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09:26: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1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 。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1.2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1.3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1.4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1.5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2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2.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2.2工程实现的变化。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2.2.1全过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2.2.2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这两个要求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土木建筑设施人性化的要求。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上的,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的时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包括在建设中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成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个方向,这要求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土木工程构筑物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都要尽量的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尽可能大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应。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 发展 建筑
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一、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2.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3.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4.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5.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二、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
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2.工程实现的变化。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信息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并且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论,施工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理论等等。
2.1全过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2.2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这两个要求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土木建筑设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上的,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的时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包括在建设中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成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个方向,这要求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土木工程构筑物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都要尽量的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尽可能大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应。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包括,资源的保护,资源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质量。我国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较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注意了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全路设计为封闭构造,杜绝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严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主动控制技术。迄今,绝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都是被当作一个静态的,被动的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动,温度变化,突发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结构进行被动的抵御。显得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今后土木建筑设施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建筑构造物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预设的控制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做出适当的反应。
土木工程当今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土木工程是为了人类存在而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土木工程定会走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杨家福.中国土木工程指南[M].1993:1-4.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特点;发展变化
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实质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一、新国情下土木工程的施工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2.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3.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4.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5.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二、新国情下土木工程的有效变化
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2.工程实现的变化。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L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信息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并且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论,施工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理论等等。
2.1全过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2.2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这两个要求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土木建筑设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上的,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的时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包括在建设中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成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个方向,这要求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土木工程构筑物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都要尽量的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尽可能大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应。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包括,资源的保护,资源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质量。我国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较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注意了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全路设计为封闭构造,杜绝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严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主动控制技术。迄今,绝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都是被当作一个静态的,被动的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动,温度变化,突发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结构进行被动的抵御。显得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今后土木建筑设施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建筑构造物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预设的控制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做出适当的反应。
三、结束语
土木工程当今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土木工程是为了人类存在而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土木工程定会走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李丽萍.工程结构评估与实荷堆载检验[J].建筑结构2000.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不断增加,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潜力逐渐体现。因此必须要从施工现状出发,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需要改进之处,结合支护施工技术发展做出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
一、 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特点
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也是最为基础的技术,具有经济合理、应用广泛等优点。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只能在开挖深度在3 - 7m 的基坑工程中应用,建筑高度也受到了相应的约束。
2、 内支撑和锚杆
从目前的支护结构来看,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两种,其中,钢结构是采用圆钢管和大规模型钢,通过液压千斤顶向其施加预应力,将挡墙变形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这种结构主要是随着挖土深度进行逐层浇筑,因此具有刚度大、变形小等特点,可以有效对挡墙变形和周围地面变性等方面进行控制,在大型深基坑或者对于基坑工程周围环境要求较高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最早出现在欧洲,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隧道、挡土墙、房屋地下室等领域。而在当前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基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地下连续墙支护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二、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
1 、深基坑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设计方案是进行深基坑施工的重要前提,由于其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应由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基坑的稳固性为目的,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进行施工设计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面承载能力、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水位等进行检测,并结合建筑的特点,以及施工面积、基坑深浅和大小、周围建筑物等进行综合考虑,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
2 、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的选择
首先,应选定主要的施工参数,包括深基坑的支撑形式、几何尺寸、以及基坑规模等,确定开挖参数及分层开挖的深度等。深基坑开挖方法主要包括逆作法、盆式挖土法、放坡挖土法等,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保证基坑开挖方法和顺序与施工设计相符。为确保井点降水正常,必须先排水再挖土,挖土高度达到标高后,应及时浇筑底板和垫层,在进行挖掘时,应避免挖掘机冲抓和碰撞,以免挖掘机碾压到工程支撑梁及工程桩,加强监控点保护,并标明保护标志。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进度。应根据施工工期及预算挖量等参数,推算出大概的日出土量,以此作为挖土机械及运输车辆的选择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实际情况,对机械数量及开挖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施工测量控制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将测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的水平位移及垂直变化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应定期对控制点进行检测,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并对基坑顶部侧向位移进行观测,做好监测工作,包括施工前期检测、施工过程检测以及施工后期检测。放样时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查,合格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施工。
4、 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支护,确保能量释放
建筑工程深基坑的边坡破坏往往是从局部开始的,其破坏过程是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是以一个局部破坏的部位为突破点,然后破坏面积逐渐扩大。为了避免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出现塌方,必须要掌握好开挖和支护的技巧。而采用分层分段的开挖方式能够让边坡能量得到较好的释放。这种开挖支护方式能够将前期开挖的能量通过锚体传输一部分到较深图层,只有一部分在浅层部位。而一旦下一层开挖,这种能量又会被后期开挖段吸收,这样就能保证能量的释放。
5、选择适合的土方支护结构
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采用什么样的支护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土方开挖之后,要想减少土方机械施工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对边坡进行支护的形式主要有土钉墙、锚杆桩和水泥搅拌桩等几种,每种支护结构和形式都有其特点,也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应该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考虑到整个工程的规模和性质等因素,采用既能够保证边坡稳定,又能保证工程经济效益的支护结构。
6、 基坑支护监测
在整个深基坑支护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测,这种监测能使施工方对于施工情况有完成的了解,方便以后施工工作的进展。在监测当中,一定要对几个重点指标例如结构的完整性、强度、变形及位移情况等进行重点监测,一般情况下,在开始进行基坑开挖工作之后,每两三天就要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一次监测,如果在监测当中发现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监测的频率也要适当地加快,甚至每一天都要进行一次监测,这样才能确保基坑工程的准确无误。
7、支护桩施工
支护桩是深基坑支护工程当中主要承载外力的部分,所以对支护桩的施工尤为重要。支护桩一般情况下分为人工挖孔桩和钢筋混凝土护臂两个部分。举例来说,对于灌注桩而言,需要使用吊桶的手法对灌注桩进行桩孔的挖掘施工,在全部的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以及成孔等必备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一部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则会直接导致整个基坑支护工程失去原本的意义,甚至影响建筑主体的建设。
8、 地下水处理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保持基坑干燥及边坡稳定,以免地下积水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或边坡松动造成事故发生。如基坑土质较软或出现积水,则会导致工人站立困难,影响施工操作,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时,应做好地下水的处理工作。可采用止水法处理地下水,在基坑周边设置止水帷幕,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内,可通过地下连续墙、沉井法或灌浆法来达到止水的目的。也可采用排水法处理地下水,如井点降水和明沟排水等,井点降水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的特点,是处理地下水的好方法。井点降水的具体步骤为:在深基坑工程周围,设置具有渗水作用的井点管,并设置抽水设施,将地下水抽出,直至地下水将至设计高度。井点降水可用于不同形状的深基坑中,对边坡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维持基坑内土干燥可以有效提高深基坑施工效率,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总而言之,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施工方法,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否则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深基坑工程的工期较为紧张。抓紧施工的工期是施工管理的需要,另外由于深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工程量要相对于浅基坑要大,为了减少深基坑的变形 ,减少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加快施工进程,缩短施工工期。
参考文献:
[1]宋玉峰.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03) : 275.
[2]汪福元.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1) : 62 - 63.
[3]雷钢.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 中华民居( 下旬刊) ,2014( 01) : 316, 318.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耐久性;混凝土外观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简介
乌鲁木齐市特变电工水木尚城小区二期工程,该工程2540.46㎡。工程采用100年设计基准期,混凝土设计采用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为核心的综合耐久性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聚羧酸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在粉煤灰与矿粉的双惨技术及配合比的设计上使用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抗侵蚀破坏能力,从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通过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选择优质的材料,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过程使用的混凝土均满足了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技术要求
强度等级C30;
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以理论计算达到100年;
混凝土60天干缩率不大于0.015%;
混凝土电通量≤2000C;
a.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双掺技术,使用聚羧酸外加剂;
b.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总的胶凝材料用量应控制在360~400kg/m3;
c.用水量应控制在150 kg/m3左右,水灰比≤0.45;
d.现场塌落度应控制在180±30㎜。
3 试验用原材料指标及混凝土设计试验方法
试验用原材料:
水泥:复合P.C32.5R(产地天山水泥),其物理化学性能:三氧化硫3.0%,氯离子含量0.02%,碱含量0.77%,初凝时间153min,终凝时间227min,抗折强度3天4.1MPa,28天8.0 MPa,抗压强度3天19.9 MPa,28天39.8 MPa。
粉煤灰:石化电厂F类Ⅱ粉煤灰,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游离氧化钙0.3%,细度8.1%,需水量比103%,烧矢量1.7%,三氧化硫0.8%,氧化钙7.14%,含水率0.1%,氯离子0.01%。
矿粉:宝新盛源(产地新疆乌鲁木齐)S75,比表面积:416㎡/kg,流动度比99%,氯离子0.01%,碱含量1.4%,活性7
天59%,28天95%。
砂:产地米泉砂场,细度模数2.8;表观密度2640kg/m3;堆积密度1680 kg/m3;含泥量1.1%。
卵石:产地米泉砂场,粒颈20-40mm,表观密度2680 kg/m3;堆积密度1560 kg/m3;含泥量0.1%,压碎值指标4%,针、片状5%。
外加剂:产地新疆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外加剂性能指标:游离子氧化钙0.02%,总碱量0.96%,碱水率27%,泌水率比0%,含气量2.1%,抗压强度7天159 %,28天143 %,收缩率64%。
4 混凝土设计及试验方法
预拌混凝土性能应参照GB/T50080-200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及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混凝土耐久性采用电通量ASTM1202,氯离子扩散系数评价依据NTBUILD443。
试验配合比及性能检测见表1、表2。
表1 试验配合比
表2 混凝土性能检测
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编号2,3作为实际生产的理论配合比比较合适。
5 生产控制
严格按GB14902要求进行以下质量管理:
塌落度的控制:生产的塌落度由试验员进行监控,每日进行砂石含水率监测。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塌落度监控员进行调整,每次发混凝土第一车取样进行开盘鉴定,每成型一组试体并检测其塌落度,雨天加大对砂石材料含水检测频率及混凝土塌落度监测频率。
强度质量管理: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时预拌混凝土品质最重要的指标,由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复杂,因此强度大小混凝土质量是否控制良好的综合评定指标。以试样的试体强度检测结果每半个月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强度的稳定性,及时找出强度波动的原因,指导混凝土生产。为及时准确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出现异常、合格与否,通过7天强度推断28天强度的方法加强控制。
含气量的管理:试验频率为每个工作班不少于2次,混凝土含气量的稳定性,确保混凝土外观符合要求。
混凝土温度管理:白天每2小时到现场测一次温度,晚上3小时测一次,发现混凝土入模温度有可能超标。及时采定的应急降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缝。
其他方面:因使用聚羧酸外加剂,生产线及运输车辆应进行不同品种外加剂转换使用时,车辆及拌楼必须清洗。现场的混凝土应色泽均匀,和易性良好,不能有泌水,运输过程中不得加水。
6 实际生产情况
实际生产的混凝土28天强度均在40—42MPa之间,强度判定,满足了设计要求,混凝土抗渗性能、电通量、60天混凝土缩率、氯离子渗透系数均满足设计要求。
7 结论
(1)通过试验采用多元素胶凝材料与聚羧酸减水剂的合理匹配,使混凝土性能大幅度提高,即满足了设计及施工强度要求,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2)矿物外加剂的双掺量使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得以提高。同时水灰比情况下加入矿粉的混凝土其28天电通量比单惨入粉煤灰小。
关键词:建筑工程;特点;新技术;项目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节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绿色节能环保建筑工程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成为所有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施工单位都在积极研究节能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具体操作环节仍有让人不甚满意之处。
土建工程新技术和特点
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是工程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利用科技水平将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效益,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改良关系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城市高度发展将城市空间进一步缩小,如果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就必然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感到不安和焦躁,对人类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倡导生态节能绿色环保的今天,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必须要进行合理改进,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都应该遵守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理念,尽可能的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避免,这不单对建筑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是保证城市整体规划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环保材料使用与新型节能技术相结合必定会使现代化建设工程的管理现状有所改变。在现代化工程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本身和太阳能等节能特点已经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该方式不但可以将室内昼夜的温差变化幅度控制好,使建筑物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恒定范围,同时也可以通过蓄能耗材将太阳能资源存储起来。回顾我国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从原始的单一型维护结构到现在的太阳能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结合技术,从本质上实现了技能建筑的飞跃式发展。一体化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储能材料的充分利用实现了降低建筑物自身运营成本的目标,从而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统一整体。这里说的蓄能耗材通常指的是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特殊蓄能耗材,这种耗材蓄能效果是由建筑物本身的材料比热决定的,很多经常使用的建筑耗材也具备很好的蓄能功效,较强的比热性是这种耗材的统一特性。比如像建筑耗材中的砖块、混凝土以及石材等,这些耗材的造价较低,使用也十分简便,如果将其蓄能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使其进行能量间的转换和存储,不但能大幅减少能耗量,同时还能够拓展建筑物其他的使用能效,能够促进建筑和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热惰性是建筑蓄能耗材的共同特点,利用该特点能够调节建筑物的昼夜温差变化情况,从而室内温度降低,使生活在建筑物内的人们处于恒定温度中,通过该方式还能够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使空调能耗充分降低,为节能能源作出贡献。常见的蓄能方式有混凝土或岩石空腔蓄能以及水箱蓄能。这两种蓄能方式的可操作性较好,使用十分简便,同时其器具也较为简洁。
现代工程施工技术中,虽然新施工技术很多,其建设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选用何种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始终都是最为重要工作。
现代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手段
首先要强化土建工程的项目变更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和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在工程建设时期,因为各种因素制约,致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其变更主要包括工程的设计变更、施工变更、计划和进度变更以及工程的项目变更等。以上变更通常会使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同时使工程建设周期延长,在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应对变更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和管理,将因此引发的成本上涨值降低到合理范围内。根据工程变更特性对工程施工量以及成本增减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工程变更价款,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
其次应强化现场签证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将工程造价质量控制力度提升上来,现场签证作用主要是处理施工合同条款中没有囊括但是在建设期间又出现的特殊的书面凭证。现场签证费用同样也是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签证会以价款形式体现在项目最终的竣工核算过程中,因此对于签证的管理和控制也会给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正面影响。假若不控制现场签证,就会使得工程结算工作无法按照制定的规定开展,强化管理力度,并且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认真贯彻签证审核规定,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对签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经济效益保证好。
最后应强化工程建设周期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合同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程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在签订时,明确指出工程质量必须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而且还规定出工程质量不达标时相关的处理措施以及赔偿方式。而建设周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很容易使纠纷问题发生,同时其也会间接性的影响工程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运作,会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建设周期增加等问题,必须要严格按照项目变更审核的标准和步骤进行,如果是由于承包商本身因素致使工程建设周期增加,则应由承包商承担所有经济损失,此外还应强化工程款项支付和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款项的支付在控制范围内,避免资金失控现象的发生。
总结
根据上文叙述内容可知,现代化建筑土建工程的绿色节能特点要求对其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新的改革,从而使工程建设符合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标,在该过程中应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力度,提升土建工程效益,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使用性能等。为此,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总结工程建设问题,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人类建设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和优质工程,使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简洁轻松。
参考文献:
[1] 白学敏:《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建筑工程管理》,2007(5).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244-02
土木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特别是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危险性强的特点,因而更容易引导安全事故,如果不加强土木工程安全事故防范,极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甚至是无法补救的损失,因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号角,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实施更是给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事故防范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确保土木工程施工安全。
一、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而也就使得土木工程施工同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由于土木工程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而其施工地点、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千变万化,因而很难采取一种方式进行安全管理和防范,特别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频繁变化以及大量采取“农民工”,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防范的难度,如果不注重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和防范,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因而在不同区域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其技术标准、施工流程、施工周期都不尽相同,土木工程施工由于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而也对施工安全管理和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土木工程施工情况来看,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不仅施工环节较多,而且受气象和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三)具有密集性的特点
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整体情况来看,由于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很多施工不节必须由人力来完善,这就使得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安全意识、防范措施等原因,特别是由于施工人员80%以上都属于农民工,因而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素质不高,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困难重重,极易引发人员安全问题。
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
(一)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土木工程施工企业高度重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防范,但仍然存在着安全防范意识不够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一些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民营施工企业,不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缺乏对安全防范设施和设备的投入。还有一些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强,因而机械化程度不高,大量使用人力来施工,不仅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而且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安全防范教育不够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涉及施工人员较多,因素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十分重视,只有安全防范教育到位,才能更好的防范安全事故。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国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尽管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和防范制度,但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很多时候制度都被束之高阁,特别是一些小型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在安全防范教育方面更是不到位。
(三)现场安全管理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在土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安全管理,特别是由于很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责任素质,因而在技术操作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很多时候都是凭经验、凭感觉进行施工,比如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由于不能够按照规范操作,导致脚手架承重力不足,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还有一些施工企业缺乏对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各自为战”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由于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导致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三、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
(一)创新安全防范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更好的完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防范措施,首先必须在创新安全防范理念上狠下功夫,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奠定思想基础。无论是大型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还小是型的施工队,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管理和防范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宁可减少一些经济效益、宁可多花费一些成本,也要确保土木工程施工安全。因而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施工安全事故防范的投入,使用先进的设备,优化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流程,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安全因素。
(二)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有效防范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从自身企业实际、施工工程实际出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制度,既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教育,又要对企业所属员工加强安全教育,而重中之重的则是要加强对那些临时性的施工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和培训,只有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否则一律禁止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从操作层面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防范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是有效防范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必须着眼于形成安全管理和防范的合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体系。由于安全管理和防范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企业首先必须建立施工安全组织机构,负责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的组织、沟通、协调、落实、督促等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目标责任机制,将土木工程施工每个领域、每个环节、每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和防范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能够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
(四)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强人员管理,既要在现场加强安全防范的督促检查,又要指导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加强现场管理,还必须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特别是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对于任何细小的问题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才不会为整个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流动性、复杂性、密集性较强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如果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到位,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尽管给土木工程施工创造了机遇,但同时也为施工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防范工作,既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又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推动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参考文献:
【1】刘洪峰.浅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1(09)
【2】董世波.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J].才智,2011(08)
【3】李仁祺.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2(08)
【4】刘智星,刘莉.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思考
1. 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施工复杂性
由于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使土木工程类型多样化,在土木工程类型和使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土木工程施工的地理环境也会引起施工的差异,这就使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
1.2 施工流动性
土建工程施工不固定在某一个地区,没有固定的生产和生活场所,土木工程施工流动性非常大,使施工工作人员的生活极为不方便。特别在一些偏远的郊区,员工的生活单调,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工程生产效益不高。
1.3 施工周期长
由于土建工程的体积较大、施工具有复杂性和流动性,致使土木工程施工周期长的特点,这就要求土建工程和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施工单位某种管理的风格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从而使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具有连续性,容易持续改进。
1.4 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土木工程的体积较大,使得土木工程施工多为露天作业,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受天气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施工计划常因雨雪、风暴、洪水等气候变化被中断。使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施工计划。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制定出确实可行,预见性强的施工计划非常重要。
2. 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木工程施工流程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综合、系统和复杂的项目,科学完善的施工流程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安排与优化施工工序和各个工作流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许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规范和完善的施工工艺流程,致使了土木工程施工中浪费严重,施工效率低。
2.2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是土建工程最后成形的场所,也是各种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汇集地,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状况如何关系着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而目前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着混乱的现象,施工现场比较脏、乱、差,具体表现在施工现场不够整洁、设备的摆放较乱、设备面貌不美观、施工垃圾堆积较多、机械停放不按规定、材料堆放较乱、施工场地的道路被占用、施工人员工作的精神面貌差、积极性不高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等等。这与文明安全施工建设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2.3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土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土建工程质量。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复杂的工作,其涉及施工材料、施工技术、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比较落后,本位主义、虚假和腐败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土木工程建设的步伐,不断的增加了土建工程建设的数量,同时也对土木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着整个土建工程质量。因此,要增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熟练的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
3.1 建立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施工现场的各种行为,预防土建工程出现各种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施工方案,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要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流程,科学安排土木工程施工的进度,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工作,完善激励机制。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要做出相应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
3.2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意识
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将土建工程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注重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提高土建工程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以使施工单位及技术工程人员,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视。同时还要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人员工种多、露天作业及环境条件恶劣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问题,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3 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要以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施工管理。这样有利于预防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问题的预防,要从土木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管理进行。
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加强其施工水平,使其在施工中能正确的使用施工技术,特种设备需专业人员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查,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同时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还要注重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要根据合同的具体要求,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需要。科学合理的材料管理,可以保障材料的供应。在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时,需要做好材料的现场验收工作,掌握了解工程施工的进度;适时对现场材料的供应安排和计划做出调整及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3.4 加大土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力度
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企业自上而下应该有一整套质量责任制度,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重要依据,将质量责任细化、量化,层层落实、道道把关、人人有份。安全生产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大事,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必须做到事事派专人负责,及时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行为,把不安全性降低到最低,从而确保工人有利的,安全的工作环境,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还要严格执行工程验收规范,加大监督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完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运行机制。落实“两层分离”及“两制建设”的运行机制。通过落实项目法施工,可以促进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各级责任明确,最后形成压力和动力的统一,调动起施工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并建立承揽任务拓宽市场的激励机制。企业没有任务,就谈不上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员工就要失业,企业会面临倒闭。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切有利于承揽任务拓宽市场的措施,调动员工关心企业和承揽任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