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8:24: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装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脉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提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辨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发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针对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牲的教学,设置的情境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几年前人们就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如今,“看不见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非过不可,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市场也充满了魔力,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快速发展,当前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开放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试问:(1)“看不见的手”为什么能逼市长“过关”?(2)“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映了市场经济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强化这三种意识?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主义、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总计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地,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们,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展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解决问题。例如对美国火星探测器的成功飞行这一事件,我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则反映了美国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的政策;折哲学的角度看,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互渗透。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不能孤立进行,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日常道德、理想、纪律、法制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特别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注意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可结合屈原、司马迁等仁人志士百折不挠逆境成才的感人事例,树立榜样认同对象,以增强学生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情感与暗示。情感是人的活动的动机之一,也是组织和协调教育教学活动、改善人际关系、保持群体和谐稳定的纽带。它可以促使个体相容,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应重视学生的情感联系,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和习惯,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起感情的共鸣。而暗示,既是纠正心理疾患的重要手段,又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教师的一张满怀期待的笑脸,一次表示赞许的示意,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只要运用恰当,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愉快的学习状态。这要求教师:1.要保持心理健康,不论顺利还是挫折,都应一如既往,不上“情绪课”,同时心境要愉快,仪表要和善,始终流露出对学生的期待,不要给学生以“厉害”的感觉,造成精神压力和压抑感。2.教学中创设和保持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以满堂灌来突出教师德中心地位,更不能以专制压服学生,造成他们的心理创伤。
转换与脱敏。所谓转换,就是转换那些导致学生不良心理的环境、活动以及固有的心理状态,从而克服消极心理因素,达到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
所谓脱敏,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接触或再植曾使个体产生异常心理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坚持转化与脱敏的辩证统一。例如,一些生性胆怯、性格软弱的学生往往关系密切,彼此相互影响,形成抑郁、低落、自卑自怜的心态,对此在课堂分组讨论或组织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把他们分开的转换法,以阻止消极心理效应的蔓延。同时对这些胆小、怕露面、一上台就十分紧张的学生,还要运用脱敏疗法,可以让他在大会上发言不感到紧张为止,从而使学生逐渐脱离异常。
课堂教学与个人疏导。课堂教学一般应结合教学内容,解决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
由于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差异,心理健康的程度不可能一样,同时心理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在课堂上予以讲授和解决。因此,必须加强个别疏导,运用个别谈话、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卫生保健技术,形成他们自觉、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制的良好心理。对个别抗挫能力差的学生,可通过突然改变活动内容、条件等方法,培养他们的敏捷的应变适应能力,有意识的让他们独立处理各种问题,以强化其心理承受能力。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教学的内涵
情感体验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学生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应当讲授理论的正确观点,从而启发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促进学生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向成熟的转变,最终使其用正确的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感体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2.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尚未成型,而情感体验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其根据自身的体验,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主动以关怀的心情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感化学生的情感,并促使学生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3.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
情感体验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入情感体验,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交流和渗透的模式,构建了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
三、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运用途径
1.通过教师主导营造情感体验氛围
要优化教学环境,就要充分重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主动创造一定的情感体验情景,以适应教学中认知的需要和情感体验要求。比如在对《生活与哲学》的“哲学的基本问题”部分进行教学时,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主动将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的学生归入唯物主义小组,而将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是第一性的学生归入唯心主义小组;再引导两小组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使其观点发生碰撞,去伪存真,从而达到情感体验教学的目的。
2.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境遇,并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对《经济生活》进行授课时,可以联系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攀比之风的实际情况,引导其正确对待金钱,培养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观念;可以联系学生是否有利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等日常积蓄进行投资的实际情况,引导其了解投资理财的多元化途径,正确认识储蓄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的存在收益高低及风险大小。通过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困惑,并将其引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情感体验教学的目的。
3.通过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生情感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课程教学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价值观;内在逻辑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其亲和力及针对性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普通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所有学科专业中加以推进。由此,“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成为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广泛共识。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在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内容构建,将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的逻辑关系及其解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体育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体育课程实践中的堕距现象导致当前体育价值观旁落。文化堕距理论认为,整体文化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构建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不同部分文化不一致的变迁速度是造成社会整体文化错位、差距、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并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P1635)体育课程实践领域的文化堕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考试制度和考试文化的变迁,以及升学考试中体育学科权重、分数占比的失衡所导致的体育课程边缘化,导致体育课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至今仍大行其道。二是体育课程本身在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深层联系;体育课程设计未能适应社会整体文化和人类生活方式快速变迁,导致体育在应然、当然和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的达成必然需要相应的体育价值观和具体机制与之匹配,即在对体育宏观目标进行规划时,各种制度安排和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二者缺一不可。就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整体目标规划而言,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7部门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旨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要求,共同制定和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学校体育目标锚定为青少年体育综合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两个方面;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意识培养、活动参与形式、体质健康状况、多方联动效应和体育活动保障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体系,试图通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多方联动,实现青少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以上等五项目标。目标规划详尽、制度设计亦相对完善,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当前能够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青少年学生占比不到20%,能够达到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普通学生凤毛麟角,可见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等目标均未能完成,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目标缺位现象长期存在。究其原因,青少年群体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目标难以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群体未能准确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未能养成坚持、协作、自律、拼搏的体育价值观念,这是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难以发挥效用的深层原因。2.体育课程思政全面重塑体育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如前所述,体育价值观缺失已成为困扰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桎梏,如何突破当前体育课程中的文化堕距现象,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体育价值观,成为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体育课程思政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课程思政就是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元素有机融入各类专业课程中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一要求在体育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体现为利用体育课程“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领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各科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学生“重拾阳刚之气、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的重要作用,将体育素养提升与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思想。
二、基于价值观解构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及其价值观解构。教育部2020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构建给出了明确的范畴: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本质上来说这属于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这些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需要进行详略取舍、分类细化,既能够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既能够树立“健康第一、奋斗有我”的理念,又能够厚植顽强拼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情怀;既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又能够认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文武双全”等深厚哲理。2.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选择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不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简单地照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拓宽体育学科课程育人、育体、育心渠道的过程。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双翼,同时也是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对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要素进行发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其中,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内容框架,成为当前落细落小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来说,体育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从文科领域的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法学、各种运动项目的教材文本,到理工科领域的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营养、运动心理等学科,我们既可以从不同运动项目的源起及发展历程中领略到民族文化差异和与种族歧视斗争的历史,深刻认识到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所带来的民族认同感,认识到体育强国之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也可以从体育史中看到中华民族体育振兴与崛起中许海峰、聂卫平等榜样的作用,从乒乓外交中领略体育之于国家的意义,从中国女排永不言败的精神中汲取为国争光的勇气和力量;还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项目的比较中领略民族文化之美、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体育精神风貌。从运动实践活动的视角来看,学生参与实践是体育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运动对身心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使得兴奋和抑制等各种复杂情绪反复交织,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各种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形成体育价值观的重要线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运动技能的动作方法、练习手段以及在练习过程中的本体感觉,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够切实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坚持”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进行深入思考,即在运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征对如何运用基础运动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技术风格,如何与队友协作形成多元化的战术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信、合作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思维模式,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次,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体育价值观,即知道在不同运动情境下如何练习、运用和掌握动作技术,在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动作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真正从行为上认同体育的价值。
三、基于价值观生成的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实施及其逻辑解析
1.体育课程思政中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分析。体育价值观是学生个体在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按照“接受—反思—价值概念化”的逻辑程序形成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态度和信仰,既涉及价值观与体育知识体系及其传授方法之间的联系,亦关涉到价值观如何在运动实践的组织及参与中生成。根据布鲁姆的课程目标分类理论,体育学科课程目标可以据此划分为知识传承、技能实践和情意发展三类,前二者为显性目标,后者为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显性目标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表达方式,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具体而言,知识传承是教师选用合适的媒介对体育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体系进行传递的过程,这其中包含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思想水平等隐性目标的传承;技能实践是对体育学科领域各种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在内的实践认知,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和揣摩思考达到体育习得的过程,这其中亦包含了坚持、拼搏、协作、自信等优秀品格的培育;情意发展则是指在体育知识传承和技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情感、品格和价值观,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及专项知识的接受、反应、重视、组织并形成最终体育品格及价值观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及表达方式,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态度、接受程度、实践方式和思维水平,亦即体育价值观生成要求学生不仅对于教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和反思其中的规律、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困难,并将其内化为本体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够领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等隐性目标。2.体育课程思政组织及实施方略。课程的组织及实施是将课程中的概念、通则、技能、价值等各种要素或成分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谐和,并将其付诸行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累积作用的过程。就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而言,是将体育知识、运动实践、情意发展、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要素的中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安排,并付诸实践,从而促进学习者理解体育内涵、内化体育价值、促成行为改变的过程。教师组织时不仅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起点运动技能构建内容严谨、科学合理的层次,还需要从表达方式和表达细节上贴合当代学生的审美习性,在注重课程内容知识体系的统整性和运动技能的迁移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关联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以往体育课程改革中所积淀下来的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等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养,以久久为功、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综上所述,体育学科领域的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重塑。这对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文化堕距所造成的体育价值观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需要从内容架构中重新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知识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并以恰切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明晰体育价值观的生成路径和形成机制,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中以身为范,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联系起来,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育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当代仍具有价值和意义。“教学做合一”思想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对于学习关系的构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学做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研究思路与启示。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实践为导向,注重师生成长转变,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在实践中统合知识学习、价值引领、德育践行,提升育人质量,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所追求的实效。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
“教学做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思想核心是“做”,即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二是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学做是一体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三是“做”是“新价值之产生”。“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它包含三个特征,一是行动,二是思想,三是新价值之产生。“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在行动中产生新的思想,在行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1]。“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当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构建了良性教育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育载体的丰富性,倡导生活即教育,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生活的广度就是学习的宽度;指明了教育方法:以“做法”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是一种教无定法的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亦是一种方法论,挖掘其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助于为当前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和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提供新方案。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适切性
“教学做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论,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适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教学逻辑的统一性来看,高职英语教学的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能在“做中学”,教师能在“做中教”;此外,课程思政教学遵循“知—情—意—行”的德育逻辑,这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相一致。从英语学科的二元属性来看,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英语工具性目标的学习整体上遵循从“理论—实践”的规律;人文性目标的学习可以融合思政元素,如道德、价值观引领,两个目标重在“知行合一”,因此,“教学做合一”思想能提升两种教学目标的成效。从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来看,应考虑学科系统的上位目标、中位目标和下位目标。上位目标趋于宏观,体现了国家政策,如实现立德树人即是学科教学的上位目标;中位目标需关注学科教学的内部特点,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下位目标关注微观层面,涉及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因素[2]。“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隐性的价值引领,是具体的行动指导,对英语教学的“三位”目标具有动态平衡作用。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宏观教学———顶层设计,一体育人
一是构建“平台+模块”的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以师范生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课程教学的宏观方案设计主要以“平台+模块”为主要形式,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包括思政教学模块、工具性学科模块以及国防教育模块;专业平台以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基础,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平台包括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专业实践。每一模块均包括知识教学、价值引领和课程实训,“教学做合一”思想和“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始终,各平台与模块协同作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共同构建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二是构建“特色+本色+底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程方案以实践为导向,专业教学为核心,通识教育为支撑,共同构建学科思政育人的同向体系。以实践为导向,即思考学生毕业能做什么,体现了师范人才的特色教育;以专业为核心,即专业技能的培养,体现了师范生的本色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格、道德、素养,是一种人的底色教育,共同指向学生的职业精神、道德信念、专业能力、素养提升。三是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英语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要优化教师资源,使系统发挥最大合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系统化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共同体,实施“全员导师制”。“全员导师制”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实现学生的德育(成长)导师、专业(学业)导师和实践(实习)导师的“三师一体”,分别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二)中观教学———反向设计,正向施工
英语教育专业作为高职师范专业,遵循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展开课程设计,其中产出导向作为一种实践教学导向,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课程目标,即毕业生应达到的毕业要求,要“会做”;然后根据其最终目标,选择教学组织的过程和要素,这个过程即“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过程。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中观教学主要侧重于构建“教学做合一”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1.“教学做合一”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一是合作型教学。合作型学习在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关系,包括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在实践中,教师只有摒弃传统的主导与传授型教学,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探究与合作本身就是思维的实践,通过不断的尝试、检验,最终在实践中完成学习。此外,合作型课堂关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学生在课堂组织中学会合作、学会协商、学会学习,这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一部分。二是思辨型教学。如果说合作型课堂教学侧重合作学习,那么“思型”教学则侧重独立思考,这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思辨能力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它是高等教育的必选项,而非自由选项[3]。创新精神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养成都离不开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思辨教学中创设多种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辨,最终得出结论,有助于提升其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宽广胸怀和健全人格。2.“教学做合一”型实践教学英语教育应遵循实践取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学校应构建“四习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即“学习—见习—练习—实习”,如第一学期组织学生观摩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理念;在校内进行模拟练习,完成理论向实践的初步转化;进入行业实践,增加学生见习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学校应构建“三岗模式”,即“识岗—试岗—适岗”,让学生在“四习”实践中逐步建立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尝试完成岗位标准,以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做合一”型实践教学中,实践课时比例占到了总课时的50%以上,满足了学生循环学习、阶梯进步、螺旋上升的实习实训要求,学生职业能力、品质塑造、职业精神等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四习三岗”实践教学中得到提升[4]。
(三)微观教学———任务导向,多元设计
1.以“做”促学———任务型教学英语教学的微观层面,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任务型教学中,思政价值引领、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知识的达成都以语言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5],这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一致。优质的任务设计应综合语言学习的形式、功能、意义,融合思想价值观的引领。优质的任务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创设情境,语言教学离不开真实的教学情境,在真实世界中的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设“差”域,即在任务设计中创设信息差(informationgap)、观点差(opiniongap)、推理差(reasoninggap)等,激发真实的交际动机[6];最后,多维融合,优质的语言任务应当具备多个维度,融合多种功能,如语言层面的训练、交际策略的使用、思辨的培养、价值观的引领。2.以“做”拓学———第二课堂实践第二课堂有助于创设实践场景,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锻炼其意志。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第二课堂以多种形式展开:一是英语学习社团实践,通过中国文化、地方文化、中西方文化对比等具有思政元素的学习,以多平台、浸入式的灵活引导方式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亲和力;二是以赛促学实践,通过多样化的竞赛活动,提高英语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如举办“中国故事”竞赛、“跨文化交际能力竞赛”等;三是融合实践,开展基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地方旅游、文化、体育场馆外事服务等,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体验职业角色,提升职业素养。3.以“做”评学———实践考核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做”,评价“做”最为可靠的方法是评价“做”本身,即工作样本,因而这种评价方法是可靠的[7]。在英语教育专业考核中,评价方式采用课内实践教学评价和行业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课内实践多维度评价,侧重学生综合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如在“幼儿英语教学与活动”课程中采用模拟试教的实践形式,采用“复盘式”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模拟试教进行过程性反馈,以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为主要形式,学生在多维度的评价反馈中进行反思、改进与提升;第二,行业实践多元评价,这一形式与校外实习实训、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如在专业课“英语儿童剧的创编与表演”教学中,将课程考核的场域置于幼儿园这一真实行业情景中,考核形式为教学成果展演,考核评价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行业对学生展演效果的认可度,评价主体为幼儿园负责人、幼儿、幼儿家长等多元主体。来自行业场域的反馈具有及时性与真实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专业技能、价值引领与品德践行实现了在“做”中学、“做”中改进、“做”中提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02):47-52.
[3]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外语,2021,18(02):53-59.
[4]文秋芳,孙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3):6-12+94.
[5]袁玲玲.论英语任务型教学及其任务设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1):41-46.
[6]朱明明,代春倩,朱九扬.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2):137-140.
1.1职业素质的内涵及构成
目前国内对职业素质内涵的研究很多,基本集中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狭义的观点认为,职业素质构成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仅体现于人的内在精神层面;而广义的观点则认为,职业素质应该是由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共同来构成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认为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时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或者说是指大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1]。
1.2高职思政课程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和舞台,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帮助学生在这一舞台上更好地展现自我、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因此在高职思政课程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高职思政课程功能和义务的体现。如前所述,职业素质构成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目前,高职教育中并没有专门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课、思政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思政课程作为高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其功能和义务主要是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史、国情的介绍,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方法、立场及观点去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中本身就包含了职业素质的内容和要求。
在目前高职思政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其中包含着大量明确针对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如职业理想、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择业与创业等专题内容,也充斥着大量体现职业精神的先进人物案例,这些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确立职业态度为目的和依皈。因此可以说,高职思政课程本身就包含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功能和义务。第二,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提高高职思政课实效性的现实选择。教学实效性是高职思政教育永恒的追求。尽管针对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入,但其效果却始终有待提高,教与学始终存在着错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与学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对话。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始终是就业和个人的发展问题,什么课程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就业,他们就对其加以重视。这可以从学生对待专业课和思政课的不同态度中得以证明。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这一现实需求,不去“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那么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将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因此,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提高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需要。第三,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是高职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教高16号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学一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3]。俞步松也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应急需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观,要从传统的“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实现从工具理性向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和谐共生的高职教育文化观念的发展[4]。这些金玉良言都一再证明了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而不是简单地传授技能。因此,高职思政课“在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培养、道德提升及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上所具有的学科基础专业、理论诠释透彻、人文气息浓郁、强调知行合一”[5]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成人成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职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既然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功能和义务所在,也是提升其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两者理应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共通。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原因,高职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存在很多的障碍和问题。
2.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职思政课教育无论从教材还是内容上都与学生的专业距离较远,因而缺乏针对性。第一,从教材来看,目前高职思政课程所采用的三本教材都是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同,并没有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也不符合高职学生理论水平较低、畏难情绪明显的特点。第二,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虽然课程体系中包含了例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律以及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等相关内容,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现实生活、未来职业的深度关切。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非常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完整性,力争做到面面俱到。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认为思政课空洞说教多,与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就业以及发展前途联系不大,从而对课程产生排斥甚至抗拒的心理。第三,从学生专业角度来说,职业素质培养与学生的专业密切联系,无论是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还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都具有非常鲜明的职业和专业特性,因而专业不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专业特点和要求出发培养其职业素质。但是目前高职思政课程在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等内容的教学时,一般都是泛泛而谈,常常出现一本教案适用于所有专业的现象,而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强调他们在将来职业中所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也没有从行业特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这种完全无视专业与职业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更让学生觉得思政课程与现实的脱节。
2.2教学过程缺乏连续性
由于学制和师资等原因,目前高职思政课程基本集中于大一阶段,大二、大三阶段则主要以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训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缺乏连续性的。众所周知,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当前的这种课程安排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之间基本处于断裂状态,学生在高职三年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主要埋头于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丰富与训练,而缺乏思想道德、人文社会素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职业素质概念的四个范畴中,职业技能有了长足进展,而其余三个方面却并没有能够与之共同提升,学生成了技术的容器,“职业素质”因此成了一句空话。
2.3学科之间缺乏统筹性
如前所述,职业素质包含了四个方面,其培养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专业、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各个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相互统筹。但目前各科教师之间基本没有对话,大家都只固守着自己的教学大纲,完成自己的教学安排。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各个环节都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例如在《基础》课绪论作业中,会安排学生做一个大学三年规划,与此同时在新生专业介绍中也会涉及大学三年的专业发展导航,而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也要求学生做一个将来的职业规划。这三个作业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和交叉性,以至于学生经常搞不明白,而且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再比如说,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在思政课、专业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各学科之间缺乏统筹性,从而导致大量教学内容重复,这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3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探索高职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提升高中思政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有效性,除了传统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重视社会实践等措施以外,还需要在目标设定、内容整合以及针对性、连续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3.1加强学科间沟通与统筹,明确思政课程角色定位
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都不可或缺,但所起到的作用却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专业技能和方法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侧重于在科学、全面分析社会、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职业方向决策、行动方案制定,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就业形势及政策法规的把握;心理健康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形成健康的职业心态,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思政课程则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这个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各学科应打破过去的学科壁垒,加强对话与合作,统筹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浪费,以实现职业素质教学目标的和谐融通。
3.2思政教育目标和内容应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加强针对性
当前思政教育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是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难以突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破除传统的思政教师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做法,组建职业性的思政工作团队。这支队伍可以由面向某一学科大类的专职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组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必须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企业对本学科、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结合职业岗位分析和研究,确立符合本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以专题或模块的形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可采用本行业经典案例或先进人物事例,提升其吸引力。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先进的职业理念、远大的职业理想以及刻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情操,以拉近思政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只有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目标开展不同内容的思政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地实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
3.3思政教育必须由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发展,体现其连续性
如前的述,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主要集中于大一阶段,导致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思政教育完全缺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必须要改变这一传统,紧紧围绕学生职业发展这一主线,紧扣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根据高职三年不同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思政教育教学,以实现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具体来说,大一阶段,学生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主要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三观,同时配合新生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明确自己人生目标的大前提下完成大学三年规划;大二阶段,学生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同时在专业学习中进一步感受职业道德、合作创新等职业素质对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大三阶段,学生以实训、实习及求职为重心,因此需要加强其就业、择业与创业教育,尤其强调面试求职技巧的掌握,同时针对学生实习行业企业人才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其各方面的职业素养的形成。
考虑到目前思政课主要集中在大一阶段,对大二、大三学生的覆盖面不够广,因此思政教育教学的重点可以从课堂走向课外,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应该学会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基本是手机不离手。他们用手机聊天、看新闻,甚至记课堂笔记。可以说,相比较于书本、讲义,学生更乐于从网络上来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网络这一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这不仅受众面广,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地灵活机动。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账号,一些励志成才的小短文、求职面试的案例及视频录像,或者是一些著名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可以是当下热播的职场类节目的视频链接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余、工余时间利用手机学习职场知识,既摆脱了空洞乏味的说教,也很好地渗透了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又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群、微信群,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探讨社会热点事件,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针对生活中或就业实习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这种平等、友好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了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从而真正做到“亲其师、重其道”。
4结语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针对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一)学生重视度低
一直以来,我国的思政教育都处于不受学生重视的境地。学生虽然从小就开始接触思政教育,但是由于对其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思政教育情况难以得到改善。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学生对其重视度低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思政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中心,但是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导致学生难以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教育现状之下,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处于不良的发展境地。
(二)教学方式陈旧
初中、高中的思政教育以书本内容作为重点,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巩固,但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同,它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注重学生根据具体事例来检验自身所学的知识。然而,在当今高校的思政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法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教师在授课中过度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根据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来给予学生启发。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三)教育现状堪忧
高校的思政教育以传统教育方法为主,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思政教育情况的恶化。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思政教育处于薄弱的阶段,虽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度逐渐加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将会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育进步
高校之所以将思政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不仅在于思政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还在于各学科教育存在相互的联系。教育学科的不同,导致其教育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教育知识,也会在不同方面对学生起到充实作用。思政教育在思想政治方面引领学生的思想,必然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之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具备了合格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充实自身,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二)提高学生素养
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核心,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是每一个高校生都必须高度关注的事情,不仅是在学校中,将来职业道路的发展也会受到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在将来的长远发展中不断为自身积累经验与教训,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高校的思政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的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与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与我国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我国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并且思想政治素养良好的优秀人才。所以,为使我国出现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紧抓思政教育,旨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并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
三、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措施
(一)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思政教育中,教学内容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讲解,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此外,除了书本中的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引用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性,能够更好地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优化教学方式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中,优化教学方式一直是广大教育者所重视的问题。而思政教育由于其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低,所以,在教学中就更加应该重视教学方式的优化。为了加强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为了增加教学中的乐趣,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课件来进行思政知识的讲解。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进而改善思政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