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商业文化的含义8篇

时间:2023-08-14 09:25: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商业文化的含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文化的含义

篇1

 

摘要:鉴于滨河市内开放性商业经营的空间设计模式,各种商业化文化元素在城市内景观设计的项目当中,具有高频率的融入体现。本文将武汉花山河项目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简单介绍商业文化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武汉花山河项目的设计施工近况,对滨水商业文化内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滨水商业文化;市内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前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滨河商业化发展的水准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断提升。社会成员在自身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认知高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城市各种景观设计项目实践性设计流程之内,工作人员普遍选用将商业文化的精髓内容结合融入到设计方案之内,在赢得群众关注力度的同时,更好的体现了滨水的城市特色。

一、商业文化的相关概念介绍

    商业文化是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性概念内容[1]。所谓商业文化,其实际上是对商品流通的经济领域之中,各种形式文化现象的高度总结。市场经济、广告设计、心理认知以及金融走向等等,都能够被视作是商业文化基本概念之中较为主要和关键性的涵盖内容。现代景观设计研究领域的专业工作人员,将商业文化现象的存在,认定为是社会文化认知意识的形态化存在形式。通过观察滨水商业文化的表现形式,能够从另一个研究视角更好的掌握滨水管辖区域内人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民俗行为的多元化发展特性。立足于商业文化发展特征基础之上完成的城市景观设计成品,具有不同程度商业特殊性的发展特征。

二、武汉花山和项目的施工近况

滨水管辖区域之中武汉花山河项目的提出与实施,开始于二十一世纪的初期发展阶段。整个项目施工以及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都市加田园的设计作为基本定位标准。河上美术馆建筑项目的推行、公园化商业经济圈的构建、高层建筑项目之上设定的私家花园,以及都市农场种植项目和都市单车项目的设计预想等,都是武汉华山和项目施工设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内容。整个景观设计项目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提升城市空间当中建筑物设定的密集化,以及建筑物构建模式的多样化水准,实现商业文化与城市生活氛围相互融合的高效融合。设计人充分利用滨河管辖区域内,河道水资源储备量丰富多样化的背景优势。在结合河道空间包容度的基础之上,体现出商业文化模式下城市风景形态的软化构造。通过商业文化的高效融合,滨河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化发展得到了坚实有力的前提保障。

在此基础之上,城市景观设计的工作人员,将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利用、居住与旅游娱乐一体化的构建目标,以及商业文化背景下城市风情的充分展示等等,作为武汉花山和项目施工设计的整体定位方向。立足整体宏观调控的发展视角,将田园城市、人流地景,以及各种商业化新潮元素的编制融入,作为整个宏观调控发展的认知视角。最终形成了以彩虹环作为主要编织对象、以都市织锦作为商业文化与滨水文化互动的连接枢纽,以生态田园网络的构建,策划和归纳做为从水岸到溪谷的沟通桥梁[2]。

相比其他城市景观设计项目的设计方案,滨水武汉花山河项目施工与设计内容的推出,具有几项较为显著的优势特征。首先是开放社区的构架,成功吸引了众多设计人员的注意力。花园慢街、邻里院落以及社会艺术公园的设计,成功在商业文化的圈落发展氛围下,构建了田园舒适的城市景观设计特色。各种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设想,力求能够帮助广大社会成员在紧张的城市生活空间中,获得能够有效放松紧张情绪的机会。各种固有优势的存在,直接提升了武汉花山和项目设计运行的实际优势。为项目设计成品社会经济价值以及欣赏价值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助力量。

三、滨水商业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一)景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设计工作人员如果想要在城市景观设计工作的成品中,更好的展示和融入滨水商业文化的精髓内容,首先就要在整个设计理念的选取方面,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认知思想。在城市景观设计商业文化融入的过程之中,人类是最终文化文明的创造者。与此同时,当城市景观设计成品完成竣工时,人类也是相应景观设计项目唯一的欣赏人。以武汉花山河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各种商业文化的融入以及设计预案的内容选取,均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成员在日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当中提出的实际需求。在当今社会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水准不断提升的前提背景下,通过实现各种科技手段应用效率的飞速提升,使得景观设计成品的存在形态,能够更好的满足所在区域内大众成员的生理以及心理诉求。在设计理念营造的工作环节内,地域特色以及时代文化等都是需要设计人员在着重关注的设计关键。

(二)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基本发展理念

    在实践性设计方案设定的过程之中,坚持遵循科学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也是能够提升现代景观设计最为主要的应用途径之一。商业文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向前推进,不断发生着各种形式的转变。例如,在武汉花山河项目景观设计工作开展的实践性工作环节之中,工作人员应当时刻观测武汉人文经济的发展走向。在注重商业文化发展理念结合融入的同时,更好的统筹考量城市经济发展前景,与城市文化资源储备数量方面的内在联系。相应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以及商业化施工项目建筑地点的选取,不能与城市之中历史遗留的文化古迹发生冲撞。只有城市景观设计方案能够立足保护城市遗迹文化的设计视角,商业文化在景观设计成品中融入的延续性,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不断强化的优化成效。

(三)展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人文美和时代性

    作为城市文化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项目中的结合应用,是城市文化发展水平能够获得飞速提升的重要保障。为此,设计人员在成品方案设计中,应当将城市商业文化的人文氛围更好的融入到设计实践的工作流程之中。将武汉城市之中的人文色彩,更加生动形象的体现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设计成品之内。通过商业文化有关人文景观思想在城市景观设计之中的结合融入,不仅武汉社会的人文思想能够更好的传递给广大社会成员。相应城市文化精神的存在形态,以及其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能够直接体现在景观设计的项目成品之上,更好的为广大社会欣赏者,传递城市景观设计之中蕴藏的文化精神。只有人文性以及时代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城市景观设计开发项目的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我国具有数千年悠久的发展历史,地域文化差异大、人口基数众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均衡性受到限制的影响作用,商业文化在景观设计环节内结合融入的体现形式,各个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只有设计人员深刻体会到商业文化结合融入的重要性,才能为其景观设计成品的建设施工赢得更多的群众基础[3]。

结论:总而言之,在目前滨水市景观设计工作开展的实践性工作流程之内,各种商业文化内容的结合融入,已经成为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景观设计成品欣赏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工作人员应当深刻了解商业文化基本概念的界定方式,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进展状况,设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商业文化的完美契合,才能更好的提升项目设计成品的视觉欣赏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辉周. 现代城市景观视觉设计中的文字设计研究——以合肥市淮河路商业步行街为例[J]. 包装世界,2014,(06):74-75+79.

[2]王露洋,陈永生. 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以合肥翰林百草园景观设计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7237-7239.

篇2

一、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一)艺术传播的含义和性质

艺术传播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艺术的出现,到艺术的展现,再到艺术被人们所接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它所涉及的领域有: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扶植、艺术评估、艺术流通、艺术领导。其中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最为显著,艺术被传播开了,再到被接受了,那么艺术传播的大门就算是被打开了,这个过程都是有层次的,只有传播出去了,才有可能被接受。这就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他的需要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有一个层次结构,跟阶梯一样层层递进。它虽然是有层次的,但并不固定,每个人的需要层次不一样,视个人情况而定。需要的满足有这些规律,一是满足了一层需要之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二是当你同时出现了几种需要时,都是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再逐次满足次迫切需要;三是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由此看来,人们的需要有很多很多,无非就是想向社会和自然证明自己的存在。艺术也一样,艺术是语言的另一种补充,举个例子,人们大笑我们就直到她一定是很开心的,哭一定是遇到不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了,说话的额声音很大可能是在说我很生气,焦急的时候会表现出手舞足蹈,艺术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它的生命力。

(二)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商业起源于商朝,商朝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后来出现了货币,就开始货币交易,那时候的货币是贝壳类,比如海贝,骨贝,石贝,玉贝,铜贝。到了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又有了线上和线下交易。大多学者将商业文化定义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有人则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和文化相结合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商业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等价交换,交易的同时涉及到的消费者的心理以及服务者的心理。说起商业文化,香港的商业文化很值得一提,香港人的服务精神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香港的服务行业就做的很好,他们恪守本分,尽量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其实也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你做不好,那么你就会被社会给淘汰。在香港是没有尊卑之分的,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顾己及人,想像一下你在咖啡店当服务生,怎样去做好服务呢,很简单,你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店里的时候,你想要享受怎样的服务,那你就怎样去服务别人。这种精神正是香港的精髓所在。

二、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内在?系

艺术的表现往往带有浓厚的个性表达色彩,即使是在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个性;而商业文化包括商业制度、商业道德、商业策略等,商业面向大众,目的在于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实现自身获得利润的目的,偏向共性。传播这一行为的本身就在于增加受众,这一点与商业扩大市场的特性存在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传播和商业文化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产业就是二者之间的一条纽带。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在未来刺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首先仍然属于商业的范畴,任何一种商业形式都包含一定的商业文化。其次,文化产业是商业中一种特殊的产业,表现在与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肩负了向大众传播信息、知识和艺术的使命。因此,文化产业会是艺术传播和商业传播的一条重要纽带。

三、消除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篇3

一、 电影的片名功效特点分析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明显的商品属性以及相应的商业目的,事实也证明,电影的商业价值,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体的经济发展,甚至带动了社会相关科技的发展。而对于电影的影片名称翻译,需要针对其中的各项属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商业化倾向翻译。例如,对于“龙”,在中国具有一种吉祥的意味,但是“dragon”在西方所代表的却是另一种文化背景,是一种邪恶和罪恶的象征,而“heart of dragon”翻译过来就是《龙之心脏》,这样在精神上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如果《卧虎藏龙》若要翻译成“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那就会让人萌生一种怪异的感觉。也正因为两者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两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出现了差异。

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电影是为了将商业发展到一种新的模式才开发的电影事业,而中国的发展则不是以这个目的,而是为了将艺术和教化向人们进行一种展示,而不是将其商业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影的需求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艺术的赏析上。与此同时,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艺术的欣赏价值之上,因为这样会影响到赞助商的加入。

所以,在进行电影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影名称的确定上,仍需要彰显出一定的个性,在内容的选取过程中,也应该在意其中的主体信息提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保其中的内容方面的有效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多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电影的影片名称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要应用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同时是更好的引导商业发展的一项根本。

二、 英语电影名称的翻译发展现状

从业界出发,对于电影名称的翻译问题,虽然已经将其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正因为在理论和原则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到目前为止,仍不能形成统一的见解,甚至在关注上,也未有一定的显著成效。在这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于那些主张通过理论翻译的,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对于纯理论上的电影名称翻译,是很容易忽视其中的商业语境的需求的。虽然电影的名称翻译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原则基础,但是仍不能够在文化的信息上误导观众,不能利用电影来扭曲历史事实,而在取名上,也不能够为了吸引眼球,而和主题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这对于电影的取名上,都能够更好地完成其中的思想表述,对于整体的结构发展来说,也能够更为有效地表述其中的含义。

在进行名称的翻译过程中,需要针对电影的内涵文化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于电影的片名,可以适当的进行一定的扩充补充,在一定的基础实效上,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其中的语境含义,对于意境的摄取方面,应该突出其内容,而形式上应该更加的简洁、易懂和具备吸引力。这也是我们在进行英语电影片名称的翻译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成功的英语名称翻译,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含义上,都应该是双向表述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其中的基本原则进行相应的翻译,这样对于整体而言,也能够完成语言文化上的信息传输。

我们认为在进行电影名片的翻译过程中,应该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注意。首先,不应当轻视甚至说是忽略翻译过程中的商业文化语境的相应制约问题,在特定的情况下,应当注意其决定的作用是否符合相应的文化特征。其次,在进行带有文学传统观念上的理解翻译过程中,应当去除原则上的禁锢,在明确两者之间的相互呼应以后,能够更具有本质地进行明确性的指引。最后,在进行宏观意义上的参考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的分类,确保其参考价值上的再划分,确保其有足够的指导意义。[2][3][4]

三、 英语电影中的片名分类原则

翻译就是针对原始的文本进行的一种改写,在原则上不应该破坏原有的含义,但是改写以后应该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相关含义。对于电影方面来说,利用电影制作中的一些因果链条,足以能够更好地完成对电影的介绍。而这也是提高票房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也不应该将票房看作主要的目的,世俗化的取向,或许对票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造成市场的巨大流失。但若是脱离了市场化的原则,那么就脱离了现在电影市场的竞争力,所以在进行电影名称的翻译中,是不能够纸上谈兵、自话自说、一厢情愿分析的。

在进行名称的翻译过程中,其实可以从界定什么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入手,而进行广义翻译的,如果仅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对照式翻译,那么,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艺术形式上的宣传。所以,要按照严格意义上的翻译,那么就需要针对原文进行对照,在让观众对其的联系上,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后,还能够从译文中理解到电影的原本意愿。而这些也是保证其广泛意义上的原始对照形式的根本问题。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参照一定的商业目的进行,却不能够将其作为主要的行规手段,因为电影尚属于艺术的一种表现范畴,不能够被商业化完全取代。

在进行电影的名称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其中的含义,在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空间内,进行原本意图上的翻译,这样对于整体的连贯性而言,也能够将其中的商业利益进行最大化的表现,而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发展问题。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将同化代替异化,只有在熟悉化的环境中,才能够更为有效地围绕一个范围进行编写,这样对于整体来说,都是可以达成一定的促使作用的。[5]若要针对电影名称的分类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英语电影的片名分类形式

针对电影的片名翻译,德国的功能主义学派就这一方面就有很好的思想指导,具体的说来,就是针对电影的影片问题进行一定的分类,能够有效地进行条目上的分类。在进行分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词性、类型以及文化的内涵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差异对比。只有这样在一定的艺术基础上,才能够更具审美艺术价值。

针对传统而言,在影视和观众方面,一般都应该根据情节和主题问题进行背景上的选取,而针对电影则可以分为动作、爱情、科幻、悲喜剧、恐怖等多种类型。但是若要具体到电影的名称翻译问题上,则需要针对其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有价值的翻译,这对于其中涌现出来的各种现实意义来说,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在本质上仍有一定的差异。当原本的文本是否承载了相应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应当以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名称上的定义。[6][7]

(二)翻译的原则

在进行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过程中,从原则上来说,应该是对电影内容的一个缩影,所以应当短小精悍,能够一目了然指出电影的真实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我们汉语的优势出来。汉语的优势在于对词语的组织,以及从声韵角度展开的审美,而一个良好的影片名称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取舍。

在进行名称的翻译过程中,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上的差异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英语的研究来完成这一翻译任务,在针对非典故类的英语电影翻译过程中,可以针对人们的一种习惯和情感上的共鸣来进行名称的定名。这样的电影名称,通常是用一个带有修饰的名词短语来进行命名,那么我们在进行命名的时候,其实可以进行一定的取舍。例如“The Sound Of Music”,我们翻译过来就使用了《音乐之声》来代替原来的名字,而“True Lies”则直接翻译为《真实的谎言》。对于这一类的翻译,使用直译也是比较不错的。而对于一些没有任何修饰的名词时,使用电影中的某个情节,或者人物名字来进行命名,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Cellular”就直接翻译为《手机》,若根据情节进行命名为《玩命手机》,从观众角度看,就会有一定的想要了解的冲动,而这都是影响到票房的根本问题。除此之外,还有“The Rock”,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成了《石破天惊》,而“Blood and Sand”则翻译为《碧血黄沙》,这就给人了一种疑惑感,从而更想去看一看。

针对一些典故英语电影的翻译来说,通常是用一些短句来完成对一种文化的叙述,这样在内容方面,也能更为直观地表达出影片的含义来。例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我们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大陆名为《飞越疯人院》而台湾地区则翻译为《飞越杜鹃》,台湾地区的翻译明显带有个人偏向性,从而导致了误会,若最开始就能够适当的考虑到“Cuckoo’s Nest”的原意的话,那么就不会出现对本意上的理解误差。

由此可见,在进行电影的名称命名过程中,一个好的电影名称是能够给人一种直视的感觉的,这在对其票房方面,都有所体现。而对于浓缩电影精华的名称,其实也应该理解为一种艺术。有意义地将其内容翻译以后,不仅能够带动票房,同时也赋予艺术进行另外一种表现的真实含义。

结语

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载体,不仅对文化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产生了对商业价值上的认同,而根据商业目的上的需求问题,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助推作用,在结构上,也能够有效地完成其对人文认知上的进一步理解。这样对于商业发展来说,也能够更好地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文.商业化语境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再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2):180-183,187.

[2]舒丹,张玉兰,任崇等.大陆和台湾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现状和原因详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12):116-117.

[3]顾菲,宫英瑞.文化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4):109-109,130.

[4]刘斯奇.纳百家之言・表百家之意・呈百家之心――《电影评介》社长、主编刘斯奇访谈录(之一)[J].电影评介,2009(1):封2,封3.

[5]刘斯奇.纳百家之言・表百家之意・呈百家之心――《电影评介》社长、主编刘斯奇访谈录(之四)[J].电影评介,2009(4):封2,封3.

篇4

关键词:视觉设计;抽象图形;广告设计

1抽象图形的基本概念

1.1抽象图形的含义

抽象图形表示在具象事物中剥离出的独立的本质属性。并非直接表达某种特定事物或形态的含义,而是通过运用或创造象征性的代表物去传达一个理念,即某种概念或意象的载体。它运用图形符号化的元素,通过各种构图方法进行重组和排列,最终呈现出视觉图像符号化的效果。在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通常用几何图形来表现,通过排列组合或色彩变化等方式传达其要表达的情感。

1.2抽象图形的视觉特点

抽象图形是对复杂的具体事物的充分表达与高度概括,以最简洁的图形直观地展现出来,所以抽象图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联想性,抽象图形形式多样,不受任何对象和时空的限制,因而能带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有广泛性,越来越受大众的喜欢。所以对于许多习惯于具象思维的设计人员来说,需要更多地从抽象的角度来思考。

2抽象图形的分类

按企业广告策略分类,可将广告设计划分为商业广告设计、产品广告设计和品牌广告设计。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通过点、线、文字和符号等元素构成画面来传达信息,而后由受众通过产生联想来理解其中的意义。在产品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通过产品的形状和色彩关系来表现产品的特征;在品牌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用符号化的图形来表达画面的含义。

3抽象图形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3.1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成功的商业广告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抽象图形是整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它使用概括性的图形来表现丰富的含义。通过视觉联想,观者可以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它为受众的感知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使广告设计成为一种互动体验式的设计形式。下面以商业文化广告设计和商业插画广告设计为例展开分析。如图1所示,华沙犹太文化节的宣传海报,此活动是从不同角度展现犹太文化,海报通过运用几种不同的鲜明的色彩和具有概括性的几何图形,拼凑出一张人像画面,生动有趣的同时使观者感受到犹太多元文化的精彩。如图2所示,这幅插画海报作品来源于设计师本人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和反思,设计师倾向于通过代码将信息转换为从杂乱的网格和图案到超现实的物体或抽象的图形的视觉效果。画面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带给观众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3.2在产品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就受众而言,抽象图形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观者联想后产生心理共鸣,最终刺激消费者购买。有些产品本身就具有抽象的美感,它很容易通过抽象的点、线、面及几何图形来表现产品的内外特征,且更具有科技感和现代感。如图3所示,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红黄蓝相间》,作者使用抽象图形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如图4所示,由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尔德深受《红黄蓝相间》启发后设计的红蓝椅,它是对《红黄蓝相间》在形式上的立体化展现。这款椅子具有极简的几何结构和难以想象的形式。黑色的图形构建了椅子的空间结构,黄色的断面表现出无限延伸的感觉,垂直水平的抽象图形揭示出色块的韵律,是把抽象图形运用得很成功的产品。

3.3在品牌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抽象图形能够充分传达出广告中包含着的许多设计要素:如视觉中心要素、画面比例要素、风格样式要素及其涵盖的美学概念,在平面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抽象图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点、线、面以及特殊符号元素的组合对信息进行传达,并由受众通过联想去理解其中所具有的含义,从而实现设计的真正艺术价值。苹果公司的商业广告海报设计运用了大量的抽象几何图形作为背景使用。几何图形的旋转重复因符合形式规律而赋予了画面节奏感与动态美,使简单的画面生动起来,科技感十足(如图5、图6所示)。

篇5

摘 要:由于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强、用语正式的特点,所以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普遍存在着用词不当、专业知识模糊的误区。为了更加准确的开展翻译工作,要求翻译员能够全面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尽量保证翻译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首先对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目前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常见的误区并给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翻译;误区;改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向前推进,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多样,为了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少企业实行了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成为现代商业主要的模式。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用语,相较于普通的英语场景,商务英语在翻译的时候具有独特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一、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语言专业化强

在国际贸易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广,商务英语的翻译与实际交易中的理论联系较为密切,导致在翻译时经常出现专有性名词,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能够掌握商务贸易的基本内容,熟记商务英语翻译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另外,在商务英语中,还会出现一些复合词和缩略词,如果翻译人员不具有一定的商业学习背景,则很难了解其真正的含义,而且在商务英语中经常会出现相同单词不同含义的情况,这就需要翻译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理解。

2.使用的词汇和句式较为正规、严谨

由于商务贸易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对于某些重要的国际合作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国际贸易代表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需要秉承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原则,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正规性,尽量使用国际通用的词汇和语法,做到简洁明了。同时,英语翻译是合作双方了解彼此、增强信任的主要途径,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具有较为清晰的逻辑,能清楚的表达合作双方的意愿。

3.词汇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国的政治、文化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商务英语在词汇上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英语翻译能够紧随时展的步伐,及时了解变化的市场环境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从而在实际翻译中准确的开展工作,避免翻译错误现象的发生。

4.与文化、习俗联系较为密切

各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受当地文化的影响较大,东西方国家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在进行商业活动时的心理活动和采取的措施有所区别,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合作双方要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习俗。而在英语翻译中,相同的单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不同的含义,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要能够结合不同国家的习俗和文化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避免因翻译不当而导致的纠纷和误解。

二、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中常见的误区

1.语法理解错误产生的误区

要做到准确的英语翻译,不仅要弄清单词的含义,还要理解句式、语法的用途,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相较于东方国家,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对逻辑和抽象思维的培养,而东方人则偏重形象思维,所以在进行表达时,西方商人对客观事物的叙述较为重视,往往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而对于东方国家的商人而言,更注重对“意”的表达,从而导致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语法理解错误的误区。另外,在商务英语的表达上,同一单词的单复数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shipment是动词,指的是装船的动作,而shipments则是名词,指的是装运的货物。

2.词意理解不当产生的误区

商务英语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将其翻译成不同的含义,如果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则很容易出现表达不当的现象。而且同一个单词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被理解成不同的含义,例如:对单词zephyr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该词本意是“西风”,在中国人看来,西风一般指的是较为凛冽的风,给人较为萧瑟的感觉,而对于大西洋附近的西方人来说,西风则带给他们温暖、和煦的感觉。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可能就会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甚至出现翻译错误,所以翻译员应充分了解不同单词所具体表达的实际含义,从而使翻译内容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形,避免对表达内容的扭曲。

3.专业知识模糊产生的翻译误区

商务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专有名词数量较多,而且省略词的用处较多,这就会给翻译增添一定的难度。而且对于有些单词而言,在实际的生活中所体现的含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商业英语的翻译,例如:bankapplication在生活中的含义是“银行申请”,而在商务英语翻译则是指“向银行申请”。所以翻译员应充分了解商业英语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4.英语与美语的差异引起的误区

英语虽然是通用的语言,但是却存在美语与英语之分,在这两种语言环境下,人们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会有少许的差别,在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时经常会产生误区。例如:裤子在英语中的表达是pants,而在美语中的表达则是trousers。另外,在发音方面,也分为英音和美音两种,要求翻译员在进行口译的时候注意场合,根据实际的情况区分不同贸易环境下的翻译要求。

三、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改进策略

在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所以要求翻译员能够准确、合理的对交易内容和要求进行翻译,不断改进翻译策略。

1.忠于原文的完整性

由于商务英语翻译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为了更好的表达合作双方的意愿,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尽量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尽量减少意译。而且在国际贸易中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商务合同、文件都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尽量采用确定的表达,在进行概念性或者专业术语的翻译时采取直译的方法,尤其对于数字、单位等内容的翻译要格外准确,避免因翻译不当而导致的理解错误,引起商业纠纷。

2.语言规范、语体恰当

因为国际贸易的合作双方一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在行为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要采用统一、通用的单词或语法,从而使交易双方都能清楚的了解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在进行书面翻译的时候,表达要符合商务文书的规范,对于涉及到的专有名词采用标准的词语,在用词或表达不太确定的情况下,一定要多查阅相关资料,切不可模棱两可。另外,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注意译文的语体要恰当,措辞、语气等要尽量符合原文的特色,能够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合作双方的意愿,在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对礼貌用语的使用,说话语气尽量委婉、温和,从而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增加合作成功的机率。

3.增强跨文化意识

文化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跨国交易时,文化对合作成功率的影响较大,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要求翻译员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重培养:首先,出国旅游是最能体会异国风情的方式,通过深入当地来了解风俗习惯,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翻译员在接到翻译任务时尽量到合作双方的故乡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避免在翻译的时候出现差异;第二,加入国际化团队。要想加强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入国际化团队,在团队里积极向他人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备不时之需;第三,可以邀请外国友人共进晚餐。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体现,所以可以邀请外国友人共进晚餐的方式来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聚会的方式来了解外国人的偏好与习惯。

4.全面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

商务英语不仅具有较多的专业词汇,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专业性较强,单词的变化性较大,可能相同的单词在不同的场景和背景下会翻译成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求翻译员能够对商务英语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全面把握,了解商务英语语言上的特点和对单词的具体用法。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员,还要对政治、文化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敏性,掌握各国的发展态势,从而在翻译时做到准确、合理。

四、结论

在国际贸易上,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需要翻译员在翻译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增强跨文化意识,全面掌握与商务英语相关的专业词汇,努力实现语义信息、文化信息与风格信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金黎明.商务英语翻译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析[J].商务必读,2011(10):216-217.

[2]马苏鄂.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商务必读,2014(4):161-162.

[3]陈怡,廖丽蓉等.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特点和翻译策略[J].商务必读,2012(2):239-240.

篇6

【关键词】大众文化 特征 现状

一、大众文化的特征

由于大众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关于其特征的阐释也让人目不暇接。有的学者从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角度来定位其特征:娱乐性、教育性、社会化、能满足心理需求;有的从大众文化对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影响来阐释其特征:启蒙性、现代性、超前性、变革性;有的则从商业运作的角度讨论其特征:社会大众性、商业赢利性、娱乐消费性等等。从他们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提到了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

(一)对文化之“雅”和 “俗”的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说一种文化现象是“雅”还是“俗”,与它“是谁的文化”不同,而是适用于一切人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判断。它的前提是承认:文化文化,就是要以“文”为上,以“雅”为上,不“文”不“雅”便是缺少文化,便是蒙昧、落后和野蛮。这种理解,应该说是“雅俗”概念的本义。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以下的另一种含义。即是取它们的主体性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贵族文化”“君子风度”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其中并不包含(至少在我们看来,也不应该包含)褒贬的含义,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二)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上述两种含义是不应该混淆的。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不要忘记,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大注意对“雅”和“俗”的两种含义加以区别,由此造成了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例如在某些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等等。在这些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是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他们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作了唯一的标准,无形中已经预先地包含着脱离现实、轻视群众的成分,从而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

三、大众文化现状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应该说已经是一个被大众文化所引领的社会。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正拨动着每一个市民的心弦。无论是街头林立的精美广告,电影院外极具煽动性的海报,公交车车箱上诱人的商品“推荐”,城市间错落有致的现代、后现代建筑,还是街头巷尾萦绕的流行歌曲,地摊上待售的休闲报刊,商场里靓丽个性的时装,步行街形形的品牌专卖店……这一切都让我们置身于大众文化的休闲氛围中。“可以说,大众文化正在每日每时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塑造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当然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的强劲势头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中学语文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J].艺术广角.2001.

[2]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朱首献,叶晓艳.当代大众文化批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

[4]宋昆.大众传播模式与当代建筑思潮[J].华中建筑.1995.

篇7

1、同人,在动漫文化中的含义来自日本,中国对此词的记载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是动漫文化的用词,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它比商业创作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以及“想创作什么,便创作什么”的味道。同人志则是这种创作的自制出版物。这个文化圈则被称为“同人界”。

2、特别注明“同人不仅仅指以原有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二次同人’,由作者自己原创,但是未进行商业运营的作品也属于同人。”对这一点定义的补充说明,请查看本词条的“一次同人”段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04-02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风险管理文化的含义

风险管理文化,又称风险文化,是一种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中,是商业银行的灵魂。

(二)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

一是商业银行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银行风险管理受制于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只有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使风险管理脱去抽象的外衣,转换为生动的企业文化,才能使银行真正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把风险约束在其可控范围之内,实现其效益的有效增长。

二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基。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发展的动力之源,是银行实现价值最大化、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基础。风险因素存在于银行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防范风险、控制风险,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其先进的理念正是确保商业银行准确理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求不断发展的文化根基。

三是商业银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武器。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能在银行整个经营实践中正确界定员工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促使员工以企业为重、以企业为家,自我强化敬业、创业精神,达到银行的和谐、健康发展目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现状

(一)社会环境制衡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关键是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客户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着该体系的形成。

(二)内部风险管理理念约束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体系的建设,严重阻碍了银行的发展

重业务轻风险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各层级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之中,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风险防控,导致高风险事件此起彼伏。商业银行发展的脚步受制于传统的、肤浅的内部风险管理理念。

(三)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不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色的形成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国内银行无法深刻理解国内外银行文化的差距,并加以正确分析和策划,推出博采众长、理念独到的特色风险管理文化。

三、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议

(一)走出误区,增强风险意识,正确对待风险管理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文化的倡导,首先,需要强化高级管理人员的创建意识、指导意识。管理者的倡导是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银行高管人员应秉持风险管理理念,以其自身所具备的风险管理意识来影响下属,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银行创造更多效益。其次,需要银行中层管理人员开拓思维,增强风险管理参与意识,摒除风险管理是上层领导的“专利”的思想,头脑中始终应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第三,需要提升银行普通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同力。只有风险管理文化深入全民心中,每个人都相信“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以后,才能在整个银行经营中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的。

(二)理性分析,完善风控体系,全面构筑风险管理制度

构筑系统完善的风控机制,需要针对银行自身特点加以具体的、理性的分析,逐步从监控机制、激励机制、业务操作、人员管理各方面加以完善。

监控机制建设方面,要彻底改变只重前台检查而忽视后台监督的观念,完善风险经理队伍。强化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能力、风险监督能力、风险控制能力。

激励机制方面,应做到有奖有罚。既要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罚力度,使员工不敢、不能、不愿违纪违规,也要加大对无违纪违规、检举结发他人违纪行为人员的奖励力度。业务操作方面,要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切实建立与操作制度的严密性相匹配的员工操作行为准则,并强化贯彻和实施。重视基层网点业务主管的作用和管理,切实发挥业务主管风险防范第一道关口的作用,突出其对前台操作业务的事前、事中控制职能,并做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和重点时段的风险监控。

人员管理方面,强化对老员工合规操作教育的培训,注重对新员工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培训,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管理,落实重要岗位的强制休假制度及岗位交流制度。

(三)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搞好队伍建设

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为了把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灵活、娴熟地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实践中去,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责清晰的风险管理队伍。由前台业务主管、网点负责人、业务部门主管、风险经理、后台稽核、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风险管理队伍,将交织成一张纵横交替的业务督导、检查网络,最大限度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自上而下由各管理层、各业务类型、各业务流程、各操作环节统一实施、逐一渗透、逐渐完善,其过程是漫长且具备一定风险的,但是,只要各商业银行保持强烈的核心风险价值观,积极倡导风险理念,最终终能将风险管理文化发扬壮大,根植于商业银行整个经营运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铭.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经济师,2010,(2)

[2] 高峰,李媛.关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探讨[J].国际金融,2004,(5).

[3] 侯捷,宋蜜儿.浅谈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J].时代金融,2012,(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