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39: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自然观的作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不是由自然界的演化造成的,而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人的行为又是同人的观念紧密相联的。生态危机是人类的生存危机,也是人类的观念危机;是人类的道德危机,也是人类的自然观危机。要解决生态危机,不仅要调整人的道德观念,还要调整人的自然观念。哲学观念的变革,从来都是最深层次的观念变革,没有自然观的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有关于自然界的伦理观念,就不可能有富有哲理的环境伦理学。自然观已经历了天然自然观与人工自然观两个发展阶段。天然自然观是人类自然生存的反映,人工自然观是人类人工(或技术)生存的反映。在前工业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是一种自然生存。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天然资源而生存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自然生存方式中,人依赖天然自然物生存,自然界提供什么,人就利用和消费什么。人类只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去改造自然,更多的是必须被动适应自然界,甚至等待自然的某种“恩赐”。在自然生存中,人本质上与高等动物抑或其他生命体一样生存。因此,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是以人顺从自然为代价获得的。没有这样的原始和谐,人类就难以生存。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的生存方式便从自然生存转向人工生存。人工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人工自然物而生存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人工生存方式中,人通过技术的应用,尤其通过工业化,大规模地制造人工自然物,创造了系统的人工自然界。人工生存也就是技术生存。这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已不再是人类等待其提供资源的对象,而是人的技术作用的对象,是人通过技术进行制造和统治的对象。法国的彭加勒说:“今天,我们不再乞求自然,我们支配自然,因为我们发现了她的某些秘密。”①英国的李约瑟说,人们对自然界实行“封建或帝制的统治”②。人在自然界的面前从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也随之被打破。技术生存引起了自然观、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自然界能向人类提供些什么,而是人类能把自然界改造成什么样以及由此可以获得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其出发点必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与自然开始分裂,甚至走向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曲解为君臣、主仆甚至对抗关系。于是,天然自然观就必然转化为人工自然观。人类的技术生存和相应的人工自然观的确立,其弊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挥到了极致。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人姿态,使得资本不仅作为殖民者侵入一切非资本主义民族,而且作为殖民者全面侵入自然界,进行疯狂的掠夺和征服。其几百年无节制逐利所欠下的自然界的巨大债务,至今仍然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负。但是,也要承认,对于自然界的这种征服者的态度,并非仅仅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而产生,也有认识论方面的原因。因此,我国尽管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克服人工自然观片面性认识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人类产生于天然自然界,又创造了一个人工自然界。人类在创造人工自然界的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天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均衡分布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出现,实际上是两种自然碰撞和冲突的结果。然而,人工自然是人创制的产物,人的生存危机是人与他产生于其中的自然相对立的产物。显然,责任在人,而不在自然。近代工业社会使人完成了从自然生存到人工生存的转折,也相应地使人开始了从天然自然观向人工自然观的转折。人类既享受到这一转折的硕果,同样也尝到了它带来的苦果。维纳说:“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刀,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地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地发展到这个地步。”①技术生存引起的严重环境危机促使人们对人工自然观进行反思,这必然导致自然观的新变革———从人工自然观转向生态自然观。
二、从人工生存转向生态生存
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问题,就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技术生存转向生态生存。因为环境和生态危机是与技术生存相伴而生的,是技术生存的现实导致的恶果。生态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协调发展而生存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生存并不是否定技术生存的作用,它仍保留技术生存的合理内容,也必然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然而,生态生存所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技术,而是绿色的、生态的、环境友好的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生存是“新技术生存”,是“绿色技术生存”,是“生态的”技术生存。它同传统的技术生存有本质的区别: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人类不再是在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工自然中生存,而是在和谐协调的生态化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即在生态自然中生存。生态生存是自然生存与人工生存的辩证统一,是人工自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在新的自然观念指导下,借助高技术和新技术革命向天然自然的复归。这就要创建生态自然这种新自然形态②。因此,生态生存是人类依赖生态自然而生存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自然是人工自然的生态化,或是天然化的人工自然。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不再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而是双向的、可逆的,人工自然逐渐融入天然自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双向互动的大系统。生态自然还包括人自身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均衡发展,它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推动人类向人的生态化方向前进。从人工自然到生态自然,从技术生存到生态生存,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伟大转折,人类只有在这次转折中,才会真正实现对生态危机的超越。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形态,是从自然观的高度对生态自然与人的生态生存的概括。生态自然观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及其引发的利弊进行反思,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哲学总结和对未来生态生存模式的设想。生态自然观关注自然对人的价值和自然自身的本体论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关注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生态自然观将对自然和技术的本质提出新的理解,是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并重的自然观,是适应自然与超越自然相结合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有可能从根本上增强人类的生态意识,从而促进生态科技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消费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及生态思维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等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三、环境伦理学与生态自然观
关键词:“两型社会”;生态学说;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5日
人类自产生以来,其命运就始终与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人类对自然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决定了人类发展理念和实践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生态学说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克服了陈旧自然观的种种局限,确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为者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的自由解放理论奠定了基础,成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本质统一”的理论基石。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一脉相承,是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一、一脉相承的始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既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又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自然观和发展观的不同价值取向。“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根本出发点,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实现了始点上的一脉相承。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自然界是渗入人的因素、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人化自然”。在生态学说看来,人与自然是价值统一的。一方面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自然。“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与人类一起构成了内在关联的生态系统。“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在生态学说的视野中,自然界是作为人类客体并与人类主体相对、被人类本质力量中介了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可见,马克思眼中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与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人类价值统一的自然界。
从根本上说,“两型社会”建设是人类在反思传统发展观带来困境的基础上,力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想境界正如马克思所言,“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二、一脉相承的关系: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健全合理的社会发展应该是在人与自然价值统一基础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正是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视阈,实现了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在价值关系维度的一脉相承。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总是要以历史地变化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一部特殊的自然发展史。”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简单地被归结为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是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关系。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解放。可见,生态学说的自然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即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
“两型社会”建设立足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坚持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价值理念,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局限,蕴含着对人类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追求,凸显了人-自然-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目标。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视阈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的提升;不但要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不但要关注‘突出重围’、‘闯出一条路’,同时要更加注重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协调;不但要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要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的满足,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大发展观”,它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顺应自然和创造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和超越自然的统一,而且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以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根本宗旨,努力促进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等各个系统的协调共进,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一脉相承的中介:生态文明实践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必须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一中介才能得以实现。“两型社会”建设凸显生态文明实践对于消除人与自然的价值冲突、缓解发展困境、促进人类整体和谐进步的关键意义,在价值中介即实践的观点上与马克思的自然观实现了一脉相承。
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以实践的观点超越了唯心主义自然观和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界被当作绝对观念或抽象精神借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外在环节。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是却陷入了“人与自然直接统一于自然界”的直观唯物主义误区。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对人类社会的优先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性,强调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协调和统一,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纵观人类发展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从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一方面带来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人与自然的价值对立和分离。面对这一发展悖论,生态学家主张向“荒野自然”的回归以缓解人类发展困境,经济学家则试图通过“零增长”扼制全球生态危机的蔓延……文明的忧患迫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和谐之道。
“两型社会”建设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的根本旨趣在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社会经济增长、人类物质欲望对自然的改造利用限制在生态系统可接受、可承载的范围内。生态文明实践主张需要和限制的平衡,兼济代内和代际的公平,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自身的关系,以及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的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一脉相承的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在丰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超越自然和历史的必然性,不断向自由和解放迈进。这是生态学说自然观的终极归宿,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最高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凸显人类实践行为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应然价值要求,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在终极价值目标上与生态学说的自然观一脉相承。
生态学说自然观的核心内容是,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两型社会”建设遵循生态学说自然观的根本要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诉求,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其他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又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两型社会”建设克服了传统发展观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片面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以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解放。
“两型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中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实现。人的生态和谐性生存必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首先,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全面”的方法论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在社会发展中,“协调”是一个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形式。最后,“可持续”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方式和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马克思生态学说的自然观立足于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在具体的社会机体的发展和更替中实现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理念,“两型社会”建设以人与自然的价值统一为逻辑起点,强调人-自然-社会的整体价值和谐,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价值理性上的终极关怀。因此,“两型社会”建设是在新的历史实践背景下对马克思生态学说自然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只有全面落实“两型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也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类自由和全面解放的最终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林东.人化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系统的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实践行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日”发起人盖洛德·纳尔逊曾精辟说道:来自自然的威胁(生态危机)是比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从德国和日本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毁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后,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6500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3800多种中已有110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600多种动物和25000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一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17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陆12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3500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洞庭湖1825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949年减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2653平方公里,据此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一个"罗布泊",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可能在长江重演。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再次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
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据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这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仅1998年长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2.5万亿美元。因此,生态学家指出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遭受地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已经超越局部区域而具有全球性质,来自于生态危机的威胁,已远远超过战争、瘟疫,保护地球家园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1]。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能只消极地适应,而应该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才能形成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2]。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于自然世界来说,人类社会有本质不同。人不仅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因而,人对自然不可能做出完全客观而又绝对准确的描述,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助手。
高度认可并维护自然的内在价值是生态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生态自然观看来,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但并不是自然界中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的价值只是自然价值的延伸和升华。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内在价值也不可能大于作为整体的自然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因此,人类应珍惜并努力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多样性。生态自然观还高度重视人在大自然中的独特价值和主体地位。在它看来,人的这种独特价值和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人是大自然中惟一具有道德意识的存在物,能够认识到大自然创造、维持和促进众多生命的潜能和趋势,并能够用道德理想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自觉地维护和促进大自然的这种潜能和趋势。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将超越工业文明时代那种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肤浅的环保观点,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视为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方式。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它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3]。
所以,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发展对大到世界,小到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身为当代有志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和了解生态自然观,在将来的生活中时刻注意生态的重要,并以自己的行为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参考文献:
[1]关伯仁主编.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人化自然;自我限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43-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标志。马克思在其中反复阐述他的自然观,诚如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谈到的,马克思的《手稿》应该被“当作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看待,它同思想发展的其他各阶段一样,虽然预示着未来的发展,但也确定了一个不可变更、独特的现在。”[1]因此我们以《手稿》为例作为研究马克思的前期的自然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从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分析自然观;也有人指出,马克思自然观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等多个层次去理解,摒弃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但是过于简单地解释马克思的自然观整体性质,从总体上,对其内容特征和内在结构简单化了,应该从哲学更深层次去阐释其应有之义。在马克思《手稿》中简述的自然观,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的基础,去分析人与自然的交互运动的体现,在其中会发现马克思自然观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内在逻辑的实践性。
一、两种自然观的探究――唯心与唯物的交锋
要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进行分析,在逻辑上,我们要探讨的就是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然的,将这个问题还原为“自然”的界定。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两种不同的自然观进行了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念。这种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是以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演化和体现,他引用黑格尔的话――绝对观念、抽象观念“作为自己的反映的直接观念,从自身释放出去,就是说,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2]换句话说就是:“决心把那只是作为抽象、作为思想物而隐藏在它里面的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3]因此,在唯心主义自然观者看来,自然界是蕴含在思想里面的,物质世界只是作为自我意识的运动。“黑格尔把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精神’外化或异化的结果,并且这种‘绝对精神’把大自然中的一切都统摄在理性之下。”[4]也就是说,关于自然界的解释依据是精神而不是外在的感性。
另外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物质世界是第一位的,人的意识对外界的感知,说明了物质的第一性。马克思对以什么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的回答,事实上就是对这种观点予以的肯定。因为马克思按费尔巴哈语:“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5]真正的科学是只有以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为出发点的,因而现实的科学只能从自然界出发,同时,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了。”[6]马克思更是列举了“大地创造说”被“地球构造说”致命打击和“创世说”被“自然发生说”抨击的例子,来说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乎历史现实性。
马克思十分明智地论述这两种自然观,或者说是对这两种自然观念的对比,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更深一层涵义――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提供一种基础性的逻辑出发点,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关系。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人与人关于自然的交互联系
(一)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和自然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7]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他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的构成部分之一。人来源于自然,人本身作为自然存在物而存在,这种存在是以人为对象的。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8]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继而继续与这个环境一起发展,由此人类并非是自然的征服者,近代以来在牛顿的机械论和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鼓动之下,人与自然被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由此而发展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然而这种哲学的局限性造成的更为剧烈的破坏或许能够将物质文明的发展光芒遮蔽住。而马克思却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在人与自然中间重新连接起红线,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容纳在同一个轨道之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9]。
(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产生的必要前提,那么很显然,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因为一个来源的衍生物必然不能离开产生它的基础,而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产物。马克思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和人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在《手稿》中,他说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能动的性质,体现为认识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而这两个力量在人身上化约为了天赋、才能和欲望。另一方面更为突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0]这意味着人受制于他的对象,因为这种对象是不依赖于他,并且他的欲望却需要这种对象,同时这种对象正是对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是自然的需要”,为了使自身的饥饿的感觉得到满足,“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也就是身处他自身之外的对象[11]。
因此,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说,人是自然的产物,事实上,已经涵盖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人能够反作用于自然,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对其自身之外的对象进行作用,这事实上也是人摆脱自身之外的对象的限制的表现。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性及其内在逻辑
人摆脱自身之外的对象的限制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获取和人对自然的改造,而这种获取和改造便是人的实践性,人和自然这种“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的关系,使人具有自然性,同时也将自然附带了人的影子。这种只有与人相结合的自然对人来说才有价值,马克思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2]因此脱离了人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那么由于人作为能动的、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存在物,自然会作用于他的对象,“马克思眼中的自然界不是消极被动的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一直发生着相互作用”[13]。而其中起本质作用的是人的实践性。正如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这个关键概念的考察必须“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出发去接受这项使命,并且从人的本质中得出我们熟悉的经济概念的必然性和内容。”[14]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解也必须从人的观点去发现。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15]而实践则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关系。这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与前提,也促使马克思逐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16]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是实践,因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是依靠实践来实现的,这种实践的交互性使人更加具有了自然性(人天生就有自然性,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自然成为了“人本学的自然界”。从人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人的实践性来看,自然在这个意义上必然地是“人化的自然”,那种交互运动和作用是他们关系的本质实现。“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17]说人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即是说人具有能动的实践的特性,而正是人的这种实践本质的注射,使自然感染了人的实践本性,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本质的。
当我们将实践定义为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时, 我们是考虑到了离开人的存在的自然是纯粹抽象的毫无意义的,自然正是因为人而具有意义,按马克思本人的话:“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同时我们更应考虑的是这一点,我们不能因为事物一个性质的存在而忽略了另一部分的性质,而在此,我们就很容易忽视人的主导性作用的部分,或者说没能够将这种人的能动性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谈自然,必须立足人的现实性,而人的现实性就是实践性,因此,自然只有作为实践的一部分,只有在实践中,对人而言才具有意义,也只有在实践中,自然对自身才具有意义。”[18]人的实践才是自然的更高层次的存在,我们谈这种存在之时并非将自然的独立性抹杀,而仅仅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往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正是这种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或者说对自然的“介入”才真正实现了自然本身的存在。“人们在世界中是主动的,而不只是他们周围世界的消极接受者。”[19]当然,我们的本意并非将人推崇为征服和强占的野蛮动物,而是强调这一点:人的实践性正是自然得以对人来说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实践性是自然界的唯一有生命力的、唯一能够有不断的创造力的,对世界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如同上文说的,实践性也仅仅在自然的范围之内,因为人脱离不开自然的束缚,除非他是在冥想,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意义上,人即使在冥想也抛不开自然的魅影。
四、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本质之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意义
“像黑格尔一样,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在世界中的活动来改变自身和世界的。但与黑格尔不同,他认为这一变化作为实践活动发生于实际的世界中,而不仅仅发生于思想中。”[20]在《手稿》中我们所领会到的是自然的两种区分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人化自然”,而这种“人化自然”的实质就是人的实践性。但是我们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实践本性导致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一种内在自我制约性,因为这种实践性必然是在自然的范围之内活动,而且为了人的更好、更自由的发展,这种实践性被限制也是情理之中。
马克思的这种自然观之实践本质的内在自我限制性,换句话说这种自然观内在地将自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天然地处在一个“搏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此消彼长,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这个过程发生区别于以前的状态:自然的发展被人的发展所严重制约,甚至人的发展已然使自然发生了难以回复的倒退发展。因此我们当今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去探求这个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也就是说如何能够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处在“双赢”的状态。不过从人的角度出发,事实上这种“双赢”或许是永远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所言的自然的发展永远是对来人说的,脱离了人的自然将是无。当然这种平衡点的状态的寻求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然而马克思的这种自然观就其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意义上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运用、较为深刻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1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48,149-150.
〔2〕〔3〕〔5〕〔6〕〔7〕〔9〕〔10〕〔11〕〔12〕〔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5,115,89,92,92,105,105,106,116,107.
〔4〕霍芳霞,王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批判思想的真实意蕴探微.商业时代,2012,(14):26.
〔8〕马恩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74-375.
〔13〕王贵贤,田毅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49.
〔15〕杨连云.论人的实践本质.河北学刊,2003,(4):63.
〔16〕徐水华,刘勇.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生成逻辑.前沿,2011,(5):186.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就其本质来看是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对两种自然观的论述,目的在于从更深层次挖掘唯物自然观的涵义,由此我们能够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进行分类和解释。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交互运动的体现,其中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本性正是在此运动中展现,同时这种自然观具有内在的自我限制性。马克思的这种实践性所决定的自然观,毫无疑问,对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人化自然;自我限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43-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标志。马克思在其中反复阐述他的自然观,诚如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谈到的,马克思的《手稿》应该被“当作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看待,它同思想发展的其他各阶段一样,虽然预示着未来的发展,但也确定了一个不可变更、独特的现在。”[1]因此我们以《手稿》为例作为研究马克思的前期的自然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从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分析自然观;也有人指出,马克思自然观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等多个层次去理解,摒弃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但是过于简单地解释马克思的自然观整体性质,从总体上,对其内容特征和内在结构简单化了,应该从哲学更深层次去阐释其应有之义。在马克思《手稿》中简述的自然观,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的基础,去分析人与自然的交互运动的体现,在其中会发现马克思自然观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内在逻辑的实践性。
一、两种自然观的探究——唯心与唯物的交锋
要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进行分析,在逻辑上,我们要探讨的就是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然的,将这个问题还原为“自然”的界定。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两种不同的自然观进行了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念。这种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是以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演化和体现,他引用黑格尔的话——绝对观念、抽象观念“作为自己的反映的直接观念,从自身释放出去,就是说,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2]换句话说就是:“决心把那只是作为抽象、作为思想物而隐藏在它里面的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3]因此,在唯心主义自然观者看来,自然界是蕴含在思想里面的,物质世界只是作为自我意识的运动。“黑格尔把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精神’外化或异化的结果,并且这种‘绝对精神’把大自然中的一切都统摄在理性之下。”[4]也就是说,关于自然界的解释依据是精神而不是外在的感性。
另外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物质世界是第一位的,人的意识对外界的感知,说明了物质的第一性。马克思对以什么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的回答,事实上就是对这种观点予以的肯定。因为马克思按费尔巴哈语:“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5]真正的科学是只有以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为出发点的,因而现实的科学只能从自然界出发,同时,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了。”[6]马克思更是列举了“大地创造说”被“地球构造说”致命打击和“创世说”被“自然发生说”抨击的例子,来说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乎历史现实性。
马克思十分明智地论述这两种自然观,或者说是对这两种自然观念的对比,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更深一层涵义——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提供一种基础性的逻辑出发点,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关系。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人与人关于自然的交互联系
(一)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和自然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7]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他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的构成部分之一。人来源于自然,人本身作为自然存在物而存在,这种存在是以人为对象的。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8]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继而继续与这个环境一起发展,由此人类并非是自然的征服者,近代以来在牛顿的机械论和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鼓动之下,人与自然被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由此而发展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然而这种哲学的局限性造成的更为剧烈的破坏或许能够将物质文明的发展光芒遮蔽住。而马克思却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在人与自然中间重新连接起红线,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容纳在同一个轨道之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9]。
(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产生的必要前提,那么很显然,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因为一个来源的衍生物必然不能离开产生它的基础,而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产物。马克思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和人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在《手稿》中,他说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能动的性质,体现为认识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而这两个力量在人身上化约为了天赋、才能和欲望。另一方面更为突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0]这意味着人受制于他的对象,因为这种对象是不依赖于他,并且他的欲望却需要这种对象,同时这种对象正是对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是自然的需要”,为了使自身的饥饿的感觉得到满足,“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也就是身处他自身之外的对象[11]。
因此,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说,人是自然的产物,事实上,已经涵盖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人能够反作用于自然,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对其自身之外的对象进行作用,这事实上也是人摆脱自身之外的对象的限制的表现。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性及其内在逻辑
人摆脱自身之外的对象的限制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获取和人对自然的改造,而这种获取和改造便是人的实践性,人和自然这种“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的关系,使人具有自然性,同时也将自然附带了人的影子。这种只有与人相结合的自然对人来说才有价值,马克思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2]因此脱离了人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那么由于人作为能动的、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存在物,自然会作用于他的对象,“马克思眼中的自然界不是消极被动的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一直发生着相互作用”[13]。而其中起本质作用的是人的实践性。正如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这个关键概念的考察必须“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出发去接受这项使命,并且从人的本质中得出我们熟悉的经济概念的必然性和内容。”[14]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解也必须从人的观点去发现。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15]而实践则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关系。这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与前提,也促使马克思逐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16]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是实践,因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是依靠实践来实现的,这种实践的交互性使人更加具有了自然性(人天生就有自然性,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自然成为了“人本学的自然界”。从人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人的实践性来看,自然在这个意义上必然地是“人化的自然”,那种交互运动和作用是他们关系的本质实现。“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17]说人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即是说人具有能动的实践的特性,而正是人的这种实践本质的注射,使自然感染了人的实践本性,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本质的。
当我们将实践定义为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时,我们是考虑到了离开人的存在的自然是纯粹抽象的毫无意义的,自然正是因为人而具有意义,按马克思本人的话:“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同时我们更应考虑的是这一点,我们不能因为事物一个性质的存在而忽略了另一部分的性质,而在此,我们就很容易忽视人的主导性作用的部分,或者说没能够将这种人的能动性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谈自然,必须立足人的现实性,而人的现实性就是实践性,因此,自然只有作为实践的一部分,只有在实践中,对人而言才具有意义,也只有在实践中,自然对自身才具有意义。”[18]人的实践才是自然的更高层次的存在,我们谈这种存在之时并非将自然的独立性抹杀,而仅仅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往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正是这种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或者说对自然的“介入”才真正实现了自然本身的存在。“人们在世界中是主动的,而不只是他们周围世界的消极接受者。”[19]当然,我们的本意并非将人推崇为征服和强占的野蛮动物,而是强调这一点:人的实践性正是自然得以对人来说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实践性是自然界的唯一有生命力的、唯一能够有不断的创造力的,对世界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如同上文说的,实践性也仅仅在自然的范围之内,因为人脱离不开自然的束缚,除非他是在冥想,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意义上,人即使在冥想也抛不开自然的魅影。
四、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本质之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意义
“像黑格尔一样,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在世界中的活动来改变自身和世界的。但与黑格尔不同,他认为这一变化作为实践活动发生于实际的世界中,而不仅仅发生于思想中。”[20]在《手稿》中我们所领会到的是自然的两种区分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人化自然”,而这种“人化自然”的实质就是人的实践性。但是我们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实践本性导致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一种内在自我制约性,因为这种实践性必然是在自然的范围之内活动,而且为了人的更好、更自由的发展,这种实践性被限制也是情理之中。
马克思的这种自然观之实践本质的内在自我限制性,换句话说这种自然观内在地将自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天然地处在一个“搏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此消彼长,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这个过程发生区别于以前的状态:自然的发展被人的发展所严重制约,甚至人的发展已然使自然发生了难以回复的倒退发展。因此我们当今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去探求这个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也就是说如何能够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处在“双赢”的状态。不过从人的角度出发,事实上这种“双赢”或许是永远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所言的自然的发展永远是对来人说的,脱离了人的自然将是无。当然这种平衡点的状态的寻求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然而马克思的这种自然观就其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意义上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运用、较为深刻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1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48,149-150.
〔2〕〔3〕〔5〕〔6〕〔7〕〔9〕〔10〕〔11〕〔12〕〔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5,115,89,92,92,105,105,106,116,107.
〔4〕霍芳霞,王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批判思想的真实意蕴探微.商业时代,2012,(14):26.
〔8〕马恩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74-375.
〔13〕王贵贤,田毅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49.
〔15〕杨连云.论人的实践本质.河北学刊,2003,(4):63.
〔16〕徐水华,刘勇.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生成逻辑.前沿,2011,(5):186.
〔18〕汪建明.实践观视阈下自然的存在及其意义——兼论马克思自然哲学的生态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12,(9):29-30.
1.1中西传统自然观形成根源中国大陆的封闭安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而西方世界的自然观建立在对自然界根源的认识探知及对科学数学的采集之上,再进一步思考的同时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所以古罗马及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因素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及传统自然观的形成有种重要的影响作用。古希腊诸国国土多以丘陵为主,山河、盆地、丘陵清晰可见,并不适合农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种植园,依赖进口与出口,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影响,农业谷物不能自给自足,加上丰富的海岸线资源,促进了西方国家对自然的挑战,在航海冒险的过程中,探寻自然观在自然层面向思辨层面的转变。
1.2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差异中国传统自然观在很大层面上体现在以儒道禅学派为主的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道教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佛教自然观的产生,把自然与佛教意境充分结合了起来。之后发展的禅宗思想更是主张崇尚自然,利用自然形象表达其主张思想。西方自然观主要可分为希腊自然观、文艺复兴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视自然为神圣、为必然、为有机整体。文艺复兴自然观并不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并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对自然进行人为摆置,而现代自然观人为自然是一直变化前进的。综述来看,中国传统自然观讲究天人合一,西方传统自然观讲究实证和本体认识。
1.3中西传统自然观的价值意义中西传统自然观各具特色及利弊,对其优劣评判尚无明确的标准,但不可否认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自然观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及把握,具有整体性及象征性的优势。西方受传统自然观的影响,将本体与现实对立,互相作用于对现实世界的解释,用思维设想来规范世界。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传统自然观都需要进行新的变革和完善,在互相融合和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现代科学自然观。
2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园林要素的影响
2.1石景设计中国园林注重以山水为景观园林建设构架,假山堆砌及叠石一般作为景观园林的主景,借助有限的空间与山石的对比,加深制造园林的山林气氛,显现出园林高于自然的特点。西方园林对石的运用主要是以雕塑的方式体现,全园以石雕为核心,各式各样的石雕遍布全园,在分布格局上与园林整体规则对称符合,构成空间序列。
2.2理水分布受中国传统自然观影响下的景观园林在水的布局上分为集中于分散两种形式,以水池为中心,增强空间开阔感及宁静感,水池偏于园林一侧,形成山水环抱格局,增强了环境的幽深感。西方自然观影响下的景观园林对水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喷泉设计上,错综复杂的喷水设计,加深了水对景观园林的灵魂效果。
2.3建筑要素中国园林在景观建筑方面利用建筑物做到整体空间环境的点缀,以山石、花木组成的半建筑空间组成了整个的景观园里建设空间。西方园林强调主从关系,强调几何与秩序的统一,建筑以石为主,砖石结构建筑广布全园,建筑体积庞大,注重立体石面的划分处理,具有相当的美学原则。
3中西传统自然观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启示
3.1场地分析选取自然存在缺陷是不完整的,应在自然场地环境中加入合理的人工调整及安排,加强对场地的利用改造,重视建筑要素之间的平衡。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维护及古树植物的保护工作,对设计场地内的景观有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规划基础,并充分了解当地周围居民生活习俗及民族习惯,达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效果。
所谓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体图景的把握。自然观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的出现,与20世纪频繁出现的生态灾难紧密相关。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生态危机。从这时起,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引起各个国家的重点关注。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与此紧密相关,同时又独具特色,根据自身国情,俄罗斯制定并实施了自己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一、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是世界资源大国,其自然资源总价值约300万亿美元,居世界之首。在俄罗斯文化中,自古就以祖国的地大物博为荣,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推崇不事雕琢的自然美。在对自然的理解上,俄罗斯的自然观里面天然的就有顺应自然,从整体性、普遍主义角度来理解世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方面。这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是相契合的,考察东西方语境,会发现“自然”一词最初主要就是在本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即“自然”是自我运动的,是生长着的事物的自我生成,因此没有什么比生命的诞生、成长更自然的了。俄罗斯思想里有深沉的大地母亲崇拜情结,俄罗斯人总是过分依赖俄罗斯大地,把大地看作母亲,寻求前者的庇护,几乎把大地母亲和圣母混为一谈。在这种传统的生态自然观中,俄罗斯人精神世界中的斯拉夫原始宗教的泛神论和多神教与基督教的一神论同时并存。他们习惯从泛神论的视角出发看待自然和世界,把自身同广阔的俄罗斯土地相联系具有自发性。然而,当彼得大帝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俄罗斯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进而产生了西欧派和斯拉夫派的严重分歧。斯拉夫派认为,俄国自古即拥有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迥异于西欧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眼里,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给俄罗斯民族造成了一场灾难,破坏了俄罗斯田园般的发展前景。在其后的俄罗斯哲学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的众多哲学家共同的主题之一就是批判工业文明,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信奉人类中心论,认为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思想家们在对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破坏的批判中高度关注人的命运,并希望找到人类的未来和出路。这种思想与马克思的影响不无关系。马克思在其资本主义批判中,早已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反人类本质,即“把人本身…看作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资本主义使自然要素也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因而也使自然界异化了,资本主义造成了“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但俄罗斯学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是一种末世论思想。“在传统神学的语言中,‘末世论’是关于宇宙最终景况的理论它告诉人们,这个现存的世界,自然的和历史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并实施我们计划的世界不是唯一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面对永恒,它最终是空虚和不真实的。”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宗教性紧密相关,东正教一直是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在俄罗斯人身上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即俄罗斯民族是带有神性的民族,认为俄罗斯是天生被赋予的、具有拯救斯拉夫世界乃至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的民族,这是一种强烈的普济主义情结。如“弥赛亚”说,也就是救世主说,“俄罗斯人即人类,俄罗斯精神即宇宙精神”,只有俄罗斯能拯救世界。当代俄罗斯学者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时,很多观点是对马克思和白银时代哲学家们思想的继承。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苏联哲学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可知性的理解,注重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但忽视人的地位,“征服自然”被排在了首位。“这时,国家对新工程的惟一要求是高速和高指标,只要求新工程迅速投产和开工”,“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恶化也在愈益的严重,从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人们只想到从大自然中获得资源,却没想到大自然会报复会惩罚”,没有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正确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国沙文主义战略,这种战略实际上是以救世主义为根源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延续。国家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是军事技术方面,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民用科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致在最新技术革命中付出沉重代价。在此后的苏联改革时期,苏联学者对苏联哲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1987年4月,《哲学问题》杂志社举行“哲学与生活”讨论会,与会学者普遍批评苏联哲学中缺少关于人的理论,认为“人道主义问题是的活的灵魂”。因此,哲学研究所所长拉宾在发言中提出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我们的全部哲学都要把人视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视为最高的价值和一切事物的尺度,也就是说,要使哲学人道化。”这实际上代表着哲学研究的人道主义转向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即更多的关注人本身。这种转向在苏联解体后更加明显,在对于自然图景的认识方面,注重研究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关注人生存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重新思考,建立了现代科学世界图景的崭新思想。与以往不同,脱离开人的本体论研究被摒弃了,认为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着的生态系统的概念被纳入科学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是历史的、人化的,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观念。对于自然界的新理解成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的思想基础,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宇宙哲学、生物伦理学、女性自然哲学等学科的新发展。如2000年10月16日—17日在俄罗斯科学院北奥塞梯哲学和法学研究基地召开的关于哲学和科学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会议上,自然科学哲学小组讨论了生物伦理学问题,博加特廖娃在会议综述中指出,这次会议“关注特别突出的后经典时期世界图景的形成语境问题”。2000年俄罗斯人文大学出版了安德烈耶夫娜的《女性自然》,该书开始把女性自然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该书关注的焦点是“在欧洲哲学史中从经典的研究客体向在现代女权主义哲学中非经典的‘女性自然’概念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在女权主义哲学的结构主义解释中的女性自然的非推论的基础”。这是国际女性自然主义哲学在俄罗斯哲学界的反馈。而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直接相关的。由于工业时代的“技治主义”的统治,工具理性使人文关怀失落,用马尔库赛的说法就是“逻各斯代替了”。而女性主义从女性独特体验出发,寻求人性的复归,表现了对工业文明的不满和反叛,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大地母亲情结不谋而合,是当代新人文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在俄罗斯受到青睐,显然是对俄罗斯长久的传统专制体制的反抗。与白银时代思想家的自然观相比较,这种新自然观同样批判工业文明,但较少宗教色彩;同样关注人的道德观念对人类的命运的影响,但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协同学、系统论)发展的基础上;还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只是从“低级的‘人类权利中心论’上升到高级的‘人类利益中心论’。其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在这样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从古罗斯到彼得大帝,从白银时代到苏联时期,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对生态危机的初露端倪有所察觉,但毕竟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人对物质世界的关注远不如对公平、正义、理想、道德、友爱等美好未来人际关系及内心世界的关注深切,这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社会思想史中看得十分清楚。”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大会后,俄罗斯开始积极进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及战略实施工作。在最终形成的生态自然观思想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目前,俄罗斯在世界生态评估中排第32位,这与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密切相关,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力求使自然资源利用战略和经营活动生态化,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第一,认清现状,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俄罗斯对自己的国内环境状况有清楚的认识,2003年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俄国务委员会专门召开主席团会议,讨论治理国内生态环境的问题。当时的总统普京指出,俄国内占领土总面积15%的地区正处于生态危机和亚生态危机状态,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一些工业中心的生态状况尤其令人担忧。俄罗斯历任总统曾几次颁布命令,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俄罗斯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近十年来,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约1/3。同时,俄罗斯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如中俄两国在国家层面上正在加强协调联系,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界河水体水质共同保护与监测的协调指导,双方在国家共同合作框架下,开展地区间的环境监测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国家监督体制。主要包括:
(1)完善法律制度。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1年12月19日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于1995年12月7日通过《联邦生态鉴定法》。俄罗斯联邦议会于1996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被认为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较为完备的环境刑事立法。其特点除了修订刑法典增设环境犯罪外,在具体罪名和刑种上也较多,扩大了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体现了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生态化、国际化趋势。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俄罗斯在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新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规定了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环境资源管理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律还在不断完善,2008年2月,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尽快修改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利用的有关法律;认为新的环保法律应该对采用新的生态保护技术、实施环保措施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生态破坏赔偿法律制度。
(2)建立生态鉴定制度。该制度是指由一定的机关或组织,对计划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其它与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判定其是否符合俄联邦规定的生态要求,是否可以允许其实施的一种特定的监督检查程序或监督检查活动。这是发现和防止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潜在的生态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免遭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在生态鉴定中的首要原则是对环境进行保护。
关键词: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
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而后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学者们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危机的方法。福斯特的生态思想为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思想方法,也为消除怀疑生态思想的学者们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说到:“事实上,整个19世纪生态思想发展的最大成果就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崛起,而这又与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伴随。”在一定意义上,他把对马克思的生态理论的内涵及当代价值的揭示转化为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揭示。鉴于人们对的辩证法没有多少异议,所以他主要集中于对唯物主义的阐述上。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异》,马克思之所以选择伊壁鸠鲁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写作对象,正是因为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理论。福斯特认为伊壁鸠鲁超越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机械论倾向,这是马克思的―个重大发现。福斯特详细的说明了马克思是如何肯定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机械论和决定论的超越。他强调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肯定是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认识到马克思在坚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伊壁鸠鲁的肯定要比认识到马克思对伊壁鸠鲁超越机械论和决定论的肯定更为重要。福斯特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肯定伊壁鸠鲁就是想要说明伊壁鸠鲁是个唯物主义者。福斯特说到:“他(指马克思――引者注)同伊壁鸠鲁主义和英法唯物主义者们的相遇,使他和恩格斯后来所说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了面对面的关系。”
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
福斯特认为成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系统的接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哲学以后形成的。之前我们一谈到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首先想到的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超越,而福斯特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吸收和继承上。福斯特认为正是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刚要》这部著作中费尔巴哈同黑格尔实现了分裂。黑格尔认为自然是从精神中分离出来的,自然从属于精神,在《自然哲学》中提到“自然界的宗旨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和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尼芬克斯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以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而费尔巴哈“坚持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是现实存在的,包括其中的人类及其对世界的感觉”。对于黑格尔来说,这种来自费尔巴哈的冲击是毁灭性的。福斯特这样描述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冲击,“正是在这里,费尔巴哈的批判最具毁灭性,因为它就是冲着这个离奇的自然哲学而来的,即就是为了脱掉这个皇帝的外衣。正是缘于黑格尔无法提出真正的自然主义,以及他一意孤行地将外在自然(被视为是机械的)置于绝对理念之中,所以他的思辨哲学――他的辩证法――惊人地毁灭了。”之所以说马克思是对费尔巴哈的继承与超越,是因为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决裂使马克思彻底看清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实际上是在为神学做辩护,之后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思想中吸取了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这一思想“对马克思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费尔巴哈在反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时为的自然观提供了框架。马克思通过吸收了伊壁鸠鲁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提出了自己的“产生于感觉经验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一方面认为人是自然物,另一方面也认为人和其它动物一样是受动的,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是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同时马克思强调人类的对象性的世界是在历史中以不同于人类的方式实现的。
福斯特认为马克思正是借助于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的决裂才同黑格尔彻底划清界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所作出的贡献。但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不能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黑格尔的影响。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体系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福斯特把马克思形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看成是马克思一生所坚持的思想,即使后来有学者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解读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基础还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