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8:24: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动画电影的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动画电影;动画角色;角色表演
一、动画作品三要素
第一,出人物,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是角色造型,所以造型是否吸引人是重中之重;第二,出情怀,一个优秀的民族必须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第三,讲故事,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共就几种故事,所以人物和情怀是最重要的,然后是讲故事。现在的动画创作非常注重故事的故事性,大家几乎把重点和难点放在如何设置矛盾、起承转合等,那么很多优秀的动画片和知名的动画角色,更加注重的是什么?是角色的表现性。因为动画最大的一个优势相对真人影片来说,优势并不是讲故事,而是如何在动画表演的过程中讲故事,需要的是非常丰富的表现手段,通过个性化的表演和动态设计让简单的故事波澜起伏、张力十足。下左图为动画片《魔术师和兔子》中的镜头画面。整部影片没有对白,全部是由动画角色的表演来演绎故事内容。动画角色的表演动作十分夸张,表情丰富,能够通过动作表演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对影片的结局产生强烈的好奇,并且在欢笑之余对动画师对角色动作表演的设计给予肯定。
二、动画片的四个表演风格
(一)生活化的表演
写实类动画作品是通过动画角色的生活化表演达到真实和自然的效果。比如说《言叶之庭》《东京教父》等,这是特别有代表性的日本写实动画的生活化表演。《东京教父》同样是生活化的表演,但是它的表现形式要夸张得多。同样在生活化表演里面,并不是所有的表演都要像生活中那么自然流淌,同样可以通过对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使其夸张地表现出来。上中图为新海诚导演的《言叶之庭》开场镜头画面,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人物造型设计都是写实类的设计原则,包括角色的动作表演,从走路、投币、两人见面的感觉,都刻画的细腻真实,这也是新海诚导演的创作特点,例如写实类动画《秒速五厘米》等。上右图为今敏导演的《东京教父》动画电影中的部分镜头画面。从这组镜头中可以看出,《东京教父》同样是一部写实类的动画片,场景、人物、服装、道具等都是写实类画法,在角色动作表演上也是以写实类动作为主,但同时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动画特有的夸张表达,使动画角色的表演更有张力,充分表演出各种各样在现实生活中展现不出的肢体语言。
(二)虚拟化表演
虚拟化表演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戏曲,由于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有限,演员借助于简单的布景和道具运用虚拟化的表演表现戏曲舞台生活。我国传统的动画片有着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比如《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片中不仅有表演风格,还有美术风格,水墨片的表演风格,当时的动画片全都是虚拟表演的风格,因为戏曲元素在动画片、电影、戏曲舞台上都占据很重要地位。每一个优秀的动画片,人物的风格都很鲜明,比如像日本的动画片,他自己写实的美术风格和生活化表演风格是非常鲜明的,包括他们的动画片中的声音风格等等。所以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完整统一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镜头画面。京剧其实是一种程式化表演,包括造型、音乐、台词等,我们将这种风格运用到动画片的创作中来,不但将京剧的传统文化予以传承,而且还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动画片表现风格,成为中国特色的动画片类型,其特点十分典型、鲜明。角色的表演非常流畅,在落定动作的设计上有明显的京剧特色,孙悟空的一招一式展现出既洒脱又有力的大将风范;七仙女柳叶般的轻飘柔美展现出女性的妖娆等。这些动作设计都带有京剧特色,这是我国动画片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值得动画创作者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镜头画面。该片为了“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大量搜集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资料,借鉴了京剧脸谱艺术,成功塑造了“中国动画学派”的开山之作。
(三)无厘头的表演
无厘头的表演是融入闹剧和表现主义风格,比如说《辛普森一家》《海绵宝宝》等等。从表演的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海绵宝宝》,它的表演风格非常鲜明,典型的无厘头表演代表,观众是不会介意这个道具的出现是否合理,特别具有现实意义,有点反讽、批判的感觉。其实我们的现在的动画片中也有这种风格,比如说《喜羊羊和灰太狼》在无厘头的表演风格上做得比较鲜明,它拥有自己的美术风格和表演风格。
(四)戏剧化的表演风格
戏剧化的表演来自于话剧舞台艺术,有着强烈的表演痕迹,手法夸张,给观众巨大的冲击感。它和生活化表演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夸张反映生活中的戏剧化情节而表演,浓缩夸张,以致变形。表演时运用生动的形体动作,对人物造型、表情、动作加以强调夸张来刻画人物、塑造人物。美国很早就有只有的歌舞片、音乐剧、百老汇,所以他们的动画片受这种影响非常深,比如说《长发公主》《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等。《长发公主》是很典型的戏剧化的代表,它完全是歌舞片、音乐剧的感觉,也是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让观众看完之后有快乐、愉悦的感觉。下图2排左图为《长发公主》动画片段。在这组镜头中通过歌舞形式体现出造型角色强烈的性格反差,一群强盗在听到长发公主问“你们难道没有梦想”的时候,开始了一段与强盗身份完全不符的十分生动有趣的歌舞表演。这种歌舞形式是美国动画中的非常有特色的表演形式,也是观众们特别喜爱的影片桥段之一。下图2排中图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的一组白雪公主在森林里对着小动物们歌唱的片段。动物拟人化的表演,加上白雪公主优美的歌声,呈献给观众们的是一种和谐美好的动人画面。其实在动画片当中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表演风格,比如动画特有的抽象式表演风格,还有美国特有的像《猫和老鼠》这种典型的夸张风格的表演风格等等,为什么叫夸张风格呢?因为它的动画造型的肢体可以随意地拉伸、变形,这些都是在动画中所特有的特点。下图2排右图就是“猫和老鼠”中的部分镜头画面,角色的夸张表情和动作都是影片的特点,包括不同道具的使用,集合了各方面的夸张表达,使观众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每一个对手戏都会有一个新的创意点出现,这也是这部片子老少皆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三维动画角色表演的独特魅力
(一)角色的动作创新要素
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是指对动画中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特点、动作特征等。动画设计师必须基于真实的运动规律,根据角色的运动特点,进行其表演特征的设定,使每一个角色的性格、情绪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动画师们在设计动画角色的动作时一定要认真剖析角色的性格思维,在现有剧本的基础上,再加以想象提升,从“角色性格思维”出发来设计角色的动作,这样才可以使角色的动作表演更真实贴切、符合剧情、富有活力。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创作艺术和科技技术各有分工。艺术创作出来的最终效果是依附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方式和方法。因此,动画角色创作表现的本质就是要格外重视角色本身的动作表演特征。
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仅仅需要个体角色塑造,更需要以故事题材、电影剧情、造型风格在内的外在因素的有效配合。我国的本土电影充分认识到了外在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不同的故事风格,如神话、寓言故事、立足于实际的故事等。故事的风格种类虽多,但其在电影的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主观倾向。我国的动画电影种类的丰富发展过程造就了早期动画电影,电影故事题材侧重点的不断变化标志着动画电影模式的完善和理念的创新,是动画电影需求长久发展的表现。从本质上讲,动画电影有很强的叙事性。主题与故事是动画电影的支架结构,电影情节和种种事件是电影的血肉,由此展开对故事的叙事,进而表现故事的主旨。在我国传统的动画电影中,主次线索依赖于角色的主次之分,故事在一条主线索和多条次要线索的串联中不断推进。在动画电影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本土动画电影积极汲取国外动画电影的精华,故事内容与情节的设置打破传统模式,出现多条故事线索交叉或并行的方式,使主次之分更强烈,电影角色的正义与邪恶更凸显。
二、中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原则
(一)角色造型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原则
在动画电影中,人物角色的设计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对电影中角色的设计,人物的成功取决于角色的性格,在角色的性格上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并且要尽量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角色的性格、优缺点以及在角色中表现的鲜明的人物特点,要使角色生命化,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感兴趣。创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最好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特点、语言、情感、生活进行塑造,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创作原型,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既能够引起观众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又能给人以亲切感和真实感,使动画电影更加贴近生活,并且能够很好地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这样的人物设计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动画角色的真实性首先要求要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例如,在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是一个相貌极其丑陋但是内心却极其善良的人,而火龙是一个对爱情极其渴望但又十分腼腆的人,两个人的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源于人类真实的内心世界,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动画电影人物的设计上,创作者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动画电影的受众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在性格未定的青春成长期,他们的性格、行为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很多变,因此,在塑造人物上要多使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性格与青少年的实际相结合,人物性格要以多变、动态为主来设计。此外,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性格还要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生活方式等相融合,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也更能让青少年比较容易地看懂和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二)角色造型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结合的原则
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中就吸收了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如年画、绘画、剪纸、皮影、木偶、雕塑等,还有的则借鉴了我国很多戏曲的元素,悠久的民间艺术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在美术的制作上独放异彩,例如,动画电影《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第一部以剪纸和皮影为主要特色的电影,在制作上该电影借鉴了皮影和剪纸上的精华,从而制作出这样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还有《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则分别运用了年画、水墨画、京剧、门画的形式制作出了活灵活现的动画电影,受到老、中、青三代人的喜爱;《阿凡提的故事》中吸收了民间木偶的特色,并且保留了木偶的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又加以创造,以夸张的手法把阿凡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为人们展现了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桃花源记》中,创作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形式的水墨画和工笔画;剪纸、戏曲等民间艺术等,由此可见,中国动画电影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自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可以说为我国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民间艺术中提取精华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别具一格,也有利于我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走出中国。我国电影在制作上表现出明显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当今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中表现出很多流行元素的色彩,这样的制作形式得益于向美国、日本的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我国电影制作行业的人员专门去日本的动画电影界的市场做了调查,这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已经从依靠皮影、绘画、木偶等元素为主向以消费、时装、生活方式、品味元素为主的转变,从都市生活、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中把握流行文化,从中提取流行元素,将这些流行元素逐渐渗透到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去,使角色的刻画更加时尚,更具内涵,更符合现代的流行趋势。这样与时俱进的制作方式才能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得更快。
(三)角色造型不断坚持艺术形式创新的原则
动画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一直以独特而新奇的艺术表现蓬勃发展。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视觉艺术能够比动画电影更加具有震撼力和表现力。创作者可以借助动画电影这一平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艺术创意。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艺术特征成为了其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动画电影色彩艺术的假定性、运动性、强化造型性和风格多样性四个方面解析这种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艺术特征。
一 假定性
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是动画电影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加入自己的思想而再创造的艺术作品。所以,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却融入了创作者更多的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假定性。这一点和绘画作品中的假定性是统一的。动画电影区别于普通电影的特点之一便在于动画电影可以根据创作者对于电影思想和内容的需要而对电影的色彩主观意识的修改,这一点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极为相似。动画电影在色彩上的假定性使得它在视觉审美上具有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表达手段。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故事主题而改编的动画电影《狮子王》是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动画电影。为了完成这部画面唯美、场面宏大的艺术作品,迪士尼公司一共175位绘画师,历时两年时间完成。在这部经典的动画电影中,创作者为了突出非洲大草原的生机勃勃,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绘制出了草原的背景,即使是描绘茂盛、丰富的植被,也在其中加入了适当的暖色调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而在描绘特定的场景如冷峻的山谷、幽暗的墓地,创作者又使用了冷色调进行描绘。这些以写实为风格又超脱于对原景一成不变的模仿让观众能够随着故事的发展、画面色彩的变幻而深刻体验到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视觉审美。
普通电影可以通过对镜头色调的统一处理如变暗、变亮、加入颜色来表达一些特殊的感情,而动画电影则可以对统一镜头中不同的细节加入不同的颜色处理,从而使得画面色彩内涵的表达更加丰富。例如,在电影《狮子王》中的小狮子辛巴误认为是自己杀害了父亲而逃离荣耀国,身后还有土狼的追杀。为了突出表现此时辛巴心中凄凉、灰暗的心境,画面中出现了暗红色的荆棘、紫黑色的骨堆以及灰黑色的天空,这些冷色调中间是辛巴土黄色的身躯,这一点暖色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观众看到此处同样会感觉到主人公内心的压抑和绝望。如果单纯从色彩表现力来看,动画电影无疑比普通电影更具优势,这就是动画电影中色彩的假定性。创作者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对电影中的用色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在尊重自然界原有景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界中的写实景物永远是动画电影场景和人物创作的基础。
二 运动性
相对于绘画,动画电影具有更具表现力的运动性。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则使得动画电影中的运动性表达得更具活力。人们最熟悉的运动性艺术表现形式是音乐。音乐的力量大小,节奏快门,旋律变化都可以表达出主题所需要的运动性。动画电影中同样具有音乐,通过背景音乐可以更加突出地表达出动画电影中的主题思想。和音乐艺术的运动性相似,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也可以根据强弱、浓淡、明暗等不同的组合方式表达出不同的运动关系。动画电影是一种多媒体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当动画电影中音乐的运动性与色彩的运动性相一致时将会产生极大的艺术共鸣,更加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而这也是动画电影创作者所不断追求和打造的艺术境界。在《大闹天宫》这部中国经典的动画电影中,画面色彩的运动性与背景音乐和主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孙悟空大战哪吒”的画面中,大红色逐渐充满整个黑色乌云的画面,红色金色纠缠在一起形成热烈、躁动的色彩关系,同时响起刺耳的锣声,急促的鼓声。这样一段色彩的处理火爆、急促、尖锐与背景音乐的锣鼓很好地达到了艺术同步效果,从而表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紧张、激烈、亢奋的主题情感。观众看到此处,视觉和听觉会产生同步的艺术享受自然也跟着电影动画的场景而陷入亢奋之中。
前文已经论述了动画电影中色彩的假定性,由于这种特性动画电影在艺术表现时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这就为动画电影更好地表达出符合电影主题的运动性打下了基础。运动性是电影的基本属性也自然是动画电影的基本属性。音乐又是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通过色彩构成原理,对于动画电影画面中的色彩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主题情感和背景音乐的运动节奏是十分必要的。动画电影中的语言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部分组成。为了实现动画电影中两种元素的艺术统一,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搭配和构成应该充分服从于电影中主题情感的表达。例如,上文所述为了突出孙悟空与哪吒打得难解难分《大闹天宫》的创作者对于画面中云彩的色彩变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图,使得画面中的色彩及其变化更加服从于主题情感表达。色彩是自然界的重要属性,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可以说每一种色彩都是有生命的,动画电影的创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就如同将不同特点的演员精心安放在舞台上根据主题的情感变化而让其各自表现出自己应有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动画电影色彩视觉中的运动性。
三 强化造型性
色彩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长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色彩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属性和情感属性。不同的艺术家都可以运用色彩来传递信息,传递情感。色彩对于艺术的造型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造型有着不同的艺术主题和情感,当色彩的主题和情感与造型本身的主题和情感相统一时,造型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艺术作用。动画电影中,造型种类丰富,不同的艺术造型组合在一起共同为观众展现动人的故事。创作者在进行艺术造型时首先要考虑造型形体,其次便是造型的颜色。色彩对于造型的作用便如同衣服颜色对模特的作用一样。创作者通过色彩造型可以更加细腻地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烘托特定的艺术氛围。这就需要创作者根据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以及长期在文化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寓意和文化内涵特性,寻找和确定最准确的颜色用于造型的配色处理。在总体色调结构中,要藉助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行为、动作特征以及画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目的,有效地使用色彩安排画面的逻辑顺序与主次虚实。
在上文所述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孙悟空这样一个代表勇敢、机智、忠诚的典型艺术造型,创作者在造型中借鉴了京剧脸谱的设计思想,并对其中的色彩选择和搭配上充分考虑到造型的整体风格而精心设计。在孙悟空的面部正中间创作者用红色绘制出一个心形。红脸在京剧脸谱中象征着忠勇,如人们所熟知的关云长就是如此。用红色的心形作为孙悟空面部造型的基本色调便是对于人物本身艺术性格的突出表现。此外,在孙悟空的眼睛和眉毛上也进行了色彩处理,孙悟空的眼睛被画成了金色的眼影,眉毛也被精心设计成绿色的,从而使得孙悟空的眼睛更加灵动、充满智慧,也更加传神。面部表现空间有限,但创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刻意减少对颜色的使用而是充分发挥色彩造型的艺术特点,大胆、细心地运用了很多色彩,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丰富。创作者不但在孙悟空面部造型设计中运用色彩强化了造型的艺术表现,在孙悟空的服饰设计上也同样强化了色彩造型,红色和黄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红色象征着热情、激昂,黄色则象征着威严、权势。红色与黄色的搭配既很好地表现出了孙悟空机灵、热闹的人物性格,也表达了作品本身赋予孙悟空追求自由、勇敢战斗的艺术内涵。
四 风格多样性
动画电影的美学思想源于绘画。所以,动画电影的色彩风格与美术绘画风格休戚相关。当前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不同风格特征的绘画艺术形式得以互相学习、交流。因此,动画电影中色彩表现的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水墨画、装饰画、卡通画等都可以运用到动画电影的色彩表达中。动画电影的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同样丰富的绘画风格艺术无疑为动画电影的主题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创作者在进行动画电影的创作时可以根据动画电影本身的主题思想和情感选择恰当的颜色格调,从而使得整部动画电影中的色彩风格服务于电影的主题表达。大体上来说,动画电影色彩的风格表达主要有装饰风格、抽象风格和写实风格三种艺术风格。
装饰风格的色彩配色并不受制于色彩的自然属性,而是根据所需要的主题表现对色彩进行大胆的使用和创新。这就如同人们装饰一间屋子一样,只要居住者喜欢并不一定非得要求颜色的自然和搭配的通常规律。例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电影便是将具有装饰风格的剪纸艺术运用到动画电影创作之中,从而使得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对比更加鲜明,主题表现更加清晰。
抽象风格的色彩配色则要求创作者在对色彩的使用上和搭配上可以更加大胆、创新,将主题思想和情感抽象成不同的色彩组合,并且在颜色的运用上更加强调灵感和瞬间表达。抽象风格的动画电影色彩如同抽象风格的绘画一样,需要观赏者用心灵去感悟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瞬间思想内容和主题。例如,加大拿的动画电影《糖果体操》便是这样一部借助五颜六色糖果的堆砌表达物质诱惑思想的一部抽象风格的动画电影。
写实风格中的色彩配色是常见的动画电影配色风格。相对于前两种配色风格,写实风格的色彩创作并不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创作,而是更加遵从于自然本身的色彩构成。写实风格的动画电影是创作者以客观的第三方视角将所有表达的内容和色彩,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领取自然所具有的艺术情感。写实风格的色彩更加贴近于人们生活中真实的文化和艺术情感。创作者也尽可能避免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色彩,只有在必要的地方加入必要的艺术再创造。所以人们通过观看不同地域和民族写实风格的动画电影便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和艺术特征。写实风格的色彩搭配也因此是动画电影中最常见的色彩创作和表达形式。
[关键词]水墨动画电影;艺术特征;分析总结
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含义和发展
所谓中国水墨动画电影,是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作为影片的角色和场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整部动画影片是一幅动态的中国画。水墨动画影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阶段,同时也是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时至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动画艺术先驱万氏兄弟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国画的图形,如传统的线描等。1960年,当时的副总理参观完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后提出:“如果你们能够把齐白石先生的画动起来那就更好了。”这是一个期望,也是一种启发,于是艺术家尝试着把中国传统水墨画搬上舞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齐白石的中国画进行了认真和细致的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攻克了水墨动态影像的技术难题,1961年集体创作出了经典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在这部影片的成功的带动下,70年代又陆续出现了多部水墨动画精品。上海美影厂又推出了《牧童》,这是一部描写牧童快乐生活的影片,其基本素材都是来源于李可染先生的水墨画,整个作品中充满了诗情画意。1988年出现的《山水情》,影片的人物设计者是著名的国画家吴山明先生,该片中运用了多项全新的技术,使画面的流畅性和层次感大大增强,将中国水墨动画推向了最高峰。此外还有《鹬蚌相争》《熊猫百货商店》《鹿铃》《蚂蚁和大象》等作品,都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水墨元素,充分继承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水墨画的精髓,将笔墨技巧、气韵生动、意境悠远这些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格。动画电影,这种从西方引入的艺术门类,只有将之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达到血脉相通、水融的共生,才能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精品。
中国水墨动画影片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简单,情节精致
中国水墨动画相对于其他动画片来说,因为形式上的特点,在题材选择和情节设置上都比较简单,其素材多取自于一些传统的故事和传说,一方面具有耳熟能详的特点,另一方面这类题材在中国画中经常出现,能够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而且水墨动画的制作技术有限,制作过程也十分复杂,很难制作出“鸿篇巨制”,一般都是以半小时的长度为主,尽量淡化影片的叙事性因素,呈现出一种短小精悍的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其原始素材是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然后对其进行了加工,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都比较简单,甚至有意淡化,而是意在表现一种诗画的境界。《山水情》和《牧笛》中,全片没有一句对白,这在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创作者将故事情节全都融入到画面中去,观众们在欣赏一幅幅优美山水画的同时,自然而然接受了关于故事情节的信息,而如果把一些叙事因素强加于作品中,无疑会使这种意境的营造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从取材的角度来看,之所以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因为影片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情节的要素,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视觉效果的营造上,可谓是以小见大,以方寸见整体,体现出写意、浓缩、概括的特点,与其说是动画影片,倒不如说是类型化动画小品。
(二)托物言志,文以载道
中国的艺术创作历来都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即通过艺术创作,体现出一定的精神性因素,其实现的手段多是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体现出主体的情思。这在中国山水画和动画结合的水墨动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因为对叙事情节的淡化,所以能够着力展现一些自然风情和诗情画意;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如中庸、含蓄、内敛等,往往都是凭借这些山水风情表现出来的。比如《牧笛》,就是一幅山水田园风光的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崇尚田园劳作,重视农林牧渔,追求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将个人的情怀寄托于天地。《牧童》中,有着大量写意的山水和田园风光的描写,几乎就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再现,所有的故事都在这种环境下展开,给人带来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山水情》中,更是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一次宏大展示,充分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山流水和大音希声,将这种古典文人情怀推向了最高峰。此外还有《鹬蚌相争》中使用的大写意水墨渲染,《鹿铃》中局部细致的刻画等,都是这种山水相依、融情于景的体现。同时,水墨动画对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特点也有体现。《牧笛》中描绘了牧童和水牛之间的深厚情感,其深意在于表达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山水情》中,将师父和徒弟之间心有灵犀展现得十分细腻,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师道的宣扬,虽然具有明显的教化意味,但是创作者将这些教化蕴藏在了山水田园之间,从而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感悟。
(三)离形得似,虚实相生
中国绘画中抽象性的特点有着悠久的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神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所谓离形得似,就是指绘画不以物象的外形相似为目的,而是脱离外形,创作出一种能够激发人们遐想的意蕴。离形,并不是信马由缰的涂鸦,而是一种高度的综合、概括和提炼,是一种特定的形象加工和创造,应用到水墨动画中也是如此,《山水情》中,那位雅士的形象,只是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来,可是说是概括和简洁到了极点,但是其给人的印象却是完整的,丝毫没有引起认知上的偏差,反而认为这种手法充分体现出了雅士仙风道骨的特点。不像是西方动画那样,善于将事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而是深谙艺术和生活相同的道理,寓繁于简。同时,中国水墨动画还有着虚实相生的特点。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时间、空间、地点和形状等,都没有严格的规定,而是随着主观意念随意支配,让画面向四周无限延展。比如《牧笛》中,画面中经常会有空白的出现,这空白的含义就是十分丰富的,可以是天空,可以是水面,也可以什么都不是,不但给了观众以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且造成了一种咫尺千里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现实情境,哪个是艺术情境,从而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四)气韵生动,意境悠远
气韵生动是谢赫提出的“六法”之首,可见其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地位。所谓“气”,是指刚毅和英朗;“韵”,则是指柔美和清远。具体到中国水墨画中,“气”就代表着作品的骨感美,“韵”则代表对墨的把握能力。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较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而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中,对此有着恰如其分的处理。比如《山水情》中,整个画面的色彩和画面中事物,如山、水、树木等,组合在一起,就营造出了一个淡雅和空灵的氛围。而且在远端云和水的处理中,通过墨和水的晕染,呈现出了一种云水相依的境界。同时,创作者还十分注重对墨的把握,浓淡分明。比如在树木和山石的表现上,就使用了浓墨。这无疑是对“气”的表现,气韵之间既紧密结合,又体现出了一种对比,可谓是相辅相成。还是这部作品中,小渔童送别雅士的一段中,出现了袅袅的画外音,画面采用了淡墨的笔法,小渔童抱着古琴,在云雾缭绕中缓缓地移动,气韵生动就在这种若隐若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意境悠远。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中的最高追求,在中国画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对意境最好的描述。中国水墨动画对意境的表现进行了充分的继承。比如在动画场景角色的绘制中,没有十分明显的边缘化倾向,而是遵从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原理,伴随着水墨的随意交融,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就用水墨的笔法将各种小动物描绘得惟妙惟肖,让原本处于静止的水墨一下子有了生命感。以李可染作品为蓝本《牧童》,画面中小溪潺潺,柳树成荫,展现出了一幅钟灵毓秀的江南美景。牧童丢失青牛之后一路找去,所过之处是雄浑壮丽的泼墨山水和留白处理的千尺瀑布,还有那细致刻画的一草一木,都让人觉得空旷辽远。还有《山水情》,整部影片都处于一种虚无缥缈的环境之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水墨表现形式,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将渔童和雅士之间的相遇、相知和分离,刻画得唯美和飘逸,充分体现出了一种悠远的意境追求。
综上所述,20世纪六十七年代,中国动画电影曾经一度辉煌,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尤其是水墨动画电影,一度成为中国动画片的代言人,充分体现出了水墨动画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但是今天看来,在商业动画发展这个大形势下,水墨动画的发展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甚至陷入了停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思考。诚然,其中的原因是多个方面共同造成的,而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是有一个观点和信念是需要明确的,即中国水墨动画曾经能够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那么在今天同样能够获得世界的认可,而且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精神最好的代言人,只是我们在创作的形式和手段上还有所欠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艺术本性上说,只有具备独立个性的精粹艺术,才能经得起时间和人心的磨砺。水墨动画片对情感的表现深入、细腻、动人,它完全有这样的潜力,在动画界大放异彩。本文对一些经典水墨动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意在从中汲取丰富的借鉴,启发思路,为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再一次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小玲.论“中国动画学派”的探索与创新[D].苏州:苏州大学,2009.
[2]蔡文林.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董冠妮.文化的传承与撞击——开放三十年来银屏经典动画人物的造型变迁[J].电影文学,2009(08).
[4]张若男.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动画创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 宫崎骏;主题;人文精神;文学特色;自然
一、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主题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主导价值追求,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人类与自然的相处必然会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如为了高楼大厦肆意破坏绿色植被,长此以往,人类必将受到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而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却到处都表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主义情怀,虽然影片中也有灾难的描写,但是它的目的是在于提醒人们自然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扩大灾难的可怕。在他的动画中很少流露出伤感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创造神奇的魔幻世界来反映人类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而且宫崎骏是使用纯手绘的动画,不仅具有清新自然的画面表现力,而且便于人们更直接地解读其中的人文精神。传统的影视作品往往是通过将人生真理融入到影片中来表现作者的创作风格,而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和其不同的是它将和平、自然、安定确定为影片的主题,使影片表现得更加流畅自然。电影中表现的感人情节和动人的画面,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将一个完美而又虚幻的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在这一世界中我们又能实实在在地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所在。宫崎骏的电影很少通过苍茫悲凉让人感觉到生命中的危机,而是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人们面对美好的人生。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整日沉浸在悲痛中,而应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苦难,只有生命中充满活力,才能让生命获得更多意义。宫崎骏的电影在思想境界和精神层面的表达上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他的创作理念更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动画中处处表现着对现实的看法。因此,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会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很多深刻的哲理。正所谓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是动画和现实影片的结合体,但是我们看到动画的本质特性不会因此而消失。在他的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童真童趣向世人揭示了单纯安定的可贵,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思想纯洁和丑陋的无限扩大,如果所有的作者都通过这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话,只能使大众走向绝望。
二、影片中洋溢的文学特性
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认真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浓浓的文学气息。首先,充满了现实性。作者往往是通过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既抨击了人类自私的一面,又赞扬了人类善良纯真的一面,在正反的矛盾挣扎中,使人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也使现实性表现的更加突出。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动画本身的特色,但是其中的现实主义色彩已经深深地穿透了人们的心灵。作者把现实中的矛盾和苦难通过动画形式表现出来,但并不是表现灾难的可怕,而是激励表现人们面对灾难的心态和行为,以此来让人们看到人性的力量。其次,充满了象征主义。宫崎骏的动画是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来把对生命的感悟表达出来,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象征主义的表达手法在宫崎骏的动画中多次运用,一个是他的作品主角几乎都是可爱的女孩或男孩,都有着善良、纯洁的心灵。孩子代表着希望,作者把未来寄托到孩子身上。另外一个是具有超能力人物的表现,如《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象征着人们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影片中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象征着声声不息的生命。再次,幻想和现实相互渗透。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处处充满着魔幻色彩,人们拥有超能力,在超能力的作用下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困惑在动画中迎刃而解,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打破常规带来的新鲜和刺激。但是,魔幻并不是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全部,他找到了现实和幻想的契合点,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动画不局限于表现某种单一的思想,既没有夸张可爱的人物造型,也不单纯以儿童口味为出发点。虽然主人公几乎都是小孩,但是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庄严和冷静,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一方面是庄严肃穆的主题和浪漫主义表现形式的矛盾,一方面是幻想和现实性的矛盾。再次,对美学的多元化追求。宫崎骏是唯美现实主义的代表,无论是乡土民情,还是生活环境,都透露出美的意境。他的动画遵循扬美抑丑的原则,他对美的追求不单纯局限在外在形式上,还突出表现在人的心灵美。那些老人、女巫看似相貌丑陋,却有着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流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美;那些干农活的村妇,外表看似彪悍,内心却有如水般的柔情;失去头的麒麟到处寻找自己的头颅,所经过之处即有鲜花绽放,但又随即枯黄,展示的是一种感伤的美。宫崎骏的动画不仅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能给人思想上的触动。
三、音乐对影片主题的烘托
配乐是决定电影艺术价值的点睛之笔,对于气氛的渲染和情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音乐使其中的魔幻情节表现得更加灵动,赋予魔幻力量以生命力,可以说每一曲配乐都成为观众精神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以一种独特的电影元素占据着电影视听冲击的重要地位。电影中的音乐除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外,还必须和故事情节相配合才能展现出影片的主题和风格,在和影片的完美结合下,才能将影片的美感表现得更加深入。大多数的电影音乐都是以追求自然和谐为目的的,从而为生活写实作好铺垫。电影音乐可以掌握影片的整体节奏,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音乐具有以下几种风格。首先是简单明了的音乐,这种音乐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影片风格具有独特的作用。如《千与千寻》就采用了生动活泼的音乐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故事情节的发展不至于太沉重。其次是层层递进的音乐。这种音乐可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转折,情节平淡处音乐舒缓,情节激荡出音乐激昂澎湃,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使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其中《幽灵公主》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它描述的是远古时代的东方世界,采用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音阶,使影片充满浓浓的地域特色,而且影片的主题也是通过突出社会矛盾,以音乐来衬托人性的美好。递进的音乐使影片层次分明,而且随着旋律的加入,观众的情感体验也会相应深入,从而将观众带入影片所描绘的奇异世界。
影片配乐使故事情节和意义表达达到了质的升华,动画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也随着节奏的变化而更加显露。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音乐就像一股清泉,荡涤着人们内心的污浊,心中只留下静静的感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音乐大都是表现一种宁静安逸的意境,通过各种乐器的相互配合,营造了一种自然舒缓的美妙意境,让人感受心灵的宁静和安逸。宫崎骏动画中描写的美妙意境不是人为杜撰的,而是想通过大自然的韵律来触动人们心中的敏感部分,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冷漠,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今生活的重重压力使我们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关乎人性的东西,而宫崎骏动画中的音乐正是从自然的角度来探查人性中的闪光点。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时刻,给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人性中的不足。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音乐多采用不同风格、不同音色的乐器来表现影片的主题,随着音乐韵律的节奏变化感受动画的层次变化。在他的很多动画中,都是先利用钢琴作铺垫,引出主题,随着情节的发展再引入管弦乐来烘托气氛,最后由小提琴带入。这样,动画就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感情的抒发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四、高超的画面表现力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的另一特色就是高超的画面表现力,观看他的动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中亦真亦幻的画面背景,总能让人和现实中的景色混淆。宫崎骏的动画都是手工绘制的,这种手工绘画使他的动画作品表现得更加真实而感人,那种浑然天成的景色将人们深深地吸引进去。他描写的画面既有东方的诗意之美,又有西方的现实之美,他的画面既体现出高超的绘画能力,又具有浓烈的感情表现力。宫崎骏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的创作来源于他在欧洲写生的长期积累,在这些动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西方的文化特色,或建筑,或人物,或风土人情,如《魔女宅急便》中的欧洲小镇是瑞典的哥特兰岛的维斯比和斯德哥尔摩的真实写照,《天空之城》中的煤矿是英国威尔士煤矿的真实写照,《红猪》的故事情节来源于意大利的亚得里亚海。在这些电影中,宫崎骏为我们展现了别样的西方特色,海边的小镇,古老的教堂,精致的雕花家具。而他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动画则以真实的日本景色为来源,无论是《龙猫》中的美丽乡村,还是《幽灵公主》中的茂密森林,我们都可以看到日本清新秀丽景色的影子。无论是东方的朴实,还是西方的典雅,宫崎骏的动画都将其表现得细腻而真挚,这些精致的画面在光影和线条的配合下,将感情的表达推向了。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在色彩上遵循西方色彩的科学性,很关注人的主观感受,运用青、蓝、绿三色将景色表现得更加自然真实,虽然只是以这三种颜色为基调,但是画面色彩却不单调,相反却有浓浓的诗情画意,非常耐人寻味。他的动画在创作特点上借鉴西方油画的写实性,但是色彩表现上却不使用它的浓与厚,而是采用清明澄澈的色彩风格,使画面表现得更加滋润、明亮和清新,用这样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动画更能让人感受到理想化的现实生活的美好。宫崎骏的动画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具有理想化的特征,使得他的动画既具有现实性的写实描写,又具有神奇幻妙的魔幻力量再现,仿佛我们身处美丽的现实世界,又仿佛在梦境中,达到了一种现实和虚幻交融的境界。在这些色彩艳丽又蕴含特殊意义的动画背景中,作者运用变化自如的光影和线条,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每一条线、每一点色彩都蕴含着作者深厚感情,也是作者的人格、品质和理想的表现。在他的动画作品中,西方文化为它增添了高贵典雅,东方文化增加了他的情感的流露,使他的画面无论是在人物形象,还是情感表达上都表现得非常丰满。如《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动画的色彩以蓝色为基调,运用明暗的色彩对比,就将大海的不同神韵表现出来,大海的魅力在我们面前展现得一览无余,简单的几个线条就将主人公单纯善良的性格表现出来。宫崎骏的动画利用东方线条的投河和流畅以及西方色彩的明暗对比,把自然和人类的和谐融洽集中表现在动画中,将画面表现得现实而又亲切,亦真亦幻,将观众带入由他描绘的精彩世界。
[参考文献]
[1] 焦素娥,孙晗洁.宫崎骏动画艺术的人文情怀与诗意追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 刘津津.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审美现代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张焱.宫崎骏动画电影风格评析[J].大众文艺,2010(21).
[4] 梁雅明.宫崎骏动画电影角色的塑造[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一、影视动画音乐的特征和分类
影视动画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与画面的结合。剧作家、影视导演、作曲家、演奏家或演唱家的共同合作是展现音画同步性的必要条件。不同的音乐变现方式,能给观众带来对音乐不同的感受,不仅仅需要听觉来感受,更需要与影视动画作品的画面同步来体会其独特魅力。首先,作品的创作需要构思。根据影视动画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设定、动画的风格定位及动画导演的意图整体构思形成了影视动画音乐的主旋律。具有表现力的作品能够把作品的画面视觉影像与音乐的听觉影像融合在一起,从而体现作品的创作水准。其次,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不仅是单独的艺术音乐,还包括配乐、环境音乐的辅助音以及对白等,形式丰富,多种多样。
二、音乐对影视动画的作用和影响
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往往有令人深刻的画面与剧情,而切合主题、令人陶醉的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对观众的主观感受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音乐甚至使得某些影视动画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作品。首先,影视动画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平由音乐的融入而提升。最初的有声动画片基本上只有简单的人物对话,留给观众感受的也只有画面效果,在信息上仅仅是二维的表达。而当音乐渗透进影视动画之后,其信息表达便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即本来只有视觉美术与思想传递效果的影视动画增加了听觉艺术的维度。其次,对于观众而言,对动画音乐的欣赏是对影视动画的整体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画面制作、情节设置等因素水平相仿的条件下,相比而言,拥有优美旋律的影片更容易让观众印象深刻。
最后,音乐可以使观众对于抽象化信息的理解更容易。就其本质讲,音乐是最不善于表现大部分人可以直接从视觉上把握的现实世界中的有形客体的,它更善于抽象化地表现人们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微妙丰富的情感状态。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能够非常恰当地和人物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借此让观众用同理心来体会到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观众体验到的其实是片中人物的情绪体验,而自动忽略了音乐本身。配乐适当时,通过音乐的诠释,观众就可以对片中人物内心的感受或影片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心领神会。从影响上来说,作为几乎不需要借助现实场景、人物进行制作的影片形式,动画影片可以克服一般电影技术和演员难以克服的困难,对制作者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文化,甚至是虚构的文化,进行具象化的表现,更容易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观众所接受和理解。
三、美、日、中三国影视动画音乐的区别和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音乐,用不同的风格来传递各自想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此处以美、日、中三个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为例,来分析其影视动画音乐主要的区别和特点。
1.美国
总体而言,多元化、商业化是美国的动画音乐主要的特点。作为一个移民占主要人口成分的国家,美国具有开放与自由的文化氛围,也使得它对各种文化的表现能力都显得较强。另一方面,以迪士尼、皮克斯为代表的动画公司的成功使得美国的影视动画产业较为成熟,其配套的影视动画音乐也相对丰富。我们看到,美国的影视动画音乐现在已经跳出了配乐的范畴,成为了一种音乐艺术,甚至很多经典的音乐都可以让观众们坐在音乐厅里静静地欣赏。美国是一个仅有200余年的历史的国家,因此本民族的历史素材相对匮乏。但恰恰因此,美国从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广泛吸收素材与精神,借助其移民文化的优势与多元交流的平台,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各种取材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故事题材的影视动画在成熟的产业链中诞生,是创作者的经济文化双丰收。以各国古老的神秘故事作为其故事内核,又以成熟、优秀的制作技术与团队进行外层包装,美国影视动画拥有着独特的优势。单从音乐角度来说,这些影片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带有一些美国气息,但音乐风格和乐器的掌握和选择都能很好地与各国风情相融合。可以说,这是一类独特的具有世界民族音乐特色、高制作水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动画音乐。
(1)《阿拉丁神灯》
以拥有6000年文明的阿拉伯为背景的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阿拉丁神灯》在1993年获得了奥斯卡奖,影片让观众通过其音乐色彩的艳丽,在荧幕前真切的感受到热情奔放的阿拉伯民族的性格特点。全片使用暖色作为基调画面,辅以多种阿拉伯民族乐器进行配乐,营造处独特的阿拉伯风情,令人陶醉。
(2)《狮子王》
《狮子王》是迪斯尼的经典力作。影片画面中,大自然的场景占了的很大比例。以流水、鸟鸣、野兽的嚎叫等自然声效作为背景,音乐与画面相配合,着力表现了在空旷的非洲草原上,万物自由生长。除了音乐旋律,伴奏中还加入了鼓声、人的呐喊声、空荡的回响声,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让人深刻体会了非洲文化的内涵。该影片通过运用呐喊、叹息等非洲音乐有的人声,凸显了影片中所需的自然、原始的氛围,表现相得益彰。影片中还使用了一种源于古老非洲民族的音乐形式——说唱,经过重新制作后的说唱音乐也有了新的味道。
(3)《花木兰》
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增多,例如美国迪士尼在1998年以中国乐府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赢得了诸多好评。影片不仅在人物着装、对白等方面还原了中国古风,配乐中使用了笛子、二胡、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并且大量运用中国的传统民歌小调,使其更具有中国味道。另一个亮点则是影片移植了中国戏剧中的经典唱段,使角色的歌唱部分与影片的音乐风格的结合更加融合。其中最成功的是最后的庆功戏。该片段用中国红作为主色系,没有像传统迪士尼影视动画中过多夸张地表现喜悦气氛,而是含蓄、节制地表现了庆功的喜庆场面。此时,音乐从独唱的舒缓逐渐过渡到有力的大合唱,从而把影片推向了。
2.日本
日本的动画音乐,经常融入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使其具有流行化、大众化、易普及的特点。如动画《灌篮高手》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名侦探柯南》的片头曲《转动命运之轮》等作品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日本的动漫产业极为发达,其相应的片头曲、片尾曲、主题曲等多种音乐也随之有了良好的发展,并反过来为动漫市场的开辟提供了助力。以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为例,因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凝练的表现手法,别致的剧情设计而被人们称为大师。而他的“御用”配乐久石让,更是在宫崎骏诸多作品中功不可没,使得音乐与画面结合得非常完美。1984年的《风之谷》、1986年《天空之城》、1988年《龙猫》、1989年《魔女宅急便》、1992《红猪》、1997年《幽灵公主》、2001年《千与千寻》等,都是两人合作的优秀作品。特别是久石让在影片《天空之城》中运用的爱尔兰民谣,使得画面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极致。
(1)《天空之城》
谈及《天空之城》,必谈爱尔兰民谣与大量远景、高空景构图的结合。日本流行乐常用的电声、合成器等配器与童声合唱的新元素碰撞出新奇独特的火花。其中,井上杏美演唱的主题曲《伴随着你》也成为了经典的动漫音乐作品。
(2)《风之谷》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开山之作。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部作品着力表现的主题,其配乐也主要用了交响乐的形式,以古典之美营造自然的高雅氛围。
(3)《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的音乐运用了美声和交响形式,与其较为广阔的场面相衬,给人苍凉、雄浑、悲壮之感。虽然在形式上运用了欧洲音乐的诸多元素,但配乐也成功体现了日本特色,大量传统音符的运用展现了强烈的日本色彩。
3.中国
中国当代动画制作水平落后于美、日两国,配乐上也是如此。编曲上,旋律鲜有深入人心之音;作词上,歌词少有朗朗上口之作。在国内,动画音乐并不像美、日两国,可作为一门单独的音乐艺术。这种尴尬情况的形成,既是国民文化艺术欣赏水平较低导致的结果,也是其体现。在传统思想中,动画被认为是给低龄人群看的作品,难以得到重视。因此,国内创作行业难以形成,创作者热情也容易被打击。而在近年网络逐渐成为主要媒体的趋势下,国外优秀作品的输入也对本土动画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总体而言不容乐观。
(1)《大闹天宫》
1964年,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制作完成。这是一部极具鲜明民族风格的杰作,不仅题材取自于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音乐也像中国民间喜庆乐曲一样欢快活泼。《大闹天宫》中加入西洋乐的同时也保留了民族特色,可以说是中国动画音乐事业的一重要进步。
(2)《三个和尚》
1980年的动画影片《三个和尚》根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改编而成。该片没有对白,在声音部分仅靠配乐表现场景及人物性格。三个和尚各自的性格,则用了坠胡、二胡和三弦三种不同的乐器加以表现。美、日、中三国的动画音乐各有其特色,然而抛开其本身的民族色彩后,又有许多可以互通与借鉴的地方,如交响乐、合唱的运用。应看到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而不计较其产出,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创作。
四、结语
[关键词]当代美国;真人动画;审美特征
自从1900年美国动画之父莱克顿创作了电影史上第一部真人动画电影之后,真人动画的发展之路也就此展开。真人动画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发展史近乎相同,但是前者却经历了更加戏剧性的变革过程。所谓真人动画电影,就是运用特殊的摄影技术将真人演员与动画形象结合在一起的电影表现形式。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原本是不相干的两种电影类型,真人电影以写实的故事情节和电影画面为主,力求记录或还原真实的世界;而动画电影则侧重虚幻的表现形式,虚拟的动画形象在虚构的时空中演绎故事。看似矛盾的两种电影形式相结合,碰撞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真人与动画的结合,不仅能够凸显真情实感,而且还能表现动画特有的夸张和趣味,而呈现的电影画面也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前者的发展史也是世界真人动画电影发展史的缩影,研究真人动画电影,美国无疑是很好的范本。文章从童话性、喜剧性、奇观性三方面出发,分析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
一、童话性
真人动画电影凭借着将真人演员和动画形象相融合的特殊摄影技术,向观众展示了亦真亦幻的全新的电影世界。此类电影中所涉猎的丰富的动画元素,自然使其被赋予了浓重的童话色彩。而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审美艺术中,童话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特征。
首先,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主题的选取具有童话倾向。真人动画电影可以通过卡通动画形象和虚拟的动画空间场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想象世界,而最具浪漫气质和幻想氛围的当属其讲述的童话故事。童话不仅塑造了想象和夸张的角色形象,而且充满了曲折离奇的情节,使观众不知不觉便沉迷其中。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主题思想在进入当代后便发生了改变,20世纪40年代以前,电影中的卡通动画形象仅仅是用来戏谑和取悦观众的,而40年代后,动画角色在电影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且不断向童话性质方向转变。以2010年上映的根据路易斯・卡罗的同名童话小说改编的真人动画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为例,电影版本完整地保留了原著中的童话特质,除了将文字转换成视听画面外,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角色塑造,都依从童话美学的审美要求来进行电影制作。其实早在这部电影上映的几十年以前,迪士尼便将其拍摄成真人动画电影,只不过由于摄影技术的落后使得当时的影片是无声的黑白短片。虽然两个时代的电影拍摄技术相差甚远,但是对这部电影的童话性审美追求却是始终如一的,可见童话性的主题对于美国真人动画电影来说,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不可或缺的审美特征。
其次,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中塑造了众多童话性角色。从童话美学的角度分析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审美,除了其电影主题的童话性这一显著特征,另外值得提及的便是此类电影中所塑造的童话性角色形象。童话主题的电影必然离不开童话主人公,它们不仅要有夸张和充满想象力的外形,还要有童话特性的行为语言。对于真人动画电影来说,要想塑造成功的童话性角色,真人演员很难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卡通动画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最佳选择,起用动画形象的便捷之处就在于可以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进行任意大胆的高难度创造。同样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这部童话真人动画电影中塑造了形形的童话形象,头脑聪明却又胆小怕事的兔子先生,非常淘气但拥有超能力的妙妙猫以及身材矮小肚子圆圆的双胞胎兄弟,这些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却在童话性的真人动画电影中成为讨人喜欢的重要角色。另一部真人动画电影《蓝精灵》(The Smurfs,2011)中,则塑造了六个通体蓝色,身材只有三个苹果般大并且有着不同个性的蓝精灵,他们不仅有智慧,而且善良勇敢。蓝爸爸是蓝精灵一族的大家长,他也是蓝精灵中唯一身穿红色裤子、头戴红色帽子的角色,他的形象与圣诞老人有几分相似,而他拥有的魔法和智慧使他充满了魅力。而蓝妹妹则是蓝精灵中唯一的女性角色,她本是格格巫制造出来假蓝精灵,在蓝爸爸的魔法下,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蓝精灵。类似的,聪聪、笨笨、厌厌、勇勇等角色,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特色。虽然仅仅列举了两部电影,但是足以证明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对于塑造童话性的角色形象的情有独钟。
二、喜剧性
童话性的审美特征,不仅使得当代的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在银幕上呈现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话美景,而且能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重温童年的趣味。而真人动画电影的另一种审美特征是喜剧性,其既可以愉悦观众,又可以传达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寓教于乐式的手法,也是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审美特征中值得研究的一项。
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具有喜剧性的创作思维。由于真人动画在创作之初主要面对低龄观众,所以内容呈现喜剧倾向是其必然的选择。随着真人动画的不断发展,对喜剧性的选择,则不仅仅是面对低龄观众。电影作为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传达出更多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喜剧性的电影有很多种类,但是,无论何种喜剧性质的影片都不仅仅是以博观众一笑为最终目的,喜剧创作是为了彰显电影的艺术魅力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面对成人观众时。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在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也开始关注并逐渐形成深层次的审美意识,新颖创意加上喜剧性的现实意义是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发展的一种趋势。《泰迪熊》(Ted,2011)作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约翰和他心爱的玩具泰迪熊之间的一系列逗趣的故事。玩具泰迪熊陪伴约翰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但在成年后,约翰还是和泰迪熊混在一起,相依为命。他们抽烟、喝酒、吸大麻,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使得约翰成年后变得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约翰与泰迪在河边的公园漫步时,泰迪甚至轻佻地捏了捏蹲在他身边的红衣女孩的胸部。虽然影片的内容让观众笑声连连,但是在搞笑的同时,这部电影也在传递着富有深意的信息,不仅通过各种情节影射着现实社会,而且在欢笑中让观众进行自我反思。泰迪实际上代表着约翰不愿意长大的一面,他不愿面对成人社会的钩心斗角,也不想承担成人的社会责任。喜剧性的效果只不过是电影创作者表达自我情感思想的手段,在每一个笑料之中,都融入了其预设的创作思维。
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其喜剧性的审美特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40年代的繁荣、50年代的冷却以及60年代的再度发展才在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中逐渐成熟起来。即使电影创作前期已经设定好了喜剧性的思维,但是仍然需要相应的审美取向的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的效果,而所谓的喜剧性审美取向在真人动画电影中主要表现为互动性,独角戏很难呈现出精彩的表演,只有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以《猫狗大战》和《泰迪熊》这两部真人动画电影为例,《猫狗大战》中既有真人实景、傀儡模型,还有立体动画,虽然三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互动,但是通过电影的科技制作它们被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动作喜剧,这就是在创作思维的主导下向互动喜剧方向聚拢的审美取向。同样,在《泰迪熊》中也是以约翰与动画泰迪熊的互动为故事主线,人格化的泰迪熊和约翰一起抽烟、喝酒、吸大麻,他们之间的频繁互动有时会让观众忘却其虚拟的身份。
三、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奇观性审美特征
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不断流变,但无论是哪个发展阶段,其所表现出的审美风格都离不开奇观性,即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一最能够体现它与其他类型电影区别的专属特点。视觉奇观是观众走进影院欣赏真人动画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的高节奏,使生活其中的人们一直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而看电影则是放松心情的手段之一。电影必须提供观众所需的娱乐性,才能吸引观众的观看行为,而视觉奇观是娱乐观众的不二法门。虽然奇观也会带来形式大于内容的诟病,但只要有市场,电影中的奇观仍会持续下去。纵观好莱坞的大片,无不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真人动画电影在这一点上也不能免俗。
以前文提到的《蓝精灵》为例,在影片中,蓝精灵居住在中世纪小山村的梦幻森林中。影片开头就以骑在大鸟身上的蓝精灵的飞翔场面带给观众视觉冲击,随着鸟儿在丛林中穿梭,它们进入了森林中的秘境――蘑菇屋营地。营地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村落完全不同,房子都是蘑菇的形状。在这里,蓝精灵齐声歌唱,准备庆祝“蓝月亮”节。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帕特里克・温斯洛一家与可爱的蓝精灵亲密互动,而蓝精灵则在大城市纽约上演冒险,再加上片中华丽的魔法元素,使观众在受到视觉冲击的同时,感受轻松愉悦的心灵冒险。为了强化视觉奇观,美国真人动画电影还在着力由二维动画向三维动画转变。如《加菲猫》(Garfield,2004)中的加菲猫,以及《鼠来宝》(Alvin and the Chipmunks,2007)中的花栗鼠们,都在技术处理后变身为3D立体动画。三维动画的发展是真人动画视觉效果最突出的进步,虚拟性但是逼真的动画形象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三维动画的过度使用也为真人动画电影带来了弊端。由于高逼真度的三维动画使电影定位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变形金刚》和《阿凡达》等大量利用CG技术的电影已经被排除在真人动画电影范畴之外。所以,当代真人动画电影要想保留自己的视觉风格,CG技术的使用也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真人演员虚拟化,则是真人动画视觉奇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人动画电影由真人实景和动画形象虚拟世界两部分构成,其所展现的奇观画面也是同样由两者共同实现。因此,真人动画电影令人称奇和拍案叫绝的视觉效果,除了越来越逼真的动画形象外,便是电影中偶尔被虚拟动画化处理的真人形象。与动画形象三维化的发展原因一样,动画版的真人形象也是为了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在《空中大灌篮》(Space Jam,1996)中,作为真人形象出演的乔丹,在电影中其身材被进行了夸张的拉伸。为了配合影片中众多的外星壮汉,乔丹在他们的面前变得矮小。而与自己的队友相比,乔丹仍是颀长的身材。经过科技处理后的乔丹虽然仍被认定为真人形象,但是与原有的真人动画电影中的真人概念已然不同。可见,无论是《加菲猫》和《鼠来宝》一类的高度逼真的三维动画形象,还是《空中大灌篮》这样鲜有的动画化的真人形象,都为当代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形成独具一格的奇观性审美特征做出了贡献。
综上,真人动画电影作为如今影坛重要的影片类型,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童话性、喜剧性以及奇观性只是其中几个方面。美国真人动画电影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电影工作者借鉴。我国在真人动画方面起步较晚,《捉妖记》是这一类型中较为成功的影片,但真人与动画角色之间的配合仍有略显生硬之处。有鉴于此,文章研究美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以期对中国真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黑龙江地域中国画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5C049)。
[参考文献]
[1] 曾耀农.美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内涵[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 魏爱民.后现代视域中的动画审美特征[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3] 姚旭.理查德・林克莱特真人实验动画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3.
一、 传承与融合:我国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形成与发展
虽然我国的动画事业起步较晚,但是建国后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并促使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1]
动画电影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通过斑斓的色彩阐释理性,并用以开启历史的隧道,因此人们均倾向于以发展的视角审视动画的出现于发展。动画电影传入我国之后经历了两次发展高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动画电影艺术家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崇高理想齐聚上海,以极高的创作热情,直接促发的我国动画电影的第一个发展。这一时期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成为高品质民族动画电影的代名词。特别是当时的著名导演特伟明确提出“探寻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之后,民族化就成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我国动画电影界的“中国学派”雏形初具。
而之后的80年代,脱离政治束缚的动画电影艺术经历了第二个发展高峰。虽然历经20年的停滞,但发展基础尚在,因此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可谓百花齐放,优秀动画电影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多样。虽然我国当时已经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西方文化业已开始对我国动画界产生着越来越多的影响,但是坚持民族风格仍旧是广大动画电影创作者的共识。
总之,动画艺术进军民族化的共识一旦形成,便成为我国动画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的自觉追求。在建国后的动画艺术发展中,动画创作者无论是在民族内容的挖掘上,还是民族形式的借鉴上,都付出了重要的实际努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剪纸片的问世还是水墨动画的诞生,无不印证了动画艺术民族化方面的锐意进取。尤其是我国首创的水墨动画,将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元素与动画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极具东方文化神韵和审美内涵的动画艺术形式,一度在世界动画界引起巨大轰动。正是由于动画艺术“民族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才促成了动画艺术界“中国学派”的诞生。
动画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由于结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核之后,便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和成就。[2]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不仅是一种创新艺术形式同时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因此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就成为其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正是由于中国学派的动画艺术家认识并践行了这一责任,才成就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中华文化向来是兼容并蓄的,动画电影也不例外,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也注重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进一步成就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民族性前提下的世界性,并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二、 淡而有味的审美风格
我国的动画艺术起源于对美国闹剧式动画的模仿,但这种与中国审美传统格格不入的动画形式随即便被扬弃。[3]伴随着我国动画艺术民族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淡而有味的审美风格。
首先,在动画叙事上,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与迪斯尼动画的闹剧式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动画设计着眼于生活本身的戏剧性挖掘,通过情节的内在张力来塑造极具人文意蕴的喜剧效果。从叙事上看,中国动画喜剧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细节编排上,都不闹腾,即便是《大闹天宫》也并不“闹”。[4]在整体情节设计上,这些动画艺术作品往往只有影片结束前设计的一个点,与美国迪士尼动画情节跌宕起伏、不断的情节设计有明显区别。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的细节编排,不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人物取胜,极少利用造型怪异、行为夸张爆笑的人物形象以及动作性极强的群殴群斗来塑造戏剧性效果,但是凭借丰富思想内涵的含蓄表达,使动画片具有一种思想领域的深度美。
其次,从情感表达方式上来看,煽情策略在美国迪士尼动画中大行其道,迪士尼动画可以利用一切手段,将某种情感渲染到极致,从而使观众情不自禁的卷入作品的情感漩涡。相比之下,中国学派动画电影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在情感表达上注重“中庸”之道,在感情表达上讲究节制和适度,将“乐而不”的效果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原则。这种点到即止、隐喻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又不至于深陷其中,在保持清醒的状态下作出自己的判断。
最后,在动画的喜剧性营造方面,西方动画电影的商业性特征十分突出,为了满足观众的“俗”趣需求,而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特征。反观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则更多体现出“阳春白雪”式的典雅,并依此为导向达到“雅”趣塑造的艺术创新旨归。与迪士尼动画追求局部与细节上的娱乐性特征不同,我国动画艺术崇尚整体艺术效果的塑造。无论是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喜剧性暗示,抑或利用委婉的讽刺和幽默来进行喜剧性的表达,都显示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重过程、轻结果的美学表达理念。可以说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喜剧效果并不是特别直白的突然爆发,而是一种需要细细品味的逐渐累积,“正剧化”的特点较为突出。
三、 动画电影视觉语言的人文关照
中国的传统艺术注重通过艺术形式传达内在的人文精神,并籍以提升创作者与接受者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水平。[5]“中国学派”作为我国动画界对传统艺术继承的代表性群体,必然会受到上述美学思想的影响,使创作的动画电影承载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内涵。
“中国学派”的动画艺术家认为要创作出富有生机的动画艺术作品,不仅需要创作者本身高超的艺术造诣,还需要其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不仅是动画艺术技巧的学习与积累,更是心灵涵养的不断提升。“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高的创作水准并获得世界性的认可和评价,与老一辈动画艺术家自身的高尚品格是分不开的。在动画电影创作中,动画创作者本身的世界观、艺术观和责任感被融入动画作品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的精神境界获得了进一步提升,而观众的认可又进一步磨砺了艺术家的艺术品性,从而获得了一种良性循环。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儒家强调艺术要“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功能,这种“文以载道”的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学派”作为动画电影界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倡导者,在动画电影创作中一直秉承和贯彻这一思想,在视觉语言中融入发人深省的人文内涵,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益。例如,动画电影《鱼盘》就利用传统的审美形式表现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学派”注重利用生动有趣的视觉语言,体现“文以载道”的艺术理念,注重将道理蕴藏于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在传统理念中,动画片是给儿童看的,即使如此,“中国学派”在艺术表达上也没有丝毫懈怠,不用教条、甚至训导的方式进行思想灌输,而是以儿童易于接受的审美视角和审美形式进行作品创作。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中国动画将思想内容与视觉形式紧密融合,寓教于乐的特征才得到最佳体现。
四、 内容与形式方面的不足
动画艺术发展不仅要依靠形式上的创新,同时还需要内容上的不断探索。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发展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新曲弹旧调”,这种利用动画形式诠释传统喜剧的做法,注定在内容方面的探索有所不足,这也是我国动画艺术的形式创新能够产生世界性的轰动,而内容上却鲜有印象的主要原因。
首先,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多为循规蹈矩的改编之作。我国的优秀动画艺术作品,几乎都改编自民间故事、神话和童话等传统文学作品,而且在动画改编中基本停留在原著的主题层面,并没有在思想和内容上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因此难以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更不必说在跨文化传播中获得全世界观众的接受和喜爱了。
其次,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创作偏于民族性,疏于世界性的特征较为明显。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国内艺术评论家们一直喜欢引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论断,但却不知鲁迅先生提出这一论断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如果抛开原有语境,这句话无疑就显得有些片面。片面民族性的坚持使我国动画形式创新有目共睹,但民族动画内容乏善可陈,面对上述现状我国动画形式和内容的不尽协调也是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缺乏对时尚性的自觉追求。在消费者语境下,动画要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接受,就必须善于提供“时尚”,只有动画艺术成为社会时尚一部分,才能使消费者获得引领时尚心理满足,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观看欲望。反观我国动画艺术,仍然停留在以民族性标榜的陈旧与老套之内,缺乏对时尚性的主动追求,这已经成为新世纪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
结语
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基于传统文化沉淀基础上的厚积薄发,造就了一部部动画艺术传奇。反观近年来的我国动画创作,尽管产量之大令人咋舌,但终究掩藏不了缺乏艺术精品的那一丝尴尬和苦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动画创作存在艺术传承和代际传承的断裂。诚然,传统的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但是彻底抛弃传统而全盘向日美动画趋同,却使我国的动画作品逐步向文化快餐和文化垃圾沉沦。虽然旧的“中国学派”业已成为不可再现的历史,而现在需要做的是弥合裂痕、重塑传统,以完成新的“中国学派”的创建,为我国动画电影事业谱写新的艺术篇章。
参考文献:
[1]杨.众声喧哗与艰难起步:中国动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电影艺术,2014(6):39-42.
[2]陈茂涛,任龙泉.中国剪纸动画将再放异彩――关于中国剪纸动画未来发展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7(1):18-19.
[3]陈峰.“中国学派”动画色彩运用中的视觉隐喻现象及启示[J].当代电影,2015(7):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