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企业合同管理8篇

时间:2023-08-18 09:3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企业合同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企业合同管理

篇1

[关键词]:企业管理 合力 企业文化

一、 管理工作,首先要“理”。

“理”的第一个要素―人。《党的十精神》一书对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做了精彩评述,指出了领导应具备的五项基本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专业业务素质、社会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说过:领导=用人+决策。并提出了用人的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及用人的方针: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扬长避短,用养并重。申传胜主任在讲授员工管理的时候,也通过的用人特点,分析了用人的三个点:一是有血性;二是朴实;三是坚韧。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无非就两件事需要去做,一是管人,二是管钱。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人。如何去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进而留住人才,是每个管理者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做好的一件事。

“理”的第二个要素―事。《国网公司企业文化》文中提到,制度只能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企业文化可以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但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如果单纯依靠人去管理,一个企业很快会走向灭亡。我结合多年找到六种方法,其中头两条“抓主线”和“找重点”就是在讲如何去“理”事。

二、 管理工作,其次就要“管”。

余世维教授在他的《打造高绩效团队》教学片的开头讲到:团队≠群体,团队中的员工应该具有自主性、思考性和协作性,团队中的领导也分为监督型、参与型和顾问型,并提出应该让员工主动思考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供电公司是一个服务型企业,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客户展开,满足客户需求是公司的追求,也是公司立足和发展的唯一来源。尽管通过前面的“理”,各项工作基本步入正轨,规章制度也已编制完成,工作流程也初步建立,但所有工作并不会因此就变得简单,相反,可能会更加麻烦,甚至出现阻塞。只有“理”,没有“管”,这个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只有“管”,没有“理”,也就无从去管。当然,这个“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她应该随着业务的不同变化而随时优化,随着人员的认识和层次变化不断深化,也应该随着“管”的要求不同随时调整,但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公司客户,服务于电网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公司业务的相继展开,公司开始暴露其他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本位思想严重,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大家纷纷向上级埋怨,影响客户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也造成公司内部的不和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推出了“客户至上、便利快捷、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企业宗旨,以及建立“对内流畅有序、对外和谐高效”的优质服务氛围。此后,公司展开轰炸式宣贯,力求最短时间内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改自转为公转,改管理为服务。。

三、 管理工作,还要注重团队的组建和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以顾客为导向的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司开始把工作团队作为降低劳动力成本、获取成功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个人行为中,个人的动机与目的直接相关,但协作行为的目的与参加协作的每一个人的动机却是有区别的。即使在团队中,个人的动机与团队的目标实现也是有分歧的。要想团队健康发展,必须向每个人提供各种诱因,使诱因与贡献达到平衡,以激发和维持成员协作的意愿。团队精神、团队建设同重视个人及满足个人的需要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相互辅助、互相促进的。

1、“木桶效应”中体现的团体对个人的作用

一个木桶的容水量, 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短木板的现状,这就是管理学中著名的“木桶效应”。 如果将企业的员工视作桶的木板,那么企业员工团队的竞争力就如同木桶的容水量, 研究如何提高木桶的容水量则可以为增强企业员工团队的战斗力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从这个效应中可以看到团体对于个人的帮助,其实无论是哪种材质的木板,还是什么高度的木板,都是木桶的组成部分,而木桶储水的多少是决定于那块最少的木板,正是由于木板之间的密不可分,才可以形成真正的使用价值。如果你是木桶中那块最短的木板,可以反思到整个团体对于个人的影响。正如我们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一样,可以透过团体的效用,和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而去提升自我价值,使得个人价值在团体价值中得到提升。也正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比拼,使得木桶的储水量逐步加大。个人的成长能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下进行是幸运的。因为木桶已经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只要相互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就可以让自己和木桶的价值都最大化,实现团体对于个人的推动力。

2、“鲶鱼效应”中体现的个人对团体的作用

“鲶鱼效应”一词起源于北欧居民养沙丁鱼的故事。沙丁鱼生性懒惰,在运输途中常因缺氧而死亡。渔夫将一条鲶鱼放入鱼箱中,沙丁鱼竟奇迹般鲜活起来。在天敌胁迫下,沙丁鱼表现出超强生命力,“鲶鱼效应”由此而来。鲶鱼本体可以代表团队型领导者,沙丁鱼则象征着同质性强的团队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效率低下,使团队呈现出委靡不振的状态。有着较强业务能力和较高个人素质的“鲶鱼”型领导能产生让成员不知不觉模仿并追随的效果,进而带动整体。所以,一个优秀的团体建设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作为开拓者,若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带动整个团队,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小小的力量对于整个团队的影响。同样,如果我们是鱼箱中的那条鲶鱼,可以看到个人能力的创新带给整个团队的贡献。如果每个人都具有鲶鱼的特性,勤劳实干,不与别人攀比,有自己的主见,都愿意为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那么这个公司所创造的价值也将是很大的。同时,这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篇2

一、对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其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然而,现在企业中严重缺乏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使企业中的网络管理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不仅如此,企业网络管理中还存在很多漏洞,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如面对海量的信息,缺乏对信息的读取、整合能力,对信息的利用率低,这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当企业网络受到攻击时,排查定位能力差,解决安全问题动作迟缓,延误企业做出决策。由此可见,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工作运行是否顺利。

二、如何加强企业网络安全管理

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加强企业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迫在眉睫。企业应快速掌握网络安全状况,认真解决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在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善。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网络配置管理系统,使威胁出现的第一时间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增加对危险状况的响应速度,使企业受到的威胁程度降低到最小。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网络管理的监控力度,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对安全事件进行查看,使潜在安全隐患转化成可见的危险因素,使企业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且解决。

2.利用图像方式使安全隐患“浮出水面”。图像可以清晰的反映出网络安全问题,使潜在的安全隐患“浮出水面”,变成可视化的安全威胁,便于工作人员解决问题。图像化界面的形成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分析数据的压力,使威胁更加直观化、透明化,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

三、在技术方面强化企业网络安全管理

为了解决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很多企业通过运用技术管理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1.加强对安全漏洞的检测。企业网络安全漏洞主要分为软件安全漏洞、网络接口漏洞和设备捆绑使用时产生的安全漏洞三种形式。一定要实时对安全漏洞进行检测,防止以上三种形式的漏洞出现,要在发现安全漏洞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补救,通过漏洞补丁等方式进行改善,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2.广泛应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目前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防火墙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内部网络,及时对外部存在威胁的网络进行隔离,控制携带危险的网络进入,防止企业网络受到攻击,是一种从根本上保护企业网络安全的有效措施。防火墙之所以备受众多企业信赖,其原因在于防火墙的安全性极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企业网络安全,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选择防火墙。

3.加强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对企业网络构成威胁的因素,并且能够对危险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该技术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隐患,使企业受到的威胁程度降低到最小。

4.加强行为审计和身份认证。主要从主机本身、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用户登录、用户操作等具备访问控制、认证、记录、审计和防恶意代码攻击的能力。由于主机系统非常复杂,通常采用多种技术来增强应用平台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对主机系统加固、安装防病毒软件、日志记录等技术手段进行建设。

5.加强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为了保证企业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如有条件的企业也可对数据进行本地/异地备份,当出现数据丢失或人为破坏时可恢复。

四、小结

篇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RSF;模糊评价法;策略管理

1.问题的提出

“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为大型交通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随着交通建设市场的开放度不断增强,多种所有制施工企业发展,交通建设施工市场逐渐出现供给能力过剩状况。当前不少大型交通施工企业都面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但利润率不断下降的状况,有的主营业务甚至出现了亏损的形势[1]。竞争力成为交通大型施工企业加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在已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中,多是运用经济学思想,原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层次、角度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识标准、方法等问题还未达成共识,少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原理应用方案。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成果运用与企业管理,需要有一个由思想理论向应用操作的转化过程,即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问题,已有研究成果侧重于企业核心力开发、整合、利用和更新的管理方法,缺少对这一过程中相互关系以及整体规划性管理过程的研究。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需要管理?是否能够管理?答案是肯定的[2]。构建核心竞争力管理体系成为大型交通施工企业保持和提高国内外施工市场竞争力优势需要探索的战略性管理应用问题。

2.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体系框架

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是那些具有一定施工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资源或市场优势的规模较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或称核心能力的概念最早始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c 和Hamel G)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的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是企业将多种技术知识有机组合的产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一般有两大类:一是几项或多项先进技能;二是关键流程、规则、惯例、文化等组织要素[3]。

(一)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的基本任务内容

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巩固与提升。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对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巩固,防止竞争对手复制、模仿而削弱自身优势,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和地位,还要追赶业内领先者,特别是以学先进方式追赶,降低自身劣势程度,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水平。

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创新。巩固竞争优势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源的可垄断性。在科学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的今天,这种可垄断性越来越小,而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能力的不断创新,持续更新核心竞争资产就成为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

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选择。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获得企业相应竞争策略的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主要对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规划。对多元化大型交通施工企业,要规划企业总体的业务发展方向,还要规划企业内部多项业务向何处发展。对专业化大型交通施工企业,主要规划行业中选择产品和市场。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分企业业务和企业总体两个层次。业务层次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和发展趋势,在业内选择细分市场,对产品定位,并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修正已有选择;总体层次是选择资产运作方向、投资领域。

(二)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的步骤程序。

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要完成以上三项基本任务内容,至少要按以下步骤程序进行。其重要步骤程序是:

(1)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评价。

包括采集数据和评价分析。采集数据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作,应以企业内外采集有关资源、能力和环境信息。应用统计方法加工、整理有关信息,以一定方式是存储,以备分析评价选用。分析评价是在大量数据应用一定方法比较后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资源,核心竞争力状况做出辨识。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要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还要发现企业具体优、劣势,找出整体和具体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2)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制定。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评价的结果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策略,在整体协调发展、能力与资源的中长期策略中做出选择。在这一阶段要将总体核心竞争力策略具体化,分解细化到各层次、部门和岗位。

(3)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实施管理。针对具体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机构制定各层次、部门和岗位详细的管理措施,并监督其执行,通过对各层次、部门和岗位实施核心竞争力策略的纠偏过程,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的实现。该阶段工作内容还包括建立一系列管理机制对核心竞争力予以保护。

(4)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滚动循环。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基于前期数据制定的充分策略,往往经过一个时期不适应于现实,因而要不断跟踪企业内外核心竞争力因素和管理过程中的变化。在制定的管理策略、措施使执行有问题,企业内外环境发生较大改变等情况下,要回到第一阶段。

(三)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的主要手段。

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属于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范畴。因而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价值链等分析方法手段一样适用于核心竞争力管理。此外大型交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需要探索其主要的清晰、简便、有效的管理方法。

篇4

北京的供热事业已历经50余年发展历程。“十一五”期间,全市供热面积从2005年的4.3亿平方米,发展到2010年的6.3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增长了1.47倍,城市热化率已达到9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城市。自2002年华通热力在北京地区首家推行供热项目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始,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等单位共同推进北京市供热领域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市容委将采取多种渠道的推广活动,积极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重要意义和可观效益,提高全市供热行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商业模式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营造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有利氛围。

一、合同能源管理定义:

合同能源管理[1](――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二、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模式比较及优劣分析

EPC模式根据节能改造投资者的不同和节能设施所有权归属的不同,基本可划分为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融资租赁型四类类型。实践中,也有部分合同能源管理由以上4种基本类型的任意组合形成的合同类型。[2][3]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吴道洪博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各有利弊,节能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多种多样,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扶持多种模式,让节能服务公司选择最适合的服务方式。”

1.节能效益分享型

在项目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双方分享节能效益的合同类型。节能改造工程的投资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或者按照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合同约定的比例共同承担。项目验收合格后,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并按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效益。节能效益分享型是我国政府大力支持的模式类型。但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受企业的诚信、经济效益、企业产量变化、能源价格变化等约束比较大,风险相对较高。

2.能源费用托管型

用户委托节能服务公司出资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双方约定将该能源系统的能源费用交节能服务公司管理,系统节约的能源费用归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类型。发展障碍表现在奖励标准偏低,按照《关于开展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按照3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向节能服务公司一次性拨付实际财政奖励资金。而工业领域的节能效益分享型奖励达到600元/吨标准煤,非工业则高达800元/吨标准煤,与之相比能源费用托管型的奖励标准偏低。另外,还存在着政策竞争问题,国家和北京市都拥有相关的节能技改奖励政策,用能单位可以申请节能改造,并获得财政奖励,这也挤压了实施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的操作空间。

3.节能量保证型

节能改造工程的投资由用户承担,节能服务公司向用户提供节能服务并承诺保证项目节能效益的合同类型。项目实施完毕后,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若达到此前节能服务公司承诺的节能效益,用户一次性或分次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服务费,如达不到承诺的节能效益,差额部分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适用于项目周期短,有能力在短期内支付节能效益的项目类型,且合同中约定的节能量价格一般为固定价格。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但是仅仅靠主观历史经验确定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承诺的节能量及额外节能收益分配比例是不合理的。如果想要专业、科学、精确的界定基础能耗、节能量等相关数据,就一定要引入第三方能源审计公司,而这一点在目前的国内恰恰是非常欠缺的。

4.融资租赁型

此类型特点为引入第三方融资公司为项目提供资金,节能服务公司的节能设备由融资公司投资购买,融资公司再出租给用户,依据合同约定,用户定期向融资公司交纳租赁费用。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改造能源系统,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测量验证节能量,负责确保达到约定的节能效果。合同到期后,节能设备的所有权转移归用户所有,以后用户继续使用所产生的节能收益也全部归用户所有。

三、影响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因素

1、资金方面――融资难是首要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的一大特点是项目合同周期长,这就会影响到节能服务公司短期的获利能力,从而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周转。然而在国内,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最早都是以技术力量为基础筹建起来的,拥有强有力的技术实力的同时却并没有雄厚的资金能力。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作为新兴产业模式,发展时间较短,行业内节能服务公司基本处于快速增长期或者成立初期,规模普遍都较小。而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业务,每个供热项目的一次性投资额都较大,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供热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狭窄,多采用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单一渠道,普遍面临融资压力。融资渠道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供热行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加深,行业内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潜力认识提高,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到合同能源管理的领域、意识到这一商业模式将会带来的收益,并相继推出了各自人性化的服务。

2、技术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质是为有节能需求的企业提供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涉及设备管理、法律法规、金融融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需要一支具有强大技术研究能力、过硬解决问题的能力、先进管理理念的专业人才的员工队伍。而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中大多数公司还面临着规模偏小起点偏低、人员综合素质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的局面,这使得很多节能项目并不能获得预期收益、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一模式的态度,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政策方面――与现行制度存在矛盾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行和推广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外,国家节能专项贷款、行业需求管理专项基金等财政支持是合同能源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在我国很多诚市尚缺乏系统性的适合本地市场的财务管理、财税减免、金融支持、政策性奖励等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缺乏时效性。与节能服务产业相比,很多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小城市对EPC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还不够及时;奖励资金申请流程繁琐、不规范。另一方面,国内财税方面的制度问题影响了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篇5

关键词:财务共享 信息系统 大型企业

一、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集团多项目、多基地、多业务、跨国界发展格局的基本形成,给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是集团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多业务、跨国界、跨区域的分子公司的增加,导致财务管理难度加大,处在不同地域的公司财务基础工作的规范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二是每家公司均设立财务部并配置完整的财务人员,导致公司成本的上升;三是大部分财务人员既做会计核算,又做财务管理,缺乏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高附加值,难以在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上有所作为。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是实现了人员上的集中,最重要的是建设了一套全电子化的信息化系统。当前国内外的财务共享服务已开始应用,其中以下几个较为典型的实施案例。摩托罗拉公司于1999年在天津成立“亚洲财务结算中心”,随着业务的扩大,更名为摩托罗拉全球会计服务中心,它承担了公司90%的全球应付账款业务。辉瑞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在大连成立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亚太部分,将会计处理业务集中在此,如此各个国家的机构就能够专注于其核心业务。2008在西安,中兴通讯全球服务共享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将财务的基础业务向西安集中,将进一步促进集团管理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宝钢集团是中央企业中最先实现财务共享的企业集团,中兴通讯在实现了财务共享之后,首先是实现了财务信息系统的统一,其次是财务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财务共享的实施,对宝钢集团规模化经营和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度集成各类财务应用软件,区分不同岗位对系统的使用,建立全集团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是很有必要性的。应用统一的财务共享软件,使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企业通过引进或自行开发的手段,使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财务共享软件,实现对整个集团的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流、财务授权、资金流、支付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对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规划,而且,必须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和提升会计信息化技术,创新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摸索到了一条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将为财务管理腾飞的翅膀。

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对企业提高内控的管理作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对提高企业内控的作用应该说是明显的,特别是对统一工作流、财务授权管理、主数据统一管理、费用标准控制、会计凭证规范、资金支付安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管理提升的作用。

二、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统一支付审批模式,为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快速的扩张,首先带来的问题如何将现有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程序,快速的复制到新设立的公司或区域中去,并覆盖到全集团,信息化为此带来了可能。在现有的成熟和管理典范企业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审批流系统,并将它迅速复制到新设立公司中去,这样可以将现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迅速渗透到集团的企业中去,加强集团对这些企业的影响。财务共享信息系统通过在全集团实现财务共享,推广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的实现财务支付流程在全集团的规范和统一,因此,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财务的信息系统,更是一个管理的信息系统。

大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财务共享是内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面向境外和偏远地区的快速扩张,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更加倚重财务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因为这套信息系统中的审批流系统将使各公司的审批流趋于一致,也使新设立的公司能够迅速到融入企业的管理文化中来,同时也减少了新设立公司的管理成本

(二)统一管控的财务授权,是财务内控的重要手段

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上线之前,各公司的财务授权主要是依靠人工控制,这样对于运行财务授权相对简单的公司来说,财务共享一般还可以清楚的记得每个部门经理和公司领导的财务授权,但是对于一些财务授权比较复杂的公司,财务人员往往很难记得清楚,例如有一些大型的公司,往往存在一个人有多项兼职的情况,一位领导在职能部门和在项目公司或分公司的财务授权会有所不同,有时在不同的业务领域财务授权也有所不同。在使用财务共享系统之前,往往将财务授权的审核责任赋予了财务核算人员,这样对财务审核人员的要求就非常高,在使用财务共享系统之后,财务核算人员不再需要审核每笔支付的财务授权,回归财务核算人员核算的初始职责。

一般企业的财务授权管理,是财务内控的核心内容之一,大部分企业均有财务授权管理制度,并且按级设置了财务授权体系,财务授权制度一般要经过公司董事会审批,事实上一般公司领导和董事会很难判断本公司财务部门制订的财务授权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在集团的框架之内,那么财务共享信息系统通过将集团统一的财务授权管理系统植入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各公司只需要在现有的框架内调整各岗位或人员的财务授权金额即可,这样做将有效将集团层的财务授权的管理的精神落实到各下属公司,有效地加强了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

(三)统一主数据和财务核算信息管理,是财务信息系统标准化和快速复制的基础

统一的主数据管理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统一管理标准,以及后续加强数据分析的基础,企业多个信息系统,必须要实现主数据的同步管理,从而使各个信息系统的主数据来源一致。

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一般需要从公司的ERP系统中调用采购类的供应商主数据、客户主数据、银行主数据;财务类的预算主数据、会计凭证相关主数据等,笔者试图将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变成财务核算系统的辅助系统,即将前端业务与财务核算业务通过一定的逻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核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和效率,也有效地降低财务作假可能性。经过研究表明,对于采购类、预算类、成本类等大部分的主数据的调用,一般在员工发起申请的时候就应该实现,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整个流程中数据的一致性,但是对会计凭证和支付相关的主数据同步,也可以在财务核算环节实现。总之,对于主数据的调用,笔者主张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步就实现。

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的起点和终点应该都是公司ERP系统,中广核财务共享系统的主数据全部来自于公司ERP系统,包括ERP系统人资系统的组织机构、人员归属、人员级别,商务系统的供应商信息,销售系统的客户信息,财务系统的会计科目、银行信息等,主数据的一致是财务安全性和规范性的基础。

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与公司ERP系统预算数据的同步,包括预算冻结和释放的功能,是实现财务共享工作的基础。众所周知,财务共享一般共享公司都分布地域较广,人员之间大部分并不熟悉,如果支付申请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会计核算环节,才发现记账的成本对象没有预算,再与业务财务或者发起人协调预算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中,必须要设置发起环节预算冻结和会计环节预算释放的功能。

供应商支付信息的自动传输,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银行结算中心,供应商支付信息从财务共享信息系统在银行的网银系统的自动传输,可以有效地保证支付信息的准确性,也彻底改变了公司出纳工作的流程,公司出纳将由操作人员,转变为资金审核人员,同时系统自动生成的支付信息,较手工录入支付信息,信息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在大型企业中,统一的主数据和财务核算信息管理,是企业财务核算管理的基础,也使财务信息系统的快速复制成为了可能,因为企业的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将不再需要向一些业务和系统均不太熟悉的人调研所谓的系统需求,从而开发出来一套半成熟的系统,业务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已经有了标准版,信息系统实施容易只需要按照标准进行实施,后台审核人员也根据标准对实施的成果进行检查即可,财务信息系统的快速复制,也将极大地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

参考文献:

篇6

那么,在新的劳动法执行之后,企业的HR部门应当做那些方面的事情,来正确应对劳动合同法呢?这里,笔者根据研究和经验进行一些分享,以供读者共同分享之。

笔者认为,在新劳动法执行实施后,企业HR应当要办六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 招聘程序要更规范、合法

以前许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没有建立完整的招聘体系,许多HR经理在本质上是企业老板在兼任,表面的HR经理或主管或总监只不过是挡风墙,这种组织结构和权力异化的模式导致了招聘中的漏洞,因为现在国内企业老板特别是中小企业老板绝大部分都是营销或销售出身,对HR管理体系根本不专业,不了解,更谈不上战略规划人力资源体系,可问题是,专业的说了不算,不专业的说了算,于是体系出现了漏洞,问题难免就发生了。

解决方案: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可量化的HR测试体系,尽量把主管臆断的因素压缩到最低,这并不是排除经验的作用,而是排除偏差和决策的片面性及失误率。

二是可以借鉴猎头公司的许多经验,包括性格测试,心理测试等专业工具,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三是对招聘流程要制度化,无论谁来干,都是这么个框架,犯不了大错误。

四是约定权限,使职业经理人名副其实,合理授权很重要,只是许多老板做不到,总怕失控。想想西门子,一个开放授权一百多年的企业,怎么到今天还没有失去控制?有制度就行(参考:沈宗南、张京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世新,2007)。

第二件大事:试用期约定要合法化

过去我们招聘,许多企业约定的适用期都是三个月。现在,新劳动法明确规定了试用期。合同不到一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合同一到三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两个月。因此,在新劳动法施行后,这一块千万注意。

解决方法:最好把试用期和合同期的规定写在劳动合同中并进行格式化。

第三件大事:聘用期内要保证员工合法权益

有许多企业,在试用期内不对员工进行解聘,在转正后很短时间告诉员工说,你不合格,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了,你走吧。懂得法律知识的员工会要求公司支付两个月的补偿工资,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精神,如果员工不合格,在试用期内就应当解除合同,过了试用期,就不能随意解除,即使随便找理由也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为什么许多企业要拖延到员工刚转正几天就解除合同呢?不是员工不优秀,恰恰相反,是员工很优秀,企业支付不起工资,因为试用期工资约定以前可以很低,这样企业就可以“沾光”。

解决方法:在合作期限内非劳动法规定的法定理由企业解除合同的,应当支付员工两个月工资的补偿费。

第四件大事:员工的福利待遇

员工要发挥作用,心理归宿感很重要。怎么才有心理归宿感?企业最起码的三金保险等要缴纳,职工福利要保证,管理环境要人性化,这是最起码的。

这些在中国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中都做得很不好或根本没有做。因为从数量上说,现在70%的企业都是民营性的中小企业。新劳动法的施行,许多企业在想方设法抵抗。

解决方法:抵抗劳动法,就是在失去员工的归属心,员工不卖命干,当老板的你的剩余利润从那里来?建议服从劳动法,以顺民心,以促发展。

第五件大事:员工的培训提升

培训和提升是员工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要有计划地培训,不要舍不得培训投入,老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当然有老板担心,刀刚磨好就要跳槽,如之耐何?耐何个屁,说明员工没有归宿感,有归宿感,待遇合适,能力匹配,工作环境开心,谁有毛病才离开呢。

第六件大事:员工工作考核和评估

员工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是HR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许多企业搞大锅饭,混着走,混着混着企业就关门了。考核和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核的基础是奖金制度(参考:沈宗南、张京宏《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世新,2007)。真正的考核都是在员工工资的基础上另设奖金,然后配以KPI指标和KBI指标进行落实。为什么基本工资不能作为考核的基础,因为基本工资是企业招聘员工的时候约定的基础,这是劳动法保护的,任何企业都没有资格去对这一块进行考核。企业有资格考核的就是企业自己另拿出的钱设立的奖金,然后进行考核之。道理很简单,但许多没有HR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法律知识的人就不懂,还经常闹笑话。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些异想天开的外行HR或老板订立的考核员工基本工资的考核制度,这东西一旦送到劳动仲裁,老板是要吃官司被罚款的。

评估也应以客观的可量化的、可达成的指标为依据。千万不能随心所欲。类似的评估表格到处都有,国有企业有许多表格都是很好用的,建议现在的主流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参考。国有企业的问题是需要改制,而民企的问题是要建制。在民企建制的时候,参考国有企业的既定制度和既定表格,是个好事,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而是发展和创新。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同是煤矿企业在法制社会条件下经济利益法律化的重要形式,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大部分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予以确认的,企业合同对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调整各个平等经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合同的签订是企业本身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法律保障,必须要严肃对待。如果在重大投资、技术引进等方面签约不慎,不但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而且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而部分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管理观念落后,仍然奉行“生产为主、管理为辅”,导致合同管理滞后,带来不必要的经营损失。

1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虽然大部分的煤矿企业都比较重视合同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合同签订、履行、监督的管理,但在企业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1)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例如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设的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工作由企业管理部门或者部门财会人员兼职,本身业务繁杂,精力有限,对合同管理的态度不积极,而且由于属于兼职工作,合同管理的绩效考核、监督也就无从谈起。(2)合同管理专业性不强。合同签订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细致、专业的调查工作,例如合同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履约能力等都需要严格审查;在合同条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凭借合同管理专业知识对合同条款进行细致审核,例如合同条款中文字的不同理解、违约条款叙述是否清晰、牵涉到技术、标准之类的必须要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详尽解释等。合同管理专业性不强还体现在对合同后期管理的不重视。合同后期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合同履行的跟踪管理、合同履行的分析评价、与合同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等。(3)合同法律意识淡薄,对合同的严肃性认识不足。(4)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合同管理的专业性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而部分企业缺乏一整套严谨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进行前期审核、签订、合同履行、变更、解除以及监督往往不连贯、不科学、不系统。(5)合同管理工作未能与时俱进,效率低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化社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合同管理的专业性、系统性、严谨性对合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了客观要求。而部分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设备陈旧、软件低级,甚至还采取人工管理的落后方法,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却没有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2 对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应对策略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企业管理层不重视;二是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合同管理不专业。针对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切实改善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

(1)严格企业合同管理制度,避免人情合同、人情担保等违规现象的出现,对于企业管理层的合同签订需要归口管理,不能仅凭企业领导一句话就决定合同是否签订,合同管理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用严格的程序来规范合同签订的过程。企业管理层也要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理解并支持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经营情况需要并且有可能的条件下,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参与对重大合同的调查、谈判、起草以及签约环节,对条约签订提供法律咨询和强化对合同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从合同管理工作中要效益。(2)健全煤矿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合同管理制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制定时除了充分考虑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合同法》条款建立起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一是合同签订的前期审核工作。例如对经济活动是否需要签订合同的判定、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质审验、谈洽人员的法人授权查验、合同条款的专业性审核等等;二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同变更制度、履行监督制度以及合同履行期间的分析评价、监督制度等。合同履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双方协商的合同变更,就需要对变更内容进行重新审核。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因应不同管理事务,依据不同管理制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是合同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三是合同后期管理工作制度。合同管理是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合同的签订才仅仅是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合同后期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专业性。一是煤矿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二是要建立健全合同文本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合同审核核查管理、合同履行监督管理、合同履行评价分析管理等专业合同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合同进行全面全过程控制。三是实行合同的责任到人、全过程跟踪管理。合同管理需要加强事前的调查管理,强化合同签订前的风险管理;加强事中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履约问题,及时采取变更、终止合同、协商、等措施,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对合同履约结束后进行事后分析评价,对合作方进行分级管理,为以后合作打好基础。四是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合同管理的专业水平,煤矿企业需要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专业水平培训机会,并对培训效率进行考核,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技能。

3 结语

煤矿企业的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采取措施,严格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合同管理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炜.浅析工程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年9期.

[2]刘东.探讨煤炭企业如何建立适应内控要求的绩效合同管理模式.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3期.

企业合同是煤矿企业在法制社会条件下经济利益法律化的重要形式,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大部分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予以确认的,企业合同对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调整各个平等经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合同的签订是企业本身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法律保障,必须要严肃对待。如果在重大投资、技术引进等方面签约不慎,不但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而且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而部分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管理观念落后,仍然奉行“生产为主、管理为辅”,导致合同管理滞后,带来不必要的经营损失。

1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 合同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现代企业彼此之间的经济往来中,合同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企业能否做到科学有效地管理合同,直接关乎到企业经济活动开展以及经济效益的取得。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个企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显了出来。然而目前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合同管理的科学有效,下面就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合同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企业合同管理中,对合同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导致企业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企业管理层对合同的认识以及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全面,由此就可能造成在对合同中的项目进行相关证据收集的时候,负责收集工作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收集证据,这就造成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还未对合同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调查就草率签订了,进而导致履行合同的时候就会发生合同纠纷。而在合同签订后,一些企业也只是将合同作为一般文件那样收集整理与存放,未能充分认识到合同在保障企业自身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2]应当包含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签订和合法性审查、合同档案管理、合同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履行及合同争议处理等等方面,然而在企业实际合同管理中,合同管理制度不是存在形式化问题,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就是存在内容欠缺的问题。

(三)合同管理部门不统一独立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并未专门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来专职负责合同管理,这就导致企业合同存在着分散管理的情况,有些合同甚至要经过企业很多部门,在这个流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合同管理出现问题。此外,有些企业是由其他部门兼任合同管理职责,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负责自身本职工作,因此对于合同管理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得特别认真细致,这些都会增大合同管理出现问题的概率。

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合同管理认识

首先,加强企业领导层关于加强合同管理的认识,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项决策以及各项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既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依法行事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而加强合同管理认识能够使合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企业应当对合同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宣传攻势,让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合同管理对自身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起必要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最后,企业还应当对各级人员加强合同管理认识的教育与培训,可以通过讲解合同纠纷案索赔典型案例[3]来使其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合同出现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宁城县供电公司为了全面加强合同管理认识,规范合同签订,就专门组织开展了合同风险防范培训班,主要讲述了合同签订及审核的每个环节和要点,并对公司当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进行详尽解析,给参培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效地避免了在今后的合同管理中出现类似情况。

(二)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健全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让相关人员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帮助企业优化合同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疏漏和错误。健全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应当有总则,即要求企业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一律遵循合同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全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切实执行本制度。各有关部门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搞好公司以"重合同、守信誉"为核心的合同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当包含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履行、合同变更或解除、合同纠纷处理、合同管理等等一系列制度。

(三)成立合同管理部门

现代企业要想真正加强合同管理,还应当紧跟时展变化,转变自身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加强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合同管理的部门或组织。尤其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合同管理应当成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成立合同管理部门来专职负责合同管理相关工作,也是确保企业签订有益、有效合同的关键所在,从而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以建筑企业为例,成立的合同管理部门一般应设置部长、预结算员、投标员、合同管理员、资料员等五个岗位。

三、结束语

合同是合作双方相互约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规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获得发展,就必须重视合同管理工作。本文先分析了现代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题,然后从加强合同管理认识、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成立合同管理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借此给予相关企业一定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柳.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24):98-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