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5: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食品工业市场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结构;市场绩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一、引言
湖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丰富的农林资源为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近年来,受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湖南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湖南也相继出台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富民强省的战略选择之一。
目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十,农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断凸显,但其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企业规模小,产业进入门槛低,产业内无序竞争大量存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上述不足之处都极大地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要解决当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竞争和效率等诸多相关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市场绩效研究,这对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有效竞争,以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为政府制定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政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市场绩效及评价指标
在产业组织传统理论当中,市场绩效通常表现为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结果,它是由一定的市场行为下的某一产业的价格、产量、利润、成本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经济成果所体现。
我们采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来衡量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组织市场绩效,这些指标包括行业盈利能力、行业生产效率状况、行业债务风险状况,通过这些指标反映农产品加工市场的经济资源配置及经济运行效率。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行业债务风险则通过行业的亏损面、亏损企业平均亏损来进行衡量,行业的亏损面大、亏损企业平均亏损额高,则行业债务风险高,也意味着该行业的市场绩效低下。
三、湖南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市场绩效实证分析
1. 湖南农产品加工行业盈利能力
2010年湖南省规模以上①农产品加工行业总资产贡献率见表1,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盈利能力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加工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烟草加工、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均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湖南省的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盈利能力较弱,其中造纸及纸制品业总资产贡献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同处中部地区河南省相比,除个别农产品加工行业外,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组织整体盈利能力低于河南省,表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行业盈利能力与其他内地省份存在差距。
2. 湖南农产品加工行业生产效率
如表2所列,湖南省农副产品加工、烟草、皮革、家具制造、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烟草、皮革、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及农副产品加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食品制造、木材加工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饮料、纺织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同处中部地区的河南省相比,除烟草业的劳动生产率占优势外,其他农产品加工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都落后于河南省。作为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行业,烟草业一直是湖南农产品加工业重头产业,在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烟草制品业“绝对优势”已受到来自自身和外部的极大挑战,高利润回报的区势已很难继续。但从总体来看湖南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势头依然良好。
3. 湖南农产品加工行业资产质量和债务风险
2010年湖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亏损企业共计89家,其中烟草与家具制造业无亏损企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数分别18、11和5家,亏损面积最大的行业为纺织业,亏损企业为22家,亏损率达到6.94%,但低于浙江省纺织业亏损水平。湖南省行业亏损面积与浙江省进行横向比较,湖南省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行业亏损率分别为1.74%、3.14%、1.66%,均低于浙江省同类行业亏损率,其中浙江省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亏损率分别为14.16%、14.68%。整体而言,湖南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亏损面都控制在 10%以内,表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债务风险较低。
从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2010年湖南省除造纸及纸制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食品制造业资产负债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副产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33%、45.62%,烟草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5.19%。
四、政策建议
1. 实施品牌创新战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其他省份相比实力相差悬殊,无法形成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规模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可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减少无序竞争,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龙头企业不大不强已经成为湖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必须在品牌、行业、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进行整合。
2. 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构筑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建设有利于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湖南农业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可以以主导产品为依托,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需要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根据湖南各地区特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扶持湖南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总体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升级将是湖南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构筑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3.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之农产品加工业是弱质产业,企业发展会受到资金的约束,这也是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要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一方面政府需转变职能,通过制定与改进市场准入、税收等各个层面的政策与措施,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宏观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应构建一个完整的贷款担保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4. 提高企业管理及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比例低,对农产品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企业设备陈旧,技术人员缺乏,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能力低,新技术的引进、消化能力也偏低,这引起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对农产品深加工影响更为显著。必须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以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为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中部崛起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注释:
①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参考文献:
[1]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3):49-57.
[2]盛孝邦,程不吾.对湖南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调查与建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4):1-4.
[3]王亚静,毕于运,唐华俊.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绩效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10(01):71-79.
作者简介:张彩霞(1974-),女,山西大同人,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产品国际贸易。
河南濮阳市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 目的 了解噪声对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车间流动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状况。方法 采用定群、纵向研究分析138名噪声职业接触者在岗连续4年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结果 未检出语频听损者;除2010年外,各年度观察对象增加显著多于岗前(χ2=10.38,P<0.01;χ2=6.31,P<0.05;χ2=7.35, P<0.01),各年度各频段平均听阈显著高于岗前(t=11.52,P<0.01;t=3.83,P<0.05;t=37.98;P<0.01;t=15.13;P<0.01);4次在岗体检3000Hz、4000Hz、600OHz处听损耳次三频段之间比较(χ2=167.95,P<0.01) 、各频段两两相比(χ2=165.8,χ2=56.42,χ2=40.0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年度听损耳数和观察对象数目前未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时间累积效应关系尚不稳定,该车间噪声危害目前可控。
[
关键词 ] 噪声;职业接触;纯音听阈;平均听阈;听力损失;观察对象
[中图分类号] R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25-03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1]。噪声对机体最主要和直接的危害就是听觉损害,是特异性的损害作用[2],噪声危害引起的听力损伤最明显的是语音分辨率下降,造成对语意的理解困难、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受到影响。另外对声源的方位定位准确性也会下降,这对回避危险、减少工伤、交通事故发生是不利的[3]。噪声性听力损伤已成为目前国内外职业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4]。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车间噪声一直困扰着职业接触者和HSE管理者,为了解在目前劳动条件和HSE管理模式下,噪声对现场作业工人听觉系统的实际影响程度,本文采用定群、纵向方法分析138名2009年经过岗前体检的净化车间外操工,在2010—2013年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中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及动态变化趋势,寻找该作业场所噪声给职业接触者造成的听力损失特征,为该厂职业卫生管理和噪声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车间138名2009年10月—2013年9月连续工作4年的外操工(男108人,女30人)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0~56岁,平均(42.59±1.22)岁,该人群在该车间以流动方式接触不同设备产生、强度不等的生产性噪声。
1.2方法
1.2.1纯音听阈测定和测定结果判定按照GB7583-87《声学—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听力保护用》要求,用经校准的丹麦AD229E型听力计,在工人脱离噪声岗位至少12 h后,在周围环境噪音小于30 dB(A)的隔音室内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照GB7582-2004/ISO 7029:2000《声学 听阈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进行年龄和性别修正后,再按照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听觉损害, 500、1000、2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段听力下降>25 dB(HL)为听力损失,3000、4000、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段听力下降≥30 dB(HL)为听力损失;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0 dB(HL)、较好耳语频正常者为噪声岗位观察对象。
1.2.2作业场所噪声监测经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使用经过校准的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设置监测点进行测量,噪声暴露声压级在70.9~107.7 dB(A)之间,平均(84.43±1.39) dB(A),频谱分析为中、高频率的宽频带稳态噪声。
1.3统计方法
利用Excel汇总数据,运用其统计函数进行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5]和均数95%可信区间估计,χ2检验差别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根据求得t值然后根据自由度、对照t临界值表查P值,以P<0.05推断两组数据有差别。
2结果
2010—2013体检中每年虽有检出语频听力损失者,但脱离噪声作业环境一周后复查听力,语频均恢复正常,故以下只对高频听力损失者进行统计分析。
2.1高频听损耳数
以2009年听损耳数为基期定基比,2010年上升和2011年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 2012、201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比2011年上升、2012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01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观察对象
以2009年为基期定基比,除2010年外,各年度检出的观察对象与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环比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年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各频段平均听阈
以2009年为基期定基比,2010年下降(t=11.52,P<0.01)和2011、2012、2013年上升(t=3.83,P<0.05;t=37.98,t=15.13,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环比2010年下降(t=11.52,P<0.01)、2011和2013年提高(t=5.23,t=10.25,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与上一年比(t=1.98,P>0.05)各频段平均听阈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各频段受损情况(听力曲线)
分别在3、4、6kHz处表现为单频段听损的耳数占86.70%,在3k~4kHz、4k~6KHz处表现为双频段听损的耳数分别占1.97%、9.36%,三频段听损的耳数占1.97%;27.09%的耳在3k或4kHz处表现出“V”型下陷特征,72.91%的耳表现为斜坡形下降(见表4);4年中3kHz、4kHz、6kHz检出听损最重耳次分别占4.70%、32.05%、63.25%,三频段之间比较(χ2=167.95,P<0.01)、各频段两两相比(χ2=165.8,56.42,40.0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噪声对人体影响的早期主要引起生理改变,此后才出现病理变化。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随着病损程度加重,除了高频听力继续下降以外,语言频段(0.5~2kHz)的听力也受到影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1]。
本次定群、纵向研究结果显示,除2010年外,各年度观察对象人数均显著多于岗前(P<0.01或P<0.05),但尚未达到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此部分人员是预防的重点,各年度听损耳数和观察对象数目前未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时间累积效应关系尚不稳定,与江春苗等[6]的报道接近,可能与工人以流动方式接触不同强度的噪声,累计暴露剂量尚不足以加速或加重听力损伤程度有关。个体听力曲线统计分析显示, 27.09%的耳在3或4kHz处表现出“V”型下陷特征,72.91%的耳表现为斜坡形下降,63.25%的耳次在6kHz处受损最重,32.05%的耳次发生在4kHz,与文献研究结果听力曲线在3~6kHz(多在4 kHz)出现 “V”型下陷、4kHz高频听力下降人数最多[1] ,[2], [7],[8]均不完全一致。目前对该工作场所的噪声监测使用倍频程进行噪声频谱分析,缺少6kHz频段噪声频谱,故无法全面地以该工作场所噪声频谱特性佐证本研究结果。建议未来噪声监测采用1/2或1/3倍频程进行更为全面的频谱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增加8kHz的听力测定,以便日后对各频段进行一一对应的比对分析,并找到该厂噪声职业接触者确切的听损“V”凹陷频段。
高温、化学品均与噪声有协同作用[9], Pekkar men[10]曾经报道,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内耳血液温度的升高有密切的关系,当噪声声级高于 90 dB(A) 时,环境温度的升高能显著增加暂时性听阈位移( TTS);吴奇峰等[11]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噪声合并硫化氢组语频听力损伤最严重,噪声合并高温组次之,单纯噪声组损伤最轻。该工作场所高频噪声与高温和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共存,应是导致工人高频听力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被调查人群中,平均66.49%的人年龄在45岁以下,每天上下班2 h以上的路途中,使用耳机的频率高、时间长也是导致工人高频听力下降不可忽视原因之一[12]。
生产性噪声对机体的影响与其性质、强度和频谱特性、接触时间和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密切相关,因此,职业健康监护更应适时关注劳动者听力动态变化,加强对观察对象的职业卫生干预,才能有效控制从高频听损、语频听损到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金泰廙,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9-232.
[2]张君.某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分析职业与健康,2013,29(3):263-265.
[3]施丽琼,袁明,谭慧萍,等.厂矿企业噪声危害与听力损伤监测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59-161.
[4]Loftis M.Sources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J].AAOHN J,2007,55(11):476.
[5]肖庆,袁进.基于Excel进行科研设计资料均数t检验[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489-1491.
[6]江春苗,郭仲琪,肖吕武,等.噪声作业工人1011例听力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3,39(5):293-295.
[7]陆强.某民用飞机场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阈测试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23-1724.
[8]罗燕,周李芳,陈健,等.某石化总厂噪声环境作业人员听力状况调查[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5):532-534.
[9]林锦明,刘庆凤,刘建华,等.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性噪声聋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4,30(3):300-304.
[10]Pekkar men J. Noise,impuse noise and to her physical factors :Combined effects on hearing[J].Occup Med,1995(10):545-559.
[11]吴奇峰,李聪,梁晓阳,等,噪声与高温、硫化氢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影响的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3):124-126.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发展,居民和企业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激烈的理财产品市场中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呢?本文中,笔者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法详细描述了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将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展现在读者眼前。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随着社会各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尤其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因为客户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理财产品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多元化的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能否成功的组合信息和技术为新市场提供有弹性的供给,是银行是否适应理财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分析
理财产品创新就是为了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及营销模式等,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所有客户的潜在需求。顾客需求的多元化来源于顾客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的年龄段等方面。下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理财产品创新需求进行探讨。
(1) 收入水平存在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依据收入水平可以将社会中的人群简单的分成三类:低收入阶层,中产阶层,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是理财产品的主要购买者,随着普通民众存款积累的增加,某些低收入阶层也开始步入理财产品市场。针对这三个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大致有着以下的理财需求分类:①低收入阶层进入理财产品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稳定收益,并且理财产品的风险和门槛偏好较低;虽然低收入阶层的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存款并不多,所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规模较小,但是低收入阶层想要投资于理财产品市场的总数是比较大的。②中产阶层进入理财市场,因为资金较为充裕,对于获得稳定收益的需求不甚明显,所以中产阶层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面是非常宽广的。③富裕阶层进入理财市场,更多的不是偏好于对既定的某一款理财产品的购买,而是需要专业的理财顾问,对其资产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并且富裕阶层在进入理财市场有着强烈的明确需求,这就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其特殊的理财需求,又要能够稳定持续的与该阶层客户“合作”。
(2) 拥有不同教育程度的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具有差异性。人们在进行理财投资时,要明白自己的投资通过何种途径,何种分配方式获得收益,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这就对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强烈的需求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更能接受复杂的理财产品。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显示总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复杂程度的接受度越高。
(3)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青年家庭持有的风险资产最多(29135元),老年人此次之(17136元),最少的为中年人(15664元)。这是因为青年家庭需要负担的生活成本较低,同时青年人总是有尝试新事物的偏好,对于风险有着较强的承受力。老年人因为一生积累的财富都由自己掌握,生活相对有保障的老年人不少会用自己手中的储蓄购买理财产品,对于风险的偏好略高于有着沉重生活负担的中年人。
二、个人理财产品供给分析
社会财富的累积,个人的收入增长也越来越快,并且不同受教育程度和所处年龄段的不同,加剧了个人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了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虽然我国的银行理财市场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是银行理财市场发展迅猛。
因此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供给方面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要保证其灵活性,确保推出的理财产品适应本土化需求,以保证有更加广阔的受众;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还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尽量保证客户对银行传统业务可靠性的认知延续到银行其他新推出的业务中,这其中就包括了银行理财产品。
我国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供给不足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供给总量不够充足。在十代表在审议同志所作的报告时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市场开展的如火如荼,普通民众也想要进入金融市场分一杯羹,如何迈出他们进入金融市场的第一步,我个人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是个不错的入门选择。大量的资金涌入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场需要有足够多样的理财产品供客户选择。
2.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从需求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为了适应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特殊需求,银行理财产品应尽可能的利用银行传统业务所获得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推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银行理财产品。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模式单一。我国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供给模式相对于国外一些金融发达地区产品供给模式的多样化显得比较大单一。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还是主要在其营业网点展开的。在当今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客户就希望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方能够提供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银行理财咨询。因此银行在虚拟的咨询或者交易平台可以做进一步有效的创新。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供给的扩展需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展开,以“客户导向型”为产品创新和推介的核心标准,并进行配套的后台技术管理和前台的销售管理,努力达到供需平衡的关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甘犁,尹志超,贾男主编.《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R].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有效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对于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准公共产品视角,首先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其次,系统梳理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实践探索活动;最后,试图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若干建议,以此为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增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准公共产品;科技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63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630196)
作者简介:刘小溪(1990-),女,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技术。
收稿日期:2015-02-15
0 引言
在我国,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占科技型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涉及的领域不仅局限于科技服务业,还涉及到农业、工业等基础产业领域,已成长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的重要力量之一,更以其自身特有的创新性、高成长性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新生力量,在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等诸多特点,因此,商业银行一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较为谨慎,造成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致使其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现阶段,政府通过贷款贴息、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等方式补偿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产生的损失,以此来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而这些补偿方式可视为一种金融类的准公共产品。
综观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对准公共产品进行了相关理论探讨。根据产品的不同消费特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公共产品的概念由大卫·休谟最早提出,并由萨缪尔森加以规范。萨缪尔森认为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进行了俱乐部产品的跨越性研究,指出俱乐部产品实际上就是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性、排他性、没有外部的影响三个条件,劳埃德·雷诺兹则将准公共产品定义为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只满足前两个条件即竞争性、排他性,而不满足第三个条件时,那么该产品就属于准公共产品。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分析
准公共产品的概念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过程中,不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是具有排他性的,并且在给定生产水平下,政府向另外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补偿的边际成本并不是零,所以贷款风险补偿又具有竞争性,除此之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还具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综合可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机制等是一种正外部性很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需要政府以协调和引导者的身份制定有关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改善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决策差异,以提升企业创新贷款及创新活动的效率。
1.1 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政府对提供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由于财政补贴的总额往往是既定的,银行获得的补贴额度要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投放额度来进行衡量;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只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才能获得财政支持的贷款贴息、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
1.2 正的外部性
准公共产品大致可分为:自然资源(又称共用资源)类、交通运输类、能源类、教育类、卫生类、通讯类、公用设施类、传媒类和金融保险类等九类。政府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采取的财政支持措施,如利息补贴、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等属于金融保险类的准公共产品。从微观角度来讲,该类准公共产品可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宏观角度来讲,可以促进人口就业、增加财政税收和出口等。就整体效益而言,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社会收益大于补偿成本。
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供给与需求的情况下,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会出现一定的损失。由图1所示,S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曲线,由该贷款风险补偿的边际生产成本决定,D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需求曲线,由补偿价格(新增贷款余额补偿比例和贷款损失补偿比例等)决定,MU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代表社会对贷款风险补偿这种准公共产品的价值估价。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政策、机制等作为金融保险类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因此社会边际效用曲线MU在需求曲线D的上方,且外部经济效应越大,曲线MU就越高于需求曲线D。在政府未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风险补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只会考虑自身的效益,因此在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1处实现均衡,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P1和Q1;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供求均衡点却是社会边际效用曲线MU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2。在消费量为Q1时,社会愿意支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价格为P2,高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供给成本P1,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在E1点实现供求均衡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增加的收益为四边形P2P1E1M,而此时社会的损失为五边形P2P1E1E2M,因此存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政府对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后,社会资源配置情况有所改善,如图2所示。政府采用财政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有助于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量,因此供给曲线由S移动向右下方至S’位置,可以看出财政支持弥补了部分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如果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量继续增加,则供给曲线继续向右下方移动至S*,此时政府通过财政补偿的方式弥补了图1全部阴影面积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也就是说政府对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能够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浙江、江苏、广东、天津、山东等省、市政府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方面的实践活动,且各地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风险补偿比例及合作银行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对比见表1。
3 结论与建议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阶段补偿的基本思路应为: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以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为切入点,以完善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为主导,以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为重点。
3.1 健全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在法律层面对补偿机制进行了总体规划,但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受明显的区域、条件等因素限制。因此,立法部门应修改和剔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不利的法律法规和歧视政策,加快和推动相关融资、担保等机构的立法建设,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在实施过程中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在组织架构方面,应建立健全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在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3.2 各级财政资金入股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的关键点是明确财政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渠道,推动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设。在资金来源和补偿方面,坚持“中央财政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出资为辅,社会性资金为有益补充”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确保中央财政资金在补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因此有必要建立各省、区(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3.3 财政资金支持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
属于新兴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等诸多特点,很难从重抵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此有必要依靠财政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和培育信用制度相结合,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可以参照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进行建立,完善信用登记、信用征信、信用评估和信用等各环节的规定,并逐步将民间信用中介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娟,费颖新,刘春辉,等.江苏省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4)
2 陈其林.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J].经济学家,2010(7)
3 何崴.浅析我国准公共物品中的垄断及其改革[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6)
4 高培勇,崔军.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6 李晓飞.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政支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7 左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供给模式及风险补偿路径选择[J].武汉金融,2010(10)
在我国乳制品企业全行业面临着信誉危机的时候,如何优化企业内控模式则成为完达山乳业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从传统视角下来看,企业内控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组织资源,并集中对职工工作状态的管控。然而,这种基于内环境的内控策略似乎适应现实需要,则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从目前乳产品国内销售状况来看,应需要根据市场营销需求来展开内控活动。或者说,应建立起内控与营销策略间的共生效应。
单就共生效应而言,其可理解为相辅相成和缺一不可。事实证明,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乳产品生产,惟有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在差异化竞争路径上获得先机。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本文将通过共生效应分析来探讨内控模式的展开。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二者共生效应分析
由于乳品企业面临的是买方市场,因此,在共生效应中内控需要市场营销策略的牵引,而内控效果的好坏又决定着营销目标的达成与否。从这一辨证关系出发,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营销牵引效应分析
针对食品类产品的市场营销模式,其仍可遵循着4ps原则来进行策略构建。具体而言,产品、价格、中间渠道、促销这四个环节,依次支撑起了乳品的市场推广活动。而在建立差异化市场推广战略时,则需着重从产品环节进行拓展。这里无须讨论具体的工艺流程,而是指出:根据市场消费者偏好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征,开发出符本文由收集整理合消费者意愿和具有品质差异化的产品,应是完达山乳业需要去做的事情。不难理解,在当前市场舆论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只有不断跳出传统产品结构,才能借助供给引导来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这正是市场营销牵引效应形成的出发点。
(二)内部控制决定效应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企业内控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组织资源,以及内控的对象为职工的工作状态。此时,就与拓展企业乳品结构相联系了。从完达山乳业的组织形态来看,其体现为事业部制结构。因此,每个事业部都承担着相应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检任务。那么建立起与市场营效策略相适应的内控模式,则意味着需要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合理配置事业部单元内的研发力量和生产力量。可见,内控的决定效应也就显现出来。
以上两个方面的效应分析,体现出了相辅相成和缺一不可的共生内涵,从而也为内控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切入点。
二、分析基础上的目标定位
因为本文主题讨论的落脚于内控模式上,从而在目标定位环节也应根据内控要求来进行。以下将从传统目标和当前目标等两个方面来进行目标定位。
(一)传统目标定位
传统目标定位则是从企业内环境下来考察内控活动的,从上文多次提到的组织资源配置来看,其主要在于以任务为导向,建立起适应生产需要的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从完达山乳业的内控传统来看,似乎更倾向于生产驱动下的内控活动。然而,这种模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却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动态演变。
(二)当前目标定位
当前目标定位,则是以解决销售现实问题而展开的。完达山乳业所面临的销售现实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对国内乳品普遍缺乏信心,以及各乳品企业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销售乏力等方面。针对这一新问题、新情况,内控就应在适应市场需求的状况下完成产品结构的优化。而这也是包括完达山乳业在内的其它同行,所须开展的工作。
三、目标定位下的内控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内控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成本控制方面
成本控制的视阈应基于整个产业链,抛弃仅就企业内部而言的成本控制模式。产业链条作为一个由多节点构成的系统,必然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各利益主体作为经济剩余的分割者,必然影响核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获得。为此,当前乳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在于上游环节。笔者指出,应采取业务外包以及制度约束的形式,来有效控制原料成本。
(二)品牌塑造方面
在诸多文献中都未较好的明确,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间的辨证关系。这就导致了在对策设计上存在着无边界的模糊状态。为此,本文将品牌塑造模式明确为产品品牌塑造模式,则体现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此同时,应建立企业品牌塑造为先导,产品品牌塑造为支撑的耦合共生效应。这样逻辑自恰性,方能催生出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来。
(三)技术创新方面
通过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不仅是常规理解上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还是增强产品需求弹性的需要。惟有后者的实现,才能使企业在产品价格控制上做到游刃有余。从而,提升盈利能力。这里需要强调:技术创新应植根于企业的资源禀赋条件之中,这样才能最小化的减少被复制的尴尬局面。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被告:上海亚细亚皮具实业有限公司。
1996年2月14日,被告上海亚细亚皮具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亚细亚)签发了一张收款人系上海亚泰皮件厂、票面金额为20万元、汇票到期日为1996年5月30日的商业承兑汇票(号码为ZXZV6468553),同时该汇票经被告亚细亚承兑,到期日无条件支付票款。上海亚泰皮件厂收到汇票后,于同年3月8日背书后交付原告上海皮革公司德惠皮革制品厂(简称皮革厂),原告皮革厂遂在背书人一栏中填写了自己的名称。同年5月30日原告皮革厂因出借钱款又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借款方上海希伦赛勒赫和奎因皮革化工品技术服务寄售站(简称寄售站)。同日,该寄售站持该汇票至银行提示付款。次日,因被告亚细亚帐户内存款不足银行拒付款而退票。为此,该寄售站将汇票退回原告皮革厂,原告皮革厂与该寄售站之间已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为此,原告皮革厂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皮革厂诉称: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偿付票据金额20万元,承担利息及诉讼费。
被告亚细亚辩称:原告皮革厂取得汇票后已背书转让他人,且本案系争汇票的前后手之间均无直接债权债务关系。为此,原告皮革厂不具备持票人资格,无票据权利,要求驳回原告皮革厂之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亚细亚于1996年2月14日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记载完备、真实,并经其盖章承兑,属合法有效,被告亚细亚理应承担票据的付款义务,并在票据不获付款时承担票据的清偿责任,且不得以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无直接债权债务关系为由对抗持票人。原告皮革厂与其后手之间已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其依法向被告亚细亚行使追索权,合理合法,应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26条、第61条之规定,于1996年11月13日作出判决:被告亚细亚应偿付原告皮革厂票载金额20万元及利息(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自1996年5月30日起计算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
本案是一起票据追索纠纷。就本案而言,主要涉及到票据的追索权、票据的无因性、票据承兑的法律效力等。
一、票据的追索权
追索权是指,在汇票到期前未获承兑或到期未获付款或有其他法定的影响汇票信用的情形出现时,持票人在行使或者保全其票据上的权利的行为后,可以向汇票的背书人、出票人或者其他债务人请求偿还汇票金额及其他法定金额的权利。
追索权的行使,须同时具备票据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实质要件包括:(一)背书连续。背书的连续是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必要条件。(二)须有行使追索权的原因事实存在。即行使到期后追索权必须有汇票被拒绝付款的事实。形式要件是指必须作成拒绝证书以证明其不获付款或不获承兑的事实,如承兑人或付款人出具的拒绝证明或退票理由书。本案原告即背书人的后手上海希伦赛勒赫和奎因皮革化工品技术服务寄售站持汇票不获付款,后因与原告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将汇票退回原告。这样,原告就成为该汇票的合法持有者。原告以汇票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的存在,并有上海城市信用社退票通知,故原告可以向出票人(被告)行使追索权。
二、票据的无因性
票据乃无因证券。所谓无因,是指票据如果具备票据法上的要件,票据权利就成立。至于票据行为赖以发生的原因,在所不问,即持票人享有权利只以持有票据为必要,对于持票人取得票据原因、票据权利发生的原因均在所不问,因而持有票据的人行使权利时无须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但是如果原因关系与票据关系存在于直接当事人之间时,债务人可以用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关系。
本案被告辩称,本案系争汇票的前后手之间均无直接债权债务关系,为此原告不具备持票人资格,不享有票据权利,是违背票据的无因性的。
三、票据承兑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农业,食品包装,自动化技术
0 .前言
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生产过程,从而加快生产投入物品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现代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综合国力,需在各生产部门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免费论文。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展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制造的高度集成化,开始向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CIMS)发展,并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
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低,机械制造业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企业还比较落后,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水平不高,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免费论文。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机械自动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1)光机电化方向;(2)柔性化方向;(3)智能化方向;(4)全球信息化方向;(5)绿色化制造方向。
1. 机械自动化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是一种复合产业,它不仅包括作物的生产,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储藏和运输等等。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过去为了解决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开发农业技术着重于增加产量;但对于现代社会,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人们对于产品的品质以及工作的高效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日渐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就是农业机械或装置的操作过程或工作状态不依靠人的感官和手工而自动实现。免费论文。农业机械自动化应以实现生产的高效率和高精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实现安全生产等为目的,以满足人们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中的需求。
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大致有以下3类:
(1) 已有农业机械及装置的部分自动化控制。这种自动化方式以提高已有农业机械及装置的作业与操作性能,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减轻驾驶员的负担,节约资源(肥料、种子、农药、燃料等) 等为目的。目前,已经广泛采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大多数属于此类[2-5],如拖拉机、施肥播种机、移栽机、插秧机、喷雾机、联合收割机、挖掘收获机、干燥机等。
(2) 已有农业机械及装置的无人自动操作。这种自动化方式用在操作简单且容易实现无人运转,能长时间重复单调过程的作业上。如用计算机程序或无线电遥控来操纵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自动控制行驶,自动检测耕深、耕宽或作物行列数,自动完成作业,以及能使干燥机、自动化温室等固定装置自动完成作业的机械及装置。
(3) 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是一种可由不同程序软件控制,以适应各种作业,能感觉并适应作物种类或环境变化,有检测(如视觉等)和演算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无人自动操作机械。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农业机器人的开发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例如, 使用机械手的果蔬自动采摘机;水果采收、分选及食品加工等部门广泛采用的摄影图像处理等视觉检测装置;畜牧业中利用远距离遥控技术检测乳牛的位置,并把挤奶器附着在上挤奶的自动挤奶装置[2]; 还有把羊的形态图形化,使剪刀自动感知羊的皮肤并作业的剪羊毛机器人。
2. 机械自动化在食品包装业的应用
食品工业是中国第一大工业门类,在全部包装机械中,有近一半的种类和数量与食品工业包括饮料工业相关。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对中国食品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也带旺了与之相关的食品包装市场以及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业。
中国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业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些中小型机床、农机制造企业由于失去了国家计划经济的支持而自发转型。部分私营企业也从相对技术含量较低但利润空间较大的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入手,中国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业可说是由仿造进口设备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国内食品包装机械行业是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起步,80 年展,80年代末和90 年代初的快速增长(年增长率高达20%),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基本配套的产业。由于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起步晚,生产企业构成形式多种多样,从行业企业总体规模来看,95%的企业为小型企业、乡镇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及少量联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大中型企业只占行业企业总数的5%。这样的企业构成也是我国大型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弱,高档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的主要原因。目前大型国营生产企业、部分民营企业、合资和独资企业成为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主力,但国内没有大型成套设备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高生产率、自动化、单机多功能。传统包装机械多采用机械式控制,如凸轮分配轴式、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技术,运用过程控制原理,将机械、电子与信息、检测等有关技术进行有机组合,实现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提高包装机械整体制造水平。
自动化产品在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05年包装机械使用的自动化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2006年自动化产品在包装机械的市场增长率在10%左右。
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产品的厂家市场概况如下[6]:
(1)活跃在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的PLC厂家主要有12家,具有竞争实力的有三菱、OMRON、西门子、松下电工、施耐德和台达6家。
(2)活跃在食品包装机械市场变频器厂家主要有19家,具有竞争实力的有三菱、富士、安川、SEW、松下电工及松下电器、西门子、台达和施耐德9家。
(3)活跃在食品包装机械市场,且互为竞争对手的人机界面厂家主要有5 家:DIGITALHITECH、三菱、OMRON、西门子和EASYVIEW。
(4)活跃在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的电机厂家主要是国内电机生产厂商,合资和进口的电机基本得不到应用。
(5)活跃在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的低压电器的合资或进口厂家主要有7家,具有竞争实力的有富士、OMRON、西门子、施耐德4家,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
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产品生产存在以下主要问题[7]:
首先我国机械食品包装制造企业高起点的较少,大多数企业在低水平徘徊。中国包装机械在产品开发、性能、质量、可靠性、价格、服务等方面与进口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抵挡不了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每年的进口设备,大都是国内不能制造或达不到使用技术要求的技术含量高的或大型的设备,如无菌包装机,大型高速饮料灌装机、贴标机、组合电子秤等。
其次是科技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国外包装机械产品的品种大约有6000多种,成套数量多,并且不断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一方面向高精度、大型化发展,另一方面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包装机械产品品种及配套数量少,只有国外品种的一半左右。
另外,中国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业虽然名牌产品在逐渐形成,但生产集中度还不够。目前中国有食品包装机械制造企业6000多家,其中2000多家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5%的企业转产或倒闭,但又有约15%的企业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目前产值及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仅有十几家,最好的企业产值及销售额刚过10亿元,上市企业仅有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也仅有50家,这50家企业的总销售额仅有80亿元,只有20.66%的集中度。
3. 结语
机械自动化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地位都是显而易见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直接关系到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和水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必然要大量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走一条科技强国之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在立足本国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使我国的农业和食品包装业的机械自动化有了长足进步,并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农业和食品包装的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需要我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静锋,刘书婷. 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探索[J].大众科技,2008,6,139-140.
[2] 田丽晶.中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与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7,58,62.
[3] 马振华 李丹.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8,(15):43.
[4] 金衡模,高焕文,王晓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 44-49.
[5] 张列贵.简述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X):28.
[6] 刘文秀,张兆兰.食品包装机械自动化市场分析[N].中国包装报,2008-6-10(1).
[7] 李越.技术进步是中国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方向[J].中国包装,2003,23(3):37-39.
食品级硫酸钙的国家标准GB1892-1980中规定的产品分类只有半水硫酸钙(CaSO4•1/2H2O),硫酸钙主含量为不低于95%;在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组织专家对这个实行了20多年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参照美国FCC的标准,制定了最新的GB1892-2007《食品添加剂硫酸钙》国家标准,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硫酸钙主含量为不低于98%,微量元素的含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同时对检定方法进行了新的修订。行业标准的执行有利于食品级硫酸钙行业整理的规范发展。2011年5月13日,历时两年修订的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卫生国家标准》颁布后,硫酸钙在啤酒中的使用的法律依据恢复。佘荆丽等在《硫酸钙在膳食钙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一文中介绍,中国2013年1月1日实施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为:硫酸钙、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L-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磷酸三钙(磷酸钙)、甘油磷酸钙、氧化钙。硫酸钙作为优秀的膳食钙营养强化剂将会取得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节约大量的经济投入,也必将被国家有关部门和人们所重视,从而有利于食品级硫酸钙行业的发展。
2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技术环境
食品级硫酸钙分为二水硫酸钙和无水硫酸钙。
2.1二水硫酸钙的生产工艺
天然矿石经过开采后得到的是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被称为生石膏,其中约含20%左右的结晶水,优质的产品需要选用最好的天然石膏矿石(纤维石膏、雪花石膏等)经过无理方法进行筛选、除杂,得到污染少、健康的产品。此种工艺目前为世界各国石膏生产企业普遍所采用,而且二水石膏可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二水石膏可用以生产α及β半水石膏(熟石膏),用于建筑等领域。
2.2无水硫酸钙的生产工艺
磊鑫石膏公司的张杰在介绍公司产品的博客《站在食品安全高度》一文中介绍了无水石膏的生产工艺如下:(1)传统生产工艺:产品选用普通的天然石膏矿石(一般为带泥土未分级纤维石膏),与煤、干材等燃料直接接触经高温煅烧脱水冷却后去杂处理、粉磨而成。因与煤等燃料直接接触,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等气味残留,产品绝大部分应用于传统豆制品工业等低端食品行业中。目前此种工艺仅在中国的生产企业中得到应用。(2)现代生产工艺:产品也只选用最好的天然石膏矿石(一般为纤维石膏)经过分级、去杂、间接煅烧等复杂工艺生产制造而成。因其无嗅无味,高纯高白高亮,广泛应用于对温度和水份、白度等有特殊要求的中高端客户。因工艺复杂,能耗高昂,目前在世界上仅仅少数几家石膏企业生产。
3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市场分析
2010-2014年我过食品级硫酸钙的同比增长率均维持在8%左右,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深入人心,下游如豆制品、烘焙、凝胶、啤酒等行业均在快速发展,下游行业应用的庞大市场将给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食品级硫酸钙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高端产品领域,市场尚未饱和。但是,由于监管分散、地方保护等等原因,市场上、网络上也仍然充斥着一些未通过QS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号称“食用石膏”产品,因此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食品级硫酸钙行业产生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从而影响硫酸钙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国内食品级硫酸钙市场的集中程度较低,产品差别化程度也较低,由于中高端客户对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温度和水份、白度等有特殊要求,因此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资金壁垒以及技术壁垒,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目前,我国部分龙头企业如荆门市磊鑫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产品质量提高可以进一步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
4国内食品级硫酸钙行业区域差异及重点企业
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市场分布情况与其下游食品工业的分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重点区域市场主要为华东、华北以及中南这三个地区,大约占据总销量的75%左右。而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也将更多的占据食品级硫酸钙的市场份额。由于食品级硫酸钙只能采用天然石膏生产,中国最好的石膏矿大都集中在湖北,因此国内主要的食品级硫酸钙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目前,我国生产食品级硫酸钙的企业主要有:荆门市磊鑫石膏制品有限公司、河北邢台双华石膏制品有限公司、湖北省美基石膏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当阳市春兰石膏制品有限公司、应城金龙膏业有限公司、湖北龙源石膏有限公司、平邑县鲁美膏业制品有限公司、应城市和昌石膏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应城市玉峰石膏有限责任公司、南阳东方应用化工研究所等。食品级硫酸钙产品的价格会因用途、加工工艺、包装规格、品牌知名度、需求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目前国内食品级硫酸钙产品价格一般在一千多元每吨的范围之内,且随着生产企业的不断进入,产品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食品级硫酸钙产品行业依然有待规范,市场上品牌食品级硫酸钙产品非常有限,且知名品牌的产品的价格一般也要高得多。
5国内食品级硫酸钙主要用途
目前,我国食品级硫酸钙产品主要用在下面四个方面:(1)豆制品市场。从汉代开始,硫酸钙作为凝固剂一直应用于豆制品的点浆过程。进入现代,硫酸钙在豆制品中的应除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钙元素以外,还可以改善口感(相且纯天然不掺杂化学试剂(相对于卤水豆腐,石膏豆腐更加光滑细嫩)。(2)面粉及烘焙产品应用。在面粉中,主要用作面粉改良剂,提高酵母与面团的协调性等;在烘焙产品中,主要是调节水的硬度、强化面筋结构组织、提高酵母菌活性等。(3)在海藻酸及卡拉胶等胶体中的应用。硫酸钙作为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跟海藻酸盐、卡拉胶、明胶混合后可用于肉制品、火腿肠、腌腊肉、冰激凌等凝胶产品中。(4)在啤酒中的应用。硫酸钙(石膏)作为一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用于啤酒的发酵中。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