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当代经济发展8篇

时间:2023-08-17 15:55: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当代经济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经济发展

篇1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

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能够把他们所有知识积极地投入进来。而雇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迎合企业和企业家与社会的需要,这将使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七是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必将推动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职业和B常成人教育体系将产生,虚拟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按需提供多媒体信息教学和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合格人才将是知识社会的栋梁。未来的科研体制将以系统研究方式出现,虚拟的研究所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面目展现在面前。科研成就不再是“天才的孤寂和孤寂的天才的个人的反射”,未来的科研体制将基于集体行动的网络化,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愈来敷紧密。

八是知识社会的发展必定会推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知识社会将带来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知识和一切新生事物无不都在推动着人们思维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因此,知识社会对世界政治环境的整合作用越来越大。

二、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依存与发展

知识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之快速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社会造就知识经济,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在知识社会条件下并不排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反却能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在现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只不过是所占比重差别较大而已。

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为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振兴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以较为充分发展的传统经济为基础,必须有较高的社会知识水平,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高技术基础和一定的硬件条件。产业革命必须以传统产业被高新技术改造或替代为特征。因此,发达工业国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竞相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机电设备信息化,建立能控制生产过程、监督产品质量的自动化体系或使用揉性生产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传统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并使传统产品多样化,加速更新换代。在知识经济推动下,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农业从传统的种养业向微生物产业、食品制造产业乃至新生物制剂产业拓展,出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但这丝毫也不能说明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中只是无足轻重的被动接受者。相反,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建立新产业,而且使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改造和发展。因为这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即使在知识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其支柱产业仍然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信息产业是唯一可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的高技术产业。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建立在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产业,而是大量地附加在不同产业中。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更离不开知识经济的渗透和兴起。传统产业通过注入高新技术可以发生裂变,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技术机会和商业机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知识经济的成果,向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注重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出水平,特别是提高工农业等主要生产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是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运用知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优先选择那些市场需求迫切又有产业化所需条件的项目,重视那些对国家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不应仅仅盯在一些高水平的尖端技术的发展上,而忽视工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的主导产业的培育。不仅应重视少数显示度高的技术,还应特别重视实施产业化的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实现产业化的工农业基础的建设。

当然,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资源,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特征。知识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持续投资得到持续经济增长而不降低投资回报,从而使得传统经济学密集投资回报递减规律成为历史。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中,GDP的增产是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中,在保持GDP的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是持续下降的。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要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就业结构高技能化。因此启动科技创新工程,有助于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做好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文章。

三、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还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来支撑、来促进、来提高,必须依赖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因为技术创新就其行动内容看是由一系列的技术活动组成,但就其价值取向看则有明确的商业赢利目标。一种产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经济形态,都需要通过源源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去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中,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因为,当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的优化特别是比较效益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工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当今世界工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发达国家技术进步贡献率显著提高,现已达到70%以上。这一切完全归功于普遍重视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必然引起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一是微观层次,即技术创新引致企业规模的扩张;二是宏观层次,即技术创新引致宏观经济的增长。这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技术创新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工艺,使原有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导致原有固定资产结构的优化。

(2)随着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相继出现,微观的生产组织和宏观的经济调控、各种管理技术将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决策技术的应用将引导投资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3)技术创新作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直接动力,必然影响生产要素的构成,导致劳动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从宏观上影响投资结构的优化。

篇2

    金融危机下金融支持辽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2006年到2008年,沈阳和大连两地的金融机构贷款合计占到全省的58.16%、57.26%和57.48%,到了2009年该比值急升到64.18%。但是2009年沈阳和大连两地的生产总值占全省比值只有50.64%,与其占用的金融资源明显不成比例,说明辽宁省内金融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而且使用效率明显较低。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差距也导致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大企业和垄断行业,这种金融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正成为区域内一个突出问题。(二)经济增长受到金融弱化的明显制约在2007年金融危机前,辽宁省的GDP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增长(图1),但是从2007年到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导致了GDP有明显的下降过程。2007年GDP增长15%,而2008和2009年分别下降到13.4和13.1%,这说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辽宁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图2),GDP增长率变得不稳定,而且变动幅度较大,尤其是在国内外双重危机背景下2009年GDP增长率的下降幅度非常大。(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信贷对辽宁经济的支持度呈现不稳特征金融机构贷款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84.08%下降到2008年的78.44%,下降了6.04个百分点,而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则仅从2007年的104.49下降到101.91%,下降了2.58个百分点,因此,辽宁省区域金融在2007年金融危机背景下,收缩发展,必然对该省经济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到了2009年,为了减弱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政府调动了4万亿的投资拉动,使得辽宁地区的贷款水平迅速回升,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贷款占比,达到了91.36%。但是,进出口贸易却比2008年下降了13.1%,说明信贷资金反经济周期运行的效果不佳。(四)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业占比波动较大2007年末,辽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6%%,金融业增加值为386.34亿元,同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0.19%。2008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下降为3.33%,下降了0.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比为38.10%,下降了2.09个百分点。不过,金融业占第三产业的比值却从2007年的8.61%上升到了2008年的8.74%,说明其占比低于第三产业整体下降的速度。(五)资金虹吸现象导致辽宁金融资源的流失由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带,导致辽宁地区的金融支持呈现不断弱化趋势。大型商业银行从西北经济带大量撤出、邮政储蓄银行对落后地区资金的加快虹吸等因素一直制约着辽宁省内经济的振兴,甚至影响了新兴产业带———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因此,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辽宁省区域金融资源在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资金分配、开发性资金投向、民间资本的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等方面的失衡发展,以寻求解决金融资源外流危及辽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的良好措施。

    金融支持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主要措施包括:争取倾斜性的金融政策;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以开发性金融组织弥补商业金融大举撤出留下的空白;重点扶持西北经济带的资本市场发展,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证券交易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等等。建立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省外金融资源和省内发达地区多余资金流向区域内的资金洼地,形成一个分工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从而保障辽宁主要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构建大连区域金融中心以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大连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为了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大连市在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期货业为龙头,投资、融资服务为主体,涉外金融和保险服务为两翼,金融后台服务和各类中介服务为依托,金融生态环境和人才建设为保障的金融中心发展格局,着力构建国际期货交易中心、投资融资中心、国际结算与离岸金融中心、保险服务中心、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与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在建设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大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对必将对辽宁经济质量的整体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三)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辽宁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较少,缺乏金融风险保障机制,资金外流数额逐年加大,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目前,更多农村资金需求是通过财政拨款和扶贫资金得到满足的。但长远来看“三农”的发展,还要依靠经济自身的内在推动力。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促进农村金融创新,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促进农村资金回流,解决目前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篇3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

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能够把他们所有知识积极地投入进来。而雇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迎合企业和企业家与社会的需要,这将使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七是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必将推动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职业和B常成人教育体系将产生,虚拟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按需提供多媒体信息教学和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合格人才将是知识社会的栋梁。未来的科研体制将以系统研究方式出现,虚拟的研究所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面目展现在面前。科研成就不再是“天才的孤寂和孤寂的天才的个人的反射”,未来的科研体制将基于集体行动的网络化,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愈来敷紧密。

八是知识社会的发展必定会推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知识社会将带来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知识和一切新生事物无不都在推动着人们思维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因此,知识社会对世界政治环境的整合作用越来越大。

二、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依存与发展

知识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之快速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社会造就知识经济,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在知识社会条件下并不排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反却能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在现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只不过是所占比重差别较大而已。

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为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振兴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以较为充分发展的传统经济为基础,必须有较高的社会知识水平,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高技术基础和一定的硬件条件。产业革命必须以传统产业被高新技术改造或替代为特征。因此,发达工业国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竞相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机电设备信息化,建立能控制生产过程、监督产品质量的自动化体系或使用揉性生产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传统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并使传统产品多样化,加速更新换代。在知识经济推动下,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农业从传统的种养业向微生物产业、食品制造产业乃至新生物制剂产业拓展,出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但这丝毫也不能说明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中只是无足轻重的被动接受者。相反,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建立新产业,而且使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改造和发展。因为这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即使在知识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其支柱产业仍然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信息产业是唯一可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的高技术产业。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建立在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产业,而是大量地附加在不同产业中。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更离不开知识经济的渗透和兴起。传统产业通过注入高新技术可以发生裂变,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技术机会和商业机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知识经济的成果,向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注重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出水平,特别是提高工农业等主要生产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是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运用知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优先选择那些市场需求迫切又有产业化所需条件的项目,重视那些对国家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不应仅仅盯在一些高水平的尖端技术的发展上,而忽视工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的主导产业的培育。不仅应重视少数显示度高的技术,还应特别重视实施产业化的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实现产业化的工农业基础的建设。

当然,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资源,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特征。知识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持续投资得到持续经济增长而不降低投资回报,从而使得传统经济学密集投资回报递减规律成为历史。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中,GDP的增产是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中,在保持GDP的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是持续下降的。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要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就业结构高技能化。因此启动科技创新工程,有助于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做好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文章。

三、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还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来支撑、来促进、来提高,必须依赖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因为技术创新就其行动内容看是由一系列的技术活动组成,但就其价值取向看则有明确的商业赢利目标。一种产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经济形态,都需要通过源源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去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篇4

然而,从目前中国范围来看,中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其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整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中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地区生产总量、地方财政收入还是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中国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看,与东部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受区位、资源和交通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部县域经济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目前,中部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则更加不合理,且各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低。农业是中部大多数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但农业大而不强,多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有些偏远的县域经济机械化程度很低,农业生产依然依靠人力和畜力;土地经营分散,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农业深加工能力不足,增值效益难以提高;省际、农户间结构趋同,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第三,思想观念落后,县域经济开放程度低,发展软环境亟待提高。一方面,中部地区享有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国际市场需求趋旺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多处于内陆地区,接收的信息有限,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如此,中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便不难理解。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软环境业已成为限制县域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亟待提高。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分析

中部地区虽然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看还不发达。究其原因,固然有地理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但县域经济自我封闭、缺乏合作、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第一,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需求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资源成本进入上升通道,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县域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由就工业抓工业向跳出工业发展工业转变。从更广视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工业化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准确把握工业与服务业、农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努力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三化”的良性互动。注重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业化趋向于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综观中国全境,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服从国家战略的需要,工作的重心或者说是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发展到如此局面,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建国之后,政府以大力推进工业化形成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为依据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各类农村经济赖以生存的资源的吸取,以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农村市场的扩展的结果。当然,一方面我们需要承认,工业化对农业资源的吸取以及工业化对农村市场的扩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由于受到因向城市经济输送廉价资源而受损的环境条件和城市工业品的大量输入盘剥的县域经济显然是处于弱势地位。这种不利因素势必造成县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资本缺失、人才流失和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不利局面。第三,由于区位劣势造成的县域经济边缘化问题。“有利的区位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部地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照在区位和交通方面存在不利影响的地区而言,一些占据着优势地理位置的地区地位的发展总是先于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旦优势地位得以巩固,诸如资本、劳动力等各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将会进一步流向优势地区,并形成集聚效应。如此,先前处于劣势地位的县域便再难以与存在优势地位的县域从经济发展方面竞争了。贫困县域的不利经济状况将不可避免。第四,资源环境、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瓶颈化与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各种因素随着市场效益的变动而流动是一种常态。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便是通过扩大包括人才、技术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经济发展因素的投入以形成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从而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无疑这种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等经济发展必要因素的要求极高。而这些种类的资源发展因素也恰恰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缺少的。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长时间的发展停滞,从而又造成了县域经济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第五,县域经济特色化过程和资源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基于县域内已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模式。这种以自然资源开发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模式往往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极大影响。这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破坏较大的工业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此,以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县域产业与县域经济生态化建设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代经济;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40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70-02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发展,为其提供助力。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1世纪以来对经济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技术,不仅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也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格局与发展形势,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成果。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当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当代经济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促使我国经济平稳高速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一)关系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各项工作的完成以及计算机相关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的推动,都是显而易见的。二者就关系而言,是相辅相成、彼此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具

体来说,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将以往纸质化的工作形式转变了数字化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各个环节的效率,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如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与计算机相关的产业。根据《2016年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我国在2011年就已经拥有计算机产业企业1 117家,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2.12万亿元。而在2015年的前8个月,我国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3 709亿元,软件行业实现收入20784亿元,增长率分别达到7.15%和16.7%。可以看出,计算机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尤其是在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金融活动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依托计算机网络,金融行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另一方面,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网络行业注入了更多可用资金,一系列相关企业在计算机网络产业上所投入的资金愈加庞大,这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行业自身的发展。这不仅仅体现在计算机网络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值提升,最为明显的是教育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不论是高等院校,还是普通的职专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计算机网络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二)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代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经济产业,使得我国经济市场更加繁s。根据生物多样性理论,经济产业的增加,提高了经济市场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各行业开始转变思想,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各项工作之中。互联网思维的浸润,使得各行业原本传统的经营生产思想得以发生根本性转变,为行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比如,在企业管理上,原本的自上而下垂直式管理模式,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逐步形成扁平化管理的模式,拉近了企业领导和基层员工的距离,使基层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在当前互联网+的形势下,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联结。可以说,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没有市场经济今天的繁荣。第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转变了市场经济形态。在销售与类销售行业中,以往的线下营销活动费时费力,而今的线上电商直接改变了营销活动的格局,使得经济活动的覆盖范围更大、效果更显著。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当代经济发展的要点探究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产业的协调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非计算机产业而言,其表现出的是一种工具属性,即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因此,对于当代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要认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具属性,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但是,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行业特点与业务所决定的。因此,必须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协调,确保计算网络技术能够切实在其中发挥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造成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是21世纪以来国家最为重视的一方面工作,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保护。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虚拟性,其数字化、电子化的形式也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很大难度。尤其是一些虚拟性的商品、服务等,如何保证其知识产权,是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产业链问题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企业从事的经济活动往往只是经济链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辟出了构建产业链的一条道路,这就要求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产业链构建的重视。即要摆脱传统的单一环节经济生产的形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的资源与渠道,加强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与连接,以此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扩大企业经济覆盖范围和业务能力,保证其具备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发展动力。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人才问题

不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是当代经济的发展,人才问题都是值得重视的。正所谓,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根本,若是缺乏人才的支撑,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当代经济都难以实现高水平发展。如今社会形势的变革,对人才提出了多专多能的新要求,即不能再局限于一种技能之中,要掌握多种技能,并且形成专业性的掌握,如此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法律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催生了一系列虚拟经济活动,产生了许多以往法律法规没有涉及到的新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又是日新月异,因此导致很多新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对此,就需要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完善和更新,以应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经济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当代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经济产业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协调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具有强烈的工具属性,但是二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便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经济产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其全面渗透到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之中,为其提供助推;另一方面,各行各业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创造,使其内化为独具个性的企业经济发展工具。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了新时期各行各业都格外关注的重点,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又面临了一些全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便公开或者暂时不能进行知识产权申请的信息资源,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就需要深入思考研究了。第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使用,减少因为技术原因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威胁到企业知识产权,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第二,对于企业而言,自身应该重视起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计划。

(三)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经济产业链构建

构建产业链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思路,将上下游产业整合起来,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全新的经济产业链。比如,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在以往生产、物流、销售、原材料等环节基本都是分开的,只有少数企业整合了其中的几个环节。而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可以在电子商务这一平台上将这些不同的环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集原材料、生产、销售和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种经济模式便可以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风险,具备很高的抗风险能力,经济发展能力更强。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促使社会经济发展对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产业经济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加旺盛。比如,对于市场营销而言,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于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的人才就非常需求,尤其是能够将两方面专业素养综合起来的人才,更是成为了市场争抢的对象。因此,各类院校必须要加强这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立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外,各行各业也需要从内部挖掘人才进行培养,使其能够立足当前的专业技能,向其他方面拓展,最终成为复合型人才。

(五)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法律法规完善

法律法规是保证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规则,只有在法律范围内,经济发展才是科学合理的。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加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尤其是针对空白领域要加紧法规的制定,确保可以对这方面形成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要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更新,尽可能减少这方面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此外,各行各业也需要加紧行业规范和企业制度的建立,确保能够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当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量,在明确二者关系和影响的基础上,要抓住当代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构建产业链、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谷涛.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智富时代,2015,(4):54-55.

[2] 葛俊龙.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3,(35):162-163.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人才培养;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4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73-02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知识信息正以高速传播的态势席卷全球经济。在工业革命发生后,各类充斥人类智慧的高科技、智慧化的发明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产品,如电话、铁路以及电脑等等。现阶段,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观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知识体系的作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先进和智能,由此会促使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的创新。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自21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飞快的速度席卷各大经济领域和经济中心,因此各行各业都开始致力于研究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与营销理论的结合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商务合作模式的结合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应用,网络经济由此而诞生,由于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汇集虚拟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网络企业、银行的大型网络服务系统应运而生,从而为开启当代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机会。

2.当代经济l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持续完善提供了契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靠、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和电子政府的出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一方面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漏洞,提升网络交易安全系数,另一方面要依据广大群众的新需求积极进行功能拓展和产品研发,从而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奠定基础。

3.当代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互为依靠、密不可分。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网络化、智能化明显,信息传播速度快,经济交易模式多样,且经济业务处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些经济发展特点的形成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甚至是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核心依托的,因此,不能将当代经济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独立的割裂开来,而是要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二者的高度匹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持续性和动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突破了地域限制和经济壁垒限制,从而实现了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完成相关经济交易。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仍将发挥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持续性、动态性的发展态势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将整个地球系比喻为人类的大脑,那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延伸到该大脑各个部位的神经中枢。经探究分析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呈现持续性和动态性的原因包括:

首先,半导体芯片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构成要件,其在未来时间节点上的更新速度将呈现出翻倍式更新的趋势,这就意味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信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将发挥重要力量,这一推论能够通过现阶段电子网络产品的使用频率和广度得以验证;最后,互联网用户的持续增长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成熟化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群接触到网络业务,从而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从而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和转变,而且对现代经济结构和经济理论的完善起到了补充作用。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当代经济的发展急需一套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予以指导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所产生的经济新增长理论明确指出,信息、知识对投资收益有改善作用,而投资收益又能不断实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变更和完善,从而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构建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企业组织机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2.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方面,网络经济的出现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全面应用,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对接和融合,为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企业发展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压缩和控制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从而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企业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产品优势的塑造上和重点业务的开发上,从而增加企业在垂直生产链中的数量,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稳定性。

4.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网络经济和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加速了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一方面,网络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化了整个服务模式的流程,从而使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和及时;另一方面,加速了传统行业服务模式与网络服务模式的融合,从而为传统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另外,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不仅降低了购买流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和费用,提高了交易速度,而且还加速了产品流通的整体效率,从而为实现跨地区、跨国家的国际贸易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撑。

四、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1.强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计算机技术与经济增长需求的对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已经覆盖各行各业,且正式走向千家万户,由此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一系列的网上交易、网上银行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改变的同时,推进了经济发展渠道的多样化,但是由此而衍生的诸多网络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网络交易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更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更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提高企业自身的网络化建设水平,积极创新和运用网络营销手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效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因此也为经济发展中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念。随着企业办公设施的先进化,各大企业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强大,由此很多企业都十分注重自身的网络建设,以凭借特有的网络优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网络建设时,都将网络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企业内部系统的运营和使用上,从而来强化各部门间的协同度和配合度,进而加速数据信息的内部共享和传播。此外,针对企业市场营销模块而言,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基于网络技术下的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进行营销方案的实施,从而克服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3.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建立必要的人才支撑保障机制。计算机网络的开发、运用和维护都离不开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的支撑,因此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可靠性。当代经济发展中,网络经济所占的比重十分庞大,由于网络经济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势必要加强多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特别是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人才、技术研发人才、技术维护人才、网络数据处理人才以及网络经济与贸易处理人才等。总之,网络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集经济业务与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的支撑。另外,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要积极出台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和人才保障机制,从而为降低人才流失创造条件。

4.健全网络经济法律法规,构建网络经济安全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随着网络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网络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开始暴露出来,如资金安全问题、企业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泄露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网络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规范和处理,一方面需要健全的网络经济法律法规的约束,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的管制,从而为促进当代经济有条不紊地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凌.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J].商,2016,(25).

[2] 高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福建质量管理,2016,(3).

[3] 谷.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智富时代,2015,(4).

[4] 宫蓉蓉.依托区域经济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学导报,2015,(19).

篇7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 不足 发展 创新

十年前,连锁便利店还没有大规模兴盛的时候,有很多购物的问题困扰着消费者。比如明明只需要购买很少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超市的付款等待时间却比购买时间还长;或者大卖场离家太远,来回一次需要很长时间,购物成了一种负担。而随着便利店的不断发展,顾客们惊喜地发现,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这不是连锁便利店的最终形态,而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文从连锁便利店的现状,不足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出发,阐明连锁便利店如何更高效有序地发展。

一、我国连锁便利店的特点与分析

首先,就目前而言,我国连锁便利店的商品结构和经营模式极其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概括的说,首先连锁便利店销量最大的还是食品类商品,包括饮料、休闲食品、速食类食品等,占所售商品比重为65%上下。其次是杂货,以洗浴等日化产品为主,达到销售额的15%左右。再接着是烟酒两项,各占销售额的10%和7%。最后是其他类物品,如电话卡、报纸、杂志等,所占比重为3%。

该种商品结构和销售比重是较为不成熟的。它只是普通零售商店的一个延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连锁便利店应该扮演的角色。

其次,我国连锁便利店发展十分迅速,但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便利店发展十分迅猛,已经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化。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停滞不前。

这种不平均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有物流行业发展水平的因素,也有当地本身经济水平发展的原因,还有消费者的认可度,生产企业对连锁便利店是否重视与配合,选址的科学性等,这些因素都在连锁便利店的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最后,我国目前的连锁便利存在定位不明确,经营雷同化的问题。

我国连锁便利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连锁便利店与超市、零售店的区别,没有完全体现出连锁便利店的特点,使得连锁便利店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或者沦为超市的一个补充性存在。同时,连锁便利店在选址中不注意科学,造成很多连锁便利店扎堆严重,网点过密,经营的品种毫无差别,也制约着连锁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

二、当代连锁便利店存在的不足

1.经营地点太过于单一

以目前来看,大部分连锁便利店的经营地点都集中在居民小区附近,网点太过于密集。过于密集的下场就是几家相近的连锁便利店要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同一生活区域内的消费者,也就是交叉的目标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竞争难度并且显而易见得影响了连锁便利店的经营效益。

2.物流系统十分薄弱,缺少现代化管理

当代连锁便利店的管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粗放简单的管理层次上,甚至有些还处于纸笔记录的经营方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连锁便利店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办公网络,在连锁便利店的实际营业中作用微乎其微。而国际先进的信息收集,库房整理和数据交换软件,如EDI系统,POS系统等在连锁便利店更是罕见。

3.缺乏自创品牌意识

便利店不应该仅仅满足于销售供应商的产品,在发达国家,如英国,主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的自有品牌产品达到了总产品量的30%,最高的甚至达到了54%。美国也毫不逊色,在美国的超市里,40%以上的商品都为超市自有品牌。在我国,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4.连锁化程度较低

连锁便利店目前在国内发展得十分迅速,不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各地区的连锁便利店各自为营,没有全国化,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连锁便利店龙头企业。而全球知名的日本连锁便利店巨头7-11自从1973年开始发展连锁经营以来,已经在全球开设了45,314家分店,它的加盟连锁店达到了比重的90%。

5.商品缺少特色

连锁便利店的销售形式应该是以小巧、方便、实用为特色的,它在商品的选择上应该集中体现“急需、必需、速食”的特征,这是连锁便利店区别于超市等其他零售模式的最大特点。而现在许多连锁便利店经常忽视这一点,选择的商品类型和大卖场、超市等大同小异,不能有效得体现出连锁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特征。

三、当代连锁便利店如何实现高速有效发展

1.选址科学化,多元化

在传统的便利店选址的基础上,首先要科学化。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人口居住密度和日均人流量。同时也要考虑到竞争对象离自身的物理距离和对自身的冲击,不能仅仅考虑人口因素一个方面,周边是否有大型超市和多家同类型的连锁便利店,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人口年龄和文化结构,这些都必须纳入选址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中。其次要多向其他方面拓展。局限于居民生活区和城市大型商业圈的选址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不可避免地会与竞争对手发生正面碰撞。如何另辟蹊径进行店址选择成为当下连锁便利店杀出重围的关键。笔者认为,规模较大的加油站,大型医院和大型院校附近,车站,旅行景点附近,度假村附近都可以列入店址选择的考虑中。

2.服务多元化,创意化

便利店不仅出售商品,也提供各种服务,如邮政服务、银行服务、票务服务、收费服务、速递服务、快印和复印服务等。服务的多样化和便利性是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便利店要长期立足于发展服务多元化的战略。

3.商品组合应多元化

商品组合的多元化,意味着要根据所在地区和城市的不同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结构,以周转速度快的日常必需品为主。便利店根据所在位置顾客的需求和消费特色,开发富有特色的专营产品,通过整合供应链促使供应商生产适应便利店销售的商品和服务,并逐渐培养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能力。

由于速食品毛利高、周转快,且具便利性,速食品是便利店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在开发速食品时要注意速食品关联设备的放置地点,方便顾客自行操作;需要慎重选择诚信可靠的供应商并应考虑其物流配送能力。除少数国际性品牌能保持持久畅销外,其他商品需定期检查,不断调整结构。以联华便利为例,在近80平方米的店铺内,销售30个大类2000多种商品,即食品有联华定牌的茶叶蛋、棕子、面包、蛋糕和豆奶等,门店设有蒸包机、冷热饮料机、加热锅等食保温设备,即用品有烟酒、洗涤化妆、生活日用品等,同时还引进了20 多种报纸、50 多种杂志、200 多种图书出售。

非食品类的销售金额占便利店的营业额虽然不高,但要求品种极多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非食品类的保存期较长,报废损失的可能性小,门店应及时对重要品项缺货和卖不出去的商品作出快速调整。对于非食品类商品中的必备商品应确保供应数量和品质,注重培养顾客对商店的忠诚度。

4.以特许加盟模式为基础提升品牌形象

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我国的便利店还要加快特许加盟步伐。世界最强大的便利店7- 11 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利用特许加盟方式。7- 11 便利店开展特许经营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集中开店。集中开店是指在某个重点区域内以密集开店的方式,迅速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零售业是一种以规模出效益的行业,小型便利店要取得一定的规模,必须走连锁经营的道路。便利店由于所需投资相对较小、经营相对简单、市场竞争激烈,因而更适合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

5.“反超市化”趋势

中国的便利店发展至今,仍存在近一半的亏损,究其原因,业内专家认为创新不够是症结所在,尤其便利店仍然与超市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是问题的关键。事实上,便利店与超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零售业态。首先,便利店与超市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超市是经济不景气的产物,世界性经济危机催生出了超市,它的目标顾客是消费大众。便利店是城市繁荣的产物,它的目标顾客是即时消费者。而在我国,便利店无论店铺选址、经营商品、营运管理、物流配送等都带着超市的痕迹,甚至有点像“迷你超市”。

因此,“反超市化”将成为便利店一种发展趋势。即重点在“便”与“利”上不断拓展广度与深度。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便利店业态。根据各地的实际市场环境,形成各种便利店模式,如依附于社区的传统便利店,主要依靠便利、亲和力和低成本取得效益;借鉴国外模式的标准型便利店,倡导便利、时尚、即食等概念;以经营生鲜食品为特色的生鲜型便利店,新鲜、廉价、方便是其特色;以经营专业化商品为主的专业化便利店等。

综上所述,当代连锁便利店的持续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如商品结构简单粗放,网点选址重合交叉,营业方向偏差,办公系统落后等。因此,在连锁便利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选址,经营方式,商品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便利店本身的优势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筹划,只有这样才能使连锁便利店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春霞:便利店营销五策[M].现代营销(经营版),2010

[2]刘树兴: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展望[J].市场研究,2007

[3]娄万锁:贸易便利化理论根源探析[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0

篇8

【关键词】中国经济 信息技术 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种技术”,其“帮助人类完成信息的获取(收集、识别、提取)、传输(交换、存储、传递)、加工(处理、检索)、再生(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起始于20世纪40-50年代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但创生了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信息产业,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等传统经济部门运行之中,成为全球发展最快、渗透率最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在中国,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同时信息技术及产品已支持中国政府、企业逐步实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其他电子应用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中国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及产品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促使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网络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推动了中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引用乌家培教授对网络经济的定义“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网络经济活动依赖于高知识、高资本密集性的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高知识、高技术人才资源,对自然界物质性资源和能源消耗较低;而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带动传统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及产品的应用,促使传统经济活动和经济产品中蕴含的信息技术及信息含量逐渐增加,减少了传统经济运行中产值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因此,信息技术及产品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已逐渐导致中国经济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的消耗型增长方式向以信息与技术为重心的知识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化。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高倍型增长导引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基于信息技术及产品高速创新和快速产业化形成的供给推动和全球信息化对信息技术及产品需求的拉动,信息产业在中国呈现出高倍增性发展。据统计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从总量上来说已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信息产业大国,位居世界第二;信息产业目前在国内所有的工业部门中占第一位。因此,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日益显现出来:1、缘于信息产业的高技术、高知识、高资本密集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引进了国外资本、技术和企业,逐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内外结构状况;2、构成信息产业的国内新创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其不断发展改变着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比例;3、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与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引发的信息服务业的超常增长,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第三产业比例不断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优化了中国经济产业结构;4、信息技术的群集效应创生出的中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东部沿海地区网络应用集聚区域,以其快速发展创新及其高附加值实现促使所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中国新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带。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生产要素重组的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而进入快车道。

一是以信息技术成就的互联网信息网络的应用实现了各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网络化运行;而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标准的全球统一性,实现了互联网运行的全球性互联互通,同时也实现了互联网络信息运行的全球性,由此决定了各经济主体经济信息运行和经济行为的全球性特征,从客观上促进中国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全球性运行范围,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二是全球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及产品的需求拉动和信息技术及产品为寻求市场而呈高速扩散性的供给推动,促成了国际间技术及产品合作的不断深入与信息产品市场全球性开拓,最显著的是信息产业中某些公司逐渐将研发中心、制造基地、销售市场推向各国,或并购或进行合资、独资,直接引发了信息技术、产品、服务的全球化效应,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全球化进程,也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

三是信息技术及产业领域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技术及资本密集性特征,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投资中国或中国资本投资海外的信息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及因此形成的培训等,推动了中国投融资体系快速走向全球化。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信息化配置资源引导中国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运行环境下,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无限性与生产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产品个性化需求与供应特征的形成。全球化、网络化运行的互联网信息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广域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信息和信息的渠道,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即时与非即时互动。

“经济产品个性化供求”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实现了以需定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减少甚至消除了生产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大量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备,也减少了生产者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盲目生产而供过于求造成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有限资源,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避免了消费者低效用的被动消费所造成的消费损失,实现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经济产品个性化供求”可使中国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更容易地打破地区界限和地理上的国家界限而形成广域的、国际的经济行为,使得中国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广域范围的竞争而形成的低成本效应得以充分实现,从而改变传统经济过多的、高成本的小而全地域经济局限,参与广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达到中国整个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中国经济网络化运行,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信息技术及产品的高速创新性和快速产业化为中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信息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经济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化的经济信息在其网络化的传输渠道――互联网上运行,形成了经济的网络化运行手段,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已达到6785亿元人民币。

信息技术及产品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以光速传输信息的网络化运行手段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交互方式,同时促进了经济主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行为质量的提高,逐渐实现着中国经济运行的低成本、高效率;另一方面,更好地促进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更优化统一,逐渐实现了整个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随着中国传统经济网络化运行的不断实现,将逐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促使中国经济组织层级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转化

基于工业化大生产中劳动分工的层级化特征,逐渐形成的工业时代具有强力控制能力的、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适应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层级组织结构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逐步被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步促使中国经济信息化、网络化运行的实现,使得经济组织中经济主体发出的信息可通过互联信息网络一步到达受信者,更直接、更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信息传输从传统经济运行的层层递进转变为通过互联网络互动直接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可形成经济信息运行的网络化结构。经济活动信息运行的网络化结构的形成,导致传统经济运行中诸多中间层次的传输作用逐步减弱甚至消失,组织管理人员对整个组织及人员的管理将逐渐从工业化大生产中层级的、专业的、刚性的管理转变为直接的、跨专业的、柔性化的管理――网络组织化管理。

网络组织化管理方式因适应了现代经济的工作方式团队化、工作目标创新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组织管理柔性化的在信息、知识层次上的竞争的需求而不断增加,最终将成为中国经济组织结构的主导形式,由此逐步促使中国经济组织层级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趋势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经济组织内部、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互动,减少因组织层次过多而造成的信息传输阻滞和失真,又能提高经济组织运行效率,降低经济组织的运行成本,保障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良性发展。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促进中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