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8篇

时间:2023-08-20 14:39: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篇1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生物科学;人才培养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生物科学和人类的生活和文明产业等发展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粮食、医药、能源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研究型大学中对生物科学类人才进行培养,是目前具有压力和潜能的一项重要课题。从教育方看,要全面的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逐步的加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意识,在素质方面要兼并广和专的结合。教学发展均建立在“基于研究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提倡自主、高效以及研究性教学,致力于培育出具备国际性的人才。

一、精英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创造本科生培养理念

精英人才和一般的人才是不同的,精英人才是在国家的人才中处在最高地位的。在每个行业和领域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的领域中的人才,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能够为国家做出大贡献的人。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研究型大学要借助这一特点培养专业的人才。生物科学的专业有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以及增强技能,能够等适应广大人才发展的培养理念。学生要具有非常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实行生物学的应用研究。在有些研究型大学中还设立有机生命基地和理科基地这两个培育基地,都具有着这些特点。生物学领域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着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能够独立进行生命研究、生物技术研究以及调查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一)增强生物学科学生科研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是改革本科教学模式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在研究型大学中,校方可以激发学生多多参加一些科研训练项目的比赛,通过科研训练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建设相关的项目。培养其主动意识。在学校设立相关课题的基础上建设支持基金,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加训练的机会,提前让学生投入到科研训练中。科研训练在一些优秀的导师团队的共同指导之下,进行仔细的开题、考核以及结果汇报等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校学生在发表刊物上的效率。

(二)改变学生评估制度,建设选拨优秀人才的综合性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中,后期的学习水平结果评价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要实行全面的学分制管理。在比较低的年级只能够每个班级要配一名指导教师,在高年级中就是三到五人配一名。基础班级要进行滚分式管理,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基础和相关的综合性素质,以此作为考核的方式和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就没有在基地班学习的机会,随即安排到普通班进行学习。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可以进行优秀学生的选拨制度。这是为研究生培养优质的学生源。生物学科的学生可以在校内以及校外研读相关的硕士学位;基地班学生可以在本校研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唯有建设合理性和科学性强的综合性评价制度,才能够有效的呈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建设全面的优质学生选拔考核体系,普通班照样实行。改变传统的用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其中学习成绩在综合考核中占据百分之七十,综合素质能力占据百分之十五,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在进行面试的时候主要是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状况以及语言表达水平等进行考核,在这样的选拨过程中就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为培养人才建设优质的科研平台

(一)创新性实验技能训练为学生夯实实验基础

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基础。这种实验室在原有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使用整合课程资源的方式,把贯穿整个学科的实验依照实际的内容关联在一起。要建设出符合学校的的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比如像一些农业型的学校就是基础类实验,其中包含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在生物科学的实验中有遗传以及分析等。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基因工程以及动植物生产技术等,其中就包括了生物科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让原本独立和不连贯的实验变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在设立研究小组的时候,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钻研。想要实验获得全面的成功,学生就会自主的、仔细的做好每一步的实验,仔细的记录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才能够更加的深入,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二)增强开放性实验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当前学校培养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新措施。进行实验室的开放能够加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拓宽相关能力。把教学实验室以及科研实验室为学生全面的开放,在教学的时候生物实验室中的相关仪器和设备也供学生观察。对一些对科研兴趣比较高的学生,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使其自主的选择实验的课题以及方案。以此方式让实验教学从注重结果变成注重过程。这对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

(三)生物学实验中心创造优良的设备条件

在生物实验中心可以对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优化,很多学校在实验设备上有着奖金2000万的仪器和设别。按照基础、综合以及研究这几个方面建设实验教学平台,把生命科学的体系相融。在创新技能的训练中,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的活动。其中可以包含蛋白质研究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等。这些实验基本上都概括了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能,为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夯实了基础。进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学术能力,每一个模块的技术都应该让校内外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其中主要详细的介绍这个模块中所牵涉的相关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然后再实行试验操作的技能锻炼。

三、改革学生课程,提升学生培养水平

(一)学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学生在培养和科学实践中都由导师负责。导师要指导学生的全过程,其中要对其思想品质和科学道德进行监督。导师要用诚信教学对学生进行任务素养的培育。建设完善的学术规章以及道德标准,把科学和学风融入导师的培训中。运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学术伦理方面实行教学,进而惩罚一些学术上的不端行为。在生物学的领域中导师要全程的参加到学生的招生工作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继续读研究生。通过考试、面试的双向选择进而录取优质的学生。

(二)浓厚的学术气氛为学生创造好的交流平台

学校要培养专业人才,每年应当恰当的邀请一些比较著名的专家为学生做一些讲座或者学生报告。实验室方面也可以定期做一些课堂学术讨论。以此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学院可以请一些网络技术人员,建设一些相关的学术论坛,制定合理的新课程进行培养。学校的学生最起码要在学校的论坛上做一次学术报告,并且需要参加一次国际性的会议,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参加活动。

四、为培养生物科学人才做提前工作

在生物学的领域中,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各大院校和单位中都有好评。优秀的毕业生在相关的企业和单位也成为了中坚力量。因此,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中做提前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增强。

(一)改革新生源的选报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把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术的科研团队方面进行增强。进而吸引生源,提供学生科研锻炼的给水,使其尽快的对实验室进行了解,快速的和导师熟络。通过相关的讲座以及夏令营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以此增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在招揽学生方面的制度上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革和优化,比如可以建设优秀生源的奖学金之类的制度,吸引校外的优秀学生。

(二)试着实施本研课程相通,增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试着把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依据课程的设计模块与难易的程度进行分类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依据其实际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课程选择。有能力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更加专业和深入的课程,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五、结语

总之,每个研究型的大学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物科学的人才培养。其中主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及在人才的后继力量上做相关的工作。以此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生物科学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秦利,王振东,于洋.生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78-79.

[2]谢青,杨广笑,肖靓,刘幸福,苏莉.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8:161-162+184.

[3]刘海鹏,白丽荣,卢艳敏,时丽冉.地方高校转型期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2:189-190.

[4]章新.生物科学专业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解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01:91-94.

篇2

关键词:数据科学;人才;课程

一、数据科学人才需求

数据科学强调以数据为导向,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诸多领域中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应用数学、统计、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仓库以及高性能计算、社会科学等,目标是用数据揭示复杂的自然、人类和社会现象的特征或规律。具体而言,数据科学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研究数据本身,研究数据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以及变化形式和变化规律;二是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称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社会的现象和规律[1]。

正是数据科学的提出与发展,为目前火热的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2],以致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与主张模拟仿真的第三范式相比,第四范式则是以数据为导向,主张从数据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出信息、知识、理论,发现规律。无论是大数据技术还是第四范式,均需依托于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比,数据科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3]。

在我国,未来3~5年需要180万数据科学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人。面对此缺口,高校应尽快制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投入师资,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数据科学人才。

二、国内外培养现状

在美国,很多知名大学都已设立了数据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如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东北大学、德州农工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还设置了博士学位。在英国,邓迪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爱丁堡大学设立了硕士学位。

在我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设置了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成立了数据科学研究机构。2015年,阿里云、慧科教育启动了“阿里云大学合作计划AUCP”,已与多所高校联合,拟培养和认证一批云计算和数据科学人才。

虽然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在国内高校中受到了重视,但学科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三、人才培养思路

与传统学科不同,对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需求是市场驱动的。因此,数据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的原则应是针对各种应用,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理解应用需求,根据需求设计算法级别(或系统级别)求解框架,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搭建计算平台,并能够通过提供一定的算法将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

1.先决条件

为了开设数据科学专业,高校需满足一些先决条件。第一,计算条件。第二,数据资源。高校应建立实验场,提供足够的多样数据或数据源。充足的数据资源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第三,师资条件。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目前,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为了培养数据科学人才,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协同合作。第四,如果有条件,高校应与政府、企业合作。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和技术研究,但并没有数据应用场景,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可以弥补这一点,并且更易获得充足的数据资源,同时可以从政府、企业吸取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才,以补充师资。

2. 课程设置

具备先决条件后,我们来分析怎样为数据科学专业配置课程。要想做一位完美的数据科学家,至少需要具备统计学、编程功底,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域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具备统计学和编程能力还不够,处理数据不仅需要理论和技巧,更需要领域知识的支持,并以此获得对数据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完美的数据科学家需要能够处理好关于数据的方方面面:不仅能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建模,还能够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描述、预测,并能让结论落地,服务于现实中的行业,让数据的价值得以变现。

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四类课程不可少。一是统计学。许多知识挖掘方法都源于统计学的模型。二是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并能使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三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往往很大,非单机环境能够承受,这就需要面向集群环境进行系统架构,编写高效的分布式或并行计算算法。四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除此之外,还应学习一定的领域知识,如财务分析、服务业中的分析、健康医疗、供应链管理、综合营销沟通中的概率模型等,这样才能够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能够真正服务于业务。

由于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需求是多类型的,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也应多类型,如科研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科研人才,需要注重理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善于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揭示模式,发现规律。这类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良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则应注重技能的训练,比如,熟练使用大数据工具,如Hadoop,Spark等,具备分析特定类型数据的能力。无论培养科研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操作真实数据,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洞察力。

3.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可分为认证课程、本科课程、硕士课程以及博士课程四个层次。

认证课程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课程结束授予证书。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培养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信息素养,应该从本科生抓起,而数据科学则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本科生,无论学生的专业背景是什么,都应学习数据科学概论等基础课程。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在本科阶段设置数据科学学士学位并不明智,原因在于,数据科学需要足够的计算机基础和数学理论功底,而本科阶段的学生在四年学制下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因此,设置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比较合理。正如第三节所介绍的国内外现状,知名大学大多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关学位,而非在本科阶段。在硕士、博士阶段,有了本科阶段的理论基础,校方应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科规划,配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搭建真正的业务平台,培养学生的数据建模能力、数据计算能力、跨领域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各行各业的需要,也关系着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数据科学人才,高校应首当其冲。高校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授课模式,进行合理的课程配置,构建师资团队,并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搭建真正的业务平台,强化数据科学人才培养能力,不断为国家、社会输送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扬勇,熊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科学家培养[J].大数据,2016(3).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武小红(1971-),男,安徽肥西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恒之(1993-),男,河南鹤壁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本科生。(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KT20115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51-02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核心和富强的源泉,人才是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实施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型思维,为建成世界科技大国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在世界创新体系中仍处于追赶阶段,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不足,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与社会的创新知识经济发展和高新科技革命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培养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对创新无兴趣、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等。江苏大学特别重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等,研究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21世纪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美国ABET指出,创新人才需要对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有坚实的基础,需要拥有对实验及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解决问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一个系统或项目。[2]美国为保持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在高等院校进行了有计划的创新教育,创新产生的生产力占美国GDP的一半。[3]创新才能产生新的高科技产品,带动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4-6]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转型,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增长向创新推动和消费投资协调型增长,从“世界工厂”向“创新机器”迈进。要实现经济转型的成功,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创造财富。为此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需要高校不断地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的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制约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问题,[7]比如: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实践技能的考核;重视教师课堂授课,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能力。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和考核体系上深化改革;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启发式、项目式、讨论式等);建立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政策;建立突出创新能力考核的评估机制。

1.以竞赛活动为引领,构建创新教育平台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科技社团的招新总能吸引很多学生的加入。社团中有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家在科技社团平台上进行科技兴趣培养、技术交流、协同研究、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活动。社团中的老同学自觉帮助和带领新加入的同学,指导学弟和学妹们进入学习和研究的殿堂。一些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也可以给新同学树立榜样,帮助新同学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提高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有很多,这些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迎接挑战的机会,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竞赛经验。从赛前的准备到参赛作品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更是对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

江苏大学对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安排指导教师,提供实验室、专门的场地和设备、活动经费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学校实施“创新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依托专业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广大教师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江苏大学每年都会开设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和电子竞赛培训班,吸引了大量的热爱竞赛和喜欢数学的同学参与,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电子设计竞赛选拔赛组织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江苏大学学生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瑞萨杯”获得一等奖两名和二等奖九名的好成绩;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二组,全国二等奖二组,另有9组分获江苏省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江苏大学之所以每年都能为社会提供许多创新型人才,这与学校对学生竞赛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在竞赛中,学生的智慧和知识竞相迸发,创新思路不断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了科技热、创新热的良好氛围。

2.以科研带动创新,营造研究氛围

科研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会感到遥不可及,从而对研究类工作没有兴趣。学校应当鼓励和提倡学生参与学生创新科研项目,通过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学生有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和途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科研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研中去,消除科研的距离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如江苏大学电气学院有一位学生喜欢发明创造,提出了用计算机来实现示波器功能的想法。经学院向学校推荐,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给予了立项资助,并指派教师专门为其辅导和帮助。

江苏大学每年都有大学生科研立项,学校要求必须3人一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且每组都配备了导师进行指导,学生能获得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帮助学生更快成长。

3.培养创新性思维,为社会注入活力

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跳出课堂的死板教学,用实践去探索发现,进行专业对口实习。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应该去实习单位参观学习,亲身经历远比书上的几段话更形象具体,从而让学生知道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走向社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而不是死板教条的人。

大学生需要独立的人格、独创精神,而不是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填鸭式的教育必然会压抑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而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积累。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后,创新和智慧的火花将会不断迸发出来。

因此,实践是创新性思维诞生的“催化剂”。不论是爱迪生发明电灯,还是现在苹果手机的产生,都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激发出创新性思维的火花,从而点燃了新的时代。

4.各方面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哈佛大学通过单独辅导、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在新生入学时教师会给学生一个箱子,里面是电子零件和一些工具,要求学生用里面的零件自己安装成一个机器。这种方法在学生入校时就给其灌输了一个理念――要具有创新思维,在没有一个工作图的条件下组装一个机器靠的是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对于新生来讲这是一个最有意义的“第一节课”。[3]

同志曾说:“无一流之文科,就无一流之理科;无一流之理科,就无一流之工科。”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某一方面很出色。世界一流研究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学科的组成架构,都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办学。应当吸收世界先进的知识文化,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另外,还应加强跨国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通过交换学生、共同合作办学等方式,让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这对创新思维具有发散性作用。

5.建立监督机制,构建教学保障体系

首先,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是要有高超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二是要有高尚的品质。前者是对教师专业性技术水平的要求,后者是对教师师德的要求。

除了要对教师每学期进行教学评定以外,还要建立督查小组,这是很有必要的。督查就是监督和检查,按照“检查―讨论―改进―监督”的体制,对每个教学教师进行督查,确保改进和建设工作的落实。对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给予奖励,而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学校应予以警告和处理。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检验,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三、结语

实施大学生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创新竞赛,加强大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性能力。

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教学模式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高校,就应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体系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学以致用,使其将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关于创新性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丰富的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另外,不仅大学生需要创新,教师更需要创新,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8-59.

[2]邹纲明.化工工程教育改革与“大工程观”[J].化工高等教育,

2009,(3):15-22.

[3]马永红,万誉,李汉邦.从两个创业计划看美国大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1-62.

[4]陆必应,张汉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9-20.

[5]马帅旗,鲍存会.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14-15,32.

[6]冷护基.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0-102.

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人才培养钦州学院

21世纪不仅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世纪,更是培养海洋科学人才的世纪,这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根本性战略[1]。海洋科学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2]。目前,地方高校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海洋经济建设,就必须准确定位,确定目标,构建平台,打好基础,合理设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改革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海洋人才培养质量。基于这几个方面, 本文对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初步探讨。

一、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海洋科学本科教育应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加强基础、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在获得较强专业基础的同时,也尽可能全面发展[3]。各地方高校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广东海洋大学提出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 基础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 热爱海洋事业, 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4]。浙江海洋学院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海洋科技文化背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5]。钦州学院海洋学院作为广西唯一的海洋学院承担起了为广西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任[6]。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着力培养具备掌握坚实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海洋调查研究基本能力,能够在海洋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涉海类企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海洋科学复合型人才。

二、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海洋科学类人才的重要前提。钦州学院在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自身的办学条件,将海洋科学专业定位为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制药两个方向,前者偏重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调查,基于北部湾海洋污染灾害防治方面;后者偏重于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北部湾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方面。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我国高等学校海洋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海洋科学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导性文件,考虑我校的海洋科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地方经济发展对海洋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我校对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讨,优化设计适应21世纪海洋科技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和以海洋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为根基、海洋科学专业方向模块课为主干、基础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为枝叶的树状课程体系。从而避免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观盲目性,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更加重视专业基础课的教育,同时调整了部分专业课和实验课,加强了实践环节,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海洋美学》专业任选课程,以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海洋审美意识,海洋化学方向增加《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程,使该方向的学生也要具备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考虑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学时数少,不同课程间重复实验多的情况,为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计划中将几门专业课的实验独立出来,与理论教学分开,形成一门综合的专业实验课程,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三、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地方高校要培养和发展海洋科学人才就必须立足地方服务,以满足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这个中心,重视引进社会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目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一是要坚持走出校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我校充分发挥北部湾海洋保护开发利用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的优势科研群体作用与广西海洋局和钦州、北海、防城港地方海洋局等单位在北部湾海洋重大污染监测预警及防灾应急技术、北部湾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北部湾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和有效对接。教育部周济部长曾提出:“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等学校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7]。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推动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秀本科生的分类培养。我校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将优秀本科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培养。对于有志向继续深造的学生,要帮其夯实科学理论基础,加强学术思想和素质训练,走学术型道路;对于动手能力强,且本科毕业后计划工作的学生,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其配备有实践经验的导师,促进其走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学校强化优秀本科生导师制,每人每年精心指导一到两名优秀本科生,定期进行交流和讨论,做到精英培养,重点培养,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优秀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在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部门,学生就业率得到很大提升。

四、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创新型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培养高素质、有作为的海洋科技人才积极服务于地方和国家的海洋事业,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我校从自身特点出发,审时度势,构建海洋人才培养的柔性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将“创新训练”规定为必修环节,以及开设第二专业教育等方式,逐步建立有利于一专多能海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使海洋类专业教育拓展为综合素质教育;逐步实行弹性学制,不断完善学年学分制[8]。为避免传统评价体系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端,学校通过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让学生写实验专题、撰写学术文章或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评学,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以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五、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

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地方高校实现海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校针对海洋科学本科专业性质和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和双语教学等形式, 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灵活化, 以促进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教学效果反映良好。海洋科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理科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海洋学科的发展。学校每年自筹经费设立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这不仅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素质逐步提升、科研方法逐步掌握,树立了他们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逐渐积累从事各类创新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通过对学生海上现场调查实践证明:不仅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增强了学生现场调查的实践技能。总之,多样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得了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地方海洋科学综合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输送提供了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高艳, 潘鲁青.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高等理科教育, 2002, (5): 7-10.

[2]李洪武, 刘志媛, 刘均玲. 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路[J]. 内江科技, 2011, 32(2): 1-2.

[3]冯士笮, 李凤岐, 顾玉翘. 海洋科学发展对教育改革的需要[J]. 中国地质教育, 2001, (2): 6-11.

[4]刘卫国. 使命、特色与高校党的建设——兼论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7(5): 1- 5.

[5]周达军.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若干思考——浙江海洋学院特色办学的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45-47.

[6]银建军, 李尚平, 韦善豪. 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发展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0, 25(6): 1-8.

[7]周济. 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J]. 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5-16): 4-7.

篇5

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政府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践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关联,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逻辑上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人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没有根基。有学者考察46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时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既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原创性成果,又造就了善于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近代科学时期,自然科学注重精确实验,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逐渐分化为精细的专门学科,与此同时,这种分化脱离了对自然界综合的抽象,难以真正认识自然现象内在的联系。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分化与综合紧密联系起来,把人为分解的各环节重新整合了起来。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认识世界的局限,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主流范式,以致“研究与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通常涉及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表明,原创性成果大都产生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领域,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容易产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要进行怎样的变革?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现代大学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云集,适宜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张力的驱动,要求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一般来说,交叉学科主要源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或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相对于单一学科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科之间经过不断推拉与拽扯,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领域和新的知识生产范式。随着交叉学科的渐趋成熟,传统学科之外逐渐分化出人才培养的新专业。从培养目标而言,这些新专业大都具有知识结构的混合型特征。

学科交叉活动涉及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及组织结构的变革,所以,在大学组织内部,有相当数量的学科交叉活动是以隐性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学者间基于问题研究的自愿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小组协作,这些组织大多属于非正式团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发的、持续潜在进行的新知识的生产方式。随着跨学科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活动以及学术创新性成就发生在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院、项目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交汇的地方,并且开始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而且逐渐具备交叉课程开设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功能。在美国,交叉学科教育一直是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推动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整合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与此相应,大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交叉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是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单科教育的制衡力量,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中国大学境遇: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困境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课题。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不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具有创新思想的拔尖人才,之所以缺乏这样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域,因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单学科设置的组织结构、狭窄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当前学术界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交叉学科建设更偏重于科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术领域的创新。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实践层面,无论是交叉学科建设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中国大学面临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困境。

1. 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传统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成果难以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

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学科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在我国,受传统的观念、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都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使许多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合而为一,学科专业数量增多了,但由于学科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交叉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有时难有立足之地。即使如此,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少重点大学设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绝大多数挂靠在院系,是既无办公用房又无日常运行经费的“虚体”,更缺少跨学科研究的有效保障机制。迄今为止,一些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采取的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因此,与认识上的重要性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权模糊、队伍不稳、方向多而杂、投入少而散等问题。

具体到研究者个体,交叉科学研究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者学术意识的一部分。用跨学科视野来处理学术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与独创性,但在大学内部用制度化的方式来处理交叉科学研究问题,形成稳固的交叉学科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学科互涉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因此交叉学科建设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与挫折也是普遍存在的。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境遇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更是刚刚起步。目前,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地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没有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复杂情形所需的整合技巧;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更没有体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间的渗透与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体制性断裂依然难以弥合。这种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有时只是“纸上谈兵”。

2.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形成交叉科学的研究氛围,必须培养新一代坚持跨学科价值观的研究人员,同时,学科交叉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实际上,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具有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资源,比如,不同学科专家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设备一流。但实践中,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障碍,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大学的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都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自我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之间有时壁垒森严、沟通交流困难,小型、分散的单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难以吸收多学科的学术营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值得指出的是,单科教育的体制困境没能阻滞大学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性、零星式的探索。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结构还有很强的“惯性”,无论是对现有结构的修正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大多还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或仅限于学科专业结构等形式的调整,实践中仍受到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三、制度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单一学科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要学科边界,而是提供一种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氛围。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与传统大学组织模式与教育体制相比,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打破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闭锁”状态,着力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机制。

1.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树立大学科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专业不断分化、重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被淘汰,新的学科专业不断出现,其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分类上的反映。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证实,学科专业划分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情景化的探索重新划分了边界,在拥挤的领域可以进行交叉研究,各种交叉学科专业也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知识融合中不断诞生。虽然大学内部单学科组织体系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削弱,但由于受到新需求、新利益、新技术的推动,催生出新的课题及看待旧课题的新方法。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代。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科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即“大学科时代”。因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中破除学科壁垒与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使他们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2. 为交叉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教育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般而言,新学科在大学内部得以发展与繁衍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二是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三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比较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交叉学科在学科体系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地位。宏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国家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要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都要鼓励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建立交叉学科专项研究资助与成果评价体系。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面要设立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负责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建立不同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院系层面,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有三种模式与院系发生联系:一是院系层面设立专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二是单独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院系,三是部分研究与教育活动由院系管理,部分由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及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任务安排,进行因校、因事制宜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针对性强,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调动基层院系的积极性,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不管采用哪种路径,行政推动与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篇6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01-02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专门相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出的,以适应用人单位为实际需求,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与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以创新思维作为基础,离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第二部分为应用性,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知识能力素质是第一要素,只有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创新的成果发挥到最大化。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

二、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之间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以地方投资、管理为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的地方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领域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和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既具有专业基础知识,能出校就能用,又具有新思想、新观念,能够依据现实基础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创新。简言之,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所以,地方高校应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培养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尤其明显。因此,地方高校必须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要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群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创新实践、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1.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本科生参与科技活动,不仅要求能够迸发出新的灵感、想法,还要求能把这种灵感和想法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参与学生科技的活动中不断地找寻新的问题、思考新的问题、探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地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践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锻炼和实现。

2.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增强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还强调要与一线生产实践结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而大学生科技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实践问题。大学生科技活动中,除了理论部分,其他的都要求学生实践动手,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同时,由于实践动手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场所,学生需要在科技活动中创设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和适宜研究的场地。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参与,还要自行组织各种科研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解决科研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场地。除此之外,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还需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科研中所出现的新矛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3.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强化本科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大学生科技活动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学科的知识背景、专业理论、知识转化应用能力。有些实践和项目操作,更是要求熟练地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大学生要结合研究实际状况,解决不断遇到的问题,方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则不能构建大学生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多层次的技能、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也就更不能形成大学生科技活动所需求的多元应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能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契合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

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1. 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专为在校本科生设计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学校把SRTP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考虑到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科研能力普遍相对较弱的实际,探索出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组建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作为参与SRTP的主体,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生发挥在科研上的经验优势,通过与本科生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和讨论,重点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指导教师发挥对本科生的指导作用,重点负责解决学生在SRTP中的技术难点问题。通过这种学术团队的构建,为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2. 实施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课程+讲座+竞赛”的活动平台

课外科技活动虽然从内容上看归属于第二课堂,但它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同时又反作用于第一课堂。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第一课堂夯实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通过讲座和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做法。一是通过课程建设夯实打牢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积极探索启发式和个性化教育、讨论式教学,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创新知识。二是通过学术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把学术讲座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有关部门、单位和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等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三是通过科技竞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竞赛,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3. 实施科研课题“社会化”,形成“学校搭台+企业‘赞助’+学生唱戏”的活动模式

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其思维和想象力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结合大学生特点和高校实际,集中优势资源,切实探索适合高校自身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高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新方向。科研课题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层次的需求,为了使大学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内容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活动的有效指导,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对科研课题实施了“社会化”,有力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学校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基本原则,依托校外实习单位和在企业建立的工程实践中心等优势资源,突出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地位,为部分大学生量身定制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科研课题选题和内容,并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指导力量的基础上,在企业和社会聘请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大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力量,促进了大学生科研成果在企业和社会的转化,提升了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效果和作用。

4. 实施载体创新,形成“网络+社团”的活动新阵地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必须有载体作为保障。学校在传统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紧跟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针对大学生喜欢聚集在网络上的实际,建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设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基本知识、“桂工讲坛”、科技竞赛、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等模块,普及了课外科技活动知识,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提高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型学生社团、协会在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推动成立了电脑协会、电子协会、网络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创业协会、营销协会等科技型协会。这些社团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论坛、科技竞赛、网络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使不同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新阵地。

5. 实施基础支持机制,形成“经费+场地+政策”的条件保障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和政策扶持。为此,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为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资金资助,用于开展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为大学生引入项目作保障。事实证明,实验和实践是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最好载体和完成创新实验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最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学校整合资源,免费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集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空间。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包括可给予创新学分、综合测评加分、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和给予专项科研奖学金的奖励,同时对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予绩效成绩的肯定等。“经费+场地+政策”的条件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本构建了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持机制,大力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帆,陆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0(03).

[2]郭师虹,蔡安江,杨桂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篇7

〔关键词〕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北卡罗来那大学信息与图书馆学学院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big data,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GSLIS and SILS which are the two of the worlds top LIS schools from training objectives,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curriculum with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Based on this,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na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talents.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l should learn from GSLIS and SILS in concept,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has reference value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 level talents training and reform the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Key word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alents training;curriculum;GSLIS;SILS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成为图书情报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对我国图书情报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传统的图书情报(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以下简称LIS)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2]。因此,我国图情领域应该开拓国际化视野,与国外同类学科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借鉴和学习国外知名院校在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3],以增强本学科建设与时展的适应性。这对提高我国图书情报学科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4]。

针对图书情报学科人才培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5],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Mammo认为,继续调整教学方案以满足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并且拓展学术与职业双维度教育是图书情报学科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6];Combes等人认为,教学程序国际化、信息与通讯技术相关课程的结合以及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正在促进LIS教育的转型;陈传夫教授认为,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设立,其目的在于促进图书情报专业队伍的建设,弥补目前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术型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发展面向实践的应用型硕士教育,并且要面向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8]。卢小宾教授认为,图书情报人才应该具备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9]。柯平教授认为,要实现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坚持3个导向,即需求导向、能力导向和质量导向[0]。

笔者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University of Illinois,GSLIS)、北卡罗来纳大学信息与图书馆学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SILS)为例,对其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分析两所院校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情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找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及创新建设的思路。

新的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学情报学(LIS)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加强了不同学院间的交流合作。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院院长进行了非正式会晤,即“iSchool联盟”的起源]。进入21世纪后,iSchool联盟每年召开iConference会议探讨学科重点话题,对图书情报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iSchool联盟院校代表了图情学科的世界最高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针对iSchool联盟院校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iSchool联盟院校的图书情报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重点,通过对iSchool成员学科专业设置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联盟成员学校的图书情报学等信息学科与其相关学科存在学科整合的现状[3];在图书情报研究生培养的传统信息检索课程设置上,iSchool成员院校体现教学层次清晰,强化知识积累,突出理论与前沿,强调以人为中心并关注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4]。iSchool尝试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和人三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5],美国雪城大学的教学工作由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所指导,即“通过信息扩展人类能力,改造个体、组织和社会――信息技术和管理过程是方法而不是终点”]。iSchool的欧洲成员院校方面,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的图书情报学院比较有代表性,学院将所有的课程分为5个等级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课程设置合理,并且针对硕士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位和研究学位两类教育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辅以就业指导教育,拓展综合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6]。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院内部研究人员与外部研究机构和人员加强合作,并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和实践项目。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iSchool联盟院校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但现有的研究基本都是站在学科发展角度进行的分析,结合大数据相关背景,通过分析国外顶尖学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图情人才培养提出解决方案的研究相对较少。

GSLIS和SILS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研究样本选择

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生院(以下简称GSLIS)和北卡罗来那大学信息与图书馆学学院(以下简称GSLIS)在美国乃至全球图书情报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是iSchool联盟[8]成员院校,多年来两所院校在图情领域教学与研究水平处于伯仲之间,USNews & World Report 2015年美国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排名[9]将之列为全美第一与第二名。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研究目标院校的官方网站,收集其图书情报学科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20]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其特征,最后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及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见表1。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开发新技术的技能。从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出,GSLIS和SILS两所院校重视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基础理论课程覆盖范围较广,并且课程设置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体现大数据背景下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两所院校设有博物馆信息学、社区信息学、目录学、卫生信息学、档案管理概论、珍本馆藏原理、信息科学基础等课程,广泛开展图情学科传统应用领域的理论基础教学;并且设有网络信息系统概论、数据库概论、LIS技术概论、数据管理基础、大数据和NoSQL概论、编程信息应用基础等课程,开展信息技术理论教学,体现大数据背景下,图情领域理论与技术结合发展的时代特点,见表。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课程是图情领域人才培养的重点与难点课程,也是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图情领域专业人员应对挑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文本挖掘等信息技术是图情学科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信息技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分布式系统与管理、信息可视化等课程也应运而生,能够提升学生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库、移动网络等也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图情学科人才必须熟知的领域,见表3。这些均体现了图情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图情人才需求变化的情况。

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

作为应用学科,图情学科以利用信息资源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相应问题,满足人类信息需求为发展目标之一,因此,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类课程是图情学科的传统重点课程。GSLIS设有青年文学与资源、青年信息图书资源、图书馆信息与社会、艺术与人文信息资源服务、漫画:启发儿童和成人读者等课程,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展开相应的信息服务;设有信息资源保护、中世纪和早期现代手稿、圣经复兴等课程,注重对信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SILS设有健康科学信息、电子健康档案、FYS-智能城市、多元社会青年服务等课程,强调结合不同应用领域展开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两所院校均设有信息咨询、商务信息类课程,体现了信息资源服务的社会属性,见表4。

4信息管理

除了知识教授类型的课程,两所院校的教学还注重学生的独立学习与自主参与能力,讨论会议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成为其重要特点,两所院校均以研讨会、自主学习、实习调查等形式作为学生独立学习的方式,并以学分的形式做出硬性规定,强化了实践类课程的执行性,见表9。

3对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的启示

思维与视角

相比于国外院校的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我国图书情报领域高水平人才教育对于多元化思维和服务性视角的培养不够突出。随着社会对于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图书情报领域人才掌握必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方法,更应明白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中,服务社会。对比国内外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的设定,国外院校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更多的是强调对多元化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它要求毕业生能够应用专业思维方式、理论和实践经验,解决在可能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专业性问题。另一方面,国外院校立足高远,以全球化视野为出发点,以社会责任为落脚点,根据各自的学生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教学组织方式和考核方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更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乐于为社会服务且具有国际化眼界的学生。个性化思维方式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的培养,是高水平人才走出校园后能够在学科领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内院校及时调整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考核方式,开拓国际化视野,与国外同类学科的高水平大学进行比较,找出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理念差距、实践差距,学习和借鉴国外知名院校在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以增强本学科建设与时展的适应性,对提高我国当前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课程体系和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建设,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课程设置

GSLIS与SILS的课程设置与时展联系紧密,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强。大数据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所面对的数据和信息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对图书情报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也就对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以往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必须以当下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课程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GSLIS与SILS的课程设置的特点值得我国图书情报相关学院与机构学习,应该在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开设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型课程,使得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与当前时展相匹配,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真正能够做到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对课程知识性教育作用以外的隐性作用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掌握程度除了要站在扎实的显性知识的基础上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认知、熏陶以及磨砺。国外大学小组研究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知,以团队为整体,在思想的融合中不断熏陶专业思维,值得我国图情领域学习借鉴。

33实践环节

国内外图书情报专业院校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选拔优秀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教学整体水平。但国内院校注重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忽视了个体的个性化,忽视了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作为高水平人才评价标准的作用,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信心与兴趣。目前相关学者普遍认为,评价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为了反馈与调控,因此,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比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具有现实意义。相比之下,国外学校的教学评价在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大,在评价依据上更为多样和全面,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教学评价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来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国内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教师教授课程核心理论内容,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后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完成作业作为巩固,模式较为贫乏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知识的吸收程度。而且国内高校教育缺少相关的专业活动,在学科文化氛围上缺少活力,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思维方式。

图书情报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然需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作支撑,而这一点GSLIS与SILS的优越性体现的较为明显: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自主学习、研讨会、实践调查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帮助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GSLIS与SILS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在具体的环境下计划、实施、评估信息服务,以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由此,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将实践技能大大提高。

实践课程的优化帮助GSLIS与SILS的学生展示了理论知识,锻炼了在特定主题研究上的整合能力、实践过程中对于抽象概念的合成、分析和整合能力,以及组织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参考相关文献支撑自己从某个角度出发所得的观点,使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掌握;学生在实践中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实际的案例和问题,利用专业知识,在具体的环境中计划、实施、评估信息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c)-0116-02

随着光电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已成为当前最具魅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光电信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为此,2012年国家教育部为适应国内对光电信息领域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批准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为光电技术相关领域产业培养亟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提高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顺势改革。如何打破传统办学模式,面向地方人才需求进行转型发展,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题。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抓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机遇,就必须紧扣光电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后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1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同质化”明显,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产教融合视域下,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将是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鲜明特点,知识具有广泛交叉性,在医疗、材料能源、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2]。光电技术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产业。光电产业在业界的生产方式和设计开发上具有很大的共性,这些给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便利。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依据光电检测和光电通信地方经济特色,通过多学科知识的通识教育,工科类技术应用平台教育,光电检测和光通信专业教育和实践工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娴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可从事光电产业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成为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的目标。

2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优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3-4]。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体系的优化应根据产业人才培养需求而非教师能力设置,确立夯实基础、构建模块化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能力培养导向构建“课程群”,形成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立体化课程体系。以高等数学类、大学物理类课程模块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以物理光学、信息光学、光电子技术基础等光学技术模块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和接口、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等电子信息技术课程为专业基础平台,使学生掌握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以数字信号处理、光电子器件、光电检测技术、光通信原理及应用、光网络基础、光纤通信课程、光电综合实训、综合设计等光电信息处理模块和光通信技术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方面的能力训练。课程群的构建是统筹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行业需求的内在关联,突出行业需求的工程实践应用作为新工科专业的主导地位。

3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行业需求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相互渗透与融合,使系列化课程衔接紧密,在整体优化基础上实现“专业化”“模块化”,处理好传统知识和现代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关系,促进培养方案的“个性化”。教学内容为岗位实际需要服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开发教材、案例和实训项目等特色课程资源。引入“典型工程任务”,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利用企业平台作为教学载体,引项目进课堂,根据实际项目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把课程内容按照引进的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在生产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合作,融“教、学、做”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真正做到学做合一,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实验、实训、实践和专业综合应用等实践教学环节和学分(学时)数,积极推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已有实践教学资源和建设新的实训实验平台,结合行业需求开展校内工程实训。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以光信息、光电子技术企业和相应研发机构为主,充分利用资源,寻找企业和专业实践的结合点,集中开展实践和实训。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实践和光电行业相关竞赛、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

“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转型发展、产教融合的关键和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教师中既能指导实践还能从事理论教学的人才比较匮乏[5]。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坚持内部培养、专职引进与双向聘任结合的道路组建一支特色鲜明的“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改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现状的重要方法。把“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师资培训体系,构建适合“双能型”教师发展的培训系统,与企业联合建立“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鼓励教师参与实践进修与培训,引导教师不断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指导实践的能力。拓宽教师引进渠道,改变重学历、轻实践能力的人才引进观念,优化双能教师的引进标准和考核内容。引进具有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积极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平台,以“双能型”教师为骨干,带动普通专任教师共同发展。建立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双向聘用机制。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计划制定、指导实践和参与科研项目等工作。允许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员到学校兼职,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学校工程类教师晋升工程类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积极探索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全职或柔性引进企业高水平人才。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显著上升,也可使高校教师扎实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企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让学生更易接触行业工程实践,更深入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