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01:40: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幼儿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幸福是美好童年不可缺少的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人类的一切奋斗都指向最终的幸福。一切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关的积极感受才是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种外在的恩赐,幸福也不等同于物欲享受。幼儿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机体在生长发育外,他的精神也在成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也许的确不能缺少成人的协助,但主要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长大成人。对幼儿来说,不受任何阻碍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活动之中,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幼儿在其内在的巨大潜能指引下的创造、建构活动看作是对整个人类的建构和完善,是人类迈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必须经历的过程。
总之,幼儿的幸福是与幼儿的精神世界的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有利于幼儿精神世界成长的活动,一切与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一致的活动都有可能给幼儿带来幸福。一切违抗幼儿成长内在力量的、外在强加的活动对幼儿来说均是无幸福可言的,甚至是不幸的。必须指出的是,幸福是一种真正的愉快,它可能外露,也可能内藏。所谓真正的愉快是指这种感受是发自幼儿内心的,是与其成长的方向一致的。幸福的感受能引发幼儿不断地创造、探究和成长。愉快不一定都是幸福,不当的物欲、无理的要求、侵犯他人的等均与幸福无关。
二、幸福为什么与部分幼儿失之交臂
现实生活是否让幼儿感受到了幸福?首先,我要认定的一点是,许多幼儿感受到了幸福,他们生活在幸福中,并为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时,我也断定,还有许多幼儿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幸福,或者没有充分地体验到幸福。幼儿有没有体验到幸福,不是凭成人去问幼儿幸福不幸福就可以断定的。这需要了解幼儿的现实生活,了解幼儿的真实感受,要从幼儿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成长的历程中辨析幼儿是否真正感受到了幸福。为什么有那么多幼教专业人士在呐喊“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进行主体性教育”?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出现“愉快教育”的术语?这是因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并没有与幼儿内在的不断萌发的生命力取得一致。因而至少并非所有的幼儿都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社会、家长及教师应为幼儿真正的幸福而努力,这是一切真正关心幼儿健康成长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那么,在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下,幸福是如何与幼儿至少部分幼儿失之交臂的呢?
1. 幸福观的偏差。教师尤其是家长,经常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裕,等同于成人为幼儿创设的各种成人认为十分优越的条件。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幼儿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条件越丰富,就越幸福。对有的幼儿来说,各种图书的确会给他带来内心的愉受,使他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但也有的幼儿在众多的图书面前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图书并没有给他带来积极的感受。同样,有的幼儿在钢琴面前积极而兴奋,乐此不疲;但也有的幼儿见了钢琴就烦躁不安。成人经常为幼儿在不断丰富了的生活中没有感到幸福或没有出现成人期待的结果而苦恼,这是一种偏差了的幸福观导致的苦恼。这种苦恼的背后,是幼儿的不幸福甚至是由于被迫顺从而带来的苦难。因此,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幸福感受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个体所从事的活动、所获得的体验与其生命成长尤其是内在精神成长取得一致,内在的生命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时,个体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受。
2. 对个体需要认识的偏差。个体能否真正体验到幸福,关键在于当前的活动是否与个体的需要或兴趣协调一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展,在每周四十小时工作制下,还有许多幼儿在并不愉快更不幸福地度过他们的“星期六”和“星期七”(对他们来说不存在双休日);幼儿园课程内容不断超载,人们只知道往幼儿园课程里不停地添加内容,没有想到幼儿的发展是否真正需要这些内容,也从不考虑是否要从现有的课程中减去些什么、课程的内容对幼儿是否适合。人们要在幼儿园课程中注入成人自己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而需要学习的内容。幼儿一切需要中最合乎人道的需要,即他们精神的、心灵的迫切需要却被忽视了。我们要解放幼儿,要知道,幼儿自有其特殊需要,无视这些需要,就是无视幼儿的幸福。
三、幸福是幼儿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个体素质 遭受挫折
幼儿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好幼儿教育,才能使得幼儿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孩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幼儿挫折教育还要消除幼儿的依赖性。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当遇到困难、失败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二、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与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即课堂教学,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地学,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采,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我园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要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工夫。由于切合实情地抓住了牛鼻子,因此变化非常显著,近年来,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近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做,领导认为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
2.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事实上,这样的工作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四、提供游戏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
幼儿进行游戏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创造。首先,在幼儿园我们要构建一系列的游戏设施,包括滑梯、旋转木马、小摇篮等一些必要的物质材料,还要准备皮球、积木、小推车等很多大的小的玩具,并对这些玩具进行整理归类。另外,还要布置游戏的活动场所,创造丰富的环境,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当然还必须确保幼儿活动的安全。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教师必须集思广益,准备很多的东西满足幼儿各种各样的游戏需要。其次,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把幼儿园布置得舒适和温馨,使幼儿们时刻保持身心愉悦,只有这样才具备使幼儿进行大胆创造的条件,才可以使幼儿健康、活泼、幸福地成长。
五、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显著。
六、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总之,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燕.广州市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调查报告(下)[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12).
关键词 农村 幼儿教育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都说孩子是民族的希望,那么哺育孩子成长的幼儿园无疑成为了家长的希望,孩子们成长的殿堂。农村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庞大的人才储备库,可是这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在无私地给中国的发展不断做出奉献的同时,却不能得到其应得的回报。农村教育还是和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
幼儿园数量少是当今幼儿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全国政协委员陈凌孚就“立足国家民族未来加快振兴学前教育”发言时指出,我国能够受到专门学前教育的幼儿比率极低,全国幼儿入园率不足40%,有一大半以上的适龄儿童被关在学前教育机构之外。特别是西部省份,个别地区幼儿入园率甚至不足5%。在笔者的调查中,一个拥有3万人口的乡镇没有一所正规的幼儿园,仅有两三个运营困难的民办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农民面临的巨大难题,这样的情况下,保证农村孩子入园率的提升困难重重。
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涉及感官、语言、秩序、社会规范、阅读能力和心理发展等。①孩子在幼儿时期培养出来的性格、行为习惯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学前教育时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许多农民眼中,农村就像一个被遗忘、被忽视的集体,在挣扎中求生存,让农村孩子可以像城市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摆脱贫穷的宿命,这是太多农民兄弟的期盼。
利用暑假时间,笔者对漯河市内部分农村幼儿园及市区幼儿园做了简单调查,了解并实地采访园长及相关老师。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就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作了一个简单对比,发现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些差距具体表现:
1 硬件设施对比明显
城市公办幼儿园大都规模大、占地面积广,园内各种基础教育设施和娱乐设施俱全。孩子在那里有老师的呵护,朋友的陪伴,更有令他们欣喜的各种游戏。在那里他们可以暂时忘却没有父母陪伴的失落,那里洋溢着欢声笑语。城市的民办园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不像公办园一样享受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但胜在经营得体,加之投资方的看好,民办园同样具有较强的家长吸引力。
在农村,落后经济支撑下的幼儿园更像是一颗幼苗,随时经受着风雨的考验,一不小心就可能倒下去。这倒不是说农村幼儿园全部如此,公办园还是有相当的竞争力,但公立幼儿园相对于农村庞大的幼儿基数来说数量太少,而且公办园各种收费相对较高,对农民而言根本吃不消。民办园大都以家庭式规模为主,数量多但竞争力差,班级数量少,因条件差招收的学生也较少;院内娱乐设施质量差,数量少,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学校规模小,能够供孩子玩耍的地方有限,医疗机构更是无从谈起,院内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2 软件设施差距明显
首要的也是最令人关注的当属教师队伍建设。一所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良好与否。据资料所知,城市幼儿园教师至少为大专学历且有教育经验,园内教师大多有教育编制,年龄在20~40之间;农村教师正规学历的少之又少,年龄在25~45之间。最直接的对比体现在教师的工资上,经济条件好自然工资就高,在工资的巨大差距面前,无私奉献显得是那么的可笑。笔者做过实地调查,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一个老师一个月基本在500~600元之间,公办园800~1100元左右,城市一月工资大致在1000~1300元(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可高达3000~4000元)。如此比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绝大多数教师更愿意选择留在城市而非穷苦的农村地区。
在笔者调查的对象中,其中一所县级重点公办幼儿园和一所市级公办幼儿园应属同类中的佼佼者了,学校的职工80%是在国家编制范围内,教师文化程度至少在专科以上,且每位老师都至少有3年教学经验,拥有教师资格证和幼师资格证,外聘老师等同。学校还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定期对老师的教育进行评比,不合格者则有被淘汰的危险。学校旨在通过这些策略,增强老师的忧患意识,同时学校还会定期送老师去参加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家农村民办幼儿园,一所里除新调来的园长是专科毕业,还有一名是外聘的公办小学教师,其余6名教师全部是附近的村民;另外一所幼儿园连带园长在内的3名教师全都没有教师资格证或幼师资格证。这些村民仅有一个高中水平,余者皆是初中或小学水平。试想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与师资力量雄厚的公办园相比,教师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又如何能期盼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成果呢?农村教育质量的恶化,师资力量的缺陷应引起人们的思考,国家的强大到底给了农民多少收益,他们的辛苦付出得到的难道只是这样的结局吗?
除却师资力量,另一个巨大的对比在于政府的政策,可以说,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园的成长,这也许有点武断,但离开政府的支持,一个幼儿园的发展可以说步履维艰。目前,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至2010年底,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投入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这不仅跟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相差甚远,也远远落后于保罗等非洲国家在内的3.8%的世界平均世界水平。在这不多的投入中,城市幼儿园大多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从而使国内有更多资金完善各种设施,吸引更多幼儿到学校来,而农村在这方面受益极小,国家政策总是在有意偏向城市。诚然城市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国家带来受益,然而农村难道就应该被遗忘吗,农村在为国家的成长付出巨大代价后不应有所收益吗?农村幼儿教育问题需要国家尽快拿出实际行动去解决。农民们的愿望全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始终相信上学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最好办法,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正规的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法律文献,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政府的帮扶,农村的幼儿教育还能走多远?农民的希望还能成为现实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同为农村人所以笔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兄弟眼中那份浓浓的希望之后,是无奈,困惑和迷茫。
面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面对农民兄弟们那殷切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的受伤的目光,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关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国家中央、地方连成一线,真正把幼儿教育作为一项国之重事,也唯有如此,农民的希望才不会变成失望。
1.注意集体教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幼儿生活技能不如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而教育幼儿如何掌握学习方法的难点在于找出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比如音乐教学,要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教师选择让幼儿纯粹地跟唱来学的话,幼儿是能学会,但是会经常遗忘歌词,唱歌时毫无感情,很平淡无味。这时候如果换一种学习方法也许效果会更好。比如:某次课余时间我突然想教幼儿学唱《头发、肩膀、膝盖、脚》,起初,我只是先带他们读歌词,感觉很机械,然后一句一句带唱,虽然幼儿能唱,但是听起来却很不悦耳,没有生趣,像应付我而唱。后来我想这是一首讲身体部位的歌,正好可以给幼儿介绍一些身体部位的小知识,于是,我带幼儿按照歌词的内容及顺序一一介绍身体的部位,并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边说边指,有了身体的动作,幼儿更加活跃了,都很积极地跟着我一起边说边指,很快幼儿对这些部位的顺序熟悉了,于是我再轻唱着带他们边做动作边唱,效果要比纯粹的教唱好得多。用这种接近小游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有兴趣地学习,主动地来学习,效果完全不同,幼儿唱出的歌很生动、很活跃,也对自己的身体部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既达到了本来的教学目的,又使幼儿学习了一些小知识。
2.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2.1 采用讲解操作尝试评价的方法,把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把握重点、抓住难点,做好示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操作,形成习惯。如:谈话活动 "我会做",教师和孩子一起互动式问答、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会干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如: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幼儿通过倾听理解故事内容、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了吃饭时不掉饭渣的好习惯。
2.2 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老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2.3 教师自编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生活技能和方法。利用儿歌引导孩子学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穿裤子"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仔细看,再把两脚钻山洞,一只脚钻一个洞,比比哪只先出洞。"孩子们把儿歌记住了,穿裤子的技能也逐渐学会了。再如:叠衣服"左右关门要对齐,中间弯腰折一起,两边小手要抓紧,放进衣柜真整齐。"在儿歌的下,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了正确的生活技能和方法。
3.激励幼儿
3.1 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现代幼儿教育所提倡的动力型教育,就是以鼓励、赞赏等方式让幼儿多经历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享受一些快乐的感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远比教会他学会多少知识重要。再调皮的幼儿也有优点,再与人为难的幼儿也愿意别人肯定他。对幼儿来说就是,"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消沉"。激励教育应当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优点以及长处、能力的欣赏和肯定,要让幼儿体会和感受到大人对他所持有的肯定、欣赏、信任。
3.2 关注幼儿的尝试和努力过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孩子追求良好品行的意愿和行动的结果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一致,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幼儿们出自良好的愿望却办了错事或傻事,有时幼儿们也会产生担心和害怕,他们不愿意探索和努力,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特别是他们的努力没有取得他们预想的效果时。对幼儿的努力,不管做事和行动的结果如何,大人都应当鼓励幼儿尽力去做,即使他们失败了也不要去太多的指责幼儿,而是应该尽且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进步的一面。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勇于探索新异事物,敢于了解未知,要允许幼儿走弯路、犯错误,要鼓励幼儿从学习的过程中经受挫折,得到经验,体会成功。要教育幼儿勇于承担后果,承受失败,经过挫折得到的成功会在幼儿的心里留下更深的印记。
4.有效使用玩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玩教具是实施科学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他们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学习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紧紧抓住幼儿对动画的特殊喜好,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音乐活动《小月亮》一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创设情境,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教学活动丰富生动,处处引人入胜。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结合技术,营造了一种星空多彩的氛围,为幼儿学习歌曲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课件中小月亮在天空中停停走走,还时不时地向孩子们眨眨眼睛,歌词"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和画面相得益彰,让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同时又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歌曲中和小月亮做游戏时活泼有趣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5.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问题儿童”的身份建构
幼儿的学习故事与新西兰幼儿园课程实践
瑞吉欧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民乐欣赏活动中水墨画的运用
构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江苏范式
试谈园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和路径选择
幼儿园手指游戏课程文化的构建
“乐享节日”活动园本课程建构思路
幼儿园师资配备现状研究
有趣有益有用——评苏梅的幼儿文学创作
儿童的艺术创作心理特征及支持策略
绘本阅读教学“活动链”模式的构建
幼儿园生态运动游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幼儿教学“领域”中的“跨界”式活动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经验的建构
幼儿园开放式语言教育的再思考
图画书教学中的“童趣性”呈现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及制订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农村幼儿教师乡土知识匮乏原因及提升对策
幼儿园对男幼师生素质培养的期望调查
论学前教育的专业性及其专业化发展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14年业务工作要点
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建构路径
农村进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英法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比较
保育员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公共图书区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玩中乐学游作舟——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建构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目标与内容改革
基于学前课程文化特征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
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研究
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三部曲”策略
基于蒙氏外部秩序感思想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孩子是小小科学家——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反思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策略
幼儿园的“爸爸”老师——男幼师对幼儿性格发展的影响
“管不住手”的皓皓:幼儿攻击的成因及对策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目标与内容改革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及实践
幼儿对影子现象的朴素认知:一个幼儿科学教育的个案分析
新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的高师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路径
以亲子“情绪话题”培养幼儿自我情绪识别能力
可以惩罚幼儿吗?——基于强化理论的幼儿园有效奖惩策略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幼儿兴趣点的分析和判定策略
幼儿园2—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文化语境与“成长”释义——读肖定丽的童话《黑皮青蛙》及其他
[关键词]创新;幼儿教育;理念;发展
从幼儿园发展的角度来讲,良好的发展模式事关幼儿园的命运。在总结了多家幼儿园的发展模式以及我园的发展历程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所谓“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就是在“自身发展、家园发展、社区发展”的基础上联系创新的发展。使多方在同一个基础上达到共赢。
一、幼儿园管理创新模式的创建
幼儿园要有所发展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自身发展是该发展模式中的核心理论。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一方面应该要具备完备的配套设施。如游戏设施,教学设施,饮食设施、启蒙设施、休息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等,从外部着手,首先就要把幼儿园的硬件环境提高,给孩子提供一个开放、轻松、安全、快乐的保教环境:另一方面应该要具备高素质的教管队伍,从管理者到施教者,如提高管理者的保教意识,施教者的文化意识,后勤部的服务意识等。把幼儿园的软件实力更新,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活跃、开心、积极的学乐环境,如:定期对保教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他们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内外矛盾相结合的发展观点。
在教育发展中,我们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则是顺应政策发展的具体反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不断的快速发展,幼教事业也异军突起,国家对幼教事业的政策援助也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各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这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既是历史机遇,也是实际挑战。幼儿园如何打造自身建设使其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事业单位是幼儿园的重要课题。顺应政策发展的潮流,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关系到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去与何从、机遇与挑战,是现今幼儿园面临的严峻形势。因此,适时合理的运用政策的发展,必须坚持机遇与挑战相统一的原则。
二、“尊重”是幼儿教育创新的灵魂
在制定幼儿园管理制度时,既要达成规范化化。又要体现人性化,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贤师良母”,具备天使般博爱的心胸。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爱有如温暖的阳光,播撒在他们的心上。孩子的行为千变万化,性格迥然,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独到的爱心,给予孩子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需要,选择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把内容和任务设计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设计的活动和任务应该是可供幼儿探索的、有趣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发现的某种现象、某种规律或某些问题等。同时,幼儿在完成有难度的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性和受挫能力得到了锻炼。
对于孩子,我们都可以一视同仁,那么我们的老师也一样需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们关注、接受和鼓励。那么,作为领导者更应该时刻的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在关注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改进管理的办法,升华我们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层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在狠抓“硬件”配套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组织教师研究新形势对幼教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
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各种综合能力
幼儿在活动中会出现各种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认真地做好记录。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巧妙地进行引导,向幼儿提出一些互不相容的或缺少某些因素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然后给予指导,使他们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旁观者,活动的任务要随时根据幼儿的反映。及时的进行调整,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思考探索,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等品质。
教育与幸福问题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在关注这个问题,总结十多年来教育与幸福的研究发现,教育与幸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过程与幸福、教育目的与幸福、如何实现幸福教育等,还有少数学者论述了中国女性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但这些基本都是关于基础教育的,在这样一个幸福教育成为全世界教育的主流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把幸福教育引入学前教育。目前关于学前教育与幸福的研究大多是质性或者量化研究的,很少有人像研究教育学中的幸福教育那样从哲学的层面进行思辨的研究。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因此教育是为着幸福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受过教育也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多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也不幸福、不快乐。因此幸福感的获得取决于人们的期望和是否实际满足之间的差距,期望越大,实际得到的越少,便会体会到一种幸福感的“相对剥夺”。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幸福与否取决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人本主义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并且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但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说,学生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我们在强调快乐教育,也只是尽力想使我们的教学手段游戏化,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但是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古时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尽管他们也在以获得结果的快乐激励自己,但是不能不说这个过程还是有些痛苦的,快乐教育、幸福教育也只是在尽力减少学生的学习的痛苦,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教育应该是幸福的,但在过程中也未必全都是幸福。这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痛苦。
二、幼儿教育从目的到过程都应该是幸福的
我国学前教育目的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而进行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因此是基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如果学前教育使幼儿不幸福,那么也就很难达成幼儿的身心健康了。在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的痛苦,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应该存在的。幼儿的学习,在理论上不应该像中小学生那样,是一种讲授式学习,幼儿是以游戏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感知和探索获得经验,这种经验是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的,为以后在小学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游戏的意义之一就是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存在痛苦,他们是乐学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是快乐的。
三、幸福为什么与部分幼儿失之交臂
幸福是幼儿教育的应然之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教育都是幸福的。首先,许多儿童感受到了幸福,他们生活在幸福中,并为了幸福而生活着。同时,还有许多儿童并没有真正地体验到幸福,或者没有充分地体验到幸福。因为我们现在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小学化等现象,甚至有些地方会发生教师殴打和虐待儿童的现象,在一些县级或者乡镇幼儿园,幼儿园的功能就是帮助家长看孩子,提前向孩子灌输小学的知识,所有这些现象都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是幸福的。究其原因,从理论上来说有以下几点:
1.成人对儿童学习认识的偏差。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明确幼儿是如何学习的这个问题。幼儿的学习是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活动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幼儿园中,除了集体教学活动以外,游戏、饮食、盥洗等各个环节,幼儿都可以在其中学习。幼儿学习这些内容的主要方式不是安静下来听讲,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来学习的。如果幼儿不能自己开动脑子并伸出双手操作,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学习。而现实是,幼儿经常地被安置在一个需要端正静坐的环境里,被成人强迫去听讲,抄题,算题,写汉字,而根本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动手的权利被压抑了,不能活动,如何获得经验和智慧?“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皮亚杰的这句话明确了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所以,活动和游戏之于幼儿,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重要。只有在活动和游戏中,幼儿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2.成人以自己的幸福观主导儿童。孩子需要什么?对儿童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是不幸的,幼儿的幸福与幼儿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能否自由游戏,能否在教师和家长那里得到安全感,是幼儿幸福的关键。但是,有些家长往往认为,给儿童穿最好的,吃最有营养的,就是在促进儿童的幸福;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上很多兴趣班,就是在促进儿童的幸福。实际上,丰富的物质生活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能代表全部,物质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幼儿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玩沙玩水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专注、愉快和幸福也许远比在幼儿园里按照老师的要求小心翼翼地玩昂贵的游戏器械要幸福得多。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探索自然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满足也许远比按照家长的意志努力学会一首钢琴曲要幸福得多。成人尊重儿童,不干涉儿童的活动时,也许儿童是更幸福的。
四、幼儿教育要实现整体的全面的幸福
【关键词】幼儿教育;拍球;拍球方式
一、幼儿拍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拍球是幼儿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也是幼儿园常见的一项体育活动,看上去拍球很简单,但是幼儿不一定能掌握要领。例如:
(1)幼儿拍球时只会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没有拍球的动作,这部分幼儿不了解球的特性,也不明白“拍球”的动作要领,也就不知道怎样才能一下一下地拍球。
(2)小朋友杰杰拍球过程中老是把球扔出去,发现球是有弹性的,他很乐意球往地上一砸,让球的弹力越来越高,好多小朋友也跟着玩起这个动作来。这些幼儿动作随意,只会大力扔球,控制不住弹球的方向和力度,他们并不关注能拍几个球,只对砸球动作感兴趣。
(3)小朋友安宝贝虽然能认真按照老师的动作要领练习,但就是控住不住球,一会儿往左,一会往右,球拍起来很吃力。原因是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不足,没有掌握好拍球的动作要领,尤其细节动作掌握不好,球拍起很吃力。
(4)还有些幼儿拍球时,会用手掌把球往下按,球稍弹起来又被按下去了,球又越拍越低了,原因幼儿的手腕协调能力不足,未完全掌握拍球的动作要领,尤其是细节动作掌握不到位,导致难以控制。
(5)不会拍球的一些幼儿抱着个球直接走来走去,看着人家拍球,对拍球根本不敢兴趣,为了使幼儿能有效的拍球,拍球的形式要多样化。
二、拍球运动的具体开展方式
(1)幼儿拍球运动的动作示范要规范化。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拍球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手感和兴趣基础,并重视教会幼儿拍球的方法,指引运用正确的拍球的方法,给出姿势引导:右手五指分开,掌心稍曲,手腕恰当的用力拍,球在弹跳时手要跟着球的远近拍球,看球的高低调整力量大小,眼随球走,手脚协调一致走。
(2)通过比赛方式推动幼儿进行拍球运动。①教师采用竞赛拍球法。教师采用竞赛的形式,将幼儿分成强、中、弱的形式进行比赛,并激发幼儿对拍球的兴趣。②采用编儿歌边拍球的形式,如:小皮球,走走走,拍一拍,跳一跳,拍的重,跳的高,拍的轻,跳的低,跳来跳去真高兴。教师指引幼儿边念儿歌边拍球。③采用请你接着拍的游戏形式,教师加入到游戏中,和幼儿一起拍,调动孩子积极性。④采用树立榜样的方法,激励幼儿练习。教师可以采用榜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很专注地学习拍球,并提高拍球的能力和水平。⑤创设玩皮球游戏:幼儿不能控制球,拍球过程中吃力,我们应组织幼儿玩一些拍球游戏。增加踢球、相互滚球、双手接球等形式,拍皮球一段过程后,把球投进篮筐里“抛球”,或跳着拍球,这些小朋友都很容易接受。⑥以舞蹈创编各种拍球动作,合拍地表现拍球活动。带领幼儿试着用不同方法拍球。
三、引导幼儿进行拍球运动要由易而难
随着幼儿拍球的技能的提高,教师要逐渐增加难度,重视掌握了拍球的方法,并引导幼儿熟练、连续地进行拍球,并提高幼儿的能力,设计不同的路线,提升幼儿的拍球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方法,并围绕各种难度呈梯度状提升,并支持幼儿动作的发展,教师可以强调拍球走的动作进行示范,并根据幼儿的路线,进行相应的指导,并重视运用多种动作语言进行指导,教育幼儿不断拓展最近发展区域,实现转变的形式,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幼儿挑战成功。
四、注意使幼儿劳逸结合
教师给幼儿动作指引,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激发幼儿更加努力学习,加强动作示范,指引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调动运动的热情,提高运动的能力,并重视激发幼儿运动的潜能。教师要给幼儿动作指导,教育幼儿劳逸结合,并重视给幼儿轻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实现进步,收获成功感和幸福感,实现学习的挑战和超越,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五、注意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