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8篇

时间:2023-08-16 09:19: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

篇1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教育状况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W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及形成的观念是最牢固的。他们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些想法不易被后续的教育所改变。即,当学前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不相符时,中小学教育容易失效;当学前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相一致时,中小学教育就极易为学生接受。

在智育方面,由于学科知识,如,数学,都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前教育教给儿童的知识基本都是无误的;即使出错,在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中也能比较容易的得到纠正。相较之下,在德育方面,儿童在学前形成的思想观念是较难改变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形成原就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同时,人们对儿童的思想教育,如,拾金不昧,本就是以不断重复进行强化的,因此最终当儿童显现出符合这些思想观念的行为时,就说明这些观念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当教给学前儿童的思想品质是积极向上时,学校德育只需对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进一步强化以及教给学生如何把这些品质具体化到行为上即可;但是,当学前儿童接受了带有负面色彩的思想教育后,想用后续的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改变可谓是难上加难。

2现今学前儿童教育状况

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相比起十年前或者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总体状况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已得到很大的满足。因此,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其中一方面体现在对教育的加大投入上。同时,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等原因,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因此,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更为注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愈发迫切。同时,大多家长抱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从而对儿童学前的教育有着相当的重视。

2.2智育、美育、体育方面

在具体的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依照以前的教育传统,家长对儿童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上。许多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是同时接受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学习,从而使得儿童得到发展。这是相当不错的教育想法。

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驱使、部分教育机构的鼓动宣传以及应试教育观念和重视智育的想法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此这使得家长对儿童智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教育要求变得扭曲以及苛刻。许多儿童每天都要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中度过。如,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要学完某科目的小学课程;儿童掌握某种运动并且获得相关比赛的奖项;儿童要学会弹钢琴并且达到某某级别。这使得许多的儿童在进入正式的受教育阶段以前便有许多的“一技之长”,并且成为了“人造神童”。

2.3德育方面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所接受的主要是以培养个人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在此之中会涉及大量的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同样的,在过去儿童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幼儿园教师教导、家长教育。在幼儿园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体会人际交往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在家庭,儿童通过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互动,从而接受家长所教导的一些人生道理、社会公德等并逐渐形成世界观。

然而,目前由于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家长对儿童的教育向智育等方面过度倾斜以及儿童接受全天的课程学习时间不足等原因,从而使得家长忽视儿童的德育教育,儿童失去了玩乐的机会、缺少感受生活的经验而且缺乏道德品质的正常培养,以导致儿童的部分常识有所缺失、个人道德品质、社会公德与世界观等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于停滞。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以及不良的学习观影响着部分家长,进而在与儿童的相处中,家长或多或少的会在言语、行为中透露这些不良观念,从而影响儿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格的形成。

3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从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非常匮乏以及存在着教导不当的问题。因此,可见其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如下:

(1)从学生德育知识的容量看,学生在学前缺乏德育教育,于是学生进入小学时道德观念等方面德育知识不足,从而使学生还没有达到学习原有小学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层次。因此,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德育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

(2)从学生对德育的态度看,由于在学生进入小学前,以智育为主且一直进行长时间的知识学习而缺乏对德育的培养。因此,容易出现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不想学习德育的想法。

(3)从学生已有观念来看,学生在学前会受家长的部分不良观念影响以及由于过度学习而产生不正确的学习观或对小学生活的消极态度。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观念,要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学生进行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有难度的。因此,这也会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施。

4教育启示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 41 号) ) 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2012 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指导性文件《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新时期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出了新时代要求,《指南》指出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对幼儿的身心,合理进行教育活动。体操运动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艺术项目,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经典动作的集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操运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基础性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体操运动具有特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开展体操运动能着重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然而,体操运动没能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广泛开展,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幼儿体操教育的开展状况存在较大差距。本文结合体操运动的特点,从生命教育、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等方面对学前教育阶段设置体操运动的内容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构建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体操运动的内容的体系,为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体操运动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 ( 1) 将体操运动纳入学前教育的范畴之中,从生命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体操活动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操活动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 2) 基于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构建学前教育儿童体操运动内容。

3 学前教育设置体操运动内容的重要性

3. 1 幼儿体操对学前儿童体质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同时培养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操动作具有丰富的娱乐元素,儿童天性好动,体操运动非常适合少年儿童参加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青少年独享的体育运动。

3. 2 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体操运动和许许多多运动项目一样,不但具有锻炼的功能,更具有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作用的体现,无需过多的言语说教,一切都在动态中实现自我体念、自我感悟、自我要求、自我改变。同时体操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神经支配肌肉项目,对神经的刺激非常强烈,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大脑的锻炼非常有益,有利于让参与锻炼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明。另外,幼儿体操特别注重对儿童思想、感情和品德的培养和教育,通过集体操练习和表演,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毅力和信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单个动作的多次重复练习,还可以培养吃苦的精神。

研究表明: 体操运动对幼儿感觉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范连友、李梅等通过实验证明: 基本体操对幼儿的心率、肺活量等方面增强显著。王佳丽等( 2010) 以134 名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 年的幼儿体操实验研究,研究表明: 幼儿体操训练有利于提高儿童闭眼平衡能力,提高儿童的下肢力量、动作反应速度和柔韧性。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空间感知觉能力。褚跃德、韩旭等研究发现基本体操训练对幼儿的动作反应速度,平衡能力以及知觉、思维、注意等多项心理品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 3 体操运动促进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

体操运动是身体之操练。体操运动是一项魅力无穷的运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中,由生产劳动发展而来的一种动态的时空艺术,其艺术性是通过运动员的肢体表演来实现,因而可以这样说:体操是一种肢体语言。体操运动项目多,内容丰富,是人体各部分肢体均等参与并协调配合的运动,因而她是一种最为全面的、均衡的、优质的基础体育运动。

体操运动的练习,对学前儿童的美育教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基本体操动作丰富多彩,优美新颖,而且多数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不仅在体型、体态方面能培养良好的气质,还能培养学前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4 学前儿童体操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幼儿期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它不仅是个体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各方面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体操运动对学前儿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显性价值及隐性价值两个维度。对儿童个体的显性价值方面包括发展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范畴。儿童个体通过各种体操动作及体操活动,创设丰富的物质和人际环境,促进儿童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儿童个体的隐性价值方面表现在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可见,儿童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绝非天然,学前教育在其转变过程中承担最重要的使命。儿童的主体化是指儿童在基本实现社会转变的同时,完成由学习与生活的被动客体到能动主体的转变。这一方面体现在催生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形成。能动、自主、独特与创造作为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基本构成是儿童个体的主体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儿童学习与生活主体的个性结构。儿童的主体化不仅凭借其学习与生活主体性的形成,而且还依赖于作为主体化内在心理机制的主体个性结构的建立。儿童的个性化指儿童在个性发展期形成较稳定而层次丰富的心理结构过程。一般说来,儿童在3 - 6 岁经历个性发展的关键期,个性对其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儿童个体的个性化,有物质环境的熏陶,也有潜在精神环境的影响; 有日常生活活动的养成,也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 有游戏活动的促进,还有家庭的引导。

综上所述,体操锻炼是培养儿童的一条可选择的路径。学前儿童参加体操锻炼可以实现自我教育,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减少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减轻家长管理教育孩子的负担。

4 学前教育设置体操运动活动的构建

4. 1 确定学前儿童体操运动活动内容的依据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学前儿童体操运动内容的根本依据。只有充分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切实制定好学前儿童体操运动的内容。

健康是学前儿童幸福快乐的源泉。17 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是身体和心智不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奢望了; 身体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人的幸福或苦难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情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衰体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是无法取得进展。

因此学前儿童体操运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具体就是科学认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儿童多参与游戏,多在活动中锻炼身体,使稚嫩的心灵获得快乐的教育理念,即快乐体操。具体就是要求儿童体操教学内容要娱乐,方法手段要多样,教学过程要欢愉,教学结果要满意。

4. 2 学前教育体操运动体系的基本内容构成

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健康教育目的来选择适当的内容。在学前儿童中,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

( 1) 生存技能体操

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前提。个体要求的生存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化的发展,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及组织还未发育完全,从而各个生理系统的功能还不成熟,生命健康存在的物质基础还远未形成,可塑性极大,

学前儿童体操教学自觉自为地促进儿童身体发展。蒙台梭利将体操及一般肌肉训练作为有助于生理运动( 如呼吸、走路、说话等) 的正常发展及保护儿童发育的一系列训练方式。如果孩子体现出发育迟缓或其他异常时,就鼓励他们做有助于完成最基本的生活动作( 如穿衣、脱衣、扣衣服、拿物品等) 的有关活动。因此,学前儿童体操教学通过合乎生活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的制订来保障儿童身体的健康,力求最准确地把握学前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实施前瞻性的教育。例如,根据学前儿童动作的正侧发展律进行适合学前儿童不同肌肉群发育的训练。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是个体进行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人类个体的发展而言,动作具有保障生存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价值。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础,个体心理既不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他从动作构建的角度对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明确了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个体心理的丰富来源和必备工作。体操的基本动作是人体最基本活动能力的体现。幼儿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自然成长和教育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日常学习和锻炼中,不断地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姿态和动作技能,在学习动作的同时也发展了身体素质。两者相结合,就可以提高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

( 2) 形体塑造体操

身体美是健康的自然美的具体体现。美都是以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诱发人们的爱憎好恶的情感的,没有具体的形象就不会使人感到美。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原本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知识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不停的干扰学前儿童生长,使得现实中学前儿童的身体不仅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多种身体组织或器官在形态与功能方面的畸形例如视力低下,身高不达标、体重或轻或重等,学前儿童的美也未自由地表现。学前儿童形体塑造体操正是一种将帮助儿童感受身体的美与促进儿童身体的美为首要任务的教育。它将根据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学前儿童体操在为儿童创造美的身体。在幼儿发育期中,通过幼儿基本体操的学习和锻炼,特别是保持体型和身体姿势动作的持久练习,不仅可以使他们举止大方,柔中有刚,刚健有力,而且可以使他们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能给人以形态健美,仪表端正,气质高雅的印象。

学前儿童体操有针对地引导儿童领会及体验人类生命运动的特有方式,加强儿童大胆的审美想象力,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丰富的审美情感以及透彻的审美理解力,从而为儿童创造美的外在、美的心理。

体格生长偏离是学前儿童生理的异常发育,主要包括低体重、消廋、肥胖和身材矮小。通过形体塑造体操能矫正身体发展上的畸形,如X形或O形腿,鸡胸,脊柱侧弯,肥胖等,这些体态都可以通过体操锻炼得到矫正和改善。

( 3) 心智开发体操

心智开发体操,又可以认为是游戏操。是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基本能力创编的具有游戏性的体操。通过练习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锻炼幼儿身体的基础上,同时对培养幼儿的表现力、节奏感、增强纪律性及培养团队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及意义。

4. 3 学前教育体操运动内容体系构建

构建学前教育体操运动内容体系旨在探索学前教育儿童体操科学化,其主要内容:

一是学前教育阶段体操运动教育的目标体系。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根据学前教育指南的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体操运动基本技能主要为: 滚翻、转体、舞蹈、体操游戏等基本方面,综合能力主要为基本活动能力、个性心理能力、基本的思维思考能力等,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儿童能达到指南的要求。

二是体操运动内容的运作体系。学前教育阶段设置体操运动主要是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进行。学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期,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体操教学方法及帮助与保护手法是否得当至关重要。幼儿园体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体操教学训练的特殊技能。

三是学前教育体操运动内容的评价体系。为了引导学前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体操运动练习,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方法及评定办法。通过考核、技能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学前儿童的体操能力进行评价,还可以使幼儿园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练习情况,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4. 4 构建学前教育体操体系的主要途径

学前教育体操活动体系要突出课程渗透、空间拓展、时间贯穿、强化基础和注重规范等教学理念,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游戏、竞赛等途径进行。具体做法: ( 1)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学前儿童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包括活动课程和素质课程的教学。学前儿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重视基本素质的提高,而且要重视个性心理,团队意识,审美意识的培养。由于体操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和组织纪律性。( 2) 课外活动。体操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文化知识教育和家庭情感教育不能实现的补充和完善,是培养儿童的一条合理的、有效的、可选择的路径。

篇3

一、班级其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前儿童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达到学前儿童年里的有xx人,有xx人尚未年满5周岁。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少先队工作计划为指针,密切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到学生道德素质,努力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班主任工作其本要点

1、安排班级活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之间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知道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2)制定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班风。

(3)布置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室环境。

3、指导培养小干部。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力争和任科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的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四、工作措施

1、教师认真制定好适合本学前班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备好各学生基本情况花名册,认真细致填写充实。

3、细致了解学前班学生起居情况和在家生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篇4

【关键词】叙事;儿童道德教育;道德认知影响

一、叙事的概念与内涵

叙事,即我们通常说的讲故事,是一种建立在某种语境下进行的有组织事件表述,而事件的类型决定了叙事的类型。在学前教育中,叙事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发展意义非凡:一方面,通过叙事可以让儿童在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多方面形成认知,对社会产生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能够展现其目前在思维、情感、知识、认知等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儿童反正状况的重要窗口。在心理学中,叙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认知活动,叙事的过程要应用记忆中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表达词句,通过一定的顺序组织叙述的内容,还要兼顾到参与者的注意力与感受。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的叙事一般而言都是道德叙事,即通过儿童参与叙事(听故事和讲故事)获得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善与恶、对与错、丑与美、对与错的判断,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从认知到把握的全过程,儿童的道德认知还处于建立的阶段,需要教育者进行引导。布鲁纳认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1]儿童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叙事者会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目标通过故事传递给儿童,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精神,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前教育中,叙事的最终教育目的在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而非只是教育,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叙事通常展现为道德叙事,即教育者借助对道德故事(如寓言故事、英雄事迹等)的叙述,让受教育者即学前儿童通过故事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成长和发展。

二、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

虽然道德叙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但是其内容却是在不断地丰富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叙事在儿童道德认知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愈发认识深刻。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看到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是利弊双向的。

1.打开认知之窗

儿童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理的成长,更是思维、意识、认知的成长,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开始接触到社会,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承担着学前儿童从家庭培育到社会教育的阶段过渡,老师在儿童道德认知成长中作用凸显。学前教育是儿童系统认知世界的起点,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叙事尤其是道德叙事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儿童打开一扇通向社会的认知之窗,而这扇窗就是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对于儿童而言,接受道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在获取丰富的经验知识之前,儿童首先应当具备对知识经验的判断能力。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儿童才能够真正开启认识世界的窗口,否则儿童缺乏基本的道德认知,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知识获取途径如同浪潮,知识的内容稂莠不齐,儿童很容易被错误的认知所误导。在学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模仿性较强,一旦形成主观印象,恐怕很难改变。

2.引起儿童的道德模仿

在这一阶段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2]在儿童认知的过程中,喜欢模仿是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当然儿童也会出现道德模仿的行为。比如在2007年央视“洗脚”这则公益广告,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儿童也学着模仿广告的小主人公,给自己的长辈洗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仿行为。2~7岁的儿童很容易接受叙事的认知形式,对于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寓言、神话、通话、典故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会成为儿童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学前教育中采取道德叙事的教育方式符合学前教育的阶段特点,也符合学前教育的价值目标。幼儿园具备系统培育儿童道德认知的条件,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教育,可以引起儿童的正确道德模仿,帮助儿童建立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而不是任由儿童在自主接受的知识经验中形成消极的、负面的道德认知。

3.教育者主观经验的代入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的主观经验甚至是主观情绪代入到教学当中。如笔者前文所述,这一阶段和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接受教育者的主观经验,进而影响他们自己的道德认知。教育者在进行叙事时,对于故事首先已经有了一个道德判断,其进行的叙事其实是建立在自己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是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则不会对儿童成长造成影响,如果是消极负面的道德认知,更有甚者是消极偏激的负面情绪夹杂在叙事当中,对孩子的日后成长室友严重危害的。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在起点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那么主观认识一旦形成,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恐怕很难转变。对于儿童而言可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叙事教育中,教育者将自己的主观经验代入是必然的,但是应当尽量将主观经验对于儿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学前叙事教育途径探析

1.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

在学前教育中应该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而目前叙事只是帮助儿童掌握知识的辅助工具。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了体验和练习的方式,让儿童在听故事和尝试讲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叙述性思维的特点,借助故事的道德价值让儿童参与到故事的情景当中,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而解释和说教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学前儿童的阶段特点,教学效率低,发挥作用小,还可能因为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让儿童对于学习知难而退,影响到后续的教育学习。

2.道德叙事应以正确方式进行

在幼儿园开展的学前教育中,以正确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是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目标的正确方法。第一,要建立道德叙事的教学体系,让道德叙事成为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独立内容,教学故事的选取、课堂的教学形式、儿童的参与方式都应当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第二,教育者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到叙事教学在学前教育的优势,不将主观经验引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叙事当中;第三,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接近儿童道德经验的叙事素材,展示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激发其道德情感,建构其道德学习。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但要培育儿童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层面道德,也要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从小就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观念,让儿童以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基础,将来成为一个大写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

[2]王娟,龙玉兰,刘鑫.叙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5(1):60-64.

篇5

关键词:陈鹤琴 幼儿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39-01

1 陈鹤琴情况简介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他以自己的长子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最早在我国提倡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2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2.1陈鹤琴的课程理论

2.1.1“五指活动”

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句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

2.1.2“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认为,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2.2“活教育”理论

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教育观:必须以“自动代替主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

(2)教育目标:实现或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

(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

2.3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的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他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导他们,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和良好体魄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要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心理,明白儿童所想所要的。

3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惊声,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3.1“活教育”的实践

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认为应该“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这也成为我们当今对孩子进行德育的目的之一。陈鹤琴强调“活教材”的作用,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也是如今人们倡导的课程内容。

3.2课程理论的实践意义

现在的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现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设置,也是基于陈鹤琴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3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幼儿最优化的发展,这些很多都是源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学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1987.11.

[2]吕静,周谷平.陈鹤琴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6.

篇6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音乐教育 品格 统一

中图分类号:G613.5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唯有人类才懂得通过教育改进自己。“教育”不仅是“教”,还是“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技能,还要培育人的品格。杜威提出:“教育者最重大的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而音乐的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使音乐教育可以作为品格教育的一种途径。西方自古希腊起,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建设基础,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创建的音乐德学和古中国的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着许多共同点,如重视音乐的德育,把音乐当作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此看出,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认为: 六岁以前的幼儿期是进行品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六岁以前的学龄前儿童极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蒙台梭利的研究发现,幼儿具有一种“有吸收力的心理”,他们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会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成为他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因此,在人类可塑性最强的学龄前阶段,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利用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培养出高尚品格的人才,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1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这个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音乐教育者的目标应该使儿童热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让儿童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真正被音乐的魅力所打动,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在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努力摸索、探寻教育的方法,创造出富有启发、卓有成效、富于美感的音乐活动形式,包括欣赏音乐、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节奏活动、身体律动等等,让孩子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体会音乐的美感,并学习表现这种美。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培育儿童的优秀品格。

音乐教育家铃木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要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始终把“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作为自己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造就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让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同时,培养品格完善之人才。

2早期音乐教育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我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文献《大戴礼》、《礼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近代的康有为主张:“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说明教育婴幼儿唱有关接人待物的歌曲,使之受到熏陶。1912年2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思想,认为尽管五育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培养“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而缺一不可的。陈鹤琴指出,技术陶冶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他认为“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生活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

3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重任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启蒙教育的理念,深入研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对教育自身规律的探讨,用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在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品格的发展。抓住六岁以前幼儿敏感性和接受力最强烈的黄金时期,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使人的品格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研究者,背负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教育方法,担当起培育优秀品格之人才的重任。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者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儿童教育理念与研究成果的精髓,有选择性地借鉴适于学龄前儿童成长需求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合理的根据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为学龄前儿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方案,以教育人的品格为目地。在学龄前儿童处于“精神胚胎”的阶段,进行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践行。有意识地将音乐教育作为手段,对高尚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曹理,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曹理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 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148-01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幼儿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清楚认识教学现状,积极采取应对促使,以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为主,加大孩子智力的开发,不断的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学前教育的意义及目的分析

据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是人的社会、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如果在这一时期儿童没有得到科学的、适宜的、良好的学前教育,以后再来弥补,家庭和社会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而我国政府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目的就在于让孩童从小就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为孩子奠定行为、性格和人格的基础,学习对和错,形成初步的判断对与错的能力,使其初步了解并开始接受社会规范,形成最初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幼儿的启蒙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遗憾的是,在新形势下,和小学教学和初中教学相比,幼儿初始的学前教育这一基础性阶段的建设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在幼儿的启蒙教育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幼儿的智育,追求的往往是幼儿识字的多少,计算技能的强弱,会背若干唐诗,套弹唱几首歌等,却忽略了劳动教育、集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教育,导致了“重智轻德”现象不断发生。其次,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以至于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孩子成了父母手中的“宝”,家庭的“小霸王”,多数的幼儿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霸道,爱发脾气的性格,不容易学到与人相处的方法,不利于孩子的有效成长。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更是使得学前教育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局面,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最后,由于大量撤销或停办了幼师学校,致使幼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学前教育教师匮乏,无法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引导,致使学前教育工作一直处于不利地位。

三、搞好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1、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培养其能力

幼儿是思维能力形成、发展的初始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其实也就是注重幼儿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推理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能力的培养,使其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智力,他将对幼儿的未来学习、发展起重要作用。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幼教的我们,应积极的采用培养策略,加大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使其形成初步的思维能力。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方式,莫过于幼儿喜爱的故事和游戏,故事的楚楚动人,是影响幼儿思维的最好方式。游戏作为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活动,更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我们都应做到如实的把握,争取给孩子最好的培养,使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正确的人格

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幼儿阶段不止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行为习惯、道德规范的养成时期,中国有句古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由此可看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规范,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是作为幼儿的父母,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我们不能把这块“宝”捧得太高,太过于溺爱,而应严格的要求,使其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爱集体、爱劳动、爱祖国,会孝敬父母、友爱他人、乐于助人等的高尚人格,促使孩子各方面有效的成长、进步。

3、有效的指导孩子学习,激发孩子不断学习的兴趣

幼儿的特点,在于童心、童趣。俗话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在幼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幼儿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各方面都还未成熟,唯一左右他们行为的便是这“兴趣”。在幼儿的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和父母的教,说白了也就是不断的想方设法让孩子热爱学习,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教学。因此,幼儿教育 ,重在的应是指导和激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幼儿喜爱的方式,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要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中的种种事物,让孩子有机会到处游览,增长孩子的见识,让孩子体会世界之大、事物之多,促使孩子不断的去学习。

总结:幼儿教育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遵从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真正的尊重、爱护孩子,以孩子为主,不断研究教法和内容,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皮亚杰道德观道德发展德育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Piaget,瑞士, 1896-1980)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认知发展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 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 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前道德阶段( 0-2 岁) , 这一阶段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就道德发展而言, 则属于道德萌芽阶段, 初生婴儿仅有一些构成情绪的情感反射, 随着生长, 其情感相应地和自己的动作发生了联系。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 2-6、7、岁) , 属于前运算阶段。期刊投稿 所谓“他律”其意`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 每个儿童都按照违反或遵从权威的规定去判断是非, 他们的第一道德感是服从。他们对道德评价、判断时, 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 而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 6、7-11、12 岁) ,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所谓“自律”, 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以及合作的或自律的道德, 儿童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 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主要内容( 一) 儿童对规则的理解皮亚杰发现, 儿童的游戏规则也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 有原始活动的游戏规则, 在前运算阶段, 有强制游戏规则, 在具体运算阶段, 有理性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 儿童在游戏中又表现出自我中心状态的特征。他们按自己的目的来运用这些规则, 并且各人玩各人的, 不管别的儿童怎样玩。第三, 理性的规则。他们认为, 游戏规则只要能得到全体成员的赞成, 是可以改变的。这样, 民主制定的规则就取代了强制的规则。( 二) 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通过以上对儿童过失行为的责任判断和说谎观念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得出结论:无论儿童在对过失行为, 还是对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 都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 而年长儿童则往往根据主人公行为的主观动机, 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判断。而且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 也不是同步发展, 这两种道德判断的过程是部分地重叠的, 皮亚杰把这两种判断过程部分地重叠时期称为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 三) 关于儿童的公正观念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在掌握了规则概念之后, 开始建构其公正观念的。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到七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公正观念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往往是相一致的。他们的公正判断是以服从为特征的., 虽然儿童有突, 儿童总是倾向服从。第二个时期是八到十一岁。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自律逐渐发展, 平等逐渐高于权威。在分配公平的范围内, 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当权威与公平发生冲突时, 这个时期的儿童首先考虑平等。第三个时期是从十一、二岁开始。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儿童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个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他们已能用公道不公道来对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他们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 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三、儿童德育的方法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年幼儿童虽然在成人严厉的道德要。求下能够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蒙台梭利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 他还生活在观念之外。事实上, 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很邪恶, 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 既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 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 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是非正式误意识, 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时时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世界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 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这如同儿童认知领域中的某个逻辑结构尚未建立时, 你非要求儿童用这种逻辑结构去解决问题一样, 其结果只能儿童无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就会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与学习联系在一起, 会使儿童讨厌学习。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因此,对各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认为,与其要儿童形成高水准的道德观,倒不如选取水准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育,例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这样的教育将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律的萌芽,此后,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 自律道德的根源在于儿童对成人的单方向的尊重, 发展自律道德的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相互交往, 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做比较, 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 互相协作, 发展自己的评判能力。成人往往认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高于幼儿,其实并不尽然, 成人应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 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另外,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有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 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中文核心期刊 儿童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总之, 幼儿教育应从实际出发, 以皮亚杰的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 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特点, 恰如其分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种娱乐、游戏活动之中, 使幼儿在学学、做做、说说、玩玩之中受到思想教育, 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