则与现实经济活动及政策相结合。生态经济学认为,正确估价自然资本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对经济生产做出的不可缺少的贡献,较正价格,提高真正的经济效率,是走向可持续性的首要的和最重要的一步。 最近,定义为可以在无限时期内保持不变的总效用水平的可持续性概念受到特别注意。理论上已证明,扣除了因非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造成的资产耗减的国民产出可表示经济的可持续生产潜力。实行绿色GDP核算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 结 论
由于目前和不断升级的环境问题,关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可以描述为发生在对立的增长悲观派与增长乐观派之间。前者认为,指数增长与有限资源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后者相信替代、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虽然要求经济学进行根本的范式转变实际上是过于极端,问题是经济学家如何找到一条走出理论、经验和政策死胡同的途径。爱因斯坦曾说过,“当今世界上存在的问题无法在造成这些问题的同一思维水平上得到解决。”所以,对经济学这一学科来说,应当对已确立的理论进行深刻的重新思考,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进行重新定向,修正过时的或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将经济增长置于自然的限度以内,在遵循生态经济学原则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平分配,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丁言强等.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2003[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Ding Yanqiang et 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2003 [M]. Beijing: 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2005.]
[2]Mark Baimbridge. Towards a New Economics [A]. In: John Blewitt and Cedric Cullingford. The Sustainability Curriculum The Challenge for Higher Education[C]. Earthscan, 2004, pp.166~178.
[3]Scott Cato, M and Kennett, M (eds). Green Economics: Beyond Supply and Demand to Meeting People’s Needs [M]. Aberystwyth: Green Audit, 1999.
一、国外生态经济区划理论演化历程
(一)生态区划的产生。生态区划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德和霍迈尔提出,区划的基础理论是区域分异理论。与此同时,霍迈尔也发展了地表自然区划的观念以及在主要单元内部逐级分区的概念,并设想出四级地理单元,即小区、地区、区域和大区域,从而开创了现代自然区划的研究。而1898年Merriam首次以生物作为自然分区的依据,对美国的生命带和农作物带进行的详细划分,才可以说是生态区划的雏形。1899年俄国地理学家道库恰也夫在自然地带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区的概念。1905年英国生态学家Her-hertson指出进行全球生态区域划分的必要性。随之,很多生态学家与地学家也日益关注到生态区划的重要性,并投入到生态区划的研究中。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区划方案直到1976年才由美国生态学家贝利首次提出。编制了美国生态区域图,按区域、区、省和地段四个等级进行划分。
(二)生态规划的发展。生态规划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George Marsh,John Powdl及PatfiekGeddes等为代表的生态学家、规划工作者及其他社会科学家的规划实践与著作,正是他们的工作,标志着生态规划的产生和形成。Marsh在其1864年出版的《Man and Na-ture physica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v HumanAction》著作中,首次提出合理地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并呼吁Design with nature rather than against the envi-ronment Marsh的这个规划原则,直至今天仍是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
20世纪初,生态学自身已完成其“独立”过程,形成了一门年轻的学科。生态规划在这期间得到很大发展。Ebenezer Howard在他《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描绘了“明日”理想的城市,实质上就是从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寻求与自然协调的一种探索。Howard的田园城市运动对城市与区域规划以及MeHarg等生态规划工作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在芝加哥,当时具有很大影响的芝加哥成员中的两位成员,景观设计师Jens Jensen与芝加哥大学的生态学家Henry Cowles曾携手探索如何在不断扩展的城市区保护自然景观。
Tugwell在自然综合的同时,很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随时间的推移,证明这些社区深受其居民的欢迎,并已成为美国新城规划中的杰作。Tugwell综合自然与社会文化因素的规划方法以后又为MeHarg等发扬光大,成为生态规划方法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1960年以来,生态规划的思想逐步成熟起来。以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为代表的著作,掀起了六十年代和迄今仍在继续高涨的环境运动。瓦雷斯在绿泉和渥星顿谷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用生态学的思想作为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基础。
1969年Mcharg出版了他的名著《协同自然的设计》,Meharg系统地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并对生态规划作了内容较为广泛的叙述。Mcharg指出,生态规划方法是在通盘考虑了全部或多数因素,并在无任何有害或多数无害的条件下,对土地的潜在用途,确定其最适宜的利用。Mcharg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生态规划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为生态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突出。一批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积极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生态规划方面的书籍和文章。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思想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反响,对生态规划具有极大的影响。
20世纪七十年代,很多人把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研究融为一体来探讨生态环境和生态规划问题。1971年法国马雷提出了关于福利的新理论,他认为福利不仅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必须迅速致力于非物质财富的增长。费希尔也在20世纪七十年代探讨了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
(三)生态经济区划的诞生。生态经济区划思想的产生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经济学思想的诞生是以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发表作为标志。但是,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的,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她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一书,详细揭示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和经济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此后,一批论述生态经济问题的著作相继问世,开始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新时代,卡逊成为新的“生态学”时代的代表人。
自鲍尔丁创立了生态经济学以来,许多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撰写了一大批颇具影响、观点新颖的著作和文章。比如,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法国各界人士发表的文章汇集《2000年的忧虑》,英国生态学家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美国的约瑟夫・丁・塞尼卡和迈克尔・K・陶亚格合著的《环境经济学》,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合著的《只有一个地球》,美国未来学家卡恩的《目前和未来的经济――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和即将到来的繁荣》,朱丽安・西蒙的《最后的资源》,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美国莱斯特・K・布朗领导的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世界状况》,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编辑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以及国际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出版的《人类属于地球》,等等。
近年来,由于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适应了当代世界发展的需要,得到世人的关注。因此,其地位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大,并且超出社会经济的范围,逐渐渗透到政治领域,形成一股世界性的和带有政治色彩的生态潮流,生态问题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联合国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促进生态经济学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将有所突破,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经济思维观念体系,即生态与经济的双向思维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观、生态经济与持续发展的思维。
在生态经济学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经济区划思想也应运而生了。在生态经济区划中重要应用的是生态经济学思维观念体系,区域生态经济学成为生态经济区划的指导思想。因为受“生态决定论”思想的影响,早期的区划工作主要是从自然生态因素出发,几乎没有考虑到作为主体的人类在生态系统,尤其是在城市或农村中所起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经济活动的加剧,不仅使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各国生态学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区划,并认识到以前自然生态区划的局限性,而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工作重心开始向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功能转移,生态经济区划应运而生。
二、国外生态经济区划思想演化评述
(一)生态区划是生态经济区划的思想基础。生态经济区划思想是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伴随着生态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种综合区划,生态区划是生态经济区划的基础。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不成熟,许多理论与方法都是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生态规划是生态经济区划产生的动力。生态经济区划在生态经济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生态经济规划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而且也是生态经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提供战略决策的导向性依据,维护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和社会经济繁荣。而生态经济规划与生态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论述生态经济区划的产生与发展中,结合生态规划研究对本文理论方面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教学实践;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7-02
“环境经济学”本科教学科目是普通高等学校在经济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它具有环境学和经济学交叉性和融合性的特点。环境经济学被引入我国学科体系的时间较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家泰坦伯格、皮尔斯的外文影印教材将该科目介绍到中国,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资源节约问题的重视,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提出,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带来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早起的一批环境经济学专家和教师,将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已在舒适性资源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计量、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创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1]。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和教材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欠缺的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本科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经济学基础较为欠缺的现实,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构建适宜的教学改革思路势在必行。
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本科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偏少,基础知识缺乏。环境经济学属交叉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环境学基础、经济学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对于本科层次学生来讲,缺少对环境学、经济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效应等规律缺乏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授课教师在讲解课程核心问题时,缺乏先期知识铺垫,造成讲解不够深入,学生领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较少。目前,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是典型的理论学习课程,教案设计与安排缺少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无法顺利开展,缺乏对环境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二、基于“教―学”互动视角的教学思路构建
1.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环境经济学从环境―经济大系统的视角,研究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提升与福利最大化,解决环境资源在系统内外的高效配置问题。笔者认为,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教材内容应该是本学科领域内最为成熟且不存在过多争议的东西,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应注意:一是教材的难度不宜过高。环境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又缺乏环境学基础知识,因此,教材的选择必须兼顾环境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为学生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创造条件。二是针对新的环境问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作为专栏或者选读的形式在教材中体现。尽量不要作为大纲中重点考试内容,原因是这些新观点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三是优先选用精品教材和推荐教材。如“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等。这些教材内容较为严谨,更加准确地把握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且能够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2.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参与式教学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以环境经济学经典概念、环境学基本理论、环境经济学基本方法、环境经济策略分别设定主题,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式教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合理设定主题。专题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新近的一则相关新闻,也可以是一种法律法规的颁布等,也可以是资源环境的难点、热点问题。教师将讨论专题分角度设计若干个研究题目,并对讨论的方向和内容做出简要的说明。由4~6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充分查阅资料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打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互动式教学中,充分注意任课教师与讨论组之间的交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学习氛围,打破只有老师说得对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探寻和思考,发挥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前准备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提前制定讨论时间和内容安排,制定引导学生的分析思路及逻辑体系框架。客观要求发言的学生所做的研究问题切入和问题评述,有理有据,系统全面,制定课堂讨论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打分的形式,给出学生讨论成绩,给分标准包括观点鲜明程度、逻辑清晰程度、内容完整程度、汇报人讲解水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3.典型教学案例的引入。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学生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相关领域的职业培训中,由于该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机动灵活,能调动受培训人的积极性,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2]。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4.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①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②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③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④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10.
关键词: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2.6.F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1-0087-05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是为了公共利益所采取的强制性的集体行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从方法论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界定和解决伴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公共(社会和环境)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公民个人和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途径(工具和手段)。它是传统经济用来应对市场失灵的常用工具和手段。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用传统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发展循环经济是否需要公共政策来实现呢?
一、循环经济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在经济学本质上存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运用公共政策分析循环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
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把经济学定义为“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作为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他认为,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于稀缺的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要关注的对象。经济稀缺被定义为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满足需求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指出:“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在于承认稀缺性是现实存在,并探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稀缺的存在产生了经济问题和经济学,而按照某一标准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不仅成为理性的个人和社会正当、理性的追求,也是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与传统经济学仅仅关注经济系统内的资源稀缺及其有效配置问题相比,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是:把关注的视野和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这一更高更大的层次,并由此强调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看作是实现自然资源有效配置的先决条件。在戴利看来,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承认社会经济系统是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于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更大的、有限的、非增长的生态系统的开放子系统,因此,经济系统相对于这个生态系统的规模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于生态经济学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而言,经济子系统究竟应该有多大?”
另外,传统经济理论坚信资源替代和技术进步在缓解资源压力方面的作用,以及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供求上的有效性。对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来说,虽然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发现替代资源,但是由于生物物理定律的限制,任何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都有其最终的极限。提高效率和节约利用不意味着不消耗,即使资源之间的可替代也不意味着资源基础是无限的。
总之,就基本的研究对象而言,作为一种经济理论,不论是循环经济还是生态经济学,它们与传统经济学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三者都是把现实中的各种类型的稀缺作为研究起点,并把由稀缺引起的人类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作为关注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不仅不否定稀缺的存在,而是比以往的经济理论更为关注日益加剧的包括环境容量和自然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在内的稀缺问题,对于人类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意义深远。显然,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问题,而是把研究视野投向了更为深远、范围更广的问题。
同时,无论是传统经济学还是生态经济学,归结到经济学的主旨都是有效地利用手段来实现目标,就像戴利说的那样“对哪些资源是稀缺的、哪些是不稀缺的、配置稀缺资源的合理机制(手段)是什么,以及如何按重要性将竞争性目标排序等问题,生态经济学和标准经济学意见不一,但都认为经济学的主旨是有效地利用手段来实现目标……尽管有时经济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的纯抽象状态不同,但经济学,尤其是生态经济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策问题。”
二、缺乏制度保障的市场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关键是造就一个诚实的市场,布朗认为这种诚实的市场就是能够忠实反映生态实际的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惊人的,市场可以轻松调节供求关系。物资的充足与匮乏,看看它在市场上的价格就能一目了然。不过市场也是从根子上有缺陷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提供物质或服务所产生的间接费用,不能准确反映大自然为我们所做的贡献,他也不遵守维持大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规则。而且市场顾及的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
市场有其自身的机理,它会产生一些有“效率”的后果,这些后果对社会来说是有害的和可怕的――失业,吸毒,犯罪等。激励因素――制度安排――必须作为基本的政策变量来看待,必须牢记可对此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不受限制的市场可以低成本生产一定的物品和服务,但市场在完成这种任务的同时并不考虑某些真实的成本,这种成本不反映在价格的计算上一一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央统制经济似乎避免了资本主义普遍存在的个人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但是对个人缺乏激励可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使对人们来说重要的一些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被束之高阁”。
戴利也指出市场只能揭示对市场物品的偏好,而许多能提高人们福利的物品和服务是非市场物品。因此,市场既不能揭示人们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偏好,也不能对其有效配置,而且也无法解决规模和分配问题。市场不能判断我们应该拥有多少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无污染的湿地、健康的森林,或当后代福利濒临危险时,什么程度的风险是我们能够接受的,而且市场也不能判断理想的资源所有权初始分配是怎么样的。因此,缺乏制度保障的市场在对具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失灵的。
(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
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是众多市场失灵表现中的两种表现,也是环境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外部性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西奇威克(Hcnry Sidg―wick)提出的,他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正外部性是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则相反,是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而额外的收益或者成本不为市场所承认,当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外部性的时候,该经济主体并不为此
获得相应的收益或承担相应的成本。外部负效应的存在使得生产这种负效应的商品价格过低,供应过多,而市场机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对存在外部负效应的商品的生产加以规制。在环境经济学中,负外部性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追求缩减成本和提高利润的企业,把污染成本强加于这个社会。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被社会共同使用的产品,很多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公共”的含义。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假设一个公共产品提供给某些人,不能排除其他人对这个公共产品的消费,如国防)和非竞争性(一个个体对某个公共产品的享受不会降低此产品对其他人的可用性,如电视广播)。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非排他性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失去效用。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可以被看作一种公共产品,而污染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共破坏”,因为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或一些其他的政治团体是提供公共产品的源泉。
另外两类产品,即非纯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与公共产品紧密相关,但在使用上常有某种程度上的拥挤和竞争。非纯公共产品包括如公园和街道这样一些看起来典型的公共产品,但是,一个使用者的效用会随着其他使用者的数量增加而减少;俱乐部产品是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一类产品,可以被很多个体消费但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如电影),而(非会员)排他性还是有可能的。
信息在某些时候是公共产品,对经济交易和市场失灵来说很重要,但通常是不均衡(或不对称)分布的。加之生态系统的随机性和人们所厌恶的风险性,信息的不对称可能造成很多严重的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市场失灵。
循环经济中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通常被视为公共财产,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得资源被使用过度,环境被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资源、环境外部性造成的资源使用浪费,环境退化。这些都是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无法矫正的,因此,循环经济更加需要制度和政策的有效干预,矫正市场失灵,合理配置资源,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二)市场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制度保障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参与者依靠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做出最优经济决策,不仅能使个人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且也能使社会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生产和消费中,从而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正如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North)指出的那样,新古典经济模型所涉及的是一个无摩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看不到制度的存在,一切变化都通过完善运转的市场发生,一切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因素都不存在。也就是说,新古典经济模型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离开了基本的制度安排,很难理解现实中市场经济是如何运作的。
首先,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协调和分配机制从来不是自动产生、自动运行,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它是制度安排的产物,同时市场完好的运行也需要制度来保障。对于如何从制度层面来看待和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丹尼尔・W.布罗姆利(Darniel W.Brondey)认为,由于经济稀缺的存在产生了冲突和相互依存性,由此引发了对建立秩序的需求,也正是在建立秩序的基础上,社会发明了各种机制来解决在一个资源的稀缺和丰富程度在分布上存在着极大差异的世界中的交换问题,而市场就是这些众多机制的其中之一。他强调先有社会秩序的建立,然后才有市场机制的出现,并把市场看作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秩序的性质、内容体现的制度结构或制度安排,决定了市场活动的性质、目标、活动范围以及评价标准等。
其次,市场机制的运作并非是盲目的、没有目的性的,它的运行方向和运行结果并不是总受到市场法则的盲目支配。任何一个经济系统都是一套有序的关系,正是这种有序关系划定了个体活动的领域。经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设计出一套能够反映交易机会(exchange opportunity)的信号系统,并通过发出的信号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符合社会利益的要求。市场就是这样一种信号机制,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经济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对此,布罗姆利认为,大多数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的商品交易,而忽视了支配商品交易的制度交易。通过制度交易会产生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结构,它界定了商品交易将发生的领域,规定了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保证了市场过程的秩序、结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并界定了个体和集团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选择集或者说行动范围。最重要的是,制度交易的本质是对个人和集团选择集的确定,即制度能够通过对不同社会成员的鼓励和限制来修改选择集。在这里制度发挥着三个基本功能:界定独立的经济行为者在现状中的选择领域、界定个体间的关系、指明谁对谁能干什么。总之,制度决定了个人的选择集,个人最大化行为仅仅是被界定在选择集中的一种最大化选择。
第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性问题。对于关心政治过程和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影响的人士来说,市场是对具有经济意义的社会稀缺资源(包括机会)和产品等进行分配一系列规则、标准、惯例和结构程序等;而对于至少是从亚当,斯密以来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来说,市场是一个神奇的运作机制。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市场的参与者在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能够不自觉地增进社会的福利,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将这种市场信念发展成为围绕着以交换领域、生产领域以及生产和交换综合领域的三个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为核心的、一套精致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个关于资源配置效率判断的相对标准,它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经济规模(或者说经济总量)和资源的初始分配状态,包括不可持续的经济规模和极端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那样:“竞争市场的结果即使实现了效率,也不一定是社会所期望的,有效率的竞争市场自身并不一定符合社会关于收入和消费分配公正性的理想。”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本身不存在遵循或不遵循生态规律问题,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一样,都是在特定的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技术、组织制度(道德、法律、法规)以及法则(经济法则、自然法则)等因素的激励、约束下,根据一定的价值(效用、偏好)标准和经济活动目标来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随着外部环境、社会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变化,不仅对于经济活动的目标和绩效评价,而且对实现这些经济目标的调节实施机制和政策制度等手段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市场经济所依赖的制度环境也必然处于不断的变迁过程之中。同时,市场的运行方向、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都依赖于我们对经济目标的设定、现实的制度安排以及相
应的社会、技术保障等。这就是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经济之所以是一个线性经济,主要是因为它在经济目标的选择、制度安排和其它保障因素上,没有能够为市场机制在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方面提供必要的经济激励。反过来说,循环经济比传统经济之所以生态友好,之所以使更多的废物得到循环利用,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的目标选择,也就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它是否具备和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其经济目标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制度条件。
(三)政府是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和监督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来说,决定了它的实施既要按照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要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通过政府和制度的力量来限制和引导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目标,作为现实经济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和监督者,在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建立实施限制和规范经济参与者行为的政策制度,二是通过制定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引导经济活动向着循环经济的目标发展,市场的作用在于在这种限制下,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按照生态效率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总之,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制度安排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机制或者市场规律与生态规律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对立的关系。市场经济既可以服务于传统经济,也可以服务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对生态规律的遵循其实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基础上,对于自身的价值、目标和行为的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过程,并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社会调控机制、手段来加以贯彻和落实的过程。
三、现有循环经济公共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对循环经济公共政策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上都还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国家一直在积极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但是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与循环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不匹配。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针对资源和环境质量的一体化的环境税收政策和定价政策体系,更缺乏能够调配区域环境资源有效和公平配置的政策手段,导致经济开发、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脱节。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循环经济作为国家战略还不匹配,相关政策的缺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1 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不适宜。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行业垄断等限制了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虽然目前国家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大多由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统一管理,但在具体项目的审批、资金申请、银行贷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协调、甚至相悖等问题。另外,对官员的考核标准主要还是GDP增长速度、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尚未纳入考核体系,导致地方官员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2 政策手段不足。目前所采用的政策工具主要还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表现为各种法律法规和政府条例,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是政府,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企业和公众的主动参与。(1)现行的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环境标准和政策观念大多数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政策法规制定的重点放在已经恶化或者激化的环境问题上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目标实现,较少关注如何把环境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纳入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变革过程中。(2)现有的法规政策之间存在大量的冲突和不协调,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中央与地方政策冲突问题也时常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许多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经济发展一度成为首要问题,循环经济的发展只能成为奢谈。
3 对政策的执行效率与监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政策的失效通常是由于政府干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对称,即公共干预成果以及给社会带来的费用负担之间存在不相称的关系。另外,监控方法和力度同样会影响政策结果。我国目前具有约束性的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评价指标、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十分完善,这将造成对企业环境压力不够,致使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底线模糊,从而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政策绩效。
关键词:生态经济;研究范式;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04-05
作者简介:周纪昌(1969-),男,河南鹿邑人,经济学博士,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引言
社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角度和目的的不同来界定该系统的性质和范围,从而得出对经济过程和系统特性的不同看法。这里借用目前最为流行的“范式”概念,来表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范式”和“范式变化”这两个术语来源于托马斯·库恩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在这本书中,库恩就不同思维模式的建立和改变是如何影响到科学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探讨。这种思维模式是格式塔的一种,他称之为范式。库恩认为范式的变化是科学思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范式的变化意味着对以前大家共同认可或心照不宣的规则、观念、假定前提以及世界观的改变;范式的变化表现出跳跃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可能彻底改变科学共同体对问题认识的态度、视角;范式同时也是确立学科和保证学科凝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放弃一种范式而支持另一种范式,将改变一门学科内所有科学家的整个知识基础,这就是库恩之所以称这样的变化为科学革命的理由。
尽管目前经济学界流派纷呈,研究方法众多,但是从大的研究范式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新古典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一种是以生态经济学为代表的研究范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生态经济与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过程观。在主流经济学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以交换价值循环为基本运行模式的孤立系统,其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在厂商和家户两大经济主体之间顺畅地循环流动。生态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思想和研究范式,是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经济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把人类经济系统看作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持续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虽然生态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一些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环境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对于目前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但是,以新古典研究范式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和经济决策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生态经济还没能引起大多数经济学界人士的充分注意,而对这一范式下的循环经济思想更觉得难以理解。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予以考查、分析生态经济范式的特征、挖掘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同时对于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反思,对于当前的生态经济研究和循环经济研究具有非常紧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生态经济研究范式的渊源和特征
对于生态经济及其经济循环思想的渊源,一般可以归结到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思鲍尔丁1969年发表的《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鲍尔丁认为,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能力(提供低熵的物质和能量)和污染净化能力(接纳和转化高熵废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系统,就象一艘孤立的宇宙飞船,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地球系统的长期维持在于通过消耗外界的太阳能使物质在其中能够不断的循环利用;人类经济系统作为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应是从“自然资源一产品一环境废物”线性物质流动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循环的关系。鲍尔丁所说的循环关系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上的循环流动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大系统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稳定有序、协调衔接。即经济系统的运行必须同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功能相契合。这种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经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对我们理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问题更是意义深远。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预见直接推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研究范式的产生和发展。虽然生态经济研究范式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但是我们可以在经济学发展早期的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那里,找到一些对后来生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的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
首先,生态经济学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环境。这种观点显然与早期经济学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出发,注重自然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研究方法和经济思想是一致的。同新古典经济学从交换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决定的问题不同,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和价格问题,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抽象的交换价值(价格)决定的,而是土地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和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物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以前的生产过程中节约下来的东西)共同作用的结果。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坚持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而在亚当·斯密眼中,劳动不仅是价值尺度而且是价值的源泉,更有意义的是,他把土地上的自然力也看作是一种劳动,这就自然导出土地同样是价值源泉的结论。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对于重农学派有这样一段评价:“有趣的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农学派,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对他们而言,仅有农业这个‘自然’的活动就能够产生净产值。事实上,重农主义这个词意味着自然法则。重农主义基本观点中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经济学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他们特定的理论已经过时”。
其次,对生态经济影响更为明显的是,重农学派和古典经济学特别重视影响和限制财富生产的其他自然生物物理因素,他们把自然物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与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定态”(stationary state)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古典经济学中“定态”一词指的是经济中人口与资本存量都停止增长的状态。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都把良好土地的供应的限制以及所带来的农业上的报酬递减来表达他们经济活动受到环境限制的思想。虽然约翰-穆勒认为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中止或暂时抑制因自然要素有限而对终极生产力的限制,但是他并没有抛弃“定态”的概念,认为财富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经济迟早会进入一种静止的状态。技术进步可以推迟这种状态过早的到来,但最终阻止不了其一步步的逼近。在一定程度上,生态经济的兴起是在经济增长日益受到生态环境因素的限制的现实下,对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定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为整个生态经济的理论就是围绕着,在地球这样一个具有有限承载能力的增长空间中:如何考虑经济活动的目的和途径而展开的。戴利的稳态经济(Steady-economy)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经济思想。在戴利看来,稳态经济是一种有发展而无增长的经济。在物质层面上,经济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而地球生态系统是有限的,非增长的,在物质上是封闭的。随着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它将从整个生态系统的母体中吸收越来越多的部分,并且终将达到100%的极限。这种靠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的。增长的边际成本总有一天会超过其边际社会收益,会使增长变得得不偿失。
再次,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有形的产品才算作是社会的财富,在他们对经济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产品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通过劳动、自然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对以物质为载体的产品功能或效用的使用过程分不开的。萨伊最早提出效用是物品(财富)价值的基础,他认为“所谓的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生产数量不是以产品的长短、大小或轻重估计,而是以产品所提供的效用估计。”虽然如此,萨伊并没有就此脱离经济活动的物质过程来抽象地谈论价值问题,而是在分析中更加强调两者的结合。他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以创造效用为目的的物质形态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物质本身是不能创造和消灭的观点。对于财富的消费,他是这样认为的:“正如生产意味着效用的创造,而不意味着物质的创造,所以消费意味着效用的消灭,而不意味物质或物品的消灭。”因此,萨伊被认为第一个把物质不灭定律引入经济分析中的经济学家,实际上,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物质平衡理论”表达的就是萨伊这个思想。生态经济承继了早期经济学的这种从价值流动和物质转化两方面来看待和研究经济过程的方法和视角,对于这种经济研究方法的特点,萨伊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概论》绪论部分这样阐述。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它只承认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做的精确推论的研究方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排斥在文学上和科学上往往阻碍人们获得真理的偏见和先入之见。他认为“事物怎样存在或怎样发生,构成所谓事物的本质,而对于事物的本质的观察,则构成一切真理的唯一根据。”萨伊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进一步强化了对早期思想家和亚当·斯密以来所兴起的实验唯物主义传统。
最后,在经济要素的分类方面,生态经济学中与古典经济学一样基本上遵循了上述萨伊所提出的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原则,在古典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原材料、能量相对于对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要素投入(劳动、资本)来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例如,对于资本的划分上,斯密是最早认为,根据这些资财在取得收入过程中的存在和变化流动的具体形态,可以把资本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两种。这一概念和名词一直被其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马歇尔是明确的劳资合作论者。他的结论是:一般资本和一般劳动,在创造国民收入上是相互合作的,并按照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率从国民收入中抽取报酬。他们相互依存是极其密切的。生态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类似,采用的是一种把生产作为经济分析起点的“生物物理的分析方式”(biophysical approach)。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实质是,人类利用组织、技术等手段,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取得自然资源,把其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并向环境排放废物的过程。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看,人类经济活动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转化过程,生产活动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转换器”的作用——把物质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从一种用途转化为另一种用途;其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物质流动关系,更谈不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从物质角度看,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生产过程则是对这三种要素进行转化、传输或应用的生物物理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更多的是互补性而不是替代性的关系。互补性和替代性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以生态经济为代表的强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互补性)和以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弱可持续发展流派(这一流派强调替代性)在对待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争论的焦点。
三、生态经济范式的核心:循环经济的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这一时期,有关环境问题最有名的著作当属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部书中作者利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由工业污染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唤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开始把环境问题纳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奠基时期,一些对后来该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们不仅继承了和恢复了古典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研究经济的传统同时在研究的视野、方法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上都具有重大突破。其中对于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作用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有: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思想: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的经济过程中的熵定律理论;埃尔斯和科尼斯的物质平衡原理和产业代谢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思想。这些理论中一般都涉及到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第一,地球的资源供应能力;第二,地球消纳废物的能力;第三,经济增长的规模限制问题。生态经济学正是在寻求发现和寻求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作为生态经济核心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而成为目前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思想和实践。我们以生态经济中如何看待和解决经济循环或循环经济问题为主线,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
1.熵定律与经济过程
熵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是对不可利用的能量的一种度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些乐观主义者认为,既然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人类总会有无尽的资源可以利用。但是他们忽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定律)所提供的科学事实:在能量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做功的过程中,所有的转化率均低于100%,耗散掉的部分就是“熵”。按照熵定律,无论是价值循环和物质循环都需要来自外界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的支持,否则是不可能持久地运行下去的。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是第一个系统地阐明经济过程如何受到熵定律限制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过程是一个以低熵状态的物质一能量输入,以高熵状态物质一能量输出的过程,即经济过程仅仅是把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低熵)转化为毫无价值的废物(高熵)的过程;目前的工业繁荣是以快速地消耗有限的低熵物质为代价的。因此,他得出结论:人类经济奋斗的中心是比经济学中的李嘉图的土地更稀缺的环境中的低熵。经济过程中所有的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活动最终要受到可用能量的和熵定律的限制,免费的重复利用是没有的,因此,从可耗竭的矿物能源向太阳能转变是人类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经济过程中的物质平衡原理
物质平衡原理(materials balance approach)是罗伯特·埃尔斯等人提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在一个封闭的、没有物质净积累的经济系统中,排入自然环境中的残余物质质量必然大致等于作为投入物进入系统中的所有原材料和能源的质量。根据这一假定前提。他们从物质形态上,构建出一组物质平衡方程。在这一组方程中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各种资源和服务的投入数量和最终的产出和消耗数量构成了一个等量关系。利用物质平衡方法,埃尔斯等人对经济过程中物质形态的投入、积累和产出,以及三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过程只不过对物质的形态进行了转化,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物质的量,而对于流出经济系统的废物所进行的处理。只能是这些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者说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因此,经济活动中的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从长期而言,进入和流出系统的物质是平衡的。对于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污染问题,他们提出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投入,另一方面提高经济过程物质的利用效率,特别是提高经济系统中物质循环使用率,并由此提出了对进入经济系统的物料实行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最终废弃”的整个经济的物质流动过程,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综合管理的思想。这一思想很快被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1976年颁布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RCRA)所采纳。
3.产业代谢理论
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 metabolism)是罗伯特,埃尔斯1988年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流动的理论。产业代谢概念所要表达的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通过劳动使原料和能量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这样一系列的物质过程。在这里产业的概念涵盖了从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畜牧业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商业、消费和废物处置等所有行业。在产业代谢模型中,经济系统被看作是一个嵌入生态大系统的开放子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耗散系统,并且也有着类似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但是由于能量的限制(主要是熵定律)和无法避免的耗散消耗,产业系统不可能达到象生态系统那样的近乎完全的物质循环,即产业循环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产业系统总体上没有对它的营养物质进行再生循环,它是以开采来自地球的高质量的物质(化石燃料、矿石)为开端,最后把这些物质以退化的形式返回到自然界的过程。
在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的模型中存在两种废物循环形式:第一种是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组成的自然循环过程。这种形式的循环发生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部门,它们的原料直接来自于自然,最后的排放物主要是可降解的生物有机物。第二种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工业循环”。这个循环把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物,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加工和管理手段,作为“二次资源”再度返回到生产和消费过程。由于工业循环过程是人为的,不仅需要大量的额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同时也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泄物。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不仅从经济上和物理规律两方面分析了经济系统中影响和限制物质循环的原因所在,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产业之间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网络,这为产业生态学提出的通过构建不同产业流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梯次利用网络,来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灵感。
4.产业生态学
产业生态学的产生受到了自鲍尔丁以来生态经济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标志着生态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1989年9月,R.Frosch和NicolasGallopoulos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产业生态学的概念。他们提出:“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中,每一道制造工序都独立于其他工序,通过消耗原料生产出即将被销售的产品和相应的废料: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一种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来代替这种过于简单化的传统生产方式,那就是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产业生态系统里,能源和材料的消费被最优化了。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可以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显然,R.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埃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industrialmetabolisml具有很多的相近之处。只不过是前者强调了通过产业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关系的建立。而后者是从整个生态经济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关系出发,指出了这种代谢关系的现实存在及其对于经济系统的意义。
把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是产业生态学研究视角的主要特点。产业生态理论的主要探索者之一Braden R.Allenby(1995)认为,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从线性流动、不完全循环和完全循环三个阶段的进化历程,才成为今天比较完善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上来说,产业系统还处在从线性流动阶段。尽管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不能做完全类比,但是前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后者的优点而获益。例如,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生态位理论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等在生态工业、设计规划生态工业园及生态工业网络设计和管理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因此,对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解,我们一方面明确地承认,产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而且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产业系统在性质上和对物质、能量的利用和流动方式上具有本质的不同。
5.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型
以研究和寻找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为主要目的。根据鲍尔丁的地球宇宙飞船经济学理论和循环经济思想,戴维·皮尔斯(David W.Pearce)和凯里·特纳(R.Kerry Turner)在199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性的循环经济理论(the circular economy),并建立了第一个循环经济框架模型(见图1)。
(在这个模型里各种通过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用实线标示,这些物质流所产生的效用(U)用虚线标示。自然环境提供自然资源的存量(R)、环境的净化能力(A)和舒适三大经济功能。废物(W)是由生产(P)和消费(C)产生。如果考虑物质循环,这个环境经济系统就是封闭的。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存量(R)被分成了可耗竭资源(ER)和可再生(RR)资源两大类别。这两类资源都可以以一定的比率(h)进行开采,而只有可再生资源可以(以y的比率)再生。由于相对于废物流量(W)的自然的净化能力(A)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用,所以同样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废物(W)的循环利用(r)可以对资源的存量(R)产生正的影响。)
皮尔斯和特纳认为。鲍尔丁把地球比作同宇宙飞船一样的封闭的系统,表明了经济与环境是一种循环(circular)的关系——所有事物都是其它事物的投入,那种简单地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效用并对经济进行相应地组织的看法,实质上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无论如何,最终来说封闭的系统设定了获取效用所能采取措施的限度或边界。他们把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供给、废物净化和审美功能三项作为生命支持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不论是自由市场、计划经济还是混合经济模式,都不能保证自然的生命支持功能将能够持久下去,因为现代经济学缺乏一个生存理论(existence theorem)来处理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与支撑该经济的一系列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之间的问题,没有对经济系统是否与其密切联系的自然环境相和谐进行必要的关注,因此,经济可持续的关键在于创造出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存的条件。在他们建立的循环经济模型里(见图1),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合二为一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经济大系统。在这个模型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不仅在物质、能量上存在着密切的投入一产出关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俨然是一个统一的功能整体。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型,与主流经济学经济循环模型相比,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经济视角和思维范式。
首先,从经济的目的看,自然环境作为生态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三方面的经济功能——资源提供功能、废物净化功能和直接效用提供(审美、休闲娱乐等舒适性资源)——这些功能对于最终经济目的的实现、持续提高和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从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看,之所以把这个自然系统同人类经济系统一起组成的生态经济大系统称为循环经济系统,是因为按照物质平衡原理(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大系统在物质上必然是封闭的、循环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即从“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的封闭过程。第三,皮尔斯的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以保持和提高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为导向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系统功能的保持是与系统内物质(包括能量)流动的状况紧密地联系起来。尽管从全球尺度来看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是由必然性的物理规律所决定的。但是从系统的功能的实现来说。这种循环可以有不同的状态或结果——良性循环(hA)则会破坏这个功能,从而造成经济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在这个循环经济系统中人的调控作用就是通过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在促进和保证生态经济大经济内物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大系统在功能上的良性循环。它蕴涵了两个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原则:一方面,要承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开发利用保持在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承载力之内,使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以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第四,由于环境的三大经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自然的净化能力(A)的破坏不仅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循环经济要求我们从方法上,对环境和经济问题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把握和协调,而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面的功能。
四、小结
对于生态经济范式的渊源、特征、核心和理论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澄清了当前生态经济研究与循环经济研究分野的现实,同时通过分析发现,生态经济范式与古典经济及其后来的继承者的思想一脉相承,这也为我们如何把握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和路径选择,生态经济研究不能脱离传统经济学,更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理论而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是没有出路的。经济过程即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又是以效用为基础的价值增值和转移的过程,这两方面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一环境既是经济过程的物质最终来源和归宿,又是基本经济功能的提供者。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看,生态经济范式研究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对我们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作为生态经济研究范式下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系统观和经济发展模式,它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持有的整体视野,特别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把经济活动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转的大循环当中,从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高度来看待和规划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把握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实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E博尔丁,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法]萨伊,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M],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