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8篇

时间:2023-08-17 15:55: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时代的教育方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篇1

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之骨干教师(中小学班主任)提升培训项目。此次培训共分为两个阶段,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跟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个月的研修过程中,共有十六位专家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又一扇展望教育来路与归途的窗。一个月里,我时刻听到的是带班之道,管班之法,但在整合与反思的过程中,才发现历历在目的是一位位生而平凡却只因在教育勤奋、坚守、热爱、自省、善思而沉淀、蜕变的专家成长之路。下面就我这一个月的学习心得做以汇报:

一、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构建出以德育人、身正为范的教育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而教育本身也需要了解社会的需求,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也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知法学法,依法执教,做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以博览群书为底气,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意包含广野。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反复告诉我们:“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三、以构建教育共同体为目标,实现五育并举的生态模式。

篇2

但是,这个表述并未能对课程性质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个表述。这个表述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定义(也是讲性质),第二句是讲目的,第三句讲基本特点(即根本属性)。第一句强调了语文是一门语用类课程;第二句中“语用”却成了手段,目的在于“成人”;第三句又说两者是统一的。前后矛盾,难以统一。那么,语文课程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工具性(语用)与人文性(成人)究竟是何种关系呢?

关于这两个问题,笔者并不想直接给出答案。笔者首先想探讨的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我们给出的答案才会令人信服。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客观性的,不是由我们随便界定的,不是我们说它是工具性就是工具性,说它是人文性就是人文性。

哲学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根本性质,也是该事物与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标志。语文课程的性质也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

那么,语文课程的矛盾是什么呢?矛盾是个对立统一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考察语文课程的矛盾,必须置于国家课程这个大的范畴加以分析。从学科联系上看,语文课程和数学课程、物理课程等是对立统一的,它和其他课程一起构成国家课程;从学段联系上看,语文课程和大学语文等是对立统一的,它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可见,语文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在的客观存在,它是不同于与自然存在(比如高山、大海)的一种主观存在;它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意识的产物,它是和人的思想、语言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和民族文化、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是和其他课程及其他学段的教育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语文课程是一个主客观统一体,主观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课程的性质,主要是由其主观性的一面所决定的。简括地讲,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特定的国家教育方针和语言自身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首先,虽然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方针都规定着“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国古代教育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宗旨。我国的现代教育方针几经修改,但都是讲的培养目标问题,比如,十六大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七大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二战后调整了教育方针,“在奉行大诏的同时,对过去的教育方针进行检查,并锐意努力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方针。新的教育方针,可望在近期内成案。今后的教育,将以维护国体、排除军国主义思想及其政策,建设和平国家为目标。要谦虚反省,提高国民的教养程度,养成科学的思考力和热爱和平的美德,提高智、德的一般水准,为世界的繁荣作出贡献。”(编译自海后宗臣、清水几多郎编《资料:战后二十年史》第5卷,第2页。张雄伟译。区建英校)

可见,国家的教育方针都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带有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时代特征。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等,对课程性质的影响很为关键。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育目的不同,课程也不同。(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本文所探讨的课程是指教学科目。)

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的组合构成了国家课程,不同的课程(教学科目)在其中承担着不同的育人功能。比如,数学课程的目标就是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物理课程的目标就是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在国家课程的整体目标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分工,根据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实现着不同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性质。

回到语文课程上来,那么,语文课程在“人的发展”中能够和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呢?从我们已有的和习惯的学科体系分类来说,理科(国外指科学课程)侧重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文科(国外指人文课程)侧重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两者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为主,在学生的德智美等方面有所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不可能是纯粹意义上的语言课或者言语课,它应该是语言承载的文化课,语言是承载的工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是课程的内容和目的,语文课程的本质不是一门工具课,而是一门文化课。当然,不掌握语言,就无法理解和表达文化,而且语言本身甚至就是某种文化,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这在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尤其重要;而越往中高级阶段走,文化的因素也就越显重要,这也是我国古代教育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进行启蒙教育,而开蒙以后重视读经和游学的原因。如果仅仅把语文课看成是一门工具课或以工具性为主的课程,那么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就可能落了空;文史哲是相通的,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很多时候,关于文史哲的知识就是能力和素养,有了这些知识,就有了语言的内核,就有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其次,“语文”的名称和内涵本身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确切的定义,也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界定。取之于“国语”和“国文”,合而为“语文”,也是人为的、临时的、偶然的,也许完全可以叫“汉语”“华语”“汉文”“唐文”等等诸如之类的名称。但是不管它叫什么,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就像数学的学习对象是数字和数学原理,物理的学习对象是是物理现象和原理一样。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提出将语文课程的名称归正为“汉语文”,并将其分为“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大学汉语”“对外汉语”几个系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汉语”的命名去除了“语文”这一名称的泛化倾向,指向了母语教育,使得该课程有了明确的内涵指向和清晰的文化归宿。将语文课程定位为母语教育课程,是语文课程的本体的准确归位。它解决了我们长期以来混沌不清的“语文学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学到什么程度”和“怎么学”的问题。从母语这一本体出发,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方法都是相当清晰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体是事物的本原,是现象彼岸的自在之物。母语虽然是意识的产物,但又是大量的言语现象之下的客观存在,因而也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特性,比如它的遗传性、符号性、民族性,等等。对此,语言学家索绪尔、乔姆斯基等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最近,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新生儿,啼哭的声调也会带有各自母语的特点。一段音频片断表明德国婴儿的哭声都有降调,而法国婴儿的啼哭却是升调的。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彼得・戈登等对巴西的一个部落居民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他们的母语中缺乏关于计数的词汇,因而这些人在计数方面的能力显得格外欠缺。他们据此认为,母语自身的特点能够对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结构造成影响。显然,母语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色彩是非常浓烈的,因而,母语教育绝不能忽视这一点。

因此,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学习母语,不仅仅是学会使用一种交际的符号,也要理解和学会符号背后的民族文化,并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一种民族认同感,培养国际理解素养,成为合格公民。这在许多国家的母语教育课程目标中表述非常清晰。比如,美国:逐渐培养理性思考能力、清楚地表达思想的能力以及理解性地阅读和听的能力,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和民主社会的公民。英国: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有想象力地表情达意,并能有效地与人交往,奠定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和规范。法国:听懂口语并有效地使用口语,理解并自如地正确地掌握书面语,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成为有觉悟的自主的和负责任的公民。德国: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帮助学习者认识世界、管理世界和改进世界,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摘自洪忠礼《中外母语教育研究》)显然这些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课程中都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目标。

那么,作为母语教育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关系地位如何来确定呢?当然由母语这个本体来确定。从语言产生的角度看,精神和言语是共生的。语言产生之初,是先有意识,后有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产生之后,是言意互转;各种创造,应是先有内容,后有形式,当然,在思维的过程又得借助内部语言。因此,总的来说,精神的一面比言语的一面可能更重要。(这一点参见拙文《共生性: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且作为汉语言来说,由于汉文字的表意特点,汉语的“意味性”更强,汉语的遣词造句对意味把握的依赖程度更高,“意”对“文”的影响相对较高,因而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的积淀和对世界的识见是至关重要的。

篇3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实施者,校长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成长。因此,校长要引领全体教职工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要具备适应教育发展的素养,而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习与研讨、体悟与实践。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校长怎样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呢?

一、终身学习,自觉提高素养

1.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政策的执行者,这是当好校长的前提,所以,校长要注重对教育方针以及有关的教育杂志、报刊、新闻的学习。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校长的政治素养。还要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切实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工作,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校长的法治素养。

2.加强业务学习

校长较高的业务素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胜任校长工作的前提。“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也就是说校长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积累、较高的管理才能和理论水平,因此,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校长要争取机会,抓住机遇,通过自学、函授、进修的方式来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信息技术、现代文化知识。同时校长还应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校长培训和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业务素养。

3.通过学习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

校长是科学理论的倡导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校长要多读一些中外教育学家的名著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要把学到的知识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然后用心去研究,对自己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的思想、观念、经验进行不断地反思实践,总结提炼,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校长必须要终身学习,自觉提升素养。校长学习的过程,就是素养提升的过程,是校长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勤奋学习和创新实践是校长自我成长和自我成熟的重要途径。所以,校长要带头学习,成为学习型校长,引领出一所学习型学校。

二、在实践反思基础上重建校长素养

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用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指人们经常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是一个人对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的再认识活动。反思是个体发展的重要保障,反思就像一面镜子,一个人只有借助反思这面镜子,才能认清自己。反思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深刻。

1.在实践中反思管理思想,提升自身修养

校长反思自己的管理思想是一种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改进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面对新生事物,校长要借助行为研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和教育实践,积极稳妥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正确引导和形成规范化管理,检查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是否有效,真正达到提升自身素养的目的。这种思想上的反思,能给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和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学校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改善人际关系,使学校整体素养都得到提升,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2.在实践中反思管理策略,提升业务素养

管理策略是对管理者能力、素养、艺术的综合评价。如何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领导艺术,是校长素养提出的新认识和思考。通过反思策略的探究,校长由单纯的教育管理者变为教育研究者。反思型的校长注重自己的责任,重视学习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管”为“理”服务。学校办学面向的对象不同,层次不同,校长必须研究、探索管理方式,创造性地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超前的意识和眼光审视管理过程,反思过去的教育行为,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素养随之成长、成熟并不断提升。在课改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校长要带头参与课改实验,深入教学第一线,互帮互学,成为教学能手,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及研讨会,引导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改进教育实践,鼓励教师尝试教改,让他们在教改过程中反思教育实践过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再实践、再反思、再研究,使教师一步步走向完美,达到提升素养的目的。

3.在实践中反思管理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校长的经验主要来源于学校实践工作,是一种无形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高超艺术,是理论知识无法代替的。一般情况下校长的阅历越深,经验就越丰富。但是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当今时代的校长要有前瞻性、预见性,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发现问题,用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中提炼出具有价值的管理方式。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校长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积累,而且要善于借鉴、反思、总结经验,并将其提升到理论层面,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达到专业化,真正成长为专家型的校长。

篇4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 问题

一、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力量

1、班主任在学校中的作用。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的结果,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人们相互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由于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的复杂性,负面影响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这就要求作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直接代表的新时期的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给以必要的协调和正确的引导。

此外,复杂的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几乎都离不开班主任,大到教育教学,小到各类兴趣小组活动,都需要通过班主任的支持、协调,才能进行。可见,班主任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

2、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班集体的设计师。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具体明确的目标,绘制班级发展进步的蓝图,规划和设计班级前进的方向,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班主任在班级中要建立一支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积极分子队伍。随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3、班主任的新作用。班主任在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上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发展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只有各种教育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切既有班主任的教育培养,也有任课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作用,而要想使各方面力量方向一致、配合得默契,就需要班主任在学校内成为任课教师与学生和团体组织之间的纽带。

二、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具有新的形象

1、 科研型学者的形象。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新时期班主任不但要教好自己所担负的课程,而且还要协调好与其它学科教师的关系;不仅应当成为一个有志于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工作的探索者,也应当成为一个现身教育的学术型的教育专家。

2、务实型博爱者的新形象。

班主任的一颗爱心,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剂型和催生型。新时期班主任博爱者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对于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琐事中,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求事务实的工作作风。(1)观察学生要仔细,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美好思想行为的萌芽,及时给以肯定,促使他们发展壮大;及时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的思想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2)调查研究要仔细。要讲求实效,通过家访或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科老师闲谈等多种途径理解学生的情况,在调查研究中要处处留心,经过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3)要从细微处抓起,从小事做起,抓养成教育,常规训练,集体纪律和学习风气,使班级形成一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

2、 师表楷模的形象。由于班主任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及人生追求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新时期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努力锤炼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去陶冶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良好的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班主任创造、辛勤培育的结果。学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培养和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要靠班主任的启发、诱导、熏陶和影响。良好的学生集体对培养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起着保证作用。

再次,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主抓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末端执行者,也是学校制定各项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基层实施者。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制定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并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起来,让他们感觉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的温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到班级的第一负责人,班主任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态度的积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素质的高低。从有关数据和有关调查中可以显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其班级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合格率也高,这些学生日后成为各业的领军人物,更有的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反,那些综合素质差,工作态度不积极的班主任,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合格率也低,没有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有的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媒体上的相关事实报道屡见不鲜,因此,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培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有莫大的责任。

篇5

关键词:教育 教师 学生 师德 国家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教育发展规律进程中沉积的真知灼见,这是新时代教育方针对教育、教师的审视与期望,这是一个不甘沉寂、崛起中的伟大民族的呐喊,这是新时期教育所要肩负的伟大使命,这是一个当代教师沉甸甸的责任与无尚荣耀。然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面对社会的不解与误解,我们这些党赋予殷切希望的从事教育的人民教师还能够甘于沉溺在那份浓厚的书卷气中吗?还能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吗?还记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吗?还能够在社会风气辣热狂荡、物质生活阔绰不羁里固守师德那一道心理防线吗?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频频地闪现:某校教师因为一学生经常偷其他同学的东西,在屡次教育无果的情况下,老师以极端的手段给这位学生的脸上刻了一个“贼”字,家长痛心疾首,社会舆论强烈谴责,由此事件,学生不想去上学了,学校成了孩子心灵的监狱,更甚的后果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耻辱的阴影。某位老师因为学生的行为背离了行为规范,偏激之下让全班同学给这位学生吐唾沫以示惩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该生因心理重创导致心智失常,离开了既喜欢又害怕的学校。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被学校拒之门外不给报名的屡见不鲜,为了教学质量的考评不许学生参加考试或变相勒令学生做其它选择的比比皆是……这一个个事件、一桩桩悲剧,教育逐渐变成了众矢之的,也使得人们谈起教育是冷嘲热讽的揶揄、夹枪带棒的谩骂、风声鹤唳的唏嘘。

如果你是一名从事教育的人,你就会留心每天的教育报刊,你就会发现诸如此类不可理喻的教师、啼笑皆非的处理方法已经做了将教育滑向误区的黑手。悲剧让人触目惊心,以此也引发了群众义愤填膺的点评:“这是什么老师呀!”“这还是人吗?”“有教师资格证没?赶快开除了吧!”身在其中,牵连受害,业内人士多会扼腕叹息:“师德何存呀!”“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是呀,师德在哪里呢?它不在为了蝇头小利而赶潮在那些铺天盖地的“补习班”里,它不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剥夺学生求学的机会里,它不在不了解教育规律的懵懂中,它更不在老师毫无爱心的严格中。

那么,师德,它在哪里呢?它在“孟母三迁”的拘小节、存大义的兢兢奉献之中,它在岳母忠义两全刺字的良苦用心之中,它在王思明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身人格魅力的完善中,它在魏书生老师不断进取、锐意改革的因材施教之中,它在我们应该不断继续深刻学习的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它在我们应该一次又一次去领悟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中,它在我们的道德良心里。

篇6

【关键词】农村教育转变创新的观念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07-0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已被人类社会历史反复证明了的事实。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路线,特别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那么在农村实行素质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改进教育方针,推动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已显得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农村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构建新的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

农村的环境状况,文化教育不容乐观,尽管较先前有历史性的进步,目前已达到较重视教育带给人们生活转机,但时刻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无力完成较好教育能力,再加上扎根封建思想的限制,因此,教育观念总处于偏见,特别是小三门的开发和发展,影响学生动机的生成,在思想方式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阻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也受其影响,领导教师都注重文化课的教育教学,小三门只作为课程表中的一个点缀和装饰,并没有列入学校教学的量化考核,随意应变,支差应事,不了了之。这就给教育教学本身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产生学生不重视的思想源泉。因此,要推动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种社会风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深入,由此引发对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的认识和提高,品赏到适用技术在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科技甜头,必须改变对美术的认识方式的粗浅、思维的混乱,从新的视角认识美术的重要性,努力的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来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利用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我们的生存空间,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境界,树立正确的全面教育的社会氛围,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教育要有创新的观念,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融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为一体;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主体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尊重学生,成为主人;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全面发展个人集体的整体性,要更新教育内容,强化普及意识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更新,因材施教、快乐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人的创新为目的。在知识的开发利用上让其发挥更大潜力,长期持久认真的开展切合实际的创新教育,是推动时展的动力,然而创新的开发必须有全面的知识,就其综合性全面性的概括和利用。因此,学生阶段的全面教育方针是得从小鼓励独特的创新想法,诱发潜在的创造之妙,点燃思维之花,培养创造的兴趣和自信,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习前人获得宝贵经验,丰富的文化课知识,通过寻求探索,质疑发现,重新总结,变为自己的知识。学生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培育的重要阶段,由于这时期较少受到来自社会、历史、传统经济等诸多因素的侵扰,可以说是创造性思维方式很重要的培育期。思维水平仍处于原始混乱状态,有时自相矛盾,不知所云。培养人的直接感知经验,并将抽象的符号体系与具体的经验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探索、理解、接受和运用。模糊性和主观性的事物,并为学生注入激情,将创新教育融进教育理念,不仅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更是控制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根据情况知识艺术性的淡化、简单化,不仅为学生易学,爱学,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平民化,在平等的理念中,树立学习模仿赶超圣哲的精神,注意消除农村、农民思想意识中,对知识创造的悲剧性崇拜,创设宽容、民主、自由的客观环境,改变过去目的知识性,进行知识再创造。

三、农村教育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挥地方潜在优势。

农村地理条件偏僻,经济贫困,思想落后,制约着美术教育顺利开展,因此,重视就地取材,运用不同的教学材料,培养创新思想的精神和适应能力,主动参与,乐观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发现和欣赏大自然景物的造型。尤其山区,各有特色的自然美景相当多,只要我们会发现,感悟农村风格就会有收获。让他们尝试新的绘画材料,可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除让学生学会运用常规的几种工具以外,可以常试创造性的运用不同工具和材料,再创造美,引导多角度形式观察事物的特征,掌握做画和造型技能,大胆想象合理添画,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营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让学生在宽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去探索思考,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1]新农村建设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02)

[2]农村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调查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2002 [3]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散议. 淮阴师专学报.1995(02)

篇7

今天是12月29日,再过1天,我们就要一同走进令人掁奋的2015年,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深情祝愿在百忙中光临指导的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事业腾飞,祝全体老师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祝所有同学学业进步、更上一层楼。

弹指一挥间,我们共同告别了风云激荡的xx年。这一年来,在教育局的关注和鞭策下,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科研促教,力争同学们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这年是一个不断取得进步、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德育工作实现平安是福、教学研究稳步开展、文艺比赛实现一等奖0的突破、体育工作刚刚评为市先进等。所有这些,是因为我们有教育局等各届领导的厚爱与重识,我们有一个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有两千个尊师爱校、谦虚谨慎的同学。请允许我向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老师、同学们,新世纪的钟声回荡大地、新世纪的太阳冉冉升起。展望末来,东风更浩荡,春光更明媚。学校愿望与全体师生向着新世纪并肩同行,潮着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共度风雨、同沐阳光。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启动信息化工程,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去夺取更大胜利。

篇8

今天是×月×日,再过×天,我们就要一同走进令人掁奋的××年,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深情祝愿在百忙中光临指导的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事业腾飞,祝全体老师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祝所有同学学业进步、更上一层楼。

弹指一挥间,我们共同告别了风云激荡的××年。这一年来,在教育局的关注和鞭策下,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科研促教,力争同学们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这年是一个不断取得进步、硕果累累的丰收年。德育工作实现平安是福、教学研究稳步开展、文艺比赛实现一等奖0的突破、体育工作刚刚评为市先进等。所有这些,是因为我们有教育局等各届领导的厚爱与重识,我们有一个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有两千个尊师爱校、谦虚谨慎的同学。请允许我向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老师、同学们,新世纪的钟声回荡大地、新世纪的太阳冉冉升起。展望末来,东风更浩荡,春光更明媚。学校愿望与全体师生向着新世纪并肩同行,潮着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共度风雨、同沐阳光。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启动信息化工程,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去夺取更大胜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