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5: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采购管理过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食堂 集中采购 管理
高校的食品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在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工作中,餐饮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食堂的食品卫生和安全。对原材料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提高采购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后勤餐饮服务水平。
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全过程。本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采购过程中每个节点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采购质量的管理。通过实践表明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高校食堂集中采购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了集中采购效率、防范采购风险、有效防止腐败、保证集中采购健康和高效进行。
一、高校食堂集中采购实施的目的与意义
高校餐饮服务工作是后勤工作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它的工作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安定团结。为保证学校食堂原材料的安全、卫生以及食堂供应菜价的稳定,集中采购有实力、有资质、有保障的供应商所提供的食品原材料,是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加强和规范高校集中采购工作, 对集中采购进行有效管理,全面推进后勤管理模式的改革,我校集中采购管理运用过程管理模式,将集中采购管理上升到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化的台阶,使后勤集中采购过程更加规范、清晰,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师生对高校集中采购工作的满意度。
二、高校食堂集中采购过程管理方法
1.构建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实行集中采购后,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采购方式决定、成交供应商确定、款项支付等工作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完成。建立集中采购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职能部门和采购参与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使各项权力得到约束、制衡和监督,保证集中采购规范、高效、有序进行。
高校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应包括优化集中采购的控制环境,评估和防范集中采购风险,规范集中采购程序和要点控制,落实集中采购内部控制的监督,注重信息沟通。在规范采购程序管理中,必须制定集中采购管理办法,明确职能分工,对集中采购主要岗位分离控制,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对财务管理监控与分析。
2.建设信息化集中采购系统
考虑高校食堂为公益性非营利机构,食堂饭菜价格形成机制应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我校在保障货源安全同时,引入信息化采购平台,提供了集采购商品目录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核算管理、账务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解决办法。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对食堂的营业额,采购、运营成本采集分析、计算汇总,动态监控食堂利润。系统还为食堂提供了科学、便捷的日盘点等库存管理和成本统计方式,通过该平台不仅使采购工作简单高效,而且优化了采购过程,实现订单信息的无缝流动,采购、配送动态监管,库存实时监控等,使全采购过程透明化,清晰可见。
3.发挥采购人员积极性
采购员要想采购价廉质好的原材料,一要勤跑,二要掌握市场信息,还要不计时间,不分市内市外,哪里便宜去哪里,工作比较辛苦。除此之外,还要遵守学校规定的不收取回扣、手续费,不拖欠货款,只求降低价格,廉洁奉公。因此,按采购组各人所长进行分工,并定出各人全年节支指标, 每月按完成效益核发奖酬金。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和制衡机制,加强采购过程中的廉洁自律问题。
4.保障集中采购的货源
实施统一采购管理,重中之重在于货源的选择。我校在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口碑好、信誉高、进货渠道正规的20余家食品供应商和上千个食品原材料品种进行考察。对能够提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合格证”“生产厂家营业执照”“产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食品原料供应商,按照价格最优、质量最好的原则进行筛选。对入围供应商在广泛听取各食堂负责人意见后,按学校招标流程进行统一招标,确定供货商,并在合同中对供货商做了严格要求,在采购过程中,定期、不定期对供货商配送食品原材料品质进行检查。通过这一管理过程,有效地确保食品货源安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营造了一个卫生安全的饮食环境。
5.摒除困难,回馈食堂
集中采购后,食堂个别人的方便或得益受到了制约。因此,想方设法对集中采购来的原材料百般挑剔。采购组尽量满足需要,使其找不到借口。政策上对于食堂自己联系的货源,未经采购组同意,财务上一律不予报销。集中采购所收取的采购成本,扣除费用后按比例进行分配,将大部分反馈食堂改善学生就餐环境、调整供应价格以及作为食堂职工奖励基金。
三、高校食堂集中采购工作取得成效
高校食堂所需的主副食品材料必须经学校集中采购,已经成为各高校食堂管理的必由之路。我校食堂集中采购工作的实施,缩减了食堂采购人员和设备成本,使分散在多个食堂近百人的采购、结算管理队伍,缩减到不足5人的统一采购团队,节约了采购费用、运输成本等。通过集中采购,学校掌握食品采购的数量优势,进而转为采购的竞价优势,逐步建立一个应对物价上涨的宏观调控长效机制,保障食堂供应价格稳定。食堂实行集中采购后,产生的利益完全体现在学生食堂饭菜的价格和质量中,让师生获得了真正的实惠。
参考文献:
[1] 陈军平.高等学校后勤餐饮服务管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2]隋西凤.高校集中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3):146-147.
[3]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后勤动态.苏州大学:食堂集中采购为我们带来了什么[EB/OL].
关键词 成本质量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成本控制
这里所说的成本控制包括两部分:其一、事前成本控制;其二、事后成本控制。其中事前成本常常存在不可控制的特点,然而事后成本却可控,我们采购工作常常忽略这一点,设备的成本支出应从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综合考虑,对设备的前期采购、使用与维修、后期成本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控制,而事后成本占据了寿命周期成本重要一席,我们采购工作无非是以投入最小的资金,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 事前成本控制
(1)计划管理, 联合招标
对高校招标采购活动作出合理有效的安排, 减少采购的随意性,将许多同类设备、合理安排时间,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甚至对于有些便于较长时间存储且已经明确规格、型号的材料设备,可以和供货企业商谈提早一并采购,并予以寄存。同时可以利用高校公共平台资源,如“南京高校行家讲堂”,对相同、相类似的产品采购信息进行整合,建议区域各个高校在一段时期内,申报计划,并进行联合统一招标采购工作,从而提高招标效率, 发挥集中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2)公开招标,拓宽潜在投标人信息接收渠道
尽可能多地扩大招标信息,多重竞争模式、高校信息的渠道面窄,的信息往往不能被更多的潜在的投标商知道。如果能扩大招标信息,无疑对节约采购成本有利。对此, 高校招标采购部门应该考虑在更多的招标网站上采购信息。在加强招标信息的上, 同时一定区域的高校也可以考虑联合制作一个采购信息网站, 从而以联合的优势获得更多潜在投标人的关注, 也方便潜在投标人对高校采购信息的获取。
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将优质供货企业名单入库的区域高校,建议其名单可在高校内部共享,针对那些优质潜在投标人,在招标信息的同时,不妨邀请其参与投标,从另一侧面来说,对采购成本也实现了节约。
(3)合理约束质保期限, 适当调节支付方式
在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所需采购设备质保期限的基础上,无需一味追求投标人增加质保期,质保期的增加必然会带来质保金延后支付,投标人报价时就会把拖欠货款可能产生的利益添加到设备款里,造成采购成本过高,例如,可以通过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中标人在几年内,以不高于投标时地报价,进行相关材料设备的更换、维修,解决看似损失的潜在质保期的问题。
对于设备材料占据采购成本多数份额时,可相应地将支付节点前移,免去了供货商此部分货款延后支付可能产生的损失,实则节约了采购成本,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支付方式。企业性质的团体,在采购合同订立后,也可以适当调节支付形式,让供货商给予新的优惠,减少采购成本,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
(二)事后成本控制
设备管理的过程包括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其中设备选购、安装、调试均为事前成本控制需要考虑的组成部分,而针对事后成本控制,我们需要考虑的多为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方面。
(1)严格培训使用人员力争做到校内资源共享
一般在招标文件“售后服务承诺”中,需明确材料设备供货商进行技术培训,对于精密仪器的操作,可更进一步可以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这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因人为操作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故障,设备的停运
不仅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为零,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相联动设备的无法正常运转。
高校要加强校内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流动与重组, 以节省资源运营成本, 减少重复建设, 最终减少高校教学物资设备的采购成本。高校的材料设备采购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规则, 加强资源共享, 减少设备重复采购, 以达到节省资源运营成本。例如,可通过严格审查采购申请制度予以杜绝,具体来说一方面、将已经采购的材料设备进行分档归类入库,对新采购申请内容进行核实,与入库资料进行比对,避免重复采购。另一方面、将同时申请采购的内容可进行适当合并,需找共通点,根据效益比可选择满所有足功能需求单一设备,而不是分别采购,这在高校的实验设备采购中尤为明显。
(2)合理规范备品数量及种类强化售后服务
对于设备系统中,有一些材料设备极易损坏,则需要进行有效的配件储备,防止其成为影响设备运行瓶颈,设备故障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那些极易损坏材料设备的影响,设备故障率即故障停机时间与生产运转时间的比值,从而造成设备的寿命周期内经济效益的损失。如何合理规范备品的数量及种类?一方面,需要我们在设备采购前,对材料设备已应用的项目进行走访、考察,初步确定极易损坏的材料设备种类,并制定备品数量;另一方面,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以确定备品数量及种类。
针对售后服务内容,设备供货商不仅要明确质保期内,遇到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案,包括解决故障所需时间,同时,设备供货商需为业主方提供回访制度,所有重要关键设备、原材料、部件准备回访卡,回访完填写回访卡,并签字留存备查。建议可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供货商有义务在质保截止日期前一个月内,对所供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维修、检查、、清洁等保养工作,此部分可能产生的费用在投标时一并考虑”以保证设备的寿命周期内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因在于,对于质保期限,设备供货商绝不是随意作出的承诺,而是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以及业主方对于设备可能使用率而定的。通过采购工作,我们常常会发现,设备质保期满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设备产生故障较为频繁,因此,在招标文件中作出这一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进口设备在考虑其售后服务时,除了考虑与一般货物相类似的售后服务外,其供货渠道也是我们做出采购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进口设备供货渠道常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制造商直接在我国大中城市设立销售办事处,直接销售其产品;二是通过有进出口权的销售公司做销售。我们在选购进口设备时,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优选择,以满足我们对于售后服务的需要。
(3)充分考虑设备兼容性、可扩性 做好闲置设备的管理
对于那些系统集成的设备,为系统预留接口,同时考虑空间布局,使设备具有相对强的扩展性。在设备采购之初,就需提前考虑所购设备的硬件、软件是否能够进行升级、更换、增加。如此这样则不需要为了实现一种或几种新的功能要求,而将之前购置设备丢弃,造成采购资金的浪费。
由于高校自身特点,对于暂时闲置的设备,一般不便直接对外出租,建议可与原设备供货商合作,由原设备供货商将设备转租,转租期间由原设备供货商负责设备的维保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使设备继续创造价值。其次可通过对该闲置设备改造,使其实现功能转型,重新成为高校发展的必要设备。
二、过程管理
设备管理的过程包括: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所有环节必须同其他环节相配合,务必做好各环节和全过程管理工作。防止过程脱节,切实把握好业主方、设备供货方、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内部各横向、纵向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设备管理前期、中期、后期工作。在管理过程的中后期,对设备采用综合效率评估跟踪制度,建议可以以月或者季度为一个时间长度,分析管理过程中设备产生的效益,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不合理现状及时调整,以期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目的。
三、结语
高校采购工作有自身的特点,但因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严格执行设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基础上,将采购工作看作为一个全过程,环环相扣,而不能剥离各个环节。同时,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思维建立采购系统模型,争取使我们所采购的设备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公司;采购;知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88
[中图分类号]F274;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电力企业采购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
电力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型管理企业,其在采购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档、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文在对典型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采购业务实际,对其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从而发现知识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档没有集中统一的存储平台,文档分类方式有待完善,文档共享性有待提高,文档版本管理混乱;原始文档修改后仍有人在使用旧文档,且版本修改的时间及操作人等操作记录不完整;文档查询方式比较机械,文档检索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知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按“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标准化”的思路,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基于物资公司对采购过程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开发采购过程知识标准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采购过程知识的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招标采购全过程效率效益,规范采购过程,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
2 开展采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 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主要被用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的生产与应用,并指导相应的系统开发和技术平台搭建工作,从而能够改进和提高个人、团队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技能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业已成为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存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公司开展知识管理的外在要求。公司依托国网统一部署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招投标管理统一在ECP平台操作,提供了完善的员工交流与协同工作环境,客观上为公司实施知识管理创造了内在条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是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效益的必然趋势。
2.2 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电力企业深入推进物力集约化管理,变革组织构架、优化业务流程,打造集中规范的一体化采购平台,构建统一协同的供应保障体系,物资管理实现了从松散单一到集中统一的转变,规模效益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物力集约化精益管理,需要我们科学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将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做精做细,尤其是要做到采购精益化,提升采购过程标准化、信息化支撑能力,巩固两级集中采购成果,规范采购实施程序,强化采购结果的可追溯性,提高采购综合效益。
物资供应公司作为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招标机构,肩负着江苏电力每年高达几百亿的物资及服务的采购工作,涉及招标准备、发标、开评标、定标和专家库、档案管理等一系列事宜,是江苏省电力公司精益化采购的具体落实单位。从采购过程的运作特征来看,相关员工都是典型的知识专家,他们所使用的知识是在长期从事采购事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自我思考及与企业外部相关人员的交往中所积聚的隐性知识。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对采购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运作至关重要,这就对这部分员工及他们的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知识的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到采购工作的运转效率甚至是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构建采购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采购过程知识管理的关键性任务,是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3 采购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大师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目前,理论界和工业界对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其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众多企业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从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导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的闭环知识管理。
3.1 构建采购知识标准制度
3.1.1 规范采购管理文件汇编制度
对物资供应公司成立以来上级部门公开颁布的及本公司的所有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国网采购管理通用制度、国网公司发文通知、国网物资部指导意见、省公司发文等,以及公司领导重要讲话、诊断报告、调研结果、工作方案等,规范化管理采购相关文件的汇编工作。
3.1.2 采购程序性文件标准化
依照公司现有的招标采购流程,从招标准备、发标、开标、评标(授标)、定标、合同签订、归档管理等环节入手,对在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程序性采购文档进行梳理;根据实地开展调研、沟通和确认,对其中部分文档进行固化处理,并对部分文档设计、定制通用化的模板,从而实现采购文档标准化。
以评标环节为例,通过沟通确认后,对其中涉及的技术评标要点、商务评标要点、评标小结、预评分表、标前澄清函、不良行为处理意见、供应商履约评价、招标文件等文件设计、定制通用化模板,从而将标准化的文档应用于不同物资招标采购中,有效提高招标工作效率。
3.2 构建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将采购过程文件标准化后,通过开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众多标准化文档的有序管理,实现从文档的创建、修改、存储、分享、版本管理、访问权限控制、文档查询、反复使用到文档的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见图1)。
图1 文档的全程管理
基于文档生命周期全程管理理论,分析研究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需求,对采购标准化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实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具体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文档创建与修改。可通过新建文档、上传文档、文档扫描导入3种形式实现文档创建,并能在线编辑,同时内置常用的文件模板,根据需要调用模板创建文件。
(2)集中存储及合理分类。构建公司文件的集中存储平台,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文档分类,同时与天源招标系统、国网ECP系统实时对接,实现文档的同步调用。
(3)分享功能。与内网办公系统无缝对接,让员工在工作中能随时分享好的工作方法或经验,在全公司内形成良好的共同学习机制。
(4)版本控制。保证文档修改后,自动升级为最新版本,且支持对各版本的跟踪、查找、对比、重用处理。同时支持版本号管理,可查看操作人、IP、日志、时间等信息,避免不同版本文件的混淆。
(5)文档审计。完善的系统日志和审计记录,自动记录用户对文档的所有相关操作及操作时间,使得出现问题后有据可寻。
(6)查询管理。知识智能匹配,快速定位,实现对系统中各类文档的高效查询。
(7)权限管理。设置合理的文档操作权限,用户只有被授予正确权限才能获取和处理相应的文档资料。控制到每个文档对象的所有操作,如阅读、拷贝、打印、分发、查看、编辑、截屏等。
3.3 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对采购知识标准制度以及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制定与构建,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使采购流程管理标准化与制度化。
4 采购知识管理研究效果
采购知识管理体系建成实施后,公司提高了招标采购全过程工作效率、规范了公司采购过程以及增加了公司的无形资产。通过采购流程标准化、程序性文件格式化等手段,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固化采购实施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可控节点,提高了采购全过程的规范性;知识管理支持并激发了公司内部员工、专家以及领导的知识、经验的友好交流与最大挖掘,实现个人及群体所创造的知识资产的复用与共享,达到创建知识库的目的。
5 结 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采购知识管理研究,分析采购全过程关键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使采购知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与体系化,提高招标采购工作效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效增强公司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工程 动态管理 采购 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随着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爆发,以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有必要通过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加强和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等手段,拓宽项目利润空间。做好海外项目的物资采购成本管理工作,是实现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盈利的重点之一。
一、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首先,应编制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计划必须列明材料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品牌、数量、单位、质量标准、发运方式等信息,附以必要的图纸。
其次,结合工程进度计划、工程管理状况以及工程的资金运转情况等,确定工程物资的采购地,或从其他项目调运,或由项目组从项目所在国直接采购,或由国内采购部门采购发运,甚至有些物资必需从第三国采购。
最后,制定采购物资的进度安排。在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材料采购的时间进度表,明确各种材料的发货时间、运抵工地时间,对材料发运批次进行合理划分。对发货物资采用集装箱运输时,还要考虑本批次物资重货和泡货的搭配问题,以节省物资运输成本。
必须强调的是,国际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计划必须由组织项目实施的项目组来编制,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组通过考察项目现场、研究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和进度等工作,对整个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个团队编制出来的物资采购计划才最符合施工方案和进度的要求,能够最充分考虑到采购地、发运时间等各种因素对物资供应的影响。
此外,物资采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实施情况对物资采购计划做动态性的调整,并要将采购变更单及时有效的传达至采购部门。
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采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采购产品的质量、进度,合适的供应商也有利于减少采购成本,企业要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与合格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供需双方“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加快采购进度,进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是,要细分供应商,确定合适的供应商数量。供应商对采购价格影响较大,能够达到10%—50%的价格差价。供应商有生产商和流通商之分,一般生产商比例不低于70%,流通商比例不高于30%。对生产商进行细分,尽可能能够越过中间商从生产厂家以出场价直接采购。
二是,要进一步挖掘潜在供应商。面对目前处于卖方市场的资源,采购人员需积极寻找、开发新的资源,缓解供求关系,创造出一个便于采购的市场环境,促使供应商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规范工程物资采购程序,大宗采购必须采用招标的形式,综合考虑个各供应商的定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三、订立采购合同
境外物资的采购合同在结合工程所在国的有关商品进口规定及政策的基础上参照国际贸易合同的标准来起草和签订。在签订境外物资采购合同之前,要熟悉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有关商品进出口要求及规定、许可证管理和相关税务优惠政策等情况,准备好卖方优惠原产证、商业发票的使领馆认证,装运检验等一列有关产品的证明,以便商品到港后能及时、顺利的办理通关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额外开支。
订立采购合同时,要把服务于境外工程的特点考虑在内。如对外方业主所供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保证,负责现场的安装指导以及要避免合同签订的不合格而造成损失。
采购合同执行
采购人员不仅要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到货期限实时跟踪,还要对境外提供的采购物资进行成本控制。
首先控制好供货时间、确保物资按计划发运,做好船货交接工作,及时办理货物出关手续;在保证供货质量和货物船期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货物的到货量,并根据货物的属性、体积重量比来确定合适的运输方式以减少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
其次,采购人员要做好物资装船前的数量清点、质量检验等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商品漏装和商品运输过程中的损伤,以保证商品到达项目工程地点后能够投入使用。
最后,在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前,境外项目组应安置好物资仓储地点,准备好相应的进出口货物清单和相关货物进出口证明,及时缴纳相关税费等,以避免货物通关后因物资不能快速安置而产生额外的港口仓储费和滞纳金。
项目现场材料物资使用后的反馈
境外项目组要对运抵项目现场的物资进行检验,明确所发物资质量、数量等是否满足物资采购计划的要求,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应针对境外项目组反馈的信息,及时沟通研究解决方案。在项目完成后,境外项目组还应根据现场材料的使用情况,对所供物资情况作出评价,要针对材料使用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作出详细分析和说明,并将评价报告发给国内采购部门。国内采购部应根据评价报告反映的问题,和供应商进行沟通,总结经验,用以指导后续项目的采购工作。
六、做好采购成本的核算和评审
采购成本的核算工作应由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合作完成。采购部负责收集本次采购项目相关的物资证明、费用清单和合同等。财务部则主要负责包括直接采购成本、各种费用、各项税费在内的各种采购花费项目进行归集,最后,由业务部根据财务部提交的成本统计表制定本项目物资采购分析表。
企业应在项目完工后,召开由公司主管领导、业务部门、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加的项目评审会。评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国外物资采购成本的收益和亏损情况,找出收益点和亏损的原因,从而为下次的物资采购总结经验。评审工作之后,要对参与本次物资采购人员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人员实施物资奖励,对表现不好的人员评审委员要指出问题所在并施以处罚,必要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作出调整。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应重视企业人员物资采购的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物资采购能够保证企业的生产力,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成本,进而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顾伟国. 项目整体采购成本控制[J]. 现代冶金. 2009(02)
关键词:国际工程 动态管理
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已经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如何开源节流?是中国企业时时思考的问题。而做好境外项目的物资采购成本管理工作,是实现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盈利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们设计的动态成本管理流程如下:
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境外项目部)——>下达计划成本(经营部)——>订立采购合同(采购部)——>采购合同执行(采购部)——>采购成本核算(经营部、财务部)——>采购成本评审(公司主管经理、各部门)
一、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计划必须包括材料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时间、质量标准、交货方式和包装仓储条件等。
结合境外工程采购的特点,在编制计划时还应注意:
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及工程资金状况,确定哪些需要在工程所在国采购,哪些可以由国内采购,哪些必须从第三国采购,以及哪些是可以从其他工地调运的;
明确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及数量(包括备品及备件),尤其是对于那些需在非工程所在国采购的物资,其规格、标准、性能要求及所需数量都必须相当准确,否则的话,可能会延误工期,影响整个工程的实施而使工程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确定所需物资的进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确定材料设备的需用时间,对于需境外采购的物资在时间上应考虑得更充分一些,因境外采购的物资供应时间受多方面的影响,诸如各国海关工作效率、港口的吞吐量、所选择的运输方式、资金的筹备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到货时间,故应充分考虑上述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时间进度,从而做到即不延误工期,又不会过多地占用资金。
二、下达采购计划成本
下达采购计划成本是采购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采购成本的下达应由公司计划管理部门来完成,如公司的经营部门负责投标及预决算,则由公司的经营部门结合投标报价及实际询价来下达采购成本。对价值高的大宗设备材料还要进行二次询价。若投标报价阶段与合同执行阶段的设备、材料的价格波动幅度相当大时,应根据合同执行阶段时的市场行情下达采购计划成本,从而避免采购环节关系价的产生,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
三、订立采购合同
订立合同必须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供货商,供货商的选择至少应做到如下几点:无论何种材料,必须有询价单,不允许口头询价,询价单要存档备查;机械产品、水泵、阀门、电气、仪表、电缆等大宗采购,应向厂家直接询价,如不能实现,则必须找驻地办事处或一级经销商询价;没有采购过的材料必须询价四家以上;采购过的稳定供应商必须争取优惠与降价,并通过向同类的厂家询价了解市场的价格变化;大宗采购必须招标选择。
在签订境外物资采购合同之前,还应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国的有关商品进出口要求及规定、许可证管理及相关税务优惠政策等等。需要由卖方提供的诸如:优惠原产地证书、商业发票的使领馆认证、装运前检验等都必须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以便商品到港后能及时、顺利地办理通关手续,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开支。
订立采购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服务于境外工程的特点,相对于国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来说,对采购人员的要求更高,要求采购人员不但熟悉所采购的材料、设备的性能及规格要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等,同时还需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比如如何对外方业主实施后期的质量保证,如何负责现场的安装指导等,要避免因合同签订的不严格而造成损失。
境外物资的采购合同应参照标准的国际贸易合同格式来起草并结合工程所在国的有关商品进口规定及政策。采购合同至少包括以下条款:货物的品名、型号、规格或主要性能、数量、单价及总价;交货日期、地点和交货方式;付款方式。是否有订金或预付款?若有预付款,则要求卖方提供金额等于预付款的银行保函。其余货款是否采用信用证支付,对于信用证方式支付的,必须写明各种议付的跟单文件;运输及包装要求;保险要求;质量检验;罚款和索赔条款;仲裁条款等。其中有关价格术语、交货时间及发运批次、质量检验、付款及运输方式等条款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容易产生纠纷和问题的地方,必须慎重审核这些条款。
四、采购合同执行
除了对材料采购质量、货期进度实施跟踪控制之外,对于向境外提供的采购物资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成本控制:控制好发货时间,做好船货衔接工作,及时办理货物出关手续;在保证供货质量及船期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每批发货量,并根据货物量及商品特性、体积重量比来安排合适的运输方式以减少运输成本;做好商品装船前的质量检验、数量清点等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商品的漏发以及商品质量上的缺陷,以保证商品到达目的地后能如期地投入使用;货物到达目的港前10天,境外物资采购部应准备好相应的进口清关单据、相关税费资金,以确保货物到港后能及时、顺利通关以避免产生额外的港口仓储费、滞纳金及滞期费。
五、采购成本核算
采购成本的核算工作应由采购部、财务部及经营部共同完成。采购部负责收集、整理好各种相关费用单据、合同资料;财务部负责将对应批次及项目的采购成本进行归集,包括直接采购成本、各类运输费用、各项税费、分摊的管理费用及其他开支,由经营部根据财务部提交的成本统计表编制项目的成本分析对照表。
六、采购成本评审
关键词 国际工程承包 采购 管理 降本 增效
一、国际工程采购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国际工程采购的特点
1.采购的跨国性。目前国际工程项目遍布全球,但主要分布在非洲、拉美、亚洲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当地建筑材料资源匮乏,市场供给能力有限,单纯依托当地市场与资源,无法顺利实施工程项目。国际工程项目所需机械设备、材料物资与生活物资,除当地采购外,很多设备与材料是从国内或者第三国采购并通过海运或多式联运运输到项目所在国。
2.采购流程长。国际工程设备物资采购除了国内通常的采购流程外,还需办理进出口手续与海上运输,一般情况下,从国内物资供应部门接到项目设备物资申请计划到设备物资到达项目工地,需要2~3个月的时间。
3.管理环节多。由于采购的跨国性,采购管理除了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等还包括进出口报关、清关与物流管理与出口退税管理等环节。
4.采购品种多样化。国际工程项目采购的特点是种类多样,品种复杂,除了施工设备与材料,还有活动房屋、生活物资的采购。
(二)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采购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重要手段,采购物资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与节点。
2.加强采购管理是海外承包工程盈利的关键点,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中,材料占比60%~70%,采购成本的下降等于利润的增长,采购专业化应当被视为“利润中心”进行经营。
3.加强采购管理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建立材料与施工设备价格数据库,为项目投标报价阶段提供材料报价依据,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尚未实现国际化管理,采购模式以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为主,采购管理职能被忽视,企业尚未设置专门的采购部门,或者采购部门只是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采购管理处于管理水平低,采购费用高,供货渠道不稳定,交货周期长效率低下状态。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采购管理制度及采购内控体系,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分离,影响采购流程的协调性,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
第二,采购电子化水平低。国际工程行业在采购电子化方面起步晚,目前处在起步阶段。供应商数据库与采购成本数据库没有形成,无法对供应商、施工设备及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没有实施集中采购管理。目前国际工程采购依然是以传统采购为主,没有形成全球供应网络,对大宗物资未实施集中采购管理。
第四,没有形成全球化的采购供应链。国际工程物资供应的特点是全球化,所采购设备物资跨国调遣,涉及关税、海运费、外汇支付,目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没有形成全球化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环节割裂。
第五,对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没有进行科学管理。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采购范围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当地采购、第三国采购及国内供应。目前对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尤其是国外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没有实施统一管理,没有建立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准入制度,没有建立标准、客观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评估体系。
第六,不具有专业的采购管理队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高层对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低,通常是项目开工前期,由派驻项目施工人员在国内组织货源后派驻项目,没有专业的人员实施采购管理。
三、如何加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采购管理,现企业集约型管理
国际工程企业需针对上述问题,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采购管理。
(一)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及监督体系
1.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包括《招标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物流及出口管理办法》等,用制度来规范采购流程。
2.建立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建立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自我约束和规范,使采购管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监督体系。建立监督体系包括建立系统的监督流程并实施效能监察等。
(二)加快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采购平台
电子采购系统可以为采购提供良好的信息管理平台,确保采购透明化、程序化,提高采购效率。
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数据库、材料成本数据库,便于当前采购成本与历史采购成本的比对,同时为在市场上投标新的项目在材料价格上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集中采购
国际工程项目施工用材及设备20%的品类占80%的采购成本,施工单位要对钢材、水泥、电缆、橡胶护舷等大宗材料列入集采目录,实施集中采购管理,降低价格,提高采购质量与服务水平,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四)建立并优化供应链
国际工程采购链条长,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材料的及时供给,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企业需建立一条完整的采购供应链条,对供应项目的施工设备与材料从出厂、运输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进行实时跟踪,尤其是对临时性施工设备实施项目之间就近调遣管理;砂石料的供应,实施就近供应,甚至衍生到就近建立采石场及水泥厂。
(五)加强对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的管理
国际工程材料供应的距离长、地域广,如果出现技术或者质量问题,或者运输途中出现状况,都会对项目工程节点的完成及工期产生影响,所以加强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的重点。
1.建立相应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准入制度。全面审查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资格,包括法人资格、经营场所、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情况、商业信誉、技术水平等。
2.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评价标准与方法。为保证采购活动安全、顺利进行,降低风险,追求效率和成本的均衡,采购企业需要编制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来筛选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
3.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对供应商的考察、选择与淘汰同样会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成本,所以必须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对不同品类供应商作区别对待。对国际工程中的关键、重要设备、主体材料供应商实施重点考察与管理;对市场差异化小,供应商多,可替代性强的材料,可以通过日常供货评价,培养一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列入供应商名录,供日常供货。
(六)树立科学采购管理理念,建设一支专业的采购队伍
企业领导层首先要提高对采购管理的重视,注重采购管理人才的培养,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管理人员要深入到项目管理中,从工程项目整体的物资供应角度去做好设备物资采购管理。
第二,企业制定专门的采购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对采购管理人员展开定期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工程专业背景知识并融合采购管理、财经税务、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外语等多元知识的复合型国际工程采购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国际工程采购队伍,从根本上提高采购管理水平与效率。
四、结语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2-01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的项目采购管理领域,并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如何降低成本、减少现金流出,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以下,就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逐一论述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些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2、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是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承包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
第二,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我们认为,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采购环境的利用
项目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存在及战争罢工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项目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项目整体带来利益。
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多方面市场信息。这就要求项目组织建立有关的市场信息机制,以达到有效利用采购环境的目的,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包括:
建立重要货物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以便在需要时候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及其他方面的可靠信息。
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充分利用竞争的办法来获得价格上的利益。
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市场变化的预测,使采购者在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如何发包及采取何种采购方式时,能有可靠而有效的依据作为参考。
4、供应商的管理
第一,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第二,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关键词:工程项目;涉外;采购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当今,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日益成熟,项目的采购管理也日益规范,但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项目采购人员的素质水平问题,以及在采购管理中采购人员和技术人员、业主的配合问题,在项目采购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尤其涉外采购的物品,通常都是项目中比较特殊、比较关键的设备、材料、服务等,不但采购周期长、涉及金额大,而且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法律环境、距离的遥远,大都操作难度比较大,对项目的影响大,管理也比较困难,采购管理更容易出现问题。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经常因为一些涉外采购问题,导致工程延期,给整个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必须重视涉外采购管理。
一、项目采购活动中的前期工作
项目确立之后,就要启动项目的采购工作,确定项目的采购计划,落实项目采购内容的构成,做出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然后,同概算部门联系,确定采购内容的预算,制定出详细的采购计划,根据采购内容的技术协议和技术部门的建议,大体确定项目采购内容中涉外采购的范围,然后根据采购计划,细分采购内容。
1、分解目标,制定计划。对工程项目的采购内容基本确定之后,就需要制定明确的采购计划,然后根据项目的安排、技术清单、历史经验等,分析采购内容,分解采购内容,按照采购内容的特性,把采购内容分解成为便于操作的单体目标,然后按照分目标,规划目标人力资源计划,制定分目标的采购计划,采购管理计划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完善项目采购人员配置,确定相关责任人。采购目标分解、计划确定之后,就需要按照计划配备专业的采购人员,确保目标明确、信息通畅、责任到人。由于涉及到涉外采购的内容一般都比较复杂、技术性强,在国际采购的招标文件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类别、项目性质和工程公司的设计概念可能各不相同,采用设备和材料的标准也有差异。同时,涉外采购过程复杂。国际采购的物资供应程序和手续复杂,大致包括:初步选择货源、初步询价、比价、推荐供货商、报送业主或监理批准、谈判及签订合同、办理进口许可、开具银行支付信用证、港口接收和商检、办理免税、清关、运输及仓储、现场物资的调拨及管理。另外,国际采购货源广泛,但优选有时也会比较困难,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设备、材料,必须经过大量的考察。而且国际涉外采购价格影响因素多,采购内容的价格不仅与特性和质量有关,还将根据采购的数量、交货方式、付款条件及服务要求的内容不同而变化;还受国际市场需求、汇率变化以及运输方式及其费用、税率和保险等影响;再则,国际市场资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力容易出现交货延迟、质量不满足要求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为此,对于涉外采购人员的选择更要严格谨慎。各岗位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不仅包括对所负责的材料属性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对材料管理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采购人员的素质对于项目的采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定人员之后一定要明确责任,清晰计划,确保采购计划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3、建立完善的检查及考核奖惩制度。确定了采购计划及采购人员之后,要想在保证满足使用需要及优质的基础上获得合理的价格,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严格的检查制度,合理的奖惩制度,方能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采取合适的采购方式,确定合适的供应商,签订规范的合同,执行严格规范的验收手续。严格完善的检查内控制度是规范采购行为的保障,而合理的奖惩制度是采购人员工作的动力。因此,一个高效的采购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检查及考核奖惩制度。
4、建立完善高效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采购管理,采购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采购活动伊始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使得采购管理清晰高效。
二、工程项目涉外采购活动实施及控制
采购活动经过前期的准备之后,便正是进入实质性的采购活动当中。通常采购活动的实施,大都包含如下几个过程:
1、询价。由于涉及国际采购,所以所有的采购内容都需要准备英文文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用词的准确,因为中英文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对于询价文件理解的差异,往往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澄清,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能正确理解文件的准备是整个工作能够顺利的基础。询价实际上是一个拉大网捞鱼的过程,对于一些比较常规的采购内容,往往不用花费太大的功夫,但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设备、材料,则可能需要大量的考察才能够大概确定一些范围。在这个过程中,采购人员需要及时和设计技术人员联系,获取最准确、最新的采购内容要求,同时考查厂家相同或相似采购内容的过往业绩,以保证询到的厂家基本能够满足要求,如此方能选择到满足要求的厂家。
2、供货商的选择。选定几家大体满足要求的厂商之后,资格审查是一项在供货商选择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审查内容包括供货单位的企业等级、资质、人员、技术、财务、设备、信誉及同类产品制造业绩等状况。目的是拒绝不合格的参与进来,确保参加投标的单位具有履约能力和一定的信誉,以减轻随后的工作。然后,就需要联系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上的确认,可选定三四家作为备选供货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设备、技术必须抓紧时间组织设计技术人员和供货商进行技术谈判,澄清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确保供货商能够理解供货内容的技术要求,力求供货商可以提供满足要求的货品,考察供货商的资质和业绩,确认供货商有能力提供要求的商品。同时,签订技术协议,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当然,对于一些系列化的、或者是标准产品,则不需要如此复杂的过称,但也要技术人员确认厂家的资质。之后就可以组织投标,从这三四家供货商中优选出采购内容的最终提供商。所有这些工作,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否则由于国际采购文化、距离、时间上的问题,经常会造成进度拖延及费用的大量浪费。
3、合同管理及进度管理。签订合同之后,便是授权供货商可以开始生产了。在这个时间段里,采购人员须做好两件事。第一就是合同管理。要监控供货商确保按照合同进行组织生产,同时密切联系设计技术人员和业主,使最新的变更能够及时的到达供货商处,反应在合同里面;随之要做的就是联系施工方,确定采购内容的施工安装时间,密切注意采购内容的生产进度,确保采购内容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到达施工现场,以避免采购内容过早或者晚到施工现场而造成工程的浪费或者延误。在供货商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和业主到供货方进行技术落实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不相干的人员去随行检查,以尽量节省费用。另外,合同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把货款支付和供货内容的质量和进度管理纳入控制范围内,免得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合同货物起运之前需要组织采购内容的最终验收,这个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让负责此内容的技术人员去验收,而不是徒然浪费资金与时间让不相干的人员去。这一点在国际采购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不在少数。往往有一些领导或者不相干的人趁着验收的机会出去,钱花了、时间也浪费了,但验收的目的却达不到,使得实际到货的物品与实际要求有差距,再去弥补,造成大量的时间与费用的浪费,严重的造成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的拖延。
4、涉外采购活动后期的管理。采购管理的后期便是需要联系协调供货商的后期服务,以及零配件服务,零配件以及各类易损件的获取。售后服务内容包括安装监督、调试、提供备件、负责维修、人员培训等工作,以便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及开工。之后便是合同的审计与归档,这是整个采购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工程项目涉外采购管理总结思考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尤其是大的工程项目,不管前面做得如何出色,大都在其过程中会出现形形的问题,尤其是国际采购活动。所以不管在采购活动过程中,还是在采购活动结束后,都应当对这次的采购活动做一个总结。
1、采购过程中哪些供应商属于优质供应商,做一个备案,以便将来工程项目能够利用,这样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对于一些规范产品,可以选定一些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将来同类工程项目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2、采购过程中与设计技术人员、施工方、业主方、供货方的联系是否紧密,每一个要求是否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沟通,有哪些地方需要做出改进,供货商的监控是否到位?这些总结都会是下一次工程项目采购的宝贵财富,能够为下一次采购提供有效地借鉴,从而为将来的采购降低成本打下基础。
3、检查总结整个采购活动管理是否规范。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些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方式方法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个采购活动的安全保密工作是否到位?采购管理软件的运用是否有效?找出整个采购管理活动的漏洞,从而加以改进。
四、结束语
大型的工程项目通常都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千变万化,工程项目的采购活动更是影响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国际采购因素复杂,影响大、影响面广,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将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内工程公司国际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对外承包的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也日益增多,涉及到的国际采购活动越来越多。随着项目管理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的国际项目采购管理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项目采购工作业绩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利润,采购活动的有效进行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基础。项目采购管理者应积极学习与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并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国际采购管理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鞠颂东,徐杰.采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