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09:33: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法
引 言
传统的中职学校在对烹饪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时采取的方法往往过于单一,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培养的成本。这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许多的缺陷和漏洞,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对于整个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无法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新时期中职学校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起到了非常好的培养效果[1]。烹饪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往届学生有很大提升。事实证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模式总体上比较契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尤其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培养出烹饪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一)对于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学徒制度应用在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的培养的核心体现在学徒制,对学徒的培养,做好这样一种模式的基础就是学校和企业能够实现深度的合作,具体的合作形式分为多种,包括工学结合或者半工半读的形式。在运用这种模式时,需要中职学校的老师和企业的师傅一起合作给学生传授实际的操作技能,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来实现联合的培养。在运用这种模式之前,学生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否则在与企业的师傅进行合作学习时,没有理论基础,对于师傅的操作也是无法理解,没有体会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学不到有用的技能。因此,要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的理论基础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技能需求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老师要注意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基础知识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从业技能的培训时,需要企业的精诚合作,同时需要老师对学生做出相关的辅导工作,防止学生与企业师傅在语言等方面发生冲突,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行。
(二)对于探索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帮助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主要的两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应用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商议来决定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为目的,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具体行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帮助学生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该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也会把主要的时间全部用在教室和厨房,从这两个地方来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去学习,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2]。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体系可以进一步去探索培养更高素质的烹饪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而提高整个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为未来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
(三)对于培养学生对于企业的责任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在毕业之后,学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企业里的一名员工,这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学生可以顺利就业,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企业也可以招聘到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已经受过该企业的培训,对企业已经产生了很多的感情,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尽心尽责,回报企业的培养。并且学生已经掌握了在该企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比较能够适应工作岗位,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价值。学生对企业的责任感在学生进入该企业实训时逐渐产生,等到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之后,对企业的责任感意识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现代学徒制在培养中职烹饪专业人才的实现路径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合理
中职学校在给烹饪专业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和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来确定学生的具体培训方案,决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模式中采用哪种具体的形式。企业的师傅在传授给学生实践技能时要能够传授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对培养内容要进行认真核定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必须要认真厘清对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充分认可学生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培养内容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要认真的探讨和制定,确保培养内容非常充实,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的制定要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制定
在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培养方案。依据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情况,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案。既要评价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否得到提升,也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有所进步,对于二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结 语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B模式总体上比较适合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大提升了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实际上,该种培养方法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对于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向职业教育文化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人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髙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髙,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髙,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髙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髙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髙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髙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髙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髙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髙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髙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人门,’“人行”和“人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关键词:聚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高,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高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高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高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高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入门”“入行”和“入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一种构建职业教育文化的方式。因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
[2]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现状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论文关键词:“2+1”;校企合作;模式;深化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产学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是培育人的两个不同环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完成规定的各种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人才的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而对企业来说,则可以近距离地考察招聘的对象。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的,该模式吸取了其他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弥补了学生只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比较狭窄的问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在“1”阶段,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可以说“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实习,其本质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这两个培育人的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经过培养之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由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企业培育阶段,是其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初步的操作实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识,而通过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践等将会为学生以后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半年时间就可以了,剩余的半年时间主要用于实训以及实践性的课程,当然还有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就业的心理调试、职业规划等内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人才培养机制。它通过在“1”阶段实行工学交替提高实践,在“2”阶段实施按需订单培养,从而为职业院校拓宽办学思路,实行双方优势互补创造了空间和条件。“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由此具有开放性、柔性化的特点。学校利用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等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双方实现双赢。
二、目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益协调困难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想顺利而且成功实施,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因此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利益的权衡和争夺的过程。在开展“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目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职业院校的期望和要求。而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也是有利益追求的,企业是想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其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冲突,使他们的利益更加的一致,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如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信息不畅可能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上是不同的,必须看到职业院校对学生信息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企业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少,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标准,则信息掌握不充分。这就导致了有些企业每月只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补贴,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从而实质上把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主要让学生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并不是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还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学生首先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愿加以精心培养,不太愿意给实习生轮岗,有时没有专职的指导人员,即使有指导人员,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考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导致配备的指导师傅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敷衍了事,使实习生得不到有益指导等。
(二)合作动力不足
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的发展问题。相比较于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更关心的是产品的销售问题,利润实现多少的问题。因此同职业院校的合作可能是企业不能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原因。其次在学生进入到企业后,企业的指导老师动力也可能不足,原因是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往往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参与指导的老师由于没有及时合理的过程跟踪,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所以导致企业的指导老师认为出力不出力一个样,从而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动力不足就容易产生学生实习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配备的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最后是学生动力不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般只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这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与目标,再加上企业指导老师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没有了兴趣,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开小差,不好好干的现象。
(三)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职业院校三年的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本身办学调整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考虑到市场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职业院校必须适时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很显然“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显然由于在“2”阶段与“1”阶段,学生要面临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就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的职业院校管理的比较严格,到了企业却比较松散,导致学生一时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在企业得到合理的利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有的时候则会出现职业院校管理不是很严格,到了企业管理的非常严格,从而让学生认为“1”阶段的学习很难,并且认为支付的报酬与学生付出的劳动不对等。产生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也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职业院校与企业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机会。从而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为实习而实习,没有内容也没有实践性的一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在“2”阶段与“1”阶段的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师资力量是“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直接招聘过来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在实践技能上却十分欠缺。职业教育是对理论要求和实践技能两者兼重的教育。如果教师只有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技能,显然是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的。同样,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的指导教师也有问题,他们则与招聘来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具有相反的特点,即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不足。显然只会一条腿走路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再加上职业院校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运用上又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导致师资力量成为了“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想让“2+1”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作用和实效,就必须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三、提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与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一)统一认识,推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并能充分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职业院校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进入到社会当中,来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检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从而让他们能否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显然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职业院校乃至对于学生的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模式,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各种宣传,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来获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加强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从而为其实施与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现象,主要是由于“2”阶段与“1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心理座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内容所在。通过聘请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融入到“1”的学习阶段当中去,职业院校应该注意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不同,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保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岗位不理想、不适应岗位要求、中途离岗、违反纪律、不满薪酬等情况,校企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通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意识的形成。
(三)深化专业改革,按市场与企业需求,对专业定期重新设置、调整和嫁接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内容和计划的调整。其中专业的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加大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力度,也要作好课程之间的统筹工作。要通过不断打破课程以及学科之间壁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计划上,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重新设定专业之后,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展开教学工作。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需要的结合,在实践技能操作阶段。要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以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及时地对那些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进行撤离和改革,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综合性人才。
(四)加强管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师的职称晋升、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或优惠政策,以保证师资队伍稳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和政策制定,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的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最后要聘任经验丰富的、有技术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职业院校可以从社会上或者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和技术一流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及时的发挥他们的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顺利运行。
论文关键词:“2+1”;校企合作;模式;深化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产学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是培育人的两个不同环境,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意味着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完成规定的各种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企业的需要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人才的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不但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而对企业来说,则可以近距离地考察招聘的对象。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的,该模式吸取了其他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弥补了学生只能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比较狭窄的问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特别是在“1”阶段,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可以说“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实习,其本质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这两个培育人的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使学生可以在经过培养之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最后一年的学习由学校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企业培育阶段,是其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以及初步的操作实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识,而通过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和就业实践等将会为学生以后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半年时间就可以了,剩余的半年时间主要用于实训以及实践性的课程,当然还有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就业的心理调试、职业规划等内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人才培养机制。它通过在“1”阶段实行工学交替提高实践,在“2”阶段实施按需订单培养,从而为职业院校拓宽办学思路,实行双方优势互补创造了空间和条件。“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由此具有开放性、柔性化的特点。学校利用企业的实习实训资源,企业利用学校的师资等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双方实现双赢。
二、目前“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益协调困难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想顺利而且成功实施,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因此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利益的权衡和争夺的过程。在开展“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的目的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职业院校的期望和要求。而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过程中,也是有利益追求的,企业是想通过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其实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冲突,使他们的利益更加的一致,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比如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信息不畅可能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上是不同的,必须看到职业院校对学生信息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企业方面的信息掌握得比较少,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标准,则信息掌握不充分。这就导致了有些企业每月只要支付给学生一定的补贴,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从而实质上把实习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主要让学生来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并不是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还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学生首先应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愿加以精心培养,不太愿意给实习生轮岗,有时没有专职的指导人员,即使有指导人员,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也没有相关的考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导致配备的指导师傅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敷衍了事,使实习生得不到有益指导等。
(二)合作动力不足
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的发展问题。相比较于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更关心的是产品的销售问题,利润实现多少的问题。因此同职业院校的合作可能是企业不能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原因。其次在学生进入到企业后,企业的指导老师动力也可能不足,原因是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往往把学生当做简单的劳动力来进行使用,而参与指导的老师由于没有及时合理的过程跟踪,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所以导致企业的指导老师认为出力不出力一个样,从而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动力不足就容易产生学生实习管理过程过于形式化,配备的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参与度不足、缺乏热情和责任心。最后是学生动力不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般只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这可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与目标,再加上企业指导老师在指导思想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没有了兴趣,于是就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开小差,不好好干的现象。
(三)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职业院校三年的教学计划而设置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本身办学调整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考虑到市场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职业院校必须适时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很显然“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显然由于在“2”阶段与“1”阶段,学生要面临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就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的职业院校管理的比较严格,到了企业却比较松散,导致学生一时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在企业得到合理的利用,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有的时候则会出现职业院校管理不是很严格,到了企业管理的非常严格,从而让学生认为“1”阶段的学习很难,并且认为支付的报酬与学生付出的劳动不对等。产生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也不能有效地利用好职业院校与企业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机会。从而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了为学习而学习,为实习而实习,没有内容也没有实践性的一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在“2”阶段与“1”阶段的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转贴于
(五)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师资力量是“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直接招聘过来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在实践技能上却十分欠缺。职业教育是对理论要求和实践技能两者兼重的教育。如果教师只有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技能,显然是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的。同样,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的指导教师也有问题,他们则与招聘来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具有相反的特点,即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不足。显然只会一条腿走路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的,再加上职业院校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运用上又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导致师资力量成为了“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想让“2+1”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发挥作用和实效,就必须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三、提高“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与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一)统一认识,推广“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2+1”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并能充分实现职业院校办学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职业院校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进入到社会当中,来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检验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从而让他们能否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显然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职业院校乃至对于学生的家庭。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模式,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各种宣传,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来获得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加强对“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从而为其实施与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现象,主要是由于“2”阶段与“1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心理座谈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内容所在。通过聘请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融入到“1”的学习阶段当中去,职业院校应该注意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不同,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保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岗位不理想、不适应岗位要求、中途离岗、违反纪律、不满薪酬等情况,校企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通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到企业之后能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和意识的形成。
(三)深化专业改革,按市场与企业需求,对专业定期重新设置、调整和嫁接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内容和计划的调整。其中专业的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加大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力度,也要作好课程之间的统筹工作。要通过不断打破课程以及学科之间壁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计划上,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在重新设定专业之后,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展开教学工作。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学生需要的结合,在实践技能操作阶段。要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以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及时地对那些市场不再需要的专业进行撤离和改革,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综合性人才。
(四)加强管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师的职称晋升、课时酬金、学习进修等方面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或优惠政策,以保证师资队伍稳定;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通过校内和校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和政策制定,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的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最后要聘任经验丰富的、有技术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职业院校可以从社会上或者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和技术一流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能够及时的发挥他们的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推动“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顺利运行。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线不免有些偏移,高校一味的重视高学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造成了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结果。笔者认为在本科高等院校中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这种人才的特点是熟练的掌握某项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够用为限,能够得心应手的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中级层次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既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技能从事实际工作,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的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高级层次培养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侧重于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其所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将会发生重大的作用。本科高等院校也应该早点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争取培养出能够满足基层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
目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继续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课程设置混乱,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缺少专业实践,理论成为空谈;缺乏职业素养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培养。
正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病,所以本科高等院校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势在必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制造大国的地位,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保证了国家GDP的不断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来自其他国家竞争压力的加剧,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下去。于是,人们逐渐的意识到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自主创新,而不是简单的制造。要创新就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无法培养出这类人才的。只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拥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喜欢打破陈规,富有探索精神,同时又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在面对挫折时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从容应对。[2]
2.培养的人才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是精通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通才。这类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等,同时还要熟悉计算机操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外语知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只有全面的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适应岗位需求。
3.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有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应用型人才因为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更加的乐于与人沟通,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因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因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而会变得更具有竞争力。
三、本科高等院校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到大学进行深造了,但大学生也不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了,所以本科教育是精英教育的这种思想也该转变一下了。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经历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型人才。社会不需要眼高手低,只会讲理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而更需要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2.优化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专门化”的人才培养,往往重视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得理论不能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反过来也不能对理论进行反馈和纠正,理论学习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在课程设置上,要尽量给学生开设“有用”的课程,减少一些诸如思想政治课的课时,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和教学当中去。
3.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教学内容不应过度的强调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尤其是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高等院校来说更是如此。高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侧重加强对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方面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专业理论教学中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注重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科高等院校应该对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
4.调整师资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强弱是本科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懂理论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了,只有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3]
参考文献:
[1]高旭.产学研结合视野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旬),2009,(12).
[2]胡卫中,石瑛.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4).
[3]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 赵忠令, 邵波.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选择[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
【关键词】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认清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其目标现实挑战,探讨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选择,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其现实挑战
1、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从三个方面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培养规格而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等。
(1)从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并非是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所崇尚的,也非单纯的主要培养职业技能型的人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育应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从培养规格要求定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所以其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要求应当具备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在操作与技术上具有更高的组织指导和开发创新等能力;再次,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彰显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3)从知识结构要求定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两个基本模式:通才和专才。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果说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纯粹的培养通才或专才,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必须走专才与通才相结合之路,在充分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2]
2、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1)转变独立学院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依然继承着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其人才培养目标亦是缺乏多元化,单一的培养目标定格了人才培养类型――理论型人才,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乏应用性,这与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违背,不利于培养出优秀人才。因此,独立学院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2)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决定课程设置的定势,课程设置往往以培养目标为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单纯的培养理论型人才,因而其课程设置也严重倾向于理论课程。纵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之课程设置部分,我们不难发现理论课程比例远远超过了实践教学部分,比例差距甚远。因此,独立学院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3)转变“单一的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一直以来以学科化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以理论型为主,严重缺乏应用型人才,这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必将导致人才失去竞争力。因此,独立学院转变“单一的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4)转变“双师型匮乏”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继承着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外加独立学院的教师基本来自高校,因而理论型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亦为理论型,独立学院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因此,独立学院转变“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然成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二、独立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选择
1、依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决定着独立学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不仅要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重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结构;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其个性化发展,促使其不断成长;同时还要迎合市场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依据市场调整培养目标。[3]
2、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实践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该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增加实践环节在学习期间的比重;其次,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形成“特色+文理交叉+各类限定选修” 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再次,企业可以依据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来参与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通过参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的开发,实现“能力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转换观念,大胆革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十分重要,也异常必要。传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以学校为主的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探索尝试转变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为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保障企业行业的合法权益、激发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中来,从而调动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
4、加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何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又掌握较为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熟练的掌握企业实际运作方式和实际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匮乏,是独立学院面临的巨大难题。独立学院与企业合作教育,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人力资源优势, 派遣企业中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独立学院的教学;独立学院亦可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先进的企业理念和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的开发等;或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2][3] 荆光辉,张润泽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思辨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6)48-49.
[4] 沈云慈,刘胜林.市场机制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对比[J].职教论坛,2010.2.6-8.
[5] 陈小燕.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0(1).72-74.
【作者简介】
黄 胜(1983-)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教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生态学.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集群;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38-02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不但理论知识扎实,还应具有过硬的职业能力,这些人才就是所谓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存在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而职业教育中的理论知识是应与实践并行的,而且人才的培养过程也距离工作环境非常遥远,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全方位人才的培养。正因如此,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才会出现。
一、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之前确定好的培养目标和国际统一的人才标准的规格,以相对其他途径比较稳定的教学的内容和经过多种研究确定的课程的构成体系,确定管理被培养的人才制度及其评估方式,以此为基础实施全方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项目集就是一些相互关联的项目的集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配套的一系列项目,项目集管理就是要把这些相互关联的项目之间的P系协调好,这样才能得到比把各项目分开管理更大的利益。
第一,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通过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加关注各个项目之间的横向关系。每个可以组成集群的项目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这些项目彼此之间没有等级顺序,不存在某一项目优先于其他项目的情况。经过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平等地看待这个项目集群中的每一个项目,更加符合项目集群以产生更大利益的原则。这些人才会更加着眼于项目集与其运营之间的关系。经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关注怎样才能把每个项目产生的成果配套起来参与到整个项目集的日常运营中,且具有调整项目集中各项目之间的结构和制度的能力。
第二,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因为那样很难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很难培养出适合时展潮流的人才。所以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时,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项目集群人才培养就是顺应这种要求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多元统一的教学模式观,它实现了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种培养模式具有完整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不仅有完美的局部,还有完整的整体方案,总体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个性突出,而且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参与这种培养模式的人才具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使参与培训的人才参与项目集中的各个项目的工作,使其在不同项目的工作过程中实现经验的累积,能够更好地明确一个项目集中不同项目之间的关系,通过在项目集中的工作过程将整个项目集视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协调工作过程中项目集会出现的问题。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具有项目集自身特色的具有体系的课程教育,在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中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派养模式体现了以人才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各个相互之间有关系的项目形成的项目集为平台、教学做合一为突出特色的教育理念。
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契合时展趋势。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全国各所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前提下,为了增强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的能力,提高本国学生在国内国际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应用型教学过程中,把来自学校的教育和来自项目集中企业的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应用型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上的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不再满足于高校人才理论教育,进入企业后再进行职业能力培训的模式,这就要求各大高校肩负起教导在校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责任,实现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教学转变。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做好现有专业目录的修订,并且调整好专业设置,从修改教学计划方面着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导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垢进行调整。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为基础。要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人才的就业方向为导向,以我们国家的社会需求和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为最主要的支撑,依托整个行业的需求和要求办专业以及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向。要意识到目前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学校跟企业共同建设为主题的,这个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在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删除掉那些在企业工作中不实用的课程内容。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国内国际产业都实现了非常大的发展,发展方式也有了新的改革,其中产业集群随之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新形势,而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因此开始面临新型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挑战。
第一,适应新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发展新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是决定人才是否能够适应工作中的各种挑战的关键因素,在各种的招聘以及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我们国家政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参与工作之后的能力水平,也能够提升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际市场竞争就业时的竞争力。因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因此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
第二,符合发展潮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国内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的一套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融合发展、配套发展、系列发展越来越成为时展潮流,互相之间有关系的项目之间联合发展能够实现全部项目的利益最大化,符合不同人群的利益发展,因此这种发展模式越来越普遍。而与此相适应的是,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普遍。
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能力,使其在参加项目运行前就能了解到项目运行对人才的要求,并且对其所参与的一系列项目有一个总体的掌握,更快地参与到项目集的运行中并且推动项目集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三,重点要求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重点十分突出,在理论培养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人才的职业能力素养。经过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比旧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更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这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基于工作过程,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以理论培养为基础,着重加强实践能力的上层建筑建设。强调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加入实践的课程,使其培养的人才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到类似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在这种条件下进行项目工作的模拟,使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各项能力全面发展,实现质的蜕变。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使人才早期参与项目运营管理,能够使项目集的发展得到强大助力。
四、总结
项目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的培B模式基础上加入了工作过程这个重要的元素,模式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全国各所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前提下,为了增强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的能力,提高本国学生在国内国际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集群人才派养模式可以使人才把世界发展中的各种变化看作促进项目集利益实现更大化的机遇,这些人才可以根据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想办法改变其中的某个项目或者这个项目跟其他项目之间的关系,使整个项目集能够良好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高文玲.浅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集群教学模式[J].商情,2016,(30).
[2] 何成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集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