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0: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作业课题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科学作业;有效性;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69-02
一、研究的前期,我们做了个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学生的科学作业的负担还是不大的,也反映出布置的随意性也是比较小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大多在30分钟内完成,因此,从完成作业的时间上看,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不是很重。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合理的作业时间为二十几分钟到半小时,这与平时所布置的作业学生实际所完成的时间是一致的。较多的学生喜欢做教师已经拟好的题目,说明学生的向师性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题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不同的学习成绩层次的学生的作业的主体性强弱不同。学生非常喜欢做类似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之实践类的作业,这体现出学生希望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往往完成的质量不是很高,但这可以告诉我们,平时多布置类似的作业是很有益的。学生做科学作业更多喜欢做书面作业,这是由于科学这门功课的特点造成的,说明学生做作业的形式上还是比较理智和科学的。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先做难题,较多的选择先做容易的题目,这样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及时尝到成功的乐趣。也有较多的同学是按题目的顺序做,我们在设计作业题的时候,要考虑题目的难易分布,一般应按由易到难的原则。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乎老师对作业的评价,相对学习成绩较好的比较差的更加在乎。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荣誉感与上进心。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对作业的订正这一环节是不够重视的,因此教师及时进行作业的反馈是很重要的,平时还要使学生养成自主订正的习惯。
二、基于科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初步探索出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可操作的方法
1.针对学科特点,改变书面作业形式。布置一些研究性实践性作业,将科学方法教育编入习题中去。目前研究性学习已高中普遍实施,但并等于初中阶段就不必实施什么研究性学习,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大意义,相信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作业布置时,就应该渗透这种教育思想。目前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泛滥成灾,我们打开种类资料看到这些资料中的题目无论怎样千变万化,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课本上的知识。如果重复训练反复训练过多,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新意,导致厌烦,作业的有效性肯定也就不会高。因此我们设计作业题要求有新意,在习题选择上,宁可使理论浅一些,也要使题目具有实际意义和创新思想,即要求“浅、新、实”。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作业的结果比作业的过程更重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科学学科的根本教学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而探究是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方法。研究性作业重视结果,但更重视作业过程,以及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我们在设计题目时,挖掘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的作业。如上了食物的营养知识之后,让学生去探索目前中学生营养结构与对策;学习了声音的发生与传递,让学生去进行有关噪声问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你对噪声的危害性的认识,你的生活环境中存在哪些噪声污染,你有哪些防治措施;上到一氧化碳性质这一知识点时,布置这样一道题: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有何优缺点,如何改进。如果学生能进行研究,那么关于这一课的知识点学生肯定能落实。同时在完成研究性题目的过程能培养学生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等思维品质。
2.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高作业题目自身的趣味性、实际性。从心理学上来看,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许多工作,包括学习的吸引力、学习的内驱力、学习的情动力、学习的意志力等。学习的吸引力强度由学生自身和学习对象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从学生自身方面讲,初中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越强,学习的内容越容易成为吸引的对象。从学习的对象来讲,只有符合初中生需要和兴趣的内容,才能够吸引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引导,逐步产生高层次的心理驱动力。作为学生在很多时候将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抱着任务观点去完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选择一些适合初中学生成长的特点、尽量能联系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一些实际科学小常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例如学到电能的计算时不妨出这样一道题:我们去买开水每瓶需要2角钱,用1500瓦的电水壶烧开水,10分钟能烧出2瓶开水,从所花的钱来看,是去买合算还是自己烧合算?类似这样的作业题,学生肯定有强烈的兴趣将它解出,也肯定不会将它作为一种负担。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动手做几个探究性的小实验,例如将两支蜡烛一长一短分别点燃,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观察是哪一支蜡烛先熄灭。通过这个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能应用燃烧的条件和气体的密度知识,尝试做出科学假说(猜想)和进行科学思维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进行生产劳动的作业,例如学习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可以在农业生产上的病虫防治时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农药。再如我们可以利用农村学校的优势,当学生学习了植物茎的结构和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输送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将这个知识点和果业生产上农民环割树皮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家的果树上进行环割试验,探究树皮的环割深度宽度与水果产量增加的关系。这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及时享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成功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又能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和能力。
3.改革作业评价方式,反馈及时,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做作业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批改作业认为就是教师应该做的事,在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后,作业本发到学生手中,有许多学生往往连作业本也不打开看看,更不用说能及时订正,这样就导致作业有效性大打折扣。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作业本写得非常清楚与规范,可以说找不到一点不足,但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像作业本上反映的那样,究其原因是该学生作业是抄袭而来的,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相当严重:学生学习的态度差;教师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反馈信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旦发现有抄袭作业现象,就要严励制止。教师在作业批改后及时地根据批改情况进行集体或者个别辅导,使学生能及时认真订正,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原先是因为怎么样的错误思路而导致做出错误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告诉学生本次作业主要考查哪方面的知识点,如果学生能做对了,就说明他对这一知识点已经掌握,学生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哪道题做错了,学生会从书本找到相关知识点,或者与同学交流讨论,直到真正理解为止。我们还可以按成绩分成几个小组,每组中ABC三类不同程度的学生,这样可以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样的学习小组除了对有些探究性、开放性题目能协作完成外,还能让他们将做错的题目在组内相互交流,一定要求做错习题的学生先来讲讲自己错误的思路,然后再由做对的学生介绍正确的思路。让有错误的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只有这样订正过来,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中采用鼓励性评语比采用批评性评语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人人希望听好话,鼓励比批评更重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智能,就是相同的作业结果也要给予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对平时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太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肯定与鼓励,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4.学生基础不同,作业分层布置,要求不同。作业分层次布置包括作业的量与作业的难度两个方面。依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不同学生客观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这一事实,教师要在学生作业的量与作业的难度上加以控制。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初中生的课外作业量应该控制在1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每天完成科学学科的作业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内左右。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一视同仁,则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的现象。这样就会让优等生浪费学生能力和学习资源,而对后进生来讲则每次都受到困难与打击,慢慢地他们就失去了做作业的信心,干脆就不做了,等同学做好了自己去抄一下好了。所以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一定先要全面了解题目的难度,要正确估计到学生做这些习题所要的时间。对于优等生可以增加些题量,适当提高些难度,对后进生要减少题量降低难度。所以在作业的分层布置上要从作业量、作业难度等方面进行。例如搞一个探究活动,对优等生要求他们自己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任务。对后进生则要在教师提供方案,并帮助他们对数据材料的处理,帮助引导他们分析得出结论。另外像书面作业中的一些计算题、分析说明题,可以将同一题目从易到难分解成不同的小题,教师要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小题。
5.加大作业的开放性程度。开放性题目由于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主动探究与创新精神。开放题的形式有许多种,可以是结论开放、过程开放、计算开放、综合开放等。如结论开放型: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打火机,涉及许多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请参照下述示例,列举三种,示例:气体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如过程开放题:给你一双筷子,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三个用它来完成的实验……如计算开放题:有一个标有“220 60”的白炽灯,求出与此灯有关的量……此外还有综合开放题如:请问用家里厨房中的调味品能完成哪些化学小实验?作业的开放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作业时间上的开放;作业题量上的开放等。
【摘 要】 数学作业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从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对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对策,分别是:要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设计作业;要有效的结合作业的质与量;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策研究
从学生上学的第一天起,作业就贯穿着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的生涯,而这其中的数学作业,是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数学作业在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作业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谨慎思考并使用。如果数学作业这个工具运用的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果运用得不好,大量机械式的作业,不仅掠夺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重新思考作业的作用和意义,并且提高自身作业设计的能力。本文从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希望研究成果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亲自调查过多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情况,发现了不少问题。部分数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过大,使得一些学生在一个小时之内根本做不完作业。很多小学生表示,他们除了要做完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外,还需要做完一些家长规定的辅导练习册等等。但是笔者发现,这些作业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巩固和掌握知识的,都是追求以做题为学习数学的核心的,这种理念明显地与新课标中的要求相违背。
根据笔者的总结,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模仿课本例题的题目过多,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题目太少。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是类型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简单地重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巩固,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这种机械地追求做题数量的数学作业,还会让部分学生对数学题目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第二,纯计算的题目过多,而能够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的题目又太少。这就使得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不利于学生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第三,几乎全部的题目,都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很少有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的题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研究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了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达到上述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设计作业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好奇心,爱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以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出发点,从生活中寻找真实有趣的案例,设计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的题目。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学作业,小学生便会喜欢做,愿意做。比如,在我布置的让小学生认识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数学作业中,我让小学生去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以此让他们用手、用眼体验和熟悉这些长度单位,从而巩固对这些长度单位的认识。小学生对此都很积极,作业完成的情况都相当好,而且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也都更进了一步。
(二)有效的结合作业的质与量
小学数学作业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者发挥多大程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作业的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也并不是说,作业的量越多越好。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还不能持续的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若是作业的量过大,反而使小学生很快厌烦做作业,长此以往,便产生抵触情绪。小学数学作业的用时,一般在30分钟以内比较好。那么,如何保证这30分钟内的学习效果呢?这便需要在作业的“质”上下功夫。一般来讲,作业的重难点要分布合理,能让学生较快较直接地掌握基础知识与重点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作业的“质”与“量”要进行有效的结合。
(三)发展数学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对以后的数学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加入一些探究性的或者需要合作的题目,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集思广益,拓展思维,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让他们做一些比较有深度,可以拓展思维的题目。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尝试做一些稍有难度的数学题,以期能让他们继续有所提高。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则为他们布置一些具有基础性知识的作业,让他们能够完成任务,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泽民.构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教育研究,2014,25
[2]王玲.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关键词:学生;主体;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在小学英语的课外作业布置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外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得到提高。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1.时代性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是新时代的教育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学目标是新时代的要求。
2.完整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相互合作的整体,它既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完整性。
3.互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互动性,它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需要在互动过程中得到体现。
4.自主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新课改对课外作业的一个重要要求。小学英语课外作业,需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不仅在形式上要开放,在内容上也要开放。在形式上,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书写单词、背诵课文,可以让学生口头述说;在内容上不能仅仅围绕着教材来布置课外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布置课外作业。开放性的课外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能动性。
2.实用性原则
课外作业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而课堂教学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因此课外作业也需要注重实用性原则。教师可以通过课外作业来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3.个性化原则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比较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常常对一些研究性的问题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只有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迎合学生的爱好,他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完成课外作业。
4.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对于具有趣味性的事物都会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到课外作业的趣味性,看这些作业是否对小学生有吸引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方法
1.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任务量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承受能力有限,一般不要求对小学生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需要考虑到作业的科学性,并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课外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布置学生一定的任务量,避免造成学生的课外任务量过重。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之前,可以向学生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询问他们今天其他学科的课外作业情况。如果学生有其他比较多的课外作业,英语教师可以选择少布置课外作业甚至可以不布置课外作业,而如果学生其他作业量比较少,则可以稍微给学生布置一点课外作业。
2.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
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通常会让学生抄写单词或词组,或者做一些英语试题。单一的课外作业形式让学生觉得没有激情,渐渐地失去写课外作业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在给小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应让课外作业的形式尽量丰富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布置课外作业:(1)录制朗诵。录制朗诵就是让学生一边朗诵英语课文一边将朗诵过程录制下来,学生对这样的作业方式很感兴趣,会积极主动地去录制自己的朗诵。第二天到学校之后,可以让学生播放自己的录音,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诵情况有更准确的认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诵能力。(2)搜集英语电影名字。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比较著名的英语电影的名字。这样的课外作业任务既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并且在搜集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英语知识。
3.对课外作业要及时批改和评价
教师向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之后,需要及时地进行批改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作业完成的肯定。至于评价形式,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或者画一朵红花,表示对学生的赞赏和肯定。教师在评价上切忌用等级划分,这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在不给小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让小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余亦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周晓彬.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张玉春.浅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77.
1IT职业分类改革研究课题介绍
1.1国家职业分类概述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固定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众所周知,从远古的氏族社会开始,人类的劳动便出现了最原始的社会分工。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劳动分工的固化,便形成了职业,因此,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产物。职业分类则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对全社会从业人员从事的各类职业进行分析、研究和确认,并按不同职业的性质和活动方式、技术要求及管理范围,进行系统划分和科学归类的一项工作。职业分类工作受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法律关系等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职业分类体系,科学、合理、规范的职业分类体系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生产、服务等职业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建国以后,我国在职业分类理论和分类工作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进入了法制化轨道。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的基础上,国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99版《大典》)。99版《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它不仅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空白,而且对建立与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99版《大典》正式出版后,国家又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陆续颁布了二百余个新职业,并结集出版了多本99版《大典》的增补本。
99版《大典》及其增补本将社会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划分出1915个细类(职业),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社会职业现状,成为国家经济工作、劳动工作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它不但使人们能有效掌握和监控国家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发展,而且为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确定了目标与方向。
1.2国家职业标准概述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对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国家职业标准由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部分。
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日益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对于开展国民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设置,有助于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促进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1.3IT职业分类课题基本情况
近年来,由于IT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服务性产业,导致与其相关的许多领域都发生了变化,除原有的技术性职业外,涌现出了大量“蓝领”、“灰领”型技能性新职业。为及时追踪这些变化,2004年底,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开展了IT职业分类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IT类职业统一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了一个新的IT职业分类方案。该方案将IT类职业统一归入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中,形成第三产业性质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类,IT主体职业、IT应用职业和IT相关职业(小类),并具体划分出45个细类(职业),如表1所示。
这种IT职业分类方案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IT职业结构状况,便于劳动行政部门通盘考察IT类职业活动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根据IT类职业的职业成熟度,逐个向社会。这样既保证了IT类新职业的稳健性,又保持了IT类职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如能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IT职业分类体系,将为开展IT职业技能鉴定、IT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提供重要依据,对完善IT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和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IT职业分类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2.1当前高校IT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问题
为了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IT人才紧缺已成为扼制我国IT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培养出大量IT实用型人才是实施信息化、发展IT产业的重要任务。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2204所高等学校,其中普通高校1909所,民办普通高校295所。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本科高校755所,专科高校1169所,在高职高专层次的院校中,有844所设有计算机系或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约占72.2%,在校学生超过280万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2.2%;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1813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698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350所,职业高中学校5765所,其他机构(教学点)2502所,在中职中专层次的学校中,共有5340所设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约占45.2%,在校学生超过360万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4.1%。IT类职业教育已成为目前最大的职业教育类别。
对国内400余所职业技术院校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IT专业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列举如下:
(1) 现行的课程体系主要沿袭了本科院校的学科分类,教学方法主要针对专业技术教育,不太适合职业技能的养成。
(2) 专业师资缺乏足够的职业实践经验,专业知识明显滞后于企业岗位需求。
(3) 专业实训条件以及教学资源不足以支撑专业培养目标。
(4) 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因此,针对IT产业需要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提供保持与IT产业发展同步更新的教学内容,成为IT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2.2IT职业分类在课程设置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就要对相关岗位进行技能需求分析,得到各个岗位要具备的技能体系。换言之,通过岗位能力分析获取的实际生产和工作岗位需要的上岗技能是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来源。
《IT职业分类方案》课题从我国实际出发,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体现我国IT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为依据进行IT职业划分,并明确职业定义及主要工作任务和核心职业技能需求;同时借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职业分类的经验,使我国的IT职业分类与国际IT职业分类逐步接轨。
在设计IT类专业培养方案时,我们结合《IT职业分类方案》课题的研究成果,从社会需求出发,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来确定适合职业院校培养的岗位;对岗位技能进行详细分析,以技能培养和实践为中心,构建针对不同岗位的专业方向;充分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行业发展水平、师资、生源状况,设置可确保实施的专业模块和课程模块。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目前的定位,我们可以将整个IT类专业划分为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图形图像和多媒体技术三大专业群,然后根据不同发展方向的技术特点和岗位要求来构建一整套结构合理、注重实效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在研究和构建课程开发体系时,应当遵循如下的几点原则:
(1) 所培养的技能能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
(2) 注重课程体系的可实施性和灵活性。
(3) 专业技能培养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整个课程体系要有丰富的课件资源作为支撑。
3IT职业分类在学生择业与就业中的应用
3.1学生择业与就业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IT类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数都位居各专业之首。随着IT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IT类专业的就业优势不断消失,就业率不断下滑,如何迎战IT就业“寒流”,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广大师生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当中,择业与就业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 心理因素
前几年,由于IT专业的毕业生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因而毕业生对IT行业人才供需趋于平衡或饱和的走势缺乏应有的认识,导致IT专业学生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不强,心理价位过高。部分学生有业不就,有约不签,长期等待、观望,试图找到更好的工作,使就业率迟迟达不到理想水平。另一方面,大部分IT专业毕业生的首选仍然在大城市,择业目标过于集中在相对比较大的企业,而县城以下的地方急缺IT类人才,这里是大量毕业生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可是毕业生根本不愿意去。
(2) 自身素质
受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影响,大部分学生并未意识到社会对学生IT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远超过目前职业院校教育培养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在专业学习上动力不足,致使专业知识积累不够,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了就业目标的不明确;同时,许多IT专业的学生应变能力不强,缺乏协调和沟通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不流畅,这也是IT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3.2IT职业分类在择业与就业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IT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是否适应快速发展的IT产业对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社会需求。但是由于IT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快,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适应发展需要,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需求变化。
《IT职业分类方案》课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召开典型IT企业和用人单位分析座谈会、进行有针对性问卷调查等手段,充分了解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原有IT职业分类情况,各部委、各行业对IT职业分类的观点,各主要IT厂商的职业分类情况,社会各界及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方面人士的意见,培训专家的观点,国外媒体流行分类法、国内媒体流行分类法等,对IT职业分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职业院校进行IT专业教学计划设置和课程安排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技术应用为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实行学历教育与认证教育相结合,增强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IT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 结合IT职业分类,职业院校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3) 保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拓展专业方向。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因校制宜,在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条件下,根据IT行业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形成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关键词:就业指导;医科院校
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现。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程序式”向“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型期,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偏颇,指导目标短期化;指导内容简单化;队伍建设滞后,亟待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一些工科、商科、职业技术学校[1]纷纷进行就业模式改革探索,而医科院校鲜见报道,故本文首先要找出医科院校本科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体系。
一、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现状
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医科院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滞后,使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的职业定向脱节;医科院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围绕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忽视了医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较少,使得医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二、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体系
构建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以院系学生工作人员为辅助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就业指导理念的提升,将“以人为本”作为医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思想
就业指导应从单纯的信息供给向关注个体特质、以求职者的内心需求和人生规划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思想回归。营造极积价值追求的就业文化,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就业指导的责任认识问题。
(二)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专业人员主要包括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各院系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就业指导专业教师等。
首先,应严格按照师生比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条件不具备时可采取由兼职向专职逐步过渡的方式,保证师资充沛并逐步走向职业化。试行“创业导师”制度 ,成立创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指导;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成立指导小组进行全员指导,统一备课,鼓励其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国家认证,提升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最后,关心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长期发展,鼓励其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并在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建立多途径工作链
建立学生――辅导员――就业中心工作链,加强辅导员桥梁作用;建立“教学――管理――实习/就业指导”循环工作链;建立“就业信息――辅导员――学生择业意向――辅导员分析指导――学生应聘”的工作链;建立“实习基地/工作单位――教师、辅导员、就业办实地考察――单位评估――改革教育、管理、就业指导模式――就业办分析储存信息――新实习基地建立”工作链。
(四)建立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前期针对大一、大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学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期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课业知识的同时,参与实习,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将职业生涯规划中设定的目标一一落实;后期面向大四学生,是信息保障与求职技巧培训,解决“怎么培养人”的就业指导的内容问题。
通过前期指导使医学生探求认识的统一与科学,理念的提升与价值追求,对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就业的规律、工作体系、就业思路等有科学的理念、态度、价值判断;通过中期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理念和相关能力,使学生掌握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观点、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后期指导解决毕业生求职有策略、就业有技巧、摆正心态,家长要配合学生、学校,协调做好就业后阶段的工作,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五)构建就业指导网站
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地选择、待遇要求、实习地点、就业(考研等升学)现状,并实时更新。
建立实习和就业单位信息库:记录实习教育基地单位基本情况、招收实习生的人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招聘计划、对实习学生的综合评价;记录就业单位基本情况、基本待遇、招聘计划、特殊要求、师资水平、教学合作意向、跟踪记录就业单位对已就职学生的综合评价等。
建立学生求职简历自助系统、网上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远程面试系统的开发等,免费向全校学生开放,将就业指导工作与网络平台相对接,可以显著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实效。
网络也蕴藏着“无形”的就业机会,如今,网络兼职、网络创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如“校园网络记者”“论坛管理员”“跳蚤市场”“兼职编辑”“网络保安”。网上兼职可以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积累到宝贵的实践经验。
(六)就业目标效果评价
结合学生择业意向的就业率统计;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评价该就业指导体系机制运行是否合理、效果如何,根据反馈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该体系,最终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郝晶,丁淑平,赵佳.大学生输出式实习就业指导模 式的构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l4).
关键词: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14-02
一、前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呈现出高层次和多样化的合作办学趋势[1]。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约有600所。作为农业大国,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院校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教学质量和国际知名度。但是,近年来,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关键[2],其设置不科学将严重影响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效果。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二、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农学专业课程比重较少。我国农业院校有着特色学科和专业,与其他综合性院校有着本质区别,农业院校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逐渐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型院校。因此,农业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包含有农业学科的合作项目,还有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工学、法学和文学方向的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着农学特色学科课程较少的问题。研究表明,农学类学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占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3]。而且,在学习国外专业课程前,学生一般需开展语言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语言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进一步导致了专业课程比重的下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中多次强调,中外合作办学应加强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专业课程重复建设的现象,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数据显示,仅管理学方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多达10余个。地方农业院校在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特色农学专业项目的力度有待提高。
2.课程设计落后且难以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可能更加需要的是新颖的题议,课堂的气氛以及教师所发出的正确的指导信息,更加能挑起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但此过程中会缺乏一些有效的监督与监管以及我国传统教学思维、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沟通不畅等方面的影响,事先准备好的课程设计往往难以落实和顺利实施。另外,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审批以及实际执行上需要较长的年限,在申报合作办学项目时的课程设计难以满足多年后的实际教学需求。信息时代下科技发展迅速、专业知识更新较快,能够适合学生们既快又好吸收的课程信息也不断在转变提速的更新,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开发不足,没有系统地为中外合作办学开发配备有针对性的教材,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性教材、课程设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3.课程对接不畅。课程对接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外双方课程对接不畅,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课程提出了两个三分之一的底线,即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国外的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需达到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教所授课学时不低于所有学时的三分之一,而且部分专业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实际执行中,各农业院校制定了高于此要求的标准,这就要求学生对外语的熟练程度较高,特别是对专业英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语言课程的学习,容易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时,而外方在开展专业课程的学时又较注重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上产生脱节,另外,外方教师由于出国期限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经常出现突击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缺乏课程之间的衔接,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高,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外专业课程与我国国情对接不畅,通常表现在中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在处理专业课程的方式上也有着一些明显区别。再有站在我国农业的角度来说仍具有区别于国外的特点,适用于国外的专业课程不一定适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若在课程衔接上不通畅,双方的合作课程将得不到完美的落实。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方面存在着对接不畅的问题。
4.引进的优质特色课程较少。虽然我国有大批211、985、省部级重点和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引进了国外高等教育项目,但是引进项目的含金量还不高、合作层次较低。在外方合作高校方面,与世界领先的农业院校的合作项目较少,引进的课程多是低水平、实用性不强的课程,而引进的优质特色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在合作层次方面,多是本科生合作办学项目,没有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合作项目。
三、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1.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办学的管理和引导。部分地方农业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功利性质,重视中外合作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在中外合作项目的管理和执行方面则重视不够,缺乏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长远的规划,而且各个地方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缺少沟通和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在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审批时,应对合作外方高等院校的资质、能力和相关课程的设置等进行全面的审查,根据各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对全国农业院校的中外办学项目进行宏观调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另外,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相关部门可建立农业专业人才预警机制,根据我国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以及国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和规范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为农业院校中外办学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宏观信息咨询。
2.建立和完善具有地方农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以各自的特色学科专业为基础,建立具有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地方农业院校要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理念,遵循总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优先开展优势特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学科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经验与模式,针对学生就业、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等不同需求,设置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多元化[4]。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选择办学条件好、发展前景好、教学质量高、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专业开展合作办学,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方面融入特色优势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立切实可行的优势特色课程体系,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业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科,丰富专业课程相关理论,形成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优势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带动农业院校整体教学建设的进步,提高农业院校国际化水平。
3.加强中外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地方农业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建设上应该加强中外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以从点到面视角,发展好、建设好地方院校的管理体系,在面向国际化的同时也要立足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对引进的课程进行消化、吸收,使其适用本土化教学,课程设置应适应我国地方农业发展需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建设与国际化培养目标相适应,教学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学习方法要体现自主性,教学过程要富有实践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能力,带动农业院校科研、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完善与进步,保障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4.科学合理引进国外专业课程。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建设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同时要积极开设有特色的专业课程。通常情况下,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是农业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但三项课程比例的设置没有严格的要求,而是根据中外双方的教学特点和要求来确定。农业高等院校应该重新审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一致,课程的名称、性质、学分、课时设置是否合理,并充分调动中外双方积极性,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课程门数,增加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王亚楠,马秀利,丁军海,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2,(35):17-18.
[2]熊静漪.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18-21.
关键词:伪订正现象;小数课题;作业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72-1
一、理论提升,“采它山之石以攻玉”
为了预期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必须先加强自我修养,从理论上找到支撑,从能力上打好基础,所以实验初期我们对此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搜集大量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并作了分类和探讨,找到了在本课题上最深限度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再出发”。通过几次集体培训和学习,从思想上武装了自己,在对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意义及认识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小学生作业订正的意义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在学习中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紧迫感。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学生在作业订正上存在马虎和不重视的现象,有的作业学生是相互之间对照一下,抄一个正确的结果了事,有时候明明方法和过程都是错误的,但是学生订正时却视如不见,只是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有的学生订正的作业跟之前所犯的错误一模一样,归纳起来,学生的作业订正存在着隐蔽性、虚假性、模糊性和随意性等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慎重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了研究“伪订正”的方法,主要列举如下:
1.教育调查法:了解数学作业“伪订正”的现状。
2.文献资料法: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整理资料汇编。
3.活动研究法: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努力研究改进学生课后作业的订正策略。
4.个案分析法:针对某一学生的订正内容,采用谈话、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
5.经验总结法:经过实践、观摩、分析,形成数学作业“伪订正”改善的一般策略。
二、启动研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在学生及教师中展开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寻找问题根源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我们发现了与学生作业订正情况相关的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错误原因方面,通过问卷和座谈,发现70%以上的错误时由于学生练习时的粗心,10%左右的错误是由于学生的理解偏差,只有15%左右的错误是由于学生找不到解决方法。2.伪订正产生的原因,通过无记名问卷,个案分析和座谈、走访,发现学生作业“伪订正”的原因中“不够重视”的占612%,“缺乏指导”的占223%,“时间有限”的占137%,“其它原因”占2.8%。
(二)群策群力,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在数据的分析中,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本课题小组通过四次的讨论,总结相同相似的建议,制定了作业“有效订正”的方案:
1.认识上的“攻心”策略
“强扭的瓜不甜”,要想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订正质量,必须提高学生对订正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让学生从内心认同订正,建立必须高效订正,化解错误上的“拦路虎”的意识。首当其冲在对学生引导前,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订正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形成及时、认真、专研的订正习惯,提倡学生实现“每种类型只错一次”的目标。
2.方法上的“指导”策略
好的订正方式要及时推广,让学生建立起相对统一且科学的订正策略需要教师的指导,比如在错误发生后如何分析错误原因?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记号着重标示并在错题旁写一写错误分析,以此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如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或解题策略有哪些?可以用注解的形式整理在题目下方;订正后还要不要保留错误的过程?可以把错误的原型保留下来,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订正在旁边以便对照。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及时回顾“错误”,就能更好地融错误资源为学习“再出发”的动力。
3.形式上的“合作”策略
作业的订正形式更应多样,订正作业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一是拿不准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追溯到问题的核心,合作中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模型,二是订正中可以相互说思路,提醒注意要素,提高订正效率,并且让新鲜的形式促使学生的积极性产生。
4.时间上的“机动”策略
变当堂订正为及时订正,变一次订正为多次回顾,让时间上的“机动”带给作业订正更高的效率和更持久的作用。对于不少学困生,与其逼着他们“草草了事”不如留给学生宽容的时间,让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做最大的努力。
三、融入实际,“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在有效订正作业的实践研究上,我们采用了“个案研究法”和“实验对照法”:
1.“个案研究”:由参与教师挑选实验对象,建立研究档案,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案落实到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订正,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座谈等形式分析作用。
2.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较,检阅理论上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中的作用,找到不足之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在实际中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四、取得成绩和困惑
本学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学研究水平。中心小学于上半年申报的国家级语文课题《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子课题“课中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和市级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实验”已正式启动。课题组成员不但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系列活动,还要虚心学习,善于挤时间,认真阅读报刊、杂志中有关理论文章,积极从网络上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要勇于实践,努力探索农村小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从每一节课做起,并注意积累实验的原始资料,如各种计划和方案、研讨会议记录、学习笔记、教学案例等(项目可参看《教师课题研究手册》,特别要注意积累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资料,每学期要交一份典型教学案例);要经常和学校老师、课题组其他老师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主动宣传新理念、新教学方法,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实践,使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本期课题组研讨活动形式拟为:
①第八周前由实验教师自选课题和时间,提前一周打印教学设计(交中心小学)在课题组内交流——观摩——反思交流。
②推荐两位教师向全镇作课堂教学展示。
2、积极开展校本专题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探索农村小学课改之路,中心小学确立了四个校级课题:
①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②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实践研究;
③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研究;
④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定课题,拟订课题实验方案(方案要围绕专题,以实际的活动、做法为主,并确定各阶段验收时间),开展实验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学校,要鼓励教师勇于实践,从每节课做起,从每天做起,持之以恒地开展活动。中心小学将根据各校开展活动的情况,选出一至三所学校,作活动成果的展示。
3、要切实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课程。
①要大力宣传新课程理念,打消教师的疑虑,坚定教师投身课改的信心。
②要以校本教研为主,充分发挥学校自主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各校的校长、教导主任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学校每位教师一学期开一节公开课,并及时组织评议活动。开课教师要做好课堂实录,综合评议教师的意见,写好教学反思,形成一个较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参加中心小学组织的“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案例截稿时间为:2007年1月4日,案例写作可参阅《福建教育》2004年第2、3期有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