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5: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险价值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80例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277例,女203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41.6±3.7)岁;普外科216例,骨科145例,神经外科74例,胸外科45例;排除合并多器官衰竭、精神障碍、人格分裂症患者;无恶性肿瘤、生存期较短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患者入院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处理,给予患者必要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焦虑、不安、恐惧情绪。术后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术后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①护理风险识别。患者入院后,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针对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以及老年患者,需重点关注,评估患者手术风险性,确定围术期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干预,并要求护士需具备足够的病情判断、分析和处理能力。②贯彻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各项抢救及紧急事件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检查报告制度,明确抢救时间、方法及途径,确定紧急事件报告时间、程序内容,确定信息上传下达。明确患者卧床期间可能出现的压疮、褥疮等,做好患者风险评估,开展风险管理质量控制事项及动态评估。建立严格查房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查房,掌握大手术、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③外科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入室后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手术类型、部位、检查结果、药敏结果等,术后谨遵医嘱、药敏试验等给药,输血时需与输血科核对再输血。患者摆放遵循“科学、合理、舒适”原则,对年老、手术时间长患者,约束带松紧适宜,给予软垫,以免血液循环障碍。护理期间告知患者该病相关知识、消毒隔离常识及术后可能发生危险。创建舒适、安全的病房环境,病床设置防护栏,地面防滑处理,床头放置呼叫器、求助系统及供氧设备等,加强病房巡视,预防突发事故。卫生间设置防滑垫,采取坐式马桶,各种物品需严格消毒隔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0.83%(2/240),即1例患者跌倒,1例用药错误;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7.08%(17/240),即4例跌倒,3例坠床,5例管道连接错误,4例用药错误,1例投诉,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236/2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3%(207/24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内部审计控制 财务风险的价值 分析
内部审计是重要的企业管理工具及手段,主要对现代企业进行内部监督及控制职能。通过内部审计活动的进行,促使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改进,使得管理系统趋于完善,确保高层决策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最终促进现代企业的经营及发展。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分为两种,分别为系统性及非系统性。系统性的企业财务风险大多指的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及影响,比如政治动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本文主要研讨分析的是非系统性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本身存在的财务资金运行活动所形成的风险,具体体现为筹资、投资、营运、收益活动。
(一)企业筹资财务风险
企业的筹资活动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是对资金资源的配置活动。受市场经济影响,筹资活动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银行的借款因素、债券因素、股票因素、高层决策因素、管理措施因素、租赁兼并因素等等都会构成企业筹资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投资财务风险
企业的投资活动是资金运营的第二环节。为了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需要将资金投入到合理的经营活动中。对外投资,主要针对证券及控制权来获取经济效益。对内投资,主要针对资产购买或技术开发来进行生产经营,以获取资金增值的目的。无论是哪类投资,都与经济市场形势相关。生产经营类的投资需要考虑经营规模、项目报酬率、投资回收期、投资相关度、投资监管力度等风险因素。证券类投资需要考虑利率、通货膨胀、公司运营状况等风险因素。
(三)企业营运财务风险
企业营运涉及到资金的管理。所涉及的风险包含产品能否得以在经济市场销售、能否回收结算成本两方面。企业营运包含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在采购活动中,采购的金额、原料的质量、相关付款方式、具体到货时间等因素都会造成企业采购方面的风险。在生产活动中,成本的控制、产品的质量、新产品的开发等因素会间接构成企业生产方面的风险。在销售活动中,销售金额、货款回收、客户的管理、销售人员素质等因素都会构成企业销售方面的风险。
(四)企业收益财务风险
企业的收益活动是最终影响经营活动的因素。收益活动包含收益确认及收益分配。一旦确认不当或分配不当都会造成企业收益方面的财务风险。如若收益确认过少,造成成本结转过多,导致财务当期利润虚减,会直接影响企业信誉造成经营财务风险。反之,收益确认过多,企业需要额外支付纳税费用,导致资金不必要支出财务风险。同样,在企业收益分配活动中,收益形式、收益金额、收益时间都需要把握恰当,避免影响企业信誉及经济运营。
二、内部审计控制对降低财务风险的价值
(一)加强企业筹资活动审计,降低筹资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筹资方式来进行风险防范。比如银行借款方式筹资,需要对借款企业条件进行分析、借款原因及途径分析、比例结构分析、项目投资借款偿还期分析、借款额度分析等等,确保企业借款活动合理且具备偿还能力。比如债券方式投资,内部审计需要对发行机构进行审查、债券利息支付进行审查、保管相关制度进行审查、偿债基金相关制度进行审查等等,确保企业债券筹资风险得以控制。企业要结合内部审计,分析各类筹资活动特点,避免由于不恰当的筹资方式选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企业投资活动审计,降低投资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对企业选择投资策略及制定决策起到强化、预防、控制风险的作用,使得投资效益得以提升,预期投资目标得以实现。对于企业投资活动审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对前期方案的审计。包含对预算、可行实施性、预估盈利等因素的考量,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对数据的敏感性,对投资方案的合理性、投资价值可以正确估量。第二,对投资实施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检查方案具体实施情况,对于其中出现的因素合理的改进情况进行监督。第三,对投资结果审计。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成本、收入、价值进行详细的指标分析,使得投资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得以控制。
对于证券投资活动,内部审计需要针对投资风险、投资期限、变现能力、投资组合、预计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审查,确保证券投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企业营运活动审计,降低营运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要加强企业商业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方面管理,才能降低营运活动方面的财务风险。针对商业信用管理,内部审计应当对客户档案进行审查,并进行综合评级打分,确认合理的信用额度。针对应收账款,内部审计应当审查实际真实性,加强对账龄方面的审计,对于坏账要及时采取措施。针对存货管理,内部审计应当加强对存货方面的核算与监控,定期对存货进行监督与盘点,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加强企业收益活动审计,降低收益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使得企业收益确认及收益分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为确保收入确认方面的收入状况真实,内部审计需要从销售发票、收入确认时间、销售分割、递延收入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收入确认方面审查与分析,确保财务报表收入的真实与准确性,避免可能出现的操纵风险行为。对于收益分配方面,内部审计需要对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进行确认,保障企业的良好财务状况及稳定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的四大经营环节分别是筹资环节、投资环节、运营管理、收益活动。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管使得企业的四大环节的财务风险得以有效防范与控制,使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得到良好的监督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尹淑平.强化内部审计 控制企业税务风险[J].经济视角(下),2013
[2]易俊,李敏.内部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一、内部审计及其职能特点
(一)内部审计概念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建立,为企业管理部门服务的一种能够进行独立检查、监督和评价的组织活动,在企业内部建立的独立的二级审计机构、部门或者是审计人员,必须要在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检查、监督和评价会计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依照审计特有的专业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资产及其管理的安全性,及其对企业整个完整的经营活动的规范性、经营业绩的优劣、经营的合法性等开展的一项独立的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风险管理的审计活动。
(二)内部审计职能特点
内部审计职能是反应内部审计的本质和本身就有的内在功能,职能目标是为实现企业的审计服务,随着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其审计定义,主要存在如下的审计职能。
第一,检查职能,内部审计检查职能就是对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活动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进行检查。
第二,鉴证职能,内部审计鉴证职能就是鉴定和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并对其做出审计结论,鉴证职能是在上述检查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三,评价职能,内部审计评价职能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决策方案、预算情况等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按照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目标进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进行评价。
第四,建设职能,内部审计建设职能就是对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的职能。
二、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
审计风险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所谓的固有风险,就是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发生了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按照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的看法就是,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在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很高,那么审计的固有风险就比较高。在考虑固有风险大小时,通常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以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审计风险模式中是以控制风险的形式单独考虑的。既然固有风险是在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产生的,那么固有风险的大小,就和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行业发展状况等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固有风险就比较高,再或者是就行业发展状况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固有风险相对就比较高。
控制风险是内部控制没有能够及时地预防和检查出的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大小通常和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情况及其执行情况有重要关系,但是和审计人员没有关系。审计人员不能够改变控制风险,但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
三、企业内部审计及其审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实现了对外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成立的,因此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在我国当前内部审计组织的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只有少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独立设置的,但是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纪检委、检察署等合作存在的。这就严重违反了审计的独立设置原则,对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审计和财务合并严重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使得审计组织一方面是作为审计角色存在,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被审计组织,那么对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结构无论是在组织建设方面还是经济费用来源方面都没有办法做到独立。
(二)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在审计取证过程中的取证模式比较落后,内部审计基本上就是账目基础审计和现场经验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采取抽样审计,那么这就完全是按照审计人员的主观意愿开展的抽样审计,审计人员在抽样审计过程中都是按照一定的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的,那么这就会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对于一些重要的事项造成漏审,从而形成一定的审计风险。在企业内部审计开展过程中,被审计对象往往有时候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审计工作,对于被审计材料进行隐瞒,使得审计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那么对于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三)内部审计缺乏合理质量控制体系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少必要的审计规范体系,在审计过程中,凭借的大多数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审计经验,随意性比较大,这就增加了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出现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对于被审计对象提交审计材料的完整性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使得审计证据采集不充分,造成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为会计风险管理保驾护航
(一)改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和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现象,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提高审计部门领导职位,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增强企业员工对审计的充分认识,从企业管理领导者开始,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审计制度等进行操作。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三级复核制度,也就是最先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其报告等有审计负责人复核,之后交由部门负责人复核,最后交由审计机构负责人审定。
(二)规范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加强企业审计控制
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企业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必须要确保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书面承诺,并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在企业审计人员搜集证据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取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审计过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完整可靠。
(三)合理评估审计风险,慎重评价审计结果
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开始审计工作以前,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必要的审计调查,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是审计项目存在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预测,确定审计风险,那么在审计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对审计风险问题进行慎重检查和评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审计过程中,仍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合理评估审计风险,慎重评价审计结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本研究主要是对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前接受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148例,女112例,年龄7~45岁,平均(27.3±6.3)岁;观察组中男183例,女137例,年龄7~45岁,平均(26.9±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我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风险管理,因此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时常规护理,^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具体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步骤如下。
1.2.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加强其技能学习和训练,确保其积极参与并有能力配合手术的开展。
1.2.2提高法律意识 定期开展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等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可通过法律课堂和讲座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1.2.3实施人性化管理,在以患者为本的基础上,也要坚持以医护人员为本的理念,实施弹性排班,根据每位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随时调整休息时间。
1.2.4严格查对制度[1] 错误手术不正确包括患者、手术和部位错误是位居第一的差错,因此首先应该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手术前后仔细核对并进行明确标记以有效避免和降低错误手术患者和手术部位的发生;动态记录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和敷料,同时巡回护士进行签名确认,保证器械和敷料数目相符[2]。
1.2.5保证手术过程中设备和药品的安全应用。应用器械和设备时要严格按照程度进行,注意细节,集中注意力,减少交接缓解,严格执行和完善查对制度,防止用错药品和设备。
1.2.6分析手术中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相应措施有效减低其发生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遵守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手术中使用物品的安全性,加强感染监控。
1.2.7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的教育,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减少暴露的危险性。
1.2.8关注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可通过人性化管理,降低工作负荷、丰富业余生活、加强职业防护培训等方式缓解医护人员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关注其心身健康[3]。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纠纷和投诉事件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满意率、风险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根据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2.2两组患者医疗纠纷和投诉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根据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2.81%(233/320),观察组为90.77%(236/2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4.93,P
3 讨论
风险因素是指潜在不利条件和对患者的意外伤害因素。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错误、器械和敷料数目不符、手术允诺不当、手术感染、术后并发症等。因此,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对于医护患三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有风险的花井中将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至最小的过程,其核心为风险管理计划。手术室风险管理的计划目标则在于:预防对患者、工作人员以及资产的伤害;保护医疗机构的财政资产;保护人力和无形资产以及通过监控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风险管理的重点碍于正确用药、医患沟通、器械和敷料计数、患者跌倒、预防器械损伤、器械安全操作、识别患者、感染控制、异物遗留体内等方面[4]。通过识别手术室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风险,并通过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患者和医护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2]徐政秀.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7(8):99-101.
[关键词]投资价值投资风险国家政策旅游投资
中国旅游业发展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产业结构和新的增长点有所转变,新的投资热点正在形成。利用原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资源型景区已经成为土地开发的新的热点,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3年,外商可以在中国投资旅游景区景点,据估计,从2003年~2010年,将有80亿美元投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根据中国国际旅游投资网(省略/)近期公布的旅游招商项目的统计,在旅游业各分支行业中,景区的招商项目最多,也最为活跃,比例占总招商项目的54.71%。本文试就投资价值、国家地方政策和投资风险三个方面论述旅游土地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一、投资价值分析
1.获得高额利润
旅游景区属于资源稀缺型商品,一旦拥有景区经营权就可以形成资源垄断,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从资源来看,景区供给量过少导致资源紧缺。尽管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毕竟数量有限,而且时空分布不均衡,造成了我国资源型景区的局部稀缺。从2004年A级景区经营效益情况(表1)中,可以看出资源型景区级别越高,垄断性越强,效益也好。从需求来看,国内国外游客都对资源型景区需求很大。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调查,74%的游客首选到资源型景区观光,尤其在旅游消费刚刚启动时这一比例更高。
供给不足,需求旺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供求缺口使的景区形成垄断性经营。而从国内黄金周旺盛的旅游消费,看这个供求缺口会持续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景区的垄断性经营也会长时间存在。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
2.衍生性延长产业链
旅游景区相对其他旅游行业而言可开发的旅游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衍生性强、可创新性强,这样就使景区的生命周期增长,获得利润的时间也随之增加。
由于旅游产品存在生命周期一旦产品进入停滞或衰退期就无利润可言。而这个时候产品能否复兴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再开发出有吸引力的产品才能延长获利时间。而资源型景区依托自己的核心资源,开发的产品除了基础的观光产品外,还可以开发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这就使得景区可以开发的产品极大丰富。景区每年都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吸引老游客故地重游新游客慕名而来,从而将利润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资源型景区产品的多样性,开发的多层次性可以使企业的投资风险进一步降低。企业获得景区经营权后,既可以自己开发核心产品,也可以将特定产品开发经营权出让以减少管理成本和难度,并分散风险。
3.获得核心竞争力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资源要素,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也是旅游产业群的辐射中心。投资资源型景区有利于旅游企业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旅游企业拥有景区资源,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为旅游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方便、快捷与舒适,并且强有力的产业链条也是阻挡国外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二、政策分析
1.政策支持投资
(1)中央投资景区基建
我国进入200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旅游发展,明确要求增加对资源型景区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放宽对资源型景区开发项目的审核条件。另外国家还安排了67.2亿元国债资金进行景区建设,促进景区发展。
2001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通知强调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资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股票发行上市等方式融资。积极探索建立境内外旅游产业基金。
2004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放宽了对旅游项目的审批规定不使用政府投资的,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但将区别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国债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于2000年开始,重点支持资源品位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的项目。至2004年底国家累计投入67.2亿元国债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了一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景区环境,提高了景区的综合接待能力。
(2)地方立法促进景区发展
从各地政策看,为了加快开发资源型景区,很多省市明确提出资源型景区的经营权可以转让。而且很多省市设有旅游发展资金用于建设资源型景区的基础设施,并且在税收,土地政策上都有优惠。虽然国家并未出台《旅游法》,但是地方为了规范旅游发展,更为了促进当地旅游,纷纷出台地方性旅游管理条例。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如湖北省,云南省,北京市等已经修订旧版旅游管理条例。
2.景区经营权出让――争论中前行
对于资源型景区的特许经营权出让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到大众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总体上,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是在各地进行。在很多省市制定的旅游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景区的经营权可以有偿出让。
(1)地方政府和旅游局――支持经营权出让
为了贯彻落实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湖北省、福建省、上海市、贵州省、浙江省、重庆市、山西省、云南省等省市在旅游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了经营权,可以通过拍卖、招标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有偿转让给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2)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经营权在探索中前行
建设部虽然多次出台文件要求风景名胜区不能将经营权转让,但是由于景区实际的控制权在地方政府手里,建设部的管理力相对薄弱。而且建设部对经营权的态度从文件变化中也可以看出逐渐放宽经营权的出让,由绝对不允许经营权出让,到经营权出让有底线。
建设部依据国务院出台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加强风景区管理。
(3)其他部门――议论纷纷
林业部、国土资源部在积极探索将所属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招商引资。根据《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十条,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可以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者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合资合作方式联合进行。国土资源部认为通过建立地质公园,根据地质遗迹的特点,营造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文物部门作为代表全体人民保护管理文物的机构认为,文物保护属于社会性公益事业,应以保护为前提,利用只是
保护的一个方面,而且根据《文物法》的有关规定,文物遗址不得做其他商业用途。
三、风险分析
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存在的,同样资源型景区的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许多资源型景区项目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但也有不少项目投资失败, 损失巨大。投资者如果加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还是可以规避风险取得成功的。
景区投资风险主要来自:政策风险,资金风险,开发风险,市场风险等。本报告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风险及规避措施加以说明。
1.政策风险
自然资源是几千年不变的,变数大的是人为政策,对政策分析判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我国现在还没有出台旅游法,各地旅游法规地方特色明显,这些法规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都很差。现在企业经营旅游产业,获得的只是部分权益,如经营权、管理权。企业和政府签订20至50年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省、市、县之间的法规是否冲突,而越基层制定的法规,修改越容易。景区内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法律、政策上有许多不连贯的地方,导致了景区开发的无所适从。所以说政策是旅游开发中最大的风险。
2.资金风险
我国景区开发并不是一般认为的“低投入,高产出”模式,而是“投入,投入,再投入”的模式。开发资源型景区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现金流进行景区的后续投资。
景区开发初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营销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景区开发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因为景区面临竞争,面临游客需求的改变,所以景区需要创新旅游产品,而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再次,景区室外设施的耗损速度快,需要的维护更新经费也非常可观。很多景区投资失败就是在于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景区开发,导致景区吸引力下降,收入达不到预期的原因。
3.开发风险
由于缺乏统一的、高水平的规划,使一些已经开发、利用起来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普遍存在档次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缺乏整体旅游概念,景区和景点布局不合理缺乏吸引力。许多景区由于对市场需求缺乏清楚的认识,导致市场定位泛化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景区主题不鲜明没有明确的旅游形象。
旅游区项目开发需要考虑其所依托的资源,强化资源特色,突出项目主题,同时旅游设施的配套建设也要围绕主题展开。这样的项目一旦开发,其可变弹性较小。正常情况下,项目特色显然是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因为主题越突出,其生命力就越强。但是这恰恰也是项目的风险所在,因为越是有特色的项目,越是不易改变其内容与功能,或者改变内容与功能的成本代价过高,给风险转嫁带来困难。
4.市场风险
旅游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大小,与游客在某一特定环境、特定时期内的消费心理、消费偏好和这一时期内旅游消费的总趋势等密切相关,而游客的消费心理、偏好等是经常变化的,特别是随着游客群体的不断个性化,游客结构的不断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难以捉摸,某些特定旅游产品愈来愈难以同时满足游客群体中各个不同的需求,同时也使某些旅游产品很难实现所期望的游客云集的目的,旅游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也因此而大大缩短,这就直接影响到旅游项目开发的投入产出效益比。
国内各地区全面大力开发旅游业,各类旅游产品蓬勃发展,旅游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再加上政府对旅游市场调控、监管力度不够,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相当激烈,从而明显地加剧了旅游项目的投资经营风险,合理投资回报难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约翰・斯沃布鲁克著张文等译:《景点开发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3]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保罗・伊格尔斯斯蒂芬・麦库尔克里斯・海恩斯著张朝枝罗秋菊等译:《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5]成伟光: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人文地理,2005,(1)
【关键词】影子银行;价值;风险;应对策略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广义概念,影子银行是在传统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种金融实体和业务活动。而从监管的角度又进一步作了狭义的界定,即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提供信用中介职能的实体和活动,这些实体和活动由于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而产生系统性风险。在我国,影子银行是金融改革发展背景下的一种金融创新,也是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双轨制方案,产品主要涉及民间借贷与银行表外融资业务。伴随着近期“钱荒事件”的发生,关于我国影子银行功与过的争论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由此,笔者从价值与风险两个角度辩证地看待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
一、影子银行的价值分析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影子银行以交易证券化房地产贷款为主,曾被指为危机元凶之一,但该体系近年来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是金融机构自发形成的市场化创新行为,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大大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微观个体的投资渠道,还是宏观社会的资源配置,影子银行的价值都将是不可替代的。
(一)微观分析
从微观投资者的价值来分析,发行方所承担的隐含担保机制是影子银行的核心,所以银行主流的理财产品往往就具有双重保障机制。第一层保障是融资项目的保障机制,由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山东海龙债券兑付事件、江西赛维的重组事件等,都说明不论是地方政府不会轻易让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爆发,地方企业也不会轻易破产;第二层保障是影子银行的隐含担保。在我国,影子银行的主体是信托产品、融资类的银行理财产品、合伙基金和新兴的券商基金类的信托产品,以及小额贷款、担保、民间借贷等,这些产品的管理机构不仅仅以融资中介的面目出现,还要对产品的最终兑付承担责任。
(二)宏观分析
从宏观经济分析,传统银行业无法对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支持,而影子银行体系可以做到。在风险分散化领域,以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违约互换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产品更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核心动力的时期,影子银行的价值十分显著。银行作为一国经济与金融的命脉,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我国的地方政府不能再依靠银行业的大量贷款来支持投资,而利用影子银行的投融资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要承担的风险。当然,这要求影子银行与银行之间有适度隔离,我国的银行表外理财产品就拥有良好的隔离。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
在对影子银行的正面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快速发展下存在的各种风险。由于影子银行体系本身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而一些传统银行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为该体系运作提供了资金或交易媒介,因此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会传导至传统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声誉风险由此产生。
(一)信用风险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信贷业务中存在以下两类信用风险:
1.将银行信贷资金用于民间融资导致的信用风险
银行信贷客户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民间融资中介或直接拆借给资金紧缺客户,导致银行信贷资金流入影子银行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银行信贷客户从银行套取低成本贷款,然后以高利贷将资金发放给资金紧缺客户,从中赚取高额利差;第二,银行信贷客户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后,将资金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高利率拆借民间融资中介,民间融资中介再以高利贷将资金发放给资金紧缺客户。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取得高利贷的资金紧缺客户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高利贷,将影响银行信贷客户正常还款,造成信用风险。
2.将银行承兑汇票在地下票据市场贴现导致的信用风险
在表内信贷持续收紧的情况下,银行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变相给企业提供资金。银行承兑汇票客户开票后通过票商、农村信用社、有富裕资金的个人或国有企业等地下票据市场贴现,贴现资金除满足自身资金周转需求以外,还发放高利贷,通过地下票据市场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客户一旦资金链断裂,将造成银行承兑汇票垫款,形成银行承兑汇票敞口风险损失。如:温州正得利鞋业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贴现和民间吸存筹得资金,且涉足高利贷业务,所涉银行资金多达1.5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共计7340万元。随后在温州集中爆发的“断贷潮”中,该企业资金链断裂,其申请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垫款,引发剧烈的信用风险危机。
(二)操作风险
由于银行信贷与非银行信贷利差巨大,银行员工受利益驱动,用自有资金参与民间非法借贷、从事高风险投资或协助借款人取得银行信贷资金并从中获利。如在以往银行内部审计项目中发现,银行员工利用工作之便,自己或协助他人套取银行个贷资金,将套取出的资金借给担保公司或房地产中介进行资金运作,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同时,社会上一些非法融资中介以提供融资顾问服务名义协助借款人弄虚作假,向银行提供编造、伪造的财务报表、合同和权利证等,非法骗取银行信贷资金。银行若在业务审核中对借款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审核不严,也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三)声誉风险
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业务不同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之处在于其不占用银行自有资金,如果融资方到期不能正常还款,银行没有资金损失。但是由于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的相关产品,产品不能正常兑付会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如:某房地产商开发房产项目资金短缺,银行因监管等政策原因贷款额受限而不能直接向其贷款,信托公司以中间人角色出现,以房产商待开发项目为抵押,设计基于该项目现金流的理财产品,并委托银行代销,由投资者购买,房产商获得项目资金。如果房地产商到期不能还款,投资者无法收回投资本息,银行虽然只是代销该产品,仍会面临巨大的声誉风险。
三、应对策略
要应对目前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笔者提出两点应对策略如下:
1.改善影子银行体系。我国非银行融资(除民间借贷外)尽管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监管,但监管方面尤其是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远远滞后于市场的发展, 提高业务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是监管层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在市场发展本身,应该允许产品违约,地方政府的不当介入只会弱化市场本身的自律机制,也会加剧投资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一个没有违约的投资产品,只会助长无风险的市场套利行为,增加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2.推进利率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如果能够加速推进,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影子银行中的一些系统性风险。利率自由化的完成不仅包括取消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而且包括取消对银行体系的信贷额度控制和贷款投向管制,改用各种监管指标的管理。如果实现了这一目标,目前部分基于监管套利为主要目的的影子银行业务,如几年前的银信合作、最近的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等通道业务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其所涉及的金融套利行为及其带来的风险会从根本上消除。但是,关注和解决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坚决打压影子银行,而利率自由化的完成也并不意味着影子银行业务的消亡。相反,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非银行融资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业务模式和形式上可能会出现根本的变化。如,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和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
参考文献:
[1]刘洲源.浅谈影子银行[J].时代金融,2012,03.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 价值链 风险分析
一、引言
2007年至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波澜壮阔的几年,房地产业先后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而后又一路率先反弹,房价持续高涨,成为国民经济复苏引擎机。持续走强的房地产市场固然值得我们期待,然而业界对房地产市场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对房地产投资的决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这不仅导致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出现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房价的上涨,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价值链理论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房地产风险管理实践中,
二、价值链理论
1.理论回顾
价值链理论是由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他认为“协调一致的价值链将支持企业在相关产业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波特提出了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联结在一起的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的,“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链分析也是以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基石,国内房地产发企业的价值链构成依然遵循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基本结构。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涉及的诸多环节,将企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分为投资决策、项目建设前期、项目施工建设、项目营销、物业管理五个方面;企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由企业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技术开发、材料采购组合而成。这九项活动构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链,其核心就是充分运用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通过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实现对开发项目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绘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价值链图,如图1。
2.风险价值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价值链概念并未考虑风险的影响。事实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都潜藏着风险,它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与风险密不可分的。因此,有必要在价值链分析中增加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所谓风险价值链,就是在传统价值链的基础上,将风险影响注入其中,从风险角度考虑各项活动的价值创造和转移,探索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的整个过程。由于风险价值链突出了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因而这一概念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三、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
房地产开发是一种通过预测未知的将来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开发过程。因而,不确定性也就是房地产投资获取未来利益的风险性是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的根基,房地产项目投资的过程通常也可以分为投资决策、建设前期、项目建设和项目营销4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风险。
(1)投资决策阶段。由于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在房地产投资过程中,这一阶段的风险最大,直接影响着投资项目的成败。这一阶段主要的风险因素可大致分为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区域社会环境风险和开发时机风险。(2)建设前期。这一时期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较多,仅次于投资决策阶段,融资风险和设计风险是这阶段的主要风险因素。(3)项目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有成本控制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期风险。(4)项目营销阶段。项目开发完毕后,开发商应尽快将商品房租售出去以实回收资金并获取利润;相反,已建好的商品房因种种原因不能租售出去,则会房屋滞销、资金积压,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售价风险和市场营销风险是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
房地产项目投资过程各阶段主要风险如图3所示。
四、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
所谓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量化,确定这些风险可能的影响程度,客观的予以衡量,以便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决策分析,正确的选择风险处理的方法和房地产开发的方案。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事件发生后果不止一种,几种都有可能出现,每种后果都有对应的发生概率。因此,可以将风险作为一种随机变量,引入概率分布来描述风险的变化规律。
风险作为一种随机变量,可以通过期望值、标准差以及风险度来描述其特性。
1.期望值
期望值E(X),也称均值,是指一个随机变量的几种可能后果以其各自概率进行加权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它反映随机变量重复发生时结果的平均值。
期望值
式中: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第 个取值;i =1,2,3,…,n
―随机变量取的概率。
从风险衡量的角度,某一风险事件的期望值反映事件的实际产出。实际产出与目标之间的偏离程度反映该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该偏离程度越大,说明风险事件的风险程度也越大。
2.标准差
标准差SD(Standard Deviation),也记作,是指随机变量各个可能后果与期望值的绝对偏差程度。它反映随机事件可能后果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分散程度。
标准差 =
=
式中: ―随机变量的第个取值;=1,2,3,…,n
―随机变量取的概率。
标准差数值的大小,反映了随机变量在期望值附近的集中程度。一般来说,标准差数值越小,随机变量在期望值附近越集中,随机变量风险越小。标准差数值越大,随机变量在期望值离散程度越大,随机变量风险越大。
3.风险度的正态分布描述
期望值、标准差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方案的风险程度,单纯依靠期望值、标准差无法判断方案风险程度的高低。因此这里提出风险度的定义,以求用一个统一的指标全面反映方案的风险程度。如果估计风险变量变化在任意一范围之间,均值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大于或小于均值的数值出现的机会均等,则可以采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所以房地产开发的整体过程中的风险度也是可以用正态分布描述的。
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
式中:都是常数,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的正态分布,记作。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标准差 。
4.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
对于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综合分析,在实践工作中主要是应用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五、结论
本文回顾并深入分析了价值链理论,对风险在价值链中的作用做了详细论述。房地产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建设前期、项目建设期、营销阶段和物业管理阶段可能遇到各种风险,本文通过风险价值链对其进行了识别并加以分析,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期望值、标准差和风险度三个指标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引入层次分析法作为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风险价值链管理是一种项目全过程整合的管理方式,它细化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为决策者正确认识并有效防范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3
[2]李宝山:管理经济学[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关键词:公允价值;应用过程;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6-0121-08
一、引言
2007年下半年以来,“次贷危机”席卷世界,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公允价值在这次危机中饱受争议,不过理论和经验事实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并非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允价值得以最终保留。可以预见,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会更加迅速、普遍和广泛(以稳妥为前提),而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理论,寻找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有效方法也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应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前者的计量果能揭示企业资产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不同,这种经济差异可以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而具有更好的决策相关性,但同时应用公允价值也可能引起各种风险。对此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本身没有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陈国平(2007)指出,公允价值为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这是由公允价值使用者和公允价值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因此应健全公司治理构,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地说,一是应建立宽泛的内部控制概念体系;二是应尽快制定我国统一的内部控制指南;三是应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于永生(2009)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他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他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具体途径。
还有观点认为应用公允价值会出现风险,是因为公允价值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Allen等(2008)、Plantin等(2008,2009)分析了不完美市场背景下的盯市公允价值会计效应,在金融危机时,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导致公开市场价格或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波动不能反映金融工具未来的收益分布,只反映了市场现金或者流动性可得性的大小。如果此时使用盯市的公允价值会计,那么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就会反映于会计报表,直接影响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产生新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葛家澍(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的数字是估计的,如果其在资产、负债、权益(净资产)和收益中确认就会歪曲财务报表的数字,很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使投资人对财务报表信息失去信心,所以在表外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比较合适。Names Cataldo等(2009)则从净收益视角出发,认为公允价值与作为净收益确认基础的期间概念和配比原则存在根本性的冲突,所以对投资者提供公允价值的最佳方式是单独披露,而不是表内确认。此外,针对公允价值可能会引起顺周期效应的问题,徐晟(2009)从动态减值准备的角度分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化问题,认为动态减值准备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减缓顺周期效应。黄世忠(2009)则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诱发顺周期效应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并对准则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缓解顺周期效应的应对策略进行评述。
综合上述文献,不管公允价值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大多是从应用公允价值的最后果向前推导来提出控制建议,而本文则是在分析公允价值特征的基础上从其应用过程人手,由前向后逐步厘清公允价值应用风险发生的具体环节,并针对关键环节提出控制建议。
二、公允价值的特征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在FAS1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有序交易中,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价格或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IASB在IAS39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虽然这三种定义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隐含了公允价值的以下重要特征。
1、公允价值并不是真实交易的价格,是估计价格
(1)计量日不是交易日
历史成本计量是以已发生的交易为前提,计量日(通常指初始计量)一般指已完成交易的交易日。但公允价值计量则是以假想的交易为前提,其计量(初始计量)日通常指“确定承诺日”而不是交易完成日,至于后续计量,可以是以后的报告日和交易束日。
(2)采用“退出价格”概念
“退出价格”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和负债的转移价格,从FASB的定义“因某项资产将收到的价格或转让某项负债将支付的价格”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FAS157中的公允价值采用了“退出价格”概念;IAS39指南中也明确规定了在使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时,通常是指已持有资产在市场中的出价、已承担负债在市场中的要价,其要求与“退出价格”的内涵相一致。公允价值由“退出价格”确定,这与一般意义上购置资产时支付的交易价格或承担负债时收到的交易价格(进入价格)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在计量日,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交易还没有真实实现,公允价值是以假想交易为对象的一种估计价格,它是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金额。
2、公允价值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定价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进行认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FAS157和IAS39的定义都指出公允价值产生于“交易中”,明确公允价值生成的环境是市场。为了更好地计量公允价值,FAS157将与确定公允价值采用的估值技术相关的参数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而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取值,公允价值的确定目标其实都是模拟如果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交易的话可能达成的市场价格。
三、基于公允价值应用过程的风险分析
本文讨论的是管理层在应用公允价值时会给投资者带来的超额风险(不包括有选择时管理层不使用公允价值的情况),而面对管理层披露的公允价值财务信息,投资者的反应不外乎有两种:不应用和应用该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如果不应用管理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就要额外耗费资源和精力去寻找相关信息,这对投资者(甚至对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而且,管理层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拥有更多的公司信息,披露的信息应该比投资者自己寻找到的信息更充分、质量更高,所以不
应用管理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也会对投资者决策的正确性产生消极影响。也就是说,决策时不应用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者来讲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且更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本文称此为不应用风险。
如果应用该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又可能遇到没有产生相应效果(决策有用)的无效性风险(应用公允价值的成本大于收益)。例如公允价值信息显示公司运转良好,但投资者据此做出买进决策后公司却很快陷入困境(或破产),投资者遭受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初步发现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两种风险:不应用风险和无效性风险。为了厘清风险的源头和类型,本文继续做如下讨论。
前文已提到公允价值是“退出价格”,描述的是市场对某资产或负债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的估计,而企业这些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正是投资者以后收到现金流量的基础,也就是说公允价值代表的信息与投资者的未来利益密切相关,如果投资者意识到这种关系,应用公允价值信息就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其原因很可能就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本文认为产生不应用风险的第一种原因是投资者还不理解公允价值的涵义(尤其是决策相关性)。当然,即便投资者理解了其涵义,依然会因为担心应用公允价值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即无效性风险)而不应用,这是导致投资者不应用反应的第二种原因。
针对第一种原因,本文认为从短期来看,投资者的确可能因为不理解公允价值而拒绝使用公允价值信息。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存在公允价值应用的无效性风险(即第二种原因),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的知识构发生变化,对公允价值的理解逐步加深,再加上观察到现实中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表现,投资者不应用的态度就会改变,具有决策有用性的公允价值信息就会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和信任从而开始应用其进行决策,导致不应用的第一种原因将不存在。由此分析可以发现,当无效性风险消失时,不应用风险也会随之消失,降低公允价值应用无效性风险实际上也会降低它的不应用风险,也就是说控制不应用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应用风险有两种,不应用风险和无效性风险,而控制不应用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那么最终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关键也就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基于此论,本文将重点分析公允价值应用的无效性风险。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无效性风险是如何产生的,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人手。公允价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如图1):
过程①是管理层进行公允价值信息的计量与披露;
过程②是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过程③是投资者根据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影响企业的证券价格变化;
过程④是证券价格的变化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例如影响管理层的薪酬等。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合此目的来分析整个应用过程可以发现,过程②是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者的作用过程,是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的体现;而过程③是投资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应用及市场反应过程,是过程②的后果,也是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的外在表现。在不考虑公允价值不应用风险和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这两个过程并不存在风险。
既然过程②和③不存在风险,那么继续分析过程①。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征(以市场为基础定价和估计价格),过程①是风险的多发环节,其风险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管理层故意风险。割裂证券价格和企业管理层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过程④是必然存在的),而企业证券价格与管理层利益的挂钩(过程④),比如影响企业未来的融资成本,影响管理层的薪酬等,又使得管理层存在欺诈动机。另外,公允价值的特征也为管理层欺诈提供了机会,因为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估计价格,当缺乏可观察的市价时,它的取值就需要部分或者全部依赖不可观察的参数,这时信息的不对称性就给了管理层欺诈的机会。欺诈的动机和机会同时具备,企业管理层就可能操纵公允价值计量,通过过程②、③和④的传导最终使自己受益,而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二是管理层非故意风险,它不是企业管理层故意操控公允价值计量造成的,而是由公允价值本身的特征引起的风险。因为公允价值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定价,而会计具有潜在的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et)并可能引发顺周期效应,所以在动荡市场中,比如在次贷危机中,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随着市场的变化价格快速下降,就会引发恐慌,造成恶性循环。其次,由于公允价值是建立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间的市场交易基础上的,企业已有交易的果和内部现有管理系统产生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而需要收集更多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为了满足这种计量需求,企业或者在内部建立更为完善、及时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定价系统,或者从市场中介或交易对手购买相关信息,不管是哪种方法导致的计量成本都是比较高的,于是应用公允价值可能会出现成本大于收益的风险。另外,公允价值是估计价格,情况复杂,其估值技术(尤其是第三层次)和披露的规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难以理解之处,管理层不一定能够完全合理地应用。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即便管理层不故意操纵公允价值计量,仍然可能存在公允价值应用的管理层非故意风险。
四、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控制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无效性风险,而无效性风险又是由过程①中的管理层故意风险和非故意风险造成的,所以本文分别针对管理层故意和非故意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实现对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最终控制。
(一)管理层故意风险的控制
对于管理层故意风险,孙丽影等(2008)运用博弈模型指出,如果仅靠市场的力量而缺乏相应的管制安排,会因为企业管理层发现提供欺诈信息有利可图,而总是选择与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设计目标背道而驰的战略(即发生管理层故意风险);若引人管制安排,则可使公允价值信息决策有用性目标实现。管制安排可以通过设计管理层的收益状况,使管理层选择与公允价值设计目标相符的战略的期望收益不小于选择其他战略时的期望收益,这样管理层就会选择符合公允价值设计目标的战略,从而控制管理层故意风险的发生。此外,他们还给出一些管制安排所涉及的关系:
1、如果存在过程④,即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证券价格挂钩,那么监管层识别管理层欺诈的概率就必须足够大,在发现欺诈时对管理层处罚的罚金也应当足够大。
2、管理层可操纵的报告收益区间越大,那么监管层识别管理层欺诈的概率和发现欺诈时对管理层处罚的罚金也应当越大。
3、对被发现欺诈的管理层收取的罚金必须足够大才能够保证有效。
4、对欺诈企业整体处以罚金与降低管理层故意风险不相关。
合以上分析,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对管理层故意风险进行控制:
1、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在事前从制度上减少管理层操纵报告收益的可能性,加强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减少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例如,我国
2006年的《债务重组准则》较1998年的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就增加了对债务重组交易中转让(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债权)条件后债务(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和依据,加强了对债务重组行为的限制和规范力度。
2、通过制定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准则,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审慎性和独立性,敦促并监督企业执行相关会计准则。例如,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第40条规定:“对被审计单位使用估值模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该估值模型,并评价该模型是否恰当以及使用的假设是否合理”;在第42条中也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以印证被审计单位的公允价值计量果。
3、通过强化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监管,识别经理欺诈,建立相关法规对违纪人员进行足够重的处罚,以提高管理层的欺诈成本,从而抑制财务欺诈的发生。其中处罚要针对存在欺诈行为的经理人员,而非其所在企业。
4、完善企业的治理机制,加强对经理的监督与约束。对治理构各层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权责分配,加强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反舞弊机制,关注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弄虚作假的情况。
上述措施基本上是通过加强外部审计或企业内部控制来控制风险的发生。但由于公允价值审计时审计人员要了解与企业现在及未来相关的信息,如企业实体的投融资计划和经营战略方案,会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审计人员将面临泄密的诉讼危险。而内部控制则可能因两个或多个人员的串通而被规避或者因管理层有超越系统的能力等而失效,也就是说这两种手段都有各自的局限。所以本文认为这两方面不可偏废其一,而是要协同运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管理层非故意风险的控制
由于导致管理层非故意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公允价值的固有特性:强调以市场为基础定价和估计价格,所以完善有关公允价值的概念、计量估值技术和披露规定,使其符合公允价值设计目标并具有相应的可操作性是控制非故意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合公允价值计量特征提出以下控制建议:
1、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
由于公允价值是建立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间的市场交易基础之上,需要收集更多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所以企业应建立完善、及时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定价系统,方便计量公允价值时选取各种恰当的参数。此外,物价、统计、行业协会等部门也应协作,利用所掌控的资源和技术,收集各地区同类产品的所有生产、销售的相关信息(如规格、品种、价格等),选取代表性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标准,并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或网站,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资源共享。如此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也为注册会计师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审计提供可验证的依据。
2、公允价值计量方面
如表1所示,公允价值应分三个层次来计量:第一层次,在一般情况下是公允价值的最佳证明,最具可靠性,不易纵,应当尽可能采用;第二层次,应该对这一层级的输入数据进行调整,考虑状况和地点的差别、相似程度的差别、交易量的差别等;第三层次,报告主体的假设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假设(包括风险假设),应当运用计量日所可能获得的最佳信息,包括报告主体自己的数据。最大化应用相关的可观察数据,最小化应用不可观察的数据。当市场不活跃或无序时,产生的市价不能代表真实的交易价格,所以此时应降低市价的可信任度。
3、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方面
①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政策应充分披露,例如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的相关考虑。
②公司要充分披露估值技术的相关信息,如果公司采用内部模型确定重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应披露相关模型及估值果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③对于各项在报告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情况,要按所用参数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披露,尤其对估值技术中包含重大不可观察信息(即第三层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要披露当期金额变动情况(如转入转出该层次的金额情况)、管理层假设以及某些重要变量发生与原来假设不同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发生何种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等信息。
4、成本与效益原则
对执行公允价值准则可能带来的成本大于效益的风险,FAS107认为估计公允价值要考虑其可行性。例如,对某一经济实体,如果因为尚未取得或建立估计一类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必要模型,所以这类金融工具无市场报价,并且对其进行单独估计所承担的成本可能高于该金融工具对实体的重要性,那么这时估计就是不可行的。成本的考虑可能会影响估计的准确性,例如,在许多情况下,对个别工具公允价值的估计可能不可行,而对一类金融工具或对工具组合估计公允价值则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应披露该类或该组合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把能计量公允价值的项目予以披露,对不能估计的项目也要披露与估计公允价值相关的、有助于投资者决策的信息和其不可估计的原因。
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