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节能减排的建议8篇

时间:2023-08-10 09:23: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节能减排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节能减排的建议

篇1

一、国家出台政策法规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

据介绍,国资委已与央企、地方企业签订了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对超额完成目标的第二任期央企负责人,总体减排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或者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结合任期考核,给予特殊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实行扣分处理。对于弄虚作假的企业,除有关部门依照规定给予处理以外,国资委将在业绩考核中给予降级降分的处理。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今后,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九大措施重拳出击,以解决目前在节能减排问题上遇到的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当前,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焦点,抓住当前技术突破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节能减排道路,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他指出,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更需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系统推进。他强调,第一要增强共识,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第二要把资源工业和制造业作为节能减排重点;第三要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举措;第四要把创新驱动作为节能减排的根本动力。

二、各大企业、行业要身体例行当好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国务院总理在日前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众所周知,石油和化工行业不仅是耗能大户,也是排污大户。因此节能减排对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形式严峻,国家已经将节能减排工作摆上到了突出地位。在推广节能减排工作当中,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面临较大的困难。

首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能增长过快,抑制难度大。近几年来,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行业的投资增长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致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同时由于调控机制不力和地方保护等原因,致使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得到贯彻落实,扭转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能增长过快的势头难度很大。其次,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严重滞后。目前,行业的能耗和产排污统计办法很不健全。有的是十多年前制订的,已不适应当前行业的需要;有的根本没有标准,需要立即研究制订。另外,节能减排的统计和管理队伍十分薄弱,许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和环保管理人员,即使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也有很多需要各行业协会帮助核实。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各大企业、行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

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三、落实节能减排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由于个体的认识不足或者忽视,致使一个水、电等白白的浪费掉、汽车无情地冒着黑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环境的恶化,已经所带来的危害,而是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殊不知,水、电、气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隐患。因此,节能减排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

篇2

【关键词】鄂尔多斯 节能减排 建议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在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是,我们特别应当注重的是,辉煌的经济成就背后是环境与资源所承载的巨大压力。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正在逐渐接近极限,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在经受着能源资源供给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重困扰。可以说,在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影响下的资源环境已经无法有效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一鄂尔多斯来说.由于资源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主导地位.因此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近些年来,鄂尔多斯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采取了一些列节能减排举措.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对鄂尔多斯的节能减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鄂尔多斯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

鄂尔多斯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能源型城市。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为良好的经济发展石头。到2010年,鄂尔多斯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925.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6%。与此同时,财政收入的总量和增长速度均位居全区的首位。但是,由于鄂尔多斯是一个能源消费和废物排放较多的地区之一,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该地区正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

伴随着人们对环境、能源与资源三者关系认识的深入,鄂尔多斯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知道思想,在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它省市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制定了一系列得发展战略和政策.并采取多项举措保证能够切实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在当前情况下,鄂尔多斯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近几年来,鄂尔多斯政府逐渐认识到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程,鄂尔多斯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研究与相关部署工作。可以说,在这样的宏观领导机制下,鄂尔多斯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体化领导机制.这样的机制为节能减排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强化监督管理,科学推动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有力的监督与管理。为此,鄂尔多斯市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相关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的检查与督导,逐渐形成了由市政府牵头,环保局负责落实的监管制度。在这样的监督制度下,对减排项目采取不定期的,确保能够切实完成每一阶段的减排目标。

(三)突出重点领域,推进工程节能减排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鄂尔多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进行了领域划分,并将工作的中心放在部分重点领域上。例如,鄂尔多斯市政府以燃煤电厂脱硫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努力削减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全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四)严格环境准入,依法促进节能减排

要想真正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就必须有效控制新增污染源。为此,鄂尔多斯市重点强化了三种机制,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进而确保对污染源头的有效控制。

第一,坚持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即不受理那些未经规划环评工业园区及国家明令控制行业的项目环评:对一些建设项目与园区规划环不相符的,不予批准。

第二,严格落实新、扩、改建项目排放总量控制机制:继续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主要污染物替代排放量审查,组织开展增减平衡项目专项检查,督促等量置换措施落实到位,对存在较大差距的区县给予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将实施“区域限批”。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项目环保管理机制。严格涉及重金属等环境敏感项目的准入门槛,探索适合本市重点行业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指导意见.出台环境影响轻微项目豁免目录.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事实上,鄂尔多斯正是凭借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削减;与此同时,鄂尔多斯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也基本达到了345天以上.单位GDP能耗也由2005年的3.18万吨标准煤下降到1.47万吨标准煤。也就是说,鄂尔多斯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基于鄂尔多斯特殊的性质,要想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进程,还需要付诸于更多的努力。

三、对鄂尔多斯加快节能减排进程的途径

鄂尔多斯是一个典型的能源型城市.要想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进程,必须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尽快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型节能减排模式。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与引领作用

事实上.政府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主要是针对政府的职能特征而言的。在加快节能减排的进程中,鄂尔多斯政府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节能减排政策和监管细则,尤其是对于那些恶意耗能和恶意排污的行为一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将政府的主导、引领和监管作用切实落到实处。

(二)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进程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调整产业结构,限制资源损耗大、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是加快节能减排进程的重要举措。为此,鄂尔多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努力:

首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那些能耗低、污染少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服务产业;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果能够大力发展那些能耗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不仅能够加快节能减排的进程,同时也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应该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燃料电池、太阳能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发展生态工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环境、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为紧张。要想有效改善这种紧张的状况,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生态工业,尽快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于鄂尔多斯来说,要想加快其节能减排的进程,要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能等到全面实现工业化后再进行生态化改造,应该力求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对传统工业进行生态化改造的同时,加快发展以循环利用和综合

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化工业。

但是,要想在鄂尔多斯这样一个典型的能源型城市来说,要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非一件易事。为此,笔者认为,鄂尔多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一是以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包括回收循环、互利循环、反馈循环、链接循环、分解循环等;二是以多种方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包括对一种资源的多种用途同时加以利用、对一种资源的多种有用成分分别加以利用、对利用各种资源产生的排放物连续加以利用、将几种相关资源的利用过程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提高利用效率;三是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业。把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使各种建筑物能够充分适应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循环运动.满足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的要求。

(四)进一步提高科技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

对于鄂尔多斯来说,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如何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节能减排的进程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真正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的效用.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并进一步加强对于节能减排科技手段的研发工作。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应当加强与其它省市、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节能减排技术的共享,进而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局面。

(五)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节能减排意识

节能减排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因此,对于鄂尔多斯来所,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政府层面而言.不要因为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突破而骄傲、自满,相反,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对于鄂尔多斯这样一个典型的能源型城市来说,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只有具备了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付诸于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进程。

其次,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应该继续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使民众能够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应该通过自身的宣传工作,增加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到.使其明确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小举动也可以对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将民众充分动员起来,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格局,加快节能减排进程。

篇3

一、部分节能减排指标未完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对节能减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

一些地方没有真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节能减排,仍然追求GDP的快速增长。“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全国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但多数地方确定的预期增长目标仍然是两位数。2011年,全国单位GDP能耗计划下降3.5%,但各省的节能目标加权仅为3%左右。

(二)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高耗能行业仍然增长较快

2011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6.8%和43.1%,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与“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在工业结构中,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速快于轻工业1.3个百分点。2011年,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6%。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过快,带动了能源消耗的强劲增长。2011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9%,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2.4%,增速高于轻工业3.1个百分点;钢铁、石化、建材等重工业耗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耗煤占煤炭消费量的80%以上。

(三)投资增长过快、结构不合理,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3.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6.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2%,比最终消费高2.6个百分点;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11个投资增幅达30%以上,有15个增幅达20―30%。投资增长过快必然拉动能源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

投资结构趋重。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3%,同比加快5.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6.9%,同比加快5.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1%,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2011年1―11月,6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8.6%,较上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投资分别增长34.6%和29.8%。由于投资结构趋重,既增加了当前节能减排的难度,又因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而加大了以后节能减排的压力。

(四)节能标准不健全,技术支撑比较薄弱

目前,节能标准体系建设仍然滞后,节能标准的制定对现有技术水平迁就多,一些高耗能行业的准入门槛过低。特别是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和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覆盖面较窄,大部分工业用能设备没有能效标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还没有完善的行业节能标准,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能耗限额标准缺失,适合农村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基本是空白。

同时,我国节能减排技术水平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具有自主品牌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不多,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一些行业能效水平不高,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不够,一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等,产品多数用于出口。由于缺少政策鼓励措施,节能环保建材因生产或使用成本相比传统建材要高出很多,在市场价格方面没有竞争优势。

二、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坚持不懈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血液”,GDP增速越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就越大。推进节能减排,必须适当控制GDP的增速。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如果过于关注经济增速的下滑而强调保增长,就会转移节能减排的注意力,必须处理好“稳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坚持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力度不减弱。要认真吸取“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教训,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的责任,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切实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防止再次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抑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

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放缓这一实行优胜劣汰的时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结构优化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有研究测算,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降低1个百分点。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两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入,遏制盲目发展重化工业的倾向。高能耗产品生产应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应制定限制生产主要供出口的“两高”产品的措施,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落后产能和高耗能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尽快制定出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实行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倒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从2010年的8.3%提高到11.4%。但据行业统计,2011年,这一比重仅为8%左右,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左右。煤炭在我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而美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仅占22%左右。要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逐步改变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优质化石能源的比重,显著提高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的供给能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烟尘排放量的70%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煤炭。要从勘探、开采、洗选、加工、运输、转化到使用的全过程,大力推进煤炭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

(三)加快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促进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应用

要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集中力量攻坚一批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定期并及时更新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编制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目录,建立节能减排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落实和完善财税、信贷政策,使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企业切实得到好处,使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企业能够有利可图。加快推进以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深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四)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适当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缓解企业能源和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效应,降低节能减排成本,增加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成本。要防止简单地用行政手段和计划行为来抓节能减排工作,更多采用经济政策和市场手段,来鼓励和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政府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节能减排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将更多的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高能耗产品和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提高能源消耗量较大产品的消费税税率。开征环境保护税,将一些高能耗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将水、森林、草场资源等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提高需重点保护或限制开采的能源资源的资源税税额。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推进销售电价改革,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对能源消耗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和按热值计价工作,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深化环境收费改革,适当提高排污费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加强节能发电调度,加快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鼓励、规范自愿减排交易活动,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五)高度重视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

篇4

关键词:节能减排 专项资金 公路 水运 交通运输

引言

2011年6月20日,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374号),明确“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从一般预算资金和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下,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在推进我国绿色交通运输建设、提升绿色交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概况

1、 数额总量

根据各年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示》,自2011年至2015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11年的24744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99680万元,增加了近4倍,见表1所示。

2、 使用途径

根据《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2011年度),2011年,公路支持项目有5个,水运支持项目有6个,综合类项目有3个。

2012年公路支持项目有7个,港航支持项目有7个,综合类有4个,总体项目数量相对2011年,增加了4个。2012年,除了增加了部分领域和项目外,在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上有所突破。交通运输部首次将南昌市列为低碳城市区域性管理试点,将连云港港列为低碳港口主题性管理试点,并列支一部分资金用于科研单位节能减排能力建设项目研究。

2013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中对于水运的支持领域和项目基本没有变化,公路部分增加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应用和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系统应用2个项目,并将区域性、主题性管理试点项目和节能减排能力建设项目正式列入指南。

2014年,交通运输部坚持“领域集中、重点突出”的原则,取消了一般项目的“以奖代补”,主要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其中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包括1个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省区域性项目,7个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区域性项目,5个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4个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题性项目以及天然气营运车船主题性项目、营运(施工)船舶节能技术改造主题性项目。

2015年,区域性、主题性项目支持绿色交通省区域性项目3个,绿色交通城市区域性项目10个,绿色公路项目9个,绿色港口项目4个。

自2011年至2015年,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领域情况见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11年至2015年,专项资金的优先支持领域不断扩充,支持项目数量也逐年增多,且随着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资金配置情况及分析

根据各年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公示》,专项资金分领域(公路、水运)的支持金额如表3所示,支持水运和公路的项目数量如表4所示。

尽管专项资金的总额和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但水运行业占资金支持金额和项目数量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2013年分别仅为14.53%和12.50%。

此外,以2014年为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不同项目类型的支持金额见表5所示。

可以看出,专项资金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车船主题性项目和省市区域性项目,专门用于水运主题性项目支持资金仅为9280万元,比例较低,且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公路建设,而水运行业的航道建设内容要远远大于公路,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航道运营中倡导绿色理念、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对于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天然气船舶由于初期投资大,实施改造困难和程序复杂等原因,推进较慢。

水运行业资金配置情况及分析

将用于水运行业的专项资金分为船舶、港口、航道领域,支持项目类型包括一般项目、主题性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其项目数量和经费分布如表6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水运行业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主要集中在港口领域,占水运节能减排支持资金总额的72.4%,船舶占24.7%,航道仅占2.9%左右,而从能耗量来看,港口用能大约是船舶运输能耗的10%左右,是国内船舶运输能耗的23%,船舶领域的能耗要远远大于港口,此外,尽管航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用能量未进行统计,但根据用能设备的功率和作业时间推算,总量不容忽视,未来应予以重点关注。

将水运行业支持项目分为绿色能源、绿色装备、节能工艺、智慧港航、能力建设项目和主题性项目等几大类,则专项资金支持的各类水运行业项目数量和经费分布如表7、图1所示。

由图1(b)所示,水运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主要集中在主题性项目(绿色港口),占比为35.98%,其次16.75%用在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方面,而同样为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的岸电类项目资金支持量偏少,仅为2.04%;除此之外,智慧航道类项目支持金额偏少,仅为2.85%。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资金支持项目的配置。

相关建议

针对目前专项资金使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水运行业资金支持比例

2013年,公路和水运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分别为66989.02亿吨公里和79503.98亿吨公里。周转量方面水运比公路多12514.96亿吨公里,且自2007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5批共计100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其中水运的示范项目分别为46个,占示范项目数的46%。

而水运行业资金支持比例偏低,支持资金只占总支持资金的14.53%~37.19%,这与水运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不相符,应提高水运行业的资金支持比例,从而提高水运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

2、 增加绿色航道主题性试点项目

众所周知,内河水路运输具有运能大、成本低、污染少、占地少的特点,国务院专门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说明内河在综合交通运输运输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内河的发展离不开航道的建设,航道前期设计对能耗的影响较大,建设施工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后期的疏浚维护能耗也不容忽视,所以在航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贯彻节能环保的理念对于绿色交通的建设至关重要,但目前主题性试点项目中并不包括绿色航道项目。目前,浙江省绿色航道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创建绿色交通省建设实施方案中,技术支持单位已对航道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和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项目的效果进行了核算,积累了技术经验,为下一步将绿色航道项目纳入主题性试点方案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3、 适当提高部分项目的支持金额比例和补贴标准

岸电项目的补贴金额只占总投资的15%左右,而该项目属于绿色公益类项目,企业很难从中盈利,补贴金额比例低不能较好地提高企业开展该项目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包括岸电项目在内的部分项目的资金支持比例有利于此类项目的实施。

此外,对于以节能量核算专项资金奖励额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按照“年节能量按每吨标准煤不超过600元”计算专项资金奖励额。因此,在前面对专项资金支持情况的分析中,出现了补贴项目基本集中在信息化和天然气车辆这两项以设备投资额和替代燃料量补贴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增加适当提高以节能量核算专项资金奖励额项目的单位节能量奖励标准,比如可将目前的每吨标准煤节能量奖励额600元提高到1000元以上。

4、适时增加对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的支持

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虽然不能直接产生节能减排效益,但对行业的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根据项目产生的效果和投资额给予一定的支持金额。

对于有经济效益、也有节能减排效果的项目,企业自然有积极性实施;但如果大面积支持这种项目,就与专项资金“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初期投资效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明显、公益性较强或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的定位相背离,也难以促进企业充分发掘节能减排潜力,持续不断取得节能减排成效。

篇5

关键词: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建议及措施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地产资源和天然资源都非常的丰富,在全球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但每年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消耗的比例每年都在扩大。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我国相关的科研人员需要对能源进行不断的探究,发展资源节约型,打造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虽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但人均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是目前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节能减排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1 当前燃煤工业锅炉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燃烧效率不高与能源浪费

我国能源不能充分的得到有利运用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的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自动检测和控制仪表,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地根据运行数据对锅炉发生的状况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也对于锅炉的燃烧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与辅机的运行效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将锅炉的控制仪表调到最佳的状态,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加上燃煤工业中所放置的锅炉数量较多,且每一个锅炉的容量都比较小,这种锅炉所购置的年份都比较久远,操作起来不够简便,质量与安全不能完全确保。

1.2 燃煤质量不稳定与工作人员经验不足

当前我国仍有许多的燃煤工业锅炉在洗选和加工中运用的原煤均是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这种原煤的灰分、热值、颗粒度、含水分等多项的指标均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对于锅炉的能力也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运用这种原煤的特性与锅炉在链接上不够紧密,不容易将燃煤的热能发挥出来,还会由于一些燃料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而造成能源上的浪费。除此之外,燃煤工业操作锅炉的工作人员技术和经验不够成熟,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和考核,就直接上岗,燃煤单位也没有在后期为他们培训与锅炉相关的内容,这很容易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对燃煤工业单位的经济和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威胁。

1.3 污染物排放控制不足

在倡导环境保护的时代下,我国仍有许多的燃煤工业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都偏重于将眼光放在经济效益上,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些燃煤工业机构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没有依照相关的规定运用脱硫和除尘设备,对于锅炉所排出的污染物处理的不够彻底,从而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

2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与措施

2.1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

2.1.1 更新低效燃煤工业锅炉与改进锅炉房系统

燃煤工业单位要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需要应用当前先进的锅炉房系统,这种锅炉房系统利用循环流化床与燃气降低锅炉运行中污染物的排放量[1]。另外,燃煤工业锅炉可选喷煤粉和分层燃烧的节能技术,一样可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目的,对于燃煤工业的经济发展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针对一些已有主机和辅机的燃煤工业单位来说,要将锅炉房系统与锅炉结构之间紧密联合在一起,并且提高锅炉自动化的效果,充分的发挥锅炉系统的热能,需要引用先进的技术,对工业锅炉房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锅炉总体运行的效率。在完成锅炉房系统替换低效锅炉整个步骤后,燃煤工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对中小型的锅炉房实行科学管理,尽量将锅炉的运行效率控制在85.0%之内。

2.1.2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

燃煤工业要想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可以将所有的锅炉放置在一块,通过集中供热的方式,可以将锅炉热能比平时高出近两倍。集中供热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燃煤工业节约了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当前我国有一部分的燃煤工业锅炉所使用的煤炭主要都存在质量低和锅炉不匹配这两个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应当建议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煤炭之前先将其集中到一起,全部运送到加工和选洗中心,唯有这样,才能将很多低质量的煤炭筛选下来。

2.2 工业锅炉技术改进措施

2.2.1 燃烧系统的改进

改进锅炉燃烧系统,需要先找到锅炉膛的位置,并从中截取一个合理的位置,放置适宜的煤粉,然后在炉排层中添加适宜的悬浮燃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还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同时,锅炉操作人员在放置煤粉时要注意煤粉的适用量,如果煤粉量过多容易加大排烟的黑度,不能充分的发挥锅炉燃烧系统节能减排的作用。燃煤工业锅炉要想尽快的将锅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就需要将之前使用的燃烧设备换成当前先进的节能燃烧设备。

2.2.2 改进煤设备

层燃工业锅炉使用的都是原煤,锅炉所采用的运行方式是正转链条式,当这种运行方式与原煤相结合下,很容易让将煤分成粉状和块状,对于工业锅炉的进风带来了极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了燃料浪费的现象[3]。要改善这种状况,提高锅炉节能减排的效果,应当将原煤分成几层平放置炉排上,这样有利于工业锅炉的进风,也提高了原煤的燃率。为了节约能源,可以降低原煤中的含碳量。经过实践证明,进煤设备在改进后的效果要明显高于改进前。而且在改进后,燃煤工业锅炉单位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3 结束语

总之,燃煤工业锅炉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节能减排,需要将现代新型的锅炉设备替换陈旧落后的锅炉设备,引用当前先进的锅炉技术,对给煤设备和燃烧系统进行改进,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随时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美玲.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2011,14(11):18-20.

[2]徐金月.工业燃煤链条炉细粒子排放特征研究[J].节能减排,2012,52(6):10-12.

篇6

[关键词]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建议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029-01

1.前言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渐加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会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良好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燃煤工业的发展,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提升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锅炉是小型燃煤工业中的重要设备,也是能耗较高的设备,需要针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管控,采用有效措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2.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的发展情况

从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其中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实际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够合理的问题,现阶段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生产的能耗情况还较为严重,能源资源较为浪费,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核心技术方面较为缺乏,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提升锅炉生产的总体节能效果[1]。

2.2 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

小型燃煤工业锅炉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当中,其中锅炉行业也是如此,现阶段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生产制造企业的数量有效增加,为燃煤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很多企业在制造锅炉的过程中使用的核心技术还较为落后,影响到了锅炉的能耗情况。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情况还不够良好。第二,产业规模方面,当前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生产厂家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却并没有形成统一性的规模,产业自身的集中性较低,恶性竞争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利于有效提升小型燃煤工业行业的整体效益。第三,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产品和技术现状方面存在着较为落后的问题。工业锅炉是一种热能动力设备,为了有效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需要积极采用有效方式和手段,提升其节能环保的效果和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工业锅炉自身的高耗能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一些配套性的辅助设备达不多技术要求[2]。

3.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和策略

小型燃煤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能源设备作为支撑。锅炉在小型燃煤工业的生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锅炉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策略,提升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

3.1 不断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

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策略,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水平。政府需要积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给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顺利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依据,促进新能源的有效发展。首先,政府可以尽快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针对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较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同时还可以积极设定出促进新能源发展的具体配套措施,帮助新能源发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其次,政府的各级职能部门需要积极建立起良好的协作联动机制,促进整体效应的逐渐形成,全力推广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3]。再者,还需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针对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相应的节能宣传,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出浓厚的节能减排氛围,不断提升民众的节能意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还需要积极加强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力度,针对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积极推进工业锅炉更好的完成节能减排指标[4]。

3.2 积极建立起适合国内市场经济的工业锅炉节能监督管理体系

锅炉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对于保障生产,促进产出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工业锅炉的行业产量、销售量以及利润在不断的上升当中,工业企业针对其所投入的科研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小型燃煤工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针对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作为保障,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提升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首先,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的生产、建设情况,设置好相应的监督管理指标,确立好全面的管理机制[5]。其次,需要积极设立好相应的节能管理机构,从当前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的具体情况入手,确立好节能管理机构的具体工作职能,充分发挥节能管理机构的作用和优势。

4.结束语

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规模方面,以及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行业产品和技术现状方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策略加以应对,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不断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积极建立起适合国内市场经济的工业锅炉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加大针对小型燃煤工业锅炉生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能够有效促进小型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心毅,刘文达,王利波.我国工业锅炉使用现状与节能减排对策探讨[J].神州旬刊,2016(5):154-155.

[2] 锋,邴智刚,李尚会,等.实现超长零件测量的三坐标测量机辅助设备研制及检测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2013,30(7):820-823.

[3] 王文翊,肖洪,王裕明,等.燃煤工业锅炉实施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与节能减排分析[J].工业锅炉,2016(3):43-48.

篇7

论文关键词:加快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建议

 

我省是资源大省,除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十分丰富意外,非能源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如果能够开发和利用好非能源矿产资源,可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且分布比较集中。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黑河、伊春、大兴安岭等行政区内;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我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缓慢,但“十五”以来发展较快。“十五”期间,我省共投入矿产勘查资金近10亿元,在重要成矿区带安排了铁、铜、金和优质建材等矿产勘查项目200多个。在大小兴安岭成矿区带及我省东部地区安排的铁、铜、金等多金属矿产勘查项目中,新发现铅锌铜铁等多处小型矿产地和重大找矿线索。石墨、硅线石、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等优质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些国家急需的矿种,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世界上两个巨型成矿带—古亚洲成矿带和环太平洋成矿带,都延伸到我国境内,我省正是处于两个巨型成矿带的交叠部位,具有非常优越的成矿条件。与我省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已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相类比,我省还应发现较多和较重要的矿产。但在调查了解中发现节能减排论文,目前我省在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还存在地质勘查程度低、开发利用程度低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等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资金投入还不足。“十一五”以来,虽然省财政逐年加大了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力度,但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找矿的资金仍然不足,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也比较少,勘查开发资金得投入还远远满足不了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需要。二是市场主体作用不突出。总体上看,我省地质勘查市场发育还比较缓慢,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这直接影响到勘查开发进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我省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具有人才、技术、资料等优势,但这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都属于事业单位,它们主要承担政府投资项目,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体制、机制上限制了地质勘查单位作用的发挥。我省民营勘查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技术装备落后、资质低,只能承担简单的勘查和服务性工作,无法承担一些重要的、大型的勘查开发项目,这也影响了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进展。同时,还因受政策环境不够宽松、野外作业的季节性强、勘查难度大等因素影响,省外单位到我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还是比较少。三是服务效率低。目前我省矿业权审批程序还是比较繁杂,环节过多,涉及多个部门,每个不同的部门都根据各自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行其使审批权和管理权,有些审批事项互为前置,相互掣肘, 造成申办企业无所适从,矿业权审批时间过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非能源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面对国际资源争夺不断加剧和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国内一些资源大省不失时机地把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取得了明显效果,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大小兴安岭地处世界两大巨型成矿带的叠加部位,矿产资源极为富集。但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还没有“火”起来,具专家分析,我省至少还有2/3的找矿潜力。尽管如此节能减排论文,如果我省能把现已探明地质储量的资源有效开发利用起来,也将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因此,把发展非能源矿业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地位,完善措施,使非能源矿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1、将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的勘查开发纳入我省重点发展战略。我省各个经济板块中,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略显薄弱,主要是缺少替代产业的强力支撑。我省应抓住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机遇,结合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建设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纳入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开发利用实现更有力的保护,使大小兴安岭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形成良性互动。制定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总体规划,重点明确该经济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点矿区开发时序,产业发展布局及相应政策扶持等,用于指导和促进矿业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

2、对全省矿业权进行全面梳理,加快开发步伐。建议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对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类。一是对现阶段已具备开采条件的矿,组织专门推进组,一矿一议,理顺关系,分头推进,尽早开发。二是对于勘查程度较高、找矿潜力大、成矿远景好的矿产地,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勘查,争取尽快具备开发条件。三是加快全省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核查工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边核查边处理节能减排论文,该注销的注销,该出让的出让,尽快理清关系,加快勘查开发。

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勘查开发投入。一是争取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围绕重点矿种、重点区带,加强立项前期论证研究,力争筛选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项目,扩大与国家合作的领域和规模,争取国家多投入。二是争取加大地方投入力度。财政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经费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出让矿业权价款收入,为扩大对地勘的投入,首要的是扩大这两项财政来源。除严格规范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外,重点在出让矿业权上扩大财源。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理顺矿权关系,尽快回收价款,增强财政投入能力。如尽快启动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支持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带的勘查。三是争取加大吸引社会资金力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纯依靠政府资金,实现地质勘查突破是不可能的,必须想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当前应建立完善我省地勘市场体系,重点建设矿业权交易中心,以此为载体,完善信息、评估、交易等服务功能。聘请国内外专家,为我省地质勘查开发提供咨询、论证和推介,既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又有利于扩大宣传影响。

4、搞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我省应积极研究改进审批方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为办矿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抓紧理顺勘查工作与林业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地勘单位与林业部门防火责任制度,由林业部门派专人全程监督,保证在防火期内正常勘探。认真研究处理勘查工作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节能减排论文,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都应允许勘查,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开采。

5、调动国有地勘单位积极性,努力加快地质勘查工作。我省共有地勘单位100多家,其中国有地勘单位30多家,绝大多数具有甲、乙级资质,从事地质工作人员达2万人。应大力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他们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同时还应加快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的改制,加快企业化进程。

6、加强监管工作力度,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有关部门要把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纳入重要日程,认真组织和支持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制,及时解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当前要重点解决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等问题,对在规定时限内不能提交地质成果、投入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取消其矿权。同时,要坚持重点武装矿权所在地监管队伍,在矿权价款使用上要保证必要的监管费用,提高基层单位的监管能力。

篇8

关键词 天然气汽车;油改气;节能减排

一、东莞市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东莞市作为珠三角最核心的城市之一,其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常虎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东莞交通的状况是公共交通分担率仅为5%左右,摩托车和私人小汽车的分担率占到60%。在居民出行方式构成中,摩托车比重达到45%,步行、自行车比重占40%,而公交不足5%。截止至2007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17.84万辆,因禁摩影响,比上年下降0.9%。其中汽车保有量60.89万辆,增长24.4%。目前东莞的汽车保有量还在以每月万辆左右的速度递增。

二、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对东莞市节能减排工作的贡献与意义

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不仅是政府的行动目标,更是人类解决生存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车用燃气项目正常生产时基本上没有废水、废渣污染,有利于节能减排。使用燃气代替燃油作为汽车燃料,是使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大幅减少,净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三、排放成分分析

据深圳市对第一批液化石油气/汽油双燃料汽车的检测所统计的资料,燃气汽车环保效益显著,与燃油汽车相比:CH(碳氢化合物)减少70%、CO减少80%、NOx减少39%、CO2减少24%,并且杜绝了铅、苯、烃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根据2007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东环监委字(070611)第8号监测结果:人口稠密的市区,大气中86%的一氧化碳,96%的碳氢化合物,56%的氮氧化合物来自机动车尾气,且逐年上升。汽车使用天然气之后,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可减少97%,碳氢化合物可减少72%,氮氧化合物可减少39%,二氧化硫可减少90%,苯铅等重金属粉尘可减少100%,噪音可减少40%,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四、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贡献

据目前出租车燃料改为天然气的情况看,经初步测算2008年将可实现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0吨,碳氢化合物17.5吨,氮氧化合物17吨,二氧化硫11.8吨。根据规划和已建成的站,2010年,共建设12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每年的车用天然气气量约为4500万方,将司’替代约3.7万吨汽油的消耗量,将可实现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15万吨,碳氢化合物182吨,氮氧化合物176吨,二氧化硫122吨。到2020年将可完成60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建设,年供气量将达18900万方,将可替代15.7万吨汽油的消耗量,并可实现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7.4万吨,碳氢化合物763吨,氮氧化合物741吨,二氧化硫514吨。届时出租车使用CNG汽车的比例达到90%、公交车使用CNG汽车的比例达到100%、环卫车使用CNG汽车的比例达到100%。因此,天然气汽车对东莞市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燃油紧张的现状、推进东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五、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在东莞市的实施建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