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0: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高血压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内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入院的高血压病例240例,该组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提出的高血压分类标准。其中男176例,女64例,脑力劳动者143,体力劳动者97例。35~40岁32例、41~51岁63例、51~55岁66例、61~70岁79例,以年龄40岁以后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前调查 随机选择入院时的高血压病患者,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一般资料、情绪急躁、不正确的服药、钠盐的摄入、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及缺少活动七个项目。根据调查情况,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状态、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的信念及态度。
1.2.2 入院教育当患者到达病区,完善住院手续,责任护士将患者安置所在床位后,即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卫生制度、作息时间及各种检查项目,使患者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有利于交流,通过交流,使护士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提供基本资料。
1.2.3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①有关疾病知识的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疾病。②药物知识的宣传。给患者制定明确的服药时间表,预防患者因血压正常而停药,血压升高而服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或乱用偏方,以免影响治疗并延长病程。③饮食知识的指导。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为主。饮食要定量,不暴饮暴食,禁烟酒。利尿剂应用时,补充钾盐、水,食用含钾高的豆类食物、橘子等。④心理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愉快接受治疗很重要。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保持情绪稳定,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1.2.4 出院教育 于患者出院前1~2天给予预防保健知识,加强自我护理能力,确定复诊时间的教育。出院后适当运动,根据患者自觉症状,来调节运动量,运动时间,并要长期坚持,以减轻体重,增强体质。定期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坚持服药,保持心理舒畅。
1.2.3 随访 出院3个月随访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后,患者在吸烟、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少活动、不正确服药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P
3 讨论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降低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应该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适量运动,这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的环境下可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介质的释放使小动脉收缩并引起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交感神经兴奋还可促使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均促使高血压的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得以维持。吸烟、过量饮酒对高血压患者百害无一益。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可以使人的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以刺激心脏,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尼古丁还可以使血液中脂肪类物质增加,而更加促进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发展。过量饮酒可刺激脂肪组织分解,形成大量的脂肪酸加重脂蛋白血症,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本调查中62.4%的男性患者有吸烟史,47.8%患者既吸烟又饮酒,由于成瘾性,要在短期内戒掉烟酒,需要有坚强的毅力。通过健康教育来影响和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不存在药物治疗伴发的不良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高血压;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057-02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也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由高血压引发的高致残、致命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仍处于较差水平。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不良环境刺激、运动少、长期精神紧张、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等,虽然高血压遗传因素约占30%,但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发生高血压。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肥胖、减少精神压力、改变不良环境、坚持锻炼,同样可以避免高血压。因此,鼓励患者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已很有必要。为此,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集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80例,男125例,女55例;年龄38~84岁,平均5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1例,中学88例,小学及以下61例。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实施从入院到住院宣教、出院指导、随访的全面健康教育,按照护理程序方法,自患者入院即评估患者健康情况,并按照“收集资料 列出护理诊断、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 评价效果”的顺序开展健康教育。
1.2.2 住院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的同时发放入院告知书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需求调查问卷,对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进行个体化宣教。对其中的共性问题制订成“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单”,由责任护士发放并讲解,要求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或陪护人员阅读。并组织患者观看科室播放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录像。教育患者积极治疗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1.2.3 发放健康教育单。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预防高血压;保持规律的运动;减轻体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 g,补充钙和钾盐,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减少食物中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按医嘱服药,不可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服;定期检查血压;吸烟的危害;控制饮酒;避免不良的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避免不良的环境刺激;定期体检等。
1.2.4 出院指导。对出院患者定期复查随时指导,建立患者档案手册,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追踪宣教,提醒患者注意饮食、休息、服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1.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n(%)]
表1显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教育前的认知率。
2.2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较教育前有显著改善。
表2 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情况比较[n(%)]
3讨论
高血压属慢性病,发展缓慢,如得到合理正确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易发生靶器官损害。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学会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坚持控制饮食,合理安排运动量,坚持服药,戒烟、戒酒,可避免血压增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改变不良行为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用药知识等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显著改善,患者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大有提高,特别对如何预防高血压,降压药物指导,饮食指导需求最多。出院后患者普遍反映通过住院期间接受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学到许多知识,患者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知识已有全面认识,更主动配合治疗,应对能力大有提高,高血压并发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明显减少,患者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提高。而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和专科水平,激发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求知欲,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健康教育不仅对药物治疗有增效作用,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三个方面都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2.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
[3]郑建华,梁淑欣.83例长期高血压眼底改变动态随访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49.
[4]陈德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10.
[5]张蕴婷,吴桂芳.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33-134.
[6]谭丽,景玉芝,樊立坤,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128-129.
[7]刘丽敏,许晓云.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64-65.
[8]尹作香.高血压病防治健康教育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8):82.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轻度78例,中度12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会议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5~65岁,平均39.7岁±14.2岁。
方法:⑴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及主要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具体条目:1饮食符合要求;2良好的休息;3合理适当的活动或运动;4家属照顾,即能接受到家属亲友良好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照顾与关爱;5不嗜烟酒。所有条目分为符合(是)、基本符合、不符合(不是)3个层次。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调查对象讲明填写内容和要求,由患者自行填写,30分钟回收,专业人员查阅后对遗漏的条目由患者自行补正。于入院初期(入院2~3天内)及时行健康知识宣教后发放。共回收入院初调查表200份,知识宣教后调查表192份。最后以“符合(是)”及“基本符合”为计数记分。⑵知识宣教方法:1书面宣教:所有对象在收集第一份调查表后,即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评估、汇总,同时给患者发放《慢性乙肝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处方》,介绍疾病不同时期乙肝患者的饮食、休息和运动方式及意义,强调吸烟、饮酒对肝脏的危害性。2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沟通:如讲解家属对患者关照的重要性,使家属理解身心关爱是患者康复的有效保障,以取得其配合与支持。3加强对生活方式薄弱群体的宣教:对首次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生活方式中存在的缺陷较多的薄弱群体,在进行宣教时对其作为重点对象,注重针对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理解程度,反复耐心进行指导,例如饮食指导中,从饮食种类到烹调方式、钠盐的摄入量等等,并注意观察其效果。
结果
健康知识宣教前后慢性乙肝患者生活方式比较,见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见表2。
讨论
慢性乙肝患者生活方式存在着缺陷:据估计,10%~20%的慢性乙肝最终将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在本次调查中,大专以上组高于小学、中学组,干部、职工组高于农民组。说明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和干部、职工人员接受医师饮食指导的依从性较好,饮食指导应强调个性化,家属是患者饮食的协调者,也是健康知识指导与监督的对象之一。合理的活动与运动对于增强机体免疫、调节情绪都十分有利。对于慢性肝炎,如病情较稳定可逐渐增加活动,包括气功、太极拳等。部分患者对于此项目坚持不足。农民组高于学生组;农民高于干部、职工组及其他组。而如何使患者正确地掌握活动时间,活动方式以及活动量,使之成为慢性乙肝康复的有效措施,仍然是医务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知识宣教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针对调查对象存在的生活方式缺陷,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并注意了解其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情况,注意对生活方式薄弱的群体重点进行讲解和宣教。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血压;知识缺乏;不良生活方式;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其发病率较高,而且它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2]。我科于2007年10月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的调查,实施有助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知识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的对象标准:(1)年龄50~79岁;(2)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入选病例 241 例,男 148例,女 93 例。使用药物包括:(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2)复方阿米洛利片(3)替米沙坦片(4)辛伐他汀片。
1.2方法
对入选病人药物联合治疗的同时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1)用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或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降压治疗;对血总胆固醇水平正常偏高者随机分到他汀组或常规调脂组。(2)高血压知识和饮食方式调查。高血压知识调查内容:高血压概念、诊断标准、所导致的疾病;监测血压的意义;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意义等。饮食方式调查内容:每日的主食量、肉类、蔬菜、水果、食盐量;每周蛋类数量、吃煎炸食品次数;每月食油量;是否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参加体育锻炼等。调查结果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知识缺乏和有不良生活方式,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指导。
2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
2.1心理干预措施
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不佳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有焦虑、恐惧、怀疑、否认、愤怒、悲观等。 因为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障碍,使得高血压患者采用单纯降压治疗往往不能很好的起到降压的作用[3]。评估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知识水平的不同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焦虑、情绪激动、紧张、膀胱过度充盈、室温过冷或过热、疼痛、昼夜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压变化。对于容易情绪激动者,还应指导如何控制情绪的方法、自我调解,保持心情愉快,克服急躁情绪。帮助患者认识并正确面对高血压,让患者看到高血压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就能控制好的乐观的一面。
2.2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评估患者对治疗意图的了解和配合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案,药物剂量和服药的方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 科室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定期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预防措施、血压监测的方法,特别要想患者宣传高血压病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强调生活调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预防中的重要性。
2.3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从性,根据依从性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制定明确的服药时间表,提示患者预防漏服药物。对于依从性较高者,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尚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依从性较低的患者要了解分析原因,讲解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必须坚持长期服用,不得随意停用或自行减量和不服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每次发放药物时,了解服药情况,定期以电话或门诊方式随访,督促患者坚持监测血压情况和定期复查生化常规,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用量。
2.4饮食指导
将患者习惯食用的食品制成营养含量表,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要定量,不暴饮暴食,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建议患者宜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严重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2G/D。保证充足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等,补充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肥胖者可适当食用有降脂作用的食物,食用油应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
2.5运动指导控制体重
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平衡关系,此类高血压病人如果单纯依靠降压药物治疗,而不减体重,血压下降往往不理想,所以,这类病人除坚持降压治疗外,还应注意减肥。体育活动不仅可降压,还能除脂减肥,调节心理平衡,改善精神紧张状态。因此,鼓励高血压病人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养花、有趣的活动和适当的家务劳动。开始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并且长期坚持,可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4]。
2.6不良嗜好饮酒和吸烟对血压有影响
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对吸烟者要宣传吸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不利,要以坚强的意志戒烟。还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吃戒烟糖帮助戒烟[5]。酒精可使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有血管破裂危险,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ML/D为仪为宜。
3结果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通过进行高血压知识调查和饮食方式的调查,评估患者的情况,给予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从心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改变不良嗜好等,使以上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过联合药物降压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实施,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4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教育,使入选患者很好地了解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懂得改善生活方式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行为的后果,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参考文献
[1]贺雪梅,肖业高.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3C):13-14.
[2]2009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要.
[3]由淑萍,代亚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9):109-111.
【摘要】 目的 为预防冠心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疾病复发,对住院及出院的冠心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按计划实施、管理和监督,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健康教育流程,定期实施健康教育、咨询指导、跟踪随访。结果 123位冠心病患者及家属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 ; 冠心病 ; 生活习惯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已逐步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 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研究表明[1],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因此,我们对冠心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进患者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实施健康教育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3位患者均为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诊断为冠心病者,其中91位患者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32位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其中男78例,女45例,年龄(48.88±10.89)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我科从2007年1月开始对住院及出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体重、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摄盐情况和高脂饮食六个项目。根据调查情况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流程。
1.2.2 建立健康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诊断治疗情况、文化程度、各项生活方式信息、入出院时间、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门诊随访情况,实行微机管理。
1.2.3 实施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同时根据个别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健康需求在每次讲座后进行个体咨询,做到集体教育与个体指导相结合[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
2 结 果
冠心病患者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听讲座,每次讲座后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使患者既知道如何做,又坚信能做。通过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流程,对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使不吸烟(包括戒烟)的患者达92.57%,不饮酒(包括戒酒)的患者达90.10%,能够坚持健康饮食的患者达64.85%,能够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达89.60%[3]。
3 讨 论
3.1 健康教育可督促患者减少吸烟或戒烟,避免饮酒过量。吸烟、饮酒过量对冠心病患者危害很大。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它可使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以刺激心脏,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过量饮酒可刺激脂肪组织分解,形成大量脂肪酸,在肝脏合成的前β脂蛋白急剧增高,同时前β脂蛋白的乳糜微粒在血中分解速度减慢而加重脂蛋白血症,进一步使血压升高[4]。
3.2 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钠盐使血管对各种外因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5]。进食过多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的人群易患冠心病[6]。
3.3 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加强运动锻炼。适当运动可增加肌肉和脂肪内蛋白的活性,激活β氧化过程,使肌肉更多摄取和利用脂肪酸及胆固醇,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7]。
4 小 结
冠心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达到冠心病的规范化治疗,只靠住院治疗是不够的,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需要患者有正确的认识和坚强的毅力,这是一项持久的任务,更需要医院、社区、家庭及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中莉,王广.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河北医学,2003,9(5):458~459.
[2] 刘 颖.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1):115~116.
[3] 张晓梅,张 颖,周文悦,等.“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促进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44~147.
[4] 曹志友,李 伟,卢春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2):95~97.
[5] 何路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机动车驾驶员血压高值人群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9):60~61.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生活方式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着[1]。近些年来,一方面因为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教育的缺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使得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日益严重,患者存在着不按时服药、服药不测血压、不监测效果、不定期体检等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认知和行为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了高血压本身[2]。因此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影响及血压的变化,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所有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里面规定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舒张压在100~109mmHg或者收缩压160~179mmHg[3]。患者中男72例,女5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1.23±10.21)岁。文化程度方面:本科以上12例,高中及大专28例,初中50例,小学及以下32例。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首先对所有患者建立含有姓名、性别、身高、病史、病程、生活习惯、运动情况等信息的健康档案。其次对患者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管理。主要的教育形方式有:①播放录像:定期组织患者观看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形象性的有关高血压知识的录像;②开展知识讲座与咨询活动:2w开展一次原发性高血压相关专题讲座,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的预防措施、治疗护理关键、病程进展过程等知识进行讲解。为患者解决疑问;③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材料:每月给患者定期发放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关于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小卡片。主要的教育内容有:①调节饮食,合理膳食:少食甜品,多吃鱼类及含钾、镁、钙丰富的豆类、牛奶、花生等食品,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戒酒戒烟;②进行适量、适时运动:根据季节时间的变换来调整晨练时间,选择太极拳、散步、慢跑等体力消耗小,动作简单等运动;③做好血压监测及按时服药:严格按照用药原则进行服药,每日服药前后监测血压,如若波动较大及时联系医生;④心理辅导:指导患者学会情绪调节,帮助患者排除负面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7输入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健康教育干预 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
2.2患者干预 前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健康教育干预后戒烟、戒酒、适量运动、遵医服药、体重控制等患者人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影响着重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并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功能的衰竭,因此对高血压的治疗与控制刻不容缓[4]。当前,因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原发性高血压还不能彻底根治,对该病只能进行预防、控制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需要专门的健康教育手段来进行矫正,有相关研究表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得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早期预防可使得高血压严重并发症再减少50%。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控制该病的手段之一[5]。
患者对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影响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并不知道高盐是能够使得血压升高并影响相关药物降压效果;对肥胖程度与高血压程正相关也认识不足;不知道吸烟喝酒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一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一些不良行为得到很大改善,患者的戒烟率、戒酒率、控制体重率、尊医服药率等均显著升高,且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改善。这意味着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有着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关于高血压的认知、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有着明显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润莲.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7):125-125.
[2]彭晓霞,梁万年,雪平,等.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3,6(2):135-136.
[3]李雪红,吕瑜莲,王艳丽,等.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1):84-85.
[4]徐亮,李芳健,王文,等.广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效果初步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8):564-565.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怀孕前的血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耐糖量也未显示异常,但是怀孕后首次出现糖尿病的症状[1],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将这一类病症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类型。目前,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几率大约为1%~5%,并且近年来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由妊娠期糖尿病引起胎儿畸形、巨大儿、胎死、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几率较大,并且,虽然患者在产后血糖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较大,所以,如果未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则将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该院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科学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学会自我管理,维持血糖的稳定程度,现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研究的实验对象,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30.4±5.8)岁,妊娠周期为34~39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6.2±2.3)周,其中32例为初产妇,18例为经产妇。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33.1±4.5)岁,妊娠周期为35~40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6.5±2.1)周,其中34例为初产妇,16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且在年龄、孕周、生产情况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做好常规检查、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1.2.1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对患者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是为患者建立一个详尽的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爱好、临床症状、妊娠周期等方面[2],并详细记录患者每次测量血压、血糖的具体情况。
1.2.2 疾病知识宣讲 妊娠期女性患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会导致其血压、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而患者在妊娠期的不良习惯都是源自于对疾病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第二步是进行疾病知识宣讲,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定期组成咨询小组或健康讲座,向患者讲述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形成原因、主要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危害等,尤其是生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应重点说明。同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帮助患者平复内心的焦虑,消除疑惑。通过讲座和咨询小组的方式系统地向患者传输科学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风险的认识,并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1.2.3 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母婴风险,所以,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也在于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良好途径,关于这一点,我国临床上已经形成明确的共识。通过长期的有规律的的运动,并将运动量控制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肪代谢的紊乱状态[3],并对患者血糖起到一定的的控制效果。一般的患者可以多走动一下,在体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是餐后1 h应多运动促进消化,可选择散步20~40 min,或者中速步行。尽量将体重增加控制在10~12 kg范围内,避免空腹进行剧烈的运动,预防低血糖,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出现大的波动,避免受到大的刺激,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1.2.4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孕妇在怀孕的不同时期对营养、热量的需求有所不同,所以,患者应在此方面形成高度的重视,注意适当补充营养,避免过度滋补造成营养过剩。怀孕中期每周一般需补充3%~8%的热量,并补充40%~50%的碳水化合物,20%~30%蛋白质,30%~40%脂肪,同时需适量补充叶酸、钙剂以及铁[4]。可以参照相关营养含量表为患者量身定制一日三餐的食谱,根据其体重、营养状况来确定每日所需补充的热量,保证患者饮食健康科学。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所以,需帮助患者纠正这些不良习惯,通过规律、健康的饮食来控制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
通过相应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方式情况,主要包括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监测体质量、适当运动、定期进行产检几个方面,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n(%)表示,组件比较以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方式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在控制饮食、监测血糖、运动、产检以及监测体质量几种健康的行为方式上,结果都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况比较[(x±s),mmol/L]
3 讨论
随着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几率的逐年增加,临床上开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以及病情对母婴生命安全所带来的影响给予广泛的重视,并在此领域进行多项研究。妊娠期糖尿病需及时接受治疗,才能保障母婴安全,除了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的稳定,这已经成为护理工作所关注的重点。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几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导致体质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患者在妊娠期的内分泌激素处于相对紊乱的状态,血糖水平受此影响异常变化[5],从而威胁母婴安全。所以,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外,系统的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生活行为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behavior mode of hypertension patient.Methods:One hundreds and six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experiment group 80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observing the life behavior change.Results:After one year,the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diagnostic standard in experiment group rised from 21.25% to 67.5%,higher than control.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ir lifestyle (exercise,sodium intake,alcohol) improved(P<0.01).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n hypertension related knowledge rate and help them to build up good way of life.
Key words hypertension;patients;health education;living behavior way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种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常合并心、脑、肾、代谢性疾病等[1]。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发现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及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均很低。所以高血压的防治不能以患者个体为基础,必须在社区开展综合性的防治,预防和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社区工作的重点。因此,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们系统观察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于山东金岭铁矿社区。随机抽取该社区16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8~73 岁,其中男95 例,女65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 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社区开展护理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对实验组实施以下护理措施。
1.2.1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方法
第一,邀请专家进行高血压专题讲座3 次。第1 次介绍高血压的判定、发病原因、症状与体征、高危因素、注意事项等。第2 次介绍药物治疗原则及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通过控制体重、体育活动、合理饮食、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等来防治高血压病。第3 次针对患者个性问题加强指导,以强化薄弱环节。第二,发放宣传材料,如高血压运动处方、《防治高血压病指南》等,以便强化记忆,尽快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每年4 次家庭随访,随时了解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和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患者的家庭成员积极沟通,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提供家庭帮助。第四,发放社区的便民服务电话,便于患者电话咨询,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2.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内容
1.2.2.1 指导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并注意“四定”(定人、定时、定血压计、定)。
1.2.2.2 饮食健康教育
第一,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食盐摄入量的标准为每天不超过5 g(包括烹调中的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这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益的。第二,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少食富含脂肪的食物,每日摄入脂肪的产热量小于总热量的30%,多运动,适当增加脑活动。第三,膳食合理搭配。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中国营养学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日常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每日400~500 g,水果100~200 g,豆类及豆制品每日50~100 g,肉类50~100 g,鱼类有益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可适当多吃,每周1~2次,每次150~200 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 g,食用油每日约25 g。第四,增加钙的摄入量,膳食钙与血压呈负相关,增加钙的摄入可降低高盐对血压的影响。第五,忌食浓茶和咖啡,禁止吸烟和酗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暴食等。
1.2.2.3 运动行为健康教育
第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坚持经常性有氧运动(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循序渐进,活动时以不感到胸闷、心悸为宜。可考虑“1,3,5,7方案”,即每天至少活动一次,每次活动30 min,每周至少活动5 d,活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年龄(岁)] 次/min。运动能降低体重,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骨骼肌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同时使血压降低[2]。第二,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患者和在噪音过大的环境中工作的患者,要学会劳逸结合,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第三,告知患者九个危险时刻,即月中: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左右;6:00~9:00:血液易形成血栓;餐后1 h:血流减慢,血管瘀血,可诱发血栓形成;大便时;极度兴奋时;洗澡时;看电视时;气温骤降时;性生活时。以上时刻应引起患者的重视,如出现不适,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1.2.2.4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指数(BMI)<24 kg/m2;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
1.2.2.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节及心理治疗,使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精神紧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2.1软件进行录入核查,采用t检验及χ2分析。
2 结 果
2.1 不良行为改变情况
通过健康教育,实验组高血压病患者在膳食结构改变、钠盐摄入量、限酒、坚持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等方面的情况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戒烟行为有所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进行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不良行为改变情况
2.2 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及对危险因素认识的变化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21.25%上升到教育后的6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相关知识均有显著提高(P<0.01)(见表2)。表2 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及对危险因素认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3 讨 论
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许多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3]。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从而提高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4]。通过健康知识教育使社区的广大群众,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认识到高血压病在目前虽没有有效的方法根治,但是可以预防。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学会自我调整,对提高疗效极为重要[5]。依从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药物依从性和非药物性治疗建议的依从性,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如根据医嘱及病情按时用药,定期就医复查,避免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情绪稳定,合理搭配饮食,规律适度锻炼,冬天注意保暖,预防便秘等[6]。社区健康教育促进了社区居民相互之间的学习,增加了沟通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了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建立,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说明健康教育是成功的[7]。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1〗
[2]杜鹃,张素华.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5):347-349.〖1〗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2):103.〖1〗
[4]包银珍,方红.产科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4,16(16):56.〖1〗
[5]申华平,赵新娜,张淑芳,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知识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32):2 919-2 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