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09:23: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教育改革,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就要顺承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3.改变高中语文教育现状的客观要求
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但长期以来注重“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成为注入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枯燥。加之教师的教案设计存在误区,教学模式的老化,另外,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泰山北斗”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老师怕失去自己的威严,另一方面学生也怕老师的呵斥,师生之间存在隔膜。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些种种状况。
二、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几个设想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因此,可以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目的追求上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是把学生智力、创造力开发放在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力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文字学会思考,形素养,体会并内化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学目标改革动向上必将是一种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趋势。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四)教师教案的设计要改变思路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五)建立一种复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学模式追求上的丰富多样化,表现为一种复合开放式的发展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语文教学所需要的。
(六)建立探究互动式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在笔者看来,这样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就是一个师生间探究互动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新课程标准那里,有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动向那就是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变革。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原有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考目标取向、模式单一、封闭式教学以及单向化的教师主导现象必将被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以及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改革所取代,教师教案的设计也将作出很大程度上的调整,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乘着改革的春风,大胆地走出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拥抱历史,去激扬文字,去感悟生活的美,语文的美。愿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来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中生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帼眉.高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李洪森.语文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张建人.语文教育改革.山东教育,2000,9
实用性和人文性是高职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学生需要在学习期间培养起自身的综合语文素质。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育应当注意实用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职语文;实用性;人文素质教育
现在高职语文改革有很多不同的呼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张实用性,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诉述两种观点一个强调实用性,一个强调人文性,似乎走到了两个极端。其实不然,强调实用性的一方并没有完全否定人文性,而强调人文性的一方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实用性。他们只是有侧重的进行讨论,只是单纯从某个角度来讨论改革的问题,所以观点并不全面。我认为还是二者必须兼而有之,缺一不可,并且可以互补。
1高职语文教育以实用性为基础
高职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不太理想,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写错别字、语意不通是常有的事情。对于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掌握方面,“听”和“读”勉强过关,但是“说”和“写”仍然无法达标。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才。这种人才都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撰写能力等。这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职语文的教育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教育家意识到了高职语文教育实用性的重要性,因此在改革的过程别强调高职语文教育的实行性。有些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比较大,例如:本学校的语文教师亲自编写《实用语文》的教材,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口语交际和应用文的写作上,并且同专业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达到语文教学实行用性的目的,而且成为本校的教学特点,教学效果十分突出。这样的高职院校很多,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实用性是基础,偏离了基础,高职语文教育也就偏离了方向,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2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可偏废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不仅是语文工具的学习,更是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语文所包涵的人文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具有科学性、文学性,以及思想性的特点,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元素,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关乎着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道德风气的传播,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离开了语文的指导,学生脱离学校走进社会后,会感到非常迷茫,无法适应社会。如果高职院校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也许会取得一些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经过时间的检验,这样学生会后劲不足,很多学生最终沦为社会底层,不能达到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面对现代化教学改革,现在很多教育家已经意识到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性,要求高职院校开设有关人文素养的教育课程。具有体实施办法还需要大家共同思考,集思广益一定可以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实用性,又要注意人文性,例如:高职院校教师从实行性和人文性出发,亲自编写教材《实用语文》,并设置人文素质培养部门。实践中,实用性教育大多可以按计划进行,而且人文性教育由于找不到方向或者有效的方法,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培养首先需要选定教材,教材的内容大多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主,同时加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因此要以短篇为主,课外时间充裕,要以中长篇为主。其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教师只是起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结合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染学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课外阅读要以中长篇为主,并让学生到讲台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并帮助学生改正缺点。除此之外,学习还可以组织相关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故事会等。
3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实用性相辅相成
高职语文教育,无论开设《实用语文》课程,还是《人文素质》课程,都是语文课程,只是侧重点不同,一个注重实用性,一个注重人文性,但都是为了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用语文》课程的开设,以社会实践为依据,以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为目的,开展情境教学,提高语文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也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两种课程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不断要求改革方案。目前我们的高职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高职教育改革艰辛且漫长。
作者:白雪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人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学会协调与他人、集体、社会乃至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感,同时不断健全个人道德素质。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有很多人文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具有责任感的人。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客观判断事物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种方式,在心理活动中是属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智力的核心内容就是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对其思维能力的扩展。思维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创造思维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第一,创造思维能力的分析。其主要就是针对已知的事物以及未知的事物展开深入的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这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素质发展以及思维扩展奠定可靠的基础。创造思维主要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发散思维是一种根据自身具有的知识、经验,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及角度看待事物,进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在看待事物方面,要求学生持有多角度、多方面的手段与途径,不要局限在常规以及常识上,一定要适当地进行知识扩展,寻求不同的知识角度,以更好地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第二,想象思维能力的分析。即一种在知觉材料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要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其是知识进化的动力。”由此说明,想象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对精神世界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资料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语文老师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方法的运用,主要包括扩想、续想、推想等。其中,续想主要指的是通过文章结尾,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一定的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树立“人人应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以及培养相关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不要将其当成是升学的必备要求,实施“题海”战术,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不要只是单纯地注意几个学生的成长,忽视其他学生的需求。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树立素质教育思想非常有必要。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在素质教育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增强其思想道德素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阶段,要通过教学活动以及德育教育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这方面,初中语文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着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的渗透,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三、强化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人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学会协调与他人、集体、社会乃至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感,同时不断健全个人道德素质。在人文学科中,语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有很多人文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具有责任感的人。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客观判断事物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种方式,在心理活动中是属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智力的核心内容就是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对其思维能力的扩展。思维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创造思维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进行分析。
第一,创造思维能力的分析。其主要就是针对已知的事物以及未知的事物展开深入的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这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素质发展以及思维扩展奠定可靠的基础。创造思维主要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发散思维是一种根据自身具有的知识、经验,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及角度看待事物,进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在看待事物方面,要求学生持有多角度、多方面的手段与途径,不要局限在常规以及常识上,一定要适当地进行知识扩展,寻求不同的知识角度,以更好地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
第二,想象思维能力的分析。即一种在知觉材料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要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其是知识进化的动力。”由此说明,想象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对精神世界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资料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开展。语文老师在训练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方法的运用,主要包括扩想、续想、推想等。其中,续想主要指的是通过文章结尾,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一定的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一
吕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一个相当普遍的意见,认为多数青年人在学校里没把语文课学好,使用语文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语文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都很着急,都希望改变这一情况。”[1]到了1978年,吕先生又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第67页)吕先生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曾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掀起一个。十几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为什么?今后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此,吕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他说:“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44页)他又说:“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58页)关于语文性质的认识,3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语文教学走了不少弯路。语文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吕先生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2]“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59页)这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文(口语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读、写)来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吕先生这个工具论的观点正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特征,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论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个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关于学习语文的过程问题,吕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53页)由于语言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语言的模仿要着眼于认识活动的模仿,把观察、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正确模仿、反复实践、养成习惯的动态过程。所以,他说:“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样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59页)
二
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学习过程这一根本问题后,就能居高临下地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种种矛盾。吕先生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陈腐的旧观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思想观念上的“革命”。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则是吕先生语文教育改革观的精髓。其具体内容有:
1.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改变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一过程的观念,提出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体,使知识、智力和谐发展的综合过程的观念。诚然,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旧式语文教学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文章的内容,而忽视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因而造成了偏重知识的传授,讲课主要讲知识,考查主要考知识的倾向。由于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必须会“运用”,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能力上多下功夫。吕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104页)又说:“我们要有知识,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84页)“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102页)。这就讲明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的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语文技能。如果这一认识解决了,语文教学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2.改变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的观念,提出教学生“会学”的观念。吕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134页)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法指导不应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内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决定因素的辩证教育观的体现。由于当今时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的功能由“泛智”发展为“开智”。要以自己的导学意识去唤起学生的自学意识,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起点转移。所以,对学生的智力与自学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当务之急。吕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88页)这个“钥匙”,就是认识方法、规律。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注意、思考、生疑、释疑等心理过程,才能使之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语”与“文”的规律,养成自学的兴趣和习惯。应该说,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就是教师实现“不教”的标志。当然,教学生“会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智力、能力的要求。吕先生说:“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56页)所以他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定得是相当高的。他说:“唐朝的史学家刘知几说,一位高明的历史学家要有三方面的修养:史才、史学、史识。我想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三方面的修养。”(139页)吕先生认为:“识”就是要“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139页)他把教师掌握和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放到与教师的“才”和“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赋予教学内容以明确的目的性和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吕先生的教学方法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活”。他说:“关键在于一个‘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3]吕先生说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语文规律,在教学语文过程中活教规律,活学规律;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班级状况、教师条件、社会实际等教学的实际,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要教会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
3.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提出教师是导师,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贮存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口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与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来完成。而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旨在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吕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内因作用,一向把学生看作是活的教学对象。他在一次讲话中,把给学生提供条件的教学方法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作比较,打了个精彩的恰当的比方:“这两种教学法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跟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分别相比,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改变为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能力,仅仅为它顺利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4]因此,他说:“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63页)教师“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63页)他又说:“还有课堂讨论也很有用,有的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这样,学生的思想活泼了,阅读的收获和写作的能力都会提高。”(107页)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较之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崭新的教学方式。讨论是学生群体的相互启发,相对于个体的自读,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深化学生自读的认识,纠正自读中的错误。重视讨论,班级中的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表,这种由学生通过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容易使他们懂得深,记得牢,其效果比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一下子塞给他们要好得多。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习的深入,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表现。
4.改变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他们死记硬背学好语文的观念,要提倡开辟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时代的信息,不断交流,反复练习,学好语文。语文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等,在这些主要由学生自己开展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也就是近几年所说的“大语文”观念。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当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在母语的社会环境里,学生耳濡目染,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着语文。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扩大到社会。吕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特别是看小说,那是更普遍了。”(90页)他又说:“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107页)“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101页)“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够把喜欢看书的学生由少数扩充到多数,这对课内的教学有很大帮助。”(91页)只有这样把课外的书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语文教材,才能有意识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学生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提供广阔的天地。对此,他从孤立地、封闭式地搞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训和学生得益于课外阅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大语文观念指导下,通过开放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5.改变只重视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的观念,提出更要注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的观念。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逐步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思维方式的改革。多年来,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亟需的是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维的成果,只将自己的头脑作为贮存知识信息的仓库,教师的教学只将思维的成果传授给学生,而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成果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无思考”的教学,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而且要搞清楚产生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学得主动,才能举一反三。吕先生曾以教中学生语法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就是说,不仅仅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而是着重讲语法,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人们怎样运用各种虚词和各种句法。简单说,就是少问几个‘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打一个不一定很确切的比方,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标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它们怎样在那里活动。”(144页)“希望学校里讲语法要把它讲活。……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开发。”(152页)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要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动态过程中教学语言。因此,教师应该把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过程的关注上来。吕先生的论述就很强调这点。
6.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树立听说读写都重要的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接受和表达是语文活动的两大分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特点,又使语文活动形成了听、说、读、写四种相对独立的基本形态。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产生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分析其原因与“五·四”以前学校教的全是文言文有关;与历来学语文主要为了适应考试,而考试又一直以书面语言为主,作文又在考试中占的比分很大有关;还因为语文教学长期脱离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封闭式的教学使教材、教法更新缓慢,教学大纲长期以来对听说无明确要求,教师也为传统教学的习惯势力所宥,对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习以为常造成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吕先生态度鲜明地提出“语文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112页)的观点,并多次呼吁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要并重。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用声音来交流和保存知识的机会比过去多得多了。比起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不仅年代要久远得多,而且使用的人数更多,使用的领域更普遍。因此,为了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及时、快速、准确地摄取信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语言和文字本来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可是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良于行’。我们吃尽了不会说话的亏,不能让现在的青少年走上我们的老路。”(61页)他还说:“在实际生活中,用语言的时间比用文字的时间多得多。……口头表达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些观点是从学生未来终生受用出发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全面培养语文能力,而不能以应试来决定教学任务的取舍。这也是能否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试金石。(60页)
一
吕叔湘先生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一个相当普遍的意见,认为多数青年人在学校里没把语文课学好,使用语文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语文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都很着急,都希望改变这一情况。”[1]到了1978年,吕先生又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第67页)吕先生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曾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掀起一个。十几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为什么?今后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此,吕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他说:“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44页)他又说:“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1)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58页)关于语文性质的认识,3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语文教学走了不少弯路。语文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吕先生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2]“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59页)这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文(口语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读、写)来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吕先生这个工具论的观点正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特征,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论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个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关于学习语文的过程问题,吕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53页)由于语言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语言的模仿要着眼于认识活动的模仿,把观察、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正确模仿、反复实践、养成习惯的动态过程。所以,他说:“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样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59页)
二
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学习过程这一根本问题后,就能居高临下地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种种矛盾。吕先生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陈腐的旧观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这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思想观念上的“革命”。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则是吕先生语文教育改革观的精髓。其具体内容有:
1.在知识与能力的问题上,改变把语文教学过程仅仅看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单一过程的观念,提出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体,使知识、智力和谐发展的综合过程的观念。诚然,语文教学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旧式语文教学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读文章的内容,而忽视语文本身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因而造成了偏重知识的传授,讲课主要讲知识,考查主要考知识的倾向。由于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学习它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还必须会“运用”,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和指导运用结合起来,并在指导运用、培养能力上多下功夫。吕先生认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104页)又说:“我们要有知识,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84页)“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102页)。这就讲明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授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的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套语文技能。如果这一认识解决了,语文教学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2.改变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的观念,提出教学生“会学”的观念。吕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134页)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法指导不应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内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决定因素的辩证教育观的体现。由于当今时代信息的激增,使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迅速扩展更新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奉送真理”,而在于“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师的功能由“泛智”发展为“开智”。要以自己的导学意识去唤起学生的自学意识,实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起点转移。所以,对学生的智力与自学能力的要求,使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当务之急。吕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个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有法子拿到手。”(88页)这个“钥匙”,就是认识方法、规律。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注意、思考、生疑、释疑等心理过程,才能使之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语”与“文”的规律,养成自学的兴趣和习惯。应该说,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就是教师实现“不教”的标志。当然,教学生“会学”,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智力、能力的要求。吕先生说:“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56页)所以他对教师的要求标准定得是相当高的。他说:“唐朝的史学家刘知几说,一位高明的历史学家要有三方面的修养:史才、史学、史识。我想一位高明的教师也应当有才、学、识这三方面的修养。”(139页)吕先生认为:“识”就是要“掌握教学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自如。”(139页)他把教师掌握和自如地运用教学方法放到与教师的“才”和“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赋予教学内容以明确的目的性和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手段的有效性。吕先生的教学方法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活”。他说:“关键在于一个‘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3]吕先生说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语文规律,在教学语文过程中活教规律,活学规律;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班级状况、教师条件、社会实际等教学的实际,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学语文有用,并且会用,要教会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
3.改变教师“灌输式”教学的观念,提出教师是导师,重在“启发”、“引导”的观念。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贮存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独占讲坛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地接受,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简单的口耳授受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读书作文一定要通过学生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们的愿望与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来完成。而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旨在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之。吕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内因作用,一向把学生看作是活的教学对象。他在一次讲话中,把给学生提供条件的教学方法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作比较,打了个精彩的恰当的比方:“这两种教学法的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跟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分别相比,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改变为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能力,仅仅为它顺利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4]因此,他说:“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63页)教师“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63页)他又说:“还有课堂讨论也很有用,有的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这样,学生的思想活泼了,阅读的收获和写作的能力都会提高。”(107页)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较之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是崭新的教学方式。讨论是学生群体的相互启发,相对于个体的自读,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利于深化学生自读的认识,纠正自读中的错误。重视讨论,班级中的不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表,这种由学生通过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容易使他们懂得深,记得牢,其效果比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一下子塞给他们要好得多。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这反映了学习的深入,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表现。
4.改变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让他们死记硬背学好语文的观念,要提倡开辟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接受时代的信息,不断交流,反复练习,学好语文。语文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等,在这些主要由学生自己开展的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地发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的精神,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也就是近几年所说的“大语文”观念。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根本功能是充当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在母语的社会环境里,学生耳濡目染,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着语文。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必须由课堂扩大到社会。吕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特别是看小说,那是更普遍了。”(90页)他又说:“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107页)“要大量阅读,有精读,有略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101页)“要是我们把课外阅读抓起来,就能够把喜欢看书的学生由少数扩充到多数,这对课内的教学有很大帮助。”(91页)只有这样把课外的书籍和文章也看作是语文教材,才能有意识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为学生培养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习惯提供广阔的天地。对此,他从孤立地、封闭式地搞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训和学生得益于课外阅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大语文观念指导下,通过开放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5.改变只重视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的观念,提出更要注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的观念。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逐步由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到思维方式的改革。多年来,学校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前人已经获得的思维成果,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亟需的是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追求思维的成果,只将自己的头脑作为贮存知识信息的仓库,教师的教学只将思维的成果传授给学生,而不向学生展示获得这些成果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无思考”的教学,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学生不仅要知道结论,而且要搞清楚产生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内在规律,这样才能学得主动,才能举一反三。吕先生曾以教中学生语法为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应当把语法教活。就是说,不仅仅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而是着重讲语法,着重引导学生观察人们怎样运用各种虚词和各种句法。简单说,就是少问几个‘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打一个不一定很确切的比方,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标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它们怎样在那里活动。”(144页)“希望学校里讲语法要把它讲活。……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使他感觉有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的智力的开发。”(152页)由于语文是技能性的课,要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动态过程中教学语言。因此,教师应该把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过程的关注上来。吕先生的论述就很强调这点。
6.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树立听说读写都重要的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接受和表达是语文活动的两大分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特点,又使语文活动形成了听、说、读、写四种相对独立的基本形态。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在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能力。可是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产生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分析其原因与“五·四”以前学校教的全是文言文有关;与历来学语文主要为了适应考试,而考试又一直以书面语言为主,作文又在考试中占的比分很大有关;还因为语文教学长期脱离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封闭式的教学使教材、教法更新缓慢,教学大纲长期以来对听说无明确要求,教师也为传统教学的习惯势力所宥,对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习以为常造成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吕先生态度鲜明地提出“语文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112页)的观点,并多次呼吁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要并重。这是很有远见卓识的。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用声音来交流和保存知识的机会比过去多得多了。比起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不仅年代要久远得多,而且使用的人数更多,使用的领域更普遍。因此,为了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及时、快速、准确地摄取信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语言和文字本来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可是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良于行’。我们吃尽了不会说话的亏,不能让现在的青少年走上我们的老路。”(61页)他还说:“在实际生活中,用语言的时间比用文字的时间多得多。……口头表达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些观点是从学生未来终生受用出发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全面培养语文能力,而不能以应试来决定教学任务的取舍。这也是能否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试金石。(60页)
论文摘 要: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学是以直接面对经验事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经验事实是人们通过日常交往行动展开的,借助语言沟通的交往行动是经验事实的基本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内在注定无法回避语言学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学虽然极力强调直面经验现实,但这里的现实是非经验的、抽象的,现实中的主观因素被净化了,相应的作为主观因素重要体现的日常语言也被忽视了。
社会学真正的语言学转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问题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视野。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语言不仅展开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带入了社会。语言同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同客观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的过程,因此研究现实世界应当关注语言。活生生的语言在行动之中,同时现实的行动一定是言谈着的行动,解释学的语言学研究同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研究直接统一。因此,研究语言应当面向社会行动,而研究社会行动又必须面对语言。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有其全面展开的现实基础,即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后工业社会来临使问题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由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基于此,从人际关系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团、社团与社团关系中认识人类社会,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共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沟通,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沟通而达到理解、形成共识,当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纷纷把语言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语言学转向把社会学引入了一个交往世界或对话沟通世界,一个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进入生活世界,从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动来理解社会,是转向语言学后各个流派社会学的共同趋向。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此获致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捕获到的是创造着的意义。
由上可见,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所以说,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链: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也表明,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二、语文教育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叶圣陶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语文教育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叶圣陶先生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语用实践中,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不同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
2.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以写作为例,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生动的阐述:“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总之,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当然,生活是广阔的,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决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意味着要以人的生活为根基,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构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教育只有注重向学生生活实际的回归,才有可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三、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其效果将令人怀疑。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语文教育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生活的弊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给人以空洞、突兀、生硬之感。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最终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这方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民国时期的三种教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几年前由上海出版界重新影印出版,在教育界以至更大的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刮起了一阵“怀旧风”。民国时期教育家、文学家重视对基本教材尤其是对初级学生课本的编写,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曾说:“国文教得不好,学得不好,学校教育,怎样还说得改进·”这些民国大家愿意在“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样浅白的课文编写中倾注才华,下水磨功夫。如此白话诗般的语言,让长期生活在单调的教科书语言和新爆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人们感到陌生、新奇、优美。
对老课本的怀旧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不满。现行语文教材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民国老课本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其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在传导方法上,注重循循善诱,“搀着学生向前走”。《老师很喜欢我》的原文是:“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对应着“搀”字,现行的教材可用一个“牵”字来概括。“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这种将老师形象定型化的文字,以及其他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金水桥”“大典”“检阅”“神州”“腾飞”等词汇与学生心理脱节太远。
“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一认识链是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认识语言去认识日常生活,进而认识社会,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是否一致不是绝对的。泰州学派的基本理念是“百姓日用即道”。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身边事、家中事、学堂事和经常接触的自然现象,用浅显的方法说明人伦之理、孝亲之道、自然之象,以及人际往来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和知识。这样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才算是处理好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才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这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
论文摘 要: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学是以直接面对经验事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经验事实是人们通过日常交往行动展开的,借助语言沟通的交往行动是经验事实的基本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内在注定无法回避语言学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学虽然极力强调直面经验现实,但这里的现实是非经验的、抽象的,现实中的主观因素被净化了,相应的作为主观因素重要体现的日常语言也被忽视了。
社会学真正的语言学转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问题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视野。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语言不仅展开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带入了社会。语言同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同客观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的过程,因此研究现实世界应当关注语言。活生生的语言在行动之中,同时现实的行动一定是言谈着的行动,解释学的语言学研究同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研究直接统一。因此,研究语言应当面向社会行动,而研究社会行动又必须面对语言。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有其全面展开的现实基础,即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后工业社会来临使问题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由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基于此,从人际关系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团、社团与社团关系中认识人类社会,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共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沟通,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沟通而达到理解、形成共识,当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纷纷把语言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语言学转向把社会学引入了一个交往世界或对话沟通世界,一个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进入生活世界,从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动来理解社会,是转向语言学后各个流派社会学的共同趋向。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此获致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捕获到的是创造着的意义。
由上可见,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所以说,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链: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也表明,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二、语文教育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叶圣陶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语文教育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叶圣陶先生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语用实践中,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不同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
2.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以写作为例,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生动的阐述:“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总之,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当然,生活是广阔的,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决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意味着要以人的生活为根基,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构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教育只有注重向学生生活实际的回归,才有可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三、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其效果将令人怀疑。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语文教育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生活的弊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给人以空洞、突兀、生硬之感。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最终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这方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民国时期的三种教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几年前由上海出版界重新影印出版,在教育界以至更大的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刮起了一阵“怀旧风”。民国时期教育家、文学家重视对基本教材尤其是对初级学生课本的编写,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曾说:“国文教得不好,学得不好,学校教育,怎样还说得改进·”这些民国大家愿意在“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样浅白的课文编写中倾注才华,下水磨功夫。如此白话诗般的语言,让长期生活在单调的教科书语言和新爆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人们感到陌生、新奇、优美。
对老课本的怀旧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不满。现行语文教材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民国老课本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其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在传导方法上,注重循循善诱,“搀着学生向前走”。《老师很喜欢我》的原文是:“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对应着“搀”字,现行的教材可用一个“牵”字来概括。“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这种将老师形象定型化的文字,以及其他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金水桥”“大典”“检阅”“神州”“腾飞”等词汇与学生心理脱节太远。
“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一认识链是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认识语言去认识日常生活,进而认识社会,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是否一致不是绝对的。泰州学派的基本理念是“百姓日用即道”。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身边事、家中事、学堂事和经常接触的自然现象,用浅显的方法说明人伦之理、孝亲之道、自然之象,以及人际往来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和知识。这样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才算是处理好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才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这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