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智能化节能技术8篇

时间:2023-08-20 14:39: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能化节能技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能化节能技术

篇1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1智能化建筑的概念及其特点

1.1智能化建筑的概念

智能化建筑指的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建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包括信息化、公共安全、建筑管理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整个系统进行整合,达到最优的效果,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将被用来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来处理相关信息,这些高科技手段构成了智能系统。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提高对整个建筑物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1.2智能化建筑的特点

由于建筑行业对能源运用在资源利用中占有很大比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节约资源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资源节约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而智能建筑的出现,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既安全又方便的生活环境,同时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损失。因此,智能化建筑中节能建筑倍受欢迎。

2智能化建筑中节能技术应用的意义

2.1缓解能源紧缺的局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资源的不断开发,能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发展节能减排措施对缓解能源短缺十分重要。建筑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节约能源的概念。而节能建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正好缓解了当前的能源短缺形势,促进了建筑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稳步发展。

2.2减轻了环境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建筑业一直是主要的产业,能源消耗和污染。因此,如何做好环境保护的建设过程,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一般来说,智能建筑节能建筑在选材上会选择节能环保材料,从而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将节能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中,可以有效缓解环境压力,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促进建筑事业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使得建筑节能智能化建设对于今后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节能建筑节能理念的设计,可以不断改善建筑,有效地改善建筑的整体环境,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发展条件。

3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3.1外墙保温节能型技术

传统建筑施工中,利用夏天变冷、冬天变热能源时,依然有部分能源经由墙体、窗户、门等区域流失,造成能源损耗。同时,在围护结构中也存在着墙体能量的过度损耗。因此,采取节能墙体保温技术可提高建筑智能化和整体能源效率,为保证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应做好围护墙和外墙外保温设计和施工,应选择隔热效果好,保温时间长,耐用的墙体材料,保证较低的房屋建筑外部结构的能量消耗。建筑结构是无法改变的,可以采用节能外墙外保温的设计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指主体结构的智能大厦之间的温度差减少,降低墙体的温度,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墙体结构本身的隔热效果,降低建筑运行的能量消耗。

3.2屋面隔热保温节能型技术

屋面作为智能化建筑中重要结构之一,对温度反应较为灵敏,同时也是和室外的接触面积最大的部位,因此,在屋面结构建设中采用屋面隔热保温技术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在建筑的屋顶,主要由吸水率低,导热系数比较小,低密度式的设计方法,并采用高效保温材料,该方法扩展,原料置于屋顶和防水层之间,提高屋面节能。在实际施工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原材料,可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挤塑聚苯板的吸水率强,防火隔热材料,把铺法的方式铺设保温材料,屋面防水材料。

3.3照明控制节能型技术

照明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重要的电气系统,也是主要的耗能系统,因此合理的运用照明控制节能型技术来控制系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照明系统可以在自动工作状态,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一些基本条件的工作,将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自动切换,还可通过光开关规划面积以适应各种要求不同的场景。此外,智能照明管理系统采用可视化控制等方式,通过智能管理实现节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普通照明转为智能管理。它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降低了能耗。

3.4中央空调节能技术

中央空调是整个建筑工程中耗能最多的系统之一。因此,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节能改造可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在现代智能大厦中,应该广泛应用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空调,对于现阶段已经大量投入使用的传统中央空调,也可以通过下述节能措施进行技术改造:1)合理设计。在中央空调的设计、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综合测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室内和室外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2)循环利用中央空调排放的热量。在空调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是空调吸收的热量和发动机发出的热量之和。对空调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并应用热交换的物理原理。3)定期清洁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垢和污垢,会妨碍设备正常运行,增加电耗。因此,在中央空调安装相应的自动电子除垢仪时,还可以采用常规的热交换器、管道等人工手段;4)冷水机组群控。考虑到机组运行的有效负荷,根据空调机组有效负荷的变化对冷水机组的运行进行调整,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5新能源的利用

1)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是一种自然清洁能源,是住宅建筑设计中广泛推广的节能设计之一。从能源利用和发展的角度看,近年来太阳能从互补能源发展到“替代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代表性设备。2)低热利用。地热能是一种可靠的可再生能源,使人们相信低热可以作为煤、天然气和核能的最佳替代能源。另一方面,地热能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丰富,在使用中不产生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危害不能,可作为冬季供暖的热泵,夏季可作为冷源的空调。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预计未来城市人口将以一千四百万的速度递增。这将为城市的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并且,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趋势的促动下,国内的建筑行业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对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并探索当前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现代化智能建筑

现代化智能建筑就是指综合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建筑物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其主要的建筑功能包括:建筑自动化、通信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

二、现代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一)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灯光控制、安全防范以及HVAC设备控制等。可以对室内灯光进行开关控制、亮度控制、延时控制、远程控制、定时控制以及红外线遥感控制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

(二) 空调系统、卫生设备等的控制技术

包括实现最佳启动控制,最小负荷控制; 外气吸入控制,期间设定切换控制; 节电运转控制,节水运转控制等。智能建筑的智能核心一般而言指的是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通过合理有效的算法所进行的节能控制,可以在有效节能的同时,实现空间环境温度的自动控制,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

(三) 热源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包括送水温度控制,热源台数控制; 冷冻机最佳运转控制,蓄热运转控制。目前,包括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内,我国大部分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中所采取的负荷计算方法均为静态方法,同时,在计算中还会考虑较大的安全系数,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设备选型( 包括风机、冷冻水泵、制冷机组) 等的选型方面偏大。而实际上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即使是一天当中的负荷也不是均匀分布,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静态的设计方法所造成的不恰当冗余将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智能建筑技术所采用的楼宇自控系统则可以通过节能控制模式和算法,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动态调节,从而有效减少静态设计方法所导致的能源浪费。

三、智能建筑改革建议

尽管当前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当中,却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并且,同智能建筑相配套的市场管理以及技术管理却未能实现完全的同步,这也就导致了智能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以及种类无法满足智能建筑的设计需求。对这些问题,下面提出相应的应多措施。

(一) 强化智能建筑节能设计前期规划

系统的前期规划是智能建筑节能技术良好发挥效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智能化建筑的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以效果为导向,根据建筑节能需求来进行节能技术规划工作,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模式需在初期的系统设计中体现出来,这也是智能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以建筑设备监控体系为基础,管理和节能两个功能并行,以此来保障系统的监控范围、监控内容、监控要求实现其应用效能,使系统完成后真正实现管理和节能两者兼备的功能。

(二) 加强智能建筑运营管理规范性

对智能建筑的最终节能性能而言,其运行阶段的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的智能建筑能耗过高、设备损耗过大、系统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建筑运行管理单位加强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培训和后续人才的培养。首先,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设备制造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和指导,将理论知识灌输到现场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技术能力可以胜任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管理团队,从上到下对智能建筑的运行管理水平进行整体提升; 其次,需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量,通过与专业院校等单位对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梯

队培养,提高智能建筑的综合节能水平

(三) 加强建筑节能参与主体意识

智能建筑节能的参与主体包括多个层面,政府、业主、建筑设计师、设备工程师、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实际使用者等。在立项阶段,业主和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指导者,其政策的执行和投资决策将会是节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前提; 在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是对建筑整体性能进行控制和把握的,建筑师对节能性能的控制将会影响建筑未来实际运行中的节能效果; 到了使用阶段,物业管理人员和建筑使用者的节能意识和实际的节能效益,将最终决定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节能改造的最终实施。

四、结论

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将节能环保理念运用到各个发展领域。建筑领域在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面的“贡献”巨大,更是应该注重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多行业的共同协作。本文首先对当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介绍,然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实现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闫帅帅. 浅谈建筑节能及发展前景[J]. 山西建筑. 2010(06).

[2] 赵苗妙. 智能建筑节能问题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6).

[3] 文桂萍. 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及其对策[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01).

篇3

关键词:能源短缺;空调节能技术;云计算与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83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81-05

1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1990~2008年,人均能源消耗增加10%,世界人口增长了27%,这意味着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39%[1]。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署预测,至2035年,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购买国[2]。

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物质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例如,据2008年统计,供应能源分别是:石油占33.5%,煤占26.8%,天然气占20.8%(化石能源共占81%)和“其他能源”(包括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燃料和核能等)占19%[3]。化石能源的使用将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将会加剧温室效应带来环境问题。并且这些化石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完毕短期内不可再生,全球已探明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石油将在50年左右枯竭,天然气能用7年左右,煤炭能够支持200年[4]。随着能源资源的捉襟见肘,能源的价格也直线上升,如美国普通零售汽油价格增长了3倍,从1990年的每加仑1.2美元到2014年的每加仑3.6美元,这一趋势仍在增加[5]。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开发新能源和发展新的节能技术成为人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建筑的能量转换系统,特别是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是今天主要的能源消费单位。仅在美国,住宅和商业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总能量的39.6%[6]。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的比例如图1所示。

在欧美国家,大约一半的总能量用于建筑,国家能源总量的20%被用于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系统[7]。一般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50%,而空调能耗又能占建筑能耗的50%[8],大约全球15%的电力是被用于各种制冷和空调的使用方面[9,10]。

因为空调的普及率与日俱增,各个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了空调使用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大多数国家高层决策委员会也设置了相关的政策降低空调能耗[11~13]。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空调使用数量巨大。因此,大力研发和发展空调节能技术对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空调节能领域正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但受到了技术障碍、政策障碍、市场障碍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制约[14~18]。在诸多障碍中,如何寻找到真正有效并切合中国基本国情的节能方式,是促进中国空调节能领域发展的工作重点。

通过调查发现,在酒店、宾馆和KTV等场所多采用分体式空调与中央空调结合的模式。这些场所通常需要保持着空调整天工作,有时还要满足个别顾客对空调过低温度或者过高囟鹊囊求。而制冷温度每降低或者制热温度每增高1℃,电功率就会增加5%~10%[19~21]。不合理地使用空调不仅增加了空调的能耗,还减少了空调的使用寿命,直接增加了城市的能源消耗,不利于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分体空调智能节能控制器和中央空调控制器,并将其与现代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将能够通过互联网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实现远程控制空调运行状况,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可以直接降低空调使用中不必要的能耗,对我国空调节能产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2中国空调产业现状

2.1空调的历史

在1902年,美国人威利斯・开利为了保持印刷机工作时稳定的湿度和温度,最先成功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最初的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化工业、制药业和军火业等各个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和湿度。1922年开利工程公司研制成功了空调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产品―离心式空调机,大大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效率,从此人开始成为空调服务的对象[22]。

2.2空调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使用变得普遍起来。全国各大城市兴建的公共建筑,大多都配备了空调设备来提高环境的舒适度[23,24]。目前,空调在我国建筑物中普及率仍在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占全世界空调市场利用率的12%[25]。

空调的使用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也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提高空调能耗的质量等级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希望能够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在向着更为节能环保的方面倾斜。随着能源的短缺,节能逐步受到更为广泛的注意和重视[26]。

节能空调,通俗地说就是用更少的电达到居室的温度、湿度环境要求而且是达到消费者希望的居室内的条件要求[27]。节能空调能否实现节电的目的,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也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方式。

但是,目前我国节能空调还存在着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不足。例如缺乏足够的高效节能空调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政策,缺乏高效变频压缩机制造核心技术等高端技术,这些是需要我们克服的在技术层面的不足。而许多空调购买者不选择节能空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价格相对普通空调偏高;节能效果不明显,短期收益低;需要维护保养,容易出故障,节能不节钱;对节能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等。这些则是我们要克服的在产品质量、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不足。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的空调节能标准有:2010年6月1日实施的《空调强制性国家标准》、2011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等[28,29]。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但受到政府监督困难、企业违规操作等问题影响,一些建筑工程在选用主机以及末端空调设备时,仍然没有按照规定设计的要求进行选型。此外,一些数据也表明,在一些大型超市或者公共场合当中,冬季的供暖热量和夏季的制冷量超过了标准。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造成空调制冷取暖浪费了大量的能源[30]。

与国际相关标准相比,我国空调能效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我国也在不断改进并提高空调能效相关标准。因为能效等级越高的产品,生产成本往往高于能效较低的产品。投资者往往忽略了能耗指标的计算,而只重视投资成本,投资成本高的高效节能空调反而不受生产企业青睐[31]。相对应的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再加上人们对高效节能空调所得的节电长远效益认识不清楚,往往只比较了购买时的价格差异,导致高效节能空调在整个空调市场的占有份额并不高[32]。为了提高高效节能的推广,我国也对企业所生产高能效等级空调进行了相应的补贴,直接降低了高能效等级空调的市场销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能空调的普及率[33]。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消费者,首先关注的肯定是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而作为生产企业,则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国家作为管理者,有正确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义务。在最开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节能空调的推广只是处于教育道德层面的宣传,并没有充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杠杆来调节,结果是大家在意识层面认同节能空调的情况下继续选择了较高能耗、较低价格的空调。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格杠杆往往比行政宣传的效果更为直接和明显。目前,我国直接按照生产空调能级相关标准给予企业相应补贴,使得企业在不涨价的前提下也能有钱赚,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节能空调的积极性。消费者间接享受到一定程度的优惠,其购买节能空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的提升。国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期望,企业的销售量和盈利水平也没有下降,消费者节约了金钱和电费,实现了多方共赢,促进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34]。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开始,国家对高效定频空调器进行了补贴,2010年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部补贴政策的通知[35]。这说明了国家政策支持的体现无处不在,近几年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财政补贴政策相继推出,在各大家电销售地点均有出现。在主要针对推广空调能效1、2级产品的“节能惠民工程”启动后,为缩小节能与非节能产品的价格差距,106款1级产品扣除补贴后价格从1230~3500元不等,提高了群众的消费积极性。有调查显示,在湖南省节能空调的推广使用中,共有20家空调生产企业参与,其中销售数量最多的品牌是格力,购买节能空调的用户中,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较大,为37.52%,其次为个人用户,占10.23%,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空调用户分配状况[36]。

3空调节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在空调普及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空调用电量占我国总用电量的20%左右,占大中型城市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40%左右。随着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和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发展空调节能技术。

空调节能技术,相对于其他较早引入空调并率先萌生节能意识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发展比较晚,所以我国的节能空调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经验、技术方面略有不足。再加上我国的节能空调的市场份额不高,所以导致我国的空调节能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还是有差距。但是随着能源问题凸显,国家愈来愈重视发展节能技术,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加大促进了对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我国的节能空调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37]。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空调节能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得到相应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空调生产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发展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和趋势性,在产品节能技术研发和整体质量水平提高方面更加重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节能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正在逐渐加大,围绕产品生产的基础技术、系统开发设计、测试分析、专业配套、节能减排和制冷剂替代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长期性开发研究,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项项具备世界级技术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行业内接连推出并直接服务于市场,实现了空调行业整体节能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38]。

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空调能效等级整体水平依然较低,缺少前瞻性的未来空调技术方式。例如独立除湿空调技术(包括除湿部分和新型的显热空调技术)、局部空调供冷技术、变频空调技术、蓄冷空调技术、绿色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技术、合理的热电冷联供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热声制冷技术、热泵技术、降低空调负荷等相关技术等[39~49]。这些技术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尚不成熟且使用范围较小,无法投入大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

由于空调生产厂家的多元化,企业出于商业原因往往不会共享节能空调的规格参数和生产技术,这直接影响了空调市场整体能效的提高。不同空调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空调往往具有不同的规格参数,难以统一标准。如果能够结合现代智能技术和云计算功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特定的APP实现便捷的智能化控制,就能直接实现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

4智能化与云计算结合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求、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如计算设施、储存设备、应用程序等)。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50,51]。

鉴于难以统一不同企业生产规格参数相一致的空调,结合现代智能技术和云计算功能引入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为一独立辅助控制器,适用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类型的空调。通过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空调的工作状态,然后使用者或管理者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通过互联网在特定APP上远程调控空调的运行状态。实现合理的使用空调,避免不必要的能耗,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空调寿命,还可以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4.1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功能参数

通过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可实时监控并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主要功能参数包括定时开关机、智能温度锁定、智能感应温度开关机、智能人体感应开关和空调状态查询与设置。

4.1.1定时开关机

控制参数:空调状态(开关机)、空调模式(制冷或制热)、空调温度、风门状态(摆风或不摆风)、执行时段、执行日期。

通过此功能可以减少空调人工管理成本,并便捷有效达到合理控制的目的。

4.1.2智能温度锁定

将锁定温度打开状态,在空调开机的状态下,分体节能模块在5min内若检测到空调的设置温度比制冷标准温度低,或者空调的设置温度比制热标准温度要高,那么分体节能控制器会将空调锁定到标准温度(若空调是制冷的情况下,锁定到制冷标准温度。若空调是制热的情况下,锁定到制热标准温度)。在打开锁定温度的情况下,需要查看一下节能器的节能参数中制冷标准温度、制热标准温度是否是符合锁定温度要求。

通过此功能可以根据智能感应温度变化调整空调设定温度,减少了空调额外的能耗。

4.1.3智能感应温度开关机

将空调打开时,分体节能模块检测到的室温在禁止开机温度区间内,分体节能模块将禁止开机,会将空调关机。

通过此功能可以根据智能感应温度判断空调的是否需要工作,智能化的实现了空调开启与关闭,减少了空调不必要的能耗。

4.1.4智能人体感应开关设置

(1)智能人体感应开设置:当人体感应开功能打开后,如果分体节能模块接入智能人体感应装置,连续5min均有检测到人体后执行开机命令。

(2)智能人体感应关设置:当人体感应关功能打开后,如果分体节能模K接入智能人体感应装置,连续30min未检测到有人后执行关机命令。

通过此功能可以根据监测环境内是否有人而智能选择空调工作状态,有效避免了人离开而忘记关闭空调所造成的能耗。

4.1.5空调状态查询与设置

可以查询并设置空调状态、空调模式、风门状态、室内温度、设置温度、出风温度、传感器的状态、节能器状态等。

通过此功能可实时在线了解空调工作状态,并可根据个人需要和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实现了便捷合理控制空调工作状态。

4.2技术应用实例

与某环保公司合作,在某企业员工宿舍实践所得数据见表1。

仅员工宿舍楼一间宿舍一天理论可节电量平均为:160330÷6÷30÷189=4.7(kW・h);公司宿舍楼A,B,C,D栋实际入住189间宿舍,5~10月份预计可节电量160330kW・h,节能效果显著。如果能够大范围广泛推广到城市,节能潜力巨大。

5讨论与结论

面对中国空调市场企业品牌繁多、产品生产参数规格不一的局面,结合现代智能化和云计算结合的功能,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监控、远程操作和智能控制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因不合理使用空调所产生的额外能源消耗,并且适用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空调,有利于提高我国空调节能领域整体的节能水平。

与传统空调节能技术相比,最大的创新就是改变了过去“遥控器是唯一控制空调运行的工具”的观念,实现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网端口控制的功能。智能空调产品正是通过把空调运行控制系统链接到互联网操作平台上来实现的。未来生活中实现对家中所有设备的控制定是朝着无线化、可移动化的方向发展。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无线传输及控制变得无比简单。基于无线网络系统开发出的适用于用户控制的智能家居就变得相对简单起来。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只需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甚至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可穿戴设备等就可轻松实现对家里的一切控制,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有效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成为高普及率的高能耗设备。现今,能源问题凸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国家和企业为了提高节能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也纷纷都加大了对空调节能技术的投入和相应的政策补贴与推广。由此,发展空调节能技术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有着深远意义。

考虑到目前缺乏统一的、前沿性的、易于推广实施的空调节能技术。结合当今正广泛使用并快速向前发展的智能化与云计算结合的技术,确定了该技术的的功能特性及可行性,并通过实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显著节能效果。若能将此空调节能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必将有效地降低我国城市能耗总量和减少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利于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http:///wiki/Wiedemann%E2%80%93Franz_law(accessedJanuary2014).

[2]莫应强.关于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讨论[J].企业导报,2016(10):187

[3]DresselhausMS,ChenG,TangMY,etal.NewdirectionsforLow-DimensionalThermoelectricmaterials[J].ChemInform,2007,38(26):1043~1053.

[4]沈建芳.节能―空调行业的大趋势[J].制冷技术,2005(4):32~35

[5]LiuH,ShiX,XuF,etal.Copperionliquid-likethermoelectrics[J].NatureMaterials,2012,11(5):422~425.

[6]DiSalvoFJ.Thermoelectriccoolingandpowergeneration[J].Science,1999(285):703~706.

[7]Pérez-LombardL,OrtizJ,PoutC.Areviewonbuildingsenergyconsumptioninformation[J].EnergyBuild,2008,40(3):394~8.

[8]劳文慧.空调节能技术分析[J].制冷,2002,21(1):79~80

[9]BellLE.Cooling,Heating,GeneratingPower,andRecoveringWasteHeatwithThermoelectricSystems[J].Science,2008(321):1457~1461.

[10]BagheriF,FayazbakhshMA,ThimmaiahPC,etal.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intoanti-idlingA/Csystemfortrucks[J].EnergyConversManage,2015(98):173~183.

[11]FarringtonR,RughJ.Impactofvehicleair-conditioningonfueleconomy,tailpipeemissions,andelectricvehiclerange[J].Earthtechnologiesforum,2000(5).

[12]LongW,ZhongT,ZhangB.China:theissueofresidentialair-conditioning[J].IntInstRefrigBull,2004(4):1~7.

[13]WanKSY,YikFWH.Buildingdesignandenergyend-usecharacteristicsof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sinHongKong[J].AppliedEnergy,2004,78(1):19~36.

[14]康艳兵,尹志芳,张扬,等.中国空调节能发展现状、趋势展望和政策建议(上)[J].节能与环保,2010(7):11~13.

[15]康艳兵,尹志芳,张扬,等.中国空调节能发展现状、趋势展望和政策建议(下)[J].节能与环保,2010(8):11~13.

[16]罗继杰.节能减排―暖通空调(设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暖通空调HV&AC,2012,42(1):1~7.

[17]商利斌,高喜玲.建筑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探讨[J].能源与环境,2009(14):24~25.

[18]陈友.中央空调节能技g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40~141.

[19]张恩祥,李春旺,陈淑琴,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能耗评价及节能潜力分析[J].节能技术,2008,26(4):295~299.

[20]曾昭向,卢清华.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分析与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3,27(1):45~48.

[21]徐涛,陆超平,王轶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6(16):71~72.

[22]葛建东.空调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节能环保[J].湖南农机,2011,38(11):189~190.

[23]江华,刘宪英,黄忠.中央空调能耗现状调查与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5,(z1):31~36.

[24]刘思刚.空调发展的永恒主题:能耗与节能[J].大陆桥视野,2012(6):35~36.

[25]徐伟.空调能耗及节能方向[J].建设科技,2004(5):20~21.

[26]吕天文.2014―2015年度机房空调市场回顾与展望[J].制冷与空调,2014(9):94~99.

[27]白滨.科学认识节能空调[J].现代家电,2004(10):37~38.

[28]中国广播网.我国中央空调节能国标批准1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1.

[29]中国节能建筑网.6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空调强制性国家标准》,2010.

[30]靳琼.谈空调节能及其节能措施中的若干问题[J].价值工程,2015(7):16~17.

[31]韩志财.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28.

[32]韩敏.苏宁推广节能空调成绩斐然[J].电器,2006(9):42.

[33]“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实施情况介绍[J].标准生活,2010(5):50~54.

[34]李开钰.用价格杠杆撬动节能空调市场[J].机电信息,2009(18):14-15.

[35]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J].节能与环保,2010(6):7.

[36]翟威锋,周永芳,李海鸽,等.湖南省高效节能空调推广情况调查[J].节能,2011(6):7~-10.

[37]刘忠玉.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5):220-221.

[38]李刚,张仙平,朱全志,等.浅析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转型升级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41(24):173~174.

[39]戎卫国,孟繁晋.空调节能技术的热力学分析与思考[J].暖通空调,2008,38(12):58~60.

[40]王克勇,王丽,徐靖文,等.绿色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技术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2(2):29~31.

[41]刘春杰,陈正刚.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14,20(5):302~306.

[42]本刊记者(整理).空调技术发展方向:环保与产品升级[J].电器,2011(11):66~68.

[43]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05,35(5):30~40.

[44]钱晓栋,李震.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研究[J].暖通空调,2012,42(3):91~96.

[45]LaD,DaiYJ,LiY,etal.Technicaldevelopmentofrotarydesiccantdehumidificationandairconditioning:Areview[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0(14):130~147.

[46]HundyGF,TrottAR,WelchTC.“RefrigerationandAirConditioning,”4thEdition[J].Butterworth-Heinemann,2008.

[47]ViriyautsahakulW,PanacharoenwongW,PongpiriyakijkulW,etal.ASimulationStudyofInverterAirConditionerControlledtoSupplyReactivePower[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86):305~308.

[48]HaQP,VakiloroayaV.Anovelsolar-assistedair-conditionersystemforenergysavingswithperformanceenhancement[J].ProcediaEngineering,2012(49):116~123.

[49]ShahareS,HarinarayanaT.EnergyEfficientAirConditioningSystemUsingGeothermalCooling-SolarHeatinginGujarat,India[J].Journalof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2016:57~71.

篇4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 分散控制; 照明系统; 智能

Abstract: at pres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 energy shortage, frequ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other word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Energy saving is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building,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each piece of equipment,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equipment, reduce operating costs,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e most depth and potential.

Keywords: building automation; distributed control;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TB4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又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用以对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以及电梯等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的综合系统,一般为集散结构,即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是能否为人们提供一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的关键,故该系统的设计对一智能化大厦而言举足轻重。

1、是否采用BAS系统

是否采用BAS系统,是建筑发展商和设计工程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特别重要的,且具有―定规模的建筑,为保证其所属设备及安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要求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2)BAS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能控制在项目总投资2%以下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3)能耗较大的建筑(如上万平方米,采用全空调系统的建筑),BAS系统的初投资可以在五年内收回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4)多功能的大型租赁性建筑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5)当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比较复杂,人工手动方式难以完成,必须依靠汁算机控制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6)当采用BAS系统时,其投资与可靠性综合指标优于其他可采用的系统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BAS系统的优点与目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楼宇自控系统节能的主要技术实施要点

(1)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和实验系统的应用

采用热、湿负荷独立控制新型空调系统,利用了热泵的冷、热量,并且排风采用全热回收等技术,可以使空调能耗降低 20%左右。 配置辐射吊顶,利用毛细管现象构成循环系统的塑料细网栅方式,提高空调供热、制冷辐射能力。 综合运用节能系统、节能照明及智能监控技术,通过统一的智能监控技术,对空调、照明、安防、一卡通等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在确保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能源能耗。

(2)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综合运用节能系统、节能照明及智能监控技术,通过统一的智能监控技术,对空调、照明、安防、一卡通等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在确保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能源能耗。

(3)节能方案的应用分析和优化

以数据采集、通信、计算、控制等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成套先进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包括室内环境综合调控系统及软件,照明及空调节能监控系统,安全保障及办公设备控制系统的集成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实现大型遮阳百页的转动控制,空调等设备的节能监控,照明采光监控,室内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动态调节,确保建筑运行的节能、舒适和高效。

3、楼宇照明节能减排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能源危机时代,推广节能产品自然也是必然。绿色照明更是全世界都在呼吁,这就需要智能化和照明领域结合,目前,已经有部分智能家居企业拿出了解决方案,推出智能照明系统。

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住宅来说,很少有人注意到,每个月的电费账单上,真正占了大头的并非那些家用电器,家庭照明消耗的电量在其中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这里面,浪费掉的电量也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这还仅仅只是一户人家的用电,中国乃至全世界亿万个家庭,长年累月下来,浪费掉的电量可以说是一个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对于住宅来说,想要节约家庭照明用电,对储藏室、卫生间之类的不经常照明区域,就要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同时,也要能够配合自然光光照调整电灯光照强度,使其在满足家庭光照需要的同时,尽可能节约能源。物联传感推出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并且,可以根据你的心情和具体需要提供不同的灯光环境,而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关闭家中所有应该关闭的灯光和电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而对于楼宇而言,绿色照明更是具有极大的意义。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很多楼宇中,哪怕是无人办公的区域,或者是过了下班时间之后,都依然保持着灯光明亮,而办公区域中,无论白天黑夜,天气是晴朗还是阴雨连绵,室内的灯光永远都是开着的。

很多楼宇并非不想解决照明问题,只是以楼宇的建筑面积,想要全面改造照明系统就有颇多顾忌,担心会增加运营成本。而物联传感提供的智能照明系统完全不需要什么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无非是给楼宇各处增加一些调光开关以及无线网关和中继器罢了,压根不要大动干戈地装修改造,无需布线,就可以让大楼物业对楼宇内的各处照明了如指掌。一些少有人经过或者无人使用的区域,就可以自动关闭其范围内的灯光,一些特殊的区域,比如说会议室之类的地方,同样可以通过程序设定,改变光照模式,以满足室内的光照需要。至于办公区域,系统会自动根据自然光照强度调整灯光强度,在采光比较好的窗口,便可以关闭电源或者调暗灯光,若是天气发生变化,也能自动调整室内的光照强度,总之,系统会让室内的亮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水平。

①时间表控制模式

根据人员活动规律控制背景照明的定时关闭,每天下班 1 小时后自动关闭所有背景灯光,并采用智能传感器检测技术,在有人通过时打开相应区域的灯光,从而实现降低电能消耗的目的。 (照明系统采用背景照明与桌面台灯相结合,用户晚上使用桌面照明并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亮度)。地下车库的照明可按区域分为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按时间程序进行控制。在白天开启车道照明即可,入夜后可开启全部的照明,随着夜的深入,逐步关闭车位照明及车道一半的照明;在下半夜,仅留车道的一半照明即可,既方便管理,节能效果又好。

②按“需”提供照明的控制模式

在建筑的设备区域,如电梯机房、水泵房、地下配电间等,灯通常是关闭的。只有当管理人员进入时,探测器才会自动将灯点亮。当房内人员走后,探测器控制延时工作一段时间,将灯自动熄灭。

③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

在建筑中,采用调光控制方式,调节灯具输出,始终使灯具保持光通量最小维持水平,让灯具在整个工作期间,既满足了照明要求,又节约了电能。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可利用感光元件接收空间的光环境。引入自然光的控制模式。 由于人类天生对自然光的喜好,自然光通常可使人们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在某些智能建筑的中庭空间,利用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能使室内空间更加活泼自然。

如此一来,既可以降低楼宇照明的能耗,也可以降低楼宇的管理成本,减少运行维护的费用,提高楼宇的投资回报率,可谓是一举多得了。在能源问题成为主流问题的大环境下,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节能减排,绿色照明已经是势在必行,智能照明系统也必然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4、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楼宇在计算机控制通信和设备自动化管理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设计。

参考模式

篇5

史俊杰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连云港分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文章摘要】

电梯空调控制的很多系统都是由空调本身进行控制的,在运行当中, 无论是电梯还是电梯空调都是由单独的控制系统控制的,之间基本上没有联系,这就导致在电梯运行中,空调的控制系统不能根据电梯的要求运行,只能按照温度掌握蒸发风机、与检测等系统的控制,无法保证电梯中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等。本文主要阐述了电梯空调智能化控制的几中技术分析。

【关键词】

电梯空调;智能化控制;舒适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梯已经取代楼梯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而在电梯中空调的智能化控制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为了有效地提升电梯空调智能化控制,相关管理人员做好电梯空调智能化工作,要完善空调智能化技术,达到实现有效控制电梯空调智能化的目的。

1 电梯空调分析

近几年,电梯空调的系统是完全出自本身控制的,空调的一切配置都属于自身的控制范畴,当空调处于运行状态时, 无论是电梯本身还是空调都有自己独自的控制系统。电梯空调无法按照电梯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只能根据电梯内温度智能化控制电梯温度,但是蒸发机的送风情况要求长时间保持空调制冷的开启状态才能保持送风。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在电梯内温度符合人体适应温度时, 空调还处于持续制冷的状态,使人感觉不适。

1.1 技术方案

采用电梯控制器控制蒸发风机,利用电梯本身的程序对空调送风系统进行控制,电梯的操作状态与蒸发风机成串联的关系。为了有效的避免在正常温度下开启蒸发风机,我们将蒸发风机的控制系统与空调的系统分开的技术,这样不但可以控制电梯内温度,还能利用蒸发风机的动作来帮助空调控制调节制冷效果。当电梯内不需要开空调制冷、制热时,蒸发风机系统还能对保持送风状态,是电梯内空气一直处于循环状态,这样空调系统就不会在电梯内温度适度时再继续作业。由此可见,将电梯内系统分开管理,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是电梯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1.2 检测技术

1.2.1 当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时,利用连续NS 进行检测。检测到电梯为运行状态的同时,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电梯室内温度,并将电梯的室内温度传达给空调控制器。空调的控制系统根据NS 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对比,根据比对值,来控制空调的制冷制热系统状态。当空调的工作状态属于电梯内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加上加热温度的情况下,风门关闭,压缩机和冷凝风机启动运行,电梯内制冷;当预设温度与加热温度差小于等于电梯内温度的情况下,而此时的电梯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加上加热温度时,停止压缩机和冷凝风机的运行,将新风门与蒸发风机开启;当电梯内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与加热温度差时,停止压缩机与冷凝风机的运行,将保持新的风门与蒸发风门开启的状态。

1.2.2 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蒸发风机风门未关闭状态时,空调的控制器会关闭空调的制冷系统,此时,压缩机与冷凝风机不运行,新风门保持开启状态。

2 新风机组调节技术

2.1 新风门调节

在新风机组调节技术中要注意对新风风门的调节,根据电梯内的温湿度和新风的温湿度,来达到对新风风门开度的有效控制,让系统保持在新风风量最充足的情况下运行,实现节能的目的。

2.2 湿度控制

新风机组湿度调节是指把出风口湿度感应器得到的信号传入DDC 控制器并与固定的数据进行比较,空调适度调节与新风机组湿度调节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数据产生偏差,就要对加湿电动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来实现电梯内的相对湿度。

3 节能技术

3.1 一般以电梯内温度和出风口温度作为被调参数来进行对新风机组的控制。DDC 控制器是根据电梯温度传感器和出风口温度之间比值的偏差,并用PID 规律冷热水调节阀来对系统扰动量的控制,来保持电梯内温度。除此之外,对调节系统的扰动量是室外温度的影响,可以采取前馈补偿的手段来降低新风温度变化对系统输出带来的影响。例如:在电梯外,新风温度降低时,就会导致新风温度测量时测量值的降低。在电梯内外温度差距小时, 可以在设定值允许范围区间进行温度调节,或者停止对温度的调节,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3.2 过滤器只要有堵塞或者冻裂的危险,因此,要对过滤器进行保护。判定过滤器是否堵塞,要采取对过滤器两端差压的测量,如果堵塞,差压会超出限额,就要对其清理。当防霜冻开关测出的温度低于5 摄氏度时,要及时关闭风门、风机,杜绝换热器温度越来越低。风门一般气密性和保温性都比较好,能够有效阻止与电梯外空气的传递,但也有一些风门气密性以及保温性不是很好,没有保温隔热的效果。比较适用的方法是当机组停止工作以后,把热水调节阀依旧保持打开状态,能够使系统水流速度稳定,杜绝过滤器冻裂现象。

4 凝结水消除技术

4.1 敏感电热元件

在电梯空调中通常采用的电热元件都是PCT 电热元件,运用PCT 电热元件可以帮助凝结水蒸发时对水位的控制。PCT 点电梯空调使用中,主要以热门PCT 和高分了PTC 为主要的材料。热敏PCT 的电阻温度比较特殊,在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阻温会出现特别的曲线谷值,草果谷值后,电阻率会不断上升。电阻率上升时产生的温度被统称为开关温度。此温度仅次于局里温度。当电阻温度达到最大值时, 温度会持续上升,阻温曲线功率变小,当温度到达阻温特性曲线温度值时,曲线就会随着斜率变小而逐渐减少。

4.2 使用散冷气蒸发法

蒸发器与压缩机所吸收的热量都会通过转化器将热量输入到冷凝器中,再由冷凝器中的散热系统将热气排放到室外,但是,如果将这些热量完全运用到凝结水蒸发中,完全可以使凝结水得到充分的蒸发。

4.3 通常电加热蒸发

在进行电加热蒸发时,必须要知道蒸发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如果利用软管进行处理,就要将蒸发器中的凝结冰引入到水盘中,并在轿厢上方留有安装水盘的空间;因为轿厢上方面积较小,不利于维修,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将电加热水盘放在空调内部。因为空调内的蒸发器与冷凝器是分开工作的,所以在蒸发时,空调产生的热负荷会再次循环到室内,导致室内温度不但没有达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增加了电梯内温度,所以应该将水盘设置在空调的冷凝器中。通过冷凝器蒸况控制气流,减少空气中的湿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对电梯空调智能化进行控制,就要将空调控制和蒸发风机控制分别进行控制,用电梯控制器控制蒸发风机运行状态,使电梯只要运行,空调就会送风,电梯内空气循环,来达到运行时电梯内一直处于清新空气中。这样,在电梯系统与空调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优化电梯空调智能化控制,还可以提升电梯的舒适性,更能够节约能耗,实现电梯对人们出行的便利性。

【参考文献】

[1] 苏锦霞,耿望阳. 智能建筑的空调节能[J]. 智能建筑2010(8).

篇6

2013年4月20日,国家863计划“温室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山东省寿光市举行。项目承担单位及各课题组代表共计20余人出席了启动会。

启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张义博士首先概要介绍了项目背景、总体目标、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和具体部署。随后,项目设立的6 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课题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案,启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据悉,本项目由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其长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本项目下设6 个课题,其中,课题“温室主动蓄放热储能技术与装备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杨其长研究员主持,“太阳能土壤跨季度储热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研究”由北京理工大学郑宏飞教授主持,“日光温室构件集热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马承伟教授主持,“日光温室结构轻简化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周长吉研究员主持,“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与新型材料研究”由沈阳农业大学佟国红博士主持,“温室相变蓄热与集热材料模块化关键技术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宏丽博士主持。

本项目将立足自主开发和集成创新,以“温室节能高效生产”为核心,从温室保温储能、结构优化、太阳能跨季利用等三个方向入手,重点开展温室主动蓄放热技术、温室相变蓄热-集热技术、温室构件集热技术、温室浅层地能高效储放热关键技术、轻简装配式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与材料优化技术、太阳能土壤跨季度储热智能化技术等相关节能技术研究,研制出相应的配套智能装备与产品,并实现温室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智能化装备的集成。

当前,我国尚存在能源短缺、作物栽培设施装备落后、抗逆性能差、数字化控制水平低、关键设备受制于国外等现实问题。希望通过本项目进行温室主动蓄放热及结构轻简化关键技术研究、温室土壤与构件储能集热技术及智能化控制装备研究,以及综合技术的集成;形成具有低能耗、高产出、环境智能可控型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大幅度降低设施能耗和生产运行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显著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做出贡献。

篇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创新,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节能效果,同时还能实现路灯照明系统的开放性和互联性,进一步提升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就针对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节能改造;应用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照明对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许多城市规划者开始对城市路灯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将各种智能化监控技术应用其中,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显著,但是,由于一些节能改造者对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运用技术也不够熟练,往往在节能改造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提高思想意识,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从而达到更加的应用效果。

1路灯节能改造的意义

电能是我国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能源,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电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消耗量也显著增加,这就导致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进一步加剧,许多城市都相继陷入能源危机,显然,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城市电力网络系统中,路灯照明系统对电能的消耗量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对路灯进行节能改造有利于减少城市电力系统的总耗电量,进而改善我国的能源危机,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此外,路灯节能改造对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建立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将路灯照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相关数据信息传递到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提升管理人员对道路公共设施的管理效率,进而保证整个城市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运行的综合效率。同时,路灯节能改造是国家节能政策的显著体现,能在城市节能改造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带动城市全体人民参与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活动中来,并积极为城市节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常见的路灯智能化监控系统类型

2.1无线网络型无线网络型控制系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路灯智能化监控系统类型,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应用比较多的无线网络型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来进行工作的,对于物联网络来说,从性质上看,其属于无线传感网络,利用该网络进行工作的无线网络路灯照明控制系统主要以Zig-Bee技术为基础,这种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无线网络技术,它具有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短距离的无线连接,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传感器之间的关系,实现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的连续接力,通过ZigBee技术可完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多样化的目的,例如自动调光、PWN调光等。实践证明,利用ZigBee技术建立的无线网络型路灯监控系统具有耗能低、成本低、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2.2电力线载波型电力线载波型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多种多样,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是基于X-10协议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谓X-10协议,指的就是利用电力线作为基本介质对电子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的通信协议。简单来说,电力线载波型智能控制系统就是通过电力线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主要可将电力线载波型智能控制系统分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和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三种基本类型。当前应用比较多的X-10智能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3照明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3.1概述城市路灯智能照明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智能控制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设计出的一种智能化系统,对难于管理的路灯、公共照明设备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季节和天气变化情况,事先设置区域、路段的控制策略,根据策略在计算机上事先设定时间,系统就可自动按时间段分区,分路进行定时开关控制,也可实时进行和人工开关控制。当夜晚(或光线较暗)来临且处在交通高峰时,路灯按额定运行电压全部开启,交通高峰期后,按比例以经济运行电压开启。还可对防范重点部位(区域)亮,安全地段(区域)不亮或少亮,有活动有需要的地方亮,一切只需操作员在计算机上轻松完成。不但节省了人力,更排除了人为因素产生的矛盾和失误,有效节约了电能。

3.2系统构成城市路灯智能照明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通信网络、远程控制终端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远程控制终端由调控稳压柜和远程控制器构成。路灯智能调光监控系统总控制室设在路灯管理部门办公室内,实行计算机联网智能遥控,路灯智能调光监控系统构成图如图2所示。

3.3系统原理路灯智能化监控系统主要可分为通讯系统、控制中心主站、各点测控分站三部分组成,通讯一般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或者无线的形式。主站主要可分为电脑和网络两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各分站点主要通过各种新技术装备构成其控制器,从而实现与主站通讯、执行开关、控制时间和反馈数据等功能,智能控制型路灯多种多样,但是无外乎都是采用的“主站电脑控制中心+合适的通讯手段或方式+各分站集中智能控制器+路灯控制系统”的模式。

4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4.1智能路灯监控装置要求路灯智能化监控装置对监控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对路灯监控装置进行配备:①要求数据采集器必须及时搜集各路灯的数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实时反馈到网络系统平台上,以便相关人员及时作出处理。除了对路灯信息进行监控之外,还必须监控相关智能网络回路信息及计算机控制的指令和信息。②路灯智能化仪器的安装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应将所有智能化仪器安装到专用箱内,并配备专门的防盗锁。智能路灯下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线缆,线缆的位置应控制在支撑杆之内。③智能化路灯控制系统的电源线和网络线、防护管应结合在一起进行配置。这样才能确保三者功能的协调。④应对监控计算机进行合理布置,一般来说,监控计算机应布置在管理员的办公室内,且必须设置备用计算机设备。

4.2智能化节能标准和措施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必须遵循相关的节能标准,一般来说,路灯智能化节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智能化控制系统应将节能性和可靠性综合起来考虑,对小于半数的灯具进行自动控制关闭,但必须保证道路两侧纵向的灯具保持长亮状态。②系统应满足夜间自动间隔关闭电源的要求,这样才能减少路灯在深夜消耗不必要的电能。③智能化系统装置应在白天能看清100m以内的光线条件下自动切断电源,而且在傍晚太阳光线逐渐减弱,直到不能看清100m以内的境况时自动开启路灯电源。④智能化系统必须具备调控光照度的功能,根据一天中各时段光照程度的不同来自动调节路灯的光照强度,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节能效果。⑤应配备降低光源功率的自动化装置,以在深夜时分减少电能的消耗。

4.3本地监控系统中子站应用的分析在对本地智能化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节能方式、路灯型号、三相电功率的分配等因素,路灯的开关控制是本地智能化监控子站中最为重要的控制模块,该模块的控制流程如下:①应根据不同程度的照明需求,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②应针对周边环境等因素,制定该区域路灯的控制时刻表。③子站应将各路段的开关灯时刻表信息存储在一个专门的存储器中,且该存储器必须具备改写功能,这样才能使路灯开关灯时刻依据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水平也逐渐提升,这对我国城市节能改造质量的提升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我国路灯智能化监控技术应用水平正逐渐提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强化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科学研究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改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海成.物联网在智能化城市照明节能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博览,2013(4):50~52.

[2]王鹏.智能控制技术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167.

篇8

关键词:智能化;焊接技术;焊接制造工程;动态过程

焊接工艺是在三千年以前发明的,但是将焊接工艺做为一种技术应用并开始发展的时期是在一九五零年左右,直至现在,焊接技术的发展时间已经超过了六十年,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一直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尤其是现阶段的焊接工艺,更是物理、化学、冶金、电子、机械等不同学科、工艺交叉融合后的产物,而且目前的焊接工艺已有数十种接连问世,其材料、设备的领域更是称为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基本制造技术之一。

1.焊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

在焊接材料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知名焊材企业对钢材的发展迅速跟进,在提升传统产品的品质和开发与高品质钢种配套焊材品种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新型焊材的开发远远落后于钢种的发展,一些新型钢种的配套焊材尚需进口。高品质焊接材料附加值较高,目前约占我国焊接材料总量的20%左右,预计5年后能达到30%~40%。即使按20%计,其总量也可达60万t左右。近年来国外各著名焊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抢夺高端焊材市场,我国民族焊材工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例如国外已采用厂房密闭除尘换气的方式生产熔炼焊剂,国内仍是敞开式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大;烧结焊剂国外均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我国大部分焊剂的成形欠佳和颗粒强度不好。除此之外,在无铅焊接可靠性评价及寿命评估的机理研究上起步晚,只有少数科研院所在从事无铅可靠性领域的研究及检测工作。助焊剂和锡膏的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

2.智能化焊接技术的构成

基于计算机、控制等信息处理新技术,将人工智能与焊接工艺有机结合,实现焊接工艺制造的技术――称之为“智能化焊接技术”(Intelligentized Welding Technology,IWT)。智能焊接技术的提法含义为:利用机器模拟和实现人的某些智能行为实施焊接工艺制造的技术。

智能化焊接的主要技术构成如图1-1所示。包括采用智能化途径进行焊接工艺规划、焊接设备、传感与检测、信息处理、知识建模、焊接过程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复杂系统集成设计的实施。可见智能化焊接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综合在焊接技术领域的集成与升华。

图 1-1 智能化焊接技术的构成

3.焊接动态过程的视觉传感技术

视觉是人类感觉外部信息的主要功能之一。焊工感官对焊接过程接受的主要是视觉信息。因此,模拟焊工行为的基础技术之一是采用计算机将人类视觉的理解及其信息的处理有效地用于焊接过程传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利用视觉正面直接观察焊接熔池,以反映焊接过程熔化金属的动态变化行为,通过图象处理获取熔池的几何形状信息实现焊接熔深、熔透以及成形的实时控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脉冲GTAW的技术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熔池正反面同时同幅视觉传感系统,并获得了堆焊熔池正反面图象,对熔池图象二维特征尺寸的实时提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控制正反面熔宽提供了传感信息;对接填丝无间隙熔池图象的三维特征提取进行了的研究,获得了填充焊丝焊接过程中熔池表面凸出和下塌,部分熔透和全熔透状态下的图象。采用灰度分布的反射图方程计算恢复熔池的三维尺寸信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基于单目图象传感控制焊缝的余高提供了预测传感信息;多方位同时同幅熔池图象,基于对熔池前端图象处理实时提取间隙变化,为解决工程应用中变间隙焊接焊缝成形控制提供了传感信息。成功地提取铝合金熔池的动态特征并实现了对铝合金熔池尺寸的实时控制,实现机器人焊接过程中的熔池特征视觉传感与实时控制的结合技术。

4.焊接动态过程的实时智能控制方法

实现焊接动态过程的实时智能控制是智能化焊接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与难点所在。

由于焊接过程是一个多参数相互耦合的时变的非线性系统,影响焊缝成形质量的不确定因素众多,这使得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经典和现性控制理论方法的有效应用受到限制和挑战。而模拟焊工决策操作功能的智能控制则有可能在大范围的不确定性条件下实现较为满意焊接质量。因此,在焊接过程控制中引入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控制和专家系统及其相互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已经兴起。

如堆焊、无间隙对接焊、有间隙变化对接焊智能控制器设计的方法;无填丝和有填丝焊条件下正反面焊缝宽度、余高的实时智能控制的系列研究;对焊接速度与熔宽变化过程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预测补偿自学习模糊神经控制方法;单个神经元自学习控制器实现了对脉冲GTAW堆焊熔池背面熔宽的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和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焊接速度、电流)双变量控制器实现了对脉冲GTAW对接熔池背面熔宽的智能控制;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了对脉冲GTAW填丝熔池背面熔宽与正面余高的预测智能控制;前馈控制送丝速度和自学习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了对变间隙脉冲GTAW填丝熔池背面熔宽与焊缝成形质量的智能控制等。

5.智能化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

焊接工艺智能化的未来发展就是能够将焊接技术进行优化发展、智能识别工程制造操作环境、对焊接的质量自动进行检测、对焊接过程智能的进行控制以及对焊接中的纰漏进行自我的诊断和检查等。

目前的焊接制造由于不能感知焊接的操作环境、不能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及波动的干扰,故而,还是以人员操作焊接为主,因此,焊接工艺近期的发展目标就是研发一种具有感知、具有判断能力、具有反馈和决策能力的智能焊接机器人。而智能焊接制造的最终目标是研发一款以智能、协调控制系统为基础,以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为辅的智能化焊接生产线。

结束语:

综合全文的叙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智能焊接技术主要是由十大技术构成的,其中动态视觉传感以及智能控制过程是智能化焊接的主要研究对象,智能焊接的动态传感技术主要用于焊接的动态成像以及监测技术,而焊接的智能控制则是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中的研究难点,由此可见,智能化焊接工程不仅是信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是焊接技术发展的又一大突破。

焊接工艺从刚开始的手工作业逐渐发展为机械作业,再发展为半自动化焊接,现今又向智能化焊接技术迈进,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智能化的焊接制造工程将在不远的未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善本,林涛,陈文杰,邱涛. 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的概念与技术[J]. 焊接学报(2004)06:124-128+134.

[2]陈华斌,黄红雨,林涛,张华军,陈善本. 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与研究现状[J]. 电焊机(2013)04:8-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