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标准化档案管理8篇

时间:2023-08-11 09:13: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标准化档案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标准化档案管理

篇1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陈旧的档案管理机制落后于时展,不利于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对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全程记录新时期基层单位建设发展的风貌和功绩,更好的促进单位的各项工作的进展。

1 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防止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做好档案管理标准化,不但有利于档案的科学管理,更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无数事实证明,标准化透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当然标准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要在一种动态的管理中,定期得到修改,以满足实践的需要。而标准实施的结果,必将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同时造就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档案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档案管理标准化缺乏统一操作性

档案管理标准化本身的标准并不统一,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和机制。因此,各个单位或者参考其他部门的管理制度,或者在网上下载、复制,各不一致,又不符合本单位自身实际,导致基层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有的流于形式。

2.2 一些部门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或者评比而弄虚作假,在自我评价上努力夸大成绩,隐瞒问题,使上级的调研和改进都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有的单位档案关了只是关注考核和评比涉及的内容,不认真关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效率。

2.3 许多单位的领导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不重视档案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许多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标准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缺乏数字化、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导致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效性不强。

3 档案管理标准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建全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机制

针对档案管理标准化过程中单纯模仿、照搬照抄的问题,档案管理执行机构应加快现代农场基础情况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行,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目标的达成。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以财务档案管理方法与重点为基础,结合单位项目特点以及经营内容等需求建立健全的、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以针对性、适用性为中心,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建立真正能够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的,能够满足单位现代化建设需求的管理体系,促进档案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制度上墙,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确实收集不到的档案材料, 要查明原因,登记说明,为以后查找提供方便。

3.2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针对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需求,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中还应加快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此为基础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除注重档案管理知识、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管理标准化制度的培训外,还应针对档案管理人员接触档案机密这一特点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辅助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

3.3 抓住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财务档案管理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的管理标准化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影响基层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档案管理的核心,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单位档案、固定资产档案、经营档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核心地位,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应以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人员素养的培养、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等工作确保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档案内容标准化的实施。

3.4 推进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在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今天,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还应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特点与优势加快数字化进程,在原有纸质文件档案的分类整理、标准化执行基础上,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借鉴财务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实现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针对经营内容,以分类方式及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在基层单位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强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标准化执行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优势为辅助,促进现代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执行监督管理,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3.5 加强对档案管理标准化的监督检查

篇2

关键词:农场建设;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问题;解决措施

农场发展建设期间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料,将资料录入到档案中进行统一管理,可以作为农产管理任务开展的参照标准,农场建设要引入创新理念。档案管理也要考虑信息技术的引入,进行标准化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使用期间也不会出现资料丢失的现象。档案标注化管理对农场的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下面将针对工作任务开展期间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帮助提行工作任务完成质量。

1农场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农场的发展方向为现代新农场,除去传统农场建设要满足的种植与养殖需求以外,现代新农场建设还需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度假需求。所以在现代农场建设中,大部分农场都会将农家乐这一休闲会所纳入其中,达到完善农场功能,提高农场经济的目的。农产的标注化管理对发展农村经济有很大的帮助,社会各行业不断的发展变化,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农场管理人员要掌握好实际变化局势,从基础工作进行改进,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只是针对纸质档案来进行的,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档案内部资料损坏,对查看使用造成了影响。通过标准化管理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工作期间也能够与基层群众增强沟通,解决农产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这一系类优点是传统管理理念中所不具备的,并且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应用信息技术,资料共享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也不理想。在现代新农场建设中,如果想要彻底解决农场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管理制度入手,以农场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作突破口,规范化、标准化农场档案管理,约束管理行为,尽量维持好农场档案管理和建设管理的秩序。相关调查发现,现代新农场建设对农场的经营管理要求很高,只有全面提高了农场的经营管理能力,做好了农场各方面工作的管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新农场的建设。而实施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正好是完善农场管理工作的一种方式,所以说,在现代新农场建设中,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是极具必要性的。

2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对策

标注化管理理念被提出后,落实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工作人员已经对传统的管理体系产生喜欢,并且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系统中出现问题更不能及时解决,最终造成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信心资料丢失也常常会发生,不利于农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了解现存问题后需要深入的探讨引发原因,这样才能够确定所制定的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不会与标准化管理落实出现冲突。

2.1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技术应用缺乏先进的基础设备,档案管理并不能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效率自然得不到保障。档案产生形式比较复杂,由于标注化管理落实程度不足,导致部分信息丢失的现象,原始资料一旦丢失是无法进行弥补的,此类问题在农场发展建设中真实存在,应当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管理制度在基层中得到高效落实。标准化管理应用落实时间比较短,在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工作期间遇到的突发现象会造成档案管理任务中断,解决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就国内目前的农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尽管在政策上已经提出了要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但并没有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也就是说,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践经验很少,正式实施时因为没有相应的范例参考、制度约束,所以就只能沿用传统的农场档案管理制度来作为标准化档案管理的制度,从而导致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不生效,增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给农场档案管理制造更多的麻烦与困难。

2.2解决措施。1)根据农场的实际建设情况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农场档案管理中制度照搬、管理行为照抄问题而言,目的是解决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制度缺乏问题。档案管理机构尽快加大对现代农场实际情况的了解、评估力度,并在了解了农场实际情况之后,依据评估所得的数据结果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并以该套体系为基础,将体系规定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促使并保证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参考,结合财务档案管理的方法,完善和健全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内容,围绕适用性和针对性这两个中心,切实建立一套全面的、能够满足现代农场建设需求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促进农场档案标准化目标的实现。2)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场档案管理水平。人才是农场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资源,是决定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针对现代农场建设中所出现的档案管理人才素质偏低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措施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尽量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场档案管理队伍,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此为基础促进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除注重档案管理知识、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管理标准化制度的培训外,还应针对档案管理人员接触农场档案机密这一特点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辅助促进现代新农场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3)以农场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实现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在现代农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的管理标准化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影响农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农场档案管理的核心,农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农机档案、固定资产档案、经营档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核心地位,现代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应以农场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人员素养的培养、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等工作确保现代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档案内容标准化的实施。4)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促进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实施目标的实现。在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今天,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还应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特点与优势加快数字化进程,在原有纸质文件档案的分类整理、标准化执行基础上,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借鉴财务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实现农场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针对农场经营内容种植、养殖、娱乐经营等内容,以分类方式及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在农场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强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标准化执行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优势为辅助,促进现代农场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档案管理现代农场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现代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对农场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人员的培训、现代档案管理方法的运用以及有效的执行监督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促进农场综合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艳文 单位: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场建设;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过程;问题;解决措施

农场发展建设期间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料,将资料录入到档案中进行统一管理,可以作为农产管理任务开展的参照标准,农场建设要引入创新理念。档案管理也要考虑信息技术的引入,进行标准化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使用期间也不会出现资料丢失的现象。档案标注化管理对农场的建设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下面将针对工作任务开展期间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帮助提行工作任务完成质量。

1农场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农场的发展方向为现代新农场,除去传统农场建设要满足的种植与养殖需求以外,现代新农场建设还需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度假需求。所以在现代农场建设中,大部分农场都会将农家乐这一休闲会所纳入其中,达到完善农场功能,提高农场经济的目的。农产的标注化管理对发展农村经济有很大的帮助,社会各行业不断的发展变化,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农场管理人员要掌握好实际变化局势,从基础工作进行改进,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只是针对纸质档案来进行的,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档案内部资料损坏,对查看使用造成了影响。通过标准化管理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工作期间也能够与基层群众增强沟通,解决农产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这一系类优点是传统管理理念中所不具备的,并且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应用信息技术,资料共享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也不理想。在现代新农场建设中,如果想要彻底解决农场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就必须从管理制度入手,以农场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作突破口,规范化、标准化农场档案管理,约束管理行为,尽量维持好农场档案管理和建设管理的秩序。相关调查发现,现代新农场建设对农场的经营管理要求很高,只有全面提高了农场的经营管理能力,做好了农场各方面工作的管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新农场的建设。而实施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正好是完善农场管理工作的一种方式,所以说,在现代新农场建设中,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是极具必要性的。

2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对策

标注化管理理念被提出后,落实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工作人员已经对传统的管理体系产生喜欢,并且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系统中出现问题更不能及时解决,最终造成了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信心资料丢失也常常会发生,不利于农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了解现存问题后需要深入的探讨引发原因,这样才能够确定所制定的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不会与标准化管理落实出现冲突。

2.1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技术应用缺乏先进的基础设备,档案管理并不能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效率自然得不到保障。档案产生形式比较复杂,由于标注化管理落实程度不足,导致部分信息丢失的现象,原始资料一旦丢失是无法进行弥补的,此类问题在农场发展建设中真实存在,应当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管理制度在基层中得到高效落实。标准化管理应用落实时间比较短,在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工作期间遇到的突发现象会造成档案管理任务中断,解决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就国内目前的农场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尽管在政策上已经提出了要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但并没有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也就是说,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践经验很少,正式实施时因为没有相应的范例参考、制度约束,所以就只能沿用传统的农场档案管理制度来作为标准化档案管理的制度,从而导致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不生效,增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给农场档案管理制造更多的麻烦与困难。

2.2解决措施。

1)根据农场的实际建设情况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

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农场档案管理中制度照搬、管理行为照抄问题而言,目的是解决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制度缺乏问题。档案管理机构尽快加大对现代农场实际情况的了解、评估力度,并在了解了农场实际情况之后,依据评估所得的数据结果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并以该套体系为基础,将体系规定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促使并保证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参考,结合财务档案管理的方法,完善和健全档案管理标准化管理内容,围绕适用性和针对性这两个中心,切实建立一套全面的、能够满足现代农场建设需求的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促进农场档案标准化目标的实现。

2)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场档案管理水平。

人才是农场档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资源,是决定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针对现代农场建设中所出现的档案管理人才素质偏低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措施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尽量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场档案管理队伍,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促进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此为基础促进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中,除注重档案管理知识、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管理标准化制度的培训外,还应针对档案管理人员接触农场档案机密这一特点强化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为中心、以专业知识为辅助促进现代新农场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

3)以农场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实现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

在现代农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的管理标准化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影响农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农场档案管理的核心,农场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农机档案、固定资产档案、经营档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核心地位,现代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应以农场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人员素养的培养、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等工作确保现代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档案内容标准化的实施。

4)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促进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实施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今天,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还应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特点与优势加快数字化进程,在原有纸质文件档案的分类整理、标准化执行基础上,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借鉴财务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实现农场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化。针对农场经营内容种植、养殖、娱乐经营等内容,以分类方式及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并在农场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强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标准化执行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优势为辅助,促进现代农场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档案管理现代农场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现代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对农场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农场档案管理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通过管理体系的完善、人员的培训、现代档案管理方法的运用以及有效的执行监督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促进农场综合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军.关于机关档案管理几个问题[J].现代交际,2014(7):12.

篇4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

1.前言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企业生产管理及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生产管理就是把企业产品质量抓好,把现场环境卫生搞好就行了。至于档案工作更是可有可无,认为档案管理员只是一个企业资料仓库的保管员,档案管理工作也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然而,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管理质量上不去,直接导致不少珍贵档案资料缺失,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无法留存,企业成本增加,负担加重,整个企业管理也呈现出一片混乱,令企业高层领导大伤脑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的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日益标准化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科学认识档案管理与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本质内涵,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能否全面推行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科学、规范化地实行企业档案管理至关重要。

2.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的内涵

2.1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

标准化体系规定了质量方针、目标、职责和程序,并通过建立相关体系进行过程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目前,IS09000标准已经被100多个国家转化成本国标准。1996年ISO又制定了IS014000环境质量体系标准,它是企业自愿采用、自我约束性的标准。

标准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去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非标准化成为我国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之一。它反映在管理业务、管理方法、生产操作、生产过程、报表文件、数据资料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生产现场:生产无序,管理混乱,“跑、冒、滴、漏”以及“脏、乱、差”等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国际标准化体系管理逐步融入全球领域,这种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要求的是科学化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完全按照各种规章制度、作业标准、条例等执行,一切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按作业标准操作,按程序管理。打破传统落后的生产管理模式,低耗、优质、高效地进行生产一直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2.2企业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包括计划统计、经营销售、物资供应、财务管理、劳动工资、安全卫生和党、政、工、团工作等各方面的资料)。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一个没有档案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没有历史的国度迟早会消亡。没有档案的企业如何积累自己企业的历史、完善和总结企业的成功经验,一定是个难题。大量事实证明,档案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成长历程;能防患企业商业秘密外泄;是决策制订的参谋和帮手;是企业文化的活标本;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资料库;是员工成长的珍贵史料;是有力的法律武器。

3.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

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实行企业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基础,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体系越标准、越规范,它形成的各项记录资料就越真实有效;而它作为企业档案内容的信息来源也就更完善更有说明力,档案管理工作做起来也更科学更合理。反之,档案管理工作又是企业实行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档案资料作为企业各项活动的历史积累和真实记忆,科学、合理、规范的档案管理能快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提供有力的凭据和参考价值,必要时还能起到指导作用。

因此,规范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与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离开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就无据可依,无凭可证。而离开了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所谓的规范化档案管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4.标准化生产管理及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初步实践

4.1生产记录表格的规范

针对企业当前生产管理现场各类记录表格杂乱无章的现象,笔者因持有标准化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且具有多年内审及基层技术管理经验,有幸被领导委以重任――在一个月内将各个部门正在使用的所有表格收集起来并加以整合优化。在此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本公司虽然也推行标准化质量、环境体系,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同是一份“异常处理单”,三个部门就使用了三个不同版本的表格,更有甚者,同一部门使用的“xx生产统计表”现用的表格和以前的居然也不相同。为了将所有表格达到格式统一,笔者严格参照标准化体系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的具体要求,在与各个部门负责人协商、取得一致的基础上,以方便于生产管理为原则,对内容与生产脱节、多余的表格加以删除,对内容表述不详的表格加以完善,并将其按标准要求一一编号,并尽量做到一表多用,以减少版面印刷费且方便管理,仅直接使用于生产管理的表格就整合了52份。公司上下通过使用标准化格式的表格后,生产管理现场已然规范了许多。当然,生产管理的标准化不仅是记录表格的规范,还包括产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监督等全过程制定并严格贯彻一系列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可见,全面推行规范的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刻不容缓。

4.2“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三高档案室的建立

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一家新能源公司,因历史遗留问题,加之领导层更换交迭,企业至2011年11月前都没有建立档案库,许多珍贵的资料等到需要查找借鉴的时候才发现已无踪影(譬如大型设备出了故障,连一本说明书及操作手册都找寻不着,令维修人员无从下手,只得请厂家派技术人员前来维修),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整个公司办公区随处可见有用或无用的文件资料……以总公司为首的高层领导痛心之余,决定以本公司为“档案管理”的新试点成立档案室,而且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了约52平方米的档案密集柜库房及24平方米左右的档案管理办公室,同时还配置了专用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扫描仪、碎纸机等一系列档案管理的专用设备。软件方面:对档案室提出了“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三高标准,并要求所有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给予工作上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笔者因为有着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而“临危受命”,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的前提下,又走访了某“人才市场档案馆”,学习其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随后编写出了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标准》、《档案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建设性档案管理文件及《档案移交接收清册》《档案查(借)阅审批表》等日常管理文件。仅至2011年底,便已成功接收科技档案共计506册;文书档案共计1969册;销售档案共计573份;财务档案共计249册;人事档案共计1437份;行政档案共计426册。且档案室自2012年四月初正式实行“档案借阅”制度以来,已先后为工程、研发、财务、人资、生产等提供了上百人次的档案借阅工作,对各类生产管理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源。本企业档案室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充分发挥出了其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企业档案作为继承、保护与开发事业,对企业科技的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企业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5.全面推行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基层技术管理工作,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国际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规范、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了然于心。并深切感受到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攻坚力量、雄厚的经济实力外,实行规范、标准化体系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法宝,而生产管理和档案管理既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因此,全面推行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刻不容缓。要想最终达成这一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公司高层领导者应本着高度重视企业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立场,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标准化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行使职能的充分权力,并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把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上来,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便形成一股后进之力,推动标准化生产管理和规范化档案管理的进程。

(2)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它既是长期工作,也是日常工作。因此,领导者应更新观念,将标准化体系执行人员从兼职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以便加大对全员标准化体系知识的培训宣传力度,使全体员工切实理解企业推进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方向和决心。同时,企业标准化体系执行人员要将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的概念具体化、书面化、格式化,让每个员工触手可及、触目可望,并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认真的策划,对实施的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和改进,通过评审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持续改进,真正做到生产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3)企业的档案资料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档案管理又是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注重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更新观念,力求创新,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魄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的检查指导,以此带动整个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真正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要坚持与时俱进,除认真按国家《档案法》及已制订的有关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程序化操作外,还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适时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将档案管理融采集、处理、存储和传播为一体,促进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便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

(4)管理层适时监督、各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及规范化企业档案管理的反馈工作。标准化体系执行小组及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日常生产管理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以便不断加以修正。

结束语

只有我们全民动员,切实将标准化体系的生产管理和科学、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也才会经久不衰,百年传承。

参考文献

[1]陈国华,杨勇.关于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更新的研究[J].企业活力,2006,(03).

[2]张忠福.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和素质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02).

[3]王学芳.浅谈企业的标准化管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2月总第453期

篇5

关键词:新形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还需要明确其基础性前提,即公文的制发。档案是由公文转化而来的存在,要保证档案的质量,首先需要保证公文自身的质量,这就取决于公文制发的质量,这也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前提。所以,在公文制发过程中,需要将规范化与标准化两方面要求纳入考虑范围,切实提升档案的质量,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现策略

1.1 提升档案时效性与加强电子档案库的建设

档案的时效性既指档案信息的新旧程度,也包括档案信息的最新动态与最新进展等。提升档案的时效性,能够保证档案内容的有效性,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也可保证档案的利用价值。因此,档案管理者应该树立档案时效观念,通过科学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手段获取最新信息,为做好档案部门的服务工作赢得主动。比如,一份具有较强时效性的科研档案,能够有效缩短科研项目的相关研究周期,为科研单位节省不少物力、人力以及财力,从而为科研单位获取可观效益。档案时效性的提升也是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有效策略。另外,档案部门需要加强电子档案库的建设、开发与使用,利用科学的数据技术对移交的电子档案载体与技术环境进行检测,在保证合格率的前提下再进行移交;同时,需要检测档案数据存储介质的可用性,确认电子档案载体是否存在损坏或者其他存储不良问题;此外,实现数据的科学鉴定,核对档案数字和签名的真实性,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转换等。因此,应该加强电子档案库的建设。

1.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新形势下,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必然要提高档案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化水平。如今档案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渐完善,档案管理中引入了各种现代化技术,而要对这些技术加以深入掌握与应用,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操作管理软件的相关技能。当下档案管理者对这些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尚未足够熟练,这就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档案管理者专业化知识与现代化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对各种管理技术的操作水平,促使其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各种知识。第二,在后续档案管理工作中引进的人才,要求其具备较佳的专业素养,并且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技能,从而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第三,应该加强教育领域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丰富人才的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其档案管理实际操作技能。

1.3 档案交接工作的优化

对档案交接工作进行优化,能够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明确档案交接的范围,要排除不能进行交接的档案,保证档案交接工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而且档案移交进馆要满足以下标准:第一,档案要以全宗为单位进行编目整理。第二,档案要具有完整性与齐全性,根据档案管理规范与标准要求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要准确地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书写要具有规范性,装订要整齐且美观,案卷的质量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与标准。第三,要确定档案具有长期保存与利用的价值,否则不能移交进馆。第四,档案交接的文据与案卷目录要做到一式三份:档案馆签收其中一份,并将其退回移交单位保留备用。第五,案卷目录应该具备两种版本,即纸质版本与电子版本,确保档案的原始性与真实性。

2 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思考

2.1 规范档案资料

(1)档案资料保存的规范。档案资料的科学规范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规范的过程中,要保证文件的原始性以及真实性,这也是档案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灵魂。在管理电子档案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电子文件资料丢失或者信息被更改的问题,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加强电子文件的维护工作。对于档案资料与档案信息的完好保存,还需要发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之间的互补作用。在电子文件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注重对纸质档案的完好保存,也为以后遇到电子文件资料丢失或者信息被更改的情况时能提供纸质档案的原始文件,以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另外,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的规范,还要求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从而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从而不断地扩展档案工作的服务范围,实现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2)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档案的收集工作,比如重大工作、活动或者建设项目的相关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个人与单位应该支持与协助所在地的档案馆对档案的征集工作,包括一些散存的珍贵档案资料、对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重要档案等。档案馆的领导者也可以鼓励个人或者一些F体捐赠档案或者寄存档案,以丰富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并且加大档案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妥善保护与高效利用的

力度。

2.2 科学分类归档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科学分类与整理工作很重要。对于一些内容齐全和基础良好的案宗,要做好科学的分类与整理工作。根据案宗的目录直接做好分类标引工作。若一些档案的形式比较特殊,则可以使用计算机程序,将案宗的名字、时间与地址等信息录入进去,可以快速地获取案宗的分类号,从而有效地提高档案的著录速度,也便于档案利用人员对所需案宗的查阅。另外,在档案的归档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文件材料归档制度,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单位将档案据为己有,也不允许拒绝档案的归档。档案利用人员要及时地将档案完整地交还档案管理所在机构,不可以擅自推延移交档案的时间或者截留档案。

2.3 规范档案调取与回收

规范档案调取与回收工作是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档案管理者应该及时清查和退还调取的档案,根据国内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规范档案的调取与回收。若个人在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提出退还档案或者继续使用调取档案的相关意见,可以上报有关部门以获得批准。在退还档案的过程中,需要有被调取档案保管者、该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单位的领导在场,并且签字确认。若是需要继续对档案进行利用,该档案的调取手续应该符合有关规定。若是不符合有关规定,则需要及时进行完善,以确保档案调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及规范化,需要明确其基础性前提,并且做好其中的重要工作。同时,加大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力度,提升档案的时效性,做好电子档案建设工作,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优化档案的交接工作,对档案资料管理进行规范,做好科学分类归档与调取回收工作,最终适应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充分地发挥档案资料的应有效用。

参考文献

篇6

1 全面普查案卷

对案卷进行全面的普查是实现档案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的首要工作。主要原因是多年来相关管理部门大对案卷的普查工作做的比较少,移交给档案保管部门的档案的保管期限的划分并不是很清晰,加之,有的案卷的格式和内容存在缺陷和不足,存在标题不规范的现象,严重的话,还存在未标注标题的问题,目录的排列和案卷的组卷存在混乱的情况,因此案卷存在一定的重复率,在其中还存在相当大一部分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因此需要进行普查工作,首先将无用的和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剔除,留精去糟,避免存在重复的情况,避免影响计算机管理的工作效率。

2 重新组合案卷

对存在缺陷和不足的案卷进行重组工作,尤其是那些内容较为复杂和没有保存价值的案卷。将存在联系的案卷尽可能的联系到一起是重组案卷过程中需要秉持的原则。而对于没有标题和目录,或者是标题较为模糊和无页码的案卷需要进行重新审查和加工处理,从而使案卷呈现标准和规范的状态,这样一来,可以使馆藏得到优化,同时能够实现档案的科学保管,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 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

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提高效率,即从题名或文件主题中靠思维归纳出揭示主题内容的词汇、关键词,进行标识,待录入计算机后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功能进行处理。例如:拟写关于厂房基础建设事一事的关键词有人写“基本建设”,有人写“基建”,有人写“厂房建设”在进行计算机后控时统一规范为“基建”。还可利用计算机“活动增加”的功能把一些不规范的词与主题词中词义相同的合并,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了手工标引速度慢,计算机自动标引不准确的缺点,而且解决了主题词的词义含量问题。最后调查档案全宗的保管状况。这项工作主要是摸清家底,了解目前馆藏的库房条件:包括库房装具数量、长度,库房面积及其它保管条件等;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比如设备的增添、面积的扩建等,为全宗的科学排放做好“硬件”规划。

4 实施“以我为主”的归档原则

“以我为主”的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5 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

不断深化的工作实践证明,案卷材料收集的是否完整是决定和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而立卷方法问题与案卷装订质量问题则可能是决定和影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的操作性因素。因此,在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进程中,我们必须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立卷方法问题,以有利于档案标准化管理中的分类和检索,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好案卷装订质量问题,以有利于档案规范化管理。

6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档案资源的安全需要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负直接的责任,为了充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政治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经济是建设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责任心需要较强,并且需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态度,并且需要对档案管理事业具有较高的热情,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是业务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是最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全面的熟悉档案保管的内容,还需要对档案法规做综合的了解,只有这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是文化素,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样一来,能够在管理档案的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从而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另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善于观察别人,帮助别人,为用户提供高水平的档案服务。

篇7

1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1 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及利用制度较为缺失

新时期机关事业单位若想高效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借助科学化的规章制度以及完善的工作管理流程来进行。目前,各个部门自行处理内部事宜是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现状,各个部门依照实际所需资料自行进行查阅与相应管理,致使档案管理非但没有被充分的集中起来,还在各个科室中分散开来,实际管理中缺乏可以直接利用的高效制度作为主要实施依据。另外,信袋式管理模式依据在存在于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阶段中,实际采集、提取及有效利用信息的效率并不高,这也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科学、规范的开展。

1.2 硬件设施在实际档案管理中还不齐全

当前影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管理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导致的。部门事业单位没有及时的更新与经费投入对于之前构建的档案管理库房与管理系统,长期下去严重导致新时期档案更新与各项管理工作远远超过现有档案硬件设施运行水平。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所建立的档案室内部环境较差,且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如铁质结构的档案柜在长期使用用出现老化、生锈现象,没有较好的通风性,档案室管理中因缺少健全的防霉、防虫等安全管理措施,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一直无法提升上去。

2 新时期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实施策略

2.1 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将档案管理职责进行明确

一套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需立足于本单位档案管理发展现状上来进行积极构建,将各个管理岗位人员自身的职责?M行明确划分,所开展的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格的依照建立的制度体系进行,这样可以确保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违法乱纪行为有效降低;严格遵循统一管理、管理分级化的原则来做好实际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分级管理档案管理内部现存的各类信息,在具体实施分级管理中要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这样有助于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在机关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需将档案管理划定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依据实际情况将档案管理日常工作计划详细的制定出来,并将规范管理小组在档案管理内部积极成立起来,这样在专业化的小组团队中依照所制定出的管理计划来按部就班的针对档案管理的各项事宜进行详细管理,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标准。

2.2 加强档案管理方式的改革升级

新形势下我国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当中,都会因检查各项数据信息以及不定期开展的治理、检查程序导致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急剧上升,这样所采用的陈旧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效率,还会致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丧失。例如: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就要其生产方式及各项管理工作内容的整改大检查中,会调取档案资料,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将重要的档案信息内容都录入到电脑中,构建完善的档案共享平台,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对档案分门别类的加以管理,当需要时可以及时的对以往数据信息进行查找及调取,并且可以促使监管质量所有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档案信息的搜索效率,将档案信息记录的更加全面且完善,需积极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型设备软件工具,将档案信息赋予图像、文字及影音等效果,便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查找,促使档案信息内容更加的丰富、生动,由此可以改进以往管理形式及方式,使单一的管理模式变得更具多样化,提升了管理质量。另外要定期的对各式各样的档案材料展开维护工作。基于目前各机关事业单位都开展信息化档案管理,构建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此需采取数字化扫描、病毒查杀及在线病毒检测的方式进行统一维护管理,做好重要档案文件的备份工作,并予以妥善保存,这样既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由此节省了大量维护管理时间,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为标准化、效率性。

2.3 档案案卷全面的实施精细化普查

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陈旧、没有使用价值的档案,一些早先纸质的档案制作较为粗糙,这样在实际管理中既占用了管理人员大量的处理时间,同时也占据了一定的档案管理资源。基于此,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中,可将有价值的档案内容进行保存,清理出一些无用的档案,若是机关事业单位已经构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可直接在网上查出存放年限较长,且没有使用价值的档案直接删除,若没有及时备案,还存有纸质档案,则需分门别类的对档案进行清查,将没有任何存储价值的档案资料予以销毁,随后再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补充。

2.4 档案管理队伍构建

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更多都是从其他岗位下来直接上岗的,因此其自身对于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十分欠缺,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为此新时期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构建中,不光要求在岗人员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掌握牢固,自身的服务精神及档案管理能力也要有所提升。所外聘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迎接新问题、新挑战,勇于摒弃传统管理思想,在实际管理中要同社会发展形式相看齐,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针对档案业务管理需不断的创新完善,要有质的突破;机关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及专业知识的培训,结合单位经济实力及档案管理现状,聘请社会上一些档案管理专家就目前存在的档案管理现状进行有效讲解。根据市场化档案管理模式,将引进来、走出去的新型管理方式积极应用到现行档案管理模式中,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工作流程尽快的掌握,熟练的操作各项档案业务管理;在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中,要切实的遵循完整、统一、效率原则,对于各项归档档案内容加紧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知识再教育培训模式要所有增强,在培训过程中促使其自身的档案专业知识及应用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全面了解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内容、数量、资料价值以及各种类别等专业知识,促使机关事业单位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以全面提升。

篇8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现存教学资料档案与学籍档案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然而与现代化有关的档案工作标准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中就明确指出:“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技术经济政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高速度。”这就清楚地阐明了标准化在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籍档案是高等职业学院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一项以提供档案与教学服务的工作,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需要制定各种标准,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档案工作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档案工作领域内,由上级主管机关或会同标准化主管机关以及各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质量、概念、设施等,制定出科学的统一的规定和技术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进而修订的全部过程。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制定、贯彻、修订各科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它的基本内容有:档案工作名词术语标准、代号代码标准、档案著录标准、标引语言标准、收集、整理、鉴定标准、档案统计标准、提供利用标准、档案编纂及出版格式标准、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标准、档案装具、档案制成材料标准等。这些标准从制定到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水平也将随着标准化运动形式上升而逐步提高。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重视档案工作标准化。下面对档案工作化标准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档案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档案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如名词术语、档案著录、代号代码等都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以便在进行工作时有统一的原则和规范。因为档案工作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而且档案的作用也将大大减弱。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还须建立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在这个标准下开展工作才能实现现代化。可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工作现代化首先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离开了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

二、标准化是衡量档案工作质量的尺度之一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服务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效果直接与档案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标准化程序有关。档案工作中的组卷、分类标引、鉴定工作中的保管期限确定检索工具的编制、提供利用、装具设备等都必须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对质量规格、工作程序以及要求等相应的做出明确的规定,严格地按标准进行工作,就能促使各项工作早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从而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例如档案标引工作,它是将文件或案卷的主题内容赋予一定的标识,作为存储和检索的依据,利用者查找档案通过检索标识去判断自己所需的材料,如果检索人员按标准给出的检索标识准确、恰当,利用者就能迅速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节约查找时间,而且查找效果好、效益高。如果检索标识不完全,专职性低,文件或案卷就可能被漏掉,使有用的档案被埋没,又有可能检索出自己无用的材料。所以标引工作必须要有标引的规定与规则,保证标引的一致性,使标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同样道理,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实现了标准化,学籍档案工作的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才能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料。

三、标准化是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措施

标准化能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搞好标准化对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重要作用,根据合理地标准化要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以整理工作中的组卷为例,过去由于文件和案卷的组卷方法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往往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组织单位的文件和案卷组织在一起,或者把不应该分割的文件或案卷进行分离组卷,致使文件或案卷本身固有的联系被分割,随意搬家,脱离形成单位,组卷不合要求,给查找者带来麻烦,使利用者浪费了很长时间还查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影响档案的社会效益。通过制定标准既可以把档案的本来面貌反映出来,又能使文件或案卷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查找迅速、方便、节约人力、使档案工作者省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工作。在财力方面如能进行装具的改革、创新、制定出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装具标准,按标准化、系列化集中生产出一批耐腐蚀、耐老化的装具就能降低造价,提高技术水平,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速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现代化。

四、标准化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科学管理就是根据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依据各种科学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开展各项工作,科学管理要求做到的标准是:档案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工作计划化,管理技术现代化等。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只有各业务环节都达到标准化,档案工作才能按标准化实现科学管理。因此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

五、标准化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档案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实践性强。它既含有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名词术语概念,也包含着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性和方法性的内容。它的研究成果,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概念、原则、技术和方法,用条纹的形式予以固定化、制度化,作为共同的语言,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就是标准。所以标准化本身就是档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必将推动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档案学为档案工作标准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与贯彻优势将档案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保证,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