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19: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互联网医药市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同当初的电视媒体一样,互联网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注意力就是生产力,利用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与之前创造了卫视联播营销盛况的情景不同,如今医药行业却在新媒体浪潮中逐渐落后。在多数行业网络营销占总体营销比重10%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只占到不足2%。
北京思享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在医药和保健品产品的营销策划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认为,医药行业相比别的行业更需要网络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在传播领域中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药企的重视,otc企业面临营销转型。”
因为消费者药品及保健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且具有偶发性的特点,这与互联网搜索、分享、互动的特质是相吻合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医药行业新媒体营销发展相对缓慢。
李卫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本文由收集整理:一是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药企的老总大都是医药专业,对于it及新媒体营销技术不熟悉,接受起来相对缓慢;第二,由于政策原因,国家对药品的营销有各种限制便无暇顾及;第三,诸如哈药六厂等很多制药企业过去通过投放电视广告、报纸、杂志、户外等传统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之后,过去的成功反倒会成为未来进一步成功的阻碍,习惯于依赖传统广告,而忽略了网络营销具有精准性、互动性等独特优势。
即使在目前已经进行互联网投放的很多药企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李卫民表示,首先,很多药企的互联网营销都是被动的,不具有系统和连续性。很多企业都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新媒体营销巨大的传播效果;其次,从很多医药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上来说,有巨大的缺口,根本没有一个负责新媒体营销的市场部门,造成了新媒体营销的缺失;第三,由于大的药厂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不作为,导致很多假药广告肆虐互联网,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医药行业新媒体营销的生态,从而使很多药企不愿意尝试新媒体营销。
对于如何改变现状,李卫民也为药企开出了药方,“医药企业必须重视互联网渠道,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网络投放策略,明确投放诉求,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理清市场和产品布局,投放紧跟营销计划;全方位整合新媒体资源,例如付费搜索广告通过品牌地标树立行业位置;精准广告通过一周内的搜索行为捕捉用户;通过百度专区建立权威品牌信息基地等。可根据品牌推广与销售相关性的强弱来安排适合的产品及预算。”
除了要综合统筹,不同的产品也需要不同的新媒体
转贴于
北京思享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在医药和保健品产品的营销策划方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认为,医药行业相比别的行业更需要网络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在传播领域中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药企的重视,OTC企业面临营销转型。”
因为消费者药品及保健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且具有偶发性的特点,这与互联网搜索、分享、互动的特质是相吻合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医药行业新媒体营销发展相对缓慢。
李卫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药企的老总大都是医药专业,对于IT及新媒体营销技术不熟悉,接受起来相对缓慢;第二,由于政策原因,国家对药品的营销有各种限制便无暇顾及;第三,诸如哈药六厂等很多制药企业过去通过投放电视广告、报纸、杂志、户外等传统广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网络等新媒体出现之后,过去的成功反倒会成为未来进一步成功的阻碍,习惯于依赖传统广告,而忽略了网络营销具有精准性、互动性等独特优势。
即使在目前已经进行互联网投放的很多药企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李卫民表示,首先,很多药企的互联网营销都是被动的,不具有系统和连续性。很多企业都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新媒体营销巨大的传播效果;其次,从很多医药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上来说,有巨大的缺口,根本没有一个负责新媒体营销的市场部门,造成了新媒体营销的缺失;第三,由于大的药厂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不作为,导致很多假药广告肆虐互联网,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医药行业新媒体营销的生态,从而使很多药企不愿意尝试新媒体营销。
对于如何改变现状,李卫民也为药企开出了药方,“医药企业必须重视互联网渠道,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分别对应不同的网络投放策略,明确投放诉求,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理清市场和产品布局,投放紧跟营销计划;全方位整合新媒体资源,例如付费搜索广告通过品牌地标树立行业位置;精准广告通过一周内的搜索行为捕捉用户;通过百度专区建立权威品牌信息基地等。可根据品牌推广与销售相关性的强弱来安排适合的产品及预算。”
关键词:中药市场;营销环境;变革
中图分类号:F74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中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具有特殊竞争优势的行业。本文就中药企业本身、供应者、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及公众进行微观环境分析,为中医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助力。
一、企业
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中药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这也为中药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机遇。以稳定上涨的国内市场做后盾,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利器,中药企业才能走向世界,未来的市场将会是全球化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中成药制造高技术产业企业1555个,全国中医药工业(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2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成。中医药全行业实现利润632.6亿元,同比增速为18.1%,工业总产值、利润率的增速超过同期医药工业平均水平。[1]
二、供应者
原料药材企业是中药企业的重要供应商,我国主要的中药材供应者有中药工业企业自建基地、专业基地公司、合作社、协会等。[2]多为组织分散农户的“公司+农户”方式。我国80%以上的中药材种植是由药材种植户和药农承担的,而这些种植户,大多是小面积种植,一户种植几亩、十几亩。[3]虽然近年内在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推行下取得一定的发展,规模有扩大,但是中药材供应商的规模化程度和集中度仍然不高,难以形成产业联盟。且我国目前没有建立统一的中药材供应商管理标准。[4]
三、营销中介
营销中介是指把产品从生产商流向消费者的中间环节或渠道,本文中分为农户到中药制药企业的上游流通商与中药制药企业到患者的下流流通商。[5]上游流通商主要包括中药材流通市场,以及近几年来发展的期货交易和“互联网+”模式。下流流通商主要包括零售商,以及新兴的电商模式。
目前药材市场呈现出专业市场与众多产区市场和集贸市场并存的状态。通过中医药管理局、医药局、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通过而开设的中药材市场有17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药营销也渐渐走向“互联网+中药”模式。但是我国药品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监管不严、药品安全难保障等问题存在,发展中药互联网营销模式还需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四、顾客
从顾客角度来看,中药企业的顾客分为个人顾客、产业顾客、中间商顾客、政府顾客几类。由于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熏染,我国对中医药的认同感相对较高,但质疑声音也不少。国家对于中医药给予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将对顾客的购买决策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五、竞争者
我国中药制造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据统计,2012年中药制造行业企业数达到1900多家,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企业数量十分多,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大。首先,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在中药制造行业各个领域展开竞争。其次,随着前期在建及拟建项目的不断开展和建成,产品更新快,新产品不断涌现。再者,随着中药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行业利润降低。企业间的竞争更日趋激烈。
六、公众
公众是企业营销活动中,与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关系的各种群体的总称。然而国内中医药普通公众对中医药态度并不乐观。有学者于2012年对分布在全国25个人省的各年龄的阶段的6850人就中医药认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9%的人认为对中医药事业呈积极肯定态度可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多数国民心中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在问及“生病首选的就医方式”时,只有19.21%的人选择首选中医,23.57%的人选择了“先西医后中医”。这些调查说明中医药要想发展,与公众对于中医药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
七、小结
我国中药市场现状良好成长中,然而中药质量问题屡屡存在,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中医药法律未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国药市呈低迷之势,只有市场调控及其重要。
在此现状下,中药市场想要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企业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中药材优良品种筛选和无公害规范种植,健全中药材行业规范,加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保护,建设中药材追溯系统,打造精品中药材。开展中药资源出口贸易状况监测与调查,保护重要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作用,探索发展中医药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2014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211
[2]杨光,郭兰萍.基于两阶段划分的中药市场供需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29-330.
[3]魏建和,屠鹏飞.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中国现中药,2015,2(17):94-95.
一、医药电子商务的定义
医药电子商务,指的是采用数字化的电子方式进行和医药相关的商业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的活动,主要指使用Web提供的通讯方式在网络上进行线上交易,包括通过Internet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医药产品的售卖等,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开放的网络交易服务平台。目前,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已广泛涉及到医疗器械、制药工艺、分析仪器和药品等方面的交易。
二、我国电子商务医药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在近年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下面一些问题:①医药电商的法律规范问题存在某些缺陷。②医药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且参差不齐: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电子商务指的是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医药流通模式,这要求参与的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医药个体之间能够建立直接有效的沟通。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信息建设周期还不长,目前很多医药企业只实现了部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化的统一管理。尽管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如同仁堂、海虹药业等已实现了企业资源管理(ERP),但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非常低,企业的基础设施构建并不完备,同时掌握药品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③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现代物流体系,第三方医药物流不成熟。由于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非常低,物流配送基本都是采用的分散配送方式,影响了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全面统一开展。同时,第三方医药物流应该是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体系,它是医药领域中供需方以外的企业来提供的一种物流服务。只有第三方物流发展初具规模化系统化,医药流通企业才能专注于自己的主业,并通过信息化全面实现资金结算和业务沟通,使流通领域的运作更加方便高效。④尚未形成电子支付的思维习惯:我国电子支付方式占总支付方式较少的比例,降低了医药电子商务的效率。目前我国医药生产设备大部分交易为非电子支付型,即线上营销,线下支付;小部分为电子支付型,即线上营销,线上支付。电子支付型是医药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但这种交易方式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安全认证系统的建立等。因此,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电子商务为非支付型电子商务,涉及的业务和交易无关,如医药信息的和查询、商务在线谈判、合同文本的形成和传送等。网上银行的发展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完备将会有效地解决医药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支付问题。
三、电子商务医药市场模式分类
电子商务医药市场可以分成四种模式: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usmer):企业对消费者主要指的是线上药店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网上零售随着网络的出现迅速发展,例如,保健品厂在网上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沟通交换。企业对政府机构(BusinesstoGovenrment):企业对政府机构包括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所有的事务交易。比如,制药厂向政府管理部门申报批文。同时,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处理企业的申报业务等。消费者对政府机构(ConusmertoGovernment):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形式目前已经出现。比如,消费者向政府管理部门投诉药品质量问题;政府管理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效仿商业服务模式,通过网上来进行投诉的处理。目前,医药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其中两种模式:一是BtoB模式,它是医药电子商务的主要方式,占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5%;二是BtoC模式,这种模式业务相对BtoB比较少,只占整个交易额的15%左右。
四、电子商务医药市场模式的发展
电子商务医药市场从萌芽至今已发展20多年,最早在1996年,医药企业开始运用互联网对售卖的药品进行广告宣传,之后医药信息网开始出现,BtoB和BtoC的服务模式开始形成,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产品广告的以及药品服用的指导等基本服务,属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1998年随着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医药信息服务上升为业务管理的高度,医药电子商务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很多医药信息网已不满足于收集与信息,而是利用软件进行相关的信息检索和分类、数据分析、市场调研和预测、企业战略制定等一系列信息服务,帮助医药企业优化企业流程、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能力,例如SAP、IBM、用友等企业。1999年,医药电子商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对电子商务的运用。政府创建了采购招标网,并创立了政府对企业的GtoB商品交易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创建网上交易平台,提供给给医疗机构和企业,让其实现网上交易,从而起到降本成本的作用并利于政府监管。该模式出现后受到各界关注,并在原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推出了“挂网限价”和“阳光采购”等有效模式。非政府机构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招标业务,它们作为第三方,建立招标采购平台,吸引医药企业进行在线交易。由于第三方的大量介入,为加强管理,国家在2004年出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审批暂行规定》,对申请建立网上平台的第三方企业进行严格审核。截止到2007年7月,仅有五家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获得国家批准,例如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先锋环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肥徽之堂医药信息有限公司等。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药品电子商务的政策逐步放开,企业通过网络直接向消费者出售OTC药的“网络药店”开始大量出现。我国网上药店从2005年第一家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京卫大药房开始,到2011年9月,全国获得资格证书的药房已有86家,其中直接网络销售的有47家。随着网络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取更大的点击率和效益,很多网络药店已经不仅仅单纯的售卖药品,并开始提供免费药品信息、专家在线咨询等业务,以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已经发展20余年,其中GtoB、BtoB以及BtoC的模式发展的较为成熟,分别形成了基于GtoB的网上招标采购模式、基于BtoB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和基于BtoC的网上药店,并且整体的功能性也从原先的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
五、电子商务医药市场新模式的发展对策
传统医药流通领域的交易成本较高且信息不对称,电子商务使得药品信息得到有效的和传递,减少库存,进一步降低成本,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促进了医药健康发展。
1.传统流通中的利益集团的重新定位。传统医药流通领域中有4个利益集团: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医院药房和最终消费者。要想发展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实现医药领域的信息现代化,就要对国内传统医药领域的利益集团重新定位和分配。24小时商业运作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大大增加了商业机会,减轻企业对实物设施的依赖,实现了医药信息流的通畅。这些发展趋势必然对医药利益集团产生影响。对此,医药公司已经感受到变革带来的压力,其究竟是充当商和经销商身份,或是充当物流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选择。
2.整合资源,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传统的医药模式是BtoBtoBtoC(生产to企业to医院/药店to消费者),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则直接是BtoB或BtoC,减少了众多的销售环节和成本。医药企业都在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和HIS(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而企业和企业之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致的数据交换标准。为了整合医药资源,增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医药供应链上的利益集团一定要利用国内已成型的电子商务服务和软件(如海虹企业自助开发的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对自身的管理和销售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使有限的企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电子商务医药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收益模式主要表现为网站会员费、交易服务费、网站广告费等模式。对于即将涉足电子商务领域的医药企业来说,要制定合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找准市场切入点,分清企业的主次缓急,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状况的战略,在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研发、生产、经营、咨询等方面,企业必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支撑点。关于信息流、物流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信息流推动物流还是物流带动信息流,网络服务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增加信息传播方式,做好信息中介服务,即时满足客户需求。做到了以上几点,必将赢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客户的关注和信赖。
六、结语
“SNS营销方式正在商务应用领域大行其道,其利用SNS网站的分享和共享功能,通过‘病毒’式传播的手段,让商品被广泛告知。”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光会向记者表示,微博营销已经成为时下网络营销的新兴手段。作为未来医药电子商务可能采取的主流营销手段——SNS营销模式已经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等中国知名的权重网站落地开花。
记者登陆新浪微博发现,紧随兴业银行、特仑苏之后,东北制药已经开始发起“微博转发有奖”活动,还别出心裁地在微博上“寻找整肠生微博代言人”,赚足了眼球。从东北制药整肠生新近的几则微博信息来看,SNS营销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整肠生微博人气大旺。但与其他行业的微博营销相比,其粉丝量和关注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单就微博营销来看,东北制药和整肠生都还是一个‘新手’。”一位营销界资深人士说。
创新营销破解发展瓶颈
据知情人士透露,整肠生早在微博营销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网络营销推广活动,而且颇见成效。对于新兴的微博营销,东北制药目前只是将其作为网络营销的一个环节试水。与当下主要的网络营销手段如搜索引擎、门户网站新闻等主流推广方式相比,微博营销虽处于初级阶段,但潜力巨大,整肠生在品牌营销战略上给予高度重视。
不过,微博营销的效果超出了原有预期。通过微博,整肠生不但将产品信息与品牌文化及时传播给潜在消费群体,还与广大消费者建立起了友好的互动关系。作为东北制药的主打品牌,整肠生自面市以来,一直注重以品牌建设带动市场销量,早在2001年,整肠生率先在央视及多家省级卫视和数十家地方电视台投放大量品牌广告,将整肠生从一个区域性强势品牌提升为全国性著名品牌,仅当年就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
当前,肠道药市场分割为中成药、抗生素、微生态制剂、收敛止泄剂四大板块。整肠生作为微生态制剂,想要进入肠道用药的“大”市场,创新品牌营销势在必行。
2006年初,整肠生“许晓力版”电视广告在央视、多家卫视和重点省市电视台轮番播出,将老百姓常见的“腹泻、腹胀、老肠炎”问题予以生活化表现,并以“治肠不伤肠”为核心概念,倡导肠道用药安全,一举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再次实现了销量的突破。
同年,东北制药集团在目标区域市场开展了一系列整肠生事件营销,以“12年品质如金”为区域市场阶段性策略,在市场同类产品中,率先拉开了新传播模式的序幕,掀起了不小的冲击波。与此同时,东北制药不断加大整肠生的广告投入,电视结合平面媒体,附以终端建设和社区推广,展开了向肠道药市场要销量、要品牌的猛烈攻势。截止2009年,整肠生的销售额已突破4个亿。
试水SNS营销“玩微博”
事实上,肠道药市场潜力巨大,多家品牌紧盯这块市场,竞争可谓硝烟弥漫。
“最有效的战争无疑是品牌之战。”一位营销达人指出,在肠道药市场格局未定的情况下,品牌之战将愈演愈烈。
随着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品牌营销环境的日新月异,整肠生需要重新思考产品以及品牌的又一轮营销规划。现实是,曾对东北制药贡献杰出的传统媒介广告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推广效率日渐羸弱,而与大众生活越来越无法分割的网络推广模式则方兴未艾,于是,网络营销成为了整肠生寻求营销创新的战略重点。
如何突破?东北制药主动出击,在不降低传统媒体广告投放量的同时,紧随互联网潮流及市场趋势,开始进行网络营销,不输时尚地“玩起了微博”。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问题。具体来讲电子商务概论设计到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这三大学科知识内容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些内容隔离开了,没进行有机结合,不注意其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性,顺序性,由此给学生学习其知识增加了困难,不利益从宏观上掌握其知识结构。以至于学生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另外,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概论中的教学案例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讲没有针对性,在教学内容和案例方面没有突出其医药营销领域的应用特色。
(2)教学方法问题。目前很多医药高等院校在《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上都是以讲授式的理论教学为主,辅之少量的实验课。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枯燥、缺乏灵活性,学生会感到厌烦,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直接导致学生也就是只会复述理论内容,而没有批判性思维,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问题。目前很多医药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的设施不健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实验室管理混乱,实验软件未及时给予升级,软件设备运作困难,以及学院领导把大量的资源投放在医学专业设施设备上而对其重视力度不够等使得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考核方式问题。随着我国步入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学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但就目前医药类高校《电子商务概论》的相关情况看,学生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因此,按照传统的理论课程的考核方法难以达到电子商务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高要求,也不可能实现电子商务与医药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
(5)教师队伍问题。在医药学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任教师缺乏,任课教师队伍自身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在技能实践环节,只能利用实验室模拟软件教学进行教学,学生只会按模拟软件的固定流程走,却不懂灵活应用,面对真实环境的操作无所适从,难以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一)教学内容改革探讨。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每个内容都深入细致的讲解是不现实的,而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和侧重。此外,营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技能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专业教学目标需要,尽量对理论内容进行缩减,尤其是那些概念、特点之类的内容没必要展开,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实践环节上。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选定合适的教材。只有将教材的特点与本校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改革研讨
在多年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下面几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1.实践教学法。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概论性的课程,理论知识较多,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十分厌烦,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笔者教学实践认为采用理论教学、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每次理论课后,辅助一到两次的相关的上机实践课,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参与教学法。许多课程都存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开课前期兴趣很高,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和进行,学生开始厌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是一个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很好方法。如,在每次课后针对下次课的内容,安排学生查阅和整理一些资料,结合自身体验,在下次上课前留几分钟让他们说说一些相关的电子商务最新资讯、案例或者自己从事电子商务实践的经历等,并将这种发言记作平时成绩加分项目以激发主动性。
3.实例、讨论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实例的选择,它决定了讨论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和效果如何。要想学生真正能吃透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需要任课教师选取最新的教学案例。发生学生身边,有真实感受的实例来配合教学,这些实例很多可以是互联网上最近发生比较轰动的事件。将这些实例拿出来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讨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对于医药高等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焦点话题。能否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真实环境实践、实验室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收效不错的途径。
(四)教师人才队伍探讨
4月12日,由《中国药店》杂志社的《2016-2017年度网上药店销售排行榜(20强)》在网上热传。
让人极为振奋的是――与这份排行榜一同的还有B2C市场销售额数据,2016年国内医药B2C市场销售额已达278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144.2亿元。
更让人诧异的是,在这份榜单里,从2011年至2015年,连续五年排名第一的七乐康网上药店,下滑到第二名的位置,第一名则由1药网取代。
曾连续五年荣登销售冠军宝座的七乐康网上药店,业绩为何突然下滑?互联网药店遇到天花板了吗?
被调侃“就是卖的”
七乐康网上药店,隶属于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乐康”),后者由石振洋于2010年创立。
学医出身的石振洋,在创立七乐康之前,在广州做药品,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于2005年开设了第一家药店。
那时,药店除了能售卖非处方药外,国家还允许患者持处方在社会零售定点药店购药,这一政策促进了零售药店的快速发展。
到2009年时,石振洋已有7家门店,盈利比较可观。不过,和那些拥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门店,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连锁大药店相比,就差得有点远了。
彼时,我国医药电商也已萌芽,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允许在网站上销售非处方药。证书分为A证、B证和C证:A证的服务范围是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B证的服务范围是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C证的服务范围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
2005年,国内第一家医药B2C药房网上线。此后,陆续有一些药店也拿到了C证。
“如果继续开药店过安稳日子也可以,至少可以衣食无忧。”石振洋对《支点》记者说,“但我想在医药领域有更大作为,医药电商或许是一个入口。”
石振洋开始筹备医药电商相关事宜,并于2010年正式成立七乐康,同年拿到了C证,成为国内较早一批获得合法资质的医药电商。2011年,天猫医药馆开业,七乐康成为首批进驻医药电商之一。此后,它还推出了自己的官网,并入驻京东电商等平台。
一切准备就绪,靠什么吸引消费者呢?
和其他领域的电商一样,价格是有力的杀手锏。线下药店各种环节太多,门店、人力等成本较高,药价降不下来。医药电商能直接将药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没有高额的门店成本,售价自然下调。
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的产品,一般要比药店便宜5-10元。比如,同样一款规格为0.4mg*93片/盒的斯利安叶酸片非处方药,药店一般卖58元/盒,七乐康网上药店则卖52元/盒。
价格之外,便是打造“爆款”吸引消费者。考虑到电商的消费群体大部分为年轻人,这类人群对计生用品、隐形眼镜等非药商品需求更大,七乐康网上药店便选择了以它们作为切入点。
正因如此,有业界人士曾调侃称“七乐康就是个卖的”。不过,七乐康对此并不在意。
石振洋认为,这些年轻用户的背后是家庭,通过刚需品类建立首次连接后,若家庭日后有购买药品的需求也会找七乐康。
成效很快显现。2011年七房低上药店销售额就达到了数千万元,并问鼎网上药店销售冠军宝座。次年,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额升至1.2亿元,成为首个突破亿元的网上药店。之后,销售额也是一路上升,2013年达3.6亿元,2014年则为7.71亿元。
与此同时,石振洋也发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强,特别是药品,因为要及时使用,更不能延误。
2014年底,七乐康专门成立了医药物流公司,并获得了国内首批医药B2C物流筹建批文,目的就是为了让产品更快、更安全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2015年,七乐康在广州实现了“211限时达”,即上午下订单,下午能送到,当天晚上下订单,第二天上午就可以送到。不仅如此,七乐康还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布局物流体系,“211限时达”配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2015年,七乐康拥有线下门店9家,网上药店销售额10.77亿元,连续五年蝉联网上药店销量第一名。
疯狂价格战
在七乐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也在悄然变化。
2014年,排名第一的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额比第二名健客网多1.21亿元。当年,排名第九位的1药网,销售额只有2.73亿元。到2015年,同样排名第一的七乐康网上药店与排名第二的健客网,差距缩小到了0.26亿元;排名上升到第四名的1药网,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元。
七乐康网上药店,一直遥遥领先的优势逐步衰减,则是因各家医药电商拼战的结果。
医药电商也被资本寄予了厚望。仅2015年上半年,七乐康网上药店、1药网、康爱多网上药店,总计获得了超过10亿元的融资。
手握雄厚资金的各家医药电商,为抢夺用户,打起了价格战。康爱多网上药店创始员工之一的黄钻柏就指出,某款艾滋病试纸2014年平均售价200元/盒,后来就“杀”到了不到20元/盒。
更有一些激进的医药电商,推出“1元包邮”,甚至是“0元包邮”产品。
在产品品类上,大家都以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养生保健等非药商品切入,进而带动药品销售。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价格就成了消费者决定在哪里购买的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各家医药电商也均在积极布局物流体系。比如,1药网在上海、天津、广州建立仓储中心,通过自主配送一部分货物,再与快递公司合作,在上海等地实行“半日达”,用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收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对《支点》记者表示,医药电商价格竞争激烈,大家都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如此,在类似服务体系的构建下,市场被分食也就自然而然了。
另外,相关政策也有了变化。就在今年1月底,国务院明确指出,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平台除外)的审批,将医药电商准入证书的B证、C证由审批改为备案,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降低。
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企业杀入这个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大家都开始比拼市场、渠道、营销等各方面的能力。截至今年1月2日,各类《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已经发出896张。
打造“医+药”闭环
不过,这只是市场变化的冰山一角。
医药电商崛起的同时,移动医疗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到2014年时,国内移动市场规模已达28.4亿元。前瞻网预测数据显示, 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达125.3亿元。
这其中,特别是以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平安医生等在线轻问诊为代表的移动医疗,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他们主要通过吸引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以有偿的文字、图文、电话等形式,在线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对患者进行诊疗。没几年,他们纷纷累积了几十万医生用户,患者用户近亿人。
移动医疗火热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不少医药电商的目光。这是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存在重合:一方面,在医药电商上买产品的人,他们及其家人或多或少会有在线轻问诊需求;另一方面,使用在线轻问诊的用户,他们及其家人也可能有购买保健品、医疗器械、药品等产品的需求。
更何况,这些年深陷价格战泥潭,使得很多医药电商的销售额虽然一直在增长,但盈利状况却并不乐观。2016年,1药网的销售额即便达到了20亿元,但没有透露是亏是盈。
石振洋虽向《支点》记者表示,七乐康网上药店已实现盈利,但并未告知具体数额。
如果能打造“药+医”闭环,用户需求便能更好地被满足,黏性也得以加强。在此基础之上,企业不仅能找到一个新盈利点,还能给医药电商带来流量导入,何乐而不为?
以健客网、1药网为代表的医药电商纷纷出手了。他们分别打造的“健客医生”和“1诊”,均提供健康资讯、健康问答、用药指导等在线问诊服务。同时,还各自导入了健客网以及1药网的购药服务。
对此,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表示,“药+医”的串联模式,打破了医药电商的模式瓶颈,放大了医药电商的想象空间。
同样打造“药+医”闭环,旗下拥有好药师、好药师网上药店、健康998的九州通健康998电商集团总经理蒋志涛,也对《支点》记者表示,一定程度上,“药+医”闭环模式给原有的医药电商业务,带来了一些流量。
七乐康显然也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不管是做什么,七乐康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体验更好。”石振洋说,单独的药或者医,并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药+医 ”闭环模式才能将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2015年9月,七乐康推出了在线问诊平台――“大白云诊”,也是能为患者提供图文、语音等多种方式的健康咨询、健康管理、诊后随访、用药推荐等服务。不同于竞争者聚焦于首诊,“大白云诊”定位为“熟人医患”之间的在线问诊,也就是慢性病的二次诊疗。
具体操作模式是,患者在医院首诊后,可扫描医生在“大白云诊”的二维码,从而绑定首诊医生;或者医生和患者是熟人,患者可直接扫描医生的“大白云诊”二维码,便可与医生在线交流、购药等。
之所以选择“熟人医患”模式,石振洋给出的解释是:有线下首诊的基础,线上复诊更安全;将复诊放到线上,能提高就诊效率;复诊是典型的刚需,使用频次高、客单价高。
不久,“大白云诊”就有了数十万医生入驻,同时拥有了上千万患者用户。
这一年,七乐康网上药店销售额仍然处于第一的位置。
“曲线”涉足处方药
事实上,各企业打造“药+医”闭环的目的,远不止简单的在线问诊,以及给医药电商导流售卖非处方药。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卖处方药“名正言顺”。毕竟,处方药的市场空间更大。《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药品市场终端销售总规模约1.17万亿元。其中,处方药作为市场主体,以9942亿元的规模占据了85%的份额,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为1742亿元。
只是网售处方药的政策一直未“解禁”。按照现行规定,消费者从网上药店能直接购买的仅限于非处方药、保健品、计生用品等。
眼睁睁地望着处方药这块大蛋糕却无从下口,这些企业必然不会甘心。
恰逢各地开始试点推行互联网医院,也算是帮助他们“曲线入围”,打开了销售处方药的大门。即在地方政府批准同意下,可成立互联网医院,其执业医师开具的电子处方具有合法性,电子处方也能流转到线上和线下药店。
于是,在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于2015年底诞生后,各类医药电商又纷纷涉足互联网医院。
2016年4月14日,1药网首家与黄冈市中心医院合作成立的黄冈互联网医院上线。当月28日,其与贵州合作的西南互联网医院也上线。同年7月,与广州越秀区中医院合作成立的华南互联网医院上线。
通过“1诊”,互联网医院的医师与用户进行在线问诊,并开具电子处方后,药品便由1药网送到用户手中。
七乐康也来势汹汹。
为更好地匹配互联网医院并统一品牌,七乐康将“大白云诊”更名为七乐康医生。
2016年5月,七乐康获得广州市荔湾区政府授权,与荔湾区卫计委、荔湾区中心医院,合作上线了荔湾七乐康互联网医院。今年3月19日,七乐康与银川市政府签约,获得了银川互联网医院资质。
与涉足在线问诊一样,七乐康的互联网医院同样是聚焦“熟人医患”模式,即在二次诊疗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其中,用户若有购买处方药需求,便可直接在七乐康医生用户端发起购药申请,此时用户绑定的医师便会进行审核、问询,并在后台开具电子处方存档,之后便由七乐康网上药店配送。
石振洋表示,之所以坚持定位二次诊疗,是因为处方药具有一定风险性,而“熟人医患”能更好地把控风险性,并对用户负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医院给医药电商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2016年,1药网销售额达20亿元,第一次拿到了网上药店销售额第一的名次。
石振洋也向《支点》记者透露,如今处方药在七乐康网上药店的销售比例,要比非处方药大。
然而,七乐康网上药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自己已被对手赶超。
一名入驻七乐康医生的医师则对《支点》记者表示,七乐康这种“熟人医患”模式相对稳健,是一N慢工出细活的做法。
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药品。分析认为,这个意见稿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医药电商一直无法涉猎的处方药领域有全面开放之意。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由于用药安全的原因,此前国家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禁止处方药网上销售。根据目前实行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网上药店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且需要自行建立配送网络。
还有观点认为,此次《意见稿》的另一大亮点是,网上药店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放低。按照此前的监管要求,连锁药店申请网上药店的“通信证”――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没有问题,但单体药店则不行。在新的《意见稿》中,单体药店也将具有申请资格。
多年以来,囿于国家的严厉监管,处方药成为网上药店不能碰的“禁忌”,医药电商一直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如今,政策开闸,业界欢欣鼓舞,医药电商的春天似乎近在咫尺。
十年举步维艰
早在2004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就已经开闸。《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当年。次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正式出台。正是这两部条例,定下了网上药店的门槛以及处方药不得网售的基调。去年年中,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相关领导依然对外强调:国家不会放开网上药店的牌照,更不太可能准许处方药网上销售。
数据显示,在过去十来年的时间里,已有184家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尽管“玩家”不少,取得良好发展业绩的却不多。本刊记者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在获得资格的企业中,已投入运营的网上药店约120家,而真正发力医药B2C的企业不足20家。现今销售业绩不错的网上药店,多是销售保健品、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家用医疗器械等,药品并非主力军。而整个医药电商行业的生存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中国药店医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医药B2C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利润率为-1.3%。
实际上,比起亲自“冲锋陷阵”,相当一部分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的企业选择“借鸡生蛋”。数据显示,2013年天猫医药馆的交易规模达20.4亿元,占国内医药电子交易47.89%,同比增长172%。相比之下,自主式医药B2C网站则逊色不少,它们的年交易规模为16.8亿元,占比达39.44%,同比增长98%。
正是以上种种原因,医药电商虽然历经10来年发展,如今依然在蹒跚学步阶段。首批医药电商试水者金象网CEO牛征认为,行业始终没有出现垂直电商巨头和品类局限性有关。他指出,“中国的医药市场格局,医院占主导地位,并不是充分自由买卖的市场。”
国内医药电商举步维艰,《意见稿》的出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意见稿》降低了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只要具备药品销售的能力,不论是全国性的连锁药店,还是区域性的药店,在线下能销售在线上也能销售。”九州通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彩芬的兴奋溢于言表,“新规制定的思路是行业放开,未来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药品经营最终依靠网上药店的核心竞争力和医药服务实力。”
开闸放“钱”
据业内人士介绍,业界多方已经达成共识:一旦《意见稿》实施,医药电商在短时间内迎来井喷已然是大势所趋。
6月3日,华润集团旗下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健一网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成为首家获资本青睐的网上药店。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健一网获得高额融资这一微妙的时间点,很难说与国家放开非处方药的网上销售全无关联。而市场对于医药电商未来“钱”景的看涨,或许还仅仅只是开始。
根据国外医药行业的数据,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占整体销售规模的30%左右,日本为17%,欧洲则是23%。相比之下,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所的《2013中国医药电商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网上药品销售总额39亿元,与上万亿的药品销售额比起来不足0.5%。
因此,没有了处方药的藩篱,比照国外医药电商的占比,国内医药电商的发展规模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医药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处方药总额占比70%-80%,如此算来,处方药的总额将超过7000亿元。对比2013年39亿元的网上药品销售额,未来的市场空间难以想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处方药的利润要远远高于非处方药。
分析人士认为,《意见稿》落地必然导致网上药店的产品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批量增加,处方药需求具备长期性且更利于网上营销的客户转化,将引发国内医药电商井喷式发展,同时也将大大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药价。相应的,医药电商的市场格局将发生明显分化,形成第三方电商平台、全国性网上药店,以及专注于细分领域和区域性经营的网上药店。而长远来看,医药电商的竞争层次将迅速升级,这将从各个方面提升药品市场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医药行业和医药电商走向规范、有序、集中发展阶段。
政策落地的难题
虽然政策开了绿灯,不过医药电商真的要染指处方药的巨大市场,依然还横亘着巨大的“拦路虎”。
有分析指出,虽然现在医院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处方,病人拿到手里的不再是过去的“天书”,但电子处方并不对外公开,医院之间的处方信息仍不能共享,病人只能在就医医院完成药品购买。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无疑是医院利益和垄断。
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政策放开背后有一番利益博弈,医药电商欢欣鼓舞,但是还有医院和线下医药大企业等既得利益群体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因此,《意见稿》要想真的落地,让处方可以公开、透明地自由流通就成为了首要任务。
然而尴尬的是,电子处方的自由流通非食药监局之所能,它基本控制在卫生部门手中。虽然医药电商还有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通过设立坐堂医生、自建医院等,来实现对处方的控制,但这样做成本过高,非治本之途。
除了处方难题,另一只“拦路虎”就是电商网站如何将医保卡纳入支付范畴。此前,由于整个医保体系尚未对网上药店开放,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消费者无法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现在虽然《意见稿》从政策层面说可以有这样的资质了,但是如何对接,怎么对接,包括医保卡的联网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