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8篇

时间:2023-08-17 15:55: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篇1

关键词:建筑水体景观 设计

建筑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使建筑物在满足最基本功能时更加使人赏心悦目,目的是使建筑物更能适于人类的居住、办公、观光等等,在人们日益提高生活品质及美学意义的今天迅速发展。

一、水体景观优化设计在建筑外环境和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1.1 建筑水体景观在建筑外环境运用中的重要性 建筑外环境中的水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静水、流水、落水、喷泉。静水的设计是关于水体、周围环境和水体池岸三者的设计。由于静水水面较大,水面平衡容易形成倒影,因此其位置、大小、形状的设计与主要倒影的物体关系密切。如泰姬陵前一大片水池,将泰姬陵的形象作了一个翻版。游客驻足池前,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建筑和一个虚幻的丽影,情景交融,水为建筑添色,建筑为水增光。流水主要指自然溪流、河水和人工水渠、水道等。流水是一种以动态水流为观赏对象的水景,除了控制水量、水深、水宽的大小来设计流水的效果外,还可以通过水渠的形状和在水渠中设置主景石来引起景致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喷泉设计成让人亲近,甚至可以参与其中。

1.2 建筑水体景观在建筑室内环境运用中的重要性 水体在室内空间中具有增强室内意境的作用。静水给人以平和宁静之感,蜿蜒的小溪气氛欢快,千姿百态的喷泉造型有强烈的感染力。水体具有扩大空间、分隔空间、美化空间的作用。静止的水面通过反映周围的景物,既扩大了空间又使空间增加了层次。室内水渠、小溪、喷泉为分隔空间起到一定的作用。水体的动态以及它的造型和室内静态空间的硬性线条的对比给室内环境增加了活力和美感,尤其是现代水体与灯光、音响、雕塑相结合。音乐喷泉、彩光水池为室内环境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景观。同样,水体、山石、绿化及其它小品常常构成有机的整体,在室内环境中创造出多种形式的景观。室内水景设计时要注意主景和背景,主景是特别能引人注目的景点,一般放在室内最显眼的位置,往往也比较大,色彩丰富,较多的设计为瀑布、喷泉等,因为其形态自然多变,柔和多姿,富有动感,最能吸引眼球。背景是为了衬托主景,一般是在主景背后,使主景内容能丰富,最常见的是一副风景画。

二、 建筑水体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2.1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

中国现代建筑景观设计经过不断的实践之后,特别是在设计观念上,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渐变、意境等人文文性的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现代意义下的转换,可以理解为:①整合―即现代景观设计上,空间形态的有机的连接方式;②渐变―即设计对象―景与物之间的人文顺序关系;③意境―即现代景观设计通过形态―媒介携带的内在精神性。风水作为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协调关系的传统学问,在当代被很多人看作迷信和糟粕,因而长期未受重视。然而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了解,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农业时代的造园艺术、前科学时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术(即风水)、不同尺度上的建筑工程经验、风景审美艺术、居住及城市营建技术和思想等,都是宝贵的技术与文化遗产,它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说的创新与发展的源泉。现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古村落,无论在村落选址、宅院布局,还是园林构景、居室设置等方面,无一处不讲究风水形局、环境宜忌,因此有人认为风水相当于我国古代的景观设计学,它探求的是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协调关系。建筑水体景观与传统文化尤其是风水理论的结合是今后再展的必然趋势。 转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2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水是人体宝贵的资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体受到了污染,人们可用的淡水资源也日益减少,建筑景观设计需用大量的水,如何有效的利用雨水来进行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各国景观设计师的重视。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体景观设计是“雨水花园”,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雨水花园”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师已经发现雨水所蕴含的艺术潜能。关键是表达出雨水在整个设计中的独特动感之美。景观设计师史蒂夫•科赫为波特兰的一座公寓设计的庭院景观就是一个典范。科赫的设计将屋顶雨水收集起来,水流在高低错落的水道中欢快地跳跃着,最后注入岩石围筑的水池。水池下是一个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利用现代技术,融入灯光、音乐,利用电脑控制,会产生更独特、梦幻般的效果。

2.3 与人的行为相关的安全要素的结合 水景欣赏可以使人沉醉其中,但当人的行为参与其中时便产生了一个新的碰撞点―安全因素。这是所有的设计元素之中所不能回避的因子:作为安全性措施的形式与内容人们的关注点往往在美学意义与生态学意义之中,对其带给人的未知的安全因素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形成水体景观中所不应出现的安全盲区,从而产生一系列因水体景观及其周边区域设计不当所引发的严重后果,给人的行为甚至生命造成伤害。所以,在考虑其美学意义及生态学意义的同时,我们更加应当注意其与人的行为相关的安全要素的设计,并且应当和环境美学能够有效地予以结合,使得水景观环境的艺术、技术与安全因素达到完美的统一。

3 结束语

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到现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延续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美好憧憬。中国建筑设计要赢得竞争,就应熟悉本土文化、拥有这个优势。我们不能忽略传统文化在现代科学探索中发挥和即将发挥的重要价值,对于祖先留下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现代科技学说分析传统建筑风水理论,将其与现代景观设计学说进行映照,思辨其中的内在联系,可以发掘更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篇2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景观最常见的解释是具有地域性、本土气息的景观,不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追求复杂的形式,不接受新型技术的创新,遵循本土的环境气候、风俗文化,形成一种普通寻常的生活环境。江南水乡、黄土高原、蒙古草原等这些不同地区的乡土景观构建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自然景观,但乡土景观却不包括高楼林立的建筑群和新型住宅区。乡土景观是创造者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为满足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需求,依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气候环境创造出来的,因此乡土景观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或人造景观。

二、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乡土景观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乡土景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面对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为了在精神上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乡土景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存在。在乡间踏青、嬉戏娱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很好的放松,乡土景观设计也无疑是利用了这一点,与城市景观设计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晚饭的餐桌上是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果蔬,这何尝不是对劳碌了一天的身体与心灵的慰藉。乡土景观设计使人们精神得到满足,返朴归真,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二)乡土景观对历史文化的意义

中央电视台cctv1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疑唤醒了匆忙生活的人们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唤醒了对诗词的向往,对田园生活得向往。如果一个人有一颗温柔敏感的心,那么他一定是善良、勇敢、认真生活的人。属于寻常百姓的乡土景观无疑也能唤醒人们温柔敏感的心,它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将地域的历史文化用建筑景观的方式记载下来。我们触摸到这一片土地,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车轮,过往景象历历在目,唤醒我们尘封的心,使我们更加勇敢认真地生活下去。

(三)乡土景观对地域特色的意义

一张独具特色的明信片都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点,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乡土景观。乡土景观是特定区域的乡土文化,是对当地风俗的传承与保存,要使现代的景观中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何不将地域特色运用其中。乡土景观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将其作为设计参考,从独特的设计角度出发,形成别树一帜的设计理念,丰富拓展城市景观,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乡土景观对人们情感交流的意义

人们对城市的影响大都是“冷森森的钢筋水泥”。如何使现代景观多一点灵性与人性,使冷冰冰的建筑物也能慢慢温暖城市人们的内心,现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将乡土景观融入现代景观中,为人们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相比于乡土景观,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往往过于单调,缺少一些感性的思想在内,呈现出来的形式往往并非是生动自然,给人的感觉并非是可亲温和。设计者对景观应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将乡土景观融入现代景观中,把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城市中,使现代景观更具灵性,有利于人们情感的交流,开拓出现代景观设计别树一帜的设计理念。(五)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意义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一切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均来自于自然,各种发明家的发明创造也均来自于自然。大自然的山水、声光、草木和各种动物使乡土景观拥有更加独特迷人的风格,虽没有现代设计严谨的科学理念,也没有创新新型的设计风格,但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乡土景观的深沉热爱。乡土景观浑然天成,像一块璞玉一样不经雕琢已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现代景观设计也不断地从大自然中,从乡土景观中提取设计灵感,开拓设计思想,不断地在努力丰富城市人们的生活内容。乡土景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存,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习惯风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设计师无论是有没有基于科学的设计经验,抑或是有没有基于现代的科学理论和设计方法,现代景观设计想要达到一种理想的景观,需达到天地、人、神灵的和谐。乡土景观的多样化给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思路,现代景观设计师正在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充满灵性的内心不断丰富着城市现代景观,返朴归真,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现代人们的情感交流构建更多的平台,为促进城市建设不懈努力着。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从乡土景观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意义、乡土景观对历史文化的意义、乡土景观对地域特色的意义、乡土景观对人们情感交流的意义、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思想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抛砖引玉,能够让大家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借鉴应用上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

作者:常玺强 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文俊.乡土景观保护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校报:科学出版社,2013,(12).

篇3

关键词:住宅景观设计;城市化;实用性;人性化;存在误区;解决对策

1 我国住宅景观设计存在的误区分析

1.1 住宅景观设计的“实用性”被忽视

我国当前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设计者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追求建筑设计的形式主义而忽视了景观设计的“实用性”。所谓的“实用性”即景观的有用性,只有具备一定使用价值、实用价值的住宅景观设计才能在居民日常生活过程中发挥功能性的作用。只有华丽外表、光鲜躯壳的住宅景观,无论装扮得多么漂亮,倘若不能发挥其设计初衷的作用和功能,那么这一切也是意义不大的。所以,重视住宅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应该成为广大设计者的共识。

1.2 住宅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内容滞后

所谓的住宅景观人性化设计,是指住宅本身具备的本质特性是要满足住宅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为他们的居住和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在住宅施工、设计、景观优化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一切尊重人的诉求”,也就是“人性化”。反观目前我国诸多的城市住宅,很多景观设计脱离了居民生活的实际,与“人性化”理念背道而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倘若景观设计不能够满足居民日后的生活需要,不能发挥景观存在的功能性意义,那么这种非人性化的景观必然为广大住宅居民所遗弃。长此以往,类似情况对城市住宅规划和城市化进程也有负面的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1.3 很多住宅景观设计与“本地”相背离

住宅景观设计的开展要基于日后住宅功能的发挥,也体现人性化的需求,为广大居民提供尽可能的全方位的帮助。从目前我们很多城市住宅景观设计的状况看,设计流程和实现效果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即背离了城市区域环境和周边环境,与本地景观不协调的存在甚至有所冲突。总结一下,可以将这个问题归结为“脱离本地化”。我们知道,住宅建筑物的存在要依托于当地的环境、气候和诸多现实因素,要与周围的实际要素有机的搭配起来。倘若住宅景观设计脱离了城市所在的环境特色,脱离了周边的环境布局和建筑风格,那么这样的景观设计必然是失败的。

2 我国住宅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破解对策

2.1 注重“实用性”发挥,体现住宅景观的功能

我国的住宅景观设计很容易陷入到形式主义、片面主义的问题,忽视了住宅整体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单位和设计者首先要更新思维观念,把住宅景观设计的本质诉求深入认知清楚,了解景观功能的需求和设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彻底贯彻到日后的设计实践中去。其次,要加强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监督和引导,对于陷入形式主义设计误区的环节和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加强监督可以有效规避景观设计的误区,进而引导设计者更好地突出实用的设计内容。

2.2 注重“人性化”需求,体现“人本性”

住宅的建设和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任何住宅景观的设计都要体现出“人性化”的基本特征。针对我国当前很多城市住宅景观设计存在的片面追求形式主义而忽视居民需求的问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使景观设计走向更为“人性化”的道路。城市住宅景观设计最终要符合“人本性”的要求,即设计的目的、理念、流程和结果都要符合“人”的需要,要更加照顾弱势群体的诉求,体现景观设计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比如,一般的住宅景观设计应该重视安全性、舒适性、多样性的基本内容,这其实正是“人性化”诉求的基本体现。

2.3 尊重城市和周围环境,体现“本地化“的精神

住宅景观设计要与所在城市的环境相搭配、相协调,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整体的布局和规划。此外,我国的住宅景观设计不能盲目跟风,照搬照抄西方的建筑和设计风格,要注重体现本地化的特色和优势,与本地的自然景观、城市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只有符合本地化特色的住宅景观设计才是成功的,才能具备生命力的,这一点要为广大的住宅景观设计师所清晰认识。同时,住宅景观设计要追求长远发展目标,要与城市的未来建设和规划相一致,延长住宅景观的使用年限。

总之,我国的住宅景观设计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在被逐一地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住宅景观设计必然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也必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丽坤,张福东. 适合现代人居住的小区景观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5)

2 王扬. 对生态健康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探析[J]. 山西建筑. 2011(11)

篇4

关键词:城市主题;景观设计;创新;发展

景观设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感觉熟悉的名词。说它陌生是因为它是现代设计理念的代名词,我们国家正式运用到这种理念只有短短的20年光景。感觉熟悉是因为在我们的背后,在历史记载和目前仍旧健在的古迹中,还是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目前,具有现在设计理念的景观设计,其概念的界定,至今没有能够被学术界、教育界得到统一的认识。景观设计是一个内涵庞大的学科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我们熟知的很多领域都可以涉及到。并且,景观设计知识层次深广,是一个需要拥有集体智慧和合作精神的团队才能够胜任的工作。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容

景观设计,通俗的说就是对“景观”的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能动行为。那么,什么是“景观”呢?《辞海》中有关“景观”一词的定义为:地理学名词。?一般的概念:泛指地表自然景色。?特定区域的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者是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直和形态结构相同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类型的概念:类型单位的统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照外部特征的相似程度,归到同一类型的单位。像是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在景观学中主要指特定区域的概念。不难看出,《辞海》中对于“景观”所给出的定义是从广义的角度进行设定的。作为一个专业的学科,景观设计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针对景观设计所做的概念性解释,个人认为或许是因为景观设计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导致不能直接给出准确的定义。美国设计师协会对景观设计给出的定义是:景观设计是一种包括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职业。属于景观设计职位范围的活动包括公共空间、商业及居住用地场地规划、景观改造,城镇设计和历史保护等。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给出的定义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它涉及有关的分析、设计、规划、管理和恢复等。因此,景观设计是一个特别有内涵的系统工程学科,同时也是目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前面就曾向大家提起,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学科,涉及到规划、园林、建筑、市政工程以及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范畴。规划是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基础,是贯穿景观设计工程的主导,对于景观设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提到园林,相信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现在的景观设计,一些人甚至直接就会认为这是一回事,称其为“园林景观”。因此,园林在景观设计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建筑则是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哪里没有建筑的景观?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建筑存在的景观,带给人的是一种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感觉。市政工程大多数就是我们的道路、桥梁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市政工程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景观设计中,直接通过美术造型的表现形式作为景观设计的内容也是同样重要的。

二、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从西方到东方,景观设计的发展有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但是前面就提到,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得历史还没有超过拜年,我们国家的景观设计的发展也仅仅只有十多年,景观设计这个职业在我们国家并没有完全得到认可,我们国家景观设计方面的教育也很薄弱。但是放眼望去未来的景观设计一定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得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还是强调发扎,因此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要满足当代人以及未来人们的需要,达到现代同未来人类利用的统一;二、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追求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城市化高速发展,人炸和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今天,这种思想具体运用到景观设计领域,就是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这也是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以及一定需要遵循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所谓设计尊重自然,首先就需要我们认识一些自然景观要素的作用,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运用这些自然景观要素,这也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来说,现代景观设计就是产生于人类社会从征服自然阶段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阶段的历程中,根本目标就是为了人类接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最终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因素就越来越重要了,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认识和运用可以看作是对生态化、景观化、实用化的认识和运用。景观设计要尊重人。人性化设计始终是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设计要尊重人就是需要在进行设计之前考虑到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满足人的户外活动需要,为人的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景观设计要尊重文化。景观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积淀和创造性精神都可以在其空间、形状、色彩等方面得到具体的体现。景观设计从始至终都是主要强调精神文化内涵的,就这一方面来看,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是这样。文化的因素永远都是会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

三、结语

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都不得不来关注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面对着日益恶化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再单单需要着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真正需要的是健康、生态、安全的生活环境。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面对的都是关乎到我们本质的问题,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分析介绍,可以让更多人真切的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城市主题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者:张浩源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尹安石.现代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景观;生态;旅游

1引言

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成为了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森林”,生态、自然、质朴的环境已经荡然无存,城市的居住者离自然也越来越远。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农民在思想和观念上产生巨大的转变。农村开始盲目模仿城市的建筑风格,拼凑出了风格杂乱,没有价值的农村建筑。这种盲目的跟风,不仅毫无美感和特色,也使农村丢失了原本的乡土特色。因此农村景观改造面临着一个杂乱的现状,对于这种恶劣现象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使其回归原本的自然的美丽乡村。

农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都市景观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将设计城市景观的方法用在农村景观建设中。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将农村建造成现代化的城市,而是要在农村耕地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耕种用地不变少,医疗、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活富裕,农业增收等等是建设农村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农村景观设计的基础和要求。设计者应实事求是,立足于农村客观形势和状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2农村景观设计的意义

农村景观设计对于新农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的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资源,促进农村农业增收,带动农村经济,使农民致富。

首先,解决农村的生活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一方面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其次,农村俊秀的山川河流,浓厚的聚落文化,民俗风情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可以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

最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工作压力极大,需要一个自然的,宁静的,优美的地方放松心情。农村就具有这种优势,美丽的田园风光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喜爱。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思想和经济差距。

3农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3.1保护农村自然环境的原则

城市圈不断的往外扩张,人口急剧增大,很多污染严重的工厂选择建在人口较少土地较多的农村,对于卫生保护意识薄弱和卫生设施基础不完善,这无疑对农村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农村景观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和意义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农村工作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保护。

3.2尊重农民耕作生活的原则

设计应围绕人的生活需要,如果脱离人的设计则会变的毫无意义。进行农村景观设计需要到实地进行调查,解决实际问题。不了解农村当地生活的环境和状况,是无法设计出符合满足农村的景观设计,不贴合农村生态环境的景观设计会破坏农村的自然环境,影响农民的赖以生存的耕地。

3.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

农村景观设计需要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本土资源提供农村生产、生活。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带动乡村发展,加强交流和融合。最近几年,农村观光旅游发展较为迅猛。很多地区抓住了这个机遇,充分调动本地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很多成功的国外乡村景观生态旅游案例,在不断的启发我们,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的美丽乡村。农村旅游景观设计,不经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防止本土文化的流失和破坏。

3.4弘扬宣传本土特色的原则

乡土文化,包含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是人和土地和谐共生的揭示。而这种“土”味浓厚的文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往往会在时代的洪流里慢慢的消逝。发挥和传承本土文化显得尤为的重要,乡土文化是经过千年岁月累积而成。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样神秘的东西也随之越来越少,一些原始的,质朴的村落经过开发早已丧失了最初的形态。一般那种越是偏僻,越是很少与外界来往的农村聚落,本土文化保留的越是完整。“乡土”是农村的灵魂,失去灵魂的农村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3.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全球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的沼气经济、实用、环保、节能,有利于农村可持续的发展,在农村景观环境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让环境变得更美丽和清洁。

4农村旅游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将焦点放在田园风光上,农业从第一产业开始转向第三产业。因此农村旅游景观设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4.1景点的设计

一般作为旅游开发的农村,自然山水风光一定是非常宜人的,设计者不需要刻意再去雕琢和人工化造景,而是需要将其自然发挥到最大。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景点景观设计,例如农耕艺术、美化农庄菜园、养殖业环境的美化,将农作物进行艺术造型改造、采摘温室瓜果。农村旅游场景的布局应该围绕形式美的原则,突出景点特点,强化和营造纵向上的视觉美。

4.2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设计

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吸引着城市人,农村农业园在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特色来迎合城市人,麦田、菜园、果园、梯田、苗圃、温室、鱼塘等做为农业园的内容,可以进行特色旅游改造,可以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和瓜果蔬菜。

大地的艺术是自然美的,农耕田园艺术是人工和自然结合出的艺术美,是包含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美,是感人至深的美。

4.3旅游商品的设计

民间手工艺具有地域性、艺术性、大众性、娱乐性等价值,像拨浪鼓、竹蜻蜓、风筝、面具等都是民间传统玩具。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体现。现代物质、文化的冲击,很多乡土民间艺术品因为没有了实际效用而成为观赏物或者逐渐的消失。设计者应挖掘这样的具有价值的民间工艺品,吸取其中的特色,加以利用、改造,设计为有价值旅游纪念商品。

5结语

新农村景观设计需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凸显文化特色,不然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一些不正确的农村建设理念需要纠正,设计者应该用最质朴、经济的设计描绘新农村蓝图,唤回那些自然、和谐、宁静的美丽乡村。“创造白话的城市和白话的景观。尊重平常、回到人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以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我们需要白话的农村。

参考文献:

篇6

使用后评价是促进使用者参与景观设计,实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为个案,探讨将使用后评价(POE)引入景观设计教学,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认识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价值与途径,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完成校园景观的更新设计。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POE);景观设计;教学实践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建设、室外环境塑造、景观资源保护等诸多方面,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以往的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多是从景观元素入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从场地规划到景观元素设置的一系列景观设计手段。然而,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忽略使用者的感受是最常见的问题。而使用后评价(POE)则是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尝试引入使用后评价(POE)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从使用者视角出发,结合公众需求进行设计,进而改进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水准。同时,使用后评价(POE)的引入也可以增强课程的研究性,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探索人与环境的深层关系。

一、什么是使用后评价(POE)

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于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的设施(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POE的研究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和设施的运作情况,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使用后评价(POE)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通过对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行为活动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评估设计实施的成效和公众满意度,进而寻求改进设计的途径和方法。POE是利用社会学、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方法,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一套严谨的评价程序与方法,通过将原有设计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其使用情况与绩效,总结反馈与意见,为以后的建筑与环境设计提供依据。如今,使用后评估(POE)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园林设计、城市设计、道路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在景观设计领域,SWA、MVVA等著名的景观设计事务所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使用后评价(POE)机制,并完成了评价体系的建设,并对其完成的项目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评估。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POE在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和设计中已有使用,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土人景观在2010年和2015年对天津桥园做了两次使用后评价,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桥园改建前后公众的满意度水平。

二、使用后评价(POE)的意义

在景观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POE)体现的是设计者的责任。通过POE可以检验设计方案实施的效果,并加以改善,无论在景观设计还是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1.监测景观设计的满意度水平

POE能够有效地帮助设计者对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使用者进行观察、问卷调查、随机访谈采访,可以直观、真实地掌握景观设计项目的满意度水平,通过量化统计分析,可以掌握使用者的群体结构、使用者的感知与偏好、使用者在景观中的行为方式,进而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使用后评价(POE)检测景观设计的满意度水平需要建立动态的检测机制,以便规划设计部门与管理机构能够长期掌握公共绿地的使用情况及其变化,从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设计调整。而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使用后评价(POE)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景观使用者的认知与偏好,掌握建立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沟通桥梁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让景观设计课程更具研究性,使学生更早地接触景观设计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2.构建合理的景观设计策略

使用后评价(POE)的引入为景观设计与景观设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使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完整与体系化。置入POE,将使景观设计从以往的“实地勘察—设计”转变为“实地勘察—设计—评价—再设计”,从而改变凭借经验总结和场地认知完成方案设计的途径。使用后评价(POE)有完整的程序和方法,通过观察、采访使用者和投放、回收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结合信息的统计分析,掌握使用者的满意度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结合场地条件提出解决措施。设计策略的改变使设计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目的明确,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综合分析场地、使用者和设计师等各因素的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但一直以来,景观设计都是由规划者和设计者主导,“以人为本”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使用后评价(POE)则更关注景观使用者的感知与偏好、行为与活动等。与传统的设计途径相比,在景观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POE)强调公众参与设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使用后评价(POE)引入景观设计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体验与使用者沟通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进而通过综合分析评估,总结设计与修改,让使用者的参与能够体现在设计结果中,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并认识到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价值。

三、使用后评价(POE)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价值

引入使用后评价(POE)对于景观设计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传统景观设计教学有着课程设计不连贯、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研究性的弊端,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教学中引入使用后评价(POE),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增加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更综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思路。

2.课程设置

经过设计初步、环境设计史等课程的教学,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景观设计发展概况,熟悉了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掌握了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本课程将使用后评价(POE)引入教学,以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为个案,指导学生进行景观空间的阅读与感知,开展校园景观使用后评价,并结合场地条件完成校园景观更新设计。课程分三个阶段展开。

(1)第一阶段:场地体验

根据磬苑校区现状,将场地划分15个组团,由学生分组完成场地调查与场地体验工作。要求学生通过速写、拍照、标记地图等方法,将场地信息记录下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结构、水景、现有景观元素等,并注意观察、记录使用者在场地中的活动情况。

(2)第二阶段:使用后评价(POE)

在完成场地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包括使用者个人信息、受访者使用校园景观特征、使用者满意度水平三部分。问卷调查为期一周,包括平时和周末假期,调查时间从早晨至晚间,学生随机在校园中选择受访者发放问卷,并随机进行访谈,受访者包括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校外人员等,一周后完成问卷汇总和数据库建立,并进行问卷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投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约97%。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校园景观整体的满意度水平较高,使用者对校园的整体布局、交通组织、建筑风格、整体景观效果、环境声音等反映良好;对校园植被的满意度较整体景观满意度低,可能与校园建设周期不长、植被景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关;对校园水景的满意度偏低,究其原因,可能与校园水景较为分散、体量较小且不容易到达、缺少休息设施等有关。而户外活动空间则反映出男女学生的差异,男生对校园活动空间满意度水平明显高于女生,究其原因,应是校园提供了大量的体育运动空间与设施,而使用该设施的男生数量显著高于女生。问卷同时反映了使用者在校园景观中的活动特点。其中,慢跑、散步等体育锻炼活动最为普遍,其次是约会、集会等社交活动,其他类型的活动则鲜有出现。而活动形式也与不同景观区域的空间分布、植被水平关系密切。通过分析还发现,使用者喜欢和不喜欢的景观空间高度统一。磬苑校区中,鸣磬广场、南体育场、鹅池等景观单元受到很多使用者喜爱,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使用者反映不喜欢该空间。这说明,这些空间受到使用者的高度关注,而通过深入分析可发现褒贬不一的态度是由于设计手段不足造成的,如,鸣磬广场缺少充分的顶层植被,鹅池的水景空间体量过小,缺少休憩设施,等等。

(3)第三阶段:更新设计

通过问卷分析,学生了解了校园景观的现状,掌握了各景观区域的景观价值与不足,结合场地体验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出景观更新设计策略。课程设置建立了设计者与景观使用者的对话,学生开始意识到使用者的感知与行为方式对景观设计的价值,校园景观更新设计的方案也更多地体现出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的设计思维。如,为运动爱好者设计了骑行与慢跑的线路;通过步行道设计将校园景观中分散的水景联系起来,提高其景观价值,同时提供了更多的休憩空间;宿舍区旁的土操场则改造成林荫跑道、滑板场、多功能活动广场组成的休闲景观组团;而整体的植物景观的增加,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林下休闲活动空间。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课程,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引入使用后评价(POE)概念,可以让学生从理论层面认识到使用者参与景观设计的重要价值,从而掌握使用后评价(POE)的基本方法和实施途径;通过程序完整的设计实践,可以使学生体验与使用者沟通的过程,并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意愿,进而完成景观设计的方案编制;引入使用后评价(POE)可以增强课程的研究性,让学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更具研究精神,从而更好地实现景观设计的服务价值。此外,使用后评价(POE)应根据一定周期长期开展,其形式和方法都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其对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性水平的提升等都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陈泓 毛贵凤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

文章系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专题下的‘多讲’模式景观设计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XM20135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景观;应用型人才;改革;综合素质

现代园林发展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的基础上,经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学科。风景园林学是以强调建设和谐的人居户外空间环境为基础,把工程技术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并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植物学、艺术美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丰富科学艺术手段,为人类建立了一种适合生存并促进自身发展的室外生活环境。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因此风景园林应运而生。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风景园林学科的时代背景、发展前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社会发展、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使得风景园林专业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风景园林的任务是丰富多变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正是基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为目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开设了景观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通过优秀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主要介绍有关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演变、景观资源的类型及评价方法及城市与区域的景观与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对景观设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了与景观设计有关的理论知识、景观设计的原则,熟悉景观的构成要素、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因此,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模块的改革创新,创造了一体式学生理论实践创新思维模式。

1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概述与目前存在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特殊性,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概述、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空间设计、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表达、各种类型景观设计。此外,还有景观设计原理对风景园林专业的指导意义。景观概述: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景观的概念、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师)。发展历程:古典园林的传承、现代景观的产生。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人文因素、生态因素、技术因素。景观环境与行为心理(人对环境的需求、环境感知与环境认知、个人空间与感觉尺度、私密性与领域性、环境行为规律)。空间设计:空间设计基础(空间概念、讲解点线面体以及空间)、空间处理手法(空间构成、空间类型、空间操作、空间界定、空间与功能)、空间要素与设计原则。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地形、道路与场地、植物、水体与山石、景观设施与小品、照明设计、景观建筑单体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讲解一般景观设计的程序与主要内容以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设计表达:景观制图、景观透视。各种类型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广场、居住区、庭院、滨水、道路景观设计。讲解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存在问题:第一,课程内容空洞,理论缺乏实际指导和借鉴作用;第二,课程内容浅显,未能满足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需求;第三,整个课程为48个学时,基本以理论课为主,未安排相应的实践课学时,未能很好达到锻炼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效果。

2课程改革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2.1课程内容与实践、实际项目相联系

将课程与招标网的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点赋予相应的设计项目无缝衔接,配合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风景园林学科相关设计竞赛,以团队进行考察的形式,从中培养设计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2多维度、多地点进行设计考察

从理论课堂与室外课程进行呼应,通过案例图片和现场实际参观考察进行,把景观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的设计类别进行阐述,对一些设计热点,如生态停车场设计、海面城市、雨水花园、美丽乡村等相关案例进行重点剖析。

2.3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与整理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浏览相关专业网站,搜集相应素材。国内比较有名的,如生生景观、秋凌景观设计、国际新景观、筑龙园林景观、园景人、田园志、微设计、景观派等。借助这些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案例以及理论思想,并且提供相关设计素材丰富设计作业的层次感。

2.4师生互动

平时课程作业让师生充分互动,进行思考,课堂上由一组学生讲解他们所欣赏的景观设计案例,内容包含案例的概括、案例优缺点、由此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2.5专项作业训练

快速设计与草图表现能力是风景园林设计行业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设计训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进行快题设计方案构思。例如,选择永川兴龙湖公园、观音山公园、渝西广场等地方进行景观改造设计。

3结语

篇8

【关键词】生态学景观设计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环境及自身的居住环境。面对新生活方式的涌现,人们不仅需要创造悦目的环境,而且需要创造健康、生态、安全的环境。一些设计师本着社会责任感,意识到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将以人为本的宗旨放置于更宽泛高尚的自然生态圈中,兴起了人与自然“互依共存”的生态主义思想,并开始了探索与实践之路。

1 相关概念阐述

1.1生态伦理学的概述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要素,追溯到人类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的源头及进程,它广义的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认知方式[1]。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在这里价值观念既指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又包括作为人们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依据的价值准则[2]。因此,生态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首先就在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强调重视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价值的明显意图就是要改变人们对价值问题的习惯性、偏颇性理解,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论模式[3]。具体就是:既承认人的尺度,又承认物的尺度;既看到价值的主观性一面,又看到价值的客观性一面;既承认自然物对人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又承认自然物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

1.2 生态伦理学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自工业革命以来,绝大多数的建筑以及景观设计都没有考虑与环境的关系,当时的设计师认为设计就是一种自我个性和名气彰显。而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被人们所忽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环境问题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显得捉襟见肘,思路枯竭,想要有突破,必然要有创新。设计开始涉足更宽广的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界限。生态开始拓宽景观设计的思路,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

2 景观设计的发展与价值

2.1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

2.1.1景观的由来

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2.1.2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工业社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环境问题同时也开始显现。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它所提供的机会,这些机会将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与灵感从而实现一个真正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时代变化加速了景观设计观念的更新及知识的老化。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生态学为代表的景观科学化设计在不断发展着,生态学的观念影响着景观设计的理念。生态化景观设计[4]突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的减少负面效应,进而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景观环境。 现代景观正在蓬勃发展,从人居环境到自然环境,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从商业地产到文化建筑。各种观念和风格层出不穷,互相糅合。艺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给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面貌。但是景观设计也面临着重复、环保和环境影响的各种问题。自然无疑给寻求表达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2.3生态景观的发展价值

从景观设计学的定义来看,它与土地有着很大的联系,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的这一审美内涵上的递变,也明显地反映在景观保护、设计、创造的态度上。如今景观的意义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的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5]。景观设计,是对人类生生存的土地和生存环境做直接的规划,生态景观无疑对景观的发展给出了最有意义最深远的前景。

3生态与景观设计之间探索

3.1景观的定义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造园相比,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也提出了可持续景观。

3.2生态意识下的生态景观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姿态和文化的纽带。好的设计看上去就象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参照西蒙兹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以为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基于空间形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现代设计师是否能在设计中充分的调动和运用生态意识。不是在于刻意创新, 更多的是在于发现, 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

3.3 生态与景观设计的创新

工业化带来一些追寻个性张扬、表现自我的理念新思。工业之后,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把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视为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和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并看作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技术之美。

如今的设计又开始了一次思潮的回归,在设计和布局上开始借鉴自然,融合自然。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巧妙地借用材料肌理、色彩与植物配植,创造出统一协调、优美而又富有个性的环境空间。崇尚自然这是传统的美学观念。

无论哪种思潮设计,都可以在以生态为原则上有所创新。著名的实例有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中的金属广场,正方形钢板按正方形网格铺装场地,现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今天的生机与十年前钢铁厂区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该公园的改造为德国城市生态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望,启发人们对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含义与作用的重新思考,推动了城市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浪潮。它从另一个方面也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和启发。

结语:生态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资源合理利用、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需要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作为新一代设计师应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徐嵩龄.论现代环境伦理观的恰当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02).

[2]任文伟,郑师章.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