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3: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2)04—0001—09
随着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反思的深入,国内外政策和研究再次聚焦于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占领华尔街”运动便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这一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评价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考核标准和政策绩效评价的核心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环节。企业是实体经济的生产主体,是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基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实体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的关键。
以GDP为基准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存在缺陷,尽管当前以地方GDP增长为主体的考核与激励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一大核心要素,但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的依赖、重增长轻质量、土地财政扩张和投资冲动等。
本文基于微观主体——企业来评价区域自生能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诊断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总体态势、相对优劣和内部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和非生产,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期(或当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对该地区后期(或几年后)的人均GDP水平存在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证明了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培育企业自生能力对于国家或区域经济优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研究述评
自生能力(Viability)一词广泛应用于医学、植物学、生态学和遗传学,指生存、发育和繁殖(再造)的活力与能力。林毅夫(2002)界定并推广了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能够获得不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水平的能力。他认为,违背比较优势会导致转型期的中国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进而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其后的研究认为,企业自生能力概念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除比较优势外,技术优势、竞争优势都是企业自生能力的体现(廖国民等,2003),这种能力应该是动态的,可以而且需要适度突破(郭克莎,2004),否则,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也无法自动、自发地实现产业升级(胡汉昌等,2002)。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级及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企业为轴心的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另一类是关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某一部分的研究。国内外对国家或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上。
以企业为轴心的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劣和微观层面企业关键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如劳动力)、创新的能力和创业等。其中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主要侧重于宏观营商环境的评价,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国际竞争力报告》的指标则是宏微观相结合,企业层面的微观指标主要有企业技术吸纳能力、实用专利和公司研发费用、企业集群等(Xavier,20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新经济报告》和英国政府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指数》则更加偏重企业层面的考察,前者主要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创新与技术扩散、人力资本、创业和宏观因素等五类指标,后者主要包括投资、创新、技术、企业和竞争性市场等五类指标。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也与之类似,只是应用对象和处理方法略有差异,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巴克莱银行和威尔士发展局(Barclays Bank PLC et al)的《与世界竞争》、英国贸工部(UK DTI)的《区域竞争力指数》等。国内研究方面,倪鹏飞等(2010)主编的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数(GUCI)主要依据绿色GDP规模、经济增长、专利申请数、创新能力、投入产出、跨国公司指数等指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总结出影响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全球联系。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构成部分的具体研究方面,代表性理论有企业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创业型经济理论、企业集群能力理论、企业国际化能力理论、大企业理论、企业干中学的学习效应理论。这些理论及其相应的实证研究分别表明,企业创新、创业、企业集群、企业国际化、企业规模、企业经验等都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微观构成基础。
国内大量针对中国现实的研究也证实了以上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销售收入、利润及其增长率)总体上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陈佳桂等,2003);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李宏彬等,2009);企业集群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分工、信息、信任、信用、创新、知识溢出、资源、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大企业兼具应对政府和市场的“双能力”(唐晓华等,2011)。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均把企业置于区域发展能力的核心地位,这对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内涵、评价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非常具有启发性,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即存在以微观企业自生能力为基础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量化评价的,而且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因素。
同时,既有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在概念及内涵上,对企业自生能力的界定虽然合理但仍有待完善,而普遍采用的企业竞争力概念存在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概念繁杂(Aiginger,1998)、构成要素庞杂,甚至存在着产出指标与竞争优势构成指标的混淆问题(Ronald,2002),因此,本文采用完善后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这一概念;(2)在基于企业的区域发展能力评价方面,目前主要是国家或区域竞争力评价,这些评价除了将解释企业自生能力的宏观环境因素与企业自生能力本身混为一谈外,变量间还存在相关甚至重叠的问题;(3)现有研究或是建立庞杂的指标进行评价,或是从理论上进行解释,或是对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某一部分进行评价及解释,尚未建立一个区域自生能力评价、经济发展解释和政策应用相关联的整体框架。
二、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指标设置
本文将企业自生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包括禀赋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社会、文化等环境的约束下,在竞争性经济中,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网络集群、规模优势、经验积累、国际化等建立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在竞争性经济中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实质是在竞争性经济中区域内企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及活力,这种能力和活力主要体现为区域内企业的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本文正是着眼于企业自生能力的微观层面,依据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实质构成,对区域内企业整体自生能力指数进行评价。本文共设置了五大类24项具体指标以评测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详见表1。五类指标设置依据及其具体指标设置情况如下:
1.区域企业创新力
Schumpeter(1961)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在于“创造性破坏”,而企业是其实现主体,“创造性破坏”的垄断利润是企业家执行“新组合”的动力。企业创新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经典文献中都有体现,而且是其关注的核心。在中国,区域创新的主体已由原来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导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导,同时区域间企业创新力的差异日益扩大,因此地区间创新力的差距也日益扩大(李习保,2007)。在区域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既有研究普遍将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为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朱海就,2004),企业创新投入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经费投入又分为研发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企业创新产出主要包括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技术交易和新产品,因此,本文选择表1中的八项具体指标来评价区域企业的创新力。
2.区域企业创业力
德鲁克(2002)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成功的原因所在,“100年后(自1873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只有在创业型经济成功、生产力提高的前提下,它(现代福利国家)才能真正存在下去”。事实上,不仅美国如此,在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创业型经济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路径,包括知识溢出(Acs,et al,2005)、产业结构变迁、促进竞争(方世建等,2009)、增加就业(Reynolds,1987)。在区域企业创业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本文参考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的研究,选取的区域创业力具体衡量指标主要有全员创业活动指数(TEA)、创业率指标(CPEA)和私营企业数,其中前两者是相对指标,后者是绝对指标。TEA是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与15—64岁人口数之比,CPEA指标是近三年新增私营企业数与15—64岁人口数之比,私营企业数则是一个区域创业企业存量的体现。
3.区域企业集群力
企业集群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是由于集群至少可以在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即提升区域内企业生产率、掌握创新的方向和步骤、促进新业务的形成并壮大集群自身实力。因为越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越需要依靠本土地理、文化和制度相近的优势来形成更特殊的渠道、更密切的关系、更完备的信息、更有力的激励等,进而取得生产率和创新上的优势(Michael,1998)。实证研究表明,区域企业集群力的确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区域会存在差异,美国经济增长对产业集聚的弹性系数为6%,西班牙为3%~5%,中国为8%左右(刘军等,2010)。针对区域企业集群力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借鉴哈盖特(Haggett)提出的区位熵概念作为衡量区域企业集群力的相对指标,即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全国占比除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全国占比,用相对指标计算中所涉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全国占比等作为衡量区域企业集群力的绝对指标。
4.区域企业成熟度
大企业理论(钱德勒,1987)、规模优势理论、经验积累理论等的核心结论是,企业的成熟度(包括规模、治理和经验)是国家或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各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与理论一致的结论:基于1985—199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规模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国有企业尤其如此(周黎安等,2005);实证分析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规模与债务融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勤等,2006)。在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企业IPO具有信号效应,可以提升企业后续信贷融资水平(朱凯等,2010),因此,本文采用区域内企业A股IPO融资额衡量区域企业财务成熟度;由于信息披露更加完善,且建立了“用脚投票”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等,所以上市公司整体上拥有更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因此,本文选用区域上市公司数量来衡量区域公司治理成熟度;从规模上来看,区域内中国500强企业个数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个数能体现出一个区域企业的整体规模优势,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区域企业规模成熟度的指标。
5.区域企业国际化能力
企业国际化能力理论(Sapienza,2006)认为,企业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优势、特殊市场优势、网络资源优势等形成自生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即使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引进再生式的创新形成企业自生能力(Arrow,1962)。因此,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企业国际化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通过国际化利用外资,引进、模仿与吸收国际优势技术的内向国际化能力;另一方面是利用自身优势和海外市场优势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外向国际化能力。这两种能力被形象地称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本文借鉴Melitz(2003)用FDI衡量前者,借鉴Mathews(2006)等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来衡量后者,同时考虑到中国金融企业仅集中在极个别地区,且金融业是国家控制行业等的特殊性,最终选用非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额衡量后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评价指标中并不直接包含影响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比较优势(林毅夫,2002)指标,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否认比较优势对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之所以未单独设置该指标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其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比较优势基础的生产要素的价值角色在逐渐消退,如“弹丸之地”且置身戈壁的以色列却成为高效经济的农业生产国,本是圣克拉拉荒谷的硅谷却成为全球科技中心,原是一个小渔村的香港也已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其二,2005年以后,各地区基础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比较优势情形大致相同,因为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促成了各地区间有效的劳动力流动(孙文凯等,2011),金融资源在全国均是由国家统一调节和国有产权控制(史建平等,2004),土地虽由地方政府控制,但是由于县及地区层面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地方政府也都积极增加土地供给(张五常,2008;曹正汉等,2011),甚至出现了供给过剩的情况(刘江涛等,2009);其三,比较优势理论给出的是判断某类企业有无自生能力的标准,而现实证明各地区的企业整体上都是有自生能力的。此外,企业是“经济人”,企业创新、创业、集群、经验和国际化等“经济行为”也隐含着对比较优势的考量。
在理论、实证和中国现实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中国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评价框架,即各区域企业的自生能力是对其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的综合评价。
三、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基于AHP的分析
根据表l所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体系,结合AHP评价模型程序,依次进行数据搜集、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最终作出综合评价。
1.数据搜集和标准化处理
根据指标设计需要,24个指标涉及各地区2005—2010年30多项具体数据,这些数据分别来自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经网数据库、《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各地区统计年鉴,还有个别数据来自于专业网站或期刊,如2010年各地区A股IPO金额和上市公司数来自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统计数据,各地区2005——2010年的中国500强公司数来自于李建明等(2011)的论文《10年来中国企业500强发展趋势》。
在收集和整理出24项数据之后,由于不同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我们首先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的方法是:
令Cij=Cij/max{当年各地区的Cij}。如2006年北京地区的专利申请数为C16=22572件,而当年申请专利数最多的地区为广东,其专利申请数max C16=72220件,因而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北京地区的该项指标数值为C16=22572/72220≈0.312545。
2.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首先,用AHP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即根据AHP模型制定的评判标度(分值),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评判标度来描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根据相对比较评判标准,构造判断矩阵,分层、逐步确定指标权重。权重确定的原则是:在尊重经济理论和中国转型期经济事实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选取平均分值,根据平均分值组成的判断矩阵,得出AHP模型下该指标的权重,并用一致性指标(Consistency Index,C.I.)、随机性指标(Ran.dom Index,R.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检查权重是否合理。如表3所示,我们对于准则层指标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指标权重。类似地,我们最终确定了表1中各项具体指标的权重。
3.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AHP评价
指标权重确立之后,即可用AHP方法计算出各地区2005—2010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借鉴WEF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可从存量值和发展值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二者分别反映了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当前水平和动态发展能力。
为了平滑单一年份的数据异常带来的评价误差,我们使用2006—2010年5年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地区基于企业的区域自生能力存量值。同样,我们还可计算出各地区基于企业的自生能力动态发展值,其计算过程与上述存量值计算过程相同,只是每一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取当年该地区在该项指标上的环比增速。最后,将存量值与发展值加权平均,得到5年年均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综合指数。表4按照排名先后分别列举了各地区2006—2010年企业自生能力存量值、发展值和综合值的评分。
四、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分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存量值和发展值的结构来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高位调整区域,即一些地区虽自生能力存量值位居前列,但发展值却不甚理想,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如北京、上海、天津;第二种类型为积极赶超区域,即部分地区自生能力的存量值和发展值都比较可观,如广东、江苏和重庆;第三种类型为快速追赶区域,即大部分中西部城市尽管自生能力存量值较低,但增量值较好,这种自生能力的发展如果得以保持,则追赶有望,如安徽、湖南、陕西、内蒙古、江西、湖北等;第四种类型称之为双重拖累区域,主要有个别西部省区,自生能力存量值和增长值均明显落后,亟待突破和关注,如青海、贵州等。
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价结果整体来看,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可能的趋势: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发展值都为正值,而且快速追赶的区域占多数。这说明如果能够保持这种势头,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就有望实现收敛。但是,第四种类型的地区短期内显然还难以挤入收敛的行列,所以这种收敛是不完全的。
就地区之间比较而言,对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总体及构成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认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劣势,进而可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更为科学地确定政策着力点。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企业创新力为例,截至2010年底,试点地区有安徽、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四川、辽宁、上海,其部分指标排名见表5。其中,就安徽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区域企业的创新力落后于企业整体的自生能力,尽管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状况正有所改善,而且,安徽在企业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上较其他试点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是在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投入强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针对安徽企业创新力的培育需要同时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否则企业的创新力瓶颈将会制约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
另外,根据上文推测,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因素,在完成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下四个模型进行验证。其中:GDP2011。表示各地区在2011年人均GDP与当年全国人均GDP之比,即各地区2011年人均GDP的相对数;GDPAY3表示各地区2009—2011年人均GDP相对数的均值;SVIAY3表示各地区2006—2008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存量的3年均值;DVIAY3表示2006—2008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发展值的3年均值;SVIAY表示2006年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存量;DVI表示2007年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发展值;SVIAY表示2006—2010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存量的5年均值。
四个模型的分析结果整体上证明了最初的推测,即一个地区某一时期(或某一年)的企业自生能力对该地区下一时期(或未来)的人均GDP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将模型1、模型2、模型3作为一组,模型4作为另外一组,可以发现,无论是未来某一年的区域人均GDP还是未来某一阶段的区域人均GDP都可以由各地区历史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来显著地解释,而且当被解释变量是一个阶段时,其解释的显著性就更强,两类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也在加大。通过模型间的对比还能发现,自生能力存量值和自生能力发展值及其单期指标与阶段指标在解释力和影响力上的差异。
四个模型中的自生能力发展值的系数均为负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29个区域中自生能力存量值与发展值位势相反的地区占多数,即本文所说的第一类和第三类区域,而近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还是存量值,所以发展值的位势与区域发展程度的位势是相反的。
五、结论
基于理论、实证和中国的现实,本文所做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评价试图为区域经济发展或经济质量的评价提供一个新的、可行的标准,或至少可以作为当前GDP评价和竞争力评价的有益补充。尽管以GDP(增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衡量基准与区域间“以GDP为基础的锦标赛竞争”的激励制度(周黎安,2007)相结合的机制,造就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但由于GDP指标存在统计遗漏、未考虑增长的成本、未考虑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不包含收入分配等因素,而且GDP可以通过重复建设、投资拉动等人为“制造”,所以这种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如造成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要素价格被扭曲、重复建设、地方分割和恶性竞争等。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之所以是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一个可行标准,不仅因为它难以被人为地“制造”,也不仅因为它是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还因为它是当前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相对于区域竞争力评价,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并未将影响发展的环境评价和发展本身的评价混为一体。
根据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评价,可以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划分为四种类型——高位调整型、积极赶超型、快速追赶型和双重拖累型,而且,这四种类型的区域呈现出一种不完全收敛的态势。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且当考察的是一段时期而非特定年度时,这种解释力和影响力会更强。这一结果的经济战略含义是: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倚重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一个地区要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应把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作为经济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在分析比较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情况,着力培育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打造优势集群,提升企业成熟度与国际化能力。
参考文献:
曹正汉,史晋川,宋华盛.2011.为增长而控制:中国的地区竞争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控制行为[J].学术研究(8):76—84.
陈佳贵,吴俊.2004.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对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8):5—11.
德鲁克.2002.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16.
方世建.桂玲.2009.创业/创业政策和经济增长:影响途径和政策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21—125.
郭克莎.2004.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1):30—41.
胡汉昌,郭熙保.2002.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9):25—30.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摘要:文章着重考虑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开放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为目的,以技术获取为手段的跨国并购投资策略的选择。通过建立一个博弈分析模型,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资产扩展”投资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利用”投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投资包容起来,形成了逻辑一致的解释。
关键词:技术获取;竞争策略;跨国并购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大多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产品低价格基础上的。虽然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商品出口量的增长,但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使一些国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知识,迅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内源式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来自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技术;另一条是外源式技术进步,它是通过依靠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杨先明,2004)。内源式技术进步,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而世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成为可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依靠国际技术转移实现技术进步。通过外源式技术进步,可以大大缩短因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并节约相应的资源投入,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可以跳跃式地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技术的超常规发展。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我国主动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指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并购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从而获得先进技术与研发资源(如研发手段、研发人员、研发信息等),以迅速地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通常会选择M&A而不是其他方式,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知识资产通常属于公司所有,是一种当地化的优势,并购可以对当地企业有绝对的控制权,降低了技术寻求壁垒。在合资公司中,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领先的优势,通常会要求控股高端技术,对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溢出有着严格的控制,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只能得到一些成熟技术,而当企业迫切需要得到对方的关键性技术时,M&A就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Dunning,et al,1997)。第二,以M&A方式实现对目标企业知识资产的获取,具有迅速提高相应研发能力的优势,从而可以迅速进入新市场(Belderbos,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
贵州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关键词:数据收集;信息平台;资源调配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从产业发展的根本现状来看,农业的生产水平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性的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农业技术概述
在农业领域进行数字化管理其实质是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农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利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维持农场的健康高效运行。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根据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创新性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农场人员调配、基础机械建设、财务数据运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将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管理经验相结合,研发出的一种加强农业管理效率,提高农业产出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填补传统管理系统的漏洞,提高农场运行效率,实现人力的充分调动与农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农业机械的利用水平,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农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增强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产业的运用,也为农业经济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数字化农业就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使农业管理的过程实现数据的高效有序处理、控制农业经济运行成本和加强基础农业机械的建设等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区域水平差异较大,数字化管理技术通常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发达的区域对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此加强农业数字化进程,首先要强化其在区域推广的力度,促进区域农业的高速发展,只有当区域农场的发展具有规模性,才能带动该区域对数字化管理的技术需求,从而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率先成为数字化管理的试点地区,将为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现代化农业运行模式提供了参考模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农场管理方面的统筹规划时,要切实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管理系统的内部,不要只将其作为一种外在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实践环节、农业技术研发环节和农产品的运输存储环节要切实落实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现代化技术对农业产业的全面管理。
2农场农业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准确全面的信息采集,是建立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在建立农场统计信息系统时,农场应加强专业化机械的建设,使用专业化技术人才进行农业指导,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信息管理技术的全面有效推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实时传递的信息渠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1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1)在信息的存储方面。将农场信息通过网络数据的模式进行存储,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将农场历年的产量、收益进行对比,制作明确的统计报表,分区域实行综合绩效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技术辅助。(2)在对农场大数据的处理方面。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可以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计算,对于农场的财务管理、产量统计、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然而,尽管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力推行,但由于历年来信息数据的保存不当和基础数据的记录不完善,使得农场数据的采集和区域内农业信息的交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在农业信息采集方面。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信息交流存储平台,成为了数据信息有效管理的首要前提。相关部门应将农业数据平台作为各区域农场实时信息数据存储的数据库和区域化数据对比的网站,从而实现对农场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
2.2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指标表达与实现
(1)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并利用基于ASP动态网站技术开发的网络应用系统,最终实现了散点图分析、经济增长率分析等。这一技术在农业数字化研究的实现,可以直观、具体地展示农业经济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突破了农业数字化研究中单机版系统现状,实现了网络下多终端共享,并为农场数字农业集成系统网络平台的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2)数字化农场的方差贡献率是指它所包含原始指标信息变化的程度,当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至106%以上时,我们还可以认为这几个主分量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来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主分量中载荷因子相关系数大小排序,说明第一主分量主要表达了农场产出收益能力;第二主分量主要代表了第一、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第三主分量主要表达了林业的高产效益类指标。
3结语
农场经济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应深化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实践环节的应用,保证信息化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收集与存储的全面有效性。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管理方面,不仅是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发展数字化农业提升大农业层次[J].农场经济管理,2016(3).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经济;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1.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1-05-0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追踪事件、活动和事物本身以及它们发生或存在的位置的一种专用系统[1]。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空间信息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社会活动也发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因此,以处理、分析和描述地理信息为主要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就与人类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2]。
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其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
地理信息系统最早是与国土资源管理相结合而出现的,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级政府为了确定国土资源的数量和存在形式,对土地潜力进行评价,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了普查,对土地面积的精确量测工作促进了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3]。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口统计署设计了一个用于人口普查的工具,而这项技术又促进了70年代末哈佛大学计算机制图与空间分析实验室对满足上述应用的GIS的开发。而现代GIS的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计算机硬件价格下降,能够满足大规模软件的生产和应用开发,计算机的高性能能够为GIS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
二、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等优势,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既有利于数字国土、数字城市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助力其他产业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管理方面,比如长春市国土资源局的三维地籍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立体化、多角度、多比例尺的全数字化可视管理;在立足于国土管理的基础上,又提供了路径漫游、光照分析和基础地理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为城市规划、房产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共享服务,一举实现了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重保障[4]。
在森林管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以森林资源数据为基础,结合森林管理的需求,实现森林综合数据查看、统计、查询、人员管理、林班管理、湿地管理、野生动物及病虫害管理功能,并可对各类数据进行添加、修改等维护操作,大大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为地区森林资源储备、开发进行有益的指导。
在市场分析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依托人口分布位置和人口流动规律,以专业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对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预测,对有价值的商业位置进行预测。美国在线公司(AOL)推出过一项基于网上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潜在市场预测服务,成功地带动了所在城市的商业投资与商圈的发展。许多投资商正是通过在网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对有商业价值的潜在商业点进行投资,进而获得巨大的收益。
三、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
近年,各地相继开展建设“数字城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地经济发展收益开始向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倾斜,促进产业向技术含量更高、更加具有发展潜力的数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支持下的天地图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为各行业部门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各地相继开展天地图项目建设,打造本地的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出现,也是经济发展对行业发展的有效例证。在数字城市建设上,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城市主导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0个城市建成使用,成果已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运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协同化,为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创造了最直接和强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建立了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其中包括现代化测绘基准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系统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和运行体系建设等。地理信息产业在区域经济的带动下,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也变得更加有活力。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自身优势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收益又会促进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完善和发展。纵观这一规律,相信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上,地理信息产业将不仅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市场主体,而且也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先进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点,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隆里(美)等著.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第2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 陈健飞、张筱林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0.
[3] 谭泽琼.Web GIS综述[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1,(07).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197-02
1、 引言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区域经济的拓展,是指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促进和储能作用。同时,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也给本身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1。众所周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搞好传统借还服务的同时,应该针对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助推作用的项目、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和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使其为地方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期引起校领导重视,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同时也可为自身的发展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较好地解决经费短缺问题,改善、提高办馆条件,达到实现图书馆工作良性循环的目的。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然具备了良好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图书馆不仅仅是本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核心, 并且馆藏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本地区的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可以说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服务不仅是其本身的职责,也是图书馆自我完善的需要。
2、图书馆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咨询服务体系
2.1搭建咨询信息服务平台
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须实现实际意义上的个性化、社会化、集成化。这首先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突出资源优势。然后在确定区域范围和区域内企业,采取收集整理资料、制表绘图分析、洽谈协商等方法。在确定好服务咨询的企业后,通过调查问卷、网络信息调研、分析企业需求,企业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企业希望达到的最大经济效益等。最后,高校图书馆通过信息咨询全方位的为区域内的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构建全方位、无缝式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另外,一切服务须以满足企业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开发、利用区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各个信息机构之间、人员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高校图书馆的咨询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获得多渠道的帮助,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和质量,以实现区域信息化服务的协同和统一。通过对信息系统、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和管理,使高校图书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2实施信息咨询服务的手段
(一)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方式及应用、传播信息产品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文献资源的优势是任何信息服务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其馆藏资源存储丰富、专业性强、富有特色,且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纸质文献80余万册,电子图书30万余册;年定购期刊1300种,报刊200余种,并开通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多种电子资源,还通过资源共享建立了与白城市图书馆和其它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丰富的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人力资源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资源。通过学科馆员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整理,能使大量原始文献资料得以精炼。使它们不仅能够高效管理信息,而且能够高水平地创造、传播信息。
(三)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是指图书馆学科馆员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性地对馆藏资源进行选择、整理并以文摘、目录、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向用户传递,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方式
(四)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图书馆根据企业用户需求分析,发现企业对于消费者需求信息、原材料价格、产品等信息需求强烈,因此需要图书馆员根据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和专业的检索手段为企业提供有关专利文献、科技报告、数据手册等各种技术资料及竞争信息,并及时更新。
3、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的途径
3.1建立区域信息图文中心
将高校图书馆建成区域信息图文中心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的最新发展模式。学院图书馆区域信息图文中心建设的目标是: 第一, 实现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的集成应用,建设区域虚拟馆藏。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心不走“大而全”的建设思路,而是建立一个以突出学科特色,突出区域特色,服务学院教科研信息服务的专业数字图书馆,它具备专业内容丰富,重点学科、地方特色文化突出,更新及时,服务迅速的特点。第二, 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专题信息图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用户他们所需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专指性、时效性,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为其提供“量身订做”的个性化信息产品。对此图书馆学科馆员在接受用户和企业的委托后,组织力量对相关的实体地方文献和虚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提炼、加工并形成专业的信息图文资料。第三, 建立以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外文期刊共享平台。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已开通了CALIS外文期刊网的使用,因此在外文期刊的利用上拥有着区域内其他信息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根据区域企业外文资料的需求, 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加工整理相应的外文资料, 并为其跟踪服务,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3.2建设适应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专题数据库
依托地方产业格局,开发优势产业特色数据库:发展区域经济,必须挖掘区域优势,立足于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经济集群,形成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近年来,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主动适应环白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适当订购一些区域龙头企业发展方向相契合的文献,使馆藏文献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未来我院图书馆拟研究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例如包含毛纺织制造专题数据库、吉林西部湿地文化专题数据库、盐碱地治理专题数据库等,不断为区域提供所亟需的文献信息资源。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已与2010年开发建设“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网”特色数据库,通过对吉林西部草原地区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以大量不同资源类型展现了吉林西部草原地区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从另一个角度还原草原历史文化辉煌的文化成果,对于当代草原民族的现代化及梳理和挖掘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对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和提升区域文化水平,也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3建立 教学、科研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的建立是以资源共享为目标,整个教学、科研信息服务平台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资源平台、服务平台、展示平台。资源平台:主要由教学参考文献书目数据库、学术导航数据库、中文知识资源数据库、共享资源数据库、特色资源多媒体数据库等组成。服务平台:主要是从教学、科研系列用户的信息需求及使用习惯角度出发,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和数字多媒体服务功能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按教学、科研、学科知识属性建立起来的服务业务流程体系平台。展示平台:主要由从事教学、科研研究者的教学成果与学术成果简介和图书馆构建的学术文库两部分组成。
4、结语
优质高效的服务功能取决于完善而先进的现代化服务手段。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加强地方高校图书馆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未来图书馆将着力打造为科研服务型图书馆,增强信息储备,为地方及学院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服务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如花.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的优化.[J].情报科学.2004-12期
[2]Thompson, M.W, Vink, D.E, Newby, T.S.The South African Land-cover
关键词:高职院校 协同 数字图书馆联盟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协同地方政府推动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01281)和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课题“高职院校协同地方政府推动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 GDXLHYB044)成果之一。
建设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开展多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盟,能提高图书馆的综合能力。目前,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既缺乏资源的建设经费,也缺乏馆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导致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平衡,适应不了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为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全面阅读,促进信息资源的公平获取,有必要建立跨系统的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图书馆的作用,以提高图书馆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清远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
广东省清远市地处珠三角边缘,是广东省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由于地理及地质的原因,清远市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山区。
1.图书馆机构建设
清远市管理两区两市四县,共有9个公共图书馆。各馆成立时间各异,历史最长的图书馆已经有55年历史,最短的图书馆只有13年历史。清远市内建设有广东省职业教育园区,园区现有4所高职院校,未来将有5~6所省属高职院校进驻。各高职院校在清远校区均有图书馆或图书分馆。
2.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在公共图书馆中,有4个馆建有独立的网站,有3个馆建有数字资源,有3个馆建设了清远英石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清远历史文化数据库、连州传统村落数据库和地方文献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在高校图书馆中,4所高校图书馆除建设网站外,还根据各自需要,建设了中国知网服务平台、百链云图书馆、超星全文电子图书、网上在线学习与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其中1所还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数据库、旅游文化数据库和排瑶文化数据库。总体上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相对较好,基本能满足其学校的信息服务需求。
目前,清远区域内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基本上以地域或校园为界,各图书馆自主建设分散发展,缺乏整体的布局和协调。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建设还存在差异,馆际之间缺乏资源共建共享交流平台,再加上数字资源的版权及技术上的原因,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存在,致使区域内数字资源服务的不均衡,削弱了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构想
1.联盟的建设目标
资源联盟和共享服务平台要实现成员馆的服务联盟和技术联盟,从而有效促进成员馆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初期任务是建立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信息不均衡和信息孤岛问题。通过联合采购数字资源、联合开发特色数据库、联合参考咨询、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人员培训、业务辅导等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利用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共享。远景任务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清远市数字图书馆,全面建成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促使清远市的数字文献信息服务达到珠三角地区水平。
2.联盟的建设规模
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项目范围覆盖清远区域内的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专利、标准、互联网免费资源、联合目录、期刊目次库等。项目接入单位涵盖市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和清远区域内的所有高职院校图书馆,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清远市全市企业、高校、产业、中小学、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等提供全面服务。
3.联盟的建设内容
(1)整合全市数字资源。整合清远市区域内各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建立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联盟门户平台,对联盟内的数字资源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某些数据库建设不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并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让全市读者获得高质量、可信赖的信息资源。也可建立统一的用户交互接口,提高检索效率及资源使用率。
(2)构建统一的信息门户窗口。信息门户窗口是在网络环境下提供图书馆资源的综合系统,要侧重于读者应用层面,包括入口服务、检索服务、全文获取、特色资源、个性化服务等。通过统一的站点登录和检索,向读者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实现区域内的资源调度和文献传递,并建立适应清远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数据库,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供灵活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的信息服务以及其他个性化服务。
(3)提供统一专业的学术资源管理。在应用上有针对性地解决清远区域内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资源统一检索、开放链接、分类组织和管理,消除信息孤岛;提供简单易用的用户管理系统和特色资源制作、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引发需求,引导需求;提供资源评估和统计功能,为资源采购提供决策支持。
4.联盟的运行机制
(1)政府是联盟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导联盟的建设工作。建立由市文化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及清远区域内高校参加的联盟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馆制定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清远市图书馆或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办,并由成员馆派员组成联络、技术、资源和推广等小组。
(2)高校是联盟建设的主要力量,承担联盟建设的主体工作。区域内高职院校是联盟建设的主要力量。相对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要比公共图书馆的丰富和专业,人员力量的配备也较为完整,有条件和力量去推动联盟的建设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应主动承担联盟建设方案的研究工作,有责任和义务协同地方政府推动联盟的建设,按分工做好资源建设,并提供资源供联盟用户共享,为联盟的建设服务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3)成员馆间保持原有模式,分工合作,共同服务社会。联盟建设不改变原有的管理与运作模式,各成员馆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服务对象确定数字资源的建设重点,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要建立联盟的中心门户,实行“一站式检索”,通过下载与传递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资源原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政府财政根据各成员馆对外提供的服务项目提供专项资金补贴。
5.联盟的技术方法
(1)系统实现方法。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网络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目前通用的B/S应用模式,前期开发一个主页挂接在主体单位的网页上,作为资源访问入口开展数字资源的访问,后期可建立“清远市数字图书馆”网站,实现整体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联盟成员馆通过清远市城域网相连,Web终端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接入清远市城域网,并向成员馆开放。
(2)移动终端方法。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接受或访问图书馆信息服务,享用新型图书馆服务――移动阅读和参考咨询。它因将无线接入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而实现对数字化馆藏资源的移动访问,促成了由实体图书馆向移动的虚拟图书馆的进阶转变。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可通过建立移动图书馆突破地域宽广的限制,通过利用统一的平台和账户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共享。
(3)资源建设方法。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建设可采用的方法有:整合区域内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与服务,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库和导航系统;引入国内主要的文献服务系统,如超星的读秀;以镜像为主的方法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字资源;与国内的图书馆服务联盟开展合作,如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广东省高职高专数字图书馆联盟等。
三、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发展建议
1.注重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服务网络的建设
要实现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服务覆盖全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注重联盟服务网络的建设。在这方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从清远市整体区域出发,科学地规划统筹配套联盟网络。科学合理地把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近期内解决区域内个别县级图书馆仍然存在没有独立馆舍的问题,远景上把乡镇或街道的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在布局联盟服务时,要考虑到重点乡镇的建设,拓宽联盟的辐射范围,延伸联盟的服务深度,提高联盟的服务能力。在考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欠发达山区提供开展联盟的信息服务,为地区和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联盟特色服务的分支。
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要理顺服务网点之间的关系,保持联盟服务网络中节点的均衡,以保持图书馆联盟的活力。针对清远市地域宽广、经济发展南强北弱的特点,在南部地区,联盟的服务网络层次可与行政区设置相对应,还可适当地增加街道图书馆。而在北部山区,联盟的服务则可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交互无障碍为目标,适当地减少网络层次、增加服务网点,把联盟的信息服务扩展到山区。
2.推动联盟建设资金投入的多样化
发挥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效益,政府要推进联盟成员馆财政体制的转型,推动联盟建设资金投入的多样化。
首先,在清远区域内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有利于平衡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的资金投入,缩小成员馆差距。其次,将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财政投入制度化,设立联盟专项资金,纳入政府财政年度支出预算。另外,根据清远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宣传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和意义,吸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助。最后,联盟要积极开展信息的增值服务,通过服务创造收益。
3.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资源配置机制
为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体现获取资源配置的最大效能,联盟要转变服务模式,增强服务意识,走向社会,主动地为社会提供符合本地特色的信息服务;要组建资源共建共享委员会,负责调控各成员馆资源,联盟内的高职院校成员馆要主动承担此项职能,做好社会的信息服务需求分析,科学制订资源配置计划。
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联盟要大力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以技术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联盟的服务能力和联盟内资源的使用效率;拓宽互信互通的协商渠道,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地联运信息服务活动;建设资源配置的物理平台,实现共享资源有序流通,并在清远区域内提供送书上门、定期图书交换等服务。
四、小结
清远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是信息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展的要求。它的建设,体现了现代条件下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时展趋势,可使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高度共享。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一定要把握这一提高服务水平的契机,主动协同地方政府推动项目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凡莲,高波.加拿大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0).
[2]陈欣,万彤.四川省高校图书馆联盟构建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1(5).
[3]颜务林,李亚芬.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城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创新之路[J].图书馆,2009(3).
[4]周玉陶.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12(10).
[5]施国洪,夏前龙.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