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4 05:16: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财务信息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实现有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与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只有将三者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模式的功能。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构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建设目标
我国企业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而赢得最大利益。不过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与短期目标。企业要根据实际来制定最适合自身的具体目标。一方面,企业应该具体化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来进行管理工作,同时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及时的追踪,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的业务、企业的内部问题,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解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难题。
2、统一规划资源
企业应该全面规划财务信息的采集、处理、共享与运用。为了有效提高部门之间、内外部的信息流通,企业有必要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与管理。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在调查与分析的前提下,制定出规范化的编码规则、编制原则以及代码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企业应该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与系统性;企业应该提高业务处理及其流程的规范化;企业同时也要保证信息报告体系的规范化,从而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与使用。
3、建立协同管理模式
对于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适应性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应该在标准的财务数据与业务规范的前提下,构建以当代网络与技术为基础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进而通过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来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应该从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优质的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平台;企业应该成立项目实施部门来专项负责项目质量与进程等工作。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实施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成为了可能,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尤其是网络环境的发展程度。IT技术架构的选择,企业权、责、利的再分配等问题都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由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的同时要关注以下问题:
1、实施前充分准备
企业需要在对财务信息化进行管理之前,有必要利用其所能获得的有用信息进行实施前准备。企业应该根据其外部相关机构对企业自身的有关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盈利水平、管理机制以及竞争能力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自我剖析与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之上来决定有关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策略。
2、加强项目监理力度
适当的监查工作是企业生存不可缺少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应该积极组建由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共同组成的监督机构,从而对企业项目的规划、准备、实施、完善以及系统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探寻根源,有效解决,从而保证企业项目达到理想目标。
3、有效协调各方力量
企业是各种资源的有机组合体,其中人是企业形成、生产与管理的最主要资源。人是企业的构建者,没有人的参与,企业无法形成;作为特殊的资源,人本身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是企业生产所必需的;企业要持续经营下去,离不开人的管理与决策。而人身携带的能力与技术能否发挥其作用,则与人对技术的掌握以及对管理的协调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网络与社会环境,企业必须处理好人、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其对财务的协同管理与控制,最大化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结论
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技术人员编写单机程序配合会计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的工作。这个阶段没有涉及财务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第二个阶段是在企业内部设立局域网,企业内部使用同一标准的财务软件,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三个阶段是将企业内部局域网系统和企业外部作业流程系统连接起来,应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使企业在市场中的财务信息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见,第三个阶段就是目前现代化企业需要实现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多变的经济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先进的管理思想,科学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依赖。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内部状况就是疏于管理,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造成企业资源流失和不必要的浪费。特别是在管理企业内部财务方面,缺乏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决策等其他许多问题。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刚刚起步,而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企业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集中化,中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企业要做的就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加大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建设条件和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立的要求,所以,必须有计划,有阶段地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不能离开客观条件,脱离实际进行建设。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还要对企业整个运作系统进行现代化建设,优化重组企业内部外部运作结构。因此,需要以企业基础信息化起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财务到生产管理步骤,合理安排进度。如果不按部就班,没有合理规划,就会给企业信息化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造成一定的风险,浪费时间和资源。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我国加入WTO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运作方式有待改善。在现代化的企业中,需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以掌握和控制资金流动作为经营管理依据。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工作中,有很多工作部门和细节,所以,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资金和财务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才能合理高效。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设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财务信息和资金的调控,可以减小企业在市场变化下的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和资金流失,并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透明,真实有效。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强对体系的安全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机密。因为目前现代化的企业使用的网络体系是基于开放式协议的基础之上,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这种开放式协议的环境下,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比如身份被不法者冒充,重要信息资源被盗用,这些是技术上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另外,企业的内部人员在使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还存在部分不严密的现象,比如控制把关不到位,权责划分不严格,使得企业重要信息外泄或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后,企业经营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依靠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如果不能够加强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水平和维护效果,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行。所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为企业的正常运作保驾护航。一方面,采用严密的防火墙技术,对付网络黑客入侵仅仅检测和拦截,设立身份认证,密码认证等安全的网络技术,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取网络保护措施,加强防范。另一方面,从人员管理到组织机构的架构,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到企业内部运行系统的控制,从信息资源文件的管理到软件操作系统等一系列软件硬件设施,都要配套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使安保制度更好地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同时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
(4)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改变原来传统的管理观念。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除了要将先进的现代化手段,科学的财务软件,方便的操作系统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还需要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和领导方式进行变革创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传统工作部门单位,工作步骤环节,进行重新优化组合调整,对企业风险进行研究控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能够合理高效地控制企业财务运转。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一些企业管理松散,尤其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财务信息失真、财务资金管理失控,是当前企业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因此,积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是探索企业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加快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但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有待提高
由于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实施起来,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必须是企业领导重视、有关管理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为此,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必须提高。
1.2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普遍薄弱
首先是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体制分散,许多企业难以实现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二是一些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准确提供完整的实物信息。三是几乎所有行业都没有统一规范的商品编码,企业自己搞的商品编码又不规范。四是企业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难以实现自己开发。
1.3我国财务管理软件发展滞后
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开发出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统一财务管理软件。目前,国内个别行业的单位在开发企业管理功能软件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不适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再加上国内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开发能力弱,所以,如何加强我国软件企业间的合作,集中组织开发适合我国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统一财务软件,即是推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不小的难点。
2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2.1加强对企业领导的培训,加大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
大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要要解决企业领导的观念问题,让他们尽快提高认识,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有关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并做好宣传,推广一些成功的典型经验,为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企业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财务的重点在资金。关键是加强制度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通过计算机授权,用程序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2.2各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跟上时代步伐
企业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要努力完善自身,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健全、规范自己企业的商品编码,把企业财务管理驶向信息化建设的轨道上来,真正把财务管理当做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用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堵塞漏洞,尽快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上去,以保证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3软件技术要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由于使用统一软件,实行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软件技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应用的企业或说它的根子就在应用企业,企业的需求是软件发展的方向,因此,软件公司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
3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必须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们必须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程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只有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2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不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实行集中内部统一财务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为手段,以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要做好以上工作,就必须对原有的财务流程进行重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进行机构创新、信息沟通创新以及管理方法的创新。其实质是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现在的企业为了达到高效的运转,正在逐渐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尤其在财务方面更是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应用。但企业信息化管理毕竟是近几年提出的,在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问题较多,导致有些企业在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后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首先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做了概述,以此佐证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其次介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让企业可以从中对比。最后提出了在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以期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落实推广更加顺利。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涵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种用于财务管理上的管理方法,它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就是信息化技术,其中的信息包括会计信息及其他的管理数据化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并不是某一企业经营环节的信息化,而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运转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主要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模拟技术这三种技术实现企业财务的资源整合,属于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在于管理,而信息化则是作为管理中方便资源整合的一种手段,财务人员就是利用这一手段进行企业财务的有效梳理及利用。该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之处,较之前的财务管理涵盖的范围更广,在资金信息上将实现企业内部及相关供应链间的有效管理。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特征
相τ诖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而言,财务管理信息化有着明显的自身特征。其特点主要包括实现了财务、信息、物流间的同步,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优化,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全局化。
(1)财务、信息、物流间的同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后,将保证在企业的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就将之在财务上的资料进行信息化,在财务部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直接将已经信息化的资料进行提取,从而实现了三者间的同步化。
(2)财务管理的优化。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直接的信息化资料得到科学的数据,从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大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加大实现企业财务上的优化。
(3)财务管理的全局化。财务管理的全局化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全局化及外部的全局化两种。内部全局化是指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可以通过财务信息的反馈分析,及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企业实力定位进行确定。外部的全局化则是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可以将自身财务放在以企业为链接的整个供应链角度来加强与其他合作企业间的联系,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制订相应的财务决策方案。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财务监督及预测职能的有效实行。
(1)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将企业的资金运营进行了相应的信息化、数据化处理,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数据让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漏洞、不足、优势有所了解,从而更为科学合理地选择企业的未来投资,并对企业内部的一些资源浪费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得到优化,从而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
(2)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发展与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进行优化是手段之一,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近年来最新的财务管理优化方式,所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发展与完善。
(3)有利于财务监督及预测职能的有效实行。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完全的信息化后,企业内部的非财务职员也可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管,实现公司内部的财务公开化,促进财务监督职能的落实。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还可以通过大致的数据统计分析,进行企业的财务预测,让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进步。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落实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所用,这种管理方式适应了经济市场的未来需求。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基础
(一)理论基础
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在理论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现在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第一阶段是计算机会计软件进行财务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仅是单一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会计软件进行简单财务核算工作。这种用计算机的会计软件进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在工作效率上有所提高。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将财务的信息化进行了初步推广,实现了公司内网范围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第二阶段可称为局域网下会计软件进行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该阶段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及其他关于财务的信息都进行了初步的整合,在信息化的共享上虽仅是公司内部但也实现了共享。第三阶段是企业与相关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在局限于本企业内部,对于有价值链联系的企业也加入进来,在网络上会使用到广域网。在这三个理论发展阶段中第三阶段才是真正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但第三阶段又是从一、二阶段发展而来的。
(二)技术基础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它是在科技发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方式。在技术上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财务管理软件、网络、电脑等科技的支持。财务管理软件可以让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属于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基础的核心技术。只有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出现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则是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媒介,通过网络打破时空间的距离,让不同的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电脑属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的主要载体,不管是管理软件还是网络都需要以电脑为载体才可以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技术基础相互之间互相合作才能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技术上处于缺一不可的地位。
(三)应用基础
我国企业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在其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形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观念,让企业管理阶层认识到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运营的经济价值,该管理方式才能被企业所应用。其次,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在企业了解到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以后,必将会对该管理方式进行研究。而在研究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必将能够通过相应的技术来实现,才能保证其应用。最后,要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订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初步应用该管理方式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只有不断地根据问题改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保证其长久使用。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观念滞后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近几年提出的信息财务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过程。现在的企业中存在观念滞后的问题,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落实并不顺利。企业观念的滞后可以体现在管理阶层的观念滞后及基层员工的观念滞后。管理阶层观念滞后,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在公司运营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不希望进行财务管理上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的引入必将要求企业与之进入一段磨合期,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完全明朗化,所以部分的管理阶层对之并不重视。管理阶层在观念上的不重视就是管理阶层观念滞后的体现。基层员工观念滞后,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非财务部门的职员与财务职员都要参与到财务管理信息整合中来,但对于很多职员在工作过程汇总中并没有资金信息化整合的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观念的滞后导致该管理方式落实困难,落实后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二)法规不完善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会出现竞争者利用W络黑客盗取、修改、删除企业财务信息的情况。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并没有相关的法规,这就产成了法律上的漏洞。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法规上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在应用该管理方式时较为犹豫和怀疑。加上一些企业在发生了该方面的纠纷以后,即便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但由于没有准确的法规可依,最后的维权效果较差。法规上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广。
(三)财务管理软件落后
我国的财务管理软件开发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初级阶段,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并没有形成较为正规的市场。现在对外销售的财务管理软件多可应用在做账与核算上,但其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软件产品基本没有。加上现在的财务管理软件市场并没有关于软件质量的认证,软件的产品购买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企业很少会在购买软件时进行过正规的软件产品对比。财务管理软件在售后上也存在极大的不足。现在许多财务管理软件为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所制作,这些公司并没有针对软件的售后服务,在购买软件以后一旦软件出现问题,企业很难找到维修方。财务管理软件的落后导致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十分困难。
(四)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为了国家的发展推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在财务管理上我国还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财务会计信息作假,这体现了我国的财务管理基础薄弱。每年都会存在部分多头开户的企业,但由于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其并未有效解决。加上财务管理人才基础上的薄弱也是原因之一。财务管理属于新型的专业,该专业成立的时间是在近30年左右,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了三次较大的转变,导致真正会应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十分稀少。我国现有的企业大都在财务管理上还没有正规的体系,甚至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进行过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尚未得以推广,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广程度更是受到了限制。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
现在的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观念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才能保证促进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案例与实际操作的讲述,来让经营者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竞争力加强的优势。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管理者看到该管理方式将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管理者主动在企业落实新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克服磨合期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的经营者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只有对其进行培训,让经营者认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让员工可以根据上层的需要培养自身这方面的能力。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才能解决现在观念滞后的问题。
(二)创造企业交流合作机会
全局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又一大特征,要想促进该管理方式的发展必须发挥这一优势,为此应创造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现在信息的及时更新也是企业竞争力加强的重要手段,创造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将会促进合作企业间的信息化需求。企业为了更加了解合作双方的资金状况,必将需要提供具有信息化的数据以供参考,这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市场。该管理方式可以形成供应链间的财务信息化交流,从而形成一种供应链式的竞争,以此加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创造企业交流合作机会有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形成与发展。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现在我国还没有正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甚至财务管理软件并未引入信息化。必须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此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基础化建设,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可以从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及信息化网络维护力度这两方面进行。①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是指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实行适当的惩处措施,形成普通员工的信息化观念培训。还可以鼓励员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创新,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②加大信息化网络维护力度。现在的信息化建设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但网上存在被黑客盗取的危险,以此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必须要加大对信息化网络的维护力度,建设企业内部防护系数较高的网络信息防火墙。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四)完善财务内控工作制度
现在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不足,必须要完善财务内控工作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就是将资金实现信息化,这就对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财务内控工作在该管理方式中极为重要。完善财务内控工作制度可以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编码为基础,在财务内控工作中,一旦信息化编码标准不统一就会导致审核时的不便,从而造成财务内控工作的漏洞。完善财务内控工作制度还要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措施,将财务工作明确到个人。这样在财务内控工作发生失误时才能防止责权不明现象的发生。在进行财务内控工作完善时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惩处制度,以此作为财务内控工作的标准。完善财务内控工作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落实。
(五)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价值链
财务管理信息化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可以成立企业间的价值链,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价值链有利于该管理方式的推广。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通过信息间的交流形成一种供应链营销,从而形成信息化后的价值链。将这种优势进行完善,使这种竞争优势明朗化,会促进供销企业间使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价值链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合作企业间的人才交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价值链的完善会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进行扩大化,加强整个价值链中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管理方式,这有利于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加强竞争力。由于这种管理方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企业实际应用推广中必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以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付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6):78-79.
[2]郭宗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6):5-10.
[3]王磊.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44+150.
[4]严后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6):175-176.
[5]生洪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3,(2):56-58.
一、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思路,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过程和指标体系。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选取指标体系时,需要具有全局意识。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到正面的收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存在的负面风险,只有从整体上去考虑选取的指标体系,才能保证我们所研究内容的完整性。
3、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指针对指标选取过程,指标必须能够代表具体的研究内容,准确地反映所要研究的对象,保证指标的含义明确清晰。当选取的评价指标不能清晰明确地反映研究内容时,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评价的最终结果,有时会导致出现错误的评价或者无法进行评价。
4、重点性原则
重点性原则要求关注那些和研究目的具有最紧密关联性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满足指标选取的概括性和精炼性,对于那些相对次要的指标体系可以适度的粗略化处理。
二、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构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指标
依据上述原则,结合研究目标,我们可以构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参照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信息系统实施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标准,构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指标体系,主要包含灵敏程度和适宜程度。灵敏程度指标是从反映的灵敏状况上,考察集团企业灵敏程度的水平和质量,并进行打分。
2、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质量指标体系
依据集团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及其本身在现实中独有的特点,进而从财务工作的角度对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价,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质量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通过上述指标,此体系可以在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如会计信息的质量、决策支持力、内部的控制以及适应性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监控的力度,因为该系统可以在财务工作监控的纵向和横向上起到扩展作用,增强了其监控作用。
三、D公司财务信息化系统实施评价
1、D集团背景简介
(1)财务信息质量不高。主要存在着信息失真、信息滞后、信息不足等问题。首先,集团企业包含很多子公司,由于各个企业之间认识相异、沟通不足等原因,导致财务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内容不一致,甚至存在故意造假等现象,从而导致了信息失真,影响了集团的决策及管理监控能力。其次,传统的财务工作对于集团企业,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将各个子公司的数据汇总合并,所以难以满足集团企业的绩效考核、成本监控以及决策支持等要求。最后,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报表主要收集财务科目体系内的信息,皆以价值形式体现,其核算范围十分有限。
(2)资金管理失控。集团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手段欠缺、管理模式的落后等问题。由于下属企业多是法人实体,拥有独立资金流和支配权,因此集团企业资金的使用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虽然集团企业可通过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采用检查、审计等方法对下属公司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但其成本较高且效果不佳。
(3)内部监控不力。集团企业具有完整、规范的内部监管制度,但由于机制、利益、沟通不足以及地域限制等原因,集团企业内部违规、违纪等现象时有发生。集团企业管理者缺乏掌控企业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和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实现其监督的职能。
2、D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实施效果评价
(1)D集团财务信息化效能评价。依据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效能的指标体系,综合财务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专家打分和座谈的方式得出评价结果。
第一,组织文化的适宜程度。信息化一直就备受集团企业上下的重视,整个集团企业与各个员工均从中获得收益。在新系统实施运行时,得到了集团企业和员工的大力支持。新的系统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最为重要的是,新系统对原有的内部监控体系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必然会造成集团企业组织文化与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存在着矛盾。
第二,战略适宜程度。在集中式思想的指导下,新的系统实现了集团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高度集中,为集团的管理者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信息支持。通过设计的组件化,可以对集团企业内部机制和结构起到调整的作用,并能够灵活地调整管理方式方法,满足集团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第三,投资的适宜程度。集团管理者们对整个新的信息系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加强了硬件的建设,同时优化了网络环境,对系统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过,在整个投资过程也难免存在着一些成本浪费的问题。总的来讲,集团对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投入超出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的投入,整体上看,投资的经济性较低。随着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新系统的价值将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四,应用的适宜程度。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包含了所有财务工作范畴,对原有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同时,又保证了集团公司整体的监控与决策和公司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在安全方面,新的系统对数据库与软硬件都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目前主要的问题在于客户端的安全问题,因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解决。
第五,资源匹配的适宜程度。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采用了新的数据库和程序语言,因而与原来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的匹配适宜度不高。由于上述差异导致了原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未能在新的系统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所以需要集团对其进行重新投入。此外,新的系统对软件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导致了对集团公司的二次开发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六,灵敏程度。新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已经相当成熟,整体的运行情况良好。但是B/S(即浏览和服务器结构)结构对网络的依存度还很强,先进的国内网络线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从而确保新系统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标准;分析
一、我国当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企业管理部门的会计核算不准,会计报表掩盖了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突出。财务信息是企业与社会经济的核心和基础。财务信息失真的危害决不仅仅是对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损害,更会破坏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1、企业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均有信息孤立缺少的问题。在企业内部,由于企业内部缺乏统一规划,多数企业是以部门为单位建立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企业的整体系统是由不同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拼加而成,其管理功能仍然较为有限,只能支持企业部门级的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这种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结构降低了企业管理效率。在企业外部,政府部门与社会和企业不能共享财务信息资源,首先,有关管理部门占有社会信息总量的70%以上;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与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这样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个个新的信息孤岛。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不能传递与共享财务信息,迫使他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2、财务信息网络的处理及维护有较大难度。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各种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被拦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单机或者内部网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交易手段,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必须一体化,电子单据、分布式操作使得可能受到非法攻击的点增多。而目前的财务管理缺少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和技术保障。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征税、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数字签名的确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因此,财务管理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3、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这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使整个交易即时、高效。电子商务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对其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记账、算账、登账、报表生成和汇总,并可对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金。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分散的管理模式,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对下属机构控制不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无法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
4、与跨国、跨区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难以一致。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集团采购、库存、半成品及成品组装、市场营销、金融计划、物流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从工作方式上,能够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方式,同时能够处理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新的介质。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运作上存在时间差,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能相互连接,因而企业的财务资源配置与业务动作难以协调同步,不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企业财务信息资源规划的内容
财务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要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之间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必须对财务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全面的规划。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源只有规范、统一,才能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才能实现对财务的信息化管理,达到支持管理决策的目的。财务信息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码规程的统一。主要包括科目编码规范、人员编码规范、部门编码规范、项目编码规范、物资编码规范、固定资产编码规范等的统一。企业总部应在详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标准的编码规范,规定各类代码的编制原则,各内部单位在标准的规范下编制自己需要的代码体系,这样既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又能保证各内部单位个性化的需求。
2、财务数据的统一。包括财务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和基础数据、历史数据的规范化。为了满足不同管理层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要对财务数据的收集制定明确的制度。对原始数据收集渠道、收集内容等做出规定,同时制作出符合需要的各种单、证格式,以保证收集数据的系统、真实和完整。
3、企业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的统一。企业总部应根据管理需要向各内部单位提出明确的信息需求规范,并制定出规范化的信息报告体系。如内部单位必须报告的信息及应提供这些必要信息的部门;最终出具者上报各类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及承担的责任;上报信息的质量要求、上报信息的使用对象、接受上报信息的部门,以及重大信息的处理意见的管制者及与更高层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4、确立企业财务信息化协同与统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应建立在完善的、符合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在标准的数据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才能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效率。
三、当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标准设定
1、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设计思路
通过对我国当前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及企业财务信息资源规划的内容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中,在企业原有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财务管理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两个系统模块。在企业内部,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协同工作,构成一个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在企业外部,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相连,传递与共享企业相关财务管理信息,构成企业间财务管理信息的协同体系。
2、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统一模型的基本特征
(1)共同拥有性。企业将财务管理信息以及企业内外部财务信息资源,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加以整合。财务管理系统就在一个整合的、开放的环境下,与企业内部及外部系统实现了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2)即时性。在任何一个时点,通过“财务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将已发生的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财务信息使用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随时从网上获得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动态报告,并对从不同利益相关者处获取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这种实时化的财务信息连续性报告,打破了传统财务报告传递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
(3)模式化。使用标准的管理语言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标准语言,与国际标准一致,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标准化、模式化以便共同享有。
(4)权威性。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中,企业能综合各类企业财务相关信息,并突破传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时间跨度上的局限,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环节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无缝连接的良性循环整体,为企业管理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为决策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
(5)互通互享性。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财务信息共享。通过互联网络,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财务管理信息协同与统一方式
财务管理信息协同与统一方式就是企业进行信息有效处置,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披露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及其他非财务信息。这种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不存在商业秘密信息被第三方泄露的问题。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中,由企业的“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负责收集财务信息,对特定格式文件的财务信息直接存储到特定数据库,对非特定格式文件的财务信息交特定转换程序进行转换,然后存储到特定数据库中,最终由“财务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将特定数据库中财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志华《科技信息》2008年31期《企业信息化与财务管理相同问题研究》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盈利性组织。就这一点来说,企业生存的终极目标就是盈利挣钱。它利用为社会供给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获取利润。归根到底,企业的目标就是获取利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生存的终极目标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了。如何在财务管理的范围之内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家们越来越重视的经济管理内容。在众多学者不懈的努力与实践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也越来越>!财务管理目标一般会有如下几种:
(一)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获取利润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除去企业经营成本及税收,剩下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利润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首要目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以自身所具有的制度特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为依据,以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常情况下,我们判定一个企业的基本性质及发展目标的首要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设立初期就必须制定带有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企业管理目标的最终制定必须参考该企业的各项评估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资金构成、企业的控股方法、企业的基本性质、企业的商品等等。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营自也在不断扩大着,企业追求利润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所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是众多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动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当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利润的驱使之下,企业很容易忽视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对投资风险的预期不够。资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标,企业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很容易出现忽视社会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所以,在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时,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决策短期化的情况,确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不忽视社会利益的满足。
(二)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是企业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首要来源,股东资金是企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股票价格决定着股东的财富数量。股东所拥有的股票量及所持股票的市场价格决定着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最终实现。当股东所拥有的股票数量不变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成为影响股东权益的唯一因素了。因此,要想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早就已经分开处理了,企业的经营者要对企业的拥有者负责,这一点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想尽办法实现企业财富的增加,这一过程也就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现代企业的劳资结构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符合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制定很容易造成企业运营方向的偏离,经营者很容易为了增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严重忽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者以对企业的所有者负责为经营目标,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尽可能地增加企业所有者的财富。所以,经营者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做出投机违法的事情,最终损害股东的利益。其次,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实现范围比较小,并不具备代表性。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比较适合已经上市的公司。但市场上已经上市的公司毕竟很少。没有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参加到市场募资的活动中去,所以不能将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最后,股东的权益实际上并没有充分顾虑到广大小股民以及经营者的权益,只是将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奋斗的目标,最终会造成企业利润分层问题的产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大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合法经营活动,让企业的预期价值、潜在价值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些潜在的价值还包括:企业资产价值、市场品牌价值、无形价值、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方方面面资产额的最大化。其次,企业必须在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国家、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隐藏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之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股人是国家和集体,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民创造福利。所以,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带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与此同时,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忽略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造成行业垄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
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切实加强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实施财务的集约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筹集率以及使用率,同时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尽可能地避免内部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次,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资金的运转,避免资金外流现象的出现,确保自己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这样一来,在和金融组织进行谈判的时候,就能争取到最大的综合授信以及业务谈判上的方便。然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科学调整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资金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对金融组织的依赖,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最后,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加强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信息优势,为管理层做企业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最终实现投资收益的增加。除此之外,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还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公司的资金结构,切实提升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一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实现这个目标,常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措施如下:首先,一旦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制定实现该目标的战略及计划。企业在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要以企业性质、企业组织机构等为依据,制定好财务管理目标之后,要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行动下去。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好企业的财务 规划。其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切实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企业要想实现其所制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提升资产利用率,同时让企业闲置的资产、资金活跃起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成本的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多。最后,实施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成本的减少。企业盈利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成本的减少。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切实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产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企业财务控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资金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更多地是将数据信息转换成网页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方便。需要的财务数据可以随时随地在网页上查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实现了在线、远程、分散及移动等办公模式。利用网络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运作成本的降低。电子货币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以电子货币替换纸质票据,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的效率,实现了企业成本的减少。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管理信息的统一,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远程操作。企业的相关财务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传输和审计,为财务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储存财务信息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还可以统一配置闲散资金,使用这些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切实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网络采购、支付、结算等方式还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做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现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普遍使用了网上银行,在网上进行经济交易活动都会存有交易信息,同时会保有每一笔费用的使用信息,这些数据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的时候,财务工作者不需要出门在银行外排队办公,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作时间,也降低了票据损失的概率,确保了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最后,财务信息化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有效提升流程的时效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了企业财务的动态管理。实现企业信息共享之后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连接,有助于实现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共赢,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财务管理的相关软件可以有效收集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分类管理,对每一笔经济项目都适时跟踪,确保了管理流程的时效性。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盈利性组织。就这一点来说,企业生存的终极目标就是盈利挣钱。它利用为社会供给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获取利润。归根到底,企业的目标就是获取利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生存的终极目标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了。如何在财务管理的范围之内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家们越来越重视的经济管理内容。在众多学者不懈的努力与实践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也越来越重视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一般会有如下几种:
(一)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获取利润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除去企业经营成本及税收,剩下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利润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首要目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以自身所具有的制度特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为依据,以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常情况下,我们判定一个企业的基本性质及发展目标的首要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设立初期就必须制定带有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企业管理目标的最终制定必须参考该企业的各项评估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资金构成、企业的控股方法、企业的基本性质、企业的商品等等。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营自也在不断扩大着,企业追求利润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所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是众多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动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当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利润的驱使之下,企业很容易忽视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对投资风险的预期不够。资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标,企业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很容易出现忽视社会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所以,在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时,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决策短期化的情况,确保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不忽视社会利益的满足。
(二)企业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是企业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首要来源,股东资金是企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股票价格决定着股东的财富数量。股东所拥有的股票量及所持股票的市场价格决定着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最终实现。当股东所拥有的股票数量不变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成为影响股东权益的唯一因素了。因此,要想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早就已经分开处理了,企业的经营者要对企业的拥有者负责,这一点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想尽办法实现企业财富的增加,这一过程也就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现代企业的劳资结构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符合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股东权益最大化目标的制定很容易造成企业运营方向的偏离,经营者很容易为了增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严重忽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经营者以对企业的所有者负责为经营目标,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尽可能地增加企业所有者的财富。所以,经营者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做出投机违法的事情,最终损害股东的利益。其次,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实现范围比较小,并不具备代表性。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比较适合已经上市的公司。但市场上已经上市的公司毕竟很少。没有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参加到市场募资的活动中去,所以不能将股东权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最后,股东的权益实际上并没有充分顾虑到广大小股民以及经营者的权益,只是将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作为企业奋斗的目标,最终会造成企业利润分层问题的产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大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合法经营活动,让企业的预期价值、潜在价值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些潜在的价值还包括:企业资产价值、市场品牌价值、无形价值、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方方面面资产额的最大化。其次,企业必须在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国家、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隐藏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之内,大型国有企业的控股人是国家和集体,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民创造福利。所以,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带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与此同时,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忽略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造成行业垄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
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切实加强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实施财务的集约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筹集率以及使用率,同时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尽可能地避免内部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次,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资金的运转,避免资金外流现象的出现,确保自己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这样一来,在和金融组织进行谈判的时候,就能争取到最大的综合授信以及业务谈判上的方便。然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科学调整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资金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对金融组织的依赖,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最后,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加强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信息优势,为管理层做企业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最终实现投资收益的增加。除此之外,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还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公司的资金结构,切实提升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一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实现这个目标,常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措施如下:首先,一旦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制定实现该目标的战略及计划。企业在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要以企业性质、企业组织机构等为依据,制定好财务管理目标之后,要以这个目标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行动下去。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好企业的财务规划。其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切实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企业要想实现其所制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提升资产利用率,同时让企业闲置的资产、资金活跃起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成本的减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多。最后,实施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成本的减少。企业盈利的实现离不开企业成本的减少。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切实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产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企业财务控制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资金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更多地是将数据信息转换成网页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方便。需要的财务数据可以随时随地在网页上查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实现了在线、远程、分散及移动等办公模式。利用网络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运作成本的降低。电子货币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以电子货币替换纸质票据,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的效率,实现了企业成本的减少。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管理信息的统一,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远程操作。企业的相关财务资料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传输和审计,为财务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储存财务信息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还可以统一配置闲散资金,使用这些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切实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网络采购、支付、结算等方式还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做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现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普遍使用了网上银行,在网上进行经济交易活动都会存有交易信息,同时会保有每一笔费用的使用信息,这些数据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网上进行交易的时候,财务工作者不需要出门在银行外排队办公,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作时间,也降低了票据损失的概率,确保了财务工作的安全性和方便性。最后,财务信息化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有效提升流程的时效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网络的形式实现了企业财务的动态管理。实现企业信息共享之后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连接,有助于实现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共赢,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财务管理的相关软件可以有效收集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分类管理,对每一笔经济项目都适时跟踪,确保了管理流程的时效性。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