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公共关系的性质8篇

时间:2023-08-18 09:33: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共关系的性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关系的性质

篇1

关键词:公路工程;重要性;质量管理;管理措施

1、前言

21世纪是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公路里程数在世界列居第二。由于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开始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过程中,技术以及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使得每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优势地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重视质量管理这一问题。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因为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时候,要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的基础,并且通过良好的质量管理从而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来说,要重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施工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来合理施工,确保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2、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在工程效用方面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强,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要重视质量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以及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如果工程的质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公路工程的使用效益。目前,一些公路工程中出现了施工阶段路面坍塌、早期路面破损的情况,从而给国家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是生命线。

公路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不到位,从而使得公路的质量较差。一些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增加了维修、加固、返固等所需要的人才、材料以及机械,从而增加了公路工程的造价。与此同时,一些施工单位存在着偷工减料的行为,这就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质量。豆腐渣工程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甚至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工程事故,最终给社会带来较为恶劣的影响。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来说,良好的质量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质量管理不仅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而且能够使得承包商的预算得以降低。除此之外良好的质量管理可以使得公路工程进度加快,从而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

2.2在施工企业信誉以及效益方面的重要性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要靠质量来树立信誉,考信誉来不断开拓市场,靠市场来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在通过经济效益来为企业谋求发展。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这就要不断深化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并且要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单位发展的根本。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对内要注重现场的质量管理,对外要注重市场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工程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并且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如果企业拥有过硬的质量保证,并且配备合理的、先进的、科学的质量管理系统,那么企业就会拥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从施工阶段来重视质量管理,并且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项目质量管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且也是企业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建设部已经出台了新的质量规章制度,在其中强调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在施工阶段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要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前提,,并且在开展工程监理工作以及监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将该体系作为依托来开展工作。为了能够使得公路工程的顺利开展,这就要不断加强各层次的职能以及政府的监督,并且要控制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三个层次”。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中,要以工程监理为核心,并且要不断完善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合理安排承包单位、监理工程师以及建设单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质量管理,并且监督组织机构要监查项目,然而在监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公路工程的监理师要按照合同来办事,并且要合理的行使职权,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准则来监督、审查建设单位以及承包单位,从而使得双方利益得到保护。第二,建设单位要成立检测小组,并且要抽检以及质检施工单位。第三,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成立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并且要仔细的自检工程的每一处。

3.2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中,施工过程是一个主要的阶段,并且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并且施工单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监督施工方式,促使施工工程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检查以及抽检施工工程,并且要坚持质量检查以及验收制度,从而全面监督施工的各个环节,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以及质量得到保证,而且使得检验进度能够与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完成一项任务,审查一项任务,可以避免重修、加固以及返工。像路基、排水工程等公路重点项目,要严格的审查,尤其是不合格的工程,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在质量检验过程中要善于发动工人以及群众的力量,并且要将专职检验与群众检验充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检查验收的全面得以加强。第三,有关质量的分析。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相关的预防工作。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设备分析质量检测的数据,从而能够获得大量反映质量问题的数据,并且要结合统计学原理来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缺陷。针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些问题消灭,从而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第四,实现安全施工。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且要猜想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组织规章制度以及施工程序来进行施工,并且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并且要确保现场施工场地的清洁,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公路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

3.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控制

3.3.1重视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

在公路工程各个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的方式来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并且要对施工单位的各个施工阶段进行评比,与此同时要突击现场检查、评比以及交流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在交流之后,质监部门要通过书面的形式将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文件形式发放到施工单位,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得公路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使得质量管理力度得到加强。

3.3.2重视公路工程中的重点要害工程或者普遍性的问题

对于公路工程中的重点要害工程或者普遍性的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并且要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消灭掉,从而使得公路应有的效用得以保证。施工单位针对重点要害工程或者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3.3.3重视问题事故的多发点

对于问题事故多发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4不断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主要是指施工单位要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步骤的完成质量管理的总目标,与此同时,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基础工作是最基本的前提工作。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重视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而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并且也能够使得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3.5按照标准以及要求来把握公路工程的质量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材料控制、工艺措施这些环节,从而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各个部门的施工阶段的技术负责人要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并且要重视事前的指导工作、事中的检查工作以及事后的反馈评定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仅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的使用效益,而且影响着施工单位的信誉。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以及方法,并且要严格按照国际的质量标准来进行管理,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翟振武;王连成;高云峰.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90-92.

篇2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分析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国就相继进入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于是在美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新公共服务。其代表性人物Robert Dan Hate认为,新公共服务才是真正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在英国,英国学者和管理者则对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批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整体性治理,其代表人物是Perry Hicks。目前,整体性治理正在成为政府治理的新趋向。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地介绍和分析。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的衰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十分强调分散性。通过将权力大、结构庞大、等级高的部门分散,使其在内部达到一个各部门相平衡的结构,然后重新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和管理系统的规定,从而以不同的控制形式对各部门加强管理。第二,注重内部之间的竞争。对于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公共结构中,购买者和提供者是隔离开来的,从前的等级式的资源分配被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机制所取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的供应开始多样化。第三,注重激励的作用。在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中,激励机制被广泛的应用,在分散的公共服务和专业精神上,进行具体的绩效奖励,多劳多得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的不少运作方法已经被停用,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已经造成关键部分停止运转,政府内部变得分散和无序。

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数字时代的来临,作为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第二大背景,信息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下公共服务系统理性的重要环节,以及现代化变革的中心。当前社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还在公共管理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第一,电子信息系统改变其人才结构。政府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其中就包括公民的各项信息记载。最初,工作人员以纸质记载为主,发展到如今的以电子信息系统记载为主。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信息技术改变其组织结构。以往的政府机构以等级官僚制进行结构架设,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政府的组织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三,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对于抓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做决定的能力,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更高。第四,信息技术影响政策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通常一旦信息技术系统发生变化,那么意味着大多数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在整体性治理理论中,重新整合是与新公共管理相对立的。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新整合主要涉及到七方面。第一,部门之间碎片化。即将功能相似的部门重新进行合并、整理、组织成一个全新的部门,重视微观层面的地方机构,新的政府结构以社区为基础。第二,大部门式的集中治理。管理的集中性是重新整合的一大重点。对于一些大的部门及重要部门来说,分散管理使机构内部之前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分散管理所带来的情况。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使集中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第三,政府重新化。这思想,主要是将私有收归国有,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比如,美国对两万八千名机场安全人员的公共部门活动,从曾经外包的私人承包商手中,将此权利重新交给公共部门联邦文管系统。第四,加强中央秩序。新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变得分散以及无序,整体性治理思想强调加强中央秩序,有利于改变由分散和竞争导致的无政府主义现象。第五,压缩行政成本。整体性治理降调集中性,因此,大大的减少了行政支出和花费。第六,重塑行政服务链。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行政服务工作中,能够对公务支撑功能、处理事务的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第七,网络简化。现代政府通过网络的高度连接,使其在内部结构中更加精简和完善,在与外部的联系中也更加紧密。

(二)整体性治理。第一,信息的搜寻和提供。整体主义是以需要为基础。政府的信息系统就是以此基础建立,能够满足公民和企业对政府机器中的措施,表达出来以及提交相关报告。而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还可以自动根据公民的需要和兴趣,提醒工作人员对其做出整体性的调整。第二,组织重建以公民和功能为基础。第三,一站式服务,将分散的服务功能集中起来进行不同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公民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四,数据库的统一,在新公共行政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掌握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而在整体性治理中,强调数据库的统一性,使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和预测公民需要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五,灵活的政府结构。对于一个灵活的政府结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监视预报系统和预测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能够及时对意外发生事件进行考虑。这有利于政府在进行决策和实践时,注入灵活应变的系统,增强其灵活性,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三、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简要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整体性治理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修正。新公共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站在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治理模式。然而,西方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从原先的生产者社会到当前的消费者社会转变。这样的改变,使其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

整体性治理则需要站在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其治理方式和运作方式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要求管理功能能够越发集中化、整体化、整合化,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被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取代。整体性治理立足于政府内部的运作和部门的整体运作两方面,主要解决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问题。整体性治理能够提供比新公共管理更有有效的公共服务,并且用极低的成本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

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概念还集中体现在,整合不同层次的治理、整合内部功能的协调性、整合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从层次、功能、部门三方面入手进行整合,从点到面,整合手段从平面延展到空间,理念也越发趋于多元化。从而使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体性理论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另外,整体性治理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官僚机制为组织载体。而新公共管理则不是以此为基础。完善的官僚机制是行政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官僚机制为基础,还有利于建构现代化的官僚制,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现代化行政的要求。

结束语:总而言之,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政府公共职能的管理。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全面转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难,政府要结合整体性治理模式,对政府内部机构进行重新整合,集中治理。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整合,让公共服务的外包工作透明化,让公共服务朝着多元化发展。(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中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计量属性中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定义如下:“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的特点

根据FAS157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有关分析,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以活跃市场(即可观察,交易是大量而持续的,价格随时可以取得)为基础。公允价值的真实含义是客观、中立。对价格来说,由市场决定的,特别是由活跃市场上市场参与者共同决定的开放市场的标价最能代表公允价值即公平的价格。

2.以假想交易或现行交易为对象。假想和现行交易可以是:①交易未执行,但在买卖双方之间已形成一种强制性的确定承诺的协议,形成协议日即初始确认(计量)日;②交易在执行中,但买方的风险与报酬未完全转移给卖方,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公允价值仍处于变动之中,后续计量将会形成损失或利得;③在以上基础上形成的价格只能是估计价格。

3.以估计为前提。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的估计价格,分三个层级估计。第一层级的公允价值是有活跃交易市场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第二层级是经过适当调整后的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是利用价值评估模型评估的价值。从公允价值的取得程序中我们可以知道前两个层级中公允价值使用活跃市场报价,公允价值是可靠的。第三个层级,需要依靠公允价值估价模型来估价。在此有必要提及的是,由于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于美国F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所以我国的基本准则没有提公允价值一定是没有体现现实交易的一种估计计量属性。按照我国公允价值的定义,只要基本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就可以对资产减值、债务重组等业务运用公允价值。实际上,我国的公允价值就是指能够取得的市场价格或双方自愿达成的价格,而且要保证金额可靠。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1.财务报告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了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2.相关性:基于决策有用观的分析。历史成本会计以其含义简明、易于操作、可靠性强的特点,在现代会计中长期居于重要地位,受到普遍推崇与应用。然而历史成本会计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价格持续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各个交易时点的历史成本代表着不同的价值量。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中,除货币性项目外,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将会与其市场价值严重脱离。而一些衍生金融工具,更是因缺乏历史交易价格信息而难以在账上得以记录。在利润表中,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将无法区分和反映管理当局的真正经营业绩和外在价格波动引起的持有利得。这样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将大打折扣。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大特征。相关性是指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交易或者事项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潜在影响,或者证实、更正以前的评价,从而导致决策差异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合理的、不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反映它意欲反映的内容,包括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现行会计实务中。只有少数确定性的交易和事项的信息同时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而大多数交易和事项的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往往发生矛盾,难以同时保持比较理想的水平。

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可以采用两种措施:一是在现有的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披露;二是改变现有的会计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前者我们称作信息观,后者我们称为计量观。在信息观下,历史成本属性被作为主要计量基础,并依靠全面披露来增加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有用性。但是,信息观的运用是基于市场充分有效的假设。如果市场有效意味着对投资者来说历史成本会计将是有用的。证券价格也会对历史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做出反应。然而,支持决策有用性信息观的基础似乎并不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证券市场并没有原先所认为的那样有效,即使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也只能算是弱势有效。

投资者整体上在处理信息时并没有市场效率理论假设的那样老道,历史成本基础的净收益只能解释股价变动的一小部分。在市场不是充分有效的情况下,依靠历史成本计量加充分披露的信息观并不能向投资者则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者必须依赖专业的会计提供有关资产和负债的更公允的价值信息,这是导致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产生的根本原因。计量观强调应较多地在财务报告中使用计量方法来增强决策的有用性。在具有合理可靠性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负责将公允价值融入财务报表中,从而帮助投资者预测公司内在价值。

篇4

摘要: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问卷、宽恕量表和攻击性问卷调查了455名高职生共情、宽恕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职生共情、宽恕总体状况良好,攻击行为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共情、宽恕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共情与宽恕呈正相关;自我宽恕在共情与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宽恕他人在共情、攻击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

基金项目: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课题“高职生共情、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tryz2014A05)

作者简介:罗小漫,女,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何浩,男,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73-02

共情是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理解和预测他人情绪和行为的心理过程。[1]Mauger等人在研究中将宽恕分为两种,即自我宽恕与宽恕他人。以往研究发现共情对宽恕产生了影响,共情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越能宽恕,他们还认为共情能力缺乏的个体将很难进行宽恕。[2]而宽恕还会进一步影响攻击行为,认知控制通过影响被试的宽恕而进一步减少愤怒与攻击行为,宽恕在认知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因此,本研究拟考察共情对攻击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宽恕在共情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课题组预期共情对宽恕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攻击行为具有抑制作用,预期共情通过影响宽恕而进一步影响个体的攻击行为。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四川省成都市三所高职院校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共455名,(男生205,占45.1%;女生250,占54.9%);其中大一125(男60,女,65);大二185(男87,女98);大三145(男58,女87)。

(二)工具

1.共情。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问卷[1],共包括28个题目,由共情关注、观点采择、幻想和个人忧伤四个分量表构成。本次测量中人际反应指数量表α系数为0.76。

2.宽恕量表。宽恕量表由Hearland编制[4],宽恕自己和宽恕他人分维度各包括12道题目得分越高,则越容易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本研究中宽恕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5。

3.攻击行为量表。攻击性问卷包含29个题目,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四个维度。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1。

二、结果

(一)共情、宽恕与攻击行为现状分析

研究发现,在共情与宽恕量表的维度均分上,性别与年级主效应均达到显著(P<0.001),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在攻击行为的维度均分上,性别主效应达到显著(P<0.05),年级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也不显著(P>0.05);进一步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女生在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与宽恕他人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对年级差异的事后平均数差异检验发现,在宽恕他人维度,大二、大三显著高于大一,自我宽恕大三显著高于大一,观点采择大三显著高于大一,共情关注大三显著高于大一、大二。

(二)宽恕的中介作用

1.共情、宽恕和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由表1可知,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宽恕、宽恕他人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共情关注与宽恕他人呈显著正相关,观点采择与自我宽恕、宽恕他人均显著正相关。

2.宽恕的中介作用。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共情与攻击行为的内部机制。首先,共情对攻击行为的路径系数显著;宽恕变量进入之后,共情对宽恕的路径系数显著,宽恕对攻击行为的路径系数也显著,而共情对攻击行为的路径系数由显著变为不显著,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宽恕在共情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讨论

(一)高职生共情、宽恕与攻击行为现状描述

本研究发现,高职生共情与宽恕总体状况良好,这与前人对本科院校学生共情、宽恕的研究结论一致。[5]高职生总体攻击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71,低于中点“3”,由此可见,高职生攻击行为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总体还是健康向上的。在年级分布上,高职生共情年级主效应显著,随着年级的升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高职生宽恕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应对方式有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高职生可能会更倾向于采用较为积极的应对策略(宽恕)正确地解决人际冲突,从而促进宽恕行为的产生。对高职生共情、宽恕和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结果表明,女生在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以及宽恕他人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攻击行为上得分女生显著低于男生。

(二)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与攻击行为

本研究中,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共情与攻击行为间关系密切。这或许表明情绪共情水平较高的个体,其情绪共享能力也较强,即当个体知觉到他人的动作、表情或声音等外部信息时,大脑中相应动作或情感部位会被激活,使个体产生同形的表征共享,从而抑制攻击行为。本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还发现共情对其攻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这或许表明共情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对他人行为进行正确归因,对情境作出正确地解释[1],进而减少攻击行为。

(三)宽恕的中介作用

对宽恕的中介效应检验说明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即宽恕在共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在心理学层面对此中介效应进行意义解释为,共情通过宽恕对攻击行为起作用,宽恕在二者关系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具体而言,共情对高职生攻击行为起着情绪分享和认知调节的作用,共情通过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调节个体的情绪以及重新建构认知,从而增加宽恕行为;而较高的宽恕水平表明个体能较好地调整自身的情绪、认知、行为等,如此才能减少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放弃报复的念头、

放弃报复等消极的行为方式[3],进而促进攻击行为的减少。反之,共情倾向较低的个体,较少进行情绪分享与认知调节,其宽恕水平较低,对自身情绪、认知、行为的调整较少,其可能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Davis M H.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J].JSAS Catalogue of Selected Documents in Psychology,1980(10):95.

[2]Macaskill A J.Maltby et al.Forgiveness of self and others and emotional empathy[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2(5):663.

[3]张田,孙卉,傅安球.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宽恕研究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268.

[4]王金霞.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6.

篇5

【摘 要 题】事业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公共图书馆/收费/制度

【正 文】

1 制度性收费的概念和目的

图书馆制度性收费,是指为了防止资源滥用和有效管理图书馆,图书馆从制度安排上确定的一些项目的收费。图书馆这部分收费源于一种制度安排和规定,并在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得到体现。所以就称为制度性收费[1]。制度性主要包括办证费、验证费、超期滞还费、赔偿金等。图书馆作为公共物品向公众提供,每个读者都有权享用图书馆资源。由于人性中的弱点,每个人都希望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不对读者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约,会导致资源滥用,而产生“公地悲剧”。因而需要通过收费对读者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达到有效管理、保障公众利益的目的。

2 制度性收费的现状

笔者通过上访国内公共图书馆的网站,在“读者指南”等栏目下对图书馆的制度性收费进行了调查,部分图书馆的收费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部分省市图书馆的收费情况

办证费 押金 超期滞还费(册/天)

年度

普通借 (临时) 注册费 中外文或 外文或

阅证 阅览证 (验证费) 中文书籍 参考类 中文 参考类

书籍

北京市图书馆 10元 2元/天 10元 50-500/3-5册 0.2元

杭州市图书馆 15元 15元 100元/3册 0.1元

湖北省图书馆 5元 5元/月 10元 100元/4册 200元/4册 0.2元

深圳市图书馆 20元 10元 100元/2册 200元/2册 0.3元

厦门图书馆 5元 100元/3册 0.1元

30元-100

南宁市图书馆 10元 元/1-3册 0.1元

湖北省图书馆 15元 5元/月 10元 100元/4册 200元/4册 0.2元

湖南省图书馆 15元 8元 100元/3册 0.1元 0.5元

10元 10元/月

陕西省图书馆 30元/年 25元 100元/2册 400元/3册 0.1元 0.2元

哈尔滨市图书馆 5元 50元/3册 0.1元

兰州市图书馆 10元 50元/2册 0.5元

表2 部分省市图书馆的图书馆遗失赔偿收费情况

图书遗失赔偿倍率 加工费(技术处理费)

首都图书馆 原书2-3倍 5元

南宁市图书馆 2-100倍(中文图书)

3-100倍(外文图书)

湖南图书馆 2倍(一般借阅文献)

5倍(参考性图书) 10元

10倍(保存性文献)

哈尔滨市图书馆 3-10倍

深圳市图书馆 10倍 (1990年以前出版文献)

5倍 (1990年以后出版文献)

厦门图书馆 20倍赔偿(1949年以前)

10-20倍赔偿(1950年至1989年)

2-5倍赔偿(1990年以后)

表3 部分省市图书馆的收费优惠政策

杭州市图书馆

市区非农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免费办理,60周岁以上老人、30年教龄、残疾人、优抚对象可办优惠证,一年一证5元。

上海图书馆

凡持有老年优待证、离休证、残疾证可免证入室阅览。

云南省图书馆

年满60岁的读者(持身份证)可办理免费阅览证。

湖南图书馆

持有老年证和残疾证的读者免年注册费。

陕西图书馆

对于持残疾证的残疾读者、年满65周岁的老年读者免收借阅注册费。

哈尔滨市图书馆 持有《哈尔滨市老年人优待证》的读者可免收工本费。

通过调查,笔者对当前图书馆制度性收费的现状有如下了解:

(1)图书馆读者证的类型可谓种类繁多,在不同图书馆,读者证大概分为借书证和阅览证:中文借阅证和中外文借阅证、普通借阅证和参考借阅证、普通借阅证和通用借阅证。在实行一卡通的图书馆则根据选择读者证的功能和等级交相应的费用。从调查来看,办证费在5-20元之间不等,多数图书馆集中在10元和15元。临时阅览证,大多是5元/月,也有图书馆以阅览月卡和年卡的形式办理阅览证。还有图书馆阅览是无需办证,完全免费的。如杭州市图书馆可免证阅览,兰州市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部分阅览室阅览不需证件。

(2)大多数图书馆在一年后需要验证(注册),也要缴纳一定的验证费(注册费)。各馆验证费差距较大,从2元到25元不等。有的图书馆未设验证费,但在每年注册时须缴纳文献保护费或年度借阅服务费;有的图书馆虽不需验证,但读者证在一年后需重新交费办理,所以实际上都还是要交“年费”的。

(3)押金,也称保证金,是根据借阅册数和书籍的贵重程度而定。不同的读者证类型押金数目是不相同的。大多数图书馆中文书籍押金以100元为上限,每册书籍押金在30元左右,不超过50元。参考类书籍和外文书籍的押金就要高一些,一般在200元以上。每册书籍押金在100元左右。还有图书馆则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南宁市图书馆和汕头市图书馆就是根据读者借阅书籍的册数确定押金。南宁市图书馆还规定,如果所借图书价格超过借书证的押金,需根据所借图书的价值补交一定的临时押金,还书后退回所交押金。

(4)中文书籍的超期滞纳金多为0.1元-0.2元/天,参考和外文类图书在0.1元-0.5元之间,但多数图书馆不超过0.2元/天。

(5)图书遗失赔偿金是根据出版时间和图书类别确定的。在省市图书馆条例法规中也有相关规定。总体上看,珍本书籍、出版年代久远的和英文书籍赔偿金要高些。成套多卷本,遗失其中1册或数册,需按全套价格予以赔偿。未标明价格的书刊资料,参考同类书刊资料的价格赔偿。

(6)大多数图书馆都对特殊人群办证有一些优惠政策(如表3所示)。对老年读者和残疾人读者都在办证费上有所减免。杭州市图书馆还对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也采取了优惠政策。

除此之外,各馆由于办证类别上存在一定区别,对书籍的借阅权限进行了细分,各图书馆在办证时还有一些不同的收费项目。如年借阅服务费、图书修缮费、月度阅览注册费、预付金等五花八门的收费名称,但实际设立的收费项目差别不大。

转贴于

3 图书馆制度性收费的合理度分析

通过以上对图书馆制度性收费目的的分析,已表明了制度性收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合理的制度性收费可以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转,但一旦超过界限则会对读者权益造成侵犯。下面笔者就各类型制度性收费的合理范围进行具体分析。

3.1 办证费、验证费

读者证是读者借阅的凭证。每个读者在办理借阅证时都会耗费成本,国家拨款中并未包括这部分经费。这部分成本需要由读者来负担。所以图书馆可以向读者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成本补偿。由于证件的成本不同,也使办证费有一定差异。一些读者证是磁卡形式的,办证费还涵盖了计算机建档,文献保护费甚至服务费,比纸本的读者证的成本就要高一些。

验证费又称年度注册费。一些读者在办理借书证后并不经常使用,这给图书馆的读者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验证的目的是定期对读者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2]。读者在验证时可以将工作调动、地址变更、电话更改等情况告诉工作人员,以便更改计算机数据。验证要收一定的手续费,但在实际中,验证费是远远高于手续费。据悉,图书馆是将此弥补电费或空调购置费[3]。过高的验证费失去了验证的真正目的,是有盈利嫌疑的。

笔者认为办证和验证收费应“就低不就高”,向低标准看齐。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对于卡式借阅证的最低收费是10元,那么在此价格之上的收费是有下调空间的。纸本式读者证可控制在5元之内。验证费各馆差别较大,中山市图书馆仅收2元验证费,说明验证费普遍偏高,一般而言,验证在不换卡的情况下不应超过办证费用。新落成的深圳市图书馆就计划在开馆之日免收读者的注册费[4]。

在调查中还发现,办证时将读者证进行细分,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满足不同的需求(不借书的读者可不交押金),但也使办证手续更复杂,借阅权限加了更多的限制。对于图书馆的全部馆藏只有持有通用读者证才能借阅,而办理通用借阅证的费用要高些。还有一些图书馆将热门图书抽出,办热门图书馆借阅证,其办证费或年度注册费比普通注册费要高许多。虽然以“集资”方式购进大量新书,部分解决了因经费不足而导致的图书陈旧问题,但这也使阅览新书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有违平等服务的原则。这种方式不应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和方向。少数图书馆的参考阅览证的办证费和注册费比普通阅览证的收费高,其合理性也值得质疑。虽然参考阅览室的书籍较之普通阅览室珍贵,但对于办证和注册成本是一样的,既然阅览是免费的,为什么又存在区别呢?对于图书馆最基础的借阅服务,如果以提高办证费或验证费的方式,实际上收取借阅费,则是对基本的免费服务原则的践踏。

3.2 押金

图书馆收取押金并非一直有之。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一些图书馆率先实行[5]。收取押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读者将书籍占为己有,减少图书流失,维护大多数读者的利益。收取押金,是对读者的行为进行约束。而如果有良好的约束方法,也是不必采取押金这种形式的。如国外图书馆,凭有效证件,无需交押金,就可办证。这也是建立在国外良好的信誉体制基础上的。如果读者与图书馆间有信用关系,那么图书馆可以不必收押金。如我国高校图书馆,这是因为读者是学校的学生,其档案在学校人事处,对读者本身有一定制约,就不必收押金。

在目前,国内信誉体制不健全和缺乏约束的条件下,收取押金还是有现实可行性。在押金的设定上,应以借阅书籍的数量的价值为基本标准。英文书和参考类书籍较贵,复本也少一些,押金高一些也可以理解。但应把握好“度”,过高的押金会将读者拒之门外。动辄几百上千的押金更是贫困家庭难以接受的。像汕头市市图书馆一样根据书籍多少确定押金也是一种探索。最低押金仅需20元/册这样可以降低押金的门槛(底线)。但某图书馆办理阅览证也要交20元押金就不太合理了。阅览不同于外借,图书馆无需对读者的馆外行为约束。

图书馆在收取押金后,读者一般不会频繁地退证,在一定时间内图书馆有一定数量比较稳定的暂存资金。但押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可能存入银行产生利息,或通过其他途径让资金增值。如果图书馆将押金的利息用于人员奖金发放,显然是用公众资金为个人谋利益。将押金利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无疑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将押金利息用于支付超额的电费、空调购置费,可以降低其他项目的收费标准。

3.3 超期滞还费

超期滞还费,又称逾期处理费、滞纳金、过期延误费、超期罚款等。在各省市的公共图书馆条例中都规定:超过规定期限应按规定交纳滞还费。对以往的“超期罚款”这一说法,许多学者指出并不合适。因为《行政处罚法》规定,只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符合条件的组织,才可以行使行政处罚权[6]。图书馆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利,称为超期罚款也不合适。从调查的情况看,现在图书馆也较少使用这一名称。

收取超期滞还费在现阶段有其合理性。如果不设立逾期滞还费制度,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部分读者可能会随意延长归还时间,这严重妨碍了他人的使用,最终会使图书馆难以维持供给。所以这一收费制度也是为了加速图书的流通,让有限的图书为更多读者服务。但从著作权角度看,就有可能涉嫌侵权。因为它将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该行为已是属出租行为,未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进行盈利便构成侵权。一些图书馆还将收入用于人员的奖金发放,则更是一种明显的违规行为。在目前这样一种情况下,为避免盈利嫌疑,防止侵权,在费用上不得高于出租书店的租金。从目前的情况看,一般中文图书在0.1元/天,英文图书不超过0.2元是合适的。

交纳超期滞还费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对一些富裕的读者而言,交纳滞还费也不足以妨碍其延期占用热门的紧俏图书,达不到加速流通的目的。图书馆如果为了防止读者超期不还书,在超期行为的处理上可以采用除经济处罚以外的方法。在高校馆,读者即学生与图书馆是有一定约束关系的(学生的档案在人事处),可以对读者的信用做记录,对信用差者减少借阅权限。当然,大多数读者还是愿意到期还书的,图书馆在强调读者应尽的按时还书义务时,也不应忽略自己催缴的义务。为减少读者无意的超期行为,图书馆可在还书日期前对读者进行提醒,通过邮寄或email发放催书单或电话催书。如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书籍如不能按期收回,图书馆就会寄去两封提醒信[7]。对国内图书馆而言,这些虽然会让图书馆耗费成本,但从总体上看,为读者减少了经济损失,也减少了图书馆丢失图书的风险,实际上是收益大于成本的。深圳图书馆为滞还费设了最高20元的限额,实际上也是防止读者遭受更大的损失,尽到督促的义务。近期济南市图书馆也开通了短信服务,其中一项服务内容就是图书到期短信提示[8]。这对减少读者的超期行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4 赔偿金

赔偿金包括图书遗失赔偿金、图书污损赔偿金。如果读者在书籍遗失后不能购买到相同的图书,就需支付图书遗失赔偿金,用于补偿书籍的价值。在确定读者赔偿的价格时应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购买市场尚能购买得到的书籍,图书馆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交易成本,如果是零购,也不能获得批量购买的折扣,而且随着物价的上涨,书籍的时价与定价又大不相同。如80年代购买的书籍定价仅为几角钱,而现在的价格则己大幅上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处以高于几倍的赔偿是有其合理性的。而且对于在市面上已难以购买或特别珍贵的图书,不排除读者为将书籍占有而谎称书籍遗失。图书馆遗失这类书,难以补充馆藏,对图书的流通和馆藏的完整性无疑有较大的影响[9]。这时也只有以高于几倍的价格赔偿,来提高读者的违约成本,防止读者故意将书籍占为己有。在确定赔偿价格时,图书馆要在读者利益和图书馆利益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让图书馆蒙受太大的损失,也要让读者不背上经济负担。

4 完善制度性收费的建议

4.1 明确收费目的,以成本补偿为原则

制度性收费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管理,保障图书馆得以正常运行。它不应成为图书馆盈利的手段,也不能成为破坏图书馆形象和损害读者利益的手段。虽然各馆收费标准与当地物价水平有关,但总体上不应存在较大差距。图书馆不能巧立名目从读者身上谋取利益。总体而言,收费应以成本定价为标准,不以盈利为目的。

制度性收费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管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乏图书馆抱着“为了收费而收费,看到别人收费我也收费”的心态。特别是为了收取年费巧立名目,图书馆要做的是如何尽量不收费,而不是为收费寻求理由。即使有的收费项目对读者而言已是约定俗成并已接受,也可免费服务来实践公共图书馆精神和创造品牌效应。实际上,很多收费项目(如办证费和验证费)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是完全有可能取消的。阅览室在不拥挤的情况下可免证开放。而超期滞还费、损失赔偿金等,对读者事前的提醒和督促比事后的收费更加重要。收费只是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对实现有效管理的作用还很有限,在条件成熟时也可通过非经济手段来对读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或通过制度、体制的创新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4.2 透明收费标准,加强监督

现在大多数图书馆在主页上对制度性收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首都图书馆网页上的收费一览表,将收费项目分门别类,收费标准一目了然。但读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图书馆的收费标准在主页上显示得不明确。一些图书馆在主页上说明需要验证交费,但没有说明所需费用,还有的图书馆并未对借阅英文或参考类书籍的押金、超期费等收费标准做出说明。试想在图书馆主页上这些基本的收费内容都没有,又如何透明收费标准呢?

此外,图书馆还需对一些收费标准做出规范和说明。文献保护费这一项,是将其纳入办证费、验证费之内还是单独收取,或者根本就不设这一项目,各图书馆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收费名目混乱,甚至是乱收费。有的读者对图书馆收取验证费的原因并不理解。图书馆可以对此做出说明,对读者做出明确的交代。有的图书馆在主页上标明“成套多卷本,遗失其中1册或数册,按全套价格予以赔偿,赔偿后读者不能以任何理由索取其他卷册”的字样。这种表述给读者以霸王条款的印象,将读者放在与图书馆对立的位置上。各图书馆完全可以说明赔偿金的确定方法,并通过温婉的文字向读者传递同样的信息。

所收费用的使用在财务上都是有一定规定的,不可挪为他用,更不能用于内部人员的奖金发放。超期滞还费和书籍的赔款应依照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进入预算内,冲抵图书经费。湖南省图书馆规定各借阅窗口收取读者赔偿金,应开出财务票据,所收款项一律上交馆计财科,各部门不得自行截留。图书馆收费收入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要接受物价、财务部门的监督检查。杭州图书馆在“事业性收费公示”后还提供了监督电话,让读者也加入到监督中来。

4.3 制定收费标准应尊重读者的意见

图书馆收费与读者利益息息相关,但图书馆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往往忽视读者的声音。当前,建立多方参与机制,给读者“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以超期滞还费为例,大多数观点认为这是违约金,图书馆与读者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图书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会以普通条款的形式存在于服务合同中,读者在办理借阅证后,读者与图书馆形成了潜在的借用合同关系[10]。如果这样的话,双方须是自愿平等的关系。但实际上,读者既谈不上“自愿”(如不自愿就没有借阅的权利),也未参与合同的制定,甚至并不清楚合同的内容(办证时不清楚规章制度),又怎么保证“自愿平等”呢?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图书馆不能单方面决定收费标准,应真正让读者参与到收费标准的制定中来。图书馆不可能与读者一个个坐下商谈,但可由物价或其他部门,通过听证等方式,充分听取读者意见后,将确定的标准公开向社会,尽可能广泛地告知读者。图书馆还可结合本馆的情况,开展一些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加强与读者的交流。

4.4 坚持收费时向弱势群体倾斜

程亚男馆长曾指出:为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应该成为服务的方向。为弱势群体服务,保证其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更是图书馆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面。残疾人或老年人这类身体上缺陷的弱势群体和下岗职工、民工等社会排斥群体都需得到社会的知识援助[11],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保障弱势群体享有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不是一句空话。如不配以实质的制度保障,又谈何权利的实现呢?图书馆知识援助的措施之一就是采取收费优惠政策。动辄成百上千的押金,几十元的办证费,已足以将弱势群体排斥在外。所以在进行收费时应以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为限,甚至实行免费服务。在调查中,图书馆对于残疾人或老年人这类弱势群体一般是有优惠政策的,但对于下岗职工这类低收入人群的收费减免政策并不多。广西一些市县图书馆为农民工发放“文化卡”,持卡农民工可免费到相关图书馆(室)借阅图书,帮助他们消除了经济上的门槛[12]。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宁波市城区扶贫帮困工作实施细则》中有“到市图书馆免费办理一个借书证”的条款,显示了图书馆在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中的作用。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在实践中贯彻免费服务原则,可以真正发挥作为保障信息公平的机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子舟等.图书馆如何重塑自身的公益形象——有关图书馆收费问题的讨论.图书馆建设,2005(6):5

2 验证收费是否合理.[2005-8-11].http://csonline.com.cn/publish/gb/content/2003-04/15/content-240133.htm

3 李明华.公共图书馆为什么要向读者收“年费”?[2005-8-13].http://liminghua.chinalibs.net

4 余子牛.弘扬人文精神 打造图书馆之城.图书馆,2005(3):7

5 董绍杰,师丽梅.管好用活读者押金,服务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1999(4):65

6 林桦.对高校图书馆罚款和赔款的质疑与建议.行政与法制,2003(11)

7 赵达雄,毛旭.中美公共图书馆书刊资料外借规则比较.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4(3):55

8 济南市图书馆开通短信服务.中国文化报,2005.07.14(4)

9 尹叶青.论读者丢书的赔偿.高校文献信息研究,1999(12):46

10 夏建群.论高校图书馆图书赔罚款的法律依据.图书馆,2003(2):67

篇6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个国家相继进行政府改革。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产生、发展和质疑,到PerryHicks提出整体性治理模式。新公共管理正在逐渐被整体性治理所取代,整体性治理使政府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局部走向整体,从残缺走向整合,整体性治理模式不断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整体性治理产生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对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作一个浅要分析,以期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分析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国就相继进入了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于是在美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新公共服务。其代表性人物RobertDanHate认为,新公共服务才是真正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在英国,英国学者和管理者则对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批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实践模式,即整体性治理,其代表人物是Per-ryHicks。目前,整体性治理正在成为政府治理的新趋向。本文将对其进行简单地介绍和分析。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的衰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十分强调分散性。通过将权力大、结构庞大、等级高的部门分散,使其在内部达到一个各部门相平衡的结构,然后重新对各部门进行信息和管理系统的规定,从而以不同的控制形式对各部门加强管理。第二,注重内部之间的竞争。对于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公共结构中,购买者和提供者是隔离开来的,从前的等级式的资源分配被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机制所取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的供应开始多样化。第三,注重激励的作用。在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中,激励机制被广泛的应用,在分散的公共服务和专业精神上,进行具体的绩效奖励,多劳多得得到了有效的实践。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新公共管理的不少运作方法已经被停用,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已经造成关键部分停止运转,政府内部变得分散和无序。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数字时代的来临,作为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第二大背景,信息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下公共服务系统理性的重要环节,以及现代化变革的中心。当前社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还在公共管理中占据着核心位置。第一,电子信息系统改变其人才结构。政府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管理,其中就包括公民的各项信息记载。最初,工作人员以纸质记载为主,发展到如今的以电子信息系统记载为主。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信息技术改变其组织结构。以往的政府机构以等级官僚制进行结构架设,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政府的组织形式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第三,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对于抓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做决定的能力,从而使政府工作效率更高。第四,信息技术影响政策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功能,通常一旦信息技术系统发生变化,那么意味着大多数政策也会发生变化。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重新整合。

在整体性治理理论中,重新整合是与新公共管理相对立的。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新整合主要涉及到七方面。第一,部门之间碎片化。即将功能相似的部门重新进行合并、整理、组织成一个全新的部门,重视微观层面的地方机构,新的政府结构以社区为基础。第二,大部门式的集中治理。管理的集中性是重新整合的一大重点。对于一些大的部门及重要部门来说,分散管理使机构内部之前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分散管理所带来的情况。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使集中管理更加方便有效。第三,政府重新化。这思想,主要是将私有收归国有,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比如,美国对两万八千名机场安全人员的公共部门活动,从曾经外包的私人承包商手中,将此权利重新交给公共部门联邦文管系统。第四,加强中央秩序。新公共管理模式使政府在日常管理中变得分散以及无序,整体性治理思想强调加强中央秩序,有利于改变由分散和竞争导致的无政府主义现象。第五,压缩行政成本。整体性治理降调集中性,因此,大大的减少了行政支出和花费。第六,重塑行政服务链。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行政服务工作中,能够对公务支撑功能、处理事务的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第七,网络简化。现代政府通过网络的高度连接,使其在内部结构中更加精简和完善,在与外部的联系中也更加紧密。

(二)整体性治理。

第一,信息的搜寻和提供。整体主义是以需要为基础。政府的信息系统就是以此基础建立,能够满足公民和企业对政府机器中的措施,表达出来以及提交相关报告。而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还可以自动根据公民的需要和兴趣,提醒工作人员对其做出整体性的调整。第二,组织重建以公民和功能为基础。第三,一站式服务,将分散的服务功能集中起来进行不同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公民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第四,数据库的统一,在新公共行政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掌握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而在整体性治理中,强调数据库的统一性,使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和预测公民需要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第五,灵活的政府结构。对于一个灵活的政府结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监视预报系统和预测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能够及时对意外发生事件进行考虑。这有利于政府在进行决策和实践时,注入灵活应变的系统,增强其灵活性,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三、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简要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整体性治理不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了修正。新公共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站在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治理模式。然而,西方社会正在发生变革,从原先的生产者社会到当前的消费者社会转变。这样的改变,使其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整体性治理则需要站在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其治理方式和运作方式都与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要求管理功能能够越发集中化、整体化、整合化,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悖。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被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取代。整体性治理立足于政府内部的运作和部门的整体运作两方面,主要解决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碎片化管理和政府空心化问题。整体性治理能够提供比新公共管理更有有效的公共服务,并且用极低的成本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概念还集中体现在,整合不同层次的治理、整合内部功能的协调性、整合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关系。通过从层次、功能、部门三方面入手进行整合,从点到面,整合手段从平面延展到空间,理念也越发趋于多元化。从而使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体性理论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另外,整体性治理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官僚机制为组织载体。而新公共管理则不是以此为基础。完善的官僚机制是行政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官僚机制为基础,还有利于建构现代化的官僚制,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现代化行政的要求。结束语:总而言之,整体性治理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政府公共职能的管理。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全面转型,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难,政府要结合整体性治理模式,对政府内部机构进行重新整合,集中治理。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整合,让公共服务的外包工作透明化,让公共服务朝着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52-58.

篇7

21 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而知识创新则是人才的核心,知识型员工将作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其作为一个新兴群体正在不断的壮大,并且,其对于未来经济的关键作用越来越被认可,通过已掌握的知识来创造价值,日益凸显了其在组织中的核心作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组织管理中与一般员工有不通的关注点与需求,一般员工更加重视劳动报酬,而知识型员工更注重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组织的认可,相比较于报酬因素,更加需要得到领导及同事的尊重与认可。同样,知识型员工对于管理过程中的程序的公正性和信息的透明度要求也更高。也就是说,一般员工注重的是分配公平,而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程序公平。公平问题作为影响知识型员工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受关注,若企业程序公平建设不当会严重影响知识型员工的行为、绩效等,进而严重影响组织绩效。当前对于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果公平,而很少立足于程序公平,然而在许多文献的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认为,程序公平相对结果公平而言更加重要,程序公平对知识型员工的学习绩效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与一般员工不同,鉴于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需要通过研究理清程序公平各维度与知识型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此建立一套知识型员工的程序公平管理机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实证性分析,理清知识型员工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希望在丰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中的程序公平相对于结果公平而言,将程序公平归纳为正式程序、领导公平和信息公平,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分为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学习绩效和创新绩效,结合公平性理论、程序公平理论,运用现有工具,采用科学的方法,期望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调研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当前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以及程序公平管理现状;

(2)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分析,研究知识型员工程序公平性各环节与工作绩效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3)通过证明程序公平性与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知识型员工程序公平性建设举措,为企业管理者从程序公平建设的方向进行激励和管理,从而提高员工乃至整个组织的绩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1.2.2 研究意义

文章对于程序公平与知识型员工绩效关系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程序公平理论,并为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体系建设上提供现实的借鉴或指导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本研究是对程序公平理论、知识型员工绩效等相关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以往的研究大多都只是笼统的说明了组织公平感与知识型员工绩效的关系,或者是将程序公平放在管理的某一环节来研究其与员工行为及绩效的关系,或者是以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工作投入等作为中介或缓冲变量来研究组织公平感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很少有将程序公平作为切入点,结合程序公平和工作绩效的几个维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程序公平理论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文章在对程序公平理论以及知识型员工绩效结构理论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分维度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从结构上度量程序公平和知识型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充实了程序公平及其结果变量的理论研究。

  其次,许多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感的提高可以促进员工绩效的提高,关于二者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在国内是否具有普适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国内对于组织公平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程序公平与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关系研究更少涉及。因此,文章以我国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了解其程序公平感与工作绩效的现状,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的相互影响与预测作用,明确预测力的强弱,拓宽了国内对程序公平的理论研究的视野。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型员工以及公平感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得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章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总结出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从而为研究方向及角度提供理论支撑。

2.1 组织公平感理论与研究

国外学者对公平感研究可以追溯了上个世纪 60 年代,而国内对组织公平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且大都是基于国外研究的结构划分,并且大部分是以国外的研究为工具的。

2.1.1 组织公平感理论的提出

1965 年 Adams 在《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中运用了公平的概念,从此开始了公平理论研究的新纪元,解开了组织公平广泛研究的帷幕。Cropanzan&Greenberg1997 提出在组织行为学中,公平在组织行为学中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的心理构建,如果大多数人认为一种行为是公平的,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说是公平的。分配、晋升、激励等管理环节都涉及到公平感,管理中的公平感不仅关系到组织绩效,还影响到组织的竞争力。组织公平就是在组织的日常工作中人们对公平的感知,而影响组织公平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组织公平的维度和结构即由上述多方面构成。

(1)分配公平

1965 年美国学者 Adams 在社会交换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公平问题,提出了着名的社会比较理论。他提出,人们判断分配是否公平不仅仅是将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作比较,还通过与自己过去或是现在他人所受待遇相比较来评价自己所受待遇的公平性程度,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自己的收益与投入比等同于对方的收益与投入比率,则会产生公平感;如果比较的结果是高于对方的收益投入比,这时会产生内疚感,并会努力补偿,比如增加组织公民行为;相反,则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使之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减少自己的不公平感从而再次达到公平的状态。

(2)程序公平

在程序公平概念出现之前,人们只关注分配公平的研究,后来渐渐发现分配公平存在一定的缺陷,员工对公平的感知还受到程序和方法的影响。Thibauth&Walker(1975)研究法律程序中的公平问题时发现,若被告人认为整个诉讼程序是公平的,不管最终结果对自己是否有利,都会增强他的公平感,这是 Thibauth 和 Walker 提出的程序公平的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将公平理论的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2.2 知识型员工理论与研究

2.2.1 知识型员工

知识型员工最先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运用特殊符号和知识、相关信息工作的人。随后,Despress Charles 等人(1996)对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问题作了研究,研究对象为技术性知识员工,提出改革知识型员工薪酬制度需要结合的各种因素;同年,Tampoe 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与一般员工相

比,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自身的成长,要求高给予自,而且金钱的边际价值有所降低等。这项研究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但研究并没有考虑知识型员工绩效提升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只给出了部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因素; Frances Horibs(1999)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将知识型员工视为企业知识资本的代表,从如何进行人力、结构和顾客资本管理这三方面展示“知识型员工作为最重要的组织资源,其知识资本必须转化为真正的竞争力”;Michael B.Arthur(2008)提出,作为一名知识型员工应该具备两种能力,即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且提出了个人获取知识的“金字塔模型”。为了更大限度的运用知识型人才,企业需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知识型员工的人格特征

由于学习经验、人生阅历的不同,知识型员工拥有与一般员工不通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首先,知识型员工的学习能力较一般员工强,且知识型员工参加培训及继续学习,积极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型员工在继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技能的同时,其自身超越常规的思维能力是区别于一般员工的重要差异,组织创新能力源于这类人群的创新能力。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保证了其强有力的竞争力,并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其次,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威的藐视,知识型员工多是富有才智且专业精通的群体,而且个性分明。他们坚信科学,不会趋炎附势惧怕权威,由于知识型员工对于事物的发展规律有自身的见解,因此他们有时会因为坚信真理而藐视权威。另外,团队精神差,由于知识型员工自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及专业的训练,工作的专业性使得他们自主工作并坚信自己的判断,在与别有意见相左时,通常相信自己的专业性,很少轻信他人,甚至会挑战常规,也因为知识领域的不同使得知识型员工很难进行团队合作,知识型员工通常都是各司其职,团队精神较差。最后,组织忠诚度低,由于知识型员工对社会地位追求的强大动力以及极强的成就动机,并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一般员工相比,他们更倾向于精神方面的满足,当现状不能满足其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时,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以满足自身的追求。

......................

3 研究构思与假设 ................ 14

3.1 构思的理论依据、构思模型与说明 ........... 14

3.1.1 构思的理论依据 ............. 14

3.1.2 初步构思模型与说明 ............. 15

3.2 研究假设 ................... 15

4 研究设计 ............. 17

4.1 研究方法及工具 .............. 17

4.1.1 问卷调查法 ................ 17

4.1.2 研究工具 .............. 17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17

5 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 25

5.1 样本数据总体情况 .................. 25

5.1.1 数据收集情况 ................. 25

5.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25

5 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经过对原始问卷的修改,形成了正式问卷,本章节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运用 spss19.0 软件,通过相关统计方法对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对程序公平和工作绩效的相关性进行验证。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原始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并修改,形成最终的模型。

5.1 样本数据总体情况

5.1.1 数据收集情况

本研究问卷与 2014 年 11 月到 2015 年 2 月期间发放,发放范围是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中部地区省市的众多企业。问卷是采用匿名的方式,由被试基本情况和程序公平问卷部分由被试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写的,而工作绩效部分则由被试的上级领导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填写的。

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时间有很大的弹性,工作内容也是复杂多变的,而他们大多是公司管理制度的制订者,很难测量他们对管理过程的程序公平感以及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所以,本问卷样本集中分布在基层、中层员工,基层和中层员工的工作职责以及公平感程度相对明确,从而可以在问卷样本中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知识型员工,因此,研究问卷的发放对象都是工程师、设计人员、业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

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全来自于“知识型员工程序公平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调查问卷”的实际调查数据。共发放的问卷 450 份,收回 413 份,删除部分无效数据共得 408份样本数据。

......................

6 研究结论

本文将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员工程序公平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分析、归纳,得到本文的研究视角,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撑;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为后文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数据来源;实证部分主要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对知识型员工程序公平、工作绩效的结构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作用机理;另外分 析了在人口统计特征下的知识型员工程序公平及工作绩效现状,本章节主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说明。

6.1 程序公平与工作绩效的结构

程序公平的结构是在前人对于组织公平感结构划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的,其结构的稳定性,及各因子对于程序公平的解释度都是未知的,工作绩效维度也是参考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实证部分,通过分析软件对数据的统计得出相关的结论。

6.1.1 程序公平的结构

实证部分首先对程序公平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经过分析初步得出了程序公平由三个维度构成,即程序公平的三维度结构(正式程序、领导公平、信息公平)。然后利用 Amos 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程序公平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程序公平结构可以反映员工的程序公平感,且程序公平结构模型较稳定。

6.1.2 工作绩效的结构

篇8

[关键词] 政策执行 战略实现 对比分析

每当谈到政策时, 我们通常会把关注点落到政策问题的界定,解决问题机构的设立,政策执行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政策执行结果的评估。 在这几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略政策执行的重要性。然而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视政策执行过程,并将其作为衡量政策制定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无论是在公共管理还是企业管理框架下,执行广义来说就是一个提出,履行,完成的过程。

一、执行概念的分析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颁布行政命令或法律,法规的决定。而这种行为是设立目标与达到目标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对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在理论上主要立足于新生政策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以及社会变化所带来的诱发问题及附生问题。公共政策执行同时研究了微观环境下的政治生活,政府内部与外部的政策系统是如何彼此联系作用的。政府通过政策执行最终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

在企业管理中,政策执行基本上等同于战略实现。战略就是企业从长远角度旨在实现某些目标而设立的一系列决策。战略实现是管理者们选择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实现竞争优势的一个长期过程。企业通过管理战略的实现来提高企业的绩效,并且提高企业的价值,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保证企业利润增长。

虽然在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领域中,政策执行的概念有所差异,但是其核心均是把策划好的目标通过具体的行为转化成有效并合理的结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政府和企业的性质不同,政策执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也会不同。

二、执行主体的分析

著名学者威尔什那曾经提出过,政策是一种由政府提出,政策制定者制定,由政府官员管理的一种公共服务。而这种观点却缺乏对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人以及政策受益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准切的说,公共政策核心在形式上所要研究的就是政策执行的发起者,政策执行的工具,以及政策执行的针对对象。.政策发起者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政策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并最终达到所设立目标。政策执行工具即推动政策执行的底层实施工作者。其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政策的执行往往是为了针对某一部分群体,而政策执行的针对对象和政策执行的发起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的。一方面政策执行的针对对象被政策执行的发起者所监管,另一方面政策执行的发起者从针对对象的反馈中验证和评估了政策成功与否。

企业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被引入进来。在研究战略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从某种程度上即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些个人或群体,他们与企业,企业的业务以及绩效的好坏等存在利益关系,权益主张关系或者股份关系。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员工,经理,以及董事会成员,而外部利益相关者覆盖各种对公司拥有权益的其他个人和群体。企业无法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因此在战略实行过程中,有必要识别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优先满足他们需要的战略。

两种管理领域下的政策执行都强调了人际关系在实施政策中的重大作用。然而公共管理理论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政策执行主体论,而企业管理所强调的执行主体更加全面细致一些,同时考虑了内部和外部的人为影响因素。

三、执行方法的分析

公共管理上,政策执行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由上到下的执行,由下到上的执行。由上到下的执行是由Martha在1972年提出的,他主要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制定者承担着指导,调节,平衡,以及掌控的作用。由上到下的执行是一个很简单易行的政策执行方式,可以极大限度的降低政策执行中沟通不当的频率。然而该方法仅仅限于小范围的组织,而且过于强调政策制定者的角色。由下而上的执行有机的把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联系到了一起。以有效的达到解决现实问题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为根本,适应不同环境问题为依据的政策执行方法。简而言之,该方法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草根’政策执行方式。

在企业管理中,战略实施从组织设计上划分包括了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以及设计控制系统。具体说来组织结构中涉及到三个基本要素,任务和部门的组织,职权与职责范围的确定,以及最终的协调与整合。这个过程包含很多有灵活的执行方案,如:企业该采用高大式还是扁平式的结构;集权还是分权的决策形式结构。组织文化是组织内人员和群体共有的价值观,规范,信仰和态度的特殊集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了恰当和不恰当的行为,重点刺激了内部利益相关者中的员工。控制系统是能够监控和评价战略是否按照原先的意图发挥作用的工具。其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增强品质,并且建立适合本公司内部的竞争优势。而最终以上提及的三种方法都会回归到职能层面,从最微小的组织元素入手,合理完成战略的有效实施。

企业管理的政策执行方法更加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但是也更加具有复杂性,对于高层的管理者而言所需考虑的要素更加繁杂。公共管理的政策执行方法更加简单易操作,但局限性在笼统的“一刀切”方案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政府管理机制。全球化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的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在于强调大规模的使用企业管理哲学与技术。由此可见,两种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思想应该相互借鉴,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