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语文教育观8篇

时间:2023-08-14 09:25: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语文教育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语文教育观

篇1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意义

1.大语文教育观的概念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简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2.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重要性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时代呼唤大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能打开历史的一页或一个侧面,展示生活的一幅画卷。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读得少,看得不够,感性认知无从积累,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对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接触和深刻感悟,语文能力怎么会提高呢?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应该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心理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实践得来的。”学生仅靠课堂学习,所得信息已显得十分有限,而且较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他们的知识摄取量又显出严重的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积累大量知识,就一定要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迁移,进而营建大语文学习观念和学习环境。

三、大语文教学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大语文教育观提倡的课外阅读有利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中外著名作家的情况简介、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仅靠课堂教师的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不足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课文中有些名著选段,仅靠课堂的两三个课时的讲解,也难免断章取义。广泛的课外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必须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和内容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2.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言:“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日常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把日常见闻当作课外学习阅读的一部“教材”,将课外与课堂有机结合,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使之与“小语文”互利互补、互相推动,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必将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1月:

篇2

从统计数据和学生的习作可以看出,我校五年级学生的作文,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语言生动,达到了快速作文训练目标和小语整改实验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大量阅读、丰富生活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基础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快速作文的前提是平日积累,即作文内容的积累和文字表达形式的积累。这两方面的积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大量阅读和丰富生活。

1.多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文,但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因为大量阅读可以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材料、思维材料和写作知识。几年来,我校在抓好阅读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自读课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质,为“快速作文”储备了大量的、多方面的信息。在阅读中,我们做到了两个“注重”和四个“保证”。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使学生对大量的图书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这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解放了学生的手脑,提高了阅读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的阅读习惯。

保证健康丰富的书源。我们建立了学校、班级和家庭书库,这样学生能读的书可以说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保证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我们把每班每周两节连堂上的自读课列入课表,在清新文雅的图书室上课,而且每天20分钟的家庭阅读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晚餐”。

保证阅读质量。学生喜欢读什么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提出目标要求;怎样读,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读书方法;读得怎么样,教师要评价总结。学生要填写读书卡或记阅读笔记,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有所得,有所悟,二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保证定期阅读验收。每月,班级验收;学期,年级组验收;学年,学校验收。验收的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会、读书笔记汇报会、谈天说地大比武、佳句佳段朗读欣赏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为“快速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在这一方面,我们做到了“三入”。

走入自然。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赏月,把学生的“情”与大自然的“景”互相交融,写成习作。

深入社会。带领学生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参观采访,实地观察,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注入心灵。让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灵之窗,鼓励学生敢于写出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

二、抓快求好,扎实训练,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增强“快速”意识,养成“快速”习惯

1.从老师做起,快中求好,好中求快

A 快速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要简洁明了,富有实效,每篇大作文指导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每次练笔的指导控制在5分钟以内。

B 快速讲评:学生把作文交上来以后,教师要快速浏览,找出上、中、差的典型,巧点拨、多表扬、少批改,讲评后引导学生再次修改。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2.从学生抓起,强化时间观念

A 训练快速思维。步骤:粗看题目要求,弄懂写什么;细看题目,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分清主次;列提纲,标出详略。这一步一般在5分钟左右完成。

B 训练快速表达。根据审题列好的提纲边想边写,要求书写认真、工整、快速,不打草稿,一气呵成。这一步要在30分钟左右完成。

C 训练快速修改。要求细读,删多补漏,改错字,正标点;细赏,斟词酌句,加工欣赏。这一步应在5分钟左右完成。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供训练契机

要实现快速,必须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契机,在训练中达到快速。教材中要求写的大作文必须写好,另外,还要结合阅读生活和语文课外活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素材,进行各种形式的快速练笔。如:(1)续编故事。(2)即兴作文。(3)生活作文。(4)阅读作文。

(三)定期分级检测,保证快速作文质量

我校班容量较大。为了掌握快速作文的实验情况,保证快速作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定期分级检测制度。每学期检测2-3次,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实验主任亲自出题、监考、批卷,并和教师一起认真进行试卷分析,认真总结,保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有了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经过快速作文训练,95%以上的毕业生的作文达到了快速度、高质量的标准。

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有了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就不难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在几年的快速作文训练中,我们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架好梯子,减缓坡度

1.提前审题,提前准备

在每次大作文前,让学生提前审题,提前明确作文要求。这样做,学生不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了心理压力,而且还有更多的好处:(1)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吸取典范文章的写作思路、表达方法和语言词汇。(2)观察时间充足,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可以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3)学生有时间遴选作文的材料。有时作文,如果学生没有经历,就可以用这一段时间去经历、去创造、去体验,如做家务等。有了生活,表达生活就不难了。

2.吸收材料,交流信息

学生的生活丰富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及时交流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渐渐地学生的信息量加大了,美丑善恶明辨了,喜怒哀乐蕴涵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学生会更加注重观察生活,作文时无米下炊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3.教师示范,交流下水文

篇3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汉语课程的性质:“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是汉语课程的基本特点。汉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汉语基本素养是学生继续深造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重视实践,多读多练,是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有效经验。”“运用汉语文进行的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是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和扩展。它对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给民族学生创造汉语文环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学生从小到大基本上在民族语言环境中长大,汉语基础差,水平低,汉语语言运用面窄,对汉语的重要性没有切身体会。面对这种处境,很多语文老师做过不少努力,提出了很多教学对策。比如提高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能力论;在课堂教学生灵活运用多媒体的技能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兴趣论等。但这些教学策略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对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理念定位不准确,把精力拘囿于教材和教参,拘囿于教师课堂讲授,封闭在一个狭小天地的“小语文教学”里了;课堂教学条件是死的,四十五分钟是有限的,几十个学生的班机是“硬性”的,对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过于狭隘,我区汉语文教学没有得到各方面的重新审视。

因此,我们主张要构建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学语文、用语文,形成开放型格局的语文教学。教育家叶澜说过,语文教学应有个新概念:不是局限在课本上,也不是局限在课堂上;要把生活渗透到教学中来,语文课不是一个“小语文”,而是一个“大语文”,社会和课堂息息相通。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现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陈旧的东西,一定得改。比如,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传授,轻自学指导;重记叙描写,轻说明议论;重课内校内,轻课外校外等许多方面,不破除这些旧观念,语文教学就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

大语文教育强调的就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实践。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区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按照大纲编写的教材只是师生教学活动的范例和载体。大语文教育要求教师不只是“教教材”,而是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挖掘和拓展的优势,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让教学走出教材,实现对教材本身的超越,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活用教材,探索形式多样,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二、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

“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大语文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影视媒体、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布告栏、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将各种校园场所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与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其中语文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用武之地。

三、改革传统语文学习方式

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的语文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等。在大语文教育观下,将学生终身发展视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需要改变原有被动的、单向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变革,构建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因此,在大语文教学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藏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实践性、操作性很强。语文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思等才华的平台,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反观我区的语文教学,我们更多时候是对课文分析得太过细致,课本之外关注得太少。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比分析更容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例如:举办辩论会,创办刊物和文学社团,举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这样可以实现手脑并用,边学边做的目的;在活动中多赏识、多引导,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在点滴的成功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妙处和尊重;活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既提高学生的思辩及写作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事事学语文”,将课内校内向课外校外延伸,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内外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打破课堂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进入与大语文学科相适应的“大课堂”。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要尽可能地从大局出发,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为学生构建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营造“开放、互动、诗意”的语文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在语文教学的构建上应考虑将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和场所建设与校园文化同步构建,使之成为帮助营建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的突破口。通过校园环境的特色性建设与语文课程教学结合,使师生生活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之中,无形中规范着师生的行为,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和准则的认同感,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还能对学生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语文活动的长期滚动开展,就会有积淀,逐渐形成校本传统,校本特色,甚至形成校本“品牌”。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水平,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增强写作能力,需要多彩的文化载体做保证;学会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境浸润与哺育。

六、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用大语文的观念来改革教学模式,从校园整体大氛围的角度着手,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建设各种学语文用语文的平台,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良好校园学风,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为此,需要配套的激励制度,调动他们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进一步营造语文的学习氛围。例如,将学生的语文活动成果与学分制、奖学金制挂钩;对学生的语文成果进行开发和展示,定期出版刊物,宣传校园明星,征文集册,播放校园广播电台等,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一股股的外推力。

七、鼓励集体研究

民族地区学生情况复杂,加上语文学科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使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在学识修养、教学技能等方面都仍要不停地探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面对这样一个大语文视野下的教学活动,单个语文教师的力量是不足够的。我们应该以语文教研组为核心力量,面向全市(地)甚至全区,充分发挥语文教师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和研讨等交流形式,同时寻找相关的教学理论,一起学习,不断修改完善大语文教学以及提高大家的理性认识。这样才可以唤醒老师们的问题意识,发现错误的价值,催发思想的碰撞;在合作探究中,补短取长,激发语文老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完善大家的大语文认知结构。而缺少语文教研的合作,语文学科的改革势必会在片面的、低效的胡同里徘徊。

八、改革语文评价模式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等等。

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广大语文老师要在大语文教育观的视野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汇集各个语文教研组集体的智慧,从建设校园文化的高度,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等途径,引导学生自觉将语文课扩展延伸,把教室、课外活动、校园联成一个整体,为着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影视精品 课堂内容 主持艺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新课程赋予这句话全新的意义,也为我们尴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一个新方向。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大语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正处于空前繁荣时期,异彩纷呈的影视内容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吸引着诸多学生的眼球,每逢节假日,学生总把自己锁定在电视上,“两耳不闻父母声,一心只看电视剧”。作为语文教育者,应以教育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影视效应,去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语文教育观点由单纯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向同时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传统性、人文性逐渐转变后,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因此,我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实践着我的“大语文”教学理念。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影视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借鉴影视艺术,探求大语文教学。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借鉴影视精品,拓展课堂内容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技能,特别是读、写、听、说的能力。然而,以往因认识上的偏差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语文教师抱住教材、教参不放,将学生固定在狭小的课堂和教条化的思维空间里。这种教学观、学习观窒息了人的思维,使学生成为一架毫无思想的学习机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弱化了教育的功能。

其实,语文课堂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语文素养,均可大胆“拿来”。笔者认为,影视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二或第三课堂。语文教材中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已改编成为电视剧,可根据课堂的教学需要,有目的的选择一些精品电视剧,组织学生观看并开展讨论,从而拓展语文学习的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固定节目为“答记者问”或“开心一刻”或“开心辞典”等。每周五的固定节目为“非常星期五”。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让学生课课有期待,周周有盼望。

二、借鉴影视模式,激活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小组形成开展探究活动”。电视节目在从筹划到拍摄到成品的过程中,离不开摄制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这为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启示。

1、拍摄模式激活教学方式

影视节目是导演、演员及各种后台工作者精心分工、合作的结晶。笔者在讲授鲁迅的《阿Q正传》时,一反传统教法,替之以剧本改编。将全班学生分为剧本改编组、导演、演员(主、配角)、化妆师、道具组、舞台设计组等,没有分到任务的同学做群众演员及观众。准备时间为一周。一周过后,果然不出所料,学生表演投入,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尤其可贵的是在各个组内,都有学生的“创造点”,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分工、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转贴于

2、节目模式激活教学方式

时下,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各大电视台都在潜心打造精品栏目。深受学生欢迎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幸运52”“实话实说”“梦想剧场”等;福建东南台的“银河之星大擂台”“开心100”等;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学方式确实太陈旧、太刻板,缺乏生气、新气息。语文教学更需“精品”意识,亟待推出“精品课堂”。笔者认为可大胆借鉴电视模式,把语文课堂变成电视现场。

如笔者在教授杜甫的《兵车行》时,就借用“实话实说”模式,巧设情境,精拟话题“好男儿,当兵去”。在一种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完成了该课的教学目标,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借鉴主持艺术,提升业务水平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再好的节目设计,如没有较高的主持艺术,也会黯然失色;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没有较高的讲授艺术,也是枯燥乏味。纵观各大电视台的精品栏目,都离不开著名的主持人。他们气质高雅,谈吐非凡,风格幽默。假如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能像主持人那样语言幽默,话语精炼,态度自然,语文课堂定是另一番风景。

1、借鉴主持人的说话艺术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或许夸大了主持人的说话艺术,但不容否认,著名主持人说话的节奏、停顿、语气等技巧掌握得很好,增添了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可利用一切机会借鉴学习主持人的说话艺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借鉴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师要善问,要巧问。但在语文课堂上,常有老师提问过难,学生哑口,师生尴尬;或过易,学生踊跃,却流于形式。著名主持人在主持访谈类节目时,却能循循善诱,步步逼近,有效地推动话题的展开。语文教师要学习主持人的问话艺术,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学习主持人的调控艺术

篇5

关键词:大语文观;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将其指导思想概括为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因此,对“大语文”理念的探索已不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贯穿大语文观,如何有效操作使先进理念变为现实成果,有待于我们每个执教者探索。笔者结合小学课堂,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联系来突破:

一、读写记有机结合

宋学家朱熹就曾对读书有“四到”之说,即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笔者认为,我们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朱熹之说的继承和发扬。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就是生字的学习,学生作业的一大部分就是对生字的学习,但长期以来,往往是一些老师安排的生字作业量丝毫不少,然而通过考试形式检查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提起某一课的生字倒是手到擒来,但让他们读出来或者组词就力不从心了。甚至往往是张冠李戴,让人啼笑皆非。孰不知,偶然性背后有着不可忽略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的“大语文”背景下,读、写、记就包括了宋代朱氏的四到,因为要读不言而喻就要用眼。同时,它的一个“大”字也包涵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不管是低年级阶段的识字,还是高年级阶段的积累,既然要写,就必须同时做到口到、心到,即读出声、记于心。只有这样,方能避免以上两类劳而无功或入不敷出的缺憾,更不会迁怒于学生,导致师生共同信心的互丧,同时如此也正好体现了我们新课改背景下

的“大语文”理念。

二、字词句的有机相联

众所周知,如果不从汉字的语素角度分析,那么单字无可厚非的就是我们汉语系统和语言实践的最小单位。因此,对于汉字的识记,读音一直是我们汉语学习的基本功。对于小学阶段,特别是低段课乃至中段课而言,如何有效地掌握该段的生字就似乎无可厚非地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大语文”背景之下,强调语文的整体性与相关联性也正好给了我们学习语文又一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小学语文阶段,不要把语文的字词句太生硬地贴上标签,即学生字就仅仅是生字,不牵挂词语,或只涉及了词语根本没有到达句子的高度,这就造成了字词句的断裂,往往结果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课改前提下,应对字词句建立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就得学词,学词就得造句,使得字词句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增强语文的工具性与实践。

同时使语文知识的掌握系统化、整体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大语文”一个很成功的示范。

三、作文与阅读的有机联系

作文对于语文可真谓是大臂江山,这不仅仅是从考试角度上而言,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语文素养极高却不会作文是何等的反讽。作文是自己写文章,然而要会写必先学会读,即学会阅读别人的文章。因此,笔者认为,作文之于阅读,就好比加法之于减法,二者互逆却其道相同。那么,如此思想,用在我们语文教学上,特别是小学阶段,在讲读课文时不忘讲讲作者的行文之法,作文时也不忘讲讲学过的课文的成功框架以模仿,二者相得益彰,阅读、作文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实践中通过不断练习而提高,那么,区区考试岂不是小试牛刀?

四、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的联系

新课改的“大语文”观强调要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大语文”,在一定程度上无非就是说语文不仅仅在课本上,在讲堂上,它有时也在我们的饭桌上,在我们的谈吐间,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各种信息渠道繁多,因

此,把握“大语文”背景,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在生活角角落落、点点滴滴中时刻去学语文,处处去设课堂。

篇6

一、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网络中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运用可缓解过去阅读教学的单调性。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课堂注入活力。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播放乐曲《二泉映月》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我们仿佛听到了泉水叮叮咚咚的歌唱、山林的幽静、小虫爬行的声音,感受到了温馨、优美、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声音的精华。这种恬静、美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再次播放乐曲,师生配合了进行配乐朗诵,再现语文文字的本色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之中还令人感动,听毕全曲,如见其人, 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一生的经历。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对作品个性化理解、感悟和再创造。

二、网络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不足,设备投入相当困难,这是农村小学教师普遍抱怨的问题。虽然在实行教育经费统收统管后得到了改善,但相对于城里的学校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农村小学教育活动中该怎样运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1.充分抓住我们身边的资源

经济开发的浪潮不仅袭卷了我国的大中城市,也吹到了边远农村,特别是西部开发后,农村的经济条件也逐渐好转。电视等信息工具已步入每一个农村家庭,学生的信息来源已不仅仅是老师、课堂、书本。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收集资料,并帮助整理信息,虽然条件有限,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听说材料不多,但也大大地加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如:电视、收音机等公共媒体中大量的信息, 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处理这些信息,学习主持人的标准普通话及朗诵水平。

2.改变教育观念,积极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现在的农村小学,都覆盖了“空中教学”网络,添置了相应设备,国家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想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是相当多的教师习惯了老式教学模式,宁愿将这些资源“束置高阁”,也不愿尝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因此,改变教育观念刻不容缓。

3.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和多媒体网络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很多的老师由于长时间惯用老式教学模式,很多本身具备的知识、素质都已在时间的流逝中磨砺消失了,英语口语、音乐知识等都要从零开始学起。但现在“空中课堂”、网络、多媒体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完全同步的教学不仅教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也教给教师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

4.多媒体——朗诵教学声情并茂地运用

有朗诵材料、有图文并茂的动画朗诵,优美的意境和深情的朗诵结合,学生自然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农村,大部分学生还是讲方言较多,课堂上,挑选比较精美的诗歌、散文朗诵让学生欣赏,课后鼓励学生自己欣赏和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阅读能力都大有益处。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室也已经有了多媒体平台和网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听说的训练和考查都可以多样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看图说话、情景说话、观察对话、操作介绍等。如果教师充分有效地利用好了这些资源,不仅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从单调转向生动,而且还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有大步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网络在文本解读时的信息采集作用

篇7

关键词:大语文观;一体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0-02

1.语文学习不再是单一语文课上按教学大纲计划完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语文学习而是把语文知识学习、运用与学习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通识、礼仪修养、德育、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人文知识结合,进行"大语文"教学实践。现在许多职业院校看中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意识的缩短或者取消语文课的教学,造成学生语文运用的短板,出现有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连起码的条据都不会写的状况。最早提出"大语文观"理论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主张语文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多与实践生活挂钩,教会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改变了以前教学跟着现成的教学大纲教材走,局限于思想教育、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技巧字词句章的处理的教学,学生没兴趣状况。借鉴这一"大语文"教学观,根据职业院校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文字基础,只是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实际,结合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学习中,运用"大语文观"进行语文教学实践。例如,可用一课时讲解应用文写作知识,一课时结合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案例学做文案处理,鼓励学生 "越界",以工作任务带动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促使学生与社会零距离。又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的市场调研,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把学生带入市场,以课题分组,指导他们进行调查,讨论,用所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划分,教学生做"有米之炊",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出原因,掌握写作方法,完成文案处理,最后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把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融入"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改变以往注重课堂教学,按教学大纲具体目标要求老师讲解,学生照着做,到今天"目标"在师生探讨下,学生独立做,然后老师检查评估,纠正偏误,提高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这种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又如本人在应用文《计划》、《总结》写作教学时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而是结合企业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进行教学,打破课堂界限,采用"一体化"方式教学:老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进行实施方案策划,学做工作计划,填写实施计划工作单,老师指导采取步骤的正确性,学做"计划",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这些完成以后再做项目总结报告,老师主持,完成《总结》写作。尤其是应用文技改论文的写作教学,既涉及论文写作知识也涉及专业知识。教学时把论文写作知识揉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操作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成文,完成教学任务。

2.把"大语文教育"观中的"两翼"语文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融入礼仪修养、国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如阅读训练,朗读表演、戏剧知识、国学教育等可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如指导学生排演礼仪修养情景剧《三顾茅庐》,在戏剧表演中既要掌握古文知识,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语文素养,又把礼仪修养融入行为中。搞活语文基本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排练情景剧的形式中,理解作品,饰演不同角色,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语文知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通过互联网扩大语文学习途径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信息,大数据,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如应用文《新闻》、《简报》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鲜话题,开展讨论写作,这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实践。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因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决,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总之,"大语文"观下的语文学习,克服了课时少,枯燥无趣的弊端,真正做到语文学习,活学活用,在学中运用,在运用中学。这种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8

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控制和调整人们行为关系的规范,二者的逻辑关系应是独立、并列的,但存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常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差异也缘起于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一)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公民行为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另一种形式,规制公民的义务,依赖于社会舆论实施,它是公民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和原则的总和。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受到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二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法律贯穿着道德精神,道德的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汲取的。道德通过对法律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度的评价,促使法律的废、改、立,使其保持法律的伦理方向。法律则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完善和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法律和道德的社会本质和服务方向是一致的,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培养和赞扬的行为。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石。道德和法律的区别,道德是基于人性至善的观点而立德,法律是以人性之恶而戒行。从法理上讲,二者的区别存在五点。首先,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用成文的规范形式表达出来,按照程序实施的。而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出现的,它的存在形式有多种,而表现形式是社会舆论。其次,违反的后果不同。违反道德通常受到的是社会舆论的批评、谴责,这种惩罚是不经过程序,直接实施的。而违法是要按程序处理的。所以道德调节具有灵活性、普适性,这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道德制裁没有确定性。其三,二者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为人们确定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调节公民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则是通过为公民指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而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其四,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是公民有意识的行为。但法律主要调整的是公民做出的外在行为,道德则是要求公民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都符合道德准则。其五,二者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的体系结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系统,而道德体系结构则是个别的道德规范组织在一起,没有制度化。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法治模式下公民法制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其内涵是在国家主导模式下对公民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制意识以及法治信仰的培育,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引导其树立法律信仰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国家培育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的教育形式。其内涵是对大学生有目的地实施道德影响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当代社会公民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公民,法治公民和道德公民是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也是高校和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但目的相通,并不意味着教育形式的相同,法律与道德本质的区别,注定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独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目标一致性,决定了二者相互联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坚持一手抓法制,坚持以宪法为指导下的权利本位的法制教育,无论是法理信念、法治信仰,还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部门法都要以有效方式给予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意识;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注重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但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仅凭人的天性去行善往往是不可靠的,行为还需要借助法律规范来强制,进而进行教化。反之,只有法律的底限要求的不为,也很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道德的高层次为人的修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具有的普遍约束性和道德教育具有的层次性,要并行不悖,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应呈现出互动性与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治元素,将二者的教育作用最大化。其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异质性,决定了二者独立发展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厘清,法制教育解决的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认清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法律普遍性约束。道德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修养问题,具有层次性差别。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均衡,形不成教育平衡支点,对于道德教育重视,忽视了法制教育,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的后果是道德教育效果空泛。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以为,必须以法制教育的独立发展为前提,加强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分量。形成一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全员重视法制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认真研究,以形成独立的教育科目。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轮子走路,羽翼双飞,平均用力,形成合力,既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泛又解决法制教育实效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削弱了法制教育的独特性和固有本质,使得法制教育缺失了超越的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式———法治哲思,造成法制教育的德育化,这是弱化法制教育的特征。法制教育实质为普法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大学法制教育应是其中最为重要一环,如果法制教育忽略了法治思想的渗透,那么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依然从道德考量,就会遵从于权威、人情和关系,最终会使得自身权利附属于权力。这和国家、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相悖的。弱势的法制教育一旦与强势德育教育结合,其后果很必然是依附于德育教育,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呈现出道德教化的“高大上”,缺少了法制教育所应蕴含的法治精神。要改变这种依附情况,法制教育必须有其独立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蕴含着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独立的意境。二者在约束路径上是不一样的,法制教育是注重他律的教育,法治的本质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对秩序的认同,也就是对法治的认同和内化,强调的是从大学生内心中有一种所敬畏的边界,树立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加强大学生对法律在本质上的理解,侧重于对权利的彰显。强调他律,对于个体来讲,其所关注的是自己的外在行为合乎法律规定的约束,他律能够充分限制个体的为恶,最大限度地约束人的不良外在行为。法律规范表达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普遍性要求。道德教育注重的是自律,道德教育基于人性之善,道德境界是分层次的,是逐渐向上的,对人的德性要求是分层的。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是需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其追求的道德层次会越来越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其关心的是大学生自律情结,专注于义务的认同,在反思和自责的过程中,强化自新的修养,这是传统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的精华,也是古代君子之德所追求的境界。至此,大学生法制教育独立于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合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的。

二、加强法制教育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立性发展,是由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法治社会所倡导的,摆脱隶属于道德教育的地位是由法制教育的特异性决定的。只有更好地独立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各高校应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强化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规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法制教育。

第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体系建设。从教师的法律素养到学生法制教育目标以及法制教育目标考核给与明确化,大学要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强化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增加法制教育教学课时。创新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教材和教法,增加上课时数,仅凭十几个课时很难谈及大学生法制素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建议单独开设法制理念课程。要积极拓展教学时空,利用媒体、网络、社团普及法律知识和理念。

第三,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建构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优秀的学校法制教育环境,积极的社会法制教育环境,健康的网络法制教育环境,促进国家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显性的教育,而且要从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基本制度入手,加强媒体法制宣传,突出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全员参与,学校、社区家庭形成氛围,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