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3: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煤炭工业,经济
0.引言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系统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为克服危机、保障安全和实现未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张。
矿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95%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业。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矿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能源矿业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煤炭又排在能源矿产之首,是我国最优保障和最主要的能源。有第一能源之称的我国煤炭工业,由于特殊的行业地位,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极强的典型性。
针对我国煤炭工业地位和状况的复杂性,如何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煤炭发展领域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煤炭隶属矿产资源,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煤炭生产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依靠着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统配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主力军,其技术进程代表着国家整体的技术发展水平。我国的能源结构一致以煤为主,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
1.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
①成煤时期多,但主要成煤时期集中
②煤炭资源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③煤类齐全,但数量分布不均衡
④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类储量少、煤质差
⑤煤炭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低
1.2国内外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内容或方向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的测度理论及方法体系;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构建于解析;煤炭资源评价及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煤矿区的生态环境与保护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富蕴着人类活动的现代时间和理念。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应经有朴素的持续发展思想,而西方则把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研究上溯到马尔萨斯和达尔文。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史,周德群教授将其归纳为: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发展、对可持续问题的全面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四个阶段。
(2)煤炭是不可再生且可耗竭的天然资源,又是矿区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因此积极开展煤炭资源评价与管理的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煤炭资源价值、煤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批重要结论和研究成果。煤炭属于矿产资源范畴,其价值问题在国内外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对矿产资源价值构成及来源地认识。当前,国内多数学者支持矿产资源本身具有价值的观点,而对于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现仍处于认识统一之中。。
2.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矿区为基础的
煤炭工业的能源基础产业地位,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来20年不会改变,煤炭作为最安全可靠和最主要能源的地位难以动摇。煤炭工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长期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的效果,也必然影响着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部门性质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又是以众多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即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落脚在以矿区所在的具体区域和空间,矿区发展的可持续自然成为真个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要求。
3.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3.1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⑴完善矿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实行更加严厉的环保政策;
⑶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
⑷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行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
⑸推行多元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
3.2矿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策略
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矿区内的企业具有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张能力,这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宏观管理要求,也是推动矿区这一特定区域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矿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必然为矿区内环境保护、社区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形成资金积累,这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托和保证。为此,针对我国煤炭矿区的实际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与对策,努力改善和提高矿区经济的运营质量和效益。
⑴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步伐;
⑵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煤与非煤协调发展;
⑶依靠智力支持,永续经济增长动力;
⑷完善现代营销网络体系,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⑸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资本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3.3矿区城市化发展
矿区城市化发展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城市是城市的特殊类型,其成长演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在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煤炭城市,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并制约着矿区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基于对矿业城市成长演化规律和我国煤炭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认识,现提出矿区城市化发展的有效对策如下:
⑴遵循矿业城市生命周期规律,正确实施阶段对应发展战略;
⑵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煤炭城市经济的平稳转型;
⑶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战略,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有效的转型途径;
⑷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增大煤炭城市的战略空间吸纳力;
⑸国家制定援助煤炭城市的产业政策。
4.结语
在我国,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要经济特征的资源型区域,是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主流区域。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还需我们付诸实践,投身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当中去,为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周德群.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与模型[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3]朱训.认清形势增强信心为振兴矿业而奋斗[J].中国矿业,1997
[4]谢和平.中国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科技展望[J].中国煤炭,1998
依卡化学品(Eka Chemicals)是阿克苏诺贝尔公司(Akzo Nobel)下属的纸浆及造纸行业用化学品业务部门,总部设在瑞典。目前依卡化学品拥有3000名员工,在纸浆漂白和造纸用化学品领域居于世界领导地位,其生产厂网络遍布30多个国家或地区,2005年其营业额达8.93亿元欧元。
依卡化学品(苏州)有限公司是依卡化学品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于1999年10月开业,11月正式投入生产,主要生产内部施胶剂。主要产品为:阳离子松香分散液和AKD乳液,目前年产量达24000吨。2006年11月,为配合中国造纸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作为在中国的又一大生产基地,依卡化学品(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该工厂总投资超过400万欧元,与苏州工厂的年生产能力相同,预计年产值为1.5亿元。
防污、治污是造纸工业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外贸出口连年攀升,专家预计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仍将持续下去,因此中国对于纸张和包装用纸箱的需求等将会持续不断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市场对纸浆和造纸化学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人们也已经充分的认识到,造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废渣、毒性物以及噪声,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造纸工业全过程的污染问题进行控制、防治或消除处理,就成为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
产业链条上的共同责任
依卡化学品是专业从事纸浆及造纸行业用化学品的生产者,深知纸浆及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关乎其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作为整个造纸工业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依卡化学品通过对造纸工艺深刻而完全的理解,牢牢把握客户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准确而迅速地应用先进的技术来帮助客户推动业务的增长,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卓有成效的创新和研发工作
依卡化学品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而着称于世,并以此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利益。依卡在欧洲设有4个科研中心,在美国设有一个研究中心,全球共有200名的全职科研人员从事着有关造纸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工作。2005年依卡在研发中的投资高达销售额的3%,当年依卡取得20项专利并加以应用。特别是,依卡在中国投入的研发资源不断增加,目前依卡已经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非木材纸浆及造纸技术、符合环保要求的漂白用化学品等展开研发。同时依卡还就造纸厂的废水处理技术开展了大量创新和研发工作。
以二氧化氯在漂白工艺流程中的应用为例,依卡化学品拥有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SVP工艺和在常压条件下进行的HP-A工艺来产生二氧化氯的专利技术,该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二氧化氯控制微生物,对各种微生物和孢子都有明显效果,提高产品质量――无腐浆和生物粘膜,即有效驱散纸浆中的粘液及无机沉淀物,从而消除了纸浆中固体块状的形成,不会形成有毒有机卤化物,对设备无腐蚀性,有效消除异味等众多的优点,不仅为漂白工艺流程更加环保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其客户带来从浆料到成纸利润的全面提升。
目前二氧化氯漂白工艺与氧气和过氧化物的结合使用几乎在全世界大部分范围内全部取代氯气。此工艺不仅是当今世界上纸浆厂改选的标准方法,而且也成为新建纸浆厂的标准工艺。
通过在脱墨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依卡向各大纸厂推广其皂类和表面活性剂类的脱墨产品。通过脱墨技术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各造纸企业废纸回用的进程。在我国新闻纸和包装用纸领域,目前均不同程度的采用废纸作为主要原料,进一步达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在助留和助虑剂方面,依卡针对客户的不同纸种和不同纸机的特性来选择产品系列下的不同型号,以其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服务,来确保客户进行高效的造纸生产活动。
针对高增长的市场策略
凭借其多年来在纸浆和造纸工业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分析,针对新兴市场地区和传统市场地区不同的需要,采用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成为造纸及纸板的高需求增长市场,自1999年底依卡在苏州建立生产基地,全面的满足了江苏和浙江两个最主要的市场需求。2006年末,在华南地区造纸行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依卡化学品又在广州开设新厂,依据该地临近珠江三角洲港口区域的卓越地理位置,依卡可以直接从本地采购主要原材料,同时和主要客户只距咫尺之遥,使得依卡可以牢牢地把握成本优势,同时还为依卡把产品出口至其它亚太地区市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一流服务和高质产品的保证
依卡化学品的目标是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领先的应用技术及一流的技术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依卡化学品对自身生产过程的严格管理和精密的安排。2002年1月,依卡化学品(苏州)有限公司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2006年作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扩展,依卡在广州开设新厂,项目投资总额达442.5万欧元,承建商均来自国内公司,并在国内采购主要的承建材料和设备,全部工程按期完成,并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损害。依卡一直以国际先进的、一流的标准来布局和规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作为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其本身也必须在各方面达到一流的水平。依卡在纸浆和造纸流程中的科学应用,保证了依卡本身的生产过程没有任何的废弃物产生,通过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产品支撑,不仅高效利用资源,还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参见以下示意图
关键词:人造板 工业发展 结构材料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和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强研究开发,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木质材料与钢、铝、塑料和混凝土等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对策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大国。建国55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板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实现我国木材和木材制品的生产从主要依靠天然林到主要依靠人工林的重大转折、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人造板厂3000余家,2003年人造板总产量达4553.36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产量2102.3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5.19%;纤维板产量1128.3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03%;刨花板产量547.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8.23%;其他人造板产量775.27万立方米;胶合木产量173.14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8642.46万立方米。我国人造板产量自2000年超过2000万立方米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第2位,其中纤维板则高居世界榜首。
近3年来,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每年平均增加217万立方米,新增生产线49条,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建成投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450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850万立方米。
我国人造板工业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木材资源短缺,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流通严重脱节;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比例小,应用范围窄;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标准落后,在产品质量、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及对粉尘、噪音、污水的控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今后,我国人造板工业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我国人造板企业应朝着信息化、重组集团化、人员知识化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和创新,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和对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以质取胜,扩大出口。
二、建立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科技合作网络,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创新技术发展。企业、研究所、大学和政府主管部门应考虑合作制定人造板长期研究发展计划,确定优先领域,避免重复研究。设备制造和胶粘剂厂商在技术开发方面可能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在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提供开发技术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知识以及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化学工业;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当前,化学工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谓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众所周知,化工生产过程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这不仅是困扰我们也阻碍了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使得化学工业生产得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正视化学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完成化学工业生产过程的从传统的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变革,充分解决化学工业生产中低能耗、高污染的问题,让化学工业生产向着环保型的、绿色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未来化学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化学工业生产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1 化学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化学产品的多样化、化学原料的多样化、生产路线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法的多样化、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化学工业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1.1 污染物的来源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在进行主反应得到主产物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副反应、副产物的产生。这些副产物是我们不要的,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加回收处理,与废料一起排出就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我们常常听说“工业三废”,其实就是指废水、废气和废渣,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无外乎这样的三种形态―气态、液态与固态。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依靠燃烧来提供大量的能量,但是与此同时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如SO2、CO2、NO2等)和烟尘对环境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液态的温度较高的废水排除后,对环境中水的溶解氧量产生极大影响,破坏水生生物和藻类种群的生存结构,导致水质下降。
1.2 化学工业生产中污染的特点
1.2.1 具有毒性大的特点
在化工厂排放的废弃物中,会存在一些有毒的甚至是剧毒的污染物。例如,在排放的废水中会含有一些氰、硫、砷,以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镉、铅等这些物质会对生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巨大的危害。还有在排放的废气中会存在一些有剧毒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氮氧的化物、氯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2 具有种类多的特点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多的特点,除了无机污染物(氰、硫、砷、钡、镉、铅),还包括有机污染物(苯及其同系物、醇、醚、醛、酯、酮)以及固体污染物(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这些种类繁多的污染物无论对大气、生物以及人体的健康都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生物。进入土壤中会使得土壤酸碱化,阻碍植物的生长。
2 化学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1 政府要增加化工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投入
化工生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相关化工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例如设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或者提供财政补贴。这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化工企业才能更加致力于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从而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2.2 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机构
我们知道,无论是化工行业还是其他的产品生产行业或多或少的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政府可以集中资金以及相应的人力、物力来专门建设一个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机构,专门负责对环境的评估与治理。这样将相关的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集中,能更好的攻克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2.3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的监管在环境的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对超额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罚款,能有效的阻止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并且环境监管部门还应该责令化工生产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 实施技术推进战略
根据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按照“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管理措施、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使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有效落实。我们知道化学工业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因此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生产的技术问题,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停止其中一些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化工生产,这样才能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出路。
2.5 实施技术组织战略
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设计机构与企业生产的优势,构建坏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联盟。研究出控制排放、降低能耗的新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满足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多种技术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生产。
2.6 制定与时俱进的战略发展方针
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关注世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在企业生产内部采用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的综合治理措施,来提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并在化工企业内部逐渐建立资源节约、结构合理、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学工业体系,实现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化学工业生产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需要人们在化工生产的过程总将化工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工业生产在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时刻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我国的化工生产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由高污染、高能耗、粗放经营状态向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最终实现化学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孟祥芳,唐家龙,夏来保.我国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
1.1具有毒性大的特点在化工厂排放的废弃物中,会存在一些有毒的甚至是剧毒的污染物。例如,在排放的废水中会含有一些氰、硫、砷,以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镉、铅等这些物质会对生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巨大的危害。还有在排放的废气中会存在一些有剧毒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氮氧的化物、氯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具有种类多的特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多的特点,除了无机污染物(氰、硫、砷、钡、镉、铅),还包括有机污染物(苯及其同系物、醇、醚、醛、酯、酮)以及固体污染物(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这些种类繁多的污染物无论对大气、生物以及人体的健康都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生物。进入土壤中会使得土壤酸碱化,阻碍植物的生长。
2化学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1政府要增加化工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投入化工生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相关化工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例如设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或者提供财政补贴。这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化工企业才能更加致力于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从而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2.2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机构我们知道,无论是化工行业还是其他的产品生产行业或多或少的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政府可以集中资金以及相应的人力、物力来专门建设一个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机构,专门负责对环境的评估与治理。这样将相关的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集中,能更好的攻克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2.3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政府的监管在环境的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对超额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罚款,能有效的阻止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并且环境监管部门还应该责令化工生产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实施技术推进战略根据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按照“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管理措施、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使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有效落实。我们知道化学工业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因此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生产的技术问题,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停止其中一些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化工生产,这样才能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出路。
2.5实施技术组织战略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设计机构与企业生产的优势,构建坏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联盟。研究出控制排放、降低能耗的新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满足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多种技术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生产。
2.6制定与时俱进的战略发展方针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关注世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在企业生产内部采用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的综合治理措施,来提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并在化工企业内部逐渐建立资源节约、结构合理、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学工业体系,实现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剔除市场需求的因素,一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制于资源和环境这两大支撑条件。
资源支撑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铁矿石供应,如果一国的自产铁矿石资源不能满足其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考虑海外矿山资源、矿山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等条件能否支撑。
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环境资源,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钢铁工业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致力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钢铁工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铁矿石资源支撑条件
当中国年钢产量达到8亿―10亿吨时,至少年需铁矿石成品矿13亿―16.4亿吨以上(基于现有冶金技术),假设国产铁矿石能维持在3.6亿吨(2008年水平),每年铁矿石供需缺口将达到约9.4亿―12.8亿多吨,对外进口依存度将上升至70%以上。
中国自产铁矿石的支撑条件
根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评价(铁铜铝)》的统计数据,全国保有铁矿资源储量593.85亿吨(原始品位),已占用铁矿保有资源储量266.64亿吨(原始品位),未占用327.21亿吨(原始品位)。以现有储量作为2020年以前生产和规划的依据,预计到2010年、2020年铁矿的累计可供储量分别为98亿吨(原始品位)、110亿吨(原始品位)。
中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中约有1/4为难选矿,其中97%为贫矿,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有12亿吨左右,仅占全部储量的2%左右。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而且中国铁矿石品位每5年还下降一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美、日等国经验,虽然废钢资源可以作为对铁矿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但是,目前国内钢铁资源积蓄量非常有限,且大量钢材被用于建筑领域,这一领域的废钢回收周期至少需要30―50年,10―20年内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废钢资源,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基于铁矿石的长流程生产模式来实现。
假设中国现已形成的铁矿石成品矿3.6亿吨(2008年)生产能力保持不变,加上在建和拟建将要形成的生产能力,预计2015年国产铁矿石成品矿将达到4亿吨,2020年国产铁矿石成品矿生产规模将达到4.2亿吨。按照85%的实际开工率(2008年实际开工率为85%)计算,2015年、2020年中国成品矿的实际产量分别为3.4亿吨、3.6亿吨。
因此,整体来看中国后备铁矿资源增长潜力不大,储量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滞后于消耗速度,保有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供给保障能力来看,中国铁矿石资源的供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和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进口铁矿石支撑条件
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储量最为丰富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储量的5.1%。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报告《矿产品概要》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世界铁矿石储量基础为3500亿吨,铁含量为1600亿吨。此外,依靠地球物理研究的深入、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勘探区域的增加,南半球发现大型新矿床的潜力很大。
从铁矿石实际供应的角度分析,如果以2001年为铁矿石产量基期,世界铁矿石资源可保证世界钢铁工业生产160年;如果再加上不断探明的新增储量(1988年迄今,世界铁矿石新探明储量增加了70%),且加上50%的废铁回收率,世界铁矿石富矿资源可以保证世界钢铁工业再发展319年。
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未来绝大多数铁矿储量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铁矿的开采速度,铁矿石资源的保障程度很高。
世界上大型的铁矿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中亚以及南亚,高品位矿区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几个国家。
其中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CVRD)公司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主要铁矿石资源集中在巴西南部的“铁四角”和北部的巴拉州地区,拥有博佩贝铁矿、卡潘尼玛铁矿和卡拉卡斯铁矿,总计储量为86亿吨(60%品位以上),年生产能力为3亿吨,球团矿生产能力2000万吨。
由于该公司铁矿石主要为露天开采,且拥有独立配套的铁路运输线和专用深水泊位(20万吨级以上),淡水河谷长期稳定释放产能的能力非常强,主要矿产可维持开采近400年。
世界第二、澳大利亚第一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Rio Tinto),拥有110亿吨铁矿石储量,公司大部分资源都在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2009年,力拓的哈默斯利(Hamersley)和罗布河(RobeRiver)两大铁矿共生产铁矿石2.17亿吨,约占澳大利亚总产量的50%,每年80%以上产量用来出口。
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第二的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公司(BHP),拥有70亿吨以上的铁矿石储量,主要铁矿纽曼(Mt.Newman)、扬迪(Yandi)等位于西澳大利亚,2009年铁矿石产量1.3亿吨,每年90%以上的产量用来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不考虑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仅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已经披露的新增铁矿石产能,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就将达到12.83亿吨/年。加上世界已经形成的16.32亿吨/年成品矿生产能力,2020年世界铁矿石生产能力至少可以达到29.15亿吨/年,完全可以满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
运输保障条件
从全球干散货船运输能力的角度分析
根据前面的预测,2020年我国未来需要进口铁矿石9.4亿吨以上,约为当前2009年进口量的一倍多,进口总量将继续保持在全球55%以上的水平。
国际航运业权威资讯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所(Clarkson Research Studies)2009年预测则更进一步,认为提前5年,到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就将占到全球总量的60%以上(约8.7亿吨)。未来世界干散货远洋运输业至少要为中国铁矿石进口准备9亿吨以上的运输贸易量。
根据克拉克松的历史经验研究,如果要达到世界散货运输市场供求平衡,世界散货贸易量的保障倍数应为干散货船载重吨总量的13倍左右。截至2009年10月份,全球干散货船队拥有船舶总量7178艘,实际形成4.489亿吨载重吨能力。将世界范围内干散货船下水增速谨慎的设定为4%,到2015年世界干散货船将形成5.462亿吨载重吨能力,实际将提供干散货贸易量为71亿吨,其中的20%按常规是可以提供给铁矿石的运输量,以此推算届时将向世界范围内提供铁矿石贸易运输量14.9亿吨,可以满足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干散货船与专业运输船相比较具有成本低廉、建造周期短、生产技术成熟等显著特点,其产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一年内进行调节(缩减或释放)。不仅如此,即使未来出现干散货船的供需缺口,也可以短时间内利用集装箱货轮或单壳油船紧急改造而加大市场供应量。
所以,未来世界干散货轮载重吨位的规模增长和形成的实际远洋运力投放总量,完全可以保障中国铁矿石的进口需求。
从中国铁矿石接卸港能力的角度分析
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0万吨级及以上的矿石码头32个,平均泊位接卸量只有1090万吨,非常缺乏20万―40万吨级以上的铁矿石专用码头,全国铁矿石港口通过能力只有3.7亿吨。而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4.4亿吨,形成的接卸量为5.1亿吨(多出部分为二次转运量)。
港口“通过能力”与“接卸量”的矛盾,直接导致港口长期存在铁矿石压港现象。
2009年6月下旬,好望角型船在中国港口创纪录达到87艘压港量(卸货周期21天),也就是说当时全球每10条好望角型干散货船就有一条压港在中国。
中国港口通过能力最紧张,也是全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地的北方港口区,2008年接卸进口铁矿石3.41亿吨,占全国的66.3%,而北方港口大型矿石码头的实际通过能力只有2.04亿吨,接卸缺口达到了1.3亿多吨之多。
从具体港口看,天津港矿石通过能力为0.3亿吨,实际接卸了0.57亿吨;日照港通过能力0.35亿吨,实际接卸0.67亿吨;青岛港通过能力0.4亿吨,实际接卸0.76亿吨。并且,当前中国主要20万吨级以上的铁矿石专用港口还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未来铁矿石进口量对港口区的压力将逐年增大。
进一步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港口区堆场面积狭小和铁路专用线(钢厂―港口)的短缺,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港口的疏港能力发挥,而导致内陆钢铁企业要长期忍受相对较高的到厂铁矿石价格。
根据国家发改委与交通部规划,到“十一五”末(2010年)中国港口将形成4.2亿吨的通过能力,但这还远不能满足进口9.4亿吨以上的铁矿石的卸载量需求。
环境支撑条件
中国钢铁工业素有“污染大户”之称,总能耗约占全国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6%,耗水量占工业总量的14%。如果继续以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能耗、排放水平),当未来中国年产10亿吨钢的时候将每年一次性消耗7亿吨标煤、16.4亿吨铁矿石(品位64.5%)、50亿吨新水和排放20亿吨的温室气体,以当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环境来看,其对国家环境外部影响非常重大。
在环保约束的前提下,中国钢铁工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国家已经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外部性影响进行了界定,并明确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外部影响内部化。为此,国家发改委在《钢铁产业振兴规划》(2008年)中制定了相当高的环保标准,到2011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低于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按照以上目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中国钢铁工业正在逐步将对环境的负面外部性影响内部化,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在节能减排方面,2008年占全国产能8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6.62吨标准煤下降到5.5吨标准煤,吨钢耗新水由8.6吨下降到5.58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1.97千克下降到1.36千克,吨钢COD(化学耗氧量)排放由0.22千克下降到0.14千克,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率由91%提高到95%。
在同行业比较方面,在全部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比已经降到造纸、化工和火力发电之后位例第四;废气排放量占比降到火力发电行业之后,略高于化工行业,其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比低于火电行业、非金属矿产行业和化工行业,排名第四。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革新生产技术逐渐将对环境的外部性负面影响内部化,并正在成为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借鉴先进钢铁国家发展经验,世界主要钢铁强国多年来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已经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其钢铁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因为过多的环境约束而受到影响。
如在日本,其环境容忍度更低(国土狭小、人口稠密)、钢铁资源需求大(人均钢铁消费量峰值802千克/人),但通过在钢铁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目前日本全国钢厂固体废物回收率达到98%,吨钢二氧化硫排放只有0.76千克,吨钢废水COD排放量28.6克,等等。并且,日本钢铁工业联盟规划到2010年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为:直接节能10%(较1997年水平),“三废”实现全部内循环,间接为周围社区和钢铁产品用户节能5%。
关键词:资源利用率;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状况
1.山西省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含煤面积有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3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山西省自北向南分布有6大煤田:大同、宁武、太原西山、河东、霍西、沁水及若干个小型煤产地,保有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有2652.8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045.31亿吨(含储量589.21亿吨),资源量1607.53亿吨。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总量约占全国的25%,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分别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1%和30%。
2.山西省的煤质优良,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灰、低磷、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粘结性强。煤炭品种齐全,有焦煤、气煤、肥煤、瘦煤、无烟煤、贫煤、若粘结煤、褐煤、长焰煤。开发条件便利,山西的煤炭埋深大概在300m-500m之间,地质结构单一,煤层厚,埋藏浅,断层少,开采条件好。
3.山西省位置适中,交通运输通畅。距离华东和华南市场很近,有京包、石太、太焦、太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条件好。
二、山西省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山西省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平均开采强度在25%以上,由于长时间、大规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十五”期间,全省重点煤矿已有“一局十七矿”衰老矿井关闭破产,衰减生产能力1600万吨。据测算,预计2007到2020年,五个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将有32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衰减生产能力约5400万吨。全省地方国有煤矿及乡镇煤矿,由于大部分矿井主要开采边角、浅层资源,批准井田面积和资源储量小,已开采多年,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减少能力1亿吨。
2.资源回收率偏低。山西省煤矿开采由于管理不科学,技术不到位,资金有限制,一直进行粗犷式的采掘。在开发过程中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偏低,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试点前,经过一轮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全省的煤矿资源回采率有所提高,达到47%,初步形成煤炭企业节约和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的机制。但是地方煤矿的资源回采率仅有15%,导致整个山西省的资源回采率还是很低,浪费非常的大。这样算一下,山西省每开采1吨煤就平均要浪费2.5吨,2006年的年产量大概是6亿吨,那2006年浪费的资源就高达到15亿吨。
3.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偏低。煤矿中蕴含着许多的共生、伴生资源,包括: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山西省每采掘1吨煤大概损耗这些伴生、共生资源高达8吨。每年因为采掘煤炭所浪费派发的煤层气大概60亿立方米,接近于“西气东输”工程输气量的一半。全省的煤矸石的利用率还不到20%,粉煤灰的利用率不足54%,综合利用率很低,浪费了很多有用资源。
4.煤炭开采严重破坏水资源。根据多位专家院士鉴定的《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影响及评价》的研究表明,山西每开采1吨煤需要损耗2.48吨的水资源,每年开采大概6亿吨煤,则破坏14.88亿立方的水资源,相当于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总引水量,而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指数(依据人均、亩均、单位面积平均水资源量)排序中列第29位,山西省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加剧了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据统计结果表明,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高达20352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其中,严重破坏的水资源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一般破坏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5%,影响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9%。山西省对地下水系的破坏非常严重,由于采煤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河流流量下降或者断流,给600多万人,以及几十万头牲畜饮水造成严重困难。
三、山西省煤炭工业资源改革取得的成效
为了解决山西省面临的资源问题,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效率,山西省率先开展了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在《关于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及其实施方案的政策指导下,首先根据批准的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对全部新设置的煤炭矿业权进行配置,实现了有偿出让。其次对山西省过去已无偿取得煤炭矿业权的煤矿都实现了有偿使用。再次建立了兼顾各方利益的煤炭矿业权价款合理分配机制和使用制度,完善了资源资产化和市场化管理。经过这三个步骤,推进了煤炭资源整合,提高了煤炭使用效率,初步形成了煤炭企业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机制。
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煤矿矿井由整合前的4389座减少到2598座,共整合压减和关闭淘汰矿井1791座,减幅比例达40.8%。采区回采率由试点前的47%提高到74%。到2010年试点结束后,矿井数量压减到了1000座,矿井单井平均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且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参考文献:
[1]刘世文.发展循环经济:山西综改区的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1(5):25-31.
[2]袁开智,王克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山西样本[N].中国经济导报,2009-08-06(B02).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对浙江经济发展的意义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是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能波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TheTheory offconomic Growth)--书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的新设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中产生,经过技术获取(研究、开发、引进技术)、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的总称。
技术创新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增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种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粗放型”,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量的增长,或靠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不注重改进经营管理与科技进步。“集约型”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而实现经济增长。迄今为止,浙江一直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依靠大量增加资源投入实现数量型为主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增长,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实现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工业经济状况及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浙江工业经济状况分析
运用多个指标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常用方法。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对1992年制定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了修订和完善,将纳入评价考核的指标调整为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7项指标。表1列出了1992年以来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总的来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92年的103.3上升到2005年的156.6,上升幅度为51.6%。
但是若深入分析,近10多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首先,这10多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各年度之间发生过几次波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出现下降,1998年才大体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最近两年由于宏观调控后一些过度扩张的行业亏损严重效益下降,整个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又有所回落。
其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上升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编制方法有一定关系。众所周知,标准值作为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对比基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指数的大小。而上述指数标准值,主要是考虑我国当时工业经济实际水平和一般标准确定的。7项指标标准值大体代表了我国“八五”后期的水平,这与现阶段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元/人和产品销售率96%的标准值明显偏低。由于标准值偏低,客观上造成目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虚高。
再次,从1998年以来主要效益指标变化情况看(见表2),除了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之外,其他6项指标虽都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并不明显。2005年与1998年相比,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的47.6点中,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贡献就达33点,贡献份额达到69.3%,其他6项指标改善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的贡献率只有30%强。事实上,2005年与上世纪90年代末相比,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并无明显改善,2005年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产负债率都只勉强达到“八五”末期全国应达到的一般水平。
(二)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2007年电力供应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其它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会有所加大。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人“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磨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
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浙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除基础性研究仍由国家来组织外,其他领域应把企业作为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浙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特点,分层次建立创新体系。大企业和大集团成立国家级实验室和区域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育。
(二)确立企业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从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建立严格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目标集中于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着眼于长远利益,成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确保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三)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政府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构筑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如通过设立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拓宽技术创新资金的筹资渠道,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实行新产品开发税收减免优惠,增强重点企业的留利水平,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改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为政的体制,使之联结成一个整体来共同面对技术创新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研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形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如江苏省从1989年开始开展以校企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加速了科研成果商品化的速度,使双方都获益匪浅。
(五)建设开放、高效的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网络组织机构实现一体化创新过程管理。抓好技术创新涉及的资金运作、内部组织、市场预测、营销管理等工作,有效利用创新资源。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创新文化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采取技术参股和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将研发人员的贡献股权化、期权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确保高技术人才和其所在机构对研发成果的共同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