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39: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行社的技术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内蒙古; 旅行社; 管理信息系统;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旅行社主要依靠手工记事、记账的工作模式,所积累的大量业务信息复用率极低,各种数据统计烦琐易错,经营中的失误和损失难以消除,加之对业务人员的责权缺乏有效监督,死账、呆账时有发生,造成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又由于定量依据不足,决策能力薄弱,市场预见性差,难免陷入被动局面。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传统管理模式将使旅行社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是对旅行社管理中的信息流、客流、物流、资金流及其综合运作机制,进行数字化建模、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所有经营、管理和执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随时查询、统计、汇总、预测、决策、报送、归档、备份和交换业务信息。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给旅行社带来先进的、信息化业务管理方案,通过增强旅行社的灵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既提升管理水平,又提升旅游者服务品质,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不仅是旅行社服务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管理方式从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化的方向。
内蒙古旅行社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缓慢,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旅行社增强竞争力、开拓业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及发展内蒙古旅游业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 竞争的需要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以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企业资源,而且还应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使信息的快速交换成为旅行社优质服务的基础。国家旅游局于2000年底在全行业启动了“金旅工程”,旨在改变旅游行业的管理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全行业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2)》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又如呼和浩特,2010年8月旅游高峰期间,接待中外游客205.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1%,实现旅游收入32.06亿元,同比增长17%;2010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约为732亿元,同比增长19.7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行社的竞争日趋激烈,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作为基本定位的旅行社,想要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信息化水平至少还比国际水平落后10~15年。要想加快我国在21世纪前叶成为世界首要旅游大国的进程,就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和机遇:加快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内蒙古旅行社业的信息化水平与我国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更加落后。
(二) 业务发展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相关行业的协作与交流。因此旅行社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利用信息技术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是否通畅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呼和浩特旅行社中,团队的订餐、订房、订车都通过电话、传真或QQ联络确定,逐一进行操作。如在2010年6月某旅行社举办的“第十八届华夏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 中,近4 000人的车、房、餐全部为电话和人力联系。在这项工作中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复操作且出错率高,仅完成联系工作就耗时3个半月。该项目中,已显现出旅行社手工操作存在的诸多弊端,接一个大单却没有接待能力,长此以往,旅行社的业务发展将受到影响。
在新的《旅行社条例》中,旅行社门槛的降低、旅行社分社设立不受地域限制等规定,一方面将使旅行社的组建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原来挂靠在一些大社下的旅行社及在线旅行运营商可以脱离出来;另一方面也将使旅行社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2008年,首届入境旅游电子商务论坛在京举办后,促使国内更多的入境游企业向在线服务商转型,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内蒙古旅行社业务的发展必须借助新平台提供的机会求得发展,只有站得高,才能走得远。
(三) 管理的需要
旅行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使用,也可以扩展到广域网,方便网络用户浏览景点介绍、出游线路、时间安排、导游信息介绍等信息,开发、引进、使用旅行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国旅行社增加综合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国外旅行社业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旅行社的重要性,而我国将信息技术引入旅行社业则是近几年的事。
通过对呼和浩特部分旅行社的调查了解,许多旅行社配备电脑的用途多为打字、做报价、传文件、贮存信息、通过QQ群信息、联系业务,但线路销售仍然为手工操作,效率低、耗时多,经常出错,旅游者资料不容易整理,丢失风险大,这些因素无疑都已成为限制旅行社发展的瓶颈。如前述“第十八届华夏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中,会后核账历时一个月,反复进行多次,并且需要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到场。而在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财务管理子系统中,可以自动记账、自动编制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快速查询各种所需的信息,能及时而准确地处理数据、减少出错率,还具有高保密性、高可靠性,财务工作量减轻,账目简单明了,可以及时处理旅行社与其他部门的账务关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又如,在呼和浩特166家旅行社中,组团计调和地接计调掌握着旅行社全部的信息和客户资源,这些资源都是计调手中的个人名片,随计调的流动而流动。若失去了一个为旅行社服务工作2~4年的计调员工,这就意味着旅行社将会失去60%的客源,计调手中的客源、房源、车源、用餐、导游等信息全都会因计调人员的流动而流失,尤其是客源,客人从询价到旅游的实现全都是与计调员工沟通,若合作得好,下次出游咨询的仍是计调而不是咨询旅行社,这就要求管理者不得不留住计调员工,造成管理的被动。
由此可知,旅行社要摆脱传统管理的弊端,信息化管理是其出路之一。通过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知识,掌握信息管理的方法,即从管理的角度去掌握IT技术,从信息的角度去管理企业。
二、旅行社业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行社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发展比较缓慢,四川信海威科技有限公司老总张海认为:“总体而言,我国旅行社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水平较之国际同行和国内其他服务行业明显落后。绝大多数的旅行社还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日常业务的管理系统,而是整天忙碌于各种传真、电话沟通上。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拿不下大单子,丢失客源等现象经常出现,旅行社自身对此也深感头疼。”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一个庞大的资源信息库,由自组团销售与接待管理系统、地接团管理系统、散客销售系统、陪同管理系统、票务管理系统、车务管理系统、综合业务及运作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办公室管理系统、总经理管理系统、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如此实用的信息系统在内蒙古旅行社业应用程度很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笔者试着作一分析。
(一) 经营规模小
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以在内蒙古经营相对较好的呼和浩特为例,旅行社共有166家,且多为中小旅行社。约70%的旅行社在人员配备上为4~10人,在办公室配备上为2~10部电话,2~20部电脑等,规模小、配备简单。大约有50%的旅行社选择包部挂靠式。
(二) 经营季节短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城市是旅游主线,因为内蒙古的季节气候原因,经营时间和旅游时间集中在每年的6-10月初,时间短;虽然冬季可以推出冬季冰雪旅游,但是却不能作为旅行社的支柱产品,旅行社在盈利不稳定或是不多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费用来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被认为是不合算的。
(三) 旅游线路固定
旅行社在夏季主推的线路有草原一日游,沙漠一日游,草原—沙漠两日游,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三日游,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市内四日游,中长线再加上山西或是宁夏,线路推出的时间长,已无新意,手工操作线路已经很熟练,在旅游旺季,虽然客源较多,但毕竟只有几个月旺季。因此,无论区内还是跨区合作,计调们的方式就是电话和QQ联系相关事宜。
(四) 网点布局集中
呼和浩特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如:蒙之旅、蒙圣、金锣生态、盛祥、风情旅行社等,只是在呼和浩特的不同区开设了分社或办事处,在呼和浩特的周边例如武川等小城镇投入的力量不是很大,并未大规模拓展业务,而与办事处之间的联系通常用电话、QQ。
(五) 经营者认识局限
一部分旅行社是由经验较为丰富的计调或是导游开设的,其采用的方法为挂靠式的小成本、大收益的经营方法,手工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得心应手,又因为都为固定的路线,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不会有这样的经营意识来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技术管理企业。同时,旅行社也缺乏专业的人才。
(六) 信息建设缓慢
旅行社的经营者不重视旅行社的网络发展,很多旅行社虽有门户网站,但宣传过于简单,网上也没有在线服务和在线报名,与其他网站链接少,基础建设、传输速度、宽带不到位,更新速度慢,缺少客户答疑,这些问题导致网站的访问率不高,并且缺乏专业资源的支持,未能实现旅游服务项目与旅游者需求的全天候自动化对接,更不要说实现旅游服务与电子商务的彻底整合,建立自动化服务模式等。
以上问题的核心看似一个“小”,但更重要的是“认识”问题。在彭潜的“旅行社信息化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天津健生旅行社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小企业,该社包括总经理周健在内只有4名员工。从前该公司业务员的流失常常造成企业的销售信息和资料丢失,带来不小的损失。运用信息化管理后,这种情况最终得以完全解决。周健说:“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我们现在可以实现各部门各业务员的信息共享,避免了员工离职信息就丢失的情况。我们不仅能一如既往地服务于老客户,同时,也能挖掘出新的客户,实现二次销售、三次销售。”
另外,周健认为,通过这么一个平台来管理旅行社,如客户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和公共信息管理,既高效便捷又经济实用。“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是兼职的人员,导游是自由职业者,我们有固定员工,还有经理人,所以作为一个小企业,我们五脏俱全,基本上管理需求都能在软件系统上面实现。以前,我们认为我们的账太简单了,就没有重视,有这么一个系统其实做起来很方便。”
周健感叹:“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管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带来了经营思路和管理观念的转变,使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分析并不断挖掘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因此,我们希望可以将我们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中小企业,改变更多企业的业务模式。”
三、发展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对策
(一) 政府
政府主导产业,规范产业,对全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应该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旅游发展情况,把旅游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政策。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姜月忠曾向记者表示,旅游信息化要“两条腿”走路。在企业自身发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政府也要在培育信息市场,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整合,以及在完善法律法规上发挥作用。
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毕竟这是一个大项目,对于一个旅行社或是几个旅行社而言是无法完成的,政府的帮助是必要的,并且还要协调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监督作用。政府要尽早起动旅行社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以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应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二) 企业
传统旅行社运作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旅行社内部信息不畅,资源无法共享,规模效应不突出,人工成本高,办公效率低,客户流失多,财务易出现漏洞,控制滞后等。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意识,认识到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益处,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改善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使旅游产品和服务顾客定制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开辟网上销售新渠道,多种经营;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中间商,注重广告宣传与市场促销;选取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如网上预订和支付等。
(三) 高校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担负人才培养的任务。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各高校应根据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要求,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通过对“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深化新时代的旅游管理思想,理解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旅行社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一般使用方法,如围绕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具体接待业务、组团业务、团队核算、客服管理等业务进行具体的操作学习,理解不同业务操作技术所体现的管理思想。
(四) 相关产业
旅行社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搭建相关产业的平台。其关联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通讯、金融、软件等。内蒙古旅游业信息技术普及程度较低,旅行社与饭店、交通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网系统不发达;金融体系不健全,在线付款还很难实现;旅行社信息共享性差,没有形成实时、完整的数据库;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与通讯企业合作不到位等。
只有相关产业同步发展,才能使旅行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加强对旅游景点开发、规划、设计以及对客源市场目标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和旅游统计;才能通过信息化引导消费,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来大力提升旅游管理,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使管理工作更加迅速、准确、高效。 信息化是实现旅行社管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春林,梁中,袁丁.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内蒙古; 旅行社; 管理信息系统;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旅行社主要依靠手工记事、记账的工作模式,所积累的大量业务信息复用率极低,各种数据统计烦琐易错,经营中的失误和损失难以消除,加之对业务人员的责权缺乏有效监督,死账、呆账时有发生,造成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又由于定量依据不足,决策能力薄弱,市场预见性差,难免陷入被动局面。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传统管理模式将使旅行社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是对旅行社管理中的信息流、客流、物流、资金流及其综合运作机制,进行数字化建模、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所有经营、管理和执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随时查询、统计、汇总、预测、决策、报送、归档、备份和交换业务信息。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给旅行社带来先进的、信息化业务管理方案,通过增强旅行社的灵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既提升管理水平,又提升旅游者服务品质,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不仅是旅行社服务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管理方式从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化的方向。
内蒙古旅行社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缓慢,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旅行社增强竞争力、开拓业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及发展内蒙古旅游业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 竞争的需要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以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企业资源,而且还应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资源,使信息的快速交换成为旅行社优质服务的基础。国家旅游局于2000年底在全行业启动了“金旅工程”,旨在改变旅游行业的管理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全行业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2)》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又如呼和浩特,2010年8月旅游高峰期间,接待中外游客205.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1%,实现旅游收入32.06亿元,同比增长17%;2010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约为732亿元,同比增长19.7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行社的竞争日趋激烈,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作为基本定位的旅行社,想要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信息化水平至少还比国际水平落后10~15年。要想加快我国在21世纪前叶成为世界首要旅游大国的进程,就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和机遇:加快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内蒙古旅行社业的信息化水平与我国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更加落后。
(二) 业务发展的需要
旅游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其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相关行业的协作与交流。因此旅行社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利用信息技术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是否通畅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呼和浩特旅行社中,团队的订餐、订房、订车都通过电话、传真或qq联络确定,逐一进行操作。如在2010年6月某旅行社举办的“第十八届华夏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 中,近4 000人的车、房、餐全部为电话和人力联系。在这项工作中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复操作且出错率高,仅完成联系工作就耗时3个半月。该项目中,已显现出旅行社手工操作存在的诸多弊端,接一个大单却没有接待能力,长此以往,旅行社的业务发展将受到影响。
在新的《旅行社条例》中,旅行社门槛的降低、旅行社分社设立不受地域限制等规定,一方面将使旅行社的组建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原来挂靠在一些大社下的旅行社及在线旅行运营商可以脱离出来;另一方面也将使旅行社行业进入兼并、重组阶段。2008年,首届入境旅游电子商务论坛在京举办后,促使国内更多的入境游企业向在线服务商转型,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内蒙古旅行社业务的发展必须借助新平台提供的机会求得发展,只有站得高,才能走得远。
(三) 管理的需要
旅行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在企业内部网络中使用,也可以扩展到广域网,方便网络用户浏览景点介绍、出游线路、时间安排、导游信息介绍等信息,开发、引进、使用旅行社旅游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国旅行社增加综合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国外旅行社业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旅行社的重要性,而我国将信息技术引入旅行社业则是近几年的事。
通过对呼和浩特部分旅行社的调查了解,许多旅行社配备电脑的用途多为打字、做报价、传文件、贮存信息、通过qq群信息、联系业务,但线路销售仍然为手工操作,效率低、耗时多,经常出错,旅游者资料不容易整理,丢失风险大,这些因素无疑都已成为限制旅行社发展的瓶颈。如前述“第十八届华夏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中,会后核账历时一个月,反复进行多次,并且需要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到场。而在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财务管理子系统中,可以自动记账、自动编制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快速查询各种所需的信息,能及时而准确地处理数据、减少出错率,还具有高保密性、高可靠性,财务工作量减轻,账目简单明了,可以及时处理旅行社与其他部门的账务关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又如,在呼和浩特166家旅行社中,组团计调和地接计调掌握着旅行社全部的信息和客户资源,这些资源都是计调手中的个人名片,随计调的流动而流动。若失去了一个为旅行社服务工作2~4年的计调员工,这就意味着旅行社将会失去60%的客源,计调手中的客源、房源、车源、用餐、导游等信息全都会因计调人员的流动而流失,尤其是客源,客人从询价到旅游的实现全都是与计调员工沟通,若合作得好,下次出游咨询的仍是计调而不是咨询旅行社,这就要求管理者不得不留住计调员工,造成管理的被动。
由此可知,旅行社要摆脱传统管理的弊端,信息化管理是其出路之一。通过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知识,掌握信息管理的方法,即从管理的角度去掌握it技术,从信息的角度去管理企业。
二、旅行社业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行社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发展比较缓慢,四川信海威科技有限公司老总张海认为:“总体而言,我国旅行社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信息化水平较之国际同行和国内其他服务行业明显落后。绝大多数的旅行社还没有建立起适合自己日常业务的管理系统,而是整天忙碌于各种传真、电话沟通上。没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拿不下大单子,丢失客源等现象经常出现,旅行社自身对此也深感头疼。”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一个庞大的资源信息库,由自组团销售与接待管理系统、地接团管理系统、散客销售系统、陪同管理系统、票务管理系统、车务管理系统、综合业务及运作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办公室管理系统、总经理管理系统、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如此实用的信息系统在内蒙古旅行社业应用程度很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笔者试着作一分析。
(一) 经营规模小
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以在内蒙古经营相对较好的呼和浩特为例,旅行社共有166家,且多为中小旅行社。约70%的旅行社在人员配备上为4~10人,在办公室配备上为2~10部电话,2~20部电脑等,规模小、配备简单。大约有50%的旅行社选择包部挂靠式。
(二) 经营季节短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城市是旅游主线,因为内蒙古的季节气候原因,经营时间和旅游时间集中在每年的6-10月初,时间短;虽然冬季可以推出冬季冰雪旅游,但是却不能作为旅行社的支柱产品,旅行社在盈利不稳定或是不多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的费用来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被认为是不合算的。
(三) 旅游线路固定
旅行社在夏季主推的线路有草原一日游,沙漠一日游,草原—沙漠两日游,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三日游,草原—沙漠—成吉思汗陵—市内四日游,中长线再加上山西或是宁夏,线路推出的时间长,已无新意,手工操作线路已经很熟练,在旅游旺季,虽然客源较多,但毕竟只有几个月旺季。因此,无论区内还是跨区合作,计调们的方式就是电话和qq联系相关事宜。
(四) 网点布局集中
呼和浩特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如:蒙之旅、蒙圣、金锣生态、盛祥、风情旅行社等,只是在呼和浩特的不同区开设了分社或办事处,在呼和浩特的周边例如武川等小城镇投入的力量不是很大,并未大规模拓展业务,而与办事处之间的联系通常用电话、qq。
(五) 经营者认识局限
一部分旅行社是由经验较为丰富的计调或是导游开设的,其采用的方法为挂靠式的小成本、大收益的经营方法,手工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得心应手,又因为都为固定的路线,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不会有这样的经营意识来引进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技术管理企业。同时,旅行社也缺乏专业的人才。
(六) 信息建设缓慢
旅行社的经营者不重视旅行社的网络发展,很多旅行社虽有门户网站,但宣传过于简单,网上也没有在线服务和在线报名,与其他网站链接少,基础建设、传输速度、宽带不到位,更新速度慢,缺少客户答疑,这些问题导致网站的访问率不高,并且缺乏专业资源的支持,未能实现旅游服务项目与旅游者需求的全天候自动化对接,更不要说实现旅游服务与电子商务的彻底整合,建立自动化服务模式等。
以上问题的核心看似一个“小”,但更重要的是“认识”问题。在彭潜的“旅行社信息化调查及解决方案推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天津健生旅行社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小企业,该社包括总经理周健在内只有4名员工。从前该公司业务员的流失常常造成企业的销售信息和资料丢失,带来不小的损失。运用信息化管理后,这种情况最终得以完全解决。周健说:“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我们现在可以实现各部门各业务员的信息共享,避免了员工离职信息就丢失的情况。我们不仅能一如既往地服务于老客户,同时,也能挖掘出新的客户,实现二次销售、三次销售。”
另外,周健认为,通过这么一个平台来管理旅行社,如客户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和公共信息管理,既高效便捷又经济实用。“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是兼职的人员,导游是自由职业者,我们有固定员工,还有经理人,所以作为一个小企业,我们五脏俱全,基本上管理需求都能在软件系统上面实现。以前,我们认为我们的账太简单了,就没有重视,有这么一个系统其实做起来很方便。”
周健感叹:“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满足了我们对信息管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带来了经营思路和管理观念的转变,使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分析并不断挖掘客户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因此,我们希望可以将我们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中小企业,改变更多企业的业务模式。”
三、发展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对策
(一) 政府
政府主导产业,规范产业,对全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应该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旅游发展情况,把旅游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政策。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姜月忠曾向记者表示,旅游信息化要“两条腿”走路。在企业自身发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政府也要在培育信息市场,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整合,以及在完善法律法规上发挥作用。
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毕竟这是一个大项目,对于一个旅行社或是几个旅行社而言是无法完成的,政府的帮助是必要的,并且还要协调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监督作用。政府要尽早起动旅行社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以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应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二) 企业
传统旅行社运作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旅行社内部信息不畅,资源无法共享,规模效应不突出,人工成本高,办公效率低,客户流失多,财务易出现漏洞,控制滞后等。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意识,认识到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益处,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改善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使旅游产品和服务顾客定制化,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开辟网上销售新渠道,多种经营;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中间商,注重广告宣传与市场促销;选取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如网上预订和支付等。
(三) 高校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担负人才培养的任务。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各高校应根据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要求,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通过对“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深化新时代的旅游管理思想,理解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旅行社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一般使用方法,如围绕旅行社的线路设计、具体接待业务、组团业务、团队核算、客服管理等业务进行具体的操作学习,理解不同业务操作技术所体现的管理思想。
(四) 相关产业
旅行社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搭建相关产业的平台。其关联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通讯、金融、软件等。内蒙古旅游业信息技术普及程度较低,旅行社与饭店、交通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网系统不发达;金融体系不健全,在线付款还很难实现;旅行社信息共享性差,没有形成实时、完整的数据库;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与通讯企业合作不到位等。
只有相关产业同步发展,才能使旅行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加强对旅游景点开发、规划、设计以及对客源市场目标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和旅游统计;才能通过信息化引导消费,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来大力提升旅游管理,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使管理工作更加迅速、准确、高效。 信息化是实现旅行社管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春林,梁中,袁丁.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一)重理论轻实践
这是这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用大部分的时间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实践的时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只有理论部分,没有实践实训部分。这样导致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安排缺乏相应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只有课堂的理论教学部分。第二,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传统的纯理论介绍。比如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戴斌等人主编的《旅行社管理》(第三版)为例,这本教材是大多数老师首选的教材,其内容侧重管理理论,有关计调和接待的具体业务基本上没有涉及。第三,任课教师缺乏旅行社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虽然可以邀请旅行社的相关人员来讲课,但这只能是临时之举,不能保证长期的延续性。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法。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了案例讨论的方式,但是学生缺乏课前的准备,效果并不是很好。还有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旅行社参观了解,但基本上也是走马观花,收获不大。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语言表达、组织、合作、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
(三)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要想取得较好的课程改革效果,需要提高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行。从老师方面来看,如果教学任务重,还要上其他的课程,这样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改革的。再加上老师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职称评定看重的是科研而不是教学,只要学生不向领导反映情况,教学改不改革无所谓。从学生方面来看,有些学生抱着只要能拿到学分就行的心理,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再加上学生所学的课程较多,还要忙于考级、考证和参加各种学校的活动,难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
(四)学校的支持还不够
课程改革仅靠老师和学生还不行,必须还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才行。有的学校虽然设有旅行社模拟实验室,配有相关的旅行社模拟软件。但是,模拟实验室面积较小,设施少,资料缺,无法满足多班级多人数的需要。另外所用的软件是教学版,缺乏真实的数据输入,学生只能了解业务的大概流程,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有校企合作的旅行社,但由于规模偏小,能够接受的人数有限,主要实习内容是带团业务,学生无法亲身接触旅行社其他的具体业务,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包括的内容较多,常见的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除了这些还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面就这些主要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大多普通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把旅行社经营管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以乐山师范学院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为例,其旅游管理专业具体选修方向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与导游、旅游营销与策划和会展与商务旅游。无论哪个方向,都应该掌握旅行社经营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是,该方案把旅行社经营管理定位为理论性课程,3学分,每周3学时,总共48学时。这种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脱离了行业发展需求,必须要进行修改。基于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的组织设计、营销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战略管理等基本知识;掌握旅行社设立与申报、旅游线路的设计、旅行社的发团和接团、旅行社门市接待等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旅游管理的基本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能够胜任旅行社工作,成为高素质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该课程需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后开设,最好把时间确定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每周3学时,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实训16学时。
(二)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按照传统的教材来讲,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应该打破按照章节来设计的传统授课模式,而是以任务驱动为手段,教师讲授为基础,学生学做为主体,围绕旅行社业务转化的项目任务而展开。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业务和管理三大模块。基础部分包括认识旅行社和旅行社的设立,业务部分包括旅行社产品的开发、旅行社产品的营销、旅行社的计调业务和旅行社的接待业务,管理部分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战略管理。需要说明的是,旅行社的计调和接待业务,应该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实训,加深对旅行社的认识,为以后的旅行社方向或导游方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如果学生先修了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老师在讲授相关章节的时候,就应该减少基础理论的导入时间,采取案例讨论法直接切入正题。
(三)教学模式
现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开放式、研究型”、PBGS、CDIO、实践、多元化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其特点,有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有的要求组建团队,完成相关任务;有的要求学校、旅行社、老师和学生多方紧密配合,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倾向于PBGS的教学模式,即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为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实训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引入竞赛的机制,事先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老师和同学共同来担任评委,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项目、参与式、作业、案例、情景模拟、模块式等教学等。在这些教学方法中,笔者倾向于项目教学法,即师生为完成某个任务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这部分内容为例,首先老师讲解有关旅游线路设计的有关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学生设计好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目标市场的信息。学生还要深入到旅行社搜集相关的旅游线路,到旅游目的地搜集好有关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信息。接着确定旅游线路的主题和名称,制定相应的旅游行程,安排好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参照旅行社旅游线路的样式,设计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最后,学生把文档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结束后由老师分析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旅游线路。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效果。可以参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来对该课程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确定一个课程负责人,该负责人是主讲老师,除了具备相应的职称学历与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旅行社行业从业的经历,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接着要组建一个教学团队,其人员选择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年龄和职称上要注意衔接,专业知识和教育背景要形成互补,这样才能实现分工协作,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最后,这个教学团队定期组织课程改革讨论,相互听课,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另外,还应该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撰写教学改革论文,编写理论或实训教材。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考虑聘请旅行社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加入教学团队,承担部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需要这个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才行,所以,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学改革的倡导者。首先,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可以考虑建立符合教学需要的旅行社实训室,邀请校外旅行社的人员来进行专业指导,配备相关的营业设施,做到和实际的旅行社相差无几。长期保持和校外的旅行社合作,保证资料的及时更新。另外,学校对教学改革效果好的老师进行奖励,激励老师重视教学改革。其次,学校应该制定规章制度来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赋予老师更多的自。比如教学地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形式,课程考核的方式等方面完全由老师自己来确定。另外,在职称晋升制度方面,对课程改革积极、学生反映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应该给与适当的照顾和倾斜,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教学。
(二)老师方面
老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高校老师不能只是注重科研不重视教学,应该是教学和科研并重,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老师的作用应该由过去的单纯讲授转变为现在的以指导为主,讲授为辅,老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其次,应该长期到旅行社挂职或兼职,提高实践能力,充分了解旅行社的具体操作实务,为学生亲身示范,把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双师型的老师。
(三)学生方面
本文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的基本框架,综述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中有关供应链内涵、供应链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评价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研究有待深化、管理研究应加强宏观角度的研究、评价研究应增加评价维度。同时,通过对复杂网络理论内容的介绍,文章提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复杂网络特征:有向图,节点随机增长但具有非对称性,遵循择优选择机制以及局域性。最后,提出了未来旅游服务供应网络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旅游服务供应链; 复杂网络; 生长演化模型
收稿日期: 2010-09-08; 修订日期: 2010-12-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机理、创新模式与整合战略研究》(09BJY087);秦皇岛软科学项目《秦皇岛旅游服务业集聚效应及产业升级研究》(200901A336)
作者简介:
舒波(1971-),女,燕山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服务行业进入了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服务行业在各部门协调、配合和整体合作效率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众多旅游企业单体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现实情况下,迫切需要利用旅游研究的新思维应对和解决旅游服务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强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将有益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但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处于成长阶段,亟需理论整合。复杂系统理论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中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可以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以及复杂网络理论在供应链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复杂网络特征和研究方向。
1 国内外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的内容
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落后于以制造业为背景的供应链研究,但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图1显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内涵研究、网络结构研究、管理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部分研究内容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图1 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框架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根据文献[3]的相关论述整理绘制。
①②
参见文献[1]。
1.1 旅游服务供应链内涵
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来自制造业,因此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具有特殊性的内涵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早在1975年,国际旅游组织(UNWTO)发表了关于旅游产业销售渠道的研究报告,认为销售渠道和营销活动是旅游供应链的重要构成部分①。1997年,Sinclair等人提出旅游产业中供应活动的重要性②。2003年Page提出了多级旅游供应商的网络结构[1]。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004年Tapper和Font提出了广义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概念,他们认为,供应链是“由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供应商所组成”[2],包括旅游产品供应体系中所有用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者以及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直接向其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目的地其它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包括住宿、交通、吸引物、酒吧、餐馆、纪念品和手工艺品、食品生产、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对旅游业的发展起支持作用的目的地基础设施等。也就是说,旅游供应链是一个由提供了不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参与者所构成的旅游组织网络,参与者涉及广阔的范围:既包括企业,又包括政府部门[3];既包括产品的直接供应者,又包括产品的间接供应者。狭义的旅游服务供应链则不考虑旅游产品与服务的间接供应者,例如食品生产企业、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提供者等。例如,根据代保屏关于旅行社供应链的定义[4],伍春和唐爱君提出旅游供应链是围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构建的一种既包括食、宿、行、游、购、娱供应商,又包括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的网链结构,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5]。这种定义属于狭义的旅游服务供应链概念范畴。国内外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狭义或广义的旅游服务供应链内涵作为其研究基础。
1.2 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
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是指,由供应链成员按照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方向排列起来并表明各级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关系的网络构成。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中,不同级别的供应商重要程度不同,同样级别的供应商地位也不同,分为核心企业和一般企业。国内外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的研究集中在供应链企业重要成员构成、核心企业选择等方面。另外,也有学者对不同级别供应商的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
1.2.1 供应链网络构成
Page 的研究提供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的代表性结构[1]。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按照两种供应链定义构造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例如,Zhang等人提出了包括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直接供应商和间接供应商的完整的供应链网络结构[3]。如图2所示,虚框内的企业是间接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应商,如果考虑虚框内的内容即为广义概念框架下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否则是狭义概念框架下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服务流由供应商流向顾客,信息流由目标市场流向上游供应商。
1.2.2 供应链核心企业
按照现代供应链理论,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中具有信息的交换中心、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资金的结算中心和统筹规划的协调中心的地位,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融合力。在我国,许多学者对旅游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且多把核心企业确定为旅行社或景区。路科在旅游业供应链研究中提出我国现有供应链模式是以旅行社为核心的[6]。李万立等人认为,在旅游供应体系中,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参观、游览部门中的任何企业都有可能成长为核心企业,这将依靠节点企业对资源的掌控能力来实现[7]。秦绍林从旅行社在旅游供应链中的产业地位特征演变过程入手,分析其旅行社产业地位被弱化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提出旅行社回归旅游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产业地位的发展取向[8]。杨丽和李帮义提出了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的构建过程[9]。
1.3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
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是指,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以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为基础,对供应链中的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以寻求实现价值增值的有效途径。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包括供应链协调管理、供给、需求与库存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
所谓旅游供应链协调,是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沟通并采用相互匹配的决策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供应链的总体目标,如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等。缺少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竞争而引起的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供应链协调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协调管理的障碍。李万立和李平提出旅行社供应链次优化问题,认为成员之间容易因为目标的差异引发潜在的信任危机,从而增加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他们分析了旅游供应链合作模式,认为缺乏基于市场细分策略的分层次的合作伙伴体系,各环节合作同步不足,缺乏合理的责任、风险和利益分配机制,“委托―”链过长导致游客效益损失,旅行社在供应链上凝聚力、协同力弱等问题导致了供应链集成化程度较低[10]。舒波对旅行社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不确定性因素形成了供应链难以协调的障碍[11]。第二是实现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的好处、程度和途径。Theuvsen对旅游服务提供者航空公司、酒店同欧洲旅游经销商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后认为,价格、质量等因素对供应链协同有重要影响,旅游业能够明显从供应链协调管理中受益[12]。一体化方式是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方式的重要表现,Lafferty和 van Fossen对旅游企业横向和纵向一体化进行了研究[13]。在国内,张晓明等人应用博弈模型、经典报童模型就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若干环节的协调进行了研究[14]。杨树和杜少甫研究了由主题公园和旅行社组成的包价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的最优服务质量决策问题,提出主题公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并不一定能够激励旅行社选择提供高质量的服务[15]。伍春和唐爱君以旅行社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综合考虑核心企业竞争力、质量、柔性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了旅游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5]。
在供求与库存管理方面,国外学者在旅游节点企业与其上游旅游企业的关系、供应商选择、供应链需求预测、超额预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6-19]。例如,Bastakis等人对旅游运营商和酒店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下游企业对供应商效益影响很大[20]。Tsaur等人对旅游经销商和旅游零售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1]。在国内,杨丽等人基于单个组团社和单个地接社组成的旅游供应链对分散定价和联合定价条件下组团社和地接社的定价策略和利润进行了研究[22],李万立等人对旅游供应链中存在的两层“委托―”关系进行了分析[23]。供应商选择是旅游服务供应链中的重要问题,旅游供应商绩效是旅游者选择特定供应商的重要信号。在供应商选择方面,Cobanoglu等人调查了612个土耳其旅游者确定他们选择酒店的重要影响因素[24],Pearce调研了新西兰的旅游运营商选择旅游供应商的主要影响因素[25];在对供应链中旅游企业的需求预测方面,学者们偏重于利用统计模型对旅游需求进行预测[26]。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8年,Buhalis和Law对近20年的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研究[27],从中可见国外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国内这方面研究成果未见发表。
1.4 旅游服务供应链评价
旅游服务供应链评价是指对供应链绩效、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反映供应链的效率。目前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领域,国外主要的供应链评价集中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包括财务绩效、运作绩效和总绩效评价。从财务角度对旅游供应链评价主要采用系列财务指标体系评价(采用总成本、库存成本、投资回收率、利润等指标构成指标体系),例如Yimlaz和Bititci对酒店供应链的财务绩效构造了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28]。运作绩效评价涉及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者响应时间等方面[3]。由于旅游供应链涉及旅游产品服务的各个环节,对供应链总体评价更为重要。旅游供应链总体评价两个主要的研究方面是旅游者对供应链的满意度评价和旅游供应链弹性评价[3]。但是,国内在旅游服务供应链评价方面研究成果较少且质量不高。
1.5 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综观国内外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以下内容有待深入研究。
第一,对旅游服务供应网络的研究目前基本上处于静态的、以基本结构研究为主的浅表研究阶段,还没有出现针对供应链网络的生成过程、动力机制演化过程等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第二,旅游服务供应链协调管理和供求关系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外的研究侧重节点旅游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国内的研究偏重从旅行社的角度分析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都着重于微观视角,从宏观角度研究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的成果偏少。协作供应链预测研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点。第三,旅游供应链研究滞后于其他领域的供应链研究,供应链鲁棒性、集成性等评价内容并没有及时移植到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领域,使旅游供应链评价内容单调。第四,与国外研究方法相比,国内的旅游服务供应链较少使用数量分析、实证方法和案例分析,主要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仅见杨树等少数学者在其研究中应用了博弈论、自回归滞后计量模型等方法[15]。
可见,国内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同领域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要及时跟踪供应链管理、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形成移植-创新-突破-领先的研究发展进程。鉴于此,本文引入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内容,期望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领域的拓展有所裨益。
2 复杂网络研究的前沿问题
2.1 复杂网络的研究内容
复杂网络作为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高度抽象,近年来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2006年,项林英等人对信息领域复杂网络在建模、分析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29]。2009年,刘建香对国内复杂网络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30]。以下简述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生长演化模型、复杂网络特性和复杂网络控制等理论的研究进展。
2.1.1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① 平均路径长度L。指网络中所有节点对的平均距离,反映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② 聚集系数C。节点的聚集系数是指与该节点相邻的所有节点之间连边的数目占这些相邻节点之间最大可能连边数目的比例;所有节点聚集系数的平均值为网络的集聚系数,它表明网络的聚集性。③ 度及度分布。节点的度是指与该节点相邻的节点(或边)的数目,网络的度k指网络中所有节点度的平均值;度分布P(k)指网络中一个任意选择的节点,它的度恰好为k的概率。④ 介数。节点介数指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节点的数量的比例,边介数指网络中所有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边的数量的比例;介数反映了相应的节点或边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⑤ 小世界效应。指尽管网络的规模很大,但是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很小(随网络的规模呈对数增长)的特点;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真实网络几乎都具有小世界效应。⑥ 无标度特性。节点度的幂律分布为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在这样的网络中,大多数节点的度都很小,而少数节点的度很大,说明节点具有异质性。
2.1.2 复杂网络的生长演化模型
复杂网络的生长演化模型是研究复杂网络的基础。自20世纪末小世界网络模型和无标度网络模型被提出后,引发了大量的复杂网络生长演化模型的研究。例如广义无标度动态演化模型、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多局域世界演化模型、富标度网络演化模型等。下面介绍局域世界演化模型。
局域世界演化模型是在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更接近于实际网络的演化模型。这种演化模型继承了无标度网络模型的随机增长和优先连接机制,但强调优先连接法则适用于局域世界。局域世界的建立过程是:① 初始状态,网络有m0各节点和e0条边;② 随机从网络已有的节点中选择M个节点,作为新加入节点的“局域世界”;③ 加入新的节点并与该“局域世界”的m个节点建立m条边的连接;④ 新加入节点与已经存在的节点之间按照优先连接法则建立连接。ki表示第i点的度,Πlocal(ki)表示局域世界i点的链接概率,则优先连接法则为:
И
Πlocal(ki)=Π′local(i∈local)ki∑i localki
И
其中Π′local(i∈local)ki=M/(m0+t)。诸多研究已经证明,局域世界网络是真实网络的普遍性质。
2.1.3 复杂网络特性
复杂网络的特性表现在鲁棒性、脆弱性等方面。鲁棒性概念来自于控制理论,是那些具有恢复、自我修复、自控制、自组装、自我复制能力的系统所具有的特性。粗略地讲,鲁棒性就是系统的性能对付不确定性的“强健”程度。复杂网络的鲁棒性是指去掉网络中的一些节点后网络是否依然完整。无标度网络相对均匀分布网络而言,对随机错误具有很强的免疫力(鲁棒性),但在遭受恶意攻击时性能急剧下降(脆弱性)。
2.1.4 复杂网络控制
复杂网络控制理论涉及反馈强制控制、拥塞控制和鲁棒控制等。反馈强制控制策略是规则网络中用于控制时空混沌的一种常用方法,包括随机强制控制和特定强制控制。随机强制控制从网络中随机选择部分节点进行控制,特定强制控制依节点的度由大到小选择节点控制次序。由于网络自身流量和处理速度的限制会出现拥塞现象。节点的性质和网络的无标度性对拥塞现象有显著影响,在介数大的节点处增加连接节点能够有效地改善拥塞现象。鲁棒控制通过设计鲁棒自适应器实现网络在不确定因素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2.2 复杂网络在供应链研究中的应用
在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供应链网络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国外,Helbing等人从复杂网络理论的视角研究供应链网络,认为供应链网络属于复杂网络系统,具有自组织、涌现、非线性、动态和演化等诸多特征;他们认为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与供应链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质关系密切,合理的供应链结构不但可以减弱牛鞭效应,也能够增加供应链的稳定性[31]。Laumanns和Lefeber用一阶微分方程模拟供应链网络的动态变化,并用鲁棒最优控制方法实现了供应链的最优化目标[32]。Kuhnert 和Helbing认为在城市的物资供应网络中只有少数的核心节点对物资调度和配送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城市的物质供应网络服从无尺度分布网络的特性[33]。在国内,郭进利分析了供应链网络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节点到达过程是更新过程、新增入边和出边数是具有Bernoulli分布随机变量的供应链型有向网络,并研究了这类网络节点的瞬态度分布和网络的稳态平均度分布[34]。张昕瑞和王恒山建立了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35]。胡一f和朱冰心探讨了复杂网络理论在物流运输、供应链设计和优化、供应链中企业利益的协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36],陈晓和张纪会在局域世界演化模型的基础上对复杂供需网络建立了局域演化生长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模拟[37]。
3 复杂网络理论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研究的启示
3.1 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的特征
由于Internet、交互式Web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服务供应链显示出复杂拓扑结构网络的显著特征。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中,食住行游购娱供应商所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销售给旅游者:其一,通过旅游运营商和旅游零售商的整合销售给旅游者;其二,直接将各自的旅游产品销售给旅游者。同时,同级供应商之间也存在少量的相互供应关系,例如,宿供应商(如酒店)相互提供客源、行供应商为游娱供应商提供客源、旅游经销商之间的转客情况等。
围绕n个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多级旅游服务企业作为复杂网络中的节点,构成节点集V(G)。V(G)包含三个子节点集,即V(G)={V1(G),V2(G),V3(G)},各节点集和子节点集包括若干节点企业。如图3所示:V1(G)为一级供应商节点集,即旅游商节点集,V1(G)={TA1,TA2,…,TAl},其中TA1,TA2,…,TAl表示旅游商节点;同理,V2(G)={TO1,TO2,…,TOh}为二级供应商节点集,即旅游运营商节点集;V3(G)为三级供应商节点集,包括宿、行、游娱、购和食供应商,即V3(G)={V31(G),V32(G),V33(G),V34(G),V35(G)},其中V31(G)={AC1,AC2,…,ACn},AC1,AC2,…,ACn表示宿供应商节点(如酒店)。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形成的各种关系表示为边eijk,其中i表示始点的供应商级别、j表示终点的供应商级别、k表示排序后特定的上级供应商与下级供应商的组合,例如边e30k表示宿供应商AC1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旅游者。eijk构成的边集E(G)与节点集V(G)一起构成网络G(V,E),显示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复杂网络结构。
,结合旅游服务业的特殊性,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 有向网络。网络定旅游企业与其它节点之间的关系分别为供应商(始点)或客户(终点),构成有序对,形成有向网络。例如,图3(按照供应链物流方向,图3是一个特定的有向图)中e321=,表示第一个宿供应商AC1与第一个旅游运营商TO1之间的供应关系,AC1为始点,TO1为终点。在有向图D=中,E中以v为起始点的有向边的个数称为v的出度,记作d+(v);E中以v为终点的有向边的个数称为v的入度,记作d-(v)。出度与入度之和称为v的度,记作d(v)。例如在图3中,节点TO1的出度d+(TO1)为4,入度d-(TO1)为5,度d(TO1)为9。
(2) 节点增长服从随机分布,但不同级别节点增长随机分布规律不完全相同,呈现非对称性。文献[16]假设供应链节点增长服从泊松分布P(λ),这改善了BA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均匀增长理论在供应链应用中的局限性。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中节点增长有其特殊性,不同级别的节点增长规律不完全相同。例如,旅游资源节点数量受区域旅游资源的影响,长时间变化不大,相对处于静态;旅行社、餐饮企业等节点增长变化较快。
(3) 节点间是择优连接。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新节点的增长机制为积累优势机制,表现出动态演化系统存在少数节点大量链接,而多数节点少量链接的无标度网络特征。在t时刻,当一个新节点进入网络时,此节点具有m(m≤m0)条边将选择与网络中已有的m个节点连通,这时,如果新节点是始点,则选择终点vi的概率W依赖于节点vi的入度d-(vi),满足
И
W(d-(vi))=d-(vi)∑jd-(vj)
(1)
И
如果新节点是终点,则选择始点vi的概率W依赖于节点vi的出度d+(vi),满足
И
W(d+(vi))=d+(vi)∑jd+(vj)
(2)
И
在图3中,每一类供应商中都可能存在入度和出度相对较大的节点,例如节点AC1、TR2、SEj、SHi、DI2、TO2和TAl。这些节点企业在品牌效应、信誉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是新进入的旅游企业优先选择的合作伙伴,体现了积累优势机制。
(4) 局域性
在实践中,BA模型所表述的优先连接机制不是对整个网络都起作用,而只是在每个节点各自的局域世界里被遵守。于是Li和Chen等针对确定性和随机性共存的具体机制提出的优先连接法则只适用于局域世界网络模型[37]。受区域旅游资源的影响,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具有显著的局域特性。例如,旅游者出游时间和空间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旅游开发所形成的景区以及依傍旅游资源而建成的酒店不可移动等,使得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自然形成局域世界网络。
3.2 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
(1) 结合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特点构建生长演化模型,深入分析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结构。如前所述,旅游服务供应链在网络结构研究方面处于浅表研究阶段,动力机制与生长演化机制的研究需要新的工具。复杂网络理论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未来应当加强实证研究,寻找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网络拓扑特征,利用计算机建模,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 改进现有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评价体系的不足,形成鲁棒性和集成性的评价框架。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极易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脆弱性”较大,因此旅游服务供应链评价研究仅仅关注供应链的绩效是不够的。鲁棒性和脆弱性是与协调性相关但视角不同的评价维度。未来的研究应利用复杂网络现有的分析框架,分析评价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鲁棒性、脆弱性等特征,结合旅游服务业特点确定评价方法。
(3) 比较和选择现有复杂网络的控制技术,实现复杂网络理论和旅游服务行业实践的对接。分析复杂网络控制技术中的反馈强制控制、脉冲控制、鲁棒控制和拥塞控制方法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各种不同的控制策略对旅游服务供应网络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到适用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的控制策略或策略组合。
(4) 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研究中尚有许多实践中需要解决而研究不足的问题,例如旅游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的竞合关系及其模型研究,旅游服务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等。在复杂网络理论与旅游服务供应链理论结合的基础上,期待出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Page S J.Tourism Management:Managing for Change[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3.
[2] Tapper R,Font X.Tourism supply chains:Report of a desk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travel foundation[EB/OL].http:∥lmu.ac.uk/lsif/the/TourismSupplyChains,2004.
[3] Zhang Xinyan,Song Haiyan,Huang G Q.Touris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 new research agenda[J].Tourism Mangement,2009,30(3):345358
[4] 代葆屏.旅行社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1932.
[5] 伍春,唐爱君.旅游供应链模式及其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107109.
[6] 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3):3033.
[7] 李万立,燕浩鹏,李平.关于旅游供应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兼与路科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2007(9):9296.
[8] 秦绍林.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产业地位特征演变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5110.
[9] 杨丽,李帮义.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构建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01105.
[10] 李万立,李平.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供应链优化机制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4):600605.
[11] 舒波.旅行社在动态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鲁棒性”判别[J].旅游科学,2007(6):3239.
[12] Theuvsen L.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 European package tour busines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2):475 478.
[13] Lafferty G,van Fossen A.Integrating the tourism industry:problems and strateg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1):1119.
[14] 张晓明,张辉,毛接炳.旅游服务供应链中若干环节的协调[J].城市发展研究,2008(5):139 143.
[15] 杨树,杜少甫.旅游供应链最优服务质量决策[J].管理科学学报,2009(3):3743.
[16] Accinelli E,Brida J G,Carrera E.A good policy of sustainable tourism[EB/OL].http:∥/abstract901205,2006.
[17] Baloglu S,Mangaloglu M.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s of Turkey,Egypt,Greece,and Italy as perceived by US―based tour operators and travel agents[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1):19.
[18] Buhalis D.Relationships in 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of tourism:conflicts between hoteliers and tour operators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Administrative,2000,1(1):113 139.
[19] Alamdari F.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irline and travel agent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2,8(5):339348.
[20] Bastakis C,Buhalis D,Butler R.The percep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tourism accommodation providers on the impacts of the tour operators power in Eastern Mediterranean[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2):151170.
[21] Tsaur ShengHshiung,Yung ChihYeh,Lin JoHui.The relational behavior between wholesale and retailer travel agencies:evidence from Taiwan[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06,30(3):333353.
[22] 杨丽,李帮义,兰卫国.基于旅游产品定价的旅游供应链利润分配协调研究[J].生态经济,2009(2):106108.
[23] 李万立,李平,贾跃千.旅游供应链“委托―”关系及风险规避研究[J].旅游科学,2005(4):2227.
[24] Cobanoglu C,Corbaci K,Moreo P J,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mportance of hotel selection components by Turkish business travel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Administration,2003,4(1):122.
[25] Pearce D G.Supplier selection in the New Zealand inbound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07,23(1):5769.
[26] Song Haiyan,Zhang Xinyan,Witt S F.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 for tourism supply chain via the Internet[C].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casting,June 2225,2008,Nice,France
[27] Buhalis D,Law R.Progres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urism management:20 years on and 10 years after the Internet―the state of e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4):609623.
[28] Yilmaz Y,Bititci U 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tourism:a value chain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6,18(4):341349.
[29] 项林英.陈增强.刘忠信等.复杂动态网络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研究综述[J].自然科学进展,2006(12):15431551.
[30] 刘建香.复杂网络及其在国内研究进展的综述[J].系统科学学报,2009(4):3137.
[31] Helbing D,Armbruster D,Mikhailov A S,et al.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flows in complex networks[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6,363(1):1116.
[32] Laumanns M,Lefeber E.Robust optimal control of material flows in demanddriven supply networks[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6,363(1):2431.
[33] Kühnert C,Helbing D,West G B.Scaling laws in urban supply networks[J].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6,363(1):96103.
[34] 郭进利.供应链型网络中双幂律分布模型[J].物理学报,2006(8):39163920.
[35] 张昕瑞,王恒山.复杂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81.
关键词:旅游业效率; 三阶段DEA;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收稿日期: 2013-03-13; 修订日期: 2013-06-25
基金项目: 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齐齐哈尔市旅游目的地规划设计研究”(QSX2012-26(QN))
作者简介: 杨春梅(1979-),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生,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及战略创新。赵宝福(1957-),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战略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2011年,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公布旅游城市排行榜,根据往年旅游接待人数进行统计,上海市以年旅游接待人数2.31亿人次位居榜首,重庆市、北京市分别以2.22亿人次、2.1亿人次位居二、三位①。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获得更高的旅游产出水平就要追求更高的效率。马晓龙和保继刚(2010a)认为要将城市作为旅游经济的生产单元,实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单位要素投入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实现产出最大化,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得到总剩余最大化。郭腾云等(2009)指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城市资源有效总产出与总投入之间的比值,是城市投入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及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对于旅游城市来说,要素资源效率高不仅意味着其要素资源处于有效配置状态,还意味着旅游城市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决策是否得当(徐喆,等,2010)。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微观和中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与全要素增长的研究较多,Lau和Brada(1990)研究技术效率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Wu和Lovell(1997)测算中国农业、国有工业和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Kalirajan(1996)测算省际效率之间在技术效率方面的差异。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效率进行研究。孙威和董冠鹏(2010)利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进行研究。邓波等(2011)利用DEA模型实证研究了区域生态效率。吉生保和周小柯(2010)利用DEA模型比较了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马晓龙和保继刚(2009)研究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效率,对不同时期的效率与总效率的关系进行判定和度量。郭腾云(2010)运用DEA方法对中国主要城市旅游业进行探讨,提出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岳宏志和朱承亮(2010)提出将技术效率引入中国旅游业效率中,运用DEA对旅游业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已有文献对产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是深入且有效的,对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对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部分研究文献中,对城市旅游业效率的研究均未能提出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不能体现出生产单元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因此,本文选择相关数据,借助三阶段DEA模型,期望更为准确地描述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业效率,并寻找到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城市旅游业效率提供可靠依据。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1.1投入产出指标选取旅游资源是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星级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服务设施,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中介和旅游客源的组织者,规模和数量是衡量旅游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孙浩捷,汪宇明,2009)。由于直接衡量旅游投入比较困难,本文考虑到投入要素的重要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旅游资源吸引力、星级饭店数量和旅行社的数量3个要素衡量效率的投入水平。其中,旅游资源吸引力指标使用旅游景区质量级别中的3A、4A和5A级旅游区(点)来反映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确定5A级景区的分值为10分,4A级景区的分值为7分,3A级景区的分值为5分(马晓龙,2009),将城市中所有3A、4A、5A级旅游区(点)的分值加总求和,作为城市总体旅游资源吸引力。星级饭店数量和旅行社数量通过2010年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本文将旅游城市旅游业视作生产决策单元,其旅游资源使用效率可表征为生产要素投入水平下的产出结果,产出水平高则效率高,反之则效率低(马晓龙,保继刚,2010b)。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产出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涉及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各个行业,旅游城市旅游业的产出包含满足旅游者的全部需求与服务(马耀峰,等,2009)。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的两个产出指标。为保证投入与产出指标的充分相关性,运用SPSS 17.0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见表1)。
1.1.2环境变量的选取环境变量须选取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但不在样本主观可控范围的因素。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何昭丽,等,2010)。(1) 人力资本。本文考虑到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并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为考量指标。假定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平均受教育年数分别为0、5、8、11和14.5年,由此计算出城市旅游业的人力资本(林秀梅,臧霄鹏,2012;金荣学,卢忠宝,2010;任英华,王耀中,2008)。(2) 政府支持。由于我国经济带有政府主导的特点,政府政策会影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本文采用旅游城市中第三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作为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变量。
1.1.3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公布了旅游城市“百强城市”排行榜,该排行榜以旅游人数为排名依据。在“百强城市”中,前50强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人数相对较多,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比较适合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这50个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50强城市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人数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星级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通过2010年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数据来源于2010年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计算获得。
1.2研究方法2002年,Fried等(2002)提出三阶段DEA模型方法以更好地评估DMU效率。
1.2.1第一阶段:传统DEA模型DEA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等提出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自1978年以来,DEA方法在管理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日渐凸显,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Tsaur,et al.,1999)。DEA方法通过达到DMU的Pareto最优,寻找包含所有旅游城市生产集的最小凸锥,该凸锥的边界是生产最优,最终得到效率的测度。DMU效率分为投入导向、产出导向和技术可行导向3种计算方法。本文采用产出既定条件下不同投入组合的投入导向模式,考虑如何从投入的角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率,即BCC模型。鉴于传统DEA模型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在此不再赘述BCC模型的数学原理。
1.2.2第二阶段:相似SFA模型Fried等(2002)认为,第一阶段DEA分析得到投入与产出松弛变量受3部分因素影响:环境因素、随机因素和管理效率因素。通过第二阶段构建类似SFA模型可以测量3个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得出仅有管理无效率造成的DMU投入冗余。本研究以投入导向为例,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均有m种投入,有q个外部环境变量,对所有决策单元的投入松弛变量进行SFA分析,构建SFA回归方程为:Sni=fn(zi+βn)+vni+unin=1,2……N;i=1,2……I(1)其中,sni即为第i个样本第n种投入的松弛变量,zi=(z1i,z2i,…,zki)为k个可观测的环境变量,fn(zi+βn)表示环境变量对投入冗余sni的影响。一般取fn(zi,βn)=ziβn;vni+uni为混合误差项且相互独立,假设vni~N(0,2vn),反映随机因素影响,uni≥0反映管理的无效率。利用SFA模型的回归结果进一步对决策单元的投入项进行调整,对那些处于较好外部环境的决策单元增加投入,从而剔除环境因素或随机因素的影响。基于最有效的决策单元,以其投入量为基础,对其他各样本投入量的调整如下:x^ni=xni+[maxi{zkβ^i}-zkβ^i]+[maxk{uik}-vik](2)其中,n=1,2…,N;i=1,2…,I,x^ni为其调整之后的值;β^i为外部环境变量参数的估计值。(2)中maxi{zkβ^i}-zkβ^i表示将全部决策单元调整至相同的外部环境,maxk{uik}-vik表示将全部DMU的随机误差调整为相同情形,使得每个决策单元均面对相同的外在环境。
1.2.3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模型将第二阶段得到的调整后的投入数据x^ni代替原始投入数据xni,产出仍为原始产出数据vik,再次运用BCC模型进行效率评估,由此得到各DMU的效率值,即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的技术效率更能反映各DMU的实际运营状况。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2.1.1第一阶段传统DEA实证结果利用DEAP2.1软件对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水平与规模报酬所处的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不考虑外在环境要素和随机变量,2010年50个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661,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61,规模效率均值为0.865,除北京、广州、成都、苏州、洛阳的旅游业规模报酬递减外,大部分城市的旅游业效率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其中,上海、重庆、武汉、天津、无锡、宁波、泰安7个城市3项效率值均为1,处于旅游业生产效率前沿,而北京、广州、贵阳、佛山、本溪、惠州6个城市的纯技术效率均为1,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他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则分别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改进空间。由于包含外在环境要素和随机变量的干扰,并不能反映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把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剥离出去。
2.1.2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将第一阶段得出的DMU各投入变量的松弛变量取对数后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环境变量中人力资本、政府支持取对数后作为解释变量,利用Frontier4.1软件做回归分析(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政府支持对3种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基本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外部环境变量对于城市旅游业的投入冗余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旅游资源吸引力松弛变量的γ值为0.9999,且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旅游资源吸引力投入在管理因素的投入中占据重要位置。星级饭店松弛变量和旅行社松弛变量的γ值为0,且均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随机误差占据重要位置。管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旅游业投入存在显著的影响,对效率影响的剥离分析是很有必要的。(1) 人力资本。该变量对3种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并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人力资本对城市旅游业效率产生正影响。人力资本高说明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资本投入和提高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城市旅游形象。这与预期一致。(2) 政府支持。该变量对3种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对旅游资源吸引力松弛变量和星级饭店松弛变量均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通过政府支持,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水平及星级饭店的服务水平。旅行社松弛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回归系数为负数,具有方向性,说明政府的支持有利于旅游业效率的改进。旅游资源、星级饭店的发展和旅行社的壮大都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2.1.3第三阶段调整DEA实证结果 对2010年旅游城市旅游业进行投入变量调整,将调整后的投入值与原始产出代入BCC模型进行分析,利用DEAP2.1软件得到第三阶段各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及规模报酬状态(见表4)。
2.2分析表4显示,综合技术效率和各分解效率相互影响和制约,根据DEA的效率评价原理,可以判别相互关系和影响综合技术效率的原因。利用三阶段效率值,建立基于各城市旅游业的综合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二维有序坐标对散点图(见图1、见图2),并根据图中散点位置来判断各分解效率与综合技术效率的关系。
图1PTE3-TE3
图2SE3-TE3
图1绝大部分散点均偏离45°,未表现出围绕45°的状态,图2绝大部分散点均围绕着45°。根据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分解效率的关系可知,散点越接近于45°,综合技术效率对分解效率的影响和制约性越强,散点越偏离45°,综合技术效率对分解效率的影响和制约性越弱,因此可以得到综合技术效率受到规模效率制约和影响更大。对比DEA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结果,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之后,可以看出DMU效率均发生了改变。从中国各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来看,第三阶段综合技术效率值的均值由0.661下降到0.559,规模效率均值由0.865下降到调整后的0.634,而纯技术效率均值由0.761上升到0.872,50个城市中有42个城市的规模效率均值有所下降,33个城市的纯技术效率均值有所上升。从规模报酬来看,除个别城市有所改变外,大部分城市的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保持不变。无锡和泰安因规模效率的下降从技术前沿面退出,之前的高效率并不能真实反映其技术管理水平。广州在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干扰后的同质环境下旅游业规模效率均值提高到1,规模报酬达到不变,说明广州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受当地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其余城市的旅游业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本溪、贵阳、泰安、佛山下降最为显著。3讨论与结论
3.1讨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属于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的服务性产业,旅游城市从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和产品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但是这些技术的排他性和专有性较低。因此,旅游城市的技术效率总体水平比较高,空间的扩散能力较强,城市之间的旅游业利用效率和旅游技术效率水平差距较小。根据旅游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目前中国旅游城市整体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旅游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利用资源(马晓龙,2008)。当旅游城市发展对资源需求尚存在较大缺口时,任何资源投入都可能被旅游城市生产所消化,投入资源方向与类型并不影响城市旅游生产对资源的消化。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往往具有较大规模的旅游业发展投入要素,例如劳动、资本和城市形象等方面的投入。而九江、上饶等城市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旅游发展规模较小,在资源投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导致旅游城市综合技术效率的差异。对比表2和表4,剔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调整后城市旅游业综合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下降造成的,这与已有研究呈现一致性。总体而言,城市旅游业效率在剔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更不理想。调整前,上海、重庆、武汉、天津、无锡、宁波和泰安7个城市处于效率前沿,调整后,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天津、宁波6个城市处于效率前沿,其中,上海、重庆、武汉、天津、宁波的综合技术效率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均为1,规模报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说明这5个城市无论是否受到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旅游业的效率仍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相比第一阶段,第三阶段中北京、广州、烟台、洛阳、青岛、潍坊、泰安、金华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说明这些城市的高效率与所处的有利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其真正的技术管理水平并未达到第一阶段所呈现的高效率。成都、深圳、苏州、杭州、南京、昆明等37个旅游城市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说明其技术管理水平较高,而规模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3.2结论本文对中国50个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业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在第二阶段调整前后,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外部环境因素中,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是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的有利因素,起到应有的效应,随机因素是不可控因素,因此控制外部环境是提高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的必然选择之一。根据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应当以人才战略为根本,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效率。②各城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旅游业效率受到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综合技术效率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和制约更大,利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进行分析颇有必要。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城市旅游业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从0.661下降到0.559,规模效率值从0.865下降到0.634,而纯技术效率值从0.761上升到0.872,42个城市的规模效率值有所下降,33个城市的纯技术效率值有所上升。
3.3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有待于后续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如下。①由于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投入指标选取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②效率分析对数据要求较高,通过旅游统计年鉴和相关网站获取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③本文研究的对象是2011年旅游城市前50强,采用的数据是2010年,没有反映旅游业效率的历时性变化,因此今后可以利用多个时间点对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测算。④由于旅游城市旅游业效率测算方法的不同,将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因此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波,张学军,郭军华.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9299.
[2]郭腾云,徐勇,王志强.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2009(4):408416.
[3]郭腾云.中国特大城市要素效率及其提高潜力研究[J].资源科学,2010(2):338345.
[4]何昭丽,海米提·依米提,王松茂.人力资本投资对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126130.
[5] 吉生保,周小柯.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2):6277.
[6] 金荣学,卢忠宝.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研究,2010(10):4145.
[7] 林秀梅,臧霄鹏.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服务业效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61.
[8]马晓龙,保继刚.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评价[J].资源科学,2010a(1):8897.
[9]马晓龙,保继刚.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演化[J].经济地理,2009(7):12031208.
[10]马晓龙,保继刚.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J].人文地理,2010b(1):105111.
[11]马晓龙.基于绩效差异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发展阶段演化[J].旅游学刊,2009(6):2530.
[12]马晓龙.城市旅游竞争力:基于58个中国主要旅游城市的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马耀峰,王冠孝,张佑印,王镜.古都国内游客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6):176180.
[14] 任英华,王耀中.国际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9):5964.
[15]孙浩捷,汪宇明.新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9):195200.
[16]孙威,董冠鹏.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2010(12):21552165.
[17]徐喆,刘吉平,梁雨华.吉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0):191196.
[18]岳宏志,朱承亮.我国旅游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差异[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3643.
[19]Fried H O,Lovell C A K,Schmidt S S(2002).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Statistical Noise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7(1-2),157174.
[20]Kalirajan K P(1996).Adecomposition of total productivity growth:The cas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growth before and after refprms[J].American Jouranl so Agrocultural Economics,78(1),331338.
[21]Lau K,Brada J(1990).Technological progress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ese industrial growth:A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China Economic Review,14(1),113124.
[22]Tsaur S H,Chiang C I,Chang T Y(1999).Evaluating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using the modified DEA model[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14(1),7378.
[23]Wu Y,Lovell C(1997).Efficiency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An Tourism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Famous Tourist Cities in China
YANG Chunmei, ZHAO Baofu
(Liaon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Huludao 125105, China)
一、智慧旅游产生的背景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首先推出了“智慧地球”的商业计划。智慧旅游是将服务对象由城市居民向外来游客的内涵式延伸,也是数字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智慧旅游的定义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
三、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
应用层:实现智慧的旅游政务、智慧的景区、智慧的旅行社、智慧的交通、智慧的酒店等智慧旅游行业应用。网络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实时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感知层:通过各类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储存,为整个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四、杭州市智慧旅游的建设现状
(一)首个旅游应用软件正式上线――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
“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应用里清晰的条目分类和图标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游客只需登录APPStore等各大应用电子市场,下载使用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就可以轻松玩,实现定位、信息、交通、景区导览、语音讲解、导购服务等功能的及时掌握。
(二)搭建了首个智慧旅游网络平台――西湖游览网
“西湖游览网”(),首期推出西湖概况、门票预订、自助游(景区套票)、餐饮预订、驴友服务版块,住宿预订、休闲娱乐、杭州特产服务版块也将在年底前陆续推出。
(三)改造了首个顶级智慧酒店――黄龙智慧酒店
2009年6月,杭州黄龙饭店与IBM合作以全方位的酒店管理系统与RFID等智能体系启动了中国首家“智慧酒店”建设。
(四)规划了首个智慧景区的建设试点――智慧西溪景区
智慧西溪景区的提升方案目前已在规划中,在完善电子商务、自助导游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西溪湿地智慧旅游系统,达到构建“大西溪智能管理平台”的目标。
(五)批支撑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已投入使用
①萧山“物流e通”:通过配货平台和智能手机整合物流货源信息,为物流司机、物流中介和货源企业三方提供智能化应用。②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出行宝:“基于无线数字电视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经过五年的努力,已经研发成功。通过安卓系统的手机下载“出行宝”客户端进行免费体验。③智慧公共自行车服务――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准备将公共自行车亭升级为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除了能查公共自行车租还记录,还能24小时售卖食品、饮料,支持银行转账,还具备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游戏充值、机票预订等多项功能。未来两至三年,争取建成2000-3000个智能便民服务亭,形成遍布杭州的“智慧公交点”网络。④免费WIFI覆盖全城――i-hangzhou
五、杭州市智慧旅游主体建设
(一)智慧景区
1、景区智慧导览:1)景区应设有广告栏或多媒体服务终端机旅游资讯,且布放合理,显示醒目。应能在自助导游终端旅游资讯。能以短信、彩信等形式向游客的手机中发送信息。2)景区应建有多媒体展示系统,主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和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声光电来展示包括景区景观、自然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古文物再现等。2、景区智慧导购:支持在线预订购买门票,并采用电子门票的形式,配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此外,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应也能实现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3、景区智慧管理:1)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景区,监视界面图像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类操作,如具备闯入告警功能。2)实现入口人流技术统计管理、出口人流技术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人流监控功能。
(二)智慧酒店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饭店内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即是传送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饭店“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溜达要素的电子话、信息化和智能化。
杭州市智慧酒店建设应以黄龙饭店为指导,参考借鉴《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的详细评分标准,从杭州市旅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杭州市智慧酒店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杭州市酒店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其规划建设具有前瞻性。
(三)智慧旅行社
1、信息收集与资源采购:实现对旅游资源供应商的统一在线管理,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要素价格、合同记录及财务信息等。旅游资源供应商主要包括景区、饭店、交通工具以及旅游保险等。2、产品销售:实现旅游产品的在线广告宣传、在线展示与查询、在线预订及在线交易,实现多渠道同步和销售,建议提供电子咨询单和预定单;推荐实现电子合同管理。3、游客服务:应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呼叫中心服务,通过建设各类问题数据库,提供标准的信息咨询,接受意见反馈,并可提供游客关怀。推荐直接实现业务预定处理。
(四)智慧公共服务
1、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分级管理机制。2、开发新型游客体验终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研发新型游客体验终端,并将终端与杭州市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3、旅游执法E通:智慧旅游中的“旅游执法信息管理移动终端查询系统”业务是基于移动网络,适用于普通智能型手机的移动终端所搭建的支持旅游管理需求的应用系统。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只要利用一部3G手机,就能查询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等信息,现场拍摄“取证照片”,录制“取证录音”,并将数据资料传送回后台的数据库中备案。
六、结论
关键词:情境再现教学法;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8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升,旅游成为人们新生活的方式,有力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近些年来,为适应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该专业招生人数方面显著提升,但是教学质量却差强人意。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即情境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模拟专业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创设相类似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2 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情境再现教学法非常适合旅游酒店管理这种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未来真实的就业工作环境,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
2.1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境再现教学法将真实的工作情景搬到了课堂,通过模拟创设真实的情景可以让学生马上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足,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上课方式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就业能力的提高,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
2.2 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学生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性化、知识能力水平、处理问题能力、教育背景等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解为主,上课的方式很难显现差异化的要求,满足不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作用也比较弱。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可以说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通过旅游酒店工作情境再现,学生会更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听取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意见,根据其意见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能力水平等的不同,进行创设不同难度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情境再现教学活动中找到更适合自己岗位工作,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更好地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 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策略探讨
情境再现教学法与学生未来实际的工作情境相贴近,因此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实践性较强,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活动中
旅游与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首先,旅行社管理包括运行体制以及在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旅游产品开发、旅行社营销管理、技术管理、客户与产业关系管理,导游技能等;再有酒店管理方向,涉及的实践问题更广,比如酒店一线部门:餐饮业务管理、房务管理(包括:前厅与客房);二线部门:酒店的市场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酒店安全管理、酒店运营管理、商务会议、商务旅行、集会以及展览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做好传统的理论知识准备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创设符合教学任务要求的情境模拟教学,比如酒店餐饮业务管理,涉及到餐饮“菜单的筹划与设计制作”,教师可以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情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分析客户需求,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根据顾客对餐饮的要求设计一份让顾客满意的菜单,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菜单的筹划与设计制作的相关要领。旅游方面如“导游词讲解”,将旅游景点用视频方式播放,让景点再现课堂,学生们可以边游览边做讲解,将导游的工作真实再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更好地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
3.2 教师要提高情境再现教学的驾驭能力
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要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情境再现教学的驾驭能力,尽可能地参加教师“挂职锻炼”,深入旅游或酒店一线部门实践学习,同时,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情境的创设。在课前要注意收集大量的涉及到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真实存在的案例,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从所创设的情境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学生参与情境再现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紧紧围绕教学任务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确保情境再现教学过程不会脱离课堂教学的主题。
3.3 教学手段多样化
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没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适合的手段。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采用情境再现教学法,教师应该要会判断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比较适合采用情境再现教学法,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活动中要注意避免手段的单一化,不局限于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例如,有的比较适合使用问题情境再现法,即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比如关于“斟酒的方法”,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而如果是关于“导游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来感知作为导游,在为顾客做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再现教学法需要有实践基地的支撑,学校应该要加大对这方面基地的建设投入,如:模拟前台、客房、餐厅等实验室,使教师有更好的开展情境再现教学的平台,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4 结语
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感受到本专业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本文重在探讨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翅勤,彭惠军,李伯华.基于认知迁移理论的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教学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2,(1):92-94.
情境再现教学法的特点是以真实的专业工作环境为依据,在课堂上再现工作中的场景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案例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情境再现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我国高素质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情境再现教学法;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职业能力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升,旅游成为人们新生活的方式,有力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近些年来,为适应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该专业招生人数方面显著提升,但是教学质量却差强人意.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即情境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模拟专业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创设相类似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2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情境再现教学法非常适合旅游酒店管理这种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未来真实的就业工作环境,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
2.1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境再现教学法将真实的工作情景搬到了课堂,通过模拟创设真实的情景可以让学生马上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发现自己所学的不足,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改变传统上课方式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就业能力的提高,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
2.2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学生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性化、知识能力水平、处理问题能力、教育背景等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解为主,上课的方式很难显现差异化的要求,满足不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作用也比较弱.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可以说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通过旅游酒店工作情境再现,学生会更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听取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意见,根据其意见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能力水平等的不同,进行创设不同难度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情境再现教学活动中找到更适合自己岗位工作,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更好地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策略探讨
情境再现教学法与学生未来实际的工作情境相贴近,因此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实践性较强,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活动中旅游与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首先,旅行社管理包括运行体制以及在管理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旅游产品开发、旅行社营销管理、技术管理、客户与产业关系管理,导游技能等;再有酒店管理方向,涉及的实践问题更广,比如酒店一线部门:餐饮业务管理、房务管理(包括:前厅与客房);二线部门:酒店的市场营销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酒店安全管理、酒店运营管理、商务会议、商务旅行、集会以及展览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做好传统的理论知识准备之外,还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创设符合教学任务要求的情境模拟教学,比如酒店餐饮业务管理,涉及到餐饮“菜单的筹划与设计制作”,教师可以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设置相关的情境,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分析客户需求,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根据顾客对餐饮的要求设计一份让顾客满意的菜单,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菜单的筹划与设计制作的相关要领.旅游方面如“导游词讲解”,将旅游景点用视频方式播放,让景点再现课堂,学生们可以边游览边做讲解,将导游的工作真实再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更好地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
3.2教师要提高情境再现教学的驾驭能力旅游酒店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要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情境再现教学的驾驭能力,尽可能地参加教师“挂职锻炼”,深入旅游或酒店一线部门实践学习,同时,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情境的创设.在课前要注意收集大量的涉及到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真实存在的案例,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从所创设的情境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学生参与情境再现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紧紧围绕教学任务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确保情境再现教学过程不会脱离课堂教学的主题.
3.3教学手段多样化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没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适合的手段.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多,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采用情境再现教学法,教师应该要会判断哪些章节的知识点比较适合采用情境再现教学法,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活动中要注意避免手段的单一化,不局限于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例如,有的比较适合使用问题情境再现法,即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比如关于“斟酒的方法”,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而如果是关于“导游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来感知作为导游,在为顾客做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再现教学法需要有实践基地的支撑,学校应该要加大对这方面基地的建设投入,如:模拟前台、客房、餐厅等实验室,使教师有更好的开展情境再现教学的平台,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4结语
情境再现教学模式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感受到本专业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本文重在探讨旅游酒店管理应用专业应用情境再现教学模式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翅勤,彭惠军,李伯华.基于认知迁移理论的旅游管理专业野外实习教学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2,(1):92G94.
[2]方福强.专业情境再现的旅游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61G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