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对戏剧影视文学的认识8篇

时间:2023-08-20 14:39: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戏剧影视文学的认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戏剧影视文学的认识

篇1

会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韩鲁华主持,《当代戏剧》杂志社副主编李明瑛宣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关于联合建立“戏剧艺术教学实验基地”的意向书,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教授谢艳春宣读了“关于加盟《当代戏剧》期刊‘校园戏剧’栏目俱乐部”的倡议书。随后,大家就本刊“校园戏剧”栏目开办及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韩鲁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合作开办这个栏目,一是我们学校影视戏剧专业今年已经开始招生,打算进一步在高校中开展戏剧艺术教育。根据学校这个要求,我们多次和省剧协领导等同志进行交流协商,最后达成共识,与《当代戏剧》杂志联合开办这个栏目。二是想把各高校整合到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我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表态:一、无论是学校发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还是研究陕西秦腔,尤其是高校秦腔的研究、宣传等,我们都将大力支持。二是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方便和条件。工作在省剧协的领导下开展,具体由建大戏剧教研室操作。目的是创造一个平台,同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冯西哲(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首先对省剧协和建大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表示衷心祝贺。我的想法是,第一步,编一本秦腔的乡土教材,作为高校一种人文素质拓展、传播的内容。高校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第二步,把人才的培养和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地方戏曲,我认为最要紧的是封存,音像资料的封存是地方戏曲最关键的东西。我个人觉得高校对秦腔应尽一份历史的责任,应该对其进行传播,给它一个助推力。现在戏曲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农村还有很多秦腔自乐班,这个市场在文化的高层和普世层面还是存在的。我们将全力支持这个项目,加强联系与合作,共享研究成果。

周树智(西北大学秦腔剧团团长、教授):首先表示祝贺。早在2001年陕西省秦腔研讨会上,就有专家提出在西大建立一个戏曲本科班,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现在这个基地建立起来,看将来能否在西大建立研究生班。另外,我发现在秦腔界搞戏剧理论的人没有实践,搞实践表演的人缺乏起码的戏剧文化知识,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应该结合起来。搭建这个平台,为今后的戏剧发展做更好的支撑点。

雒社扬(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建大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整合力量,如何与高校的戏曲研究会挂钩。一个做法是,利用现在高校较好的录像设备,把名家的资料作为专题进行录像。对戏曲的研究要以秦腔为龙头,各个剧种普遍开花。地方戏曲的史料很少,很多没有第一手资料,这个地方需要下工夫。一方面是田野调查,另一方面是研究地方志。然后写一本能让人们普遍接受的,如碗碗腔史、眉户史等。还有,我们的研究要和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学生不是不喜欢戏剧,是不了解戏剧,一旦接触,他们也会很喜欢,例如青春版秦腔《杨门女将》在师大演出后引起学生震撼。现在的问题是先普及起来,再培养兴趣。

张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主任、教授):首先对于建大开办这个基地,在高校搭建平台宣传戏剧表示祝贺。作为戏剧,一方面,通过研究把戏剧的传统传承下来,然后推进戏剧的改革,因为再好的戏剧也是给今天的人看的,我们的研究可从戏剧改革方面入手。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承担着文化素质教育的责任,戏剧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现在俱乐部搭建了这个平台,既可以把专业的人集合起来,也可以扩大影响,做成开放式的,面向全省的高校的大学生。

高益荣(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关于戏剧,我们首先有一个培养戏剧观众的任务。我现在讲课讲到元明清时期文学时,就先给学生放一段秦腔录像然后才开始讲课,让学生了解戏剧的价值。现在的戏剧不可能像上世纪那么辉煌,但也不能悲观地说戏剧就走向衰亡了,这是更不可能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牛鸿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任):目前戏剧在我们学院的生存状态是,戏剧已经融入到了编导专业,一些戏剧的课程已经变成了支撑性的基础性课程;另外和影视专业的培养结合起来,被内化为起到很大作用的元素。我觉得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把大学生积极的、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及大学生对当代生活新的理解和戏剧结合起来,未来的空间会很大。

高字民(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基地的建立和栏目的开办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我在学生剧社里是指导老师。关于戏剧,我认为:一、戏剧是个大范畴,作为陕西来说,秦腔和地方戏应做得更详细,各个剧种之间的交流、交融更重要。二、戏剧改革过多是形式,在创作中,现代思维和戏曲结合方面还需要学习借鉴。三、戏曲改革要针对年轻观众,要有新的思考,广泛的视野。四、我们努力将作为一个积淀。最后,非常感谢这个平台,以后陕西的戏剧教育、戏剧研究有了一个整合、互相交流的平台,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张化新(西安文理学院副院长):针对校园戏剧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注意:一是理念,二是机制,三是氛围。要通过戏剧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戏剧人才。要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地保障资金的供给。校园戏剧活动要以学生自发活动为主,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教师以参与、辅导为主。要建立校园戏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宣泄、产生灵感。

赵艳(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传播学院讲师):长安大学的《生如夏花》获得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使戏剧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提两点建议:1.将各学校好的作品视频化,让学生自由观看,使学生接触戏剧的机会更多。2.在戏剧专业教学的同时,重视校团委的组织作用,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周玉昆(西安培华学院副教授):高校戏剧的繁荣与提高,重在创作。学生专业性不强,希望能够通过《当代戏剧》“校园戏剧栏目”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作指导。组织专家进校园开办讲座,使大学生对戏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兰一(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我是搞影视的,曾写过一个《铁人王进喜》的影视剧本,了解到王进喜就喜欢秦腔,大庆现在还有秦腔剧团。2000年我到加拿大,那边有一个西北同乡会,也有人唱秦腔。可见秦腔的影响力非常大!我认为搭建这个平台是非常好的。从教学方面谈,对平台的定位非常重要,戏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立刻培养出作家、演员、编剧。

翟高红(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戏剧在校园的演出太少,学生接触戏剧的机会也很少,希望通过“校园戏剧”栏目带给学生更多戏剧方面的知识,也希望栏目能开辟一块版面反映学生的呼声,听听来自学生内心的声音,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篇2

开幕仪式前,徐可为校长在文学院院长梁瑜霞、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力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由文学院影视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平面、实物和行为艺术作品,对表现五四青年学生、战士、古典文学作品等影视人物积极向上的行为艺术给予肯定。在开幕式致辞中,徐校长指出此次活动践行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推进了学科建设。徐校长说:“按照学校新的办学定位,如何更好地组织一条新的专业发展之路,更好地培养学有所用的社会所需人才,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也需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来加以互动,而今天,这样一个学术活动周的举办,我认为就是在积极实践学校办学定位,积极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以及深入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徐校长的讲话激励了文学院师生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做好传媒学术文化周工作的信心。

徐校长讲话后与梁瑜霞院长以及传媒教研室主任马珂一起启动激光球,宣布传媒学术文化周正式启动。

传媒学术文化周开幕式后,文学院传媒教研室老师王静在接受学生采访时说道:“这次的传媒学术文化周,是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阔视野、提热情、重应用、多实践的过程,使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突出学术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进行交流、学习、提高,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在对学生的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3

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素质教育等诸多方面来审视,这都是有害无益的。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古代戏曲的学习兴趣,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戏曲文化素养,窃以为用好地方传统剧目资源,激活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一.对比勾连,梳理戏剧知识体系。

中国古代戏曲由“戏”和“曲”两部分组成,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美术、说唱、武术、杂技、舞蹈等表演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清代花部,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从先秦祭祀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到宋代院本,表演要素日臻形成和完备。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峰。

欣赏古代戏曲,主要以元明清为重点。无论是元代杂剧、南戏,以及后来演变成的明清传奇,还是清末兴起的地方戏曲,他们之间除了流行地域、表演形式、剧本结构、演唱风格等方面的局部区别外,更多的是存在许多共性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比如,尽管不同剧种不同时期的表述不同,但剧本都包括曲词、科介、宾白等三要素,角色都可分为生、丑、净、旦,剧本结构大都有“折”“出”,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四功,就是唱、念、做、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发法、步法),等等。这些在现在的地方传统戏剧中体现得非常充分,是引导学生对比延伸,以今观古,增强直观体验的活教材。

比起元明清杂剧、传奇来说,大多数教师和中学生对地方戏,特别是自己生活地域的传统戏剧,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甚至一些师生在当地的传统节日里也参演一些民间剧目演出,积累了一些表演实践知识。这为我们利用地方传统戏剧引导中国古代戏曲教学创造了便利条件。比如,豫剧、秦腔、川剧、昆曲、京剧等大的地方剧种,尽管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院团,但都有各自的盛行地域,在各地的流行程度大不相同。如果教师能够紧紧结合本地广泛流行的地方传统戏剧的欣赏,比对勾连,引入古代戏剧课堂教学,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把古代戏曲发展历史、戏剧脸谱与服装、声腔板式与演唱程式、地方戏与元明清戏曲之关系等戏剧知识体系的传授与戏剧表演艺术的情境感知有效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以杂剧、传奇为代表的古代戏曲的学习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二.文本欣赏,鉴赏戏剧文学作品。

中学戏剧教学实际上主要是戏剧文学的教学,重心是对剧本的品读欣赏。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其构成要素是丰富多元的,音乐创意、美术设计、舞蹈编排、表演设置、场景布置等都是重要元素,剧本只是其赖以舞台表演的文本呈现。

以剧本为承载形式的戏剧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文学的教学,特别是古代戏曲的学习,主要要依靠工具书,借助文本注解研读剧本语言,通过语言来品味剧本的文学特点。要引导学生针对其内容的综合性、舞台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性、语言的文白性等特点,重点研习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视品味戏剧语言。对于古代戏曲的教学来说,全面理解戏剧语言是整体把握剧本的基础。由于古代戏曲语言的民族地域色彩很浓,具有文言白话、方言俚语的交织性,给学习鉴赏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为欣赏剧本的文学意蕴打下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又包含宾白和唱词两方面。古代戏曲语言具有宾白、曲词、曲白相生的特点,曲词主要用来演唱,又呈现出工整、押韵、亦诗亦歌的特性。

二是引导把握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和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具有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的特征。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为: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等。从类型上看,有单一型、主次型、多样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强化鉴赏的频率和质量。

三是要着力分析戏剧人物。戏剧文学是重要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塑造是其基本的核心的文学功能。引导学生通过剧本的阅读鉴赏,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国古代戏曲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广为流传的人物形象,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都是脍炙人口的戏剧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剧本内容的理解,积累文学功底,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和素养。

三.表演观赏,激发戏剧学习兴趣。

戏剧教学由于高考、中考未列入考试范围,即使设题也只是文学常识之类,蜻蜓点水,因而处于教学的边缘地带。要强化戏剧文学的教学欣赏力度,我们可以借助地方传统剧目家喻户晓的优势,通过视唱观赏、模拟表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戏剧学习兴趣。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许多优秀剧目,大多数都被加工改编成了各地方戏的重要剧目,如《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是各个地方剧久唱不衰的剧目。为此,我们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当地流行剧目的影视光盘和教学课件,并通过对比勾连,在脸谱、曲词、服装、音乐、舞美等方面作一些比较,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戏剧体验,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选取一些名家优秀唱腔,经典表演折子戏,往往能起到勾趣激兴的作用。如豫剧经典剧目《七品芝麻官》《卷席筒》,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花木兰》经典表演和唱段,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白蛇传》,著名演员刘茹慧的《辕门斩子》表演,秦腔艺术家马友仙在《断桥》中的经典唱段《西湖山水还依旧》,西北名丑孙存蝶专辑,昆曲《十五贯》,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等等,都深入观众,妇孺皆知。如能课堂运用得当,能给人久长的艺术享受。

还可以组织参与过当地民间戏剧演出或有戏剧爱好的学生进行排练表演,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戏剧表演,亲身演唱,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从感性认识、书本知识的表层理解中加深心灵体会,透过表演、词曲的视听体味,体会其中深层的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戏剧文学欣赏能力。笔者所带学生生活区域属于秦腔流行地域,在讲授关汉卿的《窦娥冤》时,我们先组织学生观看了秦腔《窦娥冤》第十场《杀场》,正好和课本节选内容相合。然后由师生自由献唱,一会儿就有四五个学生演唱了各自的拿手唱段。有苦音、要花音,有快腔、有慢板,有生旦、有净丑,听者唱者神情专注,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出人意料。

篇4

一.戏剧观赏,获得审美感受

戏剧观赏,即在戏剧教学中,通过借助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如播放音乐,观看影视、电影、演出等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审美形象,从而引发生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传统戏剧教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过多地注意知识技巧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习内容,巧妙地借助多媒体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观赏,与作品产生共鸣,得到审美享受。例如,教授王实甫《长亭送别》时,笔者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有关课文选段中的舞台话剧演出视频,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尤其(端正好)中莺莺一上场就唱出了那首千古传颂的名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通过舞台话剧演员动人的演唱,渲染了凄美的氛围,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色彩,不禁使人为之黯然垂泪。课后,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西厢记》,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思维共振,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情感乃至人生新的理解。

二.戏剧表演,增强审美体验

表演能恰如其分地使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得以呈现,表演的过程,是加深学生对戏剧直观体验的过程。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易于产生成就感,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戏剧文学的表演特性,选取表演场景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感受人物性格特征,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把握作品思想主旨,体验参与戏剧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不断展示自我个性,发现自我价值,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学《雷雨》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对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激烈冲突有更深刻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将节选部分中最尖锐的矛盾搬上舞台,开展情景剧表演,分组进行演绎。或者教师可以将整篇课文切分成多个表演模块,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情景的演绎和角色扮演,从而体会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主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模拟记者招待会的活动,让学生充当记者身份,分别对《雷雨》角色(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扮演者和学生观众进行现场采访,畅谈自己的表演感受和观看体会。

三.戏剧创编,培养审美能力

戏剧创编,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合作、组织、创作以及表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当学生完成戏剧表演后,会处于一种意犹未尽、兴趣颇高的状态,这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鼓励那些写作水平高、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创作愿望强烈的学生进行戏剧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那些表演天赋高,表演欲望强的学生进行戏剧编排,使其表演艺术能力更上一层楼,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譬如,学习完《雷雨》后,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对原版《雷雨》的大悲剧结局进行交流讨论,谈一谈自己对这一结局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将自己心目中的结局写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接触过的戏剧作品进行改编,进行重新演绎,或自主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比如,有的学生将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罗密欧和朱丽叶》改成了轻喜剧,将《祝福》改编成了同名剧本;还有的学生自创校园青春励志微电影剧本《我要飞得更高》,校园青春情景剧《青春・梦想》,校园心理剧本《青春蜕变》等。

篇5

[关键词] 文学;影视;现代性;审美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别无选择地踏上了试图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漫漫征途,从图画、文字到科学、艺术,无不记录了这个充满深刻意味的过程。而艺术的最高价值在于它不仅仅表达了创作者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不可替代的审美感受,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所。影视艺术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直观或迅速地通过感官传达着咨询、情感、刺激,使人们能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图像画面传导的信息。

一、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问题曾在理论界争论许久,固然,现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影视艺术的本质特征,既不会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文学,同时也不会忽略其自身包含的“文学性”。不论我们怎样区分文学与影视的不同特质,都无法否认二者之间的彼此渗透和深刻联系。

文学和影视都是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塑造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唤起人们审美感知的艺术样式。爱森斯坦认为,电影思维是人类最完善的一种形象思维,最符合人类艺术活动的逼真性和时空自由跳动的假定性,所以早就为文学大师所掌握,至于电影机的发明,不过是使这种形象思维物质化而已。我国古代文论中常常讲“意在笔先”,认为文学意象形成于动笔之前。总之,不管是用作家手中的笔,还是架起影视艺术家的摄影机,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塑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但是,它们塑造的手段却各有不同,文学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而影视则以空间画面为手段塑造形象。语言文字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形象只能出现在读者的想象之中,因而它是朦胧的、模糊的,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影视形象没有符号作为中介,它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具有物质的空间显现。因此,影视形象是直接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影视形象是具体的,文学形象是抽象的;影视形象是单一的,文学形象是多义的。

影视与文学最根本的联系还在于两者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延续方式,也就是说,它们都要竭尽所能在时间的流动线上进行某种叙述。影视虽然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但同时又是可以运动发展的时间艺术,影视的运动性决定了它的时间特性。文学是词与词的衔接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形象、体会,影视则是画面之间的衔接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在观众眼前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正因为文学与影视共有时间艺术的延续形式,所以电影在其发展初期,才有可能从文学中学习蒙太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太奇就是镜头在时间上的组织形式;正因为文学与影视同有叙述的功能,所以二者都可以表现运动,在流动的时间中描绘动作的发展,并通过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影视才有可能像文学那样使用对话,并以此来揭示人物性格。影视与文学在时间推进上彼此相似,文学才有可能反过来学习影视的表现手法。由于文学与影视同有时间艺术的美学特征,所以它们将继续在互相影响中并肩而行。

二、文学与影视的转换

文学与影视有着先天而紧密的亲缘关系,文学不仅是影视艺术的母体,还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着新鲜而丰富的艺术滋养。文学作品历来是影视题材的重要来源,影视改编的不断实践,是影视艺术与文学母体保持联系的最直接的一个纽带。当今社会,文学影响力的下降和影视文化的崛起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音像取代文字,视听取代阅读,影视取代书籍,已经是当代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无可回避的演化趋势。因此,反对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作家、学者认为文学作品的改编会破坏其深刻的意蕴以及语言魅力。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是运用电影、电视思维,遵循影视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将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再创作为影视剧作的艺术形象。改编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来源,它实际上肩负着普及文学名著、扩大影视题材、开拓自身艺术表现领域的使命。文学与影视的转换通常不改变原著的风貌。将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搬上银幕,历来是国内外电影、电视题材的重要来源。从《一个国家的诞生》《乱世佳人》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可谓数不胜数。在影视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稍微有些名气或出色的小说与戏剧作品几乎都被搬上过银幕;影视艺术发展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说是影视文学的改编史。然而,有些作家认为文学叙述的魅力会止步于影视。C•格拉西莫夫面对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那轮著名的“黑色的太阳”,却让电影画面绕道而行,以俯拍的繁茂树冠取而代之。[1]尽管影视编导们殚精竭虑,诸多从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还是让作家们微词不断。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这样表达他的直率想法:“具体到我的小说来说,我一向反对将它拍成电影。”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在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后,它的韵味就会损失很多,这样就彻底毁坏了小说的文学价值。”[2]

现代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使人们可以没有阅读,但不能没有影视。文学与影视的转换不仅使受众人群增多,而且能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但两者之间的转换,需要忠实原著的本意,不能把原著改编得面目全非。文学作品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从一种艺术样式转换成另一种,绝对的重现是不可能的。每一次对文学作品的改编,都是在运用创造性思维,挖掘文学作品背后深刻的内涵,使广大观众对其进行一次新的心灵感受及审美享受。

三、文学与影视的审美

文学与影视都是给人来鉴赏的,鉴赏判断是审美的。为了确定某物是否美,我们不是由知性把表象联系于客体以取得知识,而是由想象力,也许要与知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影视是直接诉诸于视觉的空间艺术,那么它就必然像绘画那样具有空间艺术的审美意义:镜头以撼人心魄的空间表现力给观众以巨大的心理冲击;画面以独特的构图魅力和夺目的色彩运用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从而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律动。当然,我们在对影视进行审美时,在感叹各种视觉、听觉上美的震撼的同时,能探究和发现影视美背后的深刻意韵以及现代性意义。比如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红高粱》,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面对《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导演对这种基调的选择几乎完全剥夺了我们对戏剧情节的关注,而进入一种对一个特定的造型空间的纯粹情绪性体验。这是一种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这不是一个完全现实时空的再现,而是我们内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结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红色的扩张力获得了一种凝固的近乎永恒的沉寂效果。黑红色的高粱舒展流动,充满了整个银幕空间,极为辉煌、华丽、壮美。

文学作品对语言文字进行凝练,组织结构,富有节奏和韵律地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进而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读者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判断去发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对文学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又是富于审美意味的。一方面,鉴赏者以审美需求为内在动力,由此激发鉴赏兴趣,以便在欣赏作品过程中获得内容之外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鉴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也付出了自己的感情,并以此种审美情感贯穿始终,从而完成个体情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3]鉴赏者的精神收获是作品与其心灵碰撞的结果。比如对《红楼梦》“命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阅读者就有完全不同的切入点:“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文学作品中既有的艺术容量决定了读者鉴赏活动中普遍性的一面,而读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作品的创造性读解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的精神共鸣和情感交流。文学与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都应将审美和艺术视为人性完整、人生意义获得实现的重点。

四、影视应在文学滋养中提升

影视艺术离不开文学的滋养,是否具有丰盈的文学精神和品格是一部影视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文学对影视作品的滋养是多方面的,有人说它从诗歌里借鉴了含蓄生动的比喻;从散文那里领略了清淡的风韵;从戏剧那里学到了紧凑顺畅的整体结构和戏剧矛盾冲突的设置;从小说那里懂得应该注意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文学作为人学,丰富了影视艺术的人文性,具有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从表现现实人生、剖示感性生命出发,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中精神展示的可能性,在情感表达上追求真挚,不虚假造作,在叙事上讲究圆融连贯,在表现手法上学习对意境的营造。诸如情景交融、先声夺人、铺垫照应等,让场景的气氛营造和人物情绪的转换互相映衬,在有限的画面中拓展出无限的审美内涵。文学经典中王熙凤出场和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被广泛借鉴,成就了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传统之外,一些现代派或者后现代小说的技巧,如主观的叙述方式和心理结构的整体构思等也在丰富着影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空间。

除了对影视艺术思想内涵的渗透、故事和人物对话语言、表现手法等多方面的滋养,还有一些影视经典直接被改编于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一些世界名著都已被搬上银幕,如《红楼梦》《简•爱》与它们的文学原著一样成为艺术的精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影视艺术历史上经典的作品都充盈着丰富的文学性,把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用优美诗性的语言向观众奉献着精彩动人的故事。文学的心灵诉求、理性思索、人性关怀和形而上精神,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思想的丰富性及深刻性。

影视的生命与文学基础、哲学高度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离开了文学性的支撑,电影只会变成高科技的杂耍。人们对于影视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满足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画面的刺激与美,他们更希望能够在影视中寻找对生活的思索,对人性的思考。影视需要借鉴文学的深刻性和思想性,只有那些具有优美的语言艺术、思想内涵、品质优越的作品,才能打动人们,使思想美真正进入影视作品中,从而在影视作品中表达对人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示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影视艺术的发展需要在文学滋养中提升。

[参考文献]

[1] [前苏联]弗雷里赫.银幕的剧作[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15.

[2]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言论集(下)[J].外国文艺,2007(06).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文科专业;现当代文学;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11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54 [本刊网址]http://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应用型文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已有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专业的要求是重要原因。其中,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文本细读为基,泛读为纲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等应用型文科专业来讲,培养目标并非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所以课程定位也应与中文专业相区别。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应以作品选讲的方式通过作品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人文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安排上,应减少“史”的内容,以文学阅读为主,“这个领域虽然不像古典文学那样,有大量经过历史沉淀的非常精美耐读的作品,但也不能不重视文学分析,特别是现代特点的审美分析。”

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作品,量多不说,单篇的篇幅也长。这给教学造成的直接影响是课堂容量与作品量的矛盾。如果求多求全,有限的时间里每部作品只能泛泛而谈,其弊端是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戏文专业的学生本就较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阅读量少,对文学的兴趣不高,且现当代文学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一年级,作为初学者对文学鉴赏的路径并不熟悉,泛读不如细读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逐步掌握一些文学鉴赏的理论与方法。

以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为例,这篇小说篇幅不长,但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值得讨论。例如潘先生一家到上海下火车后,因为人多一度走散,叶绍钧仅用寥寥用数句描绘了潘先生的形容情态,却非常引人寻味:“心头怅惘到不可言说,只是无意识地把身子乱转。转了几回,一丝踪影也没有。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望出去电灯人形都有点模糊了。”现在是和平年代,学生不可能有逃难的经历,但都从电影或电视里获取过间接经验,或者有在车站、商场等人多的地方与亲友暂时走散的经验,设身处地或两相对比,不管是程度高或者程度低的同学都有话可说。一般同学都能够感受到他对妻子孩子的浓厚感情,肯定他的家庭责任感。此后教师再略加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潘先生“灰色”人生的成因,学生即能感受到潘先生这样的小人物在时代动荡中所遭受的苦难,又能反思潘先生作为“教师”与“知识分子”性格上的缺陷与社会责任感的不足,从而思考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品质与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种细读的方式,利于程度好的同学在预习自学后进行二次思考,程度差的同学也不至于因为跟不上课程而厌学。即便是对文学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没有阅读原文的情形下,也能够慢慢进入到作品的世界中,因此喜欢上文学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而非再单纯为修学分而完任务。当然,单篇细读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弊端。文本细读之前,可先对作家生平创作等背景知识稍作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作家有虽简单但较为完整的认识,形成纲要性的印象,为进一步阅读提供线索,也为学生解读作品提供背景知识。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交互运用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

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其实不然。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人手。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

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总结、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学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人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反思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三、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

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人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

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影像之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其一是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其二是难以体味文字之美。对于不喜阅读文字、只通过电影或其他艺术形式了解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种固化了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弱化了小说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再者,电影与文学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编,一部分图像无法或很难展示的部分必然会丢失,其他内容也会经由导演或编剧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或增或减或变。

篇7

【关键词】影视资源;形象固化;文学想象;意义误读

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影视资源指的是在教学上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价值,在语文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与评价反馈中可以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被利用的与教学息息相关的、能够帮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所有影视作品。本文所阐述的影视资源是可应用于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区别于其在传媒领域中的含义。

一、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影视资源的直观性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是一门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现代综合艺术,是集画面和声音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比语言文字的表现更具直观性。中学生相对于成年人在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方面较为欠缺,影视资源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其中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拍摄和展现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补充,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古文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滕王阁相关的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能够让学生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意象有直观认识,感受到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在同一个画面中亦动亦静,光影和色彩强烈对比的景象,从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影视语言相比,文字语言的表达较为抽象,而影视语言将抽象的形象和思维具象化展现在声音和画面中,直接调动观看者的感官感受。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外貌的描绘,“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教师为学生播放影视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影视中人物的妆容,了解什么是“罥烟眉”,通过演员神情的传达感受什么是“含情目”,另外让学生分析影视中的呈现与文本有什么异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互动和思考。

(二)影视资源为课堂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的使用使得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现实感,情感上容易受到感染,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运用影视资源创设情境是比较能够还原情境从而进行情境创设的,影视资源能够全面地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背景,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并且接受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比如在学习戏剧《雷雨》时,通常会让学生扮演戏剧中角色的情境设置方式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戏剧的魅力,理解戏剧所表达的深意,但由于学生对戏剧的掌握能力和表演能力有限,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诠释角色。这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优质的《雷雨》话剧表演,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文文本进行体味模仿,将影视资源、课文和学生模仿表演结合起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影视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情境设置,影视提供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具体典型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接受的效果要比纯粹的讲授要好得多。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有教师讲述或者简单的图片播放等模式难免有些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融入课程学习,影视资源的使用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的导入、课中教学、课尾运用、主题性的学习等各个环节可引用和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

(三)影视资源为解决教学难点提供辅助素材

影视资源不仅可运用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也可运用于各种课文体裁的教学,辅助各个文本体裁难点的教学。诗歌注重的是意境,意境的表现往往比较隐晦、复杂,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把握。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现代诗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若学生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则很难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内容,这时可为学生提供与星空、宇宙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宇宙的奇幻从而激发想象。在小说教学中,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描写比较复杂,或者小说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场景与学生生活差距较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会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障碍。比如在学习《红楼梦》相关节选时,除了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外,《红楼梦》描绘的服饰和摆件等也比较精致和复杂,很多闻所未闻,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相较于其他版本的影视作品是对小说文本还原度较高的影视作品。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则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片段,让学生对复杂的文本描绘有一定了解,为学生的理解和想象提供参考。而散文和说明文的教学也可对影视资源进行利用,如对《昆明的雨》的学习,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地方的雨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有一个更真切的感受,学习《太空一日》时则可为学生播放有关太空的视频。

二、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和弊端

(一)影视人物形象的固定容易导致文学形象固化

影视中的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是由具体可观的画面,固定的人声设定和改编的故事情节等具体的因素实际呈现出来的,势必会形成固定的影视人物形象。在小说和戏剧教学中,若学生在未接触或者未深入了解小说文本之前观看影视作品,则很容易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先入为主。比如86版《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难免使得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原著时会联想到六小龄童所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影视人物形象固化的呈现则使原本抽象的,给人以想象空间的人物形象固化,使得学生对号入座,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带入文学作品中,使得学生眼中的文学人物形象固化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另外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会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比如《西游记》电视剧既有旧版又有新版等多个版本,电影改编也有《悟空传》《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众多影视作品,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影视资源的情形,给学生留下不同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脑海中是不同版本中的电视连续剧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则是不同版电影中的形象,若学生在未阅读文学文本或对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未有自己的把握前观看影视作品,则对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很容易受到影视人物固化形象的影响。

(二)影视的视听特征容易弱化文学的想象

影视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是用画面、声音或是用视听的语言方式来表现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构成影视语言的各个要素,包括画面和声音是具体可观、可感的要素,影视语言的魅力在于视听符号给观众感官的直接刺激。比如电影《鸿门宴》场景布置、人物形象和配乐等直观地表现,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上试图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文学语言的魅力在于文字语言本身的魅力和给读者带来的想象,文本阅读结果是产生了具有读者个性想象的艺术,而影视视听语言具体传达的是典型的限制读者想象的艺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是被提倡深入理解文本,应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见解的,而这种能力依赖于学生自身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文本中所描绘的不能够具体可观的人物和背景等需要学生自己补充和想象。如对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影视的直接呈现则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画面,而影视中的人物和情景一旦呈现在学生面前则变得单一,不易更改,容易导致学生对号入座,将影视中的描绘带入文学作品中,从而导致文学想象的弱化。影视视听语言的特征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不利的。

(三)影视改编与原文本的差异性可能产生意义误读

影视改编,指的是影视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改编。影视改编有三种经典改编理念,分别是“形神兼备再现原著精髓”“表达原著的哲理和主题内容”和“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从影视改编上来看,影视改编有侧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也有注重根据原著进行加工创作的,而运用于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则适合选择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更有助于教学。但即使是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与原著也会有差异,比如1998年版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分的改编,电视剧中李小二偷听被发现受到恐吓后不敢直接对林冲说,而只是暗示,但林冲似乎没有明白李小二的用意,还是心安理得地去接管了草料场,而小说中描写的是林冲明知道管营等有阴谋,但还是带着疑惑心存侥幸地去接管了草料场。电视剧和小说中对林冲这一部分的刻画是有差异的,电视剧中的这种差异若是呈现给学生则容易使学生误解为林冲是没有理解李小二的用意,则对小说中的意义和林冲的形象产生误读。另外原文本的载体是文字,这就决定了原文本语言的抽象性、概括性,而影视改编则表现为具象性、直观性,限制了读者发挥个性的空间。所以从改编本身和影视与原文本载体差异上来看,这种差异性则可能会使未把握原文本的学生受到影视改编的影响而对原文本的理解产生歧义,甚至是受到影视改编先入为主的影响产生意义误读。

三、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适用性原则,精心选择适用于教学的影视资源

如今影视作品繁多,大量影视资源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影视资源都可以为语文教学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设计、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进行精心选材,选取最适合于教学的影视资源,选择最典型的、最有意义的片段。另外影视资源的运用是为了适用于教学,所以对于像名著改编等类型的教材文本的教学则应选择比较忠实于原著的影视改编作品。影视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为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和解决教学难点等问题而使用的,而影视资源对观看者来说,是视听上的综合刺激,所以在影视资源的筛选上应选一些能引起学生观看兴趣的影视作品,以更好地达到教师使用影视资源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和课堂环节设置中来。学生们对影视资源的内容感兴趣,再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影视资源的作用。影视资源的时长较长,而课堂时间有限,影视资源的使用是为配合课堂教学而不是占用课堂时间,所以在选择影视资源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典型的,最适用于教学的片段。影视资源与其他静态的课程资源相比是优秀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必须运用影视资源,所以应结合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影视资源,使用什么样的影视资源来配合教学。

(二)坚持适度性原则,合理安排影视资源使用时间

影视资源的使用是为配合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影视资源的使用时间,避免降低教学效率,浪费学生学习时间。首先应注意所选取的影视资源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所以切忌引用冗长、表现力不强的影视资源,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选取贴近教学实际的影视资源,选取合适时长的、典型的片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影视资源在课堂中的使用是灵活的,可以运用于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的环节,也可以运用于教学之中辅助教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解析等,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若使用影视资源的频率过多则势必会占用课堂时间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实施,所以在使用影视资源过程中应注意影视资源的使用频率,应将影视资源的使用放在必要的环节。影视资源的时长往往较长,但有很多影视资源的艺术价值比较高,可为学生解读教材文本提供新的视角或者可供学生进行影视欣赏等,像这类可供赏析的影视资源不可能在课堂完整观看,教师可灵活对待,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必要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对影视资源进行赏析以提高自身审美、写作能力。

(三)处理好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

影视资源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辅助教学,所以就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而言,影视资源是教材文本的有益补充,是辅助教材文本进行知识传授的材料,教材文本应处于主导地位,影视资源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另外影视资源之所以能够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因为影视资源与教材文本有相通之处,教材中的文本与影视是一种叙事的艺术,即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所以影视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影视可以对文本进行补充和描述。借助影视资源和教材文本的这种可以结合利用的相通之处,影视资源可以为教材文本的解析所应用,教师应把握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相同点,根据相同之处选取适用于教学的影视资源,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对教材文本的解析。但影视资源与教材文本又是不同的,教材文本主要通过语言来叙述,而影视则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叙述,即主要通过场景变换、视觉画面来展现,一切出现的画面和声音属于影视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区分教材文本的不同之处,以避免影视形象使得文学形象固化,影视视听弱化文学想象和影视改编使学生产生意义误读的情况。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对教材文本中的文学形象和思想理念等与影视资源中的影视形象和理念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理解两种形式的不同之处。影视资源因其与文学文本的相通之处和影视资源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应用,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辅助解决教学难点等作用。但影视形象的深入人心,影视的视听特征和影视改编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存在的弊端。所以针对影视的优势和弊端,应正确处理影视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矛盾,坚持适用性和适度性的原则,并且处理好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以教材文本为主,合理利用影视资源。

参考文献

[1]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2).

篇8

〔关键词〕形体语言 表演训练 形态教学

中国影视、话剧艺术走过了一百年,在荧屏和舞台上取得辉煌成就的艺术家们和孜孜不倦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通过学习、探索、创新,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表演及相关的教学经验。在众多的表演体系中,有很多都特别强调身体的重要作用。如:中国的戏曲,因为其程式动作是对古代人行为方式的高度凝练,所以特别强调身体的模仿与练习,直至形成一定的“筋肉记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与布莱希特的表现派虽然在处理演员“两个自我”之间关系的方式不同,但在最开始的排练阶段,对于身体的要求是大致相同的。可见,演员的身体是需要经过特别训练的,它必须通过特定的形体训练课程的塑造。因此,形体训练在培养舞台剧、影视剧表演人才的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里一直都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课程。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戏剧舞台上大量运用肢体语言已成为世界戏剧发展的一大趋势,这种新趋势出现,势必会倒逼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在吸收借鉴前辈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戏剧新的发展态势及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思考与实践工作就显得更加必要。

一、在新的戏剧发展态势下对形体训练的再认识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分为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形体语言是非语言的符号体系中重要的分支,且其使用的频率远远高过其他交流手段。美国有一位教授在《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一书中指出, “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势动作,是名列最后的。然而,无论是不断进化的人类,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些技能的习得次序、出现率,及其平常所提供的信息量,都表明三者之间的重要地位恰好相反。”①由此看来,形体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本身就具有表演的元素。形体语言不仅能够表现人的情感需求,充分体现人的风度和气质,还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造就的社会群体表达方式的差异性。所以不论是个人还是在社会层面,形体语言都承d着重要的交流与表现功能,显现出巨大的魅力。

从戏剧的发生来看,戏剧产生于人对客观现实的摹仿,也就是说人不仅具有摹仿的本能和欲望,还具有以摹仿为基点的表演本能和欲望,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肉体与心理的以及个人意志、社会需求的寄托。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这些要求变得更加丰富复杂,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表演的意味也越来越重,直到将自己转换成为另一个人或者物的形象。因此表演是表演者以自己的形象表现出另外一个形象,而这个人不会在本体上变成扮演的对象,在这里,人既是表现的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循着这样的轨迹来看,形体语言在表演艺术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相比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的语汇更加直观、真实,不仅与口头语言一起共同传递信息和情感,还对口头语言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作用,有时甚至还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美国戏剧教育家贝克甚至认为动作是戏剧的根本要素。他指出:历史表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一个短时期内,才喜欢那些性格和对话胜过动作的戏剧。各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不管文明程度的高低,都是首先喜欢突出动作的,而性格和对话只是人们更好地理解戏剧动作的辅助。 一般而言最能突出表现一个人物性格的就是他在处于困境之时如何自发地本能地选择何种行动,对于观众来说,首要记住的就是关键时刻的动作,动作为人物的性格和对话做了预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形体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戏剧的本质也不为过。总的来说,戏剧表演者都要学习如何运用形体语言来塑造形形的艺术形象,这取决于形体语言对于戏剧表演的身体性:一是在场的身体构成观演关系的即时性,这种双方共同在场的互动,就是戏剧的剧场性;二是戏剧开发表演者的身体资源。因此作为对身体进行戏剧塑造的形体训练在表演教学中的地位也不言而喻。20世纪以来戏剧艺术发生了多样的变化,西方剧场艺术渐渐改写重视文学轻视表演的传统,形体语言越来越得到重视,甚至在先锋戏剧中,形体语言成为真正的主角,随着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出现,非理性、混乱、不确定性和矛盾等形式登上戏剧舞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就出现了大量以形体表演为核心的实验戏剧,身体成为符号自身的游戏。

在这样的戏剧发展背景中,对戏剧形体训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演员的表演空间大大拓宽,形体语言与戏剧的本质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在巨大的挑战面前,表演教学的从业者不仅要梳理教学现状,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更要有危机感,促使自己探索更加贴合时代、适应表演需求的形体训练方式。

二、对戏剧影视形体训练原有训练方法与存在问题的剖析

成功塑造好一个角色,科学而严格的形体训练尤其重要,我们知道,一个没有经过形体训练、动作僵硬、不协调、不灵活并且没有控制能力、毫无美感与艺术表现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扮演哈姆雷特这样的角色的。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所说:“同不能用走调乐器来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样,也不能让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去表现人内在的精神生活最为细致的一面。”②

长期以来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在采用舞蹈、戏曲、武术等诸多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形体素质与体能的过程中,重视了柔韧力度、舒展挺拔、风格韵律、灵敏协调等方面的外部技能技巧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芭蕾舞的基本动作进行训练。舞蹈的功能就是矫正形体,伸展肢体,让身体的线条变得舒展、明晰、完美。学生入学时,身体会有些缺陷,比如有人胸部塌陷,有人胳膊朝里,有人腿的姿势不正确等,这些问题借助扶杆进行芭蕾舞姿的基本动作训练可以得到矫正。戏剧的形体训练与舞蹈训练不同,其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身体的软度,而是对于造型、对于身体表现力的掌控,因此在训练时,重点会放在对于姿势匀称优美、动作具有舞蹈的节奏和旋律的要求上。

(二)身体的松弛训练与肌肉动作训练。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形体松弛是演员进入创作的基本条件,身体各个器官应受自身的支配,并且没有多余的肌肉紧张,这样一来,演员心灵中感受到的东西才能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出来。这种形体感知的练习是训练的重点。还要在有节奏的呼吸练习中放松身体,在一系列有韵律的动作中感受自己身体的舒适伸展,让肌肉的动作在训练中提升感知能力。

(三)人物性格特征的模拟练习。人物性格特征的模拟主要是对人物体态、步态等动作状态进行摹仿训练。模拟动作不是简单地摹仿人物的动作特征,而是要通过控制形体动作,与人物的内心状态贴合,注重表现人物的外部特征与性格的变化,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因此会给学生设定规定情境,自由发挥创造动作,表演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状态的转变,提升形体的表现能力,感受身体内在的感觉力量,从而能利用形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

(四)形体感觉、想象训练。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音乐对学生进行外部刺激,让学生用形体语言表现对不同声音的感受,着重体会其情感和意境,将其运用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表现中,通过某些想象的训练让形体动作在脑海中重现或再现,达到形神合一,使得学生对形体动作的把控越来越自如。

但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独创性地运用自身形体动作的表达能力方面却还不够。我们寄望于学生在表演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有关形体方面的知识、技能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逐步去“化”,去感悟。据笔者观察,这些通常情况下开设的形体训练课程存在着这样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技与道的问题。形体训练课程安排缺乏整体性的关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形体不是单一的形体训练课程,它不同于各艺术院校的“拼凑式”形体教学模式,诸如芭蕾、戏曲、民族舞、现代舞等课程,形体教学的课目分得太繁太细,作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特点还不够鲜明,内容重点不够突出,形体训练的各课目之间也都缺乏内在联系,戏剧影视表演的形体教学的弊端和现象比较一致,都有重复、脱节、拼凑的现象。第二,化与用的问题。学生不能把形体的技术训练转化为独立艺术创作的财富。相对独立的形体训练并不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也不能拓展以开发演员形体智能,提高形体创造力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与运用之间,总是隔着一层,不会互相渗透、融会贯通,难以学以致用。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中有些学生对形体课训练不是很重视,他们往往把形体课当成是一种负担,认为上形体课很枯燥,既痛苦又累人,在表演塑造人物时又派不上用场。这些确实是目前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形体课教学中的一致命弱点。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源于中国关于身体理论的不成熟。中国现代话剧的身体表达一直都处于缺失状态,因为我们从未正视身体在戏剧表演中的地位,更没有将形体语言视为戏剧的本质。直到今天我们的戏剧家们还没有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演员训练方法,从焦菊隐到黄佐临再到王晓鹰对于“中国式舞台意象的现代表达”的关注,都没有重视形式语言的作用,仅仅是从中国戏曲中借鉴一些动作形式和符号是远远不够的。而在国外,布鲁克、巴尔巴、铃木忠志、特佐普罗斯等都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演员训练方法,且他们对身体的认识已经走进跨文化的视域。二是由于学生缺乏戏剧的身体性认知,对形体训练不感兴趣。学生往往对身体没有建立自我感知,在这种情况下强行进行训练,效果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自我表现本能,他们就不会理解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以及内心的各种情感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不能想象和体验这种自我表现一旦进入戏剧舞台,其力度强化、夸张,如何“不要当自己”,如何“成为另一人”,从而完成变形,完成表演任务,完成真正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也就不会享受到创造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三、对新时期戏剧影视表演形体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戏剧形体教学要根据表演专业的特性和要求,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形体方面的表现力,努力为学生在学与用之间搭起一座过渡桥梁。特别是探索研究如何实现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紧密结合、学有所用,对当前的戏剧影视表演形体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性进行实践探究、分析及总结。为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这几年我院戏剧系形体教研室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过程中,一直不断思索和实践。通过教学和老师们的探讨、研究,笔者也深深感受到形体课要在不断加强形体素质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形体感觉与造型意识,努力发展学生的形体想象力与形体创造的能力。在这里,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对形体语言的理解提出三项解决形体训练教学困境的办法:

(一)树立身体表达观念,学会认识自己的身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老师――俄国戏剧教育家阿尔戈其・尼古拉耶维奇曾经揭示了形体体现的重要性:“外部体现之所以重要, 因为它是传达内在的人的精神生活的。我们的天性是最优秀的创造者。艺术家和技术家, 只有它才能完全掌握体验和体现的……内部和外部的创造器官, 只有天性才能够借助于粗糙的物质……我们的发音和形体方面的体现器官, 来体现最细致的非物质的情感。因此, 演员训练身体的目的, 是使它能够听从创作天性的指挥。”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继承了这一观念,认为形体语言要从人物出发,不能不顾真实的日常生活而主观臆造,要用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来传达人物的内在情感。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表演的本质是身体与心灵的深层次对话。

基于此认识,笔者开始在教学中开展形体造型的训练,比如形体课训练结合形体造型小品创作等。具体方法如下:先是单一的命名形体训练,如寒冷、绝望、陶醉、惊讶等。我要求学生在有限空间的教室当中自己找支点,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做出最能表现题目的瞬间感觉。当学生掌握基本创作规律后,由单一进入双人、三人,最后进入集体造型的创作。这期间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符合题目的音乐来启发、感染学生。在音乐中要求动静结合、节奏变化、心形结合,要求学生进一步感受,最后进入完整的造型小品创作阶段。造型小品创作要求学生自己选体裁、找音乐、用道具等等。首先学生自己排练,然后老师进行阶段性的启发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强化他们的造型意识与造型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艺术表现的一部分。熏陶过程是借助艺术的感染力直达内心,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再借助一些游戏过程中的想象,激发摹仿本能的欲望。在摹仿过程中发生身份转换,体会表演的假定性。通过形体造型小品的教学实践,学生逐渐对形体课不再那么排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在这方面继续探索研究的信心。

(二)建立身体语汇资料库,提高身体开放度。戏剧中观演关系之间的共同体是“身体”,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认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④日本的河竹登志夫的定义则在“综合说”的基础上提出,戏剧“同舞蹈一样具有以人的形体作媒介的本质特征”。⑤这些观点中其实都蕴含着身体的媒介性。只有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身体的媒介性。因此,在形体训练的课程中要引入中外代表性的舞蹈基本语汇,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如西班牙、匈牙利、俄罗斯、朝鲜、印度等国舞蹈与我国、新疆、内蒙、东北等地的少数民族舞蹈,领略不同风格的服饰、音乐和肢体动作,建立起身体语汇的资料库,无形中可以增强学生进入规定情境的能力。同时要学习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功五法”,身段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体会戏曲程式的规范性,与斯坦尼体系的演员训练法可以相互补充。此外,形体训练还要开设现代舞、国标等社交舞蹈以及武术、西洋剑术等课程,以广泛的学习为基础,不断开拓学生形体语言的创造空间。

(三)完善教学与舞台实践,开掘戏剧的跨文化学习。中国戏曲的演剧方式是开放式的,这就决定了它的形式语言比西方戏剧更注重表现手段本身的形式美感,“从来不会给观众造成真实的生活幻觉”⑥,时间一久,中国戏曲观众的审美焦点就不是人物本身的情感,而是早已看烂了的形式语言。这样的观剧习惯造就了演员炉火纯青的形式技巧,但是人物情感却往往成为类型化的表达,难以感知深藏其下的原始生命动力。

如今在全球化语境下,许多戏剧家都拥有跨文化的戏剧观。巴尔巴于1990年明确提出的“欧亚戏剧”概念现在成为跨文化戏剧的重要理论之一。1980年代中期,布鲁克开始研究跨文化戏剧,他将“第三文化”定义为“未开化的,难以控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以与第三世界相联系。对于其余世界来说,第三文化充满动力、不守规矩,要求无尽的调整,彼此的关系无法永久”⑦ ,其实质是跨文化戏剧。跨文化戏剧不以讲述完整故事为目的,在不同民族、国家间进行艺术碰撞,通过形体语言的表现性来实现观演关系。

在教学上,我们要从舞台一线反观教学,类似于铃木忠志演员身体训练方法或许可以借鉴。“铃木演员训练法”是铃木忠志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吸取日本传统戏剧的养分,并将自己的哲学观念和社会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这对于舞台实践来说或许是一种范式,对于形体教学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如何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一套自己的演员训练方法?这不仅是形体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戏剧导演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如果联系到铃木忠志,或许郭小男的舞台实践是值得玩味和借鉴的。他的言情说和身心论观点将中国戏曲向跨文化戏剧又推进了一层。

总之,对于身体的表达我们的认识远远不足,对于戏剧的身体表现,我们的教学准备也远远不够;倒逼,会让我们看到以往的成绩与不足,更会激发我们探索课堂的潜能。在新的时期,在后戏剧时代,对于教学来说,能做的就是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拉近与现实的距离,不断提升学生潜能,为戏剧的发展蓄荨⒃鎏矶能。

注释:

①杨文.试论肢体语言在人物表演中的作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郑雪来 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 ( 第三卷)[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P26

③李莉.从形体语言的探索开始[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7(4)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⑤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P5

⑥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P201

⑦Peter Brook.The Shifting Point[M]. London: Methuen Drama Random House,1987.P238.

参考文献:

[1]郭溥澜.表演创作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2]方伟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于学剑.表演艺术评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4]李锦云.表演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康洪兴.戏剧导演表演美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1996

[6]傅柏忻.演技教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7]杜定宇.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8](俄)玛・阿・弗列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9](美)贝拉・依特金.表演学[M].华夏出版社,2000

[10]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1]胡导.戏剧表演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12](英)彼得・布鲁克.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M].新星出版社,2007

[13]涂沛主.中国戏曲表演史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14]谭霈生.戏剧本体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