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8篇

时间:2023-08-20 14:39: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篇1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口语 教学 学生 能力 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表达欲望

口语表达即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日常会话。说话谁都会,但是如何把相同的话说的更清楚、更具体,这就需要学生的表达技巧,也就需要教师的指导训练。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民族共同语的普及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所以推广普通话也是当代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项目。在西南地区,由于人们的土音较重,在日常会话的过程中运用本土语言较多,学生受到周围的影响在普通话表达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平翘舌不分、n/l不分是口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历史,让学生能够根据故事内容来进行复述、创新讲解,二是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根据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表达的欲望。三是让学生课前去观察,发现问题,发现材料,激发他们去创造,自己寻找口语表达的对象。四是走出教室,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我训练、自我提升,因为有些学生在大家面前不好意思说普通话,所以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氛围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五是设立口语交际支点,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如让学生搞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开展演讲比赛等等来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表达兴趣。

二、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感知才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在口语教学中,口语交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突出主体性,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大工程,由于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生活背景,也就造成学生不同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礼貌用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进行表达训练,例如在上学回家的路上,遇见同学,老师该怎么说?家里来客人了,你该怎么说,怎么做?课前,我先让几个善于表演,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演了几个小品。学生看后,议论纷纷,都忍不住要说出来,不仅说出怎样做才有礼貌,连什么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也一并说出,使口语交际课进一步拓深层次。这样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不仅让上层生锻炼了表达能力,还锻炼了表演能力,也让表达有困难的下层生有景可看,有话可说,很好的照顾了个体差异。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直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去想象、去表达、去实践,通过学生的口语交际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的错误就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正,这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拓展丰富教材,启发学生的表达想象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无法完成一项工作的。同样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果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有限,那么在交际的过程中就会缺乏说服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做好课外知识的拓展,比如多学习一些谚语、俗语,多了解一些名人名言,这样才能够拓展自身的知识积累,在表达的时候进行恰当的引用,以便能够提升表达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恰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假设一些情境,以便能够在日后遇到相似情境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运用。想象是指以事实和已知知识为依据,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信息,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让思维自由驰骋,形象化地构造出新的图景,人中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延伸教材,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在设计导游解说词、小记者采访、辩论会,首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各种方法,如设计导游词,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比喻、夸张等修饰,风趣恢谐的语言,优美的景物描写,历史小故事等等方式,对不同的景观,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这就启发了学生创造地想象。再比如记者采访,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不论是记者还是观众,他们在交流中,都有会有创造性的问话,创造性的答语,这无疑是启发了学生创造想象,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启发自我创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活动,除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身体语言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许多人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具有创造性,都可能有发明,有所创造。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尝试。例如在口语交际的有趣的小实验时,师生共同进行用塑料板吸小纸屑,看小纸屑的变化,通过实验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再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实验,边做边讲实验过程,讲小实验蕴含的科学道理,整个课堂气氛很活跃,动手、动脑、动口。做的过程肯定会遇到一些小问题,那么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创新性地思考,启发了自我创新。尤其是在动手操作时,有许多同学做出了自己创造出的实验,如用琥珀制作雕像,用纸编制手工等等,这些创新性的演讲尝试就启发了学生口语方面的创新,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思想教育 趣味教学 说写训练 激发兴趣

一、重视思想教育

语文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教学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即“文道结合”。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熏陶,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上(大桥)一课时,我是采用步步深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我问:“汽车、火车、轮船是谁制造的?”学生回答:工人制造的。老师再问:“工人叔叔不但制造汽车、火车、轮船,还可建造许多大型的建筑物。”此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挂图,并介绍: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多米,要是步行得一个多小时,至今已有29年了。它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一座大桥。它高大、宽阔,充分显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了感染,道德情操得到了熏陶。

针对学生不专心,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现象,我把《小猫钓鱼》一课作为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小猫三心二意地钓鱼时,连一条小鱼也没有钓着。后来,一心一意地钓时,就钓着一条大鱼。经过比较,同学们明白了做事要专心的道理,使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好动的不利因素,逐渐在学习中克服掉。

二、重视趣味教学

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多数都是被动的,尤其是识字课。由于识字课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时也较没有兴趣,单靠老师强输硬灌,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而要使学生能与老师配合,就必须想办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我便常常采用直观教学法,根据课文内容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或自己制作教具,采用实物演示、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用“这边……那边……”一词造句时有困难,我就把事先剪好的一些小动物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很快就能随着我的演示说出较完整的几句话:这边是鸡,那边是鸭;这边羊多,那边羊少;这边羊多牛也多,那边羊少牛也少等。

三、重视说写训练

低年级同学识字少、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思维能力也较差,因此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要使学生能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如(人、口、手)一课,可在完成识字的同时,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几句话:我家有几口人,我的小手可以做什么等。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说话,既可巩固对字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课文练习进行说写训练,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可结合课文练习,让学生口头描述: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它借到了吗?为什么?还可以根据课文中动物的不同特点,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如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让学生先说后写。由于练习的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从而也完成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语言这个质的飞跃,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必须十分重视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很粗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观察和判断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学习《回声》一课,由于回声比较抽象,单靠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文,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便在课前先让学生在新楼房里大叫一声,学生们听到楼房里也回荡起同样的声音,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用石头击起的波痕碰到障碍物荡回来的现象,再进入课文的学习,学生们普遍感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却有着如此深奥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与判断的重要性。对刻舟求剑和称象两文,我则让学生思考:在船舷上刻记号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曹冲的称象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并加以引导:宝剑落水后会沉入水中,而此时船是在行驶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剑与船是否同步;同样是在船上刻记号,曹冲则能达到目的,曹冲的目的与求剑的目的一样吗?这时,我提醒同学们,曹冲是求重,求重时船是静止的,只要石头使船沉到与象相同的记号,就可以通过石头的重量求得象的重量;而求剑时,船是在运动的状态下,船停后,记号位置的水,早已不是剑沉时的水了,当然就捞不到剑了。由此,让学生们懂得了要善于思考、推理事物的变化并从中得出科学的论断。

五、培养学生敢说,激发学生初次回答问题的兴趣

篇3

关键词:小学;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16-01

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后,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认知都有所提升,此时正是学生各项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关键阶段,识字量的多少、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写作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交流技能的培养谈一下我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技能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技能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学生的识字量基本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而识字又是对于学生自身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学习项目,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识字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比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是象形文字,大部分汉字都具有“形意”、“形声”的功能,所以只要掌握了基础的汉字知识,就能够认识其他汉字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能够结合汉字的不同部首代表的不同意思,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提升他们的识字水平。比如对于特定的偏旁部首代表的不同意思,“江、河、湖、海、沼、泽、池、汗”等“氵”字旁的代表与“水”有关,认识到了这个,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用农村常见的“渊、潘、浴、溏”等地名名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内容是与水有关的。又比如在教学“吃、喝、吸、咬、吓”等这些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词汇都与“口”有关,是代表嘴的意思,这就能够为学生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吼叫、唠叨、吆喝、呕吐”等词汇的学习铺平道路,加深他们对于词汇的认知。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加强对于学生“形声”字认知的教学:比如在教学“陶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萄、掏、淘”这几个字的读音,让学生对比字形进行分析,认识到“萄”的形声功能,以便学生日后在见到“啕、、、、、”等字的时候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技能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分段、了解文章的表达内容之外,在阅读中也要逐渐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等。使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情感认知、合作交流能力的全面发展。另外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的硬件设置有限,学生的阅读素材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建“图书角”,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全班甚至全校每人拿出一本书,这样以来就会有很大一批阅读材料,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良好的阅读素材,学生就有条件技能型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相互分享阅读心得,这样以来,相互之间的交流就能够完善大家对于文章的认知,同时这样的活动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积极的,这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技能

写作是学生语文技能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怕写作文、难写作文,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学生自主写作积极性的缺少以及教师的不正确引导造成的。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家乡的山水、家乡的风景、家乡的风土人情等等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的实质不是“任务”,而是学生自身内心想法、自己视界的一个表达,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比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下帮助父母下地的心得、描写一下自己家里养的动物等等。另外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摆正他们的写作态度。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农村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与学习认知,引导他们进行自改或者互改,以便能够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做好作文写作的基础,逐渐的提升自身的作文综合水平。

篇4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创造高效融洽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积极思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做到“善教”,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处理好师生间教与学的情感,还要善于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专业技能;提升;善教;调动;参与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语文教师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师生融洽合作的愉快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乐学、善思,语文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在一小部分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间形同陌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味索然,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同样的工作对象,同样的工作内容,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呢?深入探究这种差异,我想其中原因不外乎教师专业素养的巨大差距。教师专业素养高,他的课堂教学就相应地轻松、高效,学生当然也就买他的账了;反之亦然。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确保自己能够胜任实际并不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往大里说,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素养,以及课程标准的解读、课改理念的把握等等方面的问题。往小里说,其实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做到“善教”,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处理好师生间教与学的情感,还要善于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

一、全面提升自己

“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的成就。同样的道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有着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着他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也间接影响到他教育教学成果的产出。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积极顺应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寻求自身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思想上要超前,方法上要有新意,不断地学习,尽可能地做到由专业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过渡。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技能,努力学习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最佳契合。举个例子来说,像教学板书和示范朗读这两项技能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了,如果教师连这两项技能都掌握得不好的话,那么学生是不可能真正地佩服教师的。要知道,有很多小学生是先喜欢上语文教师继而喜欢上语文学科的。再比如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想象,有的语文课堂是一场感官的盛宴,是多角度的感受;而有的语文课堂却是枯燥乏味、沉闷无比。小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呢?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学而不厌,要不断地提高自己。

二、深入钻研教材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离不开教材的。因为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通过教材,教师和学生才能形成有效的对话,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所以说,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尽可能地做到“以本为本”,要深入钻研教材,尽可能地把握教材的规律,把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相融合,创造成大语文的学习背景,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从学习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真正的快乐。教育界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教材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其实是教材是要面向广阔的地区和广泛的使用者的,具有普适性的特点。所以说,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一定要读透教材,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本班学情的基础上活用教材。活用教材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准学习的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相宜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做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以及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师生的和谐统一。

三、开拓创新教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是至关重要参考文献:的。教学方法对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就高,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亦然。至于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是小学生真正喜欢的,我想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肯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只有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才是最适合学生发展,最受学生欢迎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开拓创新教法,就是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从学习基础知识入手到培养语文能力再到培养相应意志、情感的目的。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很好地了解学生,据此制定相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多多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多多了解各地名校的创新教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胆尝试,努力创新,开创出一条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又能够促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作为小学生学习起始阶段的领路人,小学生从语文教师身上学到多少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极为重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克服“吃老本”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使得自己能够很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

作者:蓝长文 单位:福建省龙海市隆教畲族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福乐.浅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J].科教文汇,2009(15):8.

篇5

一、导入技能

好的开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下几种导入技能可以让你的课在一开始就很精彩。

1.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最简单、最经济的代入新课的方法,教师运用简单的语言或问题直接交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切入主题快,简练明了。但不利于调控气氛,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旧衔接,提问导入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对旧的知识的复习过渡,自然引出新知时,既有思想准备,又有知识基础,学生会感到亲切,也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

3. 巧设悬念,趣味导入法。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也是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悬念一般是出人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和兴奋,迫切想获得结论,而这种心态证实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

4. 典故引题,故事导入法。小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科学性、哲理性很强的故事,更能受学生们的欢迎,因此,可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

5. 利用游戏,情境导入法。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游戏,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然后再迁移这种氛围进入课堂教学,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手段为达到某一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

课堂提问首先要设计精当,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首先,教师的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用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情况;其次,提问要目的明确,进口教材内容,要适时、适度、再次,提问要面向全体,有利于多数学生的积极参加,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最后,课堂提问要在“把科学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上下功夫,提问的角度应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学习规律”。

三、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系统的口语及教学媒体,通过讲述、解说等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内容,掌握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理解主要事物的行为方式,它是作为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技能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教师有无高超精湛的讲解技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教学效果,也影响教学其他环节的实施。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中国人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能力之一,小学作为塑造学生性格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训练与口语交际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不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一)缺乏培养意识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偏重对文中字词、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排篇布局、遣词用句的理解,教师普遍没有形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再者,口语交际能力属于主观能力,难以通过客观的方式检验,因此,在应试中并没有考核,这也导致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不重视,从而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应试题型上,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即使有部分老师认识到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阅读训练教学分开看待,利用不多的口语交际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指导和训练,这种处理方式浪费了大量的口语交际培养资源。因此,改变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意识至关重要。

(二)教学手段单一、低效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大多是朗读和复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训练方式效率低下,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交际性不强,达不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手段的不了解,影响了口语交际课程的效果,降低了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极其主观的能力,不能通过寻常的测试方式进行评价,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测试只注重学生识文断字的能力,而对于学生口语交际的考查则体现在任课老师的口头提问上。这种口头评价随意性强,模糊不清,缺乏一定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指导性,影响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重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部分教师必须改变其老旧的观念,正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考查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勇于说出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让学生爱说、想说、敢说。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利用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相互渗透性,探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方法。小学阅读多是故事类阅读,情节生动有趣,教师可以依托文本,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出贴近生活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对话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语言能力,提高临场应变能力,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讨论辩论环节,鼓励学生将个人观点讲清楚,并与其他同学在此基础进行商讨和辩论,完善自己的观点,深化自己的见解。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有效评价

有效的评价措施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完善小学口语交际评价机制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通过笔试,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对话问题的形式,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视程度,并且可以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督促学生尽快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口试通过设置讲述、应对、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

综上所述,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社会人必备的素质,

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小学口语交际培养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正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评价机制,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联系在一起,设计出更适合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春秀.关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4(23).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人们愈发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迫切要摆正口语交际教学的位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向由“听说”向“口语交际”转变,这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来说,都是一次大的突破。

一、现在小学生口语交际情况分析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块主要分为四个,也就是常说的“听,说,读,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读,写”,而忽视了“听”和“说”,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原因,在好多家长和教师看来“听和说”在语文中只是充当附属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同时,大部分教师觉得对学业影响不大,而且考试也不考,渐渐的便失去了对它的关注。另外,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无法准确把握好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有关人士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过调查表示,课堂构建缺乏逻辑性,没有科学依据,缺乏科学、系统的知识指导。这种现状的出现,不仅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也脱离了实际生活中的交流表达,这次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改革是一次重大挑战。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策略研究

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来看,课堂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因此,口语交际的训练要从课堂出发。在课题中,通过学生之间以及与教师的面对面交际,不但掌握了口语交际中的方法和技巧,关键也让口语交际词汇的使用量大大提高,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都是一次好的尝试。

1.引入情景。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日常交际活动,口语环境的创设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口语交际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用心去感受,激发灵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气氛。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口语训练环境下,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内容不仅仅如此,可以创设的情景也丰富多彩。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类。

角色表演型。富有情节的故事,人物的活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投入,使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的参与对于口语训练有较好的催化和引导作用,师生共同表演渐入情景,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多媒体引导型。“儿童的思维是通过形象、色彩、声音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以,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口语交际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音频、视频和动画,有利于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口语交际训练环境,帮助学生激活语言思维,融入情景中来。

2.营造平等轻松的口语氛围。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口难开”,无论是课堂自由讨论时间,还是笔者点名其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一言不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两点因素造成的:教师垄断了课堂教学的全部进程,师生间处于一种不均衡的关系,这或多或少压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害怕说错了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同学的笑话。一言以蔽之,学生的口语交际缺乏良好的氛围。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营造口语氛围:首先,教师需要重塑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从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出发,重新塑造一种以平等、包容为核心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无论是在同学面前,还是在教师面前都能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其次,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信心。小学生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还不够强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环节或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教师也不宜直接指责批评,而是换一个委婉的方式告知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交流信心。

3.选择切合实际的口语话题。

语文课程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双重属性,口语交际即工具性的一个表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话题是引导和深化交流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话题的选择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其表达欲望,这对口语训练以及口语交际而言,都大有裨益。在学生口语话题的选择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生活性原则。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在口语话题选择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周边的真实故事,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当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相应的生活情境出来。第二,教学性原则。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最终是服务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这不仅能起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作用,还能深化学生的课文理解。

口语交际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其成长发展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从教学氛围到实践活动等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淑倩.小学口语交际培养之我见[J].新教育,2010(Z1).

篇8

一、认真学纲,实现教育观的转变

新大纲关于教学目的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体现了教育完全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过去实行应试教育,注意分数,不注重能力的培养。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则注重发展,关注长远,通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为学生日后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实现教育观的转变是领会教学大纲的前提,更是胜任语文教学、改进语文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首要条件。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和中华优秀文化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的特定目的。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不仅听别人的话能领会主要内容,而且更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分,有礼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领会大纲的要点,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利用语文课内课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要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语言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一,教师首先要规范自身的语言,正确运用普通话。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表情,与学生讲话时要注意语调、语气的轻重、快慢,讲究说话艺术,为学生树立口语交际的榜样。第二,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说话,如我在教《赵州桥》一文时,要学生根据课文说说赵州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为什么是一个创举?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回答,我认真听了后,即使不完整,也鼓励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三,训练学生互动的参与意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双向互动的语言中进行,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模式,课桌分组摆设,讲台上设置“小老师”演讲坛等。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际环境。从课堂环境布置上直接刺激学生交际意识和表达欲望,方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交往,让学生成为语言交际的主人。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如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想。师生互动,师生之间转换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教师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如:以《春天的发现》这个话题为例,教学时可这样设计:⑴课前学生自找合作伙伴,成立实地观察小组。⑵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春天的发现记录下来。⑶在口语交际课上,分小组汇报,展示观察的内容,在畅谈的过程中,鼓励其他同学的发言。⑷大家评一评,哪一个小组在春天里发现最多?这样设计,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双向或多向互动起来,而且还拓宽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创设乐学情景,激发学生交际兴趣

创设乐学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有效途径。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话题中产生的语言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活动的交际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如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秋游”“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等口语交际训练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交际时,人人都有话可说。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较多,通过情景的创设,抓好这些训练,就可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四、采取多种实践形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开展多种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多种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交际,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上的作用。重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上好口语交际课,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交际实践,熟练地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如“过生日,请同学们吃饭好不好”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如果说好,好在哪里,如果说不好,说出不好的理由。人人都可以发言,个人都可以得到训练。坚持把口语交际的训练贯穿于教学之中,如阅读课《晏子使楚》一文,让学生熟读课文后,说说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进行反驳的。还可以分角色进行扮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口语交际”课程资源,只要教师认真挖掘这些资源,从中寻找口语交际话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交际。如环境污染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保护环境。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应对、学会合作,从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