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5: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前言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粹,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文言文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个人情操,增加文化素养。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单一、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老师也没有授课激情。这就意味着,必须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一套适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思路。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做出探讨,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师授课有所参考。
2.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过于约束,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为了达到比较高的分数,学生对文言文普遍采取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这也是在应试环境下被逼无奈的学习方法。其次,学生思维过于固化,文言文教学普遍比较枯燥,为了达到比较高的成绩,学生都采取题海战术。但是这种方式直接就导致了学生不能灵活掌握学习技能,涉及到实虚词用法时一脸茫然无法分清,这种依赖课本现有句式的行为直接导致在遇到新文章后不知所措。最后,缺乏兴趣,教师在授课当中往往都把对文言文的记忆作为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这种教学方法太过忽视学生的兴趣,无法实现对于学生的个人情操的培养。学生无法感受到文言文中体现的死刑感情,兴趣大打折扣,就无法实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文言文教学太过单一,课堂太过乏味。初中学生本身就处于一个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年纪,单一的课程教学无法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授课时,逐字逐句地翻译就大大增加学生们的枯燥感觉,学习效果也会提不起兴趣。
3.对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的意见
3.1教师应当先培养自身的文言文素养
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的,只有教师拥有一个比较高的素养,才能够给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如同娟娟流水灌溉学生,没有庞大的底蕴就没有办法实现流淌不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备优质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也能够激起学生的敬重之情,才能够在在学生当中竖立比较高的榜样力量,给予学生文言文很好学能学好的潜意识。在授课当中,教师不能仅仅抓住课本以及参考试来进行授课,教师还要能够具备充分的学士,为学生的学习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所以,身为人师,就要经常充电,补充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够给予学生一堂优质的文言文课堂。
3.2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言文积累
文言文的初始学习在于对于文言文字词的积累,所以学好文言文字词是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字词后,才能够在碰到文言文作品时,做到游刃有余。然而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训练,仅限于课堂上的讲解时远远不够的,而在课外进行文言文的作品拓展又是不现实的。积累文言文字词就是在培养文言文的能力,就如同在小学时学习语文先学习单个的字词再进行造句,文言文呢字词就好比盖房用的砖瓦,砖瓦积累到一定地步就能够建造高楼大厦了。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字词积累,在课堂上也增加文言文课外阅读,对该文章的关键部分加以点拨,让学生将自身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应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这种运用,进行记忆的加深以及知识的巩固,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一步步积累文言文阅读能力。
3.3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
朗读是一项很好的学习技巧,很多古人例如坡和朱熹等都非常强调诵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可以将文言文诵读应用到授课当中,多读几遍后有助于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另外进行大声地诵读,也有助于进行文言文的背诵,这也是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文言文当中通常很注重韵律,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学生学生一定要读准每一个字音,用感情去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4注重增加对文章的“练字”
文言文具备言简意赅的特点,其每一个字都具备比较多的含义,教师在授课时,应当注重赏析文言文的语言,通过赏析诗句,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文言文的整体意境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翻译太过直译,这就使得文言文的美学荡然无存。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加好的意境美感,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文言文创造自己理解的意境,然后通过动笔写画下来,这样必教师一昧地直译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3.5结合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兴趣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文言文教学已经不仅限于进行枯燥的文字拆解了。通过语言有图像辅助功能又或者远程网络教学,可以将整个文言文课堂丰富起来。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讲解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多彩的课件,通过这种图片及录像的展示,将学生代入到古人的世界当中。这种视觉、听觉的互动,可以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4.结语
文言文是华夏民族的瑰宝,是当前营造和谐社会的精髓。对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探究是不能够停止的。希望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文言文作品的文化价值,体会文言文的底蕴,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的优美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还要不停地玩具额古典诗词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扬我国的诗词之美。作者也希望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各位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充分弘扬我国的文言文文化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刘照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浅论[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31-32.
[2]赵春花.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6:96.
[3]胡彩云.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外语文,2014,18:7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初中学生应该锻炼的语文素养是全方位的,虽然文言文的学习有难度,教师与学生还是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提升一个境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增强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由于文言文和我们生活中的用语差别甚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通过大量的朗读来提高语感。文言文虽然拗口,但是它的本质还是语言,学生们要通过大量的朗读,学会正确的断句和理解。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适宜的调整或改变教学的节奏和方法。最后,就是教师在教学完成后要增加总结归纳的环节,教会学生学会活学活用,不要死记硬背。通过这样的几个过程,学生们会慢慢的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注意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方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来说,关键就是文言文的诵读和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想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熟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文言文朗诵比赛,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课本当中文言文的朗读比赛,对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拓展一些课外的文言文进行朗读,比赛完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告诉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投入感情,把握好文言文的韵律,把文言文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朗诵出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也要经常让学生起来进行朗读、范读,通过长时间坚持朗读,培养文言文良好的语感,对于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成荣.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J].读与写杂志,2012(10):82.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提升效率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基本文言文阅读能力,它可以凭借辅导书和一些内容注释,了解文言文的确切含义。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技巧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为了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探讨了一些改进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策略,仅供广大高中教师参考。
一、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许多学生在研究文言文时,常常有这样的感触:明明心里知道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可又用语言表达不出来,这时候需要老师点拨一下,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并形成终身记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感悟。古人曾说“数读百遍,其义也见”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方面的力度,
只有在重复的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本质,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古典汉语阅读教学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中的语言,直到学生能读熟,这是目前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的一个最基本标准和要求。一般来说,高中语言中的文言文具有强烈的节奏特征,这是古代人用唱歌的方式来练习阅读重要原因,所以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主要含义及其思想感受,也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阅读工作,以充分把握句子的发音,抓住句子的停顿,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情境和文章意境,使学生全面理解和理解文言文的意义。特别是那些难以理解的或内容较长的文言文,可以使用诵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思。例如,在讲解《鸿门宴》、《陈情表》以及《兰亭集序》这几首文言文篇章的时候,尤其是相应的语句比较标准化,实际节奏且富有节奏感,情感比较充实,就这一点,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背诵这些章节,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和特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具体含义。可是,在教授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局限在阅读或背诵这两个方面,而且还要丰富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例如,分角色扮演阅读或古典阅读比赛,以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投入文言文汉语教学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高中文言文中的教学原则
作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要遵循某些原则,使它不会喧宾夺主或偏离。首先,在高中汉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文言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的掌握能力,还要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需要掌握语言和文字的特性,文章里面的情感表达,也是文言文价值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本质。其次,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必须跟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易到难,一步一步地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文知识,从而达到厚积薄发效果。再次,高中语文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和学习,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使他们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让它们发挥辅助学习的效果。最后,高中语文老师为了教好文言文知识,要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经常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下,不断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努力营造一个文言文的学习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环境可以塑造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知识的巨大力量,也是激发学生灵感的主要来源。在目前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的态度,对文言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寻求知识的行列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教学氛围,为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文言文对学生有着悠久的历史特点,如果老师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创造丰富的教学环节,创造引人注目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其中。这里重点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本身要具有资深的文化成就,并从事专门文化培训。教师要用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控制课堂氛围。教师要培养自己饱满的教学情绪,精心设计自己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发挥和运用,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必要条件。一个经常将历史故事和对联诗歌插入课堂教学的老师一定会带来一个令人兴奋的学习状态。学生应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以激发主动参与课堂的动机。
四、结论
语文文言文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知识的重要条件,有必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目前的教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韩世宝.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的探索[J]. 新课程(教师),2010(08).
[2] 阳崇娟. 找寻攻玉之石――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7).
[3]秦临娟. 文言文阅读教法新探[J]. 甘肃科技纵横. 2005(06) .
[4] 付自萍.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32).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劝学》(荀子)作为教学案例来阐释“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试图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之中,让其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
关键词 :汉字造字法 六书 文言文教学
一、造字法引入让语文教学从“应试”走向“应需”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核心部分,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重大。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简称《意见》)对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作了以下说明:“1.理解并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理解版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文言句法和词类活用现象,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培养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3.理解常见文言文体的特征和常用的写作技巧,明确文体和技巧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赏析文章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精妙。4.赏析人物形象、体验作者情感、体会作品思想,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并从历史视角和当代立场评价文章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5.背诵《意见》中规定的经典名篇,汲取语言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这一说明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是相一致的。它能够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维度中获得发展。
然而,一方面由于文言离现代学生生活时代较远,语言使用环境悬殊,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普遍兴趣不多。另一方面,文言文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者,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说法。因此,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实际兴趣方面,文言文是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
然而,教师可以将汉字的造字法引入高中文言文的常规教学中去。造字法是极具语文味的教学内容。它指的是一种文字系统里的每个字是怎样从无到有被造出来的。一方面,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形成演变的特点,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打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他们才能够迈出第二步去接受、学习文言文。其二,这也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汉字音形义相糅合的构造之美的同时,触摸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脉搏,嫁接起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传承之桥,从而促进文言文教学。
也就是说,将汉字造字法推广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与学上去,让造字法成为文言文教学中“应试”与“应需”的均衡器。所谓“应需”,即通过对学生进行某种刺激,让其内心主动地形成一种对文言阅读的强烈渴求,这种内心主动的渴求是推动学生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受这种由兴趣而产生的渴求的刺激,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到文言学习中去,自主地寻找培养良好古汉语语感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深化热爱祖国母语的感情,更深层次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谓“应试”,即一名高中生在该阶段所要具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最基本的素养。这属于应用的层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功利性来讲,“应试”直接的评价方式呈现在卷面或成绩上。
“应试”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下降,而汉字造字法选取一些典型性的汉字的变形历史或造字意义来进行解释,语言文字的魅力便可一览无余。将造字法引入高中语文文言教学中来,让学生内心对文字产生真正的兴趣,文言文教学课堂便瞬间“活”起来了。
二、“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但汉字又是表意文字,因此我们说汉字的理据性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演变发展,有限的文字符号,其词语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引申,文字符号变得越来越抽象。汉字这种演变过程中的隶变、简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理据性,但是汉字的理据性依然存在。
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的“六书说”便是对汉字理据性的有力证明。它系统地阐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并提出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其中,“六书”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而前三种造字法——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的理据性可通过汉字的演变历程清晰地看出。形声字的理据性可从形声字形旁的形体上直接看出。“六书”理论对汉字变化规律和构成的阐释,有力地说明了汉字的理据性。汉字的理据性运用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提高我们文言教学的效率。
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对汉字进行“六书”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特点,结合汉字的发展和历史,揭示汉字的内部理据,将汉字内部结构的理据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六书”理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即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展示图片或由教师在黑板上勾画,这是一个直观的过程,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再次,根据所展现出的图片,教师再仔细说明其演变成现代汉字的过程,这很容易帮助学生记住现代汉字的字形,并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个汉字会是这样写的。最后,记住该汉字的读音,这样学生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汉字的整个系统——形、音、义的结合体了。
例1,以前在教学荀子的《劝学》后得到的反馈是:很多学生对于文中两句话的默写总是出错。这两句话是“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与“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中的“致”和“至”,学生总是屡写屡错。因此在这一次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参考《说文解字》,运用“六书理论”试图将这两字的区别告诉学生。
“至”,象形字。“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因此“至”的本义为“到来、到达”。
“致”,形声字,《说文解字》:“[卷五][夊部]:致,送诣也。从夊从至。陟利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送诣也。言部曰。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致”,左边为“至”,右边为“攵(反文旁)”。
“攵”即“攴”。“攴”字象形,《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
从“至”“致”“攵”三者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至”“致”二字的区别就在于“攵”。两者都有“到达”之意。但“致”因多了“攵”,这个“到达”的意思,确切地说是“凭借他人的帮助而到达”。这正与文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意思吻合。相反,“至”就是指“不借助外物的自然到达。”
许慎将象形字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诸拙,日月是也。”象形文字,每个文字就像一幅图画,形象地展现出上古先民们对客观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根据象形字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图画进行教学。图画直观而形象地展示了汉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告诉他们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沉淀着中华上古先民的智慧,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更感兴趣。
例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就”为何有“接近、靠近”之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因此,“就”的本义为“到高处去住”。后来词义又引申为“靠近(高处);走进;趋向(高处)”,再引申为“担任”(如:就职、就事)、“完成”,即“已到达高处”。而后来的这几个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出发,意义上都是有联系的。
例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疾”的词义形成过程。
甲骨文= ,像一个人在战场上被箭所射中。《说文》:“疾,病也。从疒矢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 因此,“疾”的本义为“中箭受伤,卧床休养”。又因“从矢会意,矢之去甚速”,因此,“疾”又有“快,速”之义,联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该语境,“快,速”之义又引申为“(声音)洪亮”。
后来“中箭受伤”这一本义引申为形容词“疼痛的”之义(如:痛心疾首)、动词“厌恶、憎恨”之义(如:疾恶如仇)等。
例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绝”的词义形成过程。
《说文解字》:“绝,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古文绝。象不连体,绝二丝。”因此,“绝”本义为“将丝线切断”,引申为“断,断绝”“停止、消失”之义。两山断绝,如何到达?那么只有“横渡”了。因此,“绝”又引申为动词“横渡”之义。
三、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利用“六书”理论进行文言文教学,这是一件值得推广与普及的文言字词教学方法。汉字的形体结构很有奥妙,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由形而义的过程,又是有道理可言的。因此,学会用此知识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便可以形成师生之间语文文言文教与学的快乐气氛,以此来代替机械地死记文言词义的方法。
当然,教师也不能简单生硬地套用传统“六书”理论。一味地理论解释或许会让学生陷入新的枯燥中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时,不妨采用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解说象形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图示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图式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图片呈现,它能将字形、字形演变过程以及中国祖先的造字意图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联想教学法则是一种在图式教学基础之上的适应学生年龄层次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寻找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更好地记忆、理解词义。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它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何让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或许汉字造字法可成为一渠活水,让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真正“活泛”起来!
参考文献:
[1]杨自俭.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1.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现代语言,文言文的阅读相对比较吃力,因此需要注释进行辅助,帮助我们阅读。文言文注释一定是通过研究古代汉语言文学,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含义之后,提出科学的理解,并采用规范方式对课文进行注释。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注释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通过对文言文的注释方式的把握,掌握文言文的注释方法。
2.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优化措施
第一,教材的编辑与出版部门,在出版教材之前,应当对课文中的文言文注释进行严格审查,尽量减少错误。教材投入使用后,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学校调查等方式,广泛征集教师和学生对文言文注释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文言文注释,在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后,及时更正。调动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对文言文注释的积极性,常年设立文言文注释意见箱,对错误的文言文注释要及时举报,对举报者给与一定的奖励。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及时将错误的文言文注释更正,并通知其他教材使用单位,避免影响扩大,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客观地分析文言文注释,既不一味相信课文,也不要妄自尊大,要本着严谨的态度积极探索文言文注释问题。一般来说,文言文注释只是代表了编书者的想法,他的主要目的是,解释文章内部和文章外部的相关性,通过借鉴,读者依据文言文注释来理解文章,学到知识。
在实践中怎样发现文言文的注释是有问题的呢?
一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高中教师平时应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广泛涉猎文言文相关知识,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丰富的文言文知识,才能在文言文的讲解中运用自如,轻松解决学生的各种提问。
二是掌握解决文言文注释的技巧。为了解决文言文注释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技巧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文言文注释问题。首先,语言规律问题,检查文言文的注释是否符合语法结构、构词组句结构、表达结构等,当然也包括语境和文字、语音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不符合语言规律,那么文言文注释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其次,考查语境的问题,就是判断注释是否符合文章的语言情境,与上下文是否有联系,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相冲突,情感上是否与作者相冲突,解释的语言是否流畅等。再次,逻辑关系问题,文言文注释要符合正常人的逻辑思维,用注释进行课文解释合情合理。如果文言文注释与原文不符,那么这个注释就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我们仔细斟酌推敲后,进行更正。最后,客观实际,语言是人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想表达的手段。文言文注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如果与实际情况相悖,那么这个文言文的注释可能是错误的,需要我们加以更正。
摘要: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领悟和运用。作为语文学习和教学较难的内容部分,文言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在新课改要,这种压力更大。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重笔分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希望对文言文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
目前,我国对文言文的教学确实收效甚微,老师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的采用填鸭式和复制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其教学有效性极低。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包括诗词和文章所占的比例已经提升到40%以上,并且高考题目中关于文言文的试题分值也非常的高,这就要求,对于高中文言文,我们必须给予重视,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教学。
一、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枯燥难学的文言文,学生是很不愿意学习的。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讲授方法,学生很难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产生主要是学习动机在起作用,学习动机成为推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内部力量,而兴趣又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要学生爱上文言文,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导入上,要尽可能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这样就会大大的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到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在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读出神韵,读出情感来,让学生在艺术赏析中产生学习兴趣。对于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再次编排,改写成话剧、小品、相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上课,在《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二、 正确诵读,树立学习信心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正确的学会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的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的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的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是件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的进行诵读了。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样越来越有信心,自然就有利于文言文的教学了。
三、 巧用多媒体,活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路技术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的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比如在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的人物关系,这样就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的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优化 高中 文言文 对策
常规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严重困扰着文言文的教学与学习,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思想,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往格式化和复制性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开创文言文教学的新局面。
一、改变教学方法,实现创新教学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枯燥难学的文言文,学生是很不愿意学习的。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讲授方法,学生很难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产生主要是学习动机在起作用,学习动机成为推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内部力量,而兴趣又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要学生爱上文言文,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导入上,要尽可能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路技术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的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比如在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的人物关系,这样就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的教学。
三、理解文意,消除紧张心理
我们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大多只停留于考试层面,而高考考的是课外的材料,虽说考点是课内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只会觉得文言文难以拿到分数。那么高考复习前的文言文学习,就可以放在一边,到备考复习时做几套题练一练就可以了;还有一种认识,认为文言文考点就那么几个,平时花时间去读去记去背,有点浪费,还不如去做数理化的题,记几个英语单词。更何况读背文言文,成绩还不能一下子体现出来,而做题、记单词效果要比这来得快些。鉴于此,有必要明确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使学生能认识到学习文言文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与提升自身的素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自身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四、学以致用,突出实用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文言文的学习如果仅停留在隔岸观火地学些文言语句,积累一些古文化知识,那岂不可惜了古人的智慧!学生只停留在“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尽信书”境界,古文只增加了他“掉书袋”的资历。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了陶知行先生说的“没有生活的死教学,语文也就成了没有生活的死语文”,这样也不利于文言文的教学。真正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除了了解文学知识外,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一、中等音乐专业学校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1、学生方面
音乐专业学校的学生,是以音乐学习为主要目标。学生学习存在功利性,更追求现实性。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文化修养的过程。学好文言文绝非轻而易举之事。文言文学习无论在遣词造句的理解、创作背景的分析,还是作品意义的领悟都对学生有极高的要求。而音乐学校的学生长期将大量的精力学习练习专业技艺,大多数学生没有文言文积淀,在读音、句读、文段的理解、作品主旨的把握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不善于总结,也不会融会贯通,心理上不重视,态度上敷衍,不求甚解,忽略了学习文言文对于专业的提高和进步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2、教师方面
不少教师因为学生文言文基础差,不爱学、不想学,对文言文教学丧失教学热情和兴趣。教师大多没有认识到音乐生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忽视了音乐专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多照搬普通学生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逐字逐句讲解,缺乏对新的文言文教学的探讨,或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导致文言文教学陷入困境。
3、学校方面
中等音乐专业学校是以培养音乐人才为大前提,文化课课时有限,语文教学时长短,所以文言文教学课时也较其他学校少,无法展开和巩固。课堂上,教师只能蜻蜓点水,诵读与理解都主要集中在课后时间。学校的大型活动多以专业为主,语文活动少,与文言文教学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就更少,无法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二、中等音乐专业学校语文文言文教学改进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中等音乐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现状。
1、正确认识文言文重要性,保障教学时间
中等音乐专业学校不同于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它不是以培养学生技术熟练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学校,主要以为高一级音乐学府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学习程度有具体要求。学生要具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是应试的要求。
另一方面,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历程,在今天仍然焕发着思想的光华和艺术的魅力。音乐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存在音乐素质与文化素质发展不平衡,音乐技巧突出,文化修养不够,这不但影响了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制约了学生音乐专业水平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先贤的精神智慧都可以通过学习文言文这一途径得到。
很多音乐作品也是由古诗词改变的,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对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处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当声乐学生演唱《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如果对诗意有足够的认识,在情感处理上会更细腻,更能打动观众。因此,中等音乐专业学校及其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教学,保障文言文的教学时间。
2、创设文言文学习兴趣点,激发学习动机
作为教师,从外部要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客观世界的内部动力。如果学生感到能够胜任,就会产生兴趣;如果学生感到无能为力,则会对任务兴趣索然。针对中等音乐专业学校学生的气质特征,中等音乐专业学校学生普遍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善于表现、善于形象思维,就不应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走进课堂又走出课堂,走向舞台,将音乐和文言文完美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专业与文化兼有所获,由此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与音乐这两种艺术,浑然一体,令人神往。例如让学生给古诗词进行谱曲、配合乐器吟唱、合唱等,让文言文和音乐充分结合,完美碰撞。在专业与学科紧密结合中,学生较容易达到了背诵层级的要求。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心,获取了成就感,对文言文学习也有所偏爱。文言文教学局面,也在日益好转。
3、探究文言文教法与学法,丰富文言文课堂
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首要任务,首先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具有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根据学情,教师可对教材课文顺序可以进行科学规划。教材中文言文集中出现,教师在教学计划时可以设计白话文与文言文穿插讲解。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疲倦,产生审美疲劳。在教学时对文言文篇目进行调整,由短到长,由简到繁,由有故事情节的叙事篇章到晦涩思辨的议论篇章。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对的自信心。
再者,教师在讲解时还原作者作为人的本性,实事求是,使作者和穿越时空学生面对面,消除陌生感与距离感。教师还可采用诵读法、仿写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来丰富文言文课堂。余映潮先生讲古诗时就采取了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必读,以王维《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为例,引导适当时机多角度的比读,既丰富了文言文课堂,也加强了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要注重调动学生丰富敏感的音乐气质和审美情感,融入作品形象,以达到情感共鸣。
4、改革文言文评价方式,传承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