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医学基础重点8篇

时间:2023-08-18 09:3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学基础重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学基础重点

篇1

[关键词]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教学环节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

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

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

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

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之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三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篇2

然而,笔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发现了新课程的许多弊病。古人云:“爱之愈深,言之愈苛。”笔者就新课程之弊病不揣浅陋,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表献曝之忱。

一、应重视学生的物理思想的培养

物理,又叫格致,即格物致知之义。探索大自然、寻求真理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笔者所强调的物理思想。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基于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这就决定了我们很多科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学生的好奇心和疑问出发。

而新课程在有些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上是违反了这一规律的。比如:关于杠杆这一节的内容,新课程教材是用这样一段话来介绍杠杆的五要素的:“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固定点叫作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作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作阻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作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作阻力臂”。其中,关于“力臂”这个概念的呈现方式是生硬和突兀的,不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弄出一个“力臂”来。

我们完全可以以书本上“用硬棒撬石块的杠杆”为例,来进行实验,从而引出力臂的概念:

1.手的作用点离支点越远越容易撬起石头,说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会对杠杆转动产生影响。

2.手的作用点不变,改变力的方向,即用不同方向的力去撬石块,我们会发现相同的力,如果方向不同,也会对转动效果产生影响。而在动力与杠杆垂直时,最容易撬起石块;动力与杠杆间的夹角很小或很大都不容易撬起石块。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用杠杆省力的情况归根结底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由此使学生理解“力臂”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和古人对杠杆的认识过程相一致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先知先觉想出一个“力臂”来的,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如果知识的呈现从本本出发、从规定出发、从公式出发,会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概念:书本上说过的东西就是真理,我们只要接受它,会运用它来解各种类型的题目就够了。至于为什么,不管也不用管。这样的观念是和新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总目标完全背离的。

二、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

对一个初二学生来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在以形象思维、经验型思维方式为主的阶段。对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如果能找到一个形象具体的对应物来帮助学生进行推理概括等抽象思维活动,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电学的概念和规律相比力学、热学更抽象,电学量也不像热学量、力学量那样能用感官来感知,从而形成具体的观念。这两点决定了我们在电学概念规律的教学中要多多借助于模型和比喻,帮助学生想象,进而帮助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三、增进对科学本质的阐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正因为人类有了好奇心,我们的科学才会有了永无止境的进步。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他们就像当年的笔者,虽然学了很多电学的概念和规律,他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压和电阻到底是什么总是“耿耿于怀”。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初三的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理解用电子论的观点来解释有关电流、电压、电阻和欧姆定律的本质。即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为什么会在接通电源两极后发生定向移动呢?那是因为正负极存在着一种类似于磁场的叫作电场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特性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就像磁场对磁极有力的作用一样),进而对电荷做功。所以电压单位的本质是焦耳/库仑,即把1库仑的电量从正极移到负极所做的功。

当增大金属两端的电压,金属中的电场会增强,对电荷的做功会增多,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会增大,因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数增大,电流强度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导体的电阻增大,这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减小。金属导体的电阻可以认为是定向移动的电子跟以平衡位置为中心不断振动着的离子碰撞而形成的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如果了解了电压的本质,那么就可以理解U伏电压指的是把1库仑的电量从正极移向负极做的功为U焦耳,那么自然而然地推出电功的计算公式:W=UQ=UIt,进而推出P=UI。

篇3

【关键词】授课;培养;建议;心得

长期以来,如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成绩,不仅是广大学生们,也是教师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成绩的好坏,我想既有人先天性智商遗传因素,又涉及到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改变遗传基因,那就努力在后天的学习态度上下手。在此,我仅把我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一、不同授课类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一般来说,数学课的授课类型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这三类课型各有特点,故听课时须注意各自要要点。

(1)“新授课”,是积极体验知识生成、发展、深化、沉淀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力争当场理解新授内容,与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横纵联系,能意识到这部分知识是哪一块知识的延续或能与哪块知识进行联系类比,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习题课”,是巩固知识,升华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的过程。除了看老师做题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否独立地推导一遍,并能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敢于和同学、老师请教,探讨。在听老师分析时应注意解题的思维过程,培养自己多思考、多探索并发现创造性证法及解法,体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

(3)“复习课”,是对知识的一个反思的过程。同学们在深入领会老师在复习课中给出的知识框架和经典综合例的同时,还要反思这些知识能否在你的脑海中结合先前的知识开成一个知识网络;要反思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在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

二、注重数学学习方式中的“一”、“二”、“三”、“四”

(1)突出“一”思。数学学习根本上是一种思维训练,这与文科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文科学习要求的是思维广度,要博览群书;而数学学习要求的是思维的深度,要求探究思考。

(2)必须“二”动。一要动手,二要动脑。数学需要多实践、多做题,即为动手;但亦不能拿题就做,要有所思考,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有所收获,此为动脑。

(3)掌握“三”遍。即上课认真听一遍,下课动手推一遍,考前认真想一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上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段时间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只能记住33%,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复习巩固,加深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4)“四”个依据——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和错题本。读好课本——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记好笔记——它是教师经验的结晶;做好作业——它能使知识得到拓展;准备错题本——它是自己内化的知识。

三、初三数学教学的心得和反思

(1)平常考试中是否需要次次闭卷。在初三阶段,每个同学。的心情其实都是很紧张的,如果考的太频太严,有时反而不利于他们有效学习,所以我在初三下学期的复习课上,会准备一套只有选择填空及几道运算题的试卷,可以开卷,或者进行讨论,但不能作弊,一节课时间,不强行要求交卷,在学生的相互探讨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地缓解了初三学生们的考试压力。

(2)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时候老师都低估了学生。的总结运用能力,在复习阶段我平均每个星期会拿出一节课让学生们自己来上课,当然上课之前都会和他们交流,对他们准备上课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一些意见,有些问题只有他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才会真正记住,有时我还会在孩子的课堂上发现曾经自己不曾注意的细节,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老师学生来说,可能是种冒险,但也许收获更多。

(3)怎么提高作业的反馈作用。平时我们的作业总是布置完让学生回家自己去做,但现在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参考答案比比皆是,我们经常发现作业本中不乏抄袭的成分,这样根本起不到布置作业的真正用意,我们并不能从这些练习中得到反馈.所以在初三课堂中,我并不会上完整的一节课,而是会留出二十分钟让孩子们现场完成作业并上交,这样既有效的排除了抄袭,又能及时看到孩子的知识接收情况,便于自己有效调整下节复习课的侧重点。

四、结语

当然,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想要学好它,也不仅仅是三言两语就能实现的,它还需要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完善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好的学习方法去发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化被动为主动,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能让学生们真正找到开启数学高分大门的钥匙,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这便是我们最大、最快乐的成就。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泥条;陶艺基础;重要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3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43-2

中国陶瓷艺术曾作为世界的顶级工艺,在中外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谱写过辉煌的历史篇章。在世界陶瓷艺术高速发展的大舞台下,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虽晚,但也明显地感觉到无论是陶艺家还是陶艺工作者们正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前行,陶艺教育亦是如此。

一、陶艺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欧洲、美洲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陶艺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它们针对陶艺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措施及机构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在美国陶艺教学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来安排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有机整体。在亚洲,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开展独具特色的陶艺课程。

陶艺教育在中国作为专门科系建立是在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开设了首个陶瓷系,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诞生,为我国陶瓷教育奠定了基础。直到近十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在蓬勃发展的素质教育领域中,陶艺作为一支新军,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并迅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陶艺课程,有条件的中小学也建立了教学基地,一些商业性的工作室、陶吧的兴起也为大众了解陶艺搭建了桥梁。陶艺教学慢慢成为一种基础教学受到重视。

二、泥条与陶艺基础教学

在新石器时代,泥条盘筑和泥条圈筑是当时陶器普遍采用的成型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盘筑是将泥条采取螺旋式的盘筑,而圈筑是将泥条做成泥圈后再逐层叠筑。器物制成初型之后用工具将里外刮抹平整,使器具表面密封防漏、厚度均匀。在制陶工艺日趋完善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工艺已经很难见到,只在我国一些偏远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因工艺落后而还在使用,如云南的傣族、佤族、怒族,海南的黎族,迪庆藏族自治州等。

泥条无论是作为成型方法还是装饰手法,在陶艺教学的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点来展开教学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泥条的基础性。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观点认为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万物,在陶艺教学中泥条可以说占据基础性的位置。在装饰方面,泥条装饰的基本语汇是线体造型,人类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视觉条件里“线”是主要的视觉特征之一。在泥条作品中正是用线条传达审美情感。对于初学者而言泥条就像用笔在纸上绘画一样能够迅速适应,消除对陶艺学习的陌生感。玩泥是人的一种天性,初学者在用泥条装饰作品时从真实的触感中完成人与泥的对话,更容易认识泥料、了解泥性,在玩泥中感受并发现美。

(二)泥条的随意性。在陶艺造型训练课程中,把泥条盘筑作为基础训练,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利用泥的可塑性,单凭双手对泥料进行搓揉、按压、重叠、穿插、旋转等技巧可以自由地塑造形体,相比于泥板、拉胚、捏塑、注浆等成型手法而言,泥条成型方法简单,随意性较强,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泥条的表达性。陶艺大师周国桢认为“陶瓷生命的形成来自泥土与火焰;陶瓷生命的‘神’来自创造者的心灵,即通过手工把创造者的情感神化于它”。泥条的易变和易塑性,为发展学生的创作和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这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陶艺是直接通过双手与人心灵对话的艺术,手工在泥料上的情感表现,能直接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在学生的泥条作品中,有的做工粗糙、外形夸张,有的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有的穿插考究、变幻莫测,但不管怎样都是在传达作者的个性情感。从随意中感受泥性,到有意中注入情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意和创新空间。重要的是无论盘筑还是装饰,其手法都反复于一根根或粗或细、或方或圆、或长或短的泥条之间,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感觉泥条到感触泥条,正是繁而不烦,盘筑意志的过程。而泥条作品无需华丽的釉色,无需规整的体型,通过素烧后保留陶土的原始质感和颜色,尊重自然、回归质朴正是现代人追寻的生活状态。

三、古往今来一脉相承

从最原始的制陶工艺手段发展成陶艺的重要装饰语言应用于现代陶艺中。泥条艺术的发展犹如一根连接古今、承前启后的特殊纽带,用朴实的语言传达陶瓷艺术的本性情感,唤醒人们对原始制陶工艺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重新审视隐藏于泥条中的原始情感。在现代陶艺中,这种成型手法和表现语言,受到陶艺家的继承发扬。如周国桢先生的《老绵羊》《角马》《怒吼的非洲》等作品,就是吸取了原始的泥条盘筑工艺,充分调动泥料本身的能量,通过泥条形态及组织方式的变化,给作品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吕金泉先生的作品《花的诉说》,彩色刻花盘上以浅刻处理花卉,辅以泥条表现花藤,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装饰对比,一虚一实、一动一静,将生命的灵动传达出来。

四、结语

泥条在陶艺作品中传达给人类对美、对泥性、对陶艺的认识理解和精神享受。在创新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术界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陶艺的基础教学中,我们通过泥条成型的优越性,将陶艺技术、民族情感、艺术美感传达给初学者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这种“一脉相承”的民族情节,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继承并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周国桢.本土意识的崛起――谈泥条盘筑陶艺[J].陶瓷研究,1994,(02).

[2]解晓明.论泥条盘筑陶艺之魅力[J].景德镇陶瓷,2001,(01).

篇5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17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及重要性

1. 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

总理曾经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有句至理名言:“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集中体现。初中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必须把德育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2. 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孩子进入青春发育的敏感期,从医学上讲,青春期前后,孩子在形体上更接近于成人,在内心也向成人靠拢,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使得一些成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行为风格大量涌现在孩子的身上。然而,虽然他们正从幼稚走向成熟,但毕竟还没有成熟,做事缺乏经验,容易使他们的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这样的后果就是:在孩子身上产生两极分化,产生叛逆思维,进一步导致学业退步和产生厌学情绪。

在初中阶段轻视对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行分离。特别是由于当今社会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影响,使得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普遍存在,并逐步蔓延到学生生活中,给初中学生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 就现在的政治教学来看,大部分学校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即,时刻“关注”教育部门对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如果是考试并且记分,这些学校就大力抓政治;一旦听到不考政治学科的风声,立马减少课程或者干脆不上政治课。这种现象是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只是将政治教学当作一门追求升学率的附加课程,而忽视了政治教学的德育作用,甚至将德育教育作为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补充,割裂了德育与智育教育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是与学生德智体综合发展规律相违背的。

2. 初中政治教学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政治这门课程不用去认真学习,只要在考试前对重点进行死记硬背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这导致了师生普遍对政治教学不够重视。身居一线的大多数政治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以“灌输”、“说理”为主要模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适应现在的政治教学。

3. 初中政治教师师资队伍匮乏及老龄化问题突出。初中政治教师平均年龄超40岁,年龄普遍偏大,教学的积极性和教研活动参与的热情较差。笔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乡镇中学,整个学校共用一个政治教师,甚至一个人要教两个年级以上的课!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些教师不只是政治教师,有时可能是历史、地理教师。众所周知,政治学科教材变化速度快,教师要同时面对一系列问题,负担很重,所以也很难静下心来钻研教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改进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几点意见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文字与图片结合,而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按照教学需求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最终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2. 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将传统型课堂变成互动型课堂。

3. 注意提高初中政治教师的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的,大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准备教案时要尽量系实际生活,这样学生才愿意去听,课堂才能有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保持连贯性,避免在教学中一堂一节内容,要注重知识的整体学习。

4. 学校应充分重视政治教师队伍的培养。从数量及质量双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要招聘、培养优秀的政治教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总之,身居一线的政治教师要以极大的工作热情上好每一堂政治课。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汉语文教学 中学生 “汉语文味”

目前的初中汉语文教学,更多的把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汉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学生的汉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初中汉语文教学也越来越缺乏汉语文味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初中汉语文教学中上出应有的“汉语文味”。

一、初中汉语文教学“汉语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汉语文教学“汉语文味”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汉语文教学汉语文味的缺失,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编上。

毋庸讳言,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在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上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所选入教材的部分篇目,或是思想内容有所偏窄,或是情感表达有些偏激,或是表达方式有点稚嫩,或是谋篇布局不太严密,或是语言特色不够鲜明。一句话,经典性严重不足。有的作品尚没有经过时间的洗涤和历史的考验,或有文无质,或有质无文,甚至有的文质皆无。没有经典性的汉语文篇目,你想让教师教出“汉语文味”,确乎勉为其难。

2、初中汉语文教学汉语文味的缺失与汉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有关。

由于一些初中汉语文教师对汉语文教学的目标、方向、任务、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其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都缺乏准确性、针对性、有效性,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不阅读文本、不品味语言、不朗读、不板书等现象。一堂汉语文课下来,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师生对文本研习时热烈交流的场景,听不到学生对文本阅读自我体验与个性感悟的交流,甚至一堂课下来竟然在黑板上见不到教师写的一个汉字,这是汉语文课吗?要知道,汉语文味应体现在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篇章结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特色)上。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多动脑筋、多花力气,那汉语文学科的特征又怎么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呢?

3、初中汉语文教学汉语文味的缺失,还在于教师不熟悉对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进入汉语文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以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等优点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也正是如此,现在不少教师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在笔者看来,过分依赖多媒体,实际上违背了汉语文学习的规律。要知道,富有张力的语言如果都用直白的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了,这样的文字还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创造的余地,这只会使语言的独特意味和情味丧失殆尽。

二、初中汉语文课如何上出“汉语文味”

1、明确什么是汉语文课

汉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汉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汉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汉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教出汉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首先,教无定论,教师不能跪着教书,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个人的汉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教出情、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汉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汉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在汉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理想的教学境界。

3、教出汉语文课应有的语感

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这三者之间,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即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读”字当先,虽然语言品味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比较不同句式,故意遗漏重点词语,抓关键词理解,甚至还有现场表演……都能使学生格外关注重点词句,加深体会。但是没有朗读的参与,只一味地干“品”,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迹。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结束语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如何使汉语文课上得有汉语文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汉语文能力就成了一种科学的艺术,是一种教育的境界。因此,我们应该确切的估价,汉语文味在初中汉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初中学生的成长,上好每一堂汉语文课,上出汉语文课的汉语文,培养初中学生的汉语文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篇7

一、要在读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大胆初读,走进诗境,点拨诵读,感悟诗境

初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在古诗词教学之初,充分让学生自读,在读中获得感性上的顿悟和发现,这是后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前提。在这一板块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诗情景进行“吟读”,而不能像小和尚般念经。如“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要启发学生用轻读读出月下的静谧,用延长的拖音品味闲适、恬静的气氛。一开始,可以有意识地读得夸张一些,可以教师范读、自由练读、互读互评,也可以配乐营造气氛、配图加强直观,等等,形式不拘、力求多样。这一环节应让学生大胆地、兴味盎然地去吟读,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在初读多遍之后,让学生闭目冥想,并把所读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然后演演诗人当时的神情举止,说说诗中描绘的山川景物,谈谈脑中闪出的特写镜头,教师要珍视学生在初读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走近诗人,走进诗境。

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必须探究诗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缩小时空差距,还必须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象,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得到审美发现的满足和艺术欣赏的美感。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固然要讲,但不宜讲得太多太繁,应边点拨边诵读,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和体会,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初读阶段已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感悟和领会,但往往只是一种模糊的只能“意会”的感受。古诗词语言凝练,表达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穷之意,教师在教学中的相继点拨,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其中,真切体会到简练语言中的无穷之意,并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二、古诗词的教学要做到教与思结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思即思考,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诗词字意、诗词内容以及诗词写作手法技巧等进行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思考中总结归纳。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就是要鼓励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给出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个别字词意思及诗词中运用的成语典故,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主旨、作者情感及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而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继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古诗词教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三、古诗词教学要品味语言,整体感知;品析名句,丰富积累

诗歌讲究“炼”字,讲授诗歌要注重品味语言,赏析诗句,整体把握。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即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品读中要防止对字词作烦琐分析讲解,而忽略品味赏析、整体把握的做法。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古诗等同古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甚至翻译成文,这不仅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也破坏了审美者在审美时的主观体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到头来,一首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让学生只收获了干巴巴的只言片语。

品析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甚至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如学习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很见作者炼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四、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会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篇8

关键词:微笑;激情;赏识;真情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我们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亲和力,感染力;我们不仅要做他们的良师,还要做他们的益友。所以我想我们还应关注自身的某些细节,才会成就我们语文课堂的精彩。

一、让微笑住进课堂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真诚的微笑如春风化雨,润人心扉。微笑是一种武器,是一种寻求和解的武器。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他的劳动对象是人,是单纯善良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渴望的孩子。所以每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请你面带微笑,给他们包容鼓励,让他们因为你的微笑而放松心情,开始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印象最深的是我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他每天都是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用最亲切的眼神面对学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慢慢地被他感染,脸上有了笑意,尤其是原来语文成绩不好的我,也从他的笑容中读到了前进的勇气和动力,后来竟然成了他最得意的门生。再后来我也像张老师那样用微笑点缀我的每一个语文课堂。这好像成了我这些年的习惯。直到那年冬天,我收到一位学生的短信:“老师,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但是您的微笑却像春天的阳光一样住到了我的心里,让我备感温暖。”我才更加深刻的明白:微笑让人美丽、从容、优雅。如果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那么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更主要的,我们在传递一种连接着幸福的生活态度。“愿天底下的老师首先学会微笑。”

二、用激情点燃课堂

有人说:激情,是教育的渴望。一堂课拥有了激情,教育将获得刻骨铭心的力量;一个教师拥有了激情,生命将因此而灿烂。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学会以情激情。带着一股激情走进课堂,学生会因教师的激情而兴致盎然!还记的,在《行道树》一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学生在教学现场寻找我们身边的“行道树”,一位小女孩站起来,指着坐在她身边的听课老师,大大方方的说:“老师,您就是我心中的行道树,您为了我们奉献青春,起早贪黑,谢谢您!”。请她坐下的同时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 “也许讲台和黑板分割的青春,会缺少一种诗情,也许生命会如粉笔的磨损,而世界却不会因此吃惊”,但我们依然愿意做你们心中永远的行道树。接下来所有听课老师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在座学生眼中噙着的泪花,让我明白这节课我用我的激情将课堂推向了,也用激情诠释了课文的真谛!

所以,面对多姿多彩的教材文本,语文教师必须使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激情满怀的人,一个对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有着敏锐感触的人。因为只有用激情点燃的课堂,才会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三、让赏识温暖课堂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教师的赏识应该是真诚的,恰如其分的,平等的,充满关爱的,充满期待的,应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让学生如沐春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看看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晏子使楚》时的语录: 师(使劲夸张地拍拍学生的肩):“你怎么这么会读书呢?看你把晏子的心理活动都读出来了。”师:“你的回答就是与众不同,别人想到楚王的无礼、傲慢,你则想到楚王的可爱。了不起!”

……

窦老师的语录,让我充分意识到“赏识是雨露,能催生出最艳丽的花”,“赏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潜能”,而课堂上老师真诚的赏识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可以奏响师生间最和谐的音符。愿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成为沐泽荷花的红日和雨露,去照拂无边的绿色。

四、用真爱浇灌课堂

有人说:老师的爱应该像阳光。因为阳光普照世间万物时,它并不会在意每朵花是否都会散发幽香和芬芳;它所在意的是,光线的每一个细微的部分,是不是都给了花瓣最温暖的触摸。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文献
    刊号:31-168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