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8篇

时间:2023-08-12 08:24: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基础理论难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1

【关键词】亡阴 亡阳 冷休克 暖休克

1亡阴亡阳的机理与特征

亡阴是由于机体的阴气大量消耗,阴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由此而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的发生往往由于邪热炽盛,热甚竭阴灼液,或吐泻过渡,阴液大伤,或慢性疾病经久不愈,长期消耗,以致阴气逐渐耗竭,阴伤至极则为亡阴。阴主滋润,制约并涵纳阳气,其性静而宜内守,阴气亡失之后,则机体属于阴的功能都因之而衰竭,其中的宁静,滋润,内守和制约阳气的功能衰竭得最突出,故亡阴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汗出如油而热,四肢温和,舌红而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亡阳是机体的阳气大量散失殆尽,阳气的功能骤然极度衰竭,从而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而危机生命的一种病理变化。亡阳的原因主要是阳气消耗太过,如疾病过程中,邪势极盛正气抗邪而致,阳气过度消耗,或大汗,大下,大吐之后,因汗、吐、下失宜,导致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脱或大量失血,气随血脱,或素体虚弱之人,过度劳累,消耗正气,复因剧烈的情志波动,如大惊、大恐使阳气消亡或慢性久病,阳气逐渐消耗,终致亡阳之变,人体之内,凡温煦长养,鼓舞推动,固摄卫外,兴奋等诸般功能皆由阳气司之,阳虚则上述功能低下,阳亡则由阳气所主的上述功能皆因之而衰竭,其中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的衰竭尤为突出。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等垂危征象为特点。

2冷、暖休克是以动力学的变化所产生的

冷休克因其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增高的特点,故又称低动力性休克或低排高阻性休克。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类似于一般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低排高阻性休克是血压降低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冲动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外周小动脉收缩可促下降的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代偿。

暖休克因其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的特点,故又称高动力性休克或高排低阻性休克。高动力性休克时由于扩血管因子的作用大于缩血管因子的作用,出现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粉红色,温热而干燥,少尿,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等。暖休克尽管心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动静脉短路开放真毛细血管网血液灌流量仍然减少,暖休克可向冷休克发展,见表1、2。

3体会

上述对比分析可看出亡阴亡阳与冷、暖休克理论与症状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可指导临床用药。如暖休克时可用益气养阴的参麦或生麦注射液,冷休克时可用益气回阳救逆的参附或参附青注射液,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此外心源性休克中大多数患者低排高阻型,少数患者为低排低阻型可以用中医气滞血瘀来解释。

总之亡阴亡阳是机体阴阳由于虚而致衰竭殆尽的垂危病理变化,其发生机理在于阳气或阴气的功能突然发生了严重衰竭。冷暖休克是以心输出量改变及外周阻力的改变而形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所表现的两种休克类型。

参考文献

1孙广仁等.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辨识.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2001,294-295

2肖献忠.主编.休克.病理生理学,2004,137-138

篇2

中医学中有关“火”的概念较多,如少火、壮火、外火、内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君火、相火、命火、真火、龙火、雷火、邪火等。有的属于正常的生理学概念,有的则属于病理学概念。现将自己的浅见阐释如下,敬请同道斧正。

1正邪之火

1.1正常之火正常的火,为生理之火,又称少火。是指对人体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阳气为人身之大宝,能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化津液,抵御严寒,为一身之气生发之根本。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生气”。

1.2邪火邪火,为病理之火。从正气盛衰之不同,有虚实之分;从来源之不同,又有内外之别。

1.2.1实火实火,由阳热炽盛引起,也称壮火,能耗散人体的正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实火以胃肠、心、肝胆实火最为多见,常见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尿赤、口舌生疮,甚则吐血、衄血或发斑、发疹、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数有力等。此外,外感六诸邪,痰湿、淤血、食积等郁久,及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化火。东垣《素问玄机原病式》谓之:“六气皆可化火”,以及后世诸家所谓“百病皆兼邪,久郁必化火”,即指此而言。

1.2.2虚火虚火,是人体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多由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所致。如热病后期,阴气耗伤;或劳欲过度,耗伤,阴气不生;或久病不复,阴气亏虚;或先天禀赋虚弱,肾阴素亏;或肝郁化火,久耗阴气,皆可致阴亏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化为虚热虚火。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虚则热”。其临床常见表现有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五脏皆有阴阳,故阴虚之火,可广涉五脏,然多见于心、肺、肝、肾四脏,尤与肝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另外,又有气虚、阳虚所致之火。气虚之火热,多由脾胃气虚所致,又被称为“阴火”,治宜甘温除热(火)之法。阳虚之火,亦称阳虚假热,是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引起的假热,亦称“戴阳证”。如《景岳全书·火》说:“元阳衰败,火不归原,戴阳……”,“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存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1.2.3外火火多由内而生,少有外感,故有“火无外火”之说。但从暑邪的致病特点来看,与火极为相似。暑邪内迫,以致卒昏不知人,或抽搐生风,致病迅速,疾如火热。东垣《素问玄机原病式》说:“暴病暴死,皆属于火”。若夏暑而不挟湿时,即可看作外火。其次,由于火灾,火之熏灼、蒸腾,灼伤肌肤,内熏脏腑,煎熬津液,亦当作外火看。

1.2.4内火内火由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为内生五邪之一。由于导致内火产生的原因不同,又有虚实之分。脏腑实火,多由饮食失节、七情过激、情志失调,以及感受外邪引发。虚火则是脏腑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常见于上述之阴虚火旺、虚火上浮、气虚之火(热)3种情况。

2君相之火

2.1君火君火,即是指心阳,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能统领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统领主持上述活动的动力,即称为心火。心火旺盛,则神志安定,血脉流畅,脏腑协调;反之,则心神不安,血脉不畅,脏腑失调。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2.2相火对于相火的争议较多。相火一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原系论说天地运气变化的。后世医家加以发挥,渐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对相火的认识代有发挥,但真正用相火来说明生理、病理并形成理论,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当推丹溪。他认为相火是指人体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这种机能活动,虽然各脏腑都具备,但主要发源于肝肾,复分属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诸腑。相火又有常变之分。相火正常,则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相火妄动,则会耗伤元气。明·赵献可在《医贯》中,又名相火为龙雷之火,称其寄于肝肾之间。若相火正常,则如龙之潜海,雷之伏于地,温煦长养脏腑气血而不显其形。若平日不能节欲,以致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可藏身之为,则游于上而不归,而见上焦烦热、咳嗽等火症。但此火不可以水灭,不可以湿伏,惟当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使龙归大海。譬如“……龙雷之火,每系浓阴聚雨之时,火焰愈炽,或烧毁房屋,或击碎水石,其势诚不可抗。惟太阳照,火自消灭,此得水则炽,得火则灭一验也。”清·喻嘉言认为,相火乃人身之元阳:“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相火之动,谓之龙雷,“龙雷之性,必阴云四合,然后遂其升腾之势,若青天朗日,则退藏不动矣。”由此可见,相火,常指肝肾之火,尤多指肾火。

3阴阳之火

3.1阳火炽烈之壮火,亦称阳火,须苦寒泻火之药直折以治。

3.2阴火阴火之名,始于东垣。对于阴火的阐述,东垣的概念不够明确,致使后人对其有多种阐发。有人认为是一般大热烦渴而宜用寒凉的实火;有人认为是阴虚发热而宜用滋阴的虚火;也有人认为指的是“阴盛格阳”所致的假热;大多数人认为是由脾胃气虚所致。如1976年出版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的《<脾胃论>注释》中,即认为阴火是由于饮食、劳倦失于调节,损伤脾胃,致使脾胃中元气下陷,以致肝肾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心包而成。而笔者认为阴火仅指离位的肾火,一是因肝体不在下焦;二是因为东垣多次提到用黄柏以泻上凌之阴火,而黄柏归肾经,偏治下焦,主泻肾火。由此认为,东垣所指阴火当指肾火,属邪火中的虚火范畴,因其根本乃脾胃气虚引起。

而从生理部位看,心居上焦阳位而肾居下焦阴位,故又有将二者相对而言,称心火(阳)为阳火,肾火(阳)为阴火者。此外,还有命火(命门之火)、真火之说。

此二者皆是指肾中阳气,即肾阳,亦称元阳、真阳、肾火。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是生命发生的原动力。由于肾阳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肾阳又被称为命火。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肾阳的研究,临床中更注意顾护肾阳。

篇3

中医学中有关“火”的概念较多,如少火、壮火、外火、内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君火、相火、命火、真火、龙火、雷火、邪火等。有的属于正常的生理学概念,有的则属于病理学概念。现将自己的浅见阐释如下,敬请同道斧正。

1 正邪之火

1.1 正常之火 正常的火,为生理之火,又称少火。是指对人体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阳气为人身之大宝,能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化津液,抵御严寒,为一身之气生发之根本。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生气”。

1.2 邪火 邪火,为病理之火。从正气盛衰之不同,有虚实之分;从来源之不同,又有内外之别。

1.2.1 实火 实火,由阳热炽盛引起,也称壮火,能耗散人体的正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实火以胃肠、心、肝胆实火最为多见,常见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尿赤、口舌生疮,甚则吐血、衄血或发斑、发疹、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数有力等。此外,外感六诸邪,痰湿、淤血、食积等郁久,及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化火。东垣《素问玄机原病式》谓之:“六气皆可化火”,以及后世诸家所谓“百病皆兼邪,久郁必化火”,即指此而言。

1.2.2 虚火 虚火,是人体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多由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所致。如热病后期,阴气耗伤;或劳欲过度,耗伤,阴气不生;或久病不复,阴气亏虚;或先天禀赋虚弱,肾阴素亏;或肝郁化火,久耗阴气,皆可致阴亏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化为虚热虚火。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虚则热”。其临床常见表现有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五脏皆有阴阳,故阴虚之火,可广涉五脏,然多见于心、肺、肝、肾四脏,尤与肝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另外,又有气虚、阳虚所致之火。气虚之火热,多由脾胃气虚所致,又被称为“阴火”,治宜甘温除热(火)之法。阳虚之火,亦称阳虚假热,是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引起的假热,亦称“戴阳证”。如《景岳全书·火》说:“元阳衰败,火不归原,戴阳……”,“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存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1.2.3 外火 火多由内而生,少有外感,故有“火无外火”之说。但从暑邪的致病特点来看,与火极为相似。暑邪内迫,以致卒昏不知人,或抽搐生风,致病迅速,疾如火热。东垣《素问玄机原病式》说:“暴病暴死,皆属于火”。若夏暑而不挟湿时,即可看作外火。其次,由于火灾,火之熏灼、蒸腾,灼伤肌肤,内熏脏腑,煎熬津液,亦当作外火看。

1.2.4 内火 内火由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为内生五邪之一。由于导致内火产生的原因不同,又有虚实之分。脏腑实火,多由饮食失节、七情过激、情志失调,以及感受外邪引发。虚火则是脏腑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常见于上述之阴虚火旺、虚火上浮、气虚之火(热)3种情况。

2 君相之火

2.1 君火 君火,即是指心阳,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能统领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统领主持上述活动的动力,即称为心火。心火旺盛,则神志安定,血脉流畅,脏腑协调;反之,则心神不安,血脉不畅,脏腑失调。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2.2 相火 对于相火的争议较多。相火一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原系论说天地运气变化的。后世医家加以发挥,渐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对相火的认识代有发挥,但真正用相火来说明生理、病理并形成理论,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当推丹溪。他认为相火是指人体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这种机能活动,虽然各脏腑都具备,但主要发源于肝肾,复分属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诸腑。相火又有常变之分。相火正常,则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相火妄动,则会耗伤元气。明·赵献可在《医贯》中,又名相火为龙雷之火,称其寄于肝肾之间。若相火正常,则如龙之潜海,雷之伏于地,温煦长养脏腑气血而不显其形。若平日不能节欲,以致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可藏身之为,则游于上而不归,而见上焦烦热、咳嗽等火症。但此火不可以水灭,不可以湿伏,惟当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使龙归大海。譬如“……龙雷之火,每系浓阴聚雨之时,火焰愈炽,或烧毁房屋,或击碎水石,其势诚不可抗。惟太阳照,火自消灭,此得水则炽,得火则灭一验也。”清·喻嘉言认为,相火乃人身之元阳:“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相火之动,谓之龙雷,“龙雷之性,必阴云四合,然后遂其升腾之势,若青天朗日,则退藏不动矣。”由此可见,相火,常指肝肾之火,尤多指肾火。

3 阴阳之火

3.1 阳火 炽烈之壮火,亦称阳火,须苦寒泻火之药直折以治。

3.2 阴火 阴火之名,始于东垣。对于阴火的阐述,东垣的概念不够明确,致使后人对其有多种阐发。有人认为是一般大热烦渴而宜用寒凉的实火;有人认为是阴虚发热而宜用滋阴的虚火;也有人认为指的是“阴盛格阳”所致的假热;大多数人认为是由脾胃气虚所致。如1976年出版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的《注释》中,即认为阴火是由于饮食、劳倦失于调节,损伤脾胃,致使脾胃中元气下陷,以致肝肾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心包而成。而笔者认为阴火仅指离位的肾火,一是因肝体不在下焦;二是因为东垣多次提到用黄柏以泻上凌之阴火,而黄柏归肾经,偏治下焦,主泻肾火。由此认为,东垣所指阴火当指肾火,属邪火中的虚火范畴,因其根本乃脾胃气虚引起。

而从生理部位看,心居上焦阳位而肾居下焦阴位,故又有将二者相对而言,称心火(阳)为阳火,肾火(阳)为阴火者。此外,还有命火(命门之火)、真火之说。

此二者皆是指肾中阳气,即肾阳,亦称元阳、真阳、肾火。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是生命发生的原动力。由于肾阳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肾阳又被称为命火。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肾阳的研究,临床中更注意顾护肾阳。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研究
    刊号:41-1124/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