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8篇

时间:2023-08-18 09:3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语文学科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

篇1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但在设置问题时还应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置的问题是和教学目标有关的。如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没有考虑到教学目标,而是漫无目的地为了提问而提问,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设置的问题过难,不仅难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作用,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在设置问题前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再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适应的时间。最后,在设置问题时应切忌多而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每篇文章都有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提问时应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不要将太多的时间用于提问。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且没有重点,则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设置问题的具体方法

设置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下文将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设置问题的方法。

1.在设置问题时可以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法

高中生的压力比较大,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至于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鉴于这种情况,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应多观察,通过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在设置问题时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语文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只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教材之中,从而忽视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加强问题和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简化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在设置问题时应制造冲突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而这些看法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是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法刻意制造冲突点,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

篇2

【关键词】:思维 意义 过程

学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本学科知识解读相关现象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立足于专业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智力活动。它应是学科教学的终端任务之一,他的最终形成应是学科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意义又远不止于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该课程目标一经实现,便意味着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切如果没有学科思维作为前提,便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学科思维是五个方面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从这个层面上讲,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是对课程标准的有力支撑。况且,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使其在对其他学科教学方面的作用早已成为共识,这种角色的成功扮演则更需要通过学科思维的形成来实现。

可是一种思维意识、习惯、方式、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科思维的培养必然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其间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当前语文教材“选文集锦”式的编写模式,意味着本来是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现在被要求同时还要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P13)将选文蒙地顶替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留为“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首先完成教学内容的重构甚至创生,打造符合实际的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做到“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使之具体地显现;另一方面,教材要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走进经典的世界,拓展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进而建构语文能力。(同上P8)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按照学年安排依次完成以下任务:第一阶段包括两方面,其一在于基础知识(主要指语言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其二在于基本能力(主要指基本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渗透;第二阶段重在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强调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学科能力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实践延伸,探究规律,强调知识融会和能力提升,推进学科思维的最终形成,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和自身发展。相信如能将以上任务分解到教材篇目的教学中,依托文本进行扎实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当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渐入佳境,教学效率自不待言。

二、学科思维意识与方法的养成

意识先于行动,方法提升能力。成熟的学科思维要求学生在面对学科现象时能够自觉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理性的认识与判断。这种意识与方法的养成对语文学科而言尤其需要强调,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其学科属性的模糊和学科现象的泛化往往使学生在认识与判断上流于感性或者不明就里,顾左右而言他。因而高中语文教学务必要在梳理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科思维的意识与方法,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率先垂范,注重演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细化操作,在字、词、句、段、篇各个层面展示“以语文之理求语文之真”的思路,及时总结归纳,使抽象的思维变成具体的套路;另一方面指导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借鉴老师的做法,独立实践,学以致用,逐渐形成自己的理性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中获得“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愉悦,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并最终登堂入室洞悉语文学习的真意。

三、学科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实践

篇3

学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本学科知识解读相关现象、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立足于专业的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智力活动。学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其间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首先完成教学内容的重构甚至创生,打造符合实际的学科教学内容体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按照学年安排依次完成以下任务:第一阶段包括两方面,其一在于基础知识(主要指语言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其二在于基本能力(主要指基本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渗透;第二阶段重在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强调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学科能力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实践延伸,探究规律,强调知识融会和能力提升,推进学科思维的最终形成,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和自身发展。

二、学科思维意识与方法的养成。意识先于行动,方法提升能力。成熟的学科思维要求学生在面对学科现象时能够自觉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理性的认识与判断。这种意识与方法的养成对语文学科而言尤其需要强调,因而高中语文教学务必要在梳理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科思维的意识与方法,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率先垂范,注重演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细化操作,在字、词、句、段、篇各个层面展示“以语文之理求语文之真”的思路,及时总结归纳,使抽象的思维变成具体的套路:另一方面指导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借鉴老师的做法。独立实践,学以致用,逐渐形成自己的理性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中获得“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愉悦,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并最终登堂入室洞悉语文学习的真意。

三、学科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实践。有限的课堂教学只是语文学科思维形成的基本依托和起始阶段,无限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才是其拓展延伸的更广阔舞台,也只有超越学科超越课堂语文学科思维才有其更大的意义。在实践中,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有意识地突破狭隘的学科局限,将其他学科学习乃至社会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引入教学,去研究非语文学科中的语文,影视作品中的语文。广告传媒中的语文,街谈巷议中的语文。丰富的素材使语文学科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与实践,并在拓展与延伸中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从而使其升华为一种基本素质。真正让语文教学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发挥出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最大的作用。

篇4

讲求公平公正可谓高考之“核”,因为其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为高等院校选拔人才。全国一份语文试卷考数百万人,较之各地每份语文试卷各考几十万人,区域性的考查与评价显然要比大一统的考试更为公平台理。尤其是从选拔的功能及效果看,各地每年数十万考生在地区同一的平台上竞争,一匹马大家骑,公平性更易得到保障。再一方面,各省(市)基于本地多方实际情况拟定语文高考的《考试说明》也较为容易找到均衡点。所以,各地关于语文高考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说明,使考什么与怎么考已不再那么深邃,高中语文课程的教与学也相对减少了一些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减轻教学负担、强化素质教育当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分省命题具有全国统考难以为之的局域性掌控的优势。各省(市)通过综合平衡设置语文高考试题的考点并确定语文高考试题的样式,在充分保证公平竞争更为合情合理的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方资源、彰显地方特色。分省命制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就出现了一批或形式或内容明确指向本地区的个案型试题。特别是那些充溢着地域文化元素的题目素材和题目样式,使贴近学科、贴近学情与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独到地呈现于一题之中。分省自主命题对于增强语文试题的创新元素和提升语文试卷的创意空间都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说,在语文高考分省命题走向区域化进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新创意新思路,可以为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材改革增添更为鲜活的因子,特别是对实现高中语文课程及高中语文教材地方化,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所以说,以长远的观点看,分省命题对于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影响还有相当的潜质和推力,只是如何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良性循环还有待时日。

强力强势的指挥效应,决定了语文高考的命题绝不只是有关语文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指向,更多的倒是关乎语文学科教学的安排和指引。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份高考试卷就是一道教与学必然惟命是听的指令,而且会在无声中由高三一层层地下压到教学的各个年段。基于此,一份语文高考试卷命制得如何,就绝不是试题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了,其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都远远地超出了语文高考原有的目的范围。如刚实行分省命题时,各地语文高考的作文多为话题作文,结果,不要说高、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了,就连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也写起了话题作文。既然语文高考试卷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就不得不全面审视语文高考分省命题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对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影响。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中,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建构起来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机制,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行动方向和终极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试的辅导课。”实际情况是,各地区各学校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无一不是循着当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题指向在开设。譬如:江苏各地高中语文课程进修苏教版的《(史记)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实用阅读》,不到选修教科书的三分之一,再从各教科书中选用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直如此,就是为了应对江苏语文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词阅读和现代文阅读。“选”为了“考”和“考”决定“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说,为考而选显然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份高考试卷。其实,语文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不仅直接左右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走向,而且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教学。如何让命题更为全面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的要求,进而使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课程配置及教学安排趋向合理和优化,变“伪选修”为“真选修”,就目前语文高考分省命题的情况来看,应当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其次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的冲击。知识具有系统性,而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最为突出之处又是: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简单孤立的存在,内在的由此及彼、彼此关照的网状属性特征很明显。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查,强调全面综合都非常重要。而具有教与学风向标作用的高考试题对此理所当然不能小觑。但在语文高考分省命制的试卷中,忽视甚至无视语文学科知识结构系统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最为具体地表现在安排考查知识点的时候,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缺乏缜密的推论,“某一年对什么不做考查要求”或“要求什么,对什么不做要求”,提法和要求普遍比较随意。只要将自主命题的十多个省(市)语文高考知识考点的设置加以对照,就会发现或多或少存在对语文学科系统知识随意割舍的情况。譬如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有的不考错别字。有的不考标点符号。看似只是少了这么一两个考点(考题),其实这对语文教学中相关的知识建构影响很大。不考错别字就会忽略有关错别字的纠正,也就直接影响到对关联的字音字义的精准把握,无形中使“音、形、义三位一体”的字词特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生剥离。对标点符号不做考查要求,结果阅读不能充分利用标点符号来解构语段理解语气语意,写作不会借助标点符号来表情达意,只会用圆点来断句停顿。联系高中毕业生语文整体素质不高的现实加以分析,语文学科系统知识掌握的不到位与语文高考命题的冲击并非毫无关系。

篇5

选修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平台,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用好选修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笔者所在的湖北省选定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这两本选修教材,在此便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谈谈具体想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并且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组成。如果像必修课文那样篇篇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违背了选修课的原则。和必修课课程比起来,选修课程的学习更应当放开思路,发展个性,更加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词和散文,背诵了许多名句甚至许多篇章,也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着重点是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通过鉴赏探究,感受古诗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于这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突出一点,品味交流

古诗文中有很多“点”,这些“点”可以结合高考的考点来交流探讨,达到既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解题能力的一石二鸟的效用。古诗词中有很多涉及到人物形象,如杜甫的《旅夜书怀》、柳永的《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等。教师可以据此结合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点进行互动探讨,分析这些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品味交流。当然就单独的一首诗而言,鉴赏点可能很多,我们教学时大可让学生在已经读通文意的基础上就某一点来讨论交流,然后通过练习巩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可以从意境美的角度进行鉴赏,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探讨交流,杜甫《登岳阳楼》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去分析,李煜《虞美人》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去把握等。

二、线式展开,纵横挖掘

古诗文教材本身是按照一个个主题来编排课文的,有时还涉及到一个作家的多篇作品。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作品进行线式展开教学,分析它们的异同,弄清它们的特点。如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我们可以比照《声声慢》来解读,纵向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作品风格的变化,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对词人的理解深入化。在学习《阿房宫赋》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结合《过秦论》来对比分析指出对秦亡原因的不同理解,也可以来谈“赋”与“论”两种体裁的不同写作手法。讲授《项脊轩志》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课本中刘基的《苦斋记》,掌握古文中作者借物来记人以及抒志的写法。还比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既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横向来比较作家的人生观和精神气质,也可以从纵向比较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探讨诗仙的浪漫情怀与狂放性格。《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里还有一些登楼诗、闺情词、人物传记,虽编者并未刻意将它们归为一类,但教师具体教学时,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归类探讨、分析鉴赏,最后得出结论,将知识内化、系统化。

三、面式研究,拓展提高

语文学习接触的不仅是具体的“点”和纵横交错的“线“,它还涉及到大的“面”。“面”是切入角度,又是范围。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掌握课文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来进行“面”的分析。如婉约词,柳永的《雨霖铃》、晏殊的《浣溪纱》、欧阳修的《蝶恋花》、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醉花阴》等,我们可以从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来总结婉约词派的风格共性。从屈原的《湘夫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来品味浪漫主义诗风的精神内核。还可以从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这些诗篇来探寻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苦闷与彷徨,在解读的过程中拉近自己与仁人志士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升个人的人格品质。

四、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前面所述是从内容方面进行的尝试,在形式上教师也可以大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就能参与进来,从而有所得、有所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文本,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讲授《项羽之死》时,可以回顾必修课中的《鸿门宴》以及《项羽之死》课后五首后人咏项羽的诗作来辩论“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按正方反方“开篇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程序来进行,最后由双方队长写成论文,形成结论。当然也可以“我看项羽”为话题来举行一次班级演讲会,加深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艺术形象的认识。还可以以写作读后感的方式,鼓励学生动笔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成文字,教师批阅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在全班宣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对某一作家感兴趣的同学开展主题讲座或主题报告,如“诗圣杜甫研究报告会”、“东坡其人与其文”、“纳兰词品读会”等等。另外,编排课本剧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如《项羽之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情节性较强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编排课本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五、以读促教,搞活课堂

古诗文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关键,教师讲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大声地读,去反复地读,那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教师还应针对“读”开展丰富的活动。“以读促教”应该成为教学的一种常规手段。缺少了“读”的环节,古诗文教学就少了活力,就不能称其为“语文”。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在选修课的教学上,更应加强“读”的比重,让学生读出文意、读出见解、读出感悟。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可以人人参加或自愿报名,可以配乐朗诵也可以谱曲唱诵,选出优秀选手,然后再在班级之间开展“诗歌擂台赛”进行比拼,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背诵,又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我爱记诗词”或“名句接龙”等检查背诵的活动,根据检查结果评选出每月的“记忆之星”并加以奖励。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要充分做好指导的工作,让新课改后的新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篇6

关键词:科学的教学模式;推动课改进程;保证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99-01

我们所关注的应该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如何运用教学模式,使其为课堂服务,为师生服务,而不是成为束缚教师手脚和学生心灵的枷锁。因此,关于教学模式,我的观点是:要用,但要科学的用。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益处:

一、模式可以让课堂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推动课改进程

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提供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的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传统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无边际、无次序教学。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它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将高深的教育理论具体为指向性很强可操作性很强的规范化的教学行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二、模式可以促进部分教师实现快速的专业成长,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新课改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这一成长首先体现在能否构建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运用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较快、较为便捷的方法。因为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经验,由专业研究人员或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总结、归纳、提炼生成的。它体现了一种学科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规律、和教学的基本程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指导性。所以,通过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也保证了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三、模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不断增长的债务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它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人曾经打了这样的比方:江河源头的水性很柔,用一点人力就可以改变源头。而基础教育时期就是源头,所以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

新课程标准中运用了大量的行为动词,如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掌握、运用、收集、探究、对话、揣摩、讨论、交流、推敲、分析、判断、评价等学习行为动词,要让这些变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参与技能训练的时间、方式,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不断强化这些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直到它们变成习惯,作为一笔可以不断支取“利息”的财富被保存下来

四、教师的讲授

篇7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1.引言

1998年研究性学习在我国首次被提出,并在2002年实现了在基础教学方面的全面推广,日益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和热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基础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主”,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着重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审美能力。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出发,坚持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生活经验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代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2.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2.1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

在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处在以教师单向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境地,语文课堂教学枯燥、僵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活力和创造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处于学习的边缘位置,被动地接受知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近十年的教育改革,我国大部分教师都已经参加先进教学理念的教育和学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坚持以“理论联系实践”和“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1]。

2.2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有所创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就在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和总结语文学科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新课改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重视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的局面,开创了促进学生读、写、说等能力全面发展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自主、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中,使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达到了本质上的统一,在遵循语文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长期的接受性学习也给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带来了负面影响。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组织结构的优化,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再次,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情、意、理等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对以后的终身性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最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人文素养,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2]。

3.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结合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十分可行的。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出发,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和人文性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成熟,能够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辩证分析,为深入的探究学习提供智力支持。

4.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4.1树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民主、生活、合作、对话、活动等教学策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只有在充分掌握和理解上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高效的研究性学习。民主、合作、对话等策略强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民主,师生、生生之间针对高中语文知识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生活、活动策略强调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化,语文作为语言学科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日程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并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语文的应用能力[3]。

4.2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打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自主探究学习,树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体会到参与语文学科研究的乐趣,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在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语文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和团队能力。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

4.3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普遍采用“五步走”的教学模式: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初步感悟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语文研究氛围;第二,组织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内容进行研读,在交流中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并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含义;第三,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在课后布置研究性作业,通过课外的延伸训练巩固语文课堂教学;第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分组,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展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各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第五,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给予合理、客观的评价,在总结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信心[4]。

4.4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利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事半功倍。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注重教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在讲授鲁迅《故乡》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谁偷了碗?”,根据教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例如在讲授《守财奴》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设置疑问,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除了教给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外,还要注重语文知识探究方法的传授。

4.5创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要实现双重功能,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客观、合理的评价,又要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性学习。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研究过程的方法策略、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后给学生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的综合评价活动,实现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此外,还要注重研究性学习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5]。

5.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和误区。部分教师因为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认识不足,认为研究性学习不利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忽视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挫伤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些发展中的难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加强研究性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真实意义上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何跃.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性及运用[J].中学语文:下旬,2011,(8):11-12.

[2]郑炳欣.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下旬刊),2012,(2):148-149.

[3]焦咏梅.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神州(下旬刊),2012,(3):80.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整合;教学情境;主体地位;课堂容量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而且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主,这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感受不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变得厌学,抗拒心理逐渐产生。而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可以有效解决以上教学弊端,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出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色彩、动画、视频等于一体,它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以丰富的色彩画面、生动悦耳的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学习状态,从而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知识。所以,身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可将信息技术适当、适时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突破教材极限,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言文时,文言文本来就是学生厌恶的题材,再加上语言比较枯燥、难懂,短时间内无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对本篇课文进行讲解时,我就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阿房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如前殿、磁石门、兰池宫、上天台、祭地坛、上林苑等等,壮观优美的景色立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盯着投影屏幕,不时发出了各种赞叹声,于是,我趁机说道:“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现在的阿房宫,那么,在古人眼里,它是怎样的?对古代人民生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与老师一起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我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阿房宫的图片和视频,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对本篇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中。

二、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被忽视,整节课都是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存储功能和分享功能,学生利用它可以自行查询和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比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时,我就要求学生自由结组,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如江南冬景的景色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制作PPT课件,课堂上,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当主讲人,对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并随时与台下学生进行互动,即根据课件中的内容向学生提问。这样,我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使学生对本篇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师也会适当地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然而,这样拓展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使用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型为主,学生仅仅依靠教师的“讲”学习和吸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基于这种现状,身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量课外知识的链接,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除了文中描述的内容,我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大量有关红楼梦的资料信息,如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的历史地位,《红楼梦》全文所讲的内容、人物关系图等,如此,便使学生对红楼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容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身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的精彩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