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19: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治理新成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扶余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着力打造“增收致富、素质提升、便民畅通、平安稳定”四大工程,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效机制。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精心实施“增收致富”工程。一是针对农民致富信息闭塞、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群众缺乏技术的实际,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到农家、科技人员到农家、技术培训到农家、农民信箱到农家、政策宣传到农家、绿剑护农到农家”的“六到农家”活动,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上的“农业科技咨询”,将多方搜集的科技致富信息及时送到群众手里,引导群众找准发展路子,调整产业结构,并定期不定期深入村屯为群众提供各种生产技术服务。二是结合“三创两建”活动,不断深化“双向培养”工程,确立各类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先锋基地”,引导农村产业化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遇,尽快破除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体制,努力使项目进村、技术进村、服务进村,努力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
二、围绕“乡风文明”的要求,精心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组建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理论宣传团,进镇入村宣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规划中来,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主人。二是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通过组织“一乡一村”的农民文化节活动,不断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同时以创建“文明村”、“五好家庭”为载体,以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主旋律,积极开展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宣传身边的典型、农村新风貌。三是加大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巩固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健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精心实施“便民畅通”工程。一方面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农村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线路改造、退耕还林等建设,为农民创造饮水卫生、用电方便、交通便捷、信息灵敏的生活、生产环境。通过编制《扶余县村屯整治规划》,对新农村村容作整齐布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乡镇非公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对生活区与工业区进行有效区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精心实施“平安稳定”工程。一是全面推行联络员制度,为村民提供全程服务,做到公开办事时间、地点、内容、服务人员和投诉方式。二是积极探索农村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级民主选举,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把思想好、作风好、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三是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把依法治村落到实处。积极推行县级领导接待日和镇乡工作领导责任制,健全工作网络。认真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干部依法治村,引导农民依法致富,自觉调整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扶余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着力打造“增收致富、素质提升、便民畅通、平安稳定”四大工程,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长效机制。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精心实施“增收致富”工程。一是针对农民致富信息闭塞、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群众缺乏技术的实际,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到农家、科技人员到农家、技术培训到农家、农民信箱到农家、政策宣传到农家、绿剑护农到农家”的“六到农家”活动,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上的“农业科技咨询”,将多方搜集的科技致富信息及时送到群众手里,引导群众找准发展路子,调整产业结构,并定期不定期深入村屯为群众提供各种生产技术服务。二是结合“三创两建”活动,不断深化“双向培养”工程,确立各类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先锋基地”,引导农村产业化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遇,尽快破除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体制,努力使项目进村、技术进村、服务进村,努力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
二、围绕“乡风文明”的要求,精心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组建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理论宣传团,进镇入村宣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规划中来,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主人。二是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通过组织“一乡一村”的农民文化节活动,不断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同时以创建“文明村”、“五好家庭”为载体,以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主旋律,积极开展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宣传身边的典型、农村新风貌。三是加大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巩固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健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精心实施“便民畅通”工程。一方面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农村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线路改造、退耕还林等建设,为农民创造饮水卫生、用电方便、交通便捷、信息灵敏的生活、生产环境。通过编制《扶余县村屯整治规划》,对新农村村容作整齐布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乡镇非公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对生活区与工业区进行有效区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精心实施“平安稳定”工程。一是全面推行联络员制度,为村民提供全程服务,做到公开办事时间、地点、内容、服务人员和投诉方式。二是积极探索农村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级民主选举,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把思想好、作风好、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三是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把依法治村落到实处。积极推行县级领导接待日和镇乡工作领导责任制,健全工作网络。认真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干部依法治村,引导农民依法致富,自觉调整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41-01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和研究的比较多,而对辅导员自身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的极少,片面地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该不会有什么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就是有他们也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事实上,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还真不少,若是社会、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长期不予以重视和解决的话,必将影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校园安全稳定以及教育教学的质量。
1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内涵
社会支持通常被定义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视角可以形成不同的理解,但就其性质而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另一类是主观的、可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
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认定一个个体是否心理健康通常要四个标志: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事实上,心理健康是心理学上心理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的另一种心理状态,与心理异常有着本质的区别。心理不健康状态通常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三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畴。
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是研究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两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他(她)的职业幸福感就越强,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2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工作关注的比较多,而对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鲜有过问和关注。实际上,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都不容乐观,辅导员的社会支持测量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得分都比较低,甚至有的还远远低于常规水平,不少辅导员还出现了疲劳和厌烦、焦虑和烦躁、迷茫和困惑、挫败和抑郁、失衡和倦怠等比较严重的身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对此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必将受到极大冲击,其工作成效及育人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比较低,其成因究竟有哪些呢?就笔者看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压力过大。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事无巨细,具体来说,凡是与学生日常事务相关的事务似乎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有着天然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工作时间长(全天候工作)、事情多而杂、带班学生多、突发事件频发、家人不理解等压力经常让辅导员处于忙于应付、身心俱疲的状态。同时,辅导员还有教学和科研的压力,尤其是科研,科研搞不上去,直接影响职称评定,而职称直接决定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这就迫使辅导员不得不从忙碌的学生事务中硬挤时间搞科研,使得辅导员经常处于工作负荷过重的状态。
(2)职业认同偏低。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入职当初之所以选择辅导员这份职业,并不是出于对这份职业有多么的热爱和认同,而更多的是出于生计需要的权宜之策。入职之后,随着时间往后推他们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愈来愈低,愈来愈切身感受到社会、学校、学生并没有给予辅导员这份职业应有的尊重和地位。社会人士没把辅导员当作是高校的教师和干部来看待,而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是做后勤工作的,是高校最底层的“民工”;不少专业教师在辅导员面前总是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辅导员是那些能力不咋样教不好书的人才担任的,内心对辅导员采取的是轻视的态度。学生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就更低,在有些学生心里,辅导员就是他们的保姆,没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不会上课,只会做一些具体的学生事务。
(3)个人发展前景黯淡。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受访者调查发现,没有人愿意把辅导员作为终身职业,有机会转岗会毫不犹豫转到专业教师或行政岗位上的人数超过95%以上。实际上,辅导员的转岗非常不容易,即使到了时间、符合条件,因工作需要或院系不愿接受等原因,最终也转不了。转岗无望,只能考虑升职和职称晋升两条路,两条路看似都可以走,但实际上都不好走,升职一般只能在学工系统升,无非就是升一个学工办主任或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待遇还不如副教授来得快,尽管如此,升职对大多数辅导员来说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职称晋升有科研量的要求,承担纷繁复杂学生事务的辅导员要抽出大量的实时间去申报项目、写论文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可见,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来说,个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4)工作成就感低落。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多的是隐性的工作,难以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量化的业绩成果,这就注定了辅导员工作很难出成就,辅导员也就很难有成就感。尽管辅导员“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甚至还没有寒暑假休息,但是每年到了年终作工作总结汇报时自己都觉得辛辛苦苦所做的工作几乎都是一些琐碎繁杂难以讲出什么成就的事情。另外,现在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缺乏感恩之心,辅导员辛辛苦苦为他们做再多的事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毕业之后形同陌路,这就更让辅导员缺乏成就感。
(5)工资待遇偏低。辅导员地位低、工作累、待遇差是多数高职院校辅导员普遍反映的问题。刚毕业的年轻的辅导员因没有职称,工资非常低,没有带班费,没有加班费,累死累活也就是那么一点甚至自己都难以养活的收入,更不要谈买房结婚。年纪大一点的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工资收入虽然高了一点,但相对专业教师来说仍然偏低,他们没有副业、没有课时费、没有课题经费等,甚至在有的高职院校还把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设置为比同一级别的专业教师低一个档次。工资待遇长期偏低,使辅导员长期承受着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心理煎熬,势必会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热情。
总之,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及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对此,无论是高职院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尽快消解影响辅导员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利因素,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民族出版社,2005.
为进一步促进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平安××香格里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香格里拉城区社会政治的长久稳定,保证全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央五部委《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的意见》以及云办发200423号《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的意见》和迪办发200524号《关于××州“平安县(区)”的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创建“社会平安”,政治稳定,结合我局实际,认为2009年度州体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防范工作是做得好的、有成效的。
一、单位领导重视、成立领导机构、有组织保证,按照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原则,签订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
州体育局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加强了单位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单位和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向上的环境和社会环境,州体育局于2009年年初重新调整充实本州体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专人负责、加强州体育局综治工作,并按着××州社会治安办要求,加强州体育局综治工作,按规定要求与××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办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局班子与单位各科室校签订责任书,并组织全局职工学习统一认识,为抓好今后体育局综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各项工作按规定要求落实,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现象。
州体育局2009年度,首先认真抓好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着重抓好作风建设,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学习,树立全局观念,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学习讨论,单位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树立正气,从领导到职工,从领导班子到各科室校,责任到位、目标明确、各司其职、如负其责。一年内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现象,没有火灾、被盗、爆炸和灾害事故发生,没有贩、种、吸毒人员、没有交通事故发生,没有“两劳”和“四种人”,单位和个人,都能自觉学法,依法办事,做到遵纪守法,没有人参加“×××”和“门徒会”等组织活动,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圆满完成。
三、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各种组织作用,开展文明、健康、向上活动,单位成绩显著。
州体育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单位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加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根据州委要求,认真开展州体育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干事思想教育活动,单位团结干事扭转得到加强,取得实质性成效。州体育局根据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要求和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参加安全文明小区建设活动,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健康、文明的工会活动,开展讲学习、讲风格、比成绩、树形象活动,使州体育局综治工作得到加强。
为进一步促进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平安××香格里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香格里拉城区社会政治的长久稳定,保证全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央五部委《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的意见》以及云办发200423号《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的意见》和迪办发200524号《关于××州“平安县(区)”的创建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创建“社会平安”,政治稳定,结合我局实际,认为2009年度州体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防范工作是做得好的、有成效的。
一、单位领导重视、成立领导机构、有组织保证,按照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原则,签订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
州体育局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加强了单位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单位和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向上的环境和社会环境,州体育局于2009年年初重新调整充实本州体育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专人负责、加强州体育局综治工作,并按着××州社会治安办要求,加强州体育局综治工作,按规定要求与××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办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局班子与单位各科室校签订责任书,并组织全局职工学习统一认识,为抓好今后体育局综治工作奠定基础。”
二、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各项工作按规定要求落实,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现象。
州体育局2009年度,首先认真抓好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着重抓好作风建设,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学习,树立全局观念,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学习讨论,单位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树立正气,从领导到职工,从领导班子到各科室校,责任到位、目标明确、各司其职、如负其责。一年内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现象,没有火灾、被盗、爆炸和灾害事故发生,没有贩、种、吸毒人员、没有交通事故发生,没有“两劳”和“四种人”,单位和个人,都能自觉学法,依法办事,做到遵纪守法,没有人参加“×××”和“门徒会”等组织活动,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圆满完成。
三、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各种组织作用,开展文明、健康、向上活动,单位成绩显著。
州体育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单位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加强,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根据州委要求,认真开展州体育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干事思想教育活动,单位团结干事扭转得到加强,取得实质性成效。州体育局根据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要求和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参加安全文明小区建设活动,争创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健康、文明的工会活动,开展讲学习、讲风格、比成绩、树形象活动,使州体育局综治工作得到加强。
浅谈“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今年,是“四五”普法的最后一年,也是考核验收的重要一年。为搞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各级都在认真搞好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制定考核验收的办法和考核细则。搞好“四五”普法的考核验收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四五”普法规划、达到“两个提高”、“两个转变”的根本目的、提高全社会法治建设的水平、推动今后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搞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考核验收工作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既要听汇报、看台帐,又要看平时、看实绩。在“四五”普法考核验收中,听领导汇报、查看各种台帐是最起码的考核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考核中通过听领导汇报,查看各种台帐基本了解和掌握所考核的单位在“四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在评先评优中掌握一定的依据。当然,在听汇报、看台帐的同时,还要把所考核单位平时“四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相结合,因为,“四五”普法考核是五年一次,所考核单位每年的普法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取得了哪些成效,上级主管部门平时应该是掌握和了解的。所以,考核验收不仅仅靠听汇报、看台帐,还要与平时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可以避免在汇报材料上有水份、在台帐准备上搞突击的问题出现,改变过去那种汇报是靠写出来的,台帐是靠补起来的不良做法,做到汇报是靠平时干出来的,台帐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做到既要听汇报、看台帐,更要看平时、看实效。第二、既要全面具体地考,又要突出重点的考。为搞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各级都层层制定了考核的实施意见和百分制考核细则,对普法教育的内容实施全面的考核验收。对“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实施纵横的全面考核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推进普法教育的扎实开展,有利于公平公正地开展考核验收,有利于普法教育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考核,才能全面推进,只有普法教育的全面推进,才能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建设水平。但在全面纵横考核的基础上,也不要忽视突出重点的考,要在全面考核中参于重点考核的内容,要重点考核在“四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有哪些创新的工作、突出贡献的工作、被上级推广的工作和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的工作。只有把全面考和重点考相结合,才能导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造性地深入开展,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更富有时代特色,更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第三、既要搞评先评优,又要倡导做无名英雄。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是五年一次的周期性考核验收,通过考核验收,总结表彰一批在五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调动大家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的积极性,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也要明确考核验收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表彰几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其根本目的是发现好的典型,总结出好的经验,找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动今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作为上级考核机关首先要端正考核的指导思想,明确考核的根本目的,同时,要引导和教育下级单位端正考核的态度,明确考核的目的,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核,不要把考核的目的放在一味争先评优上,就是有成绩能够评上先进,也要发扬风格,做到见荣誉让,见名利让,在考核中考出风格,在评先中评出姿态。否则,大家都在评先评优中都一味争先进,就失去了考核验收的实际意义,也容易造成一种评上先进的皆大欢喜,没有评上的一肚子怨气。再说,先进也是有一定比例的,不可能每个单位都能评上先进,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每个单位必须认真开展不得马虎。因此,端正考核的指导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在考核验收之前,各级一定要搞好教育,加强引导,真正使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达到所要达到的目的。第四、既要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考核验收,又要发动群众参与考核验收。为做好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各级都将要建立若干个考核验收小组,每个小组并有一名领导带队,专门对各单位、各部门进行考核验收。组织专门考核小组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考核小组沉下去考核验收,把对各单位考核的情况统一带上来进行汇总,以便及时掌握各单位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情况和搞好总结表彰工作。应该说考核小组考核验收的系统性、专业性、准确性都是比较强的,但考核小组的考核验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考核小组必竞是上级机关派来的,对所考核的单位是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搞座谈了解到的,没有本单位人员了解的情况多和熟悉的程度高,因此,考核小组在组织考核的同时,还要发动所考核单位的群众参与一道考核,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中了解他们对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是否满意,只有在广泛征求本单位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对所考核单位的准确性。把考核小组考核与发动群众考核相结合,才能避免考核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达到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只有两相结合,才能避免出现考核小组一锤定音的做法,使所考核的单位的领导心服口服,从而,对考核小组 也会增强信任感和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出现。第五、既要考核普法依法治理取得的成效,又要把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结合起来考核。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既然是五年一次的考核验收,是应该全面地检查和考核的,通过考核才能了解和掌握普法依法治理所取得经验和成效,但普法依法治理是单项的考核验收,不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作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成效来衡量,普法依法治理的成效不能代替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效,因此,在组织对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时,不但要看普法依法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如何,还要通过普法依法治理的开展,看看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如何,也就是不但要看普法依法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还要看普法依法治理的开展给三个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效。普法依法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是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最好的检验和考核,考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效不能与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相脱离,普法依法治理考核中的评先评优一定要与所考核的单位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相结合,普法依法治理的取得成效不能当作唯一的评先评优的标准,要与所考核单位三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结合起来衡量。这样评出来的先进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才能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第六、既要善于调动积极性,又要勇于坚持原则性。通过普法依法治理的考核验收,总结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是调动各部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推动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大力弘扬先进,树立典型,才能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中做到学有榜样,赶有标兵。但调动各单位搞好普法依法治理的积极性,不能把评先评优当作一张王牌,既要调动积极性,又要坚持原则性,不能为了调动积极性,在评先评优中搞照顾、搞摊派、搞平均主义,以老好人的面孔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先进个个有份,不是这个先进,就是那个先进,没先进的变着手法给先进,结果,先进缺乏典型性,评和不评一个样,大家都是平起平座,最终导致干和不干一个样,容易挫伤部分单位的积极性,影响普法依法治理的深入开展。因此,在普法依法治理考核验收的评先评优中,一定要坚持原则性,要把真正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树立起来,不能搞照顾摊派,真正使评先评优成为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新的阶段飞跃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提高全社会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
[1]
在百度搜索:浅谈“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成效
1 江川县石漠化现状
江川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区,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支流,一级岩溶流域属南盘江,二级岩溶流域属曲江。按照《云南省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建议报告》和省地质调查院1:25万遥感调查结果,江川县岩溶区涉及5个乡镇33个村委会,全县岩溶面积共有358.22kO,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14%。在岩溶面积中,石漠化面积有55.9lkO,占岩溶面积的15.6%,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其中,重度石漠化11.76kO,中度石漠化33.36kO,轻度石漠化10.79kO。
2 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2.1 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有效推动项目建设,江川县委、政府成立了江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局,组织开展项目设计、招投标、实施、资金管理等业务活动。
2.2 严格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严格的制度管理:项目法人制、资金管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监督制、项目工程验收制、项目工程审计制、项目资金公示制、项目合同制、内部管理制。
2.3 特色模式
江川县结合岩溶石漠化分布特点、白然经济概况与土地利用规划等,采取以小流域治理为核心,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工程,并辅以修建水窖、排灌渠、拦沙坝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综合治理模式。
2.4 立体空间治理
在山上,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手段,加强山林植被的保护,加快植被的恢复和扩增,提高石漠化地区植被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山脚及平缓地带,强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营造以核桃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修建配套小水窖、拦沙坝、排灌沟渠等水利工程设施,发展新型高效林业经济,建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当地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3 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
3.1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情况
江川县2012年列入了中央投资石漠化综合治理县后,及时委托国家林业局昆明勘查设计院编制了《江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2012-2014年)》。坚持“系统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小流域治理为核心,对全流域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
2012年开展了捧寨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人工造林580hO、封山育林729hO、小水窖254口、沟渠3.8km,拦沙坝4座,治理岩溶面积29.5kO、石漠化面积6.3kO。2013年开展了西河二库、董炳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人工造林386.7hO、封山育林1733.3hO、小水窖800口,治理岩溶面积35kO、石漠化面积20.4kO。2014年开展了螺狮铺河、梅竹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人工造林520hO、封山育林1400hO、小水窖200口、沟渠1.0 km,拦沙坝6座,治理岩溶面积37.2kO、石漠化面积14.2kO。
3.2 取得的成效
通过连续3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石漠化程度有所减轻,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强化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群众从石漠化治理方面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3.2.1 生态效益。项目区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将增加有林地面积约5349hm2,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约1.77百分点;将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07kO,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642万t以上,通过排灌渠、拦沙坝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可恢复、保护基本农田,项目区基本农田300hO得到高产稳产。
3.2.2 经济效益。通过种植核桃经济林506.6hO,8年后进入盛果期,按平均667O产50kg、20元/kg计,盛果期年产值759.9万元。并可产生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如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的补偿。
3.2.3 社会效益。一是实施林草植被建设,带动基地及林果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在江川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当地石漠化的蔓延,同时为下游地区特别是珠江流域提供生态安全,为当地及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4 存在的问题
石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岩溶地区生态状况仍然十分脆弱,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4.1 防治任务艰巨,治理难度加大
目前还有256.52kO岩溶土地,15.01kO石漠化土地,基岩度高,成土速度非常缓慢,立地条件越来越差,治理成本越来越高,要使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任务仍然艰巨。
4.2 人为干扰活动严重,保护难度大
石漠化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地、人粮、人与能源矛盾十分突出,群众生活贫困,缺柴少粮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滥樵采和毁林开荒等问题时有发生,而且还会出现边治理边破坏,治理成效难以保证等问题,给治理成果的巩固带来严重的压力。
4.3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冰冻等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发生,森林火灾多发,森林病虫害严重,对森林植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地方配套资金到位难
石漠化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生态建设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投入,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5 建议
5.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县党委、政府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始终将之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全力抓好石漠化防治工作。
5.2 加强宣传,动员群众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和动员,使全县人民了解、关心和支持石漠化综合治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最终使他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来。
5.3 统一规划,综合防治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林业、发改、水利等部门,要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核心,全面规划和科学配置石漠化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找出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路,以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5.4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一是石漠化治理难度大,要以科技为核心,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区、示范点进行推广等,切实将科学技术贯穿于石漠化防治的全过程,提高石漠化防治科技含量。二是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次组织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统一技术规程,形成项目科技支撑力量,以保障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5.5 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江川县石漠化立地条件越来越差,治理成本越来越高,为了加大治理力量,遏制石漠化土地扩展态势,江川县要进一步整合资金,保障成果,同时建议国家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2702
1 引言
石漠化综合治理是我国近年启动的一项林业生态治理项目,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治理区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自红河州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治理理念,巧借多方力量,广开筹资渠道,特别是引入大户、企业为主的社会力量投入治理工作,不仅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了建设的成效,还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2 社会资本参与是提高治理成效的合理途径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生态治理项目,需要政府、农户以及社会资本的相互补充和投入。石漠化治理区石灰岩分布广泛,由于石漠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层普遍较薄,土壤含石量较高、逐年沙化,综合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在项目推进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需要解决的配套基础多,投入的造林成本高,以当前国家投资水平计算,造林平均单价仍在低水平俳?荩?单纯依靠财政投入保证不了造林成本需要。为确保治理成效,在适宜地区有意识地引导大户、企业等社会资本发展产业,就成为了提高治理成效的一项合理途径。红河州开远市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引入了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渐兴林果有限公司,将造林资金按面积补助给企业,在开远城市面山和高速公路两侧的治理区发展杨梅种植,建成杨梅园334 hm2,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既绿化了面山和通道,又发展了林果产业。由于企业投入,使造林单价得到了提高,综合造价从项目补助的平均300元/亩,提高到了每亩近万元,单位投资提高了30余倍。
另一方面,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资源重新分配到农户手中,农民对林地的自主权得到了提高,客观上对林权收益提出了较高要求,单纯地进行林业生态治理难以得到农户认同。石漠化治理区在规划时,将林地、轮歇地、坡耕地等统一纳入治理,如果不将产业发展作为治理重要内容,势必影响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由于产业建设具有持续性、精细性和高投入性,一次性的治理投入不仅标准不够,而且不足以支撑持续性的建设要求,这就要求以农户、大户为主的社会主体,也要承担部分甚至要作为主要的投入力量。红河州蒙自市在西北勒乡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探索总结以产业带治理的发展模式,充分尊重治理区群众意见,以龙头产品为突破点,以大户为示范,以农村产业合作社为基础,在治理区推广发展苹果种植,绿化荒山,提高了山区群众收入。组建的蒙自市山里红苹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石漠化治理和产业发展中不断壮大,现已成为有管理成员8人,社员527户的农村苹果产业专业合作社,遍布西北勒全乡五个村委会,其中西北勒村委会有182户、大丫口村委会115户、他期口村委会107户、香塘村委会63户、左美村委会60户。合作社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带动农户在石漠化治理区不断拓展苹果种植和市场开发,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目前种植基地已发展到1400 hm2,有效带动了大户、农户为主的社会投入超过2000万元。社长王继和成为当地有名的带头人,在州工业园区1号路建立了直营店,组建了红河西北勒山里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市场+合作社+农户的社会化、产业化治理模式。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程度的提高,使治理区群众利益诉求得到了统一,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
3 国家投入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力量
石漠化治理区立地条件差,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表水漏失、地下水深埋,土壤保水率低,水资源的利用十分困难,造林成活率低,治理难度大。以红河州建水县为例,石漠化土地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比例达73.1%,造林极为困难,由于缺水,大部分地块甚至只能采取封禁、防火等被动治理手段来开展治理,仅有26.9%的轻度石漠化土地有产业发展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社会力量、产业资本在中重度石漠化地区投入无收益前景的石漠化治理,显然是不现实的。甚至在轻度石漠化区,社会资本也是有选择投入,优先在石漠化区边缘地带,或石漠化区的非石漠化土地中进行开发。前述的渐兴林果有限公司,虽然在石漠化治理规划区进行产业开发,但是在土地选择上,还是优先选择非石漠化土地,轻度石漠化土地仅为150 hm2,仅占整个项目用地的45%。同时石漠化区也是人口密集、开发较早的地区,开展治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群众没有治理的自觉性,没有治理的技术能力,而且难于承受治理的高昂成本,导致石漠化治理只能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财政投入和工程治理还将是石漠化治理的主要投入力量和方式。
4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治理要解决的问题
4.1 要解决治理和管理机制不顺畅的问题
当前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存在项目管理机制不合理、工程施工管理脱节的问题,有的县市在试点工作中,完全由发改部门包揽计划下达、规划计划、发标招标、工程施工所有环节,不公开、不透明,各业务部门无法按照职能分工做好相应的技术指导、检查监督和工程的具体实施,造成信息不明、项目冲突等现象,无法顺畅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设。
4.2 要理顺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之间的法理地位问题
国家投入有一定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对资金投向、补助环节和使用方式的管理比较严格,往往与社会投入主体对资金使用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落差,加之当前社会对财政资金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在扶持政策不明的情况下,项目管理者有畏难心理,很难将资金补助给大户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