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3: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统计学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施工班组安全管理,并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在班组建设与管理方面,各企业普遍采用一套课程——TWI(TrainingwithinIndustry,工业现场培训),这套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主管的管理技能,包括工作指导(JobInstruction)、工作方法(JobMethod)、工作关系(JobRelations)和工作安全(JobSafety)4部分,统称4J管理技能,它既是对班组长管理能力的要求,也是美国企业班组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日本,班组长必须接受“班组长培训”,并在达标后方可被授予班组长资格。由于班组长在准备作业阶段、正式作业阶段和事后作业阶段都要负起监督的职责,故日本要求班组长必须具备6种基本能力:提高知识技能的能力;把握情况,综合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示和指导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者或者继任者的能力;对违规者严厉惩处的执行能力。在国内,研究人员亦在探索新形势下的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张焱等研究提出基于团队的安全生产班组管理,建立以联保、互保制度为核心的土木建筑施工班组模式。吴振南对施工班组之间的安全氛围及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施工班组之间的安全氛围影响班组成员的安全行为。王盼盼等认为施工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安全能力是安全工作任务与其内在特质相互匹配的结果,安全能力的匮乏必然导致施工人员做出不安全行为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并建立了相应的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鉴于选择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性强的施工班组进行研究,可形成班组建设管理标杆,便于行业内的推广,本文将以桥隧施工班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施工人员人口统计学特征调研,以班组建设、安全管理为研究核心,建立适应当前环境的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对班组成员的有效安全管理。
1公路桥隧工程施工班组现状
1.1施工班组组织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施工企业逐步转型为管理型企业,大多以劳务分包的方式组织施工,其用工机制也发生变革,施工现场一线职工已经由原先企业职工变成面向社会的劳务用工。原有的固化劳动用工被多元化的管理及用工模式所代替,催生出诸多“包工头”组建的施工劳务队伍和“散兵游勇”,随意用工、管理不到位,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广东省、江西省数个在建项目桥隧工程施工现场的走访和调研,发现除个别未进行分包外,施工企业普遍采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模式组织施工生产。由于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模式,导致施工班组管理存在多种形态。具体来说,桥隧工程施工班组组建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施工班组由本单位职工组成;(2)施工班组长由本单位职工担任,班组成员由劳务分包队伍组成;(3)施工班组长和班组成员全部由劳务分包队伍担任;(4)其他组成方式。其中第(1)种情况在目前的公路桥隧工程施工班组中已很少见;第(2)种情况存在于中铁系统中的架子队,是重难点工程主要采用的班组管理形式;第(3)种情况为现阶段主要的班组组织形式。
1.2施工班组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对班组的管理,要么采取单一形式,要么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施工班组组成形式的不同,势必造成班组建设和管理的不对称和不完善。施工企业对班组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如未签订合法劳动合同、未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保障、对班组临建和生活设施管理不到位等。另外,管理方法简单、方式粗放、缺乏系统性都是施工班组建设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1.3施工班组成员特点施工班组成员大多数来自农村,存在以下基本特点:(1)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程度低;(2)综合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3)专业技术水平低、业务能力差;(4)缺乏纪律性和执行力;(5)班组成员年龄结构偏大,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6)班组成员安全培训不足。我国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相当落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相比而言,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等国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则在70%以上。
1.4施工班组安全职责我国施工行业安全监管体系现已基本完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企业负责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当前形势下,施工组织基本为劳务分包模式,班组安全管理由分包队伍的负责人负责。但现实中由于安全管理需要相应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班组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以包代管问题严重,班组内未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各自为政。生产活动中,大多只重视进度和效益,而不重视安全管理。
2施工班组人口统计学特征
2.1研究对象及其特征变量的选取由于缺乏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选取的相关标准,本文将借鉴其他同类研究成果,结合公路桥隧工程施工班组特点,选取施工班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开展研究。梁振东研究了煤矿工人的年龄、工龄与经验、工作岗位、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家庭经济压力等变量与不安全行为意向及不安全行为的关系;赵君等研究了武汉市员工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单位类型和组织规模对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工作场所偏差行为的影响;张贵群和方卫华研究了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的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及职称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主要以公路桥隧工程施工班组为研究对象,选择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本工种时间、人员流动性等变量进行研究,分析各变量对施工班组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
2.2现场调研与调查问卷本文收集了在建项目的55个施工班组、530名桥梁施工人员、375名隧道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得到桥隧工程施工班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相关数据。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施工人员对班组建设的合理化建议。调研现场如图1所示。
2.3人口特征学变量如前所述,本文主要以施工班组成员为研究对象,选择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从事本工种的时间、人员流动性等变量展开研究。
2.3.1性别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显示:530名桥梁施工人员中,519人有性别信息,其中男性498人、女性21人;375名隧道施工人员均有性别信息,其中男性361人,女性14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在所有桥梁施工人员中,男性人数约占96%,女性人数约占4%,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4∶1;在所有隧道施工人员中,男性人数约占96.3%,女性人数约占3.7%,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6∶1。另外,从调查收集的资料来看,桥梁施工班组中,女性施工人员的主要岗位为搬运工或后勤人员;隧道施工班组全部为男性,女性施工人员负责班组后勤工作,不从事隧道施工作业。由此可见,在桥隧工程施工班组中,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例相差很大。男性施工人员从事主要工作,是施工班组的主力;女性施工人员从事后勤或辅助工作,是施工班组的辅助力量。
2.3.2年龄通过对班组人员(其中桥梁施工人员458人,隧道施工人员375人)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得到施工人员的年龄分布信息,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桥梁施工人员中,40~49岁的从业人员最多,共164人,占总数的35.8%;其次为50~59岁的从业人员,共113人,占24.7%;30岁以下人员共60人,占13.1%;60岁以上人员共37人,占8.1%。隧道施工人员中,40~49岁的从业人员同样最多,共137人,占总数的36.5%;30岁以下人员共计78人,占20.8%;60岁以上共5人,占1.3%。根据桥隧施工人员年龄调研情况,绘制施工人员年龄分布及趋势图,如图2和图3所示。由图2可知,桥梁施工人员中,60岁以上人数占比较大,达到8.1%,表明从事桥梁施工的作业人员年龄偏老龄化。由图3可知,隧道施工人员的年龄基本呈正态分布,表明该类施工人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2.3.3受教育程度如前文所述,施工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这是影响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294名桥隧施工人员的学历信息,如表2所示。表2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桥隧工程施工班组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施工人员占全部施工人员的11.5%;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施工人员占全部施工人员的88.5%。高中及以上学历与初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之比为1∶7.7。显然,受教育程度影响着施工人员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接受程度和对安全教育内容的接受能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施工人员是桥隧工程施工的主力军,因而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
2.3.4从事本工种的时间施工人员从业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技术水平与施工经验。本次调查问卷,共收集到294名桥隧施工人员的从业时间信息,如表3所示。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从业5年以上的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72.4%。其中从业5~10年及10年以上的人数占比分别为45.9%和26.5%,说明现阶段桥隧施工人员的从业时间较长,施工经验丰富。从业1年及以下的施工人员占比较小,仅为4.1%,反映出现阶段桥隧施工人员相对稳定,流入人员较少。
2.3.5人员流动性工程建设行业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次针对桥隧施工人员的调研中,通过项目人员进场、离场登记信息的方式,确定桥隧施工人员的项目流动性。对主体结构已完成的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调研,共收集到336名桥梁施工人员和264名隧道施工人员进出场的信息记录,得到桥隧施工人员项目工作时间情况,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桥隧施工人员的项目工作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人数为124,占总调研人数的20.7%;工作时间为1~3个月的人数为119,占比为19.8%;工作时间为3~6个月的人数为121,占比为20.2%;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的人数为236,占比为39.3%。按照工程经验推算,一般桥梁工程主体结构(按简支梁桥算)施工建设周期为6个月左右。从调研情况可以看出,桥隧施工人员流动人数占比约为60.7%,可见人员流动性很大。
3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
基于施工班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调研,结合班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保障建设3方面需求,构建桥隧工程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模式。
3.1管理模式框架(1)班组组织建设研究中,基于桥隧工程施工人员年龄(隧道施工人员年龄分布基本合理;桥梁施工人员年龄偏老龄化)、性别(以男性为主)、从事本工种的时间(施工经验丰富)进行班组组织建设,同时针对班组长及关键岗位提出重点要求,并考虑班组成员的合理搭配。(2)班组制度建设基于桥隧工程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文化程度低)、从事本工种的时间(施工安全多为经验积累)、流动性(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开展班组制度建设,建立相对实用且有效的制度,并对以往适用于企业自有班组的管理制度进行精简,同时通过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奖惩和安全纪律等制度对班组进行安全管理。(3)班组保障建设在班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基于桥隧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由于施工作业环境差、待遇偏低等因素造成人员流动性过大),提出相应的配套投入,如采取规范工作环境、改善住宿条件、提高收入及增强劳动保护等措施。(4)班组现场管控基于桥隧工程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从事本工种时间(缺乏系统的安全技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流动性(流动性大,缺乏系统的安全技能和知识培训),通过对班组进行风险源控制(告知)、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等方式保障施工班组的施工安全。基于以上思路,结合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的差异及施工班组管理的难点,从班组组织、内部管理、配套投入及现场控制等方面考虑,建立桥隧工程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
3.2班组组织建设施工班组组织是班组管理的前提,也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根本。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庞大,施工人员来自不同地域,存在生活习惯不同、文化差异大、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在班组组织时应予以考虑。
3.2.1班组长选择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具有难度较大、专业技术要求高、交叉作业多及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这使得施工作业班组长的选择尤为重要。班组长较强的领导力可以对员工安全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14]。因此,班组长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优秀的组织执行能力、较好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通过收集55个桥隧施工班组长的资料信息,了解到班组长年龄、性别(均为男性)、从业时间和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如表5~表7所示。通过现场与10位班组长进行交谈,并结合班组长调查情况,初步选择以下几条作为班组长选拔的基本能力,如表8所示。基于桥隧工程施工人员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等特征,桥隧施工班组长应选择年富力强的男性成员担任,年龄不宜超过55岁。桥隧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班组长宜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以满足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管理的需求。桥隧施工属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班组长应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应对施工过程中的突况。
3.2.2班组成员配备施工班组成员是施工作业的最前线人员,保障班组成员的安全就是保障工程的安全。桥梁、隧道施工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施工班组成员的要求较高,具体如下。(1)基本原则施工班组成员应按照“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原则进行配备,即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组建班组。另外,对专业性特别强、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不得无证作业。班组人员配备还应坚持“熟悉”原则。来自同一地域的施工人员拥有共同的生活习惯,便于交流,故可安排在同一班组,以利于施工安全管理。(2)人员配置由于桥隧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结合班组安全管理及教育培训需求,建议实行“8人班组模式”:施工班组由班组长、副组长和班组成员组成;桥梁工程每个作业班组均应设置班组长;成员较多的班组可根据要求配备副组长;每名班组长或副组长管理6~7名班组成员;对于班组人数小于等于8人的,可仅设1名班组长;对于班组人数大于8人的,可设1名班组长、1名副组长;原则上,班组人数不宜超过16人,否则班组应按每名班组长管理6~7名班组成员的要求,增设副组长。(3)其他要求根据桥隧施工人员性别和年龄分布特征调研情况,施工班组成员应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针对桥隧工程施工特点,桥隧施工人员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60岁,桥梁工程中需要登高作业的施工人员不得超过55岁。另外,根据桥隧施工人员的性别比例,女性施工人员宜担任施工班组的后勤工作和辅助工作,同时可担任施工班组的安全协管员和安全宣传员,促进班组安全文化的建设。
3.3班组制度建设根据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分析,进行现场走访调研,发现桥隧工程施工班组内部管理普遍存在无管理制度、无岗位职责、无配套奖惩措施等问题,安全管理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施工企业仅与劳务分包商签订劳务分包合同,而对劳务分包商的内部管理基本不加干涉。施工班组内部管理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内在要求。因此,施工班组内部管理应明确岗位职责、推行岗位(工种)责任制、制定相关安全制度(如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并严格落实相关制度,也即从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和兑现奖惩三方面加强班组内部管理。
3.3.1安全责任制基于现阶段班组安全管理现状,应完善班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班组岗位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制定班组岗位责任制,若劳务分包商无相关制度,则应严格执行施工企业制定的班组岗位责任制(施工班组长及班组成员),将施工现场班组管理真正纳入施工企业自身安全管理体系。
3.3.2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含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班组安全奖惩制度。施工班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统计结果表明,桥隧工程施工班组成员从业时间较长、年龄存在老龄化趋势(桥梁施工人员)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主要源自以往的施工经验,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甚至有些经验并不符合安全作业要求,这势必造成施工人员对安全行为和安全教育培训的抵触。因此,应建立适应性安全教育制度,编制适用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教材。同时,应建立安全奖惩制度。通过安全奖惩,对符合施工安全的行为进行激励,对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进行惩戒,使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规范化和持续化,从而形成一种安全习惯。
3.4班组保障建设施工班组安全管理应包含相关配套及投入,包括施工作业环境、生活环境、施工人员收入及相应的劳动保护等方面。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得知施工人员对工资收入的关注最高。但当收入相差不大或收入水平下调5%而其他配套(如生活环境、作业环境等)得到改善时,90%以上的施工人员会选择到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施工项目工作。由此可见,施工人员个人安全意识在逐步增强,对安全配套设施的关注度有很大提高。因此,为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有必要保障相关配套投入,为施工班组成员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营造安全的作业氛围,同时加强其劳动保护,尤其是在高粉尘、高噪音的隧道施工中,应配备有效的防噪音装置、防尘口罩等。
3.5班组现场控制施工现场是施工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现场控制是施工班组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现场控制包括安全防护、风险告知和安全检查。(1)安全防护。对重大风险区域进行安全防护,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风险告知。施工现场应严格落实风险源管控制度,实行风险预警和风险告知制度,使施工人员明白作业场所存在的重大风险,并引起重视。(3)安全检查。严格落实班组“三工”(工前、工中、工后)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确保安全防护设施有效、可靠,同时对施工班组成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总之,桥隧工程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是基于施工班组人口统计学特征建立的,并将班组安全管理中现存主要问题作为该模式建立的重要方面。目前,该班组建设管理模式已在安徽在建项目桥隧工程施工班组进行试点应用。
4施工班组安全管理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桥隧工程施工班组安全管理,本文针对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4.1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制定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将班组安全管理纳入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同时加强对分包单位班组的安全管理。
4.2开展班组适应性教育培训开展针对性、适应性安全教育。编制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教材,采取现场教学、班前三分钟安全教育、漫画或动漫宣传、观看安全警示片、安全实操等培训方式,丰富班组安全教育形式,防止培训教育走过场,达到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4.3形成相对稳定的作业队伍将施工技术骨干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其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提高其社会福利、收入水平等,吸引技术力量加入企业。组建专业化作业班组,承担专业施工任务:当企业有施工任务的时候,首先完成本单位施工任务;当企业无施工任务时,可对外从事相应专业化施工,保证施工队伍相对稳定。
4.4开展班组级安全活动针对桥隧工程施工工作内容单一、施工人员与外界沟通少的现象,可不定期地组织班组级安全活动,丰富施工人员业余生活,增强施工人员的企业归属感,比如:开展心灵关怀活动,对优秀施工人员进行表彰;开展家庭关怀活动,为施工人员子女寄送贺卡等。
5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管理者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高管薪酬;盈余管理
刘睿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75)
一、引言
根据Hambrick和Mason[1]的高阶管理理论,组织的行为策略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决策过程,更受到了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特征的影响。而已有的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中较少考虑到管理者特征对其的影响,仅有少量文献主要集中在探讨管理者性别以及年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2-3-4],而并没有系统考察管理者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且现有研究多假设管理者为理性经济人,而实际企业管理者由于自身知识背景、年龄以及性别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理性经济人。因此,研究管理者特征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其研究结论会更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对理解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Watts和Zimmerman[5]就提出管理者的薪酬计划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三大动机之一。随后的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假设。但是该类研究并没有考虑到薪酬动机下的盈余管理程度受管理者特征影响。由于管理者个人特质的不同,在面临盈余管理决策时,其对于风险的判断以及收益的权衡将会截然不同,进而影响到其盈余管理程度。因此,基于薪酬动机研究管理者特征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余管理状况,同时也为理解企业管理者个人特征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提供较好的切入点。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Hambrick和Mason[1]的高阶管理理论认为,组织的行为策略与绩效都显著地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影响,包括管理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关系。正是由于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差异,造成了其在认知能力上的不同,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行为策略,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经济绩效。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会计选择问题,也会涉及到道德问题。同社会学中的年龄与行为分析相类似,随着企业管理者年龄的增大,其体力与精力也会逐步下降,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随之下降,其行为会更趋于保守,且会更为珍惜目前阶段所获得的财富与声誉,安于公司目前阶段的现状,而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Huang等[4]就详细分析了CEO的年龄与企业的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CEO年龄的增大,企业会显著减少其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管理行为,其财务重述的水平也显著较低,企业的盈余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可以合理预期随着管理者团队平均年龄的增大,企业会进行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因为该行为会让其承担更多的风险,降低个人的效用水平。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平均年龄的增加会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
管理者性别对于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是基于风险分析的视角。Groson和Gneezy[6]的研究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是风险回避者,而公司的决策行为都是受到企业的管理者风险偏好的影响。这种特质反映在企业的会计选择行为上应该就是其采用更少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减少自身所面临的法律风险。Francis等[2]研究了公司CFO由男性变更为女性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即与男性CFO相比女性CFO出具的财务报告会更为保守,且市场对于女性CFO在位期间公司出现的负面盈余信息反应不足,这更激发了女性CFO采用更为保守的会计政策,减少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Peni和Vähämaa[3]的研究同样也发现CFO为女性的公司会有较高的盈余质量,盈余管理行为较少。因此,若在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中,女性管理者的增加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为保守,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女性管理者的增加会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
而管理者的学历背景、教育程度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目前鲜见于文献。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Castle和Jane[7]认为高层管理者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处理公司业务的能力越强,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从而对公司的绩效有较为正面的影响。根据叶上葆等[8]的推论,由于高层管理者的教育程度越高,其经营能力越强,公司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来维持业绩,但是其实证分析只证实了继位管理者的年龄越大,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出现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直接得出教育程度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的结论。而根据Hambrick和Mason[1]的分析,企业高层团队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价值观与认知偏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绩效,但并没有显著证据表明,高层团队的受教育程度一定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是,他们进一步分析指出,没有受到好的教育的管理团队,其绩效一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由此可见,良好的高等教育虽然不一定必然导致高绩效,但是通过教育所传导的正确的价值理念必然会抑制管理者的不道德行为。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越低。
由于管理者薪酬水平与业绩相联系,从而导致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管理者在业绩压力之下,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通常会采用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满足业绩要求。但是考虑到管理者团队的背景特征,其薪酬契约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产生相应的变化。正如H1的分析,由于高龄管理者安于企业现状,为了保持声誉,不愿承担风险,特别是在现有中国制度背景下,国有企业较多,且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尚未普遍施行,管理者的薪酬与业绩的关联较弱,因此,薪酬对于高龄管理者团队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但另一方面,可能正是由于制度建设的不健全,企业高层管理者可能会进行较多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通过业绩操控抬高股价,伺机出售其所持公司股票,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是通过离职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业绩,为离职后谋取更好的退休福利。因此,笔者认为薪酬对于年龄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明确。
而管理者的性别差异对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女性管理者作为天生的风险回避者,其通常不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业绩要求;而男性管理者则恰恰相反,其可能会实施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笔者认为薪酬激励会使得女性管理者更加谨慎,使得男性管理者更加激进,从而对性别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起正向的调节作用。从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看,良好的高等教育必定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减少管理者的不道德行为,报酬激励的负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抵消,而报酬的正向激励以及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都会进一步强化管理者减少盈余操控行为。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4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对年龄与盈余管理行为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H4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对性别与盈余管理行为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H4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对教育程度与盈余管理行为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高管界定
笔者借鉴Hambrick和Mason[1]等的研究,将高管团队定义为公司现任监事会及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和独立董事)、总裁、副总裁、CEO、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董事会秘书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笔者以2001—2014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由于计算应计盈余管理模型的需要,实际的样本区间为2000—2014年。并按照以下标准选择样本:(1)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以及在研究区间内被证监会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样本。(2)剔除行业年度少于15家的行业年度。(3)剔除上市时间不足1年的上市公司样本以控制IPO效应。(4)剔除管理者特征披露不详以及企业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最终获取样本数为1975个。文中管理者特征所需数据来自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高管简历、通过手工搜集计算获得。其他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
(三)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盈余管理水平。根据夏立军[9]的研究,Dechow的修正Jones模型最能反映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因此,笔者也采用该分行业分年度模型计量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采用证监会2001年行业代码,除制造业细分到二级行业,其他行业都采用一级行业代码)。
2.解释变量
笔者以高阶管理理论为基础,实证考察管理者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选取管理者团队的平均年龄(Age)、平均学历(Edu)以及团队中男性所占比重(Gender)为解释变量。同时考察了管理层激励(Inc)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
对于管理层薪酬激励,笔者借鉴Bergstresser和Philippon[10]的股权激励公式,但是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实施股权激励公司较少,因此,本文在计算薪酬激励占比时并不考虑管理者已被授予但尚未执行的股权数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Inc=0.010×Price×Shares/(0.010×Price×Shares+
Salary)
(3)
其中,Price为股票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Shares为管理层持股数量,Salary为管理层工资数额。
3.控制变量
借鉴已有研究,笔者选取企业资产负债率(Lev)、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企业规模(Size)以及企业成长能力(Growth)等变量为控制变量,以控制不同企业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同时,笔者还设定年度虚拟变量来控制不同年度中经济情况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
(四)检验模型
为了考察管理者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管理者激励措施与其特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交互影响,笔者构建如下回归模型来验证H1—H3:
以上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即CR100从2011年的26.2%增加至2017年的47.7%,增长率为82.1%。从10强和百强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来看,二者均表明全国房地产市场集中度在不断增强,但1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的提升速度稍快于百强企业,这说明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大企业规模增长有所加快,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虽有所增长但仍处于偏低水平,这是对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一个基本判断。
DA=β0+β1Tmc+β2Lev+β3Roe+β4Size+β5Growth+
∑Year+∑Ind+ε
(1)
构建如下回归模型验证H4:
DA=β0+β1Tmc+β2Tmc×Inc+β3Inc+β4Lev+β5Roe+
β6Size+β7Growth+∑Year+ε
(2)
其中,Tmc为管理者背景特征,在回归分析中分别代入管理者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程度。
四、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表1汇报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在进行描述性统计之前,笔者对文中的被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进行了上下1%分位数的Winsorize处理。
表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N=1975)
通过对表1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表征样本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变量DA均值为0.034,表明企业的操控性盈余管理水平仅占到企业资产总额的3.4%,平均水平较低,而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极差达到3.784,这表明不同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就本文的自变量而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平均年龄达到46.970岁,这一年龄段的管理者正处于“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既拥有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管理经验,又拥有持续学习和不断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最小值39.370岁和最大值54.660岁来看,不同企业的高管平均年龄具有较大差别,表明不同企业之间在高管人事安排上有所差异。
2.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变量间相关系数表(N=1975)
注:本表报告了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置于表的左下方和右上方;*、**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与Spearman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与管理者特征变量之间均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管理者特征确实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管理者团队平均年龄和团队中男性管理者所占比重与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而管理者的平均学历水平以及接受的薪酬激励水平与其呈现一个负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H2与H3。同时还可以看到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500,可以断定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多重共线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表2报告的相关性分析仅为单变量分析结果,考虑到有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其他因素,因此可能具有测度误差。更为严谨的结论有待回归检验的结果呈现。
(二)回归结果分析
1.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
由于盈余管理行为包括正向与负向两个层面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均表示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因此,本文将盈余管理分为大于零组与小于零组,分别进行回归,以控制不同方向上的盈余管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表3和表4分别报告了大于零组和小于零组的回归结果。
表3盈余管理水平大于零组回归结果(N=798)
注:括号内数据为经过稳健调整的t值。下同。
表4盈余管理水平小于零组回归结果(N=935)
通过表3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的年龄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有一个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013,显著性水平为5%,这表明,随着企业管理者年龄的增大,其所在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团队平均年龄的增加会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企业盈余质量大幅提高。H1得到验证。同时可以看到,管理团队的平均学历水平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03,且显著性水平同样为5%。这表明,随着企业管理团队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企业同样有减少正向盈余管理水平的倾向,盈余质量大幅提高,H2得到验证。
对于企业管理团队中男性成员所占比重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影响方向为正向,但是其统计学意义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H3只能得到较为微弱的经验证据支持。究其原因,笔者推断,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团队高管大部分成员为男性,女性占比较少,因此,团队中性别异质性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就管理者的薪酬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而言,我们观测到了一个显著性水平为1%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46,与已有研究[11]相一致。表3中列(5)的回归中,我们将所有管理者特征变量放入同一模型,以进一步考察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上述结论均成立,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进一步表明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而控制变量中,仅有企业规模与盈余管理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在1%水平上显著。虽然这与政治成本假设不一致,但是在中国背景下,企业可能为了获得政府支持,更有动机进行利润操控,提高利润,以从政府干预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通过表4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的年龄与负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08,在10%水平上显著。即企业管理者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大,其负向盈余管理水平越弱,管理者的年龄对盈余管理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H1相一致。但是教育水平与负向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并不支持H2。由表4列(2)的回归结果可知,平均教育水平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77,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高管团队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其越可能进行负向的盈余操控。表4中列(3)和列(4)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H3没有得到验证,可能的解释原因与正向组的解释原因相一致。表4中列(5)的回归结果与前4列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再次验证了H1,H2与H3没有获得支持。在负向盈余管理组中,其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与企业负向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与债务契约假设相一致,即越高的负债比率,企业越可能为避免债务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而其他控制变量与负向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的回归模型中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2.管理者特征与企业盈余管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
由于本文选用了包含时间变量的企业面板数据,因此,可以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企业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效应进行控制,同时,考虑到企业在不同年度可能会受到不同政治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模型中加入时间虚拟变量,构造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另外,由于样本数据之间可能会存在异方差以及截面相关、序列相关等问题,普通模型的回归会造成衡量的偏误,因此,笔者采用Driscoll和Kraay[12]稳健性回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控制。为了验证H4,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管理者年龄、教育水平和性别比重与薪酬激励的交乘项。由于交乘项的存在,模型(2)具有一定的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首先对相关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构造交乘项以降低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同上文的分组,表5报告了薪酬的激励对于正向盈余管理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
表5回归结果:考虑薪酬激励作用(N=496)
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的平均年龄与平均学历水平仍旧与其盈余管理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均为1%),性别与盈余管理水平的回归结果仍不显著,进一步证实前文结论的稳健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学历水平与其薪酬激励的交乘项在5%显著性水平上与其正向的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47,在10%水平上显著,H4c得到验证。这表明当企业的管理者团队的薪酬水平显著提高时,原先管理者团队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了。但是,企业薪酬激励水平对管理者年龄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影响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H4a,由于薪酬的此种调节作用虽然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正如假设分析中所阐述,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抵消,因此,造成其最终的结果并不显著。而企业薪酬激励水平对管理者性别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关系影响也并不显著,H4b没有得到验证。笔者进一步考察了薪酬激励对于管理者特征与负向盈余管理组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回归结果略去没有汇报。
(三)稳健性检验
笔者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考虑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制度约束,上市公司增发配股、保牌以及IPO动机均较强,因此,将样本中去除该类上市公司,研究结论基本不变。(2)将数据进行Winsorize修正之后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基本一致。(3)参考陈燕锡等[13]衡量管理者团队的学历、年龄的办法对上市公司中主要解释变量进行重新测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基本一致。(4)采用Kothari等[14]模型来计量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Statistics Studies on the Competition Character
During CBA League In 08-09 Season
JIANG Hong-Bin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Henan455000)
【Abstract】 With the study on the 11 games of CBA ′s 08-09 season, analyses the use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by using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Results show that: 1, in 08-09 season, the competition of CBA League intensified; 2, only teams with comprehensive tactics and moves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the existing system environment; 3, CBA league has the feature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defense than offense, and the trend of convergence of technology emerged; 4 offensive capability is a main measure of a team′s grade.
【Keywords】 08-09season; Statistics; Statistical averages; Technical Indicators
一、前言
篮球运动是同场对抗表现准确的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探索制约比赛制胜因素以及控制预测比赛胜负的规律始终是篮球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将对篮球运动的技术训练要求、战术模式建立、临场指挥、心理调控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讲:“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偶然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藏在里面的形式。”因此客观事物(赛场上个别场次的胜负、技术指标的高低)通常有特殊性、偶然性,而总体现象(整个赛季技战术表现)则具有相对的普遍性、稳定性,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次,在研究工具及操作层面上,以数学学科的概率论(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为基础的统计学,从客观对象中抽出反映其特征及属性的数量表现,在收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为描述推断预测客观事物总体情况提供了一种可能;最后,用归纳的方法存在推断的可信度、以及主观判断能力等不确定因素,因此要用定性与定量、实证与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去分析多元多维动态因素制约环境下的赛场上的随机现象的数学关系和变化规律,为研究篮球运动竞技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本文仅以08―09赛季CBA联赛18支球11项场均技术数据为研究基础,对联赛各项技术整体运用特征、各队竞技能力均衡程度、以及不同等级球队主要差异技术指标采用相关以及纵横向的比较分析方法,以期对当前CBA联赛的攻守特征及发展趋势做出推断预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08―09赛季CBA联赛的18支球队50轮474场的11项场均技术统计数据
(二)研究假设
1.CBA联赛属攻守平衡,技战术风格全面的比赛特征。
2.依赖强悍内线或精准投篮,即单项技术表现突出的球队将获得较好名次。
3.不同等级球队的各项技术统计均存在较大差异。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登录中国篮球管理中心及CBA官方网站收集比赛技术数据,
2.数理统计法
在Excel2000和Spss11.0操作平台上对08―09赛季CBA联赛18支球队的所有比赛场均技术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和推断统计。
3.逻辑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场均各项技术统计比较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变异系数分别为盖帽(0.24)>抢断(0.16)>助攻(0.12)>篮板(0.09)>失误(0.09)3分球百分比(0.07)>犯规(0.07)>失分(0.059)>得分(0.052)>2分球百分比(0.045)>罚球%(0.040),说明在11项技术指标统计中,盖帽抢断助攻离散趋势较大即各队的表现有较大差异。
盖帽是离散系数最大的技术统计指标,是全队整体防守能力(补防、协防、追防)、良好体能状况、防守决心的综合体现,虽然场均绝对数量少且极差仅为3.3(江苏与福建),但对提高防守信心遏制进攻质量(投篮时机、动作、果断性)作用显著,观赏性完全可与扣篮媲美,希望各队教练员提高和统一认识程度,加强队员盖帽的专项技战术训练。
抢断是采用压迫性防守迫使进攻方传球运球失误的一项重要防守指标,集体或个人的抢断都是通过超前准确的预判、快速灵活的脚步移动,挥舞的手臂,凶狠的贴身紧逼,以及不懈的补防协防来完成的。它是球队综合防守实力与制约比赛胜负的关键指标,各队应强化集体防守意识,提高个人攻击性防守能力,使得联赛防守整体防守质量大幅度提高,以适应当今世界篮球的凶狠的防守和犀利的进攻。
助攻是全队整体进攻战术配合意识(挡拆、突分、策应等),技术运用水平(最优的传球、角度、路线、时机)和掌控得分机会(关键球、必进球、战术球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今NBA凤凰城太阳队的“跑轰”战术是它的典型代表;其次,它也是球队是否具有优秀核心后卫和衡量优秀后卫竞技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联赛中江苏队场均助攻数(NO.1)和胡雪峰出色表现是最具说服力的。
余下8项指标的差异都在小数点百分位,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联赛竞争日趋激烈,赛程观赏性和结果不确定性有较大提高,使CBA联赛呈现出良性的竞技水平发展轨迹。
(二)球队各项技术统计均衡程度比较分析
秩和比(RSR)是集古典参数统计和近代非参数统计优势为一体的一套崭新的统计分析方法,秩和比是行(列)秩次的平均值,具有0~1连续变量的特征。它能刻画不同计量单位多个指标的综合水平,RSR值的计算公式为:RSR=∑R/m×n,R表示评估指标的秩,∑R表示评估指标的秩和值,m表示评估指标的数目,n表示评估名称的数目。评估指标的秩第原则是在所有计分对象中进行秩第分配,确定其位次,最后用RSR值来作为评估计分值,RSR值越大说明其综合水平越高。从图2中看出18支CBA球队联赛排名与各项指标秩的变异系数排序等级相关系数(Kendal)=0.84且Sig(2)=0.00,与秩和比排序等级相关系数(Kendal)=0.91且Sig(2)=0.00呈高度高相关,其中或两者等级相关系数(Kendal)=0.80且Sig(2)=0.00,呈高度高相关。秩和比较大即综合实力强的球队在联赛中有较好名次。技术指标变异系数小的即各项技术均衡发展的球队在联赛中才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世界篮球队伍技战术特征正向着攻守相对平衡、技术全面特异、战术多样高效、风格鲜明的趋势发展,CBA联赛的竞技模式及优秀队伍技战术风格基本符合发展潮流。按照“木桶原理”和“积木模型”原理,决定竞技能力高低的各项指标发展是不均衡的,全面高优指标的出现是理想化的和动态的,存在低优指标竞技能力决定综合竞技水平和高优指标弥补综合竞技能力的现象。结合竞技理论和频数分布来看,夺冠的广东东莞新世纪仅有一项技术数据犯规排序在八名之外即倒数第二(可能与凶狠顽强的防守风格有关),但毫不影响其卫冕的实力,名列2~3名的新疆江苏和第6名福建队分别有2~3项技术数据排序在八名之外,黯然与夺冠失之交臂,这些现象无不验证了竞技体育博弈的制胜规律(见图2)。
(三)名次与不同技术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与相关两种关系形式,其中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不确定数量关系及密切程度的常用统计方法,用相关系数(R)指标反映变量之间线形关系强度的度量值,R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愈密切。
从表1可以看出:名次与失分、总篮板数、3分命中率显著性中度相关(0.5
失分与助攻显著性低度负相关(0.3
得分与总篮板数、2分命中率非常显著性中度正相关,即得分=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揭示了篮球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以单位时间内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提高篮板总数及获取更多进攻投篮机会与较高的2分命中率(2分占总分值比例大)无疑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取胜手段。
总篮板数与助攻数显著性中度正相关;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后场篮板球衔接接应助攻后发动快攻、前场篮板球获取后的及时一传造成的空位投篮。
助攻与抢断显著性中度正相关;主要体现在防守过程中,突然的抢断球,及时发动快攻,造成防守方人员上的劣势,阵性上的漏洞,提高了助攻的效率及进攻的成功率,发动的起因与结束的完美诠释了指标数据的合理。
3分命中率与2分命中率非常显著性中度正相关;体现出球队需要有良好的中远投投篮技术及进攻手段的多样性,比赛中有良好的战术配合及获得适宜的投篮机会,合理的内外线结合及内外线投篮比例。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接近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属性的相似程度和距离的接近程度),将观察指标或对象(样品归并成不同类别的一项统计分析技术。本研究采用快速聚类法(将样本的数据进行标准Z分处理、分类数为3、迭代次数10、收敛标准0.02)对18支球队样品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为验证聚类结果,将各队按名次划分为三个等级,1~4名为一等,5~8名为二等,9~18名为三等,运用等级相关法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Kendall相关系数=0.670,Sig(2-tailed)=0.002,呈高度相关性。聚类结果与比赛成绩的拟优程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比赛结果,可作为后续分析不同等级球队的分类依据。所选用的11项技术统计指标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球队的竞技水平,效度较好。
(四)不同等级球队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方差分析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的一项统计分析技术。本研究以18支球队作为检验的对象即因素,因素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等级球队作为水平或处理,在满足基本假定(总体正态分布、各总体方差相同、观测值独立)条件下,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不同等级球队的11项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强弱球队在得分和2分命中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助攻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到底出现在哪两支球队,就需要作进一步分析即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一类和三类、二类和三类在得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2分命中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一类和三类在助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一类与二类球队(各4支)在11项技术统计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进入八强的球队即参加季后赛的球队,在整个联赛过程中都表现得较为稳定,整体实力较为接近,尤其是进入季后赛阶段彼此的竞争将异常激烈残酷,名次的归属受到个别随机因素的制约,如,抽签对阵、关键场次、主力状态等;作为球队还是要从可控因素入手,提高球队的综合均衡竞技能力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战略上的控制预期的比赛对手及进程,针对关键场次的对手做到知己知彼,合理分配主力及替补的场次及比赛时间,最大发挥核心球员的价值。
三类球队(10支),分别在得分、2分命中率、助攻与一二类球队存在差异;三项指标都是进攻类指标,其中得分与2分命中率相关系数为0.607且高度相关,2分的投篮次数与分值比例均占投篮次数及总得分的最大比重,高效的助攻是提高命中率和获取高分的重要技术保证;三类球队面对对方凶狠紧逼的压迫性防守进攻乏力,表现为队员相互缺乏有机娴熟流畅的进攻配合,后卫难以传出高质量的球,接球队员要么仓促出手要么单打独斗,进而出现命中率低和低得分的糟糕现象;该群体是联赛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潜力所在,教练员应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三从一大原则”、坚决的战术执行力、强化篮球基本功、),俱乐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与硬件设施,篮管中心应改革赛制与扩宽引进高水平外援与外教渠道。
四、结论
1.08~09赛季CBA场均各项技术统计数据的变异系数差异在百分位上及集中趋势明显,表明整个联赛竞争日趋激烈,赛程观赏性和结果不确定性有较大提高,CBA联赛呈现出良性的竞技水平发展轨迹。
2.否定研究假设2。球队各项技术指标均衡发展及攻守平衡、技战术水平全面的球队才能在现有赛制环境中取得较好成绩,依赖强悍内线或精准投篮,即单项技术表现突出的球队将获得较好名次的竞赛模式在高水平的CBA联赛中逐渐失去了市场。
3.否定研究假设1。名次与得分、2分命中率中度相关且高度显著性,与失分、篮板、助攻、3分命中率、低相关且显著性。联赛重攻轻守,属进攻型技战术风格比赛特征,不符合篮球运动竞技制胜规律及当前世界篮球发展趋势,需要教练员提高对防守重要程度的认识,以及探索新的专项防守技战术训练方法;同时组合技术的配合衔接表现集成化趋势。
4.否定研究假设3。不同等级球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进攻能力指标上,即得分、2分命中率、助攻方面,其中八强球队无技术统计指标差异,表明彼此之间尤其到季后赛阶段竞争将异常激烈残酷;后10名球队同八强球队竞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它们是联赛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潜力所在,应从教练员培训、队员日常训练、俱乐部管理以及篮管中心政策制定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监督与激励。
五、建议与思考
1.加强个案研究。
针对各单项场均技术统计指标及秩和比与名次不相符的球队(江苏、福建队),需要从赛制管理、技战术安排、大赛心理调控、教练员临场指挥等多方位深层次探析原因,碍于无法介入俱乐部管理训练层面深入了解,留下遗憾。
2.建立系统全面高效的技术统计数据指标体系。
随着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外援引进,极大促进了CBA联赛的观赏性与竞技性;加之新的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的出台,使得原有的技战术统计指标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专业理论研究和电视转播解说的需要。建立时间序列(单节、一次进攻)、多区域(中近远)、不同组合(快攻与抢断、突破与助攻)、人员搭配(主力、替补)等一系列多元动态综合的技术指标评价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3.数据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竞技篮球的魅力之一是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及偶然性,统计分析以数学学科概率论中相关理论(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去分析过程及结果的随机性,面对数据与传统理论的矛盾,现象与本质的迷惑,应利用多元多维非线性的数理方法,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对赛场内外及结果做出整体全面的评价与预测。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曾国屏等主编.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惠林等.对我国少年女子(13-15岁)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评价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1.21(4):65-68.
〔5〕贾俊平.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7-0081-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vailable microelements in farmland soils in Wendeng District of Weihai City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geostatistics and ArcGIS.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vailable B, Fe, Mn, Cu and Zn accorded with the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were all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but the total level was lower.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soil microelements had greater differen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was not balanced. The available Fe, Mn, Zn and Cu belonged to moderate degree of variation (10%~100%), while the available B belonged to low degree of variation (
Keywords Plow layer soil; Trace elements; Spatial variability; Kriging interpolation
微量元素是土壤的重要?M成成分,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因子[1],虽然在土壤中含量比较低,但对作物正常生长影响广泛,有重要探究意义。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土壤微量元素进行了多方面探究,基于地统计学的内插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推动对微量元素空间异质性研究探讨,比如徐尚平等[2]用克里格法分析了内蒙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结构,发现母质和以土类为代表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是影响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张庆利等[3]对城郊蔬菜基地、赵彦峰等[4]对城乡交错区分析耕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认为,有效锌和有效铜的含量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农业生产中施用的氮、磷肥等将导致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失衡,从而引起微量元素的缺乏[5]。
本文在前人对文登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登区土地类型、地形、利用现状等因素分析了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有效弥补了文登区土壤养分分析的不足,以更全面直观地了解文登区微量元素分布现状,有助于精准施肥,因地制宜,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文登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在北纬36°52′~37°23′、东经121°43′~122°19′之间。西阻于昆嵛山,与烟台市牟平区和乳山市相接,北连威海市环翠区,东邻荣成市,南濒黄海。总面积1 645 km2,海岸线155.88 km。全市土地总面积161 461.77 hm2,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4.90%。文登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的东部,总的地质特点是:地质简单,岩浆岩分布广泛,构造不太发育。全境两侧高,中间低,北部高,南部低,像一个簸箕,口向南,伸向黄海。境内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原沿河谷两岸及滨海地区呈带状展布。山地占总面积19%,丘陵占58.4%,平原占22.6%。文登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分布不均,夏季较为集中,春秋季降水偏少,常发生干旱。根据全区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全区土壤有6个土类,10个亚类,14个土属,97个土种,179个变种。棕壤是全区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于各地,可利用土地面积13.15×104 hm2,占可利用总面积的83.59%。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2011 年 9 月(作物收割后) 进行耕层土壤(0~20 cm)的取样,以威海市文登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图件,结合研究区实地情况,根据均匀布点原则并进行实地采样,采取多点混合和四分法采集 0~20 cm 耕作层土壤,用手持GPS定位采样点,共布设2 387个土壤采样点,经筛选选取1 086个采样点(图1)。
土壤有效铁的测定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6];有效锌、锰的测定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土壤有效硼通常是指以沸水提取的硼,用甲亚胺比色法测定;有效铜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1.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利用 SPSS 19.0 对数据进行K-S检验和一般描述性统计,剔除原始数据中的异常值后,如不符合正态分布,需进行对数转换。利用GS+7.0和ArcGIS10.0软件互相辅助对数据进行半方差分析和拟合,依据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参数,选取最优拟合方法,在地统计模块中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生成微量元素空间变异分布图。
半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可用来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的随机性和结构性,它是地统计学特有的工具和分析的基础[8]。变异函数是研究空间变异的关键函数[9],该函数为:
r(h)=12δ2[Z(x+h)-Z(x)]。
式中:h―样本间距;Z(x)―在位置x处的数值;Z(x+h)―在距离x+h处的数值[10]。
实际工作中区域化变量的变异性往往很复杂,它可能在不同的方向上呈现不同的变异性,或者在同一方向上包含着不同尺度的多层次的变异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统计分析特征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指标的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文登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有效Fe、Mn、Cu、Zn、B 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2~9.32、1.63~8.52、0.03~0.94、0.01~0.72、0.10~0.26 mg/kg,其平均含量分?e为4.26、4.35、0.31、0.22、0.24 mg/kg,其中有效Mn的平均含量最高,有效Zn的平均含量最低。按照山东省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分级标准,从平均含量来看,有效态Fe 处于低等水平(2.5~4.5 mg/kg),有效Mn处于低等水平(1~5 mg/kg),有效Cu处于中等水平(0.2~1.0 mg/kg),有效Zn处于低等水平(
2.2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异质性特征分析
块金值也叫块金方差,反映的是最小抽样尺度以下变量的变异性及测量误差,表示随机部分的空间异质性。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为空间相关度,表示可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变异所占的比例,表明系统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的程度。如果比值75%说明空间相关性很弱。如表2所示,各个微量元素块金值/基台值均小于25%,说明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在该研究区内,受人为因素(耕作、施肥、种植制度等) 的影响较小。由表2可知,土壤微量元素的半方差函数拟合效果最优,有效Fe、Mn、Cu、Zn用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有效B用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优。
2.3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局部插值分析
空间插值分布图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为便于全面、直观地揭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在 ArcGIS10.0 中,对各个微量元素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图2)。中部低山丘陵区有效Fe含量较高,在 6.0 mg/kg 以上,中南部边界地带有效Fe 含量最低,且有区域性特征,基本在小观镇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是菜地和果园。有效Mn的分布特征与有效Fe有一定的相似性,环绕在铁元素密集区周围。有效Cu在北部山区、中北部圣经山以及中南部低山丘陵一带较为集中。有效Zn和有效B地域差异不明显,分布较为细碎化,说明受人类活动、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比较少。张忠启等[12]研究了江苏省沛县土壤全氮空间变异性,土壤类型对土壤全氮含量有着重要影响,成土母质是影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微量元素空间分布较为复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与研究区的成土母质有关,成土母质是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和空间分布的首要因素[13],文登区成土母质大部分为酸性岩风化物,土壤代换量平均在6.5 cmol/kg土,保肥能力弱。
3 讨论
通过对文登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析,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
(1)全面统计微量元素的空间信息,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地形、气候等相关数据,整合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大量元素信息,进行土壤养分综合分析,提高插值精度,为进一步开展文登区土壤监察与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2)文登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总体偏低,施肥是土壤养分补给的重要来源,在施肥过程中土壤微量元素也会产生动态变化,应根据不同乡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和科学施肥水平,因地制宜加快配方肥推广,绿色防控,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应用,规范化、标准化使用化学投入品,不断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达到生态平衡,改善缺乏现状,助力农业生产。
4 结论
本研究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借助GS+软件辅助调参,运用克里格内插的方法分析了威海市文登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B、Fe、Mn、Cu和Zn 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均在正常范??之内,总体偏低,有效Cu 处于中等水平,其他元素均处在低等水平,处于普遍缺乏状态。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分配不均衡,有效Fe、Mn、Zn、Cu均属中等变异程度(10%~100%) ,而有效B属低等变异程度(
建筑企业可分为“狭义建筑业”和“广义建筑业”,狭义建筑企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广义的建筑企业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和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反映了建筑业整个经济活动空间。文中所谈的建筑业是广义建筑业。根据行业分类,建筑业主要包括: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城市轨道建设、水运港口建设、城市建设、房地产、能源建设和能源调度工程,除了上述种种之外,还有冶金、化工、电子工程等等。本文研究的行业是房地产建设行业。
如表1,反映2004年至2009年我国建筑企业部分指标的发展情况。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建筑企业单位数从2004年的59018个发展到2009年的70817个,虽然在2005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趋势都在增加;从业人员从2004年的2500.3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3672.6万人,增加比例都在上升,总体的从业人员也在不断上涨;行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29021.45亿元到2009年76807.74亿元,增加61%,年均增长率约为10%;再从建筑行业利润总额看,增长速度很快,从2004年的7192468万元增加到2009年27187552万元;从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看,从2004年20887元/人到2009年37640元/人;利税总额从2004年16554384万元增加到2009年53724409;企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56157837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56198171万元。
二、我国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首先,通过对我过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159份有效问卷按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龄、岗位特征做一个人口统计情况分析,如表2所示:
从性别分布来看,159名被调查者中大部分是男性员工,占据66.0%的比例,女性员工只有54人,占据34.0%的比例。这种分布显著反映了目前建筑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行业的环境和工作属性特殊性的原因,符合了客观实际情况。
从年龄分布来看,A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主要集中在35以下年龄段,分别占据78.0%,说明大部分员工年龄偏小,年老员工引进方面很少。这与该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因素有关。
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占据47.8%的比例,占接近总人数的一半,其次是大专学历员工占据28.3%,而研究生及以上和高中(中专)的学历的员工少。这反映了建筑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学历层次偏高,这与建筑企业工作信息化和项目准确化的需求因素有关。
从婚姻状况分布来看,已婚和未婚的知识型员工占据的比例相当,分别占据50.9%、49.1%,这与该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关。
从工龄分布来看,1年-5年知识型员工分别占50.3%,占据一半的比例,6年-10年占据14.5%,说明A建筑企业的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知识型员工都是最近10年引进的。
从岗位分布来看,四个性质岗位的员工比例差别不大,其中管理性质的岗位占据31.4%稍微比其他三个性质的岗位高点。这很好地反映了目前建筑企业在生产部和工程部方面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病案室,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医学统计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统计学的手段将一种医学信息转换成另一种医学信息,医学统计信息中的客观表达以及信息的质量取决于人的知识和道德水平。人的行为决定着这种信息转换过程中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该文主要从行为角度分析了医学统计中信息失真的情况,总结了医学统计的几大信息特征,并且提出了几点保证医学统计信息质量的建议,旨在能够提高医学统计信息的质量,使得医学统计工作能够准确,顺利的开展。
[
关键词 ] 医学统计;信息失真;信息特征;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76-02
[作者简介] 张秋颖(1962-),女,黑龙岗人,大专,高级统计师,主要从事医院医疗统计工作。
医学统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搜集各种医学数据,并且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一种客观事实,或者反映一种规律[1-2]。因此,医学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我国医学统计工作常常会存在信息失真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医学统计的作用及职能,如何提高医学统计信息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重点。
1 医学统计信息失真现象
基于行为角度分析,医学统计主要存在信息隐瞒、误用统计工具、操作缺陷、信息伪造、滥用统计工具五种信息失真现象。①信息隐瞒。主要是指医学统计人员刻意没有将统计报表中的重要信息呈报,导致信息不对称。比如,某医院出现事故死亡事件,但是相关责任人为了能够逃避责任,在统计报表中故意隐瞒。②误用统计工具。有时统计人员并没有使用正确的统计工具,会导致使用者转换信息的方式错误,这样会使对应关系错误,无法真正揭示统计结果的规律。③操作缺陷。这主要是因为统计呈报系统有所缺陷,导致无法正常呈报一些信息。或者是由于使用者并没有根据相关规范进行系统操作,但是医学统计信息并不全面。④信息伪造。这种现象和信息隐瞒的性质其实比较类似,但是信息伪造主要是指人为刻意修改统计呈报信息。⑤滥用统计工具。这种情况是指医学统计工作者在明确知道统计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情况下,为了使统计结果达到自己需要的结果,故意采用不当的使用方法。
2 医学统计的信息特征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而利用信息,这是导致各种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3]。然而,人的行为会受到不同信息源的影响,就医学统计信息失真现象而言,主要受到信息特征的影响,而医学研究对象是信息特征的信息源。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指人体以及和人健康相关的问题,因此,医学统计信息不仅具有机械工程、经济统计等领域统计信息的一般共性特征,同时也有自身独特的信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私人性
私人性是当前医学信息统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故应当对此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视和分析。医学统计中的信息,主要是搜集人体以及和人体健康相关的各种问题,这就说明医学统计信息必须是和患者个人情况有关的。一般情况下,患者的个人信息都不允许随便向外部透露,也不能公开,除了患者患有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外。
2.2 控制难度较大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4],临床实验对象应选择动物为主,不能选择人,然而人和动物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样会导致医学科研结果可能和临床信息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人体的系统较为复杂,人的行为也千变万化,这种复杂性、变化性导致很难有效控制临床结果等。因此,医学统计信息的识别、控制难度较大。
2.3 分散性程度较高
前面提到医学统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私人性,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医学统计信息分布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医学统计体系和社会经济统计体系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未制定合理的价格系统转换、传递信息,而且医学统计信息缺乏规范性,导致医学统计信息的传递效率不高。因此,医学统计信息在鉴别、搜寻等方面的成本比较高。
2.4 检验具有长期性
人体构造非常复杂,也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检验时间会比机械工程实验的时间长得多。一般医学统计数据,都需要根据人体系统在时间维度下的演变,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才可以获得。
3 提高医学统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医学统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内容,统计对象锁定在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而在《统计法实施细则中》的内容主要包含有卫生统计,并且明确指出卫生统计可以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下独立行使统计监督权、报告权及调查权[5]。这充分说明,医疗统计已经纳入我国现行立法中。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对统计的现行立法主要强调经济统计,并没有重视社会发展方面的统计,相关工作的开展没有严格的遵循体制的要求和工作的标准来进行,最终出现了重大的问题,对数据统计信息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不小的影响[6]。当前我国医学统计工作常常会存在信息失真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医学统计的作用及职能,相关工作的标准制定和科学化的准则研究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加上我国在统计监督方面的执行力度较差,导致很多医疗统计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发挥进行统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疗统计信息失真现象[7]。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关于医疗统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和相关体系的建设,加强政策方面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以健全的理念和正确的思想实现工作的稳步改进。并且在实践的统计和数据分析过程之中还应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医疗统计的实施标准和细则。加强调查监督的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惩罚机制,一旦发现有统计信息失真现象,应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3.2 进一步完善医学统计的教育体系
首先,应积极改革医学统计教材、教育方法,应该立足于医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医学统计教材。同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医学统计中也引入了很多计算机技术,因此,在医学统计教学中,应注意将统计模型的应用条件、统计模型功能等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应适当增加医学统计的课程,并且进一步深化教学难度。
3.3 注重医学科研的声誉效应
由于医学统计具有分散性高、控制难、检验长期性等几大信息特征,因此,重复检验信息的难度较大,也增加了统计信息监督的难度,很难避免滥用统计工具或者误用统计工具的行为。因此,在医学统计过程中,应建立必要的事后追责机制以及惩罚机制。目前,我国医学科研基金逐渐变得市场化,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选择机制,当前我国医学统计工作常常会存在信息失真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医学统计的作用及职能,诸多的影响都对当前相关信息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应有的进度和质量保障,并且最终导致对于医学统计的道德缺失行为约束力较差。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医学科研人员的声誉效应,一旦出现有滥用统计工具或者误用统计工具的行为,应立即公开。这样可以有效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减少败德行为。
综上所述,医学统计具有私人性、控制难度大、高分散性、检验长期性等几项信息特征,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工作难点,使得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而在实践的工作之中,这些特征使信息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若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现象。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当前我国医学统计工作常常会存在信息失真现象,并没有充分发挥医学统计的作用及职能,故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如何提高医学统计信息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重点。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关于医疗统计的相关立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统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医学科研的声誉效应,全面提高医学统计信息质量,使其作用和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
参考文献]
[1] 顾海雁,朱和新,等.医学统计学素质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探讨[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2(3):343-344.
[2] 陈景武,陈建红,等.现代医学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及方法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2(3):368-371.
[3] 胡志德,胡成进,邓安梅.国内检验医学临床研究常见科研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辨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239-241.
[4] 董秀玥.医学期刊中的生存分析及存在的问题[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5):421-422.
[5] 王彦丽.Excel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2(9):536-539.
[6] 张仁忠.Excel中的统计函数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10):8-10.
关键词: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临床差异 心电学演变特征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1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53-02
急性心包炎是发生在心包脏层与壁层间的急性炎症,病因大多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症状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部分患者的心电图显示ST-T的变化。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的症状相似,有时两者会出现误诊,本文将通过对比两者在临床表现、心电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对其加以区别[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别搜集从2011年3月-2013年4月间确诊的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其按病种分组。急性心包炎组:选择临床表现和(或)心电图特征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符合要求的患者共21例,年龄范围在21-77岁之间,平均年龄48.3±13.4岁。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组:选择同期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以ST段抬高)为选择标准,患者年龄范围51-82岁,平均年龄54.6±11.4岁。两组中的患者都合乎国际心脏病学会以及WT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判定指标[2]。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详细病史记录、常规体检,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检查时间分别是:入院24小时后一次、三天内每天至少检查两次,三至七天每天至少一次,有需要时随时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比较,各种症状显示的差别只有心包摩擦音(P
2.2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除了窦性心动过速外,其余各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特征有时候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所以容易出现误诊,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而对患者进行溶栓等治疗,就会对病患产生不良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对两种病症患者各21例进行比较,就两者的区别得出以下几个方法:①从胸痛症状区别:胸痛症状在两种病症中均有出现,但是急性心包炎的疼痛一般在胸部发生,所以患者进行呼吸或咳嗽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将身体向前斜着疼痛就会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却不会因为动作或位置而有改变,这是两者的区别。②从心包摩擦音差异区别:这是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心包摩擦音是急性心包炎的明显特征,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症中却不会出现。③两者在心电图(ECG)显示中的区别:从这点上对两者区别有一定难度,却还是有差异。急性心包炎在ECG中偶尔会出现损伤电流,致使在ECG中表现为大部分ST段偏移,但由于变化幅度小,所以没有产生Q波;急性心肌梗死ECG心电图中ST段大都呈现为弓背向上型,大都产生了病理Q波。此外急性心包炎ECG中PR段偏移形态也可以帮助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区别,PR段偏移和ST段抬高的出现率大体相同,并且PR段偏移维持的时间较ST段抬高的时间更长[3],因此具备相同诊断意义。④从心律失常判断两种病症:急性心肌梗死经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有时还会出现阿斯综合征;急性心包炎偶尔发生心律失常,一般是由于基础心脏疾病导致。
综上所述,急性心包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在很多方面有差异,只要医生在治疗前进行详细而准确的检察和判断就可以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 祁永梅.急性心包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9(10):8-10
漯河有线电视台从2003年开始了电视散文的创作,《沙澧情韵》栏目应运而生,笔者结合创作实践,就电视文学的一些美学特征及同期声的魅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音诗画的交响。电视散文的形式美是受观众喜爱的基本原因。无论是对自然山水的礼赞、对人间真情的歌颂,还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怀,观众总能从亦真亦幻的画面、隽永的语言和舒缓曼妙的音乐的交相辉映中,进入某种物我交融的意境,感受博大的人文精神。其实欣赏电视散文,从形式美上说是欣赏音诗画的交响。
音诗画本是三门独立的艺术,三者意境相通,但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既有其优势又有其局限。画面塑造的形象具体可感,但单纯的一幅画又往往难以让人理解物象的延展性意义和它的深层内涵;诗表现的形象空灵、深邃、意蕴悠长,许多用画刻意表现的情感、风骨只需一两句诗就把它点化了,可单纯的诗毕竟又会因缺少义理的凭借,或者欣赏者文学素养的限制而影响其审美效果;音乐表现的形象常常令人陶醉,但用音乐来表现具象是不现实的,可它的非语义性和表现性,又使它在表演艺术和像电视这样的综合艺术的许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情感催化剂。但是要把这三种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就不能不对这三种艺术各自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便扬长避短、合而为一,通过综合运思,实现音诗画的交响。音诗画的融合,最难处理的是诗与画的关系。电视的先天优势是记录实在的影像,而散文表现的许多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这一实一虚怎样融合?作者认为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者融合才和谐。
电视散文本来就是诗与画的延伸,二者的创作规律是相通的。除了勾连情节必不可少的叙事性语言外,电视散文的创作,应尽可能避免对事物表象的直接描摹,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层内涵,表现由联想牵出的意向,才能实现与画面语言的呼应与自然对接;电视画面的拍摄,除了展示客观环境必不可少的场景外,也只有尽量摒弃对具象原生态的实录,转向对隐含意蕴的虚像的创造,实现与文字元素的“虚里接”,才能使两者水融,共同营造开启情感阀门的意境。如作者的山水吟《在水一方》――石漫滩水库掠影曾经获得本台组织的风光片大赛优秀作品奖。
石漫滩水库的美景许多电视媒体都拍过,把它作为融山水于一体的美景名胜来赞美,而《在水一方》的创作却融入了作者和摄像记者敏锐的美感感知力,从石漫滩水库山水系列的表象中,体悟到了“农家山水的本真”,画面中薄雾里的鸡鸣、农家袅袅的炊烟、湖面荡舟的渔人等多个场景,使得《在水一方》具有了浓郁的农家山水特性,声画效果产生的丰富联想,引导观众思绪超出屏幕之外的天地,让人浮想联翩,超出文字解说之外的联想。这种本真的审美价值和蕴涵的人文精神在本片中显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也使得本片回味悠长。
同期声的完美运用。电视诗歌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机组合:有字幕――作者的文稿,有解说词――诗歌散文的朗诵,有画面――自然景观、作者的行动、生活场景,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的组合,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丰富多彩、意蕴深远。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同期声成为其声音的主题构成。大量同期声的运用,使以叙述为主题的电视诗歌散文呈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同期声使电视散文具有感染力。在电视诗歌散文作品中,运用好同期声能打破音画对位的单一模式,增强电视诗歌散文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真实感,增添了表情达意的效果。在抒情写意的片子中,同期声的运用使得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细腻。由于片子加入了未加修饰的同期声,就引起了作品声画内部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产生了新的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从而更加自然、更加本质地表现出生活的原态。如在电视散文《用爱倾听》的创作中,我们通过运用同期声和大量的现场声来表现片中的真挚情感。该片通过细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收养聋哑女童并努力使她接受教育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间平凡真挚的爱。但片中通过同期声的巧妙运用,透过聋哑女童稚嫩的脸庞以及呀呀的学语声来展现。慈爱的母亲一遍遍一声声,不厌其烦的手势、话语昭示了一位母亲伟大的爱。当聋哑女童的一句“妈妈”脱口而出时,流泪的岂止这位母亲,同期声的魅力也同时打动了观众的心。这画龙点睛的同期声和母女间的普通生活场景现场声无疑是片中的重点和亮点。通过声音的叙述、画面的描写,使电视散文的声音和画面达到了“声画”一体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同期声增强了电视散文的叙事功能。电视散文大多采用幕后解说,叙述时间的发展过程、描述人物内心活动、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揭示事件蕴涵的意义。而随着同期声在电视散文中的大量运用,不仅改变了电视散文以解说为主的状况,同时也带来了电视散文中纪实语言的革命。在有些电视散文作品中同期声的使用,部分甚至全部承担了电视散文中的叙事功能。在电视散文《过年》中,大量运用小镇父女做年夜饭、舞龙舞狮和小镇的戏台表现家乡过年的热闹情景,从而表现了家乡古老的年俗和浓浓的乡情,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叙事效果。
电视文学中音诗画的完美结合,使电视文学具有了美学特征,合理运用同期声的叙事功能在增强电视文学作品的真实感与生动感,增强事件对观众的吸引力和观众对事件的参与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期待着更多的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文学作品中的美学特征及同期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