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09:3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方案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当地园林建造工程节约成本,减少园林绿化工程的开支,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同时节约的经费能够用于其他城市建设,增加城市亮点,为城镇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尤其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坚实后盾。风景园林低成本设计有4个方面的设计方案可以参考,主要为低消耗、低干预、低建造、低维护4个方面。
1以低废材料为主进行设计,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采用低消耗原料是每个设计师都需要考虑的根本前提。在设计风景园林之间要勘察当地文化特点,从而使设计特点与当地特色相互融合,并且在选材方面,主要以长远发展角度以及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节省以后修补、更换材料等成本,在设计时最好也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购买资源的数量,同时又能够保持景观特色。当然如果能够把废弃材料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当中,重新加工废弃材料时期投入使用当中,不仅能够节约材料成本,而且能够使资源再利用,促使景观、经济、生态3者效益共同发展。比如说,现在城市垃圾有很大部分产生的是建筑垃圾,不仅难消除,更占空间,大部分建筑垃圾是被堆砌在一个地方,在风景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把材料集中构建成为山景,成为当地特色。不经能够集约很多成本,而且能够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还能解决建筑垃圾问题。
2以低干预为主进行设计,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前提,传统中都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主,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维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这就需要选择低干预的方式,使人与自然能共和谐发展。可以采用的方案是,把展示类风景原理作用转变成利用自然的更新规律,实现植被自我生长自我修复的目的,主要表现为在设计时坚持所用面积最小越好、深度最浅越好,对环境影响越小越好。实际设计过程要以引导自然为主要的法则,减少人类对场地的干预,不仅能够使风景园林的建设与维护的成本达到最小化,而且能够实现最大的景观效应。
3运用低建造设计方案选择实用资源
低建造的设计方案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尽可能地选取地方材料,如果是在乡村景观主要以种树为主,其他地点主要是节约材料为主;其次,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不但要实现高品质景观,还要体现出最大效益,可以通过利用低廉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手法处理细节之处,让低廉材料也能够体现出其美学的价值;再次,在工业化风景园林的选择上,使用的硬质材料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模型进行选择,使最终产出废弃材料达到最少化;最后,在设计时尽量减少人工费用,在风景园林建设时以及在后期维护时,所需要的人工费用占了很大比例,如果在风景设计是风景原理的工序达到合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节约很大的成本。另外,还要规避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风险。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可能需要采购大量的材料,而在采购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些风险,如,车辆在长途运输中出现的车祸,因此在采购原材料时,可以以就近原则,在距离较近的地方选择采购的地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建造中的风险。
4采用低维护方案,合理规划资源
建造与维护都是风景园林的运转过程,在风景园林设计建造中,如果设计较为合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风景园林的维护成本,从而达成低维护的效果。另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可以把一些新型能源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其中,例如,通过对风能、太阳能等一些可被重复利用的清洁能源的使用,来为风景园林的耗能提供充足的供给,这样也可以减少相应的维护成本。在开展人工园林维护与养护的工作时,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情况,合理地安排植被的养护工作,避免出现在养护繁忙的季节,却出现人工缺失的情况,而在淡季却又出现人工都无所事事的情况,因此说合理设计维护养护方案,也是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总之,低成本原理设计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风景园林建造的投资成本,并为城市提供高品质的活动空间,为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因此低成本园林设计的意义非常重大,当地政府可以通过进行宏观上的调控,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或者是减免税收的方式保证低成本园林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同时社会公益团体组织,可以以援助方式为低成本风景园林工程提供财务援助以及人力援助,使低成本园林设计不但能够传承,还能不断创新,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静.探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与提高[J].现代园艺,2013(2)
【关键词】:生态效益;风景园林设计;能源发展;可持续发展
伴随不断强化的公众生态意识以及不断进步的相关设计理念,所有人的心中逐渐深入了生态理念,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认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对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应当充分掌握生态学的设计手法,工程技术以及各专业会更多支持未来的发展中的生B设计,使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进步得到促进。
1、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1.1生物多样性原则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理念
生物多样性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区域、时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生态系统的总称,这种多元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为了提升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效益,必须保持一定区域内不同生物的多样性,确保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实现该区域内动物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实现生物物种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生物多样性设计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模块。目前来说,园林设计界对生态位原理的说法并不同意,有的学者认为生态位原理就是生境生态位概念,生境主要指生物群体所依存的生态地理环境,生物群体的生活环境对于生物来说意义重大,在风景园林设计环节中,需要重视这种生境生态位理念,进行生物群体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生态位原理是一种功能生态位理论,这种理论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不同的功能对于生物群体的影响不同,这些不同的说法都不同程度上诠释了生态位原理概念。在我国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模式中,生态位主要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物种在环境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1.2生态位理论概念复杂多变
无论是什么模式的生态位理论,其核心都包括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等概念,为了解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需要,需要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区域全部物种的了解,这包括生物的生长周期、营养需求、生长特性等等,从而进行区域环境中物种的合理选择及种植,避免出现区域环境中生态物种结构的不均衡,避免园林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构造合理性的自然生态结构,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功能性,实现自然物种结构的分化、整合。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物种搭配的工作,进行物种生长阶段次生资源的利用,通过对次生资源的利用,实现区域环境内不同物种关系的协调,提升区域环境内物种结构的稳定性。
2、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策略
2.1分析场地特征
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很小心很认真地遵守当地的场地特征,在进行改造的时候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地形地貌得不偿失的破坏,保留下场地的人工特征和自然特征,经过设计,予以强化。做设计遵循场地特征,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在实体与人们的关系上,以及文化层面和外形上,通过最小干预的设计手法,对相互交织的现状条件最大限度地调研、观察和综合事物的各种情况和联系,使做出来的人工环境就像场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与周围的环境共同友好生存。
2.2营造出乡土气息的植物群落
植物最主要就是生态效益作用,比如对空气、土壤以及水质进行净化,使城市中的噪音得以降低,城市之中的小气候更好的改善,减少环境的污染等。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基础是地带性植被类型,科学性和观赏性要兼顾,同时要保证种植的这些植物本身带有的生活习性要和准备栽种地区的湿度、气候等达到吻合的条件。配置的植物如果主要是具有乡土气息的,那么就要尽最大力把这个地区植物的主要特色很充分的体现出来。我们实际实施植物配置的时候,植物之间的单位是群落,结合乔、灌和草相互很合理地进行搭配,形成一个复合的群落稳定同时功能齐全的生态结构。使种间的相互补充更有利,从而达到相互协调的群落与环境、种群与种群。
2.3保护与利用水资源
对水的处理从生态因素方面来看,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一般集中在对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形成人工湿地系统,对雨水的收集过程中,再就是对水质的过滤清洁以及地表水的不断循环等方面。
2.4利用废弃材料
一些景观设计师在后工业时期提出并尝试了设计思路―对场地最小干预,在改造废弃地的过程中,生态发展的进程与场地的景观特征要尽量尊重。这些设计当中,尽可能地循环利用场地上的能量和物质,很多供市民的日常休闲城市公园是由工业废弃地到从荒野再到工业区转变而来,而景观建筑的良好材料则由场地中的破瓦残砖、工业废料、土堆矿渣、混凝土板、铁轨等组成,它们的使用最好证明了“自然界是没有‘废弃物’的”,同时很贴切场地的历史氛围。
2.5尊重自然过程
生生不息的自然系统,需要提供各种过程和条件来维持人类生存和需求。自然是具有自我设计或自组织能力的。盖亚理论表明,自然在整个地球之中无处不在,它自己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自我完善设计、生存并延续。一个很普通的水塘,常年累月没人照管也会自己形成一个由藻类、杂草以及各种生物组成的完善的自然系统,逐步形成生物链。如果经过人工以化学物质维护或用水泥护衬,则不会形成这种群落。由此可见人的设计能力与神器大自然系统的自我繁衍、完善能力差距还很大很大。具备这种自我设计能力自然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例如在建立城市中地域性生物群落中、治理水污染以及恢复废弃物等。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之中广泛应用了湿地因其对污水的净化能力。
结语
作为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重要反映,景观是人与自然的结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现代化园林景观也在不断的加快,同时在生态学理论下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准则是园林景观设计进步的源泉,而且同样还是美化环境的选择。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必须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对园林景观行业进行全新的审视,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陶锋鹏.风景园林设计之我见[J].四川水泥,2017.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70
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园林风景美观程度,还要考虑到设计是否将本地区资源最优化利用,受天气影响力度大小等问题。而计算机辅助功能则可以在这些方面为设计者提供可靠数据方便设计。是对于传统园林设计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提高了现代园林设计艺术适用性与实用性。
1 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规划的意义
1.1 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设计方案
在电子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数据库不仅存有海量数据还能及时调用选取,并时时刻刻进行更新。这是传统设计方案制定时,数据参考环节所缺失的。如当地人口数量、气候环境影响这些因素,都可以帮助设计者提高现代园林实用性,依据当地居民需要,为其添加园林服务设施,使园林不仅带给当地居民视觉享受还有服务性便利。
1.2 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设计技巧
传统园林设计虽然有很多人性化处理方式,但在设计上缺乏物理角度思考,有些园林景观会因为应力分布不匀等问题导致稳定性较低情况,在受到一些外力冲击下如自然灾害或是施工,都会对其造成损害,再加之当地政府疏于修缮而发生一些事故。但计算机辅助系统会对设计方案作出检查,并从力学性能角度提出建议,提高园林建筑耐久度。而且利用AudoCAD平面制图,更利于设计者进行园林规划,在投建之前就能对整体效果有大致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找到处理方案[1]。
2 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2.1 GIS与风景园林设计
GIS是一门复杂数字系统,它不仅包含数据查询、处理功能,还包含遥感技术,为设计者全面获取园林建设地点的环境资料。这些环境资料为设计者提供较全面参考数据,如当地动植物生态分布情况,设计者可以依据此类资料选择园林植物景观,将一些当地植物引入之外,还能引入一些对环境要求相同但是生与其他地方的植物,提高了园林观赏性,而且丰富了当地生态系统,通过构建稳定生态系统,提高园林自身抗外界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2]。遥感技术还能为设计者提供当地温度资料包括地表温度、平均温度与温度变化情况,设计者通过这些资料在园林建筑材料选用上,也更能因地制宜,从另一方面提高材料适应能力。
2.2 生态辅助系统与园林设计
随着计算机发展不断兴盛,生态辅助系统已经上升成为一项庞大的环境模拟系统,该模拟环境将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结合在一起,总共构成6类模拟环境:气象模拟、风环境模拟、光环境模拟、水环境模拟与生物环境模拟。不同模拟环境中还包含严密的数据分析,与一些精细化参考指标影响建议。如热环境分析中,运用DB软件,不仅可以模拟出建筑材料在日常光照下所显示表面温度,还能预测出建筑内温度变化情况,设计者可以通过转化建筑材料改变室内温度,以此确定最佳材料[3]。还有一些园林建筑中,可能会设置一些小型博物馆,对于馆内文物存放,光环境、热环境模拟系统可以帮助设计者规划最佳文物呈览地点,并且依照温度、光线变化情况,设计文物陈列柜,更好保存文物。另外对生态环境模拟还有助于园林内植物种植与保护[4]。
该系统还可以模拟城市灯光、噪音环境,由于现代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内施工建设也会对周围园林建筑造成影响。设计者可以依据模拟城市环境资料,将园林地点安排更加合理,减少城市内环境影响。如在园林设计上采用植物墙设计,既可以起到挡风功效还有助于抵抗噪音污染与光污染。而且用绿色材料代替水泥等建筑材料显得更加环保,并且加大了园林景观性质。同时,植物还能释放出大量氧气,吸收CO2起到净化城市空气作用。
3 总结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人类将自然环境与生活空间相融合的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现代人将园林设计与电子计算机设计相融合,不但开创了新学科,还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提高了园林设计的适应性以及服务性,在提供游赏乐趣之余,还为现代城市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包瑞清.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2]包瑞清.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8-44.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存在问题;策略
正文: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生态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风景园林建设是生态建设的关键组成,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纵观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园林设计规划工作,量产化、模式化问题十分明显,千城一景成为常态,园林设计缺乏地域性、创新性及功能性,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下文主要就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
一.当前阶段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仿抄袭之风”大行其道,“千城一景”成为常态
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的丰富,除了建筑用地外,其余的都属于景观园林,风景园林代表了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各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域性,要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但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模仿之风大行其道,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匮乏,创新能力不足,实际的设计规划之中,相互抄袭,或者过分推崇西方设计理念,不加选择直接使用,导致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园林景观大同小异,“千城一景”成为常态。部分设计师设计工作中大量的引进外来的物种,贪大求洋,对于本地区的植被十分不屑,不仅不利于当地特色植被的生长,浪费了资源,外来物种在本区域的生长还可能会存在问题,影响城市的绿化效果。除此之外,大面积的模仿导致城市园林景观缺乏地方特色,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也难以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最初目的。
(二)风景园林设计重视形式忽略了其功能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部分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忽略了城市园林的功能性,过分追求形式,希望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设计工作中追求平面构图的美观,忽略了居民对于室外绿地空间使用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风景园林功能的发挥。
(三)园林设计不够科学,缺乏专业性
风景园林建设规划一般情况都是由某个单位承建的,设计工作中,建筑单位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设计人员一味的迎合上级领导的意识需求,忽略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问题,园林设计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风格杂乱,难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还有少数单位方案设计完成之后,没有全面的考虑其可行性、科学性问题,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发现设计规划不够科学临时更高设计说明、建设完成之后园林的绿化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等等问题经常出现,从而影响了风景园林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城市绿化。
二.如何改善现代风景环境设计规划现状
(一)结合城市区域情况,融入地域文化,因地制宜
我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文化十分的丰富,各民族、各地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及地域文化,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精髓,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能够切实深入到城市之中,就当地的人文、地理地貌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并充分的展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魅力。
(二)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
我国的园林设计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秀致典雅的苏州园林、气势磅礴的故宫都属于珍贵的园林建筑,古典园林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折射出了我国国民的人生观、自然观,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及传统艺术,现代园林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借鉴国外的园林设计理念,要能够积极的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将其发扬开拓,形成独具中国魅力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三)注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抄袭之风盛行最根本的园林还是由于社会各阶层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不足,尽管知识产权法已经建立了很长时间,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加上知识产权维护工作本身比较复杂、人们的维权意识不足,因此,设计人员的知识产权收到侵害后,很少有人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切实改变这一问题,相关立法部门要能够就当前知识产权法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风景园林是合计人员要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图形作品都有加强管理保护,意识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能够积极的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从而更好的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抄袭的不良风气,设计人员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工作过程中积极努力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只要这样才能够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及人们需求的风景园林作品。
三.减少行政干预,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组织部门的有关决策人员要能够具备良好的素养,在实际的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之中,要能够理性的进行行政指导、要尊重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杜绝不科学、不专业的行政干预,保障设计人员工作的自主性。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之中,要能够切实考虑到风景园林建设的可行性、功能性问题,确保园林建设切实可行,具有地方特色,能够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当前阶段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从知识产权保护、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继承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改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能够对行业内有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崔昉.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5(Z2)
[2]朱宝根,赵纪良,冯大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研究[J].门窗.2014(05)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下,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长远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风景园林建设的特色内涵和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涉及建筑、园艺、生态、文化、艺术、伦理、哲学等诸多领域,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园林,在这其中中国园林更是集众家之大成,悠久而美丽,例如文明于世界的苏州园林。而当代中国的园林建设理应继承传统,结合实际,立足当下。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风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个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不仅关系到表象上所表现出来的城市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更与当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风景园林它自身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系统,而生活于其中的居民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长居于此,个人的审美、素质都会或多或少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由此可见,风景园林建设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点却常常为人所忽视。在园林设计方面,首先,风景园林建筑工程实施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各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否与生态和谐,是否具有人文价值,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品味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其次,要考虑其在施工上是否先进科学合理,建筑结构方面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是否能达到投资商与消费者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第三,要考虑风景园林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是否完善,以及是否具有科学审美的人文内涵。这些都要求在设计制定之前,项目负责人要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并各个击破,找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设计方案。建筑设计师们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作图纸要准确反映所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准确无误的计算,各方各面的积极协调合作,以及施工进程的有序进行;而且,建筑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所建建筑的科学人文内涵,让建筑成为城市的文化品位的标尺,以及对当地生态的影响,要做到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不科学、不合理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没有从生态、科学等方面进行考虑,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检验,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使城市园林建设受到极大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专业性不强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没有完整的标准体系,缺乏有效管理制度,大部分城市园林建设没有全面规划,使风景园林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受到极大影响。由于风景园林设计的专业性不强,导致风景园林设计水平无法提高,在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园林建设上,不能给出可行、高效的意见,严重影响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
(三)设计中缺乏科学性
在设计时树立科学的态度,也不具备设计的立足点。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时都不尊重科学,对已经设计出的方案也不进行科学的检验,这样就不能保证园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导致修建出的园林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比如说,在有些设计中只考虑了设计的美观性,却没有考虑设计的可行性,这样在实际操作时就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设计方案的修改或者是放弃。还有的方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土体情况和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这样在设计时就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所以这种设计是不可取的。
(四)技术水平相对比较滞后
另外就是在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在沟通方面的问题,一些设计的意图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出来,一些比较好的设计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在效果上体现的不理想,这也就造成了施工技术不能够得到恰当的运用,再者就是由于我国的风景园林的市场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在秩序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而在施工中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园林质量得不到保障。
(五)草多树少,空间利用单一
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的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主要是以种植草地为主,这样做虽然可以使绿化的面积和绿化效应得到了扩大和提高,但是绿化的生态效果却并不明显。街道两侧的行道树和大面积的草地,都是单一的空间利用,在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注重层次的凸显,注意花草灌木的的综合利用。
三、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对策
(一)风景式园林趋向社区化、复杂化
未来的风景式园林的规划设计需要的不仅是设计师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合作,设计师不仅要设计图纸,还要参与相关咨询、政策制定、流程管理、以及完工后的意见处理等服务,未来的风景式园林设计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随着设计的多元化,面对大型综合项目时要与很多不同专业的企业合作,就必须拓宽设计的宽度。设计师可以大胆创新,运用各种不同元素和风格,使用各种艺术与科学新技术,创造大众喜爱的风景式园林。
(二)加强成本控制
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采购策划、预算控制、任务分配以及质量管理等。采购人员需要按照采购计划来开展采购工作,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防止出现工程成本增多的情况。还要加强对预算的控制,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降低施工能耗。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降低不必要的工程支出,这样不但可以确保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三)设计者尽量避免随意性
从整体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结合考虑当地的发展需求和人文历史进行整合设计。只有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要求与周围建筑物的合理协调,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合理的目的。同时,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在配置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园林自身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形态,及气象环境条件对其的影响,从而对植物的配置做到科学合理的同时,避免植物在配置中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加可以凸显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及独特的风格艺术形态,使其更进一步的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绿化品位。
(四)加强风景园林乡土树种优势的发挥
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对风景园林的绿化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风景园林的观赏也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乡土树种是指在本地区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树种。这些乡土树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观赏性以及抗逆性等优良特点,而且相对于其他外来树种而言,乡土树种更能适应园林建设施工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确保植物在生理、生化 、生态方面的功能均可正常且健康运转,继而进一步的使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得到充分展现出来。
(五)对园林设计进行低碳施工和管养
建造一个低碳园林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要付出行动,将园林建设成型,创造一个低碳园林实体。既然是环保节能的园林建设,那就是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依然要采取节能环保的措施。具体的措施是减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率。除了采取节能的施工过程外还要注意对园林的养护工作。在园林养护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减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生态的方法和手段来处理生态系统的变化,例如在园林中多种植一些乔木,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六)选择施工单位时采用招投标的制度
若园林绿化的规模符合了一定标准,其主管部门就要实行招投标的制度。应该选择施工技术较强并且施工资质较高的单位,这样以优胜劣汰作为原则,选择出信誉高、施工的质量好以及施工资质老的单位,就能够将施工队伍资历不够的问题进行解决。
(七)向着可持续性和生态方向发展
现代风景式园林在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在最大限度的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是构建现代风景式园林的要求。在现代风景式园林的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倡导生态审美观,主张自然的野外之美,打造真实的生态之美,是因为这些因素是我们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规划设计者在将来的设计思维中不再停留于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将生态价值观与自然生态美学相结合,对于形式、功能和思想内涵的提升有更高的追求。在规划设计中还要注重可持续性,设计者要在节约用水用地、及时补充地下水、新清洁能源的运用以及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进行提升。在可持续和生态问题上的思考是风景式园林发展趋势的关键。
结束语
传统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一直没有引起行业和社会大众的关注,这使得在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着雷同感、陌生感、品味不高、文化内涵不丰富等问题,这不但会影响到市民对风景园林的欣赏和享受,更会对城市建设有着负面的制约。新时期,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彻底改变,通过行业内的积极思考,从积极发动公众参与、加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科学行政管理、倡导结合等角度,形成风景园林设计的新体系和新方法,全面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水平,为城市进步和发展、市民的休闲和生活,提供一个和谐、友好、清新、健康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15-16.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作用;园林设计;常见问题;改善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在不断加大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环境建设也备受人们重视,而突出园林建设成了各地必然的选择,然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在设计中不断创新摸索,总结出未来园林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就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论述。
1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风景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生态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风景园林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为城市作美化,为建设美丽城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代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加快风景园林建设也是城市经济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增加人文景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问题
目前,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不足:
(1)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无法持续贯彻。
(2)规划理念与方案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空洞,肤浅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实反映。
(3)方案停留在平面阶段,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功能,规划设计名品精品意识太强,对人性的关怀不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2.2 原因分析
(1)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落后。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现代化的产物,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风景园林历史都漫长而久远历史。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远的影响,但昔日的辉煌并不能掩盖我们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以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为代表的美国景观园林设计,伴随着美国的城市发展和国家自然生态建设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系统制度、完善的理论和教学培养体系。而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到建国初期才得到初步发展,但在60年代风景园林学科受到打压,处于倒退状态,从80年代开始,风景园林学科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林设计工作者普遍缺乏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研究兴趣,认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诗情画意”、“意境”等都是过时的产物,是封建腐朽的东西,更愿意一切向欧美看齐,花大量时间去盲目模仿一些西方的“极简主义”和“后现代”的做法。
(2)缺乏科学合理的政府主导。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个别领导者的长官意识强烈, 城市管理者通过相互观摩、取经、效仿,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为求变、求新、求洋、求大,不严格执行城市景观规划,造成很多景观设计成了长官意志的产物。一方面是为了追求时髦,打造面子工程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才能凸显主政者的政绩,这样的严重后果使一些大型园林风景工程,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等工程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到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往往粗制滥造。
3 改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
3.1坚持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能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比如2008年广州园林绿化管理行政部门依法分解责任到各个相关部门,其中明确了各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分别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了如“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修剪园林绿化植物的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修剪,所需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各类工程管线、交通设施施工时,确需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的,应当由绿化专业人员统一进行”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确立传统与现代园林有机融合的理念
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与大厦林立的现代城市难以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过分强调任一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转变思想,继往开来,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促进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园林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新形式。如某公园园林项目南北景观轴上,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观景内容。
3.3 遵循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功能性原则。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从某工程就可以清楚的体现出这点,一般说来,成年人的步幅为50cm左右,其园林游步道的设计施工以此为依据设置石板更为合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设计中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2)艺术性原则。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谁,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同样也在某公园景点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辅设聚点湖石或黄石数块,又缀以花草竹木,这样粉墙似纸 , 石和花木似笔,在不同的光阴之下,形成静中有动的一幅幅活的画面。
(3)经济性原则。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因此在风景园林中尽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加以推广,达到经济与审美的平衡。
(4)可持续性原则。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设计在实施和维护中,也难免费有忽视之处,或者需要扩建等更改,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众则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某城市公园设置了公园信箱,公众联络员等多种与公众建立密切联系的反馈体系,能够更好的使园林景观融入公众生活,并根据公众的需求而适时调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目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在,目光长远,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规范,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存良,李良安,李全红,刘志亮,许秀云,申林芝.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09(3).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城市景观规划
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不足,设计景观中忽略了很多人性化问题与人类行为学的问题,比如一些设计过于注重表达设计理念,却忽略景观节点以及人在其中的心理感受等。本文简要谈论这些问题,并研究关于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以供参考。
1 城市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现状以及需要重视的因素
在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表现中,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容有很多,但当前我国城市风景园林人性化的设计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而较大的问题则是设计人员缺乏对人性化理念的认识。在进行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时,必须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充分展现园林的服务功能与价值。
1.1 环境因素
首先是噪音,噪音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均能产生重大影响,很容易引发如失眠、神经衰弱或是免疫力下降等情况,而隔离噪音则是园林环境设计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景观的特定环境下,如健身区、运动场、儿童活动区等,要通过基础的植物或景墙配置,起到阻碍与隔离噪音的作用,尽可能将对人们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是色彩,明艳色彩与同系色彩对人感官和视觉产生的影响,比如冷色调有助于让人感觉沉静,暖色调则有温暖的感觉,园林中如果是儿童活动区,可采用颜色鲜明的色彩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最后还有个人空间,这是很多设计人员忽略的人性化设计,每个人都有自身接受的适当距离,一旦这个界限被突破,那么就会因压迫而感受到不自在,所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要求的空间让人不会感觉压迫,同时又不会因过分暴露而紧张[1]。
1.2 行为场所
这是从人的主观感受出发,结合人的需求、活动和环境,其中主要包括行为习性。比如左侧通行和左转弯,人们在行走过程中的一种行为习惯在游览园林过程中的方向,那么人性化园林设计就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与人们习性相适应的道路系统,并确保道路更为流畅与合理。再比如捷径性,也就是抄近路的心理,常见的为“践踏草坪”的提示,但由于人们往往具备捷径心理,与其采用各种明示甚至警告阻拦的手段,倒不如换一种思维来改变设计方式。还有一种是从众习性,表现为个人往往会跟着一群观赏者的路径围观,是一种心理倾向,那么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人流组织的情况,预防景点出现拥堵[2]。
2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原则
2.1 实用性
城市园林环境景观以及设施的设计,要具备实用性,不但要确保人们的亲近,同时给人一种主动参与的感受,才能发挥其服务功能的价值。这些实用性重点表现在休憩、游乐设施的设计中,需要结合人们游乐的位置和布局,设置有遮荫等必要的环境,不能将其当作简单的摆设。此外,还有一些生态景观区,更要注重人们参与性与互动性的提升,比如设计具有特色的水果园,为景区增添特色景观,或让游人参与获取收获。
2.2 宜人性
宜人性的设计原则是从风景园林的实用功能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并且满足人们的观赏性与审美的心理要求[3]。如果过于注重其实用性而忽略吸引力,也就无法满足审美需求。比如一些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植物配置时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要求,选择其他的经济效益高却没有观赏性的树种植物,必然不会得到观赏者认同的美感。所以宜人性与实用性都应该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且园林的创建更应从高品质与人性化的方向出发,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2.3 公共性
现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安全的个人空间,同时也有主动选择自由度与开放性较高的条件,比如各种娱乐、集会等,设立城市广场或居住休闲绿地就是满足人们的娱乐社交需求。人性化的园林设计要注重保证人们集中的场地,如各种小型广场、娱乐区的座椅,营造一种宜人和谐的公共社交环境。
2.4 领域性
这是从个人在空间范围的需求上进行考虑的因素与原则,针对个人所需的私人空间,象征某片领域中的不可侵犯性[4]。园林的环境必然是为人而服务,所以要重视对人空间的需求,在人们进行活动的区域要有个人区间与公共区间的区分,确保人在其中不会感到压迫,同时更自由舒畅地享受交际,这份归属感与安全感的营造应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比较常见的是一些园林中的休息区,很多人都需要享受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还有就是私人庭院等,这就可以利用各种绿色屏障来对空间进行规划,从而确定个人的领域性。
3 城市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3.1 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
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主要表现在选址上,选址的便民性是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以改善环境与美化形象为目的,尽可能为人提供服务,在这一前提下,城市园林景观不但具备了观赏性、安全性、舒适性与通达性的同时,在设计上更具人性化。
3.2 满足人多样化的需求
城市@林景观要符合观赏性要求以及利民要求,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就要紧密结合园林使用者本身的需求,并充分考虑到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的要求。例如年龄不同的园林使用者对于活动空间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结合使用者不同年龄段对空间需求的特点,划分出年龄段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的活动空间区域,进而展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表现。
3.3 实现园林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还必须加强生态结构的规划,以实现设计的生态化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融入当地城市的特色,通过建筑构建或景观组合来融入当地特色的文化气息,以提升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的亲切感受,增强感情,促进城市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不仅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环境的保障,而且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让园林景观更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5]。
3.4 注重园林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重点之一表现为道路的设计上,设计人员要充分做好园林景观道路的设计工作,并在其设计作品中体现人性化理念。过去传统的城市园林道路设计都较为简单,大多从宽敞程度方面进行考虑,但在人性化的理念应用上还有所欠缺。园林景观的性质属于休闲性的场所,主要作用在于人们的欣赏和使用,其中的道路设计如果过于宽敞,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园林整体性的美观与实用,但在配合景物的构建中调整道路的宽窄程度,那么不但能很好地提升美观性,还显露出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意境。此外,园林景观的道路设计还要有经济性与环保性,在应用的材料上就要以经济实惠和色彩丰富的透水砖为主进行铺设,铺设过程中还要以具体要求为标准,从美学的角度搭配颜色的使用,配置出不同的图案才能符合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4 工作人员在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首先设计人员要亲临现场对园林的设计与施工展开指导,预防出现随意更改设计图纸,破坏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情况发生。比如在设计图纸上采用圈或点代表的规划树木,但实际的树木采购却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注重现场的监督与引导。另外还有山石设计,图纸中的山石要求设计师明确具体的平、立、剖面图,确定石种和石色,预防在设计与施工中出现较大偏差。其次,施工人员也要努力去领会沟通人性化设计意图,做到深入全面地掌握图纸传递的所有信息,确保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在施工人员的实践操作中得以表达。而施工的过程也要做到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多方协调,一旦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要坚持从大局出发,以城市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为标准,科学施工,确保设计人员的科学构图得以展现。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人们的生活娱乐提供更大的便捷性与功能性。基于这一点,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更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伴随着人们ι活质量与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城市园林的设计更要从使用者的便捷性、舒适度和需求性等方面出发,真正实现人性化设计与施工,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17):138.
[2]马文静.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11(15):105.
[3]孙宁.人性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4,8(27):149.
在城市活动空间生物气候设计研究中,可以将围合形成城市活动空间的各类物质形态要素(例如建筑界面、绿化、街廓设施等),定义为城市活动空间的“气候界面层”。一个符合生态气候学的居住区园林空间“气候界面层”,能够有效抵御恶劣气候因素,防止和阻隔极端气候条件对活动人群舒适感的不利影响,并能有助于引导室外人体舒适性气候要素“便捷”地进入居住区园林空间,实现在空间、时间2个维度的合理分布。
2重要性
基于生物气候学理论的居住区园林设计,有利于创造气候舒适活动空间、低能耗的环境控制系统和保护地域特征,从生态效益、使用功能和美学观点上看,都体现其重要性。通过对区域气候的利用和局部改善,充分利用气候能量,从而降低传统能耗,结合建筑的生物气候设计,创造低能耗的环境控制系统[4]。生物气候设计关注地域气候对生物活动的影响,研究分析地域气候,并借以作为设计的限制条件和设计灵感,对地域气候做出反响,形成有独特地域视觉特征的景观。
3设计策略
生物气候设计属于被动式低能源设计方法,在建筑和园林的营造、使用到消亡的过程中,建立被动式系统优先配合主动利用系统的共同作用,结合气候创造舒适的建筑园林,在表现上形成独具地域个性的景观,从而有利于提高景观多样性。生物气候学理论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场地的微气候分析与评价,以及通过园林空间布局和景观元素组合改善场地微气候两方面。
3.1分析与评价依靠一定的分析方法、观测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如生物气候分析图、遮阳分析图、热湿指数分析等,对收集到的居住区气象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其与人体生物舒适感标准之间的差异,使设计者对居住区园林设计场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评价,并找出气候舒适区、气候“敏感区”(如通风不畅区、不利风易发区、热岛高强区等)[5]以及由于设计场地周边建筑空间布局不当而形成的各种影响舒适感的气候问题。
3.1.1风场。居住区风场的分布状况与邻近建筑形态作用关系密切,最有效的分析方法是借助风洞模拟、CFD模拟等计算机技术,也可以通过现场的实际测量进行研究。另外,可以按照城市空间中风的分布规律,对居住区风场作定性分析。风场分布状况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夏季舒适通风区和通风不畅区、冬季避风区和寒风区和涡流、乱流等不利风易发区。
3.1.2日照。日照状况会影响到园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水平,并关系到太阳辐射增温、遮蔽降温、局地微风创造等生物气候设计策略的实现。居住区园林空间的日照状况与临近建筑形态和空间中绿化情况密切相关,要充分分析日照阴影的时间性,利于通过园林活动空间布置使阳光和阴影“恰当地”出现在需求的位置上。
3.2改善基于场地微气候的分析与评价,尽量把园林活动空间布置在气候舒适区,并明确设计场地所处的气候类型(例如湿热气候区、干热气候区、温和气候区等)和需要解决的气候问题,对照人体舒适度标准,确定场地生物气候设计的具体任务和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居住区园林空间的某些“气候界面层”的设计(例如绿化、水体、廊架等)。这部分工作要求设计人员对不同生物气候控制策略的原理和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必要时可以通过一些概念式的分析图来辅助思考。
3.2.1地形的利用。利用地形的起伏,形成类似于坡地的日照和避风效果[7],有助于遮蔽降温、防冷风避寒、太阳辐射热的控制等生物气候设计策略的实现。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可以采用下沉广场、人工草坡、地下室和地下廊道等做法。对地形的设计,还要注意温度的“局地倒置”现象,避免在冬季的早晨形成“冷湖”。对于这种现象的一般解决方法是降低空间的“围合”程度,利用使围合建筑底层局部架空、设置开口等设计手段。
3.2.2绿化的作用。绿化除了具有调节温湿度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形态设计实现对风的阻挡、蒸腾降温、产生林地风和遮阳遮雨等生物气候设计策略。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绿化布置要与具体的生物气候设计策略相对应,通过选择并利用植物的种类、高度、枝叶的疏密程度、季节和变化规律以及种植、组合方式等,来有计划地“配置”空间中的日照与风的分布状况,充分发挥其调节、优化小气候环境的作用。同时绿化的布置也要与园林活动场地、休息座位设计结合在一起考虑,以便更有效发挥其遮阳遮雨作用。
3.2.3水体的作用。水体不仅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同时由于具有特殊的气候调节特性[9],使其成为一些生物气候设计策略实现的重要手段。水体的气候调节作用除了增加环境的湿度外,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水分蒸发,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形成温度差,进而形成小的空气环流,产生局地微风[7]。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水体的具置、水体的形式、水体的表面积等都将影响其气候调节作用的发挥,应注意几点:对于气候调节作用,水体的蒸发表面积比水体容积更重要;水体尽量布置在阳光下;流动的水体形式(如喷泉、瀑布等),其降温增湿效果比静止的水体形式要好;在对靠近建筑或人休憩区域的水池进行设计时,应用植物来阻挡水面的热反射。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