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8:24: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就业状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滞后导致就业方向的局限
从本校土木工程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来看,到施工单位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要占到就业总数的80%以上,而这些施工单位大多存在施工环境艰苦,流动性大,很多施工项目尤其是路桥项目在远郊甚至农村居多。本文作者对本校86名土木工程专业贫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结果发现,87%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大中城市是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最低选择也是留在中小城市;相比较施工企业,贫困大学生更多倾向于稳定的开发单位和设计单位。这反映了贫困大学生自身择业的期望值较高,一方面,他们来自农村或者是贫困地区,在择业地点上很难再去选择回到基层,而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的主流方向——施工单位的工作地点很多在基层;另一方面,他们迫切希望能有一个较高的工资收入来改变目前窘迫的生存环境,他们往往会选择收入颇丰的甲方,在择业方向上就会比较狭窄,导致就业方向的局限。
2.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成长视野的局限导致就业选择的盲目
土木工程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家庭,他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大学的机会,往往具备朴实、勤奋、认真、好学的特点,这是贫困大学生的优势与长处。然而,受他们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往往急于改变自己目前的生存环境,很少考虑到今后或者说长远的发展,往往更看重福利待遇,尤其是对从业初期的待遇十分看重,倾向于从业初期就能给予较高待遇的企业,从而容易忽略是否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这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压力巨大的生存环境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视野,从而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上的盲目。
3.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欠缺导致步入职场的困难
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乃至从业的重要基础。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欠缺已成为导致其步入职场的绊脚石。这是因为,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市场化,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评判标准更多也更复杂化,除了把大学生专业、技能、证书等基本可以量化的标准变成基本素质要求以外,在校期间的社会活动参与情况、获奖情况、工作实习经验等附加条件也越来越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原因在基础教育阶段和素质教育培养等方面的劣势就因此凸显出来。就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家庭条件好、社会关系多的学生就业的面相对就广,而家庭条件差、社会关系单一的贫困学生就业途径就少。甚至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这种竞争力的缺失还可以体现,作者做过一项非正式调查,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后两年内因表现欠佳而更换工作的频率是普通大学生的两到三倍。
4.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专业信仰的淡薄导致放弃专业的案例增多
贫困学生在高考后的专业选择上往往会倾向于就业率高,毕业后容易找到就业机会的专业。这样做往往是因为贫困学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而进行的无奈的选择。因此,很多贫困学生在选择土木工程这一热门专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往往是强迫自己学习,即使成绩还不错,但缺乏最根本的专业兴趣,也可以说是对专业的信仰。这种信仰的缺失往往会导致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时放弃自己的专业,亦或是在工作岗位上遇到困难后在选择新的岗位时放弃自己的专业。本文作者在对10名放弃土木工程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中有7名是贫困大学生。这些贫困学生中有1名是其他原因放弃专业,6名则是因专业信仰淡薄最终放弃专业。
二、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1.转变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念,拓宽成长视野
就业观念决定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定位和选择,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因此,要解决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针对贫困大学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做好贫困学生的生涯设计与规划。根据土木工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针对施工单位条件艰苦、流动性大的特点,应尽早鼓励贫困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贫困大学生立足从基层做起的就业观念,这也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基层的锻炼是为他们今后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础。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视野问题,学校及辅导员老师要与学生家庭做好沟通与联系,因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学校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给学生正确的求职导向,有关部门还应该在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各种生活上的困难给予一定的帮助,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空间相对较大,要尽量避免学生因为生存压力而做出被动的选择。同时,择业、就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关键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一职定终生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充分就业。
2.提升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解决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是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在个人能力成为求职关键的前提下,必须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建筑类行业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严格要求,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增强这些能力,是提高土木工程专业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素质方面入手,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贫困大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精神素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实践经验等存在一定的欠缺。学校应及时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了解从学生到职业人身份转折过程中所带来的精神困惑,掌握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方式,良好的精神素质是保障贫困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其次,要巩固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很多实践性强的专业一样,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想要提升自己的求职砝码,就需要考取各种从业证书。学校在为土木工程专业贫困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时,应该把为就业服务清单列出来,包括土木工程专业所需各类证书,根据每个贫困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量。土木工程专业性强,不仅要发挥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更要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正面指导,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土木工程的学生就业很少偏离本专业,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很多专业教师不仅能在专业技能为学生保驾护航,还能利用同学、校友等社会资源为贫困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供就业平台。
3.强化土木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专业信仰
(一)总体培养目标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土木工程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界限与能力培养的差别,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改善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任务、教学等模式,加强新型专业知识与技术、现代管理、外语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二)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应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特点[6-7],确立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土木工程行业龙头单位,聘请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具有丰富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广泛咨询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资深工程师,共同研究当前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发展与趋势等特点,明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教学、教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基础设施等工程技术领域第一线,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详细调研,明确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和岗位职责[3-4]。(三)明确本科生的定位在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需明确区别本科生与高职生、研究生的定位,对应行业人才需求的不同区域,避免人才就业错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提升就业质量。根据初步调查,技术操作性工作对高职生的需求量最大,也符合高职生应用性强的特点;具有研发性质的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大;而本科生因其可塑性大、就业期待不太高等特点,目前仍是绝大多数单位人才需求的主力,但是需增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技能,才能真正满足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从综合素质、协同合作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对行业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各层次的分析,获取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以掌握教学与就业指导过程所需要的针对性信息,将本科生培养的就业目标细化到日常教学中,确保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与充分性。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任务群与途径
(一)人才培养任务群根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性,提出人才培养任务群,具体有:(1)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着力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而非一般意义的人才教育;(2)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师队伍,形成土木工程专家集合体;(3)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教材,重点在于纵向整合工程经验的传授,横向整合工程案例解决方案;(4)多学科交叉渗透的13实验安排,强调原理的发现与运用,而非操作过程的绝对掌握;(5)新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训练与实习基地,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重大工程或现代化工程的实践基地;(6)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将专家顾问委员会的监督评价结果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标准;(7)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一线资深工程师与企业管理者的监督为关键控制环节;(8)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与就业平台建设,以对龙头企业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测评,并以此测评结果作为改进依据。(二)人才培养途径以巩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与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性,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途径。重点研究“工程+信息+地质+力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计划,建立符合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新课程体系。依靠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一线资深工程师,确定人才培养任务群以及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建立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考核标准。同时,打破目前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学科专业壁垒、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学科专业设置固化、教学评价机制局限等障碍[8-9],具体而言:(1)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管理与评价机制,在实施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共识。(2)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统一招生,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局限性,鼓励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3)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鼓励学生自选交叉学科课程,开展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由土木工程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同一课程的教学,强化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性。
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较重视扎实的知识结构,但面对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口径虽宽,但缺少多学科交叉渗透;注重理论测试,忽视实践技能考核;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局限较大。这些均与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不相适应,也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要大力推进传统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1)学科交叉上,建立由教师主导的多学科交叉学习的理念,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制度,将学科交叉渗透到课堂综合练习、讨论、试验、论文写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增加对同一问题从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解答的案例教学内容;(2)考试上,增加案例分析、新技术认知、动手实操等考核内容,加强综合能力测试,突出现场实习考核比例与实际水平的评定;(3)教学方法上,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型通讯工具在即时教学中的使用,通过与一线工程企业合作,增强实践环节;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应主要采用询问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式学习等方法,专业课则主要采用基于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交叉模式、互补模式与交流平台等三方面。(1)交叉模式:利用综合性院校在工程、地质、力学、信息与材料等学科的资源优势,研究确立交叉性实验训练、专业课程开放、新技术渗透、新工艺指导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模式。(2)互补模式:探讨跨专业、跨院系教师常态教学交流及其评价机制,形成多学科交叉在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模式。例如:信息与工程、地质与力学、结构与材料、施工与机械等不同类别课程及其实践与理论的交叉互补,加大前沿讲座与工程案例剖析的比例,包括课时、进度、内容等方面的协调。(3)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已有教学开放平台、实验室等,建立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教师交流平台。例如:笔者所在单位已建立的重大工程安全保障信息化管理开放平台,集合了物联网、快速计算、光纤传感、生态材料、无线通讯等新技术,可实现现代化勘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监控等的数字化模拟与案例分析。(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根据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模式调整—就业服务”为主线的实施方案框架,确定以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跨专业、跨院系的人才培养途径与任务群实施方案,以提高培养模式的实施效率。上述四个阶段的核心分别是多学科课程内容的内在交叉联系、基于行业发展的综合评估与反馈机制、随行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专业建设理念、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剖析前沿工程实践中具有代表性或挑战性的问题,并拿出最终解决办法,其形式可多种多样,这也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具有综合指标意义的关键环节。
四、结语
关键词:工程教育;必然趋势;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2-01
一、工程教育下的培养规格
1、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毕业生成为既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又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工程规划与选型、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方法,掌握工程监理、项目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4、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画法几何基本原理,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的一般过程。了解项目策划、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5、掌握土木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选线或选型、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的设计方法,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与试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设计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
6、具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木工程勘测和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进行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工程监测、检测的初步能力;具有一般土木工程项目规划或策划的初步能力;具有专业必须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7、具有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基本能力。
8、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
9、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二、工程教育下的培养措施
1、根据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与本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相适应的教学计划,课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两个方向;课内总学时为2174。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同时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保证课程开设的质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鼓励学生到企业参与实践,获取实际工程知识。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行导师制,通过组织各种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实验室开放体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5、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工程教育下的培养能力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测绘、工程绘图能力。
2、具有工程结构设计能力,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3、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5、具有用英文编写标书文件、参与国际招投标、参与国外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并能与外方交流的能力。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和养护身体的知识与方法,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四、结束语
我们在工程教育下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自治区同类专业中已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源充足,就业状况良好,历届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赢得了较高的声望,办学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尽管目前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如何紧跟时展,培养合格土木工程人才,完善专业建设是仍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志源.《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 包世华.《结构力学人才》(上、下册)(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 过静君.《工程教育》(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土建类;就业;人才培养;三位一体
【分类号】G647.38
一、已毕业大学生就业现状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已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完善土建类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地方院校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前后历时4个月,对江苏地区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网上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等方式,调查对象为2009届至2015届共计7届毕业生,涉及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工程管理4个专业方向。
1.样本概述
共计发放个人填写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58份,共中28份问卷显示该校友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位,28份问卷显示该校友正在待业中,提供资料不完整,402份问卷为当前正在工作中的校友,为研究提供了完整的资料,本研究基于402份有效问题展开。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4%,其中,男性占89.55%人,女性占10.45%;就职岗位方面,公务员占1.24%,事业单位占3.73%,国营建筑类企业占24.38%,其他建筑类企业占64.43%,其他单位占6.22%,无人自主创业。
2.工作对口状况及更换工作经历
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认为专业对口的占51.74%,认为基本对口的占35.82%,认为不对口的占12.44%。
毕业后有过多少次更换工作的经历,64.2%表示没有更换过工作,16.2%表示更换1次,10.9%表示更换过2次,8.7%表示更换3次及以上。
3.工作适应和个人满意度方面调查
在对现在的工作是否适应方面,22.9%表示很适应,52.7%表示比较适应,22.9%表示基本适应。在适应工作的关键影响因素中,认为专业实践技能过硬占52.5%,认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占41.5%,认为勤奋刻苦边工作边学习占74.4%,认为有责任感占65.9%,认为有创新意识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占22.1%。
在对目前的工作的满意度上,9.45%表示很满意,40.8%表示比较满意,43.3%表示基本满意,6.5%表示不满意。
为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理论)起到前期准备的影响因素
在校期间专业课程设置能否满足相关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理论)的要求题目上,认为能够满足的占14.9%,认为基本能满足的占57.9%,认为基本不能满足的占22.9%,其他占4.3%;在校期间实践教学设置能否满足相关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理论)的要求题目上,认为能够满足的占11.7%,认为基本能满足的占49.8%,认为不能满足的占34.6%,其他占3.9%。
二、对策建议
根据工程行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和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培养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接轨的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突出注册执业岗位能力的系统训练与培养,使学院培养的学生具备现代注册工程师的能力与素质,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与地方经济形势,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标,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即,“基础建设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实训就业平台”。深入用人单位调研,听取对本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翔实的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经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突出应用背景、案例和实践性环节,构建“三位一体”(即以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要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培养工程操作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1]。
2.面向施工企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构建开放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就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土建类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基于本专业的特点,制定“适理论、强实践”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就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建有可以进行土木工程访真实训模拟训练的校内土木工程开放实训中心,创造性设计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单体工程项目实践(专业实习、设计)”的工作坊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进行综合应用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实地操作,从而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并实现了整个教学环节的相互协调和有机配合[2]。建设的校外企业实践教W基地,能够满足校外实践教学需求。
3.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土建类相关软件应用。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新型考核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我院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的特点,加强平时考核,在期末考试中,减少需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应用性问题的比重和难度。注重仿真摸拟训练,培养学生对工程理论和方法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至少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手工完成一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至少在工程模拟实验室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实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教学中强化实用土木工程软件(如PKPM、BIM等)应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4.拓展实训平台,推行“一书多证”制度,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利用与有关企业的合作关系,拓展校企共建实训平台,安排优秀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学习,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以获得职业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施工员、预算员、质量检查员、资料员、材料员、城建档案管理员等资格考试,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即可上岗。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创新创业氛围,使“学”、“研”、“创”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形成“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转贴于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是否当下的就业率就能代表一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否考生和家长想当然认为的高就业率专业就一定好就业……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更清晰地了解近几年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指导考生与家长理性客观地了解专业,选择专业,本刊特推出“专业就业数据分析”相关内容。其中数据来源为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2009-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规模分布情况。
在本次就业数据分析中,将围绕“关注度最高的十大热门专业”“就业率最高的20个专业”“就业率最低的20个专业”“毕业人数前20个专业”“小众专业”“同一门类中就业率高的专业”“同一门类中就业率低的专业”等七个主题,通过数据统计、专业点评的形式来分析,为考生选择专业提供思考。
所谓“热门专业”,即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度高、考生报考热情高的专业。本文选取新浪高考频道“专业关注榜”、网易高考频道“专业人气榜”与麦可思就业排行榜中统计到的最受关注前二十个专业中重合率最高的十个专业,分别为:金融学、税务、英语、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与物流管理。
从专业统计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热门专业”的指向也发生着变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选择专业观念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有关,而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家大力发展基建,“经营”“土木建筑”等专业又成为了考生专业选择的“座上客”。本文即对备受考生和家长青睐的十大热门专业近三年就业趋势进行分析。总体分析:热门,并不一定热就业
本次选取的受关注度高的十个专业分别属于经济学、文学、工学、医学与管理学门类,尤其是工学、管理学所占比重最大,分别有三个专业榜上有名。可以看出,在了解专业过程中,考生与家长倾向于工学和管理门类。
工学门类下最受关注的三个专业中,车辆工程2009~2011年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0%,是十个专业中最领先的一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均以88.33%的就业率居于榜眼的位置。可见,这三个专业当下的就业情况还比较理想,这与汽车、电气、建筑等行业蓬勃发展相对应。相比而言,管理学门类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86.67%,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平均就业率为83.33%并不算太高。这告诉我们:“热门专业”不一定就拥有较高的就业率。
再分析一下这十个专业,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有六个专业(金融学、税务、英语、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在高考录取时是文理兼收的。一般而言。文理兼收的专业更有利于不同科类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碰撞,并能锻炼学生另一种思维角度和补充另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会计学,该专业既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字分析能力,又需要细致、严谨的态度。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十个专业2010、2011年的就业率均高于2009年的就业率,这是一个值得考生与家长欣慰的现象。针对前几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央明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这一政策下,大学生就业虽仍存在难度,但已经向良好的态势发展。考生与家长只要能够认真分析自身特长,研究各类专业后作出选择,就不用过于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
图2中,显示的各类专业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在这些热门专业中也有一个特例――临床医学。它虽然备受各方关注,但它的就业率仅能勉强称得上“还行”。其原因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学类的就业情况一直是被看好的,医药行业也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考生与家长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只要是医学门类的专业都好就业。但临床医学专业的平均就业率还不到80%,也就是“热门专业”的冷就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据临床医学在校学子分析,随着人们对卫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庞大的毕业生只有四年或五年的学习和实习经验,较难以满足医院对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并拥有较多经验的医生的需求。这就导致一方面医院缺人,另一方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难对口就业的现状。
图3的各专业近三年毕业人数都是稳定有增,没有出现人数下滑的趋势,可以说这几个专业在近几年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结合它们近三年不断上升的就业率来看,这些专业仍然存在市场需求量。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需求量也因专业而异,比如车辆工程专业,三年的就业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毕业人数从2009年的8000人增加到2011年的20000人,这说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量较大。而英语、物流管理等专业三年毕业人数未发生变化,而近两年就业率持平,说明这两个专业目前就业比较平衡。
关键词: 学生就业运行机制 “四包”责任制 全员服务就业
如今,黄冈职院就业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09年湖北省“科学发展院校行”新闻采风团来我院采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院就业工作。《光明日报》以“不出校门就能参加工作”为题报道了我院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我们正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实行就业工作“四包”方案,实现了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30%,年底就业率达到99.46%,2010届毕业生签约率目前超过50%。
一、落实责任,实行“四包”促就业
1.落实就业工作“四包”方案。针对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院制定并实行了就业工作“四包”方案,即:院领导包一个系及督促分管处室,系领导包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包相关班级,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包相关班级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由学院就业处督促各系副书记、系办公室主任、就业干事协调落实,制定并落实具体分包方案。
2.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2009年2月19日,我院召开了2008年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兑现了2008年就业工作奖励,院长与各系书记签订了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学院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各系还与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各班辅导员分层逐级签订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切实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教职工身上,让全体干部和教师都来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就业。
3.落实就业工作奖惩措施。黄职校字[2009]14号文《黄冈职院关于做好2009年度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学院对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在全院前三名的系、年底综合就业率高于90%的系、为系就业工作付出努力并取得实效的人员予以奖励。将系就业工作质量与系招生计划、经费指标、表彰奖励等挂钩,将教职工个人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津贴奖励、晋职晋级挂钩,切实兑现奖惩。为落实就业工作“四包”责任,我们实行了“每月就业率通报、平时四率考核、年底综合考评”的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开创了我院全员服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谋就业
1.抓好市场调查环节。在就业处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业处和教务处于暑假联合组织了各系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学院的认可度、满意度,听取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修订完善09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业处还组织各系开展了“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为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2.抓好教育教学环节。学院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就业指导处,强化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接,指导各系按人才市场要求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各系将校企合作、订单教育、资证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全体教师将就业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工作处和就业指导处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共同开展系列的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艰苦创业。
3.抓好条件保障环节。院招生处按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协商确定招生方案,合理分配各专业招生计划,引导淘汰就业率低的老专业,鼓励开发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和后勤处尽量创造条件,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保障。就业指导处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科学构建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全员参与,关注动态抓就业
1.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我们积极组织就业岗位信息,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全体干部和教职工都带着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就业岗位。经全体教职工多方联系,2009年我们先后组织了招聘单位475家,提供了就业岗位29300个。党委书记张鹤桥蹲点的土木工程系联系了嘉禾装饰集团等用人单位,院长陈年友蹲点的生物工程系联系了李时珍药业集团等用人单位。按生物工程系“四包方案”规定:系领导负责20人,教授负责15人,副教授负责10人,科级干部和其他人员负责2―8人。他们超额完成了就业推荐任务,2009年取得了就业工作全院第一的好成绩。
2.当好学生就业的督导员。我们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动态,关心学生就业安全。就业处对已登记就业学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核查,以便核实学生实际在岗情况,采取跟进措施。各系就业干事和毕业班辅导员对所属毕业生做到深入到教室,深入到宿舍,深入到学生家庭,联系到人,核实到人,登记到人,并分清具体情况(在岗、在校、在家、不明等)进行汇总上报。各毕业班辅导员加强与毕业生的动态联系,督促确实未就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应聘,落实就业岗位,确保学生安全就业。
Abstract: The CB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a kind of teaching system centered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it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of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cultiv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he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BE training mode in university teaching can upda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vocational ability module, promote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establish practice base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chang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carry on the in-depth reforms of double-qualified faculty team construction, which aim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BE training mod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enthusiasm, better dock career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t results of students are better.
关键词:CBE;培养模式;职业能力
Key words: CBE;training mode;profession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68-03
0 引言
高等教育改革,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应用型本科也不例外,由于我国标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过多地模仿普通大学的学科教育模式,与生产和实践缺乏紧密结合,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改革。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用型大学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经之路、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
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杨春春[1]等对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陈盛[2]、程正富[3]、陈方红[4]等学者研究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和实现途径等;匡瑛[5]、朱立锋[6]等学者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马海民[7]、王兰兰[8]等学者提出了将CBE模式运用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论文主要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CBE人才培养体系。
1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1.1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CBE人才培养模式始创于美国,指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其核心是要使学生具备胜任未来从事工作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1.2 CBE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CBE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教学,以岗位分析为基础,根据具体职业的能力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共同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教学内容打破学科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根据岗位需要,将相关模块进行自由组合,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CBE模式打破了学科式课程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三维导向”课程体系。
2 应用型本科院校CBE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CBE的培养理念,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应该基于“以能力为本位”思想构筑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注重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评价与调控机制,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职业要求与教学要求的统一与融合为指导思想
基于“CBE”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生产与教学融合,鼓励以专业教师引领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实现服务项目与教学融合。通过生产与服务项目,将企业生产的岗位标准与教学标准衔接;将企业生产环境与教学环境相衔接;将生产产品与教学内容相衔接[9],见图1。
2.2 以岗位群要求为标准,以能力模块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进行。首先是进行职业岗位目标分析(包括工作分析、任务分析、能力分析),把岗位任务分解为具体的职责,再把每项职责细化为具体的专项能力,依据岗位的职业能力按照综合能力、专项能力的层次分界,根据岗位能力分析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据此确定若干课程模块,并对每项能力制定出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模块化课程是对传统课程的创生,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或一个操作单元,其主要特征是:与岗位能力相对接,将理论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以课题或生产案例为单位编写教材;以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作为教学场所;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实施教学[10]。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思路如图2所示。
2.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就目前看,课堂教学落实职业能力培养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沿用传统的“学科”思维逻辑痕迹明显,没有从应用型的角度审视课程及其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只教知识,忽略技能训练;课程中的技术因素没有被挖掘出来,本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讲成了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背道而驰,“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成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大特色。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的自我活动性没有被激发,“做中学”还没有落实,“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格局没有得到改变。
通过改革,从注重“教”向注重教的“学习效果”的转变;课堂角色由“教师与学生”向职业场的“领导与职员”的转变;从“单一讲授”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讲、练结合”和“实践操作”模式转变;从注重“一般性、课程性能力”向“职业场职业能力”的转变;从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理论,后实践”逻辑线索向“职场实践”逻辑线索的转变;从注重课程构建的“学术的学科理念”向“实践的技术学科理念”的转变。
2.4 与实习基地深层次互动,有效利用仿真平台和实践基地,构建仿真教学与现场实习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现有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归纳起来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四个教学环节,这四个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既互相独立又相互支撑,分不同学期阶段。而现有的实习方法过于简单、实习效率不高,往往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参观,无法真正使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实际工程。
通过仿真平台和实验室的建设,打破传统的单一基础分段外出参观学习,把学校实验室仿真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围绕教学模块,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现仿真教学与现场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5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现代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两个强化”:即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因此,现代职业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应面向社会、面向专业领域、面向工程实践、面向学生的全面及个性化发展,从所培养出的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精神、社会适应性和认知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从传统的“学校主导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不能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更加接近工程实践的测试过程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引入案例分析、口试、论文、课堂讨论等,使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全面;减轻学生期末考试负担,加重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而非“临阵磨枪”式的突击记忆,这样才能持久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2.6 培养双师型教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专业教师不断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推出各种措施,如: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家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专业教师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参与工作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通过招聘方式,从一线的工程师中挑选一部分理论及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定岗,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
3 应用型本科CBE人才培养模式效果
3.1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学校组建各种学科竞赛团队,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大学生创业训练竞赛等,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强化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我心目中的大学城――三校连接地段的城区建设构想》项目荣获201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课题调研类三等奖;《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新模式体系研究》项目在首届“经济困难资助育人项目”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另外各类获奖项目20余种,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竞赛、城建学院设计大赛个人二等奖、城建学院知识竞赛一等奖、第二十五期党校环保创意作品比赛获优秀奖、校第三届诚信征文比赛三等奖、校第三届诚信征文比赛优秀奖、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花样百科三等奖、城建手绘地图大赛等。
3.2 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培训课程和证书考试
学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类辅修计划、辅导培训课程和证书类考试,比如:CAD培训、BIM技术培训、英语类培训和计算机类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2013级土木专业学生参加CAD培训班的有58人,占本年级人数的46%;参加有BIM培训班的有24人,占本年级人数的20%。2012级学生中,参加CAD初、高级培训共计121人,占本专业比例高达71.6%,英语类培训班33人,计算机类培训班20人。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有59人参加了CAD培训班,占本年级人数的40%。
3.3 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优良
毕业设计的指导都是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实际0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近三年毕业设计质量良好,毕业设计成绩分布比例如表1所示。
3.4 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9%,如表2所示。毕业生就业去向良好,主要集中在国有和私营建筑企业(含设计院和施工企业),2013年就业率达到100%。
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有关制度,利用每年的暑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电话访谈,走访等形式回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并将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毕业生社会反馈和社会需求趋向。近三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向社会共输送了约485名毕业生,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较强、综合能力较强,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较高,技能较强,安心踏实能吃苦,深受欢迎。
4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准确把握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将生产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现教育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
[2]陈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1.
[3]程正富,赵华君,石东平,杨守良,朱家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7(6).
[4]陈方红,汪小布,王锋.论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路径[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28(2).
[5]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
[6]朱立峰.浅述大学生应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
[7]马海民,王杨,马春兴.转变教育理念,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培养模式――CBE培养模式在美术学专业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
[8]王兰兰.应用型本科院校CBE人才培养控制体系的构建[J].高教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