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8篇

时间:2023-08-16 09:19: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

篇1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改;对策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突显出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各高校逐渐推进了思政课教改的进程并实施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使得思政课能够与时俱进,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高校思政课教改当前面临的问题

1.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够深入

长期以来,学生对思政课形成了一些偏见,由于各种主、观原因使得思政课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种说教、枯燥的印象。当代学生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对思政课的作用不够重视,对其认识也不够深入,认为与专业课无关的课程只需要了解就行。这种抵触学习的情绪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高校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学生承担的学习、生活及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心理压力的增加导致部分学生发展不平衡。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学生群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以及价值取向扭曲等严重问题,这急需要思政课发挥出其作用。而目前思政课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未能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改革和创新,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3.多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种多元化潮流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此外,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观都受到了很大的考验。这种情况对思政课的教学和改革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个人价值观是否能够在教科书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塑造,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价值观冲突不仅阻碍学生的正常发展,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促进高校思政课教改进程的对策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主体意识强、自尊心强、参与积极性及独立性都较强等,这使得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强烈,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以自己的选择为标准,陷入功利主义等不符合教育及发展要求的境地。在学习上表现出不踏实、急功近利等,即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这种情况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有着一定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转变学生的地位,突出其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价值、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思政课往往采取三四个小班合班上课的形式,学生数量过多使得教师无法对全体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师生关系不够密切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因此,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思政课教改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就很好地诠释了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

3.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思政课“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改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等,从感性层面影响学生,将抽象化、理论化的思政知识转化为理解性强、联系实际生活并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共同组成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未能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单纯以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适应新时期教改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手段,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间的积极配合与相互沟通,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改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可以看出,在改革过程中首先应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以与时俱进、创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意识,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帮助学生在发展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克清,吴伟伟.高校思政课教法改革及实效性的几点尝试

篇2

[关键词]思政课 双主体 教学模式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172 ― 02

一、前言

在当今日趋多元化的教育改革中,一直存在两种引起颇多争论的、甚至带有些微对立倾向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的“教师主体”教学模式和重学轻教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中国几千年尊师重道的传统,导致“教师主体”教学模式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中国教育历史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和主宰,教师的知识传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地位,其他因素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它。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过于偏执的追求教师的权威,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教学的活力和魅力。于是,旨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且于20世纪90年代占据整个教学改革的半壁江山。这种教学模式力图解决“教师主体”教学模式的缺陷,强调学生的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围绕着学生而转动。但如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其具有矫杠过正的先天不足,将课堂的支配权放给学生,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贬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弱化了教学实效性。

“双主体教学模式”是为了弥补单一的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而提出,力求诠释教学的本质,还原教学的真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 “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界定

“双主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分别为“教”“学”主体,是相对独立、地位平等的两个主体,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互相统一的过程;两个主体互为前提而存在、交流互动而发展,师生主体在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通过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一)教师、学生分别为“教”“学”主体,是相对独立、地位平等的两个主体

“教学”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施动者是教师、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施动者是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体,所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与“学”辩证统一,缺少任何一个主体的积极有效的参与,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应是地位平等的两个教学主体,弱化任何一个主体的作用,降低任何一个主体的地位都会导致教学实效性下降。

(二)两个主体互为前提而存在、交流互动而协同发展

在教学中“教”与“学”互为前提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教”因“学”而存在,教师为学生的“学”而“教”;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既应该以“学”――学生认知状况和个体差异为基础,又需要学生主体的能动参与与积极配合。“教”为“学”的前提,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出效果,教师主体作用发挥的越充分,“教”的效果越好,学生的主动性作用就越大,“学”的效果也就越好。只有师生双方在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过程中,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相互交往、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

(一) 思政课“思想教育”的前提是师生思想共鸣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思想、优秀品德和积极行为的重要使命,所以思政课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性、学术性的一般传授和讲解,而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内在的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功能,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更加注重对知识的认知和接受;而思政课着眼于启迪心智和精神塑造,所以“思想教育”是思政的突出特点。

实现思政课的思想教育目标,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同思政课的取决因素已经不仅仅是教师能否把理论讲透彻,而是学生的情感、思想、信念能否与教师协同一致,能否碰撞出共识的火花。这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思政课教师自身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容易吸引学生,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实现师生思想共鸣、心灵碰撞;其二,充分重视两者主体间性的发挥,思政课“双主体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更要发挥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师生双方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通过“主体与主体”在思想、情感和信息的平等对话中达到思想共鸣、心灵碰撞,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二) 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本质是师生协同发展

从教育的整体意义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育人”,即人的发展。但是,查阅目前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目前关于思政课教学的诸多研究追求“育人”目标的实现时,将“育人”目标全部落在了学生层面上,而教师层面则往往被忽视。单一的教师主体论和学生主体论忽略了教育的整体意义:人的发展既包括学生层面的发展,也包含教师层面的发展;“育人”既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教师的教育。因此,在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本质是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中,教师主体作用的有力发挥,不仅会令教师展现出其渊博学识和真知灼见,还会表现出其内在对待问题的态度倾向和对追求真理的锲而不舍,这些都会令学生“知不足”,从而引发学生对教学的有效参与,实现润雨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教然后知困”,教师“知困”而“自强”的过程,其实质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所以说思政课“双主体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讲授与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学相长、和谐统一的良性动态过程,是在教学信息的双向传递通过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促进师生双方共同提高、协同发展的过程。

四、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

(一)增强“双主体”意识,建立双向互动式教学思维模式

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和完美结合。“教”的活动体现为教师主体完成对学生主体的“思想教育”;“学”的活动体现为学生主体在历经与教师主体的思想共鸣后,通过自我意识接受和完成自身的“思想教育”。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突破单纯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思维定势,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教学理念,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思维模式。思政课教学过程不应是“单向灌输”的封闭过程,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而是一个相互合作、相互支撑的双向流动的动态过程。

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清晰地“主体”意识:其一,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与否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在“教”的活动凸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其二,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不应在教师“学”的活动中喧宾夺主,教师应为学生的“学”而“教”,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应该以“学”――学生认知状况和个体差异为基础。思政课“双主体”教学,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重要,学生只有明确自己“学”的主体地位,成为“学”的有效施动者,发挥“学”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教育”和“自我教育”。

(二) 采用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发挥“教师―学生”主体作用

实现“双主体”教学模式,就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既着眼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强调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增强理论的魅力和感染力。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师―学生”主体作用,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第一,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理论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第二,建立以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案例研究等特色各异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第三,建立以情境式、探究式、实验式、调查式、参观访谈式等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

(三)构建适用于“双主体”教学的多维、动态“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指挥棒。在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对教学过程的有效参与和良性互动,使得传统的单一、静态教学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因此,“双主体”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考评模式倡导多维、动态教学评价模式,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

首先,建立多维度、综合化评教机制。一是从学生视角,通过学生电子评教系统,为教师打分的方法,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从同行视角,通过建立听课制度、定期教研活动等,动态掌握教师课下充分备课和开展教学研究的情况;三是从专家视角,通过随机听课,掌握教师当前的业务水平和未来业务能力提升的潜力。其次,建立多视角、动态化评学机制。遵循“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原则,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品德实际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综合评定形成了“4+2+4”的考核成绩结构,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占40%、实践考核占20%、道德行为考核占40%。促进了学生知行统一,德行统一。多维、动态的“双主体”教学“教”“学”评价模式,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考评模式,既体现出评价的共性,也体现出评价的个性。

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弥补了单一主体下思政课教学的弊端,克服了思政课教学的困境。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平等对话,增强了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师生之间双向平等的良流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正当性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上海交通大学胡伟教授在《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一文中第一次把韦伯的合法性概念介绍到中国来,此文认为合法性就是促使一些人对某种命令的“正当性”的认同,从而自觉服从这种命令的动机。在这里“合法性”与“正当性”就成了同义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的基本视野和维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意识形态性(本质属性,核心体现);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政治性(政治属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社会性;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认同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透视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面临的诘难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取消论”;

第二,“思政课非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就是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一切意识形态理论都是出于阶级私立而对现实进行歪曲,因此没有科学性);

第三,“思政课自由选择论”;

第四,“思政课无用论”。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信心的缺乏(失语、失踪、失声);

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的不足,归根结蒂是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我们的脑子不能总是装着别人的灵魂,我们应该有自己自主的灵魂。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利主体的单一性;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诉求的片面化;

第四,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危害

第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出现滑坡。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第二,思政课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大多数群体在课程的生成过程中完全处于“失语状态”,诉求无法得到关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牢固的合法性社会根基,引发群众对思政课的消极抵制态度;

第三,思政课认同程度趋于降低。易走向摒弃灌输和社会主义为主流的思政课,代之以介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多元价值观思政课的歧途。

三、化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进路

1.以教学的实效性重构合法性

第一,合法性要建构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方法、途径。首先在理论上论述有效性,推出有用,课程有用,有用导出合法;

第二,合法性要与社会的动态需求合拍――内容。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方法、途径);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彰显对个体人的生存意义的关照。

2.以政府指导的权威性维护合法性。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只有政府才需要合法性,政府拥有合法性也就拥有了政府权威,相反政府指导的权威性也对合法性起到了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正向促进功能;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

第三,从党和政府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强调思想上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手软一手硬,忽视精神文明)------政府对思政课合法性的强烈诉求;

3.以学科建设夯实合法性(学科支撑);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发展应延承自身的内在逻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最大限度地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并坚持对客观性与合理性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权力控制者的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工具之一;

第二,构建多元权利主体共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成模式(国家层面的放权)。打破国家主导的权利分配格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多元权利主体共契;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供应制度的设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的历程表明,只有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成充分关照了社会不同个体的生存性与发展性需求,国家政治统治权利对学校课程知识的合法化控制才具有稳固的社会性根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促进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彰显;

4.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助推合法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普遍做法,外国也是政府强制推进,高度重视(书: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一例外,各国都这样做,我们做很合理正常,与国际社会同步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对青年学生灌输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不但存在着向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西方式的“思政课”,并把其视为每个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而且严格规定这些课程必须以灌输“西方核心价值观”为主;

第二,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采取多元化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的成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氛围和环境的综合效应,加强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联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尤其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第三,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效果才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篇4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是高等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应该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教师自身的问题、学生学习动机、思政课的编排以及高校对思政课的不重视,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要加强思政课教材的改进,高校也要不断加强对思政课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思考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现状与存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通过对宜昌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具体现状和问题如下。

首先,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这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宜昌某高职院校2000名学生调查发现60%的学生表示思想政治课上没有认真听讲,思想政治课上参与程度较低,还有不少学生表示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

其次,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低。通过访谈发现不少思政教师反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投入课堂的时间较少,参与度低,教师讲起课来很吃力,教学效果不佳。

第三,思政课在高校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高校而言,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地位不对等,专业教师更受到学校的重视,一方面,思政课作为人文社会科类学科不像其它工科类专业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思政课的硬性指标要求不高,容易给人造成谁都可以担任思政教师的误解,因此,思政教师的地位、经济收入、待遇在高校中不能得到重视,造成思政课师资不充足,思政课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差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思政教师作为思政课教授的主体,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上好思政课程的核心因素。第一,教学方法单一,思政课教师课堂一般主要采用讲授法,与其它教学方式的结合较少,与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和互动,因而教育效果难以得到提高。第二、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思政课教师大多常年教授同一门课程,十年如一日,缺乏新鲜感,难以维持较高的教学热情和激情。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设计和组织创新的较少,大多都以传统的模式为主,难以吸引学生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学生学习动机缺失是无法上好思政课的根本原因。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政课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因而缺乏有效的直接的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不高,思政课投入不够,从而导致思政课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者,思政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安排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教师无法上好思政政治课的客观原因。思政教材本身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较多,很多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内容前后重复较多,无法吸引学生。

最后,高校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教师无法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原因。思政课地位不高已经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对于高校而言,较为重视专业课程、重点课程的建设和投入而忽视了对思政课程的关注。久而久之,思政师资力量不足,思政教学投入不高,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缺失,教学效果下降等现象日益凸显,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

三、上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对策建议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充当的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要将传授知识变成对学生的指导学习,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把课堂变成一个平等的、讨论式的交流学习场所,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2、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讲座、演讲、课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打造一个“立体”的课堂,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效果。

3、精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认真备课。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贴切的知识点,制作精美课件,收索最新素材,丰富课堂;在课堂组织上,要精心策划和安排,从课程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精心琢磨,让学生充分全面的参与到课堂,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是当代大学教育所提倡的热门方式,尤其是对于思政教育意义和作用更加突出,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可以通过“日行一善”的实践活动将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新闻每日一播”的实践活动将时事政治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思政课程的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学生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一门学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以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摒弃重专业课而轻公共课的思想,与此同时,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课堂。

再者,要加强思政课教材的改进。教材的编排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好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差的教材往往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难题,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上应该贴近学生生活,接近校园生活,贴近社会现实,与时俱进,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分析为主,图文相结合,更能吸引学生。

最后,对于学校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进,从而促进思政课程的教学。

1、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首先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课纳入学生考核的重要课程指标之一,以此提高思政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引起学生重视。其次,学校要大力宣传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科建设,引起学生和教师对思政课程的高度重视。

2、大力加强思政师资建设。教师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是一门涉及法律、思想政治、哲学、历史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型课程,对教师综合知识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单一的学科背景难以满足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政师资的建设,才能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3、学校要多开展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关的竞赛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自己对思政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此外,通过竞赛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思政课程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洪泽.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毛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网络交流新媒介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9906

近年来随着新媒w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网络交流形式越来越成为社会往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媒介,作为“青年大学生最受青睐的网络交流方式,对他们的生活、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得失并存[1]。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理论课”)来说,如何适应这种“微时代”的新形势,扬长避短,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展现出新的教育活力,就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和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在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中,关于课堂教学在“微时代”环境中的发展问题,已经得到较多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能否向“课后”方向进一步延伸发展的问题,仍然较少有人注意和重视。事实上,在“微时代”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拥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能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媒介,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内容转化成更为丰富多样、生动亲切的形式为学生所感受、理解和认同,也让学生与自己形成更加日常化的教学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传知授业,解惑释疑,并以切身的言行影响和涵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此意义上,毫不夸张的说,“微时代”的课后教学完全能够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重要补充,能够让后者更具有可亲可近的生活性,也更易于让思政理论课对学生发挥出入脑入心的内化影响。

一、“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新契机

在“微时代”兴起之前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堂”始终是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合与环境,也即是“主阵地”。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言行都是围绕课堂而展开,力求通过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感染和影响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传播与熏染。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方式,毋庸置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

但是,时至今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达进步,网络交流新媒介也逐渐兴起和流行,这对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理念及模式,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对其教学实效性也造成重要影响。在此新形势下,反思原有的教学模式,寻求与“微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便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当务之急。而在现有的讨论中,一般研究者仍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上,却对“微时代”来临后可能带来的“课后”延伸教学的新契机,存在着极大的忽视,并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探讨。这不能不说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后教学”并非完全不存在,不发挥实际的作用,而是由于交流条件的现实制约,课后教学往往只能表现为师生之间的有限交流,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完成,却无法让教师对学生进一步发挥出日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传知解惑、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有效延伸至课后环境中继续开展。因此,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课后教学的现实效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到很大的局限和制约,难以更有作为。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问题产生了新的解决的可能性,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契机:

1.课后教学手段方式的革新性。与传统的课后教学方式相比,“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具有更为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和方式,能够为学生广泛接受和使用,体现出较强的教学辐射力。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新形式,在“微时代”有着极为普遍的社会影响,是年轻大学生喜欢和常用的网络交流方式。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中,这些“微时代”的交流新媒介,日益得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重视和认真对待,越来越成为促成教学革新发展的时代性因素。在此过程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教学,都逐渐显示出新的发展契机与趋势。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来说,“微时代”网络交流新媒介的普遍使用,空前地突破了传统课后教学形式的瓶颈化局限,使课后教学开始拥有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方式的可能,也让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能够发挥出更为深入持久的教学影响。

2.课后教学教育功能的延展性。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的地位、功用并不等同,而是有着明确的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2],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但与此同时,课后教学作为辅的教学构成,具有进一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延展的重要责任。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将这种教育实践深入延伸到课后的时空之中,借助网络交流新媒介,继续对学生产生教学影响,深化和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对后者形成有力补充的作用。由此而言,课后教学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来说,并非可有可否无的组成部分,而是可以在“微时代”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掘,能极大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新的着力点。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促进后者教学效果的有力夯实,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3.课后教学发展空间的开拓性。在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方式的制约,课后教学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难以充分发挥出有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微时代”的到来,让课后教学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能够在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的带动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授课教师以往主要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知识思想的交流,在课后却缺少日常化的教学交集之处,这不仅使授课教师对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有更为直接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而且也使授课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方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从课堂走向课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采取积极介入的教学行为,随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从中可见,课后教学在“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着远胜以往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其广阔的拓展性[3],对高校思政理论课“超越传统课堂空间,拓展课外校园生活空间、社会实践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进而“树立全新的教学空间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迫切需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发掘。

“微时代”的来临,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课后教学发展空间的重视开拓,不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对课后教学有所新认识,而且让课后教学也开始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变化因素和革新内容。

二、“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新发展

“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教学,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能够形成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内涵、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虽然目前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中,课后教学问题仍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但作橐桓鲐酱于发掘与开拓的教学新空间,我们可以从网络交流新媒介的视角出发,对“微时代”课后教学的新的发展形式进行初步探讨,反思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变化,对其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有所新认识。具体而论,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结合与运用,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首要因素和基本前提。

“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发展,与传统课后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网络交流新媒介的产生、结合与运用。在传统课后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受到时空条件的客观局限,难以形成持久适时的密切关系。加之,思政理论课教学在高校中,一般都采用大课教学的形式,这就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进一步的广泛深入的交流,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不论是课后教学的深度,抑或是广度,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保证。

随着微信、微博、QQ等“微时代”的网络交流利器的产生和普及,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不利条件,迎来充分克服与解决的现实可能。众所周知,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具有现代信息传播的极大优势,能够随时将相关的信息资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程度上,直接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对后者的思想精神状态形成一定的实际影响。对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来说,这些网络交流新媒介能够打破原有的教学限制,使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教学关系,得以继续延伸向课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空间。因此,“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媒介,成为促成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变革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正是这些灵活多样的网络交流方式,有效扩大了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实践形式,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前所未有的具有“课后教学”的充实内涵,对课堂教学发挥出强有力的促动作用。

第二,对师生之间教学关系的多样化构建,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主体保障。

对“微时代”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积极运用,能够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从课堂走向课后,与学生之间构建起多样化的教学关系,更有效地面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在“微时代”的新发展,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就是主要依靠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媒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灵活多样的主体化交流方式,使二者在课后也能始终保持直接密切、适时互动的教学关系。从实践来看,师生之间这种多样化的课后教学关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一是在互联网上创建教学微博。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开设个人微博,在互联网上适时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及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讯。这样“既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能够“实施立体化、精细化地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4]。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开设的这种教学微博,必须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和教学的针对性,力求通过微博信息的,将积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丰富,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现今社会是网络资讯空前发达的社会,海量的信息资源让高校思政理论课获得极为丰富充足的教学资料条件,因此只要使用正确,就能极大地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现实性、生动性和感染性,优化授课教师的教学话语内涵,使其更能产生说服力。而且,通过教学微博,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也能将国家发展进步的积极信息,借助图、文、音、影等综合形式,生动活泼地传达给学生,培养和涵育学生的国家关怀意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情感与观念。

二是在互联网上开设教学微信。在目前的网络交流形式中,微信的使用在高校学生中十分流行,成为后者学习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信作为网络交流新媒介,与微博一样,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可以借此赋予课堂教学内容以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通过开设个人微信,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对微信进行合理规划和管控,利用其疏导并建立‘学生粉丝’、积极与学生互动、组织话题讨论和各种创意性活动”,使微信成为自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5]。而且,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也能够通过微信,保持与学生之间的适时交流,了解后者的思想动态,用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内容影响学生,涵育其思想政治素养,并进而在学生中形成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在互联网上建立QQ教学群。利用腾讯QQ的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各种特定的网络交流群体,这在高校学生中也极为普遍。QQ群不同于微博、微信,它更有利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展开直接对话,通过“加强引导和交流”,起到“改进学生自制力的培养和消除师生代沟,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6]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还能具体地建立不同的班级群体,便于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获得准确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对于学生而言,也可以通过QQ的交流平台,单独或公开向授课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难困惑之处,在沟通交流中得到后者的有效指导。因此,与微博、微信相比,QQ的网络交流方式,更能体现出课后教学的适时互动性,也更便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展开针对性的课后教学。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传输,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主要内涵和实现目标。

借助多样化的网络交流方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至课后,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传达给学生,对其产生更为深入的影响。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别的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由于并不是在正式的课堂环境中展开,因此具有突出的日常化、生活化的特点,能充分体现出“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对“脱离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起到矫正作用[7]。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优势所在。因为非正式的教学形态,使学生对授课教师通过多样化的网络交流方式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减少课堂学习时产生的严肃性、o张性,以较为轻松的心态来对待和接受,从而达到自然接受的学习效果。而且,由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课后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现实限制,如时空条件、学生人数、教学课件等,所以能和学生建立起日常化、动态化的交流关系,也能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尤须指出的是,这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能较好地体现出来,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便可在更长的时间段里发挥出教师的教学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思政理论课程的特定时间段内。这种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挥的实际影响不可低估,而这也正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的特殊性、重要性所在。

第四,对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的衔接融合,是“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体现。

在网络交流新媒介的推动下,高校思政理路课课后教学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和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课后教学能够同课堂教学分离开来,相反课后教学的不断发掘和开拓,始终应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为前提,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都不可缺少,各有其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当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对等平衡的,而是有着主次区分。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发挥着系统化教育学生的重要职能,对后者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性发展,承担着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的应有责任。但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课后教学的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这使课后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有可能发挥出以往不具有的新作用及影响,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不容轻视的构成部分。因此,对“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来说,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的关系也处于深刻的变化之中。一方面,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由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性质、目标、任务和规律所限,并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微时代”中课后教学的特殊性、重要性,已不是课堂教学所能轻易遮蔽和替代的,而是需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重新给予审视和对待。从这两方面着眼,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发展中,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在“微时代”影响下,必然会进入新的衔接融合时期,从而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发展发挥出一体化、整体性的重要作用。

“微时代”中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后教学,不但发展内涵已产生重要变化,而且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实际影响,也有着深刻改变,不再是作用不显,甚至可有可无的教学构成。对课后教学的这种新变化、新发展,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敏感性,从“微时代”的视野出发,及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把握。

三、“微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新展望

“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政理论课进入到一个新的网络交流环境中,深刻改变了原有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及状态,不论是在课堂之中,还是课堂之后,授课教师与学生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交流关系,而是具有更多的动态性、互动性的发展可能,从而使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丰富充实、形式多样的发展内涵。在“微时代”中,课后教学的发展变化及趋势,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仍没有引起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毋庸置疑,这是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发展中极有发掘价值的教育空间,有着可以预期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展望,从其自身已经具有和正在逐渐表现出的“微时代”特点来看,有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很值得注意:

其一,“微时代”课后教学的作用地位,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已不再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无足轻重的辅助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开辟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让课后这一远大于课堂的时空范围,能够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让后者在其中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取得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日常化的教学效果。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课堂教学拥有不容置疑的主干地位,对课后教学所具有的优势是压倒性的,甚至在一些时候会出现有课堂、无课后的教学情况。这种不利于课后教学发展的形势,随着“微时代”的出现,根本上有了彻底改观的可能性。通过对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积极利用,实际上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已然产生出一个广阔的课后教学空间,对这一新的教育空间的不断发掘和开拓,必然对课后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地位形成深刻改变,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也必定日益得到提升和强调。因此,“微时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二,“微时代”课后教学极大地扩展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空间,使其跨越课堂,走向课后,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全天候的教学行为。

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课后教学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实施的途径及范围都很有限,特别是授课教师无法与最大范围内的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也无法赋予此种交流日常化的表现形态,因此课后教学在整个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远逊色于课堂教学。在“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环境中,课后教学原先遇到的现实障碍,都已有可能被充分克服和解决,这便让课后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舞台空间得到空前的扩大机遇,能够发挥出以往无法施展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正是在这种变化中,真正实现从课堂向课后的历史性跨越,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课后贯通起来,以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持久深入的影响,使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范畴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扩展,更为有效地达到传知解惑、育人培德的根本目标。需指出的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这种教学空间的极大拓展,既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因为,能否从中深刻认识到课后教学的发展潜力,并有机结合“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媒介来展开教学实践,这有待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积极深入的探索,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其三,“微时代”n后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紧密关系,以新的发展形式表现出来,寻求和实践二者之间有机统一的教学新模式,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微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论是课堂,抑或课后,都有着以往未有的重要变化。随着二者与网络交流新媒介的日益密切结合,如何看待与处理二者之间的教学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一体化和完整性,必然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课后教学在“微时代”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要远较课堂教学明显突出,而且课后教学的发展空间实际也要大于课堂教学,因此对传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课堂为本、为主的基本状况,随着课后教学的新变化、新发展,将会受到显著的冲击和影响。在此形势下,重新审视、反思与构建课堂、课后的教学关系,便会愈来愈显示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所具有的特殊的重要性。而这种新的教学关系的积极构建,对“微时代”中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发展,也必将产生突出的现实作用,成为影响其革新趋势与走向的核心因素。只有立足于“微时代”的网络交流新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有机衔接起来,使二者之间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新关系,才能让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贯通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之中,始终对其施加积极有效的教学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实实在在的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良好状态。

除此以外,“微时代”中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后教学,也会让教师更易于将自身的人文情感与关怀通过日常化的网络交流途径,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对学生政治人格的健康形塑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这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在的感化力,减少高校思政理论课因过强的政治性,而与学生之间易于出现的距离感,为教师更好地发挥柔性教学影响开辟新途径。

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而言,“微时代”的到来,实际为其进行教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更反映在课后教学中。重新审视和反思“微时代”的课后教学,将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打开一扇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大门。通过对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新媒介的积极利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成功架起课后师生交流的新桥梁,构建起“微时代”中师生之间的新型教学关系。这是一种充满生活性、适时性、流动性与契合性的双向互动关系。凭借此种关系,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充分延伸至课后,贴近到生活,深入学生心灵,最有力地发挥出自己作为“思政人”的主体教学功能、作用与影响,赋予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以新的生命力,真正提升和增强其应有的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4-106.

[2]徐跃进等.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41-42.

[3]王荣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拓展与建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6(1):63-67.

[4]王英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网络平台的利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126-128.

[5]高莹.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4):27-28.

[6]张秀丽.李招淡.以QQ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09(5):88-91.

[7]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19-21.

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92-02

1 前言

高中思政课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越来越显现出自身的教学乏力,很多学生对于其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实行了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试图改变片面重视知识理解与记忆的旧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突出自己的个性。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很多层面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尤其是高中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形势更为紧迫。这就需要高中思政课尽快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整合,实现高中思政课教学新的飞跃。

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思政课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陷入认识误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很多学校的高中思政课教师也开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虽然说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整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与迫切要求,但是一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夸大了教学作用,使高中思政课教学变成对学生的海量信息轰炸,搞得学生头晕目眩,反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运用。此外,一些思政课教师还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于教学课件,使教学变成一个幻灯片的放映课堂,学生就像一个观众,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从而造成教师与学生地位的混淆。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高 当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应把信息技术做主要辅助手段来开展教学。但是,一些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素质并不够高,无法有效实现二者的合理整合,以致没有真正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很多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需要提升信息道德与安全素养。这样的高中思政课教师无法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为自己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无法提升教学效率,当然也没有挖掘出最为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不少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忽视了其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本质内涵,即应该充分尊重并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与作用。因此,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片面地把信息技术应用进来,通过一些教学课件来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是成为课堂的观众,无法获得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这样的思政课课堂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思辨力,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信息素养 在现代化教学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它与课程实现有机整合是一个大趋势,这对于教师的信息化素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他们无法很好地满足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树立起信息化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应该使用并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尽快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信息素质结构。教育部门应该从宏观上来建立健全相应的在职教师计算机培训机制与计划,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和课件制作大赛。学校可以从微观上来为思政课教师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图书馆要引入不同的书籍,让思政课教师能够处于一种信息化教学氛围当中,自然而然得学会和应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手段,从而实现思政课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 在我国,思政课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是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重视对学生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培养与提高,而对于学生的情感方面的目标培养不够重视,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缺乏实际的学习能力,也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鉴于此,高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重新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制定,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与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于思政课教学中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引导学生具备科学的价值观,从而真正发挥出思政课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作用。具体来说,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料,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或组建学习小组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成功实施素质教育。

确立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身份与角色必须得到根本性改变,不能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核心那样,而应该让教师成为学生思政课学习中的主导者与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体所在。这就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来收集更多的教学相关资料,制作出合适的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的思政课教学课堂,将使得学生成为主人翁,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学习,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态度有所改变,并不再认为思政课就是死板的说教,而是一种愉快的课堂体验。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把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辅导者,而不是唯一的教学者。

当然,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局限性,帮助学生运用好现代化的学习工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真正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旧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政课知识。

4 结语

总之,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化与具体化,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气息和可信度,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心理学;思政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52-02

一、引言

在很多的学生看来,思政课太过于理论、枯燥、乏味,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纯粹是“说教课”,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也不屑于上思政课,认为思政课讲的都是“高、大、上”的道理。而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主流思想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我国的学生的心理以及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心理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以说为思政课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视角,它提倡要充分肯定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认为教育中应该要注意挖掘个体的潜在正力量以及固有的美德,利用个体本身具有的天赋和优势特点,不断激发个体内在固有品质,这对思政课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现状

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一直是重要的教育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思政课教学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根据相关的调查,很多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时间要比其它学科老师产生倦怠感来得快,一般学科的教学老师从事至少五六年以后才会有轻微的职业倦怠感,但是思政课的教学老师三到四年的时间就会开始产生职业倦怠感,这种倦怠感主要表现在:消极情绪较多,缺乏上课的激情以及探索新教学方法的动力,上课较为应付,很多老师常常是照本宣科,对职业的认同感比较低,不要求有多大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要求把课讲完,导致长期以来,教学的方法都不会革新,教师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学生也很容易受此影响,产生消极学习的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将思政课当成“自习课”,老师讲老师的,自己看自己的。

(二)学生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学习心理

习得性无助主要指的是“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就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也曾经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想要努力认可教师教学的方法、课本的内容等,但是长期的坚持,却仍然无法获得教师以及家长的肯定,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对待这门课程。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因素、教学环境、周围同伴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三)思政课课程教学不受重视

在我国国内,智育被摆在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德育一直被放在辅教育的地位,学校一般更注重的对学生智育的提高,而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笔者针对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展,认为其地位高的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不到10%,而认为其地位一般所占的比例则占到32%,认为其没什么地位的所占的比例超过58%,这表明思政课在我国国内的教学体系中处于“冷门”课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是对其现状的反映。

(四)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在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却仍然存在。在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动力的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对思政课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认为没感觉的所占的比例为5%,认为自己有一点兴趣的所占的比例为22.3%,而认为“一般”的所占的比例则超过70%,也就是说并不是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调查中笔者还发现,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有帮助的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5%,认为教师讲课没意思所占的比例超过60%,在学习动力方面,普遍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都是被迫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三、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探究

笔者认为要将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尝试的策略主要有:

(一)贯彻积极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理念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意识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积极的理念和消极的理念对于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消极的教学理念带来的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而积极的教学理念可能带来的是“学生爱学、教师爱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以积极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向学生传递正面的“教学能量。”积极的教学理念包括积极的教学观、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教育观。积极心理学认为,看待问题应该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里不可能没件事都如人意,同时也不存在完美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人的态度越消极,就会越被动,事情就会朝着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正好相反,教学也一样。思政课本身是没有有趣无趣、有用无用的属性的,其趣味和作用关键在于“人的态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要努力肯定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注意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教学,寻找教学的动力,改变教学的方法,变“无趣”的教学为“有趣”的教学,同时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积极的因素和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理念,指导学生在逆境中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让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成长。

(二)注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虽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用积极的态度来转变教学的方式、变革教学的手段以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应该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的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有“听”的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情感上的互动,使得学生上课很容易出现疲乏的状态,消极的情绪容易占主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创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录像、录音、视频等,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得思政课充满趣味性,可以广泛应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课堂教学法等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获得积极的情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各种讨论提升对思政课教学情感认可,树立积极的学习观。

篇8

1.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重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实践教学。但多数高职院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没有将实践性教学摆到应有的地位,从而导致实践性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着教材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地说教、灌输,而对学生接收程度及反应情况全然不顾。这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价值和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和活生生的现实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用事实验证理论。

2.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各自为政,割裂倾向明显。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存在着各自为政,严重脱节的现象。思政部教师多以思政课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课堂以外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虽有参与,但次数较少。大多实践性教学活动多由非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学工人员来负责组织,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无形中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学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问题。有着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学科专业知识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性课堂教学,而忽略实践性教学活动,从而错过了利用实践来检验、巩固、强化理论性教学的大好时机,制约了理论教学的实效。由于学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没有专业教师高,尽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造成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往往处于分散和割裂的状态,活动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统一,从而使得实践性教学活动处于一种孤立的处境,这必然影响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也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教学支撑条件保障不足,教学实施随意性普遍。受思政课在整个高职院教育教学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不利影响,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各种支撑条件,如教学课时、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性教学经费、教师队伍等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实施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种随意性首先表现在排课上面,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没有固定的实践性教学课时,有的想排就排,不想排就不排,对实践性教学课时的规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硬性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师资队伍既有思政部的专业教师,也有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的老师,整个教学队伍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在教学方式上,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大多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和专业特长,有的根本没有任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在实践性教学经费的保障上面,虽然实践性教学同理论性教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生思想修养和德育素质的提升上负有同样重要的使命,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院相关部门大多看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经费安排上能省就省,从而使实践性教学因经费不足而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真正的功效。

4.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制度缺失,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重教材、轻现实,重教师、轻学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性教学的考评监督制度严重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性教学考评监督制度,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何考核,如何评定等级则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至今没有把实践性教学纳入学生的学科成绩评定范围之内。考评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实践性教学主导方教师和主体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加上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外校外进行,更有许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监督制度的状况下,实践性教学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如果再存在考核不当、评价随意,很可能就使得思政课实践性教学被教学双方应付了事,从而失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质量的对策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当今形势特点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模式。因此,务必要在加强对《意见》精神深刻领悟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深刻剖析实践性教学在组织和运行上出现的主要问题,着手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的基本模式。

1.纠正认识误区,拓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内容。在确立实践性教学内容之前,高职院校一定要纠正对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方面存在的认识上的偏差,严格按照教育部“05方案”的要求重视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将实践性教学在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教学体系中摆到其应有的位置。在坚持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实践的具体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同时,教师要加强相关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有价值、有创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往往是在理论性课堂教学完成后,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组织同学们去红色旅游景点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单一和刻板,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方面,要不断围绕其实践性教学目的拓展其内容。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可立足于思政课理论性教学活动,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安全教育等活动,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等主体因素,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且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规划。结合周边相关教育资源,合作共建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并把基地资源拉进课堂,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

2.改变传统观念,丰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实践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主要以社会调查参观为主。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组织和运行。因此,高职院校要一改过去“以教学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实践性教学组织和运行的传统观念,千方百计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方式,进而形成现代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运行模式。课内实践教学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学生模拟教学、经典影视赏析、团队辅导教育等活动;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参观调查、阅读研究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虚拟实践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包含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管理、开设主题博客、创建课程聊天室、网上红色基地网站考察等教学形式。点面结合,既有依据教学内容开设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又有社会研修基地的拓展探究。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形式也就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3.完善组织管理,加大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保障力度。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时面临教学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组织实施困难的窘境。要摆脱这种局面,就要不断完善组织管理,在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课时保证、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机制,甚至有不少高职院校还没有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有的高校虽然早已成立了领导小组,但形同虚设,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实践性教学保障经费不足的问题更是无人问津,涉及到多部门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工作更是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运行势在必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