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8:24: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生自主探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采用CAI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北大荒的秋色后谈体会,学生便会联想到秋天的美景,秋天的精美诗句,不由得感叹,生活在北大荒的人眼中有美景,身边有宝物,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给他们造成一种冲击,使他们对北大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予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去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习《西湖》一文时,采用CAI出示西湖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为他们营造一种诗意般的境界,美的享受,再根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真正体会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五年级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描写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就能饱览大自然的奇妙风光,享受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思想。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四、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用“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地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复习课文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课的生字、词语,重要的语句、片段慢慢讲解、背诵、默写,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积累。这样学生在自己读、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这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让学生谈出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同时,用课件演示其过程,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和杰出才能,有力地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笑和攻击。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地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关键词:激励;自主探究;发展;潜能
数学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倡导的:“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本人为发展学生的潜能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情使全员参与发展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的。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鉴于此,在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没有沿用教材中用“米尺”为工具讲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的关系,而是设置了两个问题情境:一是在“1”后面添1个0、2个0,怎样使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学生很感兴趣,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说添上元、角、分可以使这三个数相等,还有学生说添上米、分米、厘米也可以使这三个数相等;二是先让学生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两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第一个正方形等分成100份,第二个正方形等分成10份),用涂色的方法,在第一个正方形中表示出0.30,在第二个正方形中表示出0.3,然后让学生观察,设问: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涂上色后观察了一会儿,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其中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了,就像我们平常吃饼干一样,两块同样大小的饼干若要吃去相同大小的部分,平均分的块数越多,吃的块数也要越多,平均分的块数越少,吃的块数也要越少。”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0.3=0.30的道理。这样一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有了心理保证,从而驱动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重视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即“再创造”的过程
积极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这种背景下产生认识冲突、激发探索欲望,这是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教师力求把人们已发现的数学知识返璞归真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即问题被提出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利用桌上的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小棒、长方形框等材料,想办法、动脑筋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通过个人探究、小组合作、学生用折纸片的方法折长方形框、正方形框;用米尺量、皮筋比等方法研究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用三角板直角比的方法得知长方形、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这个研究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再创造”的过程,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深入实际进行了解,印象深刻,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同时也使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多侧面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三、变教师讲数学为学生探究数学
数学是一种活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践来设计学生的活动,把传统的教师讲数学变成学生探究数学,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教师则起到组织、引导、点拨和激励的作用。如,在长方形周长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学生的活动,先让学生沿着长方形的操场边缘漫步走一圈,然后问:谁知道自己刚才走了多少米?从而激起使每个学生都想办法弄清自己走了多少米的热情,于是学生像开了锅似的,热闹极了,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得出其计算方法后,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了周长的含义。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回到教室,求黑板、课桌面、门窗、教材封面的周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灵活、富于创造性,这就把教讲数学变成了学生探究数学,把被动接受现成的数学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将知识的认识掌握过程当作是问题解决过程,当作是学生自主探索过程和“再创造过程”,即将复习过程看作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相互协作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方位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一、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
“探究活动”选取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来自社会现实,易于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并从中了解、领悟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之前设置一个或者若干个探究,让学习者对知识先有一个具体的感悟,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上升到哲理性的认识,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重视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生成。在2008年3月版教材第5-6页有这样一个探究活动: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一个学生买了很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只蜡烛,整个房子一遍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设计两个问题: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探究活动”中的实例让人感觉就像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明白世界观指导方法不同,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不同;生活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在教材第73页有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 通过这首诗,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事物的矛盾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道理。探究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生活中,有利于吸引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处理,才能充分发挥“探究活动”应有的作用呢?从顺序看,可以在学习相关知识之前使用,布置学生预习,对相关的材料先行阅读,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在课堂上老师适当引导点拨后让学生自学探究。“探究活动”选取的题材和问题多数是精品材料,很多就是历年高考题的原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其有效的学科知识、能力信息,再加以一定的置换和整理,也可以变为很好的练习和测试题。这样,既培养了能力、复习了知识,又可以成为“练兵”的素材。从主体看,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为主,根据探究问题的易难情况,可以在老师适当的指引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解决。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56-01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一个基本要求,而自主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托兰斯曾认为,创造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你才会”的思想,放弃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老路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课堂上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提供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自主学习,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活动,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发挥。
二、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因此,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天生好动的特点,从学生平时的生活或已有的知识中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导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如,教学“将瘦长的圆柱体钢胚锻造成矮胖的圆柱体钢胚”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教师可以让他们每人先用橡皮泥捏一个瘦长的圆柱体,然后再捏成矮胖的圆柱体。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归纳总结出了在锻造过程中圆柱的体积保持不变这一结论。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
习题变式训练是一种极好的探究作业。设计这种作业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已知矩形ABCD中,按下列要求折叠,试求出所要求的结果:
(1)如图1,把矩形ABCD延对角线BD折叠,得AEBD,BE交CD于F,求SBFD。
(2)如图2,折叠矩形ABCD,使AD与对角线BD重合,求DE的长。
(3)如图3,折叠矩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求折痕EF的长。
(4)如图4,为AD上的一点,把矩形ABCD延BE折叠,若A点恰好落在CD上的点F处,求AE的长。
一、创设生活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生活离不开所学到的知识,知识离不开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实施教育,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知识,用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赏识信任鼓励,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要真诚地爱学生。教师对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才会促进教学相长,才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才会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朋友的关系。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赏识信任的课堂,因为只有共同的信任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三、课堂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能力
1、将预习学案提前一周或一天发给学生,并说明完成时间和要求。要求学生注意收集预习问题,不能完成或有疑惑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学习小组组长,由小组长汇总于课前交给老师。
2、诊断预习效果
学案上设计预习诊断。预习诊断既能检测预习效果,又能促进学生尝试应用。按照“一个目标一个活动,一个活动一个检测”的思路,针对预习任务(或活动),分别在学案上设计对应性的诊断试题,检测学生的预习认知水平。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四、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以往教师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时不得不赶进度,把应该学生做的事都包揽了下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放得大一些,教师不要只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上课,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尤其是对大多学生的发展有利,就应该抓住时机,敢于打破原来的设计,放开教学。
课堂上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结构和思维速度不同,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使各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训练;留给学生说的机会,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不要让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摆设和走过场,而要真正起到实效,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五、培养学生养成拓展延伸的能力的探究
由于预习的深广度不够,教师要加强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深层认知。拓展延伸可从几个方面思考:
1.挖掘知识。挖掘概念或结论的要点,促进学生深刻认识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
2.反思回顾。回顾学习内容,分析问题思路,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培养学生系统总结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及时总结知识存在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认知与应用水平。系统总结可分为三类:
摘要:探讨语文教学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落实教育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直至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培养了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创造能力;让学生探究;发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39-01
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难释疑,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谈点看法。
1.转变角色,让学生自探自悟
语文教材是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生动性是它的鲜明特征。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通过角色转换、激活主体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氛围。比如:引导学生理解《观潮》-文中的潮来时两次唱歌的意义时,既不是把答案直接塞给学生,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讨论来实现,而是让学生变为作者的小伙伴,当同作者一道,乘上海轮在海港中目睹到繁荣、繁华的景象时,感受如何?于是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争相发言,有说骄傲的,有说高兴的,有说自豪的……事实证明,学生一旦进人角色,就如同给他们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
又如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一诗时,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认为这四句诗描写的是一幅洋溢欢悦、欣喜和畅快的《春喜图》,他们仿佛看到了春花烂漫,缀满枝头,彩蝶飞舞的情景;仿佛听到了黄莺婉转的歌声……;有的说“寻”字正突出了诗人主动迎候春天的到来,春天的温馨和甜蜜在诗人笔下描摹得极为细腻真切。
2.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
大家都知道,语文教育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因此,不搞一言堂、一刀切,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辩论的舞台,抓住疑问,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争辩中明辨是非,追求真知灼见。如《捞铁牛》一文介绍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八只笨重的铁牛。小结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有谁能想出比怀丙和尚更好的办法来捞铁牛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极了。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要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需十六船泥沙,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会阻塞河道,污染环境。如果我来指挥只需两船泥沙,四只大船我先准备好两只同样大小的木船,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搭好架子,扣住铁牛,再让两只船分别靠在前面两只船的两旁,水手将泥沙铲到空船上,而不铲到黄河里,原先空船正好装满了泥沙,再用这两只船来搭架子扣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送到岸边后返回来,又靠在这两只船的两边,用同样的方法反复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捞上来,最后,再将这两船泥沙送回原处,而不是铲到黄河里去,这样既捞出铁牛,又保护了黄河。”这种教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空间,创新思维火花在争辩中随时将会有所闪现。
又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后,笔者问:“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请大家探究的?”沉默一会儿后,一生举手质疑:“听说诸葛亮的计谋高明?”这一问题看似浅湿,但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说明学生已进入深层次的探究。于是笔者适时引导,在筹划备箭时,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解难释疑尝试活动。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认识到:(1)诸葛亮之所以比周瑜高明,是因为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认为箭只能“造”出来;而诸葛亮则是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利用天时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诸葛亮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比周瑜高明。(2)一个“借”字足以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也更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分析,知天文地理,知识非常渊博,难怪周瑜自叹:既生亮、何生瑜?……
3.营造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了问翅,又经独立思考研究解决了问题。坚持为学生营造自由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多发现,多探索,多实践,使课堂教学时时处处充满创造的氛围。
3.1 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创造心理空间。教师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激发学生去实现,去创造,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为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要灵活地加工,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如:我在教学第二册《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教材上是以一个城市的街道为情境,这很不贴近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于是我就把它改为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上、下楼梯不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而导致的碰撞现象为情境。通过这样来创设情境,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二、给足合作交流的活动时间,重视探究过程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它应当赋予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课改前,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给学生的“活动”时间很少,只注重形式,“走过场”,而忽略了探究的价值。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应通过活动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活动去探究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1“27+8”时,我出示例1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究“27+8”的算法,然后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这样通过合作交流后再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进行全班交流,竟得出了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27+8=35
第二种:7+8=15,20+15=35
第三种:27+3=30,30+5=35
第四种:数数,从27起往后数8个,28、29、30、31、32、33、34、35
第五种:8=10-2,27+10=37,37-2=35
第六种:27=30-2,30+8=38,38-3=35
在出示完算法后,接着让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试着算出“35+8”。经过这个探究活动,学生会真正懂得多种计算方法。不过,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难度、活动的目的性、活动的开放性和时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三、注重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促进深层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去探究、发现。如,我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1“27+8”时,在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我就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当时,有个孩子说出了他的算法是:把8看作10,27+10=37,多加了2个,37-2=35,所以27+8=35。这孩子一说完,我就对他的这种独特的算法进行了夸奖,并给他发了一个特大的智慧星,同时还让其他的孩子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大多数孩子都从中受到启发,立即说出,还可以把27看成30,用30+8=38,多加了3个,38-3=35。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把握住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就会激起更多孩子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不过,教师在考虑评价的激励作用时,也要注意“激励”要有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四、自主探索,展开讨论
在学生已经产生了问题,努力想去探求知识的思维状态下,我们不要忙着去排除学生学习上的一切困难,相反,应该有意地留下一些困难让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在学生自行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理等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加以分析,作出判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能力,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那么,应该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呢?
1.知识的重点
2.理解的难点处
3.学习的关键处
4.新旧的比较处
5.思考的方法处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者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上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组织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他们就能够在讨论中相互之间得到启发,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质疑深化,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