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学学科辅导8篇

时间:2023-08-18 09:33: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学学科辅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学科辅导

篇1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课外辅导班;教学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43-02

近几年,除了传统的学校之外,从事课外英语辅导、数学辅导、作文辅导和高考辅导等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仔细斟酌五花八门招生广告后,学生家长满怀希望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辅导班,期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可是,细心的家长如果经常去各个辅导班考察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辅导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辅导机构本身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苦恼:辅导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学习层次,以各种原因走进辅导学校。有的是主动、迫切希望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学生,但是大部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报名参加辅导的。因此,他们与平时学校的表现相比,其自制力、自觉意识更差,不遵守纪律,比较难管理,不容易看到进步。

辅导班的价值所在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学生自我潜能得到开发。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有很多学派,其中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的三大思潮之一。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管理课外辅导班学生的学习,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和家长满意,也使辅导机构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多赢。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该学派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都有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潜力,人的一生就是人性自我实现的心理过程。根据动机与需要之间的关系,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大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人性是善的或中性的,恶是因为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是由于不良文化环境造成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气氛下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完成超越自我的最基本要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个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老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最容易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途径是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学习。

总之,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促进了教育的改革运动。这种冲击和推动主要表现在:强调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以学生完善自我为核心,突出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和行为看做是教学的主体。

笔者认为,成绩的提升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环境,二是学生本人。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课外辅导班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安全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辅导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家长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课外辅导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的关键问题就是要爱人,爱人就需要有一颗爱心。班主任必须从人性的观点积极关注学生,从心理的角度知道其行为的原因,从外部的刺激反应了解其需要满足的层次与内涵,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辅导班的班主任要以一颗平常心宽容和接纳所有高低不一的学生,不应当设定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世界,而是应当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就像众所周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一般情况下,乌龟是不可能在比赛项目中战胜兔子的,但在游泳比赛中呢?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要及时和全面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动态。可以充分利用班会、班委会、团支部、任课教师讨论会等各种活动将对班级的管理理念、班级的发展构想等传递给学生及代课老师,让他们了解其管理想法,获得有关反馈信息。通过个别谈心、下寝等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构建起信息网络,设立班级QQ群,及时地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将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则给予最大可能地满足,提高学生对班级和老师的满意度。

2.在备课中运用

老师备课不可以有惰性,一定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备课。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先说备教材,从知识结构来看, 学生的学习包括两类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拿英语学习来讲, 陈述性知识就是指语音、语调、词汇、句型及语法规则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程序性知识便是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学科,教师都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精练教材知识,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找出来,掌握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层次、组合,然后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骨架及知识结构的内在规律,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切实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至于备学生,罗杰斯认为,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两种类型,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两种主要学习方式。经验学习是以学生的经验增长为中心,把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作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经验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备课过程中要积极搜集与所学学科有关的资源, 丰富学科教学资料, 全方位扩大、丰富、提升教学内容,唤醒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排除学生在知识和心理两方面的障碍, 以促进自发的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后进生;自卑;兴趣;体验成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许多教师由于升学率、奥数等原因,只重视对好学生的“锦上添花”,而忽略了对后进生的“雪中送炭”。如何通过课外辅导转化数学后进生,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基础知识薄弱

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发展和延伸。由于数学体系中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环环相扣,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有扎实的小学知识基础。而实际上,有些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并不过关。小学基础知识薄弱,必然会增加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

2.存在偏科现象

学生升读初中后,文化课增加了,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造成偏科现象,较为常见的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成绩比较优异,而数学成绩却不理想。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内容枯燥无味,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难度大,趣味性又低,就使得学生偏爱其他学科而忽视学习数学。

3.教材的原因

小学数学发展到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数学内容主要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基本运算、简单的图形认识及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等。初中数学内容从算术数扩展到有理数、运算也由原来的四则运算引入了乘方、开方运算,增加了方程、函数、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等。知识跨度太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现后进生。像初中第一章《有理数》中,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引入负数,学习与负数有关的四则运算。学生在小学学习加减乘除用了三四年时间,而现在加入负数后,却要在不到一个月内学会,对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太大,心理落差也太大,难怪会有学生掉队。

4.学习方法及习惯的原因

小学生学习时有很强的依赖性,习惯跟随老师做机械运动,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学习没有主动性,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上初中后,有的学生延续了这种学习习惯,做完作业就以为完成学习任务,整天无所事事,既不懂得预习复习,也不懂得去钻研思考。学不得法,也容易造成落后。

5.教学方法的原因

小学数学由于内容比较少,教师讲课一般讲得较细致,同一个知识点反复演练多次,直到学生彻底牢记,才会讲下一个知识。而初中数学内容繁多,教师以讲授型居多,讲课速度较快,教学方法相对单调,比不上小学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转变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课堂教学方法不佳,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令后进生增多。

二、以课外辅导转化数学后进生的措施

1.消除自卑心理

由于成绩落后,大多数后进生有自卑心理。对于后进生,较多的是听到同学的讽刺、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由于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激不起学习的信心,从此就会讨厌学习,甚至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恶劣行为。其实,中小学生处于大脑发育阶段,有的可能聪明早慧,有的可能大器晚成。如果过早给一些学生扣上“后进生”“差生”的帽子,势必导致学生丧失自我判断能力,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越变越差。

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所以并不存在“天生”的差生。在对后进生的课外辅导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去做好后进生工作,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开展探究活动、钻研趣味数学、游戏、小组竞赛等。例如,在学习《有序数对》这节内容后,我特地给后进生设计一个小游戏,把课室模拟成影院,按横排纵列的顺序让学生记好自己的位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上有序数对的卡片,每抽出一张,让相应位置的学生站起来,学生站对,他所在的组就加分;学生站错或没站,他所在的组就扣分。小组竞赛时学生个个参与,兴致高昂,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学习的知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他们乐在其中。

3.改进辅导方法

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讲课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听课特点,抓好中小学知识衔接,开始时不宜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是造成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课外辅导时应加强知识讲解的直观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这课后,为了让后进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我让后进生每人准备一个纸制的三角形,我先让他们自己分组进行探究,动手操作,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拼成一个平角,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有了深刻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辅导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而对后进生的辅导更离不开课外辅导。因此,在对后进生的课外辅导中,也需要不断改进辅导方法,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或多媒体等手段来实施有效辅导。

4.进行学习方法和习惯的科学引导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小学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中学数学的要求。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要培养后进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最好是在学习新知识后,做作业之前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全部内容,包括例题、公式及推导过程和自己记的一些结论等复习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归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注重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5.开展情感辅导

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讲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中,学生如果感受到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自己,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如果学生喜欢你,自然会喜欢你教的课,乐于听你讲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给后进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当他们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后,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有道题目是探究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新坐标,这道题比较简单,我让班上的数学“小尾巴”张小来同学回答,他站起来大声回答,答案正确,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由于受到鼓舞,他对学习数学充满热情,在之后的学习中,他表现出非比寻常的毅力,整章书都掌握得非常好。

后进生学习差的原因很多,对后进生的课外辅导应从后进生的自身实际出发,找出影响后进生进步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症下药,及时引导,从而达到促进智力发展、学好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3.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化学学习 创新能力

一、青少年科技大赛对培养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的创新实践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知识的不断充实而不断地进行增长,随着对化学知识的不断掌握和积累,就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并呈现出主动性和现实性的趋势,抽象的创造性思维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在化学的创新意识上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在中学时期形成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青少年科技大赛的辅导能够促进学生在化学的创新方面的能力。[1]

2.学生通过比赛增强阅历,提升创新的实际性

对于一个新的作品的判断,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新颖的创意和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所谓的社会价值也就是作品所代表的意义和对人们的社会观起到的积极作用,好的作品的社会价值要与生活息息相关,而化学也是如此,化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中学的学生在进行自主创新时,其想法和创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得到肯定的,但是由于生活的阅历较少,很难具备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举行,不仅仅只是创意的较量,更多的还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得到锻炼,通过比赛的过程,能够学习到一些好的知识,让作品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通过辅导学生创新科技大赛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

1.质疑求异,激发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需要学生多多进行思考,多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而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也非常需要学生们多提出疑问,多对化学实验进行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得到拓展,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化学创新能力。另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需要学生们对问题进行一步步的推理、分析,直至到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才算结束,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是学生中学化学所必须的能力。例如,在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测定实验过程中,书本上讲的是用玻璃棒来引燃红磷的,教师可以问学生们有什么疑问吗?这是让学生们多多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思维,问学生们:“在空气中将红磷点燃放进集气瓶中的那一瞬间,瓶内的空气会空气膨胀,总有一部分空气会排出,从而引起实验的误差,那么该怎样避免呢?有学生提出用将红磷用白磷来代替,那么白磷又怎么才能在瓶中燃烧呢?有学生会说可以用放大镜来进行聚光,从而引燃白磷,那么要是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怎么办呢?又有学生会说可以用热水浴来加热集气瓶。所以,中学化学教师可以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拓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创新能力,使学生们对学习化学充满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2]

2.发挥想象,提升创新欲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是鼓励学生们大胆进行想象,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而中学化学学习也需要学生们多去想象,而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们化学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想象力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尽可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大胆的想象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可以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和反应实质”这节内容时,所涉及到的离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非常抽象,因此,学生们要想学会这节内容,就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里绘制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从而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够理解的更深。因此,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们的想象力又是学生们创新能力的重要先导,对培养学生们的化学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能够促进学生在化学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生进行创新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作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师要在辅导学生的科技创新大赛时,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充分的调动起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化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受挫折后,逐渐消沉,导致信心逐渐丧失。众所周知: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智力水平,引起行动的迟钝和精神的疲惫,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正常行为瓦解。可见,消极不良的情绪能给人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学生的消极情绪包括:悲观、厌学、自卑、嫉妒、伤感、郁闷、颓唐、不能自制、担忧、恐惧、骄傲、不适应环境、记忆下降、反应迟钝、失眠等。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告诉学生能尽快调整情绪,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的竞争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才是生活的强者。

在化学教学中怎样帮助这些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呢?

一、转移注意,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如在高一化学第一节上课时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古代化学家用火将粘土炼制成秦砖汉瓦,人类才告别了结草为庐、掘地为穴的原始生活;古代化学家用湿法炼制技术炼制出青铜、钢铁,人类才告别了石器时代进入了工业社会;近代的化学家用石灰石、粘土、沙子合成了水泥,我们才能建筑高楼大厦……”不知不觉就把学生从消极的情绪中带入一个神秘的化学世界。

二、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

我们在学习芳香烃时,发现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却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和硝酸、浓硫酸反应只能得硝基苯,而甲苯和硝酸、浓硫酸反应却能得三硝基甲苯这就是因为受苯环上侧链的影响,苯的同系物比苯的性质变得更为活跃。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跳出化学思维,引导学生联想到好班风、好学风对每位同学都会有积极的影响,会促使我们健康向上,交爱学习的朋友会促使我们的学习习惯也逐渐变化。

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班集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合群、自制、勇敢、意志坚强等优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自私、孤独等不良的性格特征。一个班集体的教育力量是无可比拟的。相反,一个松散的、没有吸引力的集体,自然会驱使青少年学生在集体外去寻找自己认同的团体,从而形成不良的风气。

三、用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情去面对身边的同学和事物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最具魅力的一招,是学生发现化学之美的眼睛,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个环节。首先是化学仪器外形美观、整洁,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如U形管、球形干燥管、冷凝管、锥形瓶等,造型优美,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其次是仪器性能美,过滤器就好比一个奇妙的筛子,让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带活塞的分液漏斗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挥官,通过对活塞的开或关,随时控制着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第三是化学物质的美,蓝色的胆矾晶体、雪白的食盐、闪亮的金属、姹紫嫣红的指示剂、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五颜六色的药品试剂,无处不给人美的感受。最让人惊叹难忘的是实验现象美,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了“钠变成了小球,浮在水面上,到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水由无色变成了红色(滴加了酚酞)……”所有这些美丽的景象,怎能不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所有这些美丽的现象一定会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美的影响下尽快走出阴影,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篇5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4-1307/G4

邮发代号:22-9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14-1307/G4

邮发代号:22-9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关键词 高效课堂 高效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99-02

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高效课堂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一项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人格品质、知识智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突破。高效课堂辅导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辅导呢?

一、教师魅力是高效辅导的前提

做一名有魅力的数学教师是高效辅导的基本条件。初中数学课的高效从学生认识教师就开始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及语言魅力都是高效辅导的要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高尚的品格、强烈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让学生崇拜,学生才会交出灵魂给他塑造,学生喜欢聆听其教诲,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学识魅力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独到的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具备学识魅力的教师会让学生信服,就会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教学智慧,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推敲细节,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探究、认知、思考、体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挫折享受成功。教师的语言魅力常常是由教师的语言艺术体现出来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段话:“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数学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洁,还要尽可能形象生动亲切,只有这样才能像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

二、实际出发是高效o导的要点

教学辅导的效率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程度决定的,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面向学生”绝不能是一个口号。教师正确教学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认识、不断探索。教师教学观念的逐步变革,必然逐步带动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努力消除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苦口婆心累死累活而学生得过且过无动于衷的场景,解决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学生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高效辅导要从教师研究和设计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及课堂作业开始,不能只是想当然,离开学生实际的设计本身就是问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活动设计的研究,所提的课堂活动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适合学生实际的,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是高效课堂辅导首要内容。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安排学习内容、布置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始终保持很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当他们按正确的思路找到正确的解法,取得学习成效(特别时有所创新)时,应及时给予恰当的赞赏,同时还要指出一些隐藏在成功背后的不足,要他们养成严谨细致的品质;在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多鼓励,告诉他们学习数学如同登山,平淡没有意义,挑战才是真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战胜困难的快乐,在共同探究的活动中学会交往,增进友谊,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对因施策是高效辅导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所谓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指导,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达到相应的水平。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呢?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策略;引导学生;走出迷茫

在中考化学复习阶段,如何调理学生心态,使其保持稳定、积极上进的亢奋情绪;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发挥最大潜能,为自己的初中化学学习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是教师不懈努力和追求的教学底线。以下笔者从复习教学的角度出发,淡淡在分析学生沉陷于迷茫原因的基础上探究其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一、使学生陷入迷茫的成因

新课完成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要进入总复习阶段,也是夯实基础、链接知识、综合应用、提高能力的最佳阶段。但是,恰恰在这一关键时刻很多学生且表露出迷茫、焦虑、困惑等现象,直接影响后期教学的整体进行和学习效率的整体提升,就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生疲惫心理。大多数学生在教材内容学完后,以为学习任务已完成,产生了疲惫心理和松懈情绪,导致对复习课的不利因素。

课型枯燥乏味。复习课型失去了新颖感,学生对复习课没有新课的新奇、有趣,特别是对化学“用语”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失落。

缺乏知识链接。知识的链接与知识网络的建构方面,没有形成知识的“立交桥”,纵横联系不起来,更谈不上融会贯通,知识的拓展、迁移、综合应用能力匮乏。

淡化文本阅读。很多学生只愿做题而不愿反过来阅读文本。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记忆不熟、理解不透,是懂非懂,含含糊糊。殊不知,很多题型都是文本概念的复制与衍生、或延伸与拓展、或习题的翻新与迁移。脱离文本的阅读、理解、领悟,做题往往出错,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压力增大。来自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要求,相互之间的竞争,自我心理负担等多种因素,使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又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否达到中考的水平已沉陷于迷茫状态。

二、如何引导学生上好复习课

(一)调理学生心态、稳定学生情绪

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在每届新课完成后,我都要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学生复习的思想工作。从学生心理、现有知识程度、外界因素、所处环境、升学压力、家长和老师的期望等多个方面分析,用感恩教育的思想、报答社会的责任、个人的理想和希望、今后生存的条件和能力等方面为素材教育学生,鼓励他们排除一切不利因素,保持积极上进的学习激情,用正常的心态、旺盛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拼搏奋斗最后一阶段。通过鼓舞士气将同学们引入紧张有序的复习环境中。

(二)复习策略与考纲、考题链接

特别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最佳阶段,一定要注意复习策略的研究,为了使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中考要点,必须摒弃那种“一讲到底”的地毯式或扫描式讲解和“一练到底”的题海厌战;必须通研《考试纲要》,按照“考纲”中各知识点的考试水平层次要求复习,可做到有的放矢。

链接中考,做到知彼知己

通研历年来的中考试卷,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通过研究历年来的中考命题特点、命题原则、命题方向,我们可以掌握趋势,抓住重点,从而做好复习备考工作。笔者近年来,特别注重了以上两个方面,所教学科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通过对近三年来的中考试题研究,可得出以下信息:

其一是命题特点。试题都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基准,立足于教材,体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结合,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核。无论是哪种题型其知识点一定在教材中,但题目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展现了“新”、“活”的特点;体现知识与能力并存,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特点。比如,定西市2011年中考化学题型仍然是由选择、填空简答、实验与探究、计算四部分组成,各大题所含小题目、难度分布都与2010年保持一致,都是客观较易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拔高稍难题占10%,并且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各题型的分值比例恰当,适宜大多数学生应考,也体现出一定的区分度,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反映出化学学科的特点。题型注重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注重考查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实际情景中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注重考查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

其二是命题原则。近年来,初中化学试题与以往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规避了以往纯技能、纯技巧方面的内容,弱化了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考查。命题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活动与探究;注重基础,难易适度。学科知识的覆盖面都超过75%,难度配比为7:2:1。以基础题和中等题为主,稍难题占比例很小,充分体现了“重视基础,回归教材”的中考命题原则。同时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与素养为立意,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其三是命题趋势。如果没有大的变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需要,化学学科生活化还应是中考的重点。主要取材于同学们身边发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这类创设情境将试题生活化的题目,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遵循这一趋势复习,可使同学们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学以致用,对社会拥有一种责任感。同时又是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问题。这类题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而简答题也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开掘思维,多做多练多分析,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复习计划、内容、时间及方法的整合

复习教学容量大、时间紧,必须整合内容,统筹安排。一是根据学情,制定详实的复习计划,构建复习框架。二是根据教材内容,侧重点划分。也就是说,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平时掌握的和通过阅读文本可以弄懂的;那些知识点是要通过思维理解必须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在哪儿,并且需要强化的。三是根据内容的侧重点可安排复习时间。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试练、研究、交流、理解和运用上。我一般采用三轮复习及重温教材四步走的环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单元复习

主要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复习内容主要以《考纲》为引线,因为它不仅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按照“纲要”中各知识点的考试水平层次要求复习,可达到扎实双基,提升能力的目的。因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基石,也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复习模式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特点,诸如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复习,可用“自主总结交流评价”模式。例如,在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下:总结梳理(绘制图表构建框架)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展示(互动评价)教师点拨(肯定激励提升)。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构建知识网络关系,相互交流完善,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点评、肯定,提出建设性建议,既创设了师生互动的复习平台,又可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2.热点、难点专项复习

也就是打破章节界限,针对中考的热点、难点进行专项复习。其一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选择的强化训练,形成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其二注重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渗透题型生活化的意识。其三建立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的思想,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四注重实验探究,因为化学实验是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探究题比较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所以这类题型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比较热门,内容涉及到教材各个部分,主要包括:有机物燃烧产物、空气的成分、催化剂、水的组成、微粒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碳化合物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合金的成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锈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离子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关系等。科学探究虽然包括八个要素,但命题上一般选取其中几部分要素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复习:一是训练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因猜想与假设不是毫无根据的,同学们在提出猜想与假设时要做到大胆合理;二是提升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实验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考虑实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实验法等;三是提升学生实验分析与实验评价的能力,主要从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实验误差以及从环保、节能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价,创新改进实验方案,完善实验结论。同时,要突出三种能力,一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从事探究的能力;三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要求同学们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具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例如,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并能安全操作;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初步运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除杂等。

3.综合复习

主要是中考冲刺阶段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主要是体验临场感受,训练心理素质;其次是发现自己的弱点,查漏补缺;然后反思问题和差距的原因,制定弥补的计划和相应的对策,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回归教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